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几种分散剂对α--Al_2O_3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张炜[1](2021)在《α-Al2O3悬浮液体系稳定性及其失稳絮凝体破碎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胶态成型工艺不仅可以制备形状复杂的陶瓷材料部件,还可以有效抑制颗粒团聚并减少胚体缺陷。高固体含量、低粘度稳定悬浮液的制备是胶态成型工艺的基础,悬浮液稳定性不仅影响素胚的密实度和烧结性能,同时影响陶瓷材料的最终性能。然而,胶态成型工艺在分散剂种类、分散剂吸附量和吸附机理、粉体表面改性及悬浮液流变性等方面仍有待深入研究。本论文选用高纯度球形和片状α-Al2O3,基于ChemiBio 3D、Cryo-SEM、TEM、FT-IR、XPS、AES、Mathematica等研究手段,系统研究了无分散剂条件下α-Al2O3表面电荷-颗粒聚集方式-悬浮液稳定性三者之间的关系,采用添加杂多酸盐、添加聚电解质、物理剪切破碎等方法提升α-Al2O3悬浮液体系的稳定性,同时通过Mathematica软件对α-Al2O3絮凝体进行破碎动力学建模及计算,目的是揭示不同方法对α-Al2O3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及机理。研究表明,无分散剂条件下α-Al2O3颗粒表面电荷-颗粒聚集方式-悬浮液稳定性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性,等电点时球形和片状α-Al2O3颗粒聚集体的分形维数值约为3.2和2.4,通过无晶格变量-Df模型获得的模拟分形维数值与试验值相同,且不同pH值条件下α-Al2O3悬浮液屈服应力值和固体体积分数值呈线性关系。球形α-Al2O3颗粒等电点为9.5,当悬浮液pH值大于11或pH值小于7时,悬浮液体系稳定性较好。片状α-Al2O3颗粒等电点为9.2,当片状α-Al2O3悬浮液pH值小于3时,悬浮液体系稳定性较好。不同悬浮液浓度条件下屈服应力值均与Zeta电位值的平方呈线性关系。杂多酸盐型分散剂对α-Al2O3悬浮液稳定性有明显影响,低pH值条件下杂多酸根离子与颗粒表面的正电荷离子产生了空位电荷吸引力,降低了悬浮液体系的稳定性,此时杂多酸根离子在颗粒表面的覆盖率是球形α-Al2O3悬浮液稳定性的决定性因素。片状α-Al2O3比表面积较小且不同表面的活性吸附位点数存在差异,不同杂多酸根离子表面覆盖率条件下悬浮液的最大屈服应力值相近。锂杂多钨酸盐(LST)与α-Al2O3颗粒表面产生了化学吸附,获得了较好的空间位阻效应。当球形或片状α-Al2O3悬浮液浓度为55wt%时,LST的最佳用量为0.6dwb%且最佳pH值为9.5,高剪切速率条件下片状α-Al2O3悬浮液出现了剪切增稠的现象。加入聚电解质分散剂是提升α-Al2O3悬浮液稳定性的重要方法,随着pH值的增大,阴离子聚电解质在颗粒表面的饱和吸附量下降,吸附阴离子分散剂后颗粒等电点向低pH值方向移动,碱性条件下更容易获得稳定的悬浮液。聚苯乙烯磺酸钠(PssNa)吸附在α-Al2O3颗粒表面产生了较好的分散效果,其在颗粒表面的饱和吸附量是柠檬酸(CA)和马来酸二异丁烯共聚物(DIBMA)的三倍,聚苯乙烯磺酸根离子与铝离子产生了化学吸附,并通过静电位阻作用稳定悬浮液。聚乙烯亚胺(PEI)吸附在α-Al2O3颗粒表面使颗粒等电点向高pH值方向移动,酸性条件下更易获得稳定的悬浮液,PEI中的氨基基团与颗粒表面产生了化学吸附,分子量较大的PEI获得了较好的分散效果。质量浓度为50wt%的球形α-Al2O3悬浮液中依次加入0.3dwb%DIBMA和0.1dwb%PEI,在适宜条件下获得了比单一聚电解质分散剂粘度值更低的悬浮液体系,高剪切速率条件下粘度值仅为0.016Pa·S,同时获得了更好的空间位阻效应,与无分散剂时相比悬浮液最大屈服应力值降低了约75%。α-Al2O3絮凝体破碎动力学研究表明高速剪切破碎降低了絮凝体的颗粒粒度,提升了悬浮液体系的稳定性。提出了一种絮凝体破碎后颗粒粒度的模拟计算方法,采用Mathematica软件建模并求解群体平衡方程和破碎动力学方程,模拟出的α-Al2O3絮凝体破碎后的颗粒粒度分布与真实试验结果有较好的吻合,破碎动力学函数值与破碎前和破碎后的絮凝体粒度有关。
覃航[2](2020)在《非对称结构平板陶瓷膜的制备及分离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人口的增加、城镇化程度的加深及工业的高速发展,我国可用清洁水资源日益短缺而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加。国家和地方政府已经高度重视水环境治理的相关问题,对污水排放标准提出更高要求。在众多水处理技术当中,陶瓷膜分离技术因能耗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处理效率高、在含酸/碱或有机溶剂等苛刻环境中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而日益受到广泛关注。非对称结构陶瓷膜由支撑体和分离层组成,因运行阻力小、通量大、易于规模化生产,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逐层制备微滤膜、超滤膜和纳滤膜,从而在水处理方面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旨在选用合适的成膜工艺逐层制备大孔支撑体、微滤膜、超滤膜和纳滤膜,并对各膜层的分离性能进行研究。本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不同粒径和形貌的工业级Al2O3粗粉为原料,经1600℃热处理成功制备出球形Al2O3粗粉。高温球形化通过不同尺寸颗粒间或同一颗粒表面凹凸区域间的空位流动使得Al2O3粗粉的球形度从0.63增大至0.75,且量化该粉体粒径分布的四分位数比从3.3缩小至1.8。对工业级Al2O3细粉进行砂磨预处理,打破粉体中的硬团聚体,使得Al2O3细粉的球形度从0.76增大至0.81,四分位数比从2.4缩小至1.8。(2)以球形Al2O3粗粉(d50=8.33μm)为骨料制备大孔支撑体,当造孔剂添加量为10 wt%,热处理温度为1350℃时,支撑体的抗折强度为36.3 MPa,孔隙率为44.3%,平均孔径为3.3μm,纯水通量为3240 L/m2 h bar。球形粗粉堆积出的骨架兼具高强度和高孔隙率,使得支撑体具有较高机械强度和较低过滤阻力。以球形Al2O3细粉(d50=0.41μm)为原料制备微滤膜,其平均孔径为0.12μm,纯水通量高达850 L/m2 h bar。球形细粉堆积出的膜孔通道更加均匀,曲率因子较小,使得微滤膜具有较高通量。在炭黑悬浮液处理实验中,微滤膜对炭黑最大截留率可达99.7%。此外,被污染的微滤膜经反冲洗后可恢复原始渗透通量和截留率。(3)通过反胶束修饰的溶胶-凝胶工艺可制备出平均粒径为30 nm、粒径分布窄、圆度值为0.92且适合制备超滤膜的勃姆石溶胶。经过一次浸渍-干燥-烧成工艺制备出厚度为2μm,孔径分布为4.8~6.8 nm,平均孔径为5.4 nm的γ-Al2O3超滤膜,其纯水通量为30.4 L/m2 h bar,截留分子量为8 k Da。γ-Al2O3超滤膜可高效截留牛血清白蛋白和甲基蓝,截留率分别为96.2%和96.8%。过滤实验中被污染的γ-Al2O3超滤膜经简易的清洗过程即可恢复原始渗透通量和截留率。(4)以草酸为螯合剂,通过无水溶胶-凝胶工艺在500℃制备出粒径约为10nm的α-Al2O3纳米颗粒,并将其作为相变晶种添加到勃姆石溶胶中制备涂膜液,经一次低温共烧在950℃制备出α-Al2O3超滤膜。研究结果表明热处理过程中,纳米级α-Al2O3相变晶种可提高Al2O3相变(γ相转变为α相)过程中的成核密度,缩短成核位点间距离,降低相变温度并实现低温制备α-Al2O3超滤膜的目的。α-Al2O3超滤膜的纯水通量为85 L/m2 h bar,截留分子量为15 k Da。在酸碱腐蚀实验中,α-Al2O3超滤膜表现出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在食醋发酵废水脱色处理中,α-Al2O3超滤膜表现出优异的脱色效果,其中COD去除率为63%而脱色率高达98%。(5)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水/正丁醇/环己烷系反胶束可用于修饰溶胶-凝胶工艺。采用该工艺可在10~30 nm内制备球形ZrO2纳米颗粒,颗粒圆度值均大于0.90。反胶束通过影响前驱体水解-缩聚过程中的成核、生长和团聚过程控制ZrO2纳米颗粒的尺寸和形貌,使得ZrO2纳米颗粒与反胶束间存在显着的尺寸复制和形貌复制。(6)选用球形ZrO2溶胶制备纳滤膜时,添加Y(NO3)3·6H2O可抑制四方相ZrO2与单斜相ZrO2间的相变过程,确保纳滤膜层的完整性。经一次浸渍-干燥-烧成工艺可制备出厚度约为260 nm,纯水通量和截留分子量分别为3.9~4.2 L/m2h bar和800±50 Da的8 mol%Y2O3稳定的ZrO2(8YSZ)纳滤膜。在农药废水处理中,8YSZ纳滤膜对克百威的去除率高达89%。碱洗和低温热处理可有效清洁被污染的纳滤膜,实现多次重复使用。
栾雪竹[3](2020)在《三维连通-多孔堇青石陶瓷结构设计与性能调控》文中指出本文以第一性原理为理论支撑、颗粒稳定微乳液为制备工艺,通过对无机颗粒胶体表面化学和料浆体系稳定性的研究,优化工艺参数,制备具有可控微米级三维连通具有“孔-窗”结构的多孔堇青石,并对基体进行增韧,探讨其增韧机理。1、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预测堇青石晶体结构,发现其在不同轴投影中具有高度对称性。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得到的能带间隙难以跃迁,性能稳定。DOS具有X轴对称性,其费米能级处于DOS值为零的区间内,具有绝缘性。高温小堇青石晶格震动效果图和室温下基本吻合,验证具有优异耐高温性。本论文以量子力学为基础,通过模拟电子运动规律预测堇青石的物理化学性能,为其优异性质提供理论支撑。2、对无机颗粒胶体表面化学和料浆体系稳定性研究发现,pH值为10时Zeta电位绝对值最低,前驱体稳定性最优。优化工艺参数可获得固含量为40vol%的料浆,制备的多孔堇青石结构完整、表面光滑无缺陷、收缩率小。优化颗粒稳定微乳液工艺参数克服其他制备工艺导致多孔堇青石孔道结构复杂、孔径跨度大且分布不均匀的缺点。经高温烧结可以制备孔结构完整、孔径分布均匀、孔隙率高的三维连通-多孔堇青石陶瓷。3、以马铃薯淀粉和蔗糖作为成孔剂可以显着提高孔隙率、优化孔径大小,成功制备具有“孔-窗”结构的多孔堇青石。实验研究发现,适量成孔剂对多孔堇青石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导热系数起到积极作用。稳定的堇青石相抑制了其在强酸和强碱介质中的化学腐蚀。以马铃薯淀粉和蔗糖作为致孔剂,通过颗粒稳定微乳液制备具有“孔-窗”结构多孔堇青石在催化剂载体和过滤方向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4、将调控孔结构和基体增韧机制一体化,在制备具有三维连通多孔堇青石陶瓷基础上,对泡沫陶瓷基体进行强韧化处理。以熔盐法制备微观形貌呈规则六边形α-Al2O3粉体颗粒作为多孔堇青石基体增强原料。模板晶粒生长技术强韧化泡沫陶瓷为出发点,探讨增韧机理。当原料粒度为20nm、ZrO2添加量为4wt%、AlF3添加量为3wt%时,多孔堇青石的断裂韧性得到较大的改善。添加莫来石纤维会破坏胶体颗粒稳定性和相容性,发泡不成功,增韧效果差。
张壮[4](2020)在《纳米氧化铝水基料浆的分散及流变行为研究》文中认为先进纳米氧化铝陶瓷材料的胶态成型工艺需要固相含量较高、分散稳定的纳米氧化铝水基料浆,因此合理控制陶瓷料浆的流变特性对于大多数胶态加工成型工艺至关重要。目前对于亚微米和微米量级的陶瓷悬浮系统的稳定机制的研究相对较为成熟,但由于纳米粉体料浆表现出意想不到的高黏度,因此,已有的研究规律无法直接转移到纳米粉体料浆的研究中,纳米氧化铝水基料浆及其稳定机制仍然是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以纳米氧化铝粉体为研究对象,研究纳米氧化铝粉体的预处理对纳米氧化铝水基料浆流变行为的影响;研究不同分子量的聚乙烯亚胺(PEI)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商用Isobam-104的高分子分散剂在纳米氧化铝水基料浆的分散效率,并使用流动指数因子研究料浆流体形式的变化;研究果糖分子,柠檬酸,以及抗坏血酸小分子分散剂对料浆流变行为的影响;在以上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抗坏血酸与L-PEI以及商用Isobam-104的复合分散体系对料浆流变性的影响规律。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纳米氧化铝粉体预处理对纳米氧化铝水基料浆流变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洗和酸浸处理的纳米氧化铝粉体有利于降低料浆黏度,改善其流变性,结合FTIR结果表明,粉末表面的羟基含量影响水基浆料的流变性,Zeta电位结果表明,水洗和酸浸处理的纳米氧化铝粉体等电点右移,有助于去除纳米氧化铝粉体表面杂质元素。高分子分散剂对纳米氧化铝水基料浆的分散及流变行为影响结果表明,固相含量为31wt%,添加1wt%的PVP可以很好地分散和稳定纳米氧化铝水悬浮液。低分子量PEI的分散效率优于分子量较高的PEI(L-PEI的最佳添加量为1wt%,H-PEI的最佳添加量为5wt%)。吸附实验表明不同的高分子分散剂在粉体表面的吸附都属于朗缪尔单层吸附模型。小分子分散剂对纳米氧化铝水基料浆的分散及流变行为影响结果表明,15wt%的果糖分子的加入可以有效降低纳米氧化铝粉体表面的结合水层,进而降低料浆的黏度。2wt%的抗坏血酸和柠檬酸的加入可以有效降低料浆的黏度,改善料浆的流变行为。沉降实验表明,小分子酸稳定的料浆随时间变化的稳定性不及高分子分散剂稳定的料浆,抗坏血酸的分散效果以及稳定性略微优于柠檬酸。二元复合分散体系对纳米氧化铝水基料浆的流变行为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为1%的L-PEI和0.2%的抗坏血酸,可进一步提高料浆的分散效率,获得更低黏度的纳米氧化铝水基料浆;当纳米氧化铝水基料浆的体积分数为15%~20%时,可以获得分散稳定性较好的纳米氧化铝水基料浆。料浆的黏弹性测试表明,固相含量为15 vol%~20 vol%,可以获得分散稳定性较好的纳米氧化铝水基料浆。抗坏血酸的加入有利于充分实现L-PEI的亚胺基质子化,进一步提高LPEI的分散效率。纳米氧化铝流延膜的烧结性探索实验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铝水基料浆的流延膜性好。在1350℃,80 MPa压力下可以制备出超细晶粒、致密度高的氧化铝陶瓷块体。
周彬彬,张宁,赵介南,阚洪敏,王晓阳,龙海波[5](2017)在《纳米Al2O3颗粒的分散机理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纳米Al2O3浆料容易形成絮凝团聚,使其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故稳定并分散纳米Al2O3颗粒显得至关重要。综述纳米Al2O3颗粒分散机理的研究进展以及发展现状,详细介绍六偏磷酸钠(SHMP)的静电稳定机制、聚乙二醇(PEG)的空间位阻稳定机制、聚丙烯酸钠(PAAS)的静电和空间位阻共同稳定机制。通过3种不同的分散机制使悬浮液稳定,避免浆料中纳米Al2O3颗粒发生团聚。最后对未来纳米Al2O3颗粒分散性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陈佳佳,殷波,陈娇娇,陈涵,郭露村[6](2016)在《分散途径对Al2O3-SiO2/PAA系统流变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在研究pH值对Al2O3/SiO2二元悬浮体系流变性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分散途径对PAA分散的Al2O3-SiO2二元体系流变性的影响。实验表明,在无分散剂时,Al2O3-SiO2二元混合体系流变特性随pH值的变化可为3段:在pH值<2.0以及pH值>9.0两个区域,悬浮液处于稳定分散状态;而当pH值介于2.09.0时,浆液产生严重的絮凝现象,且絮凝程度高于Al2O3和SiO2各自的单元体系。在pH值介于2.09.0时,通过添加PAA可使Al2O3-SiO2二元悬浮液达到稳定分散状态;pH值为6.0时,采用普通添加方式PAA的最低添加量为0.8%(质量分数);改变分散途径后,分散所需的PAA最低添加量可降低50%,仅为0.4%(质量分数)。该结果表明,在Al2O3-SiO2二元体系中,分散剂PAA在颗粒表面存在不均匀吸附现象,并且通过分散途径的设计,可有效地避免这种现象。另外,分散途径的设计可以提高PAA稳定分散的Al2O3-SiO2二元悬浮液的抗离子强度特性,同时又可降低固含量对浆液流变性能的影响。
刘延山[7](2016)在《基质组成对刚玉-尖晶石浇注料性能的影响》文中指出刚玉-尖晶石浇注料因具有良好的抗渣侵蚀性和抗结构剥落性,目前已成为钢包内衬及透气系统用耐火材料的主流材质,其有效提高了钢包的使用寿命和钢材质量。然而,刚玉-尖晶石浇注料在施工性能和热震稳定性方面仍有待改善,此外该体系浇注料中常常引入SiO2微粉,但市售SiO2微粉种类繁多,性能不稳定,在实际应用条件下尚需精细化。为此,本论文首先对基质组成中的四种SiO2微粉(92#、940U、951U、971U)、α-Al2O3微粉、ZrO2微粉及其复合粉体料浆的流变特性进行了研究;随后研究了SiO2微粉种类及添加量、ZrO2微粉加入量及粒度大小对浇注料的常规物理性能、热机械性能和抗渣性能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加减水剂时,SiO2微粉中中位径小的细颗粒越多,悬浮液的黏度越大;粉体中存在一定含量的粗颗粒时,悬浮液易发生剪切增稠行为。对于各微粉料浆,减水剂FS20的分散效果优于无机电解质SHMP、STPP,这与FS20可同时产生空间位阻效应和静电稳定机制有关,此外SHMP对Zr4+的络合作用可有效改善ZrO2微粉浆体的分散性。2)不同种类的SiO2微粉,其碳含量越高,浇注料流动性越差;碱金属杂质含量越高,常温物理性能越好。随着SiO2微粉含量的增加,试样的烧结性能改善,然而当添加量达到4wt%,流动性下降明显;SiO2微粉含量增加对浇注料的抗渣性能具有双重影响,即在降低材料抗渣侵蚀性的同时可改善材料的抗渣渗透性。3)ZrO2微粉可促进刚玉-尖晶石质材料的烧结,但热处理过程中ZrO2晶型转变引起体积膨胀效应,恶化烧结性能,因此ZrO2微粉的添加量必须适当。当ZrO2微粉添加量为4wt%时,试样具有较高的热态强度和优良的抗渣性能;添加量为6wt%时,试样的抗热震性明显改善。4)不同粒度的ZrO2颗粒主要通过改变试样的显微结构来影响材料性能。ZrO2细颗粒可有效提高试样的热态强度,其中添加d50=2.5μm的ZrO2微粉的试样具有最大值3.27±0.49MPa;Zr O2粗颗粒在改善热震稳定性方面作用更显着,这与ZrO2粗颗粒能够引起基质中形成大裂纹,从而降低材料内部存储的弹性应变能有关。
朱雯莉[8](2015)在《超声化学合成金属氧化物粉体的结构、性能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微加工技术的发展,纳米金属氧化物在器件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受关注,因此,其制备近年来一直是研究的焦点。本文采用的制备方法是超声化学法,它利用空化效应产生的局部高温、高压、以及微射流和冲击波等条件制备结构新颖的纳米金属氧化物材料,如氧化铜、氧化亚铜、氧化镍和氧化铝等。其中,α-Al2O3作为一种硬质粒子,与Ni-P合金共沉积,可以显着提高基体的机械性能。然而,α-Al2O3颗粒在酸性水溶液中带正电荷,在酸性的高浓度的硫酸盐镀液中则带电荷密度很小的负电荷,因而分散性差,这不利于获得高性能的Ni-P-Al2O3化学复合镀层。本论文旨在对Al2O3前驱体进行改性,以提高α-Al2O3颗粒的电位,通过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实现纳米α-Al2O3颗粒在高离子浓度镀液中的有效分散,从而获得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复合镀层。首先,利用超声化学法制备了不同形貌的CuO和Cu2O,而Cu2O是以抗坏血酸直接对CuO还原得到的,并讨论了NaOH的浓度对CuO和Cu2O的形貌、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影响;以硫酸镍和尿素为原料在超声辐射条件下反应得到的是NiO2.45C0.74N0.25H2.90前驱体,结合热处理即可获得层状多孔结构的NiO,对其表面特性和光学性质进行了进一步探究;以超声化学法制备的Al2O3前驱体是无定形Al(OH)3和碱式碳酸铝铵的混合物,在1100°C下对其热处理2 h即得到α-Al2O3。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对前驱体进行改性,克服了α-Al2O3在烧结过程中产生的硬团聚,其粒径和zeta电位都受SDBS浓度的影响。在SDBS浓度为7 wt.%时,α-Al2O3的中位径为25 nm,zeta电位为-31.3 mV,以此α-Al2O3进行化学复合镀。其次,本文对Ni-P化学镀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镀液中主盐硫酸镍和还原剂次磷酸钠的浓度、施镀温度及pH分别为40 g/L,30 g/L,75°C和5.50。探索了热处理温度对镀层晶体结构、显微硬度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分别讨论了络合剂DL-苹果酸,乳酸和柠檬酸对镀层含磷量、沉积速率、表面形貌和显微硬度的影响,确定了络合剂组成为DL-苹果酸:10 g/L,乳酸:10 g/L,柠檬酸:5 g/L。对比了(NH4)2SO4、NH4F和NH4HF2这三种缓冲剂对镀液的缓冲能力,镀层的含磷量、沉积速率、显微硬度和耐磨、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H4F的缓冲性最好,在浓度为20 g/L时,镀层的平均显微硬度为898.4 HV,平均沉积速率为7.65μm/h,耐磨和耐腐蚀性能也最优,镀层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力良好。然后,在0.15 g/L吐温-20的基础上,分别结合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聚丙烯酸(PAA)对改性的纳米α-Al2O3颗粒进行分散,以CTAB的分散效果最好,α-Al2O3在镀层中分散最为均匀。在CTAB为0.5 g/L时,Ni-P-Al2O3复合镀层中Al2O3含量为13.01 wt.%,显微硬度为1157.4 HV。另外,还探讨了机械球磨时间和镀液中Al2O3浓度对镀层性能的影响,在球磨时间为2 h和Al2O3 5 g/L时,镀层性能最好。与未改性的α-Al2O3共沉积获得的镀层相比,镀层的性能显着提高了。最后,鉴于Ni-P-Al2O3复合镀层的耐腐蚀性能较差,结合Ni-P镀层优异的耐腐蚀性能,探讨了双层化学镀的工艺,旨在改善镀层的耐腐蚀性。以Ni-P镀层作底层,Ni-P-Al2O3镀层作表面层时,分别探讨了Ni-P镀层的沉积时间、球磨时间、CTAB浓度和镀液中Al2O3浓度对Ni-P/Ni-P-Al2O3双层镀层性能的影响,在Ni-P镀层沉积60 min,CTAB 10 wt.%,球磨时间2 h和Al2O3 5 g/L时,镀层的显微硬度为1766.2 HV,耐磨和耐腐蚀性能也较Ni-P-Al2O3复合镀层有显着提高。另外,对于Ni-P/Ni-P-Al2O3双层镀层,本文采用的是在Ni-P镀层沉积完成后,在正施镀的Ni-P化学镀液中加入Al2O3浆料,避免了换镀槽时Ni-P镀层在高温下与空气接触而氧化,显着提高了镀层的性能。考虑到Al2O3颗粒沉积到Ni-P合金中时增加了镀层表面的孔隙率,在Ni-P-Al2O3复合镀层表面沉积了一层Ni-P合金。在Ni-P镀层沉积30 min时,得到的镀层的显微硬度为1298.2 HV,但是镀层的耐磨和耐腐蚀性能较Ni-P/Ni-P-Al2O3双层镀层更优异。本论文实现了纳米α-Al2O3颗粒在高离子浓度镀液中的有效分散,制备了机械性能优良的Ni-P-Al2O3复合镀层;与此同时,结合不同镀层的性能制备了Ni-P/Ni-P-Al2O3和Ni-P/Ni-P-Al2O3双层镀层,为制备耐磨和耐腐蚀性能均优异的化学镀层提供了重要参考。
夏保红[9](2015)在《冰粒型固结磨料抛光垫及其研抛性能基础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生产和科技的发展,硬脆晶体特别是半导体材料,在电子、光学、仪器仪表等诸多领域应用越来越广。目前,应用于硬脆晶体的超精密加工方法主要是化学机械抛光。传统的游离磨料CMP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抛光中存在的工件变形大、抛光效率低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不足,创新性地提出采用磨料均布冰粒型固结磨具实现超薄硬脆晶体的高品质加工,开展了冰粒型固结磨料抛光垫的设计和研抛效果验证方面的研究,为硬脆晶体精密超精密加工提供新型抛光工具。本文主要完成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研究了水相体系中微、纳米α-Al2O3粉体的分散工艺采用机械分散与化学分散剂分散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球磨时间、超声时间、分散剂种类、分散剂浓度和pH值对分散体系中特征参数的影响。探讨了配制稳定的微、纳米α-Al2O3抛光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制备性能良好的抛光垫奠定了一定的基础。2.研究了冰粒的成型机理通过分析冰粒的基本物理属性和力学性能,结合经典成核理论,从均质成核和异质成核两个方面对成核过程进行了分析和计算,探讨了冰粒的成型机理,为制备冰粒型固结磨料抛光垫所需的冰粒提供了理论依据。3.制备了冰粒型固结磨料抛光垫并验证其抛光性能通过分析抛光液冻结过程中的热传递,设计出冰粒快速制备系统,最终制备出冰粒型固结磨料抛光垫,并与相同抛光液制备的冰冻固结磨料抛光垫在同等条件下对锗片进行研磨抛光,开展了冰粒型固结磨料抛光垫的抛光性能实验验证,实验证明该冰粒型固结磨料抛光垫可以有效地提高抛光效率和降低表面粗糙度。
陈娇娇,施楠,陈涵,郭露村[10](2014)在《聚环氧琥珀酸/聚乙烯吡咯烷酮对Al2O3/SiC悬浮液流变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利用阴离子型分散剂聚环氧琥珀酸(polyepoxysuccinic acid,PESA)/非离子型分散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pyrrolidone,PVP)复配为二元分散剂,对Al2O3/SiC悬浮液的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碱性条件下,添加复合分散剂PESA/PVP的Al2O3/SiC悬浮液比加入单一分散剂的体系有更好的分散性。当复合分散剂总添加量为0.4%(质量分数)、PESA与PVP质量比为3∶1时,Al2O3/SiC悬浮液的黏度最低。添加二元分散剂的Al2O3/SiC悬浮液能在25%(体积分数)45%的固含量范围内保持稳定。添加PESA/PVP作为分散剂的Al2O3/SiC悬浮液的抗电解质性能优于单一PESA作为分散剂的悬浮液。PESA与PVP通过静电斥力与空间位阻的协同效应,极大提高了Al2O3/SiC悬浮液的稳定性。
二、几种分散剂对α--Al_2O_3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几种分散剂对α--Al_2O_3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α-Al2O3悬浮液体系稳定性及其失稳絮凝体破碎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陶瓷材料成型要求 |
2.2 陶瓷材料成型工艺 |
2.3 超细粉体的分散方法 |
2.3.1 物理分散法 |
2.3.2 化学分散法 |
2.4 悬浮液稳定与絮凝机理 |
2.4.1 DLVO理论及悬浮液稳定性分析 |
2.4.2 空间斥力位阻稳定机理 |
2.4.3 静电位阻稳定及空位稳定机理 |
2.4.4 悬浮液体系絮凝机理 |
2.5 悬浮液体系稳定性的评价方法 |
2.5.1 流变性分析法 |
2.5.2 Zeta电位分析法 |
2.5.3 沉降分析法 |
2.6 分形理论在陶瓷材料中的应用 |
2.6.1 分形维数 |
2.6.2 陶瓷材料的分形研究 |
2.7 小结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目标 |
3.2 研究技术路线 |
3.3 研究内容 |
3.4 试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
3.4.1 试验材料及性质 |
3.4.2 试验研究方法 |
3.4.3 机理研究方法 |
3.4.4 仪器设备 |
4 α-Al_2O_3表面电荷-颗粒聚集方式-悬浮液稳定性的关系 |
4.1 碱洗前后α-Al_2O_3颗粒Zeta电位与pH值的关系 |
4.2 pH值对不同浓度球形α-Al_2O_3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 |
4.2.1 球形α-Al_2O_3颗粒表面的电动特性 |
4.2.2 球形α-Al_2O_3悬浮液屈服应力与pH值的关系 |
4.2.3 颗粒表面电荷-颗粒聚集方式-悬浮液稳定性关系机理分析 |
4.3 pH值对不同浓度片状α-Al_2O_3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 |
4.3.1 片状α-Al_2O_3颗粒表面的电动特性 |
4.3.2 片状α-Al_2O_3悬浮液屈服应力与pH值的关系 |
4.3.3 颗粒表面电荷-颗粒聚集方式-悬浮液稳定性关系机理分析 |
4.4 α-Al_2O_3颗粒Zeta电位与悬浮液屈服应力的关系 |
4.5 小结 |
5 杂多酸盐型分散剂对α-Al_2O_3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 |
5.1 杂多酸盐种类及浓度对球形α-Al_2O_3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 |
5.1.1 pH值对球形α-Al_2O_3-H_2O-杂多酸盐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 |
5.1.2 硅钨杂多酸钾对球形α-Al_2O_3悬浮液流变性的影响 |
5.1.3 锂杂多钨酸盐对球形α-Al_2O_3悬浮液流变性的影响 |
5.1.4 杂多酸盐浓度与等电点、最大屈服应力的关系 |
5.1.5 杂多酸盐对球形α-Al_2O_3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机理 |
5.2 杂多酸盐种类及浓度对片状α-Al_2O_3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 |
5.2.1 pH值对片状α-Al_2O_3-H_2O-杂多酸盐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 |
5.2.2 硅钨杂多酸钾对片状α-Al_2O_3悬浮液流变性的影响 |
5.2.3 锂杂多钨酸盐对片状α-Al_2O_3悬浮液流变性的影响 |
5.2.4 杂多酸盐浓度与最大屈服应力的关系 |
5.2.5 杂多酸盐对片状α-Al_2O_3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机理 |
5.3 小结 |
6 聚电解质分散剂对α-Al_2O_3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 |
6.1 阴离子聚电解质分散剂对α-Al_2O_3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 |
6.1.1 阴离子分散剂在α-Al_2O_3表面的吸附等温线 |
6.1.2 pH值对α-Al_2O_3-H_2O-分散剂悬浮液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
6.1.3 阴离子分散剂对α-Al_2O_3悬浮液流变性的影响 |
6.1.4 阴离子分散剂浓度与等电点、最大屈服应力的关系 |
6.1.5 阴离子分散剂在α-Al_2O_3颗粒表面的吸附机理 |
6.1.6 基于ChemibBio3D分析阴离子分散剂结构及其作用机理 |
6.2 阳离子聚电解质分散剂对α-Al_2O_3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 |
6.2.1 聚乙烯亚胺在α-Al_2O_3表面的吸附等温线 |
6.2.2 pH值对α-Al_2O_3-H_2O-PEI悬浮液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
6.2.3 聚乙烯亚胺浓度对α-Al_2O_3悬浮液流变性的影响 |
6.2.4 聚乙烯亚胺浓度与等电点、最大屈服应力的关系 |
6.2.5 聚乙烯亚胺对α-Al_2O_3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机理 |
6.3 阴、阳离子分散剂顺序吸附对α-Al_2O_3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 |
6.3.1 聚苯乙烯磺酸钠-聚乙烯亚胺顺序吸附试验研究 |
6.3.2 马来酸二异丁烯共聚物-聚乙烯亚胺顺序吸附试验研究 |
6.3.3 柠檬酸-聚乙烯亚胺顺序吸附试验研究 |
6.3.4 不同吸附体系等电点、最大屈服应力对比分析 |
6.3.5 阴、阳离子分散剂顺序吸附体系TEM图及机理分析 |
6.4 小结 |
7 α-Al_2O_3絮凝体破碎动力学Mathematica模拟研究 |
7.1 α-Al_2O_3颗粒的絮凝与分散 |
7.2 希尔福森M5-MA絮凝体破碎过程模拟 |
7.3 絮凝体粒度分布离散分析与连续分析 |
7.4 群体平衡方程与破碎动力学方程Mathetmatica建模及计算 |
7.4.1 群体平衡方程及破碎动力学方程建模 |
7.4.2 Mathematica软件建模过程中的参数设定 |
7.4.3 初始破碎粒度为10X_r的“S”方程参数分析 |
7.4.4 破碎动力学方程Mathematica软件模拟计算 |
7.4.5 建模及计算过程中需要满足的条件 |
7.5 破碎动力学方程K_F与絮凝体破碎后颗粒粒度VP的关系 |
7.6 小结 |
8 结论与创新点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非对称结构平板陶瓷膜的制备及分离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陶瓷膜概述 |
1.2.1 陶瓷膜的特性与分类 |
1.2.2 陶瓷膜的制备工艺 |
1.2.3 陶瓷膜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1.3 溶胶-凝胶法制备陶瓷膜 |
1.3.1 溶胶-凝胶法制备陶瓷膜简介 |
1.3.2 溶胶-凝胶法制备陶瓷膜的主要工艺步骤 |
1.3.3 溶胶-凝胶法制备陶瓷膜的优劣势 |
1.3.4 反胶束修饰溶胶-凝胶法 |
1.4 陶瓷膜的应用 |
1.4.1 陶瓷膜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 |
1.4.2 陶瓷膜在化工行业中的应用 |
1.4.3 陶瓷膜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
1.4.4 陶瓷膜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5 本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章 实验和表征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过程 |
2.3.1 大孔支撑体的制备 |
2.3.2 Al_2O_3微滤膜的制备 |
2.3.3 γ-Al_2O_3超滤膜的制备 |
2.3.4 α-Al_2O_3超滤膜的制备 |
2.3.5 ZrO_2纳滤膜的制备 |
2.4 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 |
2.4.1 试样的粒径及粒径分布测试 |
2.4.2 试样的体积密度和气孔率测试 |
2.4.3 试样的热重分析和热膨胀系数测试 |
2.4.4 试样的组成分析 |
2.4.5 试样的微观形貌分析 |
2.4.6 试样的抗弯强度测试 |
2.4.7 试样的球形度及粒径分布测试 |
2.4.8 陶瓷膜孔径测试 |
2.4.9 过滤实验测试 |
第3章 Al_2O_3支撑体和微滤膜的制备及分离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Al_2O_3支撑体的制备和表征 |
3.2.1 Al_2O_3粗粉的球形化预处理 |
3.2.2 造孔剂含量对支撑体显微结构、孔隙率及强度的影响 |
3.2.3 烧成温度对支撑体显微结构、孔隙率及强度的影响 |
3.3 Al_2O_3微滤膜的制备和表征 |
3.3.1 Al_2O_3细粉的球形化预处理 |
3.3.2 涂膜时间对Al_2O_3微滤层厚度的影响 |
3.3.3 微滤膜烧成温度的确定 |
3.4 Al_2O_3微滤膜的分离性能研究 |
3.4.1 微滤膜的孔径分布及纯水通量测试分析 |
3.4.2 微滤膜处理炭黑悬浮液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γ-Al_2O_3和α-Al_2O_3超滤膜的制备及分离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勃姆石溶胶的制备和表征 |
4.2.1 勃姆石溶胶粒径大小的调控 |
4.2.2 勃姆石溶胶颗粒形貌的调控 |
4.3 γ-Al_2O_3超滤膜的制备和表征 |
4.3.1 超滤膜烧成温度的确定 |
4.3.2 超滤膜的孔径分布 |
4.4 γ-Al_2O_3超滤膜的分离性能研究 |
4.4.1 超滤膜纯水通量及MWCO测试分析 |
4.4.2 超滤膜对牛血清白蛋白的截留 |
4.4.3 超滤膜对甲基蓝的截留 |
4.5 α-Al_2O_3超滤膜的制备和表征 |
4.5.1 相变晶种添加量对涂膜液粒径分布的影响 |
4.5.2 晶种对Al_2O_3相变温度的影响 |
4.5.3 中间层的制备和表征 |
4.5.4 超滤膜的微观形貌及孔径分布测试分析 |
4.6 α-Al_2O_3超滤膜的分离性能研究 |
4.6.1 超滤膜的耐酸碱性研究 |
4.6.2 超滤膜处理食醋发酵废水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ZrO_2纳滤膜的制备及分离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反胶束对ZrO_2纳米颗粒大小和形貌的调控 |
5.2.1 反胶束对ZrO_2纳米颗粒大小的调控 |
5.2.2 反胶束对ZrO_2纳米颗粒形貌的调控 |
5.3 ZrO_2纳滤膜的制备和表征 |
5.3.1 ZrO_2溶胶稳定性测试分析 |
5.3.2 ZrO_2纳滤膜完整性测试分析 |
5.3.3 ZrO_2纳滤膜微观形貌及孔径分布测试分析 |
5.4 ZrO_2纳滤膜处理农药废水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和展望 |
结论 |
论文主要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三维连通-多孔堇青石陶瓷结构设计与性能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多孔陶瓷材料概述 |
1.1.1 多孔陶瓷材料的分类 |
1.1.2 多孔陶瓷的研究进展 |
1.1.3 多孔堇青石陶瓷研究现状 |
1.2 软凝聚模板体系概述 |
1.2.1 软凝聚材料 |
1.2.2 颗粒稳定软凝聚模板 |
1.2.3 高估含量颗粒稳定微乳液 |
1.3 多孔材料强化增韧概述 |
1.3.1 多孔陶瓷材料强化韧性的意义 |
1.3.2 多孔陶瓷材料的增韧方法及机理 |
1.3.3 多孔堇青石陶瓷增韧研究现状 |
1.4 本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第一性原理计算预测堇青石物理化学性能 |
2.1 第一性原理计算理论成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度研究进展 |
2.2 实验部分 |
2.2.1 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拟合软件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对堇青石参数及精度设置 |
2.3.2 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预测堇青石晶体结构 |
2.3.3 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预测堇青石化学稳定性 |
2.3.4 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预测堇青石热稳定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颗粒稳定微乳液构筑多孔堇青石陶瓷制备工艺 |
3.1 稳定堇青石前驱体基本属性 |
3.1.1 调控稳定高固含量堇青石料浆的影响因素 |
3.1.2 胶体颗粒在体系中的润湿状态 |
3.2 实验部分 |
3.2.1 微乳液法制备多孔堇青石陶瓷 |
3.2.2 多孔堇青石陶瓷样品的物理化学表征 |
3.2.3 多孔堇青石陶瓷样品制备及表征实验仪器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微乳液构筑多孔堇青石陶瓷对微观结构调控 |
3.3.2 pH值对堇青石料浆稳定性调控 |
3.3.3 活性剂及造孔剂添加量对多孔堇青石陶瓷微观形貌调控 |
3.3.4 固含量对多孔堇青石陶瓷微观结构调控 |
3.3.5 多孔堇青石陶瓷固相烧结过程及温度调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孔堇青石陶瓷“孔-窗结构”设计与性能调控 |
4.1 多级孔道结构材料的优势 |
4.1.1 梯度化多孔材料 |
4.1.2 孔径分布对泡沫陶瓷抗热震性能影响 |
4.1.3 孔径分布对泡沫陶瓷热导率的影响 |
4.2 实验部分 |
4.2.1 微乳液制备具有“孔-窗结构”多孔堇青石实验流程 |
4.2.2 对“孔-窗结构”多孔堇青石样品的物理化学性能表征 |
4.2.3 “孔-窗结构”多孔堇青石样品制备及表征实验仪器 |
4.3 马铃薯淀粉对三维连通多孔堇青石陶瓷“孔-窗结构”的设计与性能调控 |
4.3.1 马铃薯淀粉在多孔堇青石高温烧结时发生的物相转变 |
4.3.2 马铃薯淀粉添加量对三维连通多孔堇青石陶瓷“孔-窗结构”的调控 |
4.3.3 马铃薯淀粉对“孔-窗结构”多孔堇青石陶瓷抗腐蚀性能影响 |
4.3.4 马铃薯淀粉对“孔-窗结构”多孔堇青石陶瓷机械强度和孔隙率影响 |
4.3.5 马铃薯淀粉对“孔-窗结构”多孔堇青石陶瓷热性能影响 |
4.4 蔗糖对三维连通多孔堇青石陶瓷“孔-窗结构”的设计与性能调控 |
4.4.1 蔗糖含量对“孔-窗结构”多孔堇青石陶瓷微观形貌的调控 |
4.4.2 蔗糖含量对“孔-窗结构”多孔堇青石陶瓷机械强度和孔隙率影响 |
4.4.3 蔗糖含量对“孔-窗结构”多孔堇青石陶瓷热性能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孔堇青石陶瓷的强韧化机制 |
5.1 熔盐法制备α-Al_2O_3 陶瓷模板 |
5.1.1 熔盐法制备α-Al_2O_3 陶瓷模板实验流程 |
5.1.2 烧结温度对α-Al_2O_3 陶瓷模板微观形貌的影响 |
5.1.3 熔盐比例对α-Al_2O_3 陶瓷模板微观形貌的影响 |
5.1.4 保温时间对α-Al_2O_3 陶瓷模板微观形貌的影响 |
5.1.5 本节小结 |
5.2 增韧多孔堇青石陶瓷实验内容 |
5.2.1 微乳液增韧多孔堇青石陶瓷实验流程 |
5.2.2 对增韧多孔堇青石陶瓷样品的物理化学性质表征 |
5.2.3 增韧多孔堇青石陶瓷制备及表征实验仪器 |
5.3 多孔堇青石陶瓷的强韧化机理结果与讨论 |
5.3.1 微乳液对多孔堇青石微观结构的调控 |
5.3.2 原料粒径尺寸对多孔堇青石基体增韧机制探究 |
5.3.3 氧化锆对多孔堇青石陶瓷基体增韧机制探究 |
5.3.4 莫来石纤维对多孔堇青石陶瓷基体增韧机制探究 |
5.3.5 晶须增韧对多孔堇青石陶瓷基体增韧机制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纳米氧化铝水基料浆的分散及流变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悬浮液的粒子间作用力类型 |
1.2.1 范德华力 |
1.2.2 静电作用力 |
1.2.3 粒子桥接力 |
1.2.4 空间位阻力 |
1.3 悬浮液中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理论 |
1.3.1 基于静态交互的DLVO理论 |
1.3.2 非DLVO交互作用理论 |
1.4 料浆的流变学概念与流体模型 |
1.4.1 流变学基本概念 |
1.4.2 常见的流体模型 |
1.5 纳米陶瓷料浆的分散与流变性的研究进展 |
1.5.1 高聚合物分子分散剂 |
1.5.2 小分子化合物分散剂 |
1.5.3 复合分散剂 |
1.6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及表征方法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设备 |
2.1.3 工艺流程 |
2.2 测试表征方法 |
2.2.1 料浆流变行为测试 |
2.2.2 Zeta电位值测试 |
2.2.3 红外光谱测试 |
2.2.4 吸附性能测试 |
2.2.5 料浆稳定性测试 |
2.2.6 LT-DSC测试 |
2.2.7 氧化铝陶瓷烧结体的显微结构表征 |
第三章 nano-Al_2O_3粉体预处理对纳米氧化铝料浆流变性能影响 |
3.1 引言 |
3.2 预处理方式对nano-Al_2O_3水基料浆流变性能的影响 |
3.3 预处理方式对nano-Al_2O_3粉体Zeta电位的影响 |
3.4 预处理后的nano-Al_2O_3粉体红外光谱分析 |
3.5 nano-Al_2O_3粉体的结合水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含高分子分散剂的nano-Al_2O_3水基料浆流变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不同分子量PEI对 nano-Al_2O_3水基料浆流变性能的影响 |
4.3 不同含量PVP对 nano-Al_2O_3水基料浆流变性能的影响 |
4.4 不同含量Isobam-104对nano-Al_2O_3水基料浆流变性能的影响 |
4.5 nano-Al_2O_3粉体的Zeta电位 |
4.6 nano-Al_2O_3的吸附实验 |
4.7 nano-Al_2O_3水基料浆的沉降实验 |
4.8 高分子分散剂稳定nano-Al_2O_3水基料浆的分散机制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含小分子分散剂的nano-Al_2O_3水基料浆流变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含果糖分子nano-Al_2O_3水基料浆流变性能研究 |
5.2.1 果糖含量对nano-Al_2O_3水基料浆流变性能影响 |
5.2.2 果糖含量对nano-Al_2O_3水基料浆结合水的影响 |
5.2.3 果糖分子稳定nano-Al_2O_3水基料浆的沉降实验 |
5.3 含小分子酸的nano-Al_2O_3水基料浆流变性能研究 |
5.3.1 小分子酸对nano-Al_2O_3水基料浆流变性能的影响 |
5.3.2 小分子酸稳定nano-Al_2O_3水基料浆的沉降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含二元复合分散体系nano-Al_2O_3水基料浆的流变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抗坏血酸对L-PEI稳定nano-Al_2O_3水基料浆流变性能的影响 |
6.3 固相含量对L-PEI/AC分散体系稳定nano-Al_2O_3水基料浆的流变性能影响 |
6.4 L-PEI/AC分散体系稳定nano-Al_2O_3水基料浆的黏弹性能 |
6.5 小分子酸对Isobam-104 稳定nano-Al_2O_3水基料浆流变性能的影响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nano-Al_2O_3水基料浆的流延成膜特性及其PAS烧结 |
7.1 引言 |
7.2 nano-Al_2O_3水基料浆的流延成膜特性 |
7.3 氧化铝陶瓷的等离子体活化烧结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纳米Al2O3颗粒的分散机理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纳米Al2O3颗粒分散稳定机制 |
1.1 六偏磷酸钠的稳定机理 |
1.2 聚乙二醇的稳定机理 |
1.3 聚丙烯酸钠的稳定机理 |
2 结语 |
(6)分散途径对Al2O3-SiO2/PAA系统流变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实验 |
1.1 原料 |
1.2 浆料制备 |
1.3 流变性能的测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pH值对Al2O3/SiO2悬浮液流变性的影响 |
2.2 分散途径对Al2O3-SiO2二元悬浮液流变性的影响 |
2.3 离子强度对Al2O3-SiO2二元悬浮液流变性的影响 |
2.4 固含量对Al2O3-SiO2二元悬浮液流变性的影响 |
3 结论 |
(7)基质组成对刚玉-尖晶石浇注料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简述 |
1.2 钢包内衬用耐火材料蚀损机理 |
1.2.1 热应力 |
1.2.2 机械冲刷磨损 |
1.2.3 熔渣的侵蚀和渗透 |
1.3 刚玉-尖晶石浇注料性能的影响因素 |
1.3.1 刚玉骨料的的影响 |
1.3.2 尖晶石的影响 |
1.3.3 镁砂粒度及添加量的影响 |
1.3.4 SiO_2微粉的影响 |
1.3.5 α-Al_2O_3微粉的影响 |
1.3.6 氧化锆微粉影响 |
1.3.7 结合剂水泥的影响 |
1.4 流变学概述 |
1.4.1 流变特性的分类 |
1.4.1.1 时间独立性流体 |
1.4.1.2 时间相关性流体 |
1.4.2 影响流变性能的因素 |
1.4.2.1 集料颗粒级配的影响 |
1.4.2.2 粉体粒径大小及粒度分布的影响 |
1.4.2.3 固相体积分数的影响 |
1.4.2.4 分散剂的影响 |
1.4.2.5 pH值及环境温度的影响 |
1.5 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过程及性能检测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设备 |
2.3 性能检测及分析方法 |
2.3.1 流变性能 |
2.3.2 常规物理性能 |
2.3.3 高温性能 |
2.3.4 抗渣性能 |
2.3.5 分析方法 |
第三章 刚玉-尖晶石浇注料基质流变学特性研究 |
3.1 实验 |
3.1.1 原料 |
3.1.2 实验方案及性能检测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四种SiO_2微粉浆体流变性能研究 |
3.2.1.1 四种SiO_2微粉的粒度分析 |
3.2.1.2 四种SiO_2微粉浆体的流变性能 |
3.2.1.3 添加SHMP、STPP后四种SiO_2微粉浆体的流变性能 |
3.2.1.4 添加FS20的四种SiO_2微粉浆体流变性能 |
3.2.2 α-Al_2O_3微粉料浆的流变性研究 |
3.2.2.1 α-Al_2O_3微粉的粒度分布及比表面积 |
3.2.2.2 pH值对 α-Al_2O_3微粉浆体Zeta电位的影响 |
3.2.2.3 固含量对 α-Al_2O_3微粉浆体流变性的影响 |
3.2.2.4 减水剂对 α-Al_2O_3微粉浆体流变性的影响 |
3.2.3 ZrO_2微粉料浆的流变性研究 |
3.2.3.1 ZrO_2微粉的粒度分布及比表面积 |
3.2.3.2 pH值对ZrO_2微粉浆体Zeta电位的影响 |
3.2.3.3 ZrO_2微粉浆体的沉降分析 |
3.2.3.4 减水剂对ZrO_2微粉料浆流变性的影响 |
3.2.4 复合粉体料浆的流变性 |
3.2.4.1 α-Al_2O_3-ZrO_2微粉料浆的流变性 |
3.2.4.2 α-Al_2O_3-ZrO_2-SiO_2微粉料浆的流变性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iO_2微粉种类及含量对刚玉-尖晶石浇注料性能的影响 |
4.1 实验方案与过程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浇注料的流动性能 |
4.2.2 试样的显气孔率和体积密度 |
4.2.3 试样的常温抗折强度和耐压强度 |
4.2.4 试样的永久线变化率 |
4.2.5 二氧化硅微粉加入量对抗渣性能的影响 |
4.2.5.1 抗渣侵蚀(渗透)性分析 |
4.2.5.2 熔渣与耐火材料的热力学计算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脱硅锆含量对刚玉-尖晶石浇注料性能的影响 |
5.1 实验方案与过程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试样的常温物理性能 |
5.2.2 试样的抗热震性 |
5.2.3 试样的高温抗折强度 |
5.2.4 试样的抗渣性能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脱硅锆粒度对刚玉-尖晶石浇注料性能的影响 |
6.1 实验方案与过程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浇注料的物相组成 |
6.2.2 浇注料的常温物理性能 |
6.2.3 试样的抗热震性和常温弹性模量 |
6.2.4 试样的高温抗折强度 |
6.2.5 试样的显微结构 |
6.2.6 试样的高温弹性模量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8)超声化学合成金属氧化物粉体的结构、性能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纳米金属氧化物的物理特性与应用 |
1.2.1 氧化铜和氧化亚铜 |
1.2.2 氧化镍 |
1.2.3 α-氧化铝 |
1.3 纳米氧化铝的改性 |
1.3.1 纳米粉体的表面改性方法 |
1.3.2 纳米粉体的表面改性剂 |
1.4 超声化学沉淀法 |
1.5 化学镀Ni-P合金 |
1.5.1 化学镀Ni-P合金的特点 |
1.5.2 化学镀Ni-P合金的性能与应用 |
1.5.3 化学镀Ni-P合金的机理 |
1.6 Ni-P-Al_2O_3化学复合镀 |
1.6.1 纳米化学复合镀的沉积机理 |
1.6.2 纳米颗粒的强化机制 |
1.6.3 纳米粉体在镀液中的分散 |
1.6.4 Ni-P/Al_2O_3纳米化学复合镀 |
1.7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超声化学合成金属氧化物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分析测试方法 |
2.2 纳米CuO和Cu_2O的制备 |
2.2.1 CuO的结构与性能 |
2.2.2 Cu_2O的结构与性能 |
2.3 层状NiO微球的制备 |
2.4 纳米 α-Al_2O_3的制备及其改性 |
2.4.1 纳米 α-Al_2O_3的制备 |
2.4.2 纳米 α-Al_2O_3的改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化学镀Ni-P合金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用原料 |
3.1.2 化学镀主要仪器设备及实验装置 |
3.1.3 化学镀的工艺流程 |
3.1.4 分析测试方法 |
3.2 镀液主要组成和工艺参数的影响 |
3.2.1 Ni-P镀层的形貌和化学组成分析 |
3.2.2 正交实验 |
3.2.3 热处理温度的影响 |
3.2.4 活化时间的影响 |
3.3 镀液成分的影响 |
3.3.1 络合剂的影响 |
3.3.2 缓冲剂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Ni-P-Al_2O_3纳米复合镀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未改性 α-Al_2O_3的复合镀 |
4.1.1 沉降性实验 |
4.1.2 阿拉伯树胶浓度对复合镀层性能的影响 |
4.1.3 CTAB浓度对复合镀层性能的影响 |
4.1.4 SDS浓度对复合镀层性能的影响 |
4.1.5 阿拉伯树胶与CTAB复配对复合镀层性能的影响 |
4.2 改性 α-Al_2O_3的复合镀 |
4.2.1 吐温-20对复合镀层的影响 |
4.2.2 表面活性剂对复合镀层的影响 |
4.2.3 机械球磨时间对复合镀层的影响 |
4.2.4 镀液中氧化铝浓度对复合镀层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化学双层镀 |
5.1 Ni-P/Ni-P-Al_2O_3双层镀 |
5.1.1 Ni-P镀的时间对镀层性能的影响 |
5.1.2 球磨时间对镀层性能的影响 |
5.1.3 CTAB浓度对镀层性能的影响 |
5.1.4 氧化铝浓度对镀层性能的影响 |
5.1.5 工艺条件的选择 |
5.1.6 镀层的耐磨性能 |
5.1.7 镀层的耐腐蚀性能 |
5.2 Ni-P-Al_2O_3/Ni-P双层镀层 |
5.2.1 Ni-P镀的时间对镀层性能的影响 |
5.2.2 镀层的耐磨性能 |
5.2.3 镀层的耐腐蚀性能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 主要的研究结论 |
二 创新之处 |
三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9)冰粒型固结磨料抛光垫及其研抛性能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化学机械抛光概述 |
1.2.1 化学机械抛光原理 |
1.2.2 固结磨料化学机械抛光技术 |
1.2.3 低温抛光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超细粉体在水相介质中分散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冰粒制备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
1.5.1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α-Al_2O_3粉体在水相介质中的分散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微细颗粒在液相介质中的分散原理及方法 |
2.2.1 微细颗粒在液相介质中的分散原理 |
2.2.2 几种常用分散方法 |
2.3 机械化学复合法研究 α-Al_2O_3在水相介质中的分散性能 |
2.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3.2 实验设计 |
2.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冰粒的特性及成型机理 |
3.1 引言 |
3.2 冰粒的物理属性及力学性能 |
3.2.1 水的相图 |
3.2.2 冰粒的密度 |
3.2.3 冰粒的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系数 |
3.2.4 冰粒的硬度 |
3.2.5 冰粒的粘结 |
3.3 冰粒成形机理 |
3.3.1 水滴冻结生成冰粒过程 |
3.3.2 液滴成核过程 |
3.4 冰粒制备过程的温度场仿真 |
3.4.1 换热器的设计 |
3.4.2 换热器内部网格划分 |
3.4.3 边界条件的设置 |
3.4.4 计算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冰粒型固结磨料抛光垫的制备及其研抛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冰粒型固结磨料抛光垫的制备 |
4.2.1 冰粒的制备 |
4.2.2 冰粒型固结磨料抛光垫的制备 |
4.3 冰粒型固结磨料抛光垫中磨料分布均匀性实验 |
4.3.1 实验目的、仪器与材料 |
4.3.2 实验过程 |
4.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冰粒型固结磨料抛光垫研抛性能实验 |
4.4.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4.4.2 锗片的表面预处理 |
4.4.3 锗片的粘结 |
4.4.4 冰冻固结磨料抛光垫的制备 |
4.4.5 对比实验设计 |
4.4.6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聚环氧琥珀酸/聚乙烯吡咯烷酮对Al2O3/SiC悬浮液流变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
1.1 原料 |
1.2 浆料制备 |
1.3 浆料流变性表征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单一分散剂与复合分散剂的影响 |
2.2 二元分散剂中PESA添加量的影响 |
2.3 单一分散剂PESA和二元分散剂PESA/PVP添加量的影响 |
2.4 PESA与PVP不同添加方式的影响 |
2.5 pH对PESA/PVP分散的Al2O3/SiC二元悬浮液流变性的影响 |
2.6 固含量的影响 |
2.7 离子强度对PESA/PVP稳定的Al2O3/SiC二元悬浮液流变性的影响 |
3 结论 |
四、几种分散剂对α--Al_2O_3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α-Al2O3悬浮液体系稳定性及其失稳絮凝体破碎基础研究[D]. 张炜.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2]非对称结构平板陶瓷膜的制备及分离性能研究[D]. 覃航. 湖南大学, 2020(01)
- [3]三维连通-多孔堇青石陶瓷结构设计与性能调控[D]. 栾雪竹.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4]纳米氧化铝水基料浆的分散及流变行为研究[D]. 张壮.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5]纳米Al2O3颗粒的分散机理研究进展[J]. 周彬彬,张宁,赵介南,阚洪敏,王晓阳,龙海波.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7(01)
- [6]分散途径对Al2O3-SiO2/PAA系统流变性的影响[J]. 陈佳佳,殷波,陈娇娇,陈涵,郭露村. 功能材料, 2016(11)
- [7]基质组成对刚玉-尖晶石浇注料性能的影响[D]. 刘延山. 武汉科技大学, 2016(05)
- [8]超声化学合成金属氧化物粉体的结构、性能与应用[D]. 朱雯莉. 华南理工大学, 2015(03)
- [9]冰粒型固结磨料抛光垫及其研抛性能基础研究[D]. 夏保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5(10)
- [10]聚环氧琥珀酸/聚乙烯吡咯烷酮对Al2O3/SiC悬浮液流变性能的影响[J]. 陈娇娇,施楠,陈涵,郭露村. 硅酸盐学报,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