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贝多芬《~bB大赋格》中的主题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詹姆斯·柯里,吴翊丞,徐璐凡,张文昭[1](2021)在《怀旧与未来: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作品110第三乐章》文中研究说明长久以来,贝多芬的音乐在西方世界与中国的音乐文化中有着巨大影响。他的盛名似乎预示着,他的音乐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继续影响着我们。然而,在人类历史的这一艰难时刻,贝多芬音乐之历史语境对贝多芬的意义,将在何种程度上继续为未来的我们提供帮助与灵感?文章将在贝多芬的音乐作品中寻求答案。以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作品110末乐章的赋格对位法为例,阐释贝多芬如何应对拿破仑时代结束后令人忧虑与复杂的历史时期,及其对我们当今现状和未来期许的启示——这些年份与我们眼下的困境大致近似。贝多芬的过去给予我们的并不是简单的答案,而是一种人类尊严的样式。
严逸澄[2](2019)在《浪漫主义晚期交响—奏鸣曲式乐章之浪漫型与现代型叙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对于奏鸣曲式——这一西方共性写作时期最重要音乐形式的后期发展作了梳理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奏鸣曲式最初是基于严谨调性布局和理性结构逻辑的“纯”器乐的形式,在作曲家个性已被允许高度彰显的浪漫主义晚期,该形式以何种方式构架交响音乐的戏剧力,是该篇论文主要想探寻的问题。笔者以对几十部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期的交响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并进行统计,最终遴选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以“案例分析”的方式逐一进行解读。笔者将浪漫主义晚期的交响-奏鸣曲式乐章分为“目的性”与“反目的性”两条基本线索进行解读,并挖掘了两者背后的浪漫主义美学与早期现代性思潮。
孙梦琪[3](2019)在《传统复调教学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分为上下两篇。以学院制的建立为分水岭,上篇主要分析了学院建立之前的师徒制教学方式;下篇则是学院建立之后的集体教学所采用的教材及教学方式;通过各个国家的分析和考察,笔者希望从中找出师徒制及学院制各自存在的问题及优缺点,以及各个国家不同的民族心理以及不同的教学体系给音乐实践形成的现实影响。除此之外,本课题的初衷还在于比较各国的复调教学,以利于我们在教学中借鉴他山经验,为我所用。同时也有一个潜在的指向,即希望先从它们在复调音乐发展过程所呈现出的差异中,找到它们各自的特色;并通过对它们在复调技法的传承以及教学历史的梳理中,考察一下它国是否有教学上的民族学派,无论这个所谓的学派是自在的存在,还是自为的形成,还是自主努力的实现。通过对目前世界上的几个有着复调音乐教育传统的国家的传统复调教学进行研究探索。最终希望通过各个国家各种教学方式及体系的比较,对我国当下的复调音乐教育带来一些现实意义及启示作用。
张楠[4](2018)在《哲理意涵的音乐表现—从音乐修辞的角度析贝多芬《bB大调第二十九钢琴奏鸣曲》Op.106》文中指出本文旨在探讨贝多芬《bB大调钢琴奏鸣曲》(Op.106)中哲理意涵的表现问题,并尝试在详尽的音乐分析基础上,对此作出个人阐释。文中首先论证了贝多芬因一生坎坷,至晚年形成了坚毅不屈而又焦虑狂暴的人格特征,而历经时代风云之后,他力图用音乐表达对世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和精神体验。随后,在作品分析中引入“音乐修辞”的视角与方法,指出贝多芬对奏鸣曲形式所做的突破,对其音乐中哲理意涵的表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提取出此作中的下行三度、半音对峙、颤音与星空意象以及减缩等持续性的、富有言说意味的音乐技法,找到其与哲理意涵表现之间紧密且深刻的关联。最后,将上文对此作表现意图的推测与音乐形式内涵的分析相结合,认为《bB大调钢琴奏鸣曲》(Op.106)表达了“受难者”在生理与心理二重困境之下,超越个体殊相存在,追求人类终极价值的实现,将现世的一切苦痛与挣扎,都化作通向彼岸“极乐世界”的不竭动力。
徐孟东[5](2018)在《中国复调音乐理论的形成、发展与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初随着中国新音乐的诞生,西方复调音乐理论开始较为系统地介绍引进到中国,对中国专业音乐创作、教学和研究等均产生了深远影响。在19201970年代末半个多世纪里,虽然也有专家学者进行了有关探索,但中国复调音乐理论主要处于学习吸收借鉴西方包括苏俄复调音乐理论的阶段。而在改革开放后的近三十多年(文章将其再划分为二个阶段)特别是进入新世纪的十余年间,经过不懈努力和艰难求索,中国复调音乐理论终于开始初步形成。其标志就是这一领域大量的具有独立意义的学术成果——包括数十部专着与教材,和几百篇论域广阔、内容丰富、分析研究深入的专题论文。当然尽管如此,中国复调音乐理论的初步形成和今后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令人思考。
薛毛毛[6](2017)在《贝多芬晚期风格中的“非英雄”性 ——以晚期五首钢琴奏鸣曲为例》文中提出本文论题为《贝多芬晚期风格中的"非英雄"性-以晚期五首钢琴奏鸣曲为例》,第一章介绍贝多芬的晚期生平与晚期钢琴奏鸣曲,讲述贝多芬如何从"英雄"到"凡人",结合贝多芬中期作品论述贝多芬"英雄性"的典型风格特征及其终结。并结合作品和生平,阐述贝多芬1812年后,创作陷入了低潮,其作品风格和表达内涵都发生了明显转变。在此,笔者分别论述的是其周围生活环境、政治格局、思想、风格的变化。随后是对贝多芬晚期近十年的个人生活遭遇的介绍,主要围绕三个事件,永恒爱人、监护权之争和疾病与耳聋。将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一个是世俗生活给贝多芬带来的打击,另一个是贝多芬内心对身外世界变化的接受与回应的心理过程。其次是对晚期四首钢琴奏鸣曲的总论述。接下来的三章中,笔者分别就"非英雄"性的三个侧面进行阐述,首先是"内省性与抒情性"。晚期贝多芬精神上回归内心,晚年的耳疾也隔绝了他与外界声音世界的交流,内省性是晚期贝多芬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本章笔者将从音乐角度进行分析,首先分析了主题的抒情性特质;艰涩、抽象的音响听觉、旋律线条、力度对比、速度转换维度来进行分析;独特的慢板乐章也是贝多芬晚期奏鸣曲的一大特点。笔者还着重分析钢琴奏鸣曲中的人声因素,咏叹调与宣叙调主题、抽泣的音调,体现贝多芬回归内心对话,他不再是英雄,而是一个即将离世的凡人。第二个侧面是"复杂性与哲思性",从三度关系、复调、变奏和半音化的对峙这些角度论证。复调手法的回归,运用赋格段、赋格乐章体现了贝多芬对贵族社会的回望。变奏与赋格手法的全方位渗透,它们已不是简单地创作技法而上升为一种运转音乐、结构作品的一种戏剧化手法,每次运用的意义和功能都各不相同,立足于前人成果,又使之融入当下语境,体现了贝多芬晚年哲人般的思考。最后是"宗教性与超越性",笔者将从音域(极端音域的运用)、颤音(长颤音和双重颤音等)、时间性与神性、星空意向以及贝多芬灵魂的升华这些方面提炼出晚期风格的宗教性与超越性。贝多芬试图通过音乐探讨世界的本质和人生的真谛,完成与上帝的对话,升腾至天堂。音乐风格从中期的"人定胜天"到晚期的"天人合一"。本章笔者将结合美学和哲学进行阐释。最后,笔者试图对以上内容进行总结,具体、总结性的阐明什么是贝多芬晚期风格中的非英雄性。并透过对晚期四首奏鸣曲的研究,辐射至整个晚期作品,可见钢琴奏鸣曲是贝多芬创作的试验场,晚期风格的典型特征都在这四首作品中有所体现。
王玖玲[7](2017)在《从“巴赫签名动机”考察贝多芬《大赋格》(op.133)的主题建构及发展》文中研究说明贝多芬的《大赋格》(Grosse Fugue,op.133)是为弦乐四重奏而创作的单乐章作品。其最初是为《降B大调弦乐四重奏》(op.130)而作的终曲乐章,但后来重新创作了一个新的终曲,并将原作于1827年作为op.133单独出版。它的创作传统来自巴赫,但与巴赫的赋格作品又有很大区别。本文将从作品的审美自律性出发,探查巴赫签名动机的主题建构及在全曲中的运用,进而探讨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王瑞文[8](2016)在《施尼特凯《第三弦乐四重奏》主题核心材料分析》文中提出施尼特凯《第三弦乐四重奏》是其走向"复风格时代"具有典型意义的作品。作品中主题的形成以及发展正是依靠所引述的拉索、贝多芬作品片段及其肖斯塔科维奇姓氏缩写所体现的三种特征型核心组织材料的特点。核心组织材料在得以贯穿的基础主要体现在其音高、音程核心材料的组织以及旋律音列的引用与发展。这三种特征型的核心组织材料可以说是施尼特凯《第三弦乐四重奏》的关键所在。主题核心材料的构成正是依据三种特征型核心组织材料的特点。
雒鹏翔[9](2016)在《用音乐铸造的“悲剧精神” ——论王西麟的交响乐创作》文中指出王西麟用交响乐音乐语言来诉说与反思苦难,并在创作中形成了他个性化的悲剧精神的美学思想。他的人生经历、精神内涵、美学思想是他音乐作品的灵魂、创作技术的根基。无论是他对民间音乐的创造性运用,还是对西方作曲技术的借鉴,都是为了能够用民族化和交响化相融合的音乐语言来表达他的悲剧精神。通过对他在不同人生阶段中创作的五部重要的交响乐作品(两部协奏曲与三部交响曲),进行从形态技术到人文美学、从精神内涵到音乐音响、从宏观构思到微观创作等全方位的分析研究,总结出他用交响性思维以“形、神、意”三种不同的维度来改造与运用民间音乐的具体特点,以及他在交响乐创作的微观层面与宏观层面常用的长呼吸结构思维,来进一步理解他音乐作品中深刻的悲剧精神美学思想。从而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以达到对作曲家精神世界与音乐语言之间相互关联的分析研究。
吕洋[10](2015)在《《室内乐简史》译文及相关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室内乐是古典音乐中重要的体裁之一,其产生及发展均具有必要的研究价值。针对目前国内缺乏西方室内乐通史类译着、着作的现状,笔者翻译了《室内乐简史》(ChamberMusic: An Essential History)(Mark A. Radice)中的部分章节,以丰富西方室内乐的中文文献;同时结合翻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探讨音乐翻译译者应具备的音乐素养,希望初步提炼、总结出具有可操作性的、适用于更多音乐文献汉译的一般性规律。
二、贝多芬《~bB大赋格》中的主题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贝多芬《~bB大赋格》中的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怀旧与未来: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作品110第三乐章(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2)浪漫主义晚期交响—奏鸣曲式乐章之浪漫型与现代型叙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奏鸣曲式:结构、接受史与聆听 |
二、听觉期待的立足点:调性音乐的时间感 |
三、19世纪交响曲:贝多芬的遗产与阴影 |
四、标题音乐的边界:交响曲的隐性叙事 |
五、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文献评述 |
(一)核心文献:浪漫晚期的奏鸣曲式修辞问题研究 |
(二) 针对具体作品的传统分析 |
(三)各类音乐史论、批评与分析法文献 |
(四)人文社科类书籍 |
第一章 浪漫型叙述——奏鸣曲式目的性思维的“完满”型修辞 |
第一节 目的性思维中的浪漫主义精神 |
第二节 大调奏鸣曲式的“完满”形态 |
案例一: 西贝柳斯第五交响曲第三乐章 |
案例二: 布鲁克纳第四交响曲“浪漫”第一乐章(1888) |
第三节 小调奏鸣曲式的“完满”形态 |
案例一: 布鲁克纳第八交响曲第四乐章(1892) |
案例二: 马勒第六交响曲第一乐章 |
第二章 浪漫型叙述——奏鸣曲式目的性思维的“缺憾”型修辞 |
第一节: 针对奏鸣曲式“缺憾”美学的刍议——以贝多芬《艾格蒙特序曲》为例 |
案例一: 马勒第二交响曲第一乐章 |
案例二: 理查·施特劳斯音诗《麦克白》 |
案例三: 马勒第六交响曲第四乐章 |
案例四: 布鲁克纳第八交响曲第一乐章 |
第二节 缺憾型叙述的边界:目的性写作中的调性递延问题 |
案例一: 尼尔森第六交响曲第一乐章 |
案例二: 尼尔森第三交响曲第一乐章 |
第三章 现代型叙述—一奏鸣曲式的“侵入”型修辞 |
第一节 现代性:一种意义 |
第二节: 对“奏鸣曲区域”的界定 |
第三节 奏鸣曲式进程中的素材突入 |
突入式修辞的先驱——贝多芬《莱奥诺拉第三序曲》 |
案例一: 马勒《D小调第一交响曲第四乐章》 |
案例二: 西贝柳斯《降E大调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 |
案例三: 尼尔森第六交响曲第一乐章 |
案例四 理查·施特劳斯音诗《唐璜》 |
第四节 引子对奏鸣曲式主体的侵入与“凌驾结构 |
案例一: 理查·施特劳斯《提尔·奥伦斯皮格尔愉快的恶作剧》 |
案例二: 西贝柳斯第六交响曲第—乐章 |
案例三: 马勒第七交响曲第—乐章 |
案例四: 马勒第六交响曲第四乐章 |
第四章 现代型叙述——奏鸣曲式的“反高潮”修辞 |
第一节 消解式修辞 |
案例一: 马勒第七交响曲第一乐章 |
案例二: 西贝柳斯第六交响曲 |
第二节 悬置式修辞 |
案例一: 尼尔森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 |
案例二 马勒第六交响曲第一、第四乐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英文文献 |
附录 小调奏鸣曲式的额外负担 |
1) 作为对极(积极与消极)的大调与小调 |
2) 转向三级调的小调模式呈示部 |
致谢 |
(3)传统复调教学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上篇 师徒制的各国复调状况与教学 |
第一章 法国的复调状况与教学 |
第一节 历史地理人文环境 |
第二节 巴黎圣母院乐派的复调及其传承 |
第三节 新世纪时期 |
第四节 勃艮第学派的复调及其传承 |
第五节 尼德兰乐派的复调及其传承 |
第六节 启蒙时代复调及其传承 |
小结 |
第二章 意大利的复调状况与教学 |
第一节 地理历史人文环境 |
第二节 罗马风格时期的复调及其传承 |
第三节 14世纪牧歌时代及其传承 |
第四节 16世纪的复调及其传承 |
第五节 巴洛克时期 |
第六节 洛可可时代 |
小结 |
第三章 德国的复调状况与教学 |
第一节 地理历史人文环境 |
第二节 文艺复兴的复调及传承 |
第三节 17世纪复调 |
第四节 古典时代的复调及其传承 |
小结 |
第四章 英国的复调状况与教学 |
第一节 历史地理人文环境 |
第二节 文艺复兴初期(14-15世纪) |
第三节 文艺复兴后期(16-17世纪) |
第四节 巴洛克时期(17世纪) |
小结 |
第五章 俄罗斯的复调状况与教学 |
第一节 历史地理人文环境 |
第二节 俄罗斯复调音乐发端 |
第三节 19世纪民族乐派的复调及其传承 |
小结 |
上篇小结 |
下篇 院校制各国复调教学状况 |
前言 |
第六章 法国的复调状况及其教学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早期及近代复调教学 |
第三节 复调教学对实际创作的影响 |
小结 |
第七章 德国的复调状况及其教学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早期及近代复调教学 |
第三节 复调教学的影响 |
小结 |
第八章 英国和美国复调状况及其教学 |
第一节 英美概况 |
第二节 英国的专业复调教育情况 |
第三节 美国的复调教学 |
小结 |
第九章 俄罗斯的复调状况教学及其复调教学 |
第一节 复调音乐概况 |
第二节 教学内容 |
第三节 复调教学的影响 |
小结 |
第十章 中国 |
第一节 地理历史人文环境 |
第二节 复调的传入及其创作概况 |
第三节 复调理论的传入及其传承 |
第四节 建立我国复调教学体系 |
小结 |
第十一章 各国复调教学比较 |
第一节 德国与法国的复调教学比较 |
第二节 俄罗斯、中国及西欧的复调教学比较 |
小结 |
下篇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外文文献 |
后记 |
(4)哲理意涵的音乐表现—从音乐修辞的角度析贝多芬《bB大调第二十九钢琴奏鸣曲》Op.106(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概念解释 |
三、课题研究现状 |
四、研究取向 |
第一章 作品创作的内外影响因素 |
第一节 坎坷命运中形成坚毅不屈而又焦虑狂暴的人格特征 |
一、无法治愈的耳疾 |
二、无果的爱情 |
三、争夺侄子的监护权 |
第二节 时代风云中走向关注社会与人类命运的哲思之途 |
一、启蒙运动、狂飙运动及法国大革命 |
二、在哲学领域的个人修行 |
三、来自社交圈的影响 |
第三节 书信中透露的有关信息 |
一、沮丧——生活的烦扰与拮据 |
二、焦虑——病痛的折磨与叛逆的侄子 |
三、意志——内心的挣扎与信仰的支撑 |
小结 |
第二章 作品的哲理性表现之一:结构的扩充与发展 |
第一节 奏鸣曲式的形成及其典型特征 |
一、风格的转变与古典精神内核 |
二、奏鸣曲式概要 |
第二节 Op.106的形式结构特征 |
一、增强对立以激化矛盾 |
二、渗入复调手法及其结构因素促进主题向纵深拓展 |
三、以具多解性与灵活性的曲式结构表现复杂丰富的内涵 |
第三节 Op.106的结构特征与哲理演绎及哲理性思考的对应 |
一、铺陈阶段 |
二、深化阶段 |
三、升华阶段 |
小结 |
第三章 哲理性表现之二:主要的表意因子及其运作 |
第一节 下行三度 |
一、音乐形态分析 |
二、以“三”为结构原则的哲思性及其在本文中的特殊意涵 |
第二节 半音对峙 |
一、引入半音对峙前的暗示 |
二、半音对峙的处理方式 |
第三节 颤音技法与星空意象 |
第四节 减缩与言说手段 |
一、减缩技法 |
二、言说手段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5)中国复调音乐理论的形成、发展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方复调音乐理论的系统介绍、引进 |
二、中国复调音乐理论的初步形成与发展 |
(一) 第一阶段, 约1980~1999年, 探索中国复调音乐理论的初步形成 |
1. 中国学者独立撰写的复调音乐理论着作、教程出版发行并获广泛运用和良好评价。 |
2. 专题论文开始成批涌现并形成两次高峰, 学术队伍初步建立。 |
(二) 第二阶段, 2000年至今, 中国复调音乐理论开始初步形成 |
1. 学术专着持续推出, 且视阈不断扩大, 体例、内容更趋丰富创新而具独特性, 使中国复调音乐理论的初步形成发展趋于明朗。 |
2. 更多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涌现, 进一步夯实了中国复调音乐理论初步形成发展的基础, 学术队伍后继有人。 |
三、关于中国复调音乐理论初步形成发展现状的几点思考 |
(6)贝多芬晚期风格中的“非英雄”性 ——以晚期五首钢琴奏鸣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缘起 |
二、本课题的历史与现状 |
三、本文写作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贝多芬晚期生平与晚期钢琴奏鸣曲 |
第一节 英雄性风格及其终结 |
一、英雄性风格 |
二、英雄风格的终结 |
第二节 晚期生平及其危机 |
第三节 晚期风格的定义 |
第四节 晚期创作的概貌 |
第二章 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中的内省性与抒情性 |
第一节 主题的抒情性质 |
第二节 人声因素 |
第三节 独特的慢板乐章 |
第四节 力度与速度的变化 |
第三章 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中的复杂性与哲思性 |
第一节 以"三"为结构原则的哲思性 |
一、三度调性关系 |
二、三度音程关系 |
三、以"三"为主的节奏划分 |
四、结构作品的有效方法 |
第二节 前奏曲手法的运用 |
第三节 赋格 |
一、Op.111 |
二、Op.106 |
三、Op.110 |
第四节 变奏曲 |
第五节 半音化对峙 |
第四章 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中的宗教性与超越性 |
第一节 颤音与星空意象 |
一、颤音 |
二、星空意象 |
第二节 时间性与神性 |
一、伟大的时间大师 |
二、音乐中的神性光辉 |
第三节 极端音域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施尼特凯《第三弦乐四重奏》主题核心材料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施尼特凯《第三弦乐四重奏》中主题核心材料的提取 |
(一)音高、音程组织材料特点 |
1、拉索《圣母悼歌》中的音高、音程组织材料特点: |
2、贝多芬《大赋格曲》中的音高、音程组织材料特点: |
3、肖斯塔科维奇姓氏缩写中的音高、音程组织材料特点: |
(二)材料中旋律音列特点: |
二、三种特征型核心组织材料特点对各部分主题的控制(以第一乐章为例) |
(一)第一乐章中特征型核心组织材料特点对各部分主题的控制 |
(二)第二乐章中特征型核心组织材料特点对各部分主题的控制 |
(三)第三乐章中特征型核心组织材料特点对主题的控制 |
(9)用音乐铸造的“悲剧精神” ——论王西麟的交响乐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立论依据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 |
第一章 作曲家王西麟的个人成长经历与创作历程 |
第一节 与音乐结缘的童年和少年时代 |
第二节 追寻作曲理想的求学之路 |
第三节 刻骨铭心的山西苦旅 |
第四节 命运的转折 |
第五节 说出“苦难”与升华“苦难”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王西麟的音乐创作美学思想 |
第一节 王西麟“悲剧精神”的形成与体现 |
一、王西麟“悲剧精神”的形成 |
二、“悲剧精神”在王西麟音乐作品中的体现 |
第二节 如何用“交响性”思维认识民族民间音乐 |
一、“交响性”思维的属性 |
二、西方“民族乐派”对民间音乐的“交响化”认识与运用 |
三、王西麟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交响性”创作思维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王西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创造性运用 |
第一节 对传统旋律的变化引用 |
一、对传统旋律变形处理的音乐主题 |
二、对传统旋律性格变化的音乐主题 |
第二节 对民间音乐元素的运用 |
一、运用民间音乐中的特性音调 |
二、运用民间音乐中的特殊调式音阶 |
三、运用民间音乐中的特征节奏型 |
四、运用戏曲音乐中的唱腔与念白 |
第三节 对五声性四五度三音列的运用 |
一、四五度三音列骨干音 |
二、由四五度三音列扩展出的色彩音 |
三、由四五度三音列骨干音与色彩音辐射出的寄生音 |
四、不同四五度三音列之间的转调与混合运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王西麟交响乐作品中的长呼吸结构思维 |
第一节 长呼吸结构思维在音乐主题创作中的具体运用 |
一、增生展衍式展开发展手法 |
二、变奏展衍式展开发展手法 |
三、分裂展衍式展开发展手法 |
四、混合展衍式展开发展手法 |
第二节 “嵌入式”递进展开的长呼吸“结构场” |
一、由“对比”到“融合”的“嵌入式”递进展开的长呼吸“结构场” |
二、由“背景”到“前景”的“嵌入式”递进展开的长呼吸“结构场” |
第三节“惯性动势”特点的长呼吸结构思维 |
一、“节奏惯性”式的长呼吸结构思维 |
二、“帕萨卡里亚”式的长呼吸结构思维 |
三、“赋格段”式的长呼吸结构思维 |
四、混合“惯性动势”特点的长呼吸结构思维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王西麟两部协奏曲作品分析 |
第一节《小提琴协奏曲》(OP.29/39) |
一、第一乐章分析 |
二、第二乐章分析 |
三、第三乐章分析 |
第二节《钢琴协奏曲》(OP.56) |
一、第一乐章分析 |
二、第二乐章分析 |
三、第三乐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王西麟三部交响曲作品分析 |
第一节《第三交响曲》(OP.26) |
一、第一乐章分析 |
二、第二乐章分析 |
三、第三乐章分析 |
四、第四乐章分析 |
第二节《第四交响曲》(OP.38) |
一、第一部分分析 |
二、第二部分分析 |
三、第三部分分析 |
四、第四部分分析 |
第三节《第五交响曲》(OP.40) |
一、第一部分分析 |
二、第二部分分析 |
三、第三部分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作曲家、艺术家的“社会人”属性 |
二、民间音乐与严肃音乐 |
三、对民间音乐的内化 |
四、对西方现代作曲技术的内化 |
五、思想者王西麟与他的音乐创作留给我们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王西麟主要作品年表 |
附录二:王西麟发表的主要文章 |
附录三:王西麟个人作品音乐会 |
附录四:王西麟总谱出版年表 |
个人简历 |
后记 |
(10)《室内乐简史》译文及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国内外室内乐专着及译介情况 |
1.1 国外室内乐文献综述 |
1.2 我国对国外室内乐文献译介情况综述 |
二 雷马克《室内乐简史》简介 |
2.1 内容简介 |
2.2 国外对此书的评价 |
三 翻译实践中的翻译问题探讨 |
3.1 《室内乐简史》翻译过程中的难点 |
3.2 英译汉本土化 |
3.3 添枝加叶与言简意赅 |
3.4 长句的翻译 |
四 音乐翻译译者素养 |
4.1 英语语言能力 |
4.2 中文语言能力 |
4.3 音乐专业技术知识 |
4.4 百科知识的储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译文部分 |
第三章 古典时期带有管乐的室内乐 |
第四章 贝多芬的室内乐 |
第五章 管乐五重奏的兴起 |
第六章 舒伯特和早期浪漫主义的音乐美学 |
第七章 路易斯·斐迪南公爵和路易斯·施波尔公爵 |
第八章 传统的扞卫者:门德尔松,舒曼和勃拉姆斯 |
四、贝多芬《~bB大赋格》中的主题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怀旧与未来: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作品110第三乐章[J]. 詹姆斯·柯里,吴翊丞,徐璐凡,张文昭. 音乐探索, 2021(01)
- [2]浪漫主义晚期交响—奏鸣曲式乐章之浪漫型与现代型叙述研究[D]. 严逸澄. 上海音乐学院, 2019(02)
- [3]传统复调教学比较[D]. 孙梦琪. 上海音乐学院, 2019(02)
- [4]哲理意涵的音乐表现—从音乐修辞的角度析贝多芬《bB大调第二十九钢琴奏鸣曲》Op.106[D]. 张楠. 星海音乐学院, 2018(01)
- [5]中国复调音乐理论的形成、发展与思考[J]. 徐孟东.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8(01)
- [6]贝多芬晚期风格中的“非英雄”性 ——以晚期五首钢琴奏鸣曲为例[D]. 薛毛毛. 上海音乐学院, 2017(08)
- [7]从“巴赫签名动机”考察贝多芬《大赋格》(op.133)的主题建构及发展[J]. 王玖玲. 音乐生活, 2017(02)
- [8]施尼特凯《第三弦乐四重奏》主题核心材料分析[J]. 王瑞文. 音乐创作, 2016(10)
- [9]用音乐铸造的“悲剧精神” ——论王西麟的交响乐创作[D]. 雒鹏翔. 中国音乐学院, 2016(08)
- [10]《室内乐简史》译文及相关问题研究[D]. 吕洋. 天津音乐学院, 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