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杂泰丰与华航1号(论文文献综述)
陈志强,周丹华,郭涛,王慧[1](2021)在《植物航天育种的发展及其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自1987年首次开展水稻等农作物种子返回式卫星空间搭载至今已有32年。本文总结了30多年来我国航天育种的发展历程,梳理了产业应用总体情况,并提出了植物航天育种未来发展战略。
陈志强,周丹华,郭涛,王慧[2](2019)在《水稻航天生物育种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自1987年首次开展水稻等农作物种子返回式卫星空间搭载至今已有32年。本文对我国30多年来在水稻航天诱变机理,航天生物育种共性关键技术,航天诱变新种质(基因)创新,优质绿色高产水稻新品种培育方面的研究进行概述,并提出了进一步的发展战略。
鹿芳媛[3](2018)在《两级双振动式水稻精密播种器机理分析与试验研究》文中认为杂交稻是品质优良的高产量水稻品种,目前已在我国大面积推广应用,其栽培要求少本稀植、利用分蘖能力提高产量。现有的水稻机械化播种技术难于满足杂交稻低播量精密播种要求,优良品种与高产栽培技术不配套,杂交稻高产优势无法充分发挥,导致杂交稻种植主要以人工栽插为主,制约了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亟需进行杂交稻精密播种技术的机理研究,实现杂交稻精密播种技术要求,提高杂交稻机械化种植水平。本文研究了水稻种子在电磁振动和气动振动作用下的两级双振动式水稻精密播种器的工作机理,基于离散元法、振动力学等理论分析了稻种在交叉导流式振动种箱配合螺旋勺式槽轮作用下的流动和充种过程,研究稻种在振动种盘T型板中的分布规律,建立稻种在种槽板内连续排队模型,提出在振动作用下匀种机构中稻种均匀分布、有序排队条件,结合试验研究对供种和匀种装置的工作参数和作业性能进行优化。基于两级双振动式水稻精密播种器研制了杂交稻精密直播播种装置,并进行了精密直播装置性能试验研究,为水稻直播技术发展提供一种新装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系统地分析了两级双振动式水稻精密播种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构建了供种装置多层交叉导流板配合螺旋勺式槽轮结构与稻种流动充种关系和匀种装置在气动振动下的稻种运动理论模型,形成了供种与匀种、电磁振动与气动振动的两级双振动式精密播种过程。基于散体力学和料仓内无限长缝隙孔结拱理论探究了交叉导流式振动种箱对稻种的流动和充填过程影响规律;通过振动播种性能试验优选气动振动器作为振动匀种装置的振源,构建了气动振动作用下匀种装置的单自由度受迫振动系统模型,建立稻种在振动种盘中的运动理论模型并解析出稻种的跳动及下滑行走条件,确定振动频率和振幅及种槽板夹角为影响稻种流动特性和播种性能的主要因素,为分析精密播种器的工作机理提供理论依据。(2)进行了水稻芽种的离散元关键参数标定,首次分析了稻种带种芽的离散元特征,构建出水稻芽种离散元模型,为水稻精密播种器离散元仿真奠定了基础。采用内壁坍塌法、侧壁坍塌法和重力平衡法进行稻种摩擦角仿真与实测试验,通过回归分析构建离散元仿真条件下芽种-不锈钢板间的静摩擦系数、芽种-芽种间的静摩擦系数和芽种-芽种间的滚动摩擦系数与芽种休止角α、休止角β和滑动摩擦γ间的三元回归方程;以摩擦角实测结果为修正指标求解回归方程,标定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稻种的接触参数;验证试验表明参数标定后的模拟误差小于2.75%,且该标定模型可用于国稻1号、恒丰优1179、软华优1179、华航38号、华航31号等水稻品种,为精密播种过程动态仿真提供理论依据。(3)采用EDEM软件模拟了定量供种装置的供种过程,创造性地采用稻种速度分布云图、种层断开、局部种群滞留及稻种分布蓬松度表征稻种在交叉导流式振动种箱内的供种流量特性,分析了定量供种机理。基于排种区域划分网格分析了稻种在直槽轮、螺旋勺式槽轮和窝眼轮充种凹槽或型孔内的充种姿态、受压缩力以及供种分布均匀性,确定螺旋勺式槽轮最佳供种性能;基于Python编程绘制种箱内稻种速度分布云图,并以不同种层断开时间、种群局部滞留区域面积以及充种区域稻种分布蓬松度,描述供种过程中稻种流速特性,明确了种箱振动板周期性小幅振动具有缓解种群漏斗流动,稳定稻种流速和分布密度的作用;结合供种性能试验研究表明电磁振动可提高装置供种频率3.645.52%,供种稳定性提高1.332.47%,优化了定量供种性能。(4)基于离散元法采用Hertz-Mindlin无滑动接触模型对振动匀种装置的匀种进行分析,首次采用计数网格和区域划分网格探究了稻种在T型板上的分布状态和在种槽板上有序排队规律,结合试验研究优化了精密播种器结构和参数。通过单粒稻种振动匀种过程仿真分析,与稻种运动理论模型建立联系,验证了匀种过程中稻种跳动与下滑行走交替发生的运动规律;研究振动种盘不同振动强度下稻种的分布规律及流动特性,确定了播种性能较优的气动振动器气压值范围为0.240.28MPa;设计了9种不同类型种槽板,通过各种槽夹角对稻种限位作用、流速均匀性和有序排队状态分析,优选了V-90°、V-105°、V-120°和U1型种槽板;以种槽板和气压值作为试验因素,进行常规稻与杂交稻播种性能全因素试验,得到低播量播种时采用V-120°种槽板、0.26MPa气压值,播种合格指数为93.91%,空穴指数为0.94%,常规稻播种时采用V-120°种槽板、0.28 MPa气压值,播种合格指数为96.10%,空穴指数为0,提高了两级双振动式水稻精密播种器的播种性能和稳定性,实现了杂交稻低播量14粒/穴精密播种。(5)进行了两级双振动式水稻精密播种器的直播应用研究,研制了两级双振动式水稻精密直播播种装置,并进行了杂交稻低播量精密穴直播和条直播播种性能试验研究,为杂交稻直播技术发展提供一种新装置。通过成穴机构和输种管进行先分配后输送的杂交稻精密直播播种过程,利用细口弯头投种管有效降低了稻种投种速度,提高了成穴性;通过直播播种试验,得到穴直播播种合格指数可达到90.00%,漏播指数低于4.00%,穴距合格指数达到91.33%,穴直播各行排种量变异系数小于7.10%,条直播各行排种变异系数小于7.89%,平均伤种率为0.67%,播种均匀性良好,基本满足杂交稻精密直播播种的农艺要求,为杂交稻一器十行的高效精密穴直播装备研发提供研究基础。
鹿芳媛,马旭,谭穗妍,陈林涛,曾令超,安沛[4](2018)在《水稻芽种离散元主要接触参数仿真标定与试验》文中研究指明水稻播种时芽种含水率高、种芽长度差异大,表现出与其他作物种子不同的物理特性。为减小仿真分析时芽种参数设置不准确而形成的模拟系统误差,本文基于水稻芽种摩擦角的试验与仿真测定,标定出不同含水率下的水稻芽种离散元主要接触参数。通过芽种的摩擦角(两种休止角及滑动摩擦角)离散元仿真试验,建立了芽种-不锈钢板静摩擦因数、芽种-芽种静摩擦因数、芽种-芽种滚动摩擦因数与3个摩擦角之间的三元回归方程。以芽种的3个摩擦角试验结果作为修正指标,对回归方程数值求解,得到当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拟合误差达到允许范围内的3个主要接触参数。将标定后的参数进行试验验证,分别对不同含水率下的芽种摩擦角的仿真测定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相对误差均小于2.75%,表明水稻芽种离散元模型与实际颗粒物料体现出相同的摩擦特性,建立的回归模型满足不同含水率芽种参数的标定要求。对其他5个品种的水稻芽种摩擦角实测值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相对误差均在5.54%以内。该水稻芽种的离散元模型及接触参数可为水稻精密播种装置的动态仿真提供参考。
吴俊,邓启云,袁定阳,齐绍武[5](2016)在《超级杂交稻研究进展》文中提出1996年农业部正式立项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以期为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目标服务.其中,一季中稻相继设置了4期产量目标:10.5,12.0,13.5和15.0 t/hm2.1997年,袁隆平提出"形态改良与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的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技术路线,成为中国超级杂交稻育种的灵魂思想.在该技术路线指引下,各个时期的超级杂交稻育种目标陆续实现.其中,先锋品种两优培九于2000年实现第1期超级杂交稻产量目标,累计推广超过700万公顷;第2期超级杂交稻产量目标于2004年实现,其代表品种Y两优1号自2010年以来即成为我国年推广面积最大的杂交水稻品种,累计推广已达400万公顷;2011年,Y两优2号百亩连片平均亩产达926.6 kg(13.9 t/hm2),实现了第3期超级杂交稻单产13.5 t/hm2的目标;2014年,第4期超级杂交稻代表品种Y两优900创造百亩连片平均亩产1026.7 kg(15.4 t/hm2)的高产新纪录,两倍于中国水稻的平均产量.迄今为止,国家农业部已认定了125个超级稻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7000万公顷.然而,随着人口不断增加、耕地面积显着减少以及环境的持续恶化,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潜力以及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的多抗性和适应性仍然是超级杂交稻育种的主要挑战.我们认为,形态改良与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并辅以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将是下一阶段超级杂交稻育种寻求突破的最有效途径.
陈冠州[6](2015)在《水稻品系泰航68太空诱变突变体T2抗稻瘟病基因的遗传分析与定位》文中提出由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引起的水稻稻瘟病,是水稻(Oryza sativa L.)的一种毁灭性的病害,每年都会在稻作区发生危害,给我国粮食安全带来隐患,造成经济损失。实践证明,目前控制稻瘟病最经济、最安全、对环境最友好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挖掘和合理应用抗病品种,然而优异抗源材料的鉴定和抗病基因的定位是培育抗病品种的前提和基础。实验材料水稻泰航68突变体T2是经过太空诱变后筛选获得的具有广谱抗瘟性的水稻品系,在广东省经过多次的苗叶瘟抗性鉴定和田间自然病圃穗颈瘟抗性鉴定,结果表明T2与原种泰航68相比,对来自广东的稻瘟病菌的抗性谱较宽且具有较好的田间穗颈瘟抗性。为了使该品系的抗性基因得到有效的利用,本文对T2进行抗稻瘟病性遗传研究,采用F2分离群体对T2抗瘟基因进行初步定位,寻找与T2的抗病基因密切连锁的分子标记,能够给克隆稻瘟病抗性基因以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打下基础。下面是本研究的主要结果:1.采用6个广东省主栽品种、泰航68突变体T2和原种泰航68,对分离自广东省不同稻作区的36个稻瘟病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T2的稻瘟病抗谱达到80.6%,粳籼89、粤香占、青六矮、中二软占、特籼占13、培杂泰丰和泰航68分别为80.6%、63.9%、72.2%、63.9%、61.1%、69.4%、和36.1%,与原种相比T2的抗谱提高了44.5%,同时将T2和原种泰航68种植于从化吕田自然病圃进行穗颈瘟抗性鉴定,结果发现T2在2012年第一季和2013年第二季分别表现为中抗稻瘟病和高抗稻瘟病,其余两季表现为中感稻瘟病,而原种泰航68连续4季都表现出高度感病。由此推测,T2可能是一个新的抗稻瘟病种质资源。2.以T2为父本,丽江新团黑谷(LTH)为母本进行杂交,得到F2代群体,接种稻瘟病菌代表菌株GD0193进行抗性鉴定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F2群体抗病、感病单株的分离比为2.95,经卡方检测,符合3:1的理论比例(X2=0.77),说明T2对稻瘟病菌菌株GD0193的抗性是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的。3.选取均匀分布在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630对SSR引物对抗感亲本和抗感基因池分别进行多态性分析,发现了位于11号染色体长臂上的RM224和RM27360两个标记与该基因连锁。进一步初步定位T2的抗性基因,结果表明,T2的抗病基因位于水稻第11号染色体上InDel标记K10与SSR标记T5之间约1.63 cM的遗传区域,与T5和K10距离分别为1.34cM和0.29cM,并与标记K7共分离。
吴洁远,李小洁,郭炳权,沈祝富,杨真荣,苏修荣,叶家敏[7](2014)在《广西沿海地区双季超级稻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通过超级稻新品种比较试验及播种期、移栽密度、氮肥施用量等系列试验,探索研究广西沿海地区双季超级稻高产优质标准化生产途径。试验研究结果和示范推广实践表明,选择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超级稻主栽品种、科学安排双季超级稻栽培茬口、合理确定移植密度和氮肥施用量、科学灌溉和综合防控病虫害,是广西沿海地区双季超级稻优质高产标准化生产的关键技术措施。当地双季超级稻的主栽品种可选用特优航1号、Y两优1号等;播种期早造以2月18日至2月25日、晚造在6月23日至6月30日播种为宜;移栽密度早造以24万27万穴/hm2,晚造以27万30万穴/hm2为宜;目标产量为7.59.0 t/hm2的一般中等肥力田块总施纯氮量以210240 kg/hm2为宜。
李松,张玉屏,朱德峰,林贤青,陈惠哲,向镜[8](2013)在《不同水稻品种花期耐旱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以我国96个主导水稻品种为材料,于水稻开花期进行水分处理10d,研究水分胁迫下不同水稻品种与水稻产量构成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开花期水分胁迫对水稻每穗粒数影响不显着,结实率和千粒重有着不同程度的下降。根据水分胁迫指数将供试品种分为耐旱型(WSI<0.0599)、中间型(0.0600<WSI<0.2599)和敏感型(WSI>0.2600)3类。筛选出9个耐旱型品种,其中粳型常规水稻1个、籼型常规水稻1个、籼型两系杂交水稻2个、籼型三系杂交水稻5个。籼稻品种的耐旱性明显优于粳稻品种,来源于同一母本冈46A的冈优527、冈优188和冈优725在本试验中都表现出良好的耐旱性。
孙明珠[9](2012)在《双季超级稻光合特性及其与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关系》文中指出本试验以8个超级早稻品种及6个超级晚稻品种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其不同生育阶段的光合特性及其与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在各个生育阶段,超级早、晚稻的Pn值均大于对照品种,并且均在生育前期和后期的优势最明显。超级早稻各品种顶叶的Pn日均值均大于对照品种,在中强光下及傍晚弱光下优势最大。在各个生育阶段,晴天条件下,超级早稻的与光呈90°顶叶的Pn值均较对照有优势;在生育中、后期阴天条件下顶叶的Pn值较对照优势明显。(2)在生育后期,超级早、晚稻品种的SPAD下降幅度均小于对照。超级早稻后期高效叶的Pn值和SPAD值均大于对照,倒二叶和倒三叶的优势最明显;在乳熟期,,光合呼吸速率差值显着高于对照。(3)超级早、晚稻品种在不同生育阶段的SPAD值均大于对照,超级早、晚稻均在生育前、后期的优势最大。超级早、晚稻品种在不同生育期的叶绿素a含量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大于对照,叶绿素b含量小于对照。(4)超级早、晚稻品种全生育期的叶面积指数平均值及光合势平均值均显着高于对照。超级早稻品种在生育中期和后期的叶面积指数及光合势的优势明显,前期的优势不明显;超级晚稻品种在各个生育阶段均显着高于对照。(5)超级早、晚稻品种的干物质总积累量均显着高于对照,超级早稻在生育中、后期的干物质积累量显着高于对照,前期与对照无显着差异;超级晚稻在各个生育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量均显着高于对照。超级早、晚稻品种全生育期的相对生长率及群体生长率均大于对照。超级早、晚稻品种茎及茎鞘总和的干物质输出量、输出率及贡献率均显着大于对照。(6)超级早、晚稻的产量均较对照显着增产。超级早稻产量与全生育期的总干物质积累量、相对生长率和群体生长率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与生育中期和后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也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超级晚稻产量与全生育期总干物质生产量和群体生长率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与生育前期和后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
李松[10](2012)在《超级稻品种开花灌浆期对水分胁迫的响应及其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对我国96个大面积应用的水稻品种进行耐旱性评价,并对超级稻品种水分胁迫下强、弱势粒结实特性进行分析,以及研究超级稻品种生理生态和品质对水分胁迫的响应,主要结论如下:1、以我国96个大面积应用的水稻品种为材料,通过在水稻开花期进行水分胁迫处理10d,分析了水分胁迫对不同水稻品种产量构成因子影响,并对各供试品种进行了耐旱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每穗粒数对开花期水分胁迫不敏感,结实率和千粒重有着不同程度的下降。根据水分胁迫指数将供试品种分为耐旱型(WSI<0.0599)、中间型(0.0600<WSI<0.2599)和敏感型(WSI>0.2600)3类。筛选出9个耐旱型品种,其中粳型常规水稻1个、籼型常规水稻1个、籼型两系杂交水稻2个、籼型三系杂交水稻5个。籼稻品种的耐旱性明显优于粳稻品种,来源于同一母本冈46A的冈优527、冈优188和冈优725在本试验中都表现出良好的耐旱性。不同品种类型的水稻对水分胁迫的敏感程度不同,超级稻品种的耐旱性要优于非超级稻,其中杂交稻品种的耐旱性较好。2、以40个超级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开花期水分胁迫对超级稻品种强、弱势粒结实率、千粒重和每穗粒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开花期水分胁迫对弱势粒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最大,强势粒结实率和千粒重次之,强、弱势粒每穗粒数最小。水分胁迫对常规稻结实率的影响大于杂交稻,对弱势粒结实率的影响大于强势粒,对杂交稻弱势粒结实率的影响最大。3、以超级稻品种Ⅱ优162和准两优527为材料,研究开花期不同水分胁迫时间对超级稻籽粒灌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异步灌浆Ⅱ优162最大生长量下降较大,随着水分胁迫时间延长,最大生长量下降越大;水分胁迫下籽粒前期灌浆速率增加,到达最大灌浆速率时间提前,弱势粒最大灌浆速率下降,活跃灌浆期增加,而强势粒最大灌浆速率增加,活跃灌浆期缩短。同步灌浆准两优527最大生长量下降较小,随着水分胁迫时间延长,最大生长量下降越大;短期水分胁迫弱势粒到达最大灌浆速率时间推迟,最大灌浆速率增加,长期水分胁迫相反;强势粒到达最大灌浆速率提前,最大灌浆速率下降;强势粒和弱势粒活跃灌浆期都增加。4、以准两优527、淦鑫688、Ⅱ优162和玉香油占4个超级稻品种为材料,研究开花期水分胁迫对超级稻产量性状、生理生态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结实率和千粒重下降,最终引起产量显着下降,同时株高降低,叶面积减少,气孔阻抗增加,叶绿素含量下降;水分胁迫对整精米率影响最大,精米率次之,糙米率最小,部分品种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下降,蛋白质含量增加,直链淀粉含量下降。
二、培杂泰丰与华航1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培杂泰丰与华航1号(论文提纲范文)
(1)植物航天育种的发展及其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植物航天育种概述 |
1.概念与特点 |
2.航天育种技术过程 |
3.我国植物航天育种的历程 |
三、发展植物航天育种的意义 |
1. 植物航天育种的优势 |
2. 航天育种助力种业创新 |
四、航天育种的发展 |
1.3T融合,提升航天育种创新能力 |
2.天地一体,拓展航天育种应用领域 |
3.航天育种与健康产业 |
(2)水稻航天生物育种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稻航天诱变机理研究 |
1.1 空间环境导致突变的主要因素研究 |
1.2 水稻航天诱变全基因组的分子突变频谱研究 |
1.3 空间环境主要诱变因素地面模拟关键技术的建立 |
2 水稻航天生物育种共性关键技术体系 |
2.1 水稻航天育种技术体系 |
2.2 高通量基因分型技术体系 |
3 水稻航天诱变种质(基因)创新 |
3.1 特异种质的鉴定及应用 |
3.2 不育系种质的鉴定和优良恢复系的创制 |
4 航天诱变水稻新品种的选育 |
5 展望 |
(3)两级双振动式水稻精密播种器机理分析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水稻育秧播种设备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水稻育秧播种设备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水稻育秧播种设备研究现状 |
1.3 水稻直播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水稻直播机研究现状 |
1.3.2 国内水稻直播机研究现状 |
1.4 离散元法在排种器方面的应用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两级双振动式水稻精密播种器理论分析 |
2.1 两级双振动式水稻精密播种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
2.1.1 定量供种装置主要构件及功能 |
2.1.2 振动匀种装置主要构件及功能 |
2.2 定量供种装置供种理论 |
2.2.1 种箱交叉导种板导种理论 |
2.2.2 稻种结拱临界条件 |
2.2.3 排种轮理论排种模型 |
2.2.3.1 排种轮充填区域计算 |
2.2.3.2 排种轮理论供种量 |
2.2.3.3 排种轮排种均匀性理论分析 |
2.3 振动匀种装置匀种理论 |
2.3.1 振动器选择 |
2.3.1.1 振动电机 |
2.3.1.2 双轴惯性振动器 |
2.3.1.3 气动振动器 |
2.3.1.4 不同振动器振动播种性能试验 |
2.3.2 受迫振动系统动力学分析 |
2.3.3 稻种在振动种盘中的运动特性分析 |
2.3.3.1 稻种在T型板中的运动特性分析 |
2.3.3.2 稻种在种槽板中的运动特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稻芽种离散元关键参数标定 |
3.1 标定试验方法 |
3.2 仿真模型创建 |
3.2.1 水稻芽种颗粒模型 |
3.2.2 接触模型选择 |
3.2.3 几何体模型创建及参数设置 |
3.3 基于图像处理的摩擦角试验测定 |
3.4 摩擦角仿真测定与分析 |
3.4.1 仿真测定试验方案 |
3.4.2 仿真测定结果与分析 |
3.5 仿真参数标定验证试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定量供种装置供种机理研究 |
4.1 排种轮排种性能仿真与分析 |
4.1.1 稻种充种姿态分析 |
4.1.2 供种模型创建与参数设置 |
4.1.3 稻种在不同排种轮上的充种姿态 |
4.1.4 稻种在不同排种轮中的受压缩力分析 |
4.1.5 不同排种轮供种均匀性分析 |
4.2 定量供种过程仿真与分析 |
4.2.1 定量供种仿真试验方案 |
4.2.2 种箱内稻种速度分布状态 |
4.2.3 种层断开及种群滞留定义 |
4.2.4 不同种层流动状态分析 |
4.2.5 电磁振动对供种频率的影响 |
4.2.6 稻种在充填区分布状态与流速分析 |
4.2.7 低播量供种过程仿真与分析 |
4.3 定量供种装置供种试验 |
4.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振动匀种装置匀种机理研究 |
5.1 气动振动对精密播种性能的影响 |
5.1.1 不同振动参数下播种性能仿真试验与分析 |
5.1.1.1 匀种模型创建与参数设置 |
5.1.1.2 不同振动参数下播种性能试验结果 |
5.1.2 稻种在T型板下部的分布及流速分析 |
5.1.3 稻种在种槽板上的运动特性 |
5.1.4 不同气动振动条件下播种性能试验 |
5.2 单粒稻种运动仿真与分析 |
5.3 不同类型种槽板对播种性能的影响 |
5.3.1 不同种槽板设计与模型创建 |
5.3.2 不同种槽板对稻种流速影响 |
5.3.3 不同种槽板对种子排队状态影响 |
5.3.4 不同种槽板对播种性能影响的仿真分析 |
5.3.5 不同种槽板播种性能试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两级双振动式水稻精密播种器直播应用试验 |
6.1 精密直播播种预试验 |
6.2 两级双振动式水稻精密直播播种装置设计 |
6.2.1 条直播播种装置设计 |
6.2.2 精密穴直播播种装置设计 |
6.2.2.1 成穴机构总体设计 |
6.2.2.2 成穴槽轮设计与加工 |
6.2.2.3 输种管设计 |
6.3 精密直播播种装置性能试验 |
6.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6.3.2 试验安排及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水稻芽种参数显着性判定软件程序 |
附录B 交叉导流式振动种箱内种子速度云图绘制软件程序 |
附录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工作和取得的成果 |
(4)水稻芽种离散元主要接触参数仿真标定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方法 |
1.2 仿真模型 |
1.2.1 水稻芽种颗粒模型 |
1.2.2 几何体模型及参数设置 |
1.2.3 仿真试验方案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摩擦角的试验测定 |
2.2 摩擦角的仿真测定与分析 |
3 验证试验 |
4 结论 |
(5)超级杂交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超级稻概况 |
1.1 超级稻研究背景 |
1.2 中国超级稻 |
1.3 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概略 |
1.4 中国超级稻应用状况 |
2 超级杂交稻育种现状与技术分析 |
2.1 从高产杂交稻到第1期超级杂交稻(汕优63~两优培九) |
2.2 从第1期超级杂交稻到第2期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Y两优1号) |
2.3从第2期超级杂交稻到第3期超级杂交稻(Y两优1号~Y两优2号) |
2.4 超级杂交稻新进展及技术突破 |
2.5 超级杂交稻技术进步对粮食安全的贡献 |
3 展望 |
3.1 形态改良的现状与潜力 |
3.2 杂种优势利用现状与魅力 |
3.3 进一步提高生物量培育新型超级杂交稻 |
3.4 协调改良米质和适应性,选育“三高”超级杂交稻 |
(6)水稻品系泰航68太空诱变突变体T2抗稻瘟病基因的遗传分析与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水稻稻瘟病 |
1.1.1 稻瘟病危害情况 |
1.1.2 稻瘟病的症状和循环侵染 |
1.1.3 稻瘟病菌的生理小种 |
1.1.4 水稻稻瘟病菌的无毒基因 |
1.2 水稻稻瘟病抗性研究进展 |
1.2.1 水稻抗稻瘟病类型 |
1.2.2 水稻抗稻瘟病种质资源 |
1.2.3 水稻抗稻瘟病基因的定位与克隆 |
1.3 空间诱变水稻稻瘟病抗性研究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实验研究主要技术路线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1.1 供试水稻和病原菌 |
2.1.2 主要实验试剂和药品 |
2.1.3 实验主要的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抗谱测定方法 |
2.2.2 穗颈瘟抗性鉴定方法 |
2.2.3 水稻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4 SSR标记和InDel标记的搜索 |
2.2.5 抗感池的构建 |
2.2.6 PCR反应 |
2.2.7 PCR产物的电泳检测 |
2.2.8 引物筛选 |
2.2.9 基因型检测 |
2.2.10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3 实验结果 |
3.1 突变体SP_1代抗病突变体筛选及抗性遗传分析 |
3.2 T2抗性评价 |
3.3 定位群体F_2的抗性鉴定 |
3.4 亲本间及抗感池间SSR标记多态性分析 |
3.5 T2抗稻瘟病基因初步定位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1.1 T2抗瘟性评价 |
4.1.2 T2的抗性遗传分析 |
4.1.3 T2的抗病基因定位 |
4.2 讨论 |
4.2.1 空间诱变育种在水稻抗病育种中的意义 |
4.2.2 稻瘟病抗性评价 |
4.2.3 病原菌小种和亲本的选择对作图群体构建的影响 |
4.2.4 分离群体分析法和隐性群体分析法的运用 |
4.2.5 水稻第11号染色体上的抗稻瘟病基因 |
4.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4.4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7)广西沿海地区双季超级稻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超级稻品种比较试验 |
1.2.2 播种期试验 |
1.2.3 移栽密度试验 |
1.2.4 施氮量试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优质高产品种选择 |
2.2 播种期 |
2.3 移栽密度 |
2.4 氮肥施用量 |
3 示范与推广实践 |
3.1 示范结果 |
3.2 推广成效 |
4 讨论与结论 |
(8)不同水稻品种花期耐旱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 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种植方法 |
1.4 水分控制方法 |
1.5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5.1 结实率及千粒重 |
1.5.2 水分胁迫指数 |
1.5.3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花期水分胁迫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
2.2 水稻品种水分胁迫指数与结实性状的相关性 |
2.3 水稻品种耐旱性与品种类型及其亲本来源的关系 |
3 讨 论 |
3.1 花期水分胁迫对水稻品种结实的影响 |
3.2 水稻品种水分胁迫指数与结实性状的相关性 |
3.3 水稻品种开花期耐旱性与亲本来源的关系 |
(9)双季超级稻光合特性及其与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超级稻高产特性与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
1 超级稻育种 |
1.1 国审超级稻品种 |
1.2 有关省审的超级稻品种 |
2 超级稻高产机理研究 |
2.1 超级稻的产量构成特征 |
2.1.1 一季超级稻的产量构成特征 |
2.1.2 双季超级稻的产量构成特征 |
2.2 超级稻养分需求特性 |
2.3 超级稻的群体发育和籽粒灌浆特性 |
2.3.1 超级稻的茎蘖发生和成穗特性 |
2.3.2 超级稻的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 |
2.3.3 超级稻的物质生产与转运特性 |
2.3.4 超级稻的籽粒灌浆特性 |
2.4 超级稻的光合特性 |
2.4.1 超级稻品种间光合特性的差异 |
2.4.2 超级稻不同部位、不同层次叶片的光合特性 |
2.4.3 超级稻不同生育时期的光合特性 |
2.4.4 超级稻光合特性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提高光合效率的技术途径 |
3 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
3.1 一季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
3.2 双季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
第二章 双季超级稻光合特性及其与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关系 |
第一节 超级早稻光合特性及其与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关系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品种(组合)和试验田土壤背景值 |
1.1.1 供试品种 |
1.1.2 试验田肥力 |
1.2 试验设计 |
1.3 田间管理 |
1.3.1 播种与移栽 |
1.3.2 施肥管理 |
1.3.3 水分管理 |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1 茎蘖动态 |
1.4.2 光合生理指标 |
1.4.3 干物质、叶面积 |
1.4.4 灌浆速率 |
1.4.5 产量及其构成 |
1.5 有关指标的计算方法 |
1.6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超级早稻的光合特性 |
2.1.1 超级早稻的净光合速率分析 |
2.1.2 超级早稻的叶绿素含量及SPAD值分析 |
2.1.3 超级早稻顶叶蒸腾速率的分析 |
2.1.4 超级早稻顶叶气孔导度分析 |
2.1.5 超级早稻剑叶光合呼吸速率差分析 |
2.2 超级早稻光合面积及光合势分析 |
2.2.1 不同生育阶段品种间叶面积指数分析 |
2.2.2 不同生育阶段品种间光合势分析 |
2.3 超级早稻物质生产和转运特性 |
2.3.1 超级早稻不同生育阶段干物质积累量及收获指数 |
2.3.2 超级早稻不同生育阶段的相对生长率 |
2.3.3 超级早稻不同生育阶段的群体生长率 |
2.3.4 超级早稻茎鞘干物质运转特性 |
2.3.5 超级早稻的籽粒灌浆特性 |
2.4 超级早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2.5 超级早稻光合特性与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关系 |
2.5.1 超级早稻光合特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 |
2.5.2 超级早稻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关系 |
2.5.3 超级早稻叶面积指数、光合势与产量的关系 |
2.5.4 超级早稻物质生产与产量的关系 |
3 小结 |
3.1 超级早稻的光合特性 |
3.2 超级早稻物质生产、运转特性及其与光合特性的关系 |
3.3 超级早稻光合特性、干物质生产与产量的关系 |
第二节 超级晚稻光合特性及其与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关系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品种(组合)试验田土壤背景值 |
1.1.1 供试品种 |
1.1.2 试验田肥力 |
1.2 试验设计 |
1.3 田间管理 |
1.3.1 播种与移栽 |
1.3.2 施肥管理 |
1.3.3 水分管理 |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1 茎蘖动态 |
1.4.2 光合生理指标 |
1.4.3 透光率 |
1.4.4 干物质、叶面积 |
1.4.5 产量及其构成 |
1.5 有关指标的计算方法 |
1.6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超级晚稻顶叶的光合特性 |
2.1.1 超级晚稻顶叶的净光合速率分析 |
2.1.2 超级晚稻顶叶叶绿素含量及SPAD值分析 |
2.1.3 超级晚稻顶叶蒸腾速率分析 |
2.1.4 超级晚稻顶叶气孔导度分析 |
2.2 超级晚稻光合面积及光合势 |
2.2.1 不同生育阶段品种间叶面积指数分析 |
2.2.2 不同生育阶段品种间光合势分析 |
2.3 超级晚稻生长发育与物质生产特性 |
2.3.1 不同层次透光率分析 |
2.3.2 超级晚稻干物质生产与转运特性 |
2.4 超级晚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2.5 超级晚稻光合特性与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关系 |
2.5.1 超级晚稻光合特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 |
2.5.2 超级晚稻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关系 |
2.5.3 超级晚稻叶面积指数及光合势与产量的关系 |
2.5.4 超级晚稻物质生产与产量的关系 |
3 小结 |
3.1 超级晚稻光合特性 |
3.2 超级晚稻物质生产、运转特性及其与光合特性的关系 |
3.3 超级晚稻光合特性、干物质生产与产量的关系 |
第三节 讨论 |
1 超级早、晚稻的光合特性 |
1.1 超级早、晚稻的净光合速率 |
1.2 超级早、晚稻的叶绿素含量 |
2 超级早、晚稻的叶面积指数及光合势 |
3 超级晚稻光合特性与物质生产及运转特性的关系 |
4 超级晚稻光合特性、物质生产与产量的关系 |
第三章 全文结论与创新点 |
1 全文结论 |
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致谢 |
(10)超级稻品种开花灌浆期对水分胁迫的响应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我国水资源概况 |
1.1.2 水稻需水特点 |
1.1.3 水分胁迫对水稻生长影响及研究意义 |
1.2 超级稻品种耐旱性研究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水稻耐旱鉴定指标及综合评价 |
1.3.2 水分胁迫对水稻生理生态的影响 |
1.3.3 水分胁迫对籽粒灌浆和产量的影响 |
1.3.4 水分胁迫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水稻品种花期耐旱性评价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种植方式 |
2.1.4 控水方法 |
2.1.5 测定项目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花期水分胁迫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
2.2.2 水稻品种水分胁迫指数与结实性状的相关性 |
2.2.3 水稻品种耐旱性与品种类型及其亲本来源的关系 |
2.2.4 水稻品种耐旱性分类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水分胁迫对超级稻品种穗不同部位籽粒结实和粒重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种植方式 |
3.1.4 控水方法 |
3.1.5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每穗粒数 |
3.2.2 结实率 |
3.2.3 千粒重 |
3.2.4 水分胁迫对常规稻和杂交稻结实率的影响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超级稻品种籽粒灌浆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及管理 |
4.1.3 控水方法 |
4.1.4 取样及测定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籽粒最大生长量对水分亏缺的响应 |
4.2.2 水分亏缺条件下籽粒灌浆动态变化 |
4.2.3 不同时期籽粒灌浆贡献率及平均速率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水分胁迫对超级稻品种生理生态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种植方式 |
5.1.4 控水方法 |
5.1.5 测定项目 |
5.2 水分胁迫对超级稻产量和构成因子的影响 |
5.3 水分胁迫对超级稻生理生态的影响 |
5.3.1 水分胁迫对水稻剑叶长度、宽度和叶面积以及株高的影响 |
5.3.2 开花期水分胁迫对气孔阻抗的影响 |
5.3.3 水分胁迫对叶绿素 SPAD 值的影响 |
5.4 开花期水分胁迫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5.4.1 碾米品质 |
5.4.2 外观品质 |
5.4.3 蒸煮品质和营养品质 |
5.5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培杂泰丰与华航1号(论文参考文献)
- [1]植物航天育种的发展及其展望[J]. 陈志强,周丹华,郭涛,王慧. 卫星应用, 2021(12)
- [2]水稻航天生物育种研究进展[J]. 陈志强,周丹华,郭涛,王慧.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9(05)
- [3]两级双振动式水稻精密播种器机理分析与试验研究[D]. 鹿芳媛.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4]水稻芽种离散元主要接触参数仿真标定与试验[J]. 鹿芳媛,马旭,谭穗妍,陈林涛,曾令超,安沛. 农业机械学报, 2018(02)
- [5]超级杂交稻研究进展[J]. 吴俊,邓启云,袁定阳,齐绍武. 科学通报, 2016(35)
- [6]水稻品系泰航68太空诱变突变体T2抗稻瘟病基因的遗传分析与定位[D]. 陈冠州. 广西大学, 2015(02)
- [7]广西沿海地区双季超级稻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J]. 吴洁远,李小洁,郭炳权,沈祝富,杨真荣,苏修荣,叶家敏. 热带农业科学, 2014(08)
- [8]不同水稻品种花期耐旱性评价[J]. 李松,张玉屏,朱德峰,林贤青,陈惠哲,向镜.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3(03)
- [9]双季超级稻光合特性及其与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关系[D]. 孙明珠. 江西农业大学, 2012(01)
- [10]超级稻品种开花灌浆期对水分胁迫的响应及其机理研究[D]. 李松.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