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工工艺学科实践教学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亓士超,孙林兵,林陵,陈日志,李卫星,刘晓勤[1](2021)在《新工科引领的化工工艺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文中指出新工科建设对未来化工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化工工艺作为大学本科化工类专业的主干课程,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创新。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工艺教学团队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进行了化工工艺课程绿色化、交叉化、工程化和国际化的教学改革创新。实践表明,新工科引领下的化工工艺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获得了积极的响应,为化工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王强,韩凯,卢红梅[2](2021)在《双碳背景下化工专业学生的绿色工程教育》文中指出在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本文归纳总结了绿色工程教育的内涵,探讨了化工学科的绿色工程教育途径,分别从化工专业教学的课程体系设置、化工专业学生绿色工程意识的培养、化工学科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化工学科的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索,研究结果将为双碳背景下化工专业学生的绿色工程能力培养提供参考,为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绿色工程能力提供理论支持。
王磊,王文华,田晖,赵迎春[3](2021)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化工专业学生工程素质强化培养的探索——以化工工艺学相关课程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化工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强化是教学环节的重要任务。教学团队以国家新工科建设为行动指南,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及课程考核方面对化工工艺学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以满足产业和技术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此次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工程素质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边刚,柯友芳,翁新扬,李彦奕,庞秀言,徐建中[4](2020)在《多层次递进式化工基础实验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文中指出通过对化工基础实验内容的优化与设计,建立并实施了由基础实验、综合实验、设计性实验、化工工艺虚拟仿真实验以及工厂实习组成的多层次、递进式实验项目体系。实践证明,该课程体系既能保证学生对基本化工单元操作及典型设备的掌握,又极大程度地拓宽了其所学知识应用的深度与广度。对于学生研究设计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工艺流程与工程认知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孟洪,张玮,王俊文,陈晓春[5](2020)在《新工科背景下化工类本科校内实践教学改革探索》文中指出卓越工程能力的培养是工科教育的核心目标。针对新工科建设对创新实践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文章梳理了化工本科实践教学的现状和问题,结合两校本科教学实践,提出化工"四观"培养理念,着力强化校内实践教学改革,突出化工特色,构建与新化工产业发展相衔接的校内实践教学新体系,为培养新化工人才奠定实践基础。
魏学岭,霍朝飞,李兴扬,唐定兴[6](2019)在《微课堂引入高校化工工艺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社会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对各行各业人才的专业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作为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高等学府,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为了培养人才,在教学中也在不断探索与时俱进的教学方式方法。"微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被运用到越来越多的专业教育教学中。高校化工工艺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微课堂"的采用也是适应其教学需要的,并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陈海辉,刘小兵,张定娃,刘利民,陈民[7](2019)在《化学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新工科建设》文中研究指明围绕化学化工专业,形成了"五层次、五平台、五结合"的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新体系,确立"立足教学、教研融合、面向工程、开放共享"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理念,通过现代化信息手段和云资源库建设,实现教学资源与仿真实验的开放与共享,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本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强化工程设计、技术开发、集成创新等工程能力的培养,对推动应用型等本科院校的实验教学改革起到了示范作用,为新工科建设注入新的内涵。
符智坤[8](2019)在《中职学校专业基础课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 ——以化工工艺专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平板电脑、手机等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微博、微商、微信、微小说、微电影、微视频等“微”事物快速被用户所接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从智能终端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和知识,形成了独特的“微”文化。教育资源也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微型化特征,以适应个性化学习的需要。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无法充分满足现代中职学生的学习需求,微课是以10分钟内的微型视频学习为主,辅以微课学习任务单等元素的新型数字化学习资源,它以独有的短、小、精、悍优势,已经广泛应用于新型的翻转课题、混合教学和在线开放课程教学,得到教育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望从学习方式、学习理念与学习效果等方面得到突破与改进。当前,国家不断推进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改革,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发展与改革带来了机遇。微课作为当代教育与网络发展结合的产物,其应用研究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如火如荼的开展,然而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却略显单薄,微课对于促进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作用并未发挥出来。研究微课在中职学校专业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推进中职实施数字化学习、个性化学习和数字化资源建设与应用具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提出问题—问题分析—提出解决策略—开发应用案例—实施结果分析”的思路进行开展,主要包含以下内容:第一,研读相关文献资料,对国内外研究微课的现状进行梳理,提出研究问题、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二,对研究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微课教学应用的理论基础进行研究。第三,分析中职化工工艺专业基础课教学现状,对微课应用的类型、应用的模式进行研究,并分析微课在中职专业基础课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第四,通过研究与实践总结提出了适用于化工工艺专业基础课以问题为导向的微课类型,及其微课设计原则、开发模式与流程。第五,以中职专业基础课《基础化学》中的《钠的性质》、《一般溶液的配置》系列微课实践为例,对微课的设计与应用展开实践研究,通过案例的实践研究总结化工工艺专业基础课微课实践的5项策略,分析微课应用的实施效果,总结研究成果。经研究发现,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念指导下,采用基于线上线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生课外使用微课进行线上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单,课内参与存疑讨论、相互答疑解惑,学生主动、积极,有效提高学习质量。这一教学模式对化工工艺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知识的学习效果和学生的职业能力锻炼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对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和提高学习兴趣均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在研究中发现不同的学生个体,对特定的微课表现类型有特别的关注度,为此,微课表现类型、适合个性化学习的微课的研究值得今后深入探讨。
腾晓旭,时建伟,徐建华,高枫,杨甲,彭浩,郭晓钢[9](2018)在《“理、实、仿、产、证”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化工工艺类课程中的研究与探索》文中认为在新工科建设过程中,长江师范学院化工工艺类课程教学体系初步形成了"理(理论学习)、实(实验(实训)训练)、仿(仿真模拟)、产(生产实习)、证(资格鉴定)"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新模式.通过该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培养了具有创新竞争实力,能适应现代企业需要的化工技术人员.
蒋纪秋[10](2016)在《化工仿真技术在技校《化工工艺》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以云南技师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化工是云南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云南化工工艺的快速发展,化工企业对化工技能型人才的数量和品质的要求在不断的提高,传统教学下的"化工工艺"已无法满足当今化工企业对工艺技能人才的需求。当前,化工仿真技术发展迅速,可以改变传统化工工艺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在提高学生化工工艺操作技能的同时,能较好的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本研究试图将化工仿真技术应用于"化工工艺"课程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质量。
二、化工工艺学科实践教学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化工工艺学科实践教学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新工科引领的化工工艺课程教学改革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内容绿色化 |
二、课程交叉化 |
三、培养工程化 |
四、教学国际化 |
五、小结 |
(2)双碳背景下化工专业学生的绿色工程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 绿色工程教育的内涵 |
2 化工学科的绿色工程教育途径 |
2.1 绿色化工课程体系的设置 |
2.2 立足课堂,坚持绿色化工意识的培养 |
2.3 改革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
2.4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
3 结论 |
(3)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化工专业学生工程素质强化培养的探索——以化工工艺学相关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课堂教学改革 |
(一)采用归纳性教学,突出课程共性基础 |
(二)采用混合式教学,利用微视频强化学生线上学习能力 |
(三)突出创新性教学,融入前沿研究成果 |
(四)加强专业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 |
二、实践教学改革 |
三、课程考核改革 |
四、结束语 |
(4)多层次递进式化工基础实验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在基础与综合实验中夯实化学工程基础理论 |
2 通过综合实验项目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 |
3 搭建研究设计实验平台提高学生的科研意识与创新能力 |
4 在化工生产工艺仿真实验中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
5 在生产实习中提升工程观念与能力 |
6 结语 |
(5)新工科背景下化工类本科校内实践教学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化工本科实践教学现状 |
(一)青年教师的工程能力急需提升 |
(二)实践教学与新化工要求脱节 |
(三)生产实习流于形式 |
(四)碎片化教学弱化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
二、新化工“四观”培养理念 |
(一)全局观 |
(二)系统观 |
(三)流程观 |
(四)安全观 |
三、校内实践教学改革实践 |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工程实践水平 |
(二)建立校企合作平台,通过化工设计大赛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综合水平 |
(三)实施“虚实结合”策略,增强实践教学效果 |
(四)科研反哺教学,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
1.加大科技平台开放力度,提高毕业论文科技水平 |
2.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开发化工创新实验 |
四、实践教学改革效果 |
五、结语 |
(6)微课堂引入高校化工工艺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高校化工工艺专业现状 |
2“微课堂”特点及在高校化工工艺专业实践教学中的现实意义 |
3“微课堂”在高校化工工艺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
4 结束语 |
(7)化学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新工科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背景 |
1.1 化学化工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
1.2 资源共享是实验教学改革的趋势 |
2 实验教学新体系设计 |
2.1 实验教学新体系 |
2.2 实验教学内容的设计 |
2.3 网络共享平台 |
3 共享建设效果 |
3.1 教学资源共享 |
3.2 共享建设计划 |
4 主要结论 |
(8)中职学校专业基础课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 ——以化工工艺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研究的背景 |
2.研究的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及问题提出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问题的提出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的方法 |
(四)研究的内容与创新之处 |
1.研究内容 |
2.研究的创新之处 |
二、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微课 |
2.专业基础课 |
(二)微课教学理论基础 |
1.建构主义 |
2.认知负荷理论 |
3.自主学习 |
4.个性化学习 |
(三)微课特点、类型及其应用模式 |
1.微课特点 |
2.微课类型 |
3.微课应用模式 |
4.中职化工工艺专业基础课适用的微课类型及模式 |
三、微课在中职专业基础课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
(一)中职化工工艺专业基础课教学现状 |
1.中职化工工艺专业基础课教学因素分析 |
2.中职化工工艺专业基础课微课开发与应用情况 |
(二)中职专业基础课应用微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分析 |
1.中职专业基础课应用微课的重要性分析 |
2.中职专业基础课应用微课的必要性分析 |
(三)中职专业基础课应用微课的可行性 |
1.专业基础课的知识类型与微课 |
2.行动导向教学法与微课 |
3.教学流程与应用环境分析 |
4.中职专业基础课应用微课的优势 |
四、化工工艺专业基础课微课设计与制作 |
(一)化工工艺专业基础课微课设计理论基础 |
1.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
2.目标导向理论 |
(二)化工工艺专业基础课微课设计原则 |
1.实效性原则 |
2.科学性原则 |
3.趣味性原则 |
4.问题导向性原则 |
5.聚焦原则 |
6.多样性与系列化原则 |
7.“四化”原则 |
(三)化工工艺专业基础课微课设计模式及流程 |
1.化工工艺专业基础课微课设计模式 |
2.化工工艺专业基础课微课设计流程 |
(四)化工工艺专业基础课微课制作 |
1.化工工艺专业基础课微课视频的录制方法 |
2.化工工艺专业基础课微课后期处理要求 |
五、化工工艺专业基础课微课教学设计及实施评价 |
(一)化工工艺专业基础课微课教学设计 |
1.课程教学设计 |
2.学习任务单设计 |
3.教学流程设计 |
4.微课实践案例设计 |
(二)化工工艺专业基础课微课实践中的问题及其策略 |
1.微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2.微课实践中的策略 |
(三)实施效果分析 |
1.学习效果问卷分析 |
2.同行访谈分析 |
3.教学效果分析 |
4.实际效果体现分析 |
六、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总结 |
1.中职学校微课应用能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
2.中职学校微课应用有较好前景 |
3.中职学校教学微课应用需要创新教学模式 |
(二)不足之处 |
(三)研究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9)“理、实、仿、产、证”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化工工艺类课程中的研究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工工艺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1.1 课程内容设置互不关联, 衔接不畅 |
1.2 学时少内容多, 学生学习兴趣差 |
1.3 理论与实践结合性差 |
2“理、实、仿 (仿真模拟) 、产 (生产实习) 、证 (资格鉴定) ”一体化新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 |
2.1 新教学模式内容分析 |
2.2 新教学模式实施过程 |
2.2.1 课程时间调整 |
2.2.2 教学内容调整 |
2.3 注重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 |
2.4 实施先进的教学手段 |
3 结论 |
(10)化工仿真技术在技校《化工工艺》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以云南技师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化工仿真技术 |
二、技工院校化工仿真的内涵 |
三、化工仿真技术在“化工工艺”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
(一) “化工工艺”课程标准的修订。 |
(二) “化工工艺”课程教学整体设计。 |
(三) 化工仿真技术应用于课程的实施过程。 |
1. 化工仿真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 |
2. 化工仿真工厂在课程中的应用。 |
四、数据分析及结论 |
五、需要改进的地方 |
(一) 加强化工工艺仿真软件的开发 |
(二)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三) 加快教材建设 |
四、化工工艺学科实践教学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工科引领的化工工艺课程教学改革创新[J]. 亓士超,孙林兵,林陵,陈日志,李卫星,刘晓勤. 化工高等教育, 2021(06)
- [2]双碳背景下化工专业学生的绿色工程教育[J]. 王强,韩凯,卢红梅. 广东化工, 2021(24)
- [3]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化工专业学生工程素质强化培养的探索——以化工工艺学相关课程为例[J]. 王磊,王文华,田晖,赵迎春. 化工高等教育, 2021(01)
- [4]多层次递进式化工基础实验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J]. 边刚,柯友芳,翁新扬,李彦奕,庞秀言,徐建中. 实验室科学, 2020(05)
- [5]新工科背景下化工类本科校内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 孟洪,张玮,王俊文,陈晓春. 化工高等教育, 2020(04)
- [6]微课堂引入高校化工工艺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J]. 魏学岭,霍朝飞,李兴扬,唐定兴. 化工设计通讯, 2019(09)
- [7]化学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新工科建设[J]. 陈海辉,刘小兵,张定娃,刘利民,陈民. 广州化工, 2019(17)
- [8]中职学校专业基础课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 ——以化工工艺专业为例[D]. 符智坤.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9)
- [9]“理、实、仿、产、证”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化工工艺类课程中的研究与探索[J]. 腾晓旭,时建伟,徐建华,高枫,杨甲,彭浩,郭晓钢.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9)
- [10]化工仿真技术在技校《化工工艺》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以云南技师学院为例[A]. 蒋纪秋. 中国职协2016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学校二等奖),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