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税费改革后征管工作要做到三忌三相结合

农村税费改革后征管工作要做到三忌三相结合

一、农村税费改革后 征管工作应做到三忌三结合(论文文献综述)

杨志平[1](2012)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理论与实践》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极大突破和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极大地解放了我国被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已久的生产力,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迸发出无限的生机活力。我国的经济在三十多年来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增长速度,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国家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制度优势与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高效活力相互配合,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劳动积极性、创造性,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得到了释放,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迅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中国的影响开始从点到线,从线到面,市场机制活跃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情况为进一步思考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兼容等问题提供了实践基础。与此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体制创新也日渐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不断变革的伟大历史进程,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论文试图在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中国共产党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飞跃过程,关注历代领导集体关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实践,深入把握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理论依据、时代背景、形成与发展历程、具体体制创新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历史经验、时代价值等,考察中国共产党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思考过程,通过对分析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历史性突破的丰富内涵,解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新的历史经验和时代价值,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倡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辩证关系。论文将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对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性突破和创新,分析其市场经济理论与体制创新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历史贡献。论文主体由五个部分构成:第一章,导论,主要从论文选题的背景和研究价值,国内外对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主要创新之处进行了阐述。第二章,主要阐述中国共产党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深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计划与市场的思想是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理论基础,世界市场是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逻辑起点,市场经济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苏联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变革的实践基础。第三章,阐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主要历程:.包括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通过对经济体制变革的理论创新,引领体制创新经历萌芽阶段、形成阶段、攻坚阶段、完善阶段,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建立、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四章至第九章,从农村经济体制、国有企业管理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对外贸易体制、社会保障体制等六个方面、全面阐述了市场经济具体体制变革的内涵。第十章,系统总结了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时代价值。根据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历史性突破,研究其经济学方面的时代价值,深化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规律性认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与创新对中国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探索、全球经济发展模式的历史启示,论文对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总结与阐述有如下创新之处:第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这一选题的新意在于论文作者并非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思想单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联系,而是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研究贯穿于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对中国经济体制探索的全过程,以为继续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供思想基础为目标进行研究。第二,以往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研究,往往是集中在对某一位领导人如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分析、概括,或是侧重对某一代领导集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学术研究,成果比较多,种类丰富。而对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甚少,本论文试图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为指导,实事求是地寻找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以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新一代领导集体在思想理论体系和思维方式方面的一脉相承性,深化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规律性认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与创新对中国经济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探索的历史启示。第三,从作者搜集到的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学术成果来看,大多都集中在从所有制、分配制度、经济运行机制等方面研究各领导集体核心成员的报告、讲话精神,而本论文作者则主要从农村经济体制、国有企业管理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对外开放与外贸管理体制、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全面阐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艰辛历程、时代价值,充分肯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重要地位,第四,在研究方法上,不仅综合运用了历史分析和逻辑分析、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经济思想和政策思想相结合的方法,而且更加注重经验分析和规范分析。

杨德强[2](2011)在《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财政体制通常由政府间支出责任安排、政府间收入归属的确定和政府间财力的纵向、横向均衡三大要素构成,具有稳定性、规范性和公平性特征。财政体制之所以备受决策者和学者长期关注,因为它是财政在履行其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稳定发展经济职能时,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权的唯一载体。建国以来,我国的财政体制大致可以分为两大阶段,一是建国之初到1980年,是中央高度集权模式,各级地方财力主要向上集中;二是1980年以后,实行真正的分级财政体制——1993年前是各种形式的包干制,1994年以后实施分税制财政体制。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实现了政府间财政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初步建立起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比较规范的财税基本制度,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政府财政实力显着增强;中央调控能力增强,促进了地区协调发展;加强和改善了政府宏观调控,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投资过热;强化了地方财政的预算约束,增强了地方加强收支管理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朱镕基和温家宝两任总理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其积极作用也在十几年中经受了时间和实践的检验。限于当时的历史发展特定阶段和改革时机的紧迫性,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重点理顺了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但是对省以下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财权划分以及规范运行没有过多涉及。在“增量调整、存量不动、双轨并行、逐步到位”的总体思路指导下,各省在“省以下”采取了各种各样的财政体制,带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需要改革和完善,这正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所在。本文对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理论进行了梳理,合理界定政府和市场职能范围、划分中央和地方以及地方各级事权财权、推进理财民主化等,并对国外的一些典型实践经验进行了概括和归纳。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以下问题:一是当前省以下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新老体制并行,按照中央关于新老体制渐进过渡的规定,各省以下财政体制在按照新体运行的同时,仍保留了部分老体制的分配格局。财力纵向分布不均衡,中央与省级分税制财政体制框架确定之后,各地按照中央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的要求,制定了省以下分税制体制:伴随着时间的推移,省市级和县乡级财政收支比重越来越不对称,县乡承担较高的支出却没有较多的财力与之匹配。地方财政收入质量不高,随着放权让利政策的实行和改革进程的加快,省以下非税收入规模增长较快;特别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越往基层财政越困难,越到基层非税收入比重越高。。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在基础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制度不统一,公共服务保障标准差距较大。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存在法制不健全、测算方法不科学、过分注重收入增长而忽视支出管理激励、转移支付模式需要优化等问题,需要进行转移支付制度改革。二是论述改革的必要性。分税制改革以来,“财权重心上移、事权重心下移”等导致了基层财政困难,影响了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需要改革省以下财政体制。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竞争激烈,加快城镇化进程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要求在明确地方政府间事权划分基础上,改革省以下财政体制。在我国,当前财力最弱的基层政府来承担着提供大部分基本公共服务的重任,“小马拉大车”,力不从心,因此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迫切要求改革省以下财政体制。三是梳理、分析改革思路。明确改革的方向、原则、目标、任务。坚持推进改革,调动地方各级积极性,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效率为目标,强化各级地方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四是探索改革基本路径。科学确定政府和市场的职能边界,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担负的职责,进而在省、市县地方政府间合理划分事权。以此为基础,加快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方向是坚持分税制,在政府层级太多、现有税种较少、没法在五级政府之间进行规范分税的客观条件下,实行以财力分享为核心、以税收分成共享为主、税种分享为辅的体制是必然选择。按照规范透明、统筹均衡、绩效评价原则,梳理转移支付改革的目标、思路,确定“以纵向支付为主、横向转移支付为辅”的改革模式,以推进财力和事权的进一步匹配,更好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五是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政绩考核机制、提升政府绩效管理水平、推进民主理财等几方面,论述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的配套改革措施。

毕红霞[3](2011)在《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支持研究》文中指出农村社会保障关系到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支持责任不断得到确立和强化,这对于缩小城乡差距,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维护社会公平与和谐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此为背景,从不同角度,围绕农村社会保障财政支持主体责任界定、财政支持方向选择、财政政策优化等问题展开具体研究,对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将会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研究总体采用了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既从制度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和财政学等理论角度构建了农村社会保障财政支持研究框架,又通过比较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等实证研究方法的运用,考察并设计了农村社会保障财政支持的运行机制。论文共分为十二章,第一章为导论,第二~四章为基础研究,主要包括研究综述、理论基础和国外经验借鉴;第五~八章为总体研究,包括财政支持实证分析、主体责任界定、支持方向选择和政策优化;第九~十一章为分类研究,分别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财政支持进行了研究,第十二章对全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尚待研究之处。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1)运用福利经济学与福利国家理论论述了财政支持农村社会保障的意义,运用公共财政与公共产品理论论述了财政支持责任确立的基础,运用利益集团与公共选择理论论述了财政主导社会保障的必然性,运用财政分权和财政联邦主义理论论述了财政支持责任划分的依据,由此构建了农村社会保障财政支持研究的完整理论依据。(2)国外农村社会保障财政支持的典型模式和典型国家的经验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财政支持提供重要的借鉴,即在尊重我国国情的前提下,财政支持应体现社会保障应有的社会性和福利性,坚持财政主导的多元化筹资,并且财政支持水平要适度,还应体现项目的差异性。(3)目前农村社会保障财政支持总体上存在着投入不足、城乡差异明显、结构欠合理等问题,而二元体制下农村社会保障财政资源被挤占,政府财权事权欠缺合理划分,财政支持责任尚缺法律约束和监督则是主要原因。对此,应从财政支持资金的筹集、分配、运营和监管等方面进行制度优化。(4)目前农村社会保障财政支持主体特点表现为政府开始承担筹资责任,但是中央负担总体较小,地方财政压力较大。因此合理的财政责任分担应为:中央应承担制度导向、最后兜底、大区域平衡和资金监管等财政支持责任;地方承担尽责补助、小区域平衡、困难补助和参保激励责任。(5)根据我国实际,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与完善可划分为城乡统筹和城乡统一两个阶段。城乡统筹阶段又可划分为两小阶段:第一小阶段的财政支持应是“低水平,广覆盖”,重点发展新农保和农村低保,保护农民工和失地农民,支持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第二小阶段的财政支持应是“适中水平,全面覆盖”,要推进农村社会保障项目的全面发展,并使主要保障项目全面覆盖,并且制度设计重衔接。“较高标准,城乡统一”阶段时的财政支持则应为缩小城乡保障标准差距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统筹层次和支持责任。(6)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府财政支持责任的确立,对制度推动作用较为显着,但对各层级财政的影响不同。数据测算进一步发现,未来制度建设中财政补贴新农保的压力总体不大,但农民参保积极性可能对财政补贴的依赖性较大。由此新农保的财政政策取向应为:构建地区差异的新农保模式,建立有限财政责任的财政补助模式,探索具有激励导向作用的财政支持方式。(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支持表现出财政支持责任相对明晰与部分模糊、财政补助资金增长迅速与供给不足、财政资金来源结构合理与主体单一三大矛盾。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对制度建设的财政需求考察可看出:新农合现有补助水平与农民需求差距明显,财政对新农合的支持水平需要且能够持续提高。且在制度建设中,应深度细化与明晰财政补助责任,适时与适度调整财政补助目标,以兼顾平衡和发展的理念确定财政补助方向,开拓新主体以补充资金来源。(8)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财政支持政策的落实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农村低保的保障能力,但现行农村低保仅是低层次的保障。通过恩格尔系数法对农村低保标准及财政支持的适度性进行测算表明,我国财政支持农村低保力度应该并有能力逐步加大,并且应建立农村低保资金政府分级分担机制,体现地域差异性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机制,以公共财政为主体兼具多元的筹资机制,实行多层次发展的制度建设思路。

马晓旭[4](2007)在《江苏省农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一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改革开放以来,投资和外贸出口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劲推动力量,而消费则不时处于疲软状态。与投资和出口相比,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重要条件,对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997以后,我国已进入买方市场,国内需求不足严重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启动国内需求显得尤为重要。2005年末,我国大陆人口中,农村人口比重达到57.01%,但是2005年农村人口消费总量仅占居民消费总量的26.8%,[1]我国农村市场消费潜力巨大。在目前城镇居民消费相对饱和,消费市场缺乏新热点的情况下,及时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对实现我国的经济增长目标,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具有重大意义。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以江苏省为个案,对“农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在深入考察国内外研究动态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为后面章节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研究了江苏农民消费现状和特征,定量分析了江苏农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剖析了制约江苏农民消费制约经济增长的原因。再次,在对江苏农民消费进行预测的基础上,构建了促进经济良性增长的消费模式。最后,综合前面研究结果,提出了促进江苏农民消费、拉动经济良性增长的对策建议。本文总共七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在考察国内外研究动态的基础上,评述了前人的贡献和不足,确定了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第二章农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本章主要运用定性分析方法,界定了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概念,分析了影响农民消费的一般因素,论述了农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以消费结构为基点,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是一条良性的、可持续的经济增长路径。第三章江苏农民消费现状与基本特征分析。本章主要运用ELES模型和灰色关联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分析了江苏农民消费的基本特征,江苏农民消费结构的特征,以及江苏农民消费结构的动态变化特征。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江苏省城乡居民消费差异明显,农民消费特征区域差异明显。(2)各类消费品的自价格弹性的绝对值比较大,而互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却比较小。交通通讯和居住的收入弹性较大。(3)江苏农民消费已基本进入小康阶段,对发展型消费的需求较大。第四章江苏省农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本章主要运用相关回归分析、投入产出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江苏农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变迁,江苏农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江苏城乡居民消费对各经济部门带动的比较等问题。主要结论为:(1)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因素是投资,农村居民消费的贡献低于城镇居民消费的贡献,并且呈下降趋势。(2)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带动略高于城镇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带动,再加上城镇居民消费正处于升级前的酝酿期,因此刺激农村消费将会带动国民经济的更快增长。(3)启动江苏农民消费将会带动制造业、农业的快速增长。第五章江苏省农民消费制约经济增长的原因透析。本章主要以抽样调查结果为依据,系统分析了江苏农民存在的问题及对经济增长的制约,深刻剖析了江苏农民消费存在问题的原因。得出以下结论:(1)江苏农民消费率较低、消费结构不合理和消费的非理性等问题制约着经济的持续增长。(2)影响江苏农民消费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其次依次是自身因素、制度因素和环境因素。第六章江苏农民消费态势预测与合理消费模式构建。本章主要运用灰色预测等方法预测了“十一五”江苏省农民的消费态势,定性构建了合理的消费模式。得出的主要结论是:(1)“十一五”期间江苏省农民的消费将会进入发展型消费的强劲阶段。(2)合理的消费模式涵盖合理的消费水平、优化的消费结构、科学的消费方式和理性的消费理念等内容。第七章促进江苏农民消费,拉动经济良性增长的路径。本章的主要观点是从增加农民收入、实践理性消费观、健全消费制度和改善农村消费环境等方面来促进农民消费,从而拉动经济良性增长。

王锋[5](2005)在《中国农村税费改革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村税费改革是我国在农村推行土地改革、实行家庭承包联产责任制之后的又一重大改革,改革的目的是要建立农民增收减负的长效机制,从而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为一场涉及到全社会成员的利益分配关系调整的深刻社会变革,农村税费改革被称为中国农村“第三次革命”,也引起了不少学者对改革进程和前途的关注。以往的研究大多是假设在维持现有税费制度格局基础上如何完善,思路多局限在政策设计者指定的框架内,而且大多研究仅限于对税费改革的试点阶段的成绩概括或者做法详细列举。多数学者在研究中往往追求理论翻新,就负担而说负担,最终当然无法解决负担问题。本文在研究中高度概括以往的研究情况,紧密结合中央关于“三农”的最新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两个趋向”等作为理论基础,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将研究核心放在如何解决配套改革阶段遇到的或可能遇到的问题,更注重从宏观制度层面提出解决方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前瞻性。全文由导论、五章主体内容和余论七个部分构成。 第一章、导论。首先阐述了本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其次,就国内外有关税收、农民负担、农村税费改革等相关内容,作了较为详细的归纳和概述。最后,就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以及本研究的创新作了说明。 第二章、中国封建社会农民负担和税费改革分析研究。本章通过纵向比较,主要探讨了封建社会农民负担和王朝存亡的关系,分析考察了历史上典型的税费改革,为推动今天农村税费改革提供重要参考。 第三章、国外涉农税收制度分析研究。本章通过横向比较,主要探讨了国外涉农税收制度的制度的特点:“使用者付费原则”或“直接受益原则”、一般不单独设立农业税,主体税种中或其他相关税种中给与农业一定优惠,有的表现为直接给予轻税政策,或者在统一的税率下实行大量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农业进行保护,给予农民以直接补贴。为我国解决农民负担问题,促进农村税费改革深化提供一定借鉴。 第四章、我国农民负担问题分析研究。本章主要通过重新界定农民负担含义、详细分析我国农民负担问题产生背景、农民负担构成及其特点、成因、危害等,指出农民负担沉重的根源所在:以分税制为代表的现行财政体制弊端和以“食之者众、生之者寡”为特点的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弊端结合,导致基层政府在人员机构膨胀的同时陷入了“吃饭财政”的困境,导致了税外收费的“三乱”产生,是加重农民负担的直接制度原因。从更深层次考虑,农民负担过重是我国重城轻乡、重工轻农、城乡分隔的“二元经济”和二元社会的产物,是政府推行剥夺农业、偏向城市的歧视性国民收入分配政策的必然

陈艳[6](2005)在《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农民收入是关系到农业能否迅速发展,农村能否现代化的关键问题,甚至是制约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然而我国当前农民收入现状却不容乐观,20世纪80年代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左右,90年代降到不足5%;199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9%,1997年只增长4.6%,1998、1999年分别为4.3%和3.8%,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增长2.1%,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4%相差甚远,尤其是1998年-2000年,农民从农业中获得的收入分别比上年减少28元、53元和48元,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连续3年绝对减少,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从未有过的。而且纯农户和以农业为主的兼业户人均纯收入连续2年绝对减少,1999年-2000年,纯农户和以农业为主的兼业户人均收入分别比上年减少13元和20元。2001年农民收入增长率恢复到4%,2002年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为4.8%,但仍然远远低于城市居民收入增幅。来自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的材料显示,1997年至2003年的7年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最高的年份为4.8%,最低只有2.1%,7年平均下来只有4%,仅相当于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平均增幅的一半。农民收入停滞不前的状况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不仅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使得整个国民经济陷入了一种低水平均衡陷阱。在这种状况下,如何找到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就十分必要。 本论文的研究基于以下几点假设:1、农业生产经营机制合理,农业生产是发展的,农民收入必然是增加的;2、农民收入增长经济社会环境改善,农民收入必然是增加的;3、农民收入增加,农村社会必然是发展的。本论文采用系统分析方法,模型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及归纳、演绎和推理的多种分析方法详细研究了我国农民收入构成及演变历史,找到了制约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原因,并对比国外和国内先进省份农民收入增长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本论文共分七章。首先是导言部分,主要介绍本论文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思路、方法以及创新点。第一章,农民收入增长的理论基础。在区分概念的基础上,介绍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的相关理论。第二章,农民收入构成及演变历史分析。首先详细分析农民收入来源(包括对家庭经营收入、劳动报酬收入、财产性转移性收入和农业收入、非农业收入、财产性转移性收入两大类)的结构变化特征和变化趋势预测;其次分析了自改革开放以来,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地域

张美芳[7](2004)在《经济转轨时期中国公共财政体系的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经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政府职能、财政运行模式必须与之相适应。同时改革开放的实践也表明,中国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形成的政府职能、财政运行机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从经济总体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市场取向的改革打破了政府直接管理经济的基础条件,政府对经济只能实施间接管理;二是改革逐步打破了收入分配的计划化,形成了收入分配市场化格局,因而财政收入多少已不再取决于计划,而是取决于市场形势;三是工业化推进和经济增长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加大了公共产品需求规模,要求政府解决“市场失灵”,转化职能,构建公共财政体系。从财政运行状况看,存在严重的财政收支“越位”与“缺位”,财政长时期难以走出困境。综观世界上实行市场经济制度国家的财政运行机制,尽管形式各异,侧重点多样,但其基本模式是相似的,这就是,以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为口径界定财政的职能范围,并以此构建公共财政体系。如何构建中国公共财政体系?论文从公共财政的一般理论入手,阐明公共财政是市场经济的特殊类型,有市场经济体制必定有公共财政;接着详细分析了中国财政运行状况,揭示了政府收支的“缺位”与“越位”只是一种表象,其实质是财政职能的结构性缺陷。同时从理论和实践阐述构建中国公共财政体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然后分析了中国公共财政的理论基础及内涵,并对中国经济转轨与公共财政关系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转轨时期中国公共财政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总体思路和目标;最后就公共财政体系构建的主要内容分别进行详细论述。 除引言和结束语外,正文共分七个部分: 首先,介绍西方公共财政的发展过程以及现代西方公共财政的基本理论、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职能,为中国构建公共财政体系打下理论基础。第二,回顾了中国公共财政问题的提出及理论研究进程;分析中国财政运行状况,指出中国构建公共财政体系在财政运行机制方面存在的主要差距;从经济学分析角度阐述中国构建公共财政体系是市场经济取向的必然选择,中国建立公共财政势在必行。第三,分析了中国公共财政的理论基础及与西方公共财政的不同点;论述中国经济转轨与公共财政的互动关系;提出转轨时期中国公共财政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是:市场原则、发展原则、适合国情原则、公平与效率原则.第四,详细论述了中国公共财政收入体系的构建,从西方与中国的收入规模、收入结构的对比分析、实证分析、数理分析得出:中国应建立“以税收为主、收费为辅”的收入体系;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宜保持在25%左右;中国最大宏观税负不宜超过34%.第五,详细论述了中国公共支出体系的构建,通过西方国家财政支出规模、结构的比较分析以及对中国财政支出体系的实证分析、数理分析得出:中国必须通过非税收入的规范和治理,来提高财政支出水平;中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应设定在20一30%之间;在结构上应退出竞争性领域的基本建设,增加基础设施等公共资本;大力削减行政管理费和企业亏损补贴、价格补贴等,增加文教科卫、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支出.第六,阐述了中国公共财政管理体系构建的内容,它包括政府预算制度的改革;财政支出效益评价制度、政府采购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三大支出核心制度的建立;以及财政监督制度和公共财政法律体系的建设。第七,阐述了中国公共财政宏观调控体系的构建,对中国财政政策的历史运用进行了分析评估,介绍了美、日两国财政政策的运用概况,并得出有益启示,根据中国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中国财政政策走势的思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掌握财政政策的特点和运用条件,近期要与时俱进地调整和完善积极的财政政策,同时提出,中国的长期政策仍应是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 本文的主要结论: 1、中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完善财政运行机制,构建公共财政体系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 2、根据公共财政理论和发达国家公共财政模式的启示,中国公共财政体系构建的目标是:具有“规范化的财政收入、公共化的财政支出、法制化的财政监管、宏观化的调控体系.” 3、在政府收支规模上,预算内收支规模相对“缺位”,而整个政府收支规模并不“缺位”;从宏观税负看(包括预算外及基金),中国目前的水平并不低,因此提高中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有效途径和主要措施应主要通过加速“费改税”步伐,建立 “以税收为主,收费为辅“的收入体系. 4、中国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方向和重点是:适当削减经济建设性支出,退出竞争性领域投资,增加基础设施等公共资本;大力削减行政管理费支出和价格补贴及企业亏损补贴;增加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和社会保障支出. 5、科学的财政管理是公共财政制度的重要特征,有效的管理机制必须具有健全的财政法制.中国必须加强财政法制建设,使公共财政管理框架建立在坚实的法律基础之上,让财政收支活动的每个环节都有法可依。 6、中国

王聪[8](2004)在《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是在我国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和切入点的背景下,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来源、使用、效果及监督等资金管理有关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目的是欲从体制改革入手探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办法,提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理论和相应的资金管理办法及政策建议,并得出如下基本结论: 第一、首次提出了构建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体制的初步设想。研究认为目前应由国家林业局担任资金拨付主体,凭借细化的林业部门预算这一载体,引入民营机制,资金实行先借款使用,将资金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直接拨入经营使用者借款户,并通过报账制等办法来有效监督借入资金的合理使用。 第二、本研究全面系统地从财税、金融两个领域探讨筹措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各种措施,提出了BOT融资方式,并建议采用绿色彩票筹资等多种方式,初步解决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单一和短缺的问题。 第三、结合国库单一账户制度和部门预算等财政管理制度的改革,提出了改革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拨付渠道的建议和报账制的财务管理办法。 第四、创新建立森林生态效益会计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借鉴天然林保护工程资金的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中央财政预算中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专户,对补偿资金实行财政审批,列收列支,同时可以考虑将现有育林资金逐步纳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 第五、针对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的实际,采取资金检查的主要对策。包括:(1)改革现行的会计管理体制,在资金最终落实之前,推行会计委派制来加强单位内部会计监督职能,实现委托者对受托者的制衡。(2)财政实行预、决算管理和跨省交叉预算复审制度;各级审计部门的监督和国家林业局对资金的稽查,实现事前、中、后全过程监管。(3)建立总稽查特派员制度。 第六、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使用效果的评价,目前由于缺乏不同地域范围的标准,而只是按全国统一的标准来评价,存在不公平和难操作的具体问题。提出了不同成活率等级下,苗木费用的补助办法。至于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价,在这些效益货币化或资本化之前,是难以做出客观评价的,只能得出宏观和定性的结论。 第七、提出了一些有关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的新设想与方法,存在与现行法规政策不衔接、不匹配的问题,因而迫切需要对现有制度的调整,以建立完备的政策法规体系,以法管理资金活动。

胡碧玉[9](2004)在《流域经济论》文中提出流域经济是一种以自然河流水系为基础,流域人、财、物资源配置为核心的亚区域和跨区域经济系统。 人类的文明,最早均起始于大江大河之畔,世界四大古代文明都发源于一些着名的河流两岸。当代世界各国,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对流域及河流的综合治理和开发。就目前而言,国内外学者对流域经济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对流域经济更注重对“水域”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研究,缺乏对流域经济这个亚区域和跨区域经济系统的诸多要素的系统分析;对流域产业带的分析更多的是以“三角洲”为边界,而缺乏上中下游的产业合理布局与利益互动互补的研究;对流域开发的模式有所研究,但很少用要素禀赋和分工协作的原理,进行流域经济开发模式和经济增长模式的研究;对流域综合开发中上中下游经济差距的形成机制和利益互补机制的研究也薄弱。我国是世界上拥有众多江河的国家之一,今天对流域经济进行综合开发与治理,已成为我国合理布局生产力,发展经济,缩小地区差距、实现经济协调发展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因而,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流域开发模式,促进我国江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与区域协调发展,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需要。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为研究基础,借鉴西方经济学分析方法,尤其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以规范分析方法为主、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定性分析方法为主、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以宏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观分析为主等方法,对流域经济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研究。 论文的第一章,导论。第二章,分析了作为整个论文分析基础的基本理论,即:流域经济的内涵、特征、开发模式等问题,借以为论文其它章的分析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分析了流域经济的开发战略目标及模式,对流域经济的作用及运行机制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切合我国实际的“增长链”开发模式。第四章,论文分析流域经济产业带的合理布局、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着重运用分工与协作理论,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各展所长、共同发展”的原则,对流域进行产业合理布局,并对流域主导产业的选择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第五章,论文论述流域经济与城市的合理布局问题,着重分析城市增长极的作用、产权改革、经营城市等问题。第六章,论文分析了流域经济与“三农”出路问题,着重分析了流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城乡统筹,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增收等问题,力求探讨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促进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第七章,论文分析了流域经济差异与非均衡协调发展,着重探讨了流域经济差异形成的原因等问题,提出了解决差异和实现流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第八章,论文论述了流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用五个统筹的理论,指导流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尤其着重探讨流域资源环境保护,以及发展生态旅游业、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制度创新,促进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第九章,论文进一步揭示了流域经济开发中市场的失灵,指出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在流域经济开发中的作用,以及在我国流域经济开发中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最后,论文进行流域经济实证研究,以嘉陵江流域为例,对嘉陵江流域经济的开发开放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具体探讨。 与同类型研究成果相比,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新的思考与探索: 1、从宏观理论分析的角度对流域经济问题作系统、全面的研究。克服了以往国内外学者对流域经济的研究仅限于注重对“水域”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研究,对流域经济这个亚区域和跨区域经济系统的开发战略目标和模式、产业布局、城市布局、流域经济与“三农”出路、流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分析较少的不足,把流域经济的开发战略目标和模式、产业布局、城市布局、“三农”、经济利益补偿、可持续发展等纳入了分析框架,使流域经济问题的研究更系统、完整和全面化。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提出了增长链开发模式。突破己有的经济增长理论,对经济增长理论进行了创新,提出增长链开发模式。增长链开发模式它是一种梯度开发模式与点-轴一面开发模式并举的综合开发模式。其基本思想是把梯度开发模式与点一轴一面开发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流域经济开发中,增长极开发、梯度开发与点轴面开发模式并存,通过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所形成的点状开发、点轴面所形成的带状开发与整个流域经济上中下游总体上的合理分工、梯度开发有机结合起来,进而形成带状的巨大增长链。利用流域经济中河流系统自身拥有的特殊功能来有效地组织流域经济,使河流经济的开发进程与流域经济的发展布局之间始终保持着协调的关系,这必将有利于实现流域经济的非均衡协调发展。 3、提出了建立流域经济上中下游的利益补偿机制。流域经济系统是一种以自然河流水系为基础,流域人、财、物资源配置为核心的亚区域和跨区域经济系统。针对流域开发是个系统工程,提出流域经济的开发必须?

李丽敏[10](2002)在《吉林省农村税费改革的研究》文中提出农村税费改革是近年来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减负的大事,是继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改革。吉林省已经开始在个别市进行试点,由于此项工作的复杂性,许多深层次问题开始浮出水面,给农村税费改革顺利进行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本文从六个方面对此进行了分析。 1.税费改革的主要内容。介绍了农村税费改革的内涵,包括对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屠宰税、乡统筹、村提留、劳动积累工、义务工所进行的改革和调整。 2.农村税费改革的必要性。 3.农村税费体系的沿革。分别论述了农业税收体系,农民负担问题的沿革和农民负担的现状。 4.国际国内农村税费构成情况和比较分析。在国际方面,对比了国内外对农业税收和各项收费的管理。在省份比较研究方面,选取了在农村税费改革实施中具有代表性的试点省(市、县),与吉林省的改革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此找到吉林省与其它地区的差距所在,对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在吉林省全面铺开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5.吉林省农村税费改革构想。根据以上分析,以及吉林省的实际情况,建议分三阶段完善和实施吉林省农村税费改革方案。 6.吉林省农村税费改革的对策建议。提出了吉林省农村税费改革的十一点建议,从加大投资力度、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完善政策体系、加快乡镇机构的改革、促进农民增收、规范操作“一事一议”、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推进农村教育体制改革、解决抛荒问题、做好税收宣传工作和税收征管工作、强化法律保障工作等几方面加快改革步伐,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税费改革后 征管工作应做到三忌三结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村税费改革后 征管工作应做到三忌三结合(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价值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1.4 创新之处
2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基础
    2.1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理论依据
        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计划与市场的思想是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理论基础
        2.1.2 世界市场是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逻辑起点
    2.2 苏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
        2.2.1 苏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2.2.2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
    2.3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和改革问题的提出
        2.3.1 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的形成
        2.3.2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问题的提出
3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历史进程
    3.1 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萌芽时期:对商品经济的探索与争鸣
        3.1.1 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探索
        3.1.2 关于社会主义商品交换的探索
    3.2 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时期
        3.2.1 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有计划商品经济”阶段
        3.2.2 从“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
    3.3 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完善发展阶段
        3.3.1 确定国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阶段
        3.3.2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
4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问题
    4.1 农村土地制度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4.1.1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4.1.2 农村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4.2 农村财税体制改革
        4.2.1 农村财税体制改革
        4.2.2 农村税费改革
    4.3 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创新的展望
        4.3.1 继续完善农村经济体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4.3.2 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
        4.3.3 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
        4.3.4 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4.3.5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
5 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问题
    5.1 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
        5.1.1 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
        5.1.2 国有企业改革取得的成就与经验
    5.2 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创新问题
        5.2.1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的确立及外部共同治理结构
        5.2.2 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和完善
6 财税体制改革问题
    6.1 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的历程
        6.1.1 1980—1993年的财税改革
        6.1.2 1994年开始的财税体制全面改革
        6.1.3 1998年后公共财政体制改革
    6.2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与创新的展望
        6.2.1 实现公共财政体系由建设财政向服务财政转变
        6.2.2 建立中央与地方财权事权和财力相匹配的财政管理体系
        6.2.3 要推动预算制度改革,加强预算管理
        6.2.4 要建立规范、公开、透明的转移支付制度
        6.2.5 切实加强对财政收支的监督
        6.2.6 继续推进深层次的税制改革
7 金融体制改革问题
    7.1 中国金融体制由计划向市场的转轨
        7.1.1 20世纪80年代中国金融体系的演变
        7.1.2 20世纪90年代后的金融体制改革
    7.2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与创新的展望
        7.2.1 实现金融主体多元化,深化金融企业改革
        7.2.2 完善金融市场结构
        7.2.3 改革金融调控机制
        7.2.4 改革金融监管体制
8 对外开放与外贸体制改革问题
    8.1 中国对外开放的历程和成就
        8.1.1 传统体制下的对外经济关系
        8.1.2 对外开放基本方针的提出和完善
        8.1.3 对外开放的历程和成就
    8.2 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与政策的调整
        8.2.1 中国对外贸易体制的改革
        8.2.2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
    8.3 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思路与展望
        8.3.1 采取切实措施,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8.3.2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在对外开放中增强企业竞争力
        8.3.3 创造适应对外开放要求的体制环境
        8.3.4 努力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8.3.5 广泛开展区域经济合作
9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问题
    9.1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历程与成就
        9.1.1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及其改革历程
        9.1.2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的成就
    9.2 进一步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创新的展望
        9.2.1 提升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完善国民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9.2.2 推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发展,提升社会保障制度影响力
        9.2.3 改革社会保障的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社会保障稳定投入机制
        9.2.4 规范对社会保障配套制度建设和管理,增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成效
10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时代价值
    10.1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0.1.1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体制改革的发展规律
        10.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宏观目标
    10.2 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10.2.1 扬弃西方市场经济理论
        10.2.2 重新解读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10.2.3 影响世界经济发展
    10.3 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10.3.1 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10.3.2 社会主义如何认识资本主义
        10.3.3 传统马克思主义如何向现代马克思主义转变
结束语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2)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选题来源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述评
        1.2.1 国外有关研究文献述评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2.3 综合评述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1.4.1 主要创新点
        1.4.2 主要不足
2. 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理论分析
    2.1 财政分权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2.1.1 财政分权理论的产生
        2.1.2 财政分权理论的发展
    2.2 省以下财权事权划分规律
        2.2.1 市场和政府职能划分的动态考察
        2.2.2 政府分级划分事权的理论依据
        2.2.3 政府分级划分事权的原则及模式
        2.2.4 政府分级划分财权的原则及方式
    2.3 财政体制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3.1 纵向转移支付与区域协调
        2.3.2 横向转移支付与区域协调
        2.3.3 转移支付与跨区域公共品的提供
    2.4 国外省以下财政体制的概括和梳理
        2.4.1 联邦制政府的财政体制模式
        2.4.2 中央集权和分权相结合政府的财政体制
3. 省以下财政体制现状分析
    3.1 分级包干财政体制
        3.1.1 "划分收入、分级包干"体制
        3.1.2 "划分税收、核定收支、分级包干"体制
        3.1.3 包干制财政体制简要评价
    3.2 分税制财政体制
        3.2.1 分税制改革的背景
        3.2.2 分税制改革的试点与推行
        3.2.3 分税制改革主要内容
        3.2.4 分税制改革取得的成绩
    3.3 当前财政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省以下分税制改革未能继续深化
        3.3.2 省以下新老体制并行
        3.3.3 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
    3.4 省以下转移支付现状及问题
        3.4.1 省以下转移支付现状
        3.4.2 省以下转移支付存在问题
    3.5 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基本评价
        3.5.1 省直管县财政改革成效
        3.5.2 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存在问题
4. 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现实要求
    4.1 解决基层财政困难迫切要求改革省以下财政体制
        4.1.1 基层财政困难的具体表现
        4.1.2 基层财政困难的体制性原因
        4.1.3 基层财政困难的政府事权划分原因
    4.2 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迫切要求改革省以下财政体制
        4.2.1 区域经济发展要求明确政府间事权划分
        4.2.2 城镇化进程加快要求明确政府间事权划分
        4.2.3 城市基础设施完善要求明确政府间事权划分
    4.3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改革省以下财政体制
        4.3.1 政府职能定位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4.3.2 支出结构调整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4.3.3 财力均衡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5. 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方向原则和目标
    5.1 方向和原则
        5.1.1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政府适度干预
        5.1.2 明晰划分地方政府事权,理清各自支出重点
        5.1.3 合理配置地方政府财力,规范财政资源分配
        5.1.4 强化财政预算管理,提高公开透明度
    5.2 目标: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5.2.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内涵诠释
        5.2.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国外实践借鉴
        5.2.3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界定
        5.2.4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模式选择
        5.2.5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途径
6. 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路径
    6.1 事权合理划分
        6.1.1 地方各级政府间事权划分国外借鉴
        6.1.2 地方各级政府间事权划分历史借鉴
        6.1.3 省市县事权的科学定位
    6.2 财力科学分享
        6.2.1 分享体制改革需要保护调动地方积极性
        6.2.2 分享体制需要法制化制度安排
        6.2.3 分享体制改革需要以财力分享为核心
    6.3 加快转移支付制度改革
        6.3.1 改革原则
        6.3.2 改革目标
        6.3.3 改革基本思路
        6.3.4 改革具体方案
    6.4 省直管县财政改革需要处理好五大关系
        6.4.1 处理好省和市的关系
        6.4.2 处理好市和县的关系
        6.4.3 处理好省管理力量和科学化精细化要求的关系
        6.4.4 处理好零和竞争与资源统筹的关系
        6.4.5 处理好市县分治和城镇化进程的关系
    6.5 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的配套改革
        6.5.1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6.5.2 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和指标体系
        6.5.3 推进政府绩效管理
        6.5.4 提升财政管理民主化水平
参考文献
博士生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3)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路线与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上篇:基础研究
    2 农村社会保障财政支持的研究综述
        2.1 国内研究现状
        2.2 国外研究现状
        2.3 简要述评
    3 农村社会保障财政支持的理论基础
        3.1 农村社会保障及财政支持的基本内涵
        3.2 农村社会保障财政支持的基本理论依据
        3.3 农村社会保障财政支持的综合效应
    4 国外农村社会保障财政支持的实践及其启示
        4.1 国外农村社会保障财政支持模式及其特点
        4.2 典型国家农村社会保障财政支持的实践
        4.3 国外农村社会保障财政支持对我国的启示
中篇:总体研究
    5 农村社会保障财政支持的实证分析
        5.1 农村社会保障财政支持的数量特征
        5.2 农村社会保障财政支持的政策评价
        5.3 农村社会保障财政支持存在问题的成因
    6 农村社会保障财政支持主体责任界定
        6.1 财政支持主体构成及特征
        6.2 农村社会保障财政支持主体责任界定的理论依据
        6.3 农村社会保障财政支持主体间的相互关系
        6.4 农村社会保障财政支持主体责任的界定
    7 农村社会保障财政支持方向选择
        7.1 农村社会保障建设阶段的划分
        7.2 城乡统筹阶段的财政支持
        7.3 城乡统一阶段的财政支持
    8 农村社会保障财政支持政策优化
        8.1 农村社会保障财政支持的基本理念
        8.2 农村社会保障财政支持的基本原则
        8.3 农村社会保障财政支持资金筹集机制的完善
        8.4 农村社会保障财政支持资金分配机制的完善
        8.5 农村社会保障财政支持资金运营机制的完善
        8.6 农村社会保障财政支持资金监管机制的完善
下篇:分类研究
    9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财政支持研究
        9.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变迁
        9.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政支持政策评价
        9.3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政可持续支持能力分析
        9.4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政支持政策优化
    1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财政支持研究
        10.1 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变迁
        10.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支持政策评价
        10.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可持续支持能力分析
        10.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支持政策优化
    11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财政支持研究
        11.1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制度变迁
        11.2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财政支持政策评价
        11.3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财政支持的适度性及能力分析
        11.4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财政支持政策优化
    12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12.1 研究结论
        12.2 研究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4)江苏省农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关于消费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1.3.2 经济增长研究动态
        1.3.3 消费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动态
        1.3.4 总评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文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农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分析
    2.1 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概念界定
        2.1.1 消费需求、投资需求与出口需求的概念界定及关系辨析
        2.1.2 消费结构与消费需求结构的概念界定及关系辨析
        2.1.3 经济增长含义界定
    2.2 影响农民消费行为因素的一般分析
        2.2.1 经济因素与农民消费
        2.2.2 消费者因素与农民消费
        2.2.3 制度因素与农民消费
        2.2.4 消费环境与农民消费
    2.3 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分析
        2.3.1 消费需求总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分析
        2.3.2 消费需求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分析
        2.3.3 消费结构优化与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第三章 江苏省农民消费现状与基本特征分析
    3.1 江苏省农民消费特征的基本分析
        3.1.1 江苏省农民消费的区域特征分析
        3.1.2 江苏省城乡居民消费特征差异分析
        3.1.3 江苏省不同收入组农民的消费特征分析
    3.2 江苏省农民消费结构的静态分析——ELES 模型分析
        3.2.1 ELES 模型及其估计方法
        3.2.2 江苏省农民消费结构的ELES 的分析
        3.2.3 主要结论
    3.3 江苏省农民消费结构变动分析——灰色关联模型
        3.3.1 灰色动态关联分析原理
        3.3.2 江苏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灰色动态关联分析
        3.3.3 主要结论
第四章 江苏省农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4.1 江苏省农民消费与国民经济增长关系的历史变迁
        4.1.1 第一阶段:农民有效消费需求增强,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
        4.1.2 第二阶段: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农民消费支付能力减弱
        4.1.3 第三阶段:国民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农民消费增速相对较慢
        4.1.4 第四阶段:农民有效消费需求不足,严重制约经济增长步伐
    4.2 江苏省农民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4.2.1 江苏省农民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
        4.2.2 江苏农民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模型分析
    4.3 江苏城乡居民消费对国民经济各部门贡献比较分析
        4.3.1 江苏农民消费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贡献分析
        4.3.2 江苏城镇居民消费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贡献分析
        4.3.3 江苏农民消费与城镇居民消费对各部门贡献比较分析
        4.3.4 主要结论
第五章 江苏省农民消费制约经济增长的原因透析
    5.1 江苏省农民消费存在问题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5.1.1 农民消费率较低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5.1.2 农民消费结构不合理影响了经济良性增长
        5.1.3 非理性消费给经济增长带来负面效应
    5.2 江苏省农民消费存在问题原因透析
        5.2.1 经济因素对农民消费的制约
        5.2.2 自身因素对农民消费的影响
        5.2.3 制度因素对农民消费的抑制
        5.2.4 环境因素对农民消费的限制
第六章 江苏省农民消费态势预测与合理消费模式构建
    6.1 “十一五”期间江苏省农民消费态势预测
        6.1.1 灰色预测模型原理
        6.1.2 江苏省农民消费需求结构预测及关联分析
        6.1.3 主要结论
    6.2 促进经济良性增长的农村居民消费模式构建
        6.2.1 保证合理的消费水平
        6.2.2 构建优化的消费结构
        6.2.3 创建科学文明的消费方式
        6.2.4 培育理性的消费理念
第七章 促进江苏农民消费,拉动经济良性增长的路径
    7.1 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提高农民消费需求
        7.1.1 多种措施增加农民农业收入,提高农民购买力
        7.1.2 质量并举加快农业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非农收入
        7.1.3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不断提高农民收入
    7.2 实践理性消费观,促进农民消费理性化
        7.2.1 开源节流,实践生产领域的理性消费
        7.2.2 加强消费引导,培育“理性的消费者”
        7.2.3 完善制度支撑,为理性消费的实现提供硬约束
    7.3 建立健全农村相关制度,提供农民消费的政策保障
        7.3.1 完善农村社保制度,降低农民消费预期的不确定性
        7.3.2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7.3.3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要素市场
    7.4 加强农村消费环境建设,满足农民消费的客体需求
        7.4.1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民消费环境
        7.4.2 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满足农民的消费需求
        7.4.3 加快构建新型购销网络体系,提高流通效率
        7.4.4 整顿农村市场秩序,维护农民的消费权益
        7.4.5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农民提供优美的环境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5)中国农村税费改革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1.1 亚当.斯密的税收理论
        1.2.1.2 瓦格纳的税收理论
        1.2.1.3 凯恩斯学派的税收理论
        1.2.1.4 供应学派的减税理论
        1.2.1.5 税收的最高三原则
        1.2.1.6 马克思的“六项扣除”原则
        1.2.1.7 公共产品与公共财政理论
        1.2.1.8 制度变迁理论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2.1 “费改税”与减税的概述
        1.2.2.3 对农村税费改革前试点模式研究
        1.2.2.4 对现行农村税费改革的研究
        1.2.2.5 对现行农村税费改革的配套改革研究
    1.3 研究的方法及思路
    1.4 研究的创新及拓展
第二章 中国封建社会农民负担和税费改革分析研究
    2.1 封建社会的农民负担考察
    2.2 封建社会的税费改革考察
        2.2.1 两税法
        2.2.2 一条鞭法
        2.2.3 摊丁入亩
        2.2.4 火耗归公
        2.2.5 黄宗羲定律
    2.3 本章小结:历史上农民负担和税费改革的借鉴
第三章 国外涉农税收制度分析研究
    3.1 国外涉农税收制度特点
        3.1.1 现在还征收农业税的国家的特点
        3.1.2 现在不征收农业税的国家的特点
        3.1.2.1 消除“身份性税收”
        3.1.2.2 给予农业一定的税收优惠
        3.1.2.3 政府补贴农业
    3.2 本章小结:国外涉农税收制度的借鉴
第四章 我国农民负担问题分析研究
    4.1 研究农民负担的目的
    4.2 对农民负担的重新界定
        4.2.1 农民负担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4.2.2 农民负担是一个综合的范畴
        4.2.3 农民负担是一个公平的范畴
        4.2.4 对农民负担的界定(定义)
    4.3 农民负担问题的提出及产生背景
        4.3.1 农民负担问题的提出
        4.3.2 农民负担问题产生的背景
        4.3.2.1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和停滞
        4.3.2.2 基层政府及部门、人员的膨胀
        4.3.2.3 现行分税体制不完善
    4.4 农民负担沉重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4.4.1 “头税”(含涉农各税)
        4.4.2 “二税(”三提五统)
        4.4.3 “三税”(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集资、摊派、罚款等)
        4.4.4 “两工”负担
        4.4.5 “暗税”(剪刀差)
        4.4.5.1 “剪刀差”的形成原因
        4.4.5.2 “剪刀差”的严重危害
        4.4.5.3 消除“剪刀差”的可行途径
第五章 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和配套阶段有关问题分析研究
    5.1 农村税费改革的开始和进展情况概述
    5.2 对农村税费改革目标的探索和认识
        5.2.1 对农村税费改革目标的探索
        5.2.2 对农村税费改革目标的认识
        5.2.2.1 对试点改革阶段目标的认识
        5.2.2.2 对配套改革阶段目标的认识
    5.3 对农村税费改革试点阶段分析和反思
        5.3.1 单纯的“费改税”不能解决农民负担问题
        5.3.2 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层阻力分析
    5.4 对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的有关问题的认识
        5.4.1 对确保农民负担明显减轻、不反弹的认识
        5.4.2 对农村公共产品提供和保障的认识
        5.4.3 对取消农业税的认识
        5.4.4 对WTO 框架下政府农业支持政策选择的认识
        5.4.5 对制约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体制障碍的认识
        5.4.6 以制度变迁破解农村税费改革中的难题
    5.5 本章小结:对农村税费改革的回顾与分析
第六章 江苏省农村税费改革分析研究
    6.1 江苏省农村税费改革开始、进展、成效
        6.1.1 指导思想
        6.1.2 改革思路
        6.1.3 改革的目标
        6.1.4 改革主要内容
        6.1.5 改革成效
    6.2 江苏省农村税费改革中存在的问题、难点及对策
        6.2.1 税费改革中已经基本得到解决的问题
        6.2.1.1 农民负担不平衡(农户和地区之间)和农业特产税征收难
        6.2.1.2 一些地方“两工”负担依然很重
        6.2.1.3 农业税征管方式的改革
        6.2.1.4 妥善解决税改后村级运转难问题
        6.2.2 配套改革阶段需要巩固成果和重点解决的问题
        6.2.2.1 继续做好村级债务化解工作
        6.2.2.2 继续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6.2.2.3 继续缓解乡镇财政困难和促进职能转变
        6.2.2.4 继续完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
    6.3 对江苏省农村税费改革基层实践的调查研究
        6.3.1 对徐州市农村税费改革的调查研究
        6.3.2 对铜山县税费改革后农税征管难的调查研究
        6.3.3 对沭阳县化解乡村债务的调查研究
        6.3.4 对苏州市实行“一事一议”公平负担的调查研究
        6.3.5 对涟水县调整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调查研究
        6.3.6 农村税费改革后的民意调查及情况简析
        6.3.6.1 税费改革后的民意调查情况
        6.3.6.2 对民意调查情况的简要分析
    6.4 本章小结:江苏省农村税费改革的实践与经验
第七章 余论
    7.1 离开制度的框架无法理解农民负担
    7.2 离开制度的变迁无法解决农民负担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二、农民收入问题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四、研究方法、创新点及本论文的不足
第一章 农民增收的理论基础
    一、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定义与计算方法
    二、农民收入增长的相关理论基础
第二章 我国农民收入构成与演变历史分析
    第一节 我国农民收入构成分析
        一、近年来农民收入的变化情况
        二、农民收入来源的结构变化特征分析
        三、农民收入来源的趋势预测及增收潜力分析
    第二节 改革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模式分析
        一、不同时期农民收入增长模式
        二、不同地域农民收入增长模式
第三章 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影响因素分析
    一、农业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二、农业外部增收环境分析
第四章 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第一节 农民农业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实证分析方法
        二、实证分析过程
    第二节 农民非农业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非农业收入则是我国目前农民收入增长贡献的主体
        二、非农业收入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的假设条件及指标选取
        三、非农业收入各影响因素通径分析过程
    第三节 农民收入增长典型实例分析
        一、三峡工程的投资拉动促使湖北省秭归县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二、湖北监利:农产品价格增长缓慢,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迅速制约农民收入增长
        三、发展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促使湖北薪春县九棵松村的农民收入迅猛提高
        四、打工经济成为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寒坡乡殷家弯村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本章结论与建议
第五章 发达省份农民收入增长比较分析
    一、苏、浙、粤、鲁四省农民收入总量的比较
    二、苏、浙、粤、鲁四省农民收入结构的比较
    三、苏、浙、粤、鲁四省农民收入增长方式比较
    本章结论与建议
第六章 农民收入增长长效机制的构建及国外经验借鉴
    第一节 长效机制的构建
        一、机制的基本概念
        二、农民收入增长长效机制的构成及其应包含的内容
        三、农民收入增长长效机制建立的原则
    第二节 发达国家及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经验借鉴
        一、实施农业保护政策
        二、提高农民组织程度
        三、推行农业产业化
        四、完善农业科研体制
    本章结论与建议
第七章 建立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
    第一节 我国农民收入增长长效机制软环境建设
        一、改革农业制度,建立制度性的长效机制
        二、完善农业政策,建立政策性的长效机制
        三、规范市场环境,建立发达的中介市场组织
        四、规范政府行为
    第二节 我国农民收入增长长效机制硬环境建设
        一、发展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使农民非农化,提高农民非农收入
        二、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发展农业产业化,延长产业链条
        三、发挥比较优势,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四、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升农民素质
        五、大力推广农业科技
    第三节 我国不同区域农民收入增长长效机制建立
        一、一类地区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二、二类地区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三、三类地区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四、四类地区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统计
致谢

(7)经济转轨时期中国公共财政体系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导言
    0.1 问题的提出
    0.2 国内外研究概况
    0.3 研究思路和文章框架
    0.4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0.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 公共财政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1.1 公共财政起源与发展历程
        1.1.1 西方国家公共财政的形成
        1.1.2 西方国家公共财政的发展
    1.2 西方国家公共财政理论的发展演变
        1.2.1 古典学派的公共财政理论
        1.2.2 凯恩斯主义公共财政理论
        1.2.3 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各学派的公共财政理论
    1.3 现代西方公共财政的基本理论综述
        1.3.1 公共部门理论
        1.3.2 公共产品理论
        1.3.3 公共选择理论
    1.4 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
        1.4.1 弥补市场失效
        1.4.2 提供“一视同仁”服务
        1.4.3 立足于非赢利性
        1.4.4 财政行为法制化
    1.5 公共财政基本职能
        1.5.1 资源配置职能
        1.5.2 收入分配职能
        1.5.3 稳定经济职能
2 构建中国公共财政体系的理论分析与实践考察
    2.1 公共财政在中国提出
        2.1.1 中国公共财政问题由来的背景
        2.1.2 国内公共财政理论研究的成果综述
    2.2 中国财政运行状况分析
        2.2.1 财政收支“缺位”与“越位”分析
        2.2.2 财政运行“透明性”分析
    2.3 中国公共财政制度选择的经济学分析
        2.3.1 公共财政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要求
        2.3.2 公共财政制度是财政制度改革的直接要求
        2.3.3 公共财政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工具
        2.3.4 公共财政制度是营造公平与效率的市场竞争环境的必然选择
        2.3.5 公共财政制度是解决市场结构与财政职能“错位”的有效途径
3 经济转轨时期中国公共财基本政框架构建的原则、思路与目标
    3.1 中国公共财政的基本理论分析
        3.1.1 中国公共财政的理论基础
        3.1.2 中国公共财政的内涵及职能
        3.1.3 中国公共财政与西方公共财政的差异
    3.2 经济转轨与公共财政
        3.2.1 经济转轨与公共财政的关系
        3.2.2 经济转轨时期财政调整的特征
        3.2.3 经济转轨时期财政理论的更新
        3.2.4 经济转轨时期公共财政变化的规律
    3.3 公共财政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3.3.1 公共财政构建的指导思想
        3.3.2 公共财政构建的基本原则
    3.4 公共财政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
    3.5 公共财政体系构建目标
4 中国公共财政收入体系的构建
    4.1 中国公共财政收入规模的确定
        4.1.1 西方主要国家公共财政收入规模分析
        4.1.2 中国财政收入规模的实证分析
        4.1.3 中国公共财政收入规模的合理定位
    4.2 中国公共财政收入合理结构的定位
        4.2.1 西方国家公共财政收入结构的分析
        4.2.2 中国财政收入结构的实证分析
        4.2.3 中国公共财政收入合理结构的定位
    4.3 中国公共财政收入体系构建的配套措施
        4.3.1 积极推进税费改革,规范政府收入机制
        4.3.2 调整和完善现行税制
5 中国公共财政支出体系的构建
    5.1 中国公共财政支出合理规模的定位
        5.1.1 西方国家公共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5.1.2 中国财政支出规模的实证分析
        5.1.3 中国公共财政支出合理规模的定位
    5.2 中国公共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定位
        5.2.1 西方国家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5.2.2 中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实证分析
        5.2.3 中国公共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定位
    5.3 中国公共财政支出体系构建的配套措施
        5.3.1 合理界定中国公共财政支出的范围
        5.3.2 加快行政体制改革,规范行政经费支出
        5.3.3 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规范经费供给范围
        5.3.4 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财政投资体制
        5.3.5 深化改革,调整转移性支出结构
6 中国公共财政管理体系的构建
    6.1 中国公共财政的预算管理制度
        6.1.1 西方国家公共财政预算编制模式
        6.1.2 中国现行预算编制方式的分析
        6.1.3 中国公共财政预算改革的方向
    6.2 中国公共财政支出管理制度
        6.2.1 西方国家公共财政支出管理的主要做法
        6.2.2 财政支出效益评价制度
        6.2.3 政府采购制度
        6.2.4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6.3 中国公共财政监督制度
        6.3.1 西方国家公共财政监督体系的特点
        6.3.2 中国财政监督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6.3.3 中国公共财政监管制度建设的对策
    6.4 中国公共财政法律体系
        6.4.1 西方国家公共财政财税法律体系的特点
        6.4.2 中国财税法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6.4.3 中国公共财政财税法律体系建设的对策
7 中国公共财政宏观调控体系的构建
    7.1 中国财政政策的运用
        7.1.1 中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分析
        7.1.2 中国财政政策的运用评估
        7.1.3 中国财政政策观念的转变
    7.2 美日财政政策的比较与借鉴
        7.2.1 美国政府的财政政策
        7.2.2 日本政府的财政政策
        7.2.3 美日两国财政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7.3 中国财政政策未来展望与思考
        7.3.1 财政政策的特点和运用条件
        7.3.2 与时俱进地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7.3.3 中国的长期政策仍应是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
8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性声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立题的背景
        1.1.1 林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和作用的转变
        1.1.2 森林生态效益实现中存在的资金缺口和结构不均衡
    1.2 立题的依据
        1.2.1 研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制度的迫切需要
        1.2.2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理论研究的相对滞后
    1.3 全文的研究结构与内容
2 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制度的理论分析利建立历程
    2.1 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的理论基础
        2.1.1 价值理论和再生产理论
        2.1.2 公共物品和外部性理论
        2.1.3 分类经营理论
        2.1.4 公共财政理论
    2.2 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制度的法律基础
        2.2.1 国家的方针政策
        2.2.2 森林法及其实施细则
        2.2.3 民法有关无因管理的规定
        2.2.4 行政法有关行政合同的规定
    2.3 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制度建立的历程
        2.3.1 第一阶段(1989年-1994年)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概念浮现讨论阶段
        2.3.2 第二阶段(1994年-1997年)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收费方案提出
        2.3.3 第三阶段(1998年-1999年)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府资金方案
        2.3.4 第四阶段(2000年-至今)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财政预算单列方案
3 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的现实矛盾和国际比较
    3.1 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3.1.1 现行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的实施情况
        3.1.2 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取得的成绩
        3.1.3 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3.1.4 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3.2 国外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实践与启示
        3.2.1 国外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实践案例
        3.2.2 国外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带给我们的启示
4 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设立与筹集
    4.1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设立的原则和试点对象的选择
        4.1.1 设立的原则
        4.1.2 试点对象的选择
    4.2 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方案的实施内容
        4.2.1 试点方案内容
        4.2.2 试点资金投放的具体范围和结构
    4.3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设立的难点与研究对策
        4.3.1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设立的难点
        4.3.2 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研究对策
    4.4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财政拨付渠道的创新
        4.4.1 理顺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拨付渠道
        4.4.2 细化林业部门预算
        4.4.3 推行国库单一账户体系
    4.5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筹措方式研究
        4.5.1 财政补助
        4.5.2 税收附加和开征森林生态效益税
        4.5.3 由受益者承担森林建设费用
        4.5.4 发行国债
        4.5.5 接受捐助
        4.5.6 发行绿色生态彩票
        4.5.7 BOT融资方式
        4.5.8 金融筹资创新
5 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办法和财务制度
    5.1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运营现状
        5.1.1 建立了良好的资金运行模式和管理机制
        5.1.2 初步建立了有效的资源管护机制
    5.2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运营存在的问题及提出的建议
        5.2.1 存在的主要问题
        5.2.2 对策和建议
    5.3 建立高效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制度
        5.3.1 资金投放的管理制度
        5.3.2 资金使用的管理制度
        5.3.3 资金效果评价的管理制度
        5.3.4 运行管护资金的管理制度
    5.4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财务制度与会计核算办法
        5.4.1 森林生态效益会计核算的概念
        5.4.2 制定森林生态效益会计核算办法的迫切性
        5.4.3 制定森林生态效益会计核算办法的基本原则
        5.4.4 森林生态效益会计核算办法的核算体制
        5.4.5 森林生态效益会计核算办法的框架结构
        5.4.6 加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规范会计核算(以县为例)
6 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稽查与强化控制
    6.1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稽查的风险分析和防范
        6.1.1 资金稽查风险成因分析
        6.1.2 资金稽查风险的防范
    6.2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核查验收
        6.2.1 资金核查的程序与方法
        6.2.2 资金核查的内容和指标
        6.2.3 实行造林质量事故领导责任追究
    6.3 实行会计人员委派制
        6.3.1 会计人员的委派程序
        6.3.2 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日常核算稽查
    6.4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实行报帐制管理
        6.4.1 报账程序及核算办法
        6.4.2 报帐内容
        6.4.3 实施内部控制报账制的成效
    6.5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责任控制设计
        6.5.1 责任预算
        6.5.2 责任报告
        6.5.3 业绩考核
    6.6 进一步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稽查工作的几点建议
        6.6.1 健全资金稽查工作组织机构
        6.6.2 改进工作方法,加大资金稽查工作的力度和深度
        6.6.3 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查处力度
        6.6.4 加强资金稽查队伍建设
7 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使用效果评价与监督
    7.1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使用效果评价
        7.1.1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使用效果评价方法
        7.1.2 森林生态效益分析评价存在的问题
        7.1.3 森林生态效益使用效果评价的内容
    7.2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监督
        7.2.1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监督管理的主要内容
        7.2.2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监督管理的范围
        7.2.3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监督管理的环节
        7.2.4 违规问题的处理和追究
8 结论
    8.1 基本结论
    8.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9)流域经济论(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论
    1.1 论文选题的角度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2 流域经济基本理论分析
    2.1 流域经济的概念与特征
        2.1.1 流域经济与区域经济
        2.1.2 流域经济与城市经济
        2.1.3 流域经济范畴的理论解析
    2.2 流域经济开发模式理论评析
        2.2.1 增长极开发模式理论评析
        2.2.2 点轴开发模式理论评析
        2.2.3 网络开发模式评析
        2.2.4 梯度开发模式理论评析
3 流域经济开发的战略目标及模式
    3.1 流域经济的功能与作用
        3.1.1 流域经济的一般功能
        3.1.2 流域经济的特殊作用
    3.2 流域经济的开发战略
        3.2.1 流域经济开发战略的概念
        3.2.2 流域经济开发战略的制定
        3.2.3 流域经济开发战略的目标
    3.3 流域经济开发模式
        3.3.1 世界大河流域开发的启示
        3.3.2 现实中流域经济开发模式类型
        3.3.3 增长链:流域经济开发模式抉择
    3.4 流域经济的运行机制
        3.4.1 流域经济的微观运行机制
        3.4.2 流域经济的宏观运行机制
4 流域经济产业合理布局与产业结构调整
    4.1 流域经济产业合理布局
        4.1.1 流域经济产业合理布局的意义
        4.1.2 流域经济产业合理布局的原则
        4.1.3 流域经济产业合理布局的基本思路
    4.2 流域经济产业结构探析
        4.2.1 流域经济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4.2.1.1 流域经济产业结构的低度化
        4.2.1.2 流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虚高度化
        4.2.1.3 流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同构化
        4.2.2 流域经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评价
    4.3 流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
        4.3.1 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培育
        4.3.1.1 主导产业的概念与分类
        4.3.1.2 流域经济主导产业选择与培育
        4.3.2 市场机制与经济结构调整
5 流域经济与城市布局
    5.1 城市增长极在流域经济中的作用
        5.1.1 城市是流域经济发展的内核
        5.1.2 城市是流域经济区域内的产业芯
        5.1.3 城市是流域经济区域内的商品流通结
        5.1.4 城市是流域经济区域内的要素中心
    5.2 城市化与流域经济增长
    5.3 城市在流域经济中的合理布局
        5.3.1 我国城市布局问题与反思
        5.3.2 促进流域经济增长的城市布局战略
        5.3.2.1 流域城市合理布局的基本思路
        5.3.2.2 流域城市合理布局的基本对策
    5.4 城市制度安排与流域经济增长
        5.4.1 城市经济产权制度创新
        5.4.1.1 产权与经济效率
        5.4.1.2 城市产权制度创新
        5.4.2 城市经营制度创新及流域经济增长
6 流城经济与"三农"出路
    6.1 "五个统筹"与"三农"问题
    6.2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6.2.1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与城乡居民差距
        6.2.1.1 城乡居民差距现状
        6.2.1.2 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因素
        6.2.2 我国城市化现状及问题
        6.2.2.1 我国城市化现状
        6.2.2.2 长江流域城市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6.2.3 城市化滞后对经济的影响
        6.2.4 城市经济增长极的发展推动流域农村发展
        6.2.5 经济体制改革与城乡经济统筹发展
        6.2.5.1 城市化与流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6.2.5.2 深化改革与城乡统筹互动
    6.3 农业结构调整与“三农”互动机制
        6.3.1 农业结构调整与农民增收
        6.3.1.1 流域农业结构调整的宏观对策
        6.3.1.2 流域农业结构调整的微观措施——以长江流域为例
        6.3.2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结构调整
        6.3.2.1 农业产业化的内涵与特征
        6.3.2.2 农业结构调整对农业产业化的促导
        6.3.3 深化农村改革的取向
        6.3.3.1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6.3.3.2 深化土地征用制度改革
        6.3.3.3 深化农村税费改革
7 流域经济差距与非均衡协调发展
    7.1 流域经济上中下游经济差距机制分析
        7.1.1 缩小流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意义
        7.1.2 正确认识经济发展差距
        7.1.3 流域上中下游经济差距的成因分析
    7.2 流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政策措施
        7.2.1 非均衡协调发展的理论分析
        7.2.2 流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政策与措施
8 流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8.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8.1.l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8.1.2 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8.1.3 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8.2 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
        8.2.1 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绩效
        8.2.2 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障碍
    8.3 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抉择
        8.3.1 资源环境保护
        8.3.2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8.3.3 发展生态农业
        8.3.3.1 生态农业的内涵与特征
        8.3.3.2 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绩效
        8.3.4 生态旅游与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8.3.4.1 生态旅游的内涵与特征
        8.3.4.2 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绩效
        8.3.5 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安排
        8.3.5.1 增强全民环境保护意识
        8.3.5.2 流域开发的多目标的协调
        8.3.5.3 建立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安排
9 流域经济开发中的宏观调控
    9.1 流域经济开发中市场机制与市场失灵
        9.1.1 市场机制与市场失灵
        9.1.1.1 市场机制的作用
        9.1.1.2 市场失灵
        9.1.2 流域经济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9.1.2.1 流域经济开发中宏观层面存在的问题
        9.1.2.2 流域经济开发中微观层面存在的问题
    9.2 流域经济开发中政府的宏观调控
        9.2.1 流域经济政府的职能
        9.2.2 流域经济政府宏观调控取向
        9.2.3 流域经济政府宏观调控的政策与手段
    9.3 流域经济开发的制度安排
        9.3.1 流域经济管理体制创新
        9.3.2 流域经济管理的法制建设
10 流域经济的实证研究:以嘉陵江流域为例
    10.1 嘉陵江干流沿岸地区概况
        10.1.1 嘉陵江流域的自然地理状况
        10.1.2 嘉陵江干流沿岸主要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10.1.3 嘉陵江流域的区位特征与要素禀赋
    10.2 嘉陵江流域的开发战略
        10.2.1 嘉陵江流域的开发模式抉择
        10.2.2 嘉陵江流域的开发战略目标
        10.2.2.1 嘉陵江流域总体开发战略
        10.2.2.2 嘉陵江流域开发的战略重点
    10.3 嘉陵江流域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合理布局
        10.3.1 嘉陵江流域的产业结构调整
        10.3.2 嘉陵江流域的产业合理布局
    10.4 嘉陵江流域开发开放与可持续发展
        10.4.1 促进嘉陵江流域经济增长的因素
        10.4.2 嘉陵江流域经济环保治理与可持续发展
在读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声明
致谢

(10)吉林省农村税费改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言
1 农村税费改革的内容
    1.1 三取消
        1.1.1 取消乡统筹费
        1.1.2 取消屠宰税
        1.1.3 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
    1.2 两调整
        1.2.1 农业税的调整
        1.2.2 农业特产税的调整
    1.3 一改革
2 农村税费改革的必要性
    2.1 推进农村税费改革是我国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
    2.2 农村税费改革是深化农村改革的又一重大举措
    2.3 农村税费改革是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治本之策
    2.4 农村税费改革可以改善干群关系,维持农村社会稳定
3 农村税费体系的沿革
    3.1 农业税收体系的沿革
        3.1.1 农业税的沿革
        3.1.2 农业特产税的沿革
        3.1.3 牧业税的沿革
        3.1.4 屠宰税的沿革
        3.1.5 其他税金
        3.1.6 我国农业税收的特点
    3.2 乡统筹、村提留的沿革
        3.2.1 乡统筹和村提留的产生
        3.2.2 乡统筹、村提留的特点
    3.3 农民负担的现状
        3.3.1 农村税收增长过快
        3.3.2 面向农民的各种收费增幅较大,承担的“两工”数额较多
        3.3.3 “三乱现象”久治不愈,各种集资、摊派、收费增长过猛
        3.3.4 市场变化,农业风险及农民收入的下降更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3.4 吉林省农民负担现状
        3.4.1 农民负担现状
        3.4.2 税费改革试点市现状
4 国际国内农村税费构成情况和比较分析
    4.1 国际农业税费构成情况比较分析
        4.1.1 税种设置和税率
        4.1.2 各国对农业税收政策倾斜和财政资助
        4.1.3 国内外对收费管理的比较分析
        4.1.4 发达国家结束提取农业剩余的经验
    4.2 国内农村税费改革的比较分析
        4.2.1 各省农村税费改革所取得的成效
        4.2.2 税费改革所遇到的问题
5 吉林省农村税费改革构想
    5.1 吉林省税费改革测算
    5.2 具体方案构想
6 吉林省税费改革的对策建议
    6.1 国家应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
    6.2 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6.3 以公平税负为切入点,完善农村税费改革的政策体系
    6.4 按照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乡镇机构的改革
    6.5 在税费改革的同时,必须把农民增收摆在首位
    6.6 规范操作“一事一议”,建立以公民权为基础的现代财政制度
    6.7 妥善解决抛荒问题
    6.8 推进农村教育体制改革
        6.8.1 合理确定中小学布局
        6.8.2 调整现行教师工资管理体制
        6.8.3 在县教育行政部门建立学校财务统管制度
    6.9 做好税收宣传工作
    6.10 加强税收征管工作
        6.10.1 加强税收征管基础工作
        6.10.2 要建立规范的税收征管体系
        6.10.3 加强具有高素质的税收队伍建设
    6.11 强化税费改革的法律保障工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农村税费改革后 征管工作应做到三忌三结合(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理论与实践[D]. 杨志平. 东北财经大学, 2012(06)
  • [2]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研究[D]. 杨德强.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1(01)
  • [3]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支持研究[D]. 毕红霞. 山东农业大学, 2011(08)
  • [4]江苏省农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 马晓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
  • [5]中国农村税费改革分析研究[D]. 王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3)
  • [6]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研究[D]. 陈艳. 华中农业大学, 2005(03)
  • [7]经济转轨时期中国公共财政体系的构建研究[D]. 张美芳. 南京农业大学, 2004(04)
  • [8]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的研究[D]. 王聪. 北京林业大学, 2004(04)
  • [9]流域经济论[D]. 胡碧玉. 四川大学, 2004(02)
  • [10]吉林省农村税费改革的研究[D]. 李丽敏. 吉林农业大学, 2002(02)

标签:;  ;  ;  ;  ;  

农村税费改革后征管工作要做到三忌三相结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