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型变压器绝缘状态可现场测试诊断系统的开发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田楠[1](2020)在《大型油纸绝缘变压器绝缘状态综合评估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油纸绝缘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中最为常见的电力设备元件,其绝缘性能的优劣决定了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由于变压器运行过程承受过负荷、电应力、机械应力及潮湿等因素影响,其绝缘性能会日益劣化,从而成为电力系统安全隐患。因此,对油纸绝缘变压器进行绝缘状态评估及寿命预测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程课题。为了实现油纸绝缘变压器绝缘状态的准确评估,本文结合油纸绝缘变压器的实际运行情况,针对不同状态、不同厂家的油纸绝缘变压器进行研究,实现了变压器绝缘状态的综合评估。通过分析不同厂家变压器的特征参数变化规律,发现变压器厂家不同带来的影响远远小于运行条件不同带来的影响。在现场对油纸绝缘变压器开展了大量的频域介电响应实验,并基于电介质极化理论,从频域介电响应实验结果中提取了用来表征油纸绝缘变压器绝缘状态的老化特征量。最后,研究综合电气、油化与频域介电响应的状态评估方法,提出了可以应用于实际的油纸绝缘设备评估体系。本文提出的油纸绝缘设备综合评估体系为电力系统状态检修提供了可靠的决策辅助,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可靠性。
刘一萌[2](2020)在《变压器绕组线圈变形故障分析》文中指出变压器是电能传输的“心脏”,当今随着电网容量不断增大,变压器运行环境日趋严苛。变压器遭受短路电流冲击后容易发生绕组变形,这是变压器常发故障之一。由于吊罩检查工艺繁琐、耗时耗力,需要采用电气试验诊断技术预先判定短路冲击后的绕组是否变形、以及变形的程度与位置,根据试验结果,最终作出变压器退运、大修或技改决策。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变压器绕组及其绝缘结构进行了详细分析,总结了变压器绕组可能发生的各种故障类型。分析了变压器绕组所处的漏磁场分布以及绕组所受电动力的类型与受力方向,为下一步的绕组变形检测方法分析奠定了基础。(2)针对低电压阻抗法,建立变压器短路阻抗值与漏磁等效面积间的数值关系,通过公式推导得出利用低电压阻抗法判定绕组变形结论;针对绕组电容量法,将变压器绕组电容量法测试的五组数据分解为各绕组间与绕组对地电容量的加和,从而得到利用电容量测试数据分析绕组变形的方法;针对频率响应分析法,通过仿真得到不同变形种类下频响图谱的变化特征,以此为依据总结了利用频响图谱的对比来判断绕组变形的原则,并分析了各种干扰因素下的异常图谱特征。(3)针对目前单一的绕组变形诊断方法不够完善可靠,本文建立包含评估层与诊断层两级的综合评估体系,基于可拓理论与熵权法进行多指标信息融合,确定绕组状态等级;当绕组处于严重变形状态等级时,进入故障诊断层,在故障诊断层结合低电压阻抗法与绕组电容量法建立Cx-Xk(%)诊断模型,综合判定绕组变形种类及其变形位置。(4)针对一起220k V变压器遭受短路电流冲击故障,利用该综合评估方法的评估层,对各种测试方法下的试验结果进行多信息融合,判断为绕组严重变形后,在故障诊断层利用Cx-Xk(%)诊断模型得出结论:中压侧绕组发生明显变形并向低压侧绕组凹陷。对变压器进行返厂吊罩后,发现中压侧绕组大面积线匝向低压绕组方向靠拢,与综合评估方法分析所得结论一致,印证了该综合评估方法的正确性。本文针对变压器绕组变形诊断方法展开研究,有利于对变压器绕组状态做出合理分析判断。本文所研究的变压器绕组变形综合评估体系避免了常规的单一试验方法可能造成的误判漏判情况,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变压器的故障率,提高了变压器绕组变形的检测效率。
胡碧伟[3](2020)在《基于运行状态和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变压器维护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力变压器在电网的运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力变压器的不正常运行可能会导致灾难性后果。因此,对电力变压器的监控和维护对电力公司都至关重要;同时现在对变压器检修时常常出现欠修、过修或者提前退出运行的情况,往往没有将变压器运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联系起来,从而造成不必要资源消耗,甚至带来巨大的风险。因此,为了对变压器制定合适维护策略,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我们需要在变压器状态评估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变压器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本文取得工作如下:(1)基于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的变压器绝缘状态评估研究;首先利用与电力变压器绝缘系统的老化密切相关油的界面张力,纸绝缘的水分含量和油的糠醛含量,利用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建立变压器寿命预测模型,从而来评估模型的正确性,然后结合油色谱分析及其他变压器本体绝缘参数,分别建立基于ANFIS的绝缘油、纸绝缘和电气临界性的绝缘评价模型,最后联合寿命预测开发基于ANFIS的变压器绝缘状态评估模型,克服隶属度函数因静态规则和不同专家经验带来的影响,从而得到变压器的绝缘健康指数来评估变压器的状态。(2)基于改进GM(1,1)的变压器可靠性模型;将变压器相关运行信息用来修正变压器绝缘健康指数形成变压器综合健康指数,在原有的变压器故障率的集合基础上,利用改进的GM(1,1)来预测变压器故障率变化的趋势,联合变压器综合健康指数、运行寿命及故障率之间的关系,建立变压器运行可靠性模型。(3)基于可靠性和经济性的变压器的维护模型;建立变压器的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分别对变压器的初始投资成本,运营成本和维护成本,失效成本和处置成本进行计算,并考虑到不同时间下的金融价值,通过引入通货膨胀率和贴现率对其进行完善;同时考虑不同维护方式下的对变压器故障率的影响。然后在变压器可靠运行的状态范围内,建立基于健康指数评估和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变压器维护策略。通过仿真实验验证,该方法合理可行,为变压器维护提供一了种新方法。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4](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提出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谢静[5](2019)在《高压开关柜状态综合评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基于设备运行状态的运维策略的制定是实现设备精准化运维管理的前提,是智能化电网的必要组成部分。变电站作为一个整体,为了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必须提高每一个设备元件的可靠性。基于设备运行状态的状态维修策略在电网开展已有很多年,随着状态维修的逐渐深入开展,状态评估作为状态维修的理论依据对于状态维修策略的有效制定起着决定性作用。长期以来,状态评估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发电机、变压器等少数大型设备上,而对于数量众多,广泛应用的高压开关柜设备研究较少。随着近年来用户侧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加强,该类设备的状态评估及状态维修也逐渐引起广泛关注。本文以高压开关柜为研究对象,建立多维信息状态评估模型并提出综合评估算法。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检测数据与设备绝缘劣化之间的定性及定量分析;电磁干扰环境下检测数据的准确提取;多维状态参量高压开关柜评估模型的建立;基于信息融合的高压开关柜状态评估算法的研究。由于电力系统设备的特殊性,现场数据的获取及评估后的设备实际状态的验证非常困难,本文中除Ansoft软件仿真部分外,其余开关柜检测数据均为现场实测数据。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包括:结合电磁波传播特性,通过理论推导,给出了高压开关柜主要检测数据TEV(暂态对地电压,transient earth voltage)与开关柜内绝缘劣化强度的定量关系;利用Ansoft电磁仿真软件对开关柜进行三维建模,并采用高频载流线圈模拟开关柜内部局放,仿真得到了开关柜内部局部放电位置、幅值及频率变化对TEV检测值的影响,为确定高压开关柜状态评估模型的状态参量提供了理论支持。在对现有电力设备检测手段特点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高压开关柜自身安装及运行特点,通过对现场检测数据的对比和分析,得到了适用于现场的高压开关柜电-声-光联合检测方案,为高压开关柜状态评估模型中状态参量的选取及各参量之间主次关系的划分提供了数据支持。为减小变电站电磁环境对检测数据带来的影响,提出了一种用于带电检测值的数据抗干扰算法。通过计算检测值偏差的突变量,消除了局部电磁干扰给检测值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修正公式对数据进行进一步修正,消除了由于临近设备内部绝缘劣化导致检测值升高给评估结果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了设备带电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为进一步设备状态评估的准确性奠定了基础。建立了一种针对高压开关柜的多维状态参量评估模型。为更好的反应设备绝缘劣化的发展趋势,评估模型采用模糊量作为状态评判因子,得到基于模糊量的综合评估向量;同时,采用“五级制”设备状态评估等级,依据隶属度函数将评估向量划分至相应评估等级;模型的状态参量涵盖了设备带电检测数据、环境在线检测信息、历史评估信息、设备运行信息、预试定检数据及日常巡检信息,涉及检测数据、运行信息、历史信息、设备预防性试验数据、日常维护信息多个方面的数据信息。在对检测数据特点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高压开关柜,提出了基于熵权和信息完整度的模糊分层状态评估算法,算法一方面通过“熵权”值减小了对主观权值的依赖,融入了检测数据信息量因素给权值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引入“信息完整度概念”与本次评估结果的可信度相关联,使得状态参量缺失工况下设备状态评估结果更有实际意义;为进一步消除主观权值对算法的影响,提出了基于突变级数的状态评估算法,能够从突变角度对设备的状态变化给出评估,能够通过突变类型的调整自适应状态参量缺失工况,算法更加简单;为减小隶属度函数中主观经验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可变聚类中心修正FCM的评估算法,利用聚类中心定值对传统可变聚类中心FCM算法进行修正,从聚类角度更加直观地反应变电站中设备状态的整体分布。通过对以上三种适用于高压开关柜的状态评估算法进行分析比较,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融合的综合状态评估算法,分别以模糊分层理论、突变级数算法和可变中心修正聚类算法结果作为评估系统子属性,在决策层采用贝叶斯融合算法,以充分发挥不同评估算法优势,达到不同算法的功能互补,增强综合算法容错性及有效性。在决策层融合算法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信息相似度的贝叶斯分类模式概率计算方法,在评估系统决策层贝叶斯融合过程中,依据各个子系统决策属性向量之间的相似度确定模式概率,能够更加客观地反应子属性特点,进一步增强评估系统的置信度和容错性。利用现场实际检测信息对融合算法进行验证,证明了融合评估算法的有效性及优越性。
杨超[6](2018)在《基于介电响应理论的变压器油纸绝缘测量技术》文中研究表明电力变压器是电网运行中最重要的电气设备之一,因此,消除变压器的隐患,特别是内部绝缘隐患是提高电网运行可靠性的关键。而判断变压器的老化状态,延长变压器的运行寿命则是提高电网效益的重点所在。如何准确评估电力变压器油纸绝缘的含水量及老化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基于介电响应理论的回复电压法、极化去极化电流法和频域谱法,作为无损的诊断技术正逐渐被应用于变压器油纸绝缘的状态评估。本文以介电响应测量理论为基础,针对温度和热老化对变压器油纸绝缘的介电响应参数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并且,在以上研究内容的的基础上,本文针对一种结合时域的极化电流测量(PDC)方法和频域的频谱(FDS)测量方法的新技术进行了现场测试,它能够快速准确检测电气设备中的油纸绝缘等固体绝缘的含水量和介损值,便于为变压器可靠运行和判断其油纸绝缘的老化状态提供依据。最后针对这一新测试方法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了验证,并通过实际测试数据分析,证明这一新测试方法测试结果符合变压器实际运行状态。通过对基于介电响应理论的变压器油纸绝缘测量技术的研究及应用,使得对于电力变压器油纸绝缘的含水量及老化情况的检测有了全新的角度和手段。要达到对变压器全生命周期管理、准确掌握变压器的老化趋势的目的,就还需要不断钻研,继续加大对电力变压器各元件工作状况的监测,不断丰富试验检测手段,这也才能在我国电网不断扩张的情况下保证电力变压器的安全、稳定运行。
李怡[7](2017)在《换流变压器健康状态评估及寿命预测研究》文中提出换流变压器是直流输电系统中的关键设备,随着直流输电工程运行年限的增长,已投运的换流变压器的老化故障问题日益突出。目前针对换流变压器定期检修和事后检修相结合的主流检修模式,很容易出现“过修”或“欠修”问题,已无法满足当前直流输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需求。随着状态监测技术的进步,以状态评估为基础的状态检修制度取代定期检修已成为换流变压器检修的发展方向。因此,开展换流变压器的健康状态评估和寿命预测研究,可以更加有效合理地制定设备检修计划,从而最大限度延长换流变压器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本论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结合参与的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科技项目“运行中期换流变压器状态评估及寿命预测研究”,开展了换流变压器的健康状态评估和寿命预测研究工作。本论文主要在四个方面开展了研究:包含投运前后状态量的换流变健康状态评估指标体系分析,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换流变分级健康状态评估模型研究,基于健康指数和故障概率的换流变寿命预测模型研究,换流变压器健康状态评估及寿命预测系统的设计开发。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从换流变压器的基本构成出发,首次提出将换流变压器关键原材料、关键出厂试验、运输及安装记录等投运前状态量纳入评估体系中,选取对换流变健康状态影响较大的关键状态量进行详细阐述与剖析,建立起更系统全面的换流变健康状态评估指标体系;在分析换流变健康状态评估指标体系基础上,给出了换流变压器寿命的定义,确立了影响换流变寿命的三大主要因素:健康状态、运行环境和负荷率,并研究了换流变的寿命特征曲线。(2)以换流变压器投运时刻为分界点,提出了投运前后健康状态分级评估及综合评估的基本原则,确立了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状态评估流程,建立了换流变压器分级健康状态评估模型;最后结合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某换流站实际算例,证明该模型的可行性和可信性。(3)在换流变健康状态评估的基础上,计算出换流变的老化健康指数,依据影响换流变寿命的三大因素对其进行了修正,从而建立起基于综合健康指数的换流变压器故障概率推算模型。根据地方电网统计结果,拟合出换流变故障率随运行年限变化的Weibull分布曲线;为了更直观表现换流变运行状态同运行时间的变化过程,依据故障概率提出状态可靠度这一新的概念,建立了基于状态可靠度的换流变压器的寿命预测模型。实例分析表明,该模型可以对换流变压器健康状态随着运行年限増加的下降趋势进行有效和准确的预测。(4)根据所建立的分级健康状态评估模型及剩余寿命预测模型,完成了换流变压器健康状态评估及寿命预测系统的设计开发,并将其投入到测试中,结果达到了对换流变压器进行健康状态评估和寿命预测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邹阳[8](2017)在《变压器油纸绝缘弛豫响应特性建模及老化诊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绝缘劣化是导致油纸绝缘电力变压器故障的主要成因,及时准确掌握变压器油纸绝缘状况,将极大地提高电网的运行可靠性。目前变压器绝缘诊断存在现场测试干扰因素多、介质响应模型难确定、缺乏有效的多参数量化评估老化状态方法等不足。论文研究目的在于分析电力变压器现场绝缘测试影响因素,提出提高时域介电谱测试精度的改进措施;研究油纸绝缘介质极化理论,构建弛豫响应数学模型;从时域介电谱测试数据辨识表征油纸绝缘老化状况的介质响应特征参数,实现油纸绝缘老化状态的多特征参数综合诊断。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首先分析了变压器现场测试环境因素的影响,提出解决不同影响因素干扰的应对措施。针对测试所得极化谱出现异常的情况,提出优化设置测试参数,同时结合实例分析得出测试适用条件,以达到避免和减小外部因素影响,保证测试准确度和有效性的目的。其次研究了油纸绝缘介质弛豫响应等效电路模型,指出扩展德拜模型极化支路类型设置单一,遂在模型极化作用电路中引入界面极化支路,表征介质间极化过程,通过RC元件与绝缘老化介电参数建立关联,改进了传统的扩展德拜模型,有效提高了模型等效绝缘状况的精度。论文接着基于等效模型研究参数识别方法。首先分析电路模型构建求解各电路参数的非线性寻优目标函数。然后解析介电谱获知极化支路数,明确需识别的电路参数数量。将对应数量的现场实测数据代入目标函数,结合自适应粒子群算法,识别得到模型电路参数最优值。最后将改进模型和传统模型识别所得回复电压极化谱,与测试极化谱作精度比对,验证方法准确性和改进模型的优越性。最后基于改进电路模型的建立,提出表征介质弛豫机构和响应过程的特征参数,评估分析油纸绝缘老化状态。并结合变压器绝缘测试信息数据,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粗糙集理论的绝缘老化诊断方法。通过FCM算法对诊断特征参数模糊划分,形成绝缘评估系统属性隶属度函数;根据模糊属性构建的可辨识矩阵,实现模糊属性集合约简,并结合隶属度区间,提取油纸绝缘状态评估规则,最后按评估准则匹配获知变压器绝缘状态,并通过实例验证方法可行。论文提出应对变压器现场测试干扰因素的措施;引入界面极化支路,提高了电路模型的等效精度;结合模型特征参数与变压器绝缘信息数据,提出一种多参数诊断变压器绝缘老化状态方法。研究内容对于及时准确掌握变压器油纸绝缘状况,提高设备可靠性,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陈东鹏[9](2016)在《电力变压器油纸绝缘老化状况诊断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力变压器是输配电的关键设备,油纸绝缘系统老化是引发电力变压器事故的主要原因,及时而有效地诊断其老化状况是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延长变压器使用寿命的基础和关键技术。本课题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电路分析法和恢复电压响应的油纸绝缘老化诊断方法》(基金编号为61174117)资助下提出的,以油纸绝缘变压器的绝缘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为了深入研究回复电压曲线及其特征参数与变压器绝缘老化状态之间的关系,搭建扩展德拜等效电路模型和设计制作模拟实验平台,进行大量的仿真和实验,并对油纸绝缘系统的回复电压特性进行探讨,进一步挖掘回复电压曲线新特征信息与绝缘老化的关系,确立回复电压特征参数和等效电路相结合的回复电压诊断模型,互相佐证了利用回复电压法对变压器绝缘老化状况综合诊断的可行性,为油纸绝缘老化状况的诊断提供新的思路。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在于:(1)以扩展德拜等效电路模型(ED等效电路模型)为出发点,分析等效电路回复电压的表达式,利用微分时域函数理论对回复电压曲线进行解谱,从而根据绝缘系统实际状况确定等效电路的极化支路数。在确定极化支路数的基础上,应用分层-区间粒子群算法辨识参数值,建立弛豫响应等效电路。(2)在ED等效电路模型和参数辨识的基础上,理论推导与仿真实验验证相结合优化介质响应的试验条件参数,分别分析不同极化电压、充放电时间比下极化增长率曲线、回复电压曲线的特点以及对回复电压特征参数的影响,确定了极化电压最优值和充放电时间比最优值。(3)根据实际变压器油纸绝缘结构特点设计制作双层“(?)”型模拟绝缘系统,基于实验平台研究气隙(气泡)、水分、纸老化和对回复电压特性的影响,并从量化的角度运用回复电压法研究绝缘系统中含气隙的影响,因此具有一定工程应用价值。(4)进一步挖掘回复电压曲线的特征信息,探讨充分反映介质慢弛豫响应的回复电压新特征参数(相对稳定电压和回复电压半衰期),分别通过实验探索新特征参数与绝缘老化的关系。考虑到现场应用的可靠性,确定了回复电压半衰期作为弛豫响应的新特征参数,最后建立了根据主时间常数、初始斜率以及回复电压半衰期特征参数与等效电路相互佐证的油纸绝缘老化状态的综合诊断方法。
黄云程[10](2016)在《变压器油纸绝缘的时域介电谱诊断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经统计,由于电气设备发生故障而导致的停电事故中,大多数是由于变压器油纸绝缘损坏造成。因此,为确保电力系统能够安全、可靠地运作,必须确保运行中的电力变压器油纸绝缘状态良好。本课题是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电路分析法和恢复电压响应的油纸绝缘老化诊断方法》的子课题(基金编号为61174117),以电力设备的油纸绝缘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时域介电谱测量数据建立能更加贴合油纸绝缘系统实际弛豫响应过程的混合电路模型,通过分析时域介电谱特征量受油纸绝缘老化状态的影响规律,提出一种融合改进层次分析与灰色关联法的综合诊断油纸绝缘状态的方法。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从时域介质响应理论和油纸绝缘介质弛豫响应特性出发,阐述现有介质响应等效电路模型的原理和优缺点,提出一种能更加贴合油纸绝缘系统实际弛豫响应过程的新型电路模型——混合电路模型,推导出该电路模型各个参数辨识的数学模型,并采用吻合度法以及改进区间-粒子群算法准确地运算出各个参数值。最后,通过实例证实混合电路模型的正确性、可靠性和优越性。(2)从回复电压法出发,以回复电压法测量特征量和基于混合电路模型特征参量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和实例论证各个特征量受油纸绝缘老化状态的影响规律,并获取各个特征量诊断电力变压器油纸绝缘状态的老化判据。其中,测量特征量主要有:初始斜率峰值、极化谱峰值电压和主时间常数;基于混合电路模型特征量为绝缘电阻、几何电容、极化支路数和平均弛豫时间常数。(3)从极化/去极化电流法出发,首先分析目前被广泛认同的特征量——去极化电量,发现该特征量对于不同老化程度的变压器不具有通用性,为此,本文提出平均去极化电量以弥补去极化电量的不足;其次,因去极化电流曲线难以直接反映绝缘状态信息,本文提出新谱线——去极化能量谱,提取谱线上的峰值能量和峰值时间常数;最后,通过理论和实例论证这两个新特征量能准确地评估油纸绝缘劣化状况。(4)综合时域介电谱特征量,引入层次分析法,并对层次分析法进行改进后,构建油纸绝缘老化评估层次分析系统,分配各个特征参量对油纸绝缘劣化状况诊断结果的贡献程度——权重。最后,提出一种融合改进层次分析与灰色关联算法的综合诊断油纸绝缘系统劣化状况的方法,填补了综合各个时域介电谱特征参量评估油纸绝缘劣化状态方法的空白,解决多个特征参量出现竞争时,难以直接诊断油纸绝缘系统劣化情况的问题。
二、大型变压器绝缘状态可现场测试诊断系统的开发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型变压器绝缘状态可现场测试诊断系统的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大型油纸绝缘变压器绝缘状态综合评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背景及意义 |
1.2 油纸绝缘诊断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油纸绝缘传统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
1.2.2 油纸绝缘介电响应诊断方法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框架 |
2 不同厂家变压器传统预防性试验特征参数的演变规律 |
2.1 不同厂家变压器寿命特征数据变化规律分析 |
2.1.1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特征数据变化规律分析 |
2.1.2 油中酸值数据变化规律分析 |
2.1.3 油击穿电压数据变化规律分析 |
2.1.4 油介质损耗因数数据变化规律分析 |
2.1.5 吸收比数据变化规律分析 |
2.1.6 极化指数数据变化规律分析 |
2.2 变压器运行时间与寿命特征数据的相关分析 |
2.3 小结 |
3 变压器绝缘频域介电响应特性 |
3.1 频域介电响应试验 |
3.1.1 基本原理 |
3.1.2 FDS测试仪器 |
3.2 介电响应测试方法的现场应用研究 |
3.2.1 不同接线方式测试结果对比 |
3.2.2 同一厂家测试结果对比 |
3.2.3 不同厂家测试结果对比 |
3.3 变压器的介电响应绝缘诊断评估方法 |
3.3.1 介电响应评估模型 |
3.3.2 现场变压器的介电响应特征参量分析 |
3.4 小结 |
4 综合电气、油化与介电响应的油纸绝缘设备状态评估 |
4.1 油纸绝缘设备状态评估思路 |
4.2 电气参量的评估算法 |
4.3 油化参量的评估算法 |
4.3.1 油中溶解气体的评估方式 |
4.3.2 油化学试验 |
4.4 介电响应的评估算法 |
4.5 油纸绝缘设备评估体系的建立 |
4.6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变压器绕组线圈变形故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变压器绕组故障分析基础 |
2.1 变压器绕组及其绝缘结构 |
2.2 变压器线圈常见形式 |
2.3 变压器绕组常见问题 |
2.3.1 绕组制作过程中的常见质量问题 |
2.3.2 绕组的常见故障 |
2.4 绕组所受短路电流与短路电动力 |
2.4.1 短路电流计算 |
2.4.2 抗短路能力计算 |
2.4.3 短路时绕组的受力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变压器常规试验方法对绕组变形检测的辅助作用研究 |
3.1 油色谱分析法试验原理与检测方法研究 |
3.1.1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 |
3.1.2 根据油中溶解气体含量进行故障诊断 |
3.2 直流电阻测试方法研究与试验结果分析 |
3.2.1 直流电阻试验测量方法 |
3.2.2 试验测量的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电气参量的三种变压器绕组变形诊断方法研究 |
4.1 低电压阻抗法 |
4.1.1 短路电抗值与绕组间相对距离的关系推导 |
4.1.2 低电压阻抗法判断准则及其影响因素 |
4.2 绕组电容量法诊断过程及判定依据 |
4.3 频率响应分析法 |
4.3.1 频响法测试系统 |
4.3.2 不同绕组变形种类下频谱图变化特征总结 |
4.3.3 利用频响图谱诊断变压器绕组变形故障 |
4.3.4 现场影响因素干扰下的频谱图异常情况分析 |
4.3.5 频响法测试过程中注意事项及异常频谱图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变压器绕组变形综合评估方法研究 |
5.1 基于可拓理论的变压器绕组变形综合评估方法 |
5.1.1 变压器可拓评估方法研究 |
5.1.2 综合评估体系建立 |
5.1.3 评估指标信息融合方法研究 |
5.2 基于低电压阻抗法与绕组电容量法的C_x-X_k(%)诊断模型建立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变压器绕组变形故障分析方法试验验证 |
6.1 设备基本情况及故障情况 |
6.2 利用综合评估方法判断绕组状态 |
6.3 基于C_x-X_k(%)故障诊断模型判断绕组变形种类 |
6.4 返厂吊罩结果对比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3)基于运行状态和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变压器维护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电力变压器健康状态评估研究现状 |
1.2.2 变压器可靠性研究现状 |
1.2.3 变压器状态检修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2 基于ANFIS的变压器寿命预测和绝缘状态评估 |
2.1 电力变压器的绝缘状态评估指标选取 |
2.1.1 变压器绝缘油状态诊断参数 |
2.1.2 变压器固体绝缘状态诊断参数 |
2.2 变压器老化机理及绝缘状态划分 |
2.3 基于ANFIS的变压器寿命预测 |
2.3.1 ANFIS原理 |
2.3.2 ANFIS系统的训练学习 |
2.3.3 变压器寿命估算模型 |
2.4 基于ANFIS的变压器绝缘健康状态评估模型 |
2.5 仿真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改进GM(1,1)的变压器可靠性模型 |
3.1 基于改进的GM(1,1)模型的变压器故障率预测 |
3.1.1 传统的GM(1,1)预测方法 |
3.1.2 基于改进的GM(1,1)的变压器故障率预测方法 |
3.1.3 改进GM(1,1)的迭代基准值优化 |
3.2 综合健康指数和改进GM(1,1)的变压器可靠性模型 |
3.3 仿真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可靠性和经济性的变压器的检修策略 |
4.1 变压器全寿命周期成本模型构建 |
4.1.1 变压器全寿命周期成本 |
4.1.2 变压器投资成本 |
4.1.3 变压器运营成本 |
4.1.4 变压器故障成本 |
4.1.5 变压器检修成本 |
4.1.6 变压器折旧处置成本 |
4.1.7 变压器电力供应的收入 |
4.2 金融的时间价值 |
4.3 不同检修方式对变压器故障率的影响 |
4.4 基于CS算法的变压器维护决策优化模型 |
4.4.1 变压器维护检修决策模型构建 |
4.4.2 CS算法原理分析 |
4.4.3 变压器维护策略基本步骤 |
4.5 算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4)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5)高压开关柜状态综合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力设备的维修策略 |
1.2 高压开关柜状态维修及状态评估的意义 |
1.3 高压开关柜典型结构及主要故障类型 |
1.4 高压开关柜主要检测方法及原理 |
1.4.1 局部放电检测 |
1.4.2 温度检测 |
1.4.3 机械特性检测 |
1.4.4 预试定检及日常巡检项目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电力设备主要检测方法及研究现状 |
1.5.2 电力设备状态评估算法研究现状 |
1.5.3 信息融合技术及其在电力设备状态评估中的研究现状 |
1.6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本文所做工作 |
1.6.1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6.2 本文所做工作 |
第二章 高压开关柜局放量与检测量关联性分析及联合检测方案的制定 |
2.1 高压开关柜局部放电机理分析 |
2.2 TEV检测幅值与局放量关联性分析 |
2.2.1 TEV检测机理分析 |
2.2.2 基于Ansoft的高压开关柜局部放电模型的建立 |
2.2.3 TEV检测幅值影响因素分析 |
2.3 基于检测数据的TEV与超声检测值关联性分析 |
2.3.1 高压开关柜TEV幅值与脉冲数关联性分析 |
2.3.2 高压开关柜TEV幅值与超声波检测值关联性分析 |
2.4 高压开关柜联合带电检测方案的制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压开关柜多维状态评估模型的建立 |
3.1 高压开关柜评估模型状态参量的确定 |
3.1.1 反映绝缘劣化和温升的带电检测数据 |
3.1.2 历史带电检测数据信息 |
3.1.3 开关柜运行条件 |
3.1.4 开关柜运行信息 |
3.1.5 开关柜预试定检数据及柜体日常缺陷 |
3.2 高压开关柜评估结果及对应的维修策略 |
3.3 多维状态参量数据信息预处理 |
3.3.1 非数据信息的量化 |
3.3.2 带电检测数据抗干扰算法的研究 |
3.3.3 状态参量数据信息的模糊化 |
3.4 多维高压开关柜状态评估模型的建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压开关柜状态评估算法研究 |
4.1 基于熵权和信息完整度的模糊分层状态评估算法 |
4.1.1 模糊分层算法的基本原理 |
4.1.2 状态参量分层及因子树的确定 |
4.1.3 模糊加权运算 |
4.1.4 评估结果的信息完整度 |
4.1.5 算法实现及特点 |
4.2 基于突变级数的状态评估算法研究 |
4.2.1 突变理论和突变级数法 |
4.2.2 基于突变级数理论的状态评估算法 |
4.2.3 算法实现及特点 |
4.3 基于可变聚类中心修正FCM的状态评估算法研究 |
4.3.1 模糊聚类算法 |
4.3.2 基于可变聚类中心修正FCM的状态评估算法 |
4.3.3 算法实现及特点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压开关柜状态评估算法算例分析及比较 |
5.1 现场实际算例分析及验证 |
5.1.1 基于熵权和信息完整度的模糊分层状态评估算法验证 |
5.1.2 基于突变级数的状态评估算法验证 |
5.1.3 基于可变聚类中心修正FCM的评估算法验证 |
5.2 高压开关柜状态评估算法比较及分析 |
5.2.1 状态评估算法特点比较 |
5.2.2 评估算法仿真结果比较及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信息融合的高压开关柜综合状态评估算法研究 |
6.1 信息融合及贝叶斯融合 |
6.1.1 决策层信息融合技术 |
6.1.2 贝叶斯信息融合模型 |
6.2 基于信息相似度的模式概率计算 |
6.3 基于决策层信息融合的高压开关柜状态评估算法 |
6.4 现场数据算例验证及分析 |
6.4.1 单面开关柜实例验证及结果分析 |
6.4.2 变电站整体开关柜实例验证及结果分析 |
6.4.3 变电站综合评估实例及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的项目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与录用的论文 |
附录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附录D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及公布的国家专利 |
(6)基于介电响应理论的变压器油纸绝缘测量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现有电力变压器绝缘监督的手段 |
1.3 基于介电响应理论对测量变压器油纸绝缘含水量的特点和优势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介电响应理论分析 |
2.1 引言 |
2.2 变压器油纸绝缘等效XY模型 |
2.3 介电响应原理及测试方法 |
2.4 介电响应测试方法 |
2.4.1 回复电压法 |
2.4.2 极化去极化电流法 |
2.4.3 频域介电谱法 |
2.5 三种介电响应测试方法的对比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温度和热老化对变压器油纸绝缘介电响应参数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案设计 |
3.2.1 实验材料和测量电极系统 |
3.2.2 油纸绝缘试品的制作与加速热老化 |
3.2.3 不同温度下的介电测量 |
3.2.4 DIRANA测试接线 |
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3.1 老化程度对油纸绝缘试品介电特性的影响 |
3.3.2 温度对油纸绝缘试品介电特性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介电响应理论的变压器油纸绝缘现场试验分析 |
4.1 引言 |
4.2 测试设备及测试方法 |
4.3 时频域介电谱的测试接线 |
4.4 现场测试案例 |
4.4.1 110KV油浸式变压器测试 |
4.4.2 220KV油浸式变压器测试 |
4.4.3 其他现场测试数据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变压器时频域介质谱测试分析 |
5.1 不同投运年限变压器介质谱测试分析 |
5.2 相同投运年限变压器的介质谱测试分析 |
5.3 变压器油纸绝缘状况综合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换流变压器健康状态评估及寿命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1.2.1 状态评估研究现状 |
1.2.2 寿命预测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2 换流变压器健康状态评估及寿命预测基本理论 |
2.1 引言 |
2.2 换流变压器与交流变压器的不同点 |
2.3 换流变压器健康状态评估状态量分析 |
2.3.1 换流变压器投运前状态量 |
2.3.2 换流变压器投运后状态量 |
2.4 换流变压器健康状态评估指标体系 |
2.5 换流变压器寿命预测基本理论 |
2.5.1 换流变压器寿命的定义 |
2.5.2 换流变压器寿命的特征 |
2.5.3 影响换流变压器寿命的主要因素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换流变压器健康状态评估模型 |
3.1 引言 |
3.2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
3.2.1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概述 |
3.2.2 模糊综合评判步骤 |
3.3 换流变压器健康状态评估流程 |
3.4 换流变压器健康状态评估指标处理 |
3.4.1 状态评估指标的量化 |
3.4.2 评估指标隶属函数的确定 |
3.5 换流变压器健康状态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 |
3.5.1 权重的确定方法 |
3.5.2 三角模糊数层次分析法 |
3.6 实例分析 |
3.6.1 实例一 |
3.6.2 实例二 |
3.7 本章小结 |
4 基于健康状态的换流变压器寿命预测模型 |
4.1 引言 |
4.2 基于健康指数的换流变压器故障概率计算 |
4.2.1 换流变压器的老化健康指数 |
4.2.2 换流变压器的综合健康指数 |
4.2.3 基于综合健康指数的换流变压器故障概率计算 |
4.3 基于故障概率的换流变压器寿命预测模型 |
4.3.1 基于Weibull分布的换流变压器故障概率模型 |
4.3.2 换流变压器健康状态对故障概率曲线的影响 |
4.3.3 基于状态可靠度的换流变压器寿命预测模型 |
4.4 实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换流变压器健康状态评估及寿命预测系统的开发设计 |
5.1 引言 |
5.2 系统整体设计方案和功能框架 |
5.2.1 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
5.2.2 系统功能框架 |
5.3 系统开发工具的选择 |
5.3.1 系统开发语言 |
5.3.2 系统数据库 |
5.4 换流变压器状态评估及寿命预测系统平台的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变压器油纸绝缘弛豫响应特性建模及老化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变压器绝缘介质老化特性综述 |
1.3 电力变压器绝缘老化诊断方法研究现状 |
1.3.1 非电气特征量诊断方法 |
1.3.2 电气特征量诊断方法 |
1.4 油纸绝缘介质响应诊断研究现状 |
1.4.1 等效模型拓扑分析研究 |
1.4.2 时域介电谱特征参数研究 |
1.4.3 不同外部因素实验测试研究 |
1.4.4 尚存的问题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油纸绝缘弛豫响应极化谱测试及参数选择 |
2.1 绝缘介质测试理论基础 |
2.1.1 绝缘介质极化 |
2.1.2 介质极化响应关系 |
2.2 时域介质响应测试方法 |
2.2.1 回复电压法 |
2.2.2 极化去极化电流法 |
2.3 测试仪器及参数设置的优化选择 |
2.3.1 测试仪器 |
2.3.2 测试参数优化选择 |
2.4 测试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
2.4.1 剩余电荷量的影响 |
2.4.2 温度差异的影响 |
2.4.3 特性干扰因素的影响 |
2.4.4 绝缘劣化因素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变压器油纸绝缘极化等效电路模型的研究 |
3.1 油纸绝缘时域介电响应等效电路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3.1.1 油纸绝缘集中参数等效电路 |
3.1.2 等效电路模型研究 |
3.2 扩展Debye等效电路模型 |
3.3 考虑界面极化的扩展德拜电路模型 |
3.4 改进界面极化支路的等效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油纸绝缘弛豫响应等效模型拓扑结构分析及参数识别 |
4.1 弛豫响应等效模型参数识别 |
4.1.1 基于回复电压法的模型参数识别 |
4.1.2 基于极化去极化电流法的模型参数识别 |
4.2 弛豫响应等效模型支路结构分析 |
4.2.1 基于回复电压子谱线的极化支路数判定 |
4.2.2 基于去极化电流子谱线的极化支路数判定 |
4.2.3 综合界面极化支路的极化机构数判定 |
4.3 弛豫响应等效电路ACPSO参数识别方法 |
4.3.1 ACPSO算法 |
4.3.2 应用ACPSO识别参数 |
4.4 实例验算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弛豫响应等效模型参数的油纸绝缘老化评估 |
5.1 油纸绝缘弛豫响应特性 |
5.1.1 电介质响应的宏观参数与微观参数关系 |
5.1.2 电介质响应与时域介电谱的关系 |
5.2 基于回复电压弛豫机构的绝缘劣化评估 |
5.2.1 绝缘劣化与弛豫机构数关系 |
5.2.2 绝缘劣化与弛豫时间的关系 |
5.3 基于去极化电流特性参数的绝缘劣化评估 |
5.3.1 绝缘劣化与去极化电流谱线峰谷点的关系 |
5.3.2 绝缘劣化与弛豫电量的关系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电力变压器油纸绝缘状态综合诊断研究 |
6.1 油纸绝缘弛豫响应测试诊断研究基础 |
6.1.1 绝缘结构单元模型 |
6.1.2 实验基础和流程 |
6.2 基于RVM特征参数的绝缘状态诊断 |
6.2.1 RVM特征参数对老化的诊断 |
6.2.2 RVM特征参数对绝缘受潮的诊断 |
6.2.3 RVM特征参数对绝缘结构的诊断 |
6.2.4 应用实例 |
6.3 采用模糊粗糙集理论诊断变压器绝缘状态 |
6.3.1 基于模糊粗糙集理论的油纸绝缘状态评估系统构建 |
6.3.2 油纸绝缘状态评估流程 |
6.3.3 诊断应用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9)电力变压器油纸绝缘老化状况诊断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油纸绝缘老化机理 |
1.2.1 绝缘油老化 |
1.2.2 固体绝缘老化 |
1.3 变压器油纸绝缘老化状态的诊断方法 |
1.3.1 化学分析法 |
1.3.2 传统电气测量方法 |
1.3.3 介质响应法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油纸绝缘介质响应理论基础与等效电路模型 |
2.1 油纸绝缘介质响应理论基础 |
2.1.1 电介质的极化 |
2.1.2 时域介质响应基本公式 |
2.1.3 回复电压法 |
2.2 油纸绝缘的介质响应特性 |
2.2.1 油纸绝缘的极化特性 |
2.2.2 油纸绝缘集中参数等效电路 |
2.3 变压器油纸绝缘等效电路模型 |
2.3.1 单一德拜弛豫的介质响应等效电路 |
2.3.2 均一绝缘介质的回复电压计算 |
2.3.3 基于介质响应等效电路的参数辨识数学模型 |
2.4 应用回复电压微分解谱法确定极化支路数 |
2.4.1 回复电压微分解谱理论基础 |
2.4.2 介质弛豫响应等效电路极化支路数的确定 |
2.4.3 实例分析 |
2.5 油纸绝缘等效电路的参数辨识 |
2.5.1 分层-区间粒子群算法 |
2.5.2 实例分析 |
2.6 小结 |
第三章 回复电压模拟试验与特性分析 |
3.1 试验条件参数的优化 |
3.1.1 极化电压的优化 |
3.1.2 充放电时间比的优化 |
3.2 回复电压模拟实验 |
3.2.1 实验模型 |
3.2.2 实验分析 |
3.3 回复电压特性分析 |
3.3.1 绝缘系统气隙特性简介 |
3.3.2 绝缘系统气隙含量与回复电压特征参数的关系 |
3.3.3 绝缘系统水分含量与回复电压特征参数关系 |
3.3.4 绝缘纸老化与回复电压特征参数的关系 |
3.4 小结 |
第四章 回复电压新特征参数与绝缘老化关系的探索 |
4.1 等效电路参数变化对相对稳定电压的影响 |
4.1.1 时间常数不变的情况仿真分析 |
4.1.2 时间常数改变的情况仿真分析 |
4.2 等效电路参数变化对回复电压半衰期的影响 |
4.2.1 时间常数不变的情况仿真分析 |
4.2.2 时间常数改变的情况仿真分析 |
4.2.3 几何参数变化对回复电压半衰期的影响 |
4.3 试验条件参数对新特征参数的影响 |
4.3.1 极化电压与回复电压半衰期的关系 |
4.3.2 充放电时间比与回复电压半衰期的关系 |
4.4 不同绝缘状态变压器的回复电压半衰期 |
4.4.1 不同老化状态油纸绝缘变压器的回复电压半衰期分析 |
4.4.2 检修前后油纸绝缘变压器的回复电压半衰期的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回复电压特征参数的油纸绝缘老化状况诊断法 |
5.1 基于回复电压特征参数的诊断方法分析 |
5.2 现场测量抗干扰分析 |
5.3 实例诊断分析 |
5.4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变压器油纸绝缘的时域介电谱诊断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油纸绝缘系统老化机理 |
1.3 油纸绝缘老化诊断方法 |
1.3.1 非电气特征量法 |
1.3.2 电气特征量法 |
1.4 时域介电谱测量技术 |
1.4.1 回复电压测量法 |
1.4.2 极化/去极化电流测量法 |
1.5 时域介电谱特征量研究现状 |
1.6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油纸绝缘系统新型混合电路模型 |
2.1 油纸绝缘系统介质响应电路模型 |
2.1.1 Maxwell模型 |
2.1.2 Cole-Cole模型 |
2.1.3 X-Y模型 |
2.1.4 扩展德拜模型 |
2.2 油纸绝缘系统新型混合电路 |
2.3 混合电路参数辨识 |
2.3.1 混合电路参数辨识的数学模型 |
2.3.2 混合电路参数辨识的方法 |
2.4 混合电路实例验算 |
2.4.1 应用吻合度法确定极化支路数 |
2.4.2 实例验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回复电压法的油纸绝缘老化特征量分析 |
3.1 回复电压法测量特征量 |
3.1.1 初始斜率峰值S_(max) |
3.1.2 极化谱峰值电压U_(rmax) |
3.1.3 主时间常数T_(cdom) |
3.2 基于混合电路模型特征量 |
3.2.1 绝缘电阻R_g与几何电容C_g |
3.2.2 极化支路数(n+N) |
3.2.3 新特征量——平均弛豫时间常数τ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极化/去极化电流法的油纸绝缘老化特征量分析 |
4.1 平均去极化电量 |
4.1.1 平均去极化电量理论分析 |
4.1.2 算例验证 |
4.2 提取去极化能量谱新特征量 |
4.2.1 去极化能量谱 |
4.2.2 新特征量——峰值能量与峰值时间常数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融合改进层次分析与灰色关联法综合诊断油纸绝缘老化状态 |
5.1 改进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特征量的权重系数 |
5.1.1 层次分析法 |
5.1.2 分配各个特征量权重 |
5.2 改进层次分析-灰色关联算法 |
5.3 实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大型变压器绝缘状态可现场测试诊断系统的开发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型油纸绝缘变压器绝缘状态综合评估技术研究[D]. 田楠.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2]变压器绕组线圈变形故障分析[D]. 刘一萌. 天津工业大学, 2020(02)
- [3]基于运行状态和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变压器维护策略研究[D]. 胡碧伟. 上海电力大学, 2020(02)
- [4]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5]高压开关柜状态综合评估方法研究[D]. 谢静.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6)
- [6]基于介电响应理论的变压器油纸绝缘测量技术[D]. 杨超.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4)
- [7]换流变压器健康状态评估及寿命预测研究[D]. 李怡. 武汉大学, 2017(06)
- [8]变压器油纸绝缘弛豫响应特性建模及老化诊断研究[D]. 邹阳. 福州大学, 2017(04)
- [9]电力变压器油纸绝缘老化状况诊断方法研究[D]. 陈东鹏. 福州大学, 2016(05)
- [10]变压器油纸绝缘的时域介电谱诊断技术研究[D]. 黄云程. 福州大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