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日报在新世纪再创辉煌

检察日报在新世纪再创辉煌

一、检察日报新世纪要再创辉煌(论文文献综述)

黄勇军[1](2018)在《纸上的光影:中国影视小说研究(1920-2010)》文中认为在中国现当代影视文学史上,影视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创作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既为我国影视剧的创作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影视文学增添了新的题材内容和新的创作样式;它既是影视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现当代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影视小说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少有研究者总结其创作成就,关注其在影视史和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梳理其发展演变脉络,探讨其创作规律。因此,开展对影视小说这一文学现象的研究,对于梳理中国现当代影视文学发展的历史过程,再现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完整面貌;对于拓展影视史的研究范围,总结影视创作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启迪和促进当前影视文学艺术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电影小说是电影和小说两种艺术形式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文学与电影的双重属性,既是电影文学的重要样式,也是小说艺术的全新品类。电视小说是对电视剧或电视剧本进行文字改编和再度创作而形成的小说,它的创作模式、文体形态、本质属性等都与电影小说相似。影视小说则是为了言说的便利而对电影小说和电视小说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简称。鉴定是否为影视小说应坚持两大基本准则:一是在创作依据上必须是根据电影/电视剧本或影像文本进行的改编与再创作,二是在创作时间上必须是在影视作品拍摄过程中或摄制完成之后。只有如此才能正本清源,廓清影视小说认知上存在的误区,为维护影视小说文体形态的纯正性与独立性打下坚实基础。中国现代电影小说的生成与发展和中国现代电影以及现代小说的生成与发展紧密相连。1910年代初以周瘦鹃等为代表根据外国电影改编的“影戏小说”为我国早期电影小说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发和借鉴。而根据中国本土电影改编的电影小说的早期形态电影本事以及“影戏小说”则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才开始出现。1930年代以后电影小说成为“文学新品种”并得到文学界的承认,1940年代中后期电影小说更进一步成熟并开启发展的第一个高潮。解放后电影小说进入了缓慢的发展阶段,“十七年”电影小说在多重挤压下犹如戴着沉重枷锁的“舞者”在特殊的政治、文化、艺术形成的“辉煌”与“惨淡”的“舞台”上艰难“起舞”曲折前行。新时期电影小说则出现了缓慢而艰难的复苏,但并未形成规模化、系统化的创作局面。1990年代以后又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影像文本的电影和纸质文本的文学二者双向“合谋”的共同诱导与塑造下,这一时期的电影小说呈现出了全新的、别样的风格与特色,并推动电影小说出现了第二次发展高潮。由于我国电视剧发展的相对落后导致电视小说的诞生比电影小说晚近七十年,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才蹒跚来迟。电视小说经历了1980年代的短暂沉寂后在九十年代迅速崛起,并由1990年代及以前的创作者文体意识懵懂、艺术水准粗陋、市场接受程度低下而逐渐走向21世纪以后的文体创作自觉、运作模式娴熟、优秀佳作叠现的成熟与繁荣阶段。电视小说以及电影小说也在新世纪逐渐取代影视文学剧本成为影视文学的“最重要类型”。在厘清电影小说与电视小说演化历程总结其发展规律并由此建立影视小说系统的生长谱系基础之上,从文体的角度深入影视小说内部探讨其文体建构的策略及其特色可以发现,影视小说既广泛借鉴了影像叙事的技巧,又充分发挥小说艺术的优长,将影像性与文学性有机结合,也因此成为影视对文学影响最为典型的代表,成为影视与文学联姻产生的“宁馨儿”。影视小说是蕴含影视基因最为丰沛、受到影视影响最为深刻、借鉴影视艺术形式最为多样、运用其相关技法最为成熟的小说文本形态。其中,被誉为“电影的灵魂”的蒙太奇作为电影最基本的镜头语言对影视小说产生的作用与影响也最为广泛和深远。此外,影视小说借鉴影视的空间结构形式和影像视听技巧,以时空的有意错落、重置、交叉、破碎等打破情节的逻辑性与连续性,以多重空间的叠合、并置、交错等摒弃传统单一的时间线性叙事模式,凸显共时性与现时性的“空间化”叙事效果,表现出明显有别于传统小说的艺术技巧与审美特征,成为现代小说空间化的“最突出的代表”,也是影视小说有别于其他小说所具有的独异性和规定性之一。文学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传播活动,从影视小说的外部生态场域来考察影视小说的生成与运作情况可以发现,以出版社为主体的传播媒介对影视小说的生成与发展有着枢纽性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影响和作用。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作为生产精神产品能动主体的出版社的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为影视小说的繁荣既提供了重要保障又激发了不竭动力。同时,在影视小说生成链上的三大相关主体——作为影视剧生产制作主体的投资出品方、作为影视小说创作主体的改编创作者以及作为物化载体媒介主体的图书出版社中,改编创作者作为关键主体直接决定影视小说的艺术水准与市场价值,影视投资制作方则以其广泛的市场影响和强劲的资金实力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三者在遵循影视剧生产规律、小说创作规律、图书出版规律“三大规律”基础上多方联动,互融共生,以各自强大的内生动力充分调动各方资源要素参与影视小说的创作生产与营销运作,推动影视小说在新世纪迅速发展并走向全面勃兴。

黄诚[2](2018)在《成龙功夫喜剧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成龙,一个耀眼的国际巨星,他的功夫喜剧片无论是在票房还是在创作水平上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风靡全世界历经几十年而长盛不衰不是偶然的,它繁荣的背后有很多的文化现象值得我们研究。本文即以成龙功夫喜剧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文本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力图探讨这一电影类型深层次的文化内涵。首先,对成龙和功夫喜剧片的发展历程做一个系统的脉络梳理;其次,从电影主题、故事的设置、人物形象等方面进行叙事内容的分析;再次,对其功夫喜剧片的表现手法和文化特征做一整理研究,探讨其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最后,从其文本的不足着手,对症下药,力图使得成龙功夫喜剧片取得另一番境界。

付瑶[3](2016)在《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作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这个重大战略决策,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在总结国内外现代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在推进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综合实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然而,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又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历史进程中,各种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迅速增加。因此,建设节约型社会对于缓解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压力是十分必要的。从理论上讲,马克思的节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从抽象的层面对经济学问题进行探讨时提出了劳动时间节约理论。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节约始终是被作为很高的道德维度加以提倡的传统伦理观念。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上,节约思想更是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运用。中国共产党汲取中国传统节约思想精华,深入研究马克思节约理论相关论述,赋予"节约"以崭新的时代内容。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我国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提出了许多有关节约的思想,既给当前节约型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又为以后的不断发展壮大提供了重要保证。结合当代中国国情对中国共产党的节约思想进行挖掘,并从整体上进行探讨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价值。从实践上讲,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一项庞大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府、企业、个人等多个行为主体,受到政策、制度、体制及国际国内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提出和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这一问题。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节约型社会在其建设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利益冲突与社会矛盾。例如,关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问题,虽然从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以来,各地区和各部门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最终结果是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体现在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和资源消耗仍然大大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另外,消费领域也存在着严重的浪费行为和现象,特别是在某些党员和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奢侈享乐和挥霍浪费现象已经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强烈不满。鉴于此,在全社会范围内倡导节约精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和紧迫,对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途径、机制和目标模式等问题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对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有关问题展开了系统研究和探讨,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引言、正文、结论等几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引言论述了本选题的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在梳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阐述了当前国内外学者对节约型社会建设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尝试和不足之处。第一章考察理论界关于节约型社会的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节约型社会的内涵以及节约型社会的特征等问题,并从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提出背景和重大意义等方面阐述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要性。第二章从历史和现实相统一的角度来研究我国的节约型社会建设问题,系统梳理了中国传统的节约理论、马克思的节约理论以及中国共产党的节约理论,并从这些理论中挖掘其当代价值。第三章借鉴国外的节约理论以及西方发达国家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实践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并从这些理论和成功经验中寻找对于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有益启示。第四章对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实践进行考察。在分析我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找到发展中遇到的障碍以及未来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为进一步的解决问题奠定基础。第五章在前四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模式与进一步必须采取的有效途径和政策措施。结论部分,论述了建设节约型社会需要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多角度、全方位推进建设进程。

邓堂莉[4](2015)在《高校校训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研究》文中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战略工程和基础工程,更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任务。高校作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主阵地,肩负着将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到学校教育管理全过程、融入到广大师生员工学习生活各方面的重大使命。因此,高校应着力于全校师生自由全面发展,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探索有效形式,努力构建多方位全过程长效化的育人格局,实现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校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高校校训作为一所大学最本质的精神标识和价值追求,与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高度契合共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校园的具体表现和生动诠释,具有潜移默化、深入持久的育人作用。坚守和传播校训,不断赋予校训新的时代精神和内涵,能深化广大师生对校训的认识,进而增强其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鼓励人们身体力行、知行合一,自觉做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践行者、示范者。因此,广泛宣传校训是高校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传播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和抓手。新形势下,积极探讨高校校训与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契合点及校训对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功能,具有很强的实效性。首先,校训与核心价值观的关联性主要体现在:实现立德树人是共同的根本目标,传承优秀文化是共同的文化根基,提升文化自觉是共同的价值追求。其次,校训对弘扬核心价值观的功能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高校校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核心价值观的源泉,具体表现为:向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期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二是高校校训引领大学文化方向,彰显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校训发挥核心价值观功能,促进核心价值观传播,有助于内化核心价值观。三是高校校训树立立德树人目标,激励师生做核心价值观践行的表率,能够塑造有理想、有道德、有学识、有爱心的教师,培养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学生,培育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管理者和服务者,有助于外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次,提出了一些有效发挥校训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功能的路径。

张志忠[5](2015)在《莫言与中国当代文学的理想性之三思》文中提出莫言与中国当代文学的理想精神之有无和高下,是近年间争议较多的热点话题。文章从三个方面提出自己的思考:通过中外文学史的重大案例考察,阐述谨慎地辨析作家的理想情怀之有无的必要性;追溯莫言、贾平凹等一批"50后"作家的文学创作历程,揭示其理想初建——迷惘幻灭——理想重建的心灵轨迹;考察莫言作品与演讲中对理想的多重表述,揭示其"生命的英雄主义"、"生命的理想主义"的主导倾向,以及对文学与普世价值、对青年与未来的殷切期望。

丁福兴[6](2014)在《中国大学“行政化”的多重归因及其治理路径》文中认为中国大学的“行政化”及“去行政化”问题,在上世纪80、90年代即已被学界以“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关系问题”提出讨论。自2009年“钱学森之问”提出以后,经过2010年“两会”的热议,这一问题逐渐转变为一个公共话题。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表明大学“去行政化”改革业已成为一种国家意志和公共行政语境。大学“去行政化”问题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应当提倡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为中心的知识产生方式。本研究尝试构建一个利益中心视角下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解释的复合框架,首先梳理总结中国大学“行政化”现象的特征与危害,对若干命题进行价值论辩,然后着重对中国大学“行政化”现象进行多重归因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探讨其治理路径问题。中国大学“去行政化”是一个“时代命题”,具有过渡性,不应当因为某些歧见就简单地将其定性为“伪命题”。“行政化”和“去行政化”内涵比较丰富而含混,对其逐步厘清尚需时日和进一步的价值论辩。大学“行政化”的最根本特征是行政管理权的泛化和异化。大学“行政化”乱象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府对大学管理的“行政化”倾向即外部“行政化”问题,二是大学组织管理中的“行政化”倾向即内部“行政化”问题。中国高等教育的“行政化”,从府学关系上讲,是知识的合法化问题,是过度政治化问题;从大学内部管理机制上讲,是在多种因素作用下的组织结构“同形”问题。大学外部“行政化”的最大弊端就是大学的办学自主权受到了极大的干预、控制与征用,既容易滋长不正之风,也不利于教育家办学。大学内部“行政化”的弊端则突出表现在侵蚀大学的核心价值,引发学术腐败并最终导致大学的异质化等方面。中国大学的“行政化”并非一日之疾,而是一个“问题集合体”,需要从多维视角对其进行归因分析。制度变迁理论可以从“合法性机制”解释中国大学“行政化”的动因。高等教育存在的意义既有“认识论”哲学基础,也有“政治论”基础。现代化进程促使大学从昔日的学术“象牙塔”演变成今天的社会“服务站”,“国家的需要”是大学为追求合法化而刻意改变知识生产的逻辑与路线的外在驱动力。近代中国大学的兴办肩负着富国强兵和民族振兴的历史重任,一开始就被置于政府的严格控制之下,其政治意义远远超出了学术意义。其后,中国的近现代大学又经历了狂飙突进的民族解放运动和历次政治风暴的洗礼,始终处于政治与行政的深刻影响之下。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院系调整运动使得大学的自治权被严格收束并让渡到国家手中,“政治论”逻辑对“认识论”逻辑的凌驾,使得中国大学的发展被设置了“行政化”的路径依赖。之后,高校领导体制虽然历经多次变迁,却始终摆脱不了“行政化”的阴影,一元化管理的色彩十分浓重。中国大学的“行政化”还与其所处的制度环境密切相关。大学迫于各种制度性压力,在确立自身合法性地位的过程中受到“强制性同形”、“模仿性同形”和“规范性同形”等制度同形机制的作用,而一步步加深了“行政化”程度。此外,单位制度对中国大学“行政化”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权力互动是解释中国大学“行政化”动因的另一个基本视角。从宏观上看,协调高等教育系统的决定性权力主要有国家权力、学术权威和市场三种,并构成一个“三角协调”关系。在计划经济体制时代,政府作为“上帝之手”调控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市场力量绝大多数时候都处于“遮蔽状态”,至今依然式微;而在府学权力关系之间,政府通过对人事权和财产权的掌控,形成了一个“完全依赖性结构”,迫使大学就范。从微观上看,大学内部本应存在一个强制性权力-奖赏性权力-规范性权力的连续谱,但强制性权力——行政权力往往更具具有强势。权力与权利是“一体两面”的关系。由于权利对权力仅仅具有软约束性,加上行政权力的扩张本性,导致学术权力不足以形成对行政权力的有效制衡。在权力制衡问题的思考上,必须从过去一元化社会结构条件下的统治和管理的视野中跳出来,克服“非此即彼”的极点式思维定势,防止大学治理过程中再度出现权力的“单一中心化”倾向。利益分析视域下的大学“行政化”归因则运用“效率机制”以及“交易范式”来解释组织的结构与变迁。利益是权力的原动力,也是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因。从“比较利益人”假设出发,可以有效地解释大学外部“行政化”和内部“行政化”的机制。在中国的社会依赖性结构中,主要存在着两个依赖环节,即单位组织对国家的依赖和个人对单位组织的依赖,其核心内容都是利益的依赖。单位组织兼具政权的性质和经济的性质,将经济控制力和国家行政权力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国家对单位组织的统治、单位组织对个人的统治。大学“行政化”过程中的利益交换范式可以概括为“服从-资源”范式和“赞同-资源”范式,这两种交换范式都有助于巩固和强化权力的合法性,因而加深大学的“行政化”程度。行政与学术的“权力同谋”等学术腐败现象正是权力主体为追求“超常收益”,通过利益交换范式来实现的。探究制度变迁的根源还离不开对文化的考量,因为文化“植入”的内化作用对人的行为具有持久而有效的先验性影响。“松散耦合”的组织特性以及自身使命,使得大学组织的内生型文化主要包括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和人文精神三大传统。但在“政治论”哲学支配下,大学组织又被“植入”了许多外来的文化元素,例如“纪律”和“责任”。大学既是文化传播的地方,又是文化冲突的地方。现代大学中存在着的学术与行政两个系统蕴含着两种逻辑,形成了两种不同价值取向的文化,从而产生了文化之间的张力与冲突。中国在数千年封建主义生产方式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超稳态结构”,以及由此产生的“大一统”的高度集权思想、学在官府的政教合一思想、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等,都产生了极强的“同化”作用,导致“行政化”的官僚文化在高等教育场域内畅行无阻。此外,人的现代化不足与大学“行政化”也有着直接的关系。中国的知识分子历来有尊官、畏官的思想,这些思想对大学的“行政化”也产生了若干内驱力。中国大学的“去行政化”这一与时俱进的改革举措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也应从内、外两个方面着手进行。从府学关系的调整来看,可以采取“传导性巨变”策略,实现“政府推进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改革的指导思想应当是实行网络治理模式,把与高等教育相关的利益主体视为相互博弈的行动者,大家相互依赖、相互冲突、相互妥协、协调一致,在博弈中实现均衡,在冲突中实现整合。政府的责任与担当对改革的成败至关重要。从大学内部的管理体制重塑来看,构建服务型管理范式是切实可行的路径选择。应将“服务行政”的理念引入到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中,以教师、学生等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为导向,通过民主协商机制达成合作共治的目的,为全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高质量服务。中国大学的“去行政化”改革虽然具有逻辑合理性,但却并非水到渠成,而是面临诸多障碍与挑战。外部制度环境的先天性不足以及内部草根性变革主体力量的后发弱势,决定了这一变革的长期性与艰巨性。因此,这一既需要上级部门的发起与推动,也需要社会的认同与配合,更需要大学本身的自觉与努力。

郑丽[7](2011)在《文学副刊依然肩负重大历史使命》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报纸文学副刊自20世纪初叶盛起,走过风雨百年。一度被誉为"报纸灵魂"、"作家摇篮"、"读者精神家园"的报纸文学副刊,不但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创下不可磨灭的功绩,在近现代文学史中也占有重要的席位,贡献巨大。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始,随着经济

邓明莹[8](2011)在《和谐社会背景下执政党建设研究》文中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建设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本文对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执政党的建设进行研究,认为和谐社会对党的建设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党的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要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刻内涵,坚持民本思想,运用系统科学等先进的社会理论丰富党建理论,坚持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两条主线来加强党的建设,把党建设成为领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代化执政党。立足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加强执政党的建设首先要从思想上建党,通过引领和塑造和谐文化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与和谐社会的精神相融合;其次在组织建设上,从组织的领导,组织成员的发展以及组织内部成员间的民主协调关系上完善党组织的结构,发挥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功效,特别是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功效;再次在作风建设上要继承优良传统,又要注重制度创新,重点推进新时期反腐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相结合,发挥党风带民风的作用,以廉洁促和谐。此外,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为一个新的时代课题被提出,指明了加强党治理国家的本领的重要性,要善于借鉴有益的经验,处理好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几大范畴。

张谊生[9](2010)在《从错配到脱落:附缀“于”的零形化后果与形容词、动词的及物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构造看,汉语中存在着专用和通用两类三音节"V/A于"附缀体连续统;绝大多数附缀"于"在后附过程中纷纷脱落,真正的"V/A于"三音节词汇词几乎不可能形成。从发展看,介词"于"错配为附缀进而脱落是个渐进的动态过程,附缀体"V/A于"到零形式"V/A",经历了由语用变异到语法功能的演化过程。从后果看,附缀"于"的脱落会导致原形容词和不及物动词的及物化。从成因看,双音节音步的韵律制约是"于"脱落的最基本动因,附缀"于"的羡余性以及零形式表达的经济性更适合严整、简洁的语用需要,也驱动了零形化的发展。

陈栋[10](2006)在《新闻评论:从“意见平台”到“公民素质”——“新世纪第二届新闻评论高层论坛”综述》文中研究指明4月底,“新世纪第二届新闻评论高层论坛”在华中科技大学召开。数十家媒体与高校的8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并递交相关论文40余篇。从本期起,本刊联合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推出“《新世纪首届新闻评论高层论坛》论文选登”上下两组,以飨读者。

二、检察日报新世纪要再创辉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检察日报新世纪要再创辉煌(论文提纲范文)

(1)纸上的光影:中国影视小说研究(1920-201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一次偶然的必然“邂逅”
    二、拨云去雾:影视小说的界说与判定
    三、众声喧哗:影视小说研究的概况与述评
    四、探幽发微:影视小说研究的路径与价值
第一章 电影小说的生成演化流变
    第一节 曾经辉煌:电影小说的现代生成(1920-1949)
        一、源起与滥觞:从“电影本事”到“影戏小说”
        二、完善与成型:“文学新品种”的“开花结果”
        三、勃兴与衰落:从“迅速繁荣”到“戛然凋零”
    第二节 曲折前行:电影小说的缓慢发展(1949-1989)
        一、戴着枷锁的“舞者”:“十七年”电影小说
        二、渐次复苏的“星火”:“新时期”电影小说
    第三节 再度兴起:电影小说的走向繁荣(1990-2010)
        一、多重助推下的全新发展:九十年代电影小说
        二、多方联动下的成熟建构:新世纪的电影小说
第二章 电视小说的发展演绎历程
    第一节 艰难孕育:电视小说的多重束缚与孱弱生成(1958-1989)
        一、辗转反侧的难产:母体源头的先天缺失
        二、初生之后的沉寂:生态场域的强力消解
    第二节 多层建构:电视小说的不断探索与走向成熟(1990-1999)
        一、“掬精华”与“赋灵魂”:创作的初步实践
        二、“被背叛”与“卖狗肉”:遭遇的问题误区
        三、“有意识”与“转折点”:自觉的融通调适
    第三节 迈向纵深:电视小说的全面勃兴与初步繁荣(2000-2010)
        一、数量大幅增长:变得“更为流行了”
        二、佳作不断涌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题材内容丰富:影视与出版的“一种策略”
        四、畅销作品众多:成为“引人注目的文学事件”
第三章 影视小说文体的建构策略
    第一节 叙事蒙太奇:叙述的多元化实践
        一、交叉蒙太奇:多条线索的巧妙编织
        二、隐喻蒙太奇:多重意蕴的具象表达
        三、心理蒙太奇:多层幽曲的繁复呈现
    第二节 形式空间化:空间的影视化转轨
        一、视点与运动:叙述的空间化转换
        二、幻化与物化:意象的空间化交错
        三、共时与多重:结构的空间化并置
第四章 影视小说载体的媒介视野
    第一节 改革与转型:影视小说出版的机制准备
        一、地域分工改革:奠定影视小说勃兴之基础
        二、发行渠道改革:拓展影视小说勃兴之通衢
        三、内部体制改革:提供影视小说勃兴之动力
    第二节 周期与时效:影视小说出版的时间维度
        一、“后期的跟随”:先期试水与谋定后动
        二、“同开姊妹花”:联袂互动与无缝链接
        三、“风向标有变”:小说先行与影视后至
    第三节 品牌与策划:影视小说出版的营销策略
        一、品牌化战略:影视小说取得“决胜的关键”
        二、跨媒体营销:影视小说需“吆喝上几嗓子”
        三、全媒体出版:影视小说出版“重要的一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1920-1949年中国现代电影小说汇总一览表(部分)
    附录二:1949-2010年中国当代电影小说汇总一览表(部分)
    附录三:1980-2010年中国电视小说汇总一览表(部分)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成龙功夫喜剧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四、文献综述
    五、研究内容
    六、研究方法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何为“成龙”
        一、成龙简介
        二、荧幕背后的“龙少爷”
    第二节 功夫喜剧片的界定及介绍
        一、功夫喜剧:功夫片与喜剧片互文后的产物
        二、功夫喜剧片流变
第二章 成龙功夫喜剧片发展历程
    第一节 仪式化的龙套期
    第二节 无话语权的塑造期
    第三节 自我风格定位的合作期
    第四节 大哥炼成的创作期
    第五节 走出港岛的品牌期
第三章 成龙功夫喜剧片的叙事内容
    第一节 主题
        一、江湖复仇:《蛇形刁手》
        二、伸张正义:《警察故事》
        三、诉说友好中国:《尖峰时刻》
        四、爱国情怀:《十二生肖》
    第二节 故事设置
        一、小人物的冒险之旅
        二、及时即兴的“武器”奇观
        三、独一无二的搏命动作
        四、花样百出的“龙女郎”
    第三节 人物
        一、正气诙谐的正面人物
        二、可气却不可恨的反面人物
第四章 成龙功夫喜剧片的艺术风格
    第一节 表现手法
        一、花絮:审美娱乐的功能
        二、变焦镜头的灵活运用
    第二节 文化特征
        一、深远厚重的中华文化
        二、紧跟潮流的国际文化
第五章 成龙功夫喜剧片的不足及应对策略
    第一节 不足
        一、过度依赖自身完成高危动作
        二、人物形象符号化和扁平化
    第二节 应对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3)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一) 国内研究状况评析
        (二) 国外研究状况评析
        (三) 总结与展望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 研究的创新尝试
        (二) 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缘起与重要意义
    一、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缘起
        (一) 节约型社会建设提出的背景
        (二) 节约型社会建设探索的过程
    二、节约型社会的内涵与特征
        (一) 节约型社会的内涵
        (二) 节约型社会的特征
    三、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意义
        (一) 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国内意义
        (二) 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国际意义
第二章 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理论渊源
    一、中国传统节约理论概述和重要启示
        (一) 中国传统节约理论概述
        (二) 中国传统节约理论的重要启示
    二、马克思节约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现实意义
        (一) 马克思节约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 马克思节约理论的现实意义
    三、中国共产党节约理论的历史演进和当代价值
        (一) 中国共产党节约理论的系统梳理
        (二) 中国共产党节约理论的总体特点
        (三) 中国共产党节约理论的当代价值
第三章 国外的节约理论及其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经验
    一、国外的节约理论
        (一) 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节约理论
        (二)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节约理论
    二、国外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主要做法及基本经验
        (一) 通过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来规范
        (二) 通过有效的政策调控和政府示范来激励
        (三) 通过企业的认同和科学技术创新来推动
        (四) 通过公民的参与和节约意识培养来保障
第四章 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实践和面临的挑战
    一、中国的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中国的资源现状
        (二) 中国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三) 与节约相悖的各种浪费现象
    二、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取得的成就
        (一) 国家层面的成就
        (二) 地方层面的成就
        (三) 企业层面的成就
    三、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 资源短缺对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二) 环境状况总体恶化的趋势未得到根本遏制的挑战
        (三) 节约型法律保障缺乏和体制机制尚不健全的挑战
        (四) 城市化发展趋势和发展要求对资源和环境的挑战
        (五) 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与升级的挑战
第五章 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目标模式与有效途径
    一、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目标模式
        (一) 节约型社会的经济模式
        (二) 节约型社会的政治模式
        (三) 节约型社会的文化模式
        (四) 节约型社会的生态模式
    二、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 节约型社会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二) 节约型社会建设顺利进行的制度保障
        (三) 节约型社会建设需要有效的政策措施
        (四) 节约型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高校校训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2章 高校校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问题概述
    2.1 关于高校校训的解读
        2.1.1 高校校训的一般概念
        2.1.2 高校校训的基本特征
        2.1.3 高校校训的主要内容
    2.2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分析
        2.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特征
        2.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2.3 关于高校校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联性的研究
        2.3.1 共同的根本目标——实现立德树人
        2.3.2 共同的文化根基——传承传统文化
        2.3.3 共同的价值追求——提升文化自觉
    2.4 二者运用的理论基础
        2.4.1 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4.2 理论支撑:思想政治教育学关于文化载体理论
        2.4.3 理论借鉴:现代教育学关于德育目的与德育内容理论
        2.4.4 理论参考:传播学关于传播效果理论
第3章 高校校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
    3.1 向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
        3.1.1 追求自强不息,确立富强目标
        3.1.2 营造民主氛围,弘扬民主精神
        3.1.3 传达文明价值,承接文明思想
        3.1.4 诠释兼容并包,追求和谐共存
    3.2 期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
        3.2.1 论述自由内涵,丰富自由表达
        3.2.2 表达平等理念,充实平等内容
        3.2.3 蕴含公平正义,折射公正价值
        3.2.4 阐释法治思想,传递法治精神
    3.3 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
        3.3.1 饱含爱国之情,明确爱国之行
        3.3.2 传承敬业精神,增强本领才干
        3.3.3 提倡诚实守信,坚持履约践诺
        3.3.4 倡导友善之举,鼓励守望相助
第4章 高校校训引领大学文化方向,彰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4.1 引领大学文化方向,强化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4.1.1 深化全校师生的思想认同
        4.1.2 增强全校师生的理论认同
        4.1.3 促进全校师生的情感认同
    4.2 引领大学文化方向,阐发核心价值观的精神
        4.2.1 阐释核心价值观的民族精神
        4.2.2 阐发核心价值观的时代精神
    4.3 引领大学文化方向,发挥核心价值观的功能
        4.3.1 发挥核心价值观的指引导向功能
        4.3.2 发挥核心价值观的凝魂聚气功能
        4.3.3 发挥核心价值观的传承创新功能
第5章 高校校训树立立德树人目标,激励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率
    5.1 塑造“有理想、有道德、有学识、有爱心”的教师
        5.1.1 树立理想信念,做坚定信仰者
        5.1.2 提升道德情操,做生动示范者
        5.1.3 积累扎实学识,做勇于探索者
        5.1.4 培育仁爱之心,做有力传播者
    5.2 培养“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学生
        5.2.1 发奋“勤学”,夯实核心价值观践行的基础
        5.2.2 潜心“修德”,契合核心价值观践行的要求
        5.2.3 善于“明辨”,遵循核心价值观践行的准则
        5.2.4 立志“笃实”,打牢核心价值观践行的关键
    5.3 培育“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管理者和服务者
        5.3.1 培养爱岗敬业的管理者和服务者
        5.3.2 陶冶无私奉献的管理者和服务者
第6章 高校校训追求与时俱进精神,创新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功能的路径
    6.1 深入研究校训,充实校训内容
        6.1.1 挖掘校训内涵的“深度”
        6.1.2 提升校训内容的“高度”
        6.1.3 绵延校训精神的“长度”
    6.2 拓展宣传教育途径,增强认知认同
        6.2.1 发挥思政课优势,弘扬核心价值观主旋律
        6.2.2 发挥新媒体作用,提升核心价值观引领力
    6.3 创新教育实践内容和形式,推动人人参与
        6.3.1 利用校园文化,提升大学生理论理解力
        6.3.2 开展社会实践,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6.4 建立健全培育和践行工作机制,形成推进合力
        6.4.1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保障
        6.4.2 完善学校规章,落实制度保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5)莫言与中国当代文学的理想性之三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判定作家是否具有理想主义,需要谨慎对待、深入论证
二要看到作家成长和蜕变的艰辛历程,看到其丰富性和复杂性
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考察理想主义的丰富内涵和不同表现

(6)中国大学“行政化”的多重归因及其治理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文献述评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三、综合评价
    第三节 研究方案与分析框架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三、主要观点及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中国大学“行政化”现象概述
    第一节 大学外部“行政化”
        一、大学外部“行政化”的实质
        二、大学外部“行政化”的表现
        三、大学外部“行政化”的典型实例
        四、大学外部“行政化”的弊端
    第二节 大学内部“行政化”
        一、大学内部“行政化”的实质
        二、大学内部“行政化”的表现
        三、大学内部“行政化”的弊端
    第三节 大学去“行政化”研究中的若干命题论争
        一、是“去行政化”,还是“去政治化”
        二、是“去行政化”,还是“去官僚化”
        三、是否应当去行政级别
        四、是否应当去行政管理
第三章 制度变迁视域下的大学“行政化”归因
    第一节 教育的合法化与府学关系
        一、教育的合法化
        二、合法化作用下的府学关系
    第二节 大学治理结构范式的变迁历史
        一、西方大学
        二、中国大学
        三、大学“行政化”制度变迁的启示
    第三节 制度同形与当代大学的“行政化”
        一、制度同形理论概述
        二、大学“行政化”的制度同形机制
        三、单位制度对大学“行政化”的特殊影响
第四章 权力互动视域下的大学“行政化”归因
    第一节 权力解释的适切性
        一、权力与权利的概念
        二、权力解释的适切性
        三、高等教育场域中的权力关系
    第二节 府学权力关系与互动
        一、政府干预大学的动因与理据
        二、政府干预大学的手段
        三、政府干预大学的失当与弊端
    第三节 大学内部的权力谱系
        一、大学内部权力的划分及连续谱
        二、大学校长的权力问题
        三、大学内部的权力制衡
第五章 利益分析视域下的大学“行政化”归因
    第一节 利益分析的内涵与预设
        一、高等教育场域中主体的基本利益
        二、利益分析的适切性
        三、利益分析的理论预设
    第二节 利益驱动对大学“行政化”的影响
        一、利益驱动对大学外部“行政化”的影响
        二、利益驱动对大学内部“行政化”的影响
        三、大学组织成员的身份区分及其利益差异
    第三节 大学“行政化”过程中的利益交换
        一、权力效用的特殊性
        二、大学“行政化”过程中的利益交换范式
        三、利益交换范式下的权力同谋
第六章 文化传统视域下的大学“行政化”归因
    第一节 大学文化及其影响因素
        一、大学的组织特性及其文化特征
        二、大学中两种文化的冲突
        三、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征及其对大学“行政化”的影响
    第二节 人的现代化不足与大学“行政化”的关系
        一、人的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二、知识分子的小农意识对大学“行政化”的影响
    第三节 人治传统与大学“行政化”的关系
        一、人治传统
        二、中国大学法治观念的不足
        三、人治凌驾于法治的现象
        四、大学章程的缺陷
第七章 中国大学“去行政化”改革的理论选择与实践路径
    第一节 中国大学“去行政化”改革的障碍与挑战
        一、改革的资源性凭据不足
        二、改革的社会生态环境不佳
        三、改革的动力机制障碍
        四、民主行使学术权力的争议
    第二节 大学外部“去行政化”的路向与策略
        一、大学外部“去行政化”的理据路向
        二、府学关系调整的“传导性巨变”策略
        三、大学外部“去行政化”过程中的政府责任与担当
    第二节 构建服务型管理范式:大学内部“去行政化”的路径选择
        一、“服务行政”的理论溯源与借鉴
        二、大学服务型管理范式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三、大学服务型管理范式的理据支撑
        四、大学服务型管理范式的构建路径
        五、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心理契约重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文学副刊依然肩负重大历史使命(论文提纲范文)

文学副刊自诞生起就承载了启蒙与革命的历史责任和文化责任
文学副刊的特性决定了其不可替代性和生命力
积极探索中的报纸文学副刊

(8)和谐社会背景下执政党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依据和研究现状
    二、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 构建和谐社会与执政党建设的关系
    一、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方向和主要任务
        (一) 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二) 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二、执政党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
        (一) 党的先进性建设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正确方向
        (二)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第三章 加强党的思想文化建设引领和塑造和谐文化
    一、新时期党的思想文化建设的使命
        (一) 从党的历史使命看党的思想文化建设使命
        (二) 以党的先进文化引领和谐文化建设
        (三) 通过提高党的文化整合能力塑造和谐文化
    二、构建和谐文化对党的文化建设的具体要求
        (一)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依托加强党员思想道德水平
        (二) 以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提高党员的科学文化素养
第四章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一、完善党的组织结构促进党组织的和谐发展
        (一) 促进干部队伍和谐
        (二) 促进党员队伍和谐
        (三) 创新党内民主建设
    二、巩固和加强基层组织的前沿阵地
        (一) 基层党组织是和谐建设的前沿阵地
        (二) 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促和谐的作用
第五章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以党风廉政促社会公正和谐
    一、党的作风问题影响社会和谐
        (一) 党内官僚主义影响党群关系和谐
        (二) 党内功利主义破坏党群的密切联系
    二、新时期党风建设要以廉政促和谐
        (一) 以干群关系为重点建设廉政文化
        (二) 建设反腐制度体系以制度保障公正和谐
第六章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本领
    一、提高执政党社会管理能力
        (一) 转换执政方式推进政治民主
        (二) 合理统筹与开发执政资源
        (三) 改善执政环境有效应对风险
    二、发挥执政党的外在影响力
        (一) 发挥先进理念的凝聚力
        (二) 发挥先进执政体制的优势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10)新闻评论:从“意见平台”到“公民素质”——“新世纪第二届新闻评论高层论坛”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搭建“意见平台”
二、追寻“独家言论”
三、纵论“评论记者”
四、细议“言论语感”
五、关注“网络时评”
六、新闻评论教育“大有可为”
七、需要普及和提高的“公民素质”

四、检察日报新世纪要再创辉煌(论文参考文献)

  • [1]纸上的光影:中国影视小说研究(1920-2010)[D]. 黄勇军. 兰州大学, 2018(10)
  • [2]成龙功夫喜剧片研究[D]. 黄诚. 黑龙江大学, 2018(09)
  • [3]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问题研究[D]. 付瑶.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6)
  • [4]高校校训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研究[D]. 邓堂莉. 湖南大学, 2015(03)
  • [5]莫言与中国当代文学的理想性之三思[J]. 张志忠.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1)
  • [6]中国大学“行政化”的多重归因及其治理路径[D]. 丁福兴. 南京大学, 2014(05)
  • [7]文学副刊依然肩负重大历史使命[J]. 郑丽. 青年记者, 2011(32)
  • [8]和谐社会背景下执政党建设研究[D]. 邓明莹. 南京师范大学, 2011(05)
  • [9]从错配到脱落:附缀“于”的零形化后果与形容词、动词的及物化[J]. 张谊生. 中国语文, 2010(02)
  • [10]新闻评论:从“意见平台”到“公民素质”——“新世纪第二届新闻评论高层论坛”综述[J]. 陈栋. 今传媒, 2006(05)

标签:;  ;  ;  ;  ;  

检察日报在新世纪再创辉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