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昆明基地珍稀濒危植物引种驯化(论文文献综述)
陈东亮,林杨,黄宝优,钟楚,简少芬,缪剑华,韦坤华[1](2021)在《濒危药用植物地枫皮的保育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中药地枫皮分布区狭窄,野生资源蕴藏量少,因其生态环境脆弱及人类的过度采收濒临灭绝,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开展地枫皮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及回归保育等方面的研究对地枫皮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地枫皮的资源现状及其迁地保育和回归保育研究进展,根据地枫皮的生长发育规律、野生原种适生环境及濒危原因提出地枫皮回归保育策略,并展望地枫皮保育未来的研究方向。
邹天才,李媛媛,洪江,黄丽华,刘海燕,陈龙,张着林,张维[2](2021)在《贵州稀有濒危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的研究》文中指出全球性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正逐步走向高质量发展,拥有丰富物种资源已成为夺取生物科技制高点的关键,因此,贵州稀有濒危种子植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对贵州稀有濒危种子植物资源调查的基础上,选取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小黄花茶(Camellia luteoflora)、贵州红山茶(C.kweichowensis)等103种贵州稀有濒危植物,采用模式标本产地植物追溯、现存分布区及种群散布特征调查、物种濒危等级评估、混合采种迁地保育、生物资源测试分析与资源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植物物种多样性编目及其迁地保护、种子生物学特性与种子散布及分布动态变化、种苗繁育与应用栽培试验等研究。结果表明:(1)调查评估的103种贵州稀有濒危种子植物都采取了就地保护措施,但迄今为止对濒危威胁程度减轻的效应不明显,抢救性迁地保护依然必要,其中极危(CR) 23种、濒危(EN) 30种、易危(VU) 40种、近危(NT) 7种、无危(LC) 3种;采用同一地理种源迁地保护有效种群Pn≥Lf·Ee·Am的栽培方法,在贵州省植物园开展了迁地保护引种栽培试验。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3种、3 650株,引种栽培平均成活率为95.47%,贵州及毗邻川、滇、桂极少数地区特有分布的种子植物70种、11 010株,引种栽培平均成活率为95.80%,并且建成了活植物保育圃30 200 m2。(2)搜集文献大数据结合GIS信息追踪调查研究,发现了小黄花茶新分布区2.5 km2、长柱红山茶(C. longistyla)新分布区1.5 km2、美丽红山茶(C. delicata)新分布区1.0km2、皱叶瘤果茶(C. rhytidophylla)新分布区6.0 km2、红花瘤果茶(C. rubituberculata)新分布区50.0 km2、贵州槭(Acer guizhouensis)新分布区0.3 km2;新分布区种群增量对其减轻濒危程度的评估效果影响不明显。(3)选择了小黄花茶、贵州红山茶等20种具有贵州高原区域环境特色的经济植物开展了种苗繁育和应用栽培试验,建立种苗繁育基地13.4 hm2,繁育种苗73万余株,在林业绿化工程应用中示范栽培140.0 hm2(31万株),≥2年生苗木应用栽培存活率92.00%~98.00%,这为有关稀有濒危植物的科学研究及种质创新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郑进烜,华朝朗,郑静楠,王勇,吴富勤,晁增华[3](2021)在《云南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保护管理现状与对策》文中研究表明总结云南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保护管理现状,评价保护成效,分析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保护管理存在着公众保护意识亟待提高、物种保护的综合管理能力比较薄弱、执法困难、执法力度不够和开展野外保护管理工作经费不足等问题,从加强宣传教育、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健全管理机构、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和增加经费投入等方面提出重点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管理对策。
禄亚洲[4](2021)在《大花黄牡丹生态适应性及濒危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花黄牡丹(Paeonia ludlowii(Stern et Taylor)Hong)为西藏特有濒危植物,生存条件苛刻,为丛生灌木,较耐寒,喜温和气候。大花黄牡丹主要分布在林芝市米瑞乡至山南市隆子县狭长的河谷地带,为探究其生态适应性,本研究先调查收集不同产地的地理数据,并采集所有野生产地的土壤样本测定土壤理化性质,检测土壤微生物,以米瑞乡居群为代表检测其内生菌,并通过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研究其种群遗传特性,然后预测其潜在分布区,探究大花黄牡丹对环境的适应情况。然后通过种子代谢组学研究和种胚培养试验,侧面解析其濒危机制。该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10个大花黄牡丹产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均很丰富,全磷含量中等,土壤全钾含量中等或较缺乏,土壤碱解氮含量均很丰富,土壤速效磷含量很丰富或较为丰富,速效钾含量较丰富、中等或较缺乏。10个大花黄牡丹产地的土壤肥力较为丰富,适宜野生大花黄牡丹的生长,且野生大花黄牡丹已经适应了土壤钾含量的相对缺乏。土壤理化性质是影响土壤酶活的主要因素。并且,土壤理化性质和地理特征直接影响着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异同。此外,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丰富度会随着野生居群的地理位置、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活的差异而发生改变,表明大花黄牡丹野生居群通过调控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丰度来适宜不同的生态环境。(2)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和子囊菌纲(Sordariomycetes)作为大花黄牡丹组织内生真菌和根际土壤真菌的标志类群,并且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和子囊菌纲(Sordariomycetes)具有一定重要的药用价值,因此内生真菌与大花黄牡丹的药用功能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有益菌属假单孢菌属(Pseudomonas)在大花黄牡丹根、叶、花和果实中的含量较少,甚至在茎中不含有,因此我们预测由于内生生防菌的丰富度较低或者缺失,从而导致大花黄牡丹抗逆能力较弱,这有可能是大花黄牡丹濒危的原因之一。(3)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表明10个大花黄牡丹野生居群可聚类为5个类群,分别为隆子县知能村类群、隆子县普玉村类群、隆子县三安曲林乡类群、雅鲁藏布江北岸类群和雅鲁藏布江南岸类群。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山南类群相比,林芝类群的群体遗传多样性较高,并且山南类群和林芝类群之间存在高度水平的分化,即林芝类群通过提升自身的群体遗传多样性,从而提高自身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提升其在环境中的竞争力。(4)西藏东南部、四川西部和云南北部少数地区为大花黄牡丹在我国的适宜分布区。等温性、海拔、最冷季节平均温度、最干月份雨量、土壤含黏土量、11月份的月平均温度、12月份的月平均温度和1月份的月平均温度等生态因子主导着大花黄牡丹在我区的分布。(5)大花黄牡丹去胚种子主要代谢产物为黄酮类和酚酸类化合物,种皮和胚乳中的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的含量均相对较高。大花黄牡丹种皮和胚乳所合成的黄酮类、酚酸类、萜类以及生物碱类代谢物可能通过互相作用,产生自毒作用,抑制其种胚萌发,从而导致自然条件下大花黄牡丹种子萌发率降低,这有可能是大花黄牡丹濒危的原因之一。(6)大花黄牡丹种皮和胚乳中确实含有影响大花黄牡丹种胚萌发的化感物质(自毒物质),这些物质通过相互作用,明显抑制了种胚萌发。大花黄牡丹人工栽培过程中最好起垅育苗和移栽,冬季补充适宜水分即可,夏季(雨季)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定期补充有机肥并除草松土,方可实现其人工栽培。
董晨[5](2021)在《陕西秦岭木本花卉植物的分布格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陕西秦岭特殊的地理区位、复杂多变的气候条件,为木本花卉植物的生长繁衍创造了适宜的生存环境。木本花卉是城市园林绿化的主体成分,除了具有观赏特性,还能够调节城市气候、降低噪音、防风固沙、产生经济价值。加强对木本花卉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运用,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维持自然生态平衡、发展社会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文献资料,对陕西秦岭木本花卉植物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为陕西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利用提供参考,并对陕西秦岭地区木本花卉风景林建设进行规划。研究结果如下:(1)参照APGⅣ分类系统,陕西秦岭共有木本花卉植物71科210属854种(包括120个变种、15个亚种、3个变型)。其中,包含19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种国家Ⅲ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2种陕西省野生保护植物,38种我国特有种,以及18种陕西特有种,被IUCN物种保护等级评为极危(CR)、濒危(EN)、易危(VU)、近危(TN)的物种分别是1、6、19、21种。根据生活型划分,乔木191种,灌木538种,木质藤本125种;落叶树690种,常绿树164种。在科的组成上,蔷薇科213种,占绝对优势。在属的组成上,蔷薇属、悬钩子属、绣线菊属物种数量位列前三。陕西秦岭木本花卉植物的科、属共包含13个分布区类型、20个变型。热带分布在科的分布区类型中最多,温带分布在属的分布区类型中占绝对优势,这表明陕西秦岭木本花卉植物拥有种类丰富、成分复杂的地理区系类型,以温带成分为主,具有热带和温带过渡的性质。(2)在水平分布上,陕西秦岭木本花卉植物科、属、种的绝对丰富度在各市、县范围内分布不均,但都表现出大体一致的分布格局,物种主要集中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东北部较为贫乏。植物科、属的分化强度与物种密度值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分化强度越大物种密度越大,分化强度在各县(区)的分布格局也与物种丰富度类似。利用物种相似度将陕西秦岭划分为5个地区以及12个独立的县(区)。通过Top 5%丰富度算法、互补算法以及濒危特有保护物种分布格局共同得到安康市宁陕县和宝鸡市太白县2个热点分布县。(3)在垂直分布上,陕西秦岭木本花卉植物科、属、种的绝对丰富度沿海拔梯度表现出单峰格局,主要分布在900~1500m海拔范围内。濒危特有保护木本花卉和不同种域宽度组的物种丰富度沿海拔梯度也呈现出单峰格局,但濒危特有保护物种所占海拔带内物种数的比例随海拔升高不断递增。在各海拔带内,宽种域物种所占比例较大,种域越宽物种丰富度峰值越靠近海拔中点。关于物种平均种域宽度和海拔的关系,传统的Stevens方法、Pagel上限法、逐种法的计算结果都对Rapoport法则显示出支持,但Rohde中点法的结果并不支持Rapoport法则,这是由于中域效应的影响。为了消除影响,按照物种种域宽度大小进行分组。基于分组法的Stevens方法、Pagel上限法和Rohde中点法显示结果一致,种域宽度≤1500m的3组支持Rapoport法则;>1500m的2组并不支持。研究表明,陕西秦岭地区木本花卉植物的垂直分布格局并不能确切证明该地区存在Rapoport法则,这对Rapoport法则的普适性提出了质疑。Rapoport法则明显受到检验方法的影响,有必要利用多种方法,在不同的地区验证其普适性,深入研究其规律和产生机制。(4)以陕西秦岭木本花卉植物的分布格局研究为基础,对陕西秦岭木本花卉风景林建设进行规划,选择观赏价值较高的木本花卉植物进行季节观赏路线规划,对陕西秦岭邻近城市木本花卉植物引种驯化进行物种选择,对城市风景林建设进行植物搭配设计,以期为陕西秦岭木本花卉风景林建设提供参考,利用木本花卉植物创造良好的园林生态景观。
钟姝[6](2020)在《基于地域性特征的植物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邢台植物园为例》文中提出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无休止的利用与索取给自然环境带来了严重危害,造成了生态系统失衡、资源紧张、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严重后果。植物园作为物种保护的阵地逐步发展起来,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做着突出贡献。由于资源危机意识与环境保护意识与日俱增,人们越来越重视植物园的建设,加之社会审美标准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代植物园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与此同时,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令大部分城市风貌逐渐雷同,科技的进步使地域间的距离减少,文化传播速度加快,界限逐渐模糊,各个地域的特征趋于一致,越来越多的城市希望走出标准化的建设模式,开始关注自身地域性特征的营建,希望打造出具有代表性的形象特征。植物园的建设目标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转变为区域性的生境和植物群落保护,并关注地域文化和精神的展现。如今,我国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公园城市”成为新时代城市绿色发展的新主题,植物园作为城市中重要的公园绿地,其建设也迎来了新的契机。我国植物园在过去70年中以惊人的建设速度取得了优异成绩,然而与发达国家的植物园规划设计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以地域性特征和植物园规划设计两大领域为基本单位,重点关注地域性特征在植物园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首先对国内外植物园的发展历程和研究趋势进行了归纳总结。其次对植物园相关概念、功能、类型和地域性相关概念进行详细阐述。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植物园规划设计优秀案例,总结其规划设计特色及可借鉴之处。进而,提出基于地域性特征的植物园规划设计策略,分别从地域性自然特征、人文特征、社会和经济特征、景观特征的表达和地域性特征的综合表达共五个方面作出系统性详细论述。通过对邢台植物园总体规划设计实践,将上述研究成果进行针对性应用,探索出基于地域性特征的植物园规划设计具体操作方法。最后对于未来植物园和地域性特征发展趋势提出一些思考及展望,力求为我国植物园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王婷婷[7](2020)在《西藏鹿蹄草人工驯化环境适应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西藏园林事业的发展,对城市的绿化建设、美化建设的水平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四季皆有景可观,还要求园林植物配置合理、种类多样化。现有的园林植物种类已经不能满足高标准的绿化要求,发展四季景观已经成为必然趋势。西藏社会、经济、文化开始逐渐的发展,园林绿化也逐渐开始显得格外重要,发展迅速。野生花卉具有优美的形姿、花形奇特、花色具有浓郁的自然色彩、开花期长、适应能力强进入人们的视野。西藏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及条件,野生花卉资源非常丰富,具有观赏性的不在少数。开发利用当地的野生观赏花卉资源至关重要,人工驯化野生观赏植物是丰富西藏园林景观最快速和经济的方法。西藏鹿蹄草(Pyrola calliantha var.tibetana)为鹿蹄草科鹿蹄草属下的小型草本状灌木。花葶带紫红色,花为淡红色,萼片宽披针形,蒴果扁球形,花期6~8月,果期8~9月。西藏鹿蹄草花色美丽,四季常绿、耐阴湿、耐寒性强,对冬季景观匮乏的西藏园林来说,是优良的地被植物,是西藏园林绿化需要的植物材料。国内外对鹿蹄草属植物的研究,主要以鹿蹄草、肾叶鹿蹄草、红花鹿蹄草为研究对象,主要集中研究分布、分类、药用价值、开发利用等方面。对鹿蹄草引种驯化方面的研究很少,而西藏鹿蹄草的人工驯化未见报道。西藏鹿蹄草是西藏重要的药用观赏植物,是藏药产业发展中原材料的需要。基于以上原因,本文从西藏鹿蹄草生境调查、不同栽培条件下植株生长情况的比较、生理生化特性、光合特性等方面进行环境适应性研究:(1)对西藏鹿蹄草的生境调查,西藏鹿蹄草在色季拉山区域主要集中分布在海拔3900m左右的阴坡范围,分布地狭小,比较集中生长在郁闭度70%~85%且腐殖质层较厚有枯枝落叶遮盖的地方,草本层及灌木层发育较好,土壤有机质的含量非常丰富,原生境的土壤含有落叶、枯枝等,土壤保水力强,土壤疏松,土壤弱酸性。(2)将采回的西藏自治区林芝市色季拉区域西坡的西藏鹿蹄草多年生植株,移栽至西藏珍稀濒危园林植物培育基地内,6种不同栽培条件下栽植。据观察,林下栽培的西藏鹿蹄草植物能正常的生长,特别是阴湿条件最好的围墙脚斜坡处,成活率最高达87%,且植株生长健壮,叶片浓绿色,冬芽数量达38个。其次为温室内遮阳栽培的,成活率为84%,叶片稍呈紫红色,冬芽数量35个。其他栽培条件下的西藏鹿蹄草植株生长稍弱,植株成活率最低的室外空旷地栽培的,成活率仅有27%,没有萌发的冬芽。这说明西藏鹿蹄草作为地被植物运用到园林中应选择林下栽培,不适宜选择空旷地。(3)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林下栽培围墙脚斜坡的SOD酶活性为423.8μ·g-1·FW·min-1,SOD酶活性最小的为温室外空旷地,为190.0μ·g-1·FW·min-1。林下栽培的SOD酶活性比室内移栽的西藏鹿蹄草叶片内的SOD酶活性高,充分说明了室外移栽的西藏鹿蹄草植株抗寒能力强。室外空旷地的西藏鹿蹄草叶片内的POD酶活性最大,数值为49.55μg·g-1·FW·min-1。林下栽培围墙脚斜坡的西藏鹿蹄草叶片内的MDA含量最大,为102.73μmol·g-1,其次为室内和林下元宝枫下,分别为72.95μmol·g-1和68.85μmol·g-1,含量最低的为林下枫杨1号下含量为35.30μmol·g-1,西藏鹿蹄草抗逆境能力较强。(4)不同栽培条件下西藏鹿蹄草光合特性研究,西藏鹿蹄草为典型的耐荫植物。温室内遮阳和林下围墙脚斜坡栽培的西藏鹿蹄草植株光能利用效率较强,对强光照的适应能力好,植株成活率高。综合分析,作为园林绿化植物应用,露地栽培驯化西藏鹿蹄草较好的环境条件为阴湿、土壤疏松、有机质含量高,不宜选择郁闭度高、土壤易干旱板结的环境。
涂燕茹[8](2020)在《基于地方特色景观营造的贵州乡土木本植物区划与筛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贵州省园林绿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作为园林绿化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园林绿化植物选择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对贵州省内丰富的乡土木本园林绿化植物开发较少,品种缺乏,且有些常见品种频繁使用,导致百城一面的景象,严重缺乏地方特色。随着“乡土热”的发展趋势,人们开始追求乡野情怀、渴望回归自然,为避免贵州省木本园林植物应用的同质化现象,进一步提高省内城市(县城)园林绿化建设水平。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堪踏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对贵州省地方特色景观区域区划进行研究,提出各区划区木本园林植物推荐应用策略。得出以下研究成果:1)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资源丰富。贵州省有乡土木本植物136科、638属、2837种,分别有乔木1380种,灌木902种,半灌木59种,木质藤本496种。而贵州省城市(县城)园林绿化建设所应用的木本植物共496种,分属93科、245属,已用种类仅占资源总种数的17.26%,其中乔木304种,灌木141种,半灌木6种,木质藤本45种。2)根据现有各种自然和社会人文区划,结合全省城镇发展规划,确定了贵州省特色景观区域区划原则,以自然因素主导一级区划、人文因素主导二级区划,分别将各区划依据要素叠加处理,通过自然与人文区划指标的系统耦合,将贵州省地方特色景观划分为23个三级地方特色景观区划体系。3)构建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园林应用筛选的AHP结构模型体系。该体系包含C1观赏价值、C2生态价值、C3适应能力、C4应用潜力4个准则层及F1株型、F2枝干、F3叶等28个指标层。应用该体系优选出贵州省乡土木本园林植物资源共计803种,分别有乔木467种,灌木226种,半灌木10种,木质藤本100种。4)对贵州省23个三级区划区特色乡土木本园林植物分别进行筛选推荐。在遵循一定原则基础上,立足各区划区自然条件及园林植物现状,根据其生长类型(乔木、灌木、半灌木、木质藤本)、季节景观(春、夏、秋、冬)、区域特色和经济利用4个方面推荐有应用潜力的植物种类,并对区划区所辖市县进行市(县)树市(县)花推荐参考。
夏春华[9](2020)在《基于生态价值的公园城市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构建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2018年公园城市及生态价值理念被提出,包括发展战略、经济建设、运行管理、社会共享、生态价值、城市品牌与生活品质及生态价值等方面建设内容。公园城市建设是具有前沿性的人居环境改善工程,生态是本底。生态环境价值是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的核心,依赖于生态本底的适生植物资源的生态功能。本研究立足于公园城市建设的生态环境价值,针对公园城市人居环境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适生植物资源不足、绿地系统不能涵盖生态空间以及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缺乏系统性等问题,基于国内外相关绿带、公园体系、绿地系统及绿色生态空间等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应用植物生物多样性、植物生理生态学、植物群落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与基本原则,采用实地观测、文献检索、问卷调查、层次分析、软件模型分析、实验数据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公园城市生态绿网结构,重构公园城市生态价值体系,构建适生植物资源库,评价探索典型适生植物在生态绿网的应用模式。目的在于丰富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研究内涵,为地域性公园城市及其生态价值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市域绿色生态空间的生态安全、防护、生产及风景游憩等四大生态功能,实地观测分析综合性公园、红树林湿地与农业生态田园所构建生态绿网现状,发现生态绿网具备风景游憩、生态防护的生态价值,但目前城乡绿地系统不能有效涵盖绿色生态空间。应用公园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空间规划及植物多样性的基础理论,分析海洋生态绿网规划特点,提出以生态绿网替代区域绿地,借助生态空间网络研究植物资源的生态价值。综合分析地域城市面临的重要生境因子,以及特殊热带、滨海、台风等自然条件对植物及其生态价值的影响力,提出抗风性、抗逆性、治污性是生态防护类价值的主要指标,绿网生态价值体系由生态防护(抗风性、抗逆性、治污性)与风景游憩(生态景观性、生态教育性)两大类组成。2实地调查与文献查阅相结合,收集发现湛江适生野生木本植物种类103科317属543种,红树林群落植物种类有14科25种,主要热带种植作物有20科29种。而目前生态绿网应用的适生植物只有79科202种,其中公园绿化应用也才有47科154种,并以无瓣海桑群落生态修复红树林,以甘蔗为农业田园的主要生态植物。应用的适生植物资源存在多样性不足,外来引种速生树种过多,生态价值不高等问题。3通过对543种野生木本植物及市域其他植物资源的调研分析,筛选出有较高生态价值的适生植物共计231种,分属72科177属,为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构建提供物质基础。进一步依据植物的抗风性、抗逆性、治污性、生态景观价值、生态教育作用进行功能分类、汇总,借助Python语言代码重复利用、免费开源、模块化、函数化的精炼优势,建立适生植物资源的分类数据库,系统可实时动态化更新,实现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成果共享。4立足于植物资源的生态价值,对综合性公园调查,分析评价绿网不同植物资源特点,发现风景游憩类的适生植物季相景观模式单一,骨干、基调树种季相景观缺乏等问题;红树林湿地外来速生树种数量过大,风景游憩功能低;农业生态田园风景游憩类的生态产品少、经济效益低下。依据公园城市建设以人为本的公众生态价值需求和绿网生境与植物资源特点,从植物资源分类库中选用典型适宜的适生植物资源,重塑生态价值及路径如下:①综合性公园生态景观价值构建选用典型适生植物有:美丽异木棉+红花羊蹄甲+红鸡蛋花+朱缨花+琴叶珊瑚;榄仁树+红花羊蹄甲+红千层+红花檵木+龙船花;铁冬青+黄槐+狐尾椰+夹竹桃+鸡冠刺桐+灰莉。②湖光红树林湿地公园生态教育、景观价值构建选用典型乡土红树植物有:红海榄、黄槿+海漆(水黄皮和杨叶肖槿)、银叶树+海芒果、白骨壤、桐花树等。③农业生态田园生态景观、教育价值选用典型适生植物采取“菠萝蜜+红掌”的林下两层间种群落模式。地域性适生植物资源系统的构建,尚需不断收集具有较高生态价值的植物资源研究成果,以丰富资源库的植物种类,这一研究值得持续进行。
黄郎[10](2020)在《贵州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分布格局及其城市应用区域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贵州省拥有极为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但目前对于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研究较为薄弱。为掌握贵州省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的种类组成、观赏特性、生态地理分布和蕴藏量,摸清其物种格局并分析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对贵州城市绿化树种影响的差异性,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和资料整理,以定性结合定量的方法筛选出开发利用潜力较大的种类,并基于Arc GIS软件对其进行园林绿化区域规划。研究结果表明:(1)贵州省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野生维管木本植物797种,占贵州省维管束植物科的9.95%,隶属于106科288属,科属数量分别占贵州维管束植物总科属数量的42.06%与16.17%;优势科有23科,优势属有10属,其中裸子植物8科17属30种,双子叶植物94科257属736种,单子叶植物4科14属31种,并涵盖了乔灌藤三类生活型的植物,以乔木型居多,灌木次之,木质藤本最少。观赏用途上48.06%的物种可以用于观花,且观花特性多样,以白色系为主,红色系及黄色系次之,最少的为蓝紫色系花卉;观花期主要集中在春季;花径在1-3cm的观花植物居多,其次是3-5cm、>5cm两类,花相类型以星散花相、团簇花相与线条花相较为主。观叶植物相对观花类较少,观形植物与攀援植物为包含物种数最少的类型,竹类共有18种。从园林用途上看,最丰富的的一类为花灌木类,其次为独赏树、庭荫树类,盆栽及造型类、行道树、防护树、木质藤本类、植篱类相对较少,最少的为地被类与室内装饰类。(2)在水平分布上,贵阳市、黔南州以及铜仁印江、江口等地所含野生木本观赏植物最多,其次为黔东南州南部、黔西南州南部、遵义西北部等地区;物种丰富度较低的地方如六枝特区、普安、晴隆、镇远、三穗等地,仅有不到60种;主要表现为在原生性较好的区域以及保护区所在区域物种丰富度较高。基于海拔尺度的垂直分布上,物种丰富度增长趋势呈现为单峰状态,在海拔500~1500m区间段内物种丰富度最高。总的来看,基于海拔尺度的垂直分布上呈现出垂直差异高于水平差异的特点,以及喜热物种偏南和耐寒物种偏北的变化趋势。(3)本着遵循自然规律、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相结合、以城市绿化建设为导向、综合性和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以1月平均气温及行政区划为Ⅰ级指标,年平均气温、1月平均最低温、7月平均气温作为辅助指标;降雨量、1月极端低温、7月平均最高温、日平均气温≥10℃的日数、日平均气温≥10℃期间的积温以及贵州省植被区划作为Ⅱ级指标,以基于DEM的多元线性回归+残差内插法为操作方法,Arc GIS软件为制图基础,将贵州省园林绿化区域划分为8个区,分别为:黔西南、黔南温热极湿润园林绿化区(Ⅰ区)、赤水温热湿润园林绿化区(Ⅱ区)、黔南、黔东南温暖极湿润园林绿化区(Ⅲ区)、黔西南温暖极湿润园林绿化区(Ⅳ区)、黔东、黔东南温和极湿润园林绿化区(Ⅴ区)、黔中、黔北温和湿润园林绿化区(Ⅵ区)、黔西温凉湿润园林绿化区(Ⅶ区)、威宁、赫章寒冷湿润园林绿化区(Ⅷ区)。(4)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对797种贵州省野生木本观赏植物综合评价并进行分级,得出观赏价值较高、抗性较好的一级观赏植物(>4)有28种;二级观赏植物(3.6~4)122种,综合价值稍低于一级但可作为资源开发的坚实后备资源;三级(3.2~3.6)、四级(<3.2)各有398种、249种,部分物种虽具有较高观赏价值,但因资源少或适应性较差等问题而列入此类,不建议大规模开发。根据所有植物的综合得分情况,将开发应用潜力评价等级为一级与二级(评分>3.6)的植物列为开发潜力较大的对象,并将其进行城市应用区域规划得出:园林绿化区Ⅲ区与Ⅵ区观赏植物数量为最丰富的地区,高达129种与127种,其次为Ⅰ区、Ⅴ区、Ⅶ区,各有109种、96种、82种,最少的区域为Ⅳ区、Ⅱ区、Ⅷ区,分别有44种、40种、28种;总的表现为Ⅲ区>Ⅵ区>Ⅰ区>Ⅴ区>Ⅶ区>Ⅳ区>Ⅱ区>Ⅷ区。
二、昆明基地珍稀濒危植物引种驯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昆明基地珍稀濒危植物引种驯化(论文提纲范文)
(1)濒危药用植物地枫皮的保育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资源现状 |
2 迁地保育 |
2.1 引种驯化 |
2.1.1 引种栽培概况 |
2.1.2 引种材料 |
2.1.3 生态适应性 |
2.2 种苗繁育 |
2.2.1 种子繁殖 |
2.2.2 扦插繁育 |
2.2.3 组织培养 |
2.3 种质资源保存 |
3 回归保育 |
3.1 回归保育的类型 |
3.2 回归适宜区域的选择 |
3.3 种苗繁育及要求 |
3.4 移栽回归 |
3.5 后期管护与监测 |
4 展望 |
(2)贵州稀有濒危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
1.1 植物资源调查及评价方法 |
1.2 稀有濒危植物迁地保护方法 |
1.3 鉴选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植物开展应用试验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贵州稀有濒危种子植物的物种采集与迁地保护试验 |
2.2 植物种质资源的迁地保护及其成效评价 |
2.3 发现了6种稀有濒危种子植物新分布区,但对其濒危程度评估的影响不明显 |
2.4 贵州稀有濒危植物的种苗繁殖与应用栽培试验 |
3 讨论与结论 |
3.1 贵州稀有濒危植物保护利用是中国植物保护战略行动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
3.2 稀有濒危植物种质资源的“利用保护”具有现实价值 |
3.3 植物园保护功能建设与植物种质创新应用是植物多样性保护利用的发展机遇 |
(3)云南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保护管理现状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保护管理现状 |
1.1 管理体制及机构建设 |
1.2 法制建设 |
1.3 自然保护地建设 |
1.4 科学研究 |
1.5 公众教育 |
2 保护管理成效评价 |
2.1 基本形成了保护管理体系 |
2.2 科学制定了极小种群物种保护政策并实施 |
2.3 有效打击了破坏野生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 |
2.4 连续开展了野生植物资源本底调查工作 |
2.5 初步建立了重点野生植物保护体系 |
2.6 加强了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工作 |
3 保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
3.1 公众保护意识亟待提高 |
3.2 物种保护的综合管理能力比较薄弱 |
3.3 执法困难和执法力度不够 |
3.4 开展野生植物保护管理经费不足 |
4 保护管理对策 |
4.1 加强宣传、科普教育及保护管理人员的培训 |
4.2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 |
4.3 强化执法队伍建设 |
4.4 健全管理机构 |
4.5 强化保护管理工作并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
4.6 增加经费投入 |
(4)大花黄牡丹生态适应性及濒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濒危植物大花黄牡丹研究进展 |
1.2.1 大花黄牡丹的分类研究 |
1.2.2 大花黄牡丹的生物学特征研究 |
1.2.3 大花黄牡丹种群结构动态和群落研究 |
1.2.4 大花黄牡丹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 |
1.2.5 大花黄牡丹生理病理学研究 |
1.2.6 大花黄牡丹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
1.2.7 大花黄牡丹濒危的因素 |
1.3 植物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概述 |
1.4 植物内生菌研究概述 |
1.5 植物简化基因组分析研究概述 |
1.6 植物分布适宜区研究概述 |
1.7 植物组织代谢组研究概述 |
1.8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1.8.1 主要研究内容 |
1.8.2 研究目标 |
1.8.3 技术路线 |
1.8.4 创新点 |
第二章 大花黄牡丹产地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与采集 |
2.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1.3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产地土壤理化性质差异分析 |
2.2.2 不同产地土壤酶活差异分析 |
2.2.3 不同产地土壤微生物差异分析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大花黄牡丹内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样品采集及消毒 |
3.1.2 总DNA提取 |
3.1.3 PCR扩增 |
3.1.4 数据分析与处理 |
3.2 结果和分析 |
3.2.1 大花黄牡丹组织内生真菌及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
3.2.2 大花黄牡丹组织内生细菌及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大花黄牡丹群体遗传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样本采集 |
4.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测序数据产出统计 |
4.2.2 居群间的系统进化关系 |
4.2.3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4.2.4 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大花黄牡丹分布适宜区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数据收集 |
5.1.3 MaxEnt模型构建 |
5.1.4 绘制生态适宜性区划图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大花黄牡丹资源与分布 |
5.2.2 大花黄牡丹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及模型准确性检验 |
5.2.3 大花黄牡丹分布适宜区预测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大花黄牡丹种子代谢组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样品采集和提取方法 |
6.1.2 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代谢组成分总体分析 |
6.2.2 大花黄牡丹种子种皮和胚乳中代谢物的定量分析 |
6.2.3 种皮和胚乳代谢组学差异分析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大花黄牡丹种胚培养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材料 |
7.1.2 实验方法 |
7.1.3 数据统计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不同外植体处理方式对无菌苗诱导的影响 |
7.2.2 不同植物激素配比对无菌苗的诱导效果 |
7.2.3 无菌苗的炼苗移栽 |
7.2.4 大花黄牡丹的驯化栽培 |
7.3 讨论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存在的问题 |
8.3 未来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陕西秦岭木本花卉植物的分布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
1.2.2 植物分布格局研究进展 |
1.2.3 秦岭地区植物研究进展 |
1.2.4 木本花卉植物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数据来源 |
2.2.2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陕西秦岭木本花卉植物的物种多样性组成 |
3.1.1 科、属、种的组成 |
3.1.2 生活型组成 |
3.1.3 濒危特有保护物种组成 |
3.1.4 地理区系组成 |
3.2 陕西秦岭木本花卉植物的水平分布格局 |
3.2.1 物种丰富度分析 |
3.2.2 物种密度和分化强度分析 |
3.2.3 物种相似度分区 |
3.2.4 物种分布热点 |
3.3 陕西秦岭木本花卉植物的垂直分布格局 |
3.3.1 物种丰富度的垂直分布特征 |
3.3.2 不同种域宽度物种的垂直分布特征 |
3.3.3 不同算法对Rapoport法则的检验 |
第四章 陕西秦岭木本花卉风景林规划 |
4.1 风景林 |
4.2 陕西秦岭木本花卉风景林的规划 |
4.2.1 规划原则 |
4.2.2 规划策略 |
4.2.3 显在分布的木本花卉风景林 |
4.2.4 潜在分布的木本花卉风景林 |
4.2.5 陕西秦岭木本花卉风景林观赏路线规划 |
4.3 陕西秦岭邻近城市木本花卉风景林的规划 |
4.3.1 规划原则 |
4.3.2 规划策略 |
4.3.3 规划内容 |
4.3.4 城市风景林设计 |
第五章 讨论 |
5.1 陕西秦岭木本花卉植物的物种多样性组成 |
5.2 陕西秦岭木本花卉植物的水平分布格局 |
5.3 陕西秦岭木本花卉植物的垂直分布格局 |
5.3.1 垂直分布特征 |
5.3.2 Rapoport法则的检验 |
5.4 陕西秦岭木本花卉风景林规划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基于地域性特征的植物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邢台植物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内研究概况 |
1.3.2 国外研究概况 |
1.3.3 研究趋势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资料法 |
1.5.2 案例分析法 |
1.5.3 实地调研法 |
1.5.4 总结归纳法 |
1.6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综述 |
2.1 植物园的概念 |
2.2 植物园的功能 |
2.2.1 植物保护功能 |
2.2.2 科学研究功能 |
2.2.3 科普教育功能 |
2.2.4 休闲游憩功能 |
2.2.5 示范带动功能 |
2.3 中国植物园分类特色 |
2.4 地域性相关概念 |
2.4.1 地域 |
2.4.2 地域性特征 |
2.4.3 地域性特征植物园规划设计 |
3 国内外相关案例研究 |
3.1 深圳仙湖植物园 |
3.1.1 项目概述 |
3.1.2 规划设计特色 |
3.1.3 规划设计可借鉴之处 |
3.2 波尔多植物园 |
3.2.1 项目概述 |
3.2.2 规划设计特色 |
3.2.3 规划设计可借鉴之处 |
3.3 克兰伯恩皇家植物园 |
3.3.1 项目概述 |
3.3.2 规划设计特色 |
3.3.3 规划设计可借鉴之处 |
3.4 芝加哥植物园 |
3.4.1 项目概述 |
3.4.2 规划设计特色 |
3.4.3 规划设计可借鉴之处 |
3.5 新加坡植物园 |
3.5.1 项目概述 |
3.5.2 规划设计特色 |
3.5.3 规划设计可借鉴之处 |
4 基于地域性特征的植物园规划设计策略 |
4.1 地域性自然特征的表达 |
4.1.1 区域自然环境 |
4.1.2 场地自然环境 |
4.2 地域性人文特征的表达 |
4.2.1 历史文化资源 |
4.2.2 城市文化资源 |
4.2.3 人文文化资源 |
4.3 地域性社会、经济特征的表达 |
4.3.1 经济 |
4.3.2 乡土科学技术 |
4.4 地域性景观特征的表达 |
4.4.1 植物景观 |
4.4.2 水系 |
4.4.3 景观设施 |
4.4.4 科普教育系统 |
4.4.5 建筑及构筑 |
4.4.6 地面铺装 |
4.5 地域性特征的综合表达 |
5 邢台植物园规划设计现状分析 |
5.1 规划背景 |
5.1.1 区位分析 |
5.1.2 上位规划解读 |
5.1.3 选址范围 |
5.2 地域性特征分析 |
5.2.1 地域性自然特征分析 |
5.2.2 地域性人文特征分析 |
5.3 建设条件 |
5.3.1 周边现状分析 |
5.3.2 场地基址分析 |
5.4 分析总结 |
6 邢台植物园总体规划 |
6.1 规划依据 |
6.2 规划定位 |
6.3 规划目标 |
6.3.1 生态辐射,城园统筹 |
6.3.2 区系特征,生境营造 |
6.3.3 文化育人,绿色福祉 |
6.3.4 时代创新,智慧引领 |
6.4 规划策略 |
6.4.1 进行资源整合,开展全局谋划 |
6.4.2 提取地域元素,构建景观风貌 |
6.4.3 完善智慧体系,强化游赏体验 |
6.5 游人容量计算 |
6.6 空间结构体系 |
6.7 功能分区体系 |
6.7.1 入口门户区 |
6.7.2 植物分类展示区 |
6.7.3 植物专类展示区 |
6.7.4 植物主题展示区 |
6.7.5 科研生产区 |
6.7.6 自然保育区 |
6.8 山水体系 |
6.8.1 水的来历与去由 |
6.8.2 水系布局与水景类型 |
6.8.3 植物园灌溉需水量计算 |
6.8.4 竖向规划 |
6.9 道路交通体系 |
6.9.1 园区出入口规划 |
6.9.2 园区道路分级规划 |
6.9.3 园区游览类型规划 |
6.10 植物景观体系 |
6.11 科普教育体系 |
6.11.1 传统科普解释系统 |
6.11.2 主题科普展示系统 |
6.11.3 特色科普互动系统 |
6.12 建筑布局体系 |
6.13 服务设施体系 |
6.14 标识体系 |
6.15 节事活动策划 |
6.16 智慧园林规划 |
6.16.1 宣传与游园体验 |
6.16.2 监控和管理系统规划 |
6.17 总平面图及鸟瞰图 |
6.17.1 总平面图 |
6.17.2 鸟瞰图 |
6.18 用地平衡表 |
7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件 |
(7)西藏鹿蹄草人工驯化环境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西藏野生观赏植物资源概述 |
2.1 西藏野生花卉研究的重要性 |
2.1.1 观赏价值 |
2.1.2 药用价值 |
2.2 西藏野生花卉研究进展 |
2.3 西藏野生花卉的园林应用 |
第三章 鹿蹄草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
3.1 鹿蹄草属植物种质资源 |
3.2 鹿蹄草属植物的栽培 |
3.3 鹿蹄草属植物的生理特性 |
3.4 鹿蹄草属植物的药用功能 |
3.5 鹿蹄草属植物的园林应用 |
3.6 西藏鹿蹄草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4.1 自然概况 |
4.1.1 分布区自然概况 |
4.1.2 试验地自然概况 |
4.2 研究方法 |
4.2.1 生境调查方法 |
4.2.2 迁地栽培试验方法 |
4.2.3 生长状况调查方法 |
4.2.4 生理生化研究方法 |
4.2.5 光合能力测定方法 |
第五章 结果分析 |
5.1 生境调查 |
5.2 不同栽培环境下西藏鹿蹄草的生长状况比较 |
5.3 不同栽培环境下西藏鹿蹄草的生理生化变化 |
5.3.1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 |
5.3.2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 |
5.3.3 丙二醛(MDA)含量变化 |
5.4 不同栽培环境下西藏鹿蹄草的光合能力比较 |
5.4.1 光合有效辐射与净光合速率关系比较 |
5.4.2 光响应特征参数比较 |
5.4.3 光合生理参数随光合有效辐射比较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基于地方特色景观营造的贵州乡土木本植物区划与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研究现状 |
1.2.1 植物区系和植物区划研究 |
1.2.2 乡土木本植物资源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资源现状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贵州省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
2.1.2 贵州省绿化发展概况 |
2.2 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资源 |
2.2.1 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资源储量 |
2.2.2 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资源生长习性 |
2.2.3 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资源观赏特性 |
2.2.4 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的应用现状 |
2.3 小结 |
第三章 贵州省特色景观区划 |
3.1 区划原则 |
3.2 区划依据 |
3.2.1 自然地理区划 |
3.2.2 生态系统 |
3.2.3 植被区系 |
3.2.4 林业发展区划 |
3.2.5 行政区划 |
3.2.6 民族聚落分布 |
3.2.7 旅游资源分布 |
3.2.8 经济产业发展概况 |
3.2.9 城市(县城)园林绿化发展状况 |
3.3 区划方法 |
3.4 区划结果 |
第四章 各区划区木本植物资源组成分析 |
4.1 各区划区乡土木本植物科属种的组成 |
4.2 各区划区乡土木本植物生活型组成 |
4.3 各区划区城市(县城)园林植物应用现状 |
第五章 区划区特色乡土木本植物资源园林应用筛选 |
5.1 筛选原则 |
5.1.1 地域环境的适应性原则 |
5.1.2 引种培育的可行性原则 |
5.1.3 植物种类的价值性原则 |
5.1.4 生态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
5.2 筛选方法 |
5.2.1 确定筛选指标 |
5.2.2 建立判断矩阵 |
5.2.3 一致性检验 |
5.2.4 判断矩阵群的平均权重向量 |
5.2.5 制定评分标准 |
5.2.6 计算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筛选的综合指数 |
5.3 结构模型 |
5.4 权重确定 |
5.5 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筛选的综合指数分析 |
5.6 各区划区木本植物筛选结果 |
第六章 基于区划结果的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景观应用策略 |
6.1 乡土木本植物景观应用配置原则 |
6.2 各区划区城市(县城)园林景观乡土木本植物选择应用建议 |
6.2.1 贵州省城市(县城)市(县)树市(县)花分析 |
6.2.2 各区划区城市(县城)园林景观乡土木本植物选择应用 |
6.3 乡土木本植物开发应用建议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1.1 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资源调查现状 |
7.1.2 划分贵州地方特色景观区划 |
7.1.3 区划区特色乡土木本植物资源园林应用筛选 |
7.1.4 各区划区特色乡土木本植物资源园林应用推荐 |
7.2 讨论与展望 |
7.2.1 讨论 |
7.2.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科属种组成 |
附录2 贵州省地方特色木本植物调查问卷 |
附录3 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资源综合指数 |
(9)基于生态价值的公园城市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公园城市概述 |
1.4.1 公园城市定义 |
1.4.2 公园城市在园林、森林与生态园林等方面的前期探索 |
1.4.3 公园城市建设的地域性生态原则 |
1.4.4 公园城市建设的内涵 |
1.5 国内外公园城市建设实践与理论研究现状 |
1.5.1 绿带—绿道—绿廊—公园体系 |
1.5.2 生态绿网理论 |
1.5.3 生态绿网规划实践探索 |
1.5.4 生态绿网特点分析 |
1.5.5 基于植物生态学理论的生态价值指标分类 |
1.5.6 植物多样性专题研究 |
1.6 研究问题 |
1.6.1 公园城市绿地系统不能有效涵盖生态空间网络 |
1.6.2 基于生态功能的适生植物资源应用不足 |
1.6.3 公园城市生态价值侧重于生态防护且未形成体系 |
1.7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7.1 研究内容 |
1.7.2 创新点 |
1.8 研究策略与方法 |
1.8.1 研究策略 |
1.8.2 研究方法 |
1.9 研究技术路线 |
2 基于地域特殊自然地理要素的城乡绿网及生态价值体系构建 |
2.1 湛江市概况 |
2.2 湛江市绿网的生态结构 |
2.2.1 市域生态空间格局 |
2.2.2 市域生态空间的生态安全、防护、生产及风景游憩功能 |
2.2.3 城区与环城绿网 |
2.2.4 城区绿地与环城绿网生态功能评价及生态绿网结构 |
2.3 绿网生态价值体系构建要素分析 |
2.3.1 生态价值构建的地域化原则 |
2.3.2 风景游憩类生态价值分析 |
2.3.3 基于地域性城市特殊自然地理要素因子影响力评价 |
2.3.4 地域性城市生态防护价值指标分析 |
2.3.5 湛江生态绿网不同植物资源生态价值的公众评价 |
2.4 地域性公园城市绿网的生态价值体系 |
2.5 本章小节 |
3 湛江市域适生植物资源收集与分类 |
3.1 市域植物多样性 |
3.2 绿网生态植物资源分析 |
3.2.1 综合性公园景观游憩空间及其骨干基调树种资源 |
3.2.2 红树林湿地生态保护空间及其植物群落 |
3.2.3 农业生态田园及其生态产品 |
3.2.4 植物资源应用现状分析 |
3.3 基于生态价值优势的植物资源收集、分类 |
3.4 地域性适生植物分类 |
3.4.1 适生植物 |
3.4.2 适生植物资源种类库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PYTHON语言的适生植物资源分类库构建 |
4.1 构建适生植物资源库的目的与任务 |
4.2 Python语言特点 |
4.3 基于Python语言构建适生植物资源库原理与流程 |
4.3.1 原理 |
4.3.2 流程 |
4.4 基于Python语言构建湛江适生植物资源库 |
4.5 基于Python语言构建湛江适生植物资源生态价值分类库 |
4.6 本章小结 |
5 综合性公园植物生态景观价值评价及重构 |
5.1 城区绿地综合性公园 |
5.2 综合性公园植物群落季相景观分析 |
5.3 综合性公园冬春季植物资源生态景观价值——观花 |
5.4 综合性公园冬春季植物资源生态景观价值——观果 |
5.5 综合性公园冬春季植物资源生态景观价值——观叶 |
5.6 综合性公园冬春季植物资源生态景观评价 |
5.7 综合性公园适生植物群落资源筛选 |
5.7.1 综合性公园适生植物资源筛选原则 |
5.7.2 综合性公园适生植物资源种类筛选 |
5.8 综合性公园生态景观价值重塑 |
5.9 本章小节 |
6 湖光红树林湿地公园风景游憩价值重塑 |
6.1 湖光红树林湿地公园生态景观价值 |
6.2 红树林湿地生态游憩经验借鉴 |
6.3 基于生态景观、教育价值的乡土红树植物资源选用 |
6.4 湖光红树林湿地公园风景游憩价值的重塑路径 |
6.4.1 区位自然条件分析 |
6.4.2 场地挑战与策略 |
6.4.3 系统功能构建 |
6.4.4 乡土红树植物群落规划 |
6.5 本章小节 |
7 农业生态田园生态景观及教育价值重塑 |
7.1 基于绿网生态价值的农业生态田园 |
7.2 基于生产性景观的农业生态田园生态价值 |
7.3 植物生理生态学相关理论与生态产品品质 |
7.3.1 植物生理生态学理论 |
7.3.2 环境因子与植物生态产品生产模式的关系分析 |
7.3.3 生产性花果资源筛选及其生态产品生产模式 |
7.4 红掌产品花色质量提升的植物生理学研究 |
7.4.1 材料与方法 |
7.4.2 结果与分析 |
7.4.3 讨论与结论 |
7.5 菠萝蜜果品质量提升的植物生理学研究 |
7.5.1 材料与方法 |
7.5.2 结果与分析 |
7.5.3 讨论与结论 |
7.6 农业生态田园的生产生态景观价值重塑 |
7.7 本章小节 |
8 讨论与结论 |
8.1 讨论与展望 |
8.2 结论与创新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湛江公园城市适生植物资源库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10)贵州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分布格局及其城市应用区域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立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研究进展 |
1.2.2 园林植物区域规划研究进展 |
1.3 目的意义 |
1.4 研究区概况 |
1.4.1 地理位置 |
1.4.2 气候条件 |
第2章 物种多样性与分布格局 |
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1.1 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名录的确定 |
2.1.2 多样性格局的构建 |
2.2 物种组成多样性 |
2.2.1 物种组成概况 |
2.2.2 生活型分析 |
2.2.3 科属区系成分分析 |
2.3 分布格局多样性 |
2.3.1 水平分布格局 |
2.3.2 垂直分布格局 |
2.4 观赏特性多样性 |
2.4.1 观赏用途多样性 |
2.4.2 木本花卉多样性 |
2.5 园林用途多样性 |
第3章 资源开发应用潜力评价 |
3.1 开发利用潜力评价体系的建立 |
3.1.1 构建综合评价体系 |
3.1.2 评分标准 |
3.2 评价结果 |
3.2.1 各指标总权重值确定 |
3.2.2 综合评分及等级划分 |
3.2.3 综合评价结果 |
第4章 基于气候因子的贵州省园林植物应用区域规划 |
4.1 区划原则 |
4.1.1 遵循自然规律、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相结合的原则 |
4.1.2 以城市绿化建设为导向 |
4.1.3 综合性和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
4.2 区划指标 |
4.2.1 绿化区划分指标 |
4.2.2 温度带划分指标 |
4.2.3 干湿区划分指标 |
4.3 区划方法 |
4.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3.2 基于DEM的多元线性回归+残差内插法(混合插值法) |
4.4 区划结果 |
4.4.1 气候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特征 |
4.4.2 温度带区划 |
4.4.3 干湿区区划 |
4.4.4 绿化区划 |
4.5 园林绿化区物种组成及开发利用分析 |
4.5.1 总体物种组成 |
4.5.2 可优先开发利用物种组成 |
4.5.3 各区物种组成及开发利用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 研究生期间科研情况 |
附录 Ⅱ 贵州省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名录 |
附录 Ⅲ 贵州省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评价分值统计表 |
附录 Ⅳ 贵州省部分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图片赏析 |
四、昆明基地珍稀濒危植物引种驯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濒危药用植物地枫皮的保育研究进展[J]. 陈东亮,林杨,黄宝优,钟楚,简少芬,缪剑华,韦坤华. 贵州农业科学, 2021
- [2]贵州稀有濒危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的研究[J]. 邹天才,李媛媛,洪江,黄丽华,刘海燕,陈龙,张着林,张维. 广西植物, 2021(10)
- [3]云南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保护管理现状与对策[J]. 郑进烜,华朝朗,郑静楠,王勇,吴富勤,晁增华. 林业调查规划, 2021(03)
- [4]大花黄牡丹生态适应性及濒危机制研究[D]. 禄亚洲. 西藏大学, 2021(10)
- [5]陕西秦岭木本花卉植物的分布格局研究[D]. 董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6]基于地域性特征的植物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邢台植物园为例[D]. 钟姝.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7]西藏鹿蹄草人工驯化环境适应性研究[D]. 王婷婷. 西藏大学, 2020(12)
- [8]基于地方特色景观营造的贵州乡土木本植物区划与筛选[D]. 涂燕茹. 贵州大学, 2020(03)
- [9]基于生态价值的公园城市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构建与应用[D]. 夏春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1)
- [10]贵州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分布格局及其城市应用区域规划研究[D]. 黄郎. 贵州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