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去分词与现在分词被动式的区别(论文文献综述)
闫鹏飞[1](2021)在《硬学科研究论文语篇内部变异的多维度分析 ——以材料科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术英语作为学科知识构建与传播的主要形式,具有重要的语言学地位与理论研究价值。其中,研究论文作为学术话语行为呈现的典型语类,其语体特征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已有研究大体遵循语类分析、元话语分析和语言特征分析三种路径,尝试对之进行深入描写与解释。但是,前人文献大多仅涉及少数的语言特征,且较少依托大规模语料量化考察研究论文的语篇内部变异,即摘要、引言、结果与讨论、结论以及方法部分之间的功能与语言特征差异,因此不足以全面反映研究论文的整体以及局部语体特性。基于前人学术话语和语体变异理论架构,依据Becher(1989,1994)学科分类框架,本研究选取材料科学这一代表性应用型硬学科,创建千万词级实证性研究论文语料库,提取主要篇章结构,依次是摘要、引言、结果与讨论、结论以及方法部分;之后,梳理完善前人语体变异研究所用特征(如Biber 1988,2006b;Biberetal.2004,2007),借助自然语言处理技术spaCy和word2vec挖掘短语与语义特征,构建涵盖词汇语法、短语、句法、语义和语用层面的22类共计165个特征,并从中提取出88个极具区分力的学术语篇内部变异特征;在此基础上,开展多维度分析,结合索引行与聚类分析,同时参照研究论文共核的语步构成与元话语属性,探究论文不同语篇部分之间的功能差异及特征选择。结果显示,硬学科实证性研究论文的语篇内部变异突出体现于六个功能维度,分别是1)知识概念阐释相对于过程步骤描述、2)论述语气与层级相对于信息平铺直述、3)命题关系提炼相对于图表数据呈现、4)信息抽象度与概指性、5)研究目的与结果概述、以及6)认识情态意义拓展。各个功能维度均依托多种词汇语法、短语、句法、语义或语用特征得以实现。前三个维度内部均包含共变功能及特征,后三个维度则呈现单一功能属性。对于各个维度而言,硬学科研究论文的不同语篇部分之间均呈现显着的功能差异及特征选择。本文结论整体呈现了典型学术话语行为及其实现方式,有力拓展了语体变异和学术话语研究观察视角;充分验证了借助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挖掘构建语言特征集与资源库的可行性和实效性;为优化细化学术英语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以及二语学术写作评测提供了数据支撑、真实示例和量化指标。
昝亚娟[2](2018)在《系统复习,突出重点,重视语篇,提升技能——非谓语动词的复习备考策略》文中提出众所周知,在高三复习备考阶段,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考生的主体作用,在认真研读往年的高考试题,充分了解考试情况的基础上,教师应确定高考复习备考的深度和广度,为考生制定出缜密的复习方案。针对考生的难点和易错点,教师应及时采取解决方案,弄清考生出错的原因,帮助考生梳理知识,总结解题的规律和方法,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从而提升考生的解题技巧和应试
张静[3](2018)在《非谓语动词考点精准突破》文中研究表明非谓语动词包括不定式、动词-ing形式和动词-ed形式。在语法填空和短文改错中经常对非谓语动词进行考查。下面这张表格提供了非谓语动词的基本形式。一、非谓语动词作状语1.动词不定式作状语动词不定式作状语,在句子中充当目的、结果(表示事先没有预料到的结果,要放在句子后面)和原因状语。【考例1】Many airlines now allow passengers
杨柳[4](2017)在《关于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用法的辨析》文中指出辨析现在分词与英语中的过去分词构成了同学们学习英语学科时的难点,同时也属于用法辨析的关键所在。为此结合特定的英语解题实例,应当详细探明现在分词以及过去分词在特定语境中的相似用法,在此基础上辨析二者的差异。同学们只有明确了现在分词与过去分词之间的各种差异,才能选择适合运用于特定语境的分词。
欧阳斌非[5](2015)在《英语非谓语动词形态分析》文中认为动词是语言的核心成分,英、汉语言间的动词形态差异是制约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因素。与汉语不同,英语中,作谓语用的动词,以其不同形式、不同时态语态结构表示人称、数、动作发生的时间、语气、语态,作非谓语用的动词则以另外的形式表示体态与时间。本文以此前的谓语动词分析为基础,探讨了非谓语动词在构成,表达含义和使用方面与谓语动词的差异及应该注意的相关事项,以帮助学生完善动词构成体系,尽可能在英语的语言实践中正确运用动词形态,减少中式英语的表达。
江节明,丁小琴[6](2015)在《通过语篇学语法 语法才能学到家——语法填空高效备考指南》文中研究指明一、考纲解读1.考试说明。语法填空是试卷第三部分语言知识运用的第二节。第三部分共分两节,完形填空(赋分30分)和语法填空(赋分15分),共计45分,考査考生对语法、词汇和语用知识的掌握情况。考纲说明如下: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在一篇200词左右的语言材料中留出10个空白,部分空白的后面给出单词的基本形式,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填写空白处所需的内容(1个单词)或所给单词的正确形式。
吴元培,陈冉[7](2015)在《非谓语动词高考考点透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高考试题注重对非谓语动词基本概念、基本结构及其基本功能的考查,考查内容涉及非谓语动词的各种时态与语态;不定式、现在分词以及过去分词做状语、补足语、定语,以及动名词用做主语、宾语,还有独立主格结构等。因此,学生只有理解并掌握了非谓语动词的各种形式以及特征,做起题来才会得心应手。一、考查非谓语动词的句法功能1.考查非谓语动词做主语在非谓语动词中,能做主语的非谓语动词有不定式和动名词。两者的区别是:表示具体的、一次性的或将来的动作,多用不定式;表示
昝亚娟[8](2014)在《非谓语动词考点梳理和重点、难点突破》文中研究表明【专题导航】非谓语动词形式包括现在分词、动名词、过去分词和动词不定式四种。非谓语动词是英语语法项目中的一个难点,又是历年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点内容。近年高考试题加大了对非谓语动词考查的力度。分析近年高考试题可知,高考对非谓语动词的考查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考查非谓语动词作状语非谓语动词最为常见的功能就是在句中作状语。但是,现在分词、过去分词和动词不定式
成明珠[9](2013)在《浅析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的区别》文中研究指明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的用法是高中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语法内容。它们在高中阶段的阅读中出现率非常高,常常会困扰学生对出现现在分词或者过去分词的句子的正确理解。一、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形式上的区别1.从结构形式上区别现在分词的一般式:doing(主动),being done(被动)。现在分词的完成式:having done(主动和完成)。having been done(完成和被动)。过去分词的形式:done。2.从语态上区别
陈俭贤[10](2013)在《浅析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的区别》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的主要差别在于:现在分词表示"主动和进行",过去分词表示"被动和完成"(不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不表示被动,只表示完成)。高考链接:1.<sub>and happy,Tony stood upand accepted the prize.A.Surprising B.SurprisedC.Being surprised D.To be surprising解析:Surprised and happy在句中做状语,表示主语所出的状态。Surprised表示"感到惊讶",而Surprising则表示"令人惊讶,使人惊讶",故选B。2.When<sub>different cultures,weoften pay attention only to the differences
二、过去分词与现在分词被动式的区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过去分词与现在分词被动式的区别(论文提纲范文)
(1)硬学科研究论文语篇内部变异的多维度分析 ——以材料科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缩略语表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价值 |
1.2.1 理论价值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概述 |
1.3.1 研究目的 |
1.3.2 分析对象 |
1.3.3 研究问题 |
1.3.4 总体框架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英文研究论文语体特征分析综述 |
2.1 研究论文语体特征的理论架构 |
2.1.1 研究论文可视为特定受限语言 |
2.1.2 研究论文可视作典型科学语言 |
2.1.3 研究论文构成典型学术语类 |
2.1.4 研究论文蕴含特有元话语功能 |
2.1.5 研究论文呈现独特语言使用 |
2.2 研究论文语体特征的分析路径 |
2.2.1 语类分析 |
2.2.2 元话语分析 |
2.2.3 语言特征分析 |
2.3 研究论文语体特征的分析利器——多维度分析法 |
2.3.1 基本原理 |
2.3.2 实践应用 |
2.3.3 拓展完善 |
2.4 前人研究尚存局限与不足 |
2.5 小结 |
第3章 硬学科英文研究论文语料库建设及加工处理 |
3.1 建库目标与实施过程 |
3.1.1 来源期刊与目标语类 |
3.1.2 语料采集与清理原则 |
3.1.3 语篇结构标注与提取 |
3.2 语料加工与处理 |
3.2.1 词性赋码 |
3.2.2 短语识别 |
3.2.3 词向量模型训练 |
第4章 硬学科学术语篇内部变异特征集与多维度分析方法构建 |
4.1 硬学科学术语篇内部变异特征集构建 |
4.1.1 前人语体变异研究特征集及补充拓展 |
4.1.2 基于词向量模型的短语特征提取 |
4.1.3 硬学科学术语篇内部变异特征集提取与验证 |
4.2 多维度分析方法构建 |
4.2.1 特征提取与数据检验 |
4.2.2 因子分析与功能解读 |
4.2.3 维度得分与距离对比 |
4.2.4 特征聚类与微观描写 |
第5章 硬学科研究论文语篇内部变异的功能维度 |
5.1 功能维度1:知识概念阐释相对于过程步骤描述 |
5.1.1 维度1特征的典型型式 |
5.1.2 维度1特征的聚合次序与层级 |
5.2 功能维度2:论述语气与层级相对于信息平铺直述 |
5.2.1 维度2特征的典型型式 |
5.2.2 维度2特征的聚合次序与层级 |
5.3 功能维度3:命题关系提炼相对于图表数据呈现 |
5.3.1 维度3特征的典型型式 |
5.3.2 维度3特征的聚合次序与层级 |
5.4 功能维度4:信息抽象度与概指性 |
5.5 功能维度5:研究目的与结果概述 |
5.6 功能维度6:认识情态意义拓展 |
5.7 小结 |
第6章 硬学科研究论文语篇内部的功能差异与变化 |
6.1 功能维度1的语篇内部差异 |
6.1.1 引言、结论、摘要以及结果与讨论的功能特性 |
6.1.2 方法部分的功能特性 |
6.2 功能维度2的语篇内部差异 |
6.2.1 引言功能特性 |
6.2.2 结果与讨论、结论以及摘要的功能特性 |
6.2.3 方法部分的功能特性 |
6.3 功能维度3的语篇内部差异 |
6.3.1 摘要的功能特性 |
6.3.2 结论与引言的功能特性 |
6.3.3 结果与讨论以及方法的功能特性 |
6.4 功能维度4的语篇内部差异 |
6.4.1 结论、摘要与引言的功能特性 |
6.4.2 结果与讨论以及方法的功能特性 |
6.5 功能维度5的语篇内部差异 |
6.5.1 引言的功能特性 |
6.5.2 结论与摘要的功能特性 |
6.5.3 结果与讨论以及方法的功能特性 |
6.6 功能维度6的语篇内部差异 |
6.6.1 结果与讨论的功能特性 |
6.6.2 结论与引言的功能特性 |
6.6.3 摘要与方法的功能特性 |
6.7 论文语篇内部的功能组合及其变化路径 |
6.8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主要研究结果 |
7.2 研究创新与启示 |
7.3 研究局限与不足 |
7.4 后续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关于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用法的辨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两类分词的基本特征及其构成 |
二、作为状语的具体用法 |
三、其他用法辨析 |
1. 用作句子定语。 |
2. 用作宾语的补足语。 |
四、结束语 |
(5)英语非谓语动词形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在分词 |
(一) 基本式、完成式、被动式及完成被动式 |
(二) 基本式和被动式的“同时/持续”语义 |
(三) 完成式和完成被动式的“先时”语义 |
(四) 现在分词的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
二、过去分词 |
(一) 形式及语义 |
(二) 对比过去分词与现在分词完成式和完成被动式的异同 |
三、动词不定式 |
(一) 基本式、完成式、被动式及完成被动式 |
(二) 动词不定式的“后时”语义 |
四、动名词 |
(一) 基本式、完成式、被动式及完成被动式 |
(二) 动名词的名词特性及与现在分词的区别 |
五、非谓语动词的否定式 |
(6)通过语篇学语法 语法才能学到家——语法填空高效备考指南(论文提纲范文)
一、考纲解读 |
1.考试说明。 |
2.样题分析。 |
3.命题规律。 |
(1) 命题形式 。 |
(2) 考查内容 。 |
(3) 设空规律 。 |
(4) 命题趋势 。 |
二、备考策略 |
1.复习建议。 |
(1) 要全面系统复习语法基础知识 。 |
(2) 要结合语篇理解和运用语法 。 |
三、考点全解 |
考点1: 名词 |
1.名词的种类。 |
(1) 个体名词与抽象名词的相互转换 。 |
(2) 物质名词与个体名词的相互转换 。 |
(3) 抽象名词与个体名词的转换 。 |
2.名词的复数。 |
3.名词所有格。 |
4.名词作定语。 |
考点2: 冠词 |
1. 不定冠词的用法 。 |
2. 定冠词的用法 。 |
3. 零冠词 (不用冠词的情况 )。 |
考点3: 代词 |
1. 代词的种类 。 |
2. 不定代词的用法 。 |
考点4: 形容词 |
1. 形容词的位置 。 |
2. 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 。 |
3. 形容词的主要用法 。 |
考点5: 副词 |
1. 副词的分类 。 |
2. 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 。 |
3. 副词的主要用法 。 |
考点6: 动词和短语动词 |
考点7: 动词的时态 |
1. 常用常考的动词时态的用法: (以do为例) |
2. 一般将来时的多种表达法 。 |
3. 容易混淆的时态比较 。 |
考点8: 动词的语态 |
1. 各种时态的被动语态 。 |
2. 其他形式的被动语态 。 |
3. 被动语态应注意的问题 。 |
考点9: 非谓语动词 |
1. 非谓语动词的语法功能 。 |
2. 非谓语动词的形式变化 。 |
3. 非谓语语法功能的比较 。 |
(1) 作宾语的非谓语动词比较 。 |
(2) 非谓语动词作宾语补足语的区别 。 |
(3) 非谓语动词作定语的区别 。 |
考点10: 情态动词 |
1. 情态动词的主要特点 。 |
2. 情态动词的基本用法 。 |
3. 情态动词的用法比较 。 |
4. 情态动词的完成式 。 |
考点11: 句子的种类 |
1. 按用途分 。 |
2. 按结构分 。 |
考点12: 名词性从句 |
考点13: 状语从句 |
考点14: 定语从句 |
1. 定语从句的基本用法 。 |
2. 只用that的几种情况 。 |
3. 用which, who, whom而不用that的情况 。 |
4. as、 which和that的区别 。 |
5. 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在意义上的区别 。 |
6.定语从句与其他从句(句型)的区别。 |
考点15: 虚拟语气 |
1. if引导的虚拟条件句 。 |
2. 含蓄条件句 。 |
3. 用过去式表示的其他虚拟语气 。 |
4. 由 “(should +) 动词原形 ” 构成的虚拟语气 。 |
考点16: 主谓一致的三个原则 |
1. 语法一致原则 。 |
2. 意义一致原则 。 |
3. 邻近一致原则 。 |
考点17: 强调 |
1. 强调句型it is...that... |
2. 其他强调方式 。 |
考点18: 倒装 |
1. 部分倒装 。 |
2.完全倒装。 |
3. as引导让步状语从句时的倒装 。 |
考点19: 省略 |
1. 词法上的省略 。 |
2. 句法中的省略 。 |
四、解题方法 |
1.有提示词语。 |
2.无提示词语。 |
五、标准测试 |
(A) |
(B) |
参考答案: |
(7)非谓语动词高考考点透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考查非谓语动词的句法功能 |
1. 考查非谓语动词做主语 |
2. 考查非谓语动词做宾语 |
3. 考查非谓语动词做表语 |
4. 考查非谓语动词做定语 |
5. 考查非谓语动词做状语 |
6. 考查非谓语动词做补足语 |
二、考查非谓语动词的否定形式与动名词的复合结构 |
三、独立主格结构 |
四、非谓语动词解题步骤 |
1. 分析句子结构,判断是谓语动词还是非谓语动词 |
2. 判定非谓语动词的逻辑主语 |
3. 判定非谓语动词的语态 |
4. 判定非谓语动词的时态 |
五、强化训练 |
( 一) 用所给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
( 二) 单句改错 |
( 三) 根据句意,完成下列句子 |
答案与解析: |
(8)非谓语动词考点梳理和重点、难点突破(论文提纲范文)
一、考查非谓语动词作状语 |
二、考查非谓语动词作宾语补足语 |
三、考查非谓语动词作定语 |
四、考查非谓语动词作宾语 |
五、考查非谓语动词作表语 |
六、考查非谓语动词作主语 |
【答案与解析】 |
四、过去分词与现在分词被动式的区别(论文参考文献)
- [1]硬学科研究论文语篇内部变异的多维度分析 ——以材料科学为例[D]. 闫鹏飞.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
- [2]系统复习,突出重点,重视语篇,提升技能——非谓语动词的复习备考策略[J]. 昝亚娟. 教学考试, 2018(39)
- [3]非谓语动词考点精准突破[J]. 张静. 试题与研究, 2018(03)
- [4]关于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用法的辨析[J]. 杨柳. 校园英语, 2017(28)
- [5]英语非谓语动词形态分析[J]. 欧阳斌非.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11)
- [6]通过语篇学语法 语法才能学到家——语法填空高效备考指南[J]. 江节明,丁小琴. 广东教育(高中版), 2015(Z1)
- [7]非谓语动词高考考点透析[J]. 吴元培,陈冉. 试题与研究, 2015(03)
- [8]非谓语动词考点梳理和重点、难点突破[J]. 昝亚娟. 试题与研究, 2014(03)
- [9]浅析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的区别[J]. 成明珠. 考试周刊, 2013(86)
- [10]浅析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的区别[J]. 陈俭贤. 中学生英语(高中版), 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