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WCDMA信道编译码研究与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陈玲[1](2014)在《WCDMA终端测试仪中高层协议栈状态机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目前WCDMA网络是国际上最为流行的3G网络。WCDMA制式终端产品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终端一致性测试能力的完善。因此,开展针对WCDMA系统终端测试技术的深入研究,自主研发高品质WCDMA终端测试仪产品,对于建立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产业具有重大的意义。高层(L3, Layer3)协议栈状态机是WCDMA终端测试仪的核心软件,也是本课题重点研究与解决的内容。本文从软件工程的设计思想角度出发,结合WCDMA网络协议栈层通信协议,提出了一种适合WCDMA终端测试仪高层协议栈状态机的开发流程,并在实践中得以实现。本文研究了WCDMA通信系统的结构和协议栈软件的设计需求,基于当前协议版本的演进,重点研究了3GPP规范(Release5版本,HSDPA)Uu接口的接入层中的RRC层,就其逻辑结构、功能和状态等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基于瞬态表的状态机设计思想。在协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状态机元素设计:设计状态机的稳态及状态跃迁模型;设计状态机处理单元、参数库、消息库、发送单元、接收单元和异常保护单元六个模块。在协议设计的基础上,本文以MSC(Message Sequence Chart,消息序列图)描述协议中的RRC层消息交互流程图。本文分析了状态迁移相关协议事件,并通过状态机各模块的协同工作完成协议流程图,使用基于TTCN-3测试语言的工具软件,完成到可执行代码的转化,最终实现L3状态机对WCDMA终端一致性测试的支持。本文的研究成果已经用于WCDMA终端测试仪的商用版本中,并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效果,测试仪能够提供予WCDMA终端完善的测试解决方案。
王晓娇[2](2012)在《WCDMA物理信道的仿真实现与功率控制研究》文中认为在宽带码分多址(WCDMA, 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通信系统中,物理层技术提供了物理介质中比特流传输所需要的所有功能,是整个通信系统的基础。功率控制技术是其中重要的一项核心技术,直接影响着WCDMA通信系统的性能。本文在对WCDMA通信系统物理层的相关理论和功率控制技术进行了较为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采用矩阵实验室(MATLAB)软件进行了WCDMA物理业务信道的搭建和功率控制仿真模型的设计。在物理业务信道的设计中,依据相关的编码、扩频和调制等物理层关键技术,采用模块化设计的方法进行了卷积编码模块、维特比译码模块、交织与解交织模块、扩频与加扰模块、调制与解调模块的搭建。在完成每个独立模块数据仿真测试之后,将这些模块链接成一个完整的物理业务信道仿真模型。在功率控制单元的设计中,依据WCDMA功率控制的技术参数,设计了开环功率控制模块和闭环功率控制模块。为了进行功率控制性能的仿真,本文依据无线移动信道的特点,构建了包括高斯噪声、瑞利衰落在内的移动信道仿真模型。在完成整个WCDMA物理业务信道、无线移动信道和功率控制仿真模型的搭建的基础之上,对整个系统进行了大量的数据仿真测试,并对仿真测试结果进行了数据分析。仿真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WCDMA物理业务信道仿真模型能够正确实现信道编译码、交织解交织、扩频解扩、加扰解扰、调制解调等各项功能,各模块的输出信号波形和技术参数正确。在多种无线移动仿真信道下,该系统能够实现开环功率控制及闭环功率控制的功能,有效地改善了系统的性能。
王沙沙[3](2012)在《WCDMA系统中上行链路编码复用的研究》文中提出WCDMA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最有前景的技术标准之一,传输速率可达到384Kbps,是基于GSM的核心网,实现了真证意义上的3G。它采取了多项先进技术,比如抗衰落、抗突发差错的信道编码技术、RAKE接收、天线分集、功率控制、软切换等。可以提供给客户更可靠、更高速率和更多业务的服务。在移动通信系统过程中,物理层是系统的最底层,数字基带处理是物理层的关键技术之一,它的结构直接影响无线链路的性能、用户终端与交换设备的复杂度。因此,对WCDMA数字基带处理技术的研究,提高WCDMA数字基带处理的性能,对实现各种业务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WCDMA无线接口协议结构为切入点,从物理层的组成,具体到数字基带处理模块,重点研究了上行链路的符号级DSP处理模块。详细介绍了WCDMA信道编码复用的原理,基于WCDMA信道编码复用的理论基础,用Matlab仿真工具对上行链路信道编码复用和译码解复用的环回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并对两路信道在高斯信道下的误码率进行了分析。重点对符号级DSP处理模块的实现进行了讨论,按照实现的功能将其划分为4块:初始化模块、调度模块、符号级处理模块、命令模块,详细描述了各模块实现的功能、实现方法和模块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在各模块的相互协调作用下,共同完成符号级DSP处理的工作。难点是符号级处理模块的DSP实现,该模块的实现主要包括添加校验码、信道编码、第一次交织、速率匹配、复用第二次交织和信道映射等操作。最后在这些算法的基础上,采用TI公司55x系列的DSP,利用C语言编程,实现了WCDMA上行链路信道编码复用操作,本论文的设计方案采用的是一种基于时隙的调度方式,更能有效地改善执行效率,提高系统的实时性本论文基于WCDMA信道编码复用技术,介绍了实现WCDMA数字基带系统建模仿真的设计方案,研究了WCDMA数字基带处理中各功能模块的划分以及具体实现方法,分析讨论了系统与子模块之间以及各个子模块之间的关系。仿真实现给出的多组数据验证和结果分析,说明本文设计的上行链路编码复用DSP方案中所采用的方法是可行的。经过对DSP处理系统的测试,可以实现预期功能,得到满意结果。
王勇[4](2010)在《未来移动通信基站体系结构——定性理论、方法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移动通信基站是移动通信网中的关键设备,而基站体系结构决定基站的系统级构建方式和整体运行机制,是基站系统设计从理论到工程的关键环节,受无线通信理论、无线网络架构、设备商设计制造、运营商建设运维等多方面需求因素的影响,也对基站的性能和质量有着重要作用。随着3G移动通信全面商用,开始向LTE、IMT-A等标准演进,未来移动通信基站的研发即将开始。然而,作者在承担多个国家863项目,为各种未来移动通信先进技术研究提供试验基站和试验系统时发现,已有的2G、3G基站体系结构存在问题,不能满足4G系统需求,迫切需要研究能支持未来移动通信的新型基站体系结构。但是,经过调研、检索发现,虽然业界已经实际设计实现了大量基站,但还缺乏对基站体系结构的系统研究,甚至“基站体系结构”的概念都缺乏明确定义,难以指导新型基站的设计实践。所以,本文首先定义了“基站体系结构”的概念及相关的四个基本构成要素。然后系统研究四要素间的相互关系,面向工程实践需要,建立了基站体系结构的定性理论。然后用以指导未来移动通信基站体系结构的设计与实现,从而构造出多个面向未来移动通信的移动通信基站系统。理论的主要内容概述为:基站体系结构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移动通信基站体系结构,即通过研究基站体系结构四要素:无线计算任务、算法、计算资源、互连与传输间的系统级相互关系,研究基站的系统级构建方式和整体运行机制。基站的本质是并发多无线信号流的计算处理设备。基站采用并行处理方式解决单体计算资源能力有限与系统级计算任务需求间的矛盾,完成系统级计算任务。并行处理设计的核心是系统级计算任务的时间空间分解与解耦,依据是算法链路、数据处理协议和单体计算资源的能力粒度。计算任务对资源的需求随用户在多小区的空间分布和标准间的分布等因素动态变化,采用动态可重配置计算资源,以资源池的方式组织,采用统计复用的方式统一管理、分配和调度计算资源,可以更有效地适应基站内及基站间系统级计算任务的动态变化,提高计算资源使用效率。基站中的互连机制连接所有的计算资源和接口资源,传输代表计算任务和计算结果的信号或数据,是构造基站系统并使整体协调运行的关键要素。改进的交换式互连网络和分组数据传输机制可以解决现有基站体系结构的问题,满足未来基站系统在MIMO、分布式天线/网络、并行处理、动态可重配置、计算任务分配与计算资源动态调度等多方面的需要。作为基站体系结构理论的实证性应用,本文根据对IMT-Advanced、LTE等未来移动通信标准的需求分析,提出了未来移动通信基站体系结构并应用于863 B3G-TDD、863 Gbps等移动通信试验系统,所完成的各基站系统均在实际无线环境或外场试验网成功运行。作为系统研究移动通信基站体系结构的第一篇博士论文,本文的主要创新和贡献在于:1.首次建立了系统完整的基站体系结构理论、方法体系并应用于工程实践验证;2.根据未来无线资源分配的特点,提出新的基站计算资源分配调度算法和基站间资源调度的思想,具有更高的计算资源使用效率和用户容量;提出了新的基站互连网络及数据传输机制BSIN,可以更好地满足未来移动基站中MIMO、分布式天线、分布式网络等技术的需要;3.提出面向未来移动通信标准的新型移动通信基站体系结构;4.应用所提出的基站体系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设计实现了面向LTE的“863”B3G-TDD基站和终端系统,成功构建出国内首个基于分布式无线网络、具有4G移动通信基本特征的多小区多基站移动通信网络,在移动条件下实现了高速多媒体移动通信,传输速率达100Mbps。5.应用所提出的基站体系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设计实现了面向IMT-Advanced的"863" Gbps无线传输技术试验基站,首次在国内实现了Gbps量级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传输试验,实现了数十路高清视频图像的实时并行传输,有效支持了中国LTE-A、IMT-A技术与标准的研发。本文立足于4G移动通信前沿科研和工程实践的问题与需求,面向LTE、IMT-A等未来移动通信系统,对基站系统进行理论研究,提出了完整的基站体系结构定性理论及设计方法,填补了移动通信理论和基站系统工程实践之间的空白,不仅可以应用于已有基站系统的分析研究,也对新基站系统的设计实现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因此,研究成果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对移动通信产业具有重要的工程实践价值。
马莉,粟欣,葛利嘉[5](2010)在《多体制无线通信波形组件库的模块化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针对传统无线通信系统的开发和生产存在的一些不足,如:某种系统产品只针对特定标准制造,每发布一种新标准都要开发新的专用芯片,提出了基于软件无线电(SDR)思想的模块化的波形组件库,并用C语言在WindowsVC开发平台上完成了具有可移植性和可重构性的波形组件的设计与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降低了成本和风险,而且为实现同一物理平台上的多体制无线通信提供实现可能性。
张广宇[6](2009)在《WCDMA系统中信道环境与切换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3G商用日益临近,对3G技术的性能的研究更加迫切,3G技术的性能都需要通过模拟环境下的仿真来进行测试。通过对各项技术的仿真使我们对3G有一个深入的了解。WCDMA是3G的主要标准,已经成为被广泛采纳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空中接口,其规范已在3GPP中制定。因此,本文根据3GPP相关协议和文献,建立了基于Visual Studio 6.0开发环境下WCDMA系统物理链路层的仿真平台,实现了实际信道环境下系统链路级性能的仿真,并且探讨了硬切换情况下,使用压缩模式对系统性能所造成的影响。论文首先阐述了WCDMA物理链路层仿真的原理及各个模块的实现过程,讨论了在固定时延多径瑞利衰落信道情况下和基于两径生灭模型的可变延时多径瑞利信道情况下的系统性能。之后论述了切换算法和接纳负载控制算法以及功率控制之间的关系、切换控制策略、准则和评估切换算法的依据,在此基础上,比较了各种切换算法的优劣以及WCDMA与IS-95A,IS-95B软切换技术的异同,从而看出软切换技术的演进过程。最后研究了在不同信道环境下,系统在硬切换时使用压缩模式对系统容量和覆盖范围所造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能够即时进行切换,并且不会造成系统性能急剧恶化的触发压缩模式的准则:分组周期触发的压缩模式。相信本文对进一步研究WCDMA系统硬切换有一定的帮助。本文的研究目的并不在于纯粹的理论研究,而是在于为3G更好的投入商用做准备,同时通过对信道环境和切换技术的了解,为实现3G商用而即将开始的大规模工程建设和网络优化提供翔实的参考。
马莉[7](2009)在《新一代多体制无线通信波形组件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移动通信在目前的电信产业领域发展非常迅猛,以话音业务为主的第二代(2G)移动通信取得了整个电信史上巨大的成功,而以宽带多媒体业务和全球无缝漫游为目标的第三代(3G)和后三代(B3G)移动通信正在推动更大的一场通信革命。虽然3G技术在性能上表现出很强的优势,但是3G面临着多体制和与2G的兼容问题。3G如何有效利用现存的2G网络,如何兼容自身的多种体制,以及如何向后平滑过渡,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对于不同无线通信体制的兼容问题,比较有效的途径是采用软件无线电(SDR)技术,通过构建具有一定兼容性和可重构能力的平台来解决。然而,已有的SDR平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多体制兼容性不好、系统软件化程度低、缺乏足够的可重构能力等问题。为此,研究以最新SDR技术为基础,能兼容2G和3G多种体制的新一代无线通信统一平台是很有意义的。在新一代多体制无线通信统一平台的研制过程中,基于软件通信体系结构(SCA)进行通信波形组件库的设计和实现是关键环节。SCA是在不同的层面对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进行定义的SDR标准,为SDR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提供了框架规范,使SDR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重构性和可移植性。目前,在SCA规范下,设计和实现适用于多种移动通信体制的波形组件,为新一代多体制无线通信统一平台的兼容性提供支撑,还没有先例。本文以国家“863”项目为依托,基于SCA框架规范,面向具有可移植性和可重构性的波形组件库研究,完成了典型移动通信体制波形组件的设计与实现。针对多体制无线通信的主要需求,提出采用模块化的波形组件构建波形组件库,在新的波形组件开发中,最大限度地复用已存在的波形组件,从而降低系统成本和开发风险,为在新一代平台上的多体制无线通信的实现提供了可行性。
马莉,粟欣,葛利嘉[8](2009)在《基于SDR的通信波形组件库的软件化设计》文中提出移动通信发展到现在,出现了多种通信制式、多种通信标准并存的现象,而传统无线通信系统的开发和生产存在着很多问题,诸如:产品只是针对特定的标准来开发和制造;每发布一种新标准都要重新制造新的专用芯片(如调制解调模块等)等,这样会使得成本和风险增加。为此,对于不同通信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本文在基于软件无线电思想的基础上,尽可能地采用了软件来定义,即波形组件的软件化,从而实现波形组件的可重构和可移植。
叶宝艺[9](2009)在《WCDMA基站上行Turbo译码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Turbo码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Turbo码以其在高噪声的应用环境中突出的高纠错性能而格外引人注目。对于高速的分组数据业务,WCDMA采用Turbo信道编译码方式增强信号的抗噪声抗干扰能力。本文首先介绍了Turbo编码和译码原理,详细解析了WCDMA协议的复用编码过程;并对Turbo编译码的性能进行了MATLAB仿真。介绍了Turbo码仿真的MATLAB编程,在不同译码算法、不同交织长度和译码迭代次数的情况下分别对3GPP协议规定的Turbo方案进行了译码性能仿真,画出了性能曲线并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我们基于TI最新的高性能DSP芯片TMS320C6488实现了WCDMA基站上行的解复用和Turbo译码处理。首先介绍了TMS320C6488的基本特征、DSP代码编程优化的方法、DSP/BIOS特别是任务调度的基本知识,接着介绍了解复用解码的DSP实现流程和任务调度设计、Turbo译码协处理器(TCP2)的使用和译码参数配置、译码前数据量化的算法、EDMA3传输参数配置和Turbo生成内交织表的优化方案,并测试了解复用解码处理的功能正确性和TCP2的译码性能。
包利明[10](2008)在《WCDMA通信系统中功率控制算法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主要研究了3G W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功率控制技术,具体研究了其中的下行功率控制和基于代价函数的联合功率控制技术。在CDMA系统中,由于存在着“多址干扰”、“远近效应”、“阴影效应”而使得通信质量劣化,最终导致系统容量下降,从而引入功率控制技术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通过采用功率控制技术,一方面削弱了干扰的影响,另一方面使移动台的发射功率控制在满足信噪比要求的最低电平,既节约了发射功率,又减小了对其它用户的干扰,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容量。近年来,由于在下行链路方向要提供大量的数据业务,使得下行链路的负荷更大,前向容量将成为系统的瓶颈,因此作为WCDMA中关键技术的下行功率控制也就显得更加重要。由于前向链路容量的瓶颈问题越来越突出,对下行功率控制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所以研究下行功率控制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基于信噪比(SNR)测量的链路级功率控制算法,使用MATLAB对闭环功率控制进行了设计、建模、编写程序及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验证了在系统中具有功率控制时的性能要明显优于不具有功率控制的性能。其中在计算信噪比时选用了传统的最大似然估计算法,即由RAKE接收机合并各径的DPCCH解扩信号,求得合并后信号的瞬时功率以及瞬时平均多址干扰(MAI)和背景噪声功率,通过一个滤波器得到合并后的MAI和背景噪声功率,再根据SNR=S/N,最终求得每时隙的SNR。在WCDMA的功率控制各环节中,准确地测量各信道接收信号的信噪比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介绍了W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下行链路的传统功率控制模型和两种基于代价函数的功率控制模型(一种新的基于代价函数的功率控制算法和一种基于代价函数的联合攻率控制算法),通过系统仿真,证明了后两种功率控制算法比传统算法有较好的性能提高,而且系统容量也大大提高。
二、WCDMA信道编译码研究与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WCDMA信道编译码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WCDMA终端测试仪中高层协议栈状态机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论文内容和结构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WCDMA终端测试仪概述 |
2.1 WCDMA通信系统 |
2.1.1 WCDMA技术特点 |
2.1.2 WCDMA系统结构 |
2.1.3 WCDMA空中接口 |
2.1.4 WCDMA中L3协议栈状态 |
2.2 WCDMA终端测试仪表 |
2.2.1 WCDMA终端一致性测试 |
2.2.2 WCDMA终端测试仪功能概述 |
2.2.3 WCDMA终端测试仪架构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L3协议栈状态机的总体设计 |
3.1 功能需求 |
3.2 外部软件架构 |
3.3 内部软件架构 |
3.4 调度处理流程 |
3.5 外部接口 |
3.5.1 主控接口 |
3.5.2 低层协议栈接口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L3协议栈状态机的功能实现 |
4.1 状态机处理单元 |
4.1.1 状态机运行方法 |
4.1.2 状态机运行实例描述 |
4.2 参数库 |
4.3 状态迁移条件描述 |
4.3.1 初始化 |
4.3.2 终端注册 |
4.3.3 呼叫 |
4.3.4 挂机 |
4.3.5 小区释放 |
4.4 主控反馈信息 |
4.4.1 状态反馈 |
4.4.2 信令反馈 |
4.4.3 终端参数反馈 |
4.5 异常保护单元 |
4.5.1 异常的RRC连接建立 |
4.5.2 异常主控指令 |
4.5.3 异常上行信令 |
4.6 结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5.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WCDMA物理信道的仿真实现与功率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1.2 功率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1.3 本文研究的目标与主要内容 |
第2章 WCDMA通信系统的相关基础理论 |
2.1 WCDMA系统工作原理 |
2.1.1 网络结构与组成 |
2.1.2 逻辑信道的划分与功能 |
2.1.3 信道编码与复用 |
2.1.4 扩频与加扰 |
2.2 WCDMA系统物理层信号处理 |
2.2.1 上行链路信号的处理过程 |
2.2.2 下行链路信号的处理过程 |
2.3 WCDMA系统功率控制 |
2.3.1 开环功率控制 |
2.3.2 闭环功率控制 |
第3章 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3.1 总体方案设计 |
3.1.1 仿真系统的结构设计 |
3.1.2 仿真系统参数设计 |
3.2 WCDMA信道编码与交织单元的软件设计 |
3.2.1 卷积编码和译码模块 |
3.2.2 交织与解交织模块 |
3.3 WCDMA扩频与调制单元的软件设计 |
3.3.1 扩频与解扩模块 |
3.3.2 加扰与解扰模块 |
3.3.3 载波调制与解调模块 |
3.4 WCDMA功率控制单元的软件设计 |
3.4.1 移动无线信道模块 |
3.4.2 开环功率控制模块 |
3.4.3 闭环功率控制模块 |
第4章 系统仿真与结果分析 |
4.1 物理层数据传输模块的仿真与结果分析 |
4.1.1 数据信号的发送仿真 |
4.1.2 数据信号的接收仿真 |
4.2 理想条件下的系统综合仿真与结果分析 |
4.2.1 上行链路数据传输过程综合仿真 |
4.2.2 下行链路数据传输过程综合仿真 |
4.3 无线信道环境下的功率控制仿真与结果分析 |
4.3.1 高斯噪声环境下的系统仿真结果 |
4.3.2 瑞利衰落环境下的系统仿真结果 |
4.3.3 噪声和衰落环境下的系统仿真结果 |
4.4 功率控制模块的仿真与结果分析 |
4.4.1 开环功率控制的系统仿真结果 |
4.4.2 闭环功率控制的系统仿真结果 |
结论 |
一、设计成果和经验总结 |
二、存在问题及改进思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履历 |
(3)WCDMA系统中上行链路编码复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WCDMA基带信号编码与复用的原理和仿真 |
2.1 元线接口协议的概述 |
2.2 上行链路的信道编码复用 |
2.2.1 CRC校验、信道编码 |
2.2.2 第一次交织、速率匹配 |
2.2.3 传输信道的复用、第二次交织 |
2.3 上行链路信道编码复用的仿真 |
2.3.1 仿真平台Matlab的简述 |
2.3.2 系统的仿真 |
2.3.3 仿真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上行符号级DSP处理的模块划分 |
3.1 基带上行链路符号级DSP处理模块的划分 |
3.2 符号级DSP初始化模块 |
3.3 符号级DSP数据调度模块 |
3.4 符号级DSP数据处理模块 |
3.5 符号级DSP命令处理模块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上行链路编码复用的DSP实现 |
4.1 编码DSP在系统中的位置和作用 |
4.2 TMS320C5509A的特点 |
4.3 DSP的硬件设计 |
4.4 CCS软件环境 |
4.5 DSP软件设计 |
4.6 结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4)未来移动通信基站体系结构——定性理论、方法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移动通信基站 |
1.2 基本概念、关系与定义 |
1.3 基站体系结构研究的产业背景 |
1.4 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方法及说明 |
1.6 论文内容与篇章结构 |
1.7 小结 |
第2章 基站体系结构综述 |
2.1 基站体系结构发展的动力和势力 |
2.2 影响基站体系结构的需求因素 |
2.3 基站体系结构的限定因素 |
2.4 基站体系结构发展综述 |
2.5 影响基站体系结构的重要系统级基站技术 |
2.6 基站体系结构发展状况的总结与结论 |
2.7 小结 |
第3章 基站中的系统级计算 |
3.1 基站的功能、本质与系统级计算问题 |
3.2 基站中的系统级计算综述 |
3.3 基站中的系统级计算任务 |
3.4 基站中的计算处理算法 |
3.5 基站中的计算处理资源 |
3.6 基站中的系统级计算问题的分析 |
3.7 基站中系统级计算问题的解决实现方法 |
3.8 小结 |
第4章 基站计算资源的管理与动态调度 |
4.1 基站中的动态系统级计算问题 |
4.2 基站动态系统级计算技术的综述 |
4.3 解决基站中动态系统级计算问题的思路 |
4.4 算法到计算资源的配置管理 |
4.5 计算任务的动态适配 |
4.6 基站中计算资源的动态调度 |
4.7 基站间计算资源的动态调度 |
4.8 基站计算资源的统一调度 |
4.9 计算资源统一组织、管理与使用的实现 |
4.10 小结 |
第5章 基站中的互连与数据传输 |
5.1 未来移动通信基站中的互连与数据传输需求 |
5.2 基站中的互连与数据传输技术综述 |
5.3 基站中硬件资源的互连特性 |
5.4 基站中数据流的传输特性 |
5.5 基站中的互连技术 |
5.6 基站中的数据传输 |
5.7 基站中的系统级互连与整体互连构造设计 |
5.8 基站中的时钟网络 |
5.9 小结 |
第6章 基站系统的动态运行机制 |
6.1 基站系统的整体运行过程 |
6.2 基站系统中内在和外在的时间特性与要求 |
6.3 基站系统的有序协调运行 |
6.4 基站的系统时序 |
6.5 基站系统时序的设计与实现 |
6.6 小结 |
第7章 基站体系结构理论与方法 |
7.1 基站体系结构理论内容概要 |
7.2 基站体系结构的理论体系 |
7.3 基站体系结构的设计方法 |
7.4 基站体系结构的分析、比较与评价 |
7.5 小结 |
第8章 未来移动通信基站体系结构 |
8.1 未来移动通信对基站系统的需求 |
8.2 静态及动态系统级计算处理设计 |
8.3 互连、传输设计与基站互连网络(BSIN) |
8.4 基于BSIN的未来移动通信基站体系结构FMBSA |
8.5 FMBSA的特点以及与现有基站体系结构的比较 |
8.6 小结 |
第9章 FUTURE B3G-TDD基站系统 |
9.1 系统概述 |
9.2 基站体系结构分析与设计 |
9.3 基站体系结构的硬件总体实现 |
9.4 B3G-TDD基站体系结构的板级实现 |
9.5 基站系统实现结果与实际运行情况 |
9.6 总结与结论 |
9.7 小结 |
第10章 GBPS无线通信原型基站系统 |
10.1 背景与系统概述 |
10.2 GBPS基站体系结构分析与设计 |
10.3 GBPS基站的硬件总体设计 |
10.4 GBPS基站的硬件电路设计与实现 |
10.5 GBPS试验系统的实现与实际运行情况 |
10.6 总结与结论 |
10.7 小结 |
第11章 结论与讨论 |
11.1 总结与结论 |
11.2 讨论、未来工作与展望 |
11.3 论文成果的创新性、贡献或价值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致谢 |
附: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着作及奖励 |
附: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工作 |
(5)多体制无线通信波形组件库的模块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波形组件库的组建原理 |
2 典型通信体制的波形库的建立 |
2.1 功能模块的划分 |
2.2 功能模块的设计 |
(1) 信源编译码模块 |
(2) 信道编译码模块 |
(3) 调制解调模块 |
2.3 波形组件的实现 |
2.4 波形组件的调用 |
3 结束语 |
(6)WCDMA系统中信道环境与切换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WCDMA技术发展的背景 |
1.2 WCLIMA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
1.2.1 Rake多径分集接收技术与初始同步技术 |
1.2.2 高效信道编译码技术 |
1.2.3 智能天线技术 |
1.2.4 多用户检测技术 |
1.2.5 功率控制技术 |
1.2.6 切换技术 |
1.3 本论文所作的工作 |
第2章 WCDMA系统在多径瑞利衰落信道下的性能研究 |
2.1 概述 |
2.1.1 移动通信中的电磁波传播 |
2.1.2 实际移动信道传播模型 |
2.2 传播类型与信道模型的分析 |
2.2.1 大范围的传播衰耗的定量分析 |
2.2.2 中小范围的传播损耗的分析 |
2.3 物理链路层性能仿真平台 |
2.3.1 仿X框架 |
2.3.2 信道编码复用 |
2.3.3 信道模块 |
2.3.4 Rake接收 |
2.4 仿真结果 |
2.4.1 ITU多径信道模型 |
2.4.2 基于两径生灭模型的可变延时多径瑞利信道 |
2.4.3 仿真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WCDMA软切换算法研究与性能分析 |
3.1 概述 |
3.1.1 切换算法与其他无线资源管理算法的关系 |
3.1.2 切换的控制策略 |
3.1.3 切换准则 |
3.1.4 切换算法的评估 |
3.2 各种软切换算法回顾 |
3.2.1 IS-95A软切换算法 |
3.2.2 IS-95B中的动态门限软切换算法 |
3.2.3 WCDMA的软切换算法 |
3.3 软切换的性能分析 |
3.3.1 软切换增益 |
3.3.2 软切换的开销 |
3.3.3 软切换算法中系统参数对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WCDMA系统在压缩模式下性能研究 |
4.1 概述 |
4.1.1 两个不同系统之间的硬切换 |
4.1.2 WCDMA系统中的频率间切换 |
4.2 WCDMA和GSM两个不同系统之间的硬切换 |
4.2.1 WCDMA系统到GSM的切换 |
4.2.2 GSM系统到WCDMA的切换 |
4.3 压缩模式对物理层性能影响的仿真分析 |
4.3.1 FDD方式中下行链路压缩模式的接收方法 |
4.3.2 仿真结果 |
4.3.3 压缩模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4 一种新的触发压缩模式算法一分组周期触发的压缩模式 |
4.4.1 算法原理 |
4.4.2 算法仿真与分析 |
4.4.3 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束语 |
5.1 对WCDMA网络工程实施的思考 |
5.1.1 网络实施不同阶段的切换策略分析 |
5.1.2 改善网络布局提高切换成功率 |
5.2 软切换技术的演进 |
5.2.1 对传统软切换技术的改进 |
5.2.2 针对不同业务采用不同软切换机制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新一代多体制无线通信波形组件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课题目的及意义 |
1.3 作者所做工作 |
1.4 论文结构 |
2 软件通信体系结构 |
2.1 软件通信体系结构概述 |
2.2 SCA 的硬件体系结构 |
2.3 SCA 的软件体系结构 |
2.4 SCA 的附录文档 |
2.4.1 应用程序环境描述体 |
2.4.2 域描述体 |
2.4.3 核心框架的IDL 与应用程序编程接口附录 |
2.4.4 安全附录 |
2.5 本章小结 |
3 新一代无线通信统一平台 |
3.1 新一代无线通信统一平台 |
3.1.1 统一平台的硬件体系结构 |
3.1.2 统一平台的软件体系结构 |
3.2 波形组件库与CORBA 之间的关系 |
3.3 本章小结 |
4 典型无线通信体制分析 |
4.1 GSM |
4.2 CDMA2000 |
4.2.1 CDMA2000 系统物理层概述 |
4.2.2 CDMA2000 系统物理信道的结构 |
4.3 WCDMA |
4.3.1 WCDMA 系统物理层概述 |
4.3.2 WCDMA 系统信道编码与复用 |
4.3.3 WCDMA 系统扩频与调制 |
4.4 TD-SCDMA |
4.4.1 TD-SCDMA 系统物理层概述 |
4.4.2 TD-SCDMA 系统信道编码与复用 |
4.4.3 TD-SCDMA 系统扩频与调制 |
4.5 WIMAX |
4.5.1 OFDM/OFDMA |
4.5.2 HARQ |
4.5.3 AMC |
4.5.4 MIMO |
4.6 五种通信体制性能比较 |
4.7 本章小结 |
5 通信波形组件的设计与实现 |
5.1 多体制无线通信波形组件的设计 |
5.1.1 波形组件库的组件原理 |
5.1.2 典型通信体制的波形组件的设计 |
5.2 多体制无线通信波形组件的实现 |
5.2.1 波形组件库文件的建立 |
5.2.2 典型体制的信号处理过程形成 |
5.2.3 波形组件的调用 |
5.3 本章小结 |
6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WCDMA基站上行Turbo译码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信道编码定理和Turbo 码的提出 |
1.3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Turbo 码的编译码原理 |
2.1 Turbo 码的编码原理 |
2.2 Turbo 码的译码原理 |
2.2.1 Turbo 码的迭代译码原理 |
2.2.2 Turbo 码译码器的组成 |
2.2.3 最大后验概率译码(MAP 算法) |
2.2.4 LOG-MAP 算法和MAX-LOG-MAP 算法 |
第三章 WCDMA 上行编码复用协议解析 |
3.1 WCMDA 系统编码复用原理 |
3.1.1 WCDMA 的上行传输信道 |
3.1.2 WCDMA 的上行物理信道 |
3.1.3 WCDMA 编码复用的作用 |
3.2 WCMDA 上行编码复用过程解析 |
3.2.1 CRC 粘贴 |
3.2.2 传输块的级联和编码块的分段 |
3.2.3 信道编码 |
3.2.4 Turbo 码内交织器 |
3.2.5 第一次交织 |
3.2.6 速率匹配 |
3.2.7 第二次交织 |
3.2.8 物理信道映射 |
第四章 3GPP Turbo 码性能仿真 |
4.1 3GPP Turbo 码的MATLAB 仿真编程 |
4.1.1 信源产生 |
4.1.2 3GPP Turbo 编码器 |
4.1.3 BPSK 调制模块 |
4.1.4 高斯白噪声信道(AWGN)模型 |
4.1.5 Turbo 迭代译码流程 |
4.1.6 SISO 译码模块 |
4.1.7 误码率计算 |
4.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五章 基于TMS320C6488 的WCDMA 上行Turbo 译码实现 |
5.1 TMS320C6488 DSP 芯片 |
5.1.1 TMS320C6488 介绍 |
5.1.2 DSP 代码编程优化 |
5.1.3 DSP/BIOS 简介 |
5.1.4 DSP/BIOS 的任务调度 |
5.2 Turbo 译码协处理器 |
5.2.1 TCP2 的总体特征 |
5.2.2 TCP2 概述 |
5.3 WCDMA 基站上行Turbo 译码的实现 |
5.3.1 WCDMA 基站上行解复用解码的实现 |
5.3.2 基于TMS320C6488 TCP2 的Turbo 译码实现 |
5.3.3 TCP2 译码前的Scaling 算法 |
5.3.4 Turbo 内交织表生成优化方案 |
5.3.5 TCP2 译码实现的EDMA3 编程 |
5.4 功能和性能测试 |
5.4.1 解复用解码功能测试 |
5.4.2 TCP2 译码性能测试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WCDMA通信系统中功率控制算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发展概况 |
1.2 第三代移动通信面临的主要问题 |
1.3 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 |
1.4 功率控制技术的应用研究现状 |
1.5 WCDMA移动通信系统 |
1.5.1 WCDMA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
1.5.2 WCDMA通信系统发展简史 |
1.5.3 WCDMA通信系统优势 |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意义及组织结构安排 |
1.6.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1.6.2 本论文组织结构安排及内容 |
第二章 WCDMA系统中功率控制技术概述 |
2.1 移动通信环境中电波传播的衰落特性 |
2.1.1 自由空间的传播损耗 |
2.1.2 慢衰落 |
2.1.3 快衰落 |
2.2 功率控制准则 |
2.2.1 功率平衡准则 |
2.2.2 信号干扰比SIR平衡准则 |
2.3 功率控制方法 |
2.3.1 按照模型分类 |
2.3.2 前向功率控制和反向功率控制 |
2.3.3 开环功率控制、闭环功率控制和外环功率控制 |
2.4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功率控制方案 |
2.4.1 WCDMA中的功率控制 |
2.4.2 cdma2000中的功率控制 |
2.4.3 TD-SCDMA中的功率控制 |
2.4.4 三种体制下功率控制性能对比 |
2.5 WCDMA系统中下行链路的功率控制 |
2.5.1 WCDMA中与功率控制有关的下行物理信道帧结构 |
2.5.2 WCDMA中的下行功率控制原理 |
2.5.3 下行功率平衡 |
2.6 影响功率控制的因素 |
2.7 总结 |
第三章 WCDMA下行链路功率控制的仿真设计 |
3.1 设计思想的概述 |
3.2 信道比测量技术 |
3.2.1 信噪比的最大似然估计算法 |
3.2.2 用于WCDMA系统功率控制系统中的内环SNR测量 |
3.3 初始功率的计算 |
3.4 闭环(内环)功率控制的设计流程 |
3.5 下行链路功率控制的仿真参数及功率控制模块示意图 |
3.6 仿真算法示意图以及仿真结果分析 |
3.6.1 仿真算法示意图 |
3.6.2 仿真结果分析 |
3.7 总结 |
第四章 WCDMA系统下行链路中基于代价函数的功率控制 |
4.1 一种新的基于代价函数的功率控制算法 |
4.1.1 传统算法 |
4.1.2 新的基于代价函数的功率控制算法 |
4.1.3 算法的有效性理论验证 |
4.1.4 算法仿真分析 |
4.2 一种基于代价函数的联合功率控制算法 |
4.2.1 联合功率控制的含义 |
4.2.2 联合功率控制系统模型 |
4.2.3 联合功率控制的方法 |
4.2.4 传统的基于代价函数的联合功率控制算法 |
4.2.5 基于代价函数的联合功率控制算法 |
4.2.6 两种算法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
4.3 总结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四、WCDMA信道编译码研究与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WCDMA终端测试仪中高层协议栈状态机的设计与实现[D]. 陈玲. 北京邮电大学, 2014(04)
- [2]WCDMA物理信道的仿真实现与功率控制研究[D]. 王晓娇. 大连海事大学, 2012(09)
- [3]WCDMA系统中上行链路编码复用的研究[D]. 王沙沙. 武汉理工大学, 2012(11)
- [4]未来移动通信基站体系结构——定性理论、方法与实践[D]. 王勇. 北京邮电大学, 2010(11)
- [5]多体制无线通信波形组件库的模块化设计[J]. 马莉,粟欣,葛利嘉.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10(01)
- [6]WCDMA系统中信道环境与切换性能的研究[D]. 张广宇. 东北大学, 2009(03)
- [7]新一代多体制无线通信波形组件的设计与实现[D]. 马莉. 重庆大学, 2009(12)
- [8]基于SDR的通信波形组件库的软件化设计[A]. 马莉,粟欣,葛利嘉. 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 2009
- [9]WCDMA基站上行Turbo译码的研究与实现[D]. 叶宝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9(07)
- [10]WCDMA通信系统中功率控制算法的研究[D]. 包利明. 太原理工大学, 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