一、少数民族婚礼现场写真(论文文献综述)
李亚星[1](2021)在《传统与现代性的互动 ——当代藏族婚照的文化人类学叙事》文中研究说明
张虹[2](2021)在《民族文化交融语境下的音乐与认同 ——以达拉特旗民间歌手调查为例》文中提出
王乙乔[3](2020)在《婚纱摄影中的服装策划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当代年轻人对时尚与美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婚纱摄影行业的消费群体对于图像品质与品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婚纱摄影市场中展现品牌独特的审美能力与品味高度,成为该行业从业者想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也是该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由此促进了该行业对于服装策划职位的需求。服装策划作为婚纱摄影中的重要环节,既需要对于服装的表现能力有很好的了解,又需要对流行趋势有良好的把握能力,以保证图像中人物的整体呈现效果。婚纱摄影中服装策划职位的出现不仅是基于消费者需求的推进,更是行业专业度提升的表现,其对于引导大众审美、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决定品牌的市场定位以及提升品牌服务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从婚纱摄影中服装策划的角度出发,主要创新点在于对婚纱摄影图像策划要素的总结归纳以及对婚纱摄影图像特有属性的探究。笔者基于之前学者们对于婚纱摄影图像呈现要素的分析和对该行业的多年从业者进行访谈调研,以及对婚纱摄影、婚恋状态及新人心理需求的研究和调研分析,得出婚纱摄影图像的视觉策划要素和其特有的图像表现特性,进而将其用于后文的研究模型建立与研究假设验证之中,通过调研分析消费者对于各策划要素和图像特性的重视程度、各策划要素对图像特性的影响指数以及图像特性对消费意向的影响指数得出以下结论:大众对婚纱摄影中人物形象要素的重视程度最高、且人物形象要素在四个策划要素中对三个图像表现特性的影响均最为显着、图像表现特性对消费意向的影响程度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互动亲昵性-情节牵挂性-情感交融性。本文采用了文献分析法、问卷调研法以及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其过程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对婚纱摄影与婚纱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归纳,并分析婚纱摄影行业对于服装策划职位的需求;第二部分是通过建立理论模型,提出研究假设并通过问卷数据分析的形式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第三部分是依据数据分析结论进行方案策划并拍摄成片,再次针对成片进行反馈调研来验证数据分析结论,进而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建议。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为从业者的实践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基础,使服装策划在婚纱摄影中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大众,并推动该行业的整体发展。
任韧[4](2020)在《基于目的论的字幕翻译研究 ——以人民网日文版纪录片《日本人·中国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现如今,两国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的交流日益频繁,特别是近几年广受关注的纪录片,取材于现实生活,记录真人真事,讲述真实故事,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同时也在传播本国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增进文化理解的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语言的限制,许多观众只能通过字幕翻译,结合画面了解作品内容。因此,字幕翻译的重要性就愈发凸显出来。只有高质量的字幕翻译才能准确传达作品内涵,帮助观众理解异国文化,架起文化交流的桥梁。那么何为高质量的纪录片字幕翻译?有哪些特点和要求?可采取怎样的翻译策略?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在研究字幕翻译时,德国功能主义学派的目的论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目的论将翻译视为是一种由其特定的翻译目的所决定的行为,主要包括三大原则,分别是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其中,目的原则是翻译的首要原则,通常情况下,“目的”指的是译文的交际目的,即“译文在译入语社会文化语境中对译入语读者产生的交际功能”,要求翻译应能在译入语情境和文化中,按译入语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因此,译者应在给定的翻译语境中明确其特定目的,并根据这一目的来决定采用何种翻译方法。连贯性原则指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的标准,即译文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能够使接受者理解并在译入语文化及使用译文的交际语境中有意义。忠实性原则指原文与译文之间应该存在语际连贯一致。这相当于其他翻译理论所谓的忠实于原文,但仅仅是指原文和译文中应该存在某种对应关系,并不要求原文和译文在内容上一字不差。忠实的程度与形式取决于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及翻译的目的。总之,这三大原则构成了翻译目的论的基本原则,但是连贯性原则、忠实性原则必须服从于目的原则。相比传统翻译理论中强调忠实、对等的原则,目的论以“目的”为本位,将翻译研究从语言学的范畴拓展到更广泛的跨文化交际的领域,因此,对于以文化交流为目的的字幕翻译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本文将从目的论的视角出发,以人民网日本版系列纪录片《日本人·中国梦》为例展开具体分析,探讨纪录片字幕翻译的特点、要求和翻译策略。《日本人·中国梦》是人民网日文版和日本频道联合推出的系列纪录片,于2.013年春开始播放,共推出了 27期。片中记录了多位在北京生活工作的普通日本人的点滴细节以及心灵感悟,力求贴近生活和真实客观地反映“北漂日本人”在中国遇到的各种酸甜苦辣,讲述普通日本人在中国的生活百态,从而推动两国民众的相互理解。从语言形式上来看,该片主要包括旁白解说、人物对话和采访,其中旁白解说为日语,人物对话和采访则中文、日语掺杂。从内容上来看,该片在描绘日本人主人公们在中国的生活的同时,也涉及到了昆曲、茶道、花道、少数民族传统工艺、和食、和服等许多中日两国的文化要素。因此,笔者想从异文化理解与交流的角度来考察该片的字幕翻译。首先,在文化要素的翻译上笔者重点关注的是文化相关的专有名词和术语的翻译。经统计分析,笔者发现该类词汇的翻译译主要运用了直译的策略,最大限度上忠实于原文,保留了原有的文化内涵。其次,考虑到字幕翻译和纪录片语言的特点,需要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内尽可能简洁明了地向观众传达信息,所以该片大量运用了分译和减译的翻译策略,将复杂难懂的句子拆分表达,省略不必要的信息,使译文逻辑清晰、简明易懂。综上所述,本论文将主要围绕直译、分译和减译的翻译策略展开分析。总而言之,基于翻译目的论,纪录片的字幕翻译应将“目的”放在首位,即帮助观众理解纪录片内容,实现跨文化交际。因此,在考虑纪录片本身特点的基础上,译者应从文化理解与交流的角度出发,采取恰当的翻译策略,为观众提供高质量的字幕翻译。
徐亚男[5](2020)在《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四十年期间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重建和挖掘中国美术现代性话语和精神品格最好的美学创造和体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出现了由工业、科技、信息等混合而成的前所未有的现代化发展局面,而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正是伴随着社会文化的现代性转型,所体现出的藏族文化、中原文化和受西方文化冲撞融合的当代文化彼此之间的相互交融对话,正历经着不同于任何时期的文化格局、主题内涵、形式语言、审美价值等传统资源的现代形态转换。艺术家不约而同地从“英雄史观”的“集体叙事”方式转向“平民史观”的“个体叙事”,形式语言风格也实现了从“一元”到“多元”的繁荣局面的转变,共同加速着中国美术创作在全球文化格局中的翻天覆地的位置变化。具体呈现出四个方面的本质特征:其一,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形成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政治格局、东西方多元文化、藏族地域文化与相关美术基础设施共同推进的结果;其二,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主题内容是建立在多种文化资源的整合与现代审美方式的转换,进而建构出的具有本土文化内涵和主体性的现代艺术形态;其三,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内在形式语言演变不仅充当了中国美术现实主义美学的思想先锋,也印证着中国社会、中国文化的内在审美需求重新择取养分而进行的现代性探索的结果;其四,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世界民族文化交融背景下形成的具有政治性、民族性、艺术性和当代性共存的代表“民族气派”和“国家形象”的美术现象。因此,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生发、演进、演变过程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一章将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分为1978年——1989年的精神重建与技法探索时期、1990年——1999年的文化交流与观念表达时期、2000年——2018年的当代品格与本体建设时期这三个阶段。以中国/西方、传统/现代、内部/外部、民族/世界等多组视角展开论点,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作品产生的政治体制、文化定位、美术思潮、画家群体、形式语言、展览市场等内在和外在因素进行分析,准确定位出这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明显不同于任何时期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整体格局、风格面貌、发展形态与价值取向。进一步探索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审美意蕴、艺术语言、绘画观念的现代性话语形态与中国社会、文化的内在转型需求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中国美术创作在新时代的再出发提供丰富的经验和思路借鉴。第二章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主题文化内涵进行建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以独特的青藏高原地域文化、藏民族人物精神气质、藏民族传统民族和民间文化区别于其他题材的绘画创作。这种厚重的藏文化内涵再次激活了藏族题材绘画创作在现代性话语探索中的表达属性和涵纳力,并显示出任何时代不曾有的广泛性和内涵深度。一方面,艺术家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想象所衍生出的对“中华民族大团结”、“‘路’的隐喻——藏区新建设新成就”这两方面主题内容的阐述,进而分析藏民族与国家民族身份、民族政策、藏区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艺术家通过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时代”这三组视角关系的全新思考,进而探索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所蕴含的多元和谐文化观的表达。具体可细化为:自然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的解读、高原人形象——民族气质的体现、传统民族节日——民俗文化的深入、信仰与朝圣——宗教文化的解读这四个方面的主题内容,显示出藏族题材绘画不曾有的文化内涵演变。第三章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形式语言内在构成的分析,是从改革开放之前艺术本体语言“一元”的“传统形态”向“多元”的“现代形态”局面的转变。通过对藏族题材各画种的现实主义的中国化探索的归类,以及对油画、中国画这两个创作面貌齐全、创作数量庞大的画种形式语言的细化演绎,阐述这四十年的藏族题材绘画在现实主义美学思想和创作观念下所进行的中国美术形态内部语言规律演变,探究这四十年的中国文化需求和艺术家的创作心理、观察方式、审美取向、艺术本体语言形态生发的内在逻辑。第四章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价值和意义的研究。这四十年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通过民族想象与主题拓展、风格重构与多元图景呈现对中国当代美术史起到了革新价值的建构。在人文性的审美演绎上以对“天人合一”的观念思考和对人类精神世界的重建凸显出藏族题材绘画丰厚的文化含量和精神内涵。更以其作品强烈的民族思想、民族情感和民族审美意蕴,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重构了具有民族魂魄和时代精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形象。因此,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不仅是中国现当代美术史不可缺少的里程碑,也是改革开放四十年国家的现代化线性历史景观中重要的视觉文本。
姜馥蓉[6](2020)在《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汉族乡村社会融入研究 ——以武威市金塔寺为例》文中指出宗教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是否适应所处的社会,这种适应一般会涉及其在底层社会的身份建构、被认同和信任等。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不同的地区的传播各有特色。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的传承个案是必要的。本研究以武威市金塔寺为例,拟沿着民族志书写和解释人类学的范式,对一个在河西走廊有数百年盛名的乡村藏传佛教寺院与地方汉族社会的互融与共生情景进行描述并赋予一定的说明性,力求为更有效地对类似文化现象的解读提供案例参考。文章首先纵向梳理了历史时期藏传佛教进入河西走廊的宏观社会历史背景及武威地区藏传佛教的传播、传承概况;观察地方外部社会力量如何影响藏传佛教金塔寺的重建及其在地方社会的面貌;藏传佛教金塔寺在进入汉族村落以后如何对群体和个人产生影响,是否以及何种程度上参与并形塑信众的世俗生活和宗教信仰;以及藏传佛教金塔寺进入地方汉族文化环境后与地方传统宗教信仰之间的互动状况,以及这种互动如何引起各自微妙的变化,并影响藏传佛教金塔寺在地方社会的融入。其次,在对田野调查整体情况的把握基础上,提出结论和思考。文章的研究结论认为:对宗教信仰的阶序建构,乃是个案中藏传佛教融入地方社会的模式。并通过观察村民个体、村落整体以及村落社会中的一些宗教行为这三个方面,探讨藏传佛教金塔寺与地方汉族村落的互融对后者产生的一些具体影响。提出考察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这样多元文化环境中融入案例的价值即在于,更好理解多民族、多文化共生互动的特点,从而为理解中国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等宏大理论提供具象的认知。此外,通过对田野调查整体情况的把握,文章思考了两个问题:一是反思“民间佛教”的概念,提醒相关研究者在运用此类概念时,不能忽略佛教信仰者的内部视角;二是以案例为基础,讨论如何在基层社会践行“宗教中国化”,以及在基层社会践行“宗教中国化”的必要性。
陈琳[7](2020)在《文山州苗族的影像生产与族群身份构》文中认为由于影像生产受专业主义的垄断,少数民族很难成为影像生产的主体,也很难自我再现。但是文山苗族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了自发进行媒介生产的活动,他们利用录像在不同的权力和多元文化中对身份进行了重构。文山苗族自发的影像生产活动表明,少数民族群体可以发挥自主能动性利用媒介颠覆以往影像生产传播中传者与受者的关系,本文将文山苗族自发进行媒介生产的媒介产品称之为“苗语影像”。苗语影像如何被使用及其所产生的影响是本文所关注的核心问题。由此,本文旨在通过对文山苗族影像生产活动的参与式观察,以讨论媒介对文山苗族族群身份建构的影响,拟解决以下具体问题:1.苗语影像的生产过程;2.苗语影像的传播过程;3.苗语影像的使用过程;4.苗语影像的特征;5.苗语影像在苗族社区中的作用;6.苗语影像如何建构族群身份;7.苗语影像建构了何种族群身份。因此,本研究通过民族志的方法观察了文山州苗族的影像生产与流通过程;说明了苗语影像区别于其他媒介的特征;结合田野调查的案例阐述了苗语影像在苗族社区中具有的作用;从影像媒介建构身份认同的两个纬度即影像内容与影像形式两方面分析了文山苗族如何使用苗语影像“再现”传统与“创造”传统来建构族群身份。通过对苗语影像这种媒介形式的研究,提出苗语影像是文山州苗族基于身份危机和自我再现需求而自发生产的、以族群文化为核心的、以族群传统为主要内容的、仅在族群范围内流通的媒介;既不同于国内的“独立电影”,也不同于在社会行动者或NGO的支持和推动下产生的“参与式影像”,究其本质是少数民族群体在处于文化权力弱势地位时,满足文化需求而主动与主流话语协商的行为。同时,影像实践的过程也是身份建构的过程,苗语影像成为文山苗族与主流文化翻译、协商的第三空间,从而建构了文山苗族当下“杂合”的族群身份。
姚琴[8](2019)在《文化记忆视域下的土家族影视传播研究》文中认为文化记忆理论的提出者扬·阿斯曼认为,文化记忆聚焦于发生在过去的焦点,突破时空限制将“过去的焦点”通过仪式进行重现,从而建构和加强族群心理认同;文化记忆能够立足当下重构过去,并思考“未来又该如何”的问题,拥有明确的未来指向性。土家族历史悠久,却未能形成本民族文字,因此土家族的文化记忆传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土家族影视为文化记忆的传承提供了新路径。本论文在文化记忆理论视域下对土家族影视进行较全面的考察,着力探讨土家族影视的传播状况及如何通过土家族影视更好地传承土家族文化等相关议题。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阐明选题来源及意义,梳理了国内外文化记忆理论及土家族影视的研究现状,并确定了研究方法;第一章对文化记忆理论背景、土家族影视发展历史及现状进行了具体论述;第二章探讨土家族影视中所呈现的土家族文化,并结合相关影视文本进行分析;第三章讨论土家族影视对土家族文化记忆的深层建构,分析文化记忆的储存、强化、变迁及其现实生活中的体现;第四章通过问卷调查,详细剖析了土家族影视、土家族文化记忆及民族认同三者间的关系。
陈亚豆[9](2019)在《全息技术在中国婚礼场景道具设计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到来,全息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婚礼中的实物道具,避免了使用实物材料制作婚礼道具而产生的浪费,符合低碳循环的绿色设计要求;利用全息技术制作的婚礼场景道具可以与参与者进行互动,让婚礼产生了更多的趣味性;在婚礼场景道具上使用全息技术,使得婚礼场景道具在设计和使用上更加的灵活。本论文以全息技术在婚礼场景中的应用为出发点,查阅了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围绕全息技术婚礼道具展开研究。首先对婚礼和道具进行研究,得出各个空间中道具的装饰意义;其次分析了婚礼中使用全息技术的相关案例,了解了现今全息技术在婚礼中的发展前景;然后对市场进行分析,明确了最受消费者喜爱的婚礼风格类型,并且确定了中式风格婚礼和西式风格婚礼的设计定位;最后结合全息技术分别完成了中式风格和西式风格两场婚礼场景的道具设计,实现了婚礼场景数字化的新体验。通过此次设计,实现了全息技术在婚礼场景道具中使用的可能性。婚礼场景中道具的设计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婚礼场景数字化是未来婚礼发展的趋势之一,希望未来婚礼中的“全息”道具的使用更加普遍。
陈树峰[10](2018)在《红河哈尼族奕车女性身体审美研究》文中认为任何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都会形成自已独特的审美文化。身体审美作为审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人类伊始就被广泛关注,特别是体现身体审美的服装、装饰等文化,成为人类生活永不停息的变化欲望的反应,无论是自然的身体还是身体的附属物,无不反映着人类内心深处对美的渴望和对生命力的颂扬。透过身体审美观察特定族群的精神状态、身份认同和社会秩序等,是许多研究者或有意或无意都在思索的内容。哈尼族历史悠久,其身体审美文化异彩纷呈,尤其是奕车支系女性的身体审美更是独具特色。从古自今奕车女性头戴尖顶白布帽,上身穿靛青色套装,小臂外露,下着超短裤,腿部终年裸露在外,腰系彩色腰带,喜欢多层衣服与满身的银饰。本文以奕车女性的身体审美作为研究对象,以奕车女性的服饰美和身体美作为切入点,运用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的相关理论方法,展现和分析奕车女性身体美的表现形式及被建构的过程,同时探寻奕车女性身体审美的生成机制,关注文化交融中奕车女性身体审美的多重表达。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开门见山从奕车女性的服装、配饰、身体三个方面展现了奕车女性身体审美的特色,并从迁徙史诗、神话故事等历史传说中寻找奕车女性身体审美特色的原因。同时还进一步展示了历史发展进程中身体审美在奕车女性一生中的变化,这里不仅有服饰、发式的更换,更有奕车社会对女性审美点的转移。第二部分,采用深度访谈的方式,以奕车女性身体审美特色为研究的切入点,并借鉴了审美人类学关于“美是被建构出来的”的审美思想,采用主客位分析的方法,以奕车人自身和“他者”的视角客观呈现了当地人和外来者对奕车女性身体美的审美体验。第三部分,论述了奕车社会通过外在和内在的身体审美教育,如何规训并建构奕车女性形成符合社会标准的审美方式,以及奕车女性通过谈情说爱的身体实践进一步强化对自身身体审美的认同,其中涉及到身体教育的内容、身体技术的传授、奕车女性青春期恋爱等内容。第四部分,展示了不同空间场域中女性身体美的实践,如插秧、纺织等劳动场域,“矻扎扎”、“阿巴多”等重要节日场域和庄严而神圣的婚礼场域。本文期望通过对这些场域活动的深描,表现出奕车女性劳动的身体美、狂欢的身体美和神圣的身体美,从而思考把握身体审美实践的意义。这也是奕车女性通过生产劳动、节日庆典、重要仪式等不同女性角色的实践,加深对各种场域意义的理解,逐步实现身体社会化的过程。第五部分,通过对哈尼族迁徙的历史、自然地理条件和生产生活方式三个因素的研究,具体分析它们是如何塑造奕车人身体审美观念的。同时还探讨了消费语境下延续了千百年的奕车女性身体审美所面临的现代境遇,并从文化多元化、旅游开发、民族文化保护的角度论述了奕车女性身体审美研究的当代意义。除了以上几个方面之外,本文还整合了社会建构论的身体理论,如福柯的身体控制论、布尔迪厄社会实践理论中的“场域一惯习”理论、道格拉斯的物理身体和社会身体等理论,采用深描的方式分析了奕车女性身体审美被建构的过程和身体审美实践的过程。通过田野调查和理论分析,本文最后认为,其一,腿部是奕车人身体审美的核心,奕车女性以腿为美,红润健硕的大腿是大家追求的目标,腿的健美化成为女性美的标志。强健的双腿作为审美的坐标,成为奕车社会与生俱来的对健康和美丽的识别。其二,奕车女性身体具有自然美的属性,但在奕车社会的规训和建构下,身体美被赋予了大量的社会意义,并且这些社会意义被内化,深刻影响着奕车女性的个体行为方式和个体对自我形象的感受。其三,奕车社会独有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特色,与其毕生追求的目标,“纠、卡、遮”,即人口、粮食、牲畜的增殖和丰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独特的审美方式作为整个族群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其生存哲学的体现。
二、少数民族婚礼现场写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少数民族婚礼现场写真(论文提纲范文)
(3)婚纱摄影中的服装策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简述当前国内外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婚纱摄影的发展与服装的演变 |
2.1 婚纱摄影的起源与发展 |
2.1.1 起源与发展历程 |
2.1.2 发展现状 |
2.1.3 行业格局分析 |
2.2 婚纱摄影中服装风格的演变 |
2.2.1 风格演变原因 |
2.2.2 风格演变阶段 |
2.3 婚纱摄影中服装品类的发展 |
2.3.1 发展阶段 |
2.3.2 划分现状 |
第三章 婚纱摄影中服装策划的需求分析 |
3.1 服装策划的行业需求 |
3.1.1 服装策划的产生 |
3.1.2 服装策划的职责 |
3.2 服装策划的作用分析 |
3.2.1 消费者角度 |
3.2.2 品牌角度 |
3.3 服装策划的价值分析 |
3.3.1 商业价值 |
3.3.2 艺术价值 |
3.3.3 品牌价值 |
3.3.4 情感价值 |
第四章 服装策划理论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
4.1 婚纱摄影中的策划要素 |
4.1.1 人物形象 |
4.1.2 人物情感 |
4.1.3 画面氛围 |
4.1.4 背景环境 |
4.2 婚纱摄影图像的表现特性分析 |
4.2.1 情感交融性 |
4.2.2 互动亲昵性 |
4.2.3 情节牵挂性 |
4.3 研究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
4.3.1 构建理论模型 |
4.3.2 提出研究假设 |
第五章 问卷调研与数据分析 |
5.1 问卷设计与数据搜集 |
5.1.1 问卷设计内容 |
5.1.2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
5.2.1 数据分析方法 |
5.2.2 信度与效度分析 |
5.2.3 回归分析与研究假设验证 |
第六章 实践应用与调研反馈 |
6.1 策划实践 |
6.2 调研反馈 |
6.2.1 调研问卷设置 |
6.2.2 问卷反馈统计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结论导出建议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品集 |
附录 |
(4)基于目的论的字幕翻译研究 ——以人民网日文版纪录片《日本人·中国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谢辞 |
摘要 |
要旨 |
はじめに |
1.先行研究 |
1.1.ドキュメン夕リーに関する研究 |
1.2.字幕翻訳に関する研究 |
1.2.1.字幕翻訳一般に関する研究 |
1.2.2.ドキュメン夕リーの字幕翻訳に特化した研究 |
1.3.ゴットリーブの字幕翻訳ストラテジー |
2.字幕翻訳 |
2.1.字幕翻訳の制限要素 |
2.2.字幕翻訳の特徵 |
3.スコポス理论 |
3.1.スコポス理论の形成 |
3.2.スコポス理论の三原则 |
3.3.字幕翻訳にスコポス理论を适用する意义 |
4.スコポス理论に基づく字幕翻訳ストラテジーの分析 |
4.1.研究対象:记録番组『中国と共に生きる』 |
4.1.1.记録番组『中国と共に生きる』の绍介 |
4.1.2.记録番组『中国と共に生きる』の翻訳目的 |
4.2.翻訳目的に基づくストラテジーの分析 |
4.2.1.异文化理解のためのストラテジー:固有名词や专门用语を中心に |
4.2.1.1.量的分析 |
4.2.1.2.质的分析 |
4.2.1.3.まとめ |
4.2.2.限られた时空间における情报伝达のためのストラテジー |
4.2.2.1.分訳 |
4.2.2.1.1.量的分析 |
4.2.2.1.2.质的分析 |
4.2.2.2.减訳 |
4.2.2.2.1.量的分析 |
4.2.2.2.2.质的分析 |
おわりに |
参考文献 |
付録 |
付録1 字幕 |
付録2 固有名词·专门用语 |
付録3 分訳の例 |
付録4 第2期における减訳の例 |
(5)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理论意义 |
三、选题实际意义 |
四、相关研究综述 |
五、研究对象及其相关概念界定 |
六、研究方法与手段 |
第一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分期评述 |
第一节 精神重建与技法探索(1978-1989年) |
一、“精神家园”的重建 |
二、形式语言探索的“试验田” |
第二节 文化研究与观念表达(1990-1999年) |
一、文化研究的深入 |
二、机制转变和观念演化 |
第三节 当代品格与本体建设(2000-2018年) |
一、当代品格的文化定位 |
二、本体建设与视觉革命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主题内涵 |
第一节 民族大团结共同体意识的塑造与藏区新成就的歌颂 |
一、中华民族大团结——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塑造 |
二、“路”的隐喻——藏区新建设新成就 |
第二节 民族风情叙事与多元和谐的文化观表达 |
一、自然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 |
二、高原人形象——民族气质的凸显 |
三、传统民族节日——民族文化的研究 |
四、信仰与朝圣——宗教文化的解读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形式语言 |
第一节 藏族题材绘画的现实主义内涵的中国化探索 |
一、藏族题材绘画的现实主义内涵的演变 |
二、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语言特征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油画创作的表现形式 |
一、对西方油画传统的研究与中国化转换 |
二、“油画民族化”命题的延续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中国画创作的形式语言 |
一、藏族题材水墨画的扩展与演化 |
二、藏族题材工笔画的复兴与重彩演化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价值意义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对中国美术史的建构 |
一、民族想象与主题拓展 |
二、风格重构与图景呈现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人文诉求 |
一、对“天人合一”观念的思考 |
二、人类精神世界的重建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对国家形象的塑造 |
一、对民族气派的生动阐述 |
二、大国形象的对外塑造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艺术家详情表 |
附录二 《美术》杂志中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收录情况(节选) |
附录三 相关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6)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汉族乡村社会融入研究 ——以武威市金塔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问题 |
(一)选题背景 |
(二)田野点选取 |
(三)研究问题: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乡村社会的融入 |
二、相关概念阐释 |
(一)河西走廊 |
(二)金塔寺与“金塔寺” |
(三)文化涵化 |
(四)“文化边缘”与“文化边‘源’” |
(五)阶序理论 |
(六)民间信仰 |
(七)社会融入 |
三、研究综述 |
(一)国内外关于宗教对话与宗教身份认同的研究 |
(二)以往对藏传佛教寺院的研究概况 |
(三)藏传佛教在藏区以外传播的研究概况 |
(四)河西走廊藏传佛教的研究概况 |
四、理论范式、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理论范式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五、金塔寺:文化汇聚地带的藏传佛教 |
(一)田野点的自然地理概况 |
(二)田野点的人文概况:“金塔寺”与金塔寺 |
第一章 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的传播 |
第一节 河西走廊藏传佛教传播的历史概况 |
一、河西走廊的藏族部落和人口 |
二、河西走廊藏传佛教的传播概况 |
三、20世纪中期以前河西走廊藏传佛教传播的特点 |
第二节 武威地区藏传佛教的传播 |
一、20世纪中期以前武威的藏传佛教传播概况 |
二、20世纪中期以后武威的藏传佛教传承状况 |
小结 |
第二章 国家、地方社会与寺院重建 |
第一节 国家在场与金塔寺重建 |
一、国家政权在制度、政策层面对寺院的管理 |
二、国家政权在符号象征层面对寺院的影响 |
第二节 民间力量与金塔寺的重建 |
一、民间文化组织的公共号召力 |
二、藏传佛教信仰群体对寺院重建的影响力 |
三、民间社会力量之于寺院重建的意义 |
第三节 既有社会文化和经济环境与金塔寺的重建 |
一、汉族传统民俗观念对寺院文化的接纳和承受 |
二、现代经济发展对寺院的影响 |
小结 |
第三章 藏传佛教的信徒身份表述 |
第一节 居士群体中的城乡身份差异 |
一、疏离寺院的村里人 |
二、主动亲近寺院的城里人 |
第二节 信徒身份的获得与维护 |
一、基于情境性社会关系的信徒身份获得 |
二、信徒身份的辨识、强化和维护 |
第三节 民众宗教信仰实践中的文化调适 |
一、日常生活中的宗教信仰互动与调试 |
二、节日中的宗教信仰互动与融合 |
三、生命历程中的宗教信仰表述与互动 |
小结 |
第四章 藏传佛教与地方宗教文化的互动 |
第一节 金塔寺与地方“神灵”的互动 |
一、“神”之来路——地方多元信仰中的“神灵” |
二、藏传佛教对地方“神灵”因素的采借 |
三、“众神和谐”——地方宗教信仰惯习 |
第二节 金塔寺僧俗与地方宗教神职人员的互动 |
一、地方社会中的宗教神职人员 |
二、地方宗教神职人员眼中的彼此 |
三、金塔寺僧俗与地方宗教神职人员的互动 |
第三节 藏传佛教与地方宗教信仰在仪式层面的互动 |
一、挂“红”——从红色被面向红色哈达的转变 |
二、“被互动”的藏传佛教——记一位“神人”对金塔寺的特殊情感 |
三、佛还是道:丧礼引出的困惑与确信 |
四、众望所归——记一次供龙王法会 |
小结 |
结论与思考 |
一、阶序:藏传佛教融入地方社会的模式 |
(一)宗教信仰的阶序建构:藏传佛教与地方多元宗教互动与共生的事实与结果 |
(二)阶序:藏传佛教融入地方社会的模式 |
(三)藏传佛教融入地方社会的影响 |
二、对“民间佛教”概念的思考——基于内部视角 |
(一)关于现行“民间佛教”等概念的回顾 |
(二)对现行概念之暗示意味的反思 |
三、对“宗教在地化”的思考——基于外部视角 |
(一)田野案例体现的乡土社会宗教信仰实践逻辑 |
(二)制度化宗教在基层社会践行“中国化”的必要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文山州苗族的影像生产与族群身份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背景 |
1.2.1 少数民族影像生产的历史与现状 |
1.2.2 少数民族身份认同的历史与现状 |
1.2.3 影像与少数民族身份认同的关联性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1 国内外族裔媒体研究 |
1.5.1.1 国内学界对少数族裔媒体的研究 |
1.5.1.2 国外学界对少数族裔媒介的研究 |
1.5.2 国内外学界对少数民族族群认同的研究 |
1.5.2.1 国内学界对少数民族族群认同的研究 |
1.5.2.2 国外学界对少数民族族群认同的研究 |
1.6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6.1 概念界定 |
1.6.1.1 苗族与Hmong人 |
1.6.1.2 影像生产 |
1.6.1.3 苗语影像 |
1.6.1.4 族群身份 |
1.6.2 理论基础 |
1.6.2.1 第三空间理论 |
1.6.2.2 杂合理论 |
1.6.2.3 苗语影像建构杂合身份的理论路径 |
第二章 田野点概述与样本数据采集处理分析 |
2.1 田野点概述 |
2.1.1 所龙桥社区 |
2.1.1.1 自然地理概貌及地方经济发展情况 |
2.1.1.2 基础设施 |
2.1.1.3 媒介接触和媒介使用 |
2.1.2 城南苗族街社区 |
2.1.2.1 族群分布 |
2.1.2.2 经济情况 |
2.1.2.3 基础设施与媒介使用 |
2.1.3 金华市苗族聚居区 |
2.1.3.1 厂内:族群与“文化” |
2.1.3.2 厂外:族群与社会交往 |
2.1.3.3 基础设施与媒介使用 |
2.2 样本数据采集 |
2.2.1 抽样策略 |
2.2.2 数据采集 |
2.3 样本数据处理分析 |
2.3.1 参与式观察笔记的数据处理分析 |
2.3.2 调查问卷的数据处理分析 |
2.3.2.1 样本的人口统计学考察 |
2.3.2.2 样本的媒介拥有情况 |
2.3.2.3 样本的媒介接触情况 |
2.4 效度与信度控制 |
第三章 文山苗语影像的生产与流通过程 |
3.1 苗语影像的生产 |
3.1.1 苗语影像的生产现状 |
3.1.2 苗语影像的生产动机 |
3.1.2.1 根本动机:身份危机 |
3.1.2.2 直接动机:自我表达与自我再现 |
3.1.3 苗语影像的生产条件 |
3.1.3.1 技术壁垒的突破 |
3.1.3.2 影像传播的直观性与易接受性 |
3.1.4 苗语影像的生产方式 |
3.1.4.1 商业制作 |
3.1.4.2 合作生产 |
3.2 苗语影像的传播 |
3.2.1 苗语影像的传播现状 |
3.2.1.1 录像带传播方式为主流 |
3.2.1.2 互联网传播方式逐渐兴起 |
3.2.2 苗语影像的传播方式 |
3.2.2.1 族群范围内的人际传播 |
3.2.2.2 族群范围内的跨国传播 |
3.2.3 苗语影像的传播内容 |
3.3 苗语影像的使用 |
3.3.1 苗语影像的使用方式 |
3.3.1.1 个人使用 |
3.3.1.2 集体观看 |
3.3.2 苗语影像的使用动机 |
3.3.2.1 娱乐与文化的需求 |
3.3.2.2 民族语言的共享 |
3.3.2.3 族群历史的追溯 |
3.3.2.4 慰藉与归属感的寻求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文山苗语影像的特点及其在文山苗族社区中的作用 |
4.1 苗语影像的特点 |
4.1.1 族群自发生产 |
4.1.2 使用苗族西部方言 |
4.1.3 再现民族服饰 |
4.1.4 族群内部流通 |
4.2 苗语影像在文山苗族社区中的作用 |
4.2.1 保存族群传统 |
4.2.2 反思族群文化 |
4.2.3 进行对外交流 |
4.2.4 营造文化空间 |
4.2.5 积累文化资本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文山苗语影像对族群身份的建构 |
5.1 苗语影像建构身份认同的内容:传统 |
5.1.1 再现传统 |
5.1.1.1 族群语言与族群服饰的再现 |
5.1.1.2 族群集体记忆的再现 |
5.1.1.3 节日与仪式的再现 |
5.1.2 创造传统 |
5.2 苗语影像建构身份认同的形式:时空 |
5.2.1 时间塑造 |
5.2.2 空间改造 |
5.3 苗语影像建构族群身份的维度 |
5.3.1 苗语影像建构族群身份的认知维度 |
5.3.2 苗语影像建构族群身份的情感维度 |
5.3.3 苗语影像建构族群身份的行为维度 |
5.4 苗语影像建构的族群身份:杂合身份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1.1 苗语影像的生产、传播、使用过程 |
6.1.2 苗语影像出现的原因和条件 |
6.1.3 苗语影像与族群身份的关系 |
6.1.4 对苗语影像未来发展的探讨和思考 |
6.2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
6.2.1 研究局限 |
6.2.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主要报告人基本情况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访谈记录(节选) |
附录4 田野调查期间部分图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文化记忆视域下的土家族影视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来源及意义 |
1.选题来源 |
2.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文化记忆理论 |
2.关于土家族影视 |
三、研究方法 |
1.文本分析法 |
2.案例研究法 |
3.问卷调查法 |
第一章 文化记忆与土家族影视概述 |
第一节 文化记忆理论背景 |
一、文化记忆的理论资源 |
二、文化记忆的多重维度 |
三、文化记忆理论的阐释功能 |
第二节 土家族影视概况 |
一、土家族影视的界定 |
二、土家族影视的历时发展 |
三、土家族影视的传播现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土家族影视中的异质空间文化 |
第一节 天然的地理空间 |
一、内地的边缘地带 |
二、原生的自然环境 |
第二节 独特的人文景观 |
一、意蕴浓厚的口传文学 |
二、彰显信仰的庆典活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土家族影视与文化记忆之场 |
第一节 民族文化的储存 |
一、土家族影视中的“意义世界” |
二、《男人河》中的“意义世界”建构 |
第二节 民族记忆的强化 |
一、土家族影视中的功能性仪式 |
二、土家族影视中的储存性仪式 |
第三节 民族生活的变迁 |
一、由“遗忘”到“复兴” |
二、由“质疑”到“坚定”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土家族影视传播与民族认同 |
第一节 文化记忆中的民族认同构建 |
一、文化记忆与民族认同的桥梁 |
二、文化记忆的浓厚内蕴 |
三、民族认同的构建历程 |
第二节 土家族影视中呈现的民族认同 |
一、家国情怀的凸显 |
二、民族认同的展现 |
第三节 土家族影视对民族认同的塑造 |
一、关于“民族认同感”的传播后效调查 |
二、影视传播与民族认同的多重关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土家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清单 |
附录二、土家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
附录三、关于土家族题材影视的传播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全息技术在中国婚礼场景道具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中西方婚礼和道具介绍 |
1.3.2 婚礼和道具相关文献综述 |
1.3.3 全息技术相关文献综述 |
1.4 设计对象的界定 |
1.5 研究方法 |
1.6 设计依托单位 |
第二章 婚礼与道具研究 |
2.1 婚礼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2.1.1 婚礼文化的发展与演变 |
2.1.2 婚礼市场的现状 |
2.1.3 婚礼市场的发展趋势 |
2.1.4 婚礼的风格分类 |
2.2 婚礼场景的空间分析 |
2.2.1 婚礼场景的空间分布 |
2.2.2 婚礼场景的区域作用 |
2.2.3 婚礼场景各个空间道具的作用分析 |
2.3 婚礼道具 |
2.3.1 婚礼道具的来源 |
2.3.2 婚礼道具的种类 |
2.3.3 婚礼道具的意义 |
2.3.4 婚礼场景实物道具搭建的过程 |
第三章 全息技术在婚礼场景中的应用 |
3.1 全息技术的概述 |
3.1.1 全息技术的概念 |
3.1.2 全息技术的现状 |
3.1.3 全息技术相关技术介绍 |
3.2 全息技术在场景中的应用案例 |
3.2.1 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 |
3.2.2 科幻巨着舞台剧《三体》 |
3.2.3 全息音画歌舞剧《仙女恋歌》 |
3.3 全息技术在婚礼场景中的应用案例 |
3.3.1 “自然系”全息婚礼 |
3.3.2 主题元素全息婚礼 |
3.3.3 全息投影婚纱 |
3.3.4 全息婚礼的配置单 |
3.4 全息技术在婚礼场景道具设计中的应用前景 |
3.4.1 传统的婚礼场景道具融入科技元素 |
3.4.2 传统的婚礼场景道具的进一步创新 |
第四章 全息技术婚礼的市场调查与设计定位 |
4.1 全息技术婚礼的市场分析 |
4.1.1 全息技术婚礼的市场环境调查 |
4.1.2 全息技术婚礼的市场需求调查 |
4.1.3 目前市场上已存在的全息婚礼公司调查 |
4.2 全息技术婚礼的调查问卷分析 |
4.2.1 针对消费者的调查问卷分析 |
4.2.2 针对设计者的调查问卷分析 |
4.2.3 与婚礼设计师的访谈记录 |
4.3 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调查 |
4.3.1 目标消费人群 |
4.3.2 消费者的需求和动机调查 |
4.4 全息技术婚礼的设计定位 |
4.4.1 中式风格婚礼设计定位 |
4.4.2 西式风格婚礼设计定位 |
第五章 全息技术在中式风格婚礼场景道具设计中的应用 |
5.1 中式风格婚礼场景道具设计定位 |
5.2 中式风格婚礼场景设计 |
5.2.1 婚礼场景空间分布 |
5.2.2 婚礼场景主仪式区设计 |
5.2.3 婚礼场景迎宾区设计 |
5.3 中式风格婚礼场景道具设计 |
5.3.1 婚礼场景主仪式区道具设计 |
5.3.2 婚礼场景迎宾区道具设计 |
5.4 中式风格全息技术婚礼作品呈现 |
5.4.1 婚礼场景三维模型搭建 |
5.4.2 全息技术婚礼场景的搭建 |
5.4.3 中式风格婚礼场景“全息”道具展示 |
第六章 全息技术在西式风格婚礼场景道具设计中的应用 |
6.1 西式风格婚礼场景道具设计定位 |
6.2 西式风格婚礼场景设计 |
6.2.1 婚礼场景空间分布 |
6.2.2 婚礼场景主仪式区设计 |
6.2.3 婚礼场景迎宾区设计 |
6.3 西式风格婚礼场景道具设计 |
6.3.1 婚礼场景主仪式区道具设计 |
6.3.2 婚礼场景迎宾区道具设计 |
6.4 西式风格全息婚礼作品呈现 |
6.4.1 婚礼场景三维模型搭建 |
6.4.2 全息技术婚礼场景的搭建 |
6.4.3 西式风格婚礼场景“全息”道具展示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设计结论 |
7.2 设计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调查问卷 |
消费者调查问卷 |
设计者调查问卷 |
附录 B读研期间个人成果 |
(10)红河哈尼族奕车女性身体审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着名人类学家对女性身体审美的研究 |
二、国内学者对女性身体审美的研究 |
三、学术界对哈尼族奕车女性审美的研究 |
第三节 理论视角的引入 |
一、身体理论 |
二、审美人类学的审美思想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田野点简述与关键概念的界定 |
一、田野点简述 |
二、关键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哈尼族奕车文化中的女性身体审美表现 |
第一节 奕车文化中的女性身体审美特色及审美传说 |
一、奕车女性身体审美特色 |
二、奕车女性身体审美传说 |
第二节 社会化进程中女性身体审美的变化 |
一、服饰发式的更换 |
二、审美点的转移 |
小结 |
第二章 奕车女性身体审美的主客位视角 |
第一节 奕车人眼中女性身体美的美学意蕴 |
一、奕车男性对女性身体美的看法 |
二、奕车女性对自身身体美的看法 |
第二节 外来“他者”对当地女性身体美的审美关怀 |
一、欣赏赞美者 |
二、批评反对者 |
小结 |
第三章 奕车女性身体审美的教育及审美习性的形成 |
第一节 社会对奕车女性的身体审美教育 |
一、外在美的教授 |
二、内在美的培养 |
第二节 奕车女性身体审美习性的形成 |
一、“密达茨”约会 |
二、“仰阿娜”比美 |
小结 |
第四章 奕车女性身体审美的空间场域及身体实践 |
第一节 劳动的身体美 |
一、象征性劳动 |
二、“实战”性劳动 |
第二节 狂欢的身体美 |
一、五月年“矻扎扎”狂欢 |
二、十月年“阿巴多”酒会 |
第三节 神圣的身体美 |
一、新娘之身体美 |
二、哭嫁之神圣美 |
小结 |
第五章 奕车女性身体审美的生成机制及审美变迁 |
第一节 奕车女性身体审美的生成机制 |
一、迁徙历史的影响 |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 |
三、生产生活方式的塑造 |
第二节 奕车女性身体审美的变迁及现代化境遇 |
一、奕车女性身体审美的变迁及原因 |
二、奕车女性身体审美的当代发展 |
小结 |
结语 |
附录一:论文相关的奕车身体词汇记音 |
附录二:访谈提纲 |
附录三:2017年哈尼奕车“仰阿娜”(姑娘节)暨首届“奕车之花”评选活动细则 |
附录四:论文相关的田野图片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少数民族婚礼现场写真(论文参考文献)
- [1]传统与现代性的互动 ——当代藏族婚照的文化人类学叙事[D]. 李亚星.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2]民族文化交融语境下的音乐与认同 ——以达拉特旗民间歌手调查为例[D]. 张虹. 内蒙古大学, 2021
- [3]婚纱摄影中的服装策划研究[D]. 王乙乔. 大连工业大学, 2020(08)
- [4]基于目的论的字幕翻译研究 ——以人民网日文版纪录片《日本人·中国梦》为例[D]. 任韧.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02)
- [5]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研究[D]. 徐亚男.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6]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汉族乡村社会融入研究 ——以武威市金塔寺为例[D]. 姜馥蓉. 兰州大学, 2020(12)
- [7]文山州苗族的影像生产与族群身份构[D]. 陈琳.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8]文化记忆视域下的土家族影视传播研究[D]. 姚琴.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9]全息技术在中国婚礼场景道具设计中的应用[D]. 陈亚豆.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10]红河哈尼族奕车女性身体审美研究[D]. 陈树峰. 云南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