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马驴产业前景广阔(论文文献综述)
孙伟[1](2021)在《奶牛种公牛培育及性别控制冷冻精液生产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针对我国奶牛养殖产业对优质种公牛培育和良种母牛快速扩繁的迫切需求,创新集成了奶牛育种关键技术体系、研制性别控制冷冻精液生产新技术与新产品,为解决高产奶牛扩繁速度慢的技术瓶颈问题,加快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进程提供了技术支撑。奶牛育种关键技术体系包括种用胚胎生产与胚胎移植(Embryo Transfer,ET)、青年公牛全基因组检测与遗传评估、生长发育、生产性能测定(Dairy Herd Improvement,DHI)及精液受精与受胎能力相关性分析。奶牛性控冷冻精液生产新技术主要围绕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改善与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AI)关键技术开发。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创新集成了高效的奶牛种用胚胎生产与ET关键技术流程,使每头供体牛平均生产体内胚胎6.6枚,比行业平均水平(5枚)高32.0%;冷冻胚胎移植受胎率为45.0-58.6%、产犊率为38.4-55.8%,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利用全基因组检测结合奶牛DHI技术,集成了种公牛遗传-生产性能对比育种评价体系。不同月龄青年公牛生长发育关键指标,与行业标准相比,体重和睾丸周径均高于行业标准平均水平,并筛选出遗传品质优秀的种公牛154头,其中育种综合指数GTPI(General Total Performance Index)≥2600指数的种公牛35头、占比22.7%;AI配种的种母牛一、二和三胎次305天产奶量与商品母牛相比分别提升了823.0 kg、1374.5 kg和976.7 kg,表明全基因组检测遗传评估与生产性能实际表型值的显着关联性。3、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与AI受胎率对比分析显示,同一头种公牛精液的IVF受精率与AI受胎率高度关联,证明IVF可作为新的繁殖性状评价指标纳入奶牛种公牛育种评价体系,据此把种公牛受精能力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正常受精率(Normal fertility bulls:45-60%)、较高受精率(Higher fertility bulls:61-80%)、高受精率(Highest fertility bulls:>80%)。4、探究异种动物的精子(山羊、绵羊和鹿)对于奶牛X精子的受精推流效果表明,选择山羊精液受精推流最佳,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奶牛性控冻精生产新技术,使奶牛性控冻精生产效率提升2倍以上、生产成本降低70%,并确定新产品的标准为:100万分离X精子混合100万山羊精子,该产品可以保持平均56.2%的AI情期受胎率和94.6%的性控准确率。5、添加抗氧化剂VE、SOD、CAT可以明显提升奶牛分离X精子的活力,特别是奶牛性控冻精的体外存活时间由原来的4-6 h延长到8-10 h,该产品的AI受胎率总体提升了5-10%,为奶牛性控冻精产业化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刘桂芹[2](2020)在《驴肠道微生物的分布规律及功能预测研究》文中指出微生物是动物机体生命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对机体生长繁殖、营养代谢和生命进化等都起着协调作用。驴是单胃草食动物,经大肠微生物消化饲草所提供的能量占机体所需能量的30%,因此,肠道微生物对驴营养物质消化利用和能量代谢的作用显得更为突出。目前针对健康马属动物肠道微生物基础数据的获得仅在马上有所开展,但是我们的预试验发现驴和马的肠道微生物学特征存在显着性差异,因此,有必要开展驴肠道微生物分布规律及功能预测的系统研究。本文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生物信息学技术、气相色谱分析技术、PICRUSt和FAPROTAX功能预测技术,从驴和马品种之间、驴个体不同发育阶段、不同消化道部位之间、不同繁殖周期及不同精料饲喂顺序等多方面,开展驴肠道微生物菌群分布规律及其功能预测的系统研究。旨在全面表征驴肠道在生长发育过程、消化道空间及对精料饲喂顺序下的微生物“图谱”,并对其功能进行预测分析。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驴和马消化道微生物结构及多样性均存在显着差异(P<0.01),尤其在消化道的前后两端;驴肠道微生物稳定性比马高;从微生物的各级分类水平及其主要功能分析发现,驴肠道微生物纤维分解基因显着低于马(P<0.01)。2.年龄越小驴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度越低,功能也越单一;随着年龄的增长,驴肠道纤维分解菌的相对丰度逐渐增加,7月龄时肠道微生物组成、结构及其功能已与成年驴类似;年龄越小,其肠道微生物的结构及组成个体之间的差异越大,成年后肠道微生物处于相对稳定状态。3.驴不同消化道部位有丰富且不断变化的微生物群落,后消化道的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远高于前消化道;菌门水平,前消化道以厚壁菌门为主,后消化道以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为主;菌属水平,前消化道以乳杆菌为主,后消化道以链球菌为主;不同消化道部位的菌群在功能上与该部位消化道的生理功能是一致的。例如,后消化道内的微生物更活跃于氨基酸代谢,前消化道内的微生物更活跃于脂质代谢。4.母驴不同繁殖周期肠道微生物结构和功能存在差异,如哺乳期肠道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显着高于妊娠期和空怀期(P<0.05),妊娠期拟杆菌门显着高于哺乳期和空怀期(P<0.05);空怀期母驴个体之间差异最大,如变形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占比在2%~31%;结合代谢功能与菌门相关性分析,推测哺乳期驴肠道微生物的代谢功能弱于妊娠期。5.精饲料的饲喂顺序对驴肠道微生物丰富度、多样性及其后消化道微生物发酵参数(pH值和VFA)影响较小,这种微弱的影响仅存在于前消化道中。TMR(全混合日粮)是先粗后精、先经后粗、TMR 3种顺序中对微生物结构影响最小的,因此,该方式因便于机械化操作而建议在生产中应用。这一结论仅限于饲喂混合精饲料的情况,而饲喂其他谷物是否适合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综上所述,驴和马的肠道微生物学特征存在明显差异,随驴生长发育和生理状态的变化,存在时间的动态性和稳定性,以及消化道部位的空间分布和繁殖周期的差异性。驴这种时间与空间上的动态变化是宿主和微生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这种适应主要受内源因素(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不同种属、不同部位和繁殖周期)影响较大,而外源因素(精料饲喂顺序)影响不显着。该研究提供了健康状态下驴和马种属变化、驴的生长发育、消化道部位及精料饲喂顺序的肠道微生物组成及其功能的基础数据,为驴的科学饲养提供了数据支撑。
王军亮[3](2020)在《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种属多样性与综合防控措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天然草地资源非常丰富,总面积达3.93亿hm2,占国土面积的41.41%,居世界第三位。放牧草地面积为3.31亿hm2,占天然草地资源总量的84.27%,是农田面积的2.2倍,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草地资源类型。天然草地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北和青藏高原区,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和高原寒带地区,生态系统脆弱。而深居亚欧大陆腹地的新疆,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植被覆盖率仅为40.4%,其中天然草地面积为5725万hm2,占植被覆盖总面积的85.1%,因而天然草地在维护新疆生态安全中占有主导地位。同时新疆放牧草地4800万hm2,是新疆37个牧业及半牧业县极其重要的物质资源和农牧民增收的主阵地,2019年底存栏食草牲畜4616.9万头(只),出栏4552.3万头(只),新疆的放牧草地是畜牧业持续发展和牧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对保障人类生存环境、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和新疆社会安定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超载过牧和、人为活动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长期干扰甚至掠夺式利用,导致我国放牧草地退化、沙化,养分固持作用减弱,涵养水源能力丢失,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生态服务功能衰退。甚至绝大部分放牧草地被毒害草、劣质植物滋生蔓延,鼠虫病害等生物灾害频发多发,导致放牧草地生产力下降、利用率降低,严重影响草原生产功能。近年来,放牧草地毒害草对牧民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严重,这直接影响国家实施生态保护工程的效果及牧民的脱贫致富。因此,本文运用实地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新疆放牧草地的主要毒害草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对危害严重的骆驼蓬、白喉乌头、醉马芨芨草、黄花棘豆和碎米蕨叶马先蒿五种主要毒害草,用传统的植物化学方法,对其生物碱成分进行提取和分析,对后三种毒害草颗粒化替代山羊日粮中粗饲料,进行瘤胃发酵和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目的是为减少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危害、发生,为综合防控和利用进行理论和技术上的技术支撑。1.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种属多样性及危害调查通过实地调查,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主要分布在伊犁州河谷草原、阿勒泰高山草原、阿克苏荒漠草原、乌鲁木齐市天山北坡草原、博州荒漠草原、巴州塔里木河沿岸荒漠草原、哈密荒漠戈壁草原等70多市县的放牧草地。毒害草种群分布中,主要以醉马芨芨草(Achnatherum inebrians)、乌头(Aconitum)、橐吾(ligularia sibirica)、毒芹(Cicuta virosa)、无叶假木贼(Anabasis aphylla)、小花棘豆(Oxytropisglabra)、变异黄芪(Astragalus variabilis)、骆驼蓬(Peganum harmala)和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等9种毒害草为优势种,其危害面积约占毒害草危害总面积的80%以上。从区域分布来看,新疆东部干旱荒漠草原以醉马芨芨草和变异黄芪分布为主;新疆南部塔里木河、和田河和叶尔羌河流域以小花棘豆危害分布最广,昆仑山北坡高山草甸草原以黄花棘豆分布为主,巴音布鲁克高寒草甸草原以马先蒿、唐松草、橐吾分布为主,天山南坡平原冲积带荒漠戈壁以无叶假木贼、苦豆子分布为主;新疆北部伊犁河谷草原和阿勒泰山高山草原以乌头、橐吾分布为主,天山北坡平原冲积带荒漠戈壁以无叶假木贼、苦豆子分布为主。可见,新疆天山东部、南部和北部地理地貌和气候特点的差异性,导致毒害草种群分布呈现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尤其是毒害草种群在海拔1500-2500m垂直范围内分布广,且危害严重。调查发现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发生面积为682.06万hm2,其中轻度危害469.93万hm2,中度危害126.73万hm2,重度危害89.4万hm2,危害放牧家畜的主要毒害草约有44种。其中,在全疆分布造成危害的毒害草有9种,占毒害草总数的20.5%;北疆有25种;南疆有27种。每年数十万放牧牲畜中毒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56亿元。2.南疆放牧草地五种主要毒害草生物碱成分分析在南疆选择引起放牧家畜中毒的骆驼蓬、白喉乌头、醉马芨芨草、黄花棘豆和碎米蕨叶马先蒿五种主要毒害草,分离提取生物碱,并经GC-MS和UPLC-MS/MS联用仪检测分析,共鉴定出18种生物碱(GC-MS鉴定出6种,UPLC-MS/MS鉴定出12种)。骆驼蓬主要含鸭嘴花酮碱、骆驼蓬灵、骆驼蓬碱、6-甲基哈马兰、6-甲基哈尔满、哈尔明碱、促黑激素N-氧化物和野百合碱;白喉乌头主要含天芥菜碱和倒千里光裂碱;醉马芨芨草主要含新乌头碱、天芥菜碱和倒千里光裂碱;黄花棘豆检主要含新乌头碱、天芥菜碱、倒千里光裂碱、次乌头碱、毛果天芥菜碱N氧化物、克氏千里光碱;碎米蕨叶马先蒿主要含3-乙基石松胺、槐果碱、去甲基蝙蝠葛啡碱和9-甲氧基玫瑰碱。表明这些毒害草含有多种生物碱,对动物的毒性作用可能是这些生物碱共同作用的结果。3.毒害草对山羊瘤胃功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含毒害草的颗粒饲料饲喂山羊后,其进食量显着高于对照组,但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着;与对照相比,添加毒害草制成的颗粒饲料饲喂山羊后可明显提高山羊瘤胃内的乙酸浓度,同时提高山羊的血红蛋白浓度,试验中各处理间山羊血清中的谷氨酰转移酶、葡萄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均无显着差异;含10%黄花棘豆的颗粒饲料,饲喂山羊后其血清中的钾、钠、氯、钙、镁和磷均显着低于其他处理,但天冬氨酸转氨酶和丙氨酸转氨酶活性均显着升高。4.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综合防控技术与治理策略按照地貌对新疆天然草地的生态功能进行划分,有针对性地提出毒害草的防控对策。对重要放牧地,优先保证畜产品的生产与供应,采用化学防控、轮牧和区域生物防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毒害草治理,辅之栽培草地建设;涵养水源地采用栽培草地与生物防控配合的方法实施;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沙漠化控制和荒漠化控制功能的生态功能区,对毒害草不进行防控,有条件时要进行科学种植与开发,发挥其生态修复功能;对于有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旅游、畜产品加工和水文调蓄生态功能的毒害草防控主要采取人工与机械的物理防控方法、农牧结合、牧民定居、工业反哺农业、发展第三产业的方式来进行综合性防控。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治理的策略要充分认识毒害草的生态价值,针对不同的生态环境采取相应的综合防制和开发利用措施。一是要正确认识毒害草的生态作用,不能简单采取清除或灭除的方法。二是要严格控制载畜量,防止草地超载过牧。三是要大力建设栽培草地,改良天然草场,实现草畜平衡。四是要科学定位毒害草的利与害,挖掘毒害草的潜在利用价值,提升毒害草资源化利用水平。综上所述,该研究比较系统地调查了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的种类与分布,明确了主要优势毒害草种群的区域分布特点。通过对五种主要毒害草骆驼蓬、白喉乌头、醉马芨芨草、黄花棘豆和碎米蕨叶马先蒿生物碱成分的提取与分析,初步阐明其所含生物碱成分的种类;研究了毒害草颗粒化替代日粮中粗饲料对山羊瘤胃发酵和血液指标的影响,表明按照10%的比例添加制成的草颗粒对山羊的毒性作用较低。提出了新疆天然草地毒害草综合防控对策,对指导新疆草地毒害草的科学防控和综合利用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韩乌兰图雅[4](2020)在《不同剂量的GnRH对驴排卵及雌激素、孕激素水平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驴养殖业是新兴的养殖产业。机械化发达的当下,驴役用用途已转型为经济用途,其肉、乳、阿胶等产品得到了许多消费者的青睐,从而推动着驴养殖业的发展。因驴的生殖特点,单胎、怀孕期长,在需求量如此大的市场不能满足供应是件非常棘手的问题。因此为了提高驴的繁殖率,在发情季节,根据外源性激素GnRH具有的生物学特性,对不同直径的卵泡注射不同剂量的外源性激素GnRH观察了排卵及雌二醇、孕酮浓度水平的变化。本实验,选取了各条件相同的发情母驴60头,按GnRH剂量、卵泡直径等条件分为4个实验组、2个对照组。实验A、B组GnRH注射量同为50ug,卵泡直径分别30mm、35mm;实验C、D组GnRH注射量同为100ug,卵泡直径分别30mm、35mm;对照E、F组卵泡直径30mm与35mm,自然情况下排卵。在试验进行期间使用B超仪记录卵泡直径变化的情况,颈静脉采5ml的血样,检测雌二醇(E2)、孕酮(PROG)浓度的变化及各组受胎率的情况。本试验研究结果如下:1.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发现24h和48h内,100ug的GnRH药物对35mm直径的卵泡诱导排卵效果最好。D组在24h内排卵率为30%(3/10)、48h内为80%(8/10);A、B、C组24h内排卵率分别为1 0%、20%、20%;48h内排卵率分别是50%、60%、60%。A、B、C三组之间各时间段的排卵率差异不显着(P>0.05)。作为对照组的E、F组,24h内的排卵率都是10%;48h内的排卵率分别是30%、40%。对照组与实验组相比24h内的排卵率无显着差异(P>0.05);48h内的排卵率差异显着(P<0.05)。2.外源性药物GnRH对母驴诱导排卵有一定的效果。在GnRH作用下大多的发情母驴在48小时内完成排卵。结果显示最有效的诱导排卵方案是:卵泡直径35mm时注射100ug的GnRH。试验中还发现,药物作用下卵泡排卵时的直径要小于自然排卵时的直径。卵泡30mm条件下实验组与对照组排卵时卵泡直径大小相差11mm左右;直径35mm的条件下实验组与对照组卵泡排卵时直径大小相差4mm,差异均为显着(P<0.05)。3.经血液内雌二醇(E2)浓度检测发现,注射GnRH后血液内E2的浓度会增加,GnRH100ug时浓度增加量最大,其次是注射50ugGnRH组;GnRH剂量越大雌二醇浓度增长浓度越高,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显着(P<0.05)。4.经血液内孕酮(PROG)浓度含量检测发现,注射GnRH后血液内PROG的浓度呈上升趋势,注射GnRH组的浓度比对照组的高,且GnRH注射剂量大的孕酮浓度增加的也多,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显着(P<0.05)。5.最终受胎率结果为:A、B、C、D试验组分别为50%、60%、60%、70%;对照组E、F分别50%、50%。从结果来看D组受胎率最高,这证明了外源性药物GnRH对发情母驴不仅有诱导排卵作用,受胎率也会提高。
曾申明[5](2020)在《马驴繁殖技术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文中研究指明家畜配子、胚胎相关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依然是21世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的生物技术,它不仅是研究家畜生殖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基本理论领域的基础技术方法,而且是畜牧业生产中新品种培育、优良家畜快速繁育、家畜遗传资源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技术方法。文章重点综述了国内外马和驴精液保存、定时输精、同期发情、体细胞克隆和X与Y精子分离等繁殖技术的最新进展,并分析了其在现代马驴业中的重要应用价值。
阿丽米热·阿布地热依木[6](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托克逊县出行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和和振兴丝绸之路战略的提出,托克逊县出行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有了前所未有的丰富且舒适的出行环境。经过多年不断努力,消除了当地人民心中存有的古代艰苦行走经历。实现了家家户户得以便捷出行的交通条件,发展到今天早晚步行运动成为了当地民众出行的一种选择方式。这种出行方式不仅是一种选择现象同时也反映出了当地民众考虑安全问题的出行思维。发达的交通条件让人们的出行及便利又安全。优越的出行环境在交通规则的引领与安全常识的时刻提示下,加强着人们对安全出行的考虑与社会稳定意识。现今,在乡村旅游政策的推动下,托克逊县每天来访人数在不断增多,不同文化在这一交通驿站不断地交流交融。流入的各种文化信息构成了多层次的交通文化,为托克逊县出行文化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和谐的人文与社会环境。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托克逊县交通发展中的“坚持建设交通强国之路”精神为契机,对托克逊县传统出行文化与现代出行文化进行比较,研究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在发展托克逊县出行文化中的重大意义。具体分析了托克逊县的出行通道、出行工具、出行行业、居民出行行为特征、出行文化活动等方面的变迁历史,同时在此基础上总结性分析托克逊县乡村出行文化的振兴渠道。本文主要五个部分展开了分析和探讨。第一部分,对本文中提到的出行、出行文化、乡村振兴等相关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阐述关于出行文化发展的相关理论体系,为本文提出了具体的理论依据与支撑。同时对托克逊县的人文地理、历史沿革等基本情况进行概述。第二部分,对托克逊县出行文化所包括的出行通道、出行工具、出行服务行业的变迁历史进行阐述。总结出托克逊县出行物质文化领域里所取得的成就。第三部分,以托克逊县出行的精神文化内容为视角,探讨托克逊县传统出行文化的精神内容,列举出托克逊县人民出行态度的发展模式。第四部分,在我国新时期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提出适合进一步发展托克逊县出行文化振兴有效对策及建议。总结部分,对本次研究内容进行概括性的总结。
张志鹏[7](2019)在《马胚胎移植及克隆胚体外构建技术》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世界马业大国,但并非马业强国。马存栏量虽大,却在现代马术的国际竞技场上未见身影。现代马术用马的匮乏,成为我国马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胚胎移植技术已成熟应用于牛、羊等家畜的繁育生产,但马胚胎移植的各环节技术尚不完全成熟,相关研究与应用与马产业的发展不相适应。因此,本研究针对我国马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开展其发情鉴定、人工授精、非手术法胚胎采集和胚胎移植等马胚胎移植关键生物技术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卵巢的运输、卵母细胞采集、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细胞系的建立、细胞融合、体细胞核移植等马克隆胚胎体外构建技术的研究,其研究结果如下:1、母马发情的准确鉴别。摸索了 3种发情方法,发现B超检查法鉴定母马发情的成功率达到100%,显着高于外部观察法(47.3%)和直肠触摸法(85%),P<0.05。2、母马发情的有效诱导。建立了母马发情和同期发情的有效诱导方法,母马排卵第5 d,肌肉注射0.2 mg PGF2α后的发情率为63.2%,高于肌肉注射1500 IU PMSG和自然发情的比例(47.2%、0),P<0.05。有效的诱导6个品种马的发情,发情周期显着缩短,分别为 11.7±3.1、12.2±2.8、11.5±1.9、12.8±2.1、11.8±2.5 和 12.7±2.3 d。注射0.2 mg黄体酮和PGF2α方法母马的同期发情率为76.4±2.6%,显着高于单纯注射黄体酮组的62.8±2.1%和对照组的16.7± 1.2%,P<0.05。3、母马排卵的有效调控。建立了母马排卵的有效调控方法,关键在卵泡发育、激素类型和剂量的选择。当卵泡直径≥30 mm,静脉注射1500 IU hCG,48 h内的排卵比例为84.3%,显着高于FSH+LH组(31.6%)和对照组(15.8%)(P<0.05),6 个品种马分别在 41.2±2.3、43.9±2.7、42.3±1.6、39.7±3.1、40.9±2.9 和 39.8±2.4 h 时排卵。发现左侧卵巢的排卵率比右侧的高,59.5%排卵发生在左侧,高于右侧的40.5%(P<0.05)。4、马精液的保存与授精。建立了马精液的常温、低温和超低温保存的方法,常温(22℃)保存20 min,HN-SD(本实验室制备)和INRA96(IMV商品)组的精子活率分别为65.6±2.3%和68.6±1.2%,显着高于脱脂牛奶组的53.5±3.2%(P<0.05)。低温(0~4℃)保存24 h,HN-SD和INRA96组的精子活率分别是65.5±2.3%和67.7±2.1%,高于脱脂牛奶组的49.5±3.4%(P<0.05)。液氮(-196℃)保存精液1d后,INRA96组的精子活率为44.3±2.2%,HN-SD组为36.2±2.3%,高于脱脂牛奶组的21.3±1.8%(P<0.05)。摸索出了最适的输精部位,发现输精的不同部位对母马受胎率的影响不同,子宫角输精的母马情期受胎率为85.4%,显着高于子宫输精(78.4%)和自然交配(25%)(P<0.05)。保鲜精液的情期受胎率为61.1%,低于鲜精的84%,但高于冷冻精液的40%(P<0.05)。5、马胚胎的非手术法采集。建立了马胚胎的非手术采集方法,选取乳酸钠林格注射液作为冲胚液,在马受孕后5~8 d进行冲胚,采集的时间是关键环节。本研究胚胎采集成功率为72.8%。不同时间采集胚胎的成功率不同,5月份的胚胎采集成功率最高,为88.9%,10月份成功率最低,为42.9%。桑椹胚采集成功率为70.6%。6、马胚胎的非手术法移植。建立了马胚胎的非手术移植方法,选择排卵后4~7 d的受体马,选取IMV胚胎保存液进行子宫体移植。试验组HN-EHM和IMV胚胎保存液的胚胎移植成功率分别为80%和83.3%,高于乳酸钠林格注射液试验组(75%)。胚胎低温保存24 h后,移植成功率为60%。桑椹胚移植成功率为90.9%。7、马卵巢的运输。本试验获得马卵巢体外运输过程中保存液的合适温度,夏季为33~37℃,冬季为30~35℃。8、马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的采集。抽吸法+切割法的采集成功率最高,为73.3%,高于切割法(64.6%)和抽吸法(54.8%)的成功率(P<0.05)。发现繁殖季节的卵巢中大、中、小卵泡的比例分别是20.9%、51%和28.1%,非繁殖季节的比例分别是3.1%、51.9%和45%。9、马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摸索了马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成熟的条件,5%CO2、37℃、饱和湿度培养,紧凑型(Cp)卵母细胞培养32~36 h,扩展型(Ex)培养24~28 h。结果发现不同类型的COC其成熟率不同,不同繁殖季节,卵母细胞的成熟率也不同。繁殖季节,马扩展型(Ex)的成熟率为58.6%,高于紧凑型(Cp)的成熟率36.5%(P<0.05),非繁殖季节,成熟率分别为29.1%和49.2%(P<0.05)。添加ActA能提高紧凑型(Cp)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在繁殖、非繁殖季节卵母细胞成熟率分别达到 47.3%和 42.2%。10、马卵母细胞的孤雌激活。摸索了马卵母细胞孤雌激活的条件,本试验选取离子霉素进行孤雌激活,结果发现ActA促进马Cp型卵母细胞孤雌激活胚胎的发育,2-细胞(57.9%)、4-细胞(36.8%)的比例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的卵母细胞类型对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后胚胎的发育没有影响。在马的繁殖季节,孤雌激活胚胎发育到2-细胞期、4-细胞、8-细胞和桑椹胚的比例分别是50%(42/80)、35.7%(30/84)、13.1%(11/84)和6%(5/84),高于非繁殖季节同时期的比例,(P<0.05)。在马的非繁殖季节,孤雌激活的胚胎与颗粒细胞共培养后,发育到2-细胞、4-细胞的比例分别为41.7%和25%,显着高于对照组的比例(P<0.05),获得1枚桑椹胚(2.8%)。11、马体细胞克隆胚的构建及体外培养。摸索了不同融合电压对重构胚胎融合率的影响,克隆胚胎置于38.5℃、5%C02、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培养,结果发现采用140 V,20μs,融合2次,重构胚胎融合成功率达到72%。马驹成纤维细胞的融合率、2-细胞,4-8细胞和桑椹胚的比例分别为77.4%、41.5%、33.9%和15.1%,高于成年马体细胞的相应比率(P<0.05)。用非手术法将构建好的8枚桑椹胚移植到受体马的子宫体中,没有获得克隆马。通过上述研究,本研究获得成熟的马胚胎移植技术体系,为实现规范化、商业化、市场化的繁殖现代马术用马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此基础上,研究体外诱导成熟的马卵母细胞构建克隆胚胎的技术,为我国突破马克隆技术奠定基础。
唐斯嘎[8](2019)在《hCG对母驴卵泡发育、排卵率及受胎率的影响》文中指出本试验探讨了使用不同剂量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分别处理不同大小卵泡的母驴,对其卵泡发育、排卵情况及血液中的激素水平的影响。同时,比较了母驴激素诱导排卵与自然排卵的差异,为母驴确定适时输精,提高其受胎率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采用直肠B超仪,挑选卵泡直径(卵泡最大切面的直径)在30 mm及35 mm左右的母驴60头,分为卵泡直径在30 mm的对照组(E)及需注射500 IU hCG的试验组(A、B),卵泡直径在35 mm的对照组(F)及需注射1000 IU hCG的试验组(C、D),每组10头母驴。试验结果如下:1.hCG处理后,发现试验组的卵泡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处理Oh和处理后24h有明显差异(P<0.05),而对照组的卵泡直径在对照Oh、24h、48h无明显差异(P>0.05)。2.不同剂量的hCG对母驴卵泡的促排作用具有选择性。当驴卵泡直径30 mm时对500 IU剂量的hCG处理不理想,48h排卵率为50%。当加大hCG剂量为1000 IU时,对直径在30mm的卵泡明感,48h排卵率为80%。卵泡直径35 mm的驴对500 IU和1000 IU剂量的hCG的处理敏感,排卵明显比前两组快。而对照组从开始到排卵的时间最长,两组在24h内无排卵记录。表明使用hCG激素处理后明显比自然排卵快。证明了 hCG能刺激卵巢功能,促进卵泡发育,具有促排卵效果。3.用hCG处理后,试验组受胎率高于对照组。其中注射1000 IU剂量hCG的D组受胎率最高,达到90%。1000 IU激素处理的B、D组的受胎率高于500 IU激素处理的A、C组。试验结果说明发情期用hCG处理,可提高母驴受胎率。4.用不同剂量hCG处理直径在30mm的卵泡时,血清中的E2水平在激素处理后24h和48h后明显升高(P<0.05)。分别在24h和48h时达到最高峰值。对照组的E2水平无差异(P>0.05)。试验组A、B组在激素处理后24h和48h,正处于排卵阶段,从而得出E2水平在排卵前升高并达到峰值。用不同剂量hCG处理35 mm卵泡时,原本血清中的E2水平比前两组高。试验组C、D的E2水平在激素处理后24h明显升高并达到峰值,后逐步下降。验证了 E2水平在排卵前升高,并在排卵后逐步降低。5.用不同剂量hCG处理卵泡后,A、B、D组的血清中P水平在激素处理后24h明显增高(P<0.05)。C组在48h时明显增高(P<0.05)。对照组在24h及48h无差异(P>0.05),72h时明显增高(P<05)。验证了 PROG水平会在排卵后逐渐升高。6.本试验得出繁殖季节诱导发情母驴排卵最佳时间及激素剂量为卵泡发育至30 mm-35 mm时,肌注1000 IU的hCG,母驴排卵率高且排卵时间比较集中。
苏少锋[9](2019)在《蒙古马胃肠道细菌群落组成及纤维素分解菌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产业是我国近年来大力扶持的产业,研究国内地方特色马种的耐粗饲生物学特性,对于提高饲草料的利用率,促进我国马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蒙古马原产于蒙古高原,是世界上较古老的草原马种,是中国重要的、优秀的地方马品种资源之一,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抗病性和耐粗饲等优良特征。蒙古马的耐粗饲性必然与其独特的胃肠道微生物密切相关。为了进一步揭示蒙古马耐粗饲特性的相关机制,本研究从蒙古马胃肠道的细菌种群组成多样性,纤维素分解菌株的筛选分离,纤维素酶的酶学特性,纤维素酶基因的密码子优化、克隆,以及表达纤维素酶的食品级工程乳酸菌的构建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研究,试验结果如下:(1)采用Thermo Ion S5 XL平台,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在草原上自由放牧的5匹蒙古马胃肠道6个不同区段(胃、空肠、回肠、盲肠、腹结肠和背结肠)中的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发现从蒙古马胃肠道内容物中得到的细菌16S rDNA V3~V4高变区获得可注释信息的reads数目为1 355 813个,平均为45 194个,OTUs聚类数目(相似性为97%)为24602个,平均为820个。蒙古马胃肠道不同部位的微生物群落均存在着显着性差异,胃中微生物组成在马匹个体之间差异最大,小肠和大肠之间微生物组成划分明显,盲肠和结肠内微生物结构相似。在前肠道内容物中以厚壁菌门(Firmicutes,65%)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23%)比例最高,后肠道则以厚壁菌门(Firmicutes,45%)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42%)为主。在科水平上,后肠道微生物主要包括瘤胃菌科(Ruminococcaceae,P=0.203)、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P=0.157)、理研菌科(Rikenellaceae,P=0.122)、普雷沃氏菌科(Prevotellaceae,P=0.068)。在属水平上,盲肠中纤维杆菌属(Fibrobacter)和腹结肠中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等纤维素降解菌的相对丰度高于胃肠道其他部位,说明发酵植物性纤维的主要部位在后肠。.腹结肠中与机体健康相关的Akkermansiaspp.(5.7%)相对丰度较高。在功能预测方面,蒙古马胃肠道中微生物功能丰度在不同部位比例相似,这也许能够表征蒙古马特有的胃肠道微生物结构。可见,蒙古马的食草性和适应性不仅与其独特的胃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有关,还可能与长期采食并消化粗饲料而形成的特殊生理有关。(2)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平板法和刚果红染色法从蒙古马盲肠内容物中分离、筛选纤维素降解菌,获得了2株能高效降解纤维素的细菌,经革兰氏染色、生理生化鉴定以及16S rDNA PCR及序列分析分别鉴定为Microbacterium arborescens(树状微杆菌 C6)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C14(解淀粉芽孢杆菌C14)。树状微杆菌C6生长速度慢,发酵周期长,对数期为8~120 h,稳定期为120~124 h,124 h以后逐渐下降;解淀粉芽孢杆菌C14生长速度快,接种后8~36 h进入对数期,36 h以后进入稳定期,未见衰退期。解淀粉芽孢杆菌C14产生的纤维素酶反应的最适条件为pH值4.8、55℃和反应5 min,有较强的耐酸碱性和热稳定性,有较好的深度开发和纤维素酶工业化的生产潜力。(3)从蒙古马源解淀粉芽孢杆菌C14基因组DNA中克隆到纤维素酶基因egl-BA,长度为1 500 bp,编码499个氨基酸。序列分析预示,纤维素酶基因egl-BA所编码的纤维素酶是由跨膜结构域(transmembrane region,7~29 aa)、纤维素酶的结构功能域(cellulase,50~297 aa)和N末端的纤维素结合结构域区域(CBM-3,356~437 aa)组成的,含有信号肽的亲水、分泌型、空间结构较复杂的蛋白质。最后,以乳酸菌为宿主对该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为后期的异源表达奠定了基础。(4)成功构建具有纤维素降解能力的食品级工程乳酸菌NN1-EGL(pMG36e-Emr+p32+usp45+melA+NisI+egl);其酶活力为 0.92 U/m L,高于原始菌株(0.60 U/mL)。为后续食品级工程菌的进一步研制奠定了基础,也为其产业化开发提供必要的试验依据。
王建文[10](2019)在《西藏山南市民族手工业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民族手工业是西藏历史上劳动密集型的三大传统产业之一。山南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化资源,素有“氆氇之乡”、“围裙之乡”、“木碗之乡”等美誉。山南民族手工业历史悠久,民族手工业产品种类繁多,工艺独特,民族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与广大农牧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深受国内外游客的喜爱,是“藏源”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是西藏手工业的典型代表。本文在综述国内外关于西藏民族手工业以及山南市通过对山南市特色文化和民族手工业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梳理山南市民族手工业的发展现状,发现目前山南市民族手工业发展主要存在三大主体,即政府、企业(合作社)和传承人,其中政府发挥着推动民族手工业发展的主导作用,企业(合作社)则是传统工艺传承和产品生产的主体,而民族手工技艺传承人是发展的核心要素。进一步地,论文总结分析发现山南市民族手工业发展存在生产工艺现代化水平和企业化集聚程度较低、融资渠道不足、人力资源匮乏和品牌影响力不够等问题。论文针对山南市民族手工业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尝试从三个层面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做好扶持引导,提升管理水平,改进产品结构,多渠道发力、加快人才培养等发展对策。本文期望通过分析现状、研究发展规律、提出现实可操作性的对策,帮助山南市民族手工业实现长足发展,以满足广大农牧民生产生活需求、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提高居民收入、优化产业结构、经济提质增效、脱贫攻坚等,同时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保护、弘扬、繁荣民族文化。
二、发展马驴产业前景广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展马驴产业前景广阔(论文提纲范文)
(1)奶牛种公牛培育及性别控制冷冻精液生产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奶牛繁育技术研究进展 |
1.1.1 人工输精技术 |
1.1.2 MOET育种技术 |
1.1.2.1 胚胎移植国内外应用情况 |
1.1.2.2 胚胎移植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1.1.2.3 胚胎移植技术前景 |
1.1.3 活体采卵-体外受精技术 |
1.1.3.1 体外受精技术的应用情况 |
1.1.3.2 体外受精技术存在的问题 |
1.1.3.3 体外受精技术的发展前景 |
1.1.4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 |
1.2 奶牛分子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
1.2.1 分子辅助标记 |
1.2.2 全基因组选择 |
1.2.2.1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
1.2.2.2 全基因组选择技术 |
1.2.2.3 基因组选择的应用 |
1.2.3 动物体细胞克隆技术 |
1.2.3.1 动物克隆操作技术 |
1.2.3.2 动物克隆研究的生物学意义 |
1.2.3.3 动物克隆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影响种公牛培育的种用胚胎质量及受胎率相关因素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体母牛选择 |
2.2.2 实验材料 |
2.2.2.1 仪器与设备 |
2.2.2.2 主要试剂耗材 |
2.2.3 实验方法 |
2.2.3.1 试剂配制 |
2.2.3.2 超数排卵处理 |
2.2.3.3 供体牛人工授精 |
2.2.3.4 牛胚胎采集和鉴定 |
2.2.3.5 牛胚胎冷冻保存 |
2.2.3.6 牛体外胚胎生产 |
2.2.3.7 牛胚胎解冻和移植 |
2.2.3.8 妊娠检查 |
2.2.4 实验数据处理 |
2.3 实验结果 |
2.3.1 影响奶牛种用胚胎生产因素的研究 |
2.3.1.1 奶牛不同性别X/Y冷冻精子体内胚胎生产效率的比较 |
2.3.1.2 添加与未添加抗氧化剂性控冻精对体外性控胚胎生产效率的影响 |
2.3.1.3 添加与未添加抗氧化剂对奶牛体内性控胚胎生产效率的影响 |
2.3.2 奶牛种用胚胎移植效果的比较 |
2.3.2.1 不同季节对牛胚胎移植效果的影响 |
2.3.2.2 不同月龄受体母牛对胚胎移植效果比较 |
2.4 讨论 |
第三章 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及受精能力检测在奶牛育种中应用效果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剂 |
3.2.2 仪器设备 |
3.2.3 实验方法 |
3.2.3.1 试剂的配制 |
3.2.3.2 青年种公牛生长发育测定 |
3.2.3.3 全基因组检测 |
3.2.3.4 DHI测定方法 |
3.2.4 实验数据处理 |
3.3 实验结果 |
3.3.1 种公牛全基因组检测及生长发育研究 |
3.3.1.1 青年种公牛生长发育指标分析 |
3.3.1.2 青年种公牛全基因组检测及遗传评估 |
3.3.2 核心种母牛全基因组检测及其生产性能研究 |
3.3.3 种公牛精液AI受胎率与IVF受精率相关性研究 |
3.3.3.1 常规冷冻精液IVF受精率与AI受胎率的相关性分析 |
3.3.3.2 性控冷冻精液IVF受精率与AI受胎率的相关性分析 |
3.3.3.3 常规与性控冷冻精液AI受胎率与参配奶牛胎次的影响 |
3.3.3.4 常规和性控冷冻精液IVF受精率与AI受胎率的相关性分析 |
3.4 讨论 |
第四章 添加异种动物精液及抗氧化剂对奶牛性控冷冻精液生产效率和品质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1.1 药品试剂及耗材 |
4.2.1.2 器材设备 |
4.2.2 实验方法 |
4.2.2.1 原精的准备 |
4.2.2.2 染色处理 |
4.2.2.3 精子分离操作 |
4.2.2.4 精子分离平衡和冷冻保存 |
4.2.2.5 产品质量检测 |
4.2.2.6 输精时精液处理 |
4.2.3 实验数据处理 |
4.3 实验结果 |
4.3.1 添加异种动物精液对奶牛性控冷冻精液生产效率及品质影响 |
4.3.1.1 山羊、鹿和绵羊异种精子对牛精子辅助受精推流作用效果比较 |
4.3.1.2 奶牛高效性控冷冻精液新产品与常规性控冻精受胎率及性别比例研究 |
4.3.2 添加抗氧化剂对奶牛性控冻精品质的影响 |
4.3.2.1 添加V_E对奶牛性控冷冻精液品质的影响 |
4.3.2.2 添加SOD对奶牛性控冷冻精液品质的影响 |
4.3.2.3 添加CAT对奶牛性控冷冻精液品质的影响 |
4.3.3 奶牛性控冷冻精液关键技术指标与国内外育种同行企业比较 |
4.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2)驴肠道微生物的分布规律及功能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绪论 |
1.1 马属动物养殖及产业发展现状 |
1.1.1 马产业发展现状 |
1.1.2 驴产业发展现状 |
1.2 马属动物消化道结构及其营养特性 |
1.2.1 胃 |
1.2.2 小肠 |
1.2.3 大肠 |
1.3 微生物与马属动物的关系 |
1.3.1 影响马属动物肠道微生物的内在因素 |
1.3.2 影响马属动物肠道微生物的外在因素 |
1.4 动物肠道微生物研究的焦点问题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驴和马消化道微生物的差异性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动物 |
2.2.2 样品采集 |
2.2.3 主要仪器设备 |
2.2.4 总DNA提取 |
2.2.5 肠道微生物总DNA的定量和纯度检测 |
2.2.6 引物设计 |
2.2.7 PCR扩增与序列测定 |
2.2.8 文库构建和上机测序 |
2.2.9 序列数据处理 |
2.2.10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驴和马消化道微生物OUT分析 |
2.3.2 驴和马消化道微生物的复杂性比较分析 |
2.3.3 驴和马消化道微生物组成比较分析 |
2.3.4 驴和马消化道微生物菌群结构差异性分析 |
2.3.5 驴和马消化道微生物物种差异性分析 |
2.3.6 驴和马消化道微生物功能差异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3 驴消化道微生物的空间异质性分析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时间和地点 |
3.2.2 实验动物 |
3.2.3 样品采集 |
3.2.4 肠道内容物pH值及挥发性有机酸(VFAs)测定 |
3.2.5 不同消化道部位组织切片 |
3.2.6 DNA提取、纯化 |
3.2.7 16S rDNA建库 |
3.2.8 16S rDNA测序结果生物信息分析 |
3.2.9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前消化道各部位组织切片观察 |
3.3.2 OTU沿驴消化道的分布 |
3.3.3 沿驴消化道的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 |
3.3.4 沿驴消化道微生物门水平和属水平的相对丰度 |
3.3.5 不同消化道部位pH值及VFAs含量分析及其与微生物相关性分析 |
3.3.6 沿驴消化道的PICRUSt方法预测微生物功能基因 |
3.4 讨论 |
3.5 小结 |
4 驴不同年龄阶段肠道微生物的分布规律及功能预测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时间及地点 |
4.2.2 实验动物管理 |
4.2.3 样品采集及编号 |
4.2.4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
4.2.5 总DNA提取 |
4.2.6 肠道微生物总DNA的定量和纯度检测 |
4.2.7 引物设计 |
4.2.8 PCR扩增与序列测定 |
4.2.9 文库构建和上机测序 |
4.2.10 序列数据处理及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年龄驴粪便微生物测序深度和OTUs数量分析 |
4.3.2 不同年龄驴肠道样品复杂度分析(α-多样性) |
4.3.3 多样品比较分析(β-多样性) |
4.3.4 不同年龄驴肠道微生物分布分析 |
4.3.5 不同年龄驴肠道微生物PICRUSt功能预测及相关性分析 |
4.4 讨论 |
4.4.1 驴不同年龄阶段肠道微生物复杂性分析 |
4.4.2 驴不同年龄阶段肠道微生物组成分析 |
4.4.3 不同年龄阶段驴肠道微生物功能预测 |
4.5 小结 |
5 不同繁殖周期母驴肠道微生物的差异性分析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时间及地点 |
5.2.2 实验动物管理 |
5.2.3 样品采集及编号 |
5.2.4 样品处理及高通量测序 |
5.2.5 生物信息分析及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物种注释结果及OTU's分析 |
5.3.2 不同繁殖周期母驴肠道微生物样品复杂度分析(α-多样性) |
5.3.3 不同繁殖周期母驴间的肠道微生物比较分析(β-多样性) |
5.3.4 不同繁殖周期母驴肠道微生物分布 |
5.3.5 不同繁殖周期母驴肠道微生物PICRUSt功能预测 |
5.4 讨论 |
5.5 小结 |
6 不同精料饲喂顺序对驴消化道微生物的影响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动物和分组 |
6.2.2 试验饲粮 |
6.2.3 饲养管理 |
6.2.4 样品采集 |
6.2.5 测定指标及方法 |
6.2.6 微生物总DNA提取及定量和纯度检测 |
6.2.7 测序及信息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精料饲喂顺序对驴消化道内容物微生物测序深度和OTU数量的影响 |
6.3.2 精料饲喂顺序对驴消化道内容物样品复杂度(α-多样性分析)的影响 |
6.3.3 饲喂方式间微生物的组成分析 |
6.3.4 精料饲喂顺序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6.3.5 精料饲喂顺序的高丰度物种差异性分析 |
6.3.6 精料饲喂顺序对后肠SCFA及pH值的影响 |
6.3.7 精料饲喂顺序微生物区系组成变化与SCFAs及pH值的相关性分析 |
6.4 讨论 |
6.5 小结 |
7 结论 |
8 创新性与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3)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种属多样性与综合防控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天然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及生态安全 |
1.1 天然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 |
1.1.1 国外天然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 |
1.1.2 我国天然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 |
1.1.3 新疆天然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 |
1.2 天然草地畜牧业的生态安全 |
1.2.1 国外天然草地畜牧业生态安全发展现状 |
1.2.2 我国天然草地畜牧业生态安全发展现状 |
1.2.3 新疆天然草地畜牧业生态安全 |
第二章 我国天然草地退化现状及成因分析 |
2.1 天然草地资源特征 |
2.1.1 水分与热量的组合状况决定草地在地表的分布 |
2.1.2 草原植物种群与特征 |
2.2 草地退化及草地退化程度评价 |
2.2.1 天然草地退化 |
2.2.2 天然草地退化程度评价 |
2.3 我国天然草地退化现状及退化类型 |
2.3.1 我国天然草地退化现状 |
2.3.2 我国天然草地毒害草种类及危害 |
2.4 天然草地退化成因分析 |
2.4.1 自然因素 |
2.4.2 人为因素 |
第二篇 试验研究 |
第三章 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种属多样性调査研究 |
3.1 北疆天然草地毒害草种类分布与危害调查 |
3.1.1 北疆片区的基本情况 |
3.1.2 材料与方法 |
3.1.3 调查结果 |
3.2 南疆天然草地毒害草种类分布及危害调查 |
3.2.1 南疆片区的基本概况 |
3.2.2 材料与方法 |
3.2.3 调查结果 |
3.3 讨论 |
3.3.1 北疆片区天然草地毒害草因生态环境差异而分布不同 |
3.3.2 放牧牲畜中毒有明显的季节性或区域性 |
3.3.3 南疆天然草地毒害草危害严重,部分地区仍在持续 |
3.3.4 要更加重视南疆天然草地毒害草的生态价值 |
3.4 小结 |
第四章 南疆放牧草地五种主要毒害草生物碱成分分析 |
4.1 采样地区基本概况 |
4.2 试验材料 |
4.2.1 植物来源 |
4.2.2 主要仪器及试剂 |
4.3 生物碱提取与鉴定 |
4.3.1 生物碱提取 |
4.3.2 气质联用和液质联用检测 |
4.3.3 生物碱成分鉴定 |
4.4 结果 |
4.4.1 骆驼蓬生物碱检测结果 |
4.4.2 白喉乌头生物碱检测结果 |
4.4.3 醉马芨芨草生物碱检测结果 |
4.4.4 黄花棘豆生物碱检测结果 |
4.4.5 碎米蕨叶马先蒿生物碱检测结果 |
4.5 讨论 |
4.5.1 植物生物碱与毒性形成的关系 |
4.5.2 不同种类植物生物碱对动物毒性的种属差异 |
4.5.3 毒害草毒性成分检测技术比较 |
4.5.4 毒害草资源化利用前景分析 |
4.6 小结 |
第五章 3种毒害草对山羊瘤胃功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 |
5.1 试验材料 |
5.2 试验方法 |
5.2.1 试验日粮 |
5.2.2 试验设计 |
5.2.3 测定指标 |
5.2.4 数据统计 |
5.3 结果 |
5.3.1 干物质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变化 |
5.3.2 瘤胃内发酵性状的变化 |
5.3.3 血液指标的变化 |
5.4 讨论 |
5.4.1 毒害草经过适当加工可作为饲料来源 |
5.4.2 毒害草添加对山羊瘤胃发酵性状的影响 |
5.4.2 毒害草添加对山羊血液指标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综合防控技术与治理策略 |
6.1 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现有虽技术 |
6.1.1 人工防控技术 |
6.1.2 机械防控技术 |
6.1.3 物理防控技术 |
6.1.4 化学防控技术 |
6.1.5 生物防控技术 |
6.2 天然草地毒害草治理策略 |
6.2.1 正确认识毒害草的生态作用 |
6.2.2 合理利用天然草地生态功能区 |
6.2.3 严格控制载畜量,防止草地超载过牧 |
6.2.4 科学定位毒害草利与害,提升资源化利用水平 |
6.2.5 加大科技投入,避免草地恶化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新疆放牧草地主要毒害草名录 |
附录2: 新疆天然草地主要草原类型 |
附录3: 新疆放牧草地主要毒害草种类 |
附录4: 新疆放牧草地主要毒害草地理分布图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不同剂量的GnRH对驴排卵及雌激素、孕激素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国内驴业的发展 |
1.2 驴繁殖技术研究及应用发展 |
1.2.1 人工输精 |
1.2.2 定时排卵 |
1.2.3 同期发情 |
1.3 马属动物繁殖特点 |
1.3.1 马属动物的繁殖过程 |
1.3.2 发情期表现 |
1.3.3 发情期卵巢变化 |
1.4 诱导驴发情的外源药物 |
1.4.1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
1.4.2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
1.4.3 雌二醇(E_2) |
1.4.4 孕酮(PROG) |
1.4.5 卵泡刺激素(FSH)和促黄体素(LH) |
1.5 生殖激素在发情周期中的调节 |
1.6 本实验研究的主要目的及意义 |
1.7 技术路线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时间与地点 |
2.2 试验动物和材料 |
2.2.1 试验动物 |
2.2.2 试验材料 |
2.2.2.1 实验器材 |
2.2.2.2 试验药品 |
2.3 试验方法 |
2.3.1 实验分组 |
2.3.2 血样采集 |
2.3.3 诱导排卵 |
2.3.4 人工授精 |
2.3.5 受胎检查 |
2.3.6 繁殖指标的统计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各组卵泡排卵情况 |
3.2 注射不同剂量的GnRH对卵泡排卵直径的影响 |
3.3 GnRH对雌二醇(E_2)浓度的影响 |
3.4 GnRH对孕酮(PROG)浓度的影响 |
3.5 各组发情母驴受胎结果 |
4 讨论 |
4.1 各组卵泡排卵情况 |
4.2 注射不同剂量的GnRH对卵泡直径的影响 |
4.3 GnRH对雌二醇(E_2)浓度的影响 |
4.4 GnRH对孕酮(PROG)浓度的影响 |
4.5 不同处理组受胎结果 |
5 总体结论 |
6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马驴繁殖技术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马产业现状 |
2 国内外驴产业现状 |
3 繁殖技术在马驴产业中的地位 |
4 繁殖技术研究和应用现状 |
4.1 人工授精 |
4.2 定时排卵 |
4.3 同期发情 |
4.4 胚胎移植与胚胎冷冻 |
4.5 活体采卵与胚胎体外生产 |
4.6 性别控制 |
4.7 克隆技术 |
5 展望 |
(6)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托克逊县出行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 |
1.2.1 国内的研究 |
1.2.2 国外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1.3.1 田野调查法 |
1.3.2 文献分析法 |
1.3.3 跨学科研究法 |
1.3.4 归纳法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突破点、难点 |
1.4.1 创新之处 |
1.4.2 突破点 |
1.4.3 难点 |
第1章 出行文化与驿站回顾 |
1.1 出行概述 |
1.2 出行文化 |
1.3 驿站回顾 |
第2章 托克逊县乡村--出行通道的变迁 |
2.1 托克逊县古道变迁 |
2.2 县、乡道路的改善 |
2.3 长路变短者--桥梁 |
第3章 托克逊县乡村——出行工具的变迁 |
3.1 出行集体性--畜力车 |
3.2 出行的社会性——借车习惯 |
3.3 传统出行的遗忘——现代化交通 |
第4章 托克逊县乡村—出行行业的变迁 |
4.1 驿站——休息站 |
4.2 制牲畜车店——4s店 |
4.3 客栈——酒店服务 |
4.4 歇脚业——停车场 |
第5章 托克逊县乡村出行精神的变迁 |
5.1 “车夫之歌”与车内环境 |
5.2 民间谚语——出行讲究 |
5.3 民间禁忌——安全出行 |
第6章 托克逊县乡村出行文化的振兴 |
6.1 乡村出行文化与产业之路 |
6.2 乡村出行文化与生态之路 |
6.3 乡村出行文化与法制之路 |
6.4 乡村出行文化与致富之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7)马胚胎移植及克隆胚体外构建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外马业现状 |
1.1.2 我国马业现状 |
1.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 马的生殖生理特点 |
1.2.1 生殖活动 |
1.2.2 生殖行为 |
1.2.3 生殖激素的调节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马胚胎移植技术 |
1.3.2 精液冷冻与授精 |
1.3.3 胚胎冷冻与移植 |
1.3.4 体外受精(IVF) |
1.3.5 单精子卵胞浆显微注射技术(ICSI) |
1.3.6 卵母细胞成熟 |
1.3.7 马的体细胞核移植(SCNT)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目的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试验一: 马胚胎移植技术的研究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动物 |
2.1.2 动物饲养 |
2.1.3 试剂 |
2.1.4 试验设备 |
2.1.5 试剂制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种马的选择 |
2.2.2 母马发情鉴别 |
2.2.3 母马发情调控 |
2.2.4 排卵调控 |
2.2.5 精液品质检测 |
2.2.6 精液的保存 |
2.2.7 人工授精 |
2.2.8 非手术法冲胚 |
2.2.9 胚胎的鉴定与保存 |
2.2.10 胚胎移植 |
2.2.11 妊娠诊断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母马的发情检查结果 |
2.3.2 不同激素诱导母马发情的试验结果 |
2.3.3 不同激素调控马排卵的比例 |
2.3.4 不同精液稀释液对精液品质的影响 |
2.3.5 不同输精方式对母马受孕率的影响 |
2.3.6 不同冲胚液对胚胎收集效率的对比与应用 |
2.3.7 不同胚胎移植方法的成功率 |
2.3.8 桑椹胚的收集与移植结果 |
2.3.9 不同妊娠诊断方法的比较 |
2.4 讨论 |
2.4.1 种马的选择 |
2.4.2 发情与卵泡生长的关系 |
2.4.3 超数排卵 |
2.4.4 采精与授精 |
2.4.5 马的胚胎移植 |
2.5 小结 |
3 马克隆胚胎体外构建技术的研究 |
3.1 试验材料 |
3.1.1 试验对象 |
3.1.2 试剂 |
3.1.3 设备 |
3.1.4 试剂制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卵巢的采集 |
3.2.2 马卵巢卵母细胞的收集 |
3.2.3 卵母细胞体外成熟 |
3.2.4 成纤维细胞培养 |
3.2.5 孤雌激活 |
3.2.6 体细胞核移植 |
3.2.7 构建胚胎的移植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季节卵巢的最佳运输温度 |
3.3.2 马、驴卵巢、COCs形态的对比 |
3.3.3 COCs回收率 |
3.3.4 卵母细胞体外成熟 |
3.3.5 不同年龄马的成纤维细胞系的建立 |
3.3.6 孤雌激活胚胎的成功率 |
3.3.7 马体细胞核移植的试验结果 |
3.4 讨论 |
3.4.1 卵巢体外运输 |
3.4.2 母体的营养情况对卵母细胞成熟率的影响 |
3.4.3 ActA对卵母细胞的作用 |
3.4.4 体细胞系的建立 |
3.4.5 体细胞核移植 |
3.5 小结 |
4 全文总结 |
4.1 全文结论 |
4.2 本研究创新点 |
4.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4.3.1 胚胎移植技术的推广 |
4.3.2 马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技术 |
4.3.3 克隆胚胎的构建与体外发育 |
附录 |
1 胚胎移植马的选择标准(LH-201-2018) |
2 胚胎移植马选择结果 |
3 马人工授精技术规程(LH-202-2018) |
4 马胚胎移植技术规程(LH-203-2018)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hCG对母驴卵泡发育、排卵率及受胎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我国驴产业的发展概况 |
1.2 母畜卵巢卵泡发育调节的研究进展 |
1.2.1 卵巢的解剖 |
1.2.2 卵泡的发育和分布 |
1.2.3 卵泡的发育至排卵过程及其调控 |
1.2.4 黄体的生成 |
1.3 母驴的情期特点 |
1.3.1 初情期 |
1.3.2 发情周期 |
1.3.3 发情鉴定 |
1.4 驴繁殖技术的应用 |
1.4.1 马属动物的诱导排卵技术 |
1.4.2 人工输精 |
1.5 诱导母驴发情及排卵的主要激素 |
1.5.1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
1.5.2 卵泡刺激素 |
1.5.3 促黄体素 |
1.5.4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
1.6 血清中的激素水平的测定 |
1.6.1 雌二醇 |
1.6.2 孕酮 |
1.7 技术路线 |
1.8 试验目的及意义 |
2 实验研究 |
2.1 材料 |
2.1.1 试验动物 |
2.1.2 试验材料 |
2.1.3 试验药品 |
2.1.4 试验驴的测定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试验驴的检测 |
2.2.2 试验分组 |
2.2.3 激素诱导排卵 |
2.2.4 血样的采集与保存 |
2.2.5 配种 |
2.2.6 受胎检查 |
2.2.7 繁殖指标的统计 |
2.3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hCG对卵泡的作用 |
3.2 hCG的促排卵效果 |
3.2.1 hCG对直径在30mm的卵泡促排效果 |
3.2.2 hCG对直径在35mm的卵泡促排效果 |
3.3 hCG对母驴受胎率的影响 |
3.4 hCG对母驴血清中激素水平的影响 |
3.4.1 30mm的卵泡在hCG处理后的激素水平变化 |
3.4.2 35mm的卵泡在hCG处理后的激素水平变化 |
4 讨论 |
4.1 不同剂量hCG对卵泡发育的影响 |
4.2 不同剂量hCG的促排效果 |
4.3 不同剂量hCG对受胎率的影响 |
4.4 hCG处理后母驴血清中激素水平的变化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蒙古马胃肠道细菌群落组成及纤维素分解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中国马种的概述 |
1.2 马胃肠道的结构及消化特点 |
1.2.1 马前肠系统 |
1.2.2 马后肠系统 |
1.3 后肠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
1.3.1 后肠微生物的作用 |
1.3.2 马后肠微生物的多样性 |
1.4 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1.4.1 纯培养分离和鉴定技术 |
1.4.2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微生物中的应用 |
1.5 纤维素分解菌的研究和作用 |
1.6 纤维素酶的研究进展 |
1.6.1 纤维素酶的作用机制 |
1.6.2 纤维素酶在行业中的应用 |
1.6.3 纤维素酶的基因工程学研究进展 |
1.7 乳酸菌食品级表达载体系统的研究进展 |
1.7.1 乳酸菌食品级选择性标记 |
1.7.2 乳酸菌食品级表达系统 |
1.7.3 食品级纤维素酶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及应用 |
1.8 本实验的目的及意义 |
1.9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蒙古马胃肠道不同区段细菌群落多样性及组成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马匹及样本收集 |
2.2.2 主要仪器及试剂 |
2.2.3 引物设计 |
2.2.4 DNA提取与PCR扩增 |
2.2.5 文库构建和上机测序 |
2.2.6 数据分析 |
2.2.7 数据统计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测序结果与OTU聚类 |
2.3.2 Alpha多样性分析 |
2.3.3 基于OTU的肠道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
2.3.4 不同部位间差异菌种分析 |
2.3.5 PICRUSt基因功能预测 |
2.4 讨论 |
2.4.1 蒙古马胃肠道中细菌群落组成与食草特性 |
2.4.2 蒙古马胃肠道中细菌群落的多样性与抗病性 |
2.4.3 蒙古马胃肠道中细菌群落的功能分析 |
2.5 小结 |
3 蒙古马盲肠中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 |
3.2.1 样品采集 |
3.2.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3.2.3 培养基和试剂的配制 |
3.2.4 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和筛选 |
3.2.5 CMCase(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 |
3.2.6 纤维素分解菌的种属鉴定 |
3.2.7 纤维素分解菌的生长曲线 |
3.2.8 纤维素分解菌的酶学分析 |
3.2.9 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制作 |
3.3.2 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及筛选 |
3.3.3 纤维素分解菌的形态学和生理生化鉴定 |
3.3.4 16S rDNA PCR及测序鉴定 |
3.3.5 纤维素分解菌的生长特性 |
3.3.6 纤维素分解菌产纤维素酶的酶学特性 |
3.4 讨论 |
3.4.1 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和鉴定 |
3.4.2 Bacillus amylolquefaciens C14的生长特性 |
3.4.3 pH值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 |
3.4.4 温度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 |
3.5 小结 |
4 蒙古马源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C14纤维素酶基因的克隆与密码子优化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菌株 |
4.2.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4.2.3 培养基和试剂的配制 |
4.2.4 纤维素酶基因的克隆 |
4.2.5 纤维素酶基因的蛋白质序列分析及密码子优化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C14纤维素酶eg1-BA基因的克隆 |
4.3.2 纤维素酶基因eg1-BA的DNA序列分析 |
4.3.3 纤维素酶基因eg1-BA的蛋白质序列基本性质分析 |
4.3.4 蛋白质结构功能域预测及motif搜索 |
4.3.5 蛋白质空间结构预测 |
4.3.6 纤维素酶基因eg1-BA的密码子优化 |
4.4 讨论 |
4.4.1 纤维素酶基因的克隆 |
4.4.2 纤维素酶蛋白的结构预测 |
4.4.3 纤维素酶基因的密码子优化 |
4.5 小结 |
5 表达纤维素酶eg1-BA的双筛选标记的食品级表达载体的构建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菌株 |
5.2.2 载体 |
5.2.3 主要试剂及仪器 |
5.2.4 培养基和试剂的配制 |
5.2.5 细菌基因组DNA和质粒的提取 |
5.2.6 启动子p32、信号肽usp45基因序列的克隆 |
5.2.7 含有启动子p32和信号肽usp45的pMG36e表达载体的改造 |
5.2.8 含有p32+usp45片段的pMG36e表达载体的构建 |
5.2.9 植物乳杆菌melA基因为筛选标记的表达载体构建 |
5.2.10 NisI和melA基因为双筛选标记的表达载体的构建 |
5.2.11 双筛选标记分泌型表达载体的构建 |
5.2.12 me1A(半乳糖苷酶)基因作为筛选标记物活性检测 |
5.2.13 乳酸乳球菌MG1363和粪肠球菌19855抗Nisin敏感实验 |
5.2.14 食品级双筛选标记分泌型表达载体的构建 |
5.2.15 表达纤维素酶eg1-BA的双筛选标记食品级表达载体的构建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微生物基因组和质粒的提取 |
5.3.2 启动子p32、信号肽usp45基因的克隆 |
5.3.3 含有启动子p32和信号肽usp45的pMG36e表达载体的改造 |
5.3.4 melA基因为筛选标记的食品级表达载体的构建 |
5.3.5 melA和NisI基因为双筛选标记的表达载体构建 |
5.3.6 melA基因作为筛选标记物活性检测 |
5.3.7 乳酸乳球菌MG1363和粪肠球菌19855抗Nisin敏感实验 |
5.3.8 食品级双筛选标记分泌型表达载体的构建 |
5.3.9 表达纤维素酶eg1-BA的双筛选标记食品级载体的构建 |
5.3.10 粪肠球菌中纤维素酶活测定 |
5.4 讨论 |
5.4.1 乳酸菌作为宿主菌的优势 |
5.4.2 基因工程重组乳酸菌 |
5.5 小结 |
6 全文讨论 |
7 结论、创新性及工作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性 |
7.3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10)西藏山南市民族手工业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新点和研究不足 |
(一) 主要创新点 |
(二)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西藏山南市民族手工业发展概况 |
一、山南市民族手工业概述 |
(一) 山南民族手工业发展的历史 |
(二) 山南市民族手工业主要类别 |
(三) 山南市民族手工业发展现状 |
二、山南市民族手工业发展现状分析 |
(一) 政府发挥着主导作用 |
(二) 企业(合作社)是传统工艺传承和产品生产主体 |
(三) 民族手工技艺传承人群是民族手工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
三、山南市民族手工业面临的机遇 |
(一) 国家、自治区高度重视带来了机遇 |
(二) 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
(三) 资源优势为产业规模做大做强提供了支撑 |
(四) 旅游资源带来的市场拉动效益显着 |
(五) 区位优势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
第三章 西藏山南市民族手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政府层面 |
(一) 引导产业发展有效措施少,民族手工业发展处于低水平阶段 |
(二) 部门间协作不够,资源优势转换不足、产业融合发展不足 |
(三) 金融服务还不到位,导致融资难 |
(四) 规划引领作用不足,产业集聚程度差 |
(五) 品牌培育不足 |
(六) 行业标准建设滞后 |
(七) 营商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
二、企业(合作社)层面 |
(一) 民族手工业产品同质化严重 |
(二) 设计制作生产工艺落后,生产效率低 |
(三) 市场定位过窄,市场占有率低 |
(四) 营销理念滞后 |
(五) 品牌传播方式单一、效率低 |
三、人才层面 |
(一) 从业人员普遍文化程度不高,人才缺乏 |
(二) 民族手工业就业吸引力低,从业人员青黄不接 |
(三) 引进人才难度大 |
(四) 培训机制不健全、效果差,现有从业人员没有从业水平提升通道 |
第四章 西藏山南市民族手工业发展存在主要问题成因分析 |
一、农村人口就业转移和城镇化导致人力资源缺乏 |
二、传统市场的萎缩导致产品销路狭窄 |
三、成本高、质量差的民族手工业产品导致整个行业竞争力不足 |
第五章 西藏山南市民族手工业发展的对策 |
一、政府层面: 加强顶层设计,做好扶持引导 |
(一) 加强顶层设计 |
(二) 加强引导、整合资源 |
(三) 建立行业协会加强管理服务 |
(四) 制定产业标准 |
(五) 加强产业资金与金融政策扶持 |
(六) 实施品牌引领战略,打造竞争优势 |
(七) 积极为企业搭建产品展销平台 |
二、企业(合作社)层面: 提升管理水平,改进产品结构 |
(一) 加强企业管理 |
(二) 定位好发展模式 |
(三) 改进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 |
(四) 应用好营销平台 |
(五) 加强产业融合 |
三、人才层面:多渠道发力,加快人才培养 |
(一) 建立制度培养领军人才 |
(二) 加强传承培养人才 |
(三) 与教育结合培养人才 |
(四) 多方引入智力资源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西藏山南市(自治区、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调研提纲 |
附录2 山南市传统技艺调研提纲 |
致谢 |
四、发展马驴产业前景广阔(论文参考文献)
- [1]奶牛种公牛培育及性别控制冷冻精液生产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D]. 孙伟. 内蒙古大学, 2021(10)
- [2]驴肠道微生物的分布规律及功能预测研究[D]. 刘桂芹.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6)
- [3]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种属多样性与综合防控措施研究[D]. 王军亮. 扬州大学, 2020(04)
- [4]不同剂量的GnRH对驴排卵及雌激素、孕激素水平的影响[D]. 韩乌兰图雅.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5]马驴繁殖技术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J]. 曾申明.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0(03)
- [6]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托克逊县出行文化研究[D]. 阿丽米热·阿布地热依木. 新疆大学, 2020(07)
- [7]马胚胎移植及克隆胚体外构建技术[D]. 张志鹏.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8)
- [8]hCG对母驴卵泡发育、排卵率及受胎率的影响[D]. 唐斯嘎.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9]蒙古马胃肠道细菌群落组成及纤维素分解菌的研究[D]. 苏少锋.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10]西藏山南市民族手工业发展对策研究[D]. 王建文.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