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地区原油热化学脱水技术初探

陕北地区原油热化学脱水技术初探

一、陕北原油热化学脱水技术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王卓[1](2020)在《三次采油乳状液脂肪醇型破乳剂改性研究》文中认为脂肪醇型破乳剂生产工艺成熟,破乳脱水效果和广谱性好,是目前我国油田生产中使用量最大的一类破乳剂,但是随着油田开采进入高含水期,为了提高原油采收率,在三次采油过程中向油井中添加大量强碱、聚合物等物质,增加了原油破乳脱水的困难,现有脂肪醇型破乳剂已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因而,为了满足石油工业的发展,提高原油采出液分离效率,需要制备新型破乳剂。本文以脂肪醇型破乳剂为基础物,首先丙烯酸进行聚合反应,随后使聚丙烯酸与脂肪醇破乳剂基础物发生酯化反应,合成了丙烯酸聚醚酯类原油破乳剂。主要内容如下:(1)选取不同型号的破乳剂采用室内脱水实验(瓶试法)筛选出合适的基础物后,通过对聚合反应、酯化反应过程中的多种反应条件单因素实验方法确定了较佳反应条件,随后使用Design-Expert软件对破乳剂合成过程模拟优化,工艺参数模型拟合值与单因素试验对比基本一致。改性破乳剂HDTM适宜的合成工艺条件为:丙烯酸聚合温度80℃,聚合时间6h,丙烯酸投入量为醇基基础物质量9.9%,BPO用量为丙烯酸质量0.9%,酯化温度153℃,酯化时间3.8h。(2)改性前后破乳剂经傅里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仪分析结果表明,丙烯酸中不饱和双键发生聚合反应,聚丙烯酸与醇基基础物酯化生成丙烯酸聚醚酯化物,反应较为完全;使用凝胶色谱对改性前后破乳剂分析,脂肪醇基础物经过改性实现了分子间连接,提高了其分子量;通过对改性后破乳剂热重分析,合成出的破乳剂HDTM热稳定性好,适宜油田破乳脱水生产需求。(3)测定改性前后破乳剂的p H值、浊点、HLB值及表面张力等理化指标,通过对比发现改性后破乳剂HDTM酸性增强,浊点升高,表面活性增大,因而其水溶性、亲水性更好,更易吸附在油水界面,降低界面膜强度,有利于原油破乳;应用瓶试法对破乳剂进行破乳性能评价,从加药量、破乳温度、破乳时间、p H值方面考察破乳脱水工艺条件,经正交实验优化后得到较佳的工艺条件。(4)测定Na Cl、Ca Cl2和Al Cl3三种无机盐对破乳剂溶液表面张力、浊点的影响,实验发现随着无机盐浓度增加,破乳剂溶液的表面张力、浊点降低;测定Na Cl溶液对脱水率影响,实验发现溶液中的无机盐能够提高破乳剂的破乳脱水速度,但是最终脱水率降低;测定不同浓度、不同分子量聚丙烯酰胺溶液对脱水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溶液中聚合物浓度、分子量增加,油水界面膜强度增加,脱水率降低,不利于原油破乳;采用膨润土模拟原油乳状液中固体微粒对脱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原油乳状液中固体微粒浓度增加,脱水率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现象;测定Na OH溶液对脱水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强碱体系下随着Na OH浓度增加,脱水率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现象。

赵雪峰,冷冬梅,曹万岩[2](2020)在《已建水驱原油处理系统对含聚采出液的适应性研究》文中提出针对油田长垣老区已建水驱原油处理系统来液中已经普遍含聚,导致系统处理难度增大的问题,进行了室内测试和现场负荷调整处理试验,确定了已建水驱系统对不同含聚浓度采出液的处理负荷,并据此提出了水驱见聚后游离水脱除器设计指标。当聚合物质量浓度为150~250 mg/L时,普通区块原油沉降时间为17 min可以达标;当聚合物质量浓度为250~350 mg/L时,普通区块原油沉降时间为20 min可以达标;当聚合物质量浓度为350~450 mg/L时,普通区块原油沉降时间达到27 min可以达标。在新建产能开发方案中应用该成果,可有效利用已建水驱采出液处理系统,降低聚驱处理站场建设投资。

毛致远,王洪国,徐秉钺,刘淼,高婧[3](2019)在《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破乳剂合成及其表面化学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针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在四丁基溴化铵催化下,以酚胺醛树脂聚醚型破乳剂DLA-6和环氧氯丙烷经过开环聚合反应合成破乳剂DLA-6-1。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适宜合成条件为:n(DLA-6)∶n(环氧氯丙烷)=1∶2.5,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3 h、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质量分数为1.2%,溶液pH为6.8。通过凝胶色谱测定了产品的纯度,采用红外光谱对产品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表面张力的测定研究了表面化学性能。测得产品在30℃时临界胶束浓度(ccmc)和临界表面张力(γcmc)分别为1.03×10-5 mol/L和32.796 mN/m。通过比较表面化学性能参数,得出合成的表面活性剂表现出优异的表面性能。

杨光[4](2018)在《鲁中联合站脱水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鲁克沁稠油油田主体采用掺稀油开采,随着油田开发不断深入,油田稠油物性、混油物性、整体掺稀比例、含水量等开发参数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原油集输处理工艺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在原油物性及破乳脱水实验基础上,对现有原油处理工艺评价,并进行处理工艺研究,改善原油脱水效果,达到成品油外输标准要求。本文首先对联合站混合油的物性进行实验,在此基础上,进行破乳剂的筛选和脱水方法的选择。将自行研制的5种破乳剂与3种现场用的破乳剂进行筛选实验,选择CD908和新Ⅲ两种破乳剂为备选药剂,进行热化学脱水实验和电化学脱水实验以确定不同实验条件时鲁中联合站混合油样的含水率符合输出标准的脱水时间、脱水温度、加药量的条件界限。通过一段、二段热化学脱水实验和电化学脱水实验发现CD908脱水效果优于新Ⅲ破乳剂。并将该药剂进行了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脱水参数基本与室内实验基本吻合,且通过两段脱水即可实现外输油含水小于0.5%的标准,从而有针对性的确定相应的脱水工艺及参数。

王秀琴[5](2016)在《延长石油郝家坪联合站工艺改造设计》文中认为联合站是油田原油集输和处理的中枢,根据联合站的功能和规模,通过优化设计,争取达到油田开发方案的优化、油田总体布局优化、工艺流程优化、自动控制系统优化、联合站总图优化、配套系统优化,以合理有效的利用石油能源,提高能源的开发率和利用率,使联合站能够安全高效的生产。本文根据郝家坪联合站现状,通过实验法对郝家坪联合站原油处理系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为原油处理系统改造确定了合适的破乳剂、加药浓度、脱水温度、沉降时间等;通过污水污油池结构改造进行污水系统改造、通过清水设备比选进行清水处理方案设计等对郝家坪联合站污水处理系统进行了科学的改造,并对污水处理设备及管线进行防腐和保温改造。经对郝家坪联合站原油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的改造研究,找出郝家坪联合站现行工艺的不足之处,并对此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为郝家坪联合站优化运行、技术改造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刘淼,王洪国,廖克俭,周淑飞[6](2016)在《对叔丁基酚胺醛树脂型破乳剂脱水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对叔丁基酚胺醛树脂为起始剂,KOH为催化剂,与EO、PO进行缩合反应,合成一类新型对叔丁基酚胺醛树脂型破乳剂,用红外光谱图分析破乳剂结构,并通过瓶试法研究该破乳剂对辽河老化油的破乳性能。结果表明,在温度85℃,加剂量100 mg/L,时间150 min的破乳条件下,所合成的新型破乳剂的破乳性能最好。破乳剂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与破乳剂加剂量浓度基本一致,油水分离过程为絮凝、聚集、分层。

韩雪松[7](2015)在《集输管道中含水易凝原油加入流动改进剂后的流动特性》文中研究表明对高凝、高黏和高含蜡原油,其常规集油工艺是耗能较高的伴热工艺。为了节能降耗,可以在集输管道中添加流动改进剂,以改善流动特性和降低集输温度。本文给出了含水易凝原油在圆管中流动特性和流变特性测量的相关理论,通过油田地面集输管道流动和流变特性测试实验,利用优选的流动改进剂和加剂浓度,进行了管道中含水易凝原油加入流动改进剂后的流动特性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大庆油田现场实验。首先给出了含水易凝原油在圆管中的流动特性分析和流变特性测量的相关理论,得到了油水混合物在圆管中层流和紊流两种流动状态下流动特性规律,并给出了室内细竹道流动和旋转圆筒黏度计测得含水易凝原油流变参数的方法。根据上述含水易凝原油流变测量相关理论对大庆油田易凝原油和含水易凝原油的流变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用流变仪测量了易凝原油和含水易凝原油的屈服应力特性、黏滞特性和触变特性,得到温度、剪切速率和含水率对其屈服值和表观黏度的影响规律。根据加入流动改进剂后大庆油天含水易凝原油的乳状液转相点、油珠聚并温度、凝油黏壁量、流动改进剂的破乳性能和凝油黏壁温度等指标,评价DODE系列流动改进剂的性能,该流动改进剂可以明显降低集油温度。为研究加入流动改进剂后含水易凝原油的流动特性和优选加剂浓度,进行了加DODE流动改进剂大庆油田含水易凝原油的室内流动实验,实验管道采用三种直径的圆管,实验介质为含水率30%~90%的大庆油田含水易凝原油,在流动改进剂不同加入浓度和实验温度条件下进行流动特性实验。依据细管道流动特性实验测得流变特性的相关理论,应用罗宾诺维奇—莫纳(Robinowitsch-Mooney)方程,利用管道流动实验参数确定加DODE流动改进剂含水易凝原油的流变性。结果表明,加流动改进剂的含水易凝原油为幂律流体,其流性指数小于1,属于剪切稀化流体。进行加流动改进剂含水易凝原油停输再启动的室内实验,给出了大庆油田含水易凝原油集输管道停输再启动过程中启动压力梯度与流动改进剂加入量、冷凝时间、原油含水率和管道直径的相关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添加流动改进剂可以明显降低启动压力梯度。在大庆油田10个采油厂,37座转油站上进行了加入DODE流动改进剂现场实验,实验总油井数为2331口。实验结果表明,集输管道中含水易凝原油加入流动改进剂明显改善流动特性,降低油井掺水温度和回油温度,应用期间集油系统的平均输送吨油耗气量大幅度下降,节能降耗效果明显。

丁清苗,申莹,吕亳龙[8](2014)在《苏丹Palouge FPF区块含水原油热化学脱水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室内实验对加入不同类型破乳剂的苏丹Palouge FPF含水原油热化学沉降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效破乳剂TS-101最适合现场原油脱水,经过不同乳化条件乳化之后的不同含水率的稳定原油乳状液,加入TS-101破乳剂的最优破乳温度为80℃,最佳质量浓度为170180mg/L,大部分试验油样在沉降13h后慢慢趋于稳定,沉降19h后全都符合预期脱后含水率低于5%的指标。

付秀勇[9](2013)在《塔河油田含酸稠油超声波脱水工艺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塔河油田是国内十大油田之一,主要稠油和特稠油,且75%的油井采用酸化作业,得到的含酸稠油脱水难度加大,仅用普通热化学工艺无法达到工艺要求,需单独处理。塔河油田前期主要采取了优化破乳剂、提高脱水温度、延长沉降时间等措施对含酸稠油进行处理,但效果不佳,仍存在脱水后乳化层厚、重复处理量大、系统不稳定、脱水不达标等问题。为了解决塔河油田含酸稠油脱水难题,本文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对原油乳状液成因及其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比了各种破乳脱水工艺,同时结合塔河油田含酸稠油特性和油田实际情况,提出将超声波技术用于塔河油田含酸稠油脱水。研究过程中,以塔河油田含酸稠油和老化污油为样品,进行了一系列对比实验,考察超声波破乳脱水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各操作参数进行了优化。此外,还开展了含酸稠油超声波破乳脱水的现场中试及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技术能满足塔河油田含酸稠油和老化污油等复杂油品的破乳脱水要求,且脱水后油品质量更好,污水含油处理成本降低。如与破乳剂和电脱等技术联合使用,可显着提高破乳脱水效率,减少破乳剂用量,降低电脱电流。

王晓明[10](2013)在《白狼城—小河集输联合站运行优化研究》文中认为白狼城-小河集输联合站系统流程复杂,设备众多,是油田集输系统主要的耗能单元之一。由于各站系统运行参数较多,所以存在众多组运行参数组合,而运行参数对生产运行费用具有决定性。本文的任务就是在联合站本身结构、流程已定的情况下,结合最优化理论研究联合站运行参数优化问题。首先,对联合站系统各站流程及主要设备进行了分析,综合选出了应用于各站流程的几种典型的耗能设备。其次,对联合站生产运行费用进行了分析,考虑占联合站运行费用较大比例的药剂费用、燃料费用、电力费用,确定了以生产合格原油所需要的年生产费用最少作为优化目标;将对优化目标影响较大的运行参数加药量、进站加热炉出口温度、脱水泵出口压力、脱水加热炉出口温度、电脱水器工作电压作为优化变量;以满足生产要求规定的原油含水率、污水含油率、各单体设备的操作压力和温度及系统能量守恒条件等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完整的联合站优化模型。最后,应用设计好的适用于本文所建联合站优化模型的遗传算进行了求解。通过运行优化计算,给出了各站最佳运行参数,优化后整个系统年总运行费用由495.86万元降到了467.74万元,优化结果比较明显。通过优化计算降低了联合站的运行费用,提高了联合站的效率,是切实可行的。

二、陕北原油热化学脱水技术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陕北原油热化学脱水技术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三次采油乳状液脂肪醇型破乳剂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原油乳状液
        1.1.1 原油乳状液的定义和组成
        1.1.2 原油乳状液类型
        1.1.3 影响原油乳状液稳定因素
        1.1.4 原油乳状液破乳方法
        1.1.5 原油乳状液的危害
    1.2 原油破乳剂的开发与机理
        1.2.1 原油破乳剂的定义和特点
        1.2.2 破乳剂的分类与常见种类
        1.2.3 原油破乳剂破乳机理
    1.3 原油破乳剂发展状况与趋势
        1.3.1 国外相关破乳剂的状况
        1.3.2 国内相关破乳剂的状况
        1.3.3 原油破乳剂的发展趋势
    1.4 丙烯酸改性脂肪醇破乳剂必要性及创新点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药品与实验仪器
        2.1.1 实验药品
        2.1.2 实验仪器
    2.2 破乳剂HDTM的合成
        2.2.1 合成方法
        2.2.2 合成工艺条件优化
    2.3 醇基聚醚破乳剂HDTM表征
        2.3.1 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FT-IR)表征
        2.3.2 核磁共振波谱(~1H-NMR)表征
        2.3.3 凝胶色谱分析
        2.3.4 破乳剂HDTM热重分析
    2.4 破乳剂HDTM的理化指标测定
        2.4.1 破乳剂外观、pH值、水溶性
        2.4.2 破乳剂浊点、运动黏度
        2.4.3 二甲苯-水数、亲水-亲油平衡(HLB)值
        2.4.4 破乳剂表面活性
    2.5 破乳剂HDTM破乳脱水性能评价
        2.5.1 原油含水率测定
        2.5.2 原油乳状液制备
        2.5.3 原油乳状液脱水率测定
    2.6 破乳剂复配与适用性分析
        2.6.1 破乳剂复配
        2.6.2 破乳剂适用性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破乳剂基础物筛选
    3.2 破乳剂HDTM改性工艺条件研究
        3.2.1 聚合反应时间与破乳剂HDTM脱水率关系
        3.2.2 聚合反应温度与破乳剂HDTM脱水率关系
        3.2.3 引发剂(BPO)用量与破乳剂HDTM脱水率关系
        3.2.4 丙烯酸用量与破乳剂HDTM脱水率关系
        3.2.5 酯化反应时间与破乳剂HDTM脱水率的关系
        3.2.6 酯化反应温度与破乳剂HDTM脱水率的关系
        3.2.7 实验结果方差分析
        3.2.8 实验结果响应面分析
    3.3 醇基聚醚破乳剂HDTM的表征分析
        3.3.1 傅里叶红外变换波谱(FT-IR)分析
        3.3.2 核磁共振波谱(~1H-NMR)分析
        3.3.3 凝胶色谱分析
        3.3.4 破乳剂HDTM热重分析
    3.4 改性破乳剂HDTM的理化指标测定
        3.4.1 破乳剂HDTM的基本理化指标检测
        3.4.2 破乳剂HDTM浊点、黏度检测
        3.4.3 破乳剂HDTM水数、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检测
        3.4.4 破乳剂HDTM表面活性检测
    3.5 稳定原油乳状液配制方法研究
        3.5.1 剪切强度(转速)对油水乳化液稳定性影响
        3.5.2 剪切时间对油水乳化液稳定性影响
        3.5.3 乳化温度对油水乳化液稳定性影响
    3.6 醇基聚醚破乳剂HDTM破乳脱水工艺研究
        3.6.1 加药量对脱水率的影响
        3.6.2 破乳温度对脱水率的影响
        3.6.3 破乳时间对脱水率的影响
        3.6.4 pH值对脱水率的影响
        3.6.5 破乳脱水工艺优化
    3.7 无机盐类对破乳剂HDTM性能的影响
        3.7.1 无机盐类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3.7.2 无机盐类对溶液浊点影响
        3.7.3 无机盐类对脱水率的影响
    3.8 复合驱乳化液对破乳剂HDTM性能的影响
        3.8.1 聚丙烯酰胺(HPAM)浓度对脱水率的影响
        3.8.2 聚丙烯酰胺(HPAM)分子量对脱水率的影响
        3.8.3 固体微粒对脱水率的影响
        3.8.4 强碱对脱水率的影响
    3.9 破乳剂HDTM适用性和复配研究
        3.9.1 破乳剂HDTM适用性
        3.9.2 破乳剂HDTM复配
    3.10 显微镜像法破乳机理探究
4 结论
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已建水驱原油处理系统对含聚采出液的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水驱含聚采出液室内沉降脱水实验
2 含聚采出液现场试验
3 应用
4 结论

(3)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破乳剂合成及其表面化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和仪器
    1.2 合成方法
    1.3 破乳效果评价
    1.4 表面张力的测定
    1.5 产品性能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破乳剂DLA-6与环氧氯丙烷物质的量比
    2.2 反应温度与破乳剂破乳效果的关系
    2.3 反应时间与破乳剂破乳效果的关系
    2.4 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质量分数与破乳剂破乳效果的关系
    2.5 目标产物DLA-6-1的IR分析
    2.6 目标产物DLA-6-1的凝胶色谱
    2.7 破乳剂DLA-6和DLA-6-1的表面化学性能
        2.7.1 破乳剂DLA-6和DLA-6-1表面张力的测定
        2.7.2 破乳剂DLA-6和DLA-6-1的ccmc、γcmc、Гmax和Amin
3 结论

(4)鲁中联合站脱水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常用脱水技术
        1.2.1 国内常用脱水技术
        1.2.2 国外常用脱水技术
    1.3 国内外破乳剂发展现状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乳状液稳定及破乳的基础理论
    2.1 乳状液的稳定
        2.1.1 乳状液的形成、类型、性质
        2.1.2 乳状液稳定性
        2.1.3 影响乳状液稳定性的因素
    2.2 破乳原理
        2.2.1 破乳剂破乳原理
        2.2.2 加热破乳的原理
        2.2.3 电化学破乳原理
第三章 鲁中联合站混合油基础物性
    3.1 试验依据标准
    3.2 混合油一般性质测试
    3.3 混合油流变特性测试
    3.4 混合油转相点测试
第四章 热化学脱水实验
    4.1 破乳剂筛选试验
    4.2 一段热化学静态脱水试验
        4.2.1 初始含水30%时不同沉降条件下的脱水试验
        4.2.2 初始含水40%时不同沉降条件下的脱水试验
        4.2.3 初始含水50%时不同沉降条件下的脱水试验
        4.2.4 初始含水60%时不同沉降条件下的脱水试验
    4.3 二段热化学脱水试验
第五章 电化学脱水试验
    5.1 不同破乳剂类型对电化学脱水影响效果试验
    5.2 不同脱水温度对电化学脱水影响效果试验
    5.3 不同加药浓度对电化学脱水影响效果试验
第六章 现场验证试验
    6.1 现场验证试验
    6.2 鲁中联合站混合油脱水参数推荐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附录

(5)延长石油郝家坪联合站工艺改造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国外研究现状
        1.1.2 国内研究现状
    1.2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论文结构
第二章 郝家坪联合站工艺分析
    2.1 郝家坪联合站简介
        2.1.1 郝家坪联合站工艺
        2.1.2 自然条件
        2.1.3 联合站主要设备简介
    2.2 联合站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原油处理系统改造
    3.1 郝家坪联合站原油处理系统
    3.2 郝家坪联合站原油处理工艺改造
        3.2.1 破乳剂的筛选
        3.2.2 加药浓度的合理选择
        3.2.3 正常脱水温度的保证
        3.2.4 确定合适的沉降时间
第四章 污水处理系统改造
    4.1 污水处理系统
        4.1.1 联合站污水处理指标
        4.1.2 联合站污水处理
    4.2 郝家坪注水区概况
        4.2.1 油区开发现状
        4.2.2 注水开发现状
        4.2.3 注水井部署
        4.2.4 注水站分布图
    4.3 郝家坪污水处理方案设计
    4.4 清水处理设计方案
        4.4.1 清水处理规模及流程
        4.4.2 清水处理设备比选
        4.4.3 结论
        4.4.4 工艺部分主要工程量
    4.5 防腐保温部分
        4.5.1 设计及防护范围
        4.5.2 防腐保温方案
        4.5.3 主要工程量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对叔丁基酚胺醛树脂型破乳剂脱水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1.2 对叔丁基酚醛树脂破乳剂的制备
    1.3 破乳剂性能评价
        1.3.1 辽河老化油含水率的测定
        1.3.2 破乳脱水实验
    1.4 表面张力的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破乳剂红外光谱分析
    2.2 破乳工艺条件的确定
        2.2.1 破乳剂浓度对破乳剂性能的影响
        2.2.2 破乳温度对破乳剂性能的影响
        2.2.3 破乳时间对破乳剂性能的影响
    2.3 表面张力的检测
    2.4 原油破乳脱水显微镜图(处理照片)
3 结论

(7)集输管道中含水易凝原油加入流动改进剂后的流动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含水原油流变特性研究现状
    1.3 含水稠油流变特性研究现状
    1.4 管道中油水混合物流动特性研究现状
    1.5 改进含水原油在圆管中流动特性的研究现状
        1.5.1 改进含水原油流动特性的机理
        1.5.2 流动改进剂在集输管道中的应用
    1.6 本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含水易凝原油圆管中流动和流变特性测量理论
    2.1 基本方程
    2.2 圆管中油水混合物的层流流动
        2.2.1 均匀流动方程
        2.2.2 罗宾诺维奇-莫纳(Robinowitsch-Mooney)方程
        2.2.3 圆管中油水混合物的层流
    2.3 圆管中油水混合物的紊流流动
        2.3.1 圆管中幂率流体的紊流方程
        2.3.2 圆管中紊流的速度分布
        2.3.3 平均流速与紊流压力梯度
    2.4 含水易凝原油流变测量
        2.4.1 应用室内细管道流动实验测得含水易凝原油流变参数
        2.4.2 应用旋转圆筒黏度计测得含水易凝原油流变参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含水易凝原油的流变特性和流动改进剂的评价
    3.1 易凝原油的凝胶结构特性
    3.2 易凝原油屈服应力特性
        3.2.1 温度对易凝原油屈服应力的影响
        3.2.2 剪切速率变化率对易凝原油屈服应力的影响
    3.3 易凝原油黏滞特性
        3.3.1 温度对易凝原油黏滞性的影响
        3.3.2 剪切速率变化率对易凝原油黏滞性的影响
    3.4 含水易凝原油的流变特性
        3.4.1 含水易凝原油的流变实验曲线
        3.4.2 含水易凝原油的黏滞特性
    3.5 含水易凝原油的触变性
        3.5.1 低温含蜡原油的触变性模型
        3.5.2 触变性实验研究
    3.6 含水易凝原油流动改进剂的评价
        3.6.1 流动改进剂的评价方法
        3.6.2 流动改进剂的室内测试
        3.6.3 优选出的流动改进剂特点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管道中含水易凝原油加剂后的流动特性实验
    4.1 含水易凝原油加剂后的流动阻力实验
        4.1.1 DODE-1流动改进剂浓度对流动阻力的影响
        4.1.2 原油含水率对流动阻力的影响
        4.1.3 管输温度对流动阻力的影响
    4.2 含水易凝原油加剂后管流流变特性
        4.2.1 加剂含水易凝原油流变特性
        4.2.2 加剂含水易凝原油的有效黏度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集输管道中含水易凝原油停输再启动的流动特性
    5.1 集输管道中含水易凝原油停输再启动实验
        5.1.1 实验装置
        5.1.2 实验方案
    5.2 DODE-1流动改进剂浓度对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
    5.3 冷凝时间对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
    5.4 含水率对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
    5.5 管道直径对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现场应用实验
    6.1 集油系统加剂设计方法
    6.2 现场应用实验内容
    6.3 现场应用实验结果
    6.4 经济效益分析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及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8)苏丹Palouge FPF区块含水原油热化学脱水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原料
    1.2 实验仪器及试剂
    1.3 实验步骤
2 结果与讨论
    2.1 高效破乳剂筛选
    2.2 破乳剂最佳使用质量浓度的确定
    2.3 含水原油热化学沉降特性研究
3 结论

(9)塔河油田含酸稠油超声波脱水工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本文研究的内容
    1.3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1.5 本文的创新点
第2章 原油乳状液的形成及破乳方法
    2.1 原油破乳脱水的必要性
    2.2 原油乳状液及影响因素
        2.2.1 乳状液的类型
        2.2.2 乳状液的生成条件
        2.2.3 原油乳状液的生成
        2.2.4 原油乳化剂
        2.2.5 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2.3 原油乳状液的破乳方法
        2.3.1 微生物破乳法
        2.3.2 化学破乳法
        2.3.3 物理破乳法
第3章 超声波破乳脱水技术进展
    3.1 国内外超声波脱水技术研究进展
        3.1.1 国外超声波脱水技术研究进展
        3.1.2 国内超声波脱水技术研究进展
    3.2 超声波脱水装置的研制进展
    3.3 我国超声波脱水技术应用现状
第4章 超声波脱水机理及影响因素
    4.1 超声波的基本特性
        4.1.1 超声波的定义
        4.1.2 超声波的波长、波速、频率
        4.1.3 超声波的传播速度
        4.1.4 超声波的特点
    4.2 超声波对介质的作用机理
    4.3 超声波破乳脱水的机理
    4.4 影响超声波破乳的因素
第5章 超声波破乳脱水室内实验
    5.1 实验背景
        5.1.1 含酸稠油的影响
        5.1.2 老化污油的影响
        5.1.3 实验设计
    5.2 酸化稠油超声波脱水参数初步筛选实验
        5.2.1 实验仪器
        5.2.2 实验材料
        5.2.3 实验内容
        5.2.4 实验步骤
        5.2.5 实验数据
        5.2.6 实验小结
    5.3 酸化稠油超声波脱水参数优选实验
        5.3.1 实验仪器
        5.3.2 实验材料
        5.3.3 实验内容
        5.3.4 实验步骤
        5.3.5 实验数据
        5.3.6 实验小结
    5.4 老化污油超声波脱水实验
        5.4.1 实验仪器
        5.4.2 实验材料
        5.4.3 实验内容
        5.4.4 实验步骤
        5.4.5 实验数据
        5.4.6 实验小结
第6章 超声波脱水现场实验
    6.1 现状分析
        6.1.1 生产现状
        6.1.2 基本物性
    6.2 存在问题
    6.3 超声波脱水方案
        6.3.1 技术指标
        6.3.2 超声波设备主要技术参数
        6.3.3 技术方案
    6.4 效果评价
        6.4.1 评价内容
        6.4.2 评价结果
第7章 结论及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10)白狼城—小河集输联合站运行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2.2 国内现状
    1.3 课题来源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
        1.4.1 研究内容
        1.4.2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白狼城-小河集输联合站流程及设备分析
    2.1 白狼城-小河集输联合站工艺流程分析
    2.2 白狼城-小河集输联合站设备分析
    2.3 混合液物性计算方法
        2.3.1 原油物性计算
        2.3.2 天然气物性计算
        2.3.3 油水混合物的物性
    2.4 原油脱水物性分析
        2.4.1 破乳剂浓度对脱水效果的影响
        2.4.2 温度对脱水效果的影响
        2.4.3 电压对脱水效果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白狼城-小河集输联合站运行优化模型建立
    3.1 最优化理论简介
        3.1.1 最优理论概述
        3.1.2 最优化模型
        3.1.3 最优化问题的分类
    3.2 最优化算法
        3.2.1 传统优化算法
        3.2.2 智能优化算法
    3.3 白狼城-小河集输联合站运行优化模型
        3.3.1 优化目标函数的构造
        3.3.2 优化变量的确定
        3.3.3 约束条件的确定
    3.4 白狼城-小河集输联合站优化模型的求解算法
        3.4.1 遗传算法概述
        3.4.2 遗传算法的特点
        3.4.3 遗传算法的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白狼城-小河集输联合站运行优化计算与结果分析
    4.1 白狼城联合站运行优化计算
        4.1.1 白狼城联合站基础数据分析
        4.1.2 白狼城联合站运行优化计算结果与分析
    4.2 十一号联合站运行优化计算
        4.2.1 十一号联合站基础数据分析
        4.2.2 十一号联合站运行优化计算结果与分析
    4.3 十号联合站运行优化计算
        4.3.1 十号联合站基础数据分析
        4.3.2 十号联合站运行优化计算结果与分析
    4.4 张家沟联合站运行优化计算
        4.4.1 张家沟联合站基础数据分析
        4.4.2 张家沟联合站运行优化计算结果与分析
    4.5 运行参数变化对优化结果影响性的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详细摘要

四、陕北原油热化学脱水技术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三次采油乳状液脂肪醇型破乳剂改性研究[D]. 王卓.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2020(04)
  • [2]已建水驱原油处理系统对含聚采出液的适应性研究[J]. 赵雪峰,冷冬梅,曹万岩.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0(03)
  • [3]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破乳剂合成及其表面化学性能研究[J]. 毛致远,王洪国,徐秉钺,刘淼,高婧. 化学世界, 2019(08)
  • [4]鲁中联合站脱水试验研究[D]. 杨光. 东北石油大学, 2018(01)
  • [5]延长石油郝家坪联合站工艺改造设计[D]. 王秀琴. 西安石油大学, 2016(04)
  • [6]对叔丁基酚胺醛树脂型破乳剂脱水工艺研究[J]. 刘淼,王洪国,廖克俭,周淑飞. 应用化工, 2016(07)
  • [7]集输管道中含水易凝原油加入流动改进剂后的流动特性[D]. 韩雪松. 东北石油大学, 2015(03)
  • [8]苏丹Palouge FPF区块含水原油热化学脱水特性研究[J]. 丁清苗,申莹,吕亳龙.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4(02)
  • [9]塔河油田含酸稠油超声波脱水工艺技术研究[D]. 付秀勇. 西南石油大学, 2013(06)
  • [10]白狼城—小河集输联合站运行优化研究[D]. 王晓明. 西安石油大学, 2013(08)

标签:;  ;  ;  ;  ;  

陕北地区原油热化学脱水技术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