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的才女与现实中的才女——才女小说与《聊斋志异》中才女形象的异同

梦中的才女与现实中的才女——才女小说与《聊斋志异》中才女形象的异同

一、梦幻中的才女与现实中的才女——才子佳人小说与《聊斋志异》才女形象之异同(论文文献综述)

刘彤彤[1](2021)在《《林兰香》与中国古代小说的诗化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古代小说的叙事形态是在史传的写人叙事及诗歌的抒情言志传统的双重影响下形成的,受诗歌的影响,古代小说表现出诗化的艺术特征。“诗化特征”是指小说不再简单满足于单纯的叙述客观事件,具有了强烈的表现意味和浓郁的情绪色彩。不但在外在形式上引入诗词,更重要的是汲取了诗词的创作技法,从而表现出辞赋化的语言、强烈的抒情性以及小说中意境的构建。本文以《林兰香》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诗化特征”为切入点,结合唐传奇、元明中篇传奇小说、才子佳人小说、《红楼梦》等具有明显诗化特征的作品进行梳理、分析,总结中国古代小说诗化在不同作品中的具体表现,重点阐释《林兰香》的诗化艺术特征。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林兰香》之前小说诗化特征的流变。在《林兰香》之前,小说诗化特征大体经历了三次演进过程,不同阶段诗化特征的内涵具有一定的差异。唐代传奇小说的诗化特征主要体现在文备众体的小说形式和骈俪隽永的语言风格上。元明传奇小说更多的表现为诗词对小说文体变化的影响上。而才子佳人小说的诗化特征内涵则更为丰富,以“诗”传情和突显人物的“诗才”是其最为鲜明的特点。第二章,《林兰香》中回目、诗词的叙事功能。《林兰香》的诗化首先表现外在形式上,即体现在小说回目以及大量诗词歌赋的穿插上,回目及诗词对于小说文本具有一定的叙事意义。《林兰香》中的诗词有一百余首,包括诗词曲赋等多种样式,在小说中引入诗歌,大大增强了小说的叙事表现力和感染力。诗词对小说的叙事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在《林兰香》中诗词成为小说情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诗词在推动情节发展、组织篇章结构以及增强小说的悲剧意蕴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小说中的人物谈论诗词,由此透露出作者的诗学思想,也增添了作品的文人化及诗化倾向。第三章,《林兰香》诗化特征的审美表现。审美表现是诗化艺术的内涵,《林兰香》是一部个性独特的世情小说,作品中表现出明显的诗化特征,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林兰香》的诗化特征主要表现为:运用诗意化的语言,让小说充满诗之味;塑造诗性品质的人物,使小说富有诗之情;对诗歌创作技法的吸收,为小说营造诗之境。作者综合运用意象叙事、意境创设等多维创作技法,共同构筑起《林兰香》的诗化叙事空间。第四章,《林兰香》诗化特征的文学意义。《林兰香》的诗化特征具有重要的价值,在文学、文化和美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诗化特征增强了读者的美感体验,在小说的叙事中增添的抒情因子,加强了小说的抒情性。《林兰香》的诗化艺术深刻影响了《红楼梦》等小说,为后世的小说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连艳果[2](2020)在《魏爱莲论女性与明清小说关系》文中认为作为北美知名汉学家,魏爱莲(Ellen B.Widmer)集中探索中国古典小说与女性书写史,尤其是于明清时期女性与小说之关系着力颇多,其研究成果在海内外学界均有较大影响。魏爱莲指出,明清时期女性作家的出现,其外在因由是商业出版的兴起与繁荣,而从主体角度看则是女性自我实现诉求的高涨与审美追求的提高。传记写作及其自我指涉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女性参与小说创作活动。此外,男性支持女性教育与小说出版所形成的“涓滴效应”,男性对女性经验、形象的挪用(“腹语术”)与女性文人对男性文人创作风格的借鉴(“女扮男装”),“想象性的社群”所建构的文学网络,均在不同程度上促使女性深度参与小说写作。魏爱莲强调,明清小说中塑造的女性形象,既有男性作家笔下“成功女性”,这是男性权力话语的折射,亦有女性自我书写的“政治女性”,则系女性希冀实现自我价值的表征。这些女性形象既成为传统文人道德伦理审判的对象,更是女性读者眼中的“第二自我”,可被视为女性诉求的显现。魏爱莲对明清时期女性的小说接受也不乏关注。她认为,女性的小说阅读之所以成为可能,与女性作为隐含读者的身份、闺秀读者阅读能力的提升以及小说文本(如《红楼梦》)的推动均有关联。同时,女性与小说批评活动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她们成为小说批评的主体,即评点人,而且这一时期小说批评中的女性视角也渐次展开。此外,商业出版的兴起也使女性的读者角色愈发受到重视,而印刷媒介的繁荣更是进一步推动了女性阅读走向普及与深入。魏爱莲关于女性与明清小说之关系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有其显着特色。她极为注重返回历史语境,集中体现在结合历时梳理与共时分析、广泛运用“历史的小说化”、合理运用历史想象;作为异域之眼,她还使用比较研究法,既注重开展不同类别中国古典小说之间的比对,又适时进行中西跨文明比较;“互文性分析”在其研究中相当常见,她既讨论小说与诗歌之间的互文关系,还探索同一小说内部及不同小说之间人物、意象的互文性。总而言之,魏爱莲开展的女性与明清小说关系研究,有其显着的理论价值与创新性,但又偶有文本选择欠妥与理解偏差。

翁娟娟[3](2019)在《闺阁中的写作 ——清代弹词小说《再生缘》研究》文中认为弹词小说《再生缘》作为一部女性作家执笔的长篇韵文体小说,是清代弹词小说作品中的突出代表。《再生缘》以其独特的女性叙事视角,真实地再现了清代女性的现实生活,凸显了清代女性在封建社会性别压抑环境下的生存困境,表达了古代女性渴望走出闺门,步入社会,建功立业,实现男女平等的人生理想。作者通过“女状元”孟丽君等女性反封建的思想斗争和行为,充分肯定了女性的才华与价值,表现出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的女性抗争意识。同时,《再生缘》也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高度的艺术成就在中国女性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本文以清代女性弹词小说的代表作品——《再生缘》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再生缘》中孟丽君前所未有的女性形象,展现古代女性在追求婚姻自主、参政权力以及社会经济独立过程中层层深化的女性意识,探讨古代女性在反封建斗争中最终走向末路的悲剧原因及对封建社会性别压抑下女性命运的思考;另外从《再生缘》的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和叙事结构等特征以及女性叙事的突出手法分析《再生缘》作为一部女性文学作品的叙事艺术,从而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女性叙事文学的发展现状;最后通过分析《再生缘》女性意识和女性叙事的意义,彰显出《再生缘》对传统女性意识的超越及其女性叙事手法对中国女性文学发展的深远影响。

张昊苏[4](2019)在《乾嘉文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运用罗宗强先生开创的文学思想史研究方法,对“乾嘉文学思想”展开专门研究,希望对乾嘉文学思潮、士人心态乃至时代风貌有所发明。本论文分为以下几部分:绪论。主要包括:对文学思想史研究方法的综述与反思,特别注意探讨在乾嘉文学思想研究中运用这一角度的学术价值。本论文在方法上对罗宗强范式的改良。对乾嘉文学思想研究情况的综述。本论文研究的范围、框架、思路。第一章,简要概括乾嘉时期的文化政策、思想学术史、文学活动等内容。本章勾勒的简要框架,是此下数章专题性论述的基本依据。第二章,主要探讨政治力量与文学思想的关系。乾嘉时代,特别是乾隆朝,以“稽古右文”为世所艳称,文化贡献不可抹杀;但社会也处在文字狱和“官学”的阴影之下,帝王专制对学术、思想、文学、心态均有压抑,使士人闭口钳舌。然而,即使是体制内的知识人、甚至是在官方性的写作中,也时刻(隐约)透露出与主流意识形态的疏离感。不遇之士则“变音”尤甚。第三章,主要讨论乾嘉考据学与文学思想的关系。区别于文人、学人合一的倾向,乾嘉以“朴学”为“主流”,考据学者对辞章多有贬斥。这一学术倾向投射到文学领域,则引起了学、文的分离,使创作倾向、批评理论均有相应的演化。这个时期大盛的义理考据辞章之讨论,代表了朴学家与理学家、辞章家的区隔,隐然成为数十年后文史哲“学术现代化”分科的理论资源。第四章,主要讨论追求个性解放与艺术精致的文学思想倾向。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家,都必有其创作的追求。乾嘉时代固然有讲求规范的创作理论,但文人所接受的主流思潮则是发扬性灵,彰显才情。更具体地说,这些观念直接地接续了晚明的传统,包括士人(主要是江南)的生活方式、文学创作心态和思想观念等,均成为晚明的延续,并在某些问题上走的更远。第五章,主要讨论叙事文学展现的文学思想命题。乾嘉时期同时是叙事文学的高峰,“六大名着”独占其二,其他小说也各有优长。故这里单独立章,探讨叙事文学在乾嘉时期对文学思想的特殊贡献。创作中出现的“自传性”现象、文体兼容的“集大成”现象及文言叙事文学的文体新变,均证明这一时期叙事文学创作思想上的特殊性。

李丹丹[5](2018)在《身份·性别·叙事 ——文化诗学视域中的《红楼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毫无疑问,《红楼梦》是一部大书,200多年,卷帙浩繁的各类研究,已经成功的推动“红学”以学科之名跻身20世纪三大显学行列。本论题采用文化诗学的研究方法,试图建立一种跨学科的超越红学内、外部研究的新理论范式,本论题首先将《红楼梦》视为特定历史语境中各种社会文化因素、性别意识、思想价值流通、交汇、融合、辩论的张力场,在这个张力场中,家族意识与虚构话语共生,父权规范与性别反抗并举,对伦理秩序的眷恋和反抗共在,儒家正统意识与异己边缘话语交错,价值认同危机与救赎意识并存,使文本呈现出各种文化结构因子与不同思想价值取向之间的交错扭结和相互牵制。概括地说,在这个文本构成的张力场中,一边是来自社会现实语境固化的规范性力量,一边是曹雪芹试图拒绝、对抗并完成救赎的本真性力量。这两种力量具体呈现为男性/女儿、现实/理想、污浊/真纯、礼/情(欲)、儒/道、虚无/存在等方面的对抗,小说一方面展开了这种反抗,但更重要的是呈现了这些力量之间的争斗、拉锯与妥协。这反映了曹雪芹在各种价值规范之间的挣扎和徘徊,而此正是其身份认同危机的表现。故而,本论题选择“身份认同”的视角切入,一方面是纵向的贯穿,试图用“身份认同”统领上述各个话题,使之在“身份”的问题上呈现一定的统一性;另一方面是横向的追问,旨在具体考察曹雪芹如何体感上述互相矛盾的重重“意义”/“价值”?如何在各种相互冲突的力量中确定自我的“身份”和“立场”?并继续追问为何《红楼梦》能够容纳多重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这些价值取向又为何能同时并存于精细繁复的叙述之中?其对于繁复多样的叙事策略的调用,是否源自于他对各种身份价值选择的犹疑和徘徊?同时,小说文本显现出来的多重复调特征(包括美学与价值)是否也正来自于曹雪芹在各种身份立场之间保持的张力?本论题正文除绪论外分为四章。绪论部分,主要从学界关于“何为红学、红学为何”的论争和红学当前纷繁复杂的学术场域现状出发,清理不同论争话语背后的理论立场和思维模式,具体阐释“身份认同”问题如何卷入红学的语境、作者、文本与意义阐释之综合研究中,进而提出并阐释在红学中启用新方法论(文化诗学的研究范式)的必要性、可行性,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并对本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进行阐释。第一章:从文化身份认同的角度,重点考察曹雪芹满汉的双重身份(既是贵族世家又是包衣仆人)和曹家在清代政治上的独特恩宠/失宠的兴衰经历,如何构成曹雪芹创伤心理的来源和书写的动机。另外,家族史实在文本中的进入,如何造成了《红楼梦》研究中独特的文学、历史(自传说)分殊对立的研究立场?从小说虚构理论的视角来看,自传说为何不能成立?又该如何认识《红楼梦》作为小说虚构的本质?虚构叙事的技巧是如何将具有自传性的经验转化为普遍性的经验?从自传说向自传性小说的生成是否可能?以及如何可能?第二章:从性别身份的视角来考察曹雪芹如何调用各种性别配置和符号来安排和展示清代的性别规则。在《红楼梦》中,性别不仅仅是一种区分生物性男女的简单范畴,而是作为一种文化想象的符号,一种展示性别特权的方式,一种“纯洁”美学的修辞,一种对伦理秩序的颠覆力量,以及一种对明清“情欲”叙事传统的承接方式而存在。本章也将从这几个方面来具体清理《红楼梦》对性别话语以及性别认同的复杂呈现。一方面展示微妙的性别配置如何成为作者型塑小说文本结构、主题内容和情欲复杂的诸多技巧之一?另一方面也考察小说中所用的多重性别符码同伦理秩序的建构/颠覆之间有何复杂关联?第三章:从思想价值认同方面,也即是将《红楼梦》放置在清中叶儒、佛、道文化的发展脉络中,一方面清理儒学发展至理学,原本具有思想活力的儒家文化如何陷入僵化的危机,曹雪芹对待儒家的矛盾态度,是否形象的反映了清初儒学内部从程朱理学开始的内在性裂变?另一方面清理儒学的制度化与皇权的高涨造成了士人怎样的心理创伤?学而优必须仕,但当入仕无途时,士人该如何选择?《红楼梦》如何反应了其在儒道佛各家思想认同之间的矛盾和徘徊?隐入佛道为何不能?与此同时,回到小说文本中,具体考察“补天石被弃”的神话如何隐喻了贾宝玉成长过程中的身份认同失败,在抛“母”入“父”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双重背叛(一是对母性代表的混沌天然性灵的背叛,一是对父系代表的“象征秩序”的背叛)。进而考察因这种背叛产生的自我忏悔、矛盾、犹疑、痛苦能否与中国精神思想演变史中“士”阶层(知识分子)的身份困惑进行连接?而贾宝玉在文化取向上选择的女儿纯洁论或者说审美诗意,如何被文本赋予“形而上”的意味?这是否能够成为一种新的思想救赎的尝试?第四章:将身份认同上升至“终极关怀”的层面,分别从叙述策略、乌托邦叙事动机几个层面,来探讨《红楼梦》对人的存在终极价值的思考和追索。一方面,借助叙事学分析小说的神话结构、谶纬模式铺叙出的“宿命论”如何与小说主体、人物角色的自主意识构成叙事张力?另一方面,通过将《红楼梦》放置在中国精神史的流变中,去考察《红楼梦》提出了怎样的终极价值认同难题,其对大观园乌托邦式的设计能否成为在价值虚无中确定价值的一种尝试?最后,借助昆德拉对小说存在意义的解读,认为《红楼梦》在终极价值认同上的贡献,即是以回忆书写本身完成对自我、读者创伤的疗治,完成对荒诞虚无的对抗,完成对诗性价值的肯定。

李颖[6](2016)在《近三十年才子佳人小说之佳人形象研究综述》文中认为才子佳人小说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种重要文体,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也是最能代表中国传统美学观念的一种文体。20世纪80年代以前才子佳人小说的研究比较寂寥,到了80年代以后才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作为小说主人公才子和佳人的形象,历来都是学者研究的重点。本文从美学和文化学两个层面,对近30年才子佳人小说中佳人形象的研究予以梳理、概括。

孙悦[7](2016)在《明清小说“双姝”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双姝”模式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一种叙事模式,它包含“一男二女”和“双姝对比”两种叙述范式,其核心是塑造两位女性形象,以她们的性格、气质与行为方式的差别来形成小说的情节冲突,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一男二女”范式和“双姝对比”范式有着文学渊源。“一男二女”的人物关系配置可以在古老的神话中找到故事原型,最早的“一男二女”神话故事是《山海经》中记载的殷商民族的祖先神帝喾有两个妻子,其后最为大家所熟知的是舜与娥皇、女英的神话传说,后世“一男二女”的组合是远古神话的变型和心理投射。《世说新语》记载的“林下之风”与“闺房之秀”的二元文化意象对古代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塑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形成了叙事文学的“双姝对比”范式。“双姝”模式在发展历程中呈现出神话——仙话——人话的流变。宋代充满世俗气息的双姝小说创作大量出现;明代白话小说的繁荣使“双姝”模式的叙事表现力十分丰富;清代小说的“双姝”模式有了新的发展,在艺术上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也因模式因袭严重出现了艺术上的固化。《聊斋志异》、《红楼梦》是“双姝”叙事模式的艺术范例。《聊斋志异》塑造的具有奇趣性的双姝群像,是作者“求而不得”的心理慰藉;《红楼梦》“影身人物”、“真幻人物”与“钗黛合一”的艺术创造代表了曹雪芹的审美理想。“双姝”模式在形象塑造与情节结构上有着独一无二的艺术特色,它塑造两个女性形象,以这两个女性形象的对立、对比作为建构小说的框架,制造矛盾冲突,推动情节发展的手段。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对“双姝”叙事模式的形成至关重要:儒家文化“美善相济”艺术思维与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影响了“双姝”模式女性形象的塑造,尧文化的“中和”观体现在“双姝”模式中便是二女的和谐共处,相反相成的辩证思想造就了二女的相反性格,“阳奇阴偶”渗透在男女关系设置上便是“一男二女”的人物组合。

唐妍[8](2016)在《清代小说中的女性想象》文中研究表明本篇论文旨在通过对清代小说(以清代前中期小说为主)中男性作家对女性的想象性描述的研究,还原清代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实存,即男性作家的想象性建构。回到文本重新思考男性作家为女性"代言"的真实目的,以及这一"代言"背后所隐藏的作者个人的自我想象与家国想象。除绪论外,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围绕"记忆、想象、历史"这三个关键词展开,以"纪实性"忆语体散文与幻想型虚构作品为例,探索"想象"的内涵。想象是一种认知和了解世界的方式,通过对个人记忆或是集体历史的筛选、过滤乃至重构,来建构"我"所认识的世界。解读想象即能解读自我或他人的意识。较之女性的真实存在,解读男性如何想象女性,或能更好地理解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期待,以及作家个人认知世界的方式。第二、三两章重点关注小说中的女性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以及女性在进行这两种角色的转换时所遭遇的困境,并在论述过程中,比对了男性作家个人对女性角色的想象与社会对女性的角色想象之间的微妙差异。首先,指出清代小说对于女性家庭角色的想象,一方面秉持了儒家传统伦理道德对妇女的规约;另一方面,又允许女性保有一定的才学与个性,这正是作家不自觉地徘徊于集体意识与个人对社会的批判意识之间的文本表现。其次,分析了清代小说中频繁出现篡夺夫权的悍妇、妒妇与取代父亲的寡母形象的原因。指出男性作家通过对这些"反常"女性角色的想象性重构,来消解内心由于女性的"僭越"所带来的不安。最后,阐释了小说中的女性为何会在出离了家这一内部空间,获得社会角色身份时,遭遇困境。以及男性作者为解决女性在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转换之间的矛盾冲突,重构女英雄、女侠、女性帝王等的情爱观、贞节观,使小说中的女性主动放弃自己的社会角色,回归家庭的方式。第四章则将重点放在男性对女性(主要指闺秀)生存活动空间的想象上。这些空间由内到外,依次为闺阁、花园与围墙之外的广阔空间。在这三个女性专属或非专属空间中,男性作家最乐意描写处于内外之间的花园,而对闺阁与广阔的外部空间则往往欲言又止,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两性之间的某种禁忌。论文正是通过分析小说中男性作家对不同女性空间的描述差异,来解读男性对女性的矛盾态度与整个社会对女性的期待。第五章则将研究视角转向两性关系之换位体验,以《镜花缘》、《续镜花缘》、《再生缘》等作品中的易装情节为切入点,分析同一事件的男性叙述与女性书写之间的差异。进而明晰男性的女性想象承载的更多的是男性的自我想象与家国想象,至于是否传达了女性声音则不在他们的关注范围内。以往的研究多欲从清代小说(尤其是晚清小说)中寻找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滥觞,而忽略了这些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是由男性塑造的,陷入对清代小说中的女性做单纯的性别社会学阐释的怪圈。本篇论文意在提供一种研究清代小说或是女性形象的新思路,从文本出发,结合心理学、叙事学、历史学、艺术史等研究方法,更好地走近小说本身。

陈丽[9](2016)在《性别诗学视阈下的异性想象 ——新时期小说中的男女形象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性别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本事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对文学创作产生深远影响。随着历史的演变,性别视阈下的写作在新时期呈现出新的特色。本论文以“性别诗学视阈下新时期小说中的男女形象”为研究对象,试图从比较的视野对男性视阈下的女性形象以及女性视阈下的男性形象进行较为全面的概括与阐释。首先对性别、性别诗学进行界定。并对现代及当代文学前期中男性视阈下的女性形象系列以及女性视阈下的男性形象系列进行简要的梳理归纳,以追溯其“历史前身”,承上启下。其次,依据新时期文学的发展线索和男性创作现状,将男性视阈下的女性形象分为三大形象系列。分别为圣女(包括清纯贞女、纯情痴女、灵性才女、神性圣女),欲女(包括欲望“尤物”、妖女魅人、红颜祸水),贤妻良母(包括妻性与母性、恋母与离母、赞歌与悲歌)。依据新时期文学的发展线索和女性创作现状,将女性视阈下的男性形象分为三大形象系列。分别为“理想男”(包括精英男人、阳刚汉子、附丽与失落),“坏男人”(包括“去势”男、丑怪男、祸根男),父亲(包括父性与依托、恋父与怨父、弑父与寻父)。并在形象划分的基础上,探究潜藏在创作主体内心深处的性别意识,揭开性别想象的神秘面纱,呈现两性的真实生命存在的图景。最后,揭示两性创作主体性别想象存在之源,探讨性别想象演变之因,分析性别想象何处觅归。犹如性别想象下的男女形象的塑造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总在不断的建构、解构与重构之中,对此的研究也是一个没有终结的过程、逐渐深化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

张帆[10](2016)在《《<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文中指出《<清史稿·艺文志>补编》为近人武作成独力完成之作,对《清史稿·艺文志》进行了大量增补,共增补四部书一万零四百三十八种,其中子部小说类包括笔记、章回演义、弹词三属,共二百五十七部,而笔记小说之属包括《梦园丛说》、《奁史》、《瓮牖馀谈》、《遁窟谰言》等五十二部,多为反映社会现实的传奇、志怪及佚事杂俎等。据目前资料看来,这五十二部小说除《聊斋志异》得到充分研究之外,馀皆鲜有提及。《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成就最高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影响极为深远,大批作者争相追随仿作,事实上,这五十二部小说中,即有不少是《聊斋志异》的仿作。这些书中亦不乏诸如《瓮牖馀谈》《重订西青散记》《谐铎》《京尘杂录》《耳食录》《梦厂杂着》《兰苕馆外史》等优秀之作,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此外,由于资料的缺乏,关于这五十二部文言小说尚有不少存疑之处,比如《琐蛣杂记》与《六合内外琐言》的关系尚未明确等。因此,对于这52部小说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考察很有必要。本文以上述五十二部作品为单位,以《<清史稿·艺文志>》着录顺序为次序,力求全面系统收集作家生平行迹、作品成书过程、历代官私书目以及历代文献中相关的着录、序跋、版本考订、作品内容等资料。每部作品资料后附按语,对所收材料进行校勘比误,并对作者生平行迹、主要着作及其版本、作品内容、版本流传等作简要述评,以表达整理者对作品的初步认识,为研究者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二、梦幻中的才女与现实中的才女——才子佳人小说与《聊斋志异》才女形象之异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梦幻中的才女与现实中的才女——才子佳人小说与《聊斋志异》才女形象之异同(论文提纲范文)

(1)《林兰香》与中国古代小说的诗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小说“诗化”概念的界定
    三、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林兰香》之前小说诗化特征的流变
    第一节 唐代传奇小说
        一、“文备众体”的小说形式
        二、骈俪、隽永的语言风格
    第二节 元明传奇小说
        一、文体特征:诗词羼入
        二、诗词功能:抒情表意
    第三节 才子佳人小说
        一、以“诗”传情(为媒)
        二、人物的诗才
第二章 《林兰香》中回目、诗词的叙事功能研究
    第一节 《林兰香》对章回小说回目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一、《林兰香》回目的艺术特色
        二、《林兰香》回目的叙事功能
    第二节 《林兰香》中的诗词及其特点
        一、中国文学艺术的诗化基因
        二、《林兰香》中诗词来源考察
    第三节 《林兰香》中诗词的作用
        一、诗词是小说情节的组成部分
        二、诗词对情节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诗词对篇章结构的作用
        四、诗词与小说的悲剧意蕴
        五、诗词与作者诗学思想的传递
第三章 《林兰香》诗化的审美表现
    第一节 叙事语言的诗化表达
        一、语言的典雅美
        二、语言的色彩美
        三、语言的音乐性
    第二节 小说人物的诗性气质
        一、塑造具有诗性品质的人物
        二、着重展示人物心灵
    第三节 情节内容的诗意呈现
        一、小说意境的诗意建构
        二、景物描写与“比德”说
        三、高雅诗意的文化活动
    第四节 意象叙事及其隐喻意义
        一、自然意象
        二、社会(历史)意象
第四章 《林兰香》诗化特征的文学意义
    第一节 《林兰香》诗化特征的小说史价值
        一、增强读者的美感体验
        二、加强小说的抒情性
    第二节 《林兰香》诗化特征的影响
        一、《林兰香》与《红楼梦》
        二、对其他小说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魏爱莲论女性与明清小说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由
    0.2 魏爱莲其人、其学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1 国内研究现状
        0.3.2 国外研究现状
    0.4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1章 魏爱莲论女性与明清小说创作
    1.1 浮出历史地表的女性作家
        1.1.1 “商刻”与女性小说作者的出现
        1.1.2 自我实现与女性弹词小说创作
        1.1.3 审美追求与女性章回小说写作
    1.2 传记与女性小说书写
        1.2.1 女性传记作为“虚构文学”之“先声”
        1.2.2 自我指涉与女性诉求
    1.3 “文学网络”与女性小说创作
        1.3.1 “涓滴效应”与女性文学创作
        1.3.2 小说写作中的男女互动
        1.3.3 “想象性”社群与女性文学网
第2章 魏爱莲论明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2.1 女性形象的形塑
        2.1.1 男性作家笔下“成功女性”
        2.1.2 女性自我书写中的“政治女性”
    2.2 女性形象的审美效应
        2.2.1 文人对女性形象的伦理评判
        2.2.2 女性读者眼中的“第二自我”
第3章 魏爱莲论女性与明清小说的接受
    3.1 女性小说阅读何以可能
        3.1.1 女性作为隐含读者
        3.1.2 闺秀读者“读写能力”的提升
        3.1.3 《红楼梦》扩大女性读者群
    3.2 女性批评与性别阅读
        3.2.1 女性评点家的出现
        3.2.2 小说批评中的女性视角
    3.3 商业出版、媒体变革与女性的小说接受
        3.3.1 商业出版及对女性读者的重视
        3.3.2 印刷媒介繁荣与女性阅读的转变
第4章 魏爱莲探索女性与明清小说关系之研究方法
    4.1 返回历史语境
        4.1.1 共时与历时视角相结合
        4.1.2 小说化的历史
        4.1.3 历史想象
    4.2 比较研究
        4.2.1 小说内部的文体比较
        4.2.2 中西跨文明语境比较
    4.3 互文性的分析
        4.3.1 体裁互文
        4.3.2 人物形象互文
        4.3.3 意象互文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闺阁中的写作 ——清代弹词小说《再生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再生缘》研究综述
    1.2 《再生缘》的版本
第二章 弹词小说的产生及清代女性弹词小说创作
    2.1 弹词和弹词小说
    2.2 弹词小说产生的背景
        2.2.1 明清个性解放思潮的影响和妇女观的渐变
        2.2.2 才女文化与女性文学的繁荣
        2.2.3 特殊文化市场的需要
    2.3 清代女性弹词小说的发展概况
    2.4 清代女性喜爱创作弹词小说的原因
        2.4.1 弹词小说的消闲特质适合女性创作
        2.4.2 女性闲暇时间的自我支配
        2.4.3 女性阅读群体的稳定建立
        2.4.4 女作家的文体独立意识与女性情思的抒发
第三章 《再生缘》中女性形象与女性意识
    3.1 《再生缘》独特的女性形象塑造
        3.1.1 传统男性文人对女性形象的塑造
        3.1.2 《再生缘》中女性形象的塑造
    3.2 “女状元”的觉醒——《再生缘》中的女性意识
        3.2.1 婚姻自主意识——女性意识的产生
        3.2.2 参政权力意识——女性意识的凸显
        3.2.3 经济独立意识——女性意识的深化
    3.3 “女状元”的末路——女性的悲剧性困境思考
        3.3.1 孟丽君悲剧性困境的成因分析
        3.3.2 女性无法摆脱的悲剧性困境下的思考
第四章 《再生缘》的叙事艺术
    4.1 《再生缘》多重叙事视角的运用
        4.1.1 全知视角的运用
        4.1.2 限知视角的运用
        4.1.3 视角的流动与转化
    4.2 《再生缘》纵横交错的叙事结构
        4.2.1 《再生缘》的“开篇”体制
        4.2.2 《再生缘》的多线型结构
    4.3 《再生缘》灵活多变的叙事时间
        4.3.1 《再生缘》的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
        4.3.2 顺叙、倒叙、预叙的运用
    4.4 《再生缘》无处不在的女性叙事
        4.4.1 女性叙事的特异书写——“女扮男装”
        4.4.2 细致入微的女性心理描写
        4.4.3 女性叙事的突出表现——自传性
第五章 《再生缘》女性意识与女性叙事的意义
    5.1 《再生缘》对传统女性意识的超越
        5.1.1 中国古代女性文学中的传统女性意识
        5.1.2 《再生缘》对传统女性意识的超越
    5.2 《再生缘》女性叙事的意义与影响
        5.2.1 《再生缘》女性叙事的意义
        5.2.2 《再生缘》对现代小说叙事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乾嘉文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上、文学思想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文学思想史研究综述
        二、何为“文学”?何为“文学思想”?——立足于清代文学的考察
        三、何以“文学思想史”?
    中:乾嘉文学思想研究综述
        一、乾嘉文学与文学思想史料略述
        二、乾嘉时期文学史、思想史、学术史研究综述
    下:范围、框架、思路
        一、关于“乾嘉”
        二、论文的基本框架与主要思路
第一章 乾嘉文学思想展开的背景
    第一节 乾嘉历史与文化政策
    第二节 乾嘉时期的思想史、学术史概况
    第三节 乾嘉文学概述(上):流派概述(附理论批评)
    第四节 乾嘉文学概述(下):历时性考察
第二章 政治压抑下的文学主潮
    第一节 御制文学、科举制度、台阁文艺
    第二节 官方修书与文体正变
    第三节 盛世中的变音
第三章 朴学背景下的创作转向
    第一节 “学人”与“文人”、“考据”与“辞章”之争
    第二节 从推重学养到逞才炫博
第四章 个性解放与艺术的精致
    第一节 晚明的潜流
    第二节 两种精致化追求的离合
    第三节 女性观念与女性文学的变化
第五章 叙事文学中的文学思想新貌
    第一节 自寓、自况向自传性的进发
    第二节 集大成与雅文学化
    第三节 文言叙事文学的体制创新
结语:何以乾嘉?
参考文献

(5)身份·性别·叙事 ——文化诗学视域中的《红楼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红学——一个聚讼纷纭的学科场域
    第一节 走向文化诗学的阐释
    第二节 对“文献、文本、文化”融合路径的可能性探索
    第三节 学界研究现状分析和论文研究思路
        一、有关红学方法论的现状分析与文献综述
        二、论文的研究思路、技术路线
        三、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文化身份的弥散——“身份”与作为一个叙述文本的生产
    第一节 双重身份与小说文本的历史性
        一、文化归属上的旗人身份与贵族世家的形成
        二、贵族的“世家”意识与《红楼梦》的美学品味
        三、包衣身份与抄家带来的心理创伤
    第二节 文本与历史的互动——旗人生计与小说的再叙述
        一、贾府的经济收入与清代经济体制
        二、贾府的经济支出与危机凸显
        三、旗人生计问题之艰与贾府之衰败
    第三节 虚构与真实——作为一部小说的《红楼梦》
        一、究竟何为“虚构”?文学的虚构如何可能?
        二、梦的立意与小说的写法:《红楼梦》的虚构策略之一
        三、真、假辩证法与小说的写作策略:《红楼梦》的虚构策略之二
        四、文学虚构的本质与必要
    第四节 从史学范畴的“自传说”到小说领域的“自传性小说”
        一、自传?还是自传性小说?
        二、从自传到自传性小说如何可能?
        三、自我、经验与文学的重构——自传性文学的发生机制
        四、叙述分层:叙事学理论对自传性小说的支持
第二章 性别认同的安排——性别规则与叙事形式
    第一节 方法与背景
        一、《红楼梦》性别研究的方法
        二、历史语境中的女性话语
    第二节 性别·美学·修辞——《红楼梦》安排与展示清代性别的方式
        一、性别空间的流动:从闺房到大观园
        二、有“个性”的领地——建筑样式、房屋分配、摆设与布景
        三、作为“纯洁”象征的艺术——用“诗词”驱逐男性
        四、“大观园图”作为“玷污”的入口:当大观园“入画”时
    第三节 性别·情/礼·秩序——情/礼兼备与对伦理/道德秩序的审视
        一、贾府秩序的建构——礼法的悖论性与情/理的流转
        二、皇权与省亲别墅——大观园的政治结构与秩序
        三、“情/礼”兼备——皇家行宫与女儿乐园的相互流转
        四、母权与花园闺阁——女儿国的内在形式与法度
        五、大观园礼法秩序的必要与“情/礼”兼备的尝试
    第四节 权力流动与性别倒置——裙钗齐家与治国、补天的隐喻
        一、地陷东南/贾府末世、女娲补天/裙钗治家的同构关系
        二、流血不止(疾病)与家族血脉的渐枯——秦可卿、王熙凤的齐家症候
        三、从女儿乐园到货利田庄——大观园性质的改变与探春的改革
        四、女儿齐家与治国、补天的隐喻
    第五节 性别·欲望·叙事——《红楼梦》的“成书”过程与从“欲”到“情”的动态演变
        一、从《金瓶梅》到才子佳人小说的书写轨迹——明末清初小说从欲到情的主题转换
        二、从《风月宝鉴》到《红楼梦》——去欲化的表现策略与书写困境
        三、救赎与毁灭——对情之二重性力量的再思考
        四、礼、欲夹攻中的情的双重困境
        五、“礼”的重建与困境的解决
第三章 精神思想角色认同的失落——《红楼梦》对儒、道危机的阐释
    第一节 儒的困境与曹雪芹文化认同危机的生产
        一、政统、道统的合谋与文人的普遍性失语
        二、皇权的高涨与文人的进退难题
        三、《红楼梦》提出的思想难题
        四、读书何为?——当儒学进入权力中心
        五、进入仕途么?——贾雨村的启示
    第二节 “归隐”是否可行?——文人能否脱离社会角色的扮演?
        一、中国文人儒道互补的超稳定心理结构
        二、《红楼梦》对佛、道的反思和批判
        三、走向审美和诗意:《红楼梦》的家园意识与乡愁
        四、情与悟的辩证与启示
    第三节 进入“象征秩序”——贾宝玉的自我认同危机
        一、从“女娲弃石”到进入“象征秩序”的心路历程
        二、“爱”和“温柔”的名义:逃离象征秩序的双重艰难
        三、叛离的痛苦与对真实存在的发现
    第四节 “女儿”——能否成为文化危机的救赎?
        一、“女性气质”作为形而上(道德纯洁、政治干净)的象征
        二、宝玉的女儿崇拜与对女性生命形态的限缩
        三、宝玉偏至的人生视角与对女儿气质的偏至选择
        四、终将长大的“女儿”与终将逝去的“诗情”
第四章 存在与虚无——终极关怀的认同延宕
    第一节 叙述分层、叙述主体的意图转移与价值多元的表达
        一、叙事套盒与《警世阴阳梦》、《姑妄言》
        二、叙述分层的出现与《红楼梦》价值意义的多元性
        三、叙述责任的转移与《红楼梦》亦真亦假虚构叙事效果的形成:从超超叙述层的“作者自云”——超叙述层的石头、空空道人、曹雪芹
        四、叙述跨层与价值多元的辩难:从超叙述层的一僧一道到主叙述层的红尘众生
    第二节 时间·宿命感·主体性
        一、时间与小说叙述艺术
        二、命、力与《红楼梦》的叙述张力
        三、前五回情节安排中体现出的命与力
        四、林黛玉的命/力挣扎与生命诗意美感的诞生
        五、贾宝玉的抗争意识与死亡美学
    第三节 乌托邦冲动——桃花源、后花园、大观园的“存在”方式和意义探寻
        一、政治乌托邦的隐喻——桃花源的出现
        二、情欲世界的开启——后花园的象征谱系
        三、本真存在的叩问——大观园的乌托邦意涵
        四、“自然”:作为乌托邦批判现实的力量
        五、再解读:敞开“终极存在”中的乌托邦力量
    第四节 意义追寻与人的存生本质——《红楼梦》作为精神史的线索
        一、刘小枫的价值追问——意义追寻为何是人的存在本质?
        二、《红楼梦》精神史索隐——面对历史(世界)之恶,诗人何为?
        三、“赤子之心”的讨论与宝玉“出家”的再解读
    第五节 对抗虚无与重建自我的方式——《红楼梦》的回忆书写
        一、回忆:生命的形式与美学的形式
        二、回忆书写的心理治疗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近三十年才子佳人小说之佳人形象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佳人形象的美学关照及其意义
    1. 对佳人形象的横向宏观归纳
    2. 以历史眼光对佳人形象的研究
二、佳人形象的文化学关照
    1. 佳人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
    2. 佳人形象产生的文人心态
三、对佳人形象的对比关照
四、结语

(7)明清小说“双姝”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二、本文的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三、研究现状
    四、本文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双姝”模式的神话原型及文学渊源
    第一 节“一男二女”范式的神话原型
    第二节“双姝对比”范式的文学渊源
第二章 小说“双姝”模式的历代传承和发展
    第一节 神话、仙话、人 话的流变 — —明 前小说“双 姝”模式
    第二节 世俗生活的真实画卷 — —明 代小说“双 姝”模式
    第三节 双姝小说的全面繁荣 — —清 代小说“双 姝”模式
        一、女性形象内涵丰富
        二、“双姝”模式在才子佳人小说中的固化
        三、“效英皇”情结
        四、“二女”相对形象的成功刻画
第三章“双姝”模式的经典作品与作者的创作心态
    第一节 《 聊斋志异 》与 文人创作心态
        一、《聊斋志 异》“双姝”模式特点
        二、《聊斋志异》双姝故事深层意蕴
        三、《聊斋志异》双姝故事创作心态
    第二节“钗黛合一”与曹雪芹的审美理想
        一、《红楼梦》双姝形象
        二、《红楼梦》双姝技法
        三、末世的创作心态
第四章“双姝”模式的艺术特色与美学阐释
    第一节“双姝”模式的艺术特色
        一、影响小说篇章结构
        二、塑造人物形象
        三、双姝形象审美内涵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对“双姝”模 式影响的美学阐释
        一、“美善兼济”与理想女性人格塑造
        二、相反相成的辩证思想与二女相反性格设置
        三、“阳奇阴偶”与一男二女结构
        四、“和合”精神与二女关系处理
        五、大团圆结局背后的“中和”文化意识与佛学思维
余论 苏曼殊双姝小说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8)清代小说中的女性想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及解题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难点与研究方法
    四 研究思路
        1 想象的双重维度:追忆与幻想
        2 男性文人对女性的想象性建构
        3 精英叙述与民间记忆
第一章 记忆、想象与历史
    第一节 想象: 追忆与幻想
        一 追忆与幻想(描述)的想象特质
        二 男性想象与女性存在
        三 想象:表象的重塑
    第二节 记忆重构中的想象性选择——从叙事学角度看忆语体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建构
        一 追忆中的女子
        二 追忆叙事者的自我建构
        三 叙事语言与叙事人称的差异
        四 追忆的叙事策略
        五 小结
    第三节 才子之笔与史官之辞:《聊斋》与《阅微》的女性幻想差异
        一 《阅微》的"反聊斋"叙事:对《聊斋》幻想世界的重构
        二 《聊斋》与《阅微》中现实世界的幻想差异——以女狐故事为例
        三 余论
第二章 女性家庭角色想象
    第一节 传统想象中的女性家庭角色
        一 传统社会对女性的塑造
        二 清代文人对于女性家庭角色的想象
        三 理想背后的文人寄寓
    第二节 悍妒妇想象
        一 文人之家妇人的现实境遇
        二 明清之际悍妇文学盛行探因
        三 悍妒妇的被选择
        四 懦夫——悍妇的对照面
        五 想象中"七出"之条的权威性
        六 小结
    第三节 父权的替代者——母亲
        一 清初小说中成为主角的母亲
        二 寡母在小说中的特殊地位
        三 母子关系的想象模式与作用
        四 小结
第三章 女性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之间的转换冲突
    第一节 女英雄的尴尬结局——以《荡寇志》为中心
        一 女英雄群像出现的原因
        二 《荡寇志》的女英雄群像
        三 女英雄的情感、婚姻生活
        四 女英雄的尴尬结局: 女性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之间的转换矛盾
        五 女英雄想象的虎头蛇尾
        六 余论
    第二节 女侠的情感困境——以《儿女英雄传》为中心
        一 女侠的"不婚情结"
        二 女侠的"被迫"适人
        三 女侠的人生使命与性别使命的相互抵触
    第三节 女性帝王武则天结局的多重想象
        一 "贞洁"的荡妇:《绿牡丹》武则天结局想象
        二 荒唐的女帝:《镜花缘》武则天结局想象
        三 "无德"的才人:历史演义小说中的武则天结局想象
        四 武则天:男性笔下的矛盾存在
    第四节 媒婆: 被诋毁的职业身份
        一 职业媒婆的出现与小说媒婆形象的负面化
        二 媒婆形象的负面化原因
        三 媒婆境遇的重新审视
        四 小结
第四章 女性空间想象
    第一节 闺阁空间——以《红楼梦》为例
        一 被隐藏的闺阁空间——《红楼梦》之前的闺阁想象
        二 红楼闺阁居室空间——以林黛玉居所为例
        三 作者理想的碎片——宝钗居所及其他
        四 红楼绘画艺术中的闺阁空间——以孙温所绘《全本红楼梦》为例
        五 闺房: 可望而不可及的女性空间
    第二节 内外之间的缝隙: 花园
        一 园林文化意蕴的承袭——花园
        二 花园的空间特色
        三 花园的文本价值与叙事功能
        四 花园: 闺房的外在延伸
    第三节 女性足迹的延伸: 才女的宦游经历
        一 女诗人的家外足迹
        二 小说作家对女性家外足迹的想象
        三 小说对于才女宦游笔墨的吝啬
        四 余论
第五章 两性关系之换位生活体验
    第一节 男性文人对女性群体的想象——女儿国
        一 女儿国传统
        二 男性缺席的空间——《镜花缘》女儿国的前文本
        三 换位生存——《镜花缘》女儿国
    第二节 《镜花缘》到《续镜花缘》对女性群体想象的交易
        一 缠足的文化想象
        二 想象的变易——《续镜花缘》易装想象
        三 女性想象的时空差异
    第三节 易装想象中的女性声音
        一 《再生缘》的易装抗衡:男性文人与女性作家的叙事差异
        二 陈端生与孟丽君的困境:性别身份与角色话语
        三 清代社会中女性的女扮男装
        四 小结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9)性别诗学视阈下的异性想象 ——新时期小说中的男女形象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男性视阈下的女性形象
    第一节 圣女想象
        一、清纯贞女
        二、纯情痴女
        三、灵性才女
        四、神性圣女
    第二节 欲女想象
        一、欲望“尤物”
        二、魅人妖女
        三、红颜祸水
    第三节 贤妻良母想象
        一、妻性与母性
        二、恋母与离母
        三、赞歌与悲歌
第二章 女性视阈下的男性形象
    第一节“理想男”想象
        一、精英男人
        二、阳刚汉子
        三、附丽与失落
    第二节“坏男人”想象
        一、“去势”男
        二、丑怪男
        三、祸根男
    第三节 父亲想象
        一、父性与依托
        二、恋父与怨父
        三、弑父与寻父
第三章 性别想象存在之思
    第一节 性别想象异同探源
        一、两性隔阂
        二、文化传统
        三、生命体验
    第二节 性别想象演变寻因
        一、历史演变
        二、现代语境
        三、性别角色
    第三节 性别想象何处觅归
        一、主体间性
        二、超越立场
        三、重构重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10)《<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凡例
前言
01 方濬颐《梦园丛说内篇》《外篇》
02 王初桐《奁史》《拾遗》
03 王韬《瓮牖馀谈》
04 王韬《遁窟谰言》
05 王韬《淞滨琐话》
06 毛祥麟《对山书屋墨馀录》
07 孔毓埏《拾箨馀闲》
08 史震林《重订西青散记》
09 竹勿山石道人《(?)蛣杂记》
10 沈起凤《谐铎》
11 沈瓒《近事丛残》
12 李元复《常谈丛录》
13 李庆辰《醉茶志怪》
14 宋咸熙《耐冷谈》
15 金捧阊《客窗偶笔》
16 俞蛟《梦厂杂着》
17 俞梦蕉《蕉轩摭录》
18 俞樾《隐书》
19 杜纲《娱目醒心编》
20 陆寿名《续太平广记》
21 孙橒《馀墨偶谈》
22 徐一麟《牧庵杂记》
23 徐兆丰《风月谈馀录》
24 徐昆《柳崖外编》
25 徐崑《遁斋偶笔》
26 徐震《女才子集》
27 许叔平《兰苕馆外史》
28 许桂林《春梦十三痕》
29 黄承增《广虞初新志》
30 黄凯钧《遣睡杂言》
31 黄鸿藻《逸农笔记》
32 张培仁《静娱亭笔记》
33 张贞《渠邱耳梦录》
34 张纯照《遗珠贯索》
35 张贵胜《遣愁集》
36 屠绅《六合内外琐言》
37 彭孙贻《客舍偶闻》
38 彭昌祚《恐自逸轩琐录》
39 雷琳《渔矶漫钞》
40 杨望秦《巽绎编》
41 杨懋建《京尘杂录》
42 叶承宗《耳谈》
43 叶腾骧《证谛山人杂志》
44 蒲松龄《聊斋志异》
45 蒲松龄撰,刘瀛珍编《聊斋志异遗稿》《附录》
46 刘世馨《粤屑》
47 刘寿眉《春泉闻见录》
48 乐钧《耳食录》《二编》
49 谢香开《瓜架夕谈》
50 缪艮《涂说》
51 缪荃孙《秦淮广记》
52 双保《铁若笔谈》
馀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梦幻中的才女与现实中的才女——才子佳人小说与《聊斋志异》才女形象之异同(论文参考文献)

  • [1]《林兰香》与中国古代小说的诗化特征[D]. 刘彤彤.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2]魏爱莲论女性与明清小说关系[D]. 连艳果. 湘潭大学, 2020(02)
  • [3]闺阁中的写作 ——清代弹词小说《再生缘》研究[D]. 翁娟娟. 华东交通大学, 2019(03)
  • [4]乾嘉文学思想研究[D]. 张昊苏. 南开大学, 2019(05)
  • [5]身份·性别·叙事 ——文化诗学视域中的《红楼梦》研究[D]. 李丹丹.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8(01)
  • [6]近三十年才子佳人小说之佳人形象研究综述[J]. 李颖. 考试周刊, 2016(83)
  • [7]明清小说“双姝”模式研究[D]. 孙悦. 暨南大学, 2016(03)
  • [8]清代小说中的女性想象[D]. 唐妍. 浙江大学, 2016(07)
  • [9]性别诗学视阈下的异性想象 ——新时期小说中的男女形象比较研究[D]. 陈丽. 江西师范大学, 2016(03)
  • [10]《<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D]. 张帆.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梦中的才女与现实中的才女——才女小说与《聊斋志异》中才女形象的异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