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理事会在京召开

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理事会在京召开

一、中国人权研究会召开在京常务理事会(论文文献综述)

苏彬[1](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文中认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党在宣传战线上的重要任务之一,党中央历来对此高度重视。无神论宣传教育在近年来取得丰硕成果,但在现实中,仍有少数党员“不信马列信鬼神”,宣传无神论仍面临缺乏学科支撑、频频遭受污名的境遇。因此,对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历程及经验启示进行梳理和总结,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学科建设,廓清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成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的无神论宣传教育可分为五个时期: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清除了“左”的错误,根据毛泽东“研究宗教,批判神学”的批示精神,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学科建设,为无神论宣传教育确立了理论前提,构筑了学科基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中央对新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作出总体部署。但在学术界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争论之后,无神论宣传教育逐渐失去学科支撑而走向式微,导致有神论的影响失去了制衡力量而持续扩大;上世纪90年代,针对社会转型和神秘主义影响所带来的伪科学、封建迷信蔓延,一批专家学者联起手来大力宣传无神论,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使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世纪之交站在新的起点之上;新世纪之初,面临“宗教热”的蔓延和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中央有关部门就无神论宣传教育和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作出部署,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了无神论的实体研究机构,为无神论宣传教育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和有关无神论宣传教育的争议,党中央坚决遏制宗教极端思想蔓延,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等新论断,开辟了无神论宣传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全新局面。通过总结这段历程可以发现,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总能根据当时的形势,调整工作重心,勇担时代责任,应对风险挑战,在与有神论进行长期思想斗争的过程中表现出此消彼长的发展态势。在新时代进一步推进无神论宣传教育,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基本前提,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有力推动,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重要依托,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坚实基础。

富琼英,陈佳佳,雷雪芳,田健[2](2011)在《协会发展大事记(2009~2010)》文中研究指明2009年1月5日协会和宁夏民政厅联合主办的"爱心2008——走进宁夏"大型公益活动表彰会在银川举行。会议对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胸外科、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脏中心、贺兰县民政局等9个先进集体和23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爱心2008——走进宁夏"公益活动自2005年9月启动,截至2008年年底,共救助贫困家庭病残儿童956名。1月6日协会儿童社会救助工作委员会四川社工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带着保暖内衣、外套、鞋子等物资前往北川任家坪安置点开展慰问活动,将过冬物品送到"灾区爱心助养"的孩子手上。

北京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会[3](2011)在《五、北京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会大事记》文中指出1991年1990年11月27-29日,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北京研究会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成立,但未及时备案。1991年正式获准运行。9月10日,本会召开第一次常务理事会并全面展开活动。此后,本会经研究决定以9月10日为成立纪念日。1992年1月23日本会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召开常务理事会。会长白介夫,副会长刘述礼、郎冠英、王国华、王桧林、彭明、张春祥出席会议。会议

刘海燕[4](2010)在《中国法学社团研究 ——以中国法学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法学社团是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社会力量。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社团革命”的背景下,在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我国法学社团发展面临着重大机遇,法学社团管理体制和内部机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准确认识法学社团的性质、作用,改革法学社团管理体制,完善法学社团内部机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法学社团发展模式,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立足于我国国情,立足于科学发展,从宪法的角度,通过分析社团一般理论,回顾中国法学社团的历史,考察中国法学会的历史和现状,对中国法学会的地位及法学社团的管理和发展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中国法学会法律地位的具体内涵,并提出了我国法学社团发展的三项主要建议:第一,提出了中国法学会作为全国法学社团的枢纽组织的定位,并进一步提出了形成全国学社团枢纽组织负责管理和培育法学社团的新格局的设想,分析提出了中国法学会应发挥其特殊优势,发挥出全国法学社团枢纽组织的应有的理念枢纽、资源枢纽、网络枢纽功能作用,准确把握枢纽组织与政府的关系、与法学社团的关系的建议;第二,提出了中国法学会作为中国法治思想库的定位,并进一步提出了中国法治思想库的研究目标和要求、发挥中国法治思想库的影响力的建议;第三,提出了中国法学会引领全国法学社团规范化进程的目标,并进一步提出了中国法学会内部治理的规范化,中国法学会统一引导全国法学社团的规范化进程的建议。

吴家国[5](2009)在《中国逻辑学会大事记》文中认为中国逻辑学会的建立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国老一代逻辑工作者就曾提出过把全国逻辑工作者组织起来,举行全国逻辑讨论会的设想。后来由于政治运动不断,特别是受到"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冲击,这一美好愿望未能实现。1978年7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春风在中华大地上扑面而来,我国"科学的

穆中杰[6](2008)在《上海市法学会历史变迁研究 ——以1978年以后的发展为对象》文中指出本文是有关上海市法学会历史变迁的研究,共分七个部分展开论述:绪论。20世纪50年代中期,上海市法学会开始酝酿成立。经过积极努力和多方活动,上海市法学会于1956年12月30日举行了成立大会。起初,上海市法学会积极开展学术活动,发展对外交流,对上海法学乃至全国法学发展都起到积极作用。1957年6月之后,上海市法学会的正常发展不断受到严重干扰。1962年1月,上海市法学会举行第二次会员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1966年6月,“文革”爆发,上海市法学会停止了活动。第一章上海市法学会的活动恢复及其发展。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法制等多种因素的合力作用下,1978年8月,停止活动长达十二年之久的上海市法学会终于恢复活动,重新开始为繁荣法学研究、推进依法治国而不断努力。1979年5月,上海市法学会召开了第三次会员大会,并第二次变更会名。此后,上海市法学会又召开5次会员(代表)大会。尽管这5次会员(代表)大会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召开的,但却有着共通之处:它们都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它们都以践行繁荣法学研究,推进依法治国为主要职责;它们都结合实际情况变化,适时修改学会章程;它们都选举了新一届理事会,健全了上海市法学会组织。1984年,上海市法学会第三次变更会名。第二章上海市法学会组织机理的历史变迁。上海市法学会自恢复活动以后,无论是会员的人数还是会员的结构都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在不同的时期,上海市法学会章程关于会员入会条件与退会情形、会员权利与义务都有着不同的规定。随着社会的发展,上海市法学会的最高权力机构从会员大会发展为会员代表大会。会员代表大会代表的产生方式也在不断变迁。理事会的历史变迁主要表现为历届理事会的人数和结构的变化、理事会改选原则的变化、理事会任期和职责的变化、理事会会议召开方式的变化等方面。常务理事会和学术委员也随之发生历史变迁。在恢复活动以后,上海市法学会专业研究组织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90年代以前的重建与新设、90年代的发展、新世纪的新设和重建热潮。上海市法学会在不同时期设立的专业研究组织,尽管有着不同的设立程序,但总体上来说,它们还是有着共同的规律。第三章上海市法学会社会功能的历史变迁。中国法学会成立以后,上海市法学会成为其团体会员,在业务上开始接受中国法学会的指导。中共上海市委政法委员会员会及市司法局的许多工作人员以个人身份参加到上海市法学会中去,上海市法学会享有对他们进行管理的权力。这种关系一直持续到现在。1983年以后,上海市法学会在行政隶属上归口于中共上海市委政法委员会,市司法局代为管理。上海社联与上海市法学会的关系由行政上的隶属与被隶属关系、业务上的指导与被指导关系演变为纯粹的业务上的指导与被指导关系。进入新世纪以后,上海市调整了管理上海市法学会的领导体制,明确上海市法学会由上海市委主管政法工作的领导联系,中共上海市委政法委员会管理。这些单位对上海市法学会进行了不同的双重性定位。上海市法学会在其实践活动过程中,围绕人民团体、学术团体、教育团体的属性,不断调整和发挥其社会功能。第四章上海市法学会影响路径的历史变迁。上海市法学会主办或曾经主办的法学期刊共有四个,即《法学》、《民主与法制》、《上海法学研究》、《东方法学》。它们有着诸多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学术活动是上海市法学会产生影响的最重要路径。自恢复活动后至1980年上半年,上海市法学会的工作主要是恢复和健全组织,初步开展学术活动。1980年下半年以后,它的学术活动进入了正常发展阶段。此外,上海市法学会在为法学研究提供服务活动、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同时,还通过创办法律咨询公司、举办律师事务所等营利性活动,为上海市法学会拓宽了经费来源渠道,弥补活动经费上的不足,扩大了上海市法学会的社会影响。第五章上海市法学会历史变迁中的几个问题。上海市法学会之所以发生历史变迁,是因为它有着属于自己的变迁动力。在历史变迁过程中,上海市法学会表现出如下变迁规律:上海市法学会随着共和国法治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上海市法学会的历史变迁不断体现共和国法学会组织政治统率法律的特色;专业研究组织随着共和国法学的发展而逐渐增多;上海市法学会的运作逐步向制度化、规范化发展。但是上海市法学会在历史变迁过程中也出现了亟需解决的问题。根据时代要求,上海市法学会要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应注意坚持进行改革。结束语。通过考察上海市法学会的历史变迁,我们发现它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正在沿着法学学术团体的方向发展和攀登。

本刊编辑部[7](2007)在《这五年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大事记》文中提出2002年10月到2007年10月,党的十六大召开以来的这5年,毫无疑问是当前中国又一个极为重要的政治周期,也是中国教育又一个极为重要的发展周期。这5年,中国共产党徐徐拉开一场大规模社会重建的帷幕,重振东北,中部崛起,建设新农村……一个个政策兴奋点,围绕科学发展、实现和谐这个宏大主题次第推开。这5年,保障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成为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着眼点,成为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办让人民满意教育的核心命题。这5年,全国教育战线在注重城乡区域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推进教育公平、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方面下大气力,使我国教育事业出现了又好又快发展的局面:各级教育的入学率不断提高,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8.5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提升到10年以上;在人民群众受教育机会大大增加的同时,教育质量也不断提高。这5年,职业教育正在成为面向人人的教育,成为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2002年、2004年和2005年,三次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作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加快了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这5年,"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思路,使职业教育办学的路子越走越宽,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意识和能力显着增强。各级职业学校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和办学模式,大力推进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培养模式。国家组织实施了"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以提高职业技能为重点的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四大工程。这5年,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得到大力加强。国家相继启动实施了"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县级职教中心建设计划"、"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计划"、"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这5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2005、2006年连续两年分别扩招100万人。2006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748万人,在校生规模达到1810万人,创历史最高记录。2007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计划再扩大50万人,从而实现招生800万人的目标。……党的十七大已经胜利召开。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推出这期专题,希图站在十七大的时间原点上,回望中国共产党5年执政之路,审视十六大以来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政策走向;在历史的脉络中,勾勒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图谱,并与读者一起想象未来5年之中国,未来5年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任丹红[8](2007)在《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当选中国人权研究会会长》文中认为2007年5月10日中国人权研究会第三届全国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20多名理事出席会议。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在会议上当选为中国人权研究会新一届会长。国务院新闻办

翁永庆,鲁星,于延斌[9](2000)在《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十年记事(1987-1997)》文中提出摘记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1987年成立至1997年召开该会成立十周年大会期间学会活动的大事。

本刊[10](2004)在《中国人权研究会召开第二届全国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文中研究表明 3月1日至2日,中国人权研究会在京召开了第二届全国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国务委员唐家璇、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同志到会作了重要讲话;朱穆之名誉会长在会上作了题为“中国人民要的是怎样的人权”的发言;周觉会长作了题为“把握机遇,加强人权建设,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

二、中国人权研究会召开在京常务理事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人权研究会召开在京常务理事会(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1.3.1 研究方法
        1.3.2 理论基础
    1.4 核心概念阐释
        1.4.1 无神论
        1.4.2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
        1.4.3 无神论宣传教育
2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启
    2.1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2.1.1 宗教工作的拨乱反正
        2.1.2 对个人崇拜问题的反思
    2.2 确立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理论前提
        2.2.1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宗教
        2.2.2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无神论宣传教育
        2.2.3 反对封建主义和蒙昧主义
    2.3 构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学科基础
        2.3.1 恢复宗教研究机构
        2.3.2 启动宗教学学科建设
3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式微
    3.1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3.1.1 在全面改革开放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1.2 在清除精神污染中对待宗教问题的“慎重”态度
        3.1.3 在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中克服“左”的思想
    3.2 中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决策部署
        3.2.1 “中央19号文件”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定位
        3.2.2 “八二宪法”制定中关于“宣传无神论的自由”的争论
        3.2.3 1990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申
    3.3 无神论宣传教育在学术研究中的失语
        3.3.1 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的争论
        3.3.2 中国无神论学会的停摆
        3.3.3 无神论在“宗教与文化”研究中的缺位
4 世纪之交“法轮功”的成势与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4.1 世纪之交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4.1.1 中国的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
        4.1.2 世界范围内神秘主义的影响
        4.1.3 美国和苏联对人体特异功能的研究
    4.2 “无神论无人讲”与“法轮功”的成势
        4.2.1 “特异功能热”的形成
        4.2.2 伪科学和伪气功的发展
        4.2.3 “法轮功”的组织化扩张
    4.3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4.3.1 响应新号召:批判封建迷信和伪科学
        4.3.2 凝聚新力量:重建中国无神论学会
        4.3.3 承担新任务: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
        4.3.4 营建新阵地:创办《科学与无神论》杂志
5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任务
    5.1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5.1.1 “宗教热”从农村向城市蔓延
        5.1.2 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
    5.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协同推进
        5.2.1 中央六部委出台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文件
        5.2.2 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与防范校园传教
        5.2.3 成立无神论研究机构
6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局面
    6.1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6.1.1 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
        6.1.2 “党员信教”与“信徒入党”问题的争论
        6.1.3 无神论宣传教育争议再起
    6.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创新发展
        6.2.1 “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
        6.2.2 遏制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
        6.2.3 拓展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阵地
7 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经验启示
    7.1 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基本前提
    7.2 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有力推动
    7.3 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要依托
    7.4 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坚实基础
8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中国法学社团研究 ——以中国法学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社团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社团的界定
        一、国外对社团的界定
        二、我国对社团的界定
    第二节 社团的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结社自由的理论
        二、社群主义理论
        三、第三部门理论
        四、治理理论
        五、协商民主理论
    第三节 社团的分类
        一、政府关于社团的分类
        二、学者关于社团的分类
    第四节 社团的发展历程
    第五节 社团的合法性基础
        一、法治、宪政与自治理论的关系
        二、结社自由及其历史发展
第二章 中国法学社团的发展
    第一节 中国法学社团的分类
        一、依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成立的法学社团
        二、依据《中国法学会章程》成立的法学社团
    第二节 中国法学社团的职能
        一、聚合职能
        二、法学交流职能
        三、法学学术评价职能
        四、教育职能
        五、维权职能
    第三节 中国法学会的历史发展
        一、中国法学会的组织机构历史沿革
        二、中国法学会各学科、专业、专门研究会的建设与发展
        三、中国法学会与地方法学会的关系
        四、中国法学会与其他全国性法学社团的关系
第三章 中国法学会的地位及功能
    第一节 中国法学会的地位
        一、中国法学会的性质
        二、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与中国法学会的地位
        三、中国法学社团改革与中国法学会的地位
    第二节 中国法学会的功能
        一、中国法学会的法学社团体枢纽组织功能
        二、中国法学会的思想库功能
        三、中国法学会的政治参与功能
第四章 中国法学社团的规范化
    第一节 中国法学会内部治理规范化的价值追求
        一、建立科学而高效的内部治理结构
        二、建立创新型内部治理结构
    第二节 中国法学会引导全国法学社团规范化进程
        一、依法登记法学社团
        二、依法变更登记法学社团
        三、依法审批成立法学社团
    第三节 中国法学会引导法学社团建立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自律机制
        一、规范章程
        二、推进内部民主机制规范化
        三、内部民主机制规范化的展开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6)上海市法学会历史变迁研究 ——以1978年以后的发展为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委员会筹委会法学组的成立及活动
        (一)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委员会筹委会法学组的成立
        (二) 法学组关于上海法学研究力量的调查
        (三) 法学组关于上海开展法学研究的意见
    二、上海市法学会的筹备概况
    三、上海市法学会的成立及意义
        (一) 上海市法学会成立大会的举行
        (二) 首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的举行与研究计划的制定
        (三) 上海市法学会成立的历史意义
    四、上海市法学会早期学术活动概况
    五、上海市法学会早期对外交流活动概况
    六、上海市法学会的顿挫
第一章 上海市法学会的活动恢复及其发展
    第一节 上海市法学会恢复活动的动因
        一、经济发展的动因
        二、政治发展的动因
        三、思想解放的动因
        四、文化发展的动因
        五、法制发展的动因
    第二节 上海市法学会恢复活动的过程
        一、上海市法学会恢复活动的准备工作
        (一) 上海市法学会恢复活动要求的正式提出
        (二) 上海市法学会恢复活动的主要准备工作
        二、上海市法学会理事扩大会议的召开
        三、上海市法学会第三次会员大会的召开
        (一) 第三次会员大会的召开经过
        (二) 上海市法学会会名再次变更的原因
    第三节 上海市法学会在1979 年以后的发展
        一、上海市法学会在1979 年以后的发展概况
        二、1979 年以后的历次会员(代表)大会共通之处
        (一) 它们都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二) 它们都以践行繁荣法学研究,推进依法治国为主要职责
        (三) 它们都结合实际情况变化,适时修改章程
        (四) 它们都选举了新一届理事会,健全了上海市法学会组织
        三、上海市法学会第三次变更会名的原因
        (一) 中央与地方关系变化的影响
        (二) 法学自身发展的影响
        (三) 中国法学会一届二次理事会会议的影响
第二章 上海市法学会组织机理的历史变迁
    第一节 会员队伍的历史变迁
        一、会员队伍的变化概况
        (一) 会员人数逐年递增的趋势及其原因
        (二) 会员结构的合理性趋势及其广泛化
        二、会员条件的历史变迁
        (一) 会员入会条件的历史变迁
        (二) 会员退会情形的历史变迁
        三、会员权利义务规定的历史变迁
        (一) 会员权利义务规定形式的历史变迁
        (二) 会员权利义务规定内容的历史变迁
    第二节 领导机构的历史变迁
        一、最高权力机构的历史变迁
        (一) 从会员大会到会员代表大会
        (二) 会员代表大会代表产生方式的历史变迁
        (三) 最高权力机构地位与职权的历史变迁
        二、理事会的历史变迁
        (一) 理事会成立的历史概况
        (二) 理事会组成结构的历史变迁
        (三) 理事会改选原则的历史变迁
        (四) 理事会任期和职责的历史变迁
        (五) 理事会会议召开方式的历史变迁
        三、常务理事会的历史变迁
        (一) 常务理事会成立的历史概况
        (二) 常务理事会组成人员的历史分析
        (三) 常务理事会任期和职责的历史变迁
        (四) 常务理事会会议召开方式的历史分类
        四、学术委员会的历史变迁
    第三节 专业研究组织的历史变迁
        一、专业研究组织的设立及其变迁
        (一) 专业研究组织在90 年代以前的重建与新设
        (二) 专业研究组织在90 年代的成立概况
        (三) 专业研究组织在新世纪的设立热潮
        二、专业研究组织设立规定的历史变迁及个案分析
        (一) 专业研究组织设立规定的历史变迁
        (二) 法医学研究会的设立及其职责
        (三) 外国法与比较法研究会的设立及其职责
        三、专业研究组织的一般运作状况及个案分析
        (一) 专业研究组织的一般运作状况
        (二) 专业研究组织运作状况的个案剖析
第三章 上海市法学会社会功能的历史变迁
    第一节 上海市法学会与有关单位的历史关系
        一、上海市法学会与中国法学会的历史关系
        二、上海市法学会与中共上海市委政法委员会及司法局的历史关系
        三、上海市法学会与上海社联的历史关系
    第二节 上海市法学会双重性社会功能的历史变迁
        一、上海社联关于上海市法学会功能的双重性定位
        二、中央有关部门关于上海市法学会功能的双重性定位
        三、上海市法学会的双重性在登记问题上的影响
        (一)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要求上海市法学会登记
        (二) 上海市法学会及其所属专业研究组织均免予登记
    第三节 上海市法学会在实践中对社会功能的调整
        一、上海市法学会在法治实践中对人民团体属性的调整
        (一) 台湾地区对人民团体概念的理解
        (二) 上海市法学会人民团体属性的历史分析
        (三) 上海市法学会人民团体属性的内在要求
        二、上海市法学会在法学实践中对学术团体属性的调整
        (一) 上海市法学会与以学术为主业的社会团体
        (二) 上海市法学会与繁荣法学研究的学术团体
        (三) 上海市法学会与上海地区的法学学术团体
        三、上海市法学会在法制宣传中对教育团体属性的调整
        (一) 法治精神与法学教育的中心任务
        (二) 法学会组织与法学教育
        (三) 上海市法学会与上海法学教育战线
第四章 上海市法学会影响路径的历史变迁
    第一节 不同时期主办的法学期刊比较研究
        一、上海市法学会主办法学期刊的历史概况
        (一) 《法学》与《民主与法制》的历史渊源
        (二) 《上海法学研究》的历史概况
        (三) 《东方法学》在新世纪的创办
        二、上海市法学会主办的法学期刊共同之处
        (一) 它们都体现了上海市法学会的工作目标
        (二) 它们都提倡理论联系实际
        (三) 它们都积极探寻法治
        三、上海市法学会主办的法学期刊不同之处
        (一) 它们办刊的定位不同
        (二) 它们选材的内容差异比较大
        (三) 它们产生的社会影响不同
    第二节 上海市法学会学术活动的历史变迁
        一、1978~1984 年9 月学术活动的历史变迁
        (一) 1978~1984 年9 月学术活动的概况
        (二) 1978~1984 年9 月学术活动的突出之处
        (三) “刀把子”风波始末
        二、1984 年10 月以后学术活动的历史概况
        (一) 1984 年10 月~1987 年6 月学术活动的历史概况
        (二) 1987 年7 月~1991 年8 月学术活动的历史概况
        (三) 1991 年9 月~1996 年12 月学术活动的历史概况
        (四) 1997 年1 月以后学术活动的历史概况
        三、1984 年以后学术活动的突出之处
        (一) 1984 年以后学术活动次数频繁、学术质量较高
        (二) 1984 年以后的学术活动体现了当代上海的城市精神
        (三) 1984 年以后学术活动体现了打造上海学术品牌意识
    第三节 1978 年以后其他影响路径的历史变迁
        一、服务法学研究工作
        (一) 搭建科研工作的平台
        (二) 搭建成果转化的平台
        (三) 展示研究成果的窗口
        二、开展法制宣传活动
        (一) 开展法制宣传活动的历史概况
        (二) 陈丕显支持推广的《三桩讼事》
        (三) 彭真题写书名的《法律常识要览》
        (四) 为迎接行政诉讼法实施的《中国行政法词典》
        三、上海市法学会其他影响路径的历史变迁
        (一) 振兴经济法律咨询公司的历史变迁
        (二) 上海涉外经济法律咨询中心的历史变迁
        (三) 上海市第七律师事务所的历史变迁
第五章 上海市法学会历史变迁中的几个问题
    第一节 上海市法学会的变迁动力
        一、现代化建设在上海市法学会变迁动力中的地位
        二、依法治国在上海市法学会变迁动力中的地位
        三、改革开放在上海市法学会变迁动力中的地位
        四、社会需求在上海市法学会变迁动力中的地位
    第二节 上海市法学会的变迁规律
        一、上海市法学会随着共和国法治的进步而不断发展
        二、上海市法学会的历史变迁不断体现共和国法学会组织政治统率法律的特色
        三、专业研究组织随着共和国法学的发展而逐渐增多
        四、上海市法学会的运作逐步向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第三节 上海市法学会的变迁趋势
        一、上海市法学会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 上海市法学会的功能定位问题
        (二) 上海市法学会的管理体制问题
        (三) 上海市法学会机关的管理问题
        二、上海市法学会改革应注意的基本问题
        (一) 改革是个过程
        (二) 改革必须协调
        (三) 改革必须方向正确
        (四) 改革必须务实
        (五) 改革必须讲究方法
        (六) 改革必须借助外力
        三、上海市法学会改革应注意的具体问题
        (一)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有关精神
        (二) 加强理事会职业要求的建设
        (三) 开展法学会运作模式的研究
结束语
附录一:1957 年1 月—1966 年6 月的主要学术活动
附录二:1978 年以后的主要学术活动
附录三:上海市法学会历届理事会组成人员名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四、中国人权研究会召开在京常务理事会(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D]. 苏彬.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2]协会发展大事记(2009~2010)[A]. 富琼英,陈佳佳,雷雪芳,田健.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发展蓝皮书(2009-2010), 2011
  • [3]五、北京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会大事记[A]. 北京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会. 北京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会建会20周年学术论文集, 2011
  • [4]中国法学社团研究 ——以中国法学会为例[D]. 刘海燕. 武汉大学, 2010(09)
  • [5]中国逻辑学会大事记[A]. 吴家国. 改革开放以来逻辑的历程——中国逻辑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文集(下卷), 2009
  • [6]上海市法学会历史变迁研究 ——以1978年以后的发展为对象[D]. 穆中杰. 华东政法大学, 2008(04)
  • [7]这五年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大事记[J]. 本刊编辑部. 职业技术教育, 2007(30)
  • [8]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当选中国人权研究会会长[J]. 任丹红. 人权, 2007(03)
  • [9]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十年记事(1987-1997)[J]. 翁永庆,鲁星,于延斌. 编辑学报, 2000(04)
  • [10]中国人权研究会召开第二届全国理事会第二次会议[J]. 本刊. 人权, 2004(02)

标签:;  ;  ;  ;  ;  

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理事会在京召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