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字录像实时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杨婷[1](2021)在《电力公司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西昌市工业、产业的不断发展与壮大,为了城市电网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西昌电力公司在辖区内设立变电运行管理值班室以及调度部门。但是,当前多数变电站依然处于现场值守、电话处理的现状,极大地制约了西昌市的电力网络发展。为了能够提升管理效能,必须在进行电力系统建设的同时建立相关配套的信息管理系统。结合此项需求,项目组拟开发一项以视频监控为主体,辅以电量监控的综合集成性系统。本文围绕这一技术进行研究和分析,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首先,进行电力公司视频监控系统需求分析:电力公司视频监控系统是实现无人值班变电站的重要基础性系统,结合国内外视频监控技术的研究现状与电力公司的实际情况,本文对电力视频监控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作出了详尽的分析和明确的阐述,为后续监控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随后,开展电力公司视频监控系统设计:针对电力公司视频监控系统的需求,对电力公司视频监控系统进行了架构设计;为了保证系统能够更加稳定的运行,对系统的构建设计了一系列准则,确保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能够提供稳定、可持续性的服务,为后续电力公司视频系统的功能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撑;其次,对电力公司视频监控功能进行详细设计:针对用户的不同应用需求,基于电力公司视频监控系统的系统架构与设计准则的约束,对电力公司视频监控系统进行了功能设计,分模块的功能设计以满足用户的不同应用场景,为后续电力公司视频系统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撑;最后,完成电力公司视频监控系统项目实现与相关测试:根据系统需求与设计方案,基于SOA服务架构,采用J2EE+AJAX+FLEX的分布式面向服务的软件架构以及XML语言对需交换的数据进行编码实现。对系统提出的运行远程监控、事故录像存储查阅、远程视频指挥、视频点位GIS展现以及远程电量监控等具体功能进行编码实现与系统测试,以验证本文系统的可靠性与实用性。
沈朝[2](2020)在《铁路高清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飞速发展,高铁建设里程、全国客运及货运总量等始终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为了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加强业务全过程管理,广泛采用了视频监控系统对铁路各部门及运输线路进行全面监控,实现了客货运业务的24小时不间断监控,既确保了铁路运输生产的安全有序进行,也为广大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一份保障。传统铁路视频监控系统存在系统覆盖不全面、监控系统性能和功能不完善、不利于扩容改造等问题,设计和建设一个铁路高清视频监控系统是全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论文结合上海铁路局车务视频监控系统项目,全面深入地研究了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及其在铁路系统中的应用。论文首先对视频监控系统原理、发展及应用现状进行了简述,讨论并分析了其功能结构与关键技术。论文对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进行了全面介绍,详细分析了其组成结构、设备类型、高铁运营调度系统等。论文在对既有铁路视频监控系统全面分析基础上,结合视频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当前高清化使用需求,对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进行了全面的规划设计,以满足现代化铁路高速化、信息化、智能化、多元化等发展需要。论文结合上海铁路局车务视频监控系统实际项目,对项目需求进行了分析,对视频接入节点建设方案、视频存储方案、前端采集点建设方案等进行了分析讨论,实现了视频监控系统的全数字化处理,采用当前流行的云存储技术满足了海量存储和数据共享需求,全线采集点使用最新的IPC后具备PTZ功能,清晰度、灵敏度更加高,系统整体稳定度和可靠度大幅度提升。论文设计提出的建设方案经实际工程实施,全面达到了设计需求,满足了铁路系统运行和管理需求。
温舒翔[3](2020)在《变电站视频及环境监控系统的高级应用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变电站作为城市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问题关系到城市用电质量,因此如何加强变电站的监控成为当前变电站重点问题之一。从现实情况来看,传统的人工监控方式既浪费了大量人力资源,而且监控效果不佳,新的变电站视频及环境监控系统的出现为变电站实施更好的监控提供了有利条件。变电站的环境复杂,对视频及环境监控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变电站内不同区位的监控条件以及设备要求不同,而变电站原有的监控主要以人力为主,即使应用了视频监控设备,也仅仅流于形式,简而言之目前供电企业缺乏一套综合的、行之有效的变电站智能监控系统。本文结合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智能化运行和精细化管理的实际需求,提出一种实用的变电站视频及环境监控一体化设计方案,从而有效改善变电站监控系统性能,动态化、系统化掌握整个变电站的运行状况,对变电站出现的各种异常情况实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最大程度降低风险。同时,可以形成及时精准的数据信息,助力电力企业的智能化管理。论文由六部分组成,首先对本课题研究的时代背景、意义价值、主要内容和方法等进行了介绍,从而形成了论文研究的基本框架;然后对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基本构成进行详尽分析,明确了其主要性能、基本特点等,从而形成原理指导,为后文研究提供重要依据;再次对变电站视频监控平台及联动方案进行设计,细化分析了高级视频监控平台以及高级视频监控系统联动方案的各个组成部分是全文研究的重点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应用系统设计的原则和目的,视频监控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以及综合联动系统的设计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变电站的高效发展与运行贡献绵薄之力。
张若愚[4](2020)在《智慧银川大数据中心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物联网和通信技术的应用,智慧城市得到了发展,大数据中心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中心,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银川市政府为了保证智慧银川大数据中心的安全、可靠运行,必须有机房监控系统从动力,环境,安保等方面对机房进行全面监控。本文根据智慧银川大数据中心机房监控系统的功能和性能需求,研究与设计智慧银川大数据中心的机房监控系统方案,并对方案的重要部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设计。主要研究与设计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结合当前的数据中心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智慧银川大数据中心的重要性和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对数据中心的监控系统的方案和架构进行了设计,为了提高数据中心的运行可靠性,保证数据的安全,对监控系统主要的供配电进行了重点分析。(2)根据智慧银川大数据中心监控系统的总体方案,对感知层、传输层、展示应用层三部分做了研究与实现设计。设计了监控系统的主要的硬件电路,包括温度采集电路、湿度采集电路、报警电路、通信协议转换电路、光电耦合电路等重要的模块。对UPS不间断供电做了详细的阐述,对机房的交流配电配电系统做了设计,给出了设计的交流配电系统图,结合交流配电系统分析了机房供电的可靠性要求,需要满足在故障检修、市电断电的情况下,依靠UPS为机房设备正常工作供电,分析了 UPS的运行模式。最后,分析了电量仪、门禁、网络摄像机等智能设备的应用方法。(3)为了解决数据中心的数据数据存储和监控服务器运行状况,对数据存储结构和格式进行了图形显示研究,基于WEB进行了服务器的配置管理,对监控系统进行了设计,能够实现权限管理和监控系统的各个功能。采用J ava+AJAX的方式编写了WEB页面,实现了用户登录、查询、远程监控、设备控制等功能。数据存储采用Mysql数据库实现。最后将整个监控系统进行实施,包括服务端软件环境安装、配置、现场监控终端智能设备安装使用。完成系统的实施后,并从用户展示端对系统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
唐飞[5](2021)在《智能园区安防综合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我国正处在公共安全事件易发、频发、多发阶段:各类灾害、生产事故、违法犯罪、恐怖事件等公共安全问题总量居高不下,复杂性加剧,潜在风险和新隐患增多,突发事件的防控与处置难度加大,社会发展方面的维稳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发改委联合九部委共同出台了《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目前平安城市发展如火似荼,为城市社会治安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监狱、学校、小区、商业中心、企业单位等对园区内部管控要求不断提升,不断发展的新技术与现有的传统安防体系结合的过程中园区安防遇到很多困难,智慧城市、平安城市的最后一步发展受到了桎梏的限制。这就要求全国各地园区需要提高安全态势,保障社会安全稳定,成为未来市场热点。本文所要探究和完成的主要任务如下:1.针对于异构系统、异构数据的园区安防现状,研究视频、数据的异构融合,结合微服务架构设计思路,通过服务拆封和封装,实现业务与服务解耦。2.研究三维可视化引擎,还原园区真实场景和设备布局,数据直观展示,“所见即所在”,一张图即可完成日常80%的园区安全管理工作,满足三维场景下的园区安全管理需求;3.通过数据的异构融合,研究园区安防智能化的应用功能,实现一人一档、一车一档、一物一档,并将人车物结合在一起,满足园区安防的综合应用。
叶茂[6](2020)在《大型文旅项目智能化系统总体规划方案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商业项目建设规模越来越大,特别是近几年来,建筑面积超过百万平方米的超大型项目越来越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相应发现了诸多的问题,尤其是这类项目,智能化系统的设计问题尤为突出,往往都是只关注逐个单体建筑的设计,而忽略了项目整体运营管理的客观需求,从而在项目整体交付运营的时候才发现公共区域成为设计和施工的真空地带,项目内各功能建筑独立运行,人造孤岛比比皆是。这对于以“良好体验”,和“优质服务”决定成败的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而言,这是最大的痛点。本设计的意义在于,通过对这类项目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和研究,统一各功能建筑接入园区管理的技术标准;增加项目整体的可扩展性,尽量减少后期改造投入;提升项目运营管理水平带来显着社会和经济效益;并为其他类似项目的智能化系统建设提供借鉴。本文主要介绍了大型文旅类综合园区建设发展现状,并归纳了其中智能化系统建设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以及对园区运营和管理带来的困扰。本文采用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法,完成了如下内容:总体方案设计部分,首先对项目背景、类似项目和周边环境进行了调研分析(境外部分非自行调研成果),并总结分析了现有新技术发展方向;参考前面调研成果和相关规范对总体架构、运营模式、管控模式及其职能分类进行了分析、归纳和设计。各子系统方案设计部分,对各子系统用途作了简要介绍、详细描述了各系统结构、技术选型、重要功能,以及与园区平台的集成要求,最后对设计规范之外,新增的智能化系统的使用价值作了归纳总结。园区集成管理平台设计部分,先对园区集成管理平台的用途和功能作了简要介绍,系统分析了对园区集成管理平台的集成需求、功能架构、通信接口及应用具体应用。其他智慧化应用建议部分,结合高级办公、高级酒店和大型商业的使用需求,总结整理了以往相同或类似项目案例中,成功应用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并对其进行了归类整理和简要介绍,期望在本项目或其他项目建设中提供引导。总结与展望部分对本文做了总体概括和总结,对后续类似项目智能化总体规划设计的创新和需要注重的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探讨。基于人性化、精准服务和智慧化的服务解决方案将是本项目智能化系统总体规划方案设计的的核心。通过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可以从各个方面增强对数据的采集和分析能力,从而进一步有针对性的总结经验,不断优化创新服务。对提升园区运营管理水平带来了显着社会和经济效益。
任彦鹏[7](2020)在《深度学习在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应用》文中指出安全运营是森林公园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每个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公共安全和灾害事件频发,预警预防手段未完善,预警预防多依赖于视频监控,手段单一,视频监控多作为事后侦查依据,事前预防能力弱。视频监控覆盖不足,没有形成全方位布控。公园作为公共活动空间,对于潜在的犯罪分子,基于以往传统人工智能算法,缺乏人脸识别技术的准确度,进而缺失精准的监控跟踪,未能实现高精准的快速打击。所以本文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人脸识别技术的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及时预警,快速响应,精确打击,以解决公园安防工作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需求。本文对森林公园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建设背景进行概述,指出系统开发对公园的安全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明确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对森林公园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进行需求分析,指出了系统建设的总体需求,对公园现场管理人员、监控室监控人员、公园主管领导、系统管理员等不同用户功能用例、核心业务流程等进行了分析,并对深度学习算法和智能安防需求、应用和作用进行分析。(2)提出了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思路,总体上构建了系统架构,从应用、技术和网络部署等方面进行了设计,明确系统应用功能构成、开发技术、硬件部署情况。对系统功能结构和核心模块设置监控画面数量、查询删除修改监控点位、监控录像回放等进行了详细设计,对深度学习的算法进行设计形成了人脸识别的技术、过程设计。通过E-R图和数据库表结构设计了系统数据库。(3)编码实现了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具体功能,以及针对深度学习人脸识别的功能进行了实现。最后对系统进行功能、数据完整性、性能和人脸识别等方面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功能正常、性能稳定,能够发布上线。本课题开发森林公园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实现了公园安全的精细化管理,提高了安全应急指挥决策能力,实现了安全运行智能化和保卫日常工作高效化,系统的应用提高了公园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公园能够安全、稳定、可持续发展。
梁程[8](2020)在《矿用无线语音通信及视频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目前,语音广播通信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在煤矿应用中一般为两个独立的系统,使得监控人员操作不方便、作业人员安全保障降低。因此有必要将两个系统有机融合在一起,针对煤矿应用构建一套语音广播通信及视频监控系统。论文依托企业委托项目“综采工作面综合语音传输系统研发”,将语音通信和视频监控两个系统融合,采用工业以太网总线结构,结合Socket网络编程、多线程技术、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通信协议、自定义的硬件通信协议和MySQL数据库,通过控制底层无线监测设备、无线语音通讯设备和无线摄像仪等实现了视频实时监控、全双工语音通话、广播通信及预警、数据监测、设备控制。实测表明,系统运行稳定、性能可靠、通信时延小、实时性良好、视频图像清晰流畅、语音通话质量稳定无杂音,满足了煤矿的实际需求。具体完成的工作有如下几方面:(1)设计了 硬件通信协议。通过对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协议的分析,将本系统网络通信的体系结构分层,并对每层使用的协议做出了详细介绍;通过对以太网数据封装过程和多种协议数据报格式的分析,设计了控制协议的封装过程和自定义控制报文的通用格式,实现了设备远程控制和数据监测。(2)设计了软件应用程序。通过对系统的需求分析,实现了应用程序的模块化设计,将应用程序分为视频监控、语音通信和监测控制三大主要功能模块和其他辅助功能模块;通过对Socket网络编程、多线程技术、通信协议以及多种设计模式的分析,完成了各个模块的设计开发,实现了语音、视频与数据的融合。(3)完成了数据库的设计。通过对数据库的概念模型和逻辑结构的分析设计,完成了数据表的创建,实现了数据存储和管理;通过对JDBC连接方式的分析,完成了数据库的连接,实现了数据的实时更新。(4)设计了测试用例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验证系统的可用性;使用Wireshark分析抓包结果,验证系统的响应时间和通信可靠性;使用ping命令测试时延和丢包率,验证系统的稳定性等。
张乐[9](2020)在《数字化综合监控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政府与行业机构颁布若干安防领域的相关政策与规范,表明安防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发展目标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开发数字化综合监控系统对于相关领域部门及社会各界具有积极的影响,其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与空间。在深入分析课题意义和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数字化、一体化、智能化安防建设具体需求,设计了一套数字化综合监控系统。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根据需求分析对数字化综合监控系统进行了总体方案设计,包括系统软件功能设计、系统总体架构设计、系统总体拓扑结构设计和系统可扩展性设计。2)对系统的安防功能模块进行了设计与实现,包括视频监控子系统、环境监测子系统、门禁控制子系统、防区报警子系统、系统设备管理配置、系统日志查询等安防功能模块。3)阐述了系统集成扩展与协防机制的设计思路与实现方法。通过消息传输与组件化机制实现系统组件维护、扩展与管理,并有效提升了系统组件之间实时高可靠的消息传输能力;采用联动协防机制强化各监控子系统之间的资源整合共享能力和协同工作能力,进一步提升系统对关键区域的多维度实时监控能力与突发警情的处置效率。本文对数字化综合监控系统进行了设计与实现,验证了系统方案的可行性,系统架构与功能设计符合当前安防系统发展的趋势,对推动数字化综合监控系统平台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安防领域相关集成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周伟浩[10](2020)在《基于计算机视觉变电站绝缘子闪络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中国铁路事业高速发展,铁路沿线遍布全国各地,牵引变电站所处的环境复杂多变。因此变电站内绝缘子会受到降雨、雾霾、冰霜等气候影响,容易发生老化或堆积污秽等问题,导致电阻发生改变,从而出现沿表面放电或击穿空气的闪络现象。若是闪络放电频繁,会引发变电站线路跳闸、火灾等重大安全事故,于是闪络成为牵引变电站常见的安全隐患之一。因此,开展研究变电站绝缘子闪络现象,识别报警现场闪络,记录闪络频率,分析天气变化对绝缘子闪络的影响因素,预测闪络发生概率等相关研究,对于牵引变电站的安全有着重要意义。论文所设计的系统主要分为远程交互端、服务器端、本地数据处理端三个部分。远程交互端主要向工作人员提供系统的功能操作窗口,以及预览视频、报警信息、预测分析等数据展示。服务器端部署了数据库,负责调配存储系统的数据信息,以及负责控制系统的通信部分。本地数据处理端负责调控现场摄像机,并且对调取的绝缘子录像作实时分析以监测闪络现象的发生。在绝缘子闪络监测技术方面,收集整理了变电站现场有关绝缘子的监控视频,在程序中利用opencv库将视频逐帧拆解为图像并打包,把分类好的视频包输入C3D神经网络提取特征信息,然后将输出直接放入MIL排序模型进行训练,以得到异常视频检测学习模型。在系统中,利用厂商提供的SDK库对摄像机进行二次开发,调用变电站现场的实时监控录像;再将实时录像拆解为视频包输入学习模型后,运用分层背景减除方法逐帧提取学习模型输出的异常视频包前景,计算统计异常物体边缘像素点与质心距离;将得到的距离信息运用小波变换的算法滤波,计算滤波后高频信号与低频信号的归一化比值;绝缘子闪络就是通过比较阈值与比值的大小来判断的。系统还会记录变电站绝缘子闪络频率,收集变电站现场的环境信息数据集,使用LSTM网络模型训练数据,以预测闪络现象的发生概率以及对各个环境影响因素做分析。论文研究设计的基于计算机视觉变电站绝缘子闪络监测系统实现了对变电站绝缘子闪络现象整个过程的识别、记录、分析。经过现场实验,该系统能够稳定、高效、实时地完成对牵引变电站绝缘子闪络现象的监测任务,识别率达到94%,并且成功预测到闪络现象的发生。
二、数字录像实时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字录像实时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电力公司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视频监控简介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视频监控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视频监控系统开发的相关知识 |
2.1 引言 |
2.2 开发语言 |
2.3 数据交换和配置 |
2.4 开发工具 |
2.5 服务器 |
2.6 数据库 |
2.7 SDK包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视频监控系统需求分析 |
3.1 引言 |
3.2 视频监控系统整体需求 |
3.3 功能需求 |
3.3.1 视频监控功能 |
3.3.2 地理信息功能 |
3.3.3 电量集抄管理功能 |
3.3.4 决策分析功能 |
3.3.5 报警联动功能 |
3.4 非功能性需求 |
3.5 视频监控系统方案选定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视频监控系统总体设计 |
4.1 引言 |
4.2 系统功能设计 |
4.3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4.4 系统设计原则 |
4.5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5.1 数据库需求分析 |
4.5.2 数据库建设原则 |
4.5.3 概念结构设计 |
4.5.4 数据库命名规则 |
4.5.5 数据库对象详细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视频监控系统详细设计 |
5.1 视频监控模块详细设计 |
5.1.1 本地/远程实时监控 |
5.1.2 本地/远程实时回放 |
5.1.3 仪表状态监控 |
5.2 地理信息模块详细设计 |
5.2.1 模块设计涉及技术 |
5.2.2 GIS专题图 |
5.2.3 地图查询功能 |
5.2.4 地图计算功能 |
5.2.5 地图基本功能 |
5.3 电量集抄模块详细设计 |
5.3.1 档案管理功能 |
5.3.2 集抄管理功能 |
5.3.3 报表管理功能 |
5.3.4 统计查询功能 |
5.4 决策分析模块详细设计 |
5.4.1 同比 |
5.4.2 环比 |
5.4.3 多站多参 |
5.5 报警联动模块详细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视频监控系统实现 |
6.1 视频监控功能模块的实现 |
6.2 地理信息功能模块的实现 |
6.2.1 功能实现涉及技术 |
6.2.2 模块运行界面展示 |
6.3 电量集抄功能模块的实现 |
6.3.1 档案管理功能 |
6.3.2 集抄管理功能 |
6.3.3 模块运行界面展示 |
6.4 决策分析功能模块的实现 |
6.4.1 功能实现涉及内容 |
6.4.2 模块运行界面展示 |
6.5 报警联动功能模块的实现 |
6.5.1 功能实现涉及内容 |
6.5.2 模块运行界面展示 |
6.6 连接数据库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视频监控系统系统测试 |
7.1 测试术语与缩写词 |
7.2 测试环境 |
7.3 测试内容 |
7.3.1 功能正确性测试 |
7.3.2 性能测试 |
7.4 测试结论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工作总结 |
8.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铁路高清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视频监控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
1.2.1 视频监控发展现状 |
1.2.2 视频监控发展趋势 |
1.3 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视频监控系统的原理与关键技术 |
2.1 视频监控系统的功能构成 |
2.2 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关键技术 |
2.2.1 视频编码压缩技术 |
2.2.2 数据存储技术 |
2.2.3 网络视频传输及接入技术 |
2.2.4 视频内容分析(VCA)技术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 |
3.1 系统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 |
3.1.1 设备类型 |
3.1.2 视频节点 |
3.1.3 承载网络 |
3.1.4 防雷与接地系统 |
3.2 综合视频监控系统主要设备 |
3.2.1 摄像机 |
3.2.2 编码器 |
3.2.3 解码器 |
3.2.4 存储设备 |
3.2.5 视频服务器 |
3.3 视频监控系统在高铁运营调度系统中的应用 |
3.3.1 系统构成 |
3.3.2 通道配置 |
3.3.3 视频编码方案 |
3.3.4 视频存储方案 |
3.3.5 用户终端 |
3.3.6 监控平台软件 |
3.3.7 系统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高清改造方案设计 |
4.1 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设计需求 |
4.1.1 现有电路资源状况 |
4.1.2 综合视频监控系统应用定位 |
4.1.3 综合视频监控系统业务需求 |
4.1.4 综合视频监控系统传输要求 |
4.2 铁路综合视频高清监控系统规划设计 |
4.2.1 网络架构规划 |
4.2.2 系统功能规划 |
4.2.3 视频存储功能规划 |
4.2.4 系统网管规划 |
4.2.5 系统性能规划 |
4.2.6 系统接口规划 |
4.2.7 系统设备规划 |
4.2.8 网络安全规划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上海铁路局车务视频监控系统更新改造项目 |
5.1 项目背景 |
5.1.1 项目背景概述 |
5.1.2 项目需求分析 |
5.1.3 项目更新改造原则 |
5.2 更新改造方案 |
5.2.1 车务视频监控系统总体建设方案 |
5.2.2 Ⅰ类视频接入节点建设方案 |
5.2.3 II类视频接入节点建设方案 |
5.2.4 视频存储建设方案 |
5.2.5 前端采集点建设方案 |
5.2.6 网络传输建设方案 |
5.2.7 用户监视终端建设方案 |
5.3 系统安全防护方案 |
5.3.1 应用层安全方案 |
5.3.2 系统层安全方案 |
5.3.3 网络层安全方案 |
5.3.4 管理层安全方案 |
5.4 施工、调试及后台部署方案 |
5.4.1 系统部署前准备 |
5.4.2 系统部署方案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项目实施与成效分析 |
6.1 项目施工具体方案 |
6.1.1 准备工作 |
6.1.2 施工程序 |
6.2 项目成效分析 |
6.2.1 主要社会效益 |
6.2.2 技术的经济性 |
6.2.3 实施后的视频性能分析 |
6.2.4 存在的问题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论文主要工作总结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变电站视频及环境监控系统的高级应用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2 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架构介绍 |
2.1 视频监控系统的构成 |
2.2 视频监控系统功能 |
2.3 视频监控系统特点 |
2.4 本章小结 |
3 变电站高级视频监控平台与联动方案设计 |
3.1 高级视频监控平台 |
3.2 高级视频监控系统联动方案 |
3.3 本章小结 |
4 变电站视频及环境监控系统的高级应用设计 |
4.1 应用系统设计的原则与目标 |
4.2 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
4.3 报警与环境监测系统 |
4.4 视频分析系统 |
4.5 联动控制系统设计 |
4.6 综合联动系统设计 |
4.7 供电系统设计 |
4.8 视频及环境监控系统与其他系统数据集成应用设计 |
4.9 本章小结 |
5 变电站视频及环境监控系统的应用实现 |
5.1 实现环境分析 |
5.2 各功能模块的实现 |
5.3 视频及环境监控系统与其他系统数据集成应用的实现 |
5.4 系统运行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智慧银川大数据中心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数据中心监控系统研究现状分析 |
1.2.1 数据中心监控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数据中心机房监控系统发展特征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组织结构 |
2 大数据中心监控系统需求分析与系统设计方案 |
2.1 大数据中心监控系统需求分析 |
2.2 监控系统方案架构与组成设计 |
2.2.1 监控系统整体方案架构设计 |
2.2.2 感知层 |
2.2.3 传输层 |
2.2.4 展示应用层 |
2.3 数据中心低压监控配电设计 |
2.3.1 低压交流配电系统需求分析 |
2.3.2 数据中心低压交流配电系统设计 |
2.4 数据中心机房UPS系统设计 |
2.4.1 UPS交流供电与运行模式分析 |
2.4.2 机房UPS方案设计 |
2.4.3 机房UPS供电控制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3 大数据中心监控系统功能设计与实现 |
3.1 感知层功能实现 |
3.1.1 动力监控系统实现 |
3.1.2 环境监控系统实现 |
3.1.3 安保监控系统实现 |
3.2 传输层功能实现 |
3.2.1 网络通信模型 |
3.2.2 业务逻辑 |
3.2.3 数据库连接池 |
3.3 展示应用层功能实现 |
3.3.1 前端功能实现 |
3.3.2 后端功能实现 |
3.4 大数据中心监控系统硬件方案设计 |
3.4.1 主控模块与最小系统分析与设计 |
3.4.2 系统电源模块设计 |
3.4.3 安防与门禁模块设计 |
3.5 通信协议实现 |
3.6 数据库设计实现 |
3.7 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
3.7.1 软件系统基本结构 |
3.7.2 功能软件实现 |
3.8 本章小结 |
4 智慧银川大数据中心监控系统的实施与效果分析 |
4.1 监控系统实施的主要过程 |
4.1.1 WEB服务器分析与搭建 |
4.1.2 数据库安装配置 |
4.2 监控系统效果测试 |
4.2.1 动力监控实施效果 |
4.2.2 环境监控实施效果 |
4.2.3 安保监控实施效果 |
4.3 测试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智能园区安防综合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相关研究现状 |
1.3 关键问题 |
1.4 主要工作内容 |
1.5 组织结构 |
第2章 相关技术基础 |
2.1 Spring Cloud微服务架构 |
2.1.1 微服务简介 |
2.1.2 Spring Cloud简介 |
2.1.3 Spring Cloud架构 |
2.2 Cesium三维可视化引擎 |
2.2.1 Cesium简介 |
2.2.2 Cesium项目定位 |
2.3 Kafka分布式消息中间件 |
2.3.1 kafka简介 |
2.3.2 kafka架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业务需求与总体设计 |
3.1 业务需求分析 |
3.1.1 基本业务需求 |
3.1.2 性能需求 |
3.1.3 功能需求 |
3.1.4 非功能需求 |
3.2 总体设计 |
3.2.1 系统架构 |
3.2.2 异构融合设计 |
3.2.3 三维可视化设计 |
3.2.4 系统模块功能设计 |
3.3 数据库设计 |
3.3.1 数据表汇总 |
3.4 接口设计 |
3.4.1 单点登录接口 |
3.4.2 用户机构接口 |
3.4.3 资源字典接口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详细设计 |
4.1 电子地图 |
4.1.1 功能描述 |
4.1.2 流程设计 |
4.1.3 模块设计 |
4.2 视频监控 |
4.2.1 功能描述 |
4.2.2 流程设计 |
4.2.3 模块设计 |
4.3 人员管理 |
4.3.1 功能描述 |
4.3.2 流程设计 |
4.3.3 模块设计 |
4.4 车辆管理 |
4.4.1 功能描述 |
4.4.2 流程设计 |
4.4.3 模块设计 |
4.5 告警管理 |
4.5.1 功能描述 |
4.5.2 流程设计 |
4.5.3 模块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实现与系统测试 |
5.1 系统实现 |
5.1.1 系统开发工具与环境 |
5.1.2 系统核心模块实现 |
5.1.3 系统界面 |
5.2 系统测试 |
5.2.1 系统测试环境 |
5.2.2 系统测试方法 |
5.2.3 测试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大型文旅项目智能化系统总体规划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类似案例调研分析 |
1.2.1 国内类似项目 |
1.2.2 国外类似项目 |
1.2.3 经验借鉴 |
1.3 研究内容及本文结构 |
第二章 智能化系统总体规划方案设计 |
2.1 项目背景调研分析 |
2.1.1 项目背景分析及项目设计定位 |
2.1.2 新技术发展调研分析 |
2.2 需求分析及设计目标 |
2.2.1 需求分析 |
2.2.2 设计目标 |
2.3 总体架构规划设计 |
2.3.1 建设总体架构分析 |
2.3.2 建筑业态智能化系统的运行模式建议 |
2.3.3 智能化系统综合管控模式建议 |
2.3.4 三种系统综合管控的集成模式比选 |
2.3.5 两种集成模式组合 |
2.3.6 综合管控平台的职能分类分析 |
2.4 智能化系统总体规划设计 |
2.5 智能化职能中心规划设计 |
第三章 各子系统方案设计 |
3.1 总体设计说明 |
3.1.1 设计范围 |
3.1.2 设计依据 |
3.1.3 智能化重要机房设置 |
3.2 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
3.2.1 系统介绍 |
3.2.2 系统设计 |
3.2.3 平台设计总体要求 |
3.3 入侵报警系统设计 |
3.3.1 系统介绍 |
3.3.2 系统设计 |
3.3.3 平台设计总体要求 |
3.4 出入口控制(门禁)系统设计 |
3.4.1 系统介绍 |
3.4.2 系统设计 |
3.4.3 平台设计总体要求 |
3.5 电子巡更系统设计 |
3.5.1 系统介绍 |
3.5.2 系统设计 |
3.5.3 平台设计总体要求 |
3.6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设计 |
3.6.1 系统介绍 |
3.6.2 系统设计 |
3.6.3 平台设计总体要求 |
3.7 能耗计量系统设计 |
3.7.1 系统介绍 |
3.7.2 系统设计 |
3.7.3 平台设计总体要求 |
3.8 背景音乐及应急广播系统设计 |
3.8.1 系统介绍 |
3.8.2 系统设计 |
3.8.3 平台设计总体要求 |
3.9 信息发布系统设计 |
3.9.1 系统介绍 |
3.9.2 系统设计 |
3.9.3 平台设计总体要求 |
3.10 停车场管理系统设计 |
3.10.1 系统介绍 |
3.10.2 系统设计 |
3.10.3 平台设计总体要求 |
3.11 车位引导管理系统设计 |
3.11.1 系统介绍 |
3.11.2 参考案例与分析 |
3.11.3 系统设计 |
3.11.4 平台设计总体要求 |
3.12 紧急求助系统设计 |
3.12.1 系统介绍 |
3.12.2 参考案例与分析 |
3.12.3 系统设计 |
3.12.4 平台设计总体要求 |
3.13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 |
3.13.1 系统介绍 |
3.13.2 参考案例与分析 |
3.13.3 系统设计 |
3.13.4 平台设计总体要求 |
3.14 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
3.14.1 系统介绍 |
3.14.2 参考案例与分析 |
3.14.3 系统设计 |
3.14.4 平台设计总体要求 |
3.15 客流统计系统设计 |
3.15.1 系统介绍 |
3.15.2 参考案例与分析 |
3.15.3 系统设计 |
3.15.4 平台设计总体要求 |
3.16 能源管理系统设计 |
3.16.1 系统介绍 |
3.16.2 系统架构设计 |
3.16.3 系统功能设计 |
3.16.4 对比传统能源管理的优势 |
3.16.5 系统数据对接 |
3.16.6 系统效益分析 |
3.17 智能系统应用效益总结 |
3.17.1 设计与应用说明 |
3.17.2 增补智能系统应用经济价值估算 |
第四章 园区集成管理平台方案设计 |
4.1 系统简介 |
4.2 参考案例及分析 |
4.3 系统设计 |
4.3.1 系统总体架构 |
4.3.2 关键技术选型 |
4.3.3 系统软件功能设计指导建议 |
4.4 平台设计总体需求 |
4.4.1 子系统与平台通信接口说明 |
4.4.2 子系统集成需求 |
4.5 平台子系统集成管理功能要求 |
4.5.1 防盗报警系统集成管理模块功能标准 |
4.5.2 视频监控系统集成管理模块功能标准 |
4.5.3 门禁系统集成管理模块功能标准 |
4.5.4 楼宇自控系统集成管理模块功能标准 |
4.5.5 环境监测模块功能标准 |
4.5.6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集成管理模块功能标准 |
4.5.7 背景音乐系统集成管理模块功能标准 |
4.5.8 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管理模块功能标准 |
4.5.9 机房监控系统集成管理模块功能标准 |
4.5.10 消防联动系统集成管理模块功能标准 |
4.5.11 电子巡更系统集成管理模块功能标准 |
4.5.12 停车场系统集成管理模块功能标准 |
4.5.13 信息发布系统集成模块功能标准 |
4.5.14 客流统计系统集成模块功能标准 |
4.6 平台重要基础功能模块 |
第五章 其他智慧化应用建议 |
5.1 高级办公楼智慧化应用 |
5.2 高级酒店智慧化应用 |
5.3 大型商业智慧化应用 |
总结与展望 |
一、论文总结 |
二、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深度学习在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研究现状 |
1.2.2 深度学习安防应用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本文主要工作和贡献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分析 |
2.1 系统总体需求分析 |
2.2 系统功能用例分析 |
2.3 系统业务流程分析 |
2.4 深度学习与智能安防需求分析 |
2.4.1 深度学习概述 |
2.4.2 深度学习需求分析 |
2.4.3 智能安防概述 |
2.4.4 深度学习在智能安防的应用 |
2.4.5 人脸识别在视频安防系统中的需求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详细设计 |
3.1 系统的设计原则 |
3.2 系统总体设计思路 |
3.3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3.4 系统应用架构设计 |
3.5 系统技术架构设计 |
3.6 系统网络架构设计 |
3.7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3.8 深度学习算法设计 |
3.8.1 卷积神经网络的训练算法 |
3.8.2 人脸识别技术设计 |
3.8.3 人脸识别过程设计 |
3.9 数据库设计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功能实现 |
4.1 系统功能模块实现 |
4.1.1 系统登录 |
4.1.2 实时监控 |
4.1.3 录像管理 |
4.1.4 GIS地图管理 |
4.1.5 报警管理 |
4.1.6 综合查询 |
4.1.7 运维管理 |
4.1.8 资源管理 |
4.1.9 黑名单库管理 |
4.2 深度学习功能实现 |
4.2.1 实时人脸抓拍 |
4.2.2 人脸关联录像调看 |
4.2.3 人脸动态比对预警 |
4.2.4 人员轨迹分析研判 |
4.2.5 人脸身份鉴别查询 |
4.2.6 以脸搜脸功能 |
4.2.7 实时预警功能 |
4.2.8 人员布控功能 |
4.2.9 预警推送功能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5.1 功能测试 |
5.2 数据完整性测试 |
5.3 性能测试 |
5.4 深度学习人脸识别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矿用无线语音通信及视频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语音通信系统研究现状 |
1.2.2 视频监控系统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2 系统开发相关技术 |
2.1 系统开发平台和工具 |
2.1.1 Java开发环境 |
2.1.2 Swing框架 |
2.1.3 MySQL数据库 |
2.2 设计模式 |
2.2.1 工厂模式 |
2.2.2 单例模式 |
2.2.3 命令模式 |
2.2.4 适配器模式 |
2.3 通信协议 |
2.3.1 TCP/IP协议分层 |
2.3.2 链路层 |
2.3.3 网络层 |
2.3.4 传输层 |
2.3.5 应用层 |
2.4 Socket网络编程 |
2.5 多线程技术 |
2.5.1 线程的实现 |
2.5.2 线程的同步 |
2.5.3 线程死锁 |
2.6 本章小结 |
3 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3.1.1 功能性需求分析 |
3.1.2 性能需求分析 |
3.2 系统总体设计 |
3.2.1 系统硬件通信协议设计 |
3.2.2 系统软件结构设计 |
3.3 数据库设计 |
3.3.1 概念模型设计 |
3.3.2 逻辑结构设计 |
3.4 系统各模块功能及通信协议详细设计 |
3.4.1 用户登录模块设计 |
3.4.2 设备管理模块设计 |
3.4.3 视频监控模块设计 |
3.4.4 语音通话模块设计 |
3.4.5 广播通信模块设计 |
3.4.6 监测控制模块设计 |
3.4.7 权限管理模块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 系统实现 |
4.1 数据库连接实现 |
4.2 系统各模块功能及通信协议实现 |
4.2.1 用户登录模块实现 |
4.2.2 设备管理模块实现 |
4.2.3 视频监控模块实现 |
4.2.4 语音通话模块实现 |
4.2.5 广播通信模块实现 |
4.2.6 监测控制模块实现 |
4.2.7 权限管理模块实现 |
4.3 本章小结 |
5 系统测试 |
5.1 测试环境 |
5.2 系统功能测试 |
5.2.1 用户登录模块测试 |
5.2.2 设备管理模块测试 |
5.2.3 视频监控模块测试 |
5.2.4 语音通话模块测试 |
5.2.5 广播通信模块测试 |
5.2.6 监测控制模块测试 |
5.2.7 权限管理模块测试 |
5.3 系统性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9)数字化综合监控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数字化综合监控系统总体设计 |
§2.1 需求分析 |
§2.1.1 系统硬件监控设备需求分析 |
§2.1.2 系统软件功能需求分析 |
§2.2 系统总体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 |
§2.2.1 系统设计原则 |
§2.2.2 系统设计方法 |
§2.3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3.1 系统软件功能设计 |
§2.3.2 系统总体技术架构设计 |
§2.3.3 系统总体拓扑结构设计 |
§2.3.4 系统可扩展性设计 |
§2.4 软件开发工具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字化综合监控系统功能设计实现 |
§3.1 视频监控子系统 |
§3.1.1 视频监控子系统概述 |
§3.1.2 实时监控功能设计与实现 |
§3.1.3 云台控制功能设计与实现 |
§3.1.4 在线录制功能设计与实现 |
§3.1.5 录像回放功能设计与实现 |
§3.1.6 录像下载功能设计与实现 |
§3.2 环境监测子系统 |
§3.2.1 环境监测子系统概述 |
§3.2.2 子系统通信协议与方式 |
§3.2.3 实时数据获取与显示功能设计与实现 |
§3.2.4 数据存储与查询功能设计与实现 |
§3.3 门禁控制子系统 |
§3.3.1 门禁控制子系统概述 |
§3.3.2 通信协议与流程设计 |
§3.3.3 远程控制功能设计与实现 |
§3.3.4 出入情况统计功能设计与实现 |
§3.4 防区报警子系统 |
§3.4.1 防区报警子系统概述 |
§3.4.2 子系统通信协议与方式 |
§3.4.3 防区部署功能设计与实现 |
§3.4.4 电子地图功能设计与实现 |
§3.5 系统组件与功能设计实现 |
§3.5.1 系统传输与组件化机制设计与实现 |
§3.5.2 系统联动协防机制设计与实现 |
§3.5.3 系统验证登录设计与实现 |
§3.5.4 系统设备管理设计与实现 |
§3.5.5 系统设备配置设计与实现 |
§3.5.6 系统日志查询设计与实现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测试 |
§4.1 系统测试环境 |
§4.2 系统功能测试 |
§4.2.1 系统验证登录功能测试 |
§4.2.2 系统设备管理功能测试 |
§4.2.3 系统设备配置功能测试 |
§4.2.4 系统日志查询功能测试 |
§4.2.5 视频监控子系统功能测试 |
§4.2.6 环境监测子系统功能测试 |
§4.2.7 门禁控制子系统功能测试 |
§4.2.8 防区报警子系统功能测试 |
§4.3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内容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最主要研究成果 |
(10)基于计算机视觉变电站绝缘子闪络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2章 闪络视频监测及预测算法理论基础 |
2.1 绝缘子闪络识别算法预处理 |
2.2 闪络视频图像识别技术 |
2.2.1 基于小波变换的传统图像算法 |
2.2.2 视频异常识别算法(ADSV) |
2.2.3 视频异常检测小结 |
2.3 闪络条件相关性分析技术 |
2.3.1 闪络现象相关条件分析 |
2.3.2 循环神经网络(RNN) |
2.3.3 LSTM模型(Long Short Term Mermory network) |
2.3.4 LSTM模型的引申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设计思想 |
3.1 设计思路 |
3.2 系统需求分析 |
3.2.1 功能需求分析 |
3.2.2 性能需求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总体设计 |
4.1 系统设计方案 |
4.1.1 系统结构设计 |
4.1.2 系统模块设计 |
4.2 数据库设计 |
4.2.1 数据库结构设计 |
4.2.2 数据库表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详细设计 |
5.1 客户端设计 |
5.1.1 系统交互界面设计 |
5.1.2 实时预览界面 |
5.1.3 用户登录 |
5.1.4 历史回放 |
5.1.5 用户管理 |
5.1.6 预测分析 |
5.2 服务器端通信设计 |
5.2.1 通信协议 |
5.2.2 通信流程设计 |
5.3 绝缘子闪络监测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
5.3.1 监控视频调取 |
5.3.2 绝缘子闪络监测算法流程及实现方法 |
5.3.3 闪络条件相关性分析算法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系统的实现及测试 |
6.1 开发及测试环境 |
6.1.1 开发环境 |
6.1.2 测试环境 |
6.2 系统实现 |
6.2.1 人机交互端 |
6.2.2 服务器端 |
6.3 系统测试及结果分析 |
6.3.1 测试用例及结果 |
6.3.2 结果及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数字录像实时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力公司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杨婷.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2]铁路高清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研究[D]. 沈朝.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3)
- [3]变电站视频及环境监控系统的高级应用设计与实现[D]. 温舒翔. 广西大学, 2020(07)
- [4]智慧银川大数据中心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张若愚.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2)
- [5]智能园区安防综合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唐飞.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6]大型文旅项目智能化系统总体规划方案设计[D]. 叶茂.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深度学习在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应用[D]. 任彦鹏.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 [8]矿用无线语音通信及视频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D]. 梁程.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9]数字化综合监控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D]. 张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0(02)
- [10]基于计算机视觉变电站绝缘子闪络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周伟浩.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