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P改变了什么

GMP改变了什么

一、GMP改变了什么(论文文献综述)

梁紫平[1](2021)在《整体运动知觉的老化及其相关的静息态脑功能改变》文中提出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老年人视知觉能力的变化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视知觉的损伤,尤其是视运动知觉的损伤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甚至是生命安全。其中,整体运动知觉在视运动知觉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老年人整体运动知觉的损伤可能反映了其认知能力的下降,甚至可以预测阿尔兹海默症临床评估的严重程度等。然而,目前关于整体运动知觉老化方面的研究仍有许多局限性。因此,本研究结合心理物理学方法、问卷调查法和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选取18~30岁的青年人和60岁以上的认知健康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典随机运动点阵范式,以被试在点阵任务中的运动一致性阈值为指标评估其对整体运动的知觉敏感性,系统地考察整体运动知觉的老化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老化的视觉机制以及神经基础。实验1的4个小实验(实验1a~d)分别采用水平、垂直、旋转和径向随机运动点阵,对青年人和无认知障碍的健康老年人的整体运动一致性阈值进行比较,发现老年组的整体运动一致性阈值显着高于青年组,且老年组水平向右、垂直向下、顺时针旋转和径向外扩条件下的整体运动一致性阈值显着高于相反方向的阈值。这些结果表明老年人整体运动知觉存在老化效应,且该老化效应存在方向特异性:水平向右、垂直向下、顺时针旋转和径向外扩方向的整体运动知觉老化程度更加严重。小实验1e采用实验内元分析技术,将实验1a~d的结果进行整合,对整体运动知觉老化的总效应进行估计,发现老年组与青年组整体运动一致性阈值之差的效应量显着大于0,说明老年人对整体运动的知觉敏感性存在普遍性的下降。实验2结合问卷调查信息和被试在随机点阵任务中的行为表现,采用最优尺度回归模型进行探索性分析,探索影响整体运动知觉老化的知觉主体因素。发现老年人和青年人的整体运动知觉受不同因素影响,体育锻炼、阅读活动均对老年人的整体运动知觉有积极作用,但这些因素不影响青年人的整体运动知觉。另外,性别因素也仅影响老年人的整体运动知觉,老年女性被试径向整体运动一致性阈值显着高于老年男性,而青年个体的整体运动一致性阈值之间不存在性别差异,且游戏因素只影响青年人的整体运动知觉。实验3使用知觉模板模型(PTM),以速度变化为外部噪声,探究整体运动知觉老化或者整体运动知觉效率下降的视觉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发现,在1°/s~9.5°/s的速度范围内,老年组的整体运动一致性阈值表现出高于青年组的总趋势,相对于青年组,老年组表征内部加法噪声和排除外部噪声能力变化的Aa和Af均大于1,且Aa>>Af,提示速度噪声下老年人整体运动知觉效率的下降是由于其内部加法噪声增强和排除外部噪声能力减弱共同作用导致的,其中内部加法噪声的增强更为严重。此外还发现,1)老年女性被试在中低等速度下的整体阈值显着高于老年男性被试,老年女性被试内部加法噪声显着高于老年男性被试,而两组被试排除外部噪声能力之间不存在显着差异;2)养生型锻炼组老年人阈值显着低于速度型锻炼组和无锻炼组,其内部加法噪声显着低于无锻炼组,也明显低于速度型和技能型锻炼组(未达到显着水平);3)有阅读习惯个体的阈值显着低于无阅读习惯个体,其内部加法噪声显着低于无阅读习惯个体;4)认知健康脑结构异常组老年人的整体运动一致性阈值显着高于脑结构正常组,其内部加法噪声更强、排除外部噪声能力更弱,其中内部加法噪声的增强更为显着。这些结果提示,适当的体育锻炼和阅读习惯有可能延缓整体运动知觉的老化,而行为学上整体运动知觉的下降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脑结构的亚临床病变。实验4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对无认知障碍、脑结构正常老年人和青年人安静状态下整体运动知觉加工相关脑区的功能活动特征及其与行为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老年被试左右楔叶、右侧枕下回和枕中回的局部一致性均显着低于青年被试,并且与个体的整体运动一致性阈值存在显着的负相关;老年组左右侧颞中回(MT/V5)的低频振荡幅度均显着低于青年组,左枕中回(V2)的低频振幅显着高于青年组,并且右侧颞中回和左枕中回的低频振幅与个体的整体运动一致性阈值存在显着的负相关;老年组V1区与右直回之间的功能连接强度,V2区与左中央旁小叶、右侧小脑上部、右眶部额下回和右额中回之间的功能连接强度,V3与左侧颞上回、左顶下缘角回和右中央后回之间的功能连接强度,MT/V5区与右舌回、左顶上回、右颞中回和左枕中回之间的功能连接强度均显着高于青年组,且这些功能连接均与个体的整体运动一致性阈值存在显着的正相关;老年组V1和V3、MT/V5,V2和V3、MT/V5,以及V3和MT/V5之间的功能连接强度均显着高于青年组,且均与个体的整体运动一致性阈值存在显着的正相关;老年组颞上回和颞下回大部分区域的节点度、节点效率和介数均显着低于青年组;老年组的“小世界”属性显着低于青年组,且该属性与个体的整体运动一致性阈值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这些结果表明老年人整体运动敏感性的降低与V1、V2、V3和MT/V5区的局部功能活动、功能连接强度,以及全脑的功能活动有关。综上所述,本研究的结果支持了整体运动知觉存在老化的观点,且首次证明这种老化存在方向特异性。老年人对整体运动的知觉敏感性的降低主要是其内部加法噪声增强和排除外部噪声能力减弱共同导致的,内部加法噪声加强更明显。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脑结构亚临床病变均影响其整体运动敏感性和知觉模板参数。在脑机制层面,老年人对整体运动的知觉敏感性的降低与V1、V2、V3和MT/V5区的局部功能活动、功能连接强度,以及全脑的功能活动有关。这些结果为完善整体运动知觉老化的理论基础,为实践中制定延缓整体运动知觉老化的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朱子良[2](2021)在《整体运动知觉老化及其视觉机制的脑灰质结构基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整体运动知觉(GMP)是一种重要的视知觉能力,指在一定的视觉场景中,个体将各个局部移动元素的轨迹整合成一个更有全局性的大刺激,并从中获取刺激运动速度和方向等信息。GMP的衰退可能反映或是引发其它认知功能的损害,可能会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尽管目前已经累积了大量GMP老化的行为学层面的证据,但我们仍然对其老化的视觉机制和潜在的神经基础缺乏清晰的认识。认知能力随年龄增长的衰退伴随着大脑灰质结构的改变。因此,本研究将对老年人GMP衰退及其视觉机制与脑灰质结构层面变化的关系进行探究,揭示GMP老化的脑机制。本研究采用经典的随机点阵范式(RDKs),获取了被试在两个正确率水平(70.71%和79.37%)和10种速度(1°/s-9.5°/s)下的运动一致性阈值(GMP行为指标);然后通过结构磁共振成像技术(s MRI)获取T1结构图像。研究1使用多体素模式分析(MVPA)对GMP老化相关的灰质结构变化进行了探讨。行为结果显示,老年人的运动一致性阈值显着高于年轻人,结果验证了GMP的老化现象。MVPA结果显示,老年人视觉背侧通路中左侧V3、右侧V5/MT和右侧顶内沟(IPS)的灰质体积信号能够有效预测出被试的运动一致性阈值,并且老年人在这些区域的灰质体积显着小于年轻人。此外,结果还显示视觉背侧通路之外如额顶等脑区灰质体积的减少与GMP衰退之间的关系,这可能反应的是大脑的补偿效应。研究2对GMP老化潜在的视觉机制及其脑灰质结构基础进行了探讨。首先通过知觉模板模型(PTM)拟合GMP的行为表现,揭示老年人GMP老化的视觉机制(内部加法噪声、内部乘法噪声和排除外部噪声的能力中的一种或多种),结果显示老年人的内部加法噪声更高,排除外部噪声的能力更弱。更重要的是,老年人更高的内部加法噪声与视觉背侧通路中左侧V3、右侧V5/MT更小的灰质体积具有显着的相关性。这表明老年人加工整体运动时抑制内部加法噪声能力的减弱,可能源自于视觉背侧通路相关脑区中灰质体积的改变。综上,本研究结果揭示了老年人GMP衰退及其视觉机制的脑灰质结构基础,对延缓GMP老化的实践并进而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郭静[3](2021)在《基于PyTorch的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辅助诊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综合征是指儿童入睡后因上气道异常阻塞影响儿童正常的呼吸和睡眠结构,使得儿童在夜晚出现打鼾、张嘴呼吸等症状,进而影响儿童后续的生长发育。调查显示儿童的患病率很高,并且如果不及早诊治患儿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影响儿童早期生长发育阶段的行为和智力养成。传统的标准诊断方法是利用多导睡眠监测(PSG),该方法需要患者提前预约,住院检查,检测时间较长,而且费用昂贵,此设备还未在全国医疗机构内大面积的普及。因此需要研究一种便捷的诊断方法,在患病早期就可以预先对该疾病进行识别,在患病早期及时治疗可节省患者的治疗成本。目前计算机辅助诊断领域还没有针对该疾病的研究。因此本文对现有的计算机辅助诊断人脸形态学疾病方法分析总结后,针对该疾病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对儿童的正侧脸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分析,对儿童是否患有OSA疾病进行分类,并且将已经确诊为OSA患儿的图像进行分级诊断,判别该患儿属于疾病的哪个严重等级。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及贡献如下:(1)结合医院采集OSA综合征患儿正、侧脸图像,根据诊断指南对图像进行分级整理,建立对应数据库。(2)基于Py Torch框架迁移学习大规模数据集上表现优秀的VGG16模型进行该综合征的儿童人脸图像辅助诊断,针对网络不同模块进行改进后共构建了五种模型,观察哪种模型针对该分类任务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经过实验分析,将儿童侧脸图像经过双线性拼接模型训练后,辅助诊断的准确率相比于前人所得的63.51%提高到68%。(3)基于构建的五种模型,针对已确诊为OSA患儿的脸部图像通过上述模型进行严重程度分级,以研究不同严重等级的儿童面部特征是否具有可区分性,实验数据分析可知,迁移学习VGG16模型对儿童正侧脸组合图像识别准确率可达58%。

王金荣[4](2021)在《空心挂面加工和品质的影响因素研究及机理探讨》文中研究说明面条是亚洲国家最重要的传统主食之一,其生产和食用历史已有4000多年。近几十年来国内面条产量激增,但是高端面条发展缓慢,这使得国内面条产业进入高产低质的瓶颈阶段。传统手工空心挂面是传统高端挂面的代表,因其易煮制、口感弹韧爽滑而备受消费者青睐。但是传统手工空心挂面复杂的加工工艺和高盐含量严重阻碍了其工业化发展。目前关于传统手工空心挂面的研究极少,没有足够的理论基础支持其实现低盐化、机械化生产。故本课题探究了传统手工空心挂面加工和品质的影响因素及机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酵母协同NaHCO3加工低盐机制空心挂面的改良工艺。首先,通过对比研究传统手工空心挂面和机制挂面在宏观品质、微观组分上的差异,明确影响传统手工空心挂面品质的关键组分。机制挂面的最佳蒸煮时间和蒸煮损失分别在480 s-540 s和7.64%-8.85%之间。传统手工空心挂面的最佳蒸煮时间和蒸煮损失分别显着(P<0.05)降低至255 s和6.14%。传统手工空心挂面的硬度、弹性、咀嚼性也均显着(P<0.05)高于机制挂面。传统手工空心挂面加工过程中存在的微生物代谢作用使其淀粉的结晶度、凝胶化焓、溶胀性升高,黏度性质下降,这些变化是传统手工空心挂面蒸煮时间短、蒸煮损失低、质构特性高的主要因素。此外,传统手工空心挂面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小孔结构和连续的面筋网络结构也是传统手工空心挂面易煮制,质构特性高的原因。其次,研究了盐、醒面时间对传统手工空心挂面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规律并从面筋蛋白理化性质的角度探究了盐、醒面时间对传统手工空心挂面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机理。随着盐添加量从0增加至5%,面团的动态流变学特性、拉伸强度、拉伸曲线面积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当盐添加量高于5%时,面团的动态流变学特性、拉伸强度开始下降。当盐添加量从0增加至5%时,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升高是因为盐添加量的增加促进了面团中非共价键作用、提高了GMP的量和弹性模量。当盐添加量高于5%时,面筋蛋白会发生过度聚集,使面团的粘弹性和拉伸性能下降。在醒面过程中面团的弹性模量、粘性模量、拉伸强度显着下降(P<0.05),而Tanδ、拉伸长度和拉伸面积显着升高(P<0.05),这些变化主要是因为醒面过程中面筋蛋白结构的松弛和麦醇溶蛋白的重聚集。再次,研究了食盐对传统手工空心挂面品质的影响,并对机理进行了探究。随着食盐添加量从3%增加至5%,传统手工空心挂面的蒸煮损失从6.14%升高至7.20%,弹性从21.22下降至16.98(g·s-1)。食盐添加量的增加抑制了微生物代谢引起的淀粉溶胀性的升高,这是传统手工空心挂面质构特性下降的主要因素。此外,由食盐添加量增加引起的面筋蛋白交联度的下降也是面条蒸煮损失升高、弹性下降的原因。此外,研究了酵母添加量、发酵次数、加水量、NaCl、NaHCO3对机制空心挂面空心结构、蒸煮品质和质构特性的影响。发酵可以使机制挂面产生小孔。随着酵母添加量从0增加至0.75%,机制空心挂面的最佳蒸煮时间从720 s下降至555 s,蒸煮损失从8.04%下降至6.64%;当酵母添加量继续增加至1%时,最佳蒸煮时间继续下降至525 s,而蒸煮损失升高至7.09%。酵母发酵显着(P<0.05)提高了机制空心挂面的弹性和咀嚼性;当酵母添加量为0.25%时,机制空心挂面的硬度也表现出显着的(P<0.05)升高趋势。与其他发酵方式相比,二次发酵(面浆发酵—面条发酵)更有利于形成小孔结构和缩短蒸煮时间,而且对机制空心挂面的表观品质无负面影响。当加水量超过35%时,机制空心挂面的硬度、弹性、咀嚼性均显着(P<0.05)下降。NaCl可以显着(P<0.05)缩短机制空心挂面的最佳蒸煮时间,提高机制空心挂面的弹性,但是也会使机制空心挂面的蒸煮损失显着升高(P<0.05)。NaHCO3不仅显着(P<0.05)缩短了机制空心挂面的最佳蒸煮时间,提高了机制空心挂面的硬度和咀嚼性,而且对蒸煮损失无明显影响。最后,通过添加NaHCO3对机制空心挂面品质进行了改良,并对改良机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当NaHCO3添加量从0增加至0.3%时,机制空心挂面的最佳蒸煮时间从405s下降至360 s,蒸煮损失从6.06%下降至5.52%,机制空心挂面的质构特性也表现出显着的升高趋势(P<0.05)。机制空心挂面蒸煮品质和质构特性的升高主要是因为NaHCO3促进了淀粉的凝胶化和面筋蛋白的交联。当NaHCO3添加量增加至0.4%时,机制空心挂面的蒸煮损失显着升高至6.42%,硬度和咀嚼性分别显着(P<0.05)下降至355g和1515g·s。这是因为添加0.4%的NaHCO3使机制空心挂面中的面筋蛋白发生了过度交联。通过在机制挂面加工过程中添加α-淀粉酶改变了面条中淀粉的结构和功能性质,从侧面探究了发酵引起的淀粉降解对机制空心挂面品质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添加α-淀粉酶使淀粉的结晶度和溶胀性升高,糊化黏度和回生值下降。这些变化显着(P<0.05)提高了面条的弹性,缩短了最佳蒸煮时间。此外,淀粉结构和功能性质的变化还会抑制面条煮制过程中面筋蛋白的交联。这一影响使面条的蒸煮损失升高,硬度、咀嚼性显着下降(P<0.05)。由此可见,淀粉酶解可以提高面条的弹性,但同时也会降低面条的硬度和咀嚼性。

黄兆慧[5](2021)在《功能表面活性剂离子液晶的构筑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离子液晶是指具有热致液晶性质的离子化合物,能够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自组装形成有序结构。相比于传统的由共价化合物形成的热致液晶,离子液晶具有合成简单、组分灵活和性质可调等优点,因此近年来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表面活性剂分子具有优异的自组装行为,并且通常含有较长的烷基链,因此可以作为离子液晶的柔性部分与不同的刚性基团结合,形成功能各异的离子液晶材料。离子液晶综合了各组分的优点,并且其高度有序的组装结构有利于优化材料的整体性能。目前,表面活性剂离子液晶存在种类较少、功能单一的缺点,因此需要探索更多功能基团与表面活性剂构筑离子液晶的可能性。在本论文中,我们以表面活性剂为基本构筑单元之一,通过选择不同的刚性功能基团与之结合,制备了一系列新型离子液晶,并对它们的形成条件、组装机理和性能进行了详细研究。论文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第一章,绪论。从介绍自组装的概念出发,阐述了自组装的特点及重要性;系统介绍了表面活性剂的概念、种类和自组装性质;总结了液晶尤其是热致液晶和离子液晶的概念、种类、性质和表征方法;综述了表面活性剂离子液晶的构筑基元、基本性质和功能应用;最后引出了本论文的立题思想、研究内容和意义。第二章,我们利用四庚基溴化铵((C7H15)4N+Br-)和K7PW11039制备了具有立方相结构的离子液晶[(C7H15)4N]7PW11O39,该离子液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较高的机械强度和粘度,在多种金属(如铜和铁)表面均具有很强的粘附力。离子液晶[(C7H15)4N]7PW11O39可粘附于金属表面作为防腐蚀涂层用于金属的保护。极化曲线测试表明,在酸性或高盐度的环境中,受涂层保护的金属腐蚀电压增大,腐蚀电流减小,耐腐蚀性增强。电化学阻抗测试表明金属表面覆盖离子液晶涂层后,电阻增大,电容减小,证明涂层抑制了金属的腐蚀。由于这种离子液晶对环境友好并且可以重复使用,因此有望应用于建筑或文物等金属材料的保护。第三章,我们利用不同链长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鸟苷5’-单磷酸二钠(GMP)相互作用,构筑了四种GMP-表面活性剂离子复合物。四种复合物均表现出热致液晶的性质,其中,表面活性剂烷基链较短的复合物形成的是近晶相(SmA)液晶,烷基链较长的形成的是矩形柱状相(Colr)液晶。钾离子的引入可以诱导SmA相或Colr相液晶转变为六角相(Colh)液晶,这主要是由于钾离子诱导复合物形成了 G-四联体所致。液晶相态改变的同时也诱导复合物的手性和荧光性质发生了变化。该体系所构筑的基于生物分子的离子液晶在制备智能发光材料和生物传感器等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第四章,我们选择两种含有不同双键数目的可聚合表面活性剂1-十一碳烯-3-甲基咪唑溴(C11VIMBr)和1-十二烷基-3-甲基咪唑溴(C12VIMBr),分别与MnCl2,GdCl3和HoC13相互作用,制备了一系列磁性可聚合表面活性剂。通过改变金属离子种类,获得了具有顺磁性或铁磁性的表面活性剂单体。磁性可聚合表面活性剂均表现出热致液晶的性质,液晶的微观结构随磁性反离子和有机阳离子种类的变化而变化。最后,我们将表面活性剂单体原位聚合,得到了具有纳米微观结构的磁性液晶薄膜,该薄膜能被磁铁吸引并移动,因此为开发磁响应性固体电解质或吸附剂提供了可能。第五章,我们以锰离子Mn(Ⅱ)与卤素形成的配合物为阴离子和发光中心,以不同链长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反离子制备了三种荧光磁性离子液晶。随着表面活性剂链长的增加,离子液晶在室温下的荧光颜色从绿色变为红色再转为黄色。温度的改变也能够引起离子液晶荧光颜色的变化,这主要是因为配合物离子的配位方式随温度发生了转变。荧光颜色的温度响应性具有快速、稳定和可逆的特点,而且在基于锰配合物发光的研究中鲜有报道。此外,离子液晶的发光强度表现出湿度和有机气体敏感性。将离子液晶负载于滤纸上可制得荧光滤纸,荧光滤纸完好地保留了离子液晶的荧光性质,可以用作温度指示器、湿度或有机气体传感器。

张月[6](2021)在《呈味核苷酸与EGCG及其蛋白络合物的相互作用对滋味的影响》文中指出滋味是茶叶感官品质的重要影响因子之一,是茶叶中水溶性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涩味和鲜味对整体滋味的影响最大。茶叶涩味主要来源于EGCG,鲜味主要来源于氨基酸类物质,但在实际研究中,生化成分含量与感官审评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矛盾,较多茶叶中EGCG含量较高却无明显涩味,游离氨基酸含量较高却无明显鲜味。有研究显示,白茶萎凋过程中呈味核苷酸含量大幅增加且参与了白茶鲜味呈现,但其呈味机理鲜有报道。本文旨在探究呈味核苷酸与EGCG及其蛋白络合物的相互作用,以期阐明茶汤的呈味机理。为茶叶加工技术改良、茶饮料加工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多种方法对茶叶中呈味核苷酸与EGCG和蛋白络合物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滋味影响,探究其相互作用产生的机理,进一步了解茶汤中鲜味和涩味,从而对全面解释茶叶滋味提供新的角度,为茶业加工提供理论支持和新的发展思路,在茶风味食物与饮料的研发过程中对EGCG涩味的掩盖提供新的方法。首先采用SDS-PAGE法探究IMP、GMP、EGCG对唾液蛋白的沉淀作用,在此基础上利用核磁共振技术确定IMP、GMP会与EGCG发生络合,通过粒径分析法探究了呈味核苷酸与EGCG及其蛋白络合物的混合溶液的稳定性和对主要粒子直径的影响,同时,利用光谱法分析了IMP、GMP与EGCG相互作用类型,对EGCG-BSA荧光淬灭类型、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数,最后通过电子舌技术采集IMP、GMP对EGCG涩味信号的影响和感官审评相结合,判断IMP、GMP对EGCG滋味的改变。主要结果如下:1、首先配制EGCG、IMP、GMP、EGCG-IMP、EGCG-GMP和EGCG-IMP-GMP六个样品溶液分别与唾液样品反应,体外模拟EGCG、呈味核苷酸与唾液在人口腔中的相互作用。结果证实EGCG可以与唾液蛋白络合形成沉淀,单一IMP、GMP不沉淀唾液蛋白。SDS-PAGE法探究IMP、GMP、EGCG对唾液蛋白的沉淀作用表明:单一IMP、GMP均可促进EGCG与唾液蛋白发生络合反应,IMP和GMP同时存在时对EGCG与唾液蛋白的促进作用更强。2、为分析呈味核苷酸IMP和GMP与EGCG络合作用的影响,试验固定EGCG浓度为2×10-5 mol/L,添加不同IMP、GMP浓度作为试验样品,采用激光纳米粒度分析仪对IMP、GMP与EGCG混合液进行粒径分析。通过粒径分析法探究了呈味核苷酸与EGCG及其蛋白络合物的混合溶液的稳定性和对主要粒子直径的影响,随IMP、GMP浓度增加,会与EGCG及BSA-EGCG发生络合反应,增大溶液中粒子直径,且可以使EGCG-IMP,EGCG-GMP,EGCG-IMP-GMP溶液更加稳定。根据以上结果推测呈味核苷酸也是茶汤醇厚度的重要贡献成分。3、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对IMP、GMP与EGCG单一成分和混合液的结构(包括构型、构象)进行测定、定性及定量分析。进一步证实IMP、GMP会与EGCG发生络合,IMP、GMP之间不存在相互作用,但均可改变EGCG的核磁共振波谱,产生一定程度的位移及氢键的互相作用,IMP、GMP同时存在时与EGCG结合效应更强。4、为探究呈味核苷酸IMP、GMP与EGCG相互作用的结合类型、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利用光谱法对IMP、GMP、EGCG、EGCG-BSA及其混合溶液进行了光谱测定,对IMP、GMP与EGCG相互作用的紫外吸收光谱结果进行计算分析,IMP,GMP与EGCG间只存在一种相互作用,推测是非共价结合可能为氢键结合。EGCG-IMP结合常数为0.01086,EGCG-GMP结合常数为0.10835,EGCG-IMP-GMP结合常数为0.03915。荧光发射光谱结果计算分析可得,呈味核苷酸IMP、GMP不能单独与BSA发生反应,但当两者同时存在时会降低BSA的荧光强度;GMP会率先与BSA-EGCG中的EGCG结合恢复BSA的荧光强度;IMP、GMP同时存在时对BSA及BSA-EGCG产生静态荧光淬灭,结合常数分别为0.6639、1.4932,结合位点数分别为1、1.5。5、以0.05 mg/m L的EGCG标准品溶液为试验水平,选取光谱反应差异显着的三个混合液样品进行电子舌检测,通过电子舌技术采集分析IMP、GMP对EGCG涩味信号的影响。试验水平下,随呈味核苷酸浓度增加,苦味和涩味均有上升,涩味升高程度明显大于苦味,但涩味回味值有降低趋势。IMP对EGCG涩味增加的幅度最大,IMP-GMP混合对EGCG涩味增加幅度最小,但整体看来,IMP对涩味值增加最小,GMP次之,IMP-GMP最大。由此推测呈味核苷酸对茶叶中鲜味的影响主要来源于与谷氨酸钠的协同增鲜效应。6、对三种滋味物质单体进行感官审评发现EGCG涩味较强,浓度高时微苦,回甘快;人舌对IMP甜味感知快,但持续时间较短;GMP在较低浓度时可产生涩感,浓度较高时产生甜味,回甘出现较慢且随时间延长增加。设置三组不同浓度的混合溶液进行感官审评,了解呈味核苷酸对EGCG滋味的影响,发现IMP、GMP的添加均可降低EGCG涩味,较高浓度IMP、GMP同时加入时混合溶液入口即甜,涩味减弱,回甘、生津效果好。

于晓彧[7](2021)在《STING相分离器负调控天然免疫》文中研究表明生物分子凝集体是细胞内无外膜包被的独立空间,可以通过液-液相分离(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LLPS)进行组装,富集特定生物大分子。凝集体通常会经历“成熟(maturation)”的过程,由液态转变为胶态或固体。凝集体在生化反应速率、反应特异性、调控蛋白质浓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虽然没有外膜包被,但凝集体与生物膜有许多联系。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是膜系统的重要组成元件,然而,至今尚未有ER跨膜蛋白本身形成凝集体的报道,也没有含有规律膜结构的凝集体被报道。在病毒感染时,细胞质内大量积累的DNA诱导了胞质双链DNA感受器环状GMPAMP合酶(cyclicGMP-AMP synthase,cGAS)的活化,cGAS作为启动元件,活化后合成了独特的第二信使环状GMP-AMP(cyclicGMP–AMP,cGAMP),cGAMP结合干扰素基因的激活基因(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STING,又被称为MITA、ERIS或MPYS),STING进一步激活TANK结合激酶1(TANK-binding kinase 1,TBK1)和干扰素调节因子3(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3,IRF3),IRF3转位进入细胞核,启动I型干扰素(type I interferon)的转录。本论文的研究发现了一种由ER跨膜蛋白STING形成的含膜生物分子凝集体,能够抑制cGAS-STING通路过度活化。DNA病毒感染细胞时,胞内cGAS活化后持续产生2’3’-cGAMP,当cGAMP浓度超过阈值时,诱导STING蛋白发生类似LLPS的蛋白沉积,在ER参与下,共同形成了有膜参与、无膜包被的凝集体。在凝集体内,ER膜呈现了规律性的拼图样结构、同心圆片层结构和无序纠缠的结构,同时发生流体-胶体的物理性质改变,捕捉胞内多余的STING与TBK1,抑制STING、TBK1与IRF3的相互作用,防止cGAS-STING通路过度活化,阻止I型干扰素过度产生。有趣的是,本论文发现微管抑制剂显着地破坏了STING凝集体的流体-胶体转变,显着增加了DNA病毒感染的细胞中I型干扰素的产生。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自激活STING突变体形成STING凝集体的能力大幅下降,说明形成STING凝集体能力不足可能是此类STING突变体过度活化的原因之一。因此,STING凝集体被命名为STING Phase-separator。本论文的研究发现了一种全新类型的生物分子凝集物,首次证明ER跨膜蛋白能够发生LLPS,证明凝集体内部可以存在规律性膜结构。另外,本论文的研究首次从生物分子凝集体的角度阐述了STING蛋白的活化与功能,发现了一种全新的STING负调控机制,为治疗STING过度活化相关的自身免疫疾病提供了新思路。在病毒感染时,多种类型的细胞内的膜系统会转化成立方膜结构,至今为止,立方膜结构的生物学功能仍是一个迷团,STING凝集体内部的拼图样膜结构与立方膜结构极其相似,本论文的发现也为寻找立方膜的功能提供了线索。

张卉[8](2020)在《核苷酸酶PTPN调控拟南芥及玉米抗旱分子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干旱作为主要的非生物胁迫之一,严重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干旱已经成为制约全球农业发展的巨大瓶颈,严重威胁世界粮食安全。由于植物具有不可移动性,所以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植物自身进化出一套独特的保护机制来抵御非生物胁迫,深入解析植物干旱响应调控机理对于改良植物耐旱性,尤其是培育耐旱作物具有重要意义。脱落酸(ABA)是一种天然生成的植物激素和生长调节剂,研究表明ABA在调控干旱胁迫应答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抗坏血酸(As A)是植物中主要的抗氧剂,有利于植物清除非生物胁迫所造成的氧化伤害,广泛报道参与植物抵御非生物逆境。尽管很多研究报道ABA和As A参与调控植物非生物逆境响应,但二者间是否存在联系,如何协同调控干旱胁迫应答至今仍然未知。本研究通过对本实验保存的140份未知功能的拟南芥磷酸酶类基因的TDNA插入突变体材料进行干旱表型筛选,鉴定了一个干旱敏感型突变体,并克隆了T-DNA插入所破坏的基因At PTPN(PTP-like Nucleotidase),进一步以At PTPN作为候选基因开展了系统性的基因功能验证和分子机理解析相关研究工作。系统发生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序列在各物种中相似性很高,极高的保守性预示着该基因可能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表达谱分析结果表明,At PTPN基因在多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并且其转录水平能够受到ABA以及干旱的诱导;表型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野生型材料,Atptpn突变体对外源ABA处理不敏感,对干旱胁迫更加敏感。在Atptpn突变体中外源表达At PTPN基因能够恢复Atptpn突变体的ABA不敏感表型以及干旱敏感表型。超量表达At PTPN显着增强拟南芥对ABA的敏感性以及对干旱胁迫的耐受性,证实At PTPN在调控植物干旱胁迫应答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序列比对,我们进一步发现并克隆了玉米基因组中与At PTPN序列相似性最高的基因Zm PTPN(氨基酸序列相同性达72%)。组成型过量表达Zm PTPN显着提高玉米苗期抗旱性。RNA干涉下调Zm PTPN表达则显着降低玉米苗期抗旱性,证明玉米Zm PTPN与拟南芥At PTPN功能相近,均为干旱胁迫应答反应中的正调控子。以上结果表明,PTPN抗旱功能在高等植物中十分保守。为了进一步解析PTPN调控植物耐旱分子机理,本研究进一步筛查了PTPN的作用底物,通过底物筛查我们发现PTPN蛋白具有典型的核苷酸酶活性,能够水解GDP/GMP/d GMP/IMP/d IMP等核苷酸,释放Pi。VTC2是植物As A生物合成途径中的限速酶,本研究发现,PTPN能够通过调控拟南芥中局部Pi的含量影响由VTC2控制的限速步骤,调控植物体内的As A合成。超量表达As A合成途径的限速酶编码基因VTC2能够显着提高植株的As A含量,提高拟南芥的抗旱性,并且部分依赖于At PTPN的功能。以上结果说明VTC2与At PTPN在As A生物合成和干旱胁迫应答反应中存在遗传互作。通过酵母单杂交实验,我们筛选到热激蛋白转录因子HSFA6a能够特异性结合At PTPN启动子上的HSE(heat shock factor binding element)位点,并激活其表达。遗传分析结果显示,HSFA6a调控ABA和干旱应答反应的功能部分依赖于At PTPN。综上所述,我们发现了一个全新的抗旱基因PTPN。一方面,该基因由HSFA6a介导参与ABA应答反应,另一方面该基因作为核苷酸酶调控As A的合成。该基因作为一个中枢分子,将ABA信号通路与As A合成通路结合起来,共同参与植物干旱胁迫应答反应。PTPN基因的发现及其抗旱机理解析,为作物抗旱品种选育提供新的遗传资源和理论依据。

任笑红[9](2020)在《基于道德约束的质量受权人对于劣质药品控制能力提升实证研究》文中认为近些年来,劣质药品泛滥已经成为全球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引起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劣质药品主要源于药品生产阶段,质量受权人是药品生产阶段的关键质量控制人员,提升质量受权人的控制能力能够有效减少劣质药品产生。道德与法律都具有约束社会个体行为的社会规范,道德约束是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基础,其约束范围更为广泛。本研究以药品生产企业的质量受权人为研究对象,旨在从道德约束角度探究如何在生产过程减少劣质药品,并基于内外部因素开展两项子研究:研究一关注质量受权人的工作任务,探究了在药品放行的工作任务中,质量受权人的承诺对于劣质药品放行决策的影响。采用实验情景与问卷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操控违规情景并测量质量受权人的道义论评价、目的论评价、道德判断及道德意图,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概念模型。结果显示,在严重违规和轻度违规情景下,质量受权人对于劣质药品拒绝放行意图受到道德判断(.65***/.64***)及目的论评价(-.30**/-.28**)显着影响、道德判断受到道义论评价(.43***/.59***)和目的论评价(-.55***/-.35***)显着影响、道义论评价受到职业承诺(.45***/.33***)和组织承诺(.32**/.16*)显着影响、目的论评价主要受到职业承诺(-.32***/-.36***)显着影响,组织承诺对于目的论评价没有显着影响。两种情景的配对样T检验结果显示,两个情景在道义论评价、目的论评价、道德判断、拒绝放行意图四个方面均有显着性差异。严重违规情景下,不同道德立场的质量受权人在拒绝放行意图上没有显着差异;轻度违规情景下,不同道德立场的质量受权人的拒绝放行意图具有显着差异。研究二关注质量受权人所在的任务环境。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与双加工理论,探究了道德型领导力如何影响质量受权人的工作焦虑和心理安全,从而进一步影响工作满意度,同时探究主动人格的调节作用。通过问卷测量质量受权人的道德型领导力、工作焦虑、心理安全、主动人格及工作满意度,并采用多元回归方法检验概念模型。研究结果,道德型领导力与的工作焦虑显着负相关(-.24***),和心理安全显着正相关(.43***),工作焦虑与工作满意度显着负相关(-.32***),心理安全与工作满意度显着正相关(.36***)。质量受权人的主动人格显着调节道德型领导力与心理安全和工作焦虑之间的关系。研究共得出五项主要结论。第一,加入承诺因素后的道德决策模型有力解释了质量受权人拒绝劣质药品放行的决策过程。第二,劣质药品生产过程的违规程度影响质量受权人的拒绝放行意图。相比严重违规情景的劣质药品,轻度违规情景下劣质药品被放行的风险更高。第三,不同道德立场的质量受权人对于劣质药品的拒绝放行意图不同。例如,情境主义者和绝对主义者对于劣质药品有更高的拒绝放行意图,尤其是在轻度违规情景下。第四,道德型领导力通过工作焦虑和心理安全影响质量受权人的工作满意度。第五,质量受权人的主动人格调节了道德型领导力与心理安全和工作焦虑之间的关系。实践启示分别从质量受权人、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管理部门三方面减少劣质药品提供了建议。本研究丰富了对于劣质药品控制的研究,基于道德视角探究了影响质量受权人对于劣质药品控制能力的内外部因素。第一,本研究从道德约束角度关注了劣质药品问题,通过对于被监管方关键人员的工作行为及态度的研究,为我国减少劣质药品提供了研究方向。第二,本研究建立了质量受权人对于劣质药品放行行为研究的理论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并提供了理论基础及实证证据。第三,通过道德型领导力对于质量受权人工作态度影响的研究,探索了其对于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同时也丰富了制药行业组织管理相关研究的经验证据。限于篇幅及研究主旨,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加以改进。首先,虽然本研究的质量受权人样本数量达到基本统计学要求,但未来还可以进一步增加样本量。其次,调查数据来自同一报告源,未来可以尝试从多来源收集数据。第三,研究借鉴的H-V模型指出了道德行为具有反馈机制,本次研究中没有涵盖此部分,未来可以进一步加入反馈机制,丰富道德决策研究。第四,本研究仅进行了道德型领导力研究,尚未考虑其它任务环境因素的影响。

王含贞[10](2020)在《粤港澳大湾区中成药上市许可的政策研究》文中指出

二、GMP改变了什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MP改变了什么(论文提纲范文)

(1)整体运动知觉的老化及其相关的静息态脑功能改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整体运动知觉概述
        1.1 整体运动知觉的相关概念
        1.2 整体运动知觉的研究范式
        1.3 整体运动知觉的知觉学习
        1.4 整体运动知觉的知觉学习机制
        1.5 整体运动知觉的生理基础
        1.6 整体运动知觉的影响因素
    2 整体运动知觉的老化
        2.1 样本的年龄选择
        2.2 整体运动知觉老化的行为结果
        2.3 整体运动知觉老化的影响因素
        2.4 整体运动知觉老化的认知和脑机制研究结果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及研究思路
    1 问题提出
        1.1 以往研究的不足
        1.2 研究方案
    2 研究框架及技术路线
        2.1 研究框架
        2.2 技术路线
    3 研究假设
    4 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4.1 研究意义
        4.2 创新之处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
    研究一 整体运动知觉的老化现象
        实验1a 整体运动知觉在左右平动方向上的老化
        1 实验目的
        2 研究方法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实验1b 整体运动知觉在上下平动方向上的老化
        1 实验目的
        2 研究方法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实验1c 整体运动知觉在不同旋转方向上的老化
        1 实验目的
        2 研究方法
        3 实验结果和讨论
        实验1d 整体运动知觉在不同径向运动方向上的老化
        1 实验目的
        2 研究方法
        3 实验结果和讨论
        实验1e 整体运动知觉老化的mini-meta分析
        1 实验目的
        2 研究方法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实验1 小结
    研究二 影响整体运动知觉老化的主体因素探析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数据预处理
        4 研究结果
        5 讨论
    研究三 整体运动知觉老化的视觉机制——基于知觉模板模型
        实验3a 基于知觉模板模型的整体运动知觉老化机制
        1 实验目的
        2 研究方法
        3 实验结果和讨论
        实验3b 个体因素对整体运动知觉老化视觉机制的影响
        1 实验目的
        2 研究方法
        3 实验结果和讨论
        实验3c 隐性脑结构异常对整体运动知觉老化视觉机制的影响
        1 实验目的
        2 研究方法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实验3 小结
    研究四 整体运动知觉老化和脑静息态功能改变
        1 实验目的
        2 研究方法
        3 fMRI数据处理
        4 实验结果
        5 讨论
第四部分 总讨论和结论
    1 总讨论
        1.1 整体运动知觉的老化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1.2 整体运动知觉老化的视觉机制及影响因素
        1.3 整体运动知觉老化和静息态脑功能改变
    2 研究的贡献与局限
        2.1 贡献
        2.2 局限与未来展望
    3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附录
    附录1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
    附录2 人脑连接组模板

(2)整体运动知觉老化及其视觉机制的脑灰质结构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整体运动知觉的界定
    2.2 整体运动知觉的神经机制
    2.3 整体运动知觉的老化
        2.3.1 整体运动知觉老化的行为证据
        2.3.2 整体运动知觉老化的视觉机制
        2.3.3 整体运动知觉老化的神经基础
3 问题提出
    3.1 已有研究的局限性
        3.1.1 整体运动知觉老化的灰质结构基础未明
        3.1.2 整体运动知觉老化视觉机制的灰质结构基础未明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意义
4 研究1:整体运动知觉老化的灰质结构基础
    4.1 研究目的及假设
    4.2 方法
        4.2.1 被试
        4.2.2 程序
        4.2.3 整体运动知觉的行为数据获取
        4.2.4 脑成像数据采集
        4.2.5 数据预处理
        4.2.6 数据分析
    4.3 结果
        4.3.1 行为结果
        4.3.2 MVPA结果
    4.4 讨论
5 研究2:整体运动知觉老化视觉机制的脑灰质结构基础
    5.1 研究目的与假设
    5.2 方法
        5.2.1 被试
        5.2.2 程序及数据获取
        5.2.3 数据处理
        5.2.4 数据分析
    5.3 结果
        5.3.1 运动一致性阈值结果
        5.3.2 PTM拟合结果
        5.3.3 噪声变化与灰质体积的相关
        5.3.4 潜在的中介效应分析
    5.4 讨论
6 总讨论
    6.1 老年人整体运动知觉衰退与灰质体积变化有关
    6.2 整体运动知觉老化视觉机制与灰质体积的关系
    6.3 创新、不足与展望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基于PyTorch的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辅助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人脸辅助诊断技术研究现状
        1.2.2 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辅助诊断技术相关研究
        1.2.3 关于OSA疾病的儿童人脸辅助诊断技术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1.4 论文章节安排
    1.5 本章小结
2.预备知识
    2.1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分类方法
    2.2 现代经典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2.2.1 LeNet-5网络
        2.2.2 AlexNet网络
        2.2.3 VGG网络
        2.2.4 ResNet网络
    2.3 迁移学习
    2.4 深度学习框架PyTorch
    2.5 本章小结
3.图像的收集与预处理
    3.1 人脸图像数据的采集
        3.1.1 面部图像采集
        3.1.2 伦理规定
        3.1.3 数据集的整理
    3.2 人脸图像预处理
        3.2.1 人脸对齐并裁剪
        3.2.2 光照校准
        3.2.3 图像增强
    3.3 数据增强
    3.4 本章小结
4.儿童OSA人脸辅助诊断
    4.1 问题定义
    4.2 实验流程
    4.3 基于迁移学习VGG16的儿童OSA人脸辅助诊断模型
    4.4 基于双线性网络的儿童OSA人脸辅助诊断模型
    4.5 实验分析
        4.5.1 分析依据
        4.5.2 OSA患儿的识别
        4.5.3 OSA患儿的分级诊断
    4.6 本章小结
5.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空心挂面加工和品质的影响因素研究及机理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面条的发展历史
    1.2 空心挂面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1.2.1 空心挂面的发展历史
        1.2.2 空心挂面的现状
    1.3 面条品质的影响因素研究
        1.3.1 加工工艺对面条品质的影响
        1.3.2 加工配方对面条品质的影响
    1.4 空心挂面的特点
        1.4.1 加工工艺
        1.4.2 配方
        1.4.3 品质
    1.5 本课题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5.1 本课题立题依据
        1.5.2 本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传统手工空心挂面与机制挂面品质及组分差异分析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机制挂面的制作
        2.3.2 传统手工空心挂面的制作
        2.3.3 蒸煮品质及质构特性的测定
        2.3.4 挂面中菌落总数及霉菌酵母的测定
        2.3.5 挂面中α-淀粉酶酶活的测定
        2.3.6 挂面中淀粉的提取
        2.3.7 淀粉晶体结构的测定
        2.3.8 淀粉及面条微观结构的观察
        2.3.9 淀粉凝胶化性质的测定
        2.3.10 淀粉溶胀性的测定
        2.3.11 淀粉糊化性质的测定
        2.3.12 SDS可萃取蛋白的分析
        2.3.13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两种挂面蒸煮品质的差异
        2.4.2 两种挂面质构特性的差异
        2.4.3 两种挂面中菌落总数及霉菌酵母的差异
        2.4.4 两种挂面中α-淀粉酶酶活的差异
        2.4.5 两种挂面微观结构的差异
        2.4.6 两种挂面中淀粉组分的差异
        2.4.7 两种挂面中蛋白质组分的差异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传统手工空心挂面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因素及机理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面团的制备
        3.3.2 面团动态流变学特性的测定
        3.3.3 面团拉伸特性的测定
        3.3.4 面团微观结构的观察
        3.3.5 麦谷蛋白大聚体(GMP)的提取
        3.3.6 GMP弹性模量的测定
        3.3.7 SDS可萃取蛋白(SDSEP)的分析
        3.3.8 蛋白质之间氢键作用的分析
        3.3.9 蛋白质之间疏水作用的分析
        3.3.10 SDS不可萃取蛋白(UPP)的分析
        3.3.11 麦谷蛋白大聚体(GMP)的分析
        3.3.12 数据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盐对传统手工空心挂面面团动态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3.4.2 盐对传统手工空心挂面面团拉伸特性的影响
        3.4.3 盐对传统手工空心挂面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机理研究
        3.4.4 醒面对传统手工空心挂面面团动态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3.4.5 醒面对传统手工空心挂面面团拉伸特性的影响
        3.4.6 醒面对传统手工空心挂面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机理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食盐对传统手工空心挂面品质的影响及机理探讨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传统手工空心挂面的制作
        4.3.2 蒸煮品质和质构特性的测定
        4.3.3 挂面中菌落总数及霉菌酵母含量的测定
        4.3.4 挂面中α-淀粉酶酶活的测定
        4.3.5 挂面中淀粉的提取
        4.3.6 淀粉晶体结构的测定
        4.3.7 淀粉凝胶化性质的测定
        4.3.8 淀粉溶胀性的测定
        4.3.9 SDS可萃取蛋白的分析
        4.3.10 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食盐对传统手工空心挂面蒸煮品质的影响
        4.4.2 食盐对传统手工空心挂面质构特性的影响
        4.4.3 食盐对传统手工空心挂面中菌落总数及霉菌酵母的影响
        4.4.4 食盐对传统手工空心挂面中α-淀粉酶酶活的影响
        4.4.5 食盐对传统手工空心挂面中淀粉组分的影响
        4.4.6 食盐对传统手工空心挂面中蛋白质组分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机制空心挂面加工工艺及影响因素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不同酵母添加量的机制空心挂面的制作
        5.3.2 不同发酵次数的机制空心挂面的制作
        5.3.3 不同加水量的机制空心挂面的制作
        5.3.4 含有不同盐的机制空心挂面的制作
        5.3.5 蒸煮品质和质构特性的测定
        5.3.6 数据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酵母发酵对机制空心挂面品质的影响
        5.4.2 发酵次数对机制空心挂面品质的影响
        5.4.3 加水量对机制空心挂面品质的影响
        5.4.4 不同盐(NaCl、NaHCO_3)对机制空心挂面品质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机制空心挂面品质调控及机理研究
    6.1 前言
    6.2 实验材料及仪器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仪器
    6.3 实验方法
        6.3.1 不同NaHCO_3添加量的机制空心挂面的制作
        6.3.2 不同α-淀粉酶添加量的机制挂面的制作
        6.3.3 蒸煮品质及质构特性的测定
        6.3.4 淀粉晶体结构的测定
        6.3.5 淀粉溶胀性的测定
        6.3.6 淀粉糊化性质的测定
        6.3.7 淀粉凝胶化性质的测定
        6.3.8 自由巯基含量的测定
        6.3.9 SDS-凝胶电泳
        6.3.10 SDS可萃取蛋白的分析
        6.3.11 数据分析
    6.4 结果与讨论
        6.4.1 NaHCO_3对机制空心挂面蒸煮品质的影响
        6.4.2 NaHCO_3对机制空心挂面质构特性的影响
        6.4.3 NaHCO_3对机制空心挂面pH值的影响
        6.4.4 NaHCO_3对机制空心挂面中淀粉组分的影响
        6.4.5 NaHCO_3对机制空心挂面中蛋白质组分的影响
        6.4.6 α-淀粉酶对机制挂面蒸煮品质的影响
        6.4.7 α-淀粉酶对机制挂面质构特性的影响
        6.4.8 α-淀粉酶对机制挂面中淀粉组分的影响
        6.4.9 α-淀粉酶对机制挂面中蛋白质组分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及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Ⅰ: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Ⅱ:论文附图

(5)功能表面活性剂离子液晶的构筑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自组装概述
    1.2 表面活性剂
        1.2.1 表面活性剂的定义与分类
        1.2.2 表面活性剂的性质
        1.2.3 表面活性剂聚集体结构
    1.3 液晶
        1.3.1 液晶的定义
        1.3.2 液晶的分类
        1.3.2.1 溶致液晶
        1.3.2.2 热致液晶
        1.3.2.2.1 向列相热致液晶
        1.3.2.2.2 近晶相热致液晶
        1.3.2.2.3 柱状相热致液晶
        1.3.2.2.4 立方相热致液晶
        1.3.3 液晶的表征手段
        1.3.3.1 偏光显微镜
        1.3.3.2 小角X射线散射
        1.3.3.3 其它表征手段
    1.4 离子液晶
        1.4.1 离子液晶的定义与性质
        1.4.2 表面活性剂离子液晶
        1.4.2.1 金属离子-表面活性剂离子液晶
        1.4.2.2 多金属氧酸盐-表面活性剂离子液晶
        1.4.2.3 生物分子-表面活性剂离子液晶
        1.4.2.4 聚电解质-表面活性剂离子液晶
    1.5 论文的立题思想、研究内容和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表面活性剂-多金属氧酸盐离子液晶的构筑及在金属防腐领域的应用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
        2.2.2 POM-表面活性剂复合物的制备
        2.2.3 表征方法
        2.2.4 冷冻蚀刻透射电子显微镜(FF-TEM)表征
        2.2.5 流变学测试
        2.2.6 粘附力测试
        2.2.7 酸性环境中金属的防腐蚀测试
        2.2.8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
        2.2.9 极化曲线测试
        2.2.10 电化学阻抗(EIS)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基于POMs的离子液晶的制备与表征
        2.3.2 离子液晶的微观结构
        2.3.3 离子液晶的形成机理
        2.3.4 离子液晶的流变性质
        2.3.5 离子液晶的防腐蚀性能
        2.3.6 极化曲线和EIS测试
        2.3.7 等效电路
        2.3.8 防腐蚀机理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表面活性剂-鸟苷磷酸盐复合物热致液晶的构筑与结构调控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
        3.2.2 GMP-表面活性剂复合物的制备
        3.2.3 GMP-表面活性剂-K~+复合物的制备
        3.2.4 表征方法
        3.2.5 小角和广角X射线散射(SAXS,WAXS)测试
        3.2.6 流变学测试
        3.2.7 圆二色光谱(CD)表征
        3.2.8 荧光光谱测试
        3.2.9 分子长度计算
    3.3 结果与讨论
        3.3.1 GMP-表面活性剂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3.3.2 热致液晶性质
        3.3.3 复合物的热稳定性和相转变温度
        3.3.4 流变学性质
        3.3.5 K~+诱导液晶相态转变
        3.3.6 热致液晶的相转变机理
        3.3.7 手性和荧光性质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磁性可聚合表面活性剂的热致液晶行为与磁性液晶薄膜的构筑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药品
        4.2.2 C_(11)VIMBr的制备
        4.2.3 可聚合磁性表面活性剂的制备
        4.2.4 表面张力测试
        4.2.5 电导率测试
        4.2.6 流变学测试
        4.2.7 磁性液晶薄膜的制备
        4.2.8 小角X射线散射(SAXS)测试
        4.2.9 表征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磁性可聚合表面活性剂的制备与表征
        4.3.2 表面活性
        4.3.3 热致液晶行为
        4.3.4 热致液晶的粘度
        4.3.5 磁性液晶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具有温度、湿度和有机气体多重刺激响应性的荧光磁性离子液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药品
        5.2.2 [C_8VIM]Br的合成
        5.2.3 荧光磁性离子液晶的制备
        5.2.4 荧光试纸的制备
        5.2.5 不同湿度环境中荧光光谱的测试
        5.2.6 不同有机气体中荧光光谱的测试
        5.2.7 乙醇-水混合气体中荧光光谱的测定
        5.2.8 荧光磁性离子液晶的聚合
        5.2.9 小角X射线散射(SAXS)测试
        5.2.10 表征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离子液晶的形成与表征
        5.3.2 离子液晶的磁性
        5.3.3 离子液晶的荧光性质
        5.3.4 温度对荧光性质的影响
        5.3.5 温度诱导荧光颜色转变的机理
        5.3.6 温度诱导荧光颜色转变的应用
        5.3.7 湿度对荧光性质的影响
        5.3.8 有机气体对荧光性质的影响
        5.3.9 乙醇-水混合气体对荧光性质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附件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呈味核苷酸与EGCG及其蛋白络合物的相互作用对滋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滋味概述
    1.2 茶叶中的涩味和鲜味物质
    1.3 呈味核苷酸的研究进展
    1.4 滋味物质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1.4.1 滋味物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1.4.2 滋味物质的相互作用
    1.5 研究目的意义
    1.6 研究方案
2 药品试剂与方法
    2.1 药品试剂
    2.2 仪器与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溶液配制
        2.3.2 SDS-PAGE凝胶电泳法
        2.3.3 粒径分析
        2.3.4 核磁共振检测
        2.3.5 光谱分析
        2.3.6 电子舌分析
        2.3.7 感官审评分析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呈味核苷酸、EGCG单体及混合物对唾液蛋白的沉淀作用比较
    3.2 呈味核苷酸与EGCG及其蛋白络合物相互作用对溶液粒径的影响
        3.2.1 呈味核苷酸与EGCG的相互作用对粒径的影响
        3.2.2 呈味核苷酸与EGCG、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对粒径的影响
    3.3 IMP、GMP与 EGCG相互作用对核磁共振波谱的影响
    3.4 光谱法分析呈味核苷酸与EGCG及其蛋白络合物的相互作用
        3.4.1 各滋味物质单体的紫外吸收光谱
        3.4.2 呈味核苷酸与EGCG相互作用的紫外吸收光谱特征
        3.4.3 呈味核苷酸与EGCG相互作用的结合方式及结合常数计算
        3.4.4 呈味核苷酸与EGCG蛋白络合物相互作用的紫外吸收光谱特征
        3.4.5 呈味核苷酸与EGCG蛋白络合物相互作用的荧光发射图谱特征
        3.4.6 呈味核苷酸与EGCG蛋白络合物相互作用荧光淬灭类型,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的计算
        3.4.7 混合样品物质添加顺序对荧光光谱的影响
    3.5 呈味核苷酸与EGCG相互作用的电子舌信号特征
    3.6 呈味核苷酸与EGCG相互作用对滋味的影响
4 讨论
    4.1 IMP、GMP、EGCG对唾液蛋白的沉淀效果
    4.2 呈味核苷酸与EGCG相互作用对混合体系中化合物粒径的影响
    4.3 呈味核苷酸与EGCG及其蛋白络合物相互作用的结合方式分析
    4.4 呈味核苷酸对EGCG涩味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STING相分离器负调控天然免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和缩写对照表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1 天然免疫简介
        1.1.1 Toll样受体
        1.1.2 RIG-I样受体
        1.1.3 NOD样受体
    1.2 cGAS-STING信号通路
        1.2.1 cGAS,cyclicGMP-AMP synthase简介
        1.2.2 CDNs,cyclic dinucleotides,环化二核苷酸简介
        1.2.3 STING,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 protein简介
        1.2.4 STING功能获得型突变相关疾病
    1.3 生物分子凝集体简介
        1.3.1 无膜包被细胞器
        1.3.2 生物分子凝集体依赖分子间的多价作用形成
        1.3.3 生物分子凝集体的主要功能
        1.3.4 生物分子凝集体与膜系统
    1.4 立方膜结构简介
        1.4.1 膜的多样性与对称性
        1.4.2 自然界中的立方膜结构
        1.4.3 立方膜结构的生物学功能
    1.5 研究课题的研究意义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2.1 细胞系与细胞培养
    2.2 病毒扩增与感染
    2.3 抗体制备
    2.4 构建稳转细胞系
    2.5 免疫荧光与活细胞成像实验
    2.6 Digitonin细胞穿孔法
    2.7 免疫共沉淀(Co-IP)、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2.8 I型干扰素生物活性检测(Type I interferon bioassay)
    2.9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
    2.10 荧光漂白恢复实验
    2.11 光激活opto Droplet实验
    2.12 免疫电镜(Immunoelectron microscopy,IEM)
    2.13 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SEM-FIB)
    2.14 APEX实验
    2.15 蛋白表达与纯化
    2.16 STING蛋白相分离体外实验
    2.17 体外STING、TBK1、IRF3 活化实验
    2.18 LC-MS检测2’3’-cGAMP浓度
    2.19 测定细胞内相图
    2.20 量化统计与数据分析
第三章 实验结果
    3.1 cGAS激活诱导STING形成内质网相关凝集体
    3.2 STING凝集体发生流体-胶体转变
    3.3 诱导STING相分离的关键结构域
    3.4 cGAMP和二价锰离子促进STING相分离与胶态转变
    3.5 STING相分离诱导拼图样内质网膜结构
    3.6 STING拼图样膜结构通过两种途径形成
    3.7 拼图样膜结构局限了STING分子的自由移动
    3.8 STING拼图样膜结构捕捉了TBK1,而非IRF3
    3.9 STING Phase-separator负调控cGAS-STING通路
    3.10 STING相关的自身免疫病中缺乏STING凝集体
第四章 论文总结
第五章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8)核苷酸酶PTPN调控拟南芥及玉米抗旱分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干旱的概念及类型
    1.2 植物应对干旱的策略
        1.2.1 植物的主要“逃旱”机制
        1.2.1.1 干旱对植物根系形态及功能的影响
        1.2.1.2 干旱对植物叶片形态及功能的影响
        1.2.2 植物的主要“耐旱”机制
        1.2.2.1 抗氧化系统
        1.2.2.2 渗透调节系统
    1.3 植物激素与干旱胁迫
        1.3.1 参与干旱胁迫应答的主要植物激素—脱落酸(ABA)
        1.3.2 ABA信号通路
    1.4 HSF转录因子家族
        1.4.1 HSF转录因子的序列特征及分类
        1.4.2 HSF转录因子与非生物胁迫
    1.5 植物核苷酸酶研究进展
    1.6 抗坏血酸
        1.6.1 抗坏血酸的发现
        1.6.2 抗坏血酸的结构和性质
        1.6.3 植物中抗坏血酸的合成途径
        1.6.3.1 D-甘露糖/L-半乳糖途径
        1.6.3.2 其他合成途径
        1.6.4 抗坏血酸与非生物胁迫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及方法
    2.1 植物材料
    2.2 所用菌株
    2.3 材料种植
        2.3.1 拟南芥材料种植
        2.3.2 玉米材料种植
    2.4 遗传材料的构建及鉴定
        2.4.1 拟南芥AtPTPN超量表达和回补材料
        2.4.2 拟南芥AtPTPN Crispr-CAS9 编辑材料
        2.4.3 拟南芥VTC2基因超量表达材料
        2.4.4 拟南芥HSFA6a基因超量表达材料
        2.4.5 拟南芥AtPTPNpro-GUS材料
        2.4.6 玉米ZmPTPN超量表达材料
        2.4.7 玉米ZmPTPN RNAi干扰材料
    2.5 进化分析
    2.6 拟南芥材料干旱表型考察
        2.6.1 存活率
        2.6.2 离体叶片失水率
    2.7 玉米材料干旱表型考察
    2.8 拟南芥材料ABA敏感性考察
        2.8.1 子叶变绿率
        2.8.2 气孔导度检测
    2.9 拟南芥材料甘露醇敏感性考察
    2.10 亚细胞定位
        2.10.1 载体构建
        2.10.2 拟南芥原生质体分离及转化
        2.10.3 共聚焦显微镜成像
    2.11 GUS染色
    2.12 表达量分析
        2.12.1 转录水平表达量分析-qRT-PCR
        2.12.2 蛋白水平表达量分析-Western blot
    2.13 核苷酸酶活性鉴定
        2.13.1 昆虫表达系统体外表达蛋白
        2.13.2 核苷酸酶活性检测实验
    2.14 酵母单杂交
    2.15 凝胶阻滞实验(EMSA)
        2.15.1 原核蛋白表达及纯化
        2.15.2 EMSA
    2.16 ChIP-PCR
    2.17 荧光素酶活性检测
    2.18 小分子检测
        2.18.1 脯氨酸(Proline)检测
        2.18.2 丙二醛(MDA)检测
        2.18.3 花青素(Anthocyanin)检测
        2.18.4 过氧化氢(H2O2)检测
        2.18.5 可溶性无机磷(pi)检测
        2.18.6 抗坏血酸(AsA)检测
        2.18.7 脱落酸(ABA)检测
第三章 核苷酸酶PTPN调控拟南芥及玉米抗旱分子机理研究
    3.结果与分析
        3.1 拟南芥干旱敏感型突变体Atptpn的发现及鉴定
        3.2 拟南芥AtPTPN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3.3 拟南芥AtPTPN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3.3.1 转录水平表达情况
        3.3.2 AtPTPN蛋白亚细胞定位
        3.4 PTPN遗传材料干旱相关表型鉴定
        3.4.1 Atptpn突变体对外源ABA的敏感性以及对干旱的耐受性降低
        3.4.2 Atptpn突变体对渗透胁迫的耐受性降低
        3.4.3 表达外源AtPTPN基因恢复Atptpn突变体的ABA及干旱表型
        3.4.4 AtPTPN超量表达提高植株对ABA敏感性及抗旱性
        3.4.5 ZmPTPN超量表达提高玉米抗旱性
        3.4.6 RNA干扰ZmPTPN表达降低玉米抗旱性
        3.5 PTPN核苷酸酶活性检测
        3.5.1 核苷酸酶活性鉴定
        3.5.2 PTPN核苷酸酶的酶学特性
        3.6 AtPTPN调控拟南芥抗坏血酸(AsA)的合成
        3.7 HSFA6a结合AtPTPN启动子并调控其表达
        3.8 HSFA6a与 AtPTPN在 ABA及干旱应答反应中存在遗传互作
        3.9 PTPN参与调控拟南芥及玉米的耐低磷反应
第四章 讨论
    4.1 PTPN调控拟南芥及玉米抗旱的分子机理
        4.1.1 PTPN是一个全新的核苷酸酶编码基因
        4.1.2 PTPN调控植物抗氧化系统
        4.1.3 PTPN是连接ABA信号通路与AsA合成途径的中间枢纽
    4.2 PTPN功能的多效性
    4.3 应用前景及未来研究方向
        4.3.1 应用前景
        4.3.2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附表
附录Ⅱ 部分实验详细操作步骤
附录Ⅲ 作者简介
致谢

(9)基于道德约束的质量受权人对于劣质药品控制能力提升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拟解决的研究问题
        1.1.4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技术路线
    1.3 创新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劣质药品
        2.1.1 劣质药品定义
        2.1.2 英文研究综述
        2.1.3 中文研究综述
        2.1.4 劣质药品研究总结
    2.2 质量受权人
        2.2.1 质量受权人制度
        2.2.2 英文研究综述
        2.2.3 中文研究综述
        2.2.4 质量受权人研究总结
    2.3 道德决策机制理论综述
        2.3.1 道德决策概念
        2.3.2 道德决策模型
        2.3.3 道德立场理论
        2.3.4 理论应用
    2.4 工作满意度影响机制理论综述
        2.4.1 工作满意度概念及影响因素
        2.4.2 社会信息加工理论
        2.4.3 资源保存理论
        2.4.4 期望理论
第3章 控制劣质药品的理论研究框架
    3.1 影响劣质药品控制的因素
        3.1.1 关键人员
        3.1.2 影响因素分析
    3.2 内部因素影响
        3.2.1 药品放行决定的道德属性
        3.2.2 H-V道德决策核心模型
        3.2.3 双重承诺
    3.3 外部因素影响
        3.3.1 道德型领导力
        3.3.2 工作焦虑及心理安全
        3.3.3 工作满意度
        3.3.4 主动人格
    3.4 质量受权人控制劣质药品理论研究框架
第4章 质量受权人道德决策实证研究
    4.1 研究情景
        4.1.1 实验情景研究定义及分类
        4.1.2 情景整体设计
        4.1.3 情景内容设计
        4.1.4 情景内容效度评价
    4.2 研究设计
        4.2.1 问卷设计方法
        4.2.2 量表设计与变量测量
    4.3 数据收集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4.3.1 数据收集
        4.3.2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4.4 样本质量检验
        4.4.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4.4.2 模型信度检验
        4.4.3 模型效度检验
        4.4.4 多重共线性检验
    4.5 违规情景比较分析
    4.6 模型检验
        4.6.1 严重违规情景SEM分析
        4.6.2 轻度违规情景SEM分析
    4.7 道德立场比较分析
        4.7.1 分类统计
        4.7.2 道德立场对于放行意图影响
    4.8 结果与讨论
        4.8.1 两种违规情景研究结果的相似之处
        4.8.2 两种违规情景研究结果的不同之处
        4.8.3 不同道德立场的质量受权人比较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质量受权人工作满意度实证研究
    5.1 问卷设计
        5.1.1 问卷设计方法
        5.1.2 量表设计与变量测量
    5.2 数据收集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5.3 样本质量检验
        5.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5.3.2 模型信度检验
        5.3.3 模型效度检验
    5.4 模型检验
        5.4.1 多元回归模型检验
        5.4.2 中介效应检验
        5.4.3 调节作用检验
    5.5 结果与讨论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理论贡献
    6.3 实践启示
    6.4 研究局限与展望
第7章 劣质药品控制能力提升建议
    7.1 改变质量受权人管理制度
        7.1.1 改变质量受权人备案制管理方式
        7.1.2 严格从业资格加强持续教育
    7.2 健全质量受权人监督机制
        7.2.1 增加对于药品放行工作的监督
        7.2.2 明确质量受权人法律责任及处罚
        7.2.3 劣质药品惩处增加生产过程评价
    7.3 加强药品行业职业道德建设
        7.3.1 明确质量受权人职业道德规范及行为准则
        7.3.2 建立药品行业职业道德公约
参考文献
附录A:2018年药品飞行检查部分结果摘录
附录B:行业专家版内容效度问卷
附录C:管理专家版内容效度问卷
附录D:劣质药品放行机制及影响因素调查
附录E:质量受权人工作状态研究问卷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GMP改变了什么(论文参考文献)

  • [1]整体运动知觉的老化及其相关的静息态脑功能改变[D]. 梁紫平. 天津师范大学, 2021(09)
  • [2]整体运动知觉老化及其视觉机制的脑灰质结构基础[D]. 朱子良.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1)
  • [3]基于PyTorch的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辅助诊断研究[D]. 郭静. 中北大学, 2021(09)
  • [4]空心挂面加工和品质的影响因素研究及机理探讨[D]. 王金荣. 江南大学, 2021(01)
  • [5]功能表面活性剂离子液晶的构筑与性能研究[D]. 黄兆慧. 山东大学, 2021(10)
  • [6]呈味核苷酸与EGCG及其蛋白络合物的相互作用对滋味的影响[D]. 张月.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7]STING相分离器负调控天然免疫[D]. 于晓彧. 北京大学, 2021(10)
  • [8]核苷酸酶PTPN调控拟南芥及玉米抗旱分子机理研究[D]. 张卉.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5)
  • [9]基于道德约束的质量受权人对于劣质药品控制能力提升实证研究[D]. 任笑红. 天津大学, 2020(01)
  • [10]粤港澳大湾区中成药上市许可的政策研究[D]. 王含贞. 广东药科大学, 2020

标签:;  ;  

GMP改变了什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