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生物组织中的锌(论文文献综述)
任雨萌[1](2021)在《超声辅助离子液体微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尿中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镍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但过量镍进入人体,能抑制体内某些酶的活性而产生中毒作用,可引起迟发性变态反应、过敏性皮炎、肺癌、鼻咽癌和鼻窦癌等。镍被广泛地应用于化工、冶金、建筑等行业,易导致镍职业接触人员的身体损害。镍以粉尘,烟尘及羰基镍蒸气等形式经人体呼吸道摄入和吸收,由呼吸道进入的镍约90%经粪便排出,10%由尿液排出,因此尿镍浓度可以作为镍职业接触者的生物监测指标。我国暂未制定职业接触尿镍的生物接触限值,德国的生物参考值(Biologischer Referenzwert,BAR)为3.00μg/L。我国WS/T 44-1996《尿中镍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规定了尿中镍的测定方法,其最低检测浓度为1.43μg/L,检出限较高,容易受到尿液的基体成分影响,不适用于测定低浓度的尿镍,且检测方法20余年没有更新。近年来,分散液-液微萃取具有萃取效率高、操作简便、快速、重现性好等优势,成为一种环境友好的样品预处理技术。镍倾向于水合而非与离子液体结合,因此,镍离子需首先与螯合剂形成不溶于水的螯合物,在分散剂的作用下,在水相中可均匀分散且不溶解,能快速完成对目标物质的萃取。本研究旨在建立超声辅助离子液体微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尿中镍的方法,实现对低浓度尿镍的测定。方法采用超声辅助离子液体微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尿中镍的方法,运用单因素轮换实验确定试验的螯合剂、分散剂和萃取剂的种类和用量、萃取时间、p H的选择等条件。(1)以甲醇为分散剂,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盐(APDC)为螯合剂,离子液体1-己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Hmim][PF6])为萃取剂,萃取尿中镍。加入p H 9的缓冲溶液600μL,再加入560μL[Hmim][PF6]-APDC-无水甲醇混合体系溶液,用超纯水定容至10 m L后,转移至玻璃离心管中,以30℃水浴温度超声10 min后,4000 r/min离心3 min,弃去上清。由于离子液体及配合物沉淀在管底,加无水甲醇150μl以及50μl 30 g/L的维生素C基体改进剂涡旋3 min充分溶解后,取15μL直接进样,用GFAAS70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以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2)通过单因素轮换法对分散剂、螯合剂、萃取剂的种类及用量,萃取p H,水浴温度及超声时间,石墨管种类,石墨炉程序升温条件等试验条件进行优化,确定超声辅助离子液体微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尿中镍的最佳测定条件。(3)对方法学性能指标,如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和样品稳定性等进行实验研究与探讨。(4)将建立的方法应用于大学生志愿者尿样的测定,并使用浓度为500μg/L的镍溶液喂养SD大鼠,代谢笼收集大鼠尿液,观察大鼠尿液中镍的含量,进一步验证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和实用性。(5)对实验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以判断影响结果的关键环节。结果(1)探索最佳条件,将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调至最佳测定状态:波长232 nm,光谱宽度0.2 nm,灯电流12 m A,氘灯背景校正,进样量15μL,灰化温度800℃,原子化温度2500℃。(2)萃取条件:分散剂为无水甲醇,螯合剂为APDC,萃取剂为离子液体[Hmim][PF6],其用量分别为无水甲醇500μL,APDC 10 mg,离子液体60μL,p H=9,基体改进剂30g/L维生素C 50μl,30℃水浴温度超声10 min,复溶时间3 min。(3)尿镍浓度在0~10μg/L范围内与其吸光度线性关系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0.0466x+0.0214,r=0.996。经前处理后,按照连续测定20次工作曲线空白管吸光度值,以其吸光度值3倍标准差对应的浓度为检出限,得到检出限为0.43μg/L。相对标准偏差在2.53%~4.82%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5.60%~103.70%之间。(4)按照研制的方法测定50份大学生志愿者的尿镍浓度范围为0.50μg/L~6.34μg/L,试验大鼠尿镍浓度范围为3.49μg/L~17.51μg/L。结论(1)建立了以甲醇为分散剂,APDC为螯合剂,离子液体[Hmim][PF6]为萃取剂的超声辅助离子液体微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尿中镍的新方法,结果准确可靠,绿色环保、富集效率高、检出限低、灵敏度高。(2)建立的新方法检出限低,实现了对尿中低浓度镍的测定,该法可适用于职业接触镍人群及非职业人群尿中镍的测定。(3)研制方法的各项检测性能指标符合《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5部分:生物材料中化学物质测定方法》的标准要求。(4)通过对大鼠代谢尿样和大学生志愿者尿样镍的检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具有实用价值。
王倩[2](2020)在《蜂胶黄酮对小鼠铅中毒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铅是一种有毒且不可生物降解的重金属元素,因其在不同行业的广泛应用成为影响环境和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长期与铅的接触会对神经、血液、消化等系统产生不利影响,最终导致严重的疾病。因此,铅中毒的治疗一直是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毒性小的二巯丁二酸(DMSA)和2,3-二巯基丙磺酸钠(DMPS)治疗重度铅中毒,而对于中、轻度铅中毒则建议采用天然物质进行治疗和预防,因此寻找安全且具有生理功效的天然产物或药物显得尤为重要。黄酮类化合物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强抗氧化、抗炎、增强免疫等药用功效。蜂胶是一种可用于保健食品的天然产物,因以黄酮化合物为主要有效成分而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为了充分开发利用蜂胶资源,本文以蜂胶中常见黄酮类化合物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密度泛函理论和实验分析筛选抗氧化活性强的黄酮类化合物,并以其为代表探究黄酮对铅诱导小鼠肝肾组织损伤的预防性保护作用及机制,以及对肠道菌群紊乱的调节作用。此外,选择蜂胶为材料,研究了蜂胶乙醇提取物对铅诱导小鼠的预防性保护作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NBO电荷、解离能和概念DFT等方法,探究蜂胶中常见黄酮类化合物对金属离子配位以及自由基清除的能力。结果表明,杨梅素、槲皮素和木犀草素分子中邻苯二酚结构的羟基H原子具有多的正电荷分布和较小的解离能值易于被自由基进攻和夺取。同时,三种化合物分子均具有较低的分子轨道能隙而且羟基O原子上分布有较多的负电荷,利于与金属离子(M)发生反应并形成稳定的M-O键。2.采用光谱表征、抗氧化能力测定等方法,研究杨梅素、槲皮素和木犀草素的抗氧化能力以及与Pb(Ⅱ)的配位作用。结果表明,杨梅素分子的HOMO轨道在整个分子体系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利于与Pb(Ⅱ)之间发生L→M电荷转移,使其UV-Vis光谱显着红移52 nm。根据CDA分析结果可知,杨梅素分子可以向Pb(Ⅱ)的空轨道提供0.549电子,形成稳定的Pb-O键,使其红外光谱在729 cm-1处出现强的ν(Pb-O)。此外,通过FRAP、ABTS和DPPH等方法分析结果表明,杨梅素具有强的铁还原能力和自由基清除能力,其中对DPPH的清除能力高达90.11%。总而言之,杨梅素具有强的抗氧化能力和配位能力,可能成为体内除铅的有效成分,为进一步研究黄酮类化合物对铅暴露小鼠的保护作用提供了理论基础。3.通过分析肾脏组织金属离子水平、氧化应激参数、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肾组织病理学以及肾上皮细胞NF-κB p65阳性细胞表达的变化,研究杨梅素对铅诱导小鼠肾脏损伤的预防性保护作用及机制。结果表明,杨梅素可以有效预防铅暴露肾脏组织铅含量的升高(p<0.05)以及钙铁锌水平的降低;并抑制血清中BUN和CRE含量的升高;同时,有效地降低了MDA含量,并分别提高了SOD活性和GSH含量(p<0.05);此外,杨梅素可通过抑制NF-κB途径介导的炎性反应,显着下调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并预防肾小球萎缩,缓解肾小管的肿胀和充血现象。4.通过测定小鼠肝脏组织金属离子、氧化应激参数、炎性细胞因子,并对肝脏进行病理学检查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肝上皮细胞NF-κB p65阳性细胞表达的变化,研究杨梅素对铅诱导小鼠肝脏损伤的预防性保护作用及机制。结果表明,杨梅素可以有效地预防铅暴露小鼠肝脏组织铅含量的升高(p<0.05)以及钙铁锌水平的降低。杨梅素不但有效抑制血清中ALT和AST含量的升高(p<0.05),同时还可以有效地抑制过量MDA的生成,并提高内源抗氧化物SOD和GSH的水平(p<0.05)。此外,杨梅素可通过抑制NF-κB途径介导的炎性反应,显着下调TNF-α的高表达。小鼠染铅前给予100 mg/kg杨梅素可预防肝索紊乱、肝细胞排列混乱等损伤。5.采用16s rRNA测序法分析小鼠肠内容物的微生物群落,探究杨梅素对铅暴露小鼠肠道菌群紊乱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铅暴露改变了小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度,而杨梅素能够在属水平上有效地预防Mucispirillum和Candidatus_Arthromitus相对丰度的升高,并增加Adlercreutzia的相对丰度。因此,杨梅素能够有效地调节铅暴露小鼠肠道菌群的丰度和多样性。6.以蜂胶乙醇提取物为研究对象,利用Y迷宫实验、氧化应激等探究蜂胶乙醇提取物对铅诱导小鼠的预防性保护作用,同时用HPLC-DAD分析了蜂胶乙醇提取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结果表明,蜂胶乙醇提取物中含有芦丁、杨梅素、桑色素、木犀草素、山奈酚、芹菜素、白杨素和高良姜素等黄酮类化合物。在铅暴露条件下,蜂胶乙醇提取物的预防性干预不仅有效降低铅诱导小鼠肝肾脑组织中的铅水平(p<0.05);同时还可以显着保护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抑制铅对中枢神经的影响;并且还可有效地预防肝肾脑组织的氧化损伤(p<0.05)。总之,蜂胶乙醇提取物对铅暴露小鼠的预防性保护作用,为进一步开发蜂胶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对可预防机体铅中毒的天然保健食品或药物的进一步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郑连姬[3](2020)在《重庆麻辣火锅底料安全性综合评价及复配粉肠道干预机理》文中研究表明现代食品安全包含了食品的卫生安全和消费健康安全。近年来,由于膳食结构不合理,导致营养平衡失调产生的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食物中油脂含量高,特别是其脂肪酸组成不合理,是重要诱因。重庆麻辣火锅,为重庆特色餐饮方式,已风靡全球。重庆麻辣火锅底料(简称火锅底料,下同)由过量的动物性脂肪(牛油为主)、辣椒、花椒、姜、蒜等经高温炒制、熬制而成。作为一种重庆特色调味食品,火锅底料现已实现工业化生产并远销国内外,不仅仅应用于火锅,家庭烹饪炒菜、调味也广为使用。渝菜味型也是脱胎于麻辣火锅风味。火锅底料历年来曾出现过卫生安全性问题,如―毒毛肚、工业色素、工业石蜡、火锅老油‖等;火锅食用时,火锅底料经长时间、反复高温加热,其中的危害因子(极性组分、反式脂肪酸)会发生何种变化;在火锅煮制过程中,会不断加入蔬菜、肉品、海鲜等,是否会引起亚硝酸盐、硝酸盐、胆固醇的超标;以上问题至今并未得到系统研究,随着火锅底料走向世界,对其质量安全标准的要求会更为严格。火锅底料含有大量动物性脂肪、辣椒、花椒等麻辣刺激性物质,食用火锅易引起消费者胃肠道不适,出现滑肠、腹痛等症状,可能导致直肠炎、结肠炎等消化道疾病。如何确保食客在享受美味的同时,没有精神负担和身体负担,保证食用火锅对身体健康安全,课题组创新性将安全的食材配方,创制的魔芋桑叶复配粉(简称复配粉,下同),对消除食用火锅引起的肠胃不适有很好的改善作用,但其作用机理尚不清楚。为保证重庆火锅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全面、系统研究了火锅底料的卫生安全性和消费健康安全性及干预作用效果机理。首先,通过火锅底料中危害因子的检测、暴露风险评估及火锅底料反复加热和长时间煮制菜肴过程中危害因子的变化评价火锅底料的卫生安全性。从重庆企业和火锅餐饮店采集100组不同的火锅底料,采用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等方法对火锅底料中的危害因子:7种金属元素(重金属元素-铅、砷、汞、镉、铬及过量时对人体带来危害的金属元素锌、锰、铁、铜)、酸价、过氧化值、亚硝酸盐、丙二醛、苯并(a)芘、极性组分、反式脂肪酸、7种非食用色素(碱性橙Ⅱ、罗丹明B、对位红、苏丹红Ⅰ、苏丹红Ⅱ、苏丹红Ⅲ、苏丹红Ⅳ))进行检测,采用蒙特·卡罗(Monet Carlo)模拟技术对以上危害因子进行暴露风险评估。模拟食用火锅前后的煮制时间、反复煮制次数对火锅汤料中亚硝酸盐、硝酸盐、极性组分、反式脂肪酸、胆固醇等危害因子的含量变化进行了检测。其次,基于以上卫生安全性,以灌胃火锅底料的小鼠为试验动物模型,灌胃不同剂量复配粉,评价火锅底料对胃肠道健康安全性及复配粉的干预机理。采用ELISA酶联免疫试剂盒测定不同分组小鼠血脂和肝脂水平,以及小鼠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主要包括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KP)、干扰素-γ(INF-γ)、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采用HE染色法制备肝脏及盲肠组织切片,通过显微镜观察并描述不同分组小鼠组织切片的病理状态。无菌条件采集不同分组小鼠盲肠内容物,采用16S r RNA高通量测序技术评价盲肠微生物种类及结构多样性。最后,采用RT-q 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基于PPAR和AMPK/SREBPs信号通路,验证复配粉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改善因火锅底料引起的胃肠不适的分子机理。主要包括分析脂蛋白脂酶(LPL)、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CPT1)、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过氧化物酶体增值物激活受体α(PPAR-α)、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AMPKα)、肝X受体α(LXR-α)、CCAT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过氧化物酶体增值物激活受体γ(PPAR-γ)等m RNA及蛋白的基因表达。通过本文的研究为火锅底料标准的修改及完善提供理论依据,为指导消费者对重庆麻辣火锅有更好的健康消费体验提供保障,同时有利于监管部门有效监管火锅底料的卫生安全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重庆火锅底料、复配粉主要成分测定。结果表明,火锅底料中水分、灰分、蛋白质、钠、碳水化合物、胆固醇含量分别为6.5 g/100g、10.8 g/100g、9.4 g/100g、3.39×103 mg/100g、9.0 g/100g、62.6 mg/100g。脂肪含量为64.3 g/100g,每日营养素参考值(60 g)的1.07倍。总能量为2691 k J/100g,其中2379 k J/100g由脂肪提供,占总能量88%,超过每日膳食中脂肪提供能量比例不宜超过总能量30%的规定。49种脂肪酸组成测定结果表明,火锅底料中饱和脂肪酸(SFA)、不饱和脂肪酸(UFA)、反式脂肪酸(TFA)占总脂肪酸的比例分别为61.847%、35.017%、3.909%;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分别占总UFA的比例为31.791%、3.227%。火锅底料中钠含量为3.4×103 mg/100g,每日营养素参考值(2.0×103 mg)的1.7倍。火锅底料中花椒麻味物质含量为457.3 mg/kg,辣椒素含量为129.0 mg/kg。复配粉中水分、灰分、蛋白质、脂肪、钠、碳水化合物、能量分别为5.8 g/100g、0.2 g/100g、0.8 g/100g、0 g/100g、0 mg/100g、57.6 g/100g、134.1 k J/100g。膳食纤维含量为35.5 g/100g,超过每日营养素参考值(25 g)的1.42倍。2)火锅底料中危害因子检测及暴露风险评估。首先,建立了一种可以同时测定火锅底料中7种非食用色素的高效、快速、准确的氧化铝柱-高压液相色谱法。火锅底料中7种非食用色素一次性采用乙醇和正己烷:丙酮(v/v 9:1)混合溶液分步提取,经氧化铝柱净化后,通过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高压液相色谱仪,分时间段变波长(07 min 440 nm;79 min 548nm;913 min 480 nm;1320 min 520 nm)条件下,以0.02 mol/L乙酸铵(p H=4.0)和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外标法定量。然后,100组火锅底料中危害因子测定结果表明,铅、极性组分、苯并(a)芘不合格率为1%,酸价不合格率为18%,砷、过氧化值、丙二醛、反式脂肪酸、7种非食用色素均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限量规定。最后,基于100组火锅底料中危害因子的测定数据,建立危害因子暴露风险评估模型。评估结果表明,摄食重庆火锅底料对重庆居民砷、汞、铜、锌、锰、亚硝酸盐、反式脂肪酸、7种非食用色素危害风险的概率为0%;铅、镉、铬、铁、过氧化值、丙二醛对重庆居民带来危害风险的概率小于10%。酸价、极性组分、苯并(a)芘对重庆居民带来危害风险的概率大于10%。3)研究火锅底料反复加热和长时间煮制菜肴过程对危害因子的影响。火锅汤料是由油、水和粉末、固态物质构成的复杂油水混合体系,汤料含有的成分会随着烫煮的菜品一起进入消费者体内。结果表明,模拟食用火锅前后火锅汤料中硝酸盐、极性组分、胆固醇含量显着增加(p<0.05),亚硝酸盐含量无显着变化(p>0.05),反式脂肪酸含量显着降低(p<0.05)。随着煮制时间的延长,火锅汤料中亚硝酸盐、极性组分含量显着增加(p<0.05),硝酸盐含量先增加后减少,胆固醇、反式脂肪酸含量无显着变化(p>0.05);火锅底料反复煮制5次(1次=5 h),火锅汤料中极性组分含量显着增加(p<0.05),反式脂肪酸含量无显着变化(p>0.05)。4)复配粉对饲喂火锅底料小鼠生化指标、细胞因子、组织病理切片的影响。以60只昆明小鼠为研究对象,将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Blank control group,BC)、火锅底料模型组(Model control group,MC)、复配粉高(High dose group,HD)、中(Medium dose group,MD)、低(Low dose group,LD)剂量组。除BC组,其余分组小鼠分别灌胃0.1 m L/10g重庆火锅底料(Chongqing hotpot seasoning,CHS),30 min后,所有受试物组灌胃复配粉(灌胃剂量为364、182、91 mg/kg),连续灌胃4 w。试验结果表明,与BC组相比,MC组小鼠血清及肝脏组织中T-CHO、TG、AST、ALT、AKP、INF-γ、IL-1β、IL-6水平显着升高(p<0.05),IL-10、IL-4水平变化不显着(p>0.05),HDL-C与LDL-C的比值显着降低(p<0.05)。MC组肝板排列尚规整,肝细胞气球样变性,少量淋巴细胞浸润、伴肝细胞点灶坏死,盲肠组织肠腺排列稀疏不规整,上皮细胞脱落、完整性破坏、黏膜层变薄,杯状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有炎性细胞浸润。说明火锅底料的摄入导致小鼠机体脂代谢紊乱、肝损伤和肠道炎症反应的发生。与MC组相比,HD组血清及肝脏组织中T-CHO、TG、LDL-C、AST、ALT、AKP、INF-γ、IL-1β、IL-6含量显着降低(p<0.05),HDL-C含量显着升高(p<0.05),TNF-α、IL-10水平有下降趋势,IL-4水平有上升趋势,但差异不显着。肝脏、盲肠组织形态接近于BC组。说明复配粉的干预可改善小鼠机体脂代谢紊乱、预防肝损伤及肠道炎症反应。5)复配粉对饲喂火锅底料小鼠盲肠内容物中微生物及短链脂肪酸的影响。肠道微生物16S r RNA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各分组小鼠盲肠内容物中总共注释到10门,21纲,32目,62科和160属的细菌。试验中测定的OTU分属于以下10门: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脱铁杆菌门(deferribacteres)、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螺旋菌门(spirochaetae)、saccharibacteria、蓝细菌(cyanobacteria)及软壁菌门(tenericutes)。其中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在所有样本中均属于优势菌群,其相对丰度之和均大于80%。与BC组相比,MC组小鼠肠道菌群OTU数低,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的比值(F/B)高,乳杆菌目含量降低,肠杆菌目含量升高,与碳水化合物转运和代谢相关的微生物相对较少、脂肪转运和代谢相关微生物相对较多,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戊酸、总SCFA含量显着降低。说明火锅底料的摄入降低小鼠肠道微生物种类及结构多样性、减少肠道代谢产物SCFA含量。与MC组相比,HD组OUT数显着增加,盲肠微生物多样性显着升高,乙酸、丙酸、异丁酸、异戊酸、戊酸、总SCFA含量显着增加(p<0.05),丁酸含量差异不显着,但仍有增加的趋势。表明复配粉通过干预肠道微生态改善火锅底料小鼠机体脂代谢紊乱及肠道炎症的机理。6)复配粉对饲喂火锅底料小鼠肝脏脂代谢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与BC组相比,MC组LPL、CPT1、CYP7A1、PPAR-α、AMPK-α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5),LXR-α、C/EBP-α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表明火锅底料的饲喂,导致小鼠肝脏中与脂肪分解代谢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与脂肪合成代谢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与MC组相比,HD组LPL、CPT1、CYP7A1、PPAR-α、AMPK-α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LXR-α、C/EBP-α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5),PPAR-γ表达水平不显着(p>0.05),但有下降趋势。说明复配粉可促进调节生物体内胆固醇代谢,脂肪酸β氧化和脂肪的分解,进一步通过分子机理,验证复配粉通过干预肠道微生态改善火锅底料小鼠机体脂代谢紊乱及肠道炎症。
张力[4](2019)在《高盐食品中多种重金属的检测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常规食品中重金属的测定都有较成熟的标准方法,通常是将样品消解后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光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进行测定,但是对于含盐量高的食品,如酱油、酱腌菜等,却没有针对性的检测标准。高盐食品中铅、镉等重金属含量的测定方法研究对控制高盐食品中有毒有害元素、保护我国消费者身体健康有着重大意义。本文以酱油、榨菜、腌制五花肉、海带、含盐饮料及食用盐等高盐食品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波消解、干法消解、湿法消解这三种消解方法消解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对高盐食品进行检测,大多数重金属元素的加标回收率达不到80%。将高盐食品先消解再萃取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进行检测,高盐食品中铅、镉、钴、铜、锑、锡、铁、镍、锌、铋等元素的加标回收率均在80%以上。在高盐食品的消解过程中,对微波消解、干法消解、湿法消解进行了比较。在萃取过程中对螯合剂、萃取剂进行了选择,对螯合时溶液的酸度、螯合剂(2%APDC)的用量及萃取溶剂(三氯甲烷)的用量等进行了优化选择,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在优化条件下,建立了酱油、榨菜、腌制五花肉、海带、含盐饮料及食用盐等高盐食品中铅、镍、镉、钴、锑、锌、锡、铜、铁、铋等重金属的测定方法。主要实验结论为:高盐食品采用微波消解,将消解液转入250m L分液漏斗中,以APDC为螯合剂、三氯甲烷为萃取剂,在螯合溶液的p H值为2.5时,加入2m L的2%APDC然后加入40 m L三氯甲烷萃取(分两次加入每次量为20 m L),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检测,其线性范围为0.02-5μg/m L,镉、钴、铜、锡、铁、镍、锌元素的检出限均小于0.1mg/kg,当加标量大于0.5mg/kg时酱油、咸菜、腌肉、海带、盐汽水及食用盐等高盐食品中铅、镉、钴、铜、锑、锡、铁、镍、锌、铋元素回收率均大于90%,更利于高盐食品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此方法具有检测灵敏度高、快捷、高效、重现性好、定量准确等优点,能够满足高盐食品中重金属测定的需要。
黄琳艳,李义,石富国,周旭美,潘虹[5](2019)在《凤冈锌硒茶中硒元素在大鼠体内组织中分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灌胃给予大鼠凤冈锌硒茶后硒元素在其体内组织中的分布。方法将4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空白对照30、90d组,凤冈锌硒茶低、中、高剂量(0.1、0.3、0.6g/kg)30d组,凤冈锌硒茶低剂量(0.1g/kg)90d组,普通绿茶中剂量(0.3g/kg)30d组,每组6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组大鼠均连续30d或90d每天灌胃相应茶汤1次。末次给予茶汤24h后将大鼠全部处死,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仪测定大鼠肝脏、肾脏、心脏、血浆、脑、胰腺、肺、指甲、肌肉和睾丸中硒含量。结果普通绿茶组大鼠各组织中硒含量与空白对照30d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30d组和普通绿茶组比较,凤冈锌硒茶高剂量30d组大鼠肝脏、肾脏、心脏、胰腺、肺、指甲和肌肉中硒含量显着增加,与空白对照90d组比较,凤冈锌硒茶低剂量90d组大鼠各组织中硒含量均显着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长期灌胃给予大鼠凤冈锌硒茶能增加大鼠组织中硒元素的含量。
潘虹,黄琳艳,李义,石富国[6](2017)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大鼠饮用富硒绿茶后硒元素在大鼠组织中的含量》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建立测定大鼠血浆、心脏、肝脏、睾丸、胰腺、肺、指甲、脑、肾脏和肌肉组织中硒含量的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大鼠饮用富硒绿茶后硒元素在各组织中的含量和分布情况。将大鼠随机分为富硒绿茶组(10 g/kg)、非富硒绿茶组(10 g/kg)和空白组,每组6只,连续灌胃30 d,每天一次。采用湿法消化法处理大鼠组织样品,以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其硒的含量。采用标准加入法制备工作曲线,经方法学验证,各组织硒的含量在101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136),批间和批内精密度小于12.2%,平均准确度89.5%106.9%之间,平均回收率86.1%95.1%之间;组织分布研究表明富硒绿茶组与空白组相比,其心脏、睾丸、肺、肝脏、肾脏和胰腺的硒含量有明显增加;与非富硒绿茶组比,其胰腺的硒含量有明显增加。本研究通过优化组织样品预处理过程和分别为各组织制备工作曲线所建立的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准确度好,重复性高,可以适用于测定大鼠饮用富硒绿茶后各组织中硒的含量,大鼠饮用富硒绿茶后能够吸收其硒元素,各组织中的硒含量在安全范围之内。
王雪君[7](2015)在《多种食用菌中元素分析比较及主要有害元素前处理和检测方法比较》文中提出食用菌是一类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近年来,一直作为餐桌上的美味成为家家户户比不可缺的食物。我国是食用和人工栽培食用菌最早的国家,黑木耳、香菇栽培分别于1400年前和800年前起源于我国[1]。然而近年来,食用菌对重金属的富集问题以及各种因素引起的污染也作为不可小觑的问题浮于水面。食用菌在我国栽培覆盖地域较广,不同地区受污染程度及不同食用菌品种之间营养元素分布与有害元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目前对矿物质元素及有害元素的检测主要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光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随着食品安全风险的日益扩大,寻求更高效,数据更准确的检测方法为当务之急。本文对市售十八种食用菌进行了十种矿物质元素测定,在不同区域产地及不同种间进行了比较及数据分析;对十八种食用菌五种有害元素分别使用不同的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方法进行搭配,对四组数据做了重点比较。矿物质元素采用湿法消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进行测定,部分元素进行回收率实验,结果在91.6%111.7%之间,该方法Ca、Mg、Na、Fe、K、Cu、Zn、P、Se、Mn的检出限分别为0.032 mg/kg、0.002 mg/kg、0.014 mg/kg、0.084 mg/kg、0.025 mg/kg、0.005mg/kg、0.002 mg/kg、0.017 mg/kg、0.015 mg/kg、0.0014 mg/kg,回收率在91.6%111.7%之间。随后对十八件样品进行了分析比较,按含量比较,钾>磷>镁>钙>钠>铁(锌)>锰>硒>铜,按地域分,黑龙江、甘肃地区产香菇钙含量较高,福建产香菇钠、铁、钾、锌、磷含量较高,黑龙江产香菇铜含量较高;按品种分,猴头菇钙、镁、钠、锌含量略低,茶树菇铜、磷含量较高。对食用菌进行了重金属平均含量的比较,干香菇为Cd,Cr>As>Pb>Hg,浙江地区镉不同程度超标,其余未超过限值。不同菌种间,镉含量和铅含量差异明显。采用4种方法(1)湿式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2)为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总砷、总汞,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铅、镉、总铬(3)为湿法-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总砷、总汞,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铅、镉、总铬(4)为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对十八种食用菌进行有害元素(铅、镉、铬、砷、汞)检测,通过数据比较得,微波消化的消化程度及效率优于传统湿法消解;测含量较低的砷、汞时,原子荧光光度法优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铅、铬、镉时,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精密度、检出限均较好,可根据检测实验室条件自行选择。
帅瑾,巩卫东,刘胜男,卫星,张国庆[8](2014)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中重金属元素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近年来,原子吸收光谱法广泛用于食品中重金属含量的检测,该法具有检出限低、准确度高、选择性好及分析速度快等特点。本文综述了使用石墨炉原子吸收、火焰原子吸收和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3种原子吸收法测定粮食、蔬菜、水果和海产品中的铅、镉、铬、砷和汞等重金属元素的研究进展。此外,对原子吸收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进行展望。
何华焜[9](2005)在《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文中提出本文是《分析试验室》期刊定期评述中关于原子吸收光谱 (AAS)及原子荧光光谱 (AFS)分析的第 10篇综述文章。文中对 2 0 0 2年 12月~ 2 0 0 4年 11月期间我国在AAS/AFS领域所取得的主要进展进行评述。内容包括概述、仪器装置与数据处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化学蒸气发生技术以及原子荧光光谱法等。收集文献 5 11篇
邓勃[10](2000)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技术在环境、医学卫生和食品分析方面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回顾了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在我国环境、医学卫生和食品分析方面的应用概况。
二、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生物组织中的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生物组织中的锌(论文提纲范文)
(1)超声辅助离子液体微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尿中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与试剂 |
1.1.1 仪器 |
1.1.2 试剂 |
1.1.3 溶液配制 |
1.2 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
1.3 分析方法 |
1.3.1 实验条件 |
1.3.2 工作曲线绘制 |
1.3.3 尿样的采集与检测 |
1.3.4 实验条件优化 |
1.3.5 质量控制 |
2 结果 |
2.1 试验条件优化 |
2.1.1 仪器条件优化 |
2.1.2 萃取条件优化 |
2.2 工作曲线 |
2.3 方法检出限与定量下限 |
2.4 精密度和准确度 |
2.5 样品稳定性实验 |
2.6 干扰试验 |
2.7 两种方法比较 |
2.8 实际应用 |
3 讨论 |
3.1 试验条件的优化 |
3.2 方法学性能指标 |
3.3 实际应用 |
3.4 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
3.4.1 标准物质纯度引入的不确定度 |
3.4.2 称重引入的不确定度 |
3.4.3 体积引入的不确定度 |
3.4.4 拟合标准曲线引入的不确定度 |
3.4.5 样品前处理引入的不确定度 |
3.4.6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
3.4.7 扩展不确定度 |
4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尿中镍的检测及前处理方法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2)蜂胶黄酮对小鼠铅中毒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铅的来源 |
1.2 铅的吸收及分布 |
1.3 铅的毒性 |
1.3.1 神经系统 |
1.3.2 肾脏组织 |
1.3.3 肝脏组织 |
1.3.4 造血系统 |
1.3.5 肠道微生物系统 |
1.3.6 生殖系统 |
1.3.7 其他组织/系统 |
1.4 铅暴露对机体的毒性机制 |
1.4.1 氧化应激机制 |
1.4.2 炎症机制 |
1.5 铅中毒机体的治疗及研究现状 |
1.6 黄酮类化合物 |
1.6.1 黄酮类化合物的概述 |
1.6.2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
1.7 蜂胶——富含黄酮类化合物 |
1.7.1 蜂胶的来源和组成 |
1.7.2 蜂胶的生物活性 |
1.8 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1.8.1 选题依据 |
1.8.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二章 蜂胶黄酮抗氧化和配位能力的理论研究 |
2.1 实验方法 |
2.1.1 理论背景 |
2.1.2 计算方法 |
2.2 结果 |
2.2.1 蜂胶黄酮抗氧化能力的研究 |
2.2.2 蜂胶黄酮配位能力的研究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杨梅素、槲皮素和木犀草素抗氧化能力及其铅配合物光谱特性的研究 |
3.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3.1.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 |
3.2.1 杨梅素、槲皮素和木犀草素对溶液中Pb(Ⅱ)的清除能力 |
3.2.2 杨梅素、槲皮素和木犀草素及其铅配合物的光谱特性 |
3.2.3 杨梅素、槲皮素和木犀草素的理论分析 |
3.2.4 杨梅素、槲皮素和木犀草素的抗氧化能力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杨梅素对铅诱导小鼠肾脏组织损伤的预防性保护作用 |
4.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4.1.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 |
4.2.1 杨梅素对铅暴露小鼠金属离子的影响 |
4.2.2 杨梅素对铅诱导的小鼠肾毒性血清生物标志物的作用 |
4.2.3 杨梅素对铅诱导小鼠肾脏组织中MTs水平的作用 |
4.2.4 杨梅素对铅诱导小鼠肾脏组织中内源抗氧化剂和脂质过氧化产物的影响 |
4.2.5 杨梅素对铅诱导小鼠肾脏组织中炎症的影响 |
4.2.6 杨梅素对铅诱导小鼠肾脏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杨梅素对铅诱导小鼠肝脏组织损伤的预防性保护作用 |
5.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5.1.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5.1.2 实验方法 |
5.2 结果 |
5.2.1 杨梅素对铅暴露小鼠金属离子的影响 |
5.2.2 杨梅素对铅诱导小鼠肝毒性血清生物标志物的影响 |
5.2.3 杨梅素对铅诱导小鼠肝脏组织中金属硫蛋白(MTs)水平的作用 |
5.2.4 杨梅素对铅诱导小鼠肝脏组织中内源抗氧化剂和脂质过氧化产物的影响 |
5.2.5 杨梅素对铅诱导小鼠肝脏组织中炎症的影响 |
5.2.6 杨梅素对铅诱导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杨梅素对铅暴露小鼠肠道菌群紊乱的调节作用 |
6.1 实验方法 |
6.1.1 动物实验设计 |
6.1.2 16s rRNA测序分析 |
6.2 结果 |
6.2.1 OUT分析 |
6.2.2 Alpha多样性分析 |
6.2.3 分类学组成分析 |
6.2.4 Beta多样性分析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蜂胶乙醇提取物对铅暴露小鼠氧化损伤的预防性保护作用 |
7.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7.1.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7.1.2 实验方法 |
7.2 结果 |
7.2.1 蜂胶乙醇提取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
7.2.2 小鼠行为学分析 |
7.2.3 小鼠组织脏器系数的分析 |
7.2.4 血液及组织中Pb含量 |
7.2.5 血液及组织中金属离子水平 |
7.2.6 血液及组织的氧化应激水平 |
7.3 讨论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3)重庆麻辣火锅底料安全性综合评价及复配粉肠道干预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火锅及火锅底料 |
1.2 火锅及火锅底料存在的安全问题及研究进展 |
1.2.1 反式脂肪酸 |
1.2.2 极性组分 |
1.2.3 亚硝酸盐及硝酸盐 |
1.2.4 酸价、过氧化值 |
1.2.5 金属 |
1.2.6 丙二醛 |
1.2.7 苯并(a)芘 |
1.2.8 非食用色素 |
1.3 火锅底料和食用火锅可能引发的健康问题及研究进展 |
1.3.1 高脂膳食及脂代谢相关基因 |
1.3.2 高脂膳食与肠道菌群 |
1.3.3 脂肪酸与肠道微生物 |
1.3.4 膳食纤维、肠道菌群及脂质代谢 |
1.3.5 花椒素、辣椒素对肠道的影响 |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火锅底料和复配粉理化组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主要的仪器与设备 |
2.2.3 试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火锅底料、复配粉理化成分测定结果 |
2.3.2 火锅底料油脂脂肪酸组成的测定结果 |
2.3.3 火锅底料辣椒素测定结果 |
2.3.4 火锅底料麻味物质测定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火锅底料的危害因子检测及暴露风险评估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主要的仪器与设备 |
3.2.3 试验方法 |
3.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火锅底料中各危害因子的含量 |
3.3.2 火锅底料中危害因子膳食暴露评估 |
3.3.3 暴露评估风险指数 |
3.3.4 致癌风险 |
3.3.5 暴露风险因素的敏感度分析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火锅底料在煮制过程中危害因子的变化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主要的仪器与设备 |
4.2.3 试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模拟食用火锅前后对火锅汤料的影响 |
4.3.2 煮制时间对火锅汤料的影响 |
4.3.3 反复煮制对火锅汤料的影响 |
4.3.4 煮制菜品荤菜(猪肉)对火锅汤料的影响 |
4.3.5 蒸煮菜品蔬菜(莴笋叶)对火锅汤料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复配粉对灌胃火锅底料小鼠生化指标、细胞因子、组织病理切片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仪器与设备 |
5.2.3 试验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复配粉对灌胃火锅底料小鼠一般生理状态及体重的影响 |
5.3.2 复配粉对灌胃火锅底料小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
5.3.3 复配粉对灌胃火锅底料小鼠血脂、肝脂水平的影响 |
5.3.4 复配粉对灌胃火锅底料小鼠细胞因子的影响 |
5.3.5 复配粉对灌胃火锅底料小鼠血清、肝脏AST、ALT、AKP水平的影响 |
5.3.6 肝脏组织病理切片 |
5.3.7 盲肠组织病理切片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复配粉对灌胃火锅底料小鼠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材料与试剂 |
6.2.2 仪器与设备 |
6.2.3 试验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不同分组16S-rRNA基因测序结果分析 |
6.3.2 不同分组盲肠内容物微生物Alpha和 Beta多样性的差异分析 |
6.3.3 核心微生物组成及相对丰度 |
6.3.4 功能基因预测 |
6.3.5 不同分组小鼠盲肠内容物SCFA的测定结果 |
6.4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复配粉对灌胃火锅底料小鼠肝脏脂代谢的影响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材料与试剂 |
7.2.2 仪器与设备 |
7.2.3 试验方法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小鼠肝脏组织脂代谢相关mRNA表达 |
7.3.2 小鼠肝脏组织脂代谢相关蛋白表达 |
7.4 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1.全文总结 |
2.论文创新点 |
3.展望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4)高盐食品中多种重金属的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食品中存在的元素 |
1.2 高盐食品中重金属的来源 |
1.3 高盐食品中重金属元素对人体的危害 |
1.4 高盐食品中重金属元素分析检测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5 立项的背景及意义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2 实验材料、试剂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试剂与样品 |
2.3 标准品 |
2.4 试剂的配制 |
2.5 标准曲线溶液的配制 |
2.6 实验方法 |
2.6.1 普通食品消解法 |
2.6.2 螯合剂及萃取剂的选择 |
2.6.3 螯合时溶液酸度、螯合剂用量及萃取剂用量的选择 |
2.6.4 消解方式的选择 |
2.6.5 高盐食品中重金属元素检测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普通食品方法检测 |
3.2 螯合剂及萃取剂的选择 |
3.3 螯合时溶液酸度、螯合剂用量及萃取剂用量的选择 |
3.3.1 酸度对萃取回收率的影响 |
3.3.2 螯合剂用量的选择 |
3.3.3 萃取剂用量的选择 |
3.4 消解方式的选择 |
3.5 高盐食品中金属元素检测方法 |
3.5.1 方法的线性范围、检出限 |
3.5.2 元素谱图 |
3.5.3 方法的回收率和精密度 |
4 结论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凤冈锌硒茶中硒元素在大鼠体内组织中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仪器与试剂 |
1.1.2 动物 |
1.2 方法 |
1.2.1 仪器工作条件 |
1.2.2 茶汤的制备 |
1.2.3 组织样品前处理 |
1.2.4样品分析批中各组织标准曲线的制备 |
1.2.5 硒元素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研究 |
1.2.5. 1 雄性大鼠灌胃给予不同茶汤后硒的组织分布研究 |
1.2.5. 2 硒元素在大鼠体内分布的性别差异研究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雄性大鼠灌胃给予不同茶汤后硒的组织分布研究 |
2.2性别对硒在大鼠体内分布情况的影响 |
3 讨论 |
(6)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大鼠饮用富硒绿茶后硒元素在大鼠组织中的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仪器 |
1.3 动物 |
1.4 方法 |
1.4.1 仪器工作条件 |
1.4.2 标准溶液的制备 |
1.4.3 茶汤的制备 |
1.4.4 茶汤中硒含量的测定 |
1.4.5 组织样品预处理 |
1.4.6 方法学考察 |
1.4.6. 1 标准曲线的制备 |
1.4.6. 2 精密度和准确度试验 |
1.4.6. 3 提取回收率试验 |
1.4.6. 4 稳定性试验 |
1.4.6. 5 残留效应 |
1.4.7 组织分布研究 |
1.4.8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讨论 |
2.1 茶汤中硒含量的测定 |
2.2 方法学结果 |
2.2.1 标准曲线及最低定量限 |
2.2.2 精密度与准确度 |
2.2.3 提取回收率 |
2.2.4 稳定性考察 |
2.2.5 残留效应 |
2.3 组织分布研究 |
2.4 讨论 |
3 结论 |
(7)多种食用菌中元素分析比较及主要有害元素前处理和检测方法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食用菌概况 |
1.1.1 我国食用菌现状 |
1.1.2 食用菌的价值 |
1.1.3 食用菌的重金属污染 |
1.2 矿物质元素 |
1.2.1 常量元素 |
1.2.2 微量元素 |
1.3 有害元素 |
1.4 矿物质元素及主要有害元素的检测方法 |
1.4.1 常见预处理技术 |
1.4.2 常见检测方法 |
1.5 立题依据和研究目的 |
第二章 多种干食用菌中十种矿物质元素分析比较 |
2.1 材料和仪器 |
2.1.1 实验原料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1.3 标准品及主要化学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标准溶液的配置 |
2.2.2 样品及实验器皿预处理 |
2.2.3 湿法消解 |
2.2.4 仪器条件 |
2.2.5 标准曲线绘制 |
2.2.6 回收率和精密度 |
2.2.7 检出限 |
2.3 实验结果 |
2.3.1 标准曲线 |
2.3.2 检出限 |
2.3.3 试样测定 |
2.3.4 回收率 |
2.4 分析与讨论 |
2.4.1 十种香菇矿物质含量分布情况 |
2.4.2 同种食用菌不同地域间矿物质含量特点 |
2.4.3 干食用菌中矿物质含量配比分析及意义 |
2.4.4 不同品种间食用菌矿物质含量差异 |
2.4.5 菌丝体和子实体矿物质含量差异 |
第三章 干食用菌中铅、砷、汞、镉、铬前处理及检测方法分析比较 |
3.1 材料和仪器 |
3.1.1 实验原料 |
3.1.2 主要仪器设备 |
3.1.3 标准品及主要化学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标准溶液的配置 |
3.2.2 样品及实验器皿预处理 |
3.2.3 样品消解 |
3.2.4 仪器条件 |
3.2.5 标准曲线绘制 |
3.2.6 回收率和精密度 |
3.2.7 检出限 |
3.3 实验结果 |
3.3.1 标准曲线 |
3.3.2 精密度和检出限 |
3.3.3 试样测定 |
3.3.4 回收率 |
3.4 分析与讨论 |
3.4.1 元素分布情况及地域差异比较 |
3.4.2 前处理及检测方法比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中重金属元素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粮食中重金属的检测 |
2 蔬菜中重金属的检测 |
3 水果中重金属含量的检测 |
4 海产品中重金属含量的检测 |
5 展望 |
(9)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光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概 述 |
1.1 会议与着作 |
1.2 一般综述 |
2 仪器装置与分析技术 |
3 火焰原子吸收法 |
3.1 基础研究 |
3.2 样品导入 |
3.2.1 悬浮液进样技术 |
3.2.2 原子捕集及脉冲进样技术 |
3.2.3 流动注射技术 |
3.3 分离富集 |
3.4 分析应用 |
3.4.1 一般分析 |
3.4.2 间接测定 |
3.4.3 富氧焰及形态分析 |
4 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 (ETAAS) |
4.1 基础研究 |
4.2 原子化器表面改进技术 |
4.3 进样技术 |
4.4 化学改进剂效应 |
4.5 分离富集技术 |
4.6 分析应用 |
5 化学蒸气发生技术 |
6 原子荧光光谱法 |
(10)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技术在环境、医学卫生和食品分析方面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在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 |
2.1 水环境监测 |
2.2 大气环境质量分析 |
2.3 土壤和固体物分析 |
3 医学卫生方面的应用 |
3.1 毛发分析 |
3.2 血和体液分析 |
3.3 生物脏器和组织分析 |
3.4 药物分析 |
4 食品分析方面的应用 |
4.1 农产品分析 |
4.2 肉和奶制品分析 |
4.3 饮料和营养品分析 |
四、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生物组织中的锌(论文参考文献)
- [1]超声辅助离子液体微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尿中镍[D]. 任雨萌. 武汉科技大学, 2021(01)
- [2]蜂胶黄酮对小鼠铅中毒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王倩. 西北大学, 2020(01)
- [3]重庆麻辣火锅底料安全性综合评价及复配粉肠道干预机理[D]. 郑连姬. 西南大学, 2020(01)
- [4]高盐食品中多种重金属的检测方法研究[D]. 张力.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5)
- [5]凤冈锌硒茶中硒元素在大鼠体内组织中分布研究[J]. 黄琳艳,李义,石富国,周旭美,潘虹. 现代医药卫生, 2019(03)
- [6]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大鼠饮用富硒绿茶后硒元素在大鼠组织中的含量[J]. 潘虹,黄琳艳,李义,石富国. 现代食品科技, 2017(07)
- [7]多种食用菌中元素分析比较及主要有害元素前处理和检测方法比较[D]. 王雪君. 浙江工业大学, 2015(01)
- [8]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中重金属元素的研究进展[J]. 帅瑾,巩卫东,刘胜男,卫星,张国庆. 粮油加工(电子版), 2014(10)
- [9]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光谱分析[J]. 何华焜. 分析试验室, 2005(02)
- [10]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技术在环境、医学卫生和食品分析方面的应用[J]. 邓勃. 干旱环境监测, 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