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护性耕作在加拿大的研究及现状(论文文献综述)
洪鑫[1](2021)在《吉林省农户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研究 ——基于农户分化视角》文中研究表明
罗玉琼[2](2020)在《保护性耕作对土壤质量和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明确保护性耕作对稻田土壤质量和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于2018年和2019年在广西大学农学院科研基地进行大田试验(2008年开始的定位试验)。试验材料为常规水稻品种桂育9号(2018年早晚季和2019年晚季)和杂交品种壮香优白金5(2019年早季),设置免耕(NT)、免耕+稻草覆盖还田(NT-SMR)、常耕+稻草覆盖还田(CT-SMR)、常耕(CT)、常耕+稻草翻压还田(CT-SR)共5个处理。于水稻抽穗期和成熟期测定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叶绿素含量,成熟期取样测定产量结构和产量。水稻收获后,分层(0-5cm、5-10cm、10-20cm)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基本肥力性状和细菌多样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保护性耕作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与CT处理相比,NT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叶绿素含量均显着提高了4.48%、1.86%;CT-SMR处理的叶面积指数比NT、CT处理分别显着提高了12.59%、8.35%,CT-SMR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比NT、CT处理分别显着提高了2.13%、6.70%,NT-SMR处理的叶绿素含量比NT、CT处理分别显着提高了4.13%、6.07%。无论是常耕还是免耕,稻草还田均显着提高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叶绿素含量。2、保护性耕作对水稻产量的影响。NT处理的水稻产量比CT处理显着提高了5.66%;NT-SMR处理的水稻产量比NT、CT处理分别显着提高了2.73%、8.54%。稻草还田能显着提高水稻产量,且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对水稻产量贡献最大。3、保护性耕作对土壤质量的影响1)土壤有机碳、全氮、碳氮比及速效养分(AN、AP、AK)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即A(0-5cm)>B(5-10cm)>C(10-20cm)。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及群落结构也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变形菌门、酸杆菌门、绿弯菌门是稻田土壤的三类优势种群,占A、B、C土层总细菌的比例分别为61.26%、59.39%、55.62%,三类优势种群的占比随土壤深度增加而明显下降。2)与CT处理相比,NT处理0-5cm土壤有机碳、全氮、碳氮比、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分别显着提高了8.37%、9.79%、2.61%、16.11%、8.68%,NT处理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提高、OTU数增加,但细菌丰富度指数下降;变形菌门、酸杆菌门、绿弯菌门是免耕稻田和常耕稻田的共同优势种群,NT处理变形菌门占总细菌的比例均高于CT处理,在0-5cm、5-10cm、10-20cm分别提高了7.90%、1.52%、10.58%。3)稻草还田亦能显着改变壤碳氮含量、速效养分、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无论是免耕还是常耕,稻草还田能显着提高0-5cm、5-10cm土壤有机碳、全氮、碳氮比、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稻草还田还增加了土壤细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在5个试验处理中,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以NT-SMR处理的最高,土壤细菌丰富度和OTU数以CT-SR处理最高。稻草还田后,0-5cm土壤中的优势菌群中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的占比显着提高。4、保护性耕作下水稻生长、产量与土壤质量间的关系。水稻的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和叶绿素含量均与产量呈显着正相关,产量与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有效磷、碳氮比均呈极显着正相关。0-5cm优势菌门里面只有变形菌门与C/N成负相关,5-10cm中只有绿弯菌门与C/N成负相关,10-20cm变形菌门和绿弯菌门均与C/N成负相关;而且在0-5cm上,NT-SMR处理对SOC、TN以及C/N的影响最大,在5-10cm和10-20cm上均表现为CT-SR处理对SOC、TN以及C/N的影响最大。因此,保护性耕作能够促进水稻的生长、提高水稻产量,显着改变土壤肥力、细菌多样性及结构。保护性耕作是实现土壤质量可持续的重要途径。
陈展图[3](2020)在《生态安全和粮食保障双约束的休耕空间分区研究 ——以石漠化区砚山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休耕是保护和修复耕地生态环境、维持和提升耕地地力、调整农业结构的一种耕作方式。长期以来,在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和粮食安全的“双重高压”下,我国耕地资源开发利用强度过大,严重制约着耕地的可持续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尽管中国历史上建立了一套用地养地相结合的耕作制度,但现代休耕制度的建设起步较晚,休耕的许多问题亟待深入研究。近年来,我国农业资源环境透支严重、粮食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对耕地利用与保护提出了新要求。在此背景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指出,“在部分地区实行耕地轮作休耕,既有利于耕地休养生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平衡粮食供求矛盾、稳定农民收入、减轻财政压力”,同时指出“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影响农民收入为前提”。2016年6月,农业部等十部委联合印发《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中国正式开启耕地休耕制度的探索和建设,并于当年在全国开展休耕试点7.73×104 hm2(116万亩)。石漠化区的云南省砚山县是国家首批休耕制度试点县,2016年休耕试点面积666.67hm2(1万亩),2017年增至1333.33 hm2(2万亩),云南省则增至13333.33 hm2(20万亩)。随着石漠化区休耕试点工作走向深入,对于选择哪些耕地进行休耕、如何确定休耕规模、如何分区分类实施休耕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变得日益迫切。石漠化区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该区生态保护和粮食保障矛盾突出,耕地长期处于高强度、超负荷利用状态,得不到休养生息,且已有的石漠化治理措施并未有效降低耕地利用强度,因此,石漠化区传统的耕地利用方式和治理方式未能从根本上实现耕地保护转型。休耕使耕地暂时退出生产领域,进行积极的休养生息,休耕结束后重新投入生产,是实现“藏粮于地”战略的重要手段,是维持石漠化区生态安全和粮食保障的平衡点。当前,我国休耕实行的是“中央统筹、省级负责、县级实施”的工作机制。但由于县级尺度研究的不足,给“县级实施”的休耕机制造成很多障碍,石漠化区在“县级实施”的过程中就暴露出休耕耕地选择的科学性、休耕规模的确定性、休耕政策的精准性不足等问题。同时,国家明确实行休耕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影响农民收入为前提。因此,休耕既要以生态安全、保护和修复耕地生态为前提,又不能威胁区域粮食保障。本研究以石漠化区国家休耕制度试点县——砚山县为研究区域,以生态安全为视角,对砚山县25°以下的耕地地块进行休耕迫切度评价,以明确每块耕地休耕迫切情况;进而构建休耕规模预测模型,预测粮食保障约束下研究区2020年的休耕规模;最后将基于生态安全的休耕迫切度和基于粮食保障的休耕规模进行统一,从乡镇和村两个层面进行休耕空间分区,实现对砚山县休耕区域空间的优化,为石漠化区休耕试点和制定休耕规划计划提供决策参考。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结论如下:(1)以生态安全为视角,基于脆弱性域图(Vulnerability Scoping Diagram,VSD)和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评价模型,从生态脆弱性和人地协调性两个维度,从暴露度(E)、敏感度(S)、耕地压力(P)和休耕响应(R)四个方面构建砚山县耕地休耕迫切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综合评价模型,依托ArcGIS平台,对砚山县25°以下的36806个耕地图斑进行休耕迫切度测算,并根据测算结果按照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分为5个等级。其中,综合得分在0.19660.2905为“不迫切”等级,面积9188.77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6.96%,图斑5818个,占图斑总个数的15.81%;综合得分在0.29050.3375为“一般迫切”等级,面积28725.13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1.76%,图斑9713个,占图斑总个数的26.39%;综合得分在0.33750.3830为“比较迫切”等级,面积48786.89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6.95%,图斑10406个,占图斑总个数的28.27%;综合得分在0.38300.4333为“非常迫切”等级,面积36456.37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7.61%,图斑7763个,占图斑总个数的21.09%;综合得分在0.43330.6214为“极度迫切”等级,面积8862.34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6.71%,图斑3106个,占图斑总个数的8.44%。结果表明,比较迫切、非常迫切和极度迫切三个等级共计94105.60 hm2,占全县耕地面积比重达71.28%。因此,砚山县耕地生态状况相对而言较为严峻,休耕迫切性较强,且应首先休耕生态脆弱、耕地本底条件差的耕地,同时兼顾农户休耕响应等社会经济因素。耕地休耕迫切度评价能有效提高休耕地选择的客观性。(2)以县域粮食保障为约束,综合考虑人口数量、粮食单产、复种指数、粮播比、粮食自给率、人均粮食需求量等因素,构建研究区目标年耕地保有量预测模型和休耕规模预测模型。根据时间序列数据,运用GM(1,1)灰色模型和5种线性回归模型(指数回归、一次线性回归、对数回归、二次多项式回归和幂回归)分别对研究区目标年人口数量、粮食单产、复种指数和粮播比进行预测,结果分别为514882人、3988.20kg/hm2、234.83%和43.00%;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对粮食自给率设置低自给率(80%)、中自给率(90%)和高自给率(100%)3档,对人均粮食需求量设置低需求(500 kg/人)、中需求(550 kg/人)和高需求(600 kg/人)3档,得到9种情景下研究区目标年的耕地保有量和可休耕规模,其中,低自给率、低人均粮食需求情景下可休耕规模为80878.57 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61.26%;高自给率、高人均粮食需求情景下可休耕规模为55308.09 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41.89%。综合来看,研究区可休耕规模为55308.09 hm280878.57 hm2,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41.89%61.26%。因此,休耕试点不会对砚山县粮食保障造成大的冲击,在当前的国家试点规模外,砚山县亦可安排较大规模的自主休耕。此外,结合耕地休耕迫切度,可得到各乡镇(村)的可休耕规模。休耕规模研究打破了休耕指标自上而下单向传递的局限性。(3)考虑在高粮食自给率、高人均粮食需求情景下,将基于生态安全的休耕迫切度和基于粮食保障的休耕规模进行统一,以乡镇和村为单元进行休耕区域空间分区,实现休耕区域空间优化。发展出综合休耕指数(Comprehensive fallow index,CFI)概念,建立综合休耕指数计算模型,通过乡镇(村)休耕迫切度总和、乡镇(村)可休耕面积、乡镇(村)可休耕面积占辖区耕地面积比重3个指标,根据综合休耕指数将研究区划分为优先休耕区、重点休耕区、有条件休耕区、后备休耕区和不休耕区5种类型,针对不同的类型提出差异化的休耕策略。(1)在乡镇尺度,优先休耕区只有维摩乡,重点休耕区包括平远镇、阿猛镇和阿舍乡,有条件休耕区包括八嘎乡、蚌峨乡和稼依镇,后备休耕区包括者腊乡、干河乡、盘龙乡和江那镇。(2)在村级尺度,优先休耕区包括2个村,重点休耕区包括12个村,有条件休耕区包括41个村(社区),后备休耕区包括35个村(社区),不休耕区包括8个村(社区)。通过将砚山县2016、2017年休耕试点区域与研究结果进行对比检验,两者有较好的一致性,研究结果可为砚山县休耕规划计划的制订提供决策参考,可为县域实施分区分类休耕、实现精准管理提供方案和策略,提高休耕的空间效率。综合上述研究,休耕迫切度评价、休耕规模预测、休耕区域空间分区是一个逻辑渐进的技术体系。论文的创新点:(1)基于生态安全视角评价了石漠化区地块尺度的耕地休耕迫切度,发展了石漠化区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为石漠化区选择哪些耕地休耕、如何确定地块休耕次序提供了可行方法,有效避免了休耕耕地选择的主观性;(2)预测了不同粮食保障情景下的县域可休耕规模,结合休耕迫切度评价结果,反演出各乡镇和村的可休耕规模及其可休耕耕地的空间分布,实现了休耕规模“定量”与休耕耕地“定位”的统一,为进一步修正休耕空间布局提供了思路,为各乡镇和村进行休耕提供了规模依据和空间依据;(3)基于生态安全和粮食保障的双重约束,建立休耕区域空间分区规则,从乡镇和村两级尺度划分不同类型的休耕区域,提出了不同类型休耕区域的休耕策略,解决了休耕地块空间分布与休耕规模相脱离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县域范围内休耕区域的空间优化,为休耕空间分区,以及分区分类施策、实现精准管理提供了方法指引。总的来说,本研究在县域范围内为休耕耕地选择(在哪休耕及其次序)、休耕规模调控(休耕多少)、休耕分区布局(如何分区休耕)提供了可行的方法论,发展了休耕区域空间分区方法,丰富了土地利用分区理论,亦可为县域休耕规划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决策参考。
于琦[4](2020)在《黄土旱区12年定位施肥和保护性耕作对连作麦田蓄墒、培肥和增产效益的影响》文中提出黄土旱作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源区,为满足人口激增对粮食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很长一段时间以较为粗放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致其土壤侵蚀和退化现象严重,加之受降雨等因素影响其农田水肥胁迫状况持续恶化,严重威胁着该区粮食、生态和经济安全。同时,如何科学配置施肥与耕作措施,在促产增收的同时养地培肥也始终是农业研究的难点和重点。鉴于此,本试验依托于黄土高原南部渭北旱塬区12年定位冬麦田施肥-保护性耕作试验,在推荐施肥(RF)、低量施肥(EF)和传统施肥(CF)主模式下设置免耕/深松(NS)、深松/翻耕(SP)、翻耕/免耕(PN)、免耕(NT)、深松(ST)和翻耕(PT)保护性耕作方式,共组成18种施肥-保护性耕作生产模式。基于降雨类型和试验周期进程的分析视角,对不同生产模式的土壤蓄墒和水分利用特征、养分培育效应、团聚体结构改良和可持续生产潜力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最终明确最适该区冬小麦生产的施肥-保护性耕作模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丰水降雨类型麦田增墒和水分利用效率较好且增产增收效益最佳。以翻耕或免耕为基础的保护性轮耕方式(PN或NS)有助于提高麦田休闲效率和休闲末期0-200 cm土层蓄水量。NS和SP处理在不同降雨类型和施肥水平下均能保持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且以提高苗期160-200 cm土壤蓄水量为主并在丰水型生产条件下表现蓄耗并进的水分转运特点(0-100 cm水分补充层,120-180 cm水分消耗层)。(2)第1周期试验结束后(6年),不同施肥-保护性耕作模式均较试验前增加了>2mm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并随着周期进程推进促进了>5和5-2 mm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形成。特别是在0-20 cm土层,大粒径(>2 mm)与较小粒径(1-0.5 mm)团聚体的协同变化更明显。其中,推荐施肥-翻耕/免耕(RF-PN)模式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0.25mm)较高(第1和2周期);传统施肥-免耕/深松(CF-NS)模式(周期1)和生态施肥-深松/翻耕(EF-SP)模式(周期2)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最佳。(3)推荐施肥(RF)模式0-20和20-40 cm土层土壤全氮、全磷和有机质含量较高;保护性轮耕措施更益于麦田全氮、全磷和有机质水平的提升并以免耕/深松(NS)和翻耕/免耕(PN)轮耕措施土壤养分培育效果最佳。(4)推荐施肥(RF)具有较好的稳产增收和可持续生产潜力且辅以免耕/深松(NS)轮耕措施,其冬小麦的经济效益、稳产性和可持续生产潜力最佳。
张华英[5](2019)在《风沙土肥力及微生物多样性对保护性耕作的响应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风沙土农田土壤结构松散,有机质含量低,保水保肥能力差,微生物多样性减少,导致农田生产力下降。保护性耕作能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壤水分养分、促进作物增产,因此寻求一种适宜耕作技术是促进风沙土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本研究于2013-2017年在科尔沁风沙区比较了 4种保护性耕作措施(免耕、旋耕+秸秆覆盖、深松、高留茬旋耕)和传统耕作(CT)对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性状及作物产量的影响,揭示保护性耕作对风沙土蓄水保墒保肥的调控机制,以期为该地区农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保护性耕作显着地(p<0.05)影响了土壤理化性状。4a以深松显着降低0-40 cm 土壤容重3.39%-8.78%;保护性耕作分别提高0-100 cm 土层平均含水量和贮水量7.75%-47.68%和 6.01-50.91mm;0-40 cm 土层>0.25 mm 团聚体含量提高 5.52%-20.61%;0-40cm土层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1.64%-14.51%、0.21%-23.70%、2.67%-16.85%、0.81%-25.95%和 1.55%-14.55%,保护性耕作下土壤养分含量逐年递增。试验前2a以深松对耕层土壤物理性状改善效果最佳,随耕作年限的延长,秸秆覆盖效果逐渐提升。4a均以秸秆覆盖对0-20 cm 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钾提升幅度最大,速效磷以深松效果最佳;20-40cm土层各化学指标均以深松改善效果最佳。2.保护性耕作显着地(p<0.05)提高了不同年份、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土层土层土壤酶活性及酶综合指数。4种酶活性年际间均表现为2014<2015<2013<2016。保护性耕作较传统耕作分别提升0-40 cm 土层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 0.91%-28.38%、4.00%-41.89%、0.87%-26.36%和 0.60%-33.90%。在 0-20cm 以秸秆覆处理下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酶综合指数最高:在20-40cm 土层以深松表现最好。但碱性磷酸酶在0-40cm各土层均以深松处理表现最佳。3.保护性耕作提高了细菌群落a多样性,以免耕处理最高。保护性耕作通过增加全氮、含水量、大团聚体、有机质及速效养分含量提高富营养型细菌Proteobacteria(Alpha-、Beta-、Gamma-和 Delta-proteobacteria)、Bacteroidetes昶Gemmatimonadete s丰度,降低了寡营养型细菌 Chloroflexi、Acidobacteria、Firmicutes、Planctomycetes和Verrucomicrobia的丰度。与传统耕作相比,秸秆覆盖对Proteobacteria和Bacteroidetes增幅最大,分别提高29.14%和36.76%;以免耕对Gemmatimonadetes丰度提升最大,为30.52%。耕作措施对播种后及收获时土壤样品中细菌群落结构组分差异不显着。基于FAPROTAX功能预测,保护性耕作显着(p<0.05)影响反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丰度与群落组成。与传统耕作相比,保护性耕作提高了反硝化细菌Proteobacteria和Rhodoplanes的丰度,降低了起硝化作用的Crenarchaeota和氨氧化古菌Candidatus Nitrososphaera的丰度,提高了参与亚硝酸盐氧化过程的Nitrospirae和Nitrospira的丰度。4.保护性耕作显着地影响了不同时期的土壤真菌群落a多样性指数及结构(p<0.05)。风沙土农田真菌群落结构以Ascomycota和Basidiomycota为主,属水平上以 Guehomyces、Alternaria、Mortierella、Cladosporium 和 Fusarium 为主,其中秸秆覆盖通过提高土壤碳氮比提升了 Basidiomycota和Guehomyces含量43.84%。FUNGuild功能预测表明,保护性耕作较传统耕作降低了病理型真菌36.56%-61.62%。耕作措施显着地影响了植物病原真菌丰度及结构,尤以播种后土壤中病原真菌组分变化较大,保护性耕作较传统耕作主要降低了病原真菌属Alternaria、Cladosporium和Fusarium的比例。5.保护性耕作较传统耕作增加了微生物分子生态网络的节点数、连接数、平均连通度、模块数,使得网络结构复杂化。保护性耕作提高了网络中重要节点的个数,改变了其关键物种种类。门水平上,传统耕作中关键物种以Ascomycota为主,免耕中以Bacteroidetes为主,而秸秆覆盖和深松中则以Ascomycota和Proteobacteria为关键物种。6.保护性耕作显着改善了产量构成因素、提高了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p<0.05),提高经济效益。保护性耕作分别提高玉米籽粒产量、秸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3.25%-27.17%、3.22%-27.81%和2.77%-24.99%。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玉米产量与全氮、大团聚体、碱解氮关联度较高。试验前2a以深松处理玉米产量及效益较高,但随耕作年限的延长,秸秆覆盖、免耕产量及经济效益逐渐提升,但以免耕节省成本投入,其产投比最大。
陈丽[6](2019)在《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农田生态环境及小麦生长的影响》文中指出小麦生产过程中,土壤耕作和秸秆覆盖还田是比较重要的农艺措施。不同的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都会一定程度影响土壤理化性质、重金属含量以及小麦的养分吸收和产量形成。以秸秆还田、少耕和免耕为具体措施的保护性耕作制度能解决我国土壤侵蚀、水资源短缺及干旱加剧等问题,具有独特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应。为了探讨土壤理化性质和小麦的生长发育对不同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的响应,本试验利用扬州大学稻麦两熟的连续耕作定位试验平台,在2017和2018年两个年度,以扬麦22号为供试品种,通过设置了连续免耕秸秆覆盖还田(连免覆,NTS)、麦免稻耕(轮耕2,RT2)、麦耕稻免(轮耕1,RT1)、翻耕秸秆全量还田(CTS)、少耕秸秆半量还田(MTS)和翻耕无秸秆还田(耕无,CT)六个处理,研究秸秆还田与不同耕作方式对农田生态环境、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揭示了土壤的肥力特征,总结了小麦吸肥特性以及生长规律,为有效开展免耕、合理轮耕和翻耕以及秸秆还田技术,提高小麦产量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土壤容重易受到耕作方式的影响,其中免耕处理下的土壤较紧实,且不同耕层的容重较大,在0-20cm 土层的容重达到了 1.38g/cm3,翻耕及秸秆还田可以改善土壤松紧度。轮耕、少耕及秸秆还田各处理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提高,而免耕的有机质含量主要富集于土壤上层,在稻后和麦后两年平均比秸秆不还田增加28.12%和11.77%,翻耕及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耕层全氮含量,麦后土壤下层秸秆全量还田比秸秆不还田高8.76%。免耕不利于中下层碱解氮的积累,翻耕条件下适量的秸秆还田能提高碱解氮的含量。适当的秸秆还田有利于提高麦后速效磷及速效钾的含量,秸秆全量还田在麦后土壤上层两年平均比秸秆不还田高27.60%、23.69%,两个轮耕处理的速效磷钾含量相差不大。秸秆还田可降低土壤重金属的积累,除了 Cd之外,免耕下的重金属含量并未出现明显的富集现象。2、小麦生育前期,秸秆还田各处理的小麦株高大于无秸秆还田处理;免耕处理在拔节期之后的株高较低。麦季免耕的上三叶叶面积略低于麦季翻耕,秸秆全量还田的上三叶叶面积最大。花后20天,免耕、轮耕、少耕及秸秆还田能增加小麦叶绿素含量,减缓叶绿素含量下降,麦季免耕的下降值小于麦季翻耕。免耕在小麦后期能提高累积干物重,免耕和秸秆还田对后期氮素的吸收有促进作用,且有利于促进小麦植株的累积吸钾量增加,但免耕处理后期对磷素的吸收影响效果不明显,秸秆全量还田的含钾率在小麦生育期内大于秸秆不还田处理,增加了小麦植株的累积吸钾量。3、2017年翻耕秸秆全量还田与少耕半量还田处理下的千粒重显着低于麦季翻耕处理,翻耕秸秆全量还田的小麦实际产量比秸秆不还田高8.60%,2018年翻耕秸秆全量还田处理和麦季翻耕处理的每亩穗数较高,免耕处理粒数的增加使得产量提高,与不还田处理相比,免耕的小麦实际产量提高了7.90%,一季免耕的小麦实产均高于连续免耕处理。两年实际产量各以翻耕秸秆全量还田和麦季免耕最大,分别比秸秆不还田高8.60%、8.57%。
赵义平[7](2018)在《吉林省中部旱区耕作模式调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耕作制度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为了达到持续高产所采取的全部农田技术措施,包括种植制度、土壤耕作制度以及田间管理制度等。耕作模式则具体体现了耕作制度的主要内容与方法,并与不同地区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紧密相关。一种耕作模式是否合理,必须适应该地区农艺要求,并随农艺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而不断完善与提高[3]。吉林省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生产基地,也是吉林省重点黑土地保护区,包括长春地区、四平地区、吉林地区和辽源地区。吉林省黑土总面积大约为110万hm2,占全国黑土总面积的1/5,其中耕地面积就有83.2万hm2。根据数据统计2014年,吉林省粮食总产量已经达到了706.56亿斤,位居全国第四名。但在我省粮食持续高产的背后,却要面临着黑土层里的有机质含量由历史上的4%—8%下降至2%—3%的现状。上百年的垦殖作业,特别是近60年的铧式犁耕翻作业和灭茬旋耕机旋耕作业,造成吉林省中部地区黑土层变薄、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理化性状变差、水土流失严重等、沙尘暴频繁、环境污染加剧等严重危害。2007年起吉林省加大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推广,历经10年的发展,截止到2016年7月底全省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推广面积已达到1011万亩,约占全省玉米播种面积的1/6。然而,吉林省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现状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进一步明确技术内容与模式,探索未来推进形式和发展路径。本文以四平地区梨树县和榆树市弓棚镇为研究基地,对比分析了翻耕法、旋耕法、松耕法的特点,分析了各种耕作方法的土壤理化指标、机具配套及作业效益等指标,确定了适于吉林省雨养农业特点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根据吉林省中部旱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在技术、装备、管理、资金、土地、人员等各方面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对策手段和实际有效的推广措施,为加快适于吉林省中部旱区雨养农业生态区域特征的耕作模式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郑乐[8](2018)在《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设计与试验》文中提出近年来,传统耕作方式引起的水土流失、扬尘和沙尘暴天气频发、生态恶化等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保护性耕作技术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在分析国内外保护性耕作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水稻种植中用工多、人工成本高、南方稻区土壤含水率高、秸秆量大韧性强等问题,将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水稻精量直播技术相结合,借鉴保护性耕作中条带旋耕理念,提出了一种双列正置驱动缺口圆盘破茬技术,研制了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对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的关键技术及部件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测定了土壤相关参数,对南方稻区水稻根茬复合体剪切特性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在对三种破茬圆盘进行离散元仿真和土槽试验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集双列正置驱动缺口圆盘破茬装置,平行四杆仿形机构、型孔轮式排种器和弹性地轮驱动于一体的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进行了田间性能试验和生产试验,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南方稻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要求,对南方稻区的土壤物理特性进行了测定,采用自制的剪切试验装置对水稻根茬-土壤复合体进行了剪切特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极限剪切应力与复合体的含水率呈二次多项式函数关系;与土壤容重呈幂函数关系;与根茬-土壤复合体直径呈二次多项式函数关系;与剪切速度呈对数函数关系。剪切位置距离根茬中心越远极限剪应力越小,切刃刃角越小极限剪切应力也越小。在4种形状的刃口切刀中,凹圆弧切刃的极限剪切应力最小。在剪切速度450 mm/min、含水率25%、切刃刃角15°时,极限剪切应力最小,为水稻根茬破茬开沟装置的设计提供了依据。(2)建立了南方稻区土壤和水稻秸秆的离散元模型,以三种类型的破茬圆盘刀、台车的前进速度和刀轴转速为试验因素进行了仿真试验,并通过土槽试验进行了验证,两种试验误差为12%30%。根据试验结果确定以缺口圆盘作为主要的破茬工作部件,据此设计了双列正置驱动缺口圆盘破茬装置并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在2025%之间、秸秆覆盖量小于0.6kg/m2、缺口圆盘直径Φ为435mm、驱动刀轴转速为350r/min、机具的前进速度为3.6 km/h时破茬装置的秸秆切断率和根茬率可以达到90%。(3)设计了一种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可同步完成驱动破茬、开沟、精量播种、覆土和镇压等作业。对水稻免耕旱穴直播机的破茬性能、开沟性能、排种器和传动系统等关键部件进行了田间试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机具前进速度增加时,水稻秸秆的切断率和根茬切破率下降,但在驱动刀轴的转速为450r/min时,前进速度2.8 km/h、3.6 km/h和前进速度4.3 km/h时,三种前进速度下秸秆切断率和根茬切破率都达到95%;在鞋靴式(锐角)、鞋靴式(钝角)、标准双圆盘、限深双圆盘和缺口双圆盘的开沟器对比性能试验中,限深双圆盘能开出深13cm、宽46cm的适宜水稻播种的种沟。在地轮滑移率试验中,在土壤含水率为23%,秸秆覆盖量为0.75kg/m2时,地轮滑移率在3%12%。以前进速度为影响因素,采用型孔轮式排种器进行了台架试验和田间试验,在前进速度为2.73.6 km/h时,穴粒数合格率为90.57%,穴距合格率为88.77%。当前进速度超过3.6 km/h时,田间试验的穴距合格率为80%左右。机具较优作业参数为:前进速度3.6km/h、刀轴转速350 r/min。(4)进行了机械免耕直播对水稻生长特性的影响试验和大田生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人工免耕撒播相比,机械免耕直播的出苗率高10%,实现了水稻免耕机械精量有序播种,成穴成行,满足水稻直播相关技术要求,与机械插秧和常规耕作机械直播相比产量降低约3%5%。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与人工免耕撒播、常规机械直播和机械插秧相比,每亩节约成本80100元。2017年,在湖南益阳大通湖区千山红农场进行了生产试验,采用甬优4149品种,水稻整体生长平衡,株高、穗形均匀,结实率高,无明显病害,平均亩产705.88kg,高于当地平均产量5%。
刘育荣[9](2018)在《不同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土壤水热条件及大豆产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世界上最为古老的农作物之一,大豆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用途,一直深受国人的喜爱。但我国大豆的生产已经不能自给自足,成为最大的大豆净进口国,我国现有的农业技术已经满足不了我们对大豆数量和质量日益增长的需求了,而黑龙江作为我国最大的“粮仓”,其大豆的农业生产就显得格外重要。秸秆是我国常见的有机肥料,其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多种营养元素,而且分布广泛且历史悠久,我国每年秸秆的产量高达9亿吨,但实际的利用率则很低,大量的秸秆被露天焚烧和浪费,其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农田安全等问题日趋严重。传统的耕作方式由于对土壤的频繁扰动,不仅仅会使土壤中,原本就稀少的养分更加容易流失,也会带来土壤的板结,环境的破坏等其他严重问题。本试验以哈尔滨地区典型“玉米-大豆”的轮作模式为研究对象,设置五种不同的秸秆还田+耕作方式的农田处理:传统耕作(TT)、免耕秸秆还田(NT)、免耕播种+苗期垄沟深松(NTS)、垄台深松灭茬+苗期垄沟深松(SCS)、翻埋+苗期垄沟深松(DS),对比出各处理对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土壤硬度及大豆产量的影响,以探究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土壤水热条件及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前期各处理土壤温度大小为:DS>SCS>TT>NT=NTS,处理DS相比于处理TT提高了5月至6月期间大豆土壤的温度,7月高温期时各处理大小为:TT>NTS>SCS>NT>DS,处理DS相比于其他各处理显着提高了大豆土壤的积温(p<0.05),7月22日时相比于处理TT的土壤积温、处理DS提高了20.51℃,处理NT、SCS、NTS分别降低11.59℃、22.24℃、24.72℃。处理DS在大豆生长前期,提高了土壤每日的极值温度。5月末至8月期间,处理NT和NTS也会发生推迟土壤最低温度出现的时间的现象,处理NT在前期提前了土壤每日最高温度出现的时间。处理NT在降雨过程中降温最小,升温最多,对土壤有一定保温的能力,处理TT在降雨期间土壤温度的波动较大。6月前的大豆生长期,处理NTS显着提高了土壤含水量(p<0.05),而处理DS则会使土壤含水量降低,在7月的气温高温期,各处理间无显着差异(p<0.05)。在播种前各处理间最大含水量从大到小依次为:TT>NT>DS>SCS>NTS,此时处理NT、DS、SCS、NTS分别低于TT处理3.61%、4.45%、4.51、4.61,随着气温的升高,处理NTS成为各处理间的最大含水量处理,每日最低含水量变化趋势和最大含水量变化趋势相同,各处理在前期相比于TT处理,会推迟最高含水量的出现时间而提前最低含水量的出现时间。降雨期间处理NTS一直处于较高的土壤含水量水平。各处理间土壤硬度差异主要存在0-30cm土层,处理NT和处理NTS在大豆生长前期,对比处理TT,会使土壤硬度增加,后期并无显着影响(p<0.05),处理SCS在前期会使土壤硬度增加,但效果不如处理NT和NTS,处理DS在全生育期都会降低垄台和垄帮的土壤硬度,处理NTS会降低垄沟土壤0-30cm的土层硬度,垄沟的其余情况与垄台、垄帮大体一致。各处理对大豆产量的影响存在差异,处理DS比处理TT高出24.48kg/亩,增产率为11.01%,差异未达显着水平(p<0.05),处理DS高出最低亩产NTS处理40.61kg/亩,增产率达19.69%,差异达到显着水平(p<0.05),其余各处理间均无显着差异(p<0.05)。
王倩[10](2018)在《保护性轮耕对渭北旱作麦田土壤水肥、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文中认为为了改变长期以来渭北旱塬盛行的粮田土壤传统翻耕和不合理施肥,实现稳定提高旱地有限降雨的就地入渗、土壤保蓄和高效利用,持续增进粮田抗旱、培肥和增产能力的目的,从而促进渭北旱塬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于2007-2017年在陕西合阳甘井试验站实施了旱作冬小麦田施肥与耕作二因素长周期定位试验,施肥处理包括常规施肥(CF)、平衡施肥(BL)、低肥(LF),耕作处理包括免耕/深松轮耕(NT/ST)、深松/翻耕轮耕(ST/CT)、翻耕/免耕轮耕(CT/NT)、免耕/免耕连耕(NT/NT)、深松/深松连耕(ST/ST)、翻耕/翻耕连耕(CT/CT)。本文依据2015-2016年和2016-2017年冬小麦2个生产年度试验观测数据,比较了不同施肥与轮耕模式对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土壤物理结构、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分析了冬小麦养分吸收及农艺性状、产量对土壤水肥变化的响应,为渭北旱塬筛选合理施肥与轮耕模式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施肥与保护性轮耕模式对麦田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长期施肥会导致土壤低湿层出现,常规施肥处理土壤低湿层达到220 cm深,平衡施肥为200 cm,低肥最低;连续10年小麦生产后,常规施肥较试验前平均土壤含水量降低了4.59%,平衡施肥、低肥分别增加了11.93%、11.04%;土壤蓄水量越冬前低肥处理下最高,越冬后平衡施肥较常规施肥和低肥高20.33%、7.69%。长期实施NT/ST、ST/CT、CT/NT 3种轮耕处理,平均土壤水分含量较试验前分别提高了12.44%、6.92%、10.69%,对照保护性连耕NT/NT、ST/ST处理提高了4.70%、4.62%,传统CT/CT降低了2.62%;从返青期开始,传统CT/CT与其他处理蓄水量差距逐渐增大。轮耕NT/ST能更有效的保蓄降雨,改善墒情,有利于水分在土壤深层的积蓄。(2)不同施肥与保护性轮耕模式对麦田土壤结构的影响长期轮耕较长期连耕可显着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轮耕NT/ST、ST/CT、CT/NT处理下的土壤容重比试验前分别降低了4.39%、3.95%、4.73%,连耕NT/NT、ST/ST、CT/CT增加了2.65%、1.55%、2.23%。力稳性团聚体、水稳性团聚体均在平衡施肥下含量最高;土壤扰动程度最小的NT/NT处理下力稳性团聚体含量最高,其次为NT/ST处理,水稳性团聚体NT/ST比ST/CT、CT/NT、NT/NT、ST/ST、CT/CT分别高出7.42%、1.83%、8.74%、6.01%、15.07%,NT/ST可显着增加0-30 cm土层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尤其是20-30 cm土层。(3)不同施肥与保护性轮耕模式对麦田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在3种施肥处理中,平衡施肥处理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钾含量均最高,常规施肥处理土壤碱解氮、速磷含量最高。不同耕作处理各养分指标均表现为随着土层的加深养分含量降低,整体以轮耕NT/ST处理下养分含量较高且各土层分布均匀,ST/CT与ST/ST处理能显着增加下层土壤养分含量,NT/NT处理使土壤表层养分含量较高。经过10年秸秆覆盖耕作,6种耕作处理下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全磷、速磷、全钾含量与试验前比较均有所提高,而土壤全氮较试验前平均降低了28.31%,土壤速钾含量轮耕NT/ST处理较试验前增加,轮耕ST/CT与CT/NT与试验前增加不明显,连耕NT/NT、ST/ST、CT/CT比试验前降低了3.43%、2.19%、5.54%。(4)不同施肥与保护性轮耕模式对冬小麦养分吸收和农艺性状的影响冬小麦生育前期常规施肥下植株养分含量较高,生育后期平衡施肥植株含氮率较常规施肥与低肥分别高1.30%、7.73%,含磷率高3.08%、13.56%。常规施肥下拔节期至抽穗期生物量高,而平衡施肥灌浆期至成熟期生物量增加幅度大。叶绿素含量平衡施肥较常规施肥和低肥增加了0.39%、7.35%,光合速率提高了24.76%、11.00%。冬小麦生育前期少免耕处理下植株含氮率高,中后期轮耕有利于根系深扎,促进养分吸收,轮耕NT/ST处理下植株含氮率、含磷率较其他处理平均分别高3.63%、6.24%。冬小麦生物量以ST/CT、NT/ST处理高,叶绿素含量NT/ST处理比其他处理平均高13.82%,(5)不同施肥与保护性轮耕模式对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3种施肥处理下平衡施肥较常规施肥和低肥穗数平均增加了4.59%、9.59%,穗粒数增加了1.93%、6.96%,千粒重增加了1.33%、3.69%,产量增加了9.56%、21.97%。6种耕作处理下轮耕较连耕穗数平均提高了8.90%,穗粒数提高了7.41%,千粒重提高了4.47%,以轮耕NT/ST最高。水分利用效率NT/ST处理比其他处理平均高8.26%。纯经济收益NT/ST>CT/NT>ST/CT>NT/NT>ST/ST>CT/CT,产投比为NT/ST>NT/NT>CT/NT>ST/CT>ST/ST>CT/CT。综上所述,长期实施平衡施肥与NT/ST处理能改善土壤物理结构,提高耕层土壤肥力质量,进而改善土壤降雨入渗和保水保肥能力,促进冬小麦对的养分吸收,从而实现旱地冬小麦的高产稳产,是渭北旱塬较适宜的施肥、轮耕模式。
二、保护性耕作在加拿大的研究及现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保护性耕作在加拿大的研究及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2)保护性耕作对土壤质量和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保护性耕作 |
1.3.1 保护性耕作概念 |
1.3.2 国外的保护性耕作技术 |
1.3.3 国内的保护性耕作技术 |
1.4 保护性耕作的技术效应研究 |
1.4.1 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
1.4.2 保护性耕作措施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试验处理设计 |
2.2.2 试验材料、育苗移栽方式与施肥处理 |
2.3 土壤样品的采集 |
2.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4.1 植株地上部分指标测定 |
2.4.2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测定 |
2.4.3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测定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保护性耕作措施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
3.1.1 叶面积指数 |
3.1.2 干物质积累量 |
3.1.3 叶绿素含量 |
3.1.4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 |
3.2 保护性耕作对稻田土壤肥力的影响 |
3.2.1 土壤有机碳 |
3.2.2 土壤全氮 |
3.2.3 土壤碳氮比 |
3.2.4 土壤速效养分含量 |
3.3 保护性耕作对稻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3.3.1 土壤细菌文库测序 |
3.3.2 土壤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 |
3.3.3 土壤细菌Venn图 |
3.3.4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 |
3.3.5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土壤碳氮含量的关系(RDA分析) |
3.4 相关性分析 |
3.4.1 水稻农艺性状与产量间的相关分析 |
3.4.2 产量与产量构成因子间的相关分析 |
3.4.3 水稻农艺性状与土壤养分间的相关分析 |
3.4.4 产量与土壤养分间的相关分析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免耕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4.1.2 稻草还田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4.1.3 不同剖面下土壤肥力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差异 |
4.1.4 免耕对土壤碳氮含量及其养分的影响 |
4.1.5 稻草还田对土壤碳氮含量及其养分的影响 |
4.1.6 免耕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4.1.7 稻草还田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4.1.8 保护性耕作下水稻生长、产量与土壤质量间的关系 |
4.2 结论 |
5 创新点与展望 |
5.1 创新点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生态安全和粮食保障双约束的休耕空间分区研究 ——以石漠化区砚山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文献回顾与述评 |
2.1 休耕耕地选择与准入 |
2.1.1 生态环境敏感土地休耕 |
2.1.2 边际土地与休耕 |
2.1.3 地块面积与休耕 |
2.1.4 耕地无差别式休耕 |
2.2 休耕规模测算与调控 |
2.2.1 政府宏观政策调控休耕规模 |
2.2.2 粮食需求变动影响休耕规模 |
2.2.3 休耕规模预测研究 |
2.3 休耕区域空间分布与优化 |
2.3.1 耕地资源与休耕区域分布 |
2.3.2 休耕区域空间布局研究 |
2.4 石漠化区耕地治理和休耕研究 |
2.4.1 石漠化区耕地治理模式研究 |
2.4.2 石漠化区耕地休耕研究 |
2.5 研究述评 |
第3章 理论支撑及研究框架 |
3.1 核心概念解析 |
3.1.1 历史文献对休耕的阐释 |
3.1.2 中国现代休耕制度的源起 |
3.1.3 本研究对休耕的界定 |
3.1.4 休耕类型划分 |
3.1.5 与休耕相近的其他概念 |
3.2 理论基础 |
3.2.1 土地生态安全理论 |
3.2.2 土地保护理论 |
3.2.3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
3.2.4 土地伦理理论 |
3.3 研究框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对象与数据处理 |
4.1 研究区选择及其概况 |
4.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4.1.2 自然条件与土地利用 |
4.1.3 经济与社会发展 |
4.2 研究区休耕试点进展 |
4.2.1 休耕面积与补助标准 |
4.2.2 休耕组织方式 |
4.2.3 休耕技术路径 |
4.2.4 休耕地培肥模式 |
4.2.5 休耕社会经济效应 |
4.3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3.1 数据库建设 |
4.3.2 经济社会统计数据 |
4.3.3 其他数据资料 |
第5章 生态安全视角下砚山县休耕迫切度及其空间分布 |
5.1 评价思路与方法 |
5.1.1 评价思路 |
5.1.2 评价方法 |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5.2.2 评价指标选取与释义 |
5.2.3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5.2.4 评价指标标准化 |
5.3 评价对象与评价单元的确定 |
5.3.1 评价对象 |
5.3.2 评价单元 |
5.4 休耕迫切度等级划分及空间分布 |
5.4.1 评价结果等级划分 |
5.4.2 不同等级休耕迫切度分析 |
5.4.3 各乡镇休耕迫切度分析 |
5.5 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粮食保障约束下砚山县可休耕规模预测及空间分布 |
6.1 粮食保障与研究设定 |
6.1.1 粮食保障内涵 |
6.1.2 休耕的粮食保障前提 |
6.1.3 研究设定 |
6.2 粮食保障约束下休耕规模预测 |
6.2.1 粮食保障约束下休耕规模预测模型 |
6.2.2 影响因素预测模型与方法 |
6.3 耕地保有量单因素预测 |
6.3.1 人口数量预测 |
6.3.2 粮食单产预测 |
6.3.3 复种指数预测 |
6.3.4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重预测 |
6.3.5 粮食自给率测定 |
6.3.6 人均粮食需求量测定 |
6.4 可休耕规模及空间分布 |
6.4.1 粮食保障约束下耕地保有量规模 |
6.4.2 粮食保障约束下砚山县可休耕规模 |
6.4.3 可休耕耕地空间分布 |
6.5 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生态安全和粮食保障双约束下休耕空间分区 |
7.1 研究思路及方法 |
7.1.1 县级土地分区与空间优化 |
7.1.2 休耕空间分区思路 |
7.1.3 休耕空间分区单元 |
7.1.4 休耕空间分区方法 |
7.2 分区结果与分析 |
7.2.1 分区结果 |
7.2.2 分区结果分析 |
7.3 分区结果检验 |
7.4 分区休耕方案与策略 |
7.5 讨论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8.4 石漠化区休耕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一:关于使用yaahp辅助决策软件计算休耕迫切度指标权重的说明 |
附件二:附图 |
附件三:附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4)黄土旱区12年定位施肥和保护性耕作对连作麦田蓄墒、培肥和增产效益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发展概况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3 研究进展 |
1.3.1 施肥与保护性耕作对土壤蓄墒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
1.3.2 施肥与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物理结构特性的影响 |
1.3.3 施肥与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养分特性的影响 |
1.3.4 施肥与保护性耕作对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施肥模式 |
2.2.2 保护性耕作模式 |
2.3 研究内容 |
2.3.1 不同降雨类型施肥-保护性耕作对麦田蓄墒和水分利用特征的影响 |
2.3.2 施肥-保护性耕作周期对麦田土壤团聚体结构动态变化的影响 |
2.3.3 施肥-保护性耕作周期对麦田土壤养分动态变化的影响 |
2.3.4 施肥-保护性耕作对冬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
2.4 测定指标和方法 |
2.4.1 降雨类型的划分 |
2.4.2 麦田蓄水量、休闲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测定与计算 |
2.4.3 麦田团聚体及其稳定性和破碎率的测定与计算 |
2.4.4 麦田养分含量的测定与计算 |
2.4.5 测产及经济效益的计算 |
2.5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2.6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不同降雨类型施肥-保护性耕作土壤蓄墒和水分利用效应 |
3.1 不同降雨类型保护性耕作对麦田休闲效率的影响 |
3.2 不同降雨类型保护性耕作对麦田休闲末期蓄水量的影响 |
3.3 不同降雨类型施肥-保护性耕作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3.1 不同降雨类型施肥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3.2 干旱型降雨施肥-保护性耕作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3.3 平水型降雨施肥-保护性耕作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3.4 丰水型降雨施肥-保护性耕作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4 不同降雨类型施肥-保护性耕作对冬小麦关键生育时期土壤蓄水量的影响 |
3.4.1 干旱型降雨施肥-保护性耕作对麦田关键生育时期蓄水量的影响 |
3.4.2 平水型降雨施肥-保护性耕作对麦田关键生育时期蓄水量的影响 |
3.4.3 丰水型降雨施肥-保护性耕作对麦田关键生育时期蓄水量的影响 |
3.5 不同降雨类型施肥-保护性耕作对关键生育时期蓄水量的相关分析 |
3.6 讨论 |
3.6.1 不同降雨类型和保护性耕作对麦田休闲效率及末期蓄水量的影响 |
3.6.2 不同降雨类型施肥-保护性耕作对关键生育时期水分利用的影响 |
3.7 小结 |
第四章 施肥-保护性耕作麦田土壤团聚体结构和周期改良效应 |
4.1 水稳性团聚体结构和周期改良效应 |
4.1.1 施肥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
4.1.2 施肥-保护性耕作周期对麦田0-20cm土层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
4.1.3 施肥-保护性耕作周期对麦田20-40cm土层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
4.2 施肥-保护性耕作模式对麦田0-40cm土层团聚体结构特性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施肥-保护性耕作周期对麦田水稳性团聚体结构和土层分布的影响 |
4.3.2 施肥-保护性耕作周期对麦田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施肥-保护性耕作麦田土壤养分含量和周期定向培育效应 |
5.1 土壤全氮含量和周期培育效应 |
5.1.1 施肥对土壤全氮的影响 |
5.1.2 施肥-保护性耕作周期对土壤全氮的影响 |
5.2 土壤全磷含量和周期培育效应 |
5.2.1 施肥对土壤全磷的影响 |
5.2.2 施肥-保护性耕作周期对土壤全磷的影响 |
5.3 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周期培育效应 |
5.3.1 施肥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5.3.2 施肥-保护性耕作周期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施肥-保护性耕作模式冬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 |
6.1 不同降雨类型施肥-保护性耕作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
6.2 施肥-保护性耕作对冬小麦产量稳定和可持续性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风沙土肥力及微生物多样性对保护性耕作的响应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
1.2.2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 |
1.2.3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1.2.4 保护性耕作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试指标及方法 |
2.4.1 土壤物理性状指标 |
2.4.2 土壤化学性状指标 |
2.4.3 土壤生物学性状 |
2.4.4 作物产量测定 |
2.4.5 水分利用效率 |
2.5 气象资料收集 |
2.6 数据处理 |
2.6.1 测序数据处理与优化 |
2.6.2 功能预测分析 |
2.6.3 生物信息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玉米生育期日降水量与日平均气温变化 |
3.2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
3.2.1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含水量垂直变化的影响 |
3.2.2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3.2.3 不同耕作措施对0-100cm土层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
3.2.4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 |
3.2.5 小结 |
3.3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 |
3.3.1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化学性状指标的显着性分析 |
3.3.2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3.3.3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 |
3.3.4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
3.3.5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
3.3.6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
3.3.7 小结 |
3.4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4.1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3.4.2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3.4.3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3.4.4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3.4.5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酶综合指数的影响 |
3.4.6 小结 |
3.5 不同耕作措施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及功能的影响 |
3.5.1 不同采样时期土壤理化性质变化 |
3.5.2 高通量测序序列深度分析 |
3.5.3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
3.5.4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
3.5.5 小结 |
3.6 不同耕作措施下微生物网络结构分析 |
3.6.1 不同耕作措施下微生物网络性质 |
3.6.2 网络拓扑结构和可视化 |
3.6.3 小结 |
3.7 不同耕作措施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3.7.1 不同耕作措施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7.2 不同耕作措施对水分产出率的影响 |
3.7.3 作物产量与土壤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
3.7.4 作物产量与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灰色关联分析 |
3.7.5 经济效益分析 |
3.7.6 小结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4.1.2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4.1.3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结构的影响 |
4.1.4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4.1.5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1.6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
4.1.7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
4.1.8 保护性耕作对微生物生态网络的影响 |
4.1.9 保护性耕作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4.1.10 综合讨论与未来研究展望 |
4.2 结论 |
4.2.1 保护性耕作改善风沙土物理性状 |
4.2.2 保护性耕作提高风沙土化学质量 |
4.2.3 保护性耕作提高土壤酶活性 |
4.2.4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
4.2.5 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
4.2.6 微生物生态网络结构 |
4.2.7 保护性耕作提高作物产量与经济效益 |
5 创新点 |
6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农田生态环境及小麦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研究背景 |
1.1 保护性耕作的内涵 |
1.2 保护性耕作的技术内容 |
1.3 保护性耕作在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2、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小麦生长的影响 |
2.1 对土壤结构的影响 |
2.2 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2.3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
2.4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小麦养分吸收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
2.5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3、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供试土壤性质 |
2、试验设计 |
3、供试品种、种植方式和肥料运筹 |
4、测定内容与方法 |
4.1 土壤养分测定 |
4.2 植株生长测定 |
4.3 植株累计吸收主要营养元素(NPK)测定 |
4.4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测定 |
4.5 数据分析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1、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1.1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1.2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耕层土壤养分的影响 |
1.2.1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耕层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1.2.2 耕作方式对耕层土壤全氮的影响 |
1.2.3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耕层土壤碱解氮的影响 |
1.2.4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耕层土壤速效磷的影响 |
1.2.5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耕层土壤速效钾的影响 |
1.2.6 对2018年稻后麦后土壤理化性质的方差分析 |
1.2.7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重金属及微量元素的影响 |
2、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麦季土壤供肥特性的影响 |
2.1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碱解氮的影响 |
2.2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速效磷的影响 |
2.3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速效钾的影响 |
3、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小麦植株生长性状的影响 |
3.1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小麦株高的影响 |
3.2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小麦成熟期植株性状的影响 |
3.3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小麦后期上三叶叶面积的影响 |
3.4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小麦上三叶SPAD值的影响 |
3.5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小麦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3.6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小麦氮磷钾吸收的影响 |
3.6.1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小麦植株含氮率和累积吸氮量的影响 |
3.6.2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小麦植株含磷率和累积吸磷量的影响 |
3.6.3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小麦植株含钾率和累积吸钾量的影响 |
4、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1、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2、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小麦植株生长性状的影响 |
3、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吉林省中部旱区耕作模式调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现状 |
1.3.2 国内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吉林省中部旱区农业生产现状分析 |
2.1 吉林省中部地区基本情况 |
2.1.1 地理及气候资源 |
2.1.2 土壤类型 |
2.1.3 水资源 |
2.1.4 农用土地资源 |
2.1.5 农业基本情况 |
2.2 吉林省中部旱区耕作方法概况 |
2.2.1 翻耕耕作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
2.2.2 旋耕耕作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
2.2.3 松耕耕作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
2.2.4 免耕耕作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
2.2.5 少耕耕作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
2.3 吉林省中部旱区主要耕作模式 |
2.3.1 传统农作 |
2.3.2 常规均匀垄作模式 |
2.3.3 宽窄行垄作模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吉林省中部旱区主要耕作模式调研分析 |
3.1 研究地区和分析方法 |
3.1.1 四平梨树县基本情况 |
3.1.2 榆树市弓棚镇基本情况 |
3.1.3 分析方法 |
3.2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物理化性质的影响的对比分析 |
3.2.1 土壤硬度 |
3.2.2 土壤容重 |
3.2.3 土壤持水量 |
3.2.4 土壤有机质含量 |
3.3 不同耕作模式下效益分析 |
3.3.1 三种耕作方法使用的机具对照 |
3.3.2 效益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吉林省中部地区耕作模式主要问题与建议 |
4.1 传统耕作模式存在的问题 |
4.1.1 形成厚而坚固的犁底层 |
4.1.2 水土流失严重 |
4.1.3 有机质变少,土壤肥力下降 |
4.1.4 生产成本高 |
4.2 保护性耕作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4.2.1 农户对保护性耕作的认识度不高,难以接受新鲜事物 |
4.2.2 缺乏保护性耕作区域性规划 |
4.2.3 配套农机具问题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设计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现状 |
1.3 国内外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发展及现状 |
1.4 国内外保护性耕作技术及机具的发展现状 |
1.4.1 国外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机具的研究现状 |
1.4.2 国内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机具的发展现状 |
1.4.3 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我国南方稻区的发展现状 |
1.4.4 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南方地区存在的问题 |
1.4.5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作用和意义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水稻茬地土壤参数测定及水稻根茬-土壤复合体剪切特性试验研究 |
2.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
2.2 水稻茬地土壤参数测定 |
2.2.1 土壤颗粒大小的测定 |
2.2.2 土壤含水率测定 |
2.2.3 土壤容重 |
2.2.4 土壤颗粒密度 |
2.2.5 土壤孔隙率 |
2.2.6 土壤内聚力和内摩擦系数的测定 |
2.2.7 土壤液塑限测定 |
2.2.8 土壤坚实度 |
2.2.9 结果与分析 |
2.3 水稻秸秆参数测定及切断试验 |
2.3.1 水稻秸秆参数测定 |
2.3.2 水稻秸秆切断转速试验 |
2.4 水稻根茬-土壤复合体结构特征及剪切特性试验研究 |
2.4.1 水稻根茬的外观形态以及结构特征 |
2.4.2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及装置 |
2.4.2.1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法 |
2.4.2.2 试验设备与装置 |
2.4.2.3 剪切极限测定 |
2.4.2.4 试验方法 |
2.4.3 试验设计 |
2.4.3.1 单因素试验设计 |
2.4.3.2 正交试验设计 |
2.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4.1 根土复合体含水率因素试验 |
2.4.4.2 根土复合体的土壤容重因素试验 |
2.4.4.3 水稻根茬直径对极限切割力的影响 |
2.4.4.4 切割位置对极限剪切应力的影响 |
2.4.4.5 剪切速度对极限剪切应力的影响 |
2.4.4.6 切刃刃角对极限剪切应力的影响 |
2.4.4.7 切刀形状对极限剪切应力的影响 |
2.4.4.8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并列正置驱动缺口圆盘破茬防堵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
3.1 国内外免耕播种机具破茬装置的研究现状 |
3.1.1 免耕播种机发生堵塞的形式 |
3.1.2 国外免耕机具防堵方案和防堵装置 |
3.1.3 国内免耕机具防堵方案和防堵装置 |
3.2 水稻茬地破茬防堵装置的设计与工作原理 |
3.2.1 破茬装置的初步选型和设计 |
3.2.2 刀片运动分析 |
3.2.3 驱动破茬防堵装置的功耗模型及其影响因素 |
3.2.3.1 建立目标函数 |
3.2.3.2 破茬装置功率计算 |
3.3 破茬装置的离散元仿真分析 |
3.3.1 离散元方法在土壤切削中的应用 |
3.3.2 驱动破茬装置的离散元模型 |
3.4 三种不同种类的圆盘破茬开沟性能土槽试验 |
3.4.1 试验设备 |
3.4.2 试验设计 |
3.4.3 结果与分析 |
3.5 稻茬地破茬装置的改进设计与参数优化 |
3.5.1 驱动圆盘尺寸设计 |
3.5.2 切割类型 |
3.5.3 砍切与砍滑切 |
3.5.4 圆盘刀滑切角的分析与设计 |
3.5.5 驱动圆盘刀安装角度设计与分析及有限元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整机设计 |
4.1 稻茬地水稻免耕精量穴旱穴直播机的设计依据 |
4.1.1 免耕栽培的农艺要求 |
4.1.2 免耕播种机工作要求 |
4.1.3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设计原则 |
4.2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工作原理与整机结构 |
4.2.1 整机结构 |
4.2.2 工作原理 |
4.2.3 主要技术参数 |
4.2.4 关键部件设计 |
4.2.5 传动设计 |
4.3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开沟播种装置的选型与设计 |
4.3.1 播种机开沟器概述 |
4.3.2 开沟器工作原理和结构设计 |
4.4 仿形机构设计 |
4.4.1 仿形机构方案的确定 |
4.4.2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播机平行四杆仿形机构 |
4.4.3 四连杆机构参数的确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田间性能试验和生产试验 |
5.1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田间性能试验 |
5.1.1 试验地块情况 |
5.1.2 破茬性能试验 |
5.1.3 开沟性能试验 |
5.1.4 排种器性能试验 |
5.1.5 地轮滑移率试验 |
5.2 水稻机械免耕精量直播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5.2.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5.2.2 调查的项目和方法 |
5.2.3 试验数据和分析 |
5.3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的田间生产试验 |
5.3.1 广东增城教学科研基地 |
5.3.2 广东惠州博罗水稻种植基地 |
5.3.3 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区千山红农场 |
5.3.4 经济效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6.3.1 机械免耕直播水稻的经验总结 |
6.3.2 机械免耕水稻直播在生产应该注意的问题 |
6.3.3 研究的不足和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博学位期间科研活动和发表的论文 |
(9)不同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土壤水热条件及大豆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保护性耕作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
1.2.2 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1.2.3 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土壤结构的影响 |
1.2.4 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土壤肥力及化学性质的影响 |
1.2.5 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土壤生物学及性状的影响 |
1.2.6 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作物生长及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
2.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自然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的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3.1.1 不同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土壤日平均温度的影响 |
3.1.2 不同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土壤积温的影响 |
3.1.3 不同秸秆与耕作方式对土壤每日极温的影响 |
3.1.4 不同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土壤每日极温出现时间的影响 |
3.1.5 不同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降雨时土壤温度的影响 |
3.2 不同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3.2.1 不同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土壤日平均含水量的影响 |
3.2.2 不同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土壤每日极值含水量的影响 |
3.2.3 不同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土壤每日极值含水量出现时间的影响 |
3.2.4 不同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土壤降雨期间含水量的影响 |
3.3 不同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土壤硬度的影响 |
3.3.1 不同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垄台土壤硬度的影响 |
3.3.2 不同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垄帮土壤硬度的影响 |
3.3.3 不同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垄沟土壤硬度的影响 |
3.4 不同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不同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4.2 不同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4.3 不同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土壤硬度的影响 |
4.4 不同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保护性轮耕对渭北旱作麦田土壤水肥、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保护性耕作的起源及发展 |
1.2.1 国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起源及发展 |
1.2.2 国内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
1.3 国内外保护性轮耕的研究概况 |
1.3.1 国外保护性轮耕研究概况 |
1.3.2 国内保护性轮耕研究概况 |
1.4 施肥与保护性耕作及轮耕模式的研究进展 |
1.4.1 施肥与保护性耕作及轮耕模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1.4.2 施肥与保护性耕作及轮耕模式对土壤结构的影响 |
1.4.3 施肥与保护性耕作及轮耕模式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1.4.4 施肥与保护性耕作及轮耕模式对冬小麦养分吸收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
1.4.5 施肥与保护性耕作及轮耕模式对冬小麦产量、WUE和经济收益的影响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2.5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5.1 土壤水分测定 |
2.5.2 土壤结构测定 |
2.5.3 土壤化学性质测定 |
2.5.4 冬小麦养分吸收和农艺性状测定 |
2.5.5 冬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测定 |
2.6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第三章 不同施肥与保护性轮耕模式对旱作麦田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 |
3.1 长期不同施肥与轮耕对麦田深层土壤剖面水分含量分布的影响 |
3.1.1 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麦田深层土壤剖面水分含量分布的影响 |
3.1.2 长期不同轮耕模式对麦田深层土壤剖面水分含量分布的影响 |
3.2 不同施肥与轮耕模式对麦田周年土壤水分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 |
3.2.1 不同施肥模式对麦田周年土壤水分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 |
3.2.2 不同轮耕模式对麦田周年土壤水分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 |
3.3 不同施肥与轮耕模式对麦田周年土壤蓄水量的影响 |
3.4 不同施肥与轮耕模式对小麦生育期耗水量的影响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施肥与保护性轮耕模式对旱作麦田土壤结构的影响 |
4.1 不同轮耕模式对麦田土壤容重和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
4.2 不同施肥与轮耕模式对麦田土壤团聚体含量的影响 |
4.2.1 不同施肥与轮耕模式对土壤力稳性团聚体含量的影响 |
4.2.2 不同施肥与轮耕模式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施肥与保护性轮耕模式对旱作麦田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5.1 不同施肥与轮耕模式对麦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5.2 不同施肥与轮耕模式对麦田土壤氮含量的影响 |
5.2.1 不同施肥与轮耕模式对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 |
5.2.2 不同施肥与轮耕模式对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
5.3 不同施肥与轮耕模式对麦田土壤磷含量的影响 |
5.3.1 不同施肥与轮耕模式对土壤全磷含量的影响 |
5.3.2 不同施肥与轮耕模式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
5.4 不同施肥与轮耕模式对麦田土壤钾含量的影响 |
5.4.1 不同施肥与轮耕模式对土壤全钾含量的影响 |
5.4.2 不同施肥与轮耕模式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施肥与保护性轮耕模式对小麦养分吸收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
6.1 不同施肥与轮耕模式对冬小麦植株养分含量的影响 |
6.1.1 不同施肥与轮耕模式对冬小麦植株含氮率的影响 |
6.1.2 不同施肥与轮耕模式对冬小麦植株含磷率的影响 |
6.2 不同施肥与轮耕模式对冬小麦累积吸氮量和吸磷量的影响 |
6.3 不同施肥与轮耕模式对冬小麦生物量的影响 |
6.4 不同施肥与轮耕模式对冬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6.5 不同施肥与轮耕模式对冬小麦旗叶光合速率的影响 |
6.6 讨论 |
6.7 小结 |
第七章 不同施肥与保护性轮耕模式对冬小麦产量、WUE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
7.1 不同施肥与轮耕模式对冬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的影响 |
7.2 不同施肥与轮耕模式对麦田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7.3 不同施肥与轮耕模式对冬小麦经济效益的影响 |
7.4 讨论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不同施肥与保护性轮耕模式对旱作麦田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 |
8.2 不同施肥与保护性轮耕模式对旱作麦田土壤结构的影响 |
8.3 不同施肥与保护性轮耕模式对旱作麦田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8.4 不同施肥与保护性轮耕模式对冬小麦养分吸收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
8.5 不同施肥与保护性轮耕模式对冬小麦产量、WUE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保护性耕作在加拿大的研究及现状(论文参考文献)
- [1]吉林省农户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研究 ——基于农户分化视角[D]. 洪鑫. 吉林农业大学, 2021
- [2]保护性耕作对土壤质量和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D]. 罗玉琼. 广西大学, 2020(02)
- [3]生态安全和粮食保障双约束的休耕空间分区研究 ——以石漠化区砚山县为例[D]. 陈展图. 西南大学, 2020(01)
- [4]黄土旱区12年定位施肥和保护性耕作对连作麦田蓄墒、培肥和增产效益的影响[D]. 于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5]风沙土肥力及微生物多样性对保护性耕作的响应机制[D]. 张华英.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8)
- [6]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农田生态环境及小麦生长的影响[D]. 陈丽. 扬州大学, 2019(02)
- [7]吉林省中部旱区耕作模式调研分析[D]. 赵义平. 吉林农业大学, 2018(03)
- [8]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设计与试验[D]. 郑乐.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9]不同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土壤水热条件及大豆产量的影响[D]. 刘育荣. 东北农业大学, 2018(02)
- [10]保护性轮耕对渭北旱作麦田土壤水肥、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D]. 王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