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黄珍[1](2021)在《基于能力本位的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知识资本化、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当下,正是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转向人力资源强国的关键时期,如何满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培养数量多、质量优的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一个重要的任务。地方高校因地方而设、受地方支持,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当前,社会分工细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多样化,应用型人才应该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因此,深入开展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现状与问题调查,探索有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十分必要和紧迫。本研究以能力本位教育理论、关键能力理论和OBE教育理念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分析了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的内涵和要素。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能力不足的现实,从实践能力培养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系进行理论探讨,厘清地方高校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所应该具备的实践能力结构。在此基础上,调查了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梳理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实践能力不足的具体表现。对国内外四所大学不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其对于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途径和方法。在借鉴国内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以A大学冶金工程专业为个案,分析地方高校面对新工科发展要求,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从而提升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最后,从国家、行业和高校三个层面提出了完善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建议。政府要发挥宏观政策引导和调控作用,企业要深度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课程体系建设,高校要完善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具体而言,就是高校要进一步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更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深化产教融和协同育人机制,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完善以能力提高为导向的评价机制。
陈晓明[2](2020)在《地方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应用研究 ——以K学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家对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逐年递增。如何根据高等教育服务性、非营利性、公益性的特点,对财政投入经费进行科学管理和评价,是当前和今后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的正式出台,标志着公共财政经费必须实行预算绩效管理。地方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数量大、分布地域广、差异化大等特点,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对于提高地方高校治理能力,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极为重要。本文以地方高校为研究对象,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为指导,以预算绩效管理的绩效目标设定、运行跟踪监控、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四个环节为主线,运用预算绩效管理理论、公共财政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相关理论和方法,结合地方高校的使命和职能,研究了地方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应用问题。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分析了地方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从预算绩效的编制、预算绩效执行、预算绩效评价和预算绩效评价结果运用等方面分析了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实出问题。(2)提出了地方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的设计思路。主要从绩效目标设定、预算绩效编制、运行跟踪监控、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五个环节,提出了地方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的设计思路。(3)以K学院为具体研究对象探讨了地方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效果。运用上述地方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的设计思路,从绩效目标设定、预算绩效编制、运行跟踪监控、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五个环节具体探讨了K学院预算绩效管理的运用效果。(4)最后提出了加强地方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的对策建议。主要从文化建设、制度建设、过程管理、奖惩并举等方面提出加强地方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的对策建议。
彭敏[3](2020)在《地方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的个案研究 ——以某校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学科是构成高校的基本元素,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核心。基于学科自身发展规律及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学科在分化的同时也不断综合,并且综合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成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趋势,交叉学科备受关注,高校为了增强竞争力也越来越重视交叉学科建设。文章以“交叉学科”为研究对象,以某地方高校的教育技术学学科为案例,运用SWOT分析法对地方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的过程及内容进行研究,分析交叉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地方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的发展对策,并分析其发展前景。本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部分,从国家、社会、高校层面介绍了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对交叉学科、教育技术学、交叉学科建设等概念进行界定,对和交叉学科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从国内、国外两个领域对交叉学科建设的各个方面进行总结性回顾,并提出了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通过对教育技术学的发展状况和特征分析的描述,以及交叉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状况的介绍,论证了教育技术学是一门交叉学科。简单介绍了SWOT分析法,分析了SWOT分析法在本研究中的可行性,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三部分,选取了某校教育技术学学科作为个案,采取访谈法对其进行调查研究,对某校的教育技术学进行了SWOT分析,从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四个方面描述了该高校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和发展情况。优势方面主要体现在具有学校特色和稳定的招生规模方面;劣势方面主要表现为学科研究深度不足,学科建设要求相对偏高,学科内部不协调;机遇方面主要从国家和学校提供的支持进行分析;挑战方面则主要分析了社会认可度低,高校传统体制和模式的不足,缺乏资源共享和资金等问题。第四部分,针对前文对该校教育技术学的SWOT分析,从交叉学科的学科内部、地方高校以及外部环境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学科对策主要为坚持学科间深度融合,促进交叉学科的内涵式发展;不断研究创新,为交叉学科建设提供新的活力;明确交叉学科的学科定位。学校对策主要为合理配置交叉学科建设资源;营造良好的学科建设环境;完善师资队伍;培养交叉学科人才。外部对策主要为创新交叉学科研究资助体系;创新交叉学科平台管理机制;创新教师聘任评价体系。并且提出以问题解决导向为主线、以特色学科为中心、以前沿性学科为方向、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四个方面的关于地方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的展望。
刘欣[4](2020)在《高校融资总量、结构及绩效评价研究 ——基于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分析》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国际间的博弈也越来越激烈。在全球范围内的博弈,不仅仅是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文化上的博弈,其实就其本身来讲,实质上是各国之间人才的博弈。各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为本国源源不断的输送了优秀的人才,由此看来,各个国家想赢得大国间的博弈,高等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加大对高等教育领域资源的投入,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2015年开始实施“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战略,不断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中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模式转变为“大众教育”模式,并即将进入“普及教育”模式。2018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83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8.1%(1)。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与所需资源的供给能力形成了矛盾,学校必须通过建设足够的教学科研设施和保障性配套设施、自我培养或引进优秀师资等才能更好的满足受教育群体的需求,保证教育产出的质量。只有充足的教育办学经费才能够满足高校稳定发展和“双一流”建设对经费的需求,这就对高校进一步增加融资总量、优化融资结构不断提出新要求。我国高校融资仍主要依托传统的财政拨款,尽管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应逐渐拓宽高校自身资源和社会力量办学的融资方式或渠道,但总体来看我国高校的办学经费融资渠道相对单一,且融资的规模有限,相对教育需求的快速发展而言还难以满足其现实需求。可见,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渠道的拓展及选择进而实现融资结构的优化尤为重要。在我国经济增长动力转化的背景下,我国高校的办学经费融资规模、结构及模式也必然发生相应的调整和变化,传统的高等教育办学经费融资模式已然不能适应经济转型的需求。因此,在新的经济发展环境条件下,高校多元化融资已经成为我们必须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基于此,考虑到数据来源的可得性、代表的普遍性和可比性,本文选择76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对外公开的融资数据为样本,通过对教育部直属高校办学经费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融资总量、结构及模式的比较分析,构建了高校融资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对高校融资水平进行了评价。利用实证研究方法,对高校经费融资结构和融资绩效表现进行了回归分析,进而剖析了其对高校融资绩效的影响和成因。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模式及结构优化思路,以期提高高校经费融资绩效,提升高校办学质量。据此,本文中所提及的高校均指代教育部直属高校。主要研究内容结构如下:第一章,导论部分。主要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数据来源、研究内容与结构、创新和有待研究的问题进行总体阐述,为论文谋篇布局并提出研究方向和思路。第二章,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对教育部直属高校、融资、内源性融资、外源性融资等概念进行界定。并对人力资本理论、成本分担理论、融资优序理论、绩效管理理论等理论进行具体分析。第三章,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总量、结构及模式的演进分析。本章主要对高校经费融资总量、融资结构和融资模式的演进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发现我国高校融资的特点、融资主要渠道及存在问题。第四章,基于区域分布的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总量、结构及模式的比较分析。将我国高校按照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的经济区域布局,对其办学经费融资的总量、结构和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研究了差异性产生的原因。第五章,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本章提出了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并据此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评价对象及数据来源;对熵值法、变异系数法以及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等方法进行了比较和适应性选择。根据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对全国层面、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高校融资水平进行了评价。第六章,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本章根据第五章得出的结论,对高校经费融资结构和融资绩效表现进行了回归分析,分别从全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层面出发,得出融资结构对高校融资绩效的客观影响,包括影响方向及影响显着程度,进而分析造成该种影响的原因。第七章,高校多元化拓展办学经费,提升融资绩效的路径。本章根据前文对我国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的总量、结构及模式的演进分析、空间比较和研究以及实证分析研究结论,提出了从政府维度,探索加大高校财政拨款力度,改善拨款方式;从高校的维度,拓宽办学经费融资渠道,完善内部配套机制;从社会维度,积极培养社会共同办教育的理念。第八章,结论,对全文进行总结性概述。
李响[5](2020)在《地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以河南省高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人文素质教育一直是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面对新时代的政策导向和现实问题,人文素质教育需要进行特色鲜明和深度突破的变革,以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满足社会转型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与期待。同时,随着“文化强国建设”和“坚定文化自信”理念的提出,高校的文化传承创新职能被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也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对于地方高校来说,意蕴深厚、内涵丰富的优秀地域文化资源具有可贵的人文教育开发价值,因此,地方高校可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承担文化传承的责任、建设文化强国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从而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和文化育人功能,推进人文素质教育变革发展,促进高校特色文化建设,推动优秀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明确“人文素质教育”“地域文化”“地方高校”等核心概念,并在高等教育文化功能理论和高校文化传承创新职能理论的指导下,从人文素质教育发展和地域文化传承的相互关系,以及优秀地域文化的人文教育功能和价值方面,论证地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地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必要性,同时,从政策指引、文化资源现实条件、有效途径三方面分析了可行性。因此,通过对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分析,能肯定地域文化对地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明确为何及如何将地域文化融入地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从而实现二者的双向互动。本研究以处于历史悠久、地域文化资源丰富的河南省高校为例,选取了四所位于不同城市且具有一定办学实力的本科院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访谈调研、资料收集,归纳当前河南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地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五项成效,即在育人理念中强调地域文化价值、在部分专业中开设地域文化人文课程、组织地域文化主题的校园活动、在校园建设中引入地域文化元素、依托研究成果丰富人文教育资源。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分析了地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有效传承、发展地域文化的影响因素。基于理论分析与实证调研,本文以现状问题与做法成效为导向,从地域文化的人文教育功能及融入地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形式出发,提出地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地域文化传承、发展的对策及建议。第一,推进地方高校与本地社会内外联动,提高高校管理层对地域文化传承发展的规划方案制定工作的重视程度,积极与政府部门建立密切联系,获取相应社会保障,形成地域文化传承发展合力;第二,地方高校要革新教学体系,发挥人文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挖掘优秀地域文化的育人资源,开发地域文化校本教材,优化人文课程体系建设,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提升地域文化育人的实效;第三,要充分利用人文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整合校内资源,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地域文化主题的人文教育第二课堂体系,扩大地域文化宣传教育途径和覆盖面;第四,在校园景观中融入地域文化特色元素,为高校传承地域文化营造良好的特色校园文化氛围;第五,建立合理完善的地域文化教育教学的相关考核评价制度和保障制度,促进地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为优良持久。
李梦楠[6](2020)在《中西部地方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研究 ——以河南大学生物学科为例》文中指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并称为“双一流”建设。学科作为大学的基本元素,其发展程度能够折射出大学的办学水平。因此,研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有利于助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进而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进程。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高等教育建设的生力军。“双一流”建设对地方高校来说,是一次新的发展契机,所以,关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中西部地方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对提高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整体质量与水平大有裨益。基于此,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中西部地方高校中首批入围“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进行统计与分析,发现在中西部众多地方高校中,仅有18所地方高校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有30个学科成为“世界一流建设学科”。由此可见入选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中西部地方高校数量寥若星辰。此外,本研究主要分析了我国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内涵和特征,此外,还涉及到入围“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河南大学生物学科的入选原因、取得的成绩,以及其建设的成功经验对其他中西部地方高校的启示与参考价值等方面,意在使其他中西部地方高校在参考河南大学生物学科建设的基础上为入围“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找准突破口和发力点。针对“双一流”高校布局不协调的现状,分析中西部地方高校学科建设遇到的困境,如学科定位不明确,优势特色不明显;学科队伍不合理,师资力量薄弱;经费投入不足,学科建设后劲乏力;高校研究生招生能力弱,博士生指标少;学科评价受困等方面,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地方高校三个层面提出思考,以期能让更多中西部地方高校有机会进入“世界一流学科”乃至“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行列。在中央政府层面:加强对中西部地方高校的政策倾斜以及资源补助;建立人才管理机制,引导人才有序流动;建立健全中国特色学科评价机制。在地方政府层面:强化顶层设计,积极引导地方高校服务导向定位学科发展;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支持地方高校办学;提供制度保障,合理引导人才流动。在地方高校层面:明确学科定位,突出学科优势特色;引育并举,创新人次引进机制,提高学科队伍水平;拓宽经费筹集渠道,提高科研成果转化能力。
陈剑阳[7](2020)在《协同治理视角下广西地方高校公信力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公信力就是“使公众信任的能力”,地方高校公信力顾名思义便是地方高校使得社会公众信任的能力。近年来,地方高校公信力逐渐发展成可以促进高校教育教学质量长远发展的隐性资源。基于此背景下,笔者选取广西地方高校公信力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笔者首先确立了影响地方高校公信力提升的三个因素,即政府管理、高校自身管理与社会参与。接着选取广西部分高校及广西区内公众作为调查对象开展问卷调查,并根据数据结果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广西地方高校公信力总体处于中等稍微偏上的水平,公众对于广西地方高校公信力有一定认可度,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解决;二是不同年收入、不同职业的群体对广西地方高校公信力评价存在显着差异。在此调查结果上,笔者从地方政府、地方高校、社会公众及相关组织三个方面分析了现阶段提升广西地方高校公信力所存在的问题,并具体总结出以下原因:一是地方政府制约了地方高校的经费投入以及行政权泛化影响地方高校;二是地方高校的教学模式未有实质性改变以及社会服务相关管理的缺位;三是社会参与高校管理机制不健全以及信息化时代对高校话语权的挑战。由于问题形成的原因来自多个方面,因此笔者提出了运用协同治理的方法来提升广西地方高校公信力:一是明确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权责边界,优化对地方高校的经费配置,构建政府宏观引导模式;二是改变地方高校的行政化管理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科研创新能力,构筑高校内部的协同治理体系;三是加强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增进社会各界与地方高校的良性互动,健全社会参与的相关制度。
史沙沙[8](2020)在《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地方高校X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下提出的,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伟大战略。而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现,离不开教育的支持,尤其是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技术推广、社会服务方面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支撑作用。地方高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为乡村振兴服务、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现状存在哪些问题?这是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急需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及案例分析法,以X大学服务乡村振兴为案例,对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针对X大学服务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本文包括导论在内共分为四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主要包括问题提出、文献综述、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设计、创新之处几项内容。第二部分是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从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必要性与基本要求这两方面阐述了地方高校与乡村振兴的关系。笔者首先对党和国家有关乡村振兴的会议公报、领导讲话、政策文件、期刊等相关文献资料分析整理,全面把握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必要性,从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迫切需要、发挥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的必然要求和地方高校自身转型发展现实选择来展开论述;并对国内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提出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五大基本要求,为下文对策与建议的提出提供一定的依据。第三部分是对X大学服务乡村振兴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成因分析。这一部分以笔者就读的X大学为例,进行调查研究。通过校园网搜集X大学服务乡村振兴相关文件资料,并对大学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一些参与服务乡村振兴的教师、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相关的农村居民进行访谈调查,较深入全面地把握X大学服务乡村振兴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地方院校、地方政府和农村自身三个方面对问题成因进行分析。第四部分针对X大学服务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从地方高校、政府和农民群众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与建议。就地方高校来说,应该找准定位,明确为乡村振兴服务的使命,健全和完善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运行机制和发挥主体能动性,丰富和创新服务内容与途径;就政府来说,应该调整评估导向,引导地方高校为乡村振兴服务、完善激励政策制度,加大鼓励人才通向农村的力度和增加高校服务农村的经费投入,完善支持科技服务乡村机制;就农村居民来说,应该提高农村居民、干部文化素养,加强与地方高校的互动交流。
李凤营[9](2020)在《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绩点管理模式改进研究 ——以B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引领和重要动力。地方高校在普通本科高校中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科研绩点制管理模式因其较强的可操作性和能够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科研环境,受到地方高校的普遍认可,在地方高校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在科研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因过分量化导致了不利于科研团队的形成、科研功利化、违背科研规律等现象的产生。这就亟需建立一种新型科研管理模式来适应地方高校科研工作的发展。为了使本文的研究建立在牢固的根基上,本文对所涉及的地方高校、高校科研、高校科研质量、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的主旨、结构、功能等,提出了以五大理念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以全面质量管理为工具,建立了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并针对上述管理理念,提出了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创新思路,分析了科研绩点的内涵与特点、科研绩点与科研工作量的关系等内容。为了掌握获得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的现实情况,本文采取案例研究的方式,通过对B大学绩点制科研管理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地方高校绩点制科研管理改革的可能方向。首先以B大学为个案进行了实证分析,在分析了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历程的基础上,概括了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的实施宗旨、实施过程、保障措施,并结合B大学部分院系的调研,利用科研成果数据对比了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实施前后的效果,对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实施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发现了B大学绩点制管理科研模式实施后的成效,发现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很大程度上提升了B大学的科研质量,整体上说是科研质量管理的可行方向。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影响高校科研管理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当前绩点制科研管理模式做出改进。基于这一定位,本文通过编制、发放、回收问卷等程序,按照从宏观影响因素、微观影响因素、环境影响因素对问卷结果进行了统计,通过对统计结果的分析进一步探寻B大学实施绩点制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为重数量轻质量、不利于科研团队形成、违背科研规律、科研全过程管理不到位、科研环境不理想、科研与人才培养脱节、不能持续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等,为改进绩点制科研管理模式提供了方向。本文提出建立科研绩点银行制管理模式以解决地方高校实施绩点制科研管理存在的上述问题,相应地对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模式的生成、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理论模型和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论述后,具体对操作层面内容进行探讨。包括科研绩点认定方法的有效改进、建立科研绩点银行的运行机制、科研绩点银行环境的保障三个方面内容。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共同建立了科研绩点银行制科研管理模式。
汤颖[10](2019)在《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 ——以江苏省13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例》文中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规模虽越来越大,但在培养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间却存在着明显差距,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的结构性矛盾不断凸显,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短缺已严重阻碍了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归根结底,这种矛盾是因高校专业结构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不吻合引起的,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高度同构性。因而,可借鉴经济领域供给侧改革的调控性思维,促使定位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不断优化专业设置,从而提高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供给质量与供给效率。基于以上认识,选取江苏省13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定量分析、文献研究等方法,探求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优化路径。通过对江苏省13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门类设置、专业类设置、专业布局及专业布点等几个指标的定量分析发现,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困境主要体现在:专业设置贪大求全,低成本专业增长过快;同质化竞争严重,专业特色不明显;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脱节;专业布局不合理,专业群集聚效应难以彰显;专业内涵建设不足。这是由政府、社会及高校三大高等教育供给主体共同造成的。从政府层面看:政府行政权力冲击着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相关法律及资金适时供给乏力;有效而完善的专业评估体系匮乏;有关专业前景预测性不足。从社会层面来看:企业、行业参与意识薄弱;社会对人才需求信息的反馈具有滞后性;社会资金支持力度不够。从高校层面来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普遍存在定位意识缺失,价值取向偏差及质量观念淡薄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供给质量与供给效率,立足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困境及其成因分析的同时合理吸取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及改革开放后我国大学本科在专业设置与调整方面积累的诸多经验与教训。总的来说,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应遵循如下原则: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原则;强调预测的前瞻性原则;注重规模与效益的和谐发展原则;凸显差异化的特色性原则;与学科建设保持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政府、社会与高校这三大高等教育供给主体应共同发力。具体地,政府层面上,应界定政府权力,规范政府角色,落实并完善高校办学自主权;建立人才供求与专业设置的预测预警机制;建立并完善综合性的专业质量监管体系。社会层面上,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企业等用人单位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对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作用。高校层面上,应坚持科学而合理的办学定位;建立健全预警及退出机制;提高专业与产业的适应性与协调性,培育特色专业并形成集群效应;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二、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能力本位的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应用型人才的相关研究 |
(二) 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 |
(三) 国内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
(四) 国外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
(五) 已有研究述评 |
三、理论基础 |
(一) 能力本位教育理论 |
(二) 关键能力理论 |
(三) OBE教育理念 |
(四) 理论基础上的研究框架构建 |
四、核心概念 |
(一) 地方高校 |
(二) 应用型人才 |
(三) 实践能力 |
(四) 人才培养模式 |
五、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能力本位视角下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调查研究 |
一、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现状调查 |
(一) 调查基本情况 |
(二) 企业与学生对实践能力评价的对比分析 |
(三) 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数据分析 |
(四) 实证调查结论 |
二、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问题分析 |
(一) 培养目标不明确,能力结构不合理 |
(二) 课程体系不合理,学生能力培养不足 |
(三) 评价机制不健全,学生能力评价缺失 |
(四) 学生能力培养不能满足企业需求 |
三、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影响了应用型高校和应用型人才的社会认同 |
(二) 地方高校办学经费不足制约了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 |
(三)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不足无法保障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 |
(四) 校企合作不够深入阻碍了产教融合与协同育人 |
(五) 制度体系不健全影响了应用型高校准确定位 |
第三章 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
一、案例高校选取 |
二、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案例分析 |
(一) 德国巴登符腾堡大学双元制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二)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合作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三) 常熟理工学院行业学院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四)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产学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三、案例高校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比较分析 |
(一) 相同点 |
(二) 不同点 |
(三) 对比结论 |
第四章 A大学冶金工程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个案分析 |
一、培养目标 |
二、基础实践能力培养 |
(一) 夯实基础知识与技能 |
(二) 拓展基础实践能力培养路径 |
三、专业实践能力培养 |
(一) 加强校内实验实训平台建设 |
(二) 强化校企合作、校地合作 |
(三) 实施“三化”工程,优化师资队伍 |
(四) 对接专业认证标准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质量 |
四、综合实践能力培养 |
(一) 课程与学分激发学生能力提升意识 |
(二) 创新创业实践体系搭建能力培养平台 |
(三) 积极开展新工科建设顺应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发展需要 |
五、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完善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建议 |
一、政府发挥宏观调控的显着优势 |
(一) 加大对地方高校的办学经费投入 |
(二) 健全高等教育分类评价制度 |
(三) 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人才和劳动的氛围 |
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人才培养 |
(一) 转变合作观念,承担社会责任 |
(二) 积极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
三、高校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改革 |
(一) 明确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目标 |
(二) 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
(三) 更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内容 |
(四) 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 |
(五)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
(六) 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评价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现状调查问卷(企业卷) |
附录二: 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三: 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访谈提纲(教师) |
致谢 |
卷内备考表 |
(2)地方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应用研究 ——以K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地方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地方高校 |
2.1.2 预算管理 |
2.1.3 绩效管理 |
2.1.4 预算绩效管理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3 投入-产出分析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方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地方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的现状 |
3.2 地方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预算绩效目标不明确 |
3.2.2 预算编制缺乏绩效理念 |
3.2.3 预算执行监管弱化 |
3.2.4 预算绩效评价机制不健全 |
3.2.5 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缺乏运用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方高校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设计 |
4.1 地方高校预算绩效管理模式 |
4.1.1 组织机构设计 |
4.1.2 预算绩效管理流程 |
4.2 预算绩效目标与编制环节 |
4.2.1 预算绩效目标环节 |
4.2.2 预算绩效编制环节 |
4.3 预算绩效执行环节 |
4.3.1 建立预算执行绩效跟踪监控机制 |
4.3.2 预算执行公开透明 |
4.4 预算绩效评价环节 |
4.4.1 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
4.4.2 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4.4.3 基于层次分析法指标的权重 |
4.5 预算绩效评价结果运用环节 |
4.5.1 评价标准的确定 |
4.5.2 绩效评价模型的建立 |
4.5.3 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 |
本章小结 |
第5章 K学院预算绩效管理案例分析 |
5.1 K学院预算管理概况 |
5.1.1 K学院基本情况 |
5.1.2 K学院预算管理现状 |
5.1.3 K学院财务收支情况 |
5.2 K学院预算绩效管理模式 |
5.3 K学院预算绩效目标和预算绩效编制环节 |
5.3.1 K学院预算绩效目标环节 |
5.3.2 K学院预算绩效编制环节 |
5.4 K学院预算绩效执行环节 |
5.5 K学院预算绩效评价环节 |
5.5.1 构建 K学院预算绩效指标体系 |
5.5.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6 K学院预算绩效评价结果运用环节 |
5.6.1 K学院预算绩效评价 |
5.6.2 K学院绩效评价结果分析与运用 |
5.7 完善地方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的建议 |
5.7.1 建设预算绩效管理的文化 |
5.7.2 加大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的透明度 |
5.7.3 完善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制度 |
5.7.4 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及不足 |
6.1.1 研究结论 |
6.1.2 不足之处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调查问卷 |
(3)地方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的个案研究 ——以某校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及研究意义 |
1.选题缘由 |
2.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1.概念界定 |
2.相关概念辨析 |
(三)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1.国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2.国内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四)研究计划 |
1.研究目标 |
2.拟突破的难题 |
3.论文的创新或特色 |
(五)研究方法 |
1.案例分析法 |
2.访谈法 |
3.SWOT分析法 |
二、我国地方高校交叉学科相关理论分析 |
(一)我国高校交叉学科概述 |
1.我国高校交叉学科建设与发展概况 |
2.交叉学科的特征分析 |
(二)教育技术学是一门交叉学科 |
1.国内关于教育技术学是一门交叉学科的研究 |
2.国外关于教育技术学是一门交叉学科的研究 |
3.教育技术学学科特征分析 |
4.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史 |
(三)SWOT分析法概述及其可行性分析 |
1.SWOT分析法概念 |
2.SWOT分析在地方高校交叉学科建设中的可行性分析 |
三、某校教育技术学学科的SWOT分析 |
(一)某校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的基本情况 |
(二)教育技术学学科的SWOT分析 |
1.优势分析 |
2.劣势分析 |
3.机遇分析 |
4.挑战分析 |
四、地方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的对策和展望 |
(一)地方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的对策 |
1.交叉学科的学科对策 |
2.地方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的学校措施 |
3.地方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的外部对策 |
(二)地方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的展望 |
1.以问题解决导向为主线 |
2.以特色学科为中心 |
3.以前沿性学科为方向 |
4.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4)高校融资总量、结构及绩效评价研究 ——基于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关于高校融资的必要性的研究 |
1.3.2 关于高校融资的影响要素的研究 |
1.3.3 关于高校融资的对策建议的研究 |
1.3.4 关于国外高校融资经验借鉴的研究 |
1.3.5 相关研究文献评述 |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4.3 数据来源 |
1.5 研究的内容与结构 |
1.6 创新和有待研究的问题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教育部直属高校 |
2.1.2 融资 |
2.1.3 内源性融资 |
2.1.4 外源性融资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成本分担理论 |
2.2.3 融资优序理论 |
2.2.4 绩效管理理论 |
第3章 高校办学融资总量、结构及模式的演进分析 |
3.1 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总量、结构及模式的演进 |
3.1.1 高校经费融资总量的演进 |
3.1.2 高校经费融资结构的演进 |
3.1.3 高校经费融资模式的演进 |
3.2 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的特点 |
3.2.1 经费融资总量呈平稳上升态势 |
3.2.2 经费融资结构呈多样性特征 |
3.2.3 经费融资模式呈现经费来源主体多元化发展趋势 |
3.3 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的主要渠道 |
3.3.1 财政拨款 |
3.3.2 教育事业收入 |
3.3.3 科研事业收入 |
3.3.4 社会捐赠收入 |
3.3.5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 |
3.3.6 其他收入 |
3.4 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的问题 |
3.4.1 对国家财政拨款的外源性融资依赖性较强 |
3.4.2 经费融资结构有待改善 |
3.4.3 社会捐赠收入的吸引力不足 |
第4章 基于区域分布的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总量、结构及模式的比较分析 |
4.1 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总量的比较分析 |
4.1.1 东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总量分析 |
4.1.2 中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总量分析 |
4.1.3 西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总量分析 |
4.1.4 东北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总量分析 |
4.1.5 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总量区域差异性分析 |
4.2 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的比较分析 |
4.2.1 东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分析 |
4.2.2 中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分析 |
4.2.3 西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分析 |
4.2.4 东北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分析 |
4.2.5 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区域差异性分析 |
4.3 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模式的比较分析 |
4.3.1 东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模式分析 |
4.3.2 中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模式分析 |
4.3.3 西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模式分析 |
4.3.4 东北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模式分析 |
4.3.5 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模式的区域差异分析 |
第5章 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 |
5.1 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
5.1.1 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5.1.2 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 |
5.1.3 评价对象及数据来源 |
5.1.4 评价方法与选择 |
5.2 全国层面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水平分析 |
5.2.1 全国层面高校办学经费内源性融资水平分析 |
5.2.2 全国层面高校办学经费外源性融资水平分析 |
5.2.3 全国层面高校办学经费综合融资水平分析 |
5.3 基于区域分布的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水平评价分析 |
5.3.1 东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水平评价 |
5.3.2 中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水平评价 |
5.3.3 西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水平评价 |
5.3.4 东北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水平评价 |
第6章 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 变量界定及模型构建 |
6.1.1 变量界定及选择 |
6.1.2 模型构建 |
6.2 全国层面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对融资绩效表现的影响 |
6.2.1 多重共线性检验 |
6.2.2 全国层面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对融资绩效表现影响的回归分析 |
6.3 东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对融资绩效表现的影响 |
6.3.1 多重共线性检验 |
6.3.2 东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对融资绩效表现影响的回归分析 |
6.4 中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对融资绩效表现的影响 |
6.4.1 多重共线性检验 |
6.4.2 中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对融资绩效表现影响的回归分析 |
6.5 西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对融资绩效表现的影响 |
6.5.1 多重共线性检验 |
6.5.2 西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对融资绩效表现影响的回归分析 |
6.6 东北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对融资绩效表现的影响 |
6.6.1 多重共线性检验 |
6.6.2 东北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对融资绩效表现影响的回归分析 |
第7章 高校多元化拓展办学经费,提升融资绩效的路径 |
7.1 从政府维度,探索加大高校财政拨款力度,改善拨款方式 |
7.1.1 探索加大对高校的财政拨款力度 |
7.1.2 政府拨款以绩效为导向 |
7.1.3 加强对高校办学经费绩效的审计、评估和监督管理 |
7.2 从高校的维度,拓宽办学经费融资渠道,完善内部配套机制 |
7.2.1 充分利用教学、科研资源,拓宽办学经费内源性融资渠道 |
7.2.2 充分发挥融资组织和管理机构的功能,拓宽办学经费外源性融资渠道 |
7.2.3 强化高校内部管理,提升资金配置绩效 |
7.3 从社会维度,积极培养社会共同办教育的理念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地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以河南省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言 |
(一)研究背景 |
1.人文素质教育变革的时代需要 |
2.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的迫切性 |
3.高校承担文化传承使命的召唤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1.地域文化在地方高校教育中的价值研究 |
2.地域文化在地方高校教育中的应用领域 |
3.地域文化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研究 |
4.地方高校服务地域文化建设与传承发展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五)概念界定 |
1.人文素质教育 |
2.地域文化 |
3.地方高校 |
(六)理论基础 |
1.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 |
2.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 |
二、地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传承发展地域文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必要性 |
1.地域文化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宝贵资源 |
2.人文素质教育是传承地域文化的重要平台 |
3.地域文化具有独特的人文教育功能和价值 |
(二)可行性 |
1.地方高校传承发展地域文化的政策指引 |
2.地域文化资源及其教育功能的现实条件 |
3.人文素质教育传承地域文化的有效路径 |
三、河南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现状 |
(一)调查设计 |
1.确定调查对象 |
2.相关资料收集 |
3.确定访谈对象 |
4.访谈主要内容 |
(二)地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地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成效 |
1.在育人理念中强调地域文化价值 |
2.部分专业开设地域文化人文课程 |
3.组织地域文化相关主题校园活动 |
4.在校园建设中引入地域文化元素 |
5.依托研究成果丰富人文教育资源 |
(三)地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在传承与发展地域文化中的问题 |
1.教育覆盖面有限,育人成效尚不显着 |
2.内涵挖掘不深入,文化认同程度较低 |
3.总体方案未制定,实施牵引动力不强 |
(四)地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地域文化传承与发展问题的影响因素 |
1.教师重视程度 |
2.高校实施强度 |
3.政府支持力度 |
四、地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地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
(一)推进内外联动,形成文化传承合力 |
1.提高管理层重视度,制定系统规划 |
2.加大政府支持力度,获取社会保障 |
(二)革新教学体系,提升文化育人实效 |
1.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开发校本教材 |
2.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提高师资水平 |
3.更新人才培养要求,优化课程体系 |
(三)整合校内资源,扩大文化宣传途径 |
1.开展主题系列讲座,提高地域文化育人效应和质量 |
2.依靠社团组织平台,增强学生参与文化传承的热情 |
3.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体会精神内涵和意义 |
(四)融入环境建设,营造特色文化氛围 |
(五)完善制度保障,增强文化传承动力 |
1.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制度 |
2.建立完善有效的保障制度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致谢 |
(6)中西部地方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研究 ——以河南大学生物学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1.“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为“双一流”建设奠定基础 |
2.中西部地方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意义重大 |
3.中西部在我国“双一流”建设中处于短板位置 |
4.河南大学生物学科建设的成功经验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中西部地方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理论分析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中西部 |
2.地方高校 |
3.世界一流学科 |
4.学科建设 |
(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内涵 |
(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特征 |
二、中西部地方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现状及存在困境分析 |
(一)我国“世界一流学科”战略演变历程 |
1.“双一流”战略的历史溯源 |
2.“双一流”战略实施的现实考量 |
(二)中西部地方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现状分析 |
1.中西部地方高校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分布情况 |
2.中西部地方高校中“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分布情况 |
3.中西部地方高校中入选的“世界一流学科”分布情况 |
(三)中西部地方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中的困境 |
1.学科定位不明确、优势特色不明显 |
2.学科队伍不合理,师资力量薄弱 |
3.经费投入不足,学科建设后劲乏力 |
4.高校研究生招生能力弱,博士生指标少 |
5.学科评价中面临以评价为导向的困境 |
三、首批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的河南大学生物学科的案例分析 |
(一)河南大学生物学学科发展概述 |
1.在“逆境”求生的学科孕育过程 |
2.在追求“卓越”中的成绩斐然 |
(二)河南大学生物学科入围“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原因分析 |
1.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其外部保障 |
2.河南大学自身不懈努力是重要的内部动力 |
3.生物学科在第三方评价中学科声誉良好 |
4.生物学科优势特色突出,服务地域发展 |
(三)河南大学生物学学科“一流学科”建设的成效 |
1.ESI学科排名有所提升 |
2.高层次人才显着增加 |
3.科学研究成果显着 |
4.社会服务能力和效果不断提升 |
5.传承创新优秀文化 |
(四)河南大学生物学科建设对其他中西部地方高校的启示 |
1.立足河南省情,坚持学科特色化发展 |
2.注重人才引育,强化学科队伍建设 |
3.加强协同创新,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
4.落实学科服务功能,促进区域发展 |
5.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四、中西部地方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思考 |
(一)中央政府层面 |
1.加强对中西部地方高校政策倾斜,资源补助 |
2.建立人才管理机制、引导有序、合理地流动 |
3.建立健全中国特色学科评价机制 |
(二)地方政府层面 |
1.政府强化高校学科建设,服务于地方发展 |
2.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支持地方高校办学 |
3.提供制度保障,合理引导人才流动 |
(三)地方高校层面 |
1.明确学科定位、突出建设学科的优势特色 |
2.引育并举,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提高学科队伍水平 |
3.拓宽经费筹集渠道,提高科研成果转化能力 |
五、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协同治理视角下广西地方高校公信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关于高校公信力现状的相关研究 |
1.3.2 关于高校公信力提升对策的相关研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5.1 研究创新 |
1.5.2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公信力 |
2.1.2 高校公信力 |
2.1.3 地方高校 |
2.2 协同治理理论 |
2.2.1 协同治理理论的特征与发展 |
2.2.2 协同治理理论对于地方高校公信力研究的适用性分析 |
第三章 广西地方高校公信力现状的问卷设计及检验 |
3.1 问卷调查目的与设计思路 |
3.1.1 问卷调查目的 |
3.1.2 问卷设计思路 |
3.2 问卷预调查与数据结果检验 |
3.2.1 问卷描述性统计 |
3.2.2 问卷项目分析 |
3.2.3 问卷因素分析 |
3.2.4 问卷信度分析 |
第四章 广西地方高校公信力现状分析 |
4.1 样本的人口学变量分析 |
4.1.1 性别 |
4.1.2 年龄 |
4.1.3 学历 |
4.1.4 年收入 |
4.1.5 职业 |
4.1.6 在广西地方高校就读、实习或工作经验 |
4.1.7 对广西地方高校的熟悉程度 |
4.2 不同群体对广西地方高校公信力现状的差异检验 |
4.2.1 不同性别的群体 |
4.2.2 不同年龄的群体 |
4.2.3 不同学历的群体 |
4.2.4 不同年收入的群体 |
4.2.5 不同职业的群体 |
4.2.6 有无广西地方高校就读、实习或工作的群体 |
4.2.7 是否熟悉不同类型广西地方高校的群体 |
4.3 广西地方高校公信力现状分析结果 |
第五章 广西地方高校公信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
5.1 协同治理的引导者:地方政府存在的问题 |
5.1.1 地方政府对地方高校经费投入不合理 |
5.1.2 地方政府对地方高校资源分配不均衡 |
5.1.3 地方政府对地方高校权力行使不对等 |
5.2 协同治理的责任者:地方高校存在的问题 |
5.2.1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能力不足 |
5.2.2 地方高校科研创新能力不足 |
5.2.3 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能力不足 |
5.3 协同治理的参与者:社会公众及相关组织存在的问题 |
5.3.1 社会组织参与地方高校管理的力度不够 |
5.3.2 公众参与地方高校管理的积极性不高 |
5.3.3 公众的媒介素养与信息甄别能力有待提升 |
第六章 广西地方高校公信力建设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6.1 政府制约地方高校财政经费投入 |
6.2 政府行政权泛化影响高校管理 |
6.3 高校教学模式没有实质性改变 |
6.4 高校社会服务相关管理的缺位 |
6.5 社会参与高校管理机制不健全 |
6.6 信息化时代对高校话语权的挑战 |
第七章 协同治理:广西地方高校提升公信力的对策选择 |
7.1 重塑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的关系 |
7.1.1 明确政府与高校权责边界 |
7.1.2 优化政府对高校教育经费的配置 |
7.1.3 构建政府宏观引导的协同治理模式 |
7.2 加强地方高校自身管理能力 |
7.2.1 改变高校行政化管理模式 |
7.2.2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科研创新能力 |
7.2.3 构筑高校内部管理的协同治理体系 |
7.3 推进社会公众及相关组织的参与和监督 |
7.3.1 加强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 |
7.3.2 增进社会各界与地方高校的良性互动 |
7.3.3 健全完善社会参与的制度保障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关于广西地方高校公信力现状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地方高校X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目的 |
(四)研究意义 |
(五)研究设计 |
(六)创新之处 |
一、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必要性与基本要求 |
(一)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必要性 |
1.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迫切需要 |
2.发挥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的必然要求 |
(二)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基本要求 |
1.科学定位,明确服务乡村振兴使命 |
2.主动参与,构建服务乡村振兴的运行机制 |
3.发挥学校资源优势,扩展服务内容和途径 |
4.促进校-村深度融合,提高服务的实效性 |
5.学校、政府和企业协同并进,多方联动 |
二、X大学服务乡村振兴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X大学服务乡村振兴的现状 |
1.X大学的概况 |
2.X大学服务乡村振兴的内容 |
3.X大学服务乡村振兴的途径 |
(二)X大学服务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 |
1.服务乡村振兴的定位存在偏差 |
2.服务乡村振兴的机制不完善 |
3.服务乡村振兴的内容不丰富、途径有待创新 |
4.服务乡村振兴的时效性低,校-村联系有待加强 |
5.服务乡村振兴的联动力不足,校-政-企有待深度融合 |
(三)X大学服务乡村振兴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1.地方高校自身的因素 |
2.地方政府方面的因素 |
3.农村方面的因素 |
三、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建议与对策 |
(一)地方高校要积极作为,助力乡村振兴 |
1.找准定位,明确为乡村振兴服务的使命 |
2.建立和完善服务乡村振兴的运行机制 |
3.发挥主体能动性,丰富和创新服务内容与途径 |
(二)地方政府要加强引导,发挥协调与保障作用 |
1.调整评估导向,引导地方高校为乡村振兴服务 |
2.完善激励政策制度,加大鼓励人才通向农村的力度 |
3.增加高校服务农村的经费投入,完善支持科技服务乡村机制 |
(三)农村干部群众要把握机遇,主动投身乡村振兴 |
1.借力地方院校提高农村居民、干部的文化素养 |
2.加强与地方高校的互动交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9)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绩点管理模式改进研究 ——以B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地方高校科研管理质量亟待提升 |
(二)地方高校科研绩点管理模式需要改进和完善 |
(三)地方高校科研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双重体会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概念界定 |
(一)地方高校 |
(二)高校科研 |
(三)高校科研质量 |
(四)高校科研质量管理 |
(五)科研绩点制 |
(六)科研绩点银行制 |
五、创新之处 |
(一)探索了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理论 |
(二)改进了“科研绩点”的计算方法 |
(三)建立“绩点银行制”的科研质量管理模式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关于高校科研质量管理文献计量分析 |
二、关于高校科研质量管理内涵与意义研究 |
三、关于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研究 |
四、关于高校科研质量评价与管理研究 |
五、关于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文献研究 |
六、文献述评 |
(一)关于高校科研管理内容及特征研究 |
(二)关于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研究 |
(三)科研质量管理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理论基础 |
一、五大发展理念 |
二、人本管理理论 |
三、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第三章 地方高校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实施概况及进展 |
一、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的基本体系 |
(一)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的主旨 |
(二)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构 |
(三)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功能 |
二、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概述 |
(一)B大学简介 |
(二)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历程 |
(三)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效果 |
三、地方高校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目标设计 |
(一)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概述 |
(二)关于B大学对学术型教师的目标设计 |
(三)关于B大学对教学单位的目标设计 |
(四)关于B大学科研绩点的量化评价 |
四、地方高校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氛围营造 |
(一)精神层面加强统一思想 |
(二)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 |
五、地方高校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保障 |
(一)激励措施 |
(二)督促举措 |
(三)保障制度 |
第四章 地方高校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实施过程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现状调查设计 |
(一)调查问卷编制 |
(二)调查问卷发放 |
(三)调查问卷回收分析 |
二、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存在的问题 |
(一)重数量轻质量问题 |
(二)不利于科研团队形成 |
(三)存在违背科研规律的现象 |
(四)科研全过程管理不到位 |
(五)科研环境不理想 |
(六)科研与人才培养脱节 |
(七)不能持续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 |
三、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一)对科研质量的评价导向不科学 |
(二)科研发展定位中功利化追求导向明显 |
(三)高校三大职能之间未能协调发展 |
(四)可持续发展和共享发展落实不到位 |
(五)科研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低 |
四、地方高校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的实证分析 |
(一)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的灰色关联分析 |
(二)B大学绩点制管理科研模式实施过程的归因分析 |
第五章 地方高校科研绩点银行制设计 |
一、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设计理念 |
二、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设计背景 |
(一)科研绩点银行生成背景 |
(二)科研绩点银行生成过程 |
三、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基本目标与存在优势 |
(一)科研绩点银行制设计的主要目标 |
(二)科研绩点银行制设计的优势分析 |
四、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过程设计 |
(一)科研绩点银行运行机制设计 |
(二)科研绩点银行管理功能设计 |
第六章 地方高校科研绩点银行制实施策略 |
一、明确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绩点类型 |
(一)显性科研绩点与隐性科研绩点 |
(二)个人科研绩点与集体科研绩点 |
(三)岗位科研绩点与自由科研绩点 |
(四)普通科研绩点与奖励科研绩点 |
(五)元科研绩点 |
二、建立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绩点认定规则 |
(一)科研工作业绩点认定原则 |
(二)科研工作业绩点认定程序 |
(三)科研工作业绩点的质量等级确定 |
(四)科研工作业绩点的总量计算方法 |
三、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组织结构 |
(一)科研绩点银行管理委员会 |
(二)科研绩点银行专家咨询委员会 |
(三)科研绩点银行综合业务中心 |
(四)科研绩点银行网络管理中心 |
四、实施科研绩点银行的运作管理 |
(一)科研绩点银行帐户管理 |
(二)科研绩点银行业务类型 |
(三)科研绩点银行操作流程 |
五、支持科研绩点银行的环境保障 |
(一)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业务环境要求 |
(二)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管理环境支持 |
(三)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信息化环境支持 |
六、地方高校科研绩点制银行模式推广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调研问卷 |
附录二 :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灰色关联分析调查问卷 |
附录三 :绩点制管理科研模式实施过程的归因分析调查问卷 |
附录四 :科研工作业绩点制银行章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10)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 ——以江苏省13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目的及方法 |
1.3.2 研究内容与结构 |
1.3.3 研究思路及创新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 |
2.1.2 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 |
2.1.3 专业与专业调整 |
2.2 理论基础 |
2.2.1 需求与供给理论 |
2.2.2 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 |
2.2.3 人力资本理论 |
2.2.4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现状与反思 |
3.1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3.2 江苏省13 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基本信息 |
3.2.1 调查高校发展概述 |
3.2.2 调查高校专业设置现状 |
3.3 江苏省13 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3.3.1 调查高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 |
3.3.2 供给侧结构性视域审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困境成因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路径分析 |
4.1 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相关经验分析 |
4.1.1 改革开放后中国大学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历史变迁与特点分析 |
4.1.2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专业设置与调整经验的观察与借鉴 |
4.2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原则 |
4.2.1 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原则 |
4.2.2 强调预测的前瞻性原则 |
4.2.3 注重规模与效益的和谐发展原则 |
4.2.4 凸显差异化的特色性原则 |
4.2.5 与学科建设保持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
4.3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具体路径 |
4.3.1 政府对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对策 |
4.3.2 社会力量对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对策 |
4.3.3 高校微观层面专业设置与调整对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5.2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高校专业布点统计简表 |
附录2 调查高校2013-2017年专业新增及撤销情况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四、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能力本位的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黄珍.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2]地方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应用研究 ——以K学院为例[D]. 陈晓明. 贵州财经大学, 2020(12)
- [3]地方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的个案研究 ——以某校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为例[D]. 彭敏.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4]高校融资总量、结构及绩效评价研究 ——基于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分析[D]. 刘欣. 吉林大学, 2020(08)
- [5]地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以河南省高校为例[D]. 李响.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6]中西部地方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研究 ——以河南大学生物学科为例[D]. 李梦楠. 河南大学, 2020(02)
- [7]协同治理视角下广西地方高校公信力提升研究[D]. 陈剑阳. 广西大学, 2020(07)
- [8]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地方高校X大学为例[D]. 史沙沙. 渤海大学, 2020(10)
- [9]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绩点管理模式改进研究 ——以B大学为例[D]. 李凤营.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10]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 ——以江苏省13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例[D]. 汤颖.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