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设计及其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梁锐[1](2021)在《景观管理视角下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既往空间管控体系失效,导致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规划体系改革和自然资源部成立的背景下,其空间规划及管控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亟需构建有效的空间管控体系。本文通过结构功能理论系统、客观地研究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既往空间管控体系存在的问题;通过整体性治理理论梳理现存各类空间规划体系并与秦岭北麓整体特征进行匹配性分析,在景观管理视角下提出其空间管控体系构建路径,继而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完成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并提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实施管理的优化策略。本研究分为6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阐明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与意义,并梳理了国内外空间管控体系及景观管理研究进展,最后确定了研究内容、基本方法与整体写作框架。第二章为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深入剖析关键科学问题,在一般系统论的视域下调用结构功能理论、整体性治理理论、景观规划等相关理论与分析方法作为本研究的基础理论,并据此提出研究分析框架与技术路线。第三章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分析,关注于研究对象本体的研究,纵向梳理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的演进历程,借助结构功能理论从管控主体、管控对象、管控方法3个方面搭建管控体系评价框架并指认问题。第四章为秦岭北麓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基于空间类型划分梳理现有各类空间管控体系,从中归纳总结出4类构建方法,即多方博弈分析、管控事权协调、空间治理提升、自然资源管理,并分别与秦岭北麓长安区段进行匹配性分析,提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路径,具体包括综合构建方法、构建原则、管控尺度、管控体系要素、传导机制。第五章为实证部分,讨论在秦岭拆违事件后的管控环境变化,并在此背景下从4个尺度以及3个要素方面探讨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的具体构建,提出其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机制,最后基于空间管控体系的构建,提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实施建议。第六章为结论部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3点:(1)明确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评价框架并指认既往空间管控体系存在的问题;(2)提出秦岭北麓空间管控体系构建路径;(3)构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
谢景宜[2](2021)在《海洋漂浮城市概念设计及经济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与陆地面积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沿海地区不得不把空间发展的目光投向海洋。围填海作为现有的主要用海方式不仅造价高昂,而且会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难以修复的破坏。针对围填海存在的诸多问题,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遵循“节约用海、最大程度降低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的原则,本文提出了漂浮城市这一环保、经济的城市空间发展概念,采用浮箱结构来建造海洋平台城市,有效利用海洋空间来弥补土地资源紧缺问题的同时,又避免了传统围填海等工程所造成的环境破坏问题。本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对基于浮箱结构的海洋漂浮城市进行了细致、多方面的概念设计,并从人居优越性、交通便利性、管廊经济性、雨洪管理有效性、绿色施工高效性、可持续发展性等方面对设计方案进行了评价。基于浮箱结构的海洋漂浮城市概念包括浮箱上部人居活动层和浮箱内部交通与基础设施层。浮箱上部为人居空间,提供生活居住、休闲娱乐等场所,搭配环绕的景观绿化最大限度地构建生态宜居环境。浮箱内部主要为城市交通系统与综合管廊系统,避免城市交通对人类及生态环境的影响,解决现有噪音尾气污染和汽车拥堵问题,为海洋漂浮城市中的出行提供便利;同时将妨碍人类活动的基础设施下移,为浮箱上部地面提供更多优质人居活动空间。浮箱结构采用预制件装配式施工,城市采用单元化原则设计,以实现绿色可持续的发展原则。(2)本文对基于浮箱结构的海洋漂浮城市与传统填海工程进行了工程概算和经济性对比。以某临空产业园填海造地工程为例,该工程通过填海造地形成准矩形临空产业园人工岛,长6183m、宽3440m,总面积约20.29km2。仅考虑人工岛护岸和陆域形成,不包括陆域形成后的地基处理、场区地下管线、场区面层结构及以上设施,采用清淤换填与直接回填组合方案的初步设计工程概算约为219.9亿元。而采用浮箱结构的海洋漂浮城市方案,建设相同大小的平台,采用C35F350混凝土建设大小为80m×80m×7m,厚度为0.6m的浮箱,工程概算约为198.42亿元。对比结果表明,海洋漂浮城市的建设概算低于填海造陆方案概算。与填海造陆相比,浮箱内部还可额外提供近一倍的面积,节省大量建设资金。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的新思路,海洋漂浮城市是中国新时代背景下城市空间开发的新模式,也是探索世界城市空间开发的“中国方案”。
马朝阳[3](2020)在《基于城市设计的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城市设计在塑造高品质环境、城市特色风貌、激发城市活力、提升城市竞争力等方面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但由于长期粗放式的管理模式难以应对管控过程中的灵活性的调整需求以及管控力度不足等问题,导致城市设计成果与管控不对等、管理手段与管理需求不匹配、公共利益无法得到保障、公共空间品质不佳等,使城市设计在规划管控层面难以充分发挥作用。随着城市规划与建设进入品质时代的转型阶段,从中央到地方更加强调通过城市精细化管控实现公共空间高品质发展目标,城市规划管理方式也从粗放向精细化过度。因此,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成为公共空间高品质发展的重要实施途径。目前,国内外的城市设计实践均表明,实施城市精细化管控是破解传统规划管理困境的重要手段,是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的重要保障,极具研究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困境,并通过借鉴与吸收国内外的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提出公共空间的精细化管控框架。最后,以广州南沙明珠湾起步区C2单元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为例进行剖析,从成果编制、明确重点管控要素、成果与管控体系衔接、个案具体管控实施过程、管控效果五大层面进行分析,提出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实施策略。第一章,为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通过对相关理论进行综述,并阐明了研究内容、方法、意义与论文框架。第二章,为我国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现实困境。是本文的思考研究。通过城市设计成果编制阶段、管控实施阶段、管控效果评价等方面对我国城市设计管控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行分析,并从编制阶段与强化目标导控的管控实施两个层面提出优化思路。第三章,国内外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实践研究与经验借鉴。通过梳理与借鉴国内外提升公共空间品质的城市设计管控实施路径,从成果编制与全过程动态的管控实施两个层面提出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经验启示。第四章,构建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框架。从公共空间目标体系的构建、公共空间规划编制、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实施路径三个层面提出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框架。第五章,为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实践案例研究。以广州南沙明珠湾起步区C2单元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为例,通过从编制到管控实施的全过程系统研究,提出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实施策略。
覃麒睿[4](2020)在《深圳市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可持续设计导控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公共开放空间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众生活的载体。深圳作为中国新兴城市的代表,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不足、质量下降的问题,在此情况下,一种在建设用地内、依托建筑的建筑公共开放空间引起人们的关注。深圳目前已开始出台有关建设管理规定,逐步开展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的实践。福田中心区作为深圳城市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在过去的四十年的建设中产生了了大量且集中的建筑公共开放空间,已具有研究基础,然而缺乏设计导控经验,建筑公共开放空间未能达到良好成效。而在一些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从上个世纪中叶就开始开展有关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的实践和研究,积累了较为成熟的设计导控经验。因此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优秀的建筑公共开放空间设计导控经验,转换为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可持续设计导控策略。论文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第一,对国内外优秀的建筑公共开放空间设计导控经验的总结。通过梳理美国、日本、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的建筑公共开放空间实践过程,归纳其设计导控一般方法。第二,对深圳及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现状的研究。首先通过图纸、政策文件、管理文件等资料的研究,提取其中有关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的内容部分,分析深圳及福田中心区在现行的设计控制指引和管理运作对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的作用;其次通过实地的走访调研考察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的建设成效。通过现状的研究反思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的的优秀经验和不足之处。第三,制定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的可持续设计导控策略。通过优秀经验的总结和实地的调研分析,从设计和管理两方面搭建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可持续设计导控的框架。
贾镜雪[5](2020)在《绿色开敞空间设计指南与导则编制及使用研究 ——以三山—东沙总体城市设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的传统规划工具片面地关注城市建设用地中的公共绿地,其仅通过布局与指标的管控方式不能满足提升城市整体空间品质的需求,而采用的规划区内外双目标的控制思路也已不适应国土空间规划提出的市域协调、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应考虑引入绿色开敞空间的概念,应对城市设计编制实施困境,赋予其新的空间管理思路及管制工具。采用基于要素分类的总体城市设计,将成果转化为设计指南、设计导则及配套标准,直接应用于实施管理工作当中。绿色开敞空间既包含生态自然的本质属性,又包含服务于居民的城市功能,对生活品质、城市安全及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城市市域总体目标的重要体系要素。研究针对当前管制工具中的“用地分类”代码指代不清导致管理空洞的现象,指出需要探索适用于绿色开敞空间管控的市域统一代码体系作为导则编制的途径。并总结当前绿色开敞空间设计的主要问题,分析国内相关的研究及实践,有针对性地选取国外相关文件及制度进行梳理,借鉴其与城市目标相衔接的绿色开敞空间管制思路、编制代码以及实际有效的引导方法。对三山-东沙总体城市设计及其绿色开敞空间专项进行思路提升及成果编制。明确在人本原则下构建的绿色开敞空间整体,以及由总体城市目标转化而成的绿色开敞空间要素总体目标。在总体城市设计视角下构建能够落实目标的、面向实施与管理的绿色开敞空间专项设计成果框架,主要包含设计指南-目标审查表、设计导则-设计要点与设施清单、设计技术说明及维护指引-项目实际完成情况检查表。探寻导则中预期的基于景观特征及功能细化的绿色开敞空间用地代码体系,从而适用于落实更细致的代码规则,引导更全面的空间目标。基于以上理论及实践研究,完善整个规划编制体系,探讨绿色开敞空间指南与导则在管制框架中的角色。从而落实其在转化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内容、辅助专项规划引导项目投资决策、指导下层级设计工作、以及作用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几方面的具体途径及工作流程。以期为规划管制工具体系以及绿色开敞空间设计指南与导则的编制及实施提供新的思路。
杨建辉[6](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肖先柳[7](2019)在《昆明市主城区公共空间规划管理体系研究》文中提出长久以来,昆明市主城区公共空间系统不能满足市民的使用需求,为应对供需关系的转变,政府在政策法规和机构设置中有所调整,但管理改革方向和思路仍不清晰。论文以昆明市主城区为研究范围,以主城区公共空间系统和管理体系为研究对象,围绕主城公共空间系统“管什么”和公共空间管理体制“怎么管”两条研究逻辑线,通过文献综述、田野调查、问卷访谈、对规划管理部门行政工作观察研究(一年)、规划设计管理会议旁听以及对一手政策法规文件分析比较的综合研究方法,得出昆明市公共空间系统管理的主要矛盾和未来公共空间规划-建设-管理应朝向“公共空间系统化完善”和“消极空间积极化”的努力方向。“管什么”是理现象的逻辑,主要通过三方面展开:构建“管理者视角”的公共空间质量评价体系;对昆明主城区量和质进行分析评价;梳理出主城区公共空间系统的主要特征和矛盾。“怎么管”是梳机制的逻辑,主要通过两方面展开:对昆明市公共空间“量”的法规、规划编制及管理和建设管理进行分析建议;对昆明市公共空间“质”的法规、设计管理和后期管理进行分析建议。
老嘉俊[8](2019)在《基于城市设计的建筑设计管理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设计引导片区发展、激发城市活力、营造良好城市环境、提升片区公共利益的作用逐渐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在不断发展的如今也对于城市设计提出追求高品质、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最终会落实到对建筑设计的引导和管控当中。面对如何控制建筑设计既能形成区域统一而又富有多样性,如何满足地块方需求又保障公共利益不受侵犯,值得我们去研究。本文主要从城市设计中对于建筑的管理控制出发,试图回顾以往的设计理论与经典案例,讨论其中的建筑控制方法和实施情况,并试图提出一种弹性管理控制体系,最后以广州琶洲西区互联网创新集聚区为例研究其管理控制情况。文章第一章为绪论,讲述研究背景、研究对象以及国内外前人的研究成果,主要对城市设计以及建筑的管理控制进行理论基础研究。第二章为城市设计建筑控制要素与控制方法的研究,通过研究前人理论及实际案例,总结出八点建筑控制要素,并对控制要素进行分析。第三章为国内外城市设计对建筑控制实践,从美国纽约巴特利公园城、日本幕张湾城住区、深圳市中心22、23-1街坊以及广州国际金融城起步区四个案例中,研究其具体的导则控制措施以及实际控制情况。第四章为控制实施的影响因素与弹性控制体系,从总结出导则控制强度与设计审查力度两个影响控制实施的因素,并提出四点达成弹性控制的方法体系。第五章为以广州琶洲西区互联网创新集聚区的管理控制实例,讲述其实施过程中对几个具体地块的控制要求及控制落实情况,并对片区设计方案及其他控制要素进行前后比较。
常影[9](2019)在《香港私人发展公众休憩空间(POSPD)设计导控研究与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城市土地呈现出高容积率和高开发密度的特点,特别是在土地商业价值较高的街区,独立用地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显现不足。与此同时,随着国内规划和建筑设计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引,设计师有意或无意的在建设开发地块内设置出一些向城市开放的公共空间,人们逐渐发现这类空间可以承担起城市公共空间的职能,成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体系里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在建设用地内能够24小时免费供公众使用的开放空间,可称之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鉴于其公众性,亦可称之为建筑公众空间。这种类型的空间既可以位于室内也可以是室外露天空间,功能涵盖通行和休憩等各类活动。国外在这个部分的实践始于上世纪60年代纽约的POPS(Privately Owned Public Space)政策,历经几十年的发展最终影响全世界。香港实施的POSPD(Public Open Space in Private Development)政策借鉴了纽约经验,通过规划条例、合约管理、规范、监管环境、设计标准、公众参与等方面建构了完善的导控体系,成为实施建筑公众空间政策较为成功的亚洲城市之一。与内地相似的土地制度、文化背景和都市发展进度,使得香港在规划、建设和监管方面对内地建筑公众空间的设计和导控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论文通过借鉴香港关于私人发展公众休憩空间(POSPD)政策的经验,指出内地现阶段建筑公众空间的发展问题,即尽管建筑公众空间已显露其重要性,但多数城市只停留在规划标准上的只言片语,没有形成系统的导控体系。基于此种情况提出了搭建规划、实施和监管体系,以完善建筑公众空间设计、建设和管理导控体系的详细措施。本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国内外理论和实践研究,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论述研究背景、意义、对象和内容,综述国内外关于建筑公众空间相关理论和实践的研究现状,解读建筑公众空间的概念、特征和表现,为导控体系的搭建提供立题依据与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论文核心,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主要分析和借鉴香港POSPD发展过程中各个环节,结合实地调研总结个案中设计、管理、运行机制中的控制要素,梳理出香港POSPD设计导控体系的逻辑框架,即分为前期认证、中期搭建、后期监管三个阶段,并着重探讨其体系发展和设计标准。第三部分是启示部分,包括第五章,通过对比香港和内地在规划管理上的异同来探讨建筑公众空间设计导控在国内落地实施的可行性,以“规划-建设-使用”三个层次来搭建建筑公众空间导控体系,对管理构建方式和执行流程等细节标准提出建议。
余俏[10](2019)在《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规划研究》文中提出河岸绿色空间涵盖维护河流生态特性的内侧河岸缓冲带和服务邻近城乡功能区的外侧河岸协调绿带,是山地城市重要的环境要素与特色景观载体,也是城乡建设焦点地带。因认知缺失,利益博弈,掠夺式资源利用和“一刀切”后退式河岸管控手段,诱发种种山地城市河岸生态环境问题和潜在社会经济价值流失问题,如何合理规划和管控值得研究。生态优先与城乡全域空间资源管控背景下,论文希冀借鉴生态学与城乡生态规划理论方法,以保护与利用相融合为基点,探讨遵从河流自然特性并恰当植入城乡建设诉求的河岸绿色空间规划与管控方法:在顺应河网内在生态特性和维护生态过程的基础上,发掘与平衡不同河区绿色空间的外在城乡服务功用价值,以此指导个案河段绿色空间的用地功能和空间设计,形成融合河岸自然生态特征与城乡建设诉求的分区差异化规划管控方法。提出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适应性规划思路,构建适应河流空间等级(河网、河区、河段)和对接城乡规划编制层级(城乡总体规划、控制性及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三个规划空间层级,形成河网整体功能定位与系统构建、河区纵向功能组织与用地布局、河段横向功能指引与空间设计的各级规划核心内容,以及适应性规划过程与管控途径。提出以样条分区体系为核心的四个技术要点,力求内在保障河岸自身内部生态系统健康运转,外在尽量满足城乡社会建设发展的诉求。论文内容包含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问题与认知:(第一章)通过背景与相关规划综述研究,界定研究对象概念,结合山地城市背景特征明确三个空间层级的河岸现有问题和分析深层规划管控问题,确立研究目的、内容、方法与框架。(第二章)认知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的内在空间等级及结构、生态要素及过程特性,认知其外在社会复合服务诉求和空间梯度转化分区诉求,并界定其典型复合功能。第二部分是规划应对思路:(第三章)在借鉴相关生态学理论和城乡生态规划理论并进行规划价值导向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的适应性规划思路:顺应自然特性,维护内在生态健康;兼顾复合功能,发掘外在服务价值;差异化的干预,空间分级分区协调;协作适应管理,衔接规划编制体系。构建三个规划空间层级:城乡区域—河网、中心城镇区—河区、街区场地—河段,并确立各层级的研究重点内容。提出以样条分区体系为核心的四个技术要点:河流与人居空间关联分析,融合特性与诉求的样条分区,复合功能平衡下的空间布局,动态循坏的规划与管控程序。第三部分是规划编制技术:结合重庆主城、南川、开州、眉山、桐柏等地的规划实践与案例分析,在城乡区域、中心城镇区、街区场地这三个空间层级建立了各自的规划问题、目标和任务。(第四章)在城乡区域层面,分析流域生态特征与城乡空间发展的关联作用,进行城乡流域整体空间样条分区,并确立分区整体功能定位和目标策略,构建河网绿色空间内在生态支撑系统和外在复合服务系统。(第五章)在中心城镇区层面,分析河区地貌特征与城镇空间的关联作用,进行河区纵向空间样条分区,并设置分区纵向功能目标和建设复合空间体系,对河区关联土地利用进行整体布局与控制。(第六章)在街区场地层面,分析河段生境特征与场地空间的关联作用,进行河岸横向空间样条分区,并制定横向分区功能指引与空间界面导控,在三个重点方面(生态雨洪管理、栖息地修复和绿道绿街设计)进行河段绿化场地空间设计,制定城乡分区典型设计导引。第四部分是管控实施建议:(第七章)建立协作与适应的管控途径,并与现有规划编制体系衔接,提出管理实施政策建议。
二、城市设计及其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设计及其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景观管理视角下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国家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 |
1.1.2 秦岭北麓空间管控现状问题 |
1.1.3 学科问题拆分与本研究的关系 |
1.2 研究对象 |
1.2.1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 |
1.2.2 空间管控体系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综述 |
1.5.1 空间规划体系相关研究 |
1.5.2 空间管控体系相关研究 |
1.5.3 景观管理相关研究 |
1.5.4 国内外相关实践案例 |
1.5.5 研究综述总结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方法 |
1.8 写作框架 |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
2.1 概念辨析 |
2.1.1 景观管理 |
2.1.2 空间规划体系 |
2.1.3 空间管控体系 |
2.2 基础理论 |
2.2.1 系统论及其方法 |
2.2.2 结构功能理论 |
2.2.3 整体性治理理论 |
2.2.4 景观规划相关理论 |
2.3 基于上述理论的分析框架 |
2.3.1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
2.3.2 基于分析框架的技术路线 |
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分析 |
3.1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概况 |
3.1.1 自然维度概况 |
3.1.2 人文维度概况 |
3.1.3 .感知维度概况 |
3.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管理内容 |
3.2.1 景观格局 |
3.2.2 景观过程 |
3.2.3 景观功能 |
3.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及其体系演进历程 |
3.3.1 缺乏空间管控阶段(2007 年以前) |
3.3.2 空间管控整体性差阶段(2007 年—2011 年) |
3.3.3 整体空间管控低效阶段(2011 年—2018 年) |
3.3.4 空间管控重构阶段(2018 年至今) |
3.4 既往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问题指认 |
3.4.1 空间管控失效机制分析 |
3.4.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评价框架 |
3.4.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既往空间管控体系问题指认 |
3.5 本章小结 |
4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研究 |
4.1 不同空间类型的空间管控体系比较 |
4.1.1 空间类型划分 |
4.1.2 城镇空间 |
4.1.3 农业空间 |
4.1.4 自然生态空间 |
4.1.5 过渡空间 |
4.1.6 不同空间类型的空间管控体系比较分析 |
4.2 目标导向的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比较 |
4.2.1 多方博弈分析 |
4.2.2 管控事权协调 |
4.2.3 空间治理提升 |
4.2.4 自然资源管理 |
4.2.5 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总结 |
4.3 秦岭北麓空间管控体系构建路径 |
4.3.1 整体思路 |
4.3.2 秦岭北麓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 |
4.3.3 管控体系构建原则 |
4.3.4 管控尺度 |
4.3.5 管控体系要素 |
4.3.6 管控体系传导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5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的实证分析 |
5.1 背景分析 |
5.1.1 相关政策文件 |
5.1.2 相关规划情况 |
5.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 |
5.2.1 管控体系整体框架 |
5.2.2 管控主体 |
5.2.3 管控对象 |
5.2.4 管控工具 |
5.3 国土空间规划衔接机制 |
5.3.1 国土空间规划的管控体系 |
5.3.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机制 |
5.4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实施建议 |
5.4.1 应用景观管理相关研究成果 |
5.4.2 优化秦岭北麓空间规划编制方法 |
5.4.3 完善“一张图”信息平台构建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创新 |
6.3 研究不足与扩展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I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II 图片索引 |
附录 -III 表格索引 |
致谢 |
(2)海洋漂浮城市概念设计及经济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围填海造地工程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围填海造地概况 |
1.2.2 围填海造地工程的影响 |
1.2.3 我国围填海造地的主要问题 |
1.3 大型及超大型漂浮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大型漂浮结构(LFS) |
1.3.2 超大型漂浮结构(VLFS) |
1.4 漂浮城市研究现状 |
1.4.1 半独立式海上漂浮城市 |
1.4.2 独立式漂浮城市 |
1.5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2 海洋漂浮城市概念设计方案 |
2.1 引言 |
2.2 通过浮箱结构建设构建上部人居空间 |
2.2.1 现代城市人居问题 |
2.2.2 人车分流设计蓝图 |
2.2.3 绿色人居空间规划 |
2.3 利用浮箱内部空间构建绿色高效交通系统 |
2.3.1 现代城市绿色交通系统 |
2.3.2 海洋漂浮城市浮箱内部智能交通系统 |
2.4 借助浮箱顶部空间构建“综合管廊”系统 |
2.4.1 全球“综合管廊”系统发展历程 |
2.4.2 我国“综合管廊”系统建设现状 |
2.4.3 海洋漂浮城市“综合管廊”系统设计方案 |
2.5 利用浮箱结构天然优势达成“海绵城市”功能 |
2.5.1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及内容 |
2.5.2 “海绵城市”当前发展状况 |
2.5.3 利用浮箱结构天然优势建设“海绵城市” |
2.6 装配式模块化组装实现绿色建造 |
2.6.1 装配式建筑设计特点 |
2.6.2 装配式浮箱应用状况 |
2.6.3 采用装配式结构搭建海洋城市平台 |
2.7 单元化拓展城市空间规模 |
2.7.1 城市单元化发展思路 |
2.7.2 海洋漂浮城市单元化设计方案 |
2.8 小结 |
3 海洋漂浮城市概念设计特点及优势 |
3.1 引言 |
3.2 人居优越性 |
3.2.1 利用漂浮结构,营造良好海上生活环境 |
3.2.2 避免人车冲突,提高出行舒适度 |
3.2.3 规划绿色廊道,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
3.3 交通便利性 |
3.3.1 内部交通一体化 |
3.3.2 慢行交通绿色化 |
3.3.3 停车系统智能化 |
3.3.4 交通运输保障化 |
3.4 管廊经济性 |
3.4.1 建设成本估算 |
3.4.2 运维成本估算 |
3.4.3 衍生成本估算 |
3.4.4 经济效益对比 |
3.5 雨洪管理有效性 |
3.5.1 雨水疏排及时性 |
3.5.2 雨水调蓄便捷性 |
3.6 绿色施工高效性 |
3.6.1 标准化生产,提高施工质量 |
3.6.2 清洁生产,落实绿色建造战略 |
3.6.3 提升产能,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
3.7 可持续发展性 |
3.7.1 资源可持续发展 |
3.7.2 环境可持续发展 |
3.7.3 经济可持续发展 |
3.7.4 社会可持续发展 |
3.8 小结 |
4 海洋漂浮城市工程概算及经济性分析 |
4.1 海洋漂浮城市工程 |
4.1.1 工程设计概况 |
4.1.2 工可设计概算 |
4.2 某填海造地工程 |
4.2.1 建设项目概述 |
4.2.2 初步设计概算 |
4.3 海洋漂浮城市经济性优势 |
4.3.1 城市建设成本优势 |
4.3.2 城市运维成本优势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基于城市设计的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多方资源约束下的增量阶段向存量及高品质阶段转变 |
1.1.2 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提升是新时期高质量城市发展的目标与愿景 |
1.1.3 以精细化为趋势的城市管理制度转变新需求 |
1.1.4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2.1 城市设计 |
1.2.2 公共空间 |
1.2.3 城市精细化管控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公共空间相关研究 |
1.3.2 国内外城市精细化管控相关研究 |
1.3.3 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相关研究 |
1.3.4 相关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我国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现实困境与思考 |
2.1 成果编制阶段——可操作性差 |
2.1.1 “重方案、轻导控”的城市设计编制方式 |
2.1.2 公共空间目标量化不足、重点管控要素难辨 |
2.1.3 城市设计成果与规划管理体系缺乏精准衔接 |
2.2 管控实施阶段——管控要素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
2.2.1 公共空间要素审查粗放、管控力度不足 |
2.2.2 缺乏动态的设计控制 |
2.2.3 缺乏明确的城市设计审查机制 |
2.2.4 缺乏协同参与机制 |
2.3 管控效果评价——难以引导高品质城市空间建设 |
2.3.1 中观层面——公共空间分布散乱,缺乏系统性、秩序性 |
2.3.2 微观层面——步行公共空间体系连续性差 |
2.4 基于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下的思考 |
2.4.1 城市设计编制阶段 |
2.4.2 管控实施阶段——强化目标导控的精细化管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外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经验借鉴 |
3.1 发达国家公共空间管控实施路径研究 |
3.1.1 美国:“结合区划”的城市设计审查制度 |
3.1.2 英国:“自由裁量”为特征的“开发许可”管控 |
3.1.3 德国:规划建造 |
3.1.4 法国:协调建筑师制度 |
3.1.5 日本:建筑协定制度 |
3.1.6 小结 |
3.2 我国重点地区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实施路径研究 |
3.2.1 深圳:公共空间要素融入法定图则 |
3.2.2 上海:控制性详细规划附加图则 |
3.2.3 天津:“一控规、两导则”的规划管控 |
3.2.4 广州:控规+城市设计导则的管控 |
3.2.5 小结 |
3.3 国内外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实践的经验启示 |
3.3.1 成果编制阶段 |
3.3.2 管控实施阶段——全过程动态的管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框架构建 |
4.1 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目标构建 |
4.1.1 统筹协调的“整体性、秩序性”目标 |
4.1.2 要素协同的“开放性、连通性”目标 |
4.1.3 “实施性”目标 |
4.2 公共空间规划编制阶段 |
4.2.1 公共空间重点控制内容 |
4.2.2 公共空间重点控制内容转译管控要素 |
4.2.3 强化公共空间管控要素量化、指标化 |
4.3 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实施路径 |
4.3.1 土地出让前——提高要素的可操作性 |
4.3.2 土地出让后——空间要素精准落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管控实例——广州南沙起步区灵山岛尖 C2 单元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实践研究 |
5.1 城市设计过程回顾 |
5.2 城市设计优化概况 |
5.2.1 城市设计编制背景 |
5.2.2 现状问题梳理 |
5.2.3 城市公共空间目标构建及优化策略 |
5.2.4 城市设计成果编制阶段 |
5.2.5 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 |
5.3 具体地块的精细化管控实施 |
5.3.1 C2-12-11/12地块——优化空间界面及步行空间延续性 |
5.3.2 C2-12-10地块——优化空间界面、提升步行空间品质 |
5.3.3 C2-22-01/11/05地块——提升城市绿廊的公共空间品质 |
5.4 管控效果分析 |
5.4.1 强化了公共空间的整体性与引导性 |
5.4.2 强化了街道步行空间的适宜性 |
5.4.3 不同要素协同管控保障了公共流线的连贯性 |
5.5 小结 |
5.5.1 深化公共空间导控要素,精准落位城市公共空间 |
5.5.2 建立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促进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 |
5.5.3 公共空间目标量化,明确重点管控要素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深圳市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可持续设计导控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公共开放空间发展面临挑战 |
1.1.2 公共开放空间急需转型 |
1.1.3 建筑公共开放空间设计导控不足 |
1.2 研究对象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建筑公共开放空间实践动态 |
1.3.2 设计导控相关研究 |
1.3.3 深圳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相关实践和研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创新点 |
1.7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建筑公共开放空间设计导控经验 |
2.1 国内外建筑公共开放空间设计导控实践案例 |
2.1.1 美国POPS设计导控实践 |
2.1.2 日本开放空间设计导控实践 |
2.1.3 新加坡POPS设计导控实践 |
2.1.4 台北开放空间设计导控实践 |
2.1.5 香港POSPD设计导控实践 |
2.1.6 内地建筑公共开放空间设计导控实践 |
2.2 国内外建筑公共开放空间设计导控经验总结 |
2.2.1 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管理运作机制 |
2.2.2 建筑公共开放空间设计指引与审核认定 |
2.2.3 建筑公共开放空间建成后使用评价 |
2.2.4 建筑公共开放空间检讨与改善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深圳市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现行的设计控制指引和管理运作 |
3.1 深圳市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现行的设计控制指引 |
3.1.1 规划对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的控制指引 |
3.1.2 城市设计对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的控制指引 |
3.2 深圳市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现行的管理运作 |
3.2.1 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的激励手段 |
3.2.2 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的实施运作 |
3.2.3 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的监管环境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深圳市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的现状研究 |
4.1 深圳市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信息统计模式 |
4.2 深圳市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现状调研 |
4.2.1 建筑公共开放空间形态 |
4.2.2 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的分布 |
4.2.3 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现状信息统计 |
4.3 深圳市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等级分类 |
4.4 深圳市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建设反思 |
4.4.1 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建设积极经验 |
4.4.2 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建设不足之处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深圳市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可持续设计导控策略 |
5.1 建筑公共开放空间可持续原则 |
5.2 深圳市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可持续设计策略 |
5.2.1 宏观——搭建公共开放空间规划体系 |
5.2.2 中观——注重片区公共开放空间的整合 |
5.2.3 微观——制定建筑公共开放空间设计标准 |
5.3 深圳市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可持续管理策略 |
5.3.1 宏观——确定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的法定地位 |
5.3.2 中观——制定建筑公共开放空间运行的激励和审核认定制度 |
5.3.3 微观——制定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管理细则 |
5.4 深圳市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改善设计和改善管理——以深圳市文化中心为例 |
5.4.1 改善设计 |
5.4.2 改善管理 |
5.5 借鉴意义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绿色开敞空间设计指南与导则编制及使用研究 ——以三山—东沙总体城市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传统规划工具下绿地系统缺陷 |
1.1.2 国内城市设计编制实施困境 |
1.2 研究基础 |
1.2.1 理论基础 |
1.2.2 实践基础 |
1.3 研究命题与对象 |
1.3.1 研究命题 |
1.3.2 研究对象 |
1.4 研究目的与创新 |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2 研究创新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5.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绿色开敞空间理论研究 |
2.1 绿色开敞空间的概念及发展 |
2.1.1 绿色开敞空间的概念与功能 |
2.1.2 绿色开敞空间的发展及转变 |
2.2 绿色开敞空间的管制原则 |
2.2.1 绿色开敞空间的二维属性 |
2.2.2 绿色开敞空间代码工具及其梯度原则 |
2.3 国内绿色开敞空间研究综述 |
2.3.1 绿色开敞空间的规划研究 |
2.3.2 绿色开敞空间设计理念及方法 |
2.3.3 绿色开敞空间的建设管理研究 |
2.3.4 国外绿色开敞空间发展及经验介绍 |
2.4 国内绿色开敞空间设计导则编制实践 |
2.4.1 国内存在的具体设计问题 |
2.4.2 国内绿色开敞空间设计导则编制现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外绿色开敞空间规划管理案例分析与借鉴 |
3.1 案例选择及分析框架 |
3.1.1 案例选择 |
3.1.2 分析框架 |
3.2 波特兰《2035综合规划——城市形态》与《城市设计指导》 |
3.2.1 规划背景 |
3.2.2 绿色开敞空间的目标 |
3.2.3 绿色开敞空间要素代码体系 |
3.2.4 管理内容及管理途径 |
3.2.5 借鉴点 |
3.3 旧金山《总体规划——游憩与开敞空间》 |
3.3.1 规划背景 |
3.3.2 绿色开敞空间目标 |
3.3.3 绿色开敞空间要素体系 |
3.3.4 管理内容及管理途径 |
3.3.5 借鉴点 |
3.4 西雅图《2017公园与开敞空间规划》 |
3.4.1 规划背景 |
3.4.2 绿色开敞空间目标 |
3.4.3 绿色开敞空间要素代码体系 |
3.4.4 管理内容及管理途径 |
3.4.5 借鉴点 |
3.5 休谟《开敞空间与景观指南》 |
3.5.1 专项规划编制目的 |
3.5.2 绿色开敞空间目标 |
3.5.3 绿色开敞空间要素代码体系 |
3.5.4 管理内容及管理途径 |
3.5.5 实施使用 |
3.5.6 借鉴点 |
3.6 各城市案例对比及启示 |
3.6.1 各城市案例对比总结 |
3.6.2 国内实践启示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山-东沙总体城市设计编制实践 |
4.1 城市背景及现状特征 |
4.1.1 城市背景与发展条件 |
4.1.2 城市特征及问题 |
4.2 总体城市设计思路及成果内容 |
4.2.1 项目思路 |
4.2.2 项目成果内容 |
4.2.3 绿色开敞空间专项思路 |
4.3 绿色开敞空间指南与导则框架及成果 |
4.3.1 绿色开敞空间设计指南 |
4.3.2 绿色开敞空间设计导则 |
4.3.3 绿色开敞空间技术说明与维护指引 |
4.4 绿色开敞空间设计管制工具成果优势 |
4.4.1 绿色开敞空间设计管制工具梳理 |
4.4.2 优势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绿色开敞空间设计管制工具的实施使用 |
5.1 管制工具作用及方法 |
5.1.1 转化为控规编制内容 |
5.1.2 引导项目投资建设 |
5.1.3 直接指导设计工作 |
5.1.4 作用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 |
5.2 工作流程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1.1 绿色开敞空间是城市发展中优先考虑的要素 |
6.1.2 绿色开敞空间设计指南与导则的编制要点 |
6.1.3 绿色开敞空间设计管制工具的实施使用 |
6.2 研究局限性与提升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三山-东沙总体城市设计——绿色开敞空间设计指南 |
附录2 三山-东沙总体城市设计——绿色开敞空间设计导则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地域现实问题 |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1.1.4 研究范围 |
1.1.5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2.3 总结评述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
2.1.3 土壤下渗理论 |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
2.2.2 低影响开发(LID) |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
2.2.6 分析总结 |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6 本章小结 |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
4.1 地貌特征 |
4.1.1 沟壑密度 |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
4.1.3 坡度与坡长 |
4.2 雨洪特征 |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
4.3 产流机制 |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
4.4 尺度效应 |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
4.6.1 尺度选择问题 |
4.6.2 部门统筹问题 |
4.6.3 技术融合问题 |
4.7 本章小结 |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
5.2.1 总体技术框架 |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
5.3.1 雨洪管控目标 |
5.3.2 水土保持目标 |
5.3.3 场地安全目标 |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
5.3.5 景观视效目标 |
5.3.6 场地生境目标 |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
5.6.1 政策法规 |
5.6.2 技术规范 |
5.7 本章小结 |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
6.3.4 分析总结 |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3 分析总结 |
6.6 本章小结 |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
7.1.5 案例总结 |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
7.2.1 现实条件 |
7.2.2 现状问题 |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
7.2.4 适地性评价 |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
7.2.6 案例总结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
8.2.2 技术体系创新 |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目录 |
附录B 表目录 |
附录C 附表 |
附录D 附图 |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昆明市主城区公共空间规划管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必要性 |
1.1.1 研究政策背景 |
1.1.2 研究课题来源 |
1.1.3 研究必要性 |
1.2 研究对象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对象 |
1.2.3 研究层次的确定 |
1.3 重要概念界定 |
1.3.1 城市公共空间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 |
1.3.2 公共空间管理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
1.3.3 系统与体系概念辨析 |
1.4 城市公共空间类型的划分 |
1.4.1 传统研究划分方式 |
1.4.2 按照用地的独立-非独立角度划分 |
1.4.3 按照用地配建-非配建划分 |
1.4.4 按照服务等级性质划分 |
1.4.5 采用综合的公共空间分类 |
1.5 研究综述 |
1.5.1 对“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完善”的综述 |
1.5.2 对“消极空间积极化”的综述 |
1.5.3 对“城市公共空间管理机制”的综述 |
1.6 调查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调查方法的准备 |
1.6.2 研究方法的准备 |
1.7 研究框架(图1.15) |
第二章 “管理者视角”的公共空间质量评价研究 |
2.1 管理者在公共空间评价中应有之视角 |
2.1.1 视角梳理 |
2.1.2 属性梳理 |
2.1.3 评价方法梳理 |
2.2 对“规划管理者视角”的公共空间指标梳理分析 |
2.2.1 环境属性相关指标 |
2.2.2 社会属性相关指标 |
2.2.3 经济属性相关指标 |
2.2.4 法律属性相关指标 |
2.2.5 小结 |
2.3 建立评价体系 |
第三章 对昆明市主城区公共空间现状的调查分析 |
3.1 昆明市主城区公共空间系统建设发展概况 |
3.1.1 主城区城市形态圈层蔓延特征 |
3.1.2 主城区城市形态扩张与公共空间系统建设关系 |
3.2 昆明市主城区公共空间系统特征分析 |
3.2.1 G类用地公共空间规划的基本概况 |
3.2.2 G类用地公共空间的系统特征 |
3.3 对公共空间“量”的分析评价 |
3.3.1 对公共空间总量相关指标分析评价 |
3.3.2 对步行可达范围覆盖率分析评价 |
3.4 对公共空间“质”的分析评价 |
3.4.1 对主要类型公共空间的“质”分析评价 |
3.4.2 对系统完善类型公共空间的“质”分析评价 |
3.4.3 对公共空间整体性的分析和评价 |
3.5 小结 |
3.5.1 对主城公共空间系统“量”的特征和问题 |
3.5.2 对主城公共空间系统“质”的特征和问题 |
3.5.3 策略建议 |
第四章 对昆明市主城区公共空间“量”的管理机制的研究分析 |
4.1 相关法规的分析建议 |
4.1.1 分析 |
4.1.2 评价建议 |
4.2 对于相关规划编制及管理分析建议 |
4.2.1 分析 |
4.2.2 评价和建议 |
4.3 对于建设管理的分析建议 |
4.3.1 分析 |
4.3.2 评价和建议 |
4.4 小结 |
第五章 对昆明市主城区公共空间“质”管理机制的研究分析 |
5.1 相关法规分析建议 |
5.1.1 分析 |
5.1.2 评价和建议 |
5.2 对设计管理分析建议 |
5.2.1 分析 |
5.2.2 评价和建议 |
5.3 对后期管理分析建议 |
5.3.1 分析 |
5.3.2 评价和建议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1.1 “管理者视角”的公共空间质量评价体系 |
6.1.2 主城区公共空间系统的主要矛盾 |
6.1.3 主城区公共空间“量”管理工作上的机制矛盾 |
6.1.4 主城区公共空间“质”管理工作上的机制矛盾 |
6.1.5 基于现实矛盾和改革层面试提出主城区公共空间管理的完善方向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昆明市主城区公共空间调查记录表(部分) |
附录C:《昆明市绿地系统规划》带状空间梳理 |
附录D:论文调查问卷及民意反馈总结 |
附录E 访谈及会议记录 |
附录F 图片索引 |
(8)基于城市设计的建筑设计管理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内城市设计逐渐得到推广与发展 |
1.1.2. 城市设计越发趋向于高品质、精细化 |
1.2. 研究对象 |
1.2.1. 城市设计 |
1.2.2. 建筑管理控制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成果 |
1.3.2. 国内研究成果 |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建筑控制要素与控制方法总结 |
2.1. 城市设计对建筑的控制方法 |
2.1.1. 建筑控制方法 |
2.1.2. 控制文件 |
2.1.3. 三种控制方式 |
2.2. 建筑控制要素 |
2.2.1. 土地利用 |
2.2.2. 建筑体量 |
2.2.3. 建筑立面 |
2.2.4. 建筑功能 |
2.2.5. 交通与停车 |
2.2.6. 局部构件 |
2.2.7. 标志与照明 |
2.2.8. 绿化与节能 |
2.3. 控制要素分析 |
2.3.1. 可度量与不可度量 |
2.3.2. 强制性与引导性 |
第3章 国内外城市设计对建筑控制实践 |
3.1. 美国纽约巴特利公园城 |
3.1.1. 项目概况 |
3.1.2. 建筑控制要素和方式 |
3.1.3. 评价 |
3.2. 日本幕张湾城住区 |
3.2.1. 项目概况 |
3.2.2. 建筑控制要素和方式 |
3.2.3. 评价 |
3.3. 深圳市中心区22、23-1街坊 |
3.3.1. 项目概况 |
3.3.2. 建筑控制要素与方式 |
3.3.3. 评价 |
3.4. 广州国际金融城起步区 |
3.4.1. 项目概况 |
3.4.2. 建筑控制要素和方式 |
3.4.3. 评价 |
3.5. 案例小结 |
第4章 控制实施的影响因素与弹性控制体系 |
4.1. 控制实施的影响因素 |
4.1.1. 导则控制的内容和强度 |
4.1.2. 设计审查的力度 |
4.2. 弹性控制体系 |
4.2.1. 导则编制和设计审查抓住控制重点 |
4.2.2. 动态调整保障可实施性 |
4.2.3. 建立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 |
4.2.4. 奖励与导则的适度突破 |
第5章 管理控制实例——以广州琶洲西区互联网创新集聚区为例 |
5.1. 城市设计概况 |
5.1.1. 项目概况 |
5.1.2. 建筑设计控制要素 |
5.1.3. 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 |
5.2. 地块管理控制实例 |
5.2.1. 阿里巴巴地块 |
5.2.2. 复星地块 |
5.2.3. 欢聚时代地块 |
5.2.4. 唯品会地块 |
5.2.5. 腾讯地块 |
5.3. 片区控制前后比较 |
5.3.1. 建筑高度与体量 |
5.3.2. 骑楼 |
5.3.3. 建筑首层功能 |
5.3.4. 空中连廊 |
5.3.5. 地下空间 |
5.4. 小结 |
5.4.1. 抓住控制重点 |
5.4.2. 对于引导性要素的落实 |
5.4.3. 对公共利益作贡献的鼓励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香港私人发展公众休憩空间(POSPD)设计导控研究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动机 |
1.1.1 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现状不佳 |
1.1.2 城市公共空间开发面临困境 |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建筑公众空间相关概念 |
1.3.2 设计导控相关研究 |
1.3.3 香港POSPD相关理论研究 |
1.3.4 建筑公众空间相关实践动态 |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创新点和关键点 |
1.5.1 研究创新点 |
1.5.2 研究关键点 |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建筑公众空间设计导控实践的发展 |
2.1 国内外城市土地私人化发展特征 |
2.1.1 美国土地的私人发展特征 |
2.1.2 国内公有土地的私人开发特征 |
2.2 国内外对建筑公众空间设计导控的实践 |
2.2.1 美国的POPS导控实践 |
2.2.2 日本的POPS导控实践 |
2.2.3 新加坡的POPS导控实践 |
2.2.4 台湾的POPS导控实践 |
2.2.5 香港的POSPD导控实践 |
2.2.6 内地建筑公众空间导控实践 |
2.3 国内外建筑公众空间导控经验 |
2.3.1 建筑公众空间导控过程 |
2.3.2 建筑公众空间操作机制 |
2.3.3 建筑公众空间设计标准 |
2.3.4 建筑公众空间管理模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香港POSPD设计导控体系研究 |
3.1 香港的土地开发制度 |
3.1.1 土地租赁制度 |
3.1.2 土地租赁制度与建筑公众空间的关系 |
3.2 香港POSPD的发展历程 |
3.2.1 保守时期:1841年-1962年的殖民政策 |
3.2.2 早期探索:1962年-1997年的规划干预 |
3.2.3 萌芽时期:1997年-2008年的探索过渡 |
3.2.4 建立时期:2008年-2011年的体系建立 |
3.2.5 可持续发展时期:2011年至今的逐步走向成熟 |
3.3 香港POSPD的设计导控体系 |
3.3.1 规划体系 |
3.3.2 管理机构 |
3.3.3 运作手段 |
3.3.4 申请程序 |
3.3.5 监管环境 |
3.3.6 信息公布 |
3.4 POSPD导控条例及文件 |
3.4.1 香港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 |
3.4.2 建筑物(规划)条例 |
3.4.3 PNAP 233 |
3.4.4 设计管理指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香港POSPD案例研究 |
4.1 POSPD案例调研 |
4.1.1 空间数量统计 |
4.1.2 空间类型归纳 |
4.1.3 空间现状质量 |
4.1.4 典型案例挑选原则 |
4.2 POSPD典型案例研究 |
4.2.1 铜锣湾时代广场 |
4.2.2 汇丰银行总部 |
4.2.3 新纪元广场 |
4.2.4 嘉亨湾 |
4.2.5 港湾豪庭 |
4.2.6 启德海滨长廊 |
4.3 香港POSPD设计导控经验总结 |
4.3.1 积极经验 |
4.3.2 不足之处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香港POSPD经验对内地的启示 |
5.1 宏观层面——提出可持续规划政策 |
5.1.1 规划体系落地 |
5.1.2 完善法律法规 |
5.2 中观层面——制定流程和标准 |
5.2.1 建立空间认定方法 |
5.2.2 搭建申请和审批程序 |
5.2.3 优化奖励和惩处办法 |
5.2.4 细化空间设计标准 |
5.3 微观层面——完善监管环境 |
5.3.1 确认责任和监管环境 |
5.3.2 建立信息公开平台与评价体系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 |
1.1.2 区域空间规划的重要抓手 |
1.1.3 河岸绿色空间的价值凸显 |
1.2 相关规划研究综述 |
1.2.1 相关河岸生态规划及实践 |
1.2.2 相关河岸管控法规及规范 |
1.2.3 当前规划管控局限与反思 |
1.3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概念及其特征 |
1.3.1 山地城市、河岸和绿色空间的概念 |
1.3.2 “河岸绿色空间”的概念界定 |
1.3.3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背景特征 |
1.4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的问题分析 |
1.4.1 流域生态过程改变,河网结构系统破碎 |
1.4.2 河区污染灾害严峻,关联用地功能割裂 |
1.4.3 河段生境单元侵蚀,公共开放空间流失 |
1.4.4 规划应对思路不足,管控实施效力低下 |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5.3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2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内在特性与外在诉求认知 |
2.1 内在空间等级与空间结构特性 |
2.1.1 流域河网与河岸区域的空间等级 |
2.1.2 纵向-横向-竖向-季节的空间结构 |
2.1.3 凸显廊道特征的景观空间格局 |
2.2 内在生态要素与生态过程特性 |
2.2.1 河岸绿色空间的生态要素构成 |
2.2.2 河岸绿色空间的生态过程特征 |
2.2.3 城市化后生态要素与过程变化 |
2.3 外在多重社会复合服务诉求 |
2.3.1 演变的社会阶段与社会观念 |
2.3.2 公共和包容的社会服务需求 |
2.3.3 多样化的社会复合功能目标 |
2.4 外在空间梯度转化分区诉求 |
2.4.1 城乡梯度分异特征与转化趋势 |
2.4.2 功能格局的空间梯度转化 |
2.4.3 土地利用的空间梯度转化 |
2.4.4 景观要素的空间梯度转化 |
2.4.5 空间梯度转化的驱动机制 |
2.5 特性与诉求支撑的复合功能 |
2.5.1 特性和诉求融合的河岸绿色空间属性 |
2.5.2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复合功能界定 |
2.5.3 河岸绿色空间属性对应支撑复合功能 |
2.6 本章小结 |
3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适应性规划应对思路 |
3.1 可借鉴的规划理论基础 |
3.1.1 生态学分支理论 |
3.1.2 城乡生态规划理论 |
3.1.3 理论的比较与应用 |
3.2 多维度的规划价值导向 |
3.2.1 空间维度——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
3.2.2 时间维度——弹性应对未来不确定性 |
3.2.3 目标维度——兼顾平衡生态社会效益 |
3.2.4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规划价值导向 |
3.3 适应性的规划应对思路 |
3.3.1 顺应自然特性,维护内在生态健康 |
3.3.2 兼顾复合功能,发掘外在服务价值 |
3.3.3 差异化的干预,空间分区分级协调 |
3.3.4 协作适应管理,衔接规划编制体系 |
3.3.5 规划空间层级与各级研究重点 |
3.4 响应特性与诉求的技术要点 |
3.4.1 河流与人居空间的关联分析 |
3.4.2 融合特性与诉求的样条分区 |
3.4.3 复合功能平衡下的空间布局 |
3.4.4 动态循环的规划与管控程序 |
3.5 本章小结 |
4 城乡区域—河网绿色空间整体功能定位与系统构建 |
4.1 流域生态特征与城乡空间关联分析 |
4.1.1 流域生态特征引导城乡发展结构 |
4.1.2 城乡开发趋势及其流域环境影响 |
4.1.3 河网绿色空间支撑城乡环境系统 |
4.2 流域整体空间样条分区 |
4.2.1 基于流域纵向过程的自然样条 |
4.2.2 基于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城乡样条 |
4.2.3 叠加的流域整体空间样条分区 |
4.3 整体功能定位与空间策略制定 |
4.3.1 基于分区的复合功能供需评估 |
4.3.2 城乡流域整体复合功能定位 |
4.3.3 分区目标与空间策略制定 |
4.4 河网绿色空间复合功能系统构建 |
4.4.1 构筑河网内在生态支撑系统 |
4.4.2 叠加河网外在复合服务系统 |
4.5 本章小结 |
5 中心城镇区—河区绿色空间纵向功能组织与用地布局 |
5.1 河区地貌特征与城镇空间关联分析 |
5.1.1 河区地貌特征界定城镇开发模式 |
5.1.2 城镇用地构成及其河区环境影响 |
5.1.3 河区绿色空间支撑城镇环境品质 |
5.2 河区纵向空间样条分区 |
5.2.1 纵向空间样条的双级分区方法 |
5.2.2 纵向空间样条分区的普适类型 |
5.3 纵向功能组织与空间体系建设 |
5.3.1 基于用地的复合功能供需评估 |
5.3.2 河区纵向功能组织与目标设置 |
5.3.3 河区内在生态空间体系的保护 |
5.3.4 河区外在复合空间体系的建设 |
5.4 河区关联土地利用布局 |
5.4.1 土地利用适应性布局策略 |
5.4.2 绿色空间用地资源识别 |
5.4.3 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建议 |
5.4.4 关联土地利用整合布局 |
5.5 河区绿色空间功能宽度与用地控制 |
5.5.1 河区绿色空间功能宽度控制 |
5.5.2 边缘效应与关联用地相容性 |
5.5.3 河区绿色空间土地利用控制 |
5.6 本章小结 |
6 街区场地—河段绿色空间横向功能指引与空间设计 |
6.1 河段生境特征与场地空间关联分析 |
6.1.1 河段生境特约束征场地空间形式 |
6.1.2 场地建设方式及其河段环境影响 |
6.1.3 河段绿色空间支撑场地环境绩效 |
6.2 河段横向空间样条分区 |
6.2.1 横向空间样条分区划定原则 |
6.2.2 与河区“三带”的承接关系 |
6.2.3 横向建设和非建设单元限定 |
6.3 横向功能指引与空间界面导控 |
6.3.1 基于要素的复合功能供需评估 |
6.3.2 横向分区功能指引与防护程度 |
6.3.3 河岸绿色空间界面的特性导控 |
6.4 河段场地绿化空间设计 |
6.4.1 生态雨洪管理体系设计 |
6.4.2 栖息地修复与植被配置 |
6.4.3 慢行绿道与绿街设计 |
6.5 典型河段绿色空间设计导引 |
6.5.1 自然保护区的设计导引及案例 |
6.5.2 乡村农业区的设计导引及案例 |
6.5.3 城市边缘区的设计导引及案例 |
6.5.4 一般城镇区的设计导引及案例 |
6.5.5 城市中心区的设计导引及案例 |
6.6 本章小结 |
7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管控途径与政策建议 |
7.1 协作与适应性管控途径 |
7.1.1 整合的空间规划体系 |
7.1.2 跨部门协作综合管理 |
7.1.3 动态适应性管控模式 |
7.1.4 多层级管控指标体系 |
7.2 衔接规划编制体系 |
7.2.1 与总体规划的衔接 |
7.2.2 与详细规划的衔接 |
7.2.3 与城市设计的衔接 |
7.2.4 与专业规划的衔接 |
7.3 管理实施政策建议 |
7.3.1 匹配法规政策保障 |
7.3.2 开发管理与项目建设 |
7.3.3 动态监测与绩效评估 |
7.3.4 积极推动公众参与 |
7.4 本章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得奖情况 |
C.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四、城市设计及其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景观管理视角下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研究[D]. 梁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海洋漂浮城市概念设计及经济性分析[D]. 谢景宜.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基于城市设计的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研究[D]. 马朝阳.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深圳市福田中心区建筑公共开放空间可持续设计导控策略研究[D]. 覃麒睿.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绿色开敞空间设计指南与导则编制及使用研究 ——以三山—东沙总体城市设计为例[D]. 贾镜雪.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昆明市主城区公共空间规划管理体系研究[D]. 肖先柳.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7)
- [8]基于城市设计的建筑设计管理控制研究[D]. 老嘉俊.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香港私人发展公众休憩空间(POSPD)设计导控研究与启示[D]. 常影.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10]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规划研究[D]. 余俏. 重庆大学,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