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部旅游开发应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金苗苗[1](2021)在《P县旅游行政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旅游业转型已成为大势所趋,传统型观光旅游已不再满足大众的需求,“旅游+”等多元融合的旅游方式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2018年3月以来,随着机构改革工作全面展开,原国家文化部和原国家旅游局合并组建成新的文化和旅游部,实现了文化和旅游在政府顶层设计和管理层面的融合。作为全国机构改革的一部分,浙江省文旅机构在省市县层面陆续调整到位,标示着文旅融合已真正从概念进入到了实际操作层面。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指出P县旅游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深入分析,归纳出旅游行政管理存在的弊病及其根源,从而提出优化P县旅游行政管理的对策。本文在国内外现有关于旅游行政管理研究的理论基础上,以新公共管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多中心治理理论等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研究法和访谈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P县旅游行政管理进行调查研究,对涉旅相关人员进行访谈调查,得出目前P县旅游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有:旅游规划实施性不强、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足、旅游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有限、旅游市场营销效果甚微、旅游市场监管存在漏洞。其原因有:旅游规划发展缺乏科学管理、旅游开发的重视程度不够、旅游公共服务意识淡薄、旅游市场营销推广模式老化、旅游市场监管力量薄弱。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解决思路:强化旅游规划的监督管理、以品牌引领创新旅游产品开发、提升旅游公共服务管理水平、全方位打造旅游市场营销体系、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力度。本文的研究从理论意义上,不仅能够丰富国内学术界在文旅融合中政府行为的现有研究,而且有利于厘清当前机构改革下旅游行政管理中出现的共性问题,为地方政府在深化旅游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从实践意义上,可以发现大旅游政策在县域旅游发展中的微观体现,对加快P县旅游发展意义影响深远。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对文旅体融合的背景下县级旅游行政管理进行研究,而目前学者对文旅融合的研究多是从旅游学的角度出发,因此在研究视角上存在创新。
张晨[2](2020)在《旅居趋势下滇中康养旅游地规划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过程中改善身体机能、保持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有了更高的需求,而旅居作为旅游的一种独特类型逐渐成为人们追求这类理想生活状态的新趋势,在旅居的趋势下,应运而生了一种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特定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改善身体健康,实现身心和谐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活动——康养旅游。目前,国内康养旅游目的地的建设正呈现出蓬勃发展、方兴未艾之势。本研究对云南滇中的康养旅游资源和现状康养旅游地进行梳理研究,结果发现:滇中虽然有着得天独厚的康养旅游资源优势和较为成熟的旅游产业体系,在康养旅游地建设方面初具基础,但现状康养旅游地布局分散,部分类型的康养旅游地未形成规模效益。因此,本研究尝试对滇中康养旅游地分布的空间结构进行优化研究,提出相应的旅游地集群布局策略,并结合国内外优秀案例的规划思路,对滇中旅游地在规划方面的局限性和具体的规划要求和方法进行探究,包括:宏观层面,在滇中康养旅游地的空间分布方面把握住核心康养资源,以影响康养旅游地空间分布的因素为脉络,以康养旅游用地的适宜性评价为基础尝试提出滇中康养旅游地空间结构优化的建议。中观层面,在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案例的经验分析,提出滇中康养旅游地的定位和选址策略。微观层面,结合滇中案例的实地调研,对滇中康养旅游地发展建设的现状与不足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各片区康养资源和康养旅游地发展的局限性提出具体的规划策略。最后,对本研究的研究成果与研究的创新点进行总结,并提出本次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需要改进的方向。
郑伟[3](2011)在《吐鲁番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旅游业是吐鲁番地区支柱性产业之一,对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通过对吐鲁番地区旅游产业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对当地旅游产业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促进当地旅游资源的合理保护与科学开发,对旅游资源进行可持续利用,进而实现当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将吐鲁番地区旅游经济现象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调查分析,通过搜集、查阅多种相关文献资料并对吐鲁番地区进行实地调研考察,以大量原始素材为基础,深入体察实际情况,统计整理最新数据信息,对理论基础与研究对象进行全面、深刻的分析和处理,探讨当地旅游产业系统要素相互关系及系统内外环境条件的制约因素,进而以相关理论为基础,提出实现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合理建议。全面总结吐鲁番地区的发展历史、地质气候环境、少数民族构成及风俗习惯等基本情况,对吐鲁番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历程、市场水平现状在最新相关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了分析描述,对吐鲁番地区的旅游资源按照相关分类标准进行了分类和特点分析,对旅游业在吐鲁番这样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稳定发展进程中的社会功能进行了探讨,在以上内容基础上,应用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吐鲁番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存在的经济、社会等方面问题及相关对应的对策建议进行分析和阐述。吐鲁番地区以维吾尔族居民为主体,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7%,其旅游资源民族特色鲜明,旅游吸引力强,其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的比例为4:1,亦即人文旅游资源是其旅游产业重点,其中历史遗迹与风土民情构成了其主要旅游吸引力。吐鲁番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应实行以下两方面的发展思路:第一,明确发展的主体地位。发展是人的基本权利,是社会的基本运动趋势,不能以保护为由而阻碍旅游业发展,而应通过有效措施在保护的前提下积极推进旅游业发展,同时在发展的进程中同步考虑“可持续”,因为旅游资源是旅游产业的基础,如旅游资源遭到破坏,旅游产业也即无从发展。第二,可持续性涉及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三者对立统一,即彼此独立又相互影响。吐鲁番地区民族群众文明好客程度、交通住宿、旅游品牌与宣传促销,旅行社服务质量以及当地环境基础等都对旅游业产生直接影响,因而吐鲁番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应通过将以上两方面发展思路应用于具体实际,密切结合当地维吾尔族为主的少数民族特色进行展开和进一步细化分析工作。
李建军[4](2011)在《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研究 ——以安阳殷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现代化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提高,世界文化遗产以其体现历史遗存的真实性、体现文化脉络的传承性和生态环境和谐性等独有的魅力,日益受到现代旅游消费者的追捧,成为现代旅游休闲的首选之地,“遗产旅游”正以飞速的发展成为当今旅游市场的另一个生力军。然而针对这一现状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都出现了或多或少的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不和谐的现状,把文化遗产尤其是世界级文化遗产,完全等同于一般旅游资源对其进行肆无忌惮的开发利用,以其旅游经济效益的高低作为衡量历史文化价值的标准,因此本文针对目前国内遗产旅游发展中的误区和问题,以世界文化遗产地——安阳殷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初步的探讨和研究,希望能使得世界文化遗产能沿着正确的发展模式健康快速的可持续发展。首先针对国内“申遗”热进行分析和总结,面对“申遗”热潮我们必须冷静的思考,必须明确端正“申报”的目的,不能使其文化遗产的性质、功能和空间错位,要积极转变遗产旅游观念,确保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在坚持可持续的发展原则下永续利用,继而针对殷墟历史文化价值高而遗产旅游市场低迷的现状进行剖析,在坚持文化遗产保护第一的原则下,针对殷墟青铜器独特性遭到质疑、甲骨及甲骨文对旅游消费者缺乏视觉冲击力等“先天不足”的束缚下,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在强化政府保护职能的同时探求殷墟保护和开发新模式,提升文化遗产地殷墟的旅游吸引力,改变本征价值高而旅游市场低迷的尴尬现状,达到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双赢的局面。
高科,佘晶晶[5](2010)在《近二十年中国宗教旅游研究述评》文中提出宗教旅游作为一种以宗教文化为核心的旅游体验活动,是国内外旅游学术界重要的研究内容。通过对中国期刊网上检索到的244篇(19912009)相关研究文献的分析,发现20年来国内的宗教旅游研究主要集中在宗教旅游内涵、宗教与旅游的关系、宗教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宗教旅游可持续发展、宗教生态旅游等5方面。这些成果从总体上反映出我国宗教旅游研究领域狭窄、研究方法单一、成果水平不高、适用性不强的特征。今后应加强宗教旅游的基础理论研究,建立系统的宗教旅游理论体系;丰富研究内容,拓宽研究领域;创新研究方法,注重多学科联合,并加强国际合作。
陆邦柱[6](2010)在《商南县旅游资源开发创新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商南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区位优势明显,地貌类型多样,气候独特,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多样性旅游资源等优势,然而在现有的旅游开发模式下,商南丰富的旅游资源不仅没有受到有效保护,而且也没有得到合理开发,并很好地转化为经济效益。因此,对商南县现有旅游资源开发模式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探索既能使当地旅游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保护和利用,又能促进商南县旅游经济不断发展的“可持续”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论文尝试运用“短板理论”、“孤峰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工具和文献,合理利用系统论、模式法、实证分析等方法,研究商南县现有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商南县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的完善及重新建构提供科学依据。论文首先从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的类别、商南旅游资源概况及现有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入手,系统地阐述了我国现有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的种类及其适用性,在客观分析梳理商南县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突出的地理区位优势、潜在的旅游市场优势的情况下,详细考察了商南县现有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并对该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析。同时,论文通过对“商南县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定性、定量调查结果的深入分析,从另一角度揭示了商南县现有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与建构商南县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的五种构想:一是空间集聚规模开发与散点开发相结合,探索创建商山国家公园开发模式;二是改善交通,实行区域联合;三是突出优势和独特性,将旅游产业和传统产业紧密结合;四是注重参与,将旅游资源开发与扶贫攻坚、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五是转变观念,化政府主导型为企业主体型。并强调指出,在商南县新的开发模式中,创建商山国家公园是核心,改善交通、联合发展是关键,旅游产业和传统产业紧密结合是动力,扶贫攻坚、新农村建设是目的,化政府主导型为企业主体型是方向。明确了实施新的旅游开发模式需要重点处理好的几个关系以及相应的保障措施。研究结果对新时期商南县旅游资源的科学开发、合理利用以及保护振兴,促进商南县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明显的实用价值,对相关类型的县域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的完善与创新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施然[7](2009)在《遗产廊道的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以京杭大运河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的遗产廊道蕴含的价值体现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进入21世纪以来,丝绸之路、京杭大运河、茶马古道等遗产廊道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迫切需要创新关于保护利用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遗产廊道的旅游开发将为遗产旅游和遗产保护领域架构一个新的层次,不再是文物古迹、历史街区、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三层次。笔者秉承和发展了遗产廊道的基本理念,对遗产廊道进行了深层次的解读,探讨遗产旅游开发的模式,以实现遗产廊道的文化意义和自然价值,并同时追求遗产保护、区域振兴、居民休闲和文化旅游及教育的多赢局面。本文回顾了遗产廊道理论,包括概念辨析、选择标准、构成和主题确定,并阐述了遗产廊道旅游开发的其他相关理论。接着,文章分析了遗产廊道旅游开发的关键问题,主要是遗产廊道的特征、遗产廊道的旅游资源、遗产廊道旅游开发潜力的评价、遗产廊道的旅游类型,以及遗产廊道的旅游开发与申遗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笔者构建了遗产廊道旅游开发的时空模式,分为微观空间模式、宏观点轴空间模式,生命周期时间模式,并对时空模式做了进一步的思考。之后,本文使用价值曲线分析框架研究了优化模式的路径,构建了保护模式、多样性旅游体验模式、解说系统模式和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除了为遗产廊道的旅游开发提供理论参考,本文还以遗产廊道的视角解析了京杭大运河和其申遗的思考。并且,以京杭大运河江苏段为例,对遗产廊道旅游开发模式做出具体分析,涵盖了旅游资源、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时空模式以及优化模式的全方面。
特格西毕力格[8](2009)在《内蒙古草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运用经济学、生态学和民族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围绕草原这一主题,从经济行为与生态环境的辩证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视角,通过对内蒙古经济发展进行系统而较翔实的分析,试图探寻以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前提,遵循草原自然规律为原则,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内蒙古草原经济发展新模式和新思路。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认为:草业作为大农业的一个分支,含有四个生产层,即前植物生产层、植物生产层、动物生产层和后生物生产层(草原产品的加工与流通)。其中后三个生产层的含义自明,不必赘述。而前植物生产层,也可以称为景观层,就是不以收获动植物产品为目的,而以自然一人文景观来贡献于社会。本文基于草原这四个生产层,在界定和分析草原和草原经济的基础上,从草原畜牧业、草原工业、草原农业和草原旅游业四个方面,对草原经济进行分析,阐述自己的理论观点,并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由导论、正文及结论三部分构成。各部分内容提要如下:导论:首先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价值、内容结构;其次,对草原“沙化、退化和盐渍化”、畜牧业经济和内蒙古发展等草原经济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评述;第三,解释本文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即实地调查方法、适度科学抽象方法和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方法;最后,说明了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一章:在介绍草原学、生态学和生物学的草原定义的同时,区分狭义草原和广义草原,并阐述了涵盖多种学科的草原概念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简要介绍草原概况的同时解释草原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休闲功能和政治功能等几种功能。根据广义草原,界定草原经济概念,分析草原经济的特征及其发展基本原则和草原经济发展的原始阶段、初级阶段、盲目开发阶段和和谐阶段等四个阶段,在此基础上解释草原经济与草业经济、生态经济和牧区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它与草原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及相互作用。第二章:对草原畜牧业的产生时期、产生地区及其产生过程、产生条件和重要性等问题进行较翔实分析,并说明了草原畜牧业中的三大生产要素,草场、牧民和牲畜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根据畜牧业及其规模对草场产生的不同影响,详细阐述了草原畜牧业经营方式的变迁过程,即游牧业、半游牧半定居草原畜牧业、定居草原畜牧业和传统草原畜牧业与现代畜牧业生产并存的演变过程。第三章:简要说明和分析草原农业的产生及条件和草原农业演变的四个过程后,阐述草原农业对牧民农产品需要的满足、民族间交流的扩大以及商业的发展等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和对草原生态环境、草原畜牧业、草原传统文化带来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在内蒙古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发展既有利于自然生态环境,又有利于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生态农业的客观必然性及政策措施。第四章:首先介绍了作为草原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草原工业及其发展的条件;其次,分析草原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即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客观条件和在内蒙古工业发展中如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原则以及具体运用等主要内容。最后,强调了在内蒙古地区加快工业化进程中积极实施“加速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五章:在分析内蒙古草原旅游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内蒙古草原旅游业发展所具备的独特自然资源、丰富民族文化资源;结合草原旅游业对内蒙古经济、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等方面带来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提出了今后草原旅游业发展的思路。
张珏[9](2008)在《新疆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时间的增多、加之交通工具的便捷,人们拓展精神文化生活的欲望越来越强烈,要求也越来越高。红色旅游正是在中国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有组织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开展产生和形成,并随之不断推进而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专项特色旅游活动形式和产品类型。早在2004年,中央领导同志就做出“要积极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指示,这对于推动“红色旅游”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全国旅游工作座谈会也对发展“红色旅游”做了全面部署,积极推进红色旅游的发展。随着全国红色旅游的不断升温,不少地区也开始大力挖掘本土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红色旅游资源项目。以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为优势旅游资源的新疆也不例外。在此背景下,笔者对新疆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了研究。新疆有着极其独特的红色旅游资源。对新疆红色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将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疆社会效益同经济效益的结合以及精神文化财富向经济财富的转化。红色旅游的发展将成为新疆旅游经济的又一个新的增长点。因此,本论文以新疆红色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从旅游资源开发的角度对新疆红色旅游资源进行研究,文中运用SWOT分析方法,通过对新疆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相关条件和背景的分析,提出红色旅游资源具体的开发原则、开发模式以及产品线路的开发设计和营销对策;论文的最后提出新疆红色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资源可持续发展问题。通过对本论文的撰写,以求为新疆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提供新思路,为新疆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可行性建议。
李连璞[10](2008)在《遗产型社区属性剥离与整合模式研究 ——历史文化名村: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文中提出历史文化名村的多维属性特征决定了其是一个矛盾集聚的对象,发展中伴随着遗产保护、旅游开发和聚落发展之间的矛盾。论文采用中观尺度,选取7个历史文化名村为研究对象,从困境入手,以属性剥离为切入点,按“整体—个案—整体”的框架展开研究,试图对历史文化名村的属性进行剥离和整合,探寻其矛盾的形成机理、表现形式与释放途径,以矛盾的求解达到属性整合的目的,指出其可持续发展的突围之路。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首先,提出旅游发展是解决聚落属性发展和遗产属性保护之间矛盾的桥梁,由此引出了旅游发展和遗产保护的矛盾以及旅游发展和聚落发展之间的矛盾;采用“市场吸引力-坚固性”双指标,模糊数学方法计算历史文化名村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潜力,通过“M-R”状况矩阵对其要素组合状态进行了分类,理想型及良性转化可能性的存在,证明了旅游发展和遗产保护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其次,提出旅游发展的层次性是历史文化名村聚落、遗产和旅游属性整体性的集中表现,依此构建了评价旅游可持续发展现状的指标体系,用因子分析法计算了7个历史文化名村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现状,对现状和潜力进行组合,在“S-P”状况矩阵中按其组合状态将历史文化名村可持续发展分为强同步型、弱同步型、强错位型和弱错位型四种类型,强同步型及良性转化路径的存在,证明了聚落属性、遗产属性和旅游资源属性的整合是可行的。第三,提出旅游发展是解决历史文化名村面临的多种矛盾的突破口,依此勾画了“旅游发展模式层次—递进模型”,表达出历史文化名村在向高级类型转变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目的和任务,用“P-E-D”指数辨别出不同“S-P”组合状态应采取的旅游发展模式,依此达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解决了不同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达到了历史文化名村属性整合的目的。第四,提出合理的旅游发展模式是解决不同类型历史文化名村发展与保护矛盾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指出:弱同步型应采用保护型旅游发展模式,弱错位型应采用社区参与型旅游发展模式,强同步型应采用城镇化旅游发展模式。论文最后指出:“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相结合战略,“以人为本”的战略,“文化主线”战略,“数字化”战略以及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战略是历史文化名村的战略选择。论文的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1)历史文化名村具有聚落、遗产和旅游资源等多维属性特征。其中聚落属性是本质属性,遗产属性是附生属性,旅游资源属性是衍生属性,遗产属性和旅游资源属性的追加具有时间维特征,是历史的产物;不同的属性对应不同的价值,聚落属性对应自在价值、遗产属性对应存在价值、旅游资源属性对应经济价值,不同的价值对应有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他们对历史文化名村的价值取向不同。(2)历史文化名村是遗产属性保护和聚落属性发展、旅游资源属性开发和遗产属性的保护、以及旅游资源属性开发和聚落属性发展之间矛盾的集结体。这三个矛盾在历史文化名村发展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解决矛盾的过程就是促使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历史文化名村可持续发展的过程。(3)历史文化名村可持续发展包含三层含义:遗产属性的可持续保护、旅游资源属性的可持续开发以及聚落属性的可持续发展,三者存在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理想模式,理想模式的实现途径不同。(4)根据“市场吸引力—坚固性模型”以及“M-R”状况组合矩阵,可以将历史文化名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潜力分为四种类型:理想型、保护型、开发型和危险型。组合状态类型及其转化的可能性证明了旅游资源属性和遗产属性整合的可能性与可行性。(5)依据历史文化名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现状及存在的制约因素,采用“S-P状况矩阵”分析法,可以将历史文化名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状态分为四种类型。即强同步型、弱同步型、强错位型和弱错位型。类型之间存在多种转化可能性,可以分为正转化路径和负转化路径。(6)应用“旅游发展模式层次—递进模型”,证明了不同类型历史文化名村其旅游发展的目的和任务不同,因此需要用不同的旅游发展模式。通过“P-E-D”指数辨别,指出弱同步型应采用保护型旅游发展模式,弱错位型应采用社区参与型旅游发展模式,强同步型应采用城镇化型旅游发展模式。(7)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相结合战略,“以人为本”的战略,“文化主线”战略,“数字化”战略以及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战略是历史文化名村的突围之路。
二、西部旅游开发应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部旅游开发应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P县旅游行政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方法、内容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思路 |
1.5 研究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旅游行政管理 |
2.1.2 旅游行政管理职能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3 多中心治理理论 |
3 P县旅游行政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P县旅游行政管理现状 |
3.1.1 P县旅游资源 |
3.1.2 P县旅游行政管理历史沿革 |
3.1.3 P县旅游行政管理组织架构 |
3.1.4 P县旅游行政管理职能 |
3.1.5 P县旅游行政管理成效 |
3.2 P县旅游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
3.2.1 旅游规划实施性不强 |
3.2.2 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足 |
3.2.3 旅游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有限 |
3.2.4 旅游市场营销效果甚微 |
3.2.5 旅游市场监管存在漏洞 |
3.3 P县旅游行政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
3.3.1 旅游规划发展缺乏科学管理 |
3.3.2 旅游开发的重视程度不够 |
3.3.3 旅游公共服务意识淡薄 |
3.3.4 旅游市场营销推广模式老化 |
3.3.5 旅游市场监管力量薄弱 |
4 优化P县旅游行政管理的对策 |
4.1 强化旅游规划的监督管理 |
4.1.1 规划前保证科学决策 |
4.1.2 规划中执行严格监督 |
4.1.3 规划后跟踪督导落实 |
4.2 以品牌引领创新旅游产品开发 |
4.2.1 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力度 |
4.2.2 突出特色旅游品牌引领 |
4.2.3 优化旅游资源开发环境 |
4.3 提升旅游公共服务管理水平 |
4.3.1 完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 |
4.3.2 加快推进旅游信息化服务 |
4.3.3 构建多中心供给模式 |
4.4 全方位打造旅游市场营销体系 |
4.4.1 积极开拓旅游市场 |
4.4.2 打造多主体营销体系 |
4.4.3 创新宣传推介模式 |
4.5 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力度 |
4.5.1 加大旅游市场监管队伍 |
4.5.2 创新旅游市场监管手段 |
4.5.3 发挥旅游行业协会作用 |
5 结论与不足 |
5.1 研究结论 |
5.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纪要 |
致谢 |
(2)旅居趋势下滇中康养旅游地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康养旅游的兴起 |
1.1.2 云南“三张牌”全力推进 |
1.1.3 旅居时代发展趋势 |
1.1.4 云南旅游产业的结构调整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 |
1.3.1 相关概念辨析 |
1.3.2 国内外康养旅游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旅游地规划研究综述 |
1.4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研究及国内外实践动态 |
2.1 康养旅游地规划的相关理论研究 |
2.1.1 旅游区位及空间结构理论 |
2.1.2 区域旅游合作理论 |
2.1.3 比较优势理论 |
2.1.4 旅游系统论 |
2.1.5 其它理论 |
2.2 康养旅游消费者的特征及需求分析 |
2.2.1 康养旅游消费者的特征 |
2.2.2 康养旅游消费者的需求 |
2.3 我国康养旅游地的发展现状 |
2.3.1 国内康养旅游地的发展历程 |
2.3.2 相关政策环境 |
2.4 国外康养旅游地案例分析 |
2.4.1 美国图森峡谷农场 |
2.4.2 瑞士蒙特勒小镇 |
2.4.3 日本FuFu山梨保健农园 |
2.4.4 国外案例小结 |
2.5 国内康养旅游地案例分析 |
2.5.1 巴马百魔洞养生旅游度假区 |
2.5.2 台湾长庚养生文化村 |
2.5.3 北京太申祥和山庄 |
2.5.4 国内案例小结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滇中康养旅游地适宜性评价研究 |
3.1 滇中地区概况 |
3.1.1 研究区域概况 |
3.1.2 区位及交通条件 |
3.1.3 自然地理概况 |
3.2 滇中康养资源优势分析 |
3.2.1 优越的海拔与气候 |
3.2.2 优良的生态环境 |
3.2.3 多元的文化特质 |
3.2.4 多样的养生资源 |
3.2.5 良好的医疗条件 |
3.2.6 小结 |
3.3 滇中康养旅游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1 评价指标选取及说明 |
3.3.2 评价的分析路径与指标体系 |
3.4 滇中康养旅游地适宜性评价分析 |
3.4.1 数据来源 |
3.4.2 评价因子可视化分析 |
3.4.3 综合评价分析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滇中康养旅游地发展概况研究 |
4.1 滇中康养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4.1.1 康养旅游市场初步形成 |
4.1.2 政府重视康养旅游产业发展 |
4.1.3 滇中康养旅游发展的主要问题 |
4.2 滇中康养旅游客群特征分析 |
4.2.1 康养旅游客群基本特征 |
4.2.2 旅游动机分析 |
4.2.3 资源类型偏好 |
4.2.4 客群特征小结 |
4.3 滇中康养旅游地发展现状分析 |
4.3.1 滇中康养旅游地发展概况 |
4.3.2 滇中康养旅游地现状空间分布 |
4.3.3 滇中康养旅游地现状空间结构分析 |
4.3.4 滇中康养旅游地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 滇中康养旅游地实例分析 |
4.4.1 七彩云南·古滇名城(综合型水域康养) |
4.4.2 卧云仙居养生养老基地(森林康养) |
4.4.3 梦云南·温泉山谷(温泉康养) |
4.4.4 案例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滇中康养旅游地定位、选址及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
5.1 滇中康养旅游地定位研究 |
5.1.1 滇中康养旅游地SWOT分析 |
5.1.2 滇中康养旅游地的职能定位 |
5.1.3 滇中康养旅游地的市场定位 |
5.1.4 滇中康养旅游地产品发展定位 |
5.2 滇中康养旅游地选址研究 |
5.2.1 康养旅游地选址要素分析 |
5.2.2 康养旅游地选址策略 |
5.3 滇中康养旅游地的功能构成研究 |
5.3.1 居住功能 |
5.3.2 康体功能 |
5.3.3 养老功能 |
5.4 滇中康养旅游地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
5.4.1 开发湖滨+温泉疗养资源,构建中部五湖综合康养旅游地集群 |
5.4.2 完善康体医疗设施建设,建立西部民族医药康养旅游片区 |
5.4.3 挖掘特色康养产品,建立北部生态康养旅游片区 |
5.4.4 开展特色古镇古村康养旅游,建设南部文化康养旅游片区 |
5.4.5 探索多类型康体养老模式,建设东部康体养老旅游片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滇中康养旅游地规划策略研究 |
6.1 中部五湖综合康养旅游地集群规划策略 |
6.1.1 中部康养旅游地发展的局限性 |
6.1.2 空间布局形态建构策略 |
6.1.3 适应时移性的旅居康养需求 |
6.1.4 统筹周边温泉资源进行开发 |
6.2 西部民族医药康养旅游片区规划策略 |
6.2.1 西部康养旅游地发展的局限性 |
6.2.2 完善康体医疗设施建设 |
6.2.3 构建民族医药旅游生态圈 |
6.3 北部生态康养旅游片区规划策略 |
6.3.1 北部康养旅游地发展的局限性 |
6.3.2 深度挖掘特色康养产品 |
6.3.3 完善基础设施配套 |
6.4 南部文化康养旅游片区规划策略 |
6.4.1 南部康养旅游地发展的局限性 |
6.4.2 传统民居的改造利用 |
6.4.3 构建乡村田园康养服务体系 |
6.5 东部康体养老旅游片区规划策略 |
6.5.1 东部康养旅游地发展的局限性 |
6.5.2 探索多类型养老模式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图片索引 |
附录 C:调查问卷 |
(3)吐鲁番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导论 |
一、论文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 论文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二) 理论基础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民族地区旅游业的研究 |
(二)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
四、论文研究方法 |
(一) 文献分析法 |
(二) 实证分析法 |
(三) 系统分析法 |
第二章、吐鲁番地区旅游业发展概述 |
一、吐鲁番地区历史及环境概况 |
(一) 吐鲁番地区的历史沿革 |
(二) 吐鲁番地区的地质、气候环境 |
二、吐鲁番地区的民族构成及宗教、风俗习惯 |
(一) 吐鲁番地区的民族构成及人口比例 |
(二) 吐鲁番地区的宗教特征及风俗习惯 |
三、吐鲁番地区旅游业基本情况 |
(一) 吐鲁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
(二) 吐鲁番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现状 |
(三) 吐鲁番地区旅游业发展对当地社会的影响 |
四、吐鲁番地区旅游资源类型细分及比例分布特征分析 |
(一) 吐鲁番地区人文旅游资源构成及比例分布特征 |
(二) 吐鲁番地区自然旅游资源构成及比例分布特征 |
第三章、吐鲁番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
一、吐鲁番地区主体旅游资源的脆弱性制约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
(一) 吐鲁番地区历史遗迹旅游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
(二) 吐鲁番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维系、传承困难 |
二、吐鲁番地区民族文化冲突与社会不稳定因素阻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
(一) 区域民族文化差异对旅游社会氛围的消极影响 |
(二) 社会不稳定因素及突发事件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冲击 |
三、吐鲁番地区旅游市场客流分布失衡致使产业资本利用低效 |
(一) 客流分布失衡降低旅游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 |
(二) 客流分布失衡加大旅游人力资本的无形损耗 |
四、吐鲁番地区旅游市场开发与营销不力,影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效益提升 |
(一) 吐鲁番地区民族特色旅游纪念品开发不力 |
(二) 吐鲁番地区整体旅游形象不鲜明,品牌构建不完善 |
(三) 吐鲁番地区旅游产品宣传促销广度和深度皆有待加强 |
(四) 吐鲁番地区旅游人力资源储备能力不足,影响旅游产业发展的智力保障 |
五、吐鲁番地区自然生态条件恶劣,影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基础 |
(一) 吐鲁番地区极端气候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二) 吐鲁番地区自然状况恶劣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第四章、吐鲁番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探究 |
一、加强吐鲁番地区主体旅游资源保护力度,维护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 |
(一) 吐鲁番地区历史遗迹旅游资源的有效保护 |
(二) 吐鲁番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有效维系与传承 |
二、应对吐鲁番地区民族文化差异与社会不稳定因素影响,维护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 |
(一) 拓展吐鲁番地区少数民族与外来游客文化交流途径 |
(二) 完善吐鲁番地区旅游产业对社会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 |
(三) 强化吐鲁番地区旅游安全保障工作,维护旅游社会形象 |
三、均衡吐鲁番地区淡旺季旅游市场客流分布,提高旅游产业资本利用率 |
(一) 深度开发吐鲁番地区冬季旅游项目,分散客流分布集中度 |
(二) 扩展吐鲁番地区淡季旅游优惠政策,增强旅游产业资本利用效率 |
四、深化吐鲁番地区旅游市场开发与营销,提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效益 |
(一) 科学开发吐鲁番地区民族纪念品市场,促进旅游产业链条均衡发展 |
(二) 塑造吐鲁番地区旅游整体形象,发挥吐鲁番旅游品牌价值 |
(三) 加强吐鲁番地区旅游市场宣传促销力度,发挥其旅游业潜在价值 |
(四) 完善吐鲁番地区旅游人力资源保障与开发,提升旅游产业发展的智力保障 |
五、吐鲁番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与普及,改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 |
(一) 吐鲁番地区环境保护及改善措施规划的科学制定 |
(二) 吐鲁番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的普及与强化 |
(三) 吐鲁番地区旅游环境保护法规及具体惩罚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
第五章、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4)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研究 ——以安阳殷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五) 论文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第二章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原则 |
第一节 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特性 |
(一) 遗产和文化遗产 |
(二) 文化遗产的特性 |
第二节 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原则 |
(一) 原真性原则 |
(二) 完整性原则 |
(三) 可持续性原则 |
第三节 文化遗产的价值和功能 |
(一) 传承遗产文化功能 |
(二) 旅游经济功能 |
(三) 宣传教育功能 |
第四节 “申遗”热潮下的冷思考 |
(一) 明确“申遗”的目的 |
(二) 在遗产申报和管理认识上不能错位 |
(三) 遗产保护与开发观念的转变 |
第三章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必然选择 |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一)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二)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三) 可持续发展是文化遗产的必然选择 |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
(一) 遗产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致使遗产资源供给严重失衡 |
(二) 有限的世界级遗产资源面临旅游者数量倍增的压力 |
(三) 文化品位不高、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受到冲击,旅游文化教育功能亟待提高 |
(四) 国民素质不高,淡薄的环境意识和不文明旅游行为冲刺着着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 |
第三节 正确处理文化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几个关系 |
(一) 强化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淡化旅游开发利益 |
(二) 强化“遗产文化价值”,淡化“旅游经济价值” |
(三) 强化“遗产旅游的供给质量”,淡化“遗产旅游数量” |
(四) 优化“遗产旅游的经营理念” |
第四章 世界文化遗产安阳殷墟的保护和开发模式 |
第一节 殷墟概况 |
第二节 殷墟文化遗产价值 |
(一) 历史价值 |
(二) 科学艺术价值,是中国古代青铜器制造业巅峰的代表 |
第三节 殷墟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分析 |
(一) 展示手段单一,不能满足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二) 解说系统不完善,无法全面展示殷商文化内涵 |
(三) 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缺乏,综合开发进程缓慢 |
(四) 缺乏现代化的旅游市场营销手段,遗产旅游发展滞后 |
第四节 殷墟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对策 |
(一) 殷墟遗产旅游开发的原则 |
(二) 殷墟遗址旅游开发的形象定位 |
(三) 提升殷墟遗产旅游资源吸引力主要措施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近二十年中国宗教旅游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内宗教旅游总体发文量 |
二、相关研究文献分析 |
(一) 宗教旅游的内涵 |
(二) 宗教与旅游的关系 |
(三) 宗教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 |
1.宗教旅游资源评价 |
2.宗教旅游产品设计 |
3.区域宗教旅游开发 |
(四) 宗教旅游可持续发展 |
(五) 宗教生态旅游 |
(六) 其他研究内容 |
三、国内宗教旅游研究简要评述及展望 |
1.加强理论研究, 建立理论体系 |
2.丰富研究内容, 拓宽研究领域 |
3.创新研究方法, 注重多学科联合 |
4.加强国际合作, 借鉴国外经验 |
(6)商南县旅游资源开发创新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的内涵 |
1.2.2 国外研究概况 |
1.2.3 国内研究概况 |
1.3 问题的提出 |
2 研究的内容与研究思路 |
2.1 研究的内容 |
2.1.1 区域优势和旅游资源的分析评价 |
2.1.2 商南县旅游市场调查与分析 |
2.1.3 采用短板理论和孤峰理论分析商南旅游产业的劣势和优势 |
2.1.4 商南县旅游开发模式分析和创新研究 |
2.2 研究思路 |
2.3 研究方法 |
2.3.1 文献分析法 |
2.3.2 系统论方法 |
2.2.3 模式法 |
2.2.4 实证研究法 |
3 商南县区域优势和旅游资源的分析评价 |
3.1 商南县区域优势 |
3.2 商南县旅游资源简况 |
3.2.1 自然景观 |
3.2.2 人文景观 |
3.3 商南县旅游资源的整理归类 |
3.4 商南县旅游资源分析评价 |
3.4.1 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的方法 |
3.4.2 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的指标选择 |
3.4.3 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指标量化过程 |
3.4.4 旅游资源评价结果 |
4 商南县旅游市场调查与分析 |
4.1 商南县旅游市场调查 |
4.2 商南县旅游市场结果分析 |
4.2.1 客源市场消费者行为分析 |
4.2.2 游客对商南的认知度分析 |
4.2.3 客源市场旅游动机 |
4.2.4 潜在客源市场对商南的旅游期望 |
4.3 主要结果 |
5 商南县旅游发展的劣势与优势分析 |
5.1 "短板理论"分析商南县旅游发展的劣势 |
5.2 "孤峰理论"分析商南县旅游发展的优势 |
5.3 "短板理论"和"孤峰理论"对商南县旅游发展的启示 |
6 商南县旅游开发模式分析和创新研究 |
6.1 主要旅游开发模式简介 |
6.1.1 旅游开发模式的历史演化 |
6.1.2 主要旅游开发模式介绍 |
6.2 商南县旅游开发模式分析 |
6.2.1 政府主导模式的优势 |
6.2.2 政府主导模式的劣势 |
6.3 商南县旅游开发的创新模式 |
6.3.1 商南县旅游开发的原则 |
6.3.2 商南县旅游资源开发的创新模式 |
6.3.3 商南县旅游资源开发的创新模式的实践 |
6.4 商南县旅游开发需要把握的环节 |
6.4.1 处理好大环境与小环境的关系 |
6.4.2 协调近期发展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
6.4.3 注重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
6.4.4 平衡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
6.5 商南县旅游开发的保障措施 |
6.5.1 以政府为主导,推动旅游资源开发的有序进行 |
6.5.2 以旅游企业为旅游开发的主体,实现旅游资源开发市场化 |
6.5.3 建立股份制企业,调动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积极性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遗产廊道的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以京杭大运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遗产廊道的兴起 |
1.1.2 遗产廊道旅游开发的升温 |
1.2 研究综述 |
1.2.1 遗产廊道研究 |
1.2.2 遗产旅游开发研究 |
1.2.3 京杭大运河的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遗产廊道理论 |
2.1.1 概念辨析 |
2.1.2 遗产廊道的选择标准 |
2.1.3 遗产廊道的构成 |
2.1.4 遗产廊道的主题确定 |
2.2 其他相关理论 |
2.2.1 点轴开发模式 |
2.2.2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2.2.3 遗产旅游开发相关理论 |
第三章 遗产廊道旅游开发的关键问题分析 |
3.1 遗产廊道的特征 |
3.2 遗产廊道旅游的资源、开发潜力和类型 |
3.2.1 旅游资源 |
3.2.2 旅游开发潜力的评价 |
3.2.3 遗产廊道的旅游类型 |
3.3 遗产廊道的旅游开发与申遗 |
第四章 遗产廊道旅游开发的时空模式 |
4.1 空间模式 |
4.1.1 微观层次 |
4.1.2 宏观层次 |
4.2 时间模式 |
4.2.1 遗产廊道旅游的发展轨迹 |
4.2.2 遗产廊道旅游开发的时序手段 |
4.3 对时空模式的进一步思考 |
4.3.1 时空模式分析 |
4.3.2 函数表达 |
第五章 遗产廊道旅游开发的优化模式 |
5.1 优化模式的路径分析 |
5.2 保护模式 |
5.2.1 自然遗产的保护模式 |
5.2.2 文化遗产的保护模式 |
5.2.3 遗产廊道的整体保护模式 |
5.3 多样性的旅游体验模式 |
5.3.1 旅游体验的释义 |
5.3.2 遗产廊道的多样化旅游体验模式 |
5.4 解说系统模式 |
5.5 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 |
5.5.1 自上而下——政府主导 |
5.5.2 自下而上——社区参与 |
5.5.3 横向合作——伙伴关系 |
第六章 案例研究——京杭大运河 |
6.1 遗产廊道视野下的京杭大运河 |
6.1.1 历史重要性 |
6.1.2 建筑或工程上的重要性 |
6.1.3 自然对文化资源的重要性 |
6.1.4 经济重要性 |
6.2 关于京杭大运河申遗 |
6.3 案例选取 |
6.4 旅游资源分析 |
6.5 旅游开发潜力评价体系 |
6.6 旅游开发的时空模式 |
6.6.1 空间模式 |
6.6.2 时间模式 |
6.7 旅游开发的优化模式 |
6.7.1 保护性开发模式 |
6.7.2 多样化的旅游体验模式 |
6.7.3 解说系统模式 |
6.7.4 管理模式 |
第七章 结论与思考 |
7.1 结论 |
7.2 思考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8)内蒙古草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内容结构 |
五、主要研究方法 |
六、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草原与草原经济 |
第一节 草原是草原经济的基础 |
一、草原的涵义 |
二、草原的诞生及其概况 |
三、草原的功能 |
第二节 草原经济及其特点、基本原则和发展阶段 |
一、草原经济及其特征 |
二、草原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 |
三、草原经济的发展阶段 |
第三节 草原经济与其他相关经济及草原文化的关系 |
一、草原经济与其它相关经济之间的关系 |
二、草原文化与草原经济的关系 |
第二章 内蒙古草原畜牧业及其变迁研究 |
第一节 草原畜牧业的产生 |
一、畜牧业产生的时期和地区 |
二、畜牧业产生的过程 |
三、草原畜牧业产生的主要条件 |
四、草原畜牧业产生的意义 |
第二节 草原畜牧业是草场、牧民和牲畜的有机统一体 |
一、草场是草原畜牧业的客观基础和先决条件 |
二、牧民是草原畜牧业生产的主体 |
三、草原畜牧业中牲畜既是劳动资料又是劳动产品 |
第三节 草原畜牧业经营方式的变迁 |
一、游牧业是草原畜牧业的最初而主要形式 |
二、半游牧半定居畜牧业是草原畜牧业的一种过渡形式 |
三、定居畜牧业是草原畜牧业发展中的一种嬗变形式 |
四、传统草原畜牧业和现代畜牧业并存发展是草原畜牧业的出路 |
第三章 内蒙古草原与草原农业互动效应分析 |
第一节 草原农业的产生 |
一、草原农业产生及其特点 |
二、草原农业产生的各种条件 |
三、草原农业产生和发展的演变过程 |
第二节 草原农业的作用和影响 |
一、草原农业产生的积极意义 |
二、传统草原农业对草原地区的消极影响 |
第三节 生态农业是草原农业发展之未来 |
一、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特点 |
二、生态农业是内蒙古生态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 |
三、内蒙古发展生态农业的现状及成就 |
四、发展生态农业的具体措施 |
第四章 内蒙古草原工业发展路径分析 |
第一节 内蒙古草原工业及其发展条件 |
一、内蒙古草原工业及其特征 |
二、内蒙古草原工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
第二节 内蒙古草原工业的发展必须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 |
一、工业化的定义 |
二、新型工业化及其特征 |
三、新型工业化是内蒙古草原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
四、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的草原工业化发展道路 |
第三节 积极实施加速发展战略,促进内蒙古工业化进程 |
一、加速战略及其内容 |
二、实施“加速战略”的有利的环境和良好条件 |
三、积极实施“加速战略”,加快草原工业发展 |
第五章 内蒙古草原旅游发展研究 |
第一节 草原旅游业现状及其类型 |
一、内蒙古草原旅游业发展现状 |
二、内蒙古草原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三、内蒙古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及其分类 |
第二节 草原旅游业的发展前景 |
一、草原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
二、草原旅游业发展的几个关系问题 |
三、草原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三节 草原旅游业对草原地区的影响 |
一、草原旅游发展对经济的影响 |
二、草原旅游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三、旅游发展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9)新疆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 |
2. 红色旅游概述 |
2.1 红色旅游是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的结合 |
2.2 红色旅游的分类 |
2.3 红色旅游的特征 |
3. 新疆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背景条件分析 |
3.1 新疆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
3.2 新疆红色旅游资源的类型及特点 |
3.3 新疆红色旅游资源评价 |
4. 新疆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营销 |
4.1 新疆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SWOT 分析 |
4.2 新疆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原则和开发模式 |
4.3 新疆红色旅游客源市场开发定位 |
4.4 新疆红色旅游产品开发设计 |
4.5 新疆红色旅游营销对策 |
5. 新疆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
5.1 制约新疆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 |
5.2 推动新疆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
6. 结语 |
6.1 对新疆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总结 |
6.2 本文缺失及其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遗产型社区属性剥离与整合模式研究 ——历史文化名村: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图表索引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边缘化现象 |
1.1.2 研究对象的锁定 |
1.2 选题的意义 |
1.3 理论基础 |
1.3.1 利益主体理论 |
1.3.2 激励理论 |
1.3.3 新社会经济思潮 |
1.3.4 "新旅游"发展观 |
1.3.5 文化遗产旅游 |
1.4 研究方法 |
1.4.1 实地调研与文献分析相结合 |
1.4.2 整体把握与个案分析相结合 |
1.4.3 多维度比较分析与多学科交叉论证相结合 |
1.4.4 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
1.5 论文探新和创新点 |
1.5.1 论文探新 |
1.5.2 主要创新点 |
1.6 研究思路与总体框架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框架 |
2 研究进展与启示借鉴 |
2.1 国内对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 |
2.1.1 国际经验的借鉴研究 |
2.1.2 对文化遗产的价值、功能及特性的研究 |
2.1.3 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保护历程的研究 |
2.1.4 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问题研究 |
2.1.5 文化遗产的旅游发展问题研究 |
2.1.6 文化遗产经营管理的研究 |
2.1.7 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先进技术的研究 |
2.2 国内外关于文化遗产旅游研究 |
2.2.1 国外遗产旅游研究 |
2.2.2 国内遗产旅游研究 |
2.3 国内外关于古村落文化遗产旅游研究 |
2.3.1 国外古村落旅游研究进展 |
2.3.2 国内古村落旅游研究进展 |
2.4 启示 |
3 产生过程与名村概况 |
3.1 历史文化名村概念、评选标准、审批手续 |
3.1.1 历史文化名村的概念 |
3.1.2 评选标准 |
3.1.3 审批手续 |
3.2 名目、类型、空间分布 |
3.2.1 名目 |
3.2.2 类型 |
3.2.3 空间分布 |
3.3 调查村落简介 |
4 属性冲突与困境之核 |
4.1 历史文化名村多维属性特征 |
4.1.1 聚落属性——本质属性 |
4.1.2 遗产属性——附生属性 |
4.1.3 旅游资源属性——衍生属性 |
4.2 历史文化名村矛盾作用形式 |
4.2.1 遗产保护与聚落发展之间的错位 |
4.2.2 旅游发展与聚落发展之间的错位 |
4.2.3 旅游发展与遗产保护之间的错位 |
4.3 历史文化名村矛盾的机理 |
4.3.1 "价值——利益体"结构 |
4.3.2 不同利益主体的行为方式 |
5 价值和谐与突围之路 |
5.1 历史文化名村可持续发展 |
5.1.1 遗产保护——文化的传承 |
5.1.2 聚落发展——时代特征 |
5.1.3 遗产保护与聚落发展之间的关系 |
5.1.4 启示 |
5.2 历史文化名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
5.2.1 遗产保护是旅游发展的基础 |
5.2.2 旅游发展推动历史文化名村聚落属性的发展 |
5.3 历史文化名村可持续发展内涵 |
5.3.1 历史文化名村发展的时间序列分析 |
5.3.2 历史文化名村可持续发展的层次 |
5.3.3 历史文化名村发展的三个误区 |
5.4 结论与问题 |
6 潜力计算与组合状况 |
6.1 研究方法 |
6.2 研究模型 |
6.3 研究程序 |
6.3.1 变量的选取及评分等级 |
6.3.2 数据分析与结果 |
6.4 组合状况及类型划分 |
6.4.1 组合状况 |
6.4.2 类型划分 |
6.4.3 转化路径 |
6.5 结论 |
7 现状评价与类型划分 |
7.1 旅游可持续发展现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7.2 研究方法及数据处理 |
7.2.1 问卷调查过程及方法简介 |
7.2.2 历史文化名村评价得分的标准化处理 |
7.2.3 评价分析方法及结果 |
7.3 历史文化名村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分析 |
7.4 "潜力—现状"组合及可持续发展类型 |
7.4.1 数据来源 |
7.4.2 类型划分 |
7.4.3 转化路径 |
7.5 结论 |
8 评判标准与模式选取 |
8.1 旅游发展的典型模式 |
8.1.1 保护区模式 |
8.1.2 社区参与模式 |
8.1.3 城镇化模式 |
8.1.4 各模式的特点 |
8.2 模式的选取 |
8.2.1 模式选取的标准与实施方法 |
8.2.2 实证分析 |
8.2.3 理论总结:旅游发展模式的层次及递进模型 |
8.3 整体的回归:历史文化名村的突围战略 |
9 基本结论与未来展望 |
9.1 基本结论 |
9.1 不足之处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实践 |
四、西部旅游开发应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P县旅游行政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金苗苗. 四川师范大学, 2021(04)
- [2]旅居趋势下滇中康养旅游地规划研究[D]. 张晨.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3]吐鲁番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郑伟. 石河子大学, 2011(05)
- [4]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研究 ——以安阳殷墟为例[D]. 李建军. 四川师范大学, 2011(07)
- [5]近二十年中国宗教旅游研究述评[J]. 高科,佘晶晶.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 [6]商南县旅游资源开发创新模式研究[D]. 陆邦柱.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03)
- [7]遗产廊道的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以京杭大运河为例[D]. 施然. 厦门大学, 2009(12)
- [8]内蒙古草原经济发展研究[D]. 特格西毕力格. 中央民族大学, 2009(01)
- [9]新疆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 张珏. 新疆师范大学, 2008(10)
- [10]遗产型社区属性剥离与整合模式研究 ——历史文化名村: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D]. 李连璞. 西北大学,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