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功能复合诱饵剂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玉枝[1](2021)在《雷达系统的目标仿真及数据处理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在现代军事领域中,雷达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由于真实雷达系统的研制造价高,周期长,且受到任务多元化、目标多样化、环境复杂化的制约,所以对安全高效、可重复利用的雷达系统仿真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然而目前雷达系统朝着大规模、多功能的趋势发展,传统的雷达系统仿真软件功能单一、难以扩展,已经很难满足需求。因此,本文构建了一套功能齐全、可复用、可扩展的雷达仿真系统,并对其中的数据处理技术展开研究,进一步提升雷达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从雷达系统的需求出发,结合相关技术,对仿真系统的结构进行模块化设计,降低系统设计的复杂性。给出雷达仿真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并对系统中目标运动、信号处理、数据处理、识别与杀伤评估等模块进行详细建模分析。(2)细化了雷达仿真系统中各模块的组建构成,包括模块功能、外部接口等。并基于可重用的封装性原则,采用C++语言设计模块的封装结构类,构成仿真系统的模型库。在QT平台下根据雷达仿真系统的设计方案和开发完成的模型库,搭建出雷达仿真系统,并设计显控界面,实现仿真场景设定及仿真结果统计功能。(3)对雷达仿真系统中的数据处理技术展开研究。针对有多部雷达量测的场景,在仿真系统中应用数据融合技术,提高雷达的跟踪精度。当目标存在机动性且量测值与目标运动状态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时,采用基于交互多模型的扩展卡尔曼滤波实现对非线性量测机动目标的稳定跟踪。对以上算法进行建模分析,并从仿真结果中验证了算法的可靠性。(4)为了提高雷达仿真系统在多目标场景下的跟踪性能,进一步研究了基于随机有限集的多目标跟踪算法。针对目标状态非高斯与量测非线性的问题,研究了序贯蒙特卡罗实现的概率假设密度滤波器,并进行建模与仿真。该算法可以克服传统多目标跟踪算法中复杂的数据关联缺陷,并在杂波密度高的非线性环境下依然保持很好的估计性能。
马贤杰,李国平,王洪静,陈宁,李增光,王鹏[2](2020)在《国外红外导引头及红外诱饵发展历程与展望》文中指出介绍当前国外红外导引头发展现状,同时重点介绍了机载红外诱饵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现有红外诱饵技术特点,展望了红外诱饵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未来机载红外对抗发展研究提供参考。
杨栋,高德亮,曹耀心,王凯旋,吴骁斌[3](2020)在《红外导引头抗诱饵干扰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不断升级的各种诱饵干扰技术成为制约红外导引头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对红外诱饵对抗技术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研究了红外诱饵干扰的基本类型和干扰机制,针对红外诱饵的技术特点,阐述了红外导引头广泛采用的抗干扰方法。之后,结合点源体制、成像体制导引头各自特点进行了抗红外诱饵技术的对比分析。最后,对未来红外诱饵和相应的导引头抗干扰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
陈秀珍[4](2020)在《广藿香醇生物合成途径中转录因子对PatPTS的调控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是着名的岭南道地药材,十大广药之一,是临床常用的芳香化湿药。从广藿香中提取的广藿香油是医药工业和轻化工业的重要原料,市场需求量大。广藿香是获得广藿香油的唯一天然来源,其最主要的成分是广藿香醇(Patchoulol),又称为“百秋李醇”,是一种代表性的倍半萜类物质,具有很好的神经保护、抗流感病毒、抗多种真菌、抗肿瘤、抗炎症等生物活性,更是我国历版药典中用于评价广藿香药材及广藿香油质量的指标成分。因此,广藿香醇的生物合成及其动态积累研究备受关注。随着功能基因组学、植物代谢检测分析技术和多组学技术的应用,广藿香萜类次生代谢模式和广藿香醇的生物合成途径被逐渐解析。研究表明,广藿香醇合酶(Patchoulol synthase,PatPTS)能直接催化法呢基焦磷酸(FPP)生成倍半萜类终产物广藿香醇,对于广藿香醇的合成积累最为关键。目前对广藿香的萜类合成在转录调控方面的研究尚没有报道,特别是缺乏直接剖析转录因子如何调控PatPTS的转录表达的研究,相关的转录调控机制和互作网络也未得到解析。因此,本研究率先开展了调控广藿香醇生物合成的转录因子的挖掘,采用三代测序技术构建了广藿香全长转录本数据库,结合酵母杂交技术,以PatPTS的启动子作为靶调控位点,通过文库筛选、分离克隆和体内外验证来获得一系列转录因子,并联合植物基因工程和代谢分析对其功能进行深入研究,以阐明广藿香醇生物合成途径中转录因子对PatPTS的调控机制,为广藿香优良品种培养及广藿香醇合成研发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参考。研究的技术方法和结果概况如下:1广藿香全长转录本数据库及酵母杂交文库的构建和分析1.1基于PacBio三代测序的转录本识别和分析采用PacBio单分子实时测序技术(Singlemolecular real-time,SMRT)构建了广藿香全长转录组参考图谱,重构获得了 82,335个全长转录本,共有65,826个转录本在Nr、Swissprot、GO、KEGG等数据库获得注释,注释率为79.95%。其中注释为萜类生物合成相关途径相关的转录本有103个,共包括广藿香醇合成相关关键酶基因16个,并分析获得3,176个转录因子序列,分别属于90个不同的家族。1.2酵母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和质量分析利用 Invitrogen 的 CloneMiner Ⅱ cDNA Library Construction Kit 构建来广藿香高质量酵母杂交cDNA文库,其库容为8.6×106CFU,重组率为>95%,满足次级文库要求,可用于后续文库筛选试验。2 PatPTS启动子克隆及其转录调控因子的筛选2.1 PatPTS及其启动子的克隆分析从广藿香转录组数据库筛选获得PatPTS的全长转录本,设计引物克隆获得PatPTS基因1,659 bp ORF序列和3,392 bp gDNA序列,以及854 bp启动子序列。采用PlantCARE和New PLACE等数据库对该启动子进行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发现该启动子含有转录起始核心元件TATABOX、增强子核心元件CAATBOX等必须元件,同时含有E-BOX、I-BOX等多种转录因子的结合元件,还含有JA、ABA、Ethylen(乙烯,ET)等激素响应元件。2.2结合PatPTS启动子的转录因子的初步筛选和鉴定通过酵母单杂交(Y1H)文库筛选以PatPTS的启动子为诱饵从广藿香cDNA文库中获得约200个候选基因片段。通过NCBI、Uniprot等数据库进行候选片段注释分析,从广藿香的全长转录本数据库提取候选基因的全长转录本进行分析及克隆;然后构建酵母AD载体,并与诱饵质粒共转至酵母Y187重复酵母单杂交验证,结果表明 PatDREB、PatERF061、PatSWC4、PatASIL2、PatGATA17和PatGIS2等6个蛋白在酵母体内可以结合PatPTS的启动子。3转录因子调节PatPTS基因表达参与广藿香醇合成调控的机制3.1广藿香MYC2转录因子的克隆及转录调控研究(1)据文献报道MYC2转录因子在植物萜类化合物的代谢合成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因此本研究还对广藿香中MYC2转录因子进行了克隆,并探究其对PatPTS的转录调控功能进行分析。从广藿香的全长转录组数据库筛选出1 1条注释为MYC的全长转录本,设计引物克隆获得8个MYC编码序列,对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PatMYC2a、PatMYC2b1和PatMYC2b2具有高度保守bHLH-MYC-N、bHLH-Zip和ACT-like功能域。这3个PatMYC2在拟南芥原生质体中均定位于细胞核,均具有转录激活活性,缺失表达实验表明PatMYC2a和PatMYC2b2的转录激活功能域为bHLH-MYC-N蛋白保守结构。RT-qPCR分析表明3个PatMYC2在不同组织部位均有表达,低温和光照处理后3个PatMYC2呈现相似的表达模式。(2)在本氏烟中进行的双荧光素酶(Dual-luc)实验和在广藿香叶片中瞬时过表达实验表明分别过表达PatMYC2a和PatMYC2b2能够激活PatPTS启动子的活性并促进PatPTS基因转录表达,同时可激活广藿香醇合成通路PatFPPS、PatIPPI、PatMVD、PatPMK、PatHMGS和PatAACT等多个关键酶基因的表达来促进叶片中广藿香醇的合成积累。3.2 DREB转录因子PatDREB和PatERF061介导的广藿香醇合成调控机制研究(1)Y1H实验中筛选得到的两个AP2/ERF家族转录因子均含有一段60个左右氨基酸构成的AP2保守结构域,均属于DREB亚家族,具有该亚家族的保守位点,其中PatDREB属于该亚族A-4组,PatERF061则属于A-6组。PatDREB在拟南芥原生质体的细胞核定位表达,而PatERF061则在细胞核和细胞质均有表达。两个DREB在不同组织均有表达,且转录表达水平受MeJA诱导,但表达模式有所差异。(2)酵母双杂交(Y2H)和荧光素酶互补(BiFC)实验结果表明,PatDREB和PatERF061分别能与茉莉酸信号通路的抑制蛋白PatJAZ4互作,而PatERF061能与PatJAZ4在拟南芥原生质体的细胞核共表达。Dual-luc实验进一步表明,PatDREB和PatERF061能显着激活PatPTS启动子的活性,它们的转录调控功能受PatJAZ4和MeJA水平影响,其中PatJAZ4通过与PatERF061结合而抑制其转录调控功能,而MeJA能够逆转这种抑制作用。外源MeJA能够抑制PatDREB转录调控功能,而PatJAZ4对PatDREB的转录功能影响不大。(3)广藿香叶片瞬时过表达实验表明,PatDREB和PatERF061均能通过激活广藿香醇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广藿香醇的合成积累。PatERF061与PatJAZ4共过表达则抑制广藿香醇的合成积累,与dual-luc结果一致。说明PatDREB和PatERF061是促进广藿香醇合成的重要转录因子,而且是茉莉酸信号通路的重要组分。3.3 MYBrelated转录因子PatSWC4调控广藿香醇合成机制研究(1)Y1H筛选获得的PatSWC4为MYBrelated家族转录因子,含有SANT/Myb-like domain of DAMP 1 和 DNA methyltransferase 1-associated protein 1(DMAP1)两个保守功能域。PatSWC4主要于细胞核定位表达,在广藿香各个组织部位均有表达,且其转录表达水平受MeJA诱导。Y2H和Dual-luc实验结果表明,PatSWC4能激活PatPTS启动子的活性,添加MeJA后,激活作用更显着提高;PatJAZ4通过与PatSWC4结合而抑制其转录激活功能,而施加MeJA则能逆转这种抑制作用。在广藿香叶片中瞬时过表达PatSWC4,能激活广藿香醇合成酶PatPTS和MVA途径PatFPPS等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另外广藿香醇合成相关转录因子PatDREB、PatERF061和3个PatMYC2的表达也显着提高,从而促进了叶片中广藿香醇的合成和积累。(2)Y2H 和 Dual-luc 实验表明 PatSWC4 能分别与 PatDREB、PatERF061形成转录复合体,复合体能激活PatPTS的启动子活性,外源MeJA能抑制其激活作用。PatJAZ4能分别与PatSWC4、PatDREB、PatERF061结合,抑制转录复合体的形成,从而抑制PatPTS启动子的活性,这种作用在施加MeJA后可消除,甚至逆转。将PatSWC4分别与PatDREB、PatERF061在广藿香叶片中进行瞬时共过表达,也能显着促进广藿香醇的合成和积累。3.4 Trihelix转录因子PatASIL2调控广藿香醇合成机制研究(1)是Trihelix家族SIP1亚家族转录因子,N端有一个Trihelix保守结构域和一个第四α螺旋结构域,C端有一个卷曲螺旋结构域。预测发现在蛋白序列的中、下游共有两个核定位信号(NLS),PatASIL2在拟南芥原生质体亚细胞定位于细胞核,与预测一致。PatASIL2在不同的组织均有表达,且转录表达水平受MeJA的诱导。Dual-luc实验表明PatASIL2能抑制PatPTS启动子活性,施加MeJA后,PatASIL2则激活PatPTS启动子转录活性。广藿香叶片瞬时过表达PatASIL2能促进广藿香醇的合成和积累,激活广藿香醇合成途径PatFPPS、PatMVD等多数关键酶基因的表达,但抑制PatPTS的表达。(2)Y2H 和 BiFC 实验,表明 PatASIL2 能分别与 PatDREB、PatERF061 在细胞核形成转录复合体。PatASIL2分别与两个DREB瞬时共过表达都能促进广藿香叶片中广藿香醇的合成和积累。说明PatASIL2为广藿香醇合成的重要调控因子,且能与两个DREB形成转录调控复合体。3.5两个锌指蛋白可能调控广藿香醇的合成酵母单杂交筛选获得的PatGATA17和PatGIS2均为锌指蛋白。PatGATA17属于Zf-GATA转录因子家族,主要于细胞核表达;具有转录激活活性。该基因在广藿香根和成熟叶表达量较高,且受MeJA和低温诱导。PatGATA17能够结合PatPTS的启动子并激活其转录活性,进而促进广藿香醇的合成积累。而PatGIS2属于Zf-CCHC基因家族,通过结合PatPTS的启动子并抑制其转录活性,进而抑制广藿香醇的合成积累。综上所述,为挖掘鉴定广藿香醇生物合成的转录调控因子,本研究首先构建了广藿香的全长转录组和酵母杂交文库,根据转录组注释分离克隆了广藿香MYC2转录因子,并研究其在广藿香醇生物合成中的重要作用,以PatPTS的启动子为诱饵筛选并首次鉴定了 6个特异性调控PatPTS基因表达进而参与调控广藿香醇生物合成的转录因子,并利用瞬时过表达对其功能进行验证分析。PatDREB、PatERF061、PatSWC4和PatASIL2的基因表达和转录调控功能受外源MeJA诱导,可能为JA信号通路的下游响应转录因子。蛋白互作结果还表明两个DREB转录因子能够与MYB-like转录因子(PatSWC4、PatASIL2)形成转录复合体调控广藿香醇的合成。同时PatGATA17和PatGIS2作为调控广藿香醇合成的候选转录因子开展初步鉴定。本研究首次筛选获得多个转录因子,功能分析揭示了其调控广藿香醇生物合成的可能模型,不仅促进从转录调控上揭示广藿香醇的生物合成分子机制,在广藿香响应激素诱导的分子调控网络机理的解析取得突破,而且有助于广藿香及广藿香挥发油的质量控制,为利用代谢调控手段提高药用植物活性成分合成提供理论基础和应用借鉴。
沙育林[5](2020)在《红外诱饵剂理论设计及燃烧辐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传统配方设计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的需要,而智能算法的出现则对传统烟火药的配方设计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以神经网络(BP)、遗传算法(GA)、甲壳虫算法(BAS)三种智能算法为基础构建了红外诱饵剂燃烧辐射性能参数预测模型,预测得到最优配方。对基于最优配方的红外诱饵剂填加不同红外辐射物质时的燃烧辐射性能参数进行测试。在进行三种神经网络预测性能分析发现,相较于广义神经网络(GRNN)以及局部神经网络(Elman),BP神经网络具有更高的精度以及更小的误差,并且泛化程度更好可以用于红外诱饵剂配方性能参数的预测;将BP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和甲壳虫算法相结合的过程发现,三者具有较好的兼容性,不仅保证了较快的收敛速度,还可以达到预定的精度要求,而且还提高了运算速度;实现了BP-GA-BAS红外诱饵剂配方优化模型的构建,并得到最佳配方为:聚四氟乙烯(PTFE)与镁粉的为PTFE/Mg=0.51,硅粉含量为19.8%,镁粉粒度为285μm,PTFE粒度为4.6μm,虫胶含量为3.4%。并对12种红外添加剂的燃烧辐射性能进行试验,得出碳化硅对红外诱饵剂近、中两波段的红外辐射强度提升最为明显,在远红外波段的提升效果较弱。并通过改进红外诱饵剂中单质硅粉的形态,制备得到多孔硅,经计算得到制得的多孔硅孔隙率为81%,并对稳定化后的多孔硅红外诱饵剂进行燃烧辐射性能测试,发现填加多孔硅后的红外诱饵剂配方燃烧时间和点火时间均降低,同时燃烧温度增加,这说明对于较为钝感红外诱饵剂配方来说,多孔硅的引入可以提高其点火能力,使其燃烧更稳定,化学反应也更为充分。稳定化处理对于多孔硅的红外辐射性能几乎无影响。
马冬晓[6](2019)在《低燃温型红外诱饵剂的设计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红外制导技术的不断进步,制导武器的目标识别能力越来越强,军事目标在战场的生存面临极大的威胁和挑战。传统的MTV型红外诱饵由于燃烧温度过高(2000-2500K),辐射波段集中在短波波段,不再适用红外制导武器的干扰。所以研究燃烧温度相对较低的红外诱饵剂,对战场目标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测温系统测温范围较窄无法满足药剂燃温测量的问题,通过前置不同透过率的中性密度衰减片,对系统测温范围进行展宽;随后针对测量不同温度范围辐射源需要更换衰减片和积分时间带来频繁定标的问题,通过分析定标理论,建立了同时考虑积分时间和衰减片透过率的宽动态范围辐射定标模型,并提出了一种简化定标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误差允许范围内,该方法在提高定标效率的同时,具有较高的测温精度。针对适用于温度相对较低目标防护的红外诱饵,通过对材料理化性质的分析,分别选取了Al、Ti作为可燃剂,Ba(NO3)2、Fe3O4、Pb3O4、Cr2O3作氧化剂,按照氧平衡理论设计了八组无焰型低燃温红外诱饵配方,并使用NASA-CEA软件进行了燃烧平衡产物和能量特性参数的计算。之后通过热同步分析和燃烧辐射测试实验对样品的热分解性能、燃烧性能和辐射性能进行研究。最后通过XRD实验对样品的燃烧产物进行物相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氧平衡下,含Ti样品的质量燃速更高;氧化剂为Ba(NO3)2样品在负氧程度较高时才形成辐射衰减较慢的灼热熔渣;氧化剂选择Fe3O4和Cr2O3时,含Al样品能够形成较多熔渣且中远红外辐射强度衰减速率随氧平衡绝对值的增加而减慢,而含Ti样品分别在|OB|≥0.60和|OB|≥0.45之后才能形成中远红外辐射强度衰减较慢的灼热熔渣;当氧化剂选择Pb3O4时,含Al和含Ti样品均能形成较多中远红外辐射强度衰减较慢的灼热熔渣。针对适用于温度相对较高目标防护的红外诱饵,分别以Mg/PTFE(1/1)和Mg/Pb3O4/PTFE(10/7/3)为基础配方,添加不同比例的Zn/Pb3O4和P/C10H8设计了两组有焰型低燃温红外诱饵配方并进行燃烧平衡产物和能量特性参数的计算。之后通过热同步分析和燃烧辐射测试实验分别进行了热分解性能、燃烧性能和辐射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P/C10H8和Zn/Pb3O4的加入均能够降低主反应峰出现的温度和反应热焓。样品的燃烧温度随Zn/Pb3O4的添加的确能够下降,但其质量燃速、辐射亮度、辐射面积以及辐射强度也随即下降。随着P/C10H8的添加,样品的质量燃速逐渐减小,P/C10H8添加比例在3%~12%时,样品的辐射面积和辐射强度分别较基础配方增加2%~24.71%和5.05%~32.03%。
赵文浩[7](2017)在《V2和C4蛋白在TYLCV致病及运动中的作用方式解析》文中研究说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是一种世界范围分布危害的植物病毒,分类上属双生病毒科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成员,主要由烟粉虱以循回持久方式传播。该病毒2006年在我国上海出现发生危害报道,之后陆续扩散蔓延至各番茄产区,给当地的番茄等作物生产造成了毁灭性的危害。TYLCV是一个典型的单组分双生病毒,其基因组只有一个单链环状DNA组分(DNA-A),编码6个ORF,其中正义链上编码两个蛋白:V1(CP)和V2,反义链上编码4个蛋白:C1(Rep)、C2(TrAP)、C3(REn)、C4。已有报道显示V1、V2和C4都参与了病毒的运动,其中V1参与病毒在细胞核与细胞质的转运,C4参与了病毒的胞间运动,但V2在运动中的角色一直存在争议,同时V2又是重要的致病因子,其致病机理也不明确,本论文选择V2和C4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在病毒运动扩散及致病等过程的作用机理展开研究,以期解析V2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及其与C4蛋白参与病毒运动的作用方式。为了更好的研究TYLCV编码的V2蛋白的运动功能,我们构建了 V2-YFP及YFP-V2融合蛋白表达载体,观察发现V2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周边,并且在细胞质中形成多聚的小体,类似的聚合小体在TYLCV侵染时也有报道,推测V2蛋白可能以不同的聚合形式行使不同的功能。将V2蛋白与不同的marker共定位,发现V2与ER、actin、微管都存在共定位现象,ER、actin、微管都与蛋白的转运有关,表明V2蛋白可能在病毒与寄主互作时参与了相关蛋白的运输过程。针对V2在细胞核及核周定位进行观察时发现V2蛋白在细胞核周有较强的荧光信号,V2序列分析发现V2蛋白的N端有一个核输出信号,研究发现NES信号对V2的核周定位有重要的作用,暗示了 V2蛋白可以实现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核输出功能。已有研究表明V1蛋白能结合病毒基因组DNA,帮助病毒DNA进入寄主植物细胞核(复制),再由细胞核输出到细胞质(转录)。本研究经Co-IP实验发现V2与V1蛋白存在互作,二者共表达时V2蛋白不仅能促进V1蛋白在细胞中的表达,还能改变V1蛋白的核定位,使其只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周(V1蛋白在细胞质及核内均有分布),说明V2蛋白增强了 V1蛋白的核输出,结合V2 NES信号的作用,表明V2蛋白很可能参与了 V1-DNA复合体由细胞核到细胞质转运。在研究TYLCV编码蛋白协同作用时,我们发现V2蛋白自身也存在互作,并利用Y2H、BiFC、Co-IP方法进行了验证,进一步实验发现S71A突变体丧失了与V2互作的特征,说明71位Ser对于V2的自身互作是至关重要的。研究S71A突变体对V2蛋白定位的影响时发现V2S71A并不改变V2在本氏烟细胞中的定位,但会导致聚合小体数量减少。为了研究V2S71A形成聚合小体数量减少的原因,我们使用抑制剂分别对actin、微管及26S蛋白酶体进行处理,结果显示26S蛋白酶体受抑制后V2S71A形成的多聚小体数量增幅较大,后期二者形成的多聚小体数量相当,说明26S蛋白酶体对互作缺陷型突变体S71A的降解效率更高,进而影响多聚小体的数量,暗示了 V2蛋白自身互作可能涉及病毒编码蛋白应对寄主26S蛋白酶体降解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同时实验发现S71A也会影响V2的致病性,利用PVX异源表达系统研究V2蛋白的致病特征发现V2蛋白能增加PVX积累量来加重PVX的症状,而V2S71A引起的症状与单独接种PVX相近;对野生型TYLCV及V2突变型(S71A)TYLCV的侵染性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S71A突变后会减弱TYLCV侵染的症状,同时导致病毒DNA积累量减少。这些结果说明71位点的Ser对于V2的致病性有重要作用,而S71A又是V2自身互作的关键位点,表明V2自身互作参与了 V2的致病。除TYLCV自身编码的蛋白外,V2也有报道显示与寄主因子(SGS3,CYP1等)存在互作。在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V2互作候选因子时,我们发现了一个番茄谷氧还蛋白(s1GRXC6)与V2互作,进而克隆了 slGRXC6基因全长,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它属于CC类谷氧还蛋白,含有保守的谷氧还蛋白功能域和一个CCMC基序。为明确其与V2蛋白的互作机制,我们利用Y2H、BiFC、Co-IP等方法验证了 V2与slGRXC6在体外和体内条件下均能发生互作。根据V2蛋白功能域分析,我们构建了不同的突变体,研究发现85位Cys是V2与s1GRXC6互作的关键位点。亚细胞定位观察结果显示C85A突变破坏了 V2蛋白的细胞核周定位,同时多聚小体的数量也锐减,致病性测定结果显示C85A突变减弱了 V2蛋白的致病性,表明V2与slGRXC6的互作可能参与了 V2的致病。为更进一步的了解V2蛋白与slGRXC6的作用机理,我们对二者的亚细胞共定位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单独浸润时slGRXC6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而V2和slGRXC6共浸润时slGRXC6改变了 V2的定位,在细胞核内也发现有V2表达,说明V2和slGRXC6的互作发生在细胞质和细胞核内,二者BiFC的实验中也有类似的结果。为了解V2和slGRXC6互作的生物学意义,我们检测了 TYLCV侵染时番茄体内s1GRXC6基因的表达量,结果显示病毒侵染会诱导slGRXC6的表达上调,分别利用PVX异源表达系统及转基因技术在寄主体内过量表达V2,结果发现V2过量表达会诱导寄主出现植株矮化、叶缘黄化等症状,同时也会诱导slGRXC6表达上调。而在植物体内过量表达slGRXC6会诱导寄主植株增高,在接种TYLCV时过量表达株会表现发病迟、病毒积累量低等特征;slGRXC6基因沉默株会表现矮缩症状,接种TYLCV植株发病早,病毒积累量高。这些结果似乎说明V2表达会诱导番茄体内slGRXC6基因的表达,激活slGRXC6诱导的寄主防卫反应。推测TYLCV侵染时存在大量的V2,其与slGRXC6结合形成slGRXC6-V2复合体,致使大量的s1GRXC6以这种复合体形式存在,而未结合V2的slGRXC6蛋白积累量降低,从而表现矮缩等症状。为进一步解析s1GRXC6-V2复合体及常态slGRXC6的功能,我们对slGRXC6调控基因进行了分析预测,并通过酵母双杂交实验进行了筛选,结果发现slGRXC6与NTRC80之间存在明显的互作关系。为明确V2与slGRXC6的互作对slGRXC6与NTRC80互作之间的关系,我们将V2、s1GRXC6和NTRC80蛋白分别进行体外融合表达和纯化,利用竞争性GST pull down实验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随着V2蛋白加入量的递增,被GST-slGRXC6拉下来的NTRC80蛋白量随之减少,表明V2蛋白与番茄体内NTRC80蛋白竞争性结合slGRXC6。推测在TYLCV侵染时,V2与NTRC80竞争性结合slGRXC6形成s1GRXC6-V2复合体,致使常态slGRXC6积累量下降,slGRXC6与NTRC80的结合几率降低,寄主植物生长发育受影响,出现矮缩等症状。在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成员中,很多研究结果显示C4是一个重要的运动蛋白,参与病毒的胞间运动,本研究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TYLCV C4蛋白的亚细胞定位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C4主要定位在细胞质及细胞膜上,与胞间连丝存在共定位,为研究其在病毒运动中的作用方式,本研究基于前期获得的番茄体内C4蛋白候选互作因子筛选结果,对候选到的互作因子进行全长基因克隆,酵母双杂交和BiFC实验结果显示一个番茄外被蛋白(slCOP)与C4在体内和体外都存在明显的互作关系。外被蛋白是一种膜质相关复合体,可结合运输蛋白分子,自我组装后形成多聚的复合物,在蛋白质转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slCOP主要定位于本氏烟细胞的细胞质和核膜上,在TYLCV侵染及单独表达C4时,slCOP的表达上调;而利用slCOP过量表达载体获得slCOP过量表达植株在接种TYLCV时C4蛋白的表达会上调,同时病害的显症时间早,病毒积累量高,说明C4与slCOP的互作可能参与了病毒的运动,推测C4通过与slCOP的互作,利用寄主植物的COP转运系统,帮助病毒完成寄主植物体内的运动扩散。
李石川[8](2017)在《复合磁性纳米粒子制备及电磁响应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光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烟幕、诱饵、箔条等无源干扰技术,因其功能单一、留空时间短、干扰效能受环境气象影响大等原因,在高技术战争中的应用受到限制。研制具有大规模信息压制能力的新型多功能无源干扰材料是当前从事光电对抗技术研究人员面对的重要机遇和挑战。在综合分析光电对抗器材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利用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将超顺磁纳米材料与消光材料、导电材料和含能材料复合,研制集定向趋附、多频段磁调控电磁干扰和毁伤压制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干扰粒子技术,为无源光电对抗技术适应现代作战需求,奠定了技术理论基础,具有重大的军事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结合纳米材料复合制备规律和消光规律,设计出了具有不同核壳结构的多功能复合粒子,采用FDTD消光计算模型深入优化了复合粒子结构,确定了材料选型和尺寸参数。计算结果表明,复合粒子的壳层仅为30 nm时就可完整继承消光材料的红外消光特性,而且磁组装后的复合粒子链的消光系数约为单个粒子的5倍;通过控制复合磁性粒子链的链长,可实现对粒子链消光峰值波段的精确调控。根据模拟计算结果优化了复合粒子的结构及组成,优选出以超顺磁簇为核,SiO2为保护介质,消光及导电材料为壳的复合磁性消光和电磁压制纳米核壳粒子;以及苦味酸钾微晶为核,超顺磁纳米微晶为磁修饰层的复合磁性含能粒子。(2)通过对溶剂热还原法的改进,制备出了粒径在100700 nm范围内可调节且具有优秀超顺磁特性的Fe3O4纳米簇粒子;以及饱和磁感应强度高达87.63 emu/g且具有超顺磁临界直径的Fe3O4纳米磁晶。探讨了不同表面活性剂对粒子结构和磁性的影响;研究了还原溶剂配比对纳米晶和簇型结构尺寸的影响。分别利用XRD,TEM,SEM,VSM,FTIR和XPS等测试技术表征了粒子的结构、磁性和组成。(3)分别用晶种生长法、原位均相聚合法和高温热解法、微晶共沉淀法制备出了Fe3O4@SiO2@Ag、Fe3O4@SiO2@C、KPA@Fe3O4复合磁性粒子,并对其结构、磁性和组成进行了表征。采用微波网络矢量仪和四探针电阻率测试仪分析了Fe3O4@SiO2@Ag和Fe3O4@SiO2@C两种复合粒子的导电性和电磁屏蔽特性,探讨了壳层材料厚度对其性能的影响,Ag壳层复合粒子的电阻率最低可达8.06×10-5Ω·cm,C壳层的复合粒子在-10 dB以下的微波屏蔽频段覆盖了较宽的1216 GHz;采用DSC分析了KPA@Fe3O4复合粒子的含能特性,得出了含能组分和磁性组分为最佳质量配比1:2时,可实现复合粒子同时具备较好的安定性和较强的能量输出特性。(4)结合粒子磁化方程,Navier-Stokes方程及粒子浓度扩散方程,建立了磁性粒子磁源趋附运动的有限元多物理场仿真模型,研究了复合磁性粒子在磁场和空气流场作用下的浓度分布和速度分布,探讨了磁源强度和粒子磁响应能力对磁性复合粒子磁源趋附效能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复合磁性粒子的浓度会随着到磁源距离的缩小而增加,40 mT的永磁体磁源可在其10 cm范围内引发磁致涡流,导致磁源附近粒子的富集浓度为初始粒子浓度的14倍;随着磁源磁感应强度Bx的降低,其附近捕集的磁粒子浓度Cv的变化规律大致服从(?)。(5)结合理论模型,设计了用于磁粒子磁源趋附性能测试的实验装置,实验研究了磁性含能复合粒子的磁趋附效能,10 mT的永磁体磁源附近聚集的复合磁性粒子质量是非磁场环境下的近20倍,证明了磁性复合粒子对弱磁性目标具有明显趋附作用。(6)开展了蒙特卡罗法仿真磁性复合粒子磁自组装机理及规律的理论研究和实验验证。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复合磁性粒子倾向于沿外磁场方向成链,磁组装链长度与磁粒子尺寸和浓度为正相关关系。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粒径在400800 nm、体积浓度小于1%时的磁性复合粒子在外磁场中倾向于磁组装成含812个粒子的一维链结构,其消光峰值与长波红外窗口匹配,是远红外干扰的重要候选材料。
李朝荣,郭宝录,李永,李宝宁[9](2014)在《红外诱饵对抗技术的发展动向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红外诱饵被抛射点燃后产生高温火焰,并在规定光谱范围内产生强红外辐射,从而欺骗或诱惑敌红外探测系统或红外制导系统。文章分析了红外诱饵的辐射特性、干扰效果和战术运用,最后论述了红外诱饵对抗技术的发展动向与分析。
石永山[10](2014)在《海军光电装备技术的发展分析》文中指出海军光电装备激光对潜通信技术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国外海军光电装备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装备的研制、改进情况,指出了在现代战争中发展海军光电装备技术的优势和重要性,重点探讨了几种海军光电装备信技术的性能及其特点,最后论述了海军光电装备技术的发展动向。
二、多功能复合诱饵剂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功能复合诱饵剂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雷达系统的目标仿真及数据处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雷达系统仿真技术研究现状 |
1.2.2 雷达数据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3 主要工作以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雷达仿真系统设计 |
2.1 引言 |
2.2 雷达仿真系统设计方案 |
2.3 目标运动模块 |
2.3.1 导弹动力学模型 |
2.3.2 比例引导制导模型 |
2.4 功能级信号处理模块 |
2.5 识别与杀伤评估模块 |
2.5.1 RCS序列周期 |
2.5.2 目标特征提取 |
2.5.3 杀伤评估 |
2.6 坐标系统 |
2.6.1 坐标定义 |
2.6.2 坐标转换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雷达仿真系统实现 |
3.1 引言 |
3.2 仿真系统软件功能设计 |
3.3 指控中心软件仿真实现 |
3.3.1 指控中心基本模块 |
3.3.2 指控中心作战场景模块 |
3.3.3 指控中心指令模块 |
3.3.4 指控中心报告模块 |
3.4 雷达模拟器软件仿真实现 |
3.4.1 雷达模拟器基本模块 |
3.4.2 雷达模拟器搜索模块 |
3.4.3 雷达模拟器跟踪模块 |
3.4.4 雷达模拟器识别与杀伤评估模块 |
3.5 仿真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雷达数据融合算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时空配准算法 |
4.2.1 空间配准 |
4.2.2 时间配准 |
4.3 数据融合算法 |
4.3.1 点迹关联算法 |
4.3.2 分布式数据融合算法 |
4.3.3 集中式数据融合算法 |
4.4 目标跟踪算法 |
4.4.1 扩展卡尔曼滤波 |
4.4.2 交互多模型 |
4.5 仿真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随机有限集的多目标跟踪算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基于随机有限集的滤波模型 |
5.2.1 随机有限集 |
5.2.2 有限集统计理论 |
5.2.3 随机有限集的多目标滤波模型 |
5.3 PHD滤波器 |
5.3.1 概率假设密度 |
5.3.2 PHD滤波器 |
5.4 粒子滤波器 |
5.5 SMC-PHD滤波器 |
5.6 仿真结果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取得的成果 |
(2)国外红外导引头及红外诱饵发展历程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国外红外导引头发展历程 |
1.1 第1、2代红外导引头 |
1.2 第3代红外导引头 |
1.3 第4代红外导引头 |
2 国外机载红外诱饵发展历程 |
2.1 对抗第1、2代红外导引头的传统红外诱饵 |
2.2 对抗第3代红外导引头的改进、先进红外诱饵 |
2.3 对抗第4代红外导引头的特殊材料红外诱饵 |
3 红外制导导弹及红外诱饵发展展望 |
3.1 红外导引头发展展望 |
1)多光谱成像技术 |
2)高空间分辨力 |
3)多模化(复合制导) |
3.2 未来红外诱饵发展展望 |
1)发展基于智能投放的“鸡尾酒”式干扰 |
2)发展具有多光谱匹配特性的红外诱饵 |
3)发展具有红外/紫外或红外/毫米波双重干扰能力的复合诱饵。 |
4)发展针对民航飞机的安全红外诱饵 |
4 结束语 |
(3)红外导引头抗诱饵干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红外诱饵干扰类型 |
2 红外导引头抗诱饵干扰方法 |
2.1 辐射强度信息鉴别 |
2.2 波谱信息鉴别 |
2.3 运动特征鉴别 |
2.4 末端成像抗干扰方法 |
2.5 基于特征量融合的抗干扰方法 |
3 点源和成像体制抗干扰能力比较 |
3.1 探测器件 |
3.2 位标器平台 |
3.3 抗干扰能力 |
4 红外导引头抗干扰发展方向 |
4.1 红外诱饵发展趋势 |
4.2 抗干扰技术发展趋势 |
5 结论 |
(4)广藿香醇生物合成途径中转录因子对PatPTS的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 研究背景 |
1.1 广藿香和广藿香油 |
1.2 广藿香萜类生物合成的研究概况 |
1.3 植物萜类次生代谢的转录调控研究概况 |
1.4 转录因子调控药用植物萜类代谢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
2 立题依据及研究思路 |
2.1 立题依据 |
2.2 研究思路 |
2.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广藿香全长转录本数据库及酵母杂交文库的构建和分析 |
1 基于PacBio三代测序的转录本识别和分析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与分析 |
1.3 小结与讨论 |
2 酵母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和质量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广藿香醇合酶(PatPTS)启动子克隆及其转录调控因子的初步筛选和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广藿香醇合酶(PatPTS)及其启动子的克隆分析 |
2.2 结合PatPTS启动子的转录因子的初步筛选和鉴定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调控广藿香醇生物合成的转录因子的表达及功能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广藿香MYC2转录因子的克隆及转录调控研究 |
2.2 DREB转录因子PatDREB和PatERF061介导的广藿香醇合成调控机制研究 |
2.3 MYB related转录因子PatSWC4调控广藿香醇合成机制研究 |
2.4 Trihelix转录因子PatASIL2调控广藿香醇合成机制研究 |
2.5 两个参与调控广藿香醇合成的锌指蛋白 |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
1 结论 |
2 综合讨论 |
2.1 两个DREB功能和调控机制差异 |
2.2 广藿香MYC2转录因子的结构与功能 |
2.3 转录复合体在广藿香醇生物合成的复杂调控机制 |
2.4 茉莉酸信号介导的广藿香醇合成转录调控机制探讨 |
2.5 参与调控广藿香醇合成转录因子在植物代谢工程的利用 |
3 创新点 |
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miRNA前体预测结果 |
附录2 萜类合成通路相关转录本汇总表 |
附录3 本研究所用引物列表 |
附录4 全长转录组中PatPTS全长转录本 |
附录5 MYC转录因子同源比对 |
附录6 GIS2的同源蛋白 |
附录7 图表目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参与课题 |
致谢 |
附件 |
详情摘要 |
(5)红外诱饵剂理论设计及燃烧辐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红外诱饵剂的研究现状 |
1.2.2 神经网络与烟火药配方设计相结合的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红外诱饵剂理论研究 |
2.1 红外诱饵辐射理论基础 |
2.1.1 辐射度学基础参量 |
2.1.2 辐射学基础理论 |
2.2 红外诱饵燃烧辐射数学模型 |
2.2.1 红外诱饵药柱燃烧数学模型 |
2.2.2 红外诱饵剂辐射数学模型 |
2.2.3 基于MATLAB编程的红外诱饵剂辐射特性计算 |
2.3 红外诱饵剂配方设计 |
2.4 凝聚相燃烧产物的尺寸效应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神经网络训练数据的获取 |
3.1 基于均匀设计的配方设计 |
3.1.1 均匀设计 |
3.1.2 混合水平的均匀设计 |
3.1.3 Mg/PTFE红外诱饵剂试验配方的均匀设计 |
3.2 Mg/PTFE基红外诱饵剂性能测试 |
3.2.1 测试仪器 |
3.2.2 测试原理及方法 |
3.2.3 Mg/PTFE基红外诱饵剂试样的制备 |
3.2.4 试验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神经网络的Mg/PTFE基红外诱饵剂燃烧辐射性能预测模型 |
4.1 数据的预处理 |
4.2 红外诱饵剂燃烧辐射模型性能参数预测系统建模 |
4.2.1 BP网络的建模及预测 |
4.2.2 GRNN广义回归网络的建模及预测 |
4.2.3 Elman网络的建模及预测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神经网络与智能算法相结合的红外诱饵剂配方优化及工艺改进 |
5.1 神经网络与智能算法相结合的基本思想 |
5.2 遗传算法设计及优化问题求解 |
5.2.1 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权值训练 |
5.2.2 遗传算法的运行及优化问题求解 |
5.3 红外添加剂对红外诱饵剂配方的改进 |
5.4 多孔硅对红外诱饵剂配方的改进 |
5.4.1 化学刻蚀法制备多孔硅 |
5.4.2 多孔硅的稳定化处理 |
5.4.3 多孔硅孔隙率的计算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低燃温型红外诱饵剂的设计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测试仪器、测试方法和测温系统的改进 |
2.1 热分解性能测试仪器和测试方法 |
2.1.1 热分解性能测试仪器 |
2.1.2 热分解性能测试方法 |
2.2 燃烧辐射性能测试仪器和测试方法 |
2.2.1 燃烧辐射性能测试仪器 |
2.2.2 燃烧辐射性能测试方法 |
2.3 辐射测温系统的改进 |
2.3.1 窄动态范围测温系统分析 |
2.3.2 宽动态范围辐射测温系统的分析与定标 |
2.3.3 宽动态范围辐射测温定标模型的简化 |
2.3.4 宽动态范围辐射测温简化定标方法的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无焰型低燃温红外诱饵配方的设计及性能研究 |
3.1 无焰型低燃温红外诱饵配方材料的选择 |
3.1.1 可燃剂的选取 |
3.1.2 氧化剂的选取 |
3.1.3 粘结剂的选取 |
3.2 无焰型低燃温红外诱饵配方的确定 |
3.2.1 配方氧平衡的计算 |
3.2.2 无焰型低燃温红外诱饵药剂配方的确定 |
3.3 无焰型低燃温红外诱饵配方热力学参数的计算与分析 |
3.3.1 热力学计算理论 |
3.3.2 燃烧反应平衡产物及能量特征参数的计算 |
3.4 无焰型低燃温红外诱饵配方实验样品的制备 |
3.5 无焰型低燃温红外诱饵配方性能的研究 |
3.5.1 无焰型低燃温红外诱饵配方热分解性能的研究 |
3.5.2 无焰型低燃温红外诱饵配方燃烧性能的研究 |
3.5.3 无焰型低燃温红外诱饵配方辐射性能的研究 |
3.6 无焰型低燃温红外诱饵配方燃烧产物的研究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有焰型低燃温红外诱饵配方的设计及性能研究 |
4.1 有焰型低燃温红外诱饵配方材料的选择 |
4.1.1 可燃剂的选取 |
4.1.2 氧化剂的选取 |
4.1.3 粘结剂的选取 |
4.1.4 添加剂的选取 |
4.2 有焰型低燃温红外诱饵配方的确定 |
4.2.1 配方氧平衡计算 |
4.2.2 有焰型低燃温红外诱饵配方的确定 |
4.3 有焰型低燃温红外诱饵配方热力学参数的计算与分析 |
4.4 有焰型低燃温红外诱饵配方实验样品的制备 |
4.5 Mg/PTFE/Pb_3O_4/Zn低燃温红外诱饵配方性能的研究 |
4.5.1 Mg/PTFE/Pb_3O_4/Zn样品热分解性能的研究 |
4.5.2 Mg/PTFE/Pb_3O_4/Zn样品燃烧性能的研究 |
4.5.3 Mg/PTFE/Pb_3O_4/Zn样品辐射性能的研究 |
4.6 Mg/Pb_3O_4/PTFE/P/C_(10)H_8低燃温红外诱饵配方性能的研究 |
4.6.1 Mg/Pb_3O_4/PTFE/P/C_(10)H_8样品热分解性能的研究 |
4.6.2 Mg/Pb_3O_4/PTFE/P/C_(10)H_8样品燃烧性能的研究 |
4.6.3 Mg/Pb_3O_4/PTFE/P/C_(10)H_8 样品辐射性能的研究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7)V2和C4蛋白在TYLCV致病及运动中的作用方式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诸论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研究概况 |
1.1 双生病毒 |
1.2 粉虱传双生病毒 |
1.3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
1.4 TYLCV编码的蛋白功能 |
第二章 双生病毒在寄主植物细胞中的侵染循环 |
2.1 病毒基因组DNA的复制 |
2.2 病毒的转录 |
2.3 病毒的运输 |
2.4 病毒的致病 |
第三章 双生病毒编码蛋白在病毒与寄主互作中的作用方式 |
3.1 病毒编码蛋白的自身互作 |
3.2 病毒编码蛋白与寄主因子互作 |
3.2.1 参与双生病毒侵染循环的植物寄主因子 |
3.2.2 参与双生病毒侵染循环的植物寄主因子调控的防御途径 |
3.3 TYLCV编码蛋白调控寄主因子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TYLCV编码的V2蛋白定位及致病特征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V2荧光表达载体构建 |
2.2 V2定位于细胞质及细胞核周 |
2.3 V2在细胞质形成多聚小体 |
2.4 V2与肌动蛋白、微管、内质网存在共定位 |
2.5 V2核输出信号对蛋白在核周定位的影响 |
2.6 添加外源NES对V2核周定位的影响 |
2.7 V2改变了V1的定位特征 |
2.8 V2在V1介导的核质穿梭中的作用方式 |
2.9 在PVX异源表达系统中V2的致病特征 |
2.10 转基因番茄中V2的致病特征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二章 V2自身互作鉴定及其对致病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酵母双杂交鉴定V2自身互作 |
2.2 双分子荧光互补验证V2自身互作 |
2.3 V2蛋白自身互作关键结构域鉴定 |
2.4 V2蛋白自身互作关键位点鉴定 |
2.5 自身互作对V2多聚小体的影响 |
2.6 V2自身互作对V2致病性的影响 |
2.7 V2自身互作不影响其与slSGS3/slCYP1的互作 |
2.8 自身互作不是所有begomovirus编码V2蛋白的共有特征 |
3 讨论 |
第三章 V2转录产物特征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番茄cDNA文库的构建 |
2.2 V2互作因子的筛选 |
2.3 V2转录产物的筛选及序列分析 |
2.4 V2转录本上siRNA分析 |
3 讨论 |
第四章 V2与slGRXC6互作诱导产生矮化症状的机理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slGRXC6全长克隆及序列分析 |
2.2 酵母双杂交验证V2与slGRXC6互作 |
2.3 荧光互补实验验证V2与slGRXC6的互作 |
2.4 Co-IP验证V2和slGRXC6的互作 |
2.5 SIGRXC6亚细胞定位 |
2.6 V2和slGRXC6蛋白共定位 |
2.7 V2蛋白与SlGRXC6互作关键结构域鉴定 |
2.8 V2蛋白与slGRXC6互作关键位点鉴定 |
2.9 V2~(C85A)对V2定位的影响 |
2.10 C85A对V2致病性的的影响 |
2.11 slGRXC6与V2互作关键结构域鉴定 |
2.12 V2表达对slGRXC6表达的影响 |
2.13 slGRXC6基因表达对病毒侵染的影响 |
2.14 slGRXC6互作基因的鉴定 |
2.14.1 slGRXC6与NTRC80互作验证 |
2.14.2 NTRC80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 |
2.15 slGRXC6对NTRC80的表达调控 |
2.16 TYLCV侵染对NTRC80的调控 |
2.17 V2与slGRXC6形成复合体 |
2.18 V2与NTRC80蛋白竞争结合s1GRXC6 |
3 讨论 |
第五章 slCOP在C4介导的病毒运动中的作用方式初步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C4互作候选因子的筛选 |
2.2 酵母双杂交验证C4与slCOP的互作 |
2.3 荧光互补实验验证C4与slCOP互作 |
2.4 C4定位在细胞质 |
2.5 slCOP定位在细胞质和核周 |
2.6 TYLCV侵染上调slCOP表达 |
2.7 过量表达slCOP促进TYLCV侵染 |
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本论文所用的病毒缩写及中英文对照 |
附录Ⅱ 常用缓冲液及试剂配制方法 |
附录Ⅲ 载体图谱 |
致谢 |
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
(8)复合磁性纳米粒子制备及电磁响应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相关工作研究现状 |
1.2.1 无源光电干扰材料的发展现状 |
1.2.2 复合磁性纳米粒子的研究现状 |
1.2.3 磁响应动力学研究现状 |
1.2.4 磁响应结构消光材料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2章 复合磁性粒子的结构组成设计与消光计算 |
2.1 引言 |
2.2 复合磁性粒子结构设计 |
2.3 粒子消光理论 |
2.3.1 材料消光理论 |
2.3.2 粒子消光参数 |
2.4 均质球形粒子的消光 |
2.4.1 Mie散射理论 |
2.4.2 Mie理论计算的均质球形粒子消光参数 |
2.5 复杂结构粒子消光 |
2.5.1 FDTD消光计算模型与流程 |
2.5.2 FDTD理论计算均质球型粒子消光及计算精度分析 |
2.5.3 磁核结构复合粒子的消光计算 |
2.5.4 磁壳结构复合粒子的消光计算 |
2.5.5 磁组装复合粒子链的消光性能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复合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设备及表征方法 |
3.2.1 实验原料、药品和设备 |
3.2.2 样品表征方法 |
3.3 磁核型复合粒子的制备及性能 |
3.3.1 制备 |
3.3.2 结果与讨论 |
3.4 磁壳型复合粒子的制备及性能 |
3.4.1 制备 |
3.4.2 结果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复合磁性粒子的磁源趋附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磁粒子磁源趋附的动力学模型 |
4.2.1 磁粒子磁响应及受力 |
4.2.2 磁粒子运动流体化假设 |
4.2.3 磁响应流体的动力学方程 |
4.2.4 磁响应流体的浓度扩散方程 |
4.3 磁粒子磁源趋附数值分析 |
4.3.1 计算参数与流程 |
4.3.2 磁源强度的影响 |
4.3.3 粒子磁响应能力的影响 |
4.4 复合磁性粒子的磁源趋附实验研究 |
4.4.1 实验装置与实验流程 |
4.4.2 数据与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复合磁性粒子的磁自组装特性模拟研究 |
5.1 引言 |
5.2 磁粒子间相互作用模型 |
5.3 磁性粒子群的磁自组装行为仿真 |
5.3.1 蒙特卡洛仿真模型 |
5.3.2 粒子群磁组装计算流程 |
5.4 磁自组装结果分析 |
5.4.1 外磁场方向和强度对磁自组装状态的影响 |
5.4.2 磁粒子粒径对的成链状态的影响 |
5.4.3 粒子浓度与成链状态的关系 |
5.5 核壳型复合粒子成链实验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红外诱饵对抗技术的发展动向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红外诱饵对抗技术 |
2.1 原理 |
2.2 辐射特性 |
2.3 干扰效果 |
2.4 战术运用 |
3 发展动向 |
4 发展分析 |
5 结语 |
(10)海军光电装备技术的发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海军光电装备 |
2.1 光电探测 |
2.2 光电防御 |
2.3 光电进攻 |
2.4 光通信 |
2.5 光导航 |
3 发展动向 |
4 发展分析 |
5 结语 |
四、多功能复合诱饵剂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雷达系统的目标仿真及数据处理技术研究[D]. 李玉枝.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2]国外红外导引头及红外诱饵发展历程与展望[J]. 马贤杰,李国平,王洪静,陈宁,李增光,王鹏. 航天电子对抗, 2020(03)
- [3]红外导引头抗诱饵干扰研究[J]. 杨栋,高德亮,曹耀心,王凯旋,吴骁斌. 飞控与探测, 2020(03)
- [4]广藿香醇生物合成途径中转录因子对PatPTS的调控机制研究[D]. 陈秀珍.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5]红外诱饵剂理论设计及燃烧辐射性能研究[D]. 沙育林. 沈阳理工大学, 2020(08)
- [6]低燃温型红外诱饵剂的设计及性能研究[D]. 马冬晓. 国防科技大学, 2019
- [7]V2和C4蛋白在TYLCV致病及运动中的作用方式解析[D]. 赵文浩.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8]复合磁性纳米粒子制备及电磁响应特性研究[D]. 李石川. 北京理工大学, 2017(02)
- [9]红外诱饵对抗技术的发展动向与分析[J]. 李朝荣,郭宝录,李永,李宝宁. 舰船电子工程, 2014(09)
- [10]海军光电装备技术的发展分析[J]. 石永山. 舰船电子工程,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