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海啸灾害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张欣[1](2020)在《基于VR技术的中学地理探究活动案例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大数据及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教育信息化是推动教学改革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而信息技术手段正在不断更新,自虚拟现实技术产生以来,其对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教育领域的关注。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地理教学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探讨利用VR技术进行中学地理探究式教学活动的问题。通过对地理课程标准、教材内容、VR技术特点、地理探究式教学之间关系的分析,探讨了VR技术在中学地理探究式教学内容方面的适宜性与必要性,进而归纳出适合利用VR技术的初中和高中地理探究活动的教学内容。通过对文本教学设计案例和教学视频案例的分析,研究探究活动方案的组成、目标设计、VR技术的作用和运用VR技术进行探究活动设计策略等内容,进而总结提炼出基于VR技术的中学地理探究活动的设计策略。从适宜运用VR技术进行探究活动的地理教学内容中选出6个主题,设计了6个基于VR技术的中学地理探究活动方案,初中2个、高中4个,并选取2个教学案例进行了实施。通过案例分析、案例设计和案例实施,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归纳出70个适宜利用VR技术进行的中学地理探究活动教学内容。根据VR技术的特点与中学地理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教育特性和功能的要求,以中学6本地理教材为载体,提出适合利用VR技术的初中地理探究活动教学内容有34个,适合于高中地理探究活动的教学内容36个。第二,基于VR技术的中学地理探究活动方案由活动主题、活动目标、活动对象、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评价、活动总结与反思九大部分组成。第三,设计了6个基于VR技术的中学地理探究活动方案,分别为初中两个,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和走进美国;高中4个,包括探秘地球演化的轨迹、影响土壤形成的自然因素、探究热力环流原理和自然灾害的自救与逃生。第四,基于VR技术的中学地理探究活动的设计策略6个:以教学内容实景化和地理实践模拟化为出发点设计活动主题,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地理信息素养能力为目的设计活动目标,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及VR技术操作注意事项进行活动准备,以任务驱动方式进行VR技术的交互体验设计活动过程,创设VR技术真实情境结合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活动整体设计,基于VR技术提升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进行活动评价与总结。
李沁汶[2](2019)在《气候变化下泥石流灾害风险与适应对策研究 ——以岷江上游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气候变化下的灾害风险管理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泥石流作为典型的山地灾害,是构成山区灾害风险的重要组分。气候变化对区域灾害系统构成的影响潜在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生存所需的资源,空间和场所。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导致极端气候事件加剧和孕灾环境加速演变,灾害风险减轻及其适应越来越引起研究者和管理者重视。在研究气候变化下的泥石流灾害风险时,需要认识不同自然-社会特性的风险构成。其中,泥石流危险性作为最主要的胁迫因子,准确评价其危险性分布和程度对风险研究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气候变化及其导致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变化是影响未来泥石流的重要前提,评价泥石流危险性的先决条件是开展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趋势分析。因此,本研究首先根据地面观测资料对三种全球气候模式进行降尺度,分析研究区未来50年极端降水分布及其变化。然后,在未来降水资料的基础上,本研究尝试将高时空分辨率气象资料同基于水土耦合模型相结合,探究将泥石流机制模型用于危险性评价的适用性。除了泥石流危险性这一重要因素外,山区聚落脆弱性也是影响气候变化下泥石流风险的另一重要因素,同时也是适应性的产生根源。目前,灾害脆弱性研究通常从单个承灾体或特定维度展开,即认为脆弱性是源于受灾害胁迫区域建筑物的物理抗性,或灾害易发区的人口个体特征。但气候变化影响区域社会特性的长期性和综合性对该假设提出挑战。本研究针对该问题,通过从人口,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开展研究,建立综合脆弱性指数,评价气候变化下山区聚落的泥石流灾害风险。除此之外,还针对岷江上游山区聚落脆弱性产生原因,提出了基于多智能体模型的时空间行为规划方案。本研究的主要工作及其结论如下:(1)选择三种全球气候模式BCC_CSM,CCSM4,MIROC5,使用从强度,频次和持续性三个方面构建13个极端降水指标,评价岷江上游未来50年极端降水时空格局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研究区大部分区域极端降水可能增强,极端降水强度最大的区域是黑水河流域和寿溪河流域,其中黑水河流域一端是强降水为主,寿溪河流域的长历时强降水事件最明显。此外,三种模式对降水的模拟结果存在一定差异,BCC_CSM模拟极端降水区域差异性最大,CCSM4模拟极端降水强度偏大,MIROC5极端降水最小。(2)基于水-土耦合泥石流机制模型评价泥石流危险区,结果表明,岷江上游576个泥石流潜势流域中有80~280个流域未来可能发生泥石流。泥石流发生频次最高集中于汶川,茂县部分乡镇,年遇水平可达2年一遇。大部分区域的泥石流发生频次介于5年一遇,至10年一遇,泥石流增强趋势明显。(3)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山区聚落脆弱性的认识出发,对人口,社会,经济等方面开展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山区聚落脆弱性综合指数,评价气候变化下岷江上游聚落脆弱性。结果表明,岷江上游局地人口聚居,以及交通等基础设施发展滞后是导致聚落易受灾害和影响的主要因素,主成分载荷分别为42%和29%,人口结构特征会显着增加脆弱性成因复杂性。(4)气候变化下泥石流灾害风险是危险性和脆弱性综合的结果。岷江上游聚落风险等级和风险构成结果显示,泥石流风险与危险性分布显着不同,说明改善聚落社会经济状况对降低泥石流风险作用明显。因此,针对不同风险构成类型的加强灾备,生计提升,强化政府管理和气候变化不确定性准备等方面的聚落适应性提升对策能够有效服务于减灾风险管理。(5)山区的交通设施和复杂地形可能增加了人员避险的空间阻力。为进一步提升聚落适应性,使用多智能体模型开展泥石流情景下人员避险路径模拟和规划研究。以Netlogo软件为分析和可视化平台,可以提供不同阶段人员避险的路径选择方案和潜在避险地,实现人员时空间行为和交通路网的交互。
张威涛[3](2019)在《基于CAS理论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机理与规划响应研究 ——以滨海城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地壳运动的活跃,使多种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明显上升,并且灾难性事件增多。与此同时,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使城市人口持续增长,这就意味着有大量的城市人口正在、也将更多地暴露于自然灾害威胁之下。城市疏散避难空间是灾害情景下工程抗灾设防受损后的第二道防线——保障人口生命安全的底线空间,也是收容救助活动的集核空间、城市机能运转的辅助空间。所以,疏散避难空间的规划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和防灾减灾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适应灾害风险”简称“适灾”,是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建设的根本目标,指在不同的灾害风险条件下都可以可靠地发挥庇护、收容、救助等关键职能,降低甚至避免灾害风险导致的人口及相关社会经济损失。但是,当我们审视当前各个城市的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工作时,会发现似乎陷入了一种困局——规划者们常常遵循既定经验范式,采用实体中心的规划技术手段(指从自上而下的视角关注事物的平面与静态结构)就灾害谈设计,从而忽视或回避了疏散避难空间和灾害风险之间复杂的、生动的适应关系及运行逻辑,导致难以把握这种适应关系所形塑的适灾对策。何为“适灾”?如何“适灾”?这成为现有疏散避难空间规划亟待回归、思考并解答的问题。首次采用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对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内部运行机理和外部规划响应进行双向探索。通过适灾机理向规划响应的推导,最后落足于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的应用,不仅帮助突破疏散避难空间规划的适灾困局,还在于弥补现有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研究的理论缺欠。也期待通过贡献出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研究的专项性成果,启发其他城市空间适灾理论的充实和适灾规划的完善。以基础平台搭建-适灾总体探讨-适灾分题探讨-适灾规划应用为研究路线依次展开:第一部分,搭建“适灾”研究的基础平台。通过梳理归纳“疏散避难空间”、“灾害风险”、“CAS理论”的发展动态,搭建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理论研究和规划应用的基础平台,奠定研究广度、深度和精度。包括:明确以综合疏散避难空间为研究主体,规划内容向多灾种、多时段、多手段、多尺度和多主体5个方面扩展;明确以损失型灾害风险为适应对象,分解为致灾性、暴露性和敏感性3个风险维度;引入CAS经典理论,辅以社会生态系统的CAS衍生理论、城市空间系统的CAS应用程序,探索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适灾问题。第二部分,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总体探讨。通过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与CAS理论的耦合分析,论证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属于复杂适应系统。在这一过程中,建立起包括空间复杂性表现、灾害风险适应性要求、适灾系统构成、适灾系统外部特征和适灾系统内部机制在内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理论思想。其中,通过挖掘适应概念的可持续发展内核,提出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灾害风险适应性要求;再通过搭建内部机制达到适灾要求的作用框架,建立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适灾运行机理模型。然后,将适灾理论思想和适灾机理模型转化为规划语言,确立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概念,重塑疏散避难空间规划体系,包括:建立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总体思路;将灾害风险适应性要求转化为新的规划原则;受适灾机理模型启发建立规划方法集合;确立清晰的规划流程和完整的规划内容;赋予新的规划属性和价值等。第三部分,以滨海城市为例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分题探讨。滨海城市是社会经济活动最活跃、人口最集中、灾害形势最复杂的城市地区之一。通过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保障灾害情景下的人口安全,并以人口之安全维护社会经济之稳定,对于滨海城市而言至关重要。根据适灾规划体系指导,将适灾规划分为“确保场所和环境庇护安全,适应多灾种致灾性”、“确保紧急和生活收容有效,适应人口暴露性”、“辅助城市持续运转和快速恢复,适应救助敏感性”3项专题分别展开。在每个专题下,首先通过分析滨海城市灾害风险主要影响要素,确定灾害风险评价指标,辨析灾害风险的空间分异特征;然后,针对滨海城市典型的灾害风险特征,将适灾运行机理模型具象化,形成疏散避难空间使用行动情景图式;以该图式为依据,搭建跟随灾害风险提升、承载邻域层自治行动向城市层统筹行动升级的疏散避难空间形制、配置和布局策略。第四部分,对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做规划应用研究。在对前文提出的空间适灾规划策略进行应用的同时,就应用研究区域本身发现并解决适灾专题探讨中忽视的差异性和细节性问题,指导我国滨海城市疏散避难空间规划的提升,也为其他城市地区提供有益的借鉴。最后,建立一套指涉多方参与主体、识别多层规划权责、执行多元规划程序的规划保障措施,用于保障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编制、实施和使用的效果。
于婷婷[4](2019)在《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文中提出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是人类重要的生存空间。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是我国目前及未来很长时期的建设重点。在快速城镇化建设中,城乡二元化对乡村造成的巨大冲击,城镇建设用地无序扩张和盲目追求经济增长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用地破碎、传统文化遗失,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乡村可持续发展,并集中反映在乡村生态景观退化、土地景观格局破碎、聚落景观同质化等外在表征上。这使得传统偏重物质空间建设的乡村规划,难以满足新时期生态运行机制引导下美丽乡村的建设需求,迫使乡村景观研究更加关注资源统筹和国土空间管控。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应将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融合起来,从人地关系出发改善乡村环境条件。在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时期,如何科学地判断引发乡村景观问题的主要来源,如何度量乡村景观问题的严重程度,如何确定乡村景观问题产生的关键因素,如何选择适宜的乡村规划方法,都是现阶段乡村景观研究亟待解决的重要内容。针对以上问题,在对严寒地区乡村景观长期调研的基础上,将脆弱性作为契入点,深入剖析乡村自然环境景观、聚落景观、经济景观和文化景观的脆弱性表征、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确定乡村景观脆弱性因子、因子作用维度及作用规律。为了进一步明确乡村景观脆弱性的时空分异规律,构建了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对2008-2017年典型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进行评价,以明确县域维度和村庄维度景观脆弱性时空演变规律及脆弱性主因子演变趋势,并以此确定乡村景观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为了有效应对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引入与脆弱性相对的韧性概念和韧性规划思维,提出注重演进式发展和人地资源综合统筹的乡村韧性规划模式。结合严寒地区现行乡村规划应对乡村景观脆弱性的缺失,以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需求,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划分乡村景观脆弱类型,针对不同类型乡村单元提出“通用型+主因子型”规划模式,并以黑龙江省为例,对其县域单元和村庄单元提出了具体的乡村韧性规划策略。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含基础理论及实地调研、乡村景观脆弱性产生机制、评价和应对景观脆弱性的乡村规划模式研究。基础理论研究系统阐释了自然-社会脆弱性理论、贫困脆弱性理论、灾害心理学理论、人地关系理论和城乡空间演变理论,并梳理了严寒地区村庄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内容,为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奠定理论基础。进而,引入景观脆弱性和人地耦合脆弱性评价研究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为乡村景观脆弱性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提供研究基础。为了有效应对和降低乡村景观脆弱性,提出与脆弱性研究相对的韧性研究,分析了韧性规划的内涵、特征及优势,以及严寒地区乡村景观韧性特征,为乡村韧性规划提供理论方法依据。在实地调研中,根据样本容量计算公式及样本筛选标准,在东北三省选取32个典型县域和66个典型村庄,从自然环境景观、聚落景观、经济景观和文化景观方面深入剖析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为诠释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产生机制,引入脆弱性研究范式,就其脆弱性根源—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出发,从生态环境、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三个方面探讨乡村景观脆弱性影响要素。根据乡村景观脆弱性影响要素的相互作用方式,引入乡村景观脆弱性的暴露性、敏感性和适应性三要素,并从时空维度解析脆弱性干扰源和脆弱性因子作用规律,由此提出乡村景观脆弱性理论研究框架,并借鉴景观脆弱性和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评价框架、指标和模型,构建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在典型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研究中,选取黑龙江省作为研究区域,筛选117县域单元和30个村庄单元作为评价对象,结合GIS分析其脆弱性空间分异规律;通过其2008-2017年的脆弱性阈值变化,分析黑龙江省乡村脆弱性时空演变格局,剖析黑龙江省乡村景观脆弱性的时空分异规律,确定其脆弱性主因子演变趋势及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为应对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将与脆弱性相对的韧性规划思维引入现行乡村规划。通过梳理严寒地区现行乡村规划在应对景观脆弱性方面的缺失与需求,提出乡村韧性规划的目标体系,解析其与相关现行规划的衔接关系,进而提出乡村韧性规划的编制和执行程序,基于系统聚类法划分乡村景观脆弱类型,提出“通用型+主因子型”的规划模式,并结合典型严寒地区开展规划应用,分级、分类地提出黑龙江省县域单元和村庄单元的乡村韧性规划模式和策略,以有效降低景观脆弱性、为生态文明理念下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规划支撑。
杨毅豪[5](2019)在《考虑极端气象灾害影响的电力系统弹性建模与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弹性评估能体现系统对极端事件的抵御能力和恢复能力。电力系统作为重要基础设施,在小概率-高风险的极端事件中,往往会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为此许多学者提出构建具有恢复力的“弹性电网”,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极端事件。目前弹性电网理论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为完善极端气象灾害下电力系统的弹性评估方法,本文考虑了极端气象灾害的影响对电力系统进行弹性建模,提出了一种考虑极端气象灾害在时间和空间双维度下对电力系统影响的弹性评估框架和一种改进型弹性指标RICD。并以台风和冰灾作为极端气象灾害代表事件,根据面向灾害风险评估的台风风场模型和覆冰厚度预测模型,量化了台风和冰灾对元件的影响程度,通过考虑气象灾害路径与区域电力系统的关系来确定影响持续时间。其次考虑了故障元件的地理位置、检修队伍、修复策略因素构建电力系统的恢复过程模型,并在计及极端事件下电力系统极有可能发生解列情况下构建了电力系统响应模型,接着利用蒙特卡洛和网格划分的方法,结合系统缺供负荷量,构建了对电力系统弹性评估的方法。最后,以IEEE 6节点和IEEE RTS-79节点系统为例,验证了所提的改进型指标RICD的优越性和评估方法可行性。并在此方法基础上,研究了三种典型措施对电力系统的弹性提升影响。算例仿真结果表明,该弹性评估方法可以准确、全面地计及各因素对电网弹性及其恢复力的影响;并指出了三种典型提升措施对电网弹性提升的效果,为后期电力部门的运行和规划提供了可量化的参考依据。
徐胜华,刘纪平,刘猛猛,刘春阳[6](2019)在《一体化综合减灾智能服务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目前我国减灾服务重决策轻预警,减灾服务技术、系统、应用集成不够,尚缺乏完善的一体化综合减灾智能服务体系现状。该文从测绘地理信息视角,分析了室内外一体化应急定位、多源应急数据融合、灾害场景可视化、灾害模型分析服务等关键技术,构建了一体化综合减灾智能服务原型系统,并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和陕西省的相关应急部门进行了实际应用,实现了应急信息的一体化感知、定位、融合、分析、服务,为我国综合减灾决策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撑。
周芳检[7](2018)在《大数据时代城市公共危机跨部门协同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和城镇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挑动国人神经的城市公共危机事件常常不期而至。特别是当下随着我国城市复杂性、综合性、关联性公共危机事件的频繁发生,传统分灾种、分部门应急体制机制导致的“条块分割、信息不畅、协作困难”等弊端日益凸显,“重权力、轻科学”问题亦成为亟待突破的瓶颈,并且也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城市工作会议上开出化解各种’城市病’的良方。“十三五”发展规划着重指出要推进城市精细化、全周期、合作性管理。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2018年国务院组建应急管理部。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类迎来了“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城市公共危机治理新时代。利用大数据促进数据互联、信息共享、知识关联和智慧应用,推动城市公共安全跨部门协同治理,是新时代党和政府必须肩负的使命。现阶段,人口高度聚集、资源盲目开发、财富分配不均和网络飞速发展,使得城市公共危机呈现新特点;而公共危机的隐蔽性、扩散性、关联性、互动性和破环性增大增强,更是增加了其治理的复杂性。目前,我国城市公共危机跨部门协同治理在协同意愿、联动模式、协调机制、应急平台等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治理过程中也面临着部门分割、利益梗阻、信任不足、信息孤岛、权威不足等原因导致的协作、联动与沟通困境。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城市公共危机治理的数据来源、数据关联、数据处理和数据挖掘等带来了机遇,同时也给城市公共危机治理思维、结构、内容、手段、范式带来了冲击,城市公共危机治理由分散治理向整体治理、由事中应对向事前预防、由权威治理向数据治理、由经验决策向数据决策、由体系构建向能力提升的趋势愈发明显。国内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天津特大爆炸事故、北京特大暴雨灾害、兰州水污染事件典型范例中,风险预防预警、危机监控跟踪、信息传递共享、信息发布批露等方面的启示非常深刻;而国外波士顿爆炸案、东日本大地震、汉堡H4大肠杆菌疫情、迪拜火炬塔火灾事件典型范例中,高效协作、快捷联动、精准溯源、智能处置等方面的经验非常典型;归纳起来,国内外在数据规范、数据联通、数据共享、数据处理和数据应用等方面的得失,为我国城市公共危机跨部门协同治理提供了重要借鉴与启示。为此,要以“整体性”“共享性”“智能化”和“关联性”大数据思维为引领,推动城市公共危机方式由碎片割据、单打独斗、低效粗放向统筹整合、共享协同、精准智能转变。同时,为有效应对大数据带来的冲击和最大限度压缩近期应急机构整合可能出现的负面效果,必须从根本的体制、机制、平台、制度和文化建设上着手,大力完善跨部门协同治理体制、系统构建跨部门协同治理机制、加快打造跨部门协同治理平台、建立健全跨部门协同治理制度、培育践行跨部门协同治理文化。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分析了城市公共危机呈现现的新特征和治理复杂性,提出了城市公共危机治理由分散治理、权威治理、事中应对、经验决策、体系构建向整体性治理、数据治理、事前预防、数据决策、能力提升转变的趋势,这些新态势的研判从分析典型的个案逐渐上升为寻找治理的规律抽象层面,相关研究存在一定的创新性。第二,分析了大数据技术在数据来源、数据关联、数据处理和数据挖掘方面为城市公共危机跨部门协同治理带来的机遇,阐述了大数据给城市公共危机治理思维、结构、内容、手段、范式带来的冲击,剖析了大数据蕴含的“整体性”“智能化”“共享性”“关联性”思维创新城市公共危机跨部门协同治理的体系,拓展了危机治理和协同治理的相关理论,较之以往,这些研究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前瞻性。第三,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城市公共危机跨部门协同治理典型案例的经验启示,从体制完善、机制创新、平台优化、制度保障和文化引领等层面,提出了大数据时代城市公共危机跨部门协同治理具体对策,相关成果比较少见,是一种较新的尝试。
章力[8](2015)在《保险公司重大自然灾害的内部模型构架》文中研究说明一、概述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界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遭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它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二是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2004年上映的电影《后天》给了大家一个很直观的感受,大自然如果真的展现其破坏力,人类的一切活动,包括生存都将受
靳瑞峰[9](2013)在《沿海化工园区工业防灾规划技术方法探析》文中认为沿海化工园区经济作用显着,地理位置特殊,深受以风暴潮为主的海洋灾害与以有毒易燃物泄漏和燃爆灾害为代表的工业灾害的双重威胁,进而严重影响到沿海城市的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沿海化工园区综合防灾规划的完善迫在眉睫。笔者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利用“3S”数字信息技术和数学模型方法,进行了沿海化工园区工业防灾规划的相关探索分析。本文构建了以工业灾害为核心的沿海化工园区灾害链,在明确各灾害链环的致灾方式和防御对策的基础上,提出沿海化工园区灾源断链减灾的综合防灾规划策略,实行层层断链、步步减灾从而争取将灾害消灭在萌芽状态,或通过一系列及时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减少灾害负能量在灾害链环上的传递。本文以灾源监测预警、区域风险评估和应急疏散救援等方法为核心,构建了沿海化工园区工业防灾规划系统。系统对工业灾源实时监测并对异常状态自动报警,结合园区的基础地理信息及应急资源信息,对潜在灾害进行灾源等级和灾害范围评估,在此基础上优化工业灾源布局并划分沿海化工园区防灾功能分区,以指导园区物质空间规划和应急疏散救援方案的制定。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沿海化工园区发生工业灾害企业的人员心理行为进行现场调查、数理统计和软件分析,得出灾发时受灾人员的心理反应、行为模式和对疏散路线的选择情况。基于此并结合对沿海化工园区现有疏散通道和避难场所的防灾问题分析,提出区域内防灾空间的优化设计方法。最后以天津南港工业区一期规划为例,分析防灾空间优化设计方法在消防专项规划中的应用。
浙江省人民政府[10](2012)在《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海洋灾害防御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浙政发〔2012〕26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现将《浙江省海洋灾害防御"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二○一二年三月二十七日
二、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海啸灾害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海啸灾害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VR技术的中学地理探究活动案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现状 |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二、适宜VR技术的中学地理探究教学活动内容分析 |
(一)适宜VR技术的中学地理探究活动内容必要性分析 |
(二)适宜运用VR技术的中学地理探究活动内容适宜性分析 |
(三)基于VR技术的中学地理探究活动内容选择 |
三、有关VR技术与中学地理探究活动的案例分析 |
(一)案例分析说明 |
(二)案例分析呈现与汇总 |
(三)案例分析的启示 |
四、基于VR技术的中学地理探究活动案例设计 |
(一)基于VR技术的中学地理探究活动案例组成 |
(二)基于VR技术的中学地理探究活动案例设计 |
(三)基于VR技术的中学地理探究活动案例设计策略 |
五、基于VR技术的中学地理探究活动实施 |
(一)“探秘地球演化的轨迹”的探究活动案例实施 |
(二)基于VR技术的中学地理探究活动实施的总结与反思 |
六、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一)适于运用VR技术的初中地理教学内容 |
(二)适于运用VR技术的高中地理教学内容 |
附录2 20 个案例分析一览表 |
附录3 20 个案例分析表 |
附录4 基于VR技术的中学地理探究活动案例设计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气候变化下泥石流灾害风险与适应对策研究 ——以岷江上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
1.2.2 聚落泥石流灾害的脆弱性评价 |
1.2.3 气候变化下泥石流风险研究 |
1.2.4 小结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关键科学问题 |
1.4 研究区概况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岷江上游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 |
2.1 研究方法 |
2.1.1 气候变化降尺度原理 |
2.1.2 统计降尺度方法 |
2.1.3 极端降水指标提取 |
2.1.4 参数数据集构建 |
2.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2.1 降水总体变化趋势分析 |
2.2.2 极端降水指数时空格局与分析 |
2.2.3 山区地形和极端降水时空分布的关系 |
2.2.4 极端降水的不同GCM模式对比 |
2.2.5 讨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
3.1 研究方法 |
3.1.1 岷江上游泥石流发育特征数据库构建 |
3.1.2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
3.1.3 水土耦合模型 |
3.1.4 参数与数据 |
3.2 危险性结果分析与讨论 |
3.2.1 未来50a泥石流危险性空间分布 |
3.2.2 泥石流小流域降水阈值分析 |
3.2.3 讨论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山区聚落脆弱性评价 |
4.1 山区聚落脆弱性 |
4.1.1 山区聚落脆弱性概述 |
4.1.2 山区聚落脆弱性成因分析 |
4.1.3 评价指标体系 |
4.1.4 脆弱性评价数据与参数 |
4.2 脆弱性成因分析 |
4.2.1 规模指标 |
4.2.2 联通度指标 |
4.2.3 公共服务水平指标 |
4.3 脆弱性成因主成分分析 |
4.3.1 描述性分析 |
4.3.2 主成分分析结果 |
4.3.3 脆弱性综合指数空间分布 |
4.3.4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山区聚落泥石流风险评价 |
5.1 泥石流风险评价 |
5.1.1 风险评价方法 |
5.1.2 风险评价参数与数据 |
5.2 风险评价结果与分析 |
5.2.1 泥石流风险空间分布 |
5.2.2 泥石流风险构成 |
5.2.3 泥石流风险与历史资料对比 |
5.2.4 分析与讨论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泥石流灾害适应对策 |
6.1 山区聚落适应对策研究 |
6.1.1 山区聚落适应对策概述 |
6.1.2 适应对策的低悔模式 |
6.2 泥石流风险区适应对策 |
6.2.1 中危险区人口脆弱型 |
6.2.2 中危险区自然资源脆弱型 |
6.2.3 中高危险区农业脆弱型 |
6.2.4 中高危险区工业脆弱型 |
6.3 基于多智能体的聚落适应对策 |
6.3.1 应急疏散规划模型概述 |
6.3.2 ABM模型相关参数设置 |
6.3.3 ABM模型结果输出与可视化 |
6.3.4 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讨论与结论 |
7.1.1 结论 |
7.1.2 本文创新点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基于CAS理论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机理与规划响应研究 ——以滨海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自然灾害频发和人口持续增长的城市安全矛盾 |
1.1.2 我国城市空间研究中灾害风险适应议题的涌现 |
1.1.3 现有疏散避难空间规划中灾害风险适应的瓶颈 |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1.2.1 疏散避难空间 |
1.2.2 突发性自然灾害 |
1.2.3 适应灾害风险(适灾)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理论目的与意义 |
1.3.2 现实目的与意义 |
1.3.3 实践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创新点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对疏散避难空间规划的梳理 |
2.1.1 我国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实践与研究 |
2.1.2 日本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实践与研究 |
2.1.3 其他国家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实践与研究 |
2.2 对灾害风险研究的梳理 |
2.2.1 关注成灾机理的致灾型概念与研究 |
2.2.2 推进灾害管理的损失型概念与研究 |
2.3 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与应用 |
2.3.1 CAS理论基础之一:复杂系统的发展与贡献 |
2.3.2 CAS理论基础之二:适应概念的内涵与内核 |
2.3.3 CAS经典理论的建立:复杂性和适应性的交融 |
2.3.4 CAS视角下社会生态系统内部机制的挖掘 |
2.3.5 CAS视角下城市空间系统外部响应的推导 |
2.4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对本文的启示 |
2.4.1 明确综合疏散避难空间为研究主体 |
2.4.2 明确损失型灾害风险为适应对象 |
2.4.3 确定CAS理论为研究基础 |
2.4.4 确立适灾理论设计导向适灾规划应用的研究路径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CAS理论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理论与规划体系建构 |
3.1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系统复杂性表现 |
3.1.1 多元要素与结构的复杂性 |
3.1.2 多重职能与使用的复杂性 |
3.2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风险适应性要求 |
3.2.1 可持续发展内核之公平使用要求 |
3.2.2 可持续发展内核之持续使用要求 |
3.2.3 可持续发展内核之异同使用要求 |
3.3 CAS理论下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确立 |
3.3.1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主体辨析 |
3.3.2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外部特征 |
3.3.3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内部机制 |
3.4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机理模型的建立 |
3.4.1 适灾机理之一:运行“统筹与自治兼顾”的标识机制,施行异同使用 |
3.4.2 适灾机理之二:运行“涌现与扰沌并行”的积木机制,实现公平使用 |
3.4.3 适灾机理之三:运行“弹性适应性循环”的内部模型,确保持续使用 |
3.5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体系的生成 |
3.5.1 承接适灾理论设计的适灾规划响应框架 |
3.5.2 基于公平性-持续性-异同性原则的规划方法集合 |
3.5.3 基于专题导向-风险导向-主体导向的规划内容搭建 |
3.5.4 基于适应-事实-复杂-人本属性的规划价值审视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滨海城市适灾专题之一:适应多灾种致灾性,确保场所和环境庇护安全 |
4.1 滨海城市多灾种致灾性风险特征归纳 |
4.1.1 海陆相接的致灾机制与灾害形势 |
4.1.2 地震-潮灾-台风-火灾的致灾性评价指标 |
4.1.3 近海-远海的空间分异倾向 |
4.2 滨海城市致灾性风险适应机理模型的具化 |
4.2.1 地震与火灾致灾性的适应机理具化 |
4.2.2 潮灾与风灾致灾性的适应机理具化 |
4.3 致灾性适应下的邻域层-城市层庇护策略搭建 |
4.3.1 邻域层多灾种场所性庇护方式的差异 |
4.3.2 城市层近海向远海的环境性庇护撤离 |
4.3.3 针对安全庇护的特殊考量和细部引导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滨海城市适灾专题之二:适应人口暴露性,确保紧急和生活收容有效 |
5.1 滨海城市人口暴露性风险特征识别 |
5.1.1 人口发展与避难场所资源条件 |
5.1.2 紧急收容-生活收容的暴露性评价指标 |
5.1.3 中心-外围的空间分异倾向 |
5.2 滨海城市暴露性适应机理模型的具化 |
5.3 暴露性适应下的邻域层-城市层收容策略搭建 |
5.3.1 邻域层紧急至生活的收容规格提升 |
5.3.2 城市层中心向外围的生活性收容转移 |
5.3.3 针对有效收容的特殊考量和细部引导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滨海城市适灾专题之三:适应救助敏感性,辅助城市持续运转和快速恢复 |
6.1 滨海城市救助敏感性风险特征辨析 |
6.1.1 主要救助单位及救助行动流线 |
6.1.2 生命安全-生活重建的敏感性评价指标 |
6.1.3 边缘-轴线的空间分异倾向 |
6.2 滨海城市敏感性适应机理模型的具化 |
6.3 敏感性适应下的邻域层-城市层救助策略搭建 |
6.3.1 邻域层初级至高级的救助服务升级 |
6.3.2 城市层轴线向边缘的高级救助调遣 |
6.3.3 针对可靠救助的特殊考量和细部引导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规划应用与规划保障 |
7.1 天津滨海新区和核心区概况 |
7.1.1 滨海新区核心区应用研究范围 |
7.1.2 地震、风暴潮、火灾致灾条件充分 |
7.1.3 人口增长但疏散避难空间资源发展不齐 |
7.1.4 海河垂直海岸构成“T”状城市发展轴 |
7.2 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应用研究价值 |
7.2.1 具有滨海城市的典型灾害风险特征,发挥先行先试 |
7.2.2 暂无系统的疏散避难空间规划成果,填补现状缺失 |
7.2.3 城市建设和规划编制都处于调整期,把握规划时机 |
7.3 多灾种致灾性风险可视化与庇护型策略 |
7.3.1 多灾种致灾性风险评价 |
7.3.2 邻域层庇护型策略提升 |
7.3.3 城市层庇护型策略提升 |
7.4 人口暴露性风险可视化与收容型策略 |
7.4.1 人口暴露性风险评价 |
7.4.2 邻域层暴露型策略提升 |
7.4.3 城市层暴露型策略提升 |
7.5 救助敏感性风险可视化与救助型策略 |
7.5.1 救助敏感性风险评价 |
7.5.2 邻域层救助型策略提升 |
7.5.3 城市层救助型策略提升 |
7.6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保障措施 |
7.6.1 基于异同性原则的多方权责分配制度 |
7.6.2 基于公平性原则的多层规划参与程序 |
7.6.3 基于持续性原则的多阶信息智慧平台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结语 |
8.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8.2 本文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的概念 |
1.3.1 乡村和乡村景观 |
1.3.2 景观脆弱性 |
1.3.3 乡村景观脆弱性 |
1.3.4 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 |
1.4 研究界定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对象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
1.5.1 国外相关研究 |
1.5.2 国内相关研究 |
1.5.3 国内外相关研究简析 |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第2章 乡村景观脆弱性的研究基础 |
2.1 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的相关理论 |
2.1.1 自然-社会脆弱性理论 |
2.1.2 贫困脆弱性理论 |
2.1.3 灾害心理学理论 |
2.1.4 人地关系理论 |
2.1.5 城乡空间演变理论 |
2.1.6 严寒地区村镇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 |
2.2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的研究基础 |
2.2.1 脆弱性评价框架及模型 |
2.2.2 景观脆弱性评价方法及指标 |
2.2.3 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评价体系 |
2.2.4 景观脆弱性和人地耦合脆弱性关联作用 |
2.3 韧性规划研究基础 |
2.3.1 韧性和脆弱性研究 |
2.3.2 韧性规划的内涵、特征及优势 |
2.3.3 乡村韧性特征分析 |
2.4 关键方法和技术体系 |
2.4.1 指标体系法 |
2.4.2 TOPSIS决策分析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调查及脆弱性表征分析 |
3.1 乡村概况 |
3.1.1 乡村形成及历史发展 |
3.1.2 乡村数量及分布 |
3.2 乡村研究样本选取 |
3.2.1 样本容量确定及选取标准 |
3.2.2 县域样本选取结果 |
3.2.3 村庄样本选取结果 |
3.3 乡村景观现状调查 |
3.3.1 乡村景观分类方式 |
3.3.2 调研方案及数据获取 |
3.3.3 自然环境景观 |
3.3.4 聚落景观 |
3.3.5 经济景观 |
3.3.6 文化景观 |
3.4 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分析 |
3.4.1 县域层面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 |
3.4.2 村庄层面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影响因素及机制 |
4.1 乡村景观脆弱性影响因素 |
4.1.1 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与根源 |
4.1.2 生态环境影响因素 |
4.1.3 土地利用影响因素 |
4.1.4 社会经济影响因素 |
4.1.5 影响因素相互作用 |
4.2 乡村景观脆弱性产生机制 |
4.2.1 脆弱性三要素 |
4.2.2 乡村景观脆弱性要素 |
4.2.3 乡村景观脆弱性的时空维度 |
4.2.4 乡村景观脆弱性因子作用规律 |
4.3 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体系 |
4.3.1 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维度确定 |
4.3.2 乡村景观脆弱性理论框架构建 |
4.3.3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框架构建 |
4.4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
4.4.1 评价指标筛选 |
4.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4.3 评价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典型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 |
5.1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 |
5.1.1 研究区概况 |
5.1.2 评价单元选取 |
5.1.3 评价指标体系 |
5.1.4 数据来源 |
5.2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结果及分析 |
5.2.1 评价结果 |
5.2.2 县域维度乡村景观脆弱性分析 |
5.2.3 村庄维度乡村景观脆弱性分析 |
5.3 乡村景观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分析 |
5.3.1 暴露性时空格局演变 |
5.3.2 敏感性时空格局演变 |
5.3.3 适应性时空格局演变 |
5.3.4 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 |
5.3.5 主因子演变趋势 |
5.4 乡村景观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 |
5.4.1 因子分级方法 |
5.4.2 县域维度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 |
5.4.3 村庄维度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应对景观脆弱性的严寒地区乡村韧性规划 |
6.1 应对乡村景观脆弱性的韧性规划思维引入 |
6.1.1 严寒地区现行的乡村规划 |
6.1.2 现行规划应对乡村景观脆弱性的缺失与需求 |
6.1.3 应对乡村景观脆弱性的韧性规划思考 |
6.2 乡村韧性规划目标体系和规划模式 |
6.2.1 目标体系 |
6.2.2 规划衔接 |
6.2.3 规划模式 |
6.3 典型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类型 |
6.3.1 乡村景观脆弱类型划分方法 |
6.3.2 县域维度乡村景观脆弱类型 |
6.3.3 村庄维度乡村景观脆弱类型 |
6.4 典型严寒地区县域乡村韧性规划策略 |
6.4.1 县域维度乡村韧性规划模式 |
6.4.2 自然脆弱型县域乡村韧性规划策略 |
6.4.3 强加脆弱型县域乡村韧性规划策略 |
6.4.4 可逆脆弱型县域乡村韧性规划策略 |
6.5 典型严寒地区村庄韧性规划策略 |
6.5.1 村庄维度乡村韧性规划模式 |
6.5.2 基本保障型村庄韧性规划策略 |
6.5.3 改善提升型村庄韧性规划策略 |
6.5.4 美丽宜居型村庄韧性规划策略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考虑极端气象灾害影响的电力系统弹性建模与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极端气象灾害对电网影响的研究 |
1.2.1 台风对电网的影响 |
1.2.2 冰灾对电网的影响 |
1.3 电网弹性评估的研究 |
1.3.1 弹性电网的定义 |
1.3.2 弹性评估与可靠性的区别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电力系统弹性评估 |
2.1 电力系统的弹性评估流程 |
2.2 电力系统的弹性曲线 |
2.3 电力系统的弹性指标 |
2.4 电力系统的弹性提升措施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气象灾害模型 |
3.1 台风风场模型 |
3.1.1 Rankine |
3.1.2 Yan Meng |
3.2 覆冰厚度模型 |
3.2.1 简单覆冰模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力系统的弹性建模与评估方法 |
4.1 电力系统时空故障模型 |
4.1.1 输电线路的作用力分析 |
4.1.2 线路指数故障概率模型 |
4.1.3 考虑气象灾害空间维度上的影响 |
4.2 电力系统恢复模型 |
4.3 电力系统响应模型 |
4.4 电力系统弹性评估方法 |
4.4.1 单元分割法 |
4.4.2 蒙特卡洛模拟法 |
4.4.3 评估步骤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输电系统弹性评估 |
5.1 算例1:弹性指标RICD的适用性 |
5.1.1 测试系统和仿真数据 |
5.1.2 仿真结果 |
5.1.3 小结 |
5.2 算例2:冰灾天气下电网的弹性评估及提升措施 |
5.2.1 测试系统和仿真数据 |
5.2.2 仿真与结果分析 |
5.2.3 小结 |
5.3 算例3:台风天气下电网的弹性评估及提升措施 |
5.3.1 单元分割法与台风数值计算 |
5.3.2 弹性指标计算 |
5.3.3 弹性及其恢复力提升措施研究 |
5.3.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一体化综合减灾智能服务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一体化综合减灾智能服务关键技术 |
1.1 高精度室内外一体化无缝定位 |
1.2 多源灾情与多尺度空间信息整合 |
1.3 大规模复杂灾害场景融合与增强可视化 |
1.4 一体化灾害模型分析与综合服务 |
2 一体化综合减灾智能服务系统构建 |
3 一体化综合减灾智能服务应用初探 |
3.1 国家综合减灾智能服务系统 |
3.2 陕西典型区域地质灾害减灾智能服务示范应用 |
4 结束语 |
(7)大数据时代城市公共危机跨部门协同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选题来源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简要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可能的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城市公共危机跨部门协同治理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大数据时代 |
2.1.2 城市公共危机治理 |
2.1.3 城市公共危机跨部门协同治理 |
2.2 城市公共危机跨部门协同治理的系统构成 |
2.2.1 组织架构要素 |
2.2.2 流程运行要素 |
2.2.3 资源保障要素 |
2.2.4 激励问责要素 |
2.2.5 政策法规要素 |
2.3 城市公共危机跨部门协同治理的理论基础 |
2.3.1 危机管理理论 |
2.3.2 集体行动理论 |
2.3.3 资源依赖理论 |
2.3.4 整体政府理论 |
2.4 城市公共危机跨部门协同治理的现实意义 |
2.4.1 治理城市非常规突发事件的需要 |
2.4.2 破除部门应急管理碎片化的需要 |
2.4.3 化解应急部门间治理冲突的需要 |
第3章 城市公共危机新特征与治理现状分析 |
3.1 城市公共危机新特征 |
3.1.1 人口高度聚集与频繁流动,公共安全风险增加 |
3.1.2 资源盲目开发与生态失衡,各类灾害事件频现 |
3.1.3 财富急剧增长与分配不均,群体事件易发多发 |
3.1.4 网络飞速发展与网民活跃,社会舆情事件激增 |
3.2 城市公共危机治理的复杂性 |
3.2.1 隐蔽性更大,排查监测困难 |
3.2.2 扩散性更多,波及范围更广 |
3.2.3 关联性更高,次生灾害加剧 |
3.2.4 互动性更强,推动事件升级 |
3.2.5 破环性更久,消除时间延长 |
3.3 城市公共危机跨部门协同治理成效 |
3.3.1 跨部门协同意愿逐渐增强 |
3.3.2 跨部门联动模式不断创新 |
3.3.3 跨部门协调机制持续优化 |
3.3.4 跨部门应急平台初步运行 |
第4章 城市公共危机跨部门协同治理困境与大数据诉求 |
4.1 城市公共危机跨部门协同治理主要困境 |
4.1.1 部门分割严重,应急协作受阻 |
4.1.2 部门利益至上,应急协同乏力 |
4.1.3 部门信任不足,彼此沟通有限 |
4.1.4 信息共享不畅,部门应急迟缓 |
4.1.5 协调权威不足,部门联动困难 |
4.2 大数据为城市公共危机协同治理带来的机遇 |
4.2.1 大数据使得应急数据来源多样化 |
4.2.2 大数据实现应急数据处理高效化 |
4.2.3 大数据促进城市风险预测科学化 |
4.2.4 大数据推动城市应急管理精准化 |
4.3 大数据给城市公共危机协同治理带来的冲击 |
4.3.1 大数据对治理思维的冲击 |
4.3.2 大数据对治理结构的冲击 |
4.3.3 大数据对治理内容的冲击 |
4.3.4 大数据对治理手段的冲击 |
4.3.5 大数据对治理范式的冲击 |
4.4 城市公共危机治理呈现的新趋势 |
4.4.1 由分散治理向整体治理转变 |
4.4.2 由事中应对向事前预防转变 |
4.4.3 由权威治理向数据治理转变 |
4.4.4 由经验决策向数据决策转变 |
4.4.5 由体系构建向能力提升转变 |
第5章 国内外城市公共危机跨部门协同治理的典型案例与启示 |
5.1 国内城市公共危机跨部门协同治理的典型案例 |
5.1.1 “12·31”上海外滩踩踏事件:撞击-反应式应急模式 |
5.1.2 “8·12”天津特大爆炸事故:割据式应急管理体系 |
5.1.3 “7·21”北京特大暴雨灾害:碎片化信息沟通网络 |
5.1.4 “4·10”兰州水污染事件:命令-控制式处置模式 |
5.2 国外城市公共危机跨部门协同治理的典型案例 |
5.2.1 “4·15”波士顿爆炸案:众包协作的侦破方式 |
5.2.2 “3·11”东日本大地震:高度关联的通信系统 |
5.2.3 2011年汉堡H4大肠杆菌疫情:全程溯源的管理机制 |
5.2.4 “2·21”迪拜火炬塔火灾事件:智能联动的防控体系 |
5.3 国内外城市公共危机跨部门协同治理典型案例的启示 |
5.3.1 把牢数据规范切入点,加强部门信息大联动 |
5.3.2 突出数据联通支撑点,构建城市应急大平台 |
5.3.3 找准数据共享着力点,做好部门统筹大文章 |
5.3.4 扭住数据处理关节点,推动部门应急大合作 |
5.3.5 抓实数据应用落着点,强化社会参与大协作 |
第6章 城市公共危机跨部门协同治理的大数据思维 |
6.1 “整体性”思维 |
6.1.1 切实增进科学的价值认同 |
6.1.2 致力强化共同的目标愿景 |
6.1.3 注重增强权威的应急统筹 |
6.1.4 推动形成一致的利益取向 |
6.1.5 积极构建伙伴型协作关系 |
6.2 “共享性”思维 |
6.2.1 多元采集应急数据 |
6.2.2 充分共享应急信息 |
6.2.3 全面共享应急资源 |
6.2.4 适度开放应急数据 |
6.2.5 协同引导社会舆情 |
6.3 “智能化”思维 |
6.3.1 自动摸排城市风险 |
6.3.2 实时监测城市隐患 |
6.3.3 精准推送预警信息 |
6.3.4 高效开展智能决策 |
6.3.5 系统优化灾损评估 |
6.4 “关联性”思维 |
6.4.1 加强城市公共危机知识管理 |
6.4.2 强化城市公共危机事前预测 |
6.4.3 着力城市应急数据关联应用 |
6.4.4 加快重要产品溯源体系建设 |
第7章 大数据时代城市公共危机跨部门协同治理的对策建议 |
7.1 大力完善跨部门协同治理体制 |
7.1.1 统筹布局城市应急大数据计划 |
7.1.2 整体优化城市应急部门的职能 |
7.1.3 科学设计跨部门应急组织体系 |
7.1.4 健全应急协同的考核问责体系 |
7.2 系统构建跨部门协同治理机制 |
7.2.1 构建联防联控的预防准备机制 |
7.2.2 构建互联互通的监测预警机制 |
7.2.3 构建联动联治的决策处置机制 |
7.2.4 构建共通共融的恢复重建机制 |
7.3 加快打造跨部门协同治理平台 |
7.3.1 加快完善城市应急信息资源体系 |
7.3.2 加快统一应急信息平台数据标准 |
7.3.3 加快构建跨部门大数据应急平台 |
7.3.4 深入开展大数据技术研究与应用 |
7.3.5 加快多层次大数据人才队伍建设 |
7.4 建立健全跨部门协同治理制度 |
7.4.1 深入推动跨部门协同应急立法 |
7.4.2 建立健全匹配大数据应急法规 |
7.4.3 大力完善数据与信息安全法律 |
7.4.4 加强应急数据资源的产权保护 |
7.5 培育践行跨部门协同治理文化 |
7.5.1 大力普及以安全为宗旨的灾害文化 |
7.5.2 大力倡导以精准为内核的数据文化 |
7.5.3 大力弘扬以互惠为基础的信任文化 |
7.5.4 大力培育以协同为导向的团队文化 |
第8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存在的不足及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8)保险公司重大自然灾害的内部模型构架(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述 |
二、保险在灾害中所 起 的作用 |
三、灾害模型介绍及其在直保公司内部模型中的运用 |
(一)保单原始数据提供 |
(二)自然灾害模块 (HazardModule) |
(三)自损预估模块(Vulnerability Module) |
(四 )财 务 模 块 (FinancialModule) |
(五 )模 型 结 果 (model result) |
1.基于 ELT 的模型构建 |
2.基于其他模型结果 |
四、灾害模型的局限 性 及前景展望 |
(一)第三方软件 |
(二)不同灾害类型的模型整合 |
(三)人为灾害的模型模拟 |
(9)沿海化工园区工业防灾规划技术方法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探析缘起 |
1.1.1 探析背景 |
1.1.1.1 方向确定 |
1.1.1.2 国际背景 |
1.1.1.3 国内背景 |
1.1.2 提出问题 |
1.1.2.1 工业灾害严重 |
1.1.2.2 自然灾害频发 |
1.1.2.3 放大效应显着 |
1.1.3 探析意义 |
1.1.3.1 保障经济安全 |
1.1.3.2 确保公共安全 |
1.1.3.3 保护生命安全 |
1.2 探析基础 |
1.2.1 城市防灾规划理论综述 |
1.2.1.1 灾害系统理论 |
1.2.1.2 防灾规划理论 |
1.2.2 化工园区防灾文献综述 |
1.2.2.1 机理策略分析 |
1.2.2.2 数字方法分析 |
1.2.2.3 规划设计分析 |
1.2.3 城市综合防灾文献综述 |
1.2.3.1 既有研究动态 |
1.2.3.2 数字技术应用 |
1.2.3.3 防灾空间优化 |
1.2.3.4 沿海城市防灾 |
1.2.4 动态总结以及探索起点 |
1.2.4.1 研究动态总结 |
1.2.4.2 本文探索起点 |
1.3 论文体系 |
1.3.1 概念界定 |
1.3.1.1 沿海化工园区 |
1.3.1.2 工业减灾防灾 |
1.3.1.3 综合防灾规划 |
1.3.2 主要创新 |
1.3.2.1 策略创新 |
1.3.2.2 方法创新 |
1.3.2.3 技术创新 |
1.3.3 逻辑建构 |
1.3.3.1 框架搭建 |
1.3.3.2 实验方法 |
第二章 沿海化工园区工业防灾规划机理策略探索 |
2.1 地理环境特征与灾害间能量转移 |
2.1.1 自然地理环境 |
2.1.1.1 地理位置 |
2.1.1.2 地质地貌 |
2.1.1.3 水文气象 |
2.1.1.4 土壤植被 |
2.1.2 能量转移理论 |
2.1.2.1 理论综述 |
2.1.2.2 能量伤害 |
2.1.2.3 能量致灾 |
2.2 沿海化工园区灾害链式反应机理 |
2.2.1 灾害主要类型 |
2.2.1.1 自然灾害 |
2.2.1.2 人为灾害 |
2.2.1.3 复合灾害 |
2.2.2 灾害一般特征 |
2.2.2.1 高频度与群发突发性 |
2.2.2.2 强区域性与高扩张性 |
2.2.2.3 高灾损与致灾复杂性 |
2.2.3 灾害链式反应 |
2.2.3.1 灾害链阐释 |
2.2.3.2 灾害链构成 |
2.2.3.3 灾害链危害 |
2.3 沿海化工园区灾源断链减灾策略 |
2.3.1 含义机制与结构 |
2.3.1.1 基本含义 |
2.3.1.2 系统结构 |
2.3.2 致灾环断链减灾 |
2.3.2.1 工业致灾因子 |
2.3.2.2 断链减灾技术 |
2.3.3 诱发环断链减灾 |
2.3.3.1 风暴潮灾危害 |
2.3.3.2 断链减灾技术 |
2.3.4 损害环断链减灾 |
2.3.4.1 工业灾害后果 |
2.3.4.2 断链减灾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沿海化工园区工业防灾规划系统程序分析 |
3.1 沿海化工园区工业防灾规划系统 |
3.1.1 系统框架设计 |
3.1.1.1 原则策略 |
3.1.1.2 防灾类型 |
3.1.1.3 防灾阶段 |
3.1.1.4 防灾手段 |
3.1.2 系统结构设计 |
3.1.2.1 基础信息单元 |
3.1.2.2 监测预警单元 |
3.1.2.3 风险评估单元 |
3.1.2.4 应急方案单元 |
3.1.2.5 中央控制单元 |
3.2 沿海化工园区工业防灾规划程序 |
3.2.1 基础资料调查阶段 |
3.2.1.1 工业灾源调查 |
3.2.1.2 脆弱目标调查 |
3.2.1.3 应急资源调查 |
3.2.2 区域风险评估阶段 |
3.2.2.1 灾源等级评估 |
3.2.2.2 灾害范围评估 |
3.2.2.3 防灾功能分区 |
3.2.3 防灾规划预案阶段 |
3.2.3.1 物质空间规划 |
3.2.3.2 疏散救援方案 |
3.3 沿海化工园区工业防灾规划方法 |
3.3.1 灾源等级评估 |
3.3.1.1 分级程序 |
3.3.1.2 影响因子 |
3.3.2 灾害范围评估 |
3.3.2.1 影响区域计算 |
3.3.2.2 扩散影响因素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沿海化工园区工业防灾规划技术方法集成 |
4.1 疏散心理行为分析 |
4.1.1 调查信息统计 |
4.1.1.1 个人信息特征 |
4.1.1.2 相关知识基础 |
4.1.1.3 安全教育状况 |
4.1.1.4 行为心理统计 |
4.1.2 统计结果分析 |
4.2 防灾空间规划技术 |
4.2.1 疏散通道规划设计 |
4.2.1.1 防灾问题分析 |
4.2.1.2 疏散性能评估 |
4.2.1.3 规划设计原则 |
4.2.2 避难空间规划设计 |
4.2.2.1 适宜性能评价 |
4.2.2.2 场所规划设计 |
4.3 消防规划设计技术 |
4.3.1 防护安全间距 |
4.3.1.1 热辐射作用 |
4.3.1.2 有毒火羽流 |
4.3.1.3 易燃蒸汽云 |
4.3.1.4 爆炸冲击波 |
4.3.1.5 规范和标准 |
4.3.2 消防规划设计 |
4.3.2.1 消防给水设计 |
4.3.2.2 本地消防力量 |
4.3.2.3 本地环境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沿海化工园区工业防灾规划技术方法应用 |
5.1 概况与总体消防布局 |
5.1.1 规划项目概况 |
5.1.1.1 区位分析 |
5.1.1.2 自然条件 |
5.1.1.3 建设概况 |
5.1.1.4 规划概况 |
5.1.2 总体消防布局 |
5.1.2.1 主要布局原则 |
5.1.2.2 火灾风险等级 |
5.1.2.3 具体布局要求 |
5.2 消防队站与设备规划 |
5.2.1 消防支队规划 |
5.2.1.1 消防等级 |
5.2.1.2 消防支队 |
5.2.1.3 指挥中心 |
5.2.2 消防站规划 |
5.2.2.1 陆上消防站 |
5.2.2.2 海上消防站 |
5.2.2.3 航空消防站 |
5.2.2.4 集中泡沫站 |
5.2.2.5 企业自建消防站 |
5.2.3 消防设备规划 |
5.2.3.1 消防车辆 |
5.2.3.2 消防器材 |
5.3 消防通道与供水规划 |
5.3.1 消防通道规划 |
5.3.1.1 区域消防通道 |
5.3.1.2 区间消防通道 |
5.3.1.3 区内消防通道 |
5.3.1.4 紧急状态专用车道 |
5.3.1.5 其他消防通道 |
5.3.1.6 临时避难设施 |
5.3.2 消防供水规划 |
5.3.2.1 消防用水量 |
5.3.2.2 消防水源 |
5.3.2.3 供水管道系统 |
5.3.2.4 消防给水管道及消火栓规划 |
5.3.2.5 消防供水动力源规划 |
5.3.2.6 消防废水规划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一:灾源断链减灾策略 |
6.2 结论二:工业防灾规划系统 |
6.3 结论三:规划技术集成应用 |
6.4 后续研究 |
附录:沿海化工园区工业防灾规划设计技术集成 |
一、建筑结构防火防爆设计 |
㈠防火防爆布局 |
㈡材料耐火性能 |
㈢建筑防火构件 |
㈣ 厂房防爆结构 |
二、建筑室内防烟排烟设计 |
㈠ 火灾烟气控制 |
㈡ 屋顶排烟设计 |
㈢ 喷淋建筑排烟 |
三、问卷调查方案 |
㈠ 调查目的 |
㈡ 调查对象 |
㈢ 调查方法 |
㈣ 问卷设计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海啸灾害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VR技术的中学地理探究活动案例设计研究[D]. 张欣.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2]气候变化下泥石流灾害风险与适应对策研究 ——以岷江上游为例[D]. 李沁汶.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019(01)
- [3]基于CAS理论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机理与规划响应研究 ——以滨海城市为例[D]. 张威涛. 天津大学, 2019(01)
- [4]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D]. 于婷婷.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 [5]考虑极端气象灾害影响的电力系统弹性建模与评估[D]. 杨毅豪.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8)
- [6]一体化综合减灾智能服务系统研究[J]. 徐胜华,刘纪平,刘猛猛,刘春阳. 测绘科学, 2019(06)
- [7]大数据时代城市公共危机跨部门协同治理研究[D]. 周芳检. 湘潭大学, 2018(04)
- [8]保险公司重大自然灾害的内部模型构架[J]. 章力. 上海保险, 2015(05)
- [9]沿海化工园区工业防灾规划技术方法探析[D]. 靳瑞峰. 天津大学, 2013(12)
- [10]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海洋灾害防御十二五规划的通知[J]. 浙江省人民政府. 浙江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