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埃里克森宗教心理学思想及其贡献(论文文献综述)
楚姝妍[1](2021)在《神像传播与渔民族群身份的建构 ——以微山县爱湖村为例》文中提出长久以来,中国乡村文化传播的研究深受早期发展传播学的影响,将重心倾向于外来文化的研究上,许多前大众传播时代的本土文化及传统媒介则被置于边缘地带。但由于社会结构与文化机制的变化,发展传播学难以应对复杂的中国乡村文化传播现象,在此困境下,文化主体及本土媒介有了“发声”的可能性。爱湖村是微山湖畔一个典型的渔村,村中渔民祖祖辈辈以船为家,以水为生。湖中变数大、风险多,给渔民带来生产、生命的威胁,为了改变命不由己、担惊受怕的生活,渔民只能求助于非自然的力量,并创造了一个以水有关的神像体系。神像作为唯一的“纸上媒介”传承了渔民族群文化,也成为爱湖渔民族群身份、文化记忆的重要媒介,反映出渔民自古形成的人情道德、生活方式、宗教习俗和民间信仰。因此,本文运用民族志的研究方法,立足于中国乡村文化传播本土化的研究视野,来考察爱湖村渔民是如何从神像中获得族群认同建构,并维系和发展族群的文化表达的,进而深入地窥见族群成员的生活经历,理解当地社会的整体运作机制。笔者在田野调研中发现,神像几乎参与了渔民大大小小的事件,“媒介在场”时刻发生,其文本、仪式展演及传播活动与渔民的日常生活、社会关系和情感记忆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神像文本中的内在构图、构形元素以及众神排列传递给渔民对自身身份的认知,成为渔民日常的生活生活秩序与行为指南;神像在仪式展演中促进渔民族群内部形成稳固社会网络与社会结构,进而建构起家族身份、族群身份及国家身份;神像在传播过程中承载了渔民的历史记忆,即1949年以前的水生记忆、1949年至1976年的登陆记忆以及1978年以后的水陆共融记忆,渔民在这些记忆中形成根基性族群情感,并完成了对其族群身份的重构与重新定位。同时,神像在新时期成为连接水陆两个群体的物质载体,神像绘制中加入陆地元素,对外名称的改变等都反映出两个群体间的隔阂与对立的消解。神像对协调水陆关系发展及水陆文化共同体的建构发挥着现实意义。
周普元,石娜尔·达吾列提[2](2020)在《论个体生命周期的时间心理与空间意识》文中认为本文基于柏格森生命哲学绵延时间理论和埃里克森生命周期理论,阐述个体生命周期各阶段呈现的不同时间心理,及其在空间意识上展现的不同宗教道德性。在生物学意义上的自身肌体中,具有道德属性的"生命冲动",在个体生命周期的心理时间与空间时间的绵延与敞开中,进行自我设计和自我筹划并实现自身的创生。本文构建埃里克森生命周期理论ψ模型,包含"过去、现在、未来"心理时间序列连续性,也包含"儿童、青年、中年、老年"空间时间逾越性,并以此来论证时间(心理时间、空间时间)与空间意识(本我、自我、超我)以及环境(家庭、社会、学校等)的时间空间均衡。在儿童生命周期阶段,空间意识内的本我滋生出自我,并形成道德超我。儿童在空间意识上的"泛灵论、目的论、拟人论"由强渐弱。在青少年生命周期阶段,空间意识与环境的时间空间均衡成为最大需求,并影响时间心理的有序发展。在中年生命周期阶段,时间心理、空间意识与环境形成均衡结构,个体形成稳定的人格,对超我道德的渴望加剧。此时宗教的神学意义被遮蔽,成为一种道德伦理,或者一种生活习惯。因此,对个体时间心理与空间意识的心理学解读,有助于我们揭示宗教道德的本质及运行规律,对于我国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中国宗教心理学学科体系的建构有所裨益。
杨祥懿[3](2020)在《贵州卡蒲佯僙人原生性宗教认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贵州卡蒲佯僙人原生性宗教认同为对象,探讨其原生性宗教认同在以“血缘”身份为基础之上,通过仪式、神话、空间和“教职人员”如何来建构其认同,在此之上延伸谈论这种宗教认同的功能、作用以及特点,并由此思考中国宗教认同的内涵和意义。卡蒲佯僙人是在民族识别中识别为毛南族的族群,他们与毛南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具有族群自身的独特性。他们以血缘身份作为界定族群认同的基础,由于地处大山深处,使得他们能够在较长的时间内处在与外界封闭的状态,保持着族群本身的独特文化、习俗和信仰。同时,他们在经历民族识别之后,整个族群也相对更注重对于族群自身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即便是在省际交流如此频繁的今天,佯僙族群的原生性宗教信仰认同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与周边其他族群相比自身族群的认同功能和独特性具有更强烈的作用。因此,本文对于佯僙人原生性宗教认同的探讨以及在此之上思考族群宗教认同的影响因素,在佯僙族群理论和现实研究上都具有重要作用。族群宗教认同因不同的族群和不同的宗教信仰会呈现出不同的建构形式、作用和特点。中国是一个多宗教信仰的国家,各种宗教都在这片土地上留下自己的足迹。原生性宗教是中国众多族群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信仰,它伴随着族群的一起共同生长,扎根于族群文化、社会的方方面面,天然地与信仰主体之间形成了联系。正是由于原生性宗教文化与信仰族群的文化之间相互交织的关系,使得信仰文化慢慢内化为族群的生活习俗、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影响整个族群的精神世界,塑造族群的文化基因。当前,我国宗教领域研究中原生性宗教研究处于边缘地位,较少学者专注于这一信仰。本文选择以原生性宗教认同为研究对象,也使得文章具有独特性和重要意义。本文主要运用了访谈法、田野调查法、文献法、比较研究等方法,在通过阅读文献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相关材料进行归纳、总结。佯僙族群是以血缘身份为关键基础的族群,在此之上形成了以“祖先信仰”为核心的宗教信仰和相应的宗教认同核心,而原生性宗教与族群一起伴生成长,自然而然地为族群成员提供了特定的信仰环境,获得了对于它的认同、延续和传承的族群基础。通过仪式和神话的反复实践、空间的神圣转化,将宗教认同内化为族群的心理共识并延伸到族群生活和行为模式,进一步巩固族群的宗教认同。正是由于信仰的“原生性”和血缘身份的认同影响,使得佯僙人原生性宗教认同边界与族群认同边界重合,信仰主体的身份体现为族群成员身份,形成了宗教信仰的封闭性。因此,在这样的影响之下佯僙人原生性宗教信仰内化为族群成员的心里共识、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和生活习俗,也产生了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影响着佯僙族群的发展。综上,本文以贵州卡蒲佯僙人原生性宗教认同为研究对象,探讨佯僙人宗教认同的核心、建构、功能和作用、特点、影响因素等内容,既对于佯僙人原生性宗教信仰认同进行了较为完整的论述,也有关于宗教信仰与族群、族群认同之间关系的思考和讨论,得出了原生性宗教信仰虽然没有存在制度化的组织建构,但是仍然能够实现信仰主体对于宗教的认同,并且其宗教认同还具有其独特的意义和特点。
赵景磊[4](2019)在《梅花拳传承中的身份认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武术拳种丰富且各具特色,具有很高的文化与学术价值,其研究与保护工作既繁琐而又迫切。身份认同是群体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主要在于解读“我是谁”“我们是谁”的核心问题,是研究群体成员关系和组织特征的重要切入点。梅花拳是兼具组织传播和民间信仰特征的传统武术代表性拳种,在传承中群体成员间具有较强的凝聚力与向心力。身份认同危机对当前武术拳种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解读梅花拳弟子的身份认同问题有助于发现其传承机制和规律,有助于梅花拳等传统武术拳种的当代传承与保护。本研究以梅花拳弟子的身份认同问题为切入点,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深度访谈法、专家访谈法、参与观察法、实地考察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梅花拳传承中梅花拳弟子对于个体、群体认知的社会行为进行描述、判断与诠释。具体而言,本研究主要从梅花拳弟子身份的获得、身份认同的建构过程、身份认同的确认表征三个方面对梅花拳弟子的身份认同问题进行探究,以对梅花拳传承中具有较强凝聚力与向心力的形成原因和表现特征进行深入剖析与阐释,进而为武术拳种的当代传承与发展提供启示。主要结论归纳如下。本研究将梅花拳弟子的身份认同明确为:个体基于获得梅花拳弟子的身份对于梅花拳门内个体或群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主要通过“我是梅花拳弟子”“我们是梅花拳弟子”的社会行为来体现。进而结合身份认同理论将梅花拳弟子身份获得的标志明确为拜师递贴,拜师贴主要是在拜师仪式上递交,但也存在由于距离相距较远通过“飘贴”方式完成的情况。梅花拳传承中具有较强凝聚力与向心力的形成原因包括:(1)梅花拳弟子身份的获得受单一或多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先赋条件的独特优势、治病养生的广泛影响、防身自卫的个性需求、学校传播的时代特征、文化感召的自身魅力等。因此在梅花拳弟子获得身份过程中已经对梅花拳的价值、理念等有了初步的见解和认同,并与其他已获得梅花拳弟子身份的个体有了一定的接触和了解。(2)梅花拳弟子身份获得的过程是受到严格规范的,具体表现为:通过长时间的考察、通过严格要求的选择、通过精细化的程序等。严格筛选的过程有助于提升门内弟子的整体结构与质量,也有助于获得梅花拳弟子身份的个体得到其他门内弟子的认同。(3)从梅花拳弟子身份获得表现来看,体现了人文关怀和集体理念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双向选择的准入理念;个体主动权让于集体;拜师入门不收取费用等。这使最终获得梅花拳弟子身份的个体充分感受到集体关怀,从而对门内群体成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更强。(4)梅花拳弟子身份认同建构的主要动机为技法追求、获得归属感与实现自我价值,这使获得梅花拳弟子身份的个体会主动通过模仿学习、沟通互动等方式建构身份认同。(5)集体制约也是梅花拳弟子建构身份认同的重要方式,当群体中存在“不符合梅花拳规矩”的个体时,通过教化或对其已获得身份的“剥夺”也是维护门内弟子成员团结与稳定的重要方式。(6)梅花拳传承中有丰富的身份认同建构材料:具有“明文规训”作用的门规戒律;“约定俗成”形成的历史传统;“潜移默化”存在的文化底蕴。这有助于群体成员身份认同建构的充分性,也有助于梅花拳弟子间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建设。(7)梅花拳弟子身份认同建构的主要内容是建构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集体伦理关系建构、集体亲近关系建构、师徒传承关系建构。极具特色的关系建构方式有助于梅花拳传承有序、梅花拳弟子相互认同,也有助于梅花拳传承中形成较强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关于梅花拳传承中具有较强凝聚力与向心力的表现特征,本研究主要从“我是谁”“我们是谁”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他者的认同”三个方面来进行了阐述。(1)“我是谁”是指梅花拳弟子自我身份认同的确认,主要表现为:个体信仰特征的仪式表现;个体行为特征的显性表现;组织价值属性的认同表现。(2)“我们是谁”是指梅花拳弟子集体身份认同的确认,主要表现为:门内弟子间互相照应;严谨有序的伦理关系;门内弟子间技法相传;门内分支不影响认同。(3)“他者的认同”主要表现为梅花拳传承中的社会影响与评价。研究认为,梅花拳弟子在“他者的认同”方面表现较好主要是由于梅花拳良好社会形象的树立与沿承,具体体现在:义和团运动中梅花拳弟子的社会影响与评价;民国时期重要历史事件中梅花拳弟子的社会影响;当代社会他者对梅花拳弟子的认同表现。梅花拳弟子身份认同对武术拳种的当代传承与发展的启示:(1)对于群体成员身份获得过程进行把控,提升群体成员整体的结构和质量。(2)注重群体成员身份认同建构的充分性,增强群体成员的凝聚力与向心力。(3)群体成员应积极服务社会、参与社会治理,进而得到国家和社会的支持。
张可佳[5](2019)在《凉山彝族传统宗教认同核心的理论分析与经验研究——基于社会认同的理论视角》文中研究说明社会认同论是理解群体及群体关系宏观社会心理过程的重要理论。宗教认同作为社会认同中的一种,既具有一般认同的基本特征,又有独特的运行机制。这样的独特性表现在宗教认同不仅体现为一种群体归属,还体现为一种神圣归属。宗教认同核心作为认同和信靠的根本对象,所具有的群体共性、神圣性和符号性,在强调血缘凝聚的少数民族群体中,即是以"祖灵"为认同与信靠的根本对象,信仰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表现为一种祖先—后裔的血脉关联和祖灵—后裔的庇佑关系,基于"血脉相连"的群体共性是区别于其他信仰群体的独特特征。而对同一血缘祖先之灵的根基性情感和认同就成为维系这一信仰共同体、同时也是族群共同体存在与发展的动力和根基,使得认同更加稳固。我们需要在复杂的社会认同中认识宗教认同独特的特性与作用机制,并观察它与其他社会认同的互动。
陈卓[6](2017)在《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基于埃里克森宗教心理学视角下解读电影《阿甘正传》》文中研究指明《阿甘正传》是美国好莱坞史上的经典励志片,其中蕴涵的深邃的宗教意识不仅改变了低能儿阿甘的命运,同时也惠及了周围的人。本文结合埃里克森的宗教心理学范式,从阿甘信任感的确立、自律式生存、对信仰和希望的执着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李艳华[7](2016)在《城市化转型中的昆明沙朗白族社区老年文化福利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当代城市化进程中经济与文化的不平衡发展带来传统福利供给弱化、家庭伦理失范、社区疏离和精神迷失等风险,影响着具有尊严与意义感的幸福晚年生活的实现。因此,文化对于人们的晚年幸福具有怎样的意义,如何发展老年文化福利,成为我国实现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的城市化要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昆明市郊沙朗白族社区为个案,通过呈现城市化转型中的老年福利现状与面临的问题,结合个体进入老年期后社会心理发展任务的分析,构建“文化福利”理论框架,论证城市化背景下老年文化福利发展的理论意义与现实基础,探讨如何通过老年福利制度的创新协助老年人获得文化福利的发展。论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先说明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接着回顾与评述研究现状,交待理论依据,然后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加以说明。第一章以社会福利体系为框架,对核心概念“文化福利”进行理论阐释,分析其内涵、外延、功能与目标,为田野经验的分析搭建框架。第二章以沙朗白族社区的历史、现状与城市化转型为背景,通过对老年人物质需要满足状况和城市化进程中老年福利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分析呈现其老年文化福利发展的基础。第三章对沙朗白族社区老年文化福利的结构与功能进行深度刻画,以探讨有助于促进老年福利发展的文化资源。第四章对老年文化福利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以专业性文化服务的引入与在地文化资源的整合为思路探讨沙朗白族社区发展老年文化福利的实践策略,以此阐述老年文化福利发展对于破解转型社区老年福利困局与应对人口老龄化压力所具有的积极意义。第五章从老年文化场所与设施建设、老年文化福利供给体系构建、多元供给主体互补的老年文化福利治理三个维度探索沙朗白族社区老年文化福利建设路径。最后一部分“结论与不足”对研究结论和理论回应进行总结,并在分析研究局限的基础上展望研究前景。论文认为,以福利体制创新促进老年文化福利发展是弥补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社区老年福利资源不足,通过增强生活信念与意义感更有效地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老年人对城市化背景下文化转型的适应,进而提升老年福利水平,增进晚年生活幸福的可能路径。文化福利发展应该成为老年福利政策的重要内容。
周普元[8](2016)在《青年宗教心理发展的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根据埃里克森的生命周期理论,在安娜·弗洛伊德的自我防御机制、哈特曼的自我适应性和皮亚杰平衡概念的基础上构建的自我同一性理论的ψ模型进行分析发现,在个体生命周期中"自我与本我、超我"和"自我与环境"两组关系内,个体生命阶段与宗教之间具有相关性。在儿童期,自我逐渐从本我中剥离,并强化了超我的形成。儿童的自我概念逐渐形成,儿童宗教意识的"泛灵论、目的论、拟人论"由强渐弱。青春期及青年期,自我与环境的危机呈现,自我同一性成为最大需求。中年期,自我成熟并形成稳定的人格,对道德的渴望加剧。老年期内在心理系统的不平衡成为主要方面,老年人希望通过宗教实现自我超越。此外,对个体生命周期中人类宗教心理不同特征的研究对起步中的宗教心理学学科建设有所裨益。
郭硕知[9](2016)在《边缘与归属:道教认同的文化史考察》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文化中,儒释道三教共构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结构。其中道教的处境与属性颇为值得玩味,它既希望进入这一文化圈的中心,有时却自觉地居于边缘。边缘不仅指主流文化的边缘,亦有地理、时间、心理等因素上的边缘。与之相应的是道教自身也呈现出繁多的信仰形态,以至于道教的外延亦难以把握。史家大抵用“杂多”等论之,道教的多端同样具有在中国文化中边缘与归属的不同方向。这种现象显示出了道教群体的流动性,而群体运动的主要机制在于认同,包括群体内个体的认同、群体自身的认同以及对其他群体的认同,除自认之外还有他认。因此以社会认同为主要路径进入道教的宏观研究具有一定的解释可能。面对纷杂的头绪,通过历史文献等素材分析道教内群过程与群际过程,能够梳理道教自身的认同层级,及其呈现出多样认同方向的现象并分析原因。在研究过程中,认同理论本身亦能够得到相应的检验与修正,如“身份”与“认同”在汉语语境下应当具有更为细致的分别,“边缘”一词亦需要界定。无论边缘抑或归属,于文中都不具有伦理倾向,仅仅表达了道教文化认同的样态。并不算强势的道教能够绵延流传几千载,内涵了中国的文化体系具有对道教的需求,道教所具有的多样认同亦为此种需求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满足。尤其边缘属性具有更为明显的特征,与道教自我意识的产生并进,尤其表现在与神祠血祀的自觉区分之上。而且边缘的处境也与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产生了共鸣,从而更易于接受道教信仰。道教的边缘性并非离去,而是塑造了归属的形态,因此各民族通过对道教的认同进而达到了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中国文化内生出的道教自然有着归属的基因,在文化史的演进中,中国文化成为了道教生根的土壤与活动的舞台。道教的文化归属主要表现在对传统宗教神灵与儒家伦理观念的接纳,以及对民间社会的贡献。佛教等外来宗教的传入与发展成为了道教明确自身归属的重要刺激因素。边缘与归属二者方向相对,但并不意味着道教的无法聚合,如同《易经》中的阴阳二爻一对矛盾范畴,但可以相互和合成为一卦,道教亦认同的不同方向之中既有张力亦存在合力。边缘所着重的个体性和自由精神恰为道教自觉像文化中心靠拢提供了先决条件,而文化的归属不但没有让道教失去边缘的属性,而且丰富了其内在信仰形态。道教的身份与认同并非一元,本就具有多元共构的状态,道教作为一个统名,自身具有足够的融摄能力包容各个方向的认同。在松散的认同中间亦有道教共同体形成的核心所在,那就是超越现世束缚,向往永恒自由的生命,这是道教认同中的最高且最重要的层次,且正主体文化形态所缺少的(所谓内在超越并没有如此意味),因此更接近边缘。但是位于主流群体中的部分个体依然可以接纳道教的这一追求,体现了道教在中国文化之中并非泾渭分明的存在,而是与其他的文化共同体相互融贯。中国文化是孕育道教的土壤,道教从中开枝散叶,在一定程度上,道教的生长表达为不断扎根并滋养这片文化土壤,并在文化史的进程中不断地得到塑造。它在宗教形态上逐渐融入中国主流文化与社会之中,却没有失去认同中的边缘特性,在当代语境下亦有成为世界性宗教的可能。然而出生的血缘、地缘等只是认同的因素之一,而非全部,出生在某家庭或地区并不意味着一定认同自己的家庭、社区、文化等。宗教或文化群体亦如此,道教生于中国,但它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的认同程度则需要具体的社会心理分析。因此,道教所显示出的多样性的外在表现为边缘与归属的不同面向,内在则有着认同机制下的深层逻辑。以认同理论展开,可以对“道教是什么”之问提供在经验层面上的些许帮助。
周普元[10](2014)在《个体宗教心理发展的ψ(普西)模型及其应用——兼论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文中提出本文根据埃里克森的生命周期理论,在安娜·弗洛伊德的自我防御机制、哈特曼的自我适应性和皮亚杰平衡概念的基础上,构建了自我同一性理论的ψ模型,并据此模型分析了个体生命周期中"自我与本我、超我"和"自我与环境"两组关系内,个体生命阶段与宗教之间呈现的关系。在儿童期,自我逐渐从本我中剥离,并强化了超我的形成。儿童的自我概念逐渐形成,儿童宗教意识的"泛灵论、目的论、拟人论"由强渐弱。青春期中,自我与环境的危机呈现,自我同一性成为最大需求。中年期,自我成熟并形成稳定的人格,对道德的渴望加剧。老年期内在心理系统的不平衡成为主要方面,老年人希望通过宗教实现自我超越。本文还对个体生命周期中人类宗教心理呈现的不同特征进行理论总结,期望对起步中的宗教心理学学科建设有所裨益。
二、埃里克森宗教心理学思想及其贡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埃里克森宗教心理学思想及其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1)神像传播与渔民族群身份的建构 ——以微山县爱湖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A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语境 |
(一)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 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一) 微山湖渔民族群研究综述 |
(二) 现有微山湖渔民研究存在的问题 |
三、研究的理论视角 |
(一) 乡村文化传播的本土化 |
(二) 身份认同与媒介 |
四、研究方法与路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路径 |
第一章 依湖傍水的村落空间 |
一、临水而建的爱湖村 |
(一) 自然环境 |
(二) 人文环境 |
二、村落中的人情风俗 |
三、三界皆供的神像 |
(一) 神像的供奉情况 |
(二) 神像的使用情况 |
第二章 日常的呈现:神像文本中的生活模式 |
一、神像构图与“家”的空间布局 |
(一) 最小的生活单位 |
(二) 神像构图与家的空间布局 |
二、构形元素与家庭身份定位 |
(一) 长者为尊的年龄元素 |
(二) 阴阳相合的性别元素 |
三、众神排列与渔民的生活诉求 |
(一) 多神图与渔民的生活诉求 |
(二) 单神图与渔民的生活诉求 |
第三章 仪式的展演: 神像实践中的社会网络 |
一、神像实践带来的家族身份认知 |
(一) 家族系统的核心——“明堂” |
(二) 神像赋权下的家族身份构建 |
(三) 家族仪式中的情感唤醒 |
二、神像实践中族群身份的凝固 |
(一) 关系的交融: 亲朋好友的“上礼” |
(二) 交往的边界: 不可触碰的禁忌 |
(三) 端鼓腔曲中的道德世界 |
三、神像实践对国家身份的重塑 |
(一) 割裂的位置与边缘的存在 |
(二) 仪式名称之变: 国家身份的突显 |
第四章 情感的建构: 神像传播中的集体记忆 |
一、1949年以前: 神像的水生记忆 |
(一) 漂泊的船: 苦难的罱帮记忆 |
(二) 基于神像神话、传说的水记忆 |
二、1949--1976年: 神像的登陆记忆 |
(一) 静止的水域: 被固定的爱湖大队记忆 |
(二) 惨痛回忆: 上陆后神像经历的浩劫 |
(三) 水陆联宗与族源认同 |
三、1978年至今: 水陆共融记忆 |
(一) 国家力量支持的航运记忆 |
(二) 神像体系中的水陆共同体 |
(三) 爱湖村渔民的文化再生产 |
结语 |
附录一 神像图 |
附录二 田野调查图片(部分) |
附录三 访谈提纲与内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论个体生命周期的时间心理与空间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一 时间绵延与空间内聚:自我设计和自我筹划展现自身创生 |
(一)创造进化论是一种“生命冲动” |
(二)时间绵延与空间意识密不可分 |
(三)生命冲动、绵延时间在空间意识中展现自我设计和自我筹划 |
1.总体义务:一种约束个体自我的空间意识 |
2.无意识的封闭道德与有意识的开放道德 |
3.开放道德:个体自我借助道德理想向大我世界超越 |
二 时间序列与空间均衡:生命周期时间序列中的自我同一性空间均衡 |
(一)时间序列与空间均衡的模型 |
(二)时间序列与空间均衡的特征 |
1.结构性特征:“时间、空间、心理”三位一体 |
2.发生学特征:在时间序列上时间心理与空间意识的均衡源于儿童期 |
3.适应性特征:自我对时间心理和空间社会环境的适应 |
(三)时间序列与空间均衡的效果 |
1.生命时间序列的渐进性 |
2.均衡的动力系统 |
3.主观性特征:空间意识的一致感和连续感 |
三 进一步的分析 |
(3)贵州卡蒲佯僙人原生性宗教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以及研究意义 |
二、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
(一)宗教认同方面研究 |
(二)卡蒲佯僙人方面的研究 |
(三)概念界定 |
第一章 贵州佯僙人的基本概况 |
一、族源 |
二、区域背景 |
三、民族识别 |
第二章 卡蒲佯僙人的宗教认同 |
一、佯僙人宗教认同的群体基础和边界划分 |
二、佯僙人宗教认同的核心——信仰崇拜 |
三、卡蒲佯僙人宗教认同的建构 |
(一)教职人员——圣与俗的中介者 |
(二)仪式活动——通过反复实践来强化宗教认同 |
(三)神话故事——突显族群独特 |
(四)神圣空间——空间圣与俗的转换 |
第三章 佯僙宗教认同的功能与作用 |
一、宗教认同与族群认同 |
二、佯僙人宗教认同与周边族群宗教认同对比 |
三、佯僙人宗教认同的现代价值 |
第四章 、结语 |
一、佯僙人宗教认同的特点 |
(一)佯僙宗教认同具有稳固性 |
(二)佯僙宗教认同与族群认同相重合 |
(三)佯僙宗教认同的核心——祖先崇拜 |
二、影响佯僙宗教认同的因素 |
(一)原生性宗教影响佯僙宗教认同 |
(二)族群血缘影响宗教认同 |
三、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梅花拳传承中的身份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一)梅花拳传承研究 |
(二)身份认同研究 |
(三)梅花拳弟子的身份认同研究 |
四、研究对象、方法与说明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设计说明 |
(四)信度效度说明 |
(五)研究伦理说明 |
五、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六、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第一章 身份获得是梅花拳弟子身份认同的基础 |
第一节 梅花拳弟子身份获得的标志 |
一、拜师递贴是获得梅花拳弟子身份的显性标志 |
二、“飘贴”是特殊场域中拜师递贴的独特方式 |
第二节 梅花拳弟子身份获得的影响因素 |
一、先赋条件的独特优势 |
二、治病养生的广泛影响 |
三、防身自卫的个性需求 |
四、学校传播的时代特征 |
五、文化感召的自身魅力 |
第三节 梅花拳弟子身份获得的过程 |
一、通过长时间的考察 |
二、通过严格要求的选择 |
三、通过精细化的拜师程序 |
四、特殊情况的出现 |
第四节 梅花拳弟子身份获得的特征 |
一、双向选择的准入理念 |
二、个体主动权让与集体 |
三、拜师入门不收取费用 |
小结 |
第二章 梅花拳弟子身份认同建构的过程 |
第一节 梅花拳弟子身份认同建构的主要动因 |
第二节 梅花拳弟子身份认同建构的主要路径 |
一、模仿学习促进梅花拳弟子身份认同的自我提升 |
二、沟通互动促进梅花拳弟子身份认同的集体强化 |
三、集体制约促进梅花拳弟子身份认同的组织规范 |
第三节 梅花拳弟子身份认同建构的主要材料 |
一、制度规范:门规戒律的“明文规训” |
二、惯例制约:约定俗成的“历史传统” |
三、思想浸染:潜移默化的“文化底蕴” |
第四节 梅花拳弟子身份认同建构的主要内容 |
一、集体伦理关系建构 |
二、集体亲近关系建构 |
三、师徒传承关系建构 |
小结 |
第三章 梅花拳弟子身份认同的确认表征 |
第一节 我是谁:梅花拳弟子自我身份认同的确认 |
一、梅花拳弟子个体信仰特征的仪式表现 |
二、梅花拳弟子个体行为特征的显性表现 |
三、梅花拳弟子组织价值属性的认同表现 |
第二节 我们是谁:梅花拳弟子集体身份认同的确认 |
一、门内弟子间相互照应 |
二、严谨有序的伦理关系 |
三、门内弟子间技法相传 |
四、门内分支不影响认同 |
第三节 他者的认同:梅花拳传承中的社会影响与评价 |
一、梅花拳弟子自身良好社会形象的树立与沿承 |
二、义和团运动中梅花拳弟子的社会影响与评价 |
三、民国时期重要事件中梅花拳弟子的社会影响 |
四、当代社会中他者对于梅花拳弟子的认同表现 |
小结 |
第四章 梅花拳弟子身份认同对当代武术拳种传承与发展的启示 |
一、对于群体成员身份获得过程进行把控,提升群体成员整体的结构和质量 |
二、注重群体成员身份认同建构的充分性,增强群体成员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
三、群体成员应积极服务社会、参与社会治理,进而得到国家和社会的支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主要学习经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经历 |
(6)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基于埃里克森宗教心理学视角下解读电影《阿甘正传》(论文提纲范文)
一、信任感的确立 |
二、自律式生存 |
三、对信仰和希望的执着 |
(7)城市化转型中的昆明沙朗白族社区老年文化福利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问题的提出 |
(三)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文化福利发展的实践与研究 |
(二) 文化视角下的老年福利研究 |
(三) 城市化背景下的老年福利研究 |
三、理论依据 |
(一) 基本概念 |
(二) 理论工具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及其依据 |
(三) 研究过程 |
(四) 研究方法的制约与应对 |
第一章 社会福利体系中的文化福利 |
一、文化福利的内涵与外延 |
(一) 文化福利的内涵 |
(二) 文化福利的外延 |
二、文化福利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
(一) 文化福利与社会福利 |
(二) 文化福利与正式福利及非正式福利 |
(三) 文化福利与精神福利 |
(四) 文化福利与福利文化 |
三、文化福利发展的目标 |
(一) 基本目标:保障基本文化权益 |
(二) 终极目标:以文化增进幸福 |
四、文化福利的功能 |
(一) 文化福利提供社会保护 |
(二) 文化福利避免社会生活“失序” |
(三) 文化福利修补社会关系“脱嵌” |
(四) 文化福利避免精神生活“失意” |
第二章 沙朗白族社区老年福利的现状与问题 |
一、城市化转型中的沙朗白族社区 |
(一) 沙朗白族社区的历史 |
(二) 沙朗白族社区的现状 |
(三) 沙朗白族社区的城市化转型 |
二、沙朗老年人物质需要满足状况 |
(一) 沙朗老年人的经济保障 |
(二) 沙朗老年人的医疗保障 |
(三) 沙朗老年人的生活照料 |
三、沙朗老年福利发展面临的问题 |
(一) 转型社区“不完全城市化”下的社会福利缝隙 |
(二) 传统福利供给弱化 |
(三) “现代化困局”的挑战 |
第三章 沙朗白族社区老年文化福利的构成与功能 |
一、物质层面的老年文化福利 |
(一) 老年文化场所与设施 |
(二) 老年文化产品 |
(三) 文化媒介 |
二、制度层面的老年文化福利 |
(一) 正式制度中的老年文化福利供给 |
(二) 非正式制度中的老年文化福利供给 |
三、精神层面的老年文化福利 |
(一) 价值信念中的老年文化福利 |
(二) 宗教生活中的老年文化福利 |
(三) 文化服务与活动中的老年福利 |
四、老年文化福利的社会功能 |
(一) 文化福利与老年人的自我接纳 |
(二) 文化福利与老年人的积极关系建立 |
(三) 文化福利与老年人的自主性保持 |
(四) 文化福利与老年人的环境掌控感 |
(五) 文化福利与晚年生活的目标与意义 |
(六) 文化福利与老年人的个人成长 |
第四章 以文化福利发展破解老年福利困局 |
一、老年文化福利发展的制约因素 |
(一) 老年文化福利发展的观念制约 |
(二) 老年文化福利发展的组织制约 |
(三) 老年文化福利发展的内涵制约 |
二、老年文化福利发展的实践策略 |
(一) 发展老年文化教育 |
(二) 丰富老年文化娱乐活动 |
(三) 创建专业性老年文化服务 |
(四) 沙朗白族文化传承与创造 |
三、发展老年文化福利的意义 |
(一) 文化福利发展的老年福利困局应对意义 |
(二) 文化福利发展对积极老龄化社会发展的意义 |
第五章 老年文化福利建设路径探索 |
一、老年文化场所与设施建设 |
(一) 老年文化场所与设施建设的本质 |
(二) 老年文化场所与设施建设的原则 |
二、老年文化福利供给体系构建 |
(一) 老年文化福利的政府供给 |
(二) 老年文化福利的市场供给 |
(三) 老年文化福利的非营利部门供给 |
(四) 老年文化福利的非正式网络供给 |
三、老年文化福利建设的原则 |
(一) 整体性的老年文化福利建设思路 |
(二) 多元化的老年文化福利供给 |
(三) 以老年文化福利治理模式推进 |
(四) 尊重老年人在文化福利发展中的主体性 |
结论与不足 |
一、研究结论 |
(一) 文化福利具有深化社会福利内涵的价值 |
(二) 文化福利发展增进晚年生活幸福 |
(三) 为城市化进程中老年福利问题的解决增加文化视角 |
二、理论回应 |
(一) “文化福利”内涵的拓展 |
(二) 福利发展目标的代际差异思考 |
(三) 多维幸福理论的应用探索 |
(四) 文化要素的老年福利功能探讨 |
三、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议题 |
(一) 研究局限 |
(二) 未来研究议题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8)青年宗教心理发展的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自我同一性理论的ψ模型 |
二、青年宗教心理发展中的ψ模型应用 |
(一)青年宗教心理相关文献研究 |
(二)ψ模型在青年宗教心理研究中的运用 |
1. ψ模型的不平衡与平衡:危机与重生 |
2. 马丁的危机源于对上一生命周期的失衡 |
3. 马丁的超我冲突 |
4. 从马丁所处的时代环境来看 |
5. 从马丁成长为路德,稳定人格的形成 |
三、对ψ模型的评价及启示 |
(9)边缘与归属:道教认同的文化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动机与问题意识:从处境到定义 |
二、既往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的步骤与方式 |
第一章 认同:道教信仰的真问题 |
第一节 道教认同的基本概念 |
一、认同抑或身份,一个不得不面对的诘难 |
二、边缘中的认同 |
第二节 道教认同的分层 |
一、道教认同的深度 |
二、道教的记忆与认同 |
三、道教认同与文化定位 |
第二章 边缘处境中的道教 |
第一节 道教对边缘的自我认同 |
一、边缘史与历史中的边缘——道教历史上的边缘认同 |
二、道教仪式的边缘性 |
第二节 个体与边缘群体的道教认同 |
一、山林中的自我超越 |
二、道教与民族文明的共构 |
第三章 道教文化归属的自觉 |
第一节 道教对主流文化的认同 |
一、边缘至归属——历史的流变 |
二、佛道之争中道教文化归属的凸显 |
三、敞开神殿之门——道教对神祠信仰的吸纳 |
第二节 他者如何看待道教——道教文化归属中的他认 |
一、伦理思想的共融:儒家对道教的认同 |
二、官方崇道与神祠宗教的道教参与 |
三、认同道教即认同中国文化 |
第四章 一阴一阳之谓道:道教的多层认同与多元身份 |
第一节 负阴而抱阳:边缘与归属的张力与融合 |
一、边缘与归属的张力 |
二、边缘与归属的合力 |
第二节 乾坤定而生变化:作为历史过程的道教 |
一、时间维度中道教形态的转变 |
二、逆生长:向下扎根的道教 |
结语:阴阳和合构成的多重认同体系 |
一、边缘与归属同道教群体认同的关联 |
二、认同:杂多的统一 |
后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埃里克森宗教心理学思想及其贡献(论文参考文献)
- [1]神像传播与渔民族群身份的建构 ——以微山县爱湖村为例[D]. 楚姝妍. 山东大学, 2021
- [2]论个体生命周期的时间心理与空间意识[J]. 周普元,石娜尔·达吾列提.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2020(01)
- [3]贵州卡蒲佯僙人原生性宗教认同研究[D]. 杨祥懿.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4)
- [4]梅花拳传承中的身份认同研究[D]. 赵景磊. 上海体育学院, 2019(01)
- [5]凉山彝族传统宗教认同核心的理论分析与经验研究——基于社会认同的理论视角[J]. 张可佳. 世界宗教文化, 2019(02)
- [6]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基于埃里克森宗教心理学视角下解读电影《阿甘正传》[J]. 陈卓. 名作欣赏, 2017(18)
- [7]城市化转型中的昆明沙朗白族社区老年文化福利发展研究[D]. 李艳华. 云南大学, 2016(12)
- [8]青年宗教心理发展的模型研究[J]. 周普元. 当代青年研究, 2016(02)
- [9]边缘与归属:道教认同的文化史考察[D]. 郭硕知.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8)
- [10]个体宗教心理发展的ψ(普西)模型及其应用——兼论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J]. 周普元. 宗教心理学, 20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