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跨入新世纪 踏上新征程——本刊新年致读者(论文文献综述)
陈守湖[1](2017)在《“形式意识形态”的文化实践 ——论19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文中指出对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来说,文学新变几乎是一种常态。如果说“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这条线的文学新变,依然还属于政治规约中的“形势”之“新”,那么,“朦胧诗”“意识流小说”“寻根文学”“先锋文学”这条线的文学新变,则可以看作审美自律意识推动下的“形式”之“新”。从“85新潮”算起,先锋文学热潮持续了 5年左右,并在90年代整体转向,大多数先锋作家开始拥抱现实,形式实验的激情不复存在。尽管先锋文学已经成为往事,但先锋文学至今依然影响着当代中国文学,昔日的先锋代表作家依然是目前中国文坛最有份量的作家。对于先锋文学的评价,一直伴随着分歧。比如有人认为,它对中国文学的贡献被高估了,先锋文学是依靠批评家反复阐释加以经典化而进入文学史的,依托先锋文学确立起来的“纯文学”观念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是负面的遗产等等。三十年这样一个时间长度,正好为重审先锋文学遗产提供了契机。因此,本论文选择了 80年代这个“历史空间”来聚焦先锋文学,将先锋文学加以“历史化”“陌生化”,通过文学史料、文学事件和文学作品的对参研析,试图还原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语境,体验“形式意识形态”支配下的先锋激情和梦想,在“历史的同情”和现实的审视中重评80年代先锋文学形式实验之于中国文学(文化)的独特价值。除去绪论和结语部分,本论文共分为六章。绪论主要涉及五个方面的内容:一、结合“重返八十年代”的人文动向简要介绍论文选题的缘由;二、从先锋文学话语政治、知识谱系、精神意象、历史阐释、叙事伦理、语言风格六个方面的塑形入手对研究对象进行描述;三、从历史研究、思潮研究、文本研究三个维度对先锋文学研究现状进行评析;四、介绍研究的意义、思路、方法、创新点和难点;五、对论文涉及的两个核心概念“80年代先锋文学”和“形式意识形态”进行学理阐释。第一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人文语境。从逃离革命政治的总体化元叙事、重新续接“五四”启蒙传统、80年代美学热的文化政治本质、改革时代中国的现代性追求、文学新变中的先锋激情五个角度,展现了 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语境和人文生态。第二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谱系。先锋文学并不是在80年代中后期一下子冒出来的,本章以反叛、独立、创新这样的先锋精神为参照,循着地下文学、朦胧诗、意识流小说、寻根文学、先锋文学这样一条脉络,考察了中国当代文学中先锋话语、先锋精神、先锋形式的文学沿革和历史源流。第三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语言风格。主要聚焦于这样四个特征:一、对于所指的疏离,使文本成为能指浮动的世界;二、对于间离陌生的偏爱,赋予了语词意义奇幻的效果;三、对于听觉(声音)、视觉(色彩)的借重,生成了异端的修辞;四、对于官能体验的依赖,带来了文本的陌生化。第四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叙事伦理。先锋文学挑战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叙事成规,通过形式自律自我“立法”,它只服从于它自己设定的虚构世界的存在逻辑和价值判断。本章从文学真实的解构、叙事时空的重置、叙事威权的拆解、隐秘历史的阐释、文本互文的制造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五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精神意象。先锋文学除了在文本形式上标新立异,在精神意象上同样别具一格。倾注了形式实验激情的先锋文本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其中的“意味”就来自于精神意象的独特性。本章对先锋作家经常触及的荒诞、疾病、死亡、欲望、暴力五个精神意象进行了探析。第六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文化遗产。本章提出了如下观点:作为一种文学精神,先锋并未终结,而是转型;伴随日常生活审美化,先锋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互动将更为频繁,先锋的面目也将更为模糊,同时先锋文化也将在大众文化中弥散;在消费主义时代,先锋文化在商品化、趣味化、传媒化三个维度上发生了变异;80年代先锋文学的形式实验有着丰富的文化价值,而启蒙价值、叙事价值、美学价值弥足珍贵。在结语中,研究者结合自己对先锋文学文本的感性阅读体验和理性研究分析,回答了这样两个问题:何谓“先锋”、“先锋”何为。同时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尽管可以在80年代先锋文学作品中挑出无数的硬伤,甚至某些作品还有着邯郸学步般的拙劣,但先锋文学形式实验的激情和梦想,先锋作家对于文学规则的勇敢颠覆,今天依然值得我们致敬。先锋就是独立,先锋就是自由,先锋就是革命,中国文学的先锋,应当永远在路上。
畅岩海[2](2007)在《《读者》创新研究》文中提出《读者》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期刊之一,因此关注并研究《读者》的人很多。已有的研究大多从文化、内容、风格以及形式的角度去分析《读者》,很少有人关注《读者》在创新方面的运作。本人认为,《读者》能够成就今天的辉煌,既因为她所坚持的人性化理念及文化内涵切合了读者最广泛的阅读需求,也得益于她在运作上的不断创新。因此,本研究将从《读者》的经营、文本和办刊理念的创新入手,分析《读者》在经营、文本、人文内涵方面的创新理念与经营策略,揭示《读者》成功的原因,并探讨杂志进一步创新的方向。 本文立足于当代期刊文化发展的视野,着眼于期刊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思路,从传播学、社会心理学、文化学、新闻学等角度出发,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通过深入分析《读者》的文化内涵、文本内容、经营策略,挖掘“《读者》现象”的内容创新、文本创新、人文内涵创新,并与时代、社会发展相结合,寻求一种关于中国期刊如何面对市场、适应时代、创造最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合理解释。 文章认为,《读者》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文本创新,形成了独特的人文内涵。这种人文内涵又进一步制约和规定着杂志的文本创新,使杂志不断超越自我,成长为中国期刊第一品牌。文章指出,《读者》的人文内涵与文本创新的相互作用是成功的;文本创新可以使人文内涵转化为一种优秀的市场资源;与此同时,创新理念使得《读者》创造出了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文章强调指出,《读者》下一步的文本创新可以进一步增加现实关切的内容,使其宣扬的人文关怀和终极价值具备更好的现实载体,使杂志承载的文化功能增加正功能,减轻负效应,从而更好地造福于读者,造福于社会。
初清华[3](2006)在《新时期文学场域研究 ——以知识社会学为视点》文中研究指明1976-1987年间的“新时期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它既是建国后以“革命文学”为基点的“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与1990年代以来兴起的“私人化”写作和日益繁荣的通俗文学之间的中转站,同时也延续了“五四”新文学传统,把曾经被人为割断其知识谱系的中国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内在地联系起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念和讨论的出现与此不无关联。当然,中西文化冲突,仍然是这一时期文学形态形成的重要背景。但从当时的文学批评和1990年代以来对这一阶段的文学研究情况来看,对这一时期文学的认识,大都还局限在“文学-政治”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中,更多地着眼于描述文学寻求自主性、脱离政治束缚的过程以及采取的策略,关注其“断裂”性意义,割裂了新时期文学的整体面貌。选择知识社会学为研究视点,主要是结合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和福柯的知识考古学两种理论,从共时性“实场”(文学场域中的知识生产、传播、消费体制和过程)和历时性“虚场”(不同文学话语的知识谱系)两个纬度,来重新“想象”并试图结构出更为完整、线索清晰的新时期文学场域。本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考察新时期文学实场的生成与三元文学体制的形成,共分三章。在“文革”文学到“新时期文学”的体制转变过程中,“天安门诗歌”是一个重要的文学事件,其中显示出“人民”话语的力量,并使之成为新时期文学场域中可与文学知识分子话语、国家意识形态性革命文学话语相抗衡的重要一元。而1979-1980年间复刊和新创刊的大量文学期刊,以及科协、公安法制部门创办的知识普及性通俗读物等,由于编辑的文学观念和知识结构存在差异,其发稿倾向大致可分为三类:国家意识形态文学、知识分子写作与通俗文学,1980-1982年间《时代的报告》与《文艺报》的较量就是文学界、知识界发生分化的集中表现,这也影响到新时期文学创作的基本知识形态。在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下,新时期文学政策也根据创作实际不断做出相应调整:1980年《人民日报》肯定了“文学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可谓“政治-文学-人民”三元文学体制初步形成的一个标志;1982年《党的组织与党的出版物》修订本发表,以及出版发行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表明,新时期文学政策主要是采取通过加强出版体制改革来管理文学事业的间接手段,而不再是直接干预文学创作,读者对于文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
本刊编辑部[4](2003)在《激情,永不熄灭——新年致读者》文中提出
杨华[5](2001)在《我也要与《图苑》惜别了》文中提出不幸变万幸 ,不幸的遭遇 ,使我走上图书馆工作岗位 ,并作出了成绩。病魔缠身 ,使我住进了医院 ,此时深感领导与同志们无微不至的关怀 ,图书馆界的同志没有忘记我。创办了《河北科技图苑》,现在即将与她惜别 ,述说了十多年来为《图苑》“做嫁衣裳”的苦衷和办刊体会 ,不愧为一位名副其实的主编 ,希望今后接替自己工作的主编能将刊物办得更好。好与坏 ,当然自有读者去评说、历史作见证
二、跨入新世纪 踏上新征程——本刊新年致读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跨入新世纪 踏上新征程——本刊新年致读者(论文提纲范文)
(1)“形式意识形态”的文化实践 ——论19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选题缘起 |
第二节 研究对象描述 |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析 |
第四节 研究意义、思路、方法、创新点、难点 |
第五节 核心概念阐释 |
第一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人文语境 |
第一节 一种对抗——逃离元叙事 |
第二节 一种诉求——启蒙又重来 |
第三节 一种思潮——审美政治化 |
第四节 一种梦想——现代性追求 |
第五节 一种标举——先锋的姿态 |
第二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谱系 |
第一节 “地下文学”的先锋萌动 |
第二节 “朦胧诗”的先锋意蕴 |
第三节 “意识流小说”的先锋探索 |
第四节 “寻根文学”的先锋突围 |
第五节 “形式实验”的先锋决绝 |
第三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语言风格 |
第一节 能指游戏:所指的遮蔽 |
第二节 间离陌生:奇幻的快感 |
第三节 声色涂抹:异端的修辞 |
第四节 私性拼贴:官能的狂欢 |
第四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叙事伦理 |
第一节 文学真实的解构 |
第二节 叙事时空的重置 |
第三节 叙事威权的拆解 |
第四节 隐秘历史的阐释 |
第五节 文本互文的制造 |
第五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精神意象 |
第一节 荒诞:现实的异化 |
第二节 疾病:晦暗的隐喻 |
第三节 死亡:在世的呓语 |
第四节 欲望:人性的沉沦 |
第五节 暴力:畸变的生存 |
第六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文化遗产 |
第一节 是终结,还是转型 |
第二节 先锋文化与大众文化 |
第三节 先锋文化与消费主义 |
第四节 形式实验的价值重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读者》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读者》经营创新研究 |
1.1 《读者》的营销策略分析 |
1.1.1 《读者》的营销策划系统 |
1.1.2 《读者》的营销理念 |
1.1.3 《读者》的读者关系管理 |
1.1.4 社会营销—让期刊回报社会 |
1.2 《读者》的发行策略分析 |
1.2.1 《读者》的邮发策略分析 |
第二章 《读者》文本创新研究 |
2.1 办刊理念和内容不断调整 |
2.2 从知识性读本向心灵读本转变 |
2.3 不断寻找新的阅读兴奋点 |
2.4 不断推出新的版别 |
第三章 《读者》的人文内涵创新研究 |
3.1 《读者》人文内涵的形成 |
3.2 《读者》人文内涵的表征 |
3.3 对《读者》人文内涵的深度考察 |
3.4 《读者》人文内涵的现实意义 |
结语 创新---《读者》运作的灵魂 |
致谢 |
注释 |
参考文献 |
(3)新时期文学场域研究 ——以知识社会学为视点(论文提纲范文)
序言 重塑新时期文学世界 |
上篇 新时期文学场域重建与三元文学体制确立 |
第一章 新时期文学场域重新生成与三元文学体制初现 |
第一节 “人民”话语再现文学场 |
第二节 文学期刊与场域重建 |
第三节 “政治”隐显于“二为”方向中 |
第二章 文艺政策、文艺团体与文学体制变革 |
第一节 《党的组织与党的出版物》中译文的修改与文艺政策重心转移 |
第二节 文联、作协与新时期文学领导体制 |
第三节 文学群体与新时期文学知识生产-传播体制 |
第三章 文化身份与新时期文学界之分化 |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场域中的文化身份差异 |
第二节 聚焦《在社会的档案里》 |
第三节 “苦恋”风波 |
第四节 所谓“十六年” |
下篇 新时期文学场域中的知识谱系 |
第四章 尽显风流的现实主义文学 |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批评中“真实性”原则的演变 |
第二节 “知识分子”身份的确证:新时期创作与现实的暧昧关系 |
第五章 毁誉参半的浪漫主义 |
第一节 隐匿于文学研究中的浪漫主义文学知识 |
第二节 “想象”与“抒情”:新时期文学创作中的浪漫主义 |
第六章 势不可挡的“现代派”文学 |
第一节 外国文学研究与“现代派”入场 |
第二节 “人”与“语言”:新时期“现代派”文学知识的两个支点 |
第三节 理性秩序重建与坍塌:“现代派”文学创作的突破口 |
第七章 民间文学与“文人化”:通俗文学迂回入场 |
第一节 身份模糊的“通俗文学”在文学整理中悄然入场 |
第二节 “传奇文学”、“法制文学”与新故事:新时期通俗文学知识形态 |
结论 新时期三元文学体制与不同谱系知识话语的“扭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和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后记 |
详细摘要 |
四、跨入新世纪 踏上新征程——本刊新年致读者(论文参考文献)
- [1]“形式意识形态”的文化实践 ——论19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D]. 陈守湖. 武汉大学, 2017(06)
- [2]《读者》创新研究[D]. 畅岩海. 北京印刷学院, 2007(01)
- [3]新时期文学场域研究 ——以知识社会学为视点[D]. 初清华. 苏州大学, 2006(12)
- [4]激情,永不熄灭——新年致读者[J]. 本刊编辑部. 福建金融, 2003(01)
- [5]我也要与《图苑》惜别了[J]. 杨华. 河北科技图苑, 2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