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部退耕还林(草)工程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途径的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杨均华[1](2020)在《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福利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关系到人类的福利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森林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恢复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关键,而退耕还林工程则是中国实现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工具和抓手。生态环境具有公共产品属性,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并且,生态环境既是人类赖以生存基础,又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前提条件,影响到人类福利和社会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退化、资源枯竭、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肥力下降和灾害频发的形势,中国政府在1999年开始试点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退耕还林是一项中国甚至世界范围内资金投入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政策性最强和农户参与程度最高的公共生态工程。作为一项公共政策,退耕还林的实施方案和原则分别采取“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和“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退耕还林投资是政府利用公共财政资金开展生态建设,具有转移支付功能,但其实施方案和原则又是以私人承包制为基础,农户是退耕还林的供给主体,而不是公共组织,是借助寻求私人利益的退耕户参与,有助于促进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激励。从福利经济学视角出发,农户福利改善既是生态治理的前提条件,也是生态治理的重要目标。随着退耕还林的可持续实施,政府赋予退耕还林的改善农户民生的福利目标更加突出,从生态优先,兼顾农户生产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目标,再到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和增加农民收入目标,进一步发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集中连片地区的扶贫开发、增强农业绿色生产发展能力和精准脱贫目标。可见,改善农户福利成为退耕还林工程的重要目标。那么,在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实施的背景下,退耕还林如何影响农户福利及其效果究竟如何?这是评估退耕还林工程绩效的关键所在,也是解决“三农”问题重要途径,更是优化和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实际证据。因此,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已20年有余,评估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福利效果对完善退耕还林政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福利经济学视角,在公共物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理论等多维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在全面地和系统地梳理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构建退耕还林工程影响农户福利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在全面回顾退耕还林发展进程及其主要成效的基础上,利用长期大样本农户追踪调研数据,首先,分析退耕区农户福利动态变化现状;其次,采用Ordered Probit模型评估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活满意度的主观福利影响,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差分模型(PSM-DID)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的客观福利影响,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差分模型(PSM-DID)以及回归分解法探究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扶贫客观福利的影响,采用Logit模型和聚类固定效应模型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非农就业客观福利的影响;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优化退耕还林政策建议,为进一步改善农户福利状况和提高农户福利水平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本研究的结论如下:(1)通过对退耕区农户福利现状分析,在主观福利方面,退耕区农户生活满意度明显提升。退耕户的生活满意的户数高于非退耕户的户数,分别为596户和402户;退耕还林与农户平均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系数为0.0547,表现为正相关关系,散点图的趋势线的截距为1.5967,其斜度略微向右上方倾斜。在客观福利方面,首先,样本总体、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农户收入水平及增速不断显着提高,收入来源和结构呈现多样化,农户获得的退耕补贴超过农业补贴,其比较优势在逐步下降,退耕补贴呈现倒“U”型状,农户获得的年均退耕补贴为360.73元,农业补贴(包括粮食补贴、农资补贴、农机补贴和良种补贴)为98.92元,退耕补贴是农业补贴的近4倍。其次,退耕区农户贫困程度变化受到国家贫困线标准变动的影响大,随着贫困人数的减少,农户贫困内部收入分配更加不平等;农户贫困广度、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在1999~2006年间都呈现下降趋势,且贫困广度下降幅度大;在2007~2014年间农户贫困广度、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都呈现了在波动中上升趋势。最后,与非退耕户相比,退耕户的劳动力利用结构发生了显着调整。1999~2014年,退耕户外出打工投劳的均值为168天、林牧渔业投劳为均值为116天、种植业投劳均值为100天、非农经营投劳均值为36天,退耕户以土地为基础投劳为均值216天,非农就业投劳均值为204天。(2)运用Ordered 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活满意度主观福利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就样本总体看,退耕还林工程能够改善和提高农户生活满意度的可能性。具体而言,农户若参与退耕还林,能使其生活的“不满意”和“一般”的概率分别降低3.9%和4.79%,并使农户的生活感到“满意”的概率提高52.86%。就贫困户和非贫困不同群体看,退耕还林工程不仅能够促进贫困户的生活满意度,也可以促进非农困户的生活满意,贫困户和非贫困户都从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受益,增进了两类群体的主观福利水平,并且退耕还林提升贫困户生活满意度的可能性大于非贫困户。就不同区域看,退耕还林影响不同区域农户生活满意度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其大小依次为西部地区、长江流域、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黄河流域。(3)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差分模型(PSM-DID)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客观福利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就样本总体看,在控制诸多决定因素的条件下,退耕还林工程促进农户短期收入增长和长期收入增长,其幅度分别为175元和148元,在不考虑退耕补贴的情况下,农户增收水平有所下降,但仍能实现长期收入增长;将退耕还林参与变量分解为退耕年份变量后,由于政府为强化退耕还林成果,不断出台相关政策,研究发现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增长影响存在阶段性波动,农户增收存在着年份差异。在考察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来源和结构中,退耕还林促进了农户增收来源多样化,其工资增收为38元,本地增加20元,外地增加41元外地工资贡献大;退耕后,农户经营行为变化显着,其生产经营结构调整明显,农业经营增幅为15元,其中,种植业为31元、林牧渔业12元;二三产业(非农经营)收入增幅为21元。就不同区域看,退耕还林对不同区域农户都实现了增收,但存在显着地区域性差异。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农户增收幅度依次为106元、113元、120元、64元和76元。农户生产结构、就业结构和耕地生产力对退耕还林的农户增收福利发挥了显着的中介作用。(4)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差分模型((PSM-DID)和回归分解法探究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扶贫客观福利的影响,并建立退耕还林扶贫瞄准分析指标。结果显示,退耕还林工程农户扶贫瞄准效果不高,1999~2014年的退耕瞄准率为44%,且随着工程可持续推进,退耕瞄准率整体逐步上升,最高达到2008年的59%;相应的退耕漏出率整体上为56%,且随着工程推进,漏出率在下降;退耕有效覆盖率为8%。退耕还林工程对样本总体农户扶贫效果显着,并且退耕还林工程农户扶贫效果是存在显着的年份差异和区域差异。在国家绝对贫困标准下,就退耕参与看,1999~2014年间,退耕还林扶贫效果的贡献率为1.18%。就退耕年份看,退耕第二至八年具有脱贫作用,同样地,其脱贫贡献小,脱贫效果不大;另一方面,退耕第一年、第九至十六年脱贫贡献呈反向状态。就退耕区域看,退耕参与在国家绝对贫困标准下的脱贫贡献大小依次为西部地区(11.32%)、黄河流域(9.16%)、东部地区(6.41%)、长江流域(4.17%)和中部地区(1.23%)。(5)运用面板数据logit模型和聚类固定效应模型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非农就业客观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参与退耕还林工程,土地对农村劳动力约束得到放松,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动和转移倾向较快,农户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农经营就业参与的可能性显着提高。退耕还林促进了非农就业参与、外出务工参与和非农经营劳动参与,较未退耕户分别显着地提高了20.1%、15.7%和4.4%的可能性。退耕还林释放的部分农业劳动时间,退耕还林工程促进了农户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农经营劳动供给,其中,外出务工劳动供给贡献大。退耕第2年至第7年对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农经营劳动供给的促进作用逐步增强,但在之后的退耕年份,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农经营劳动供给逐步降低,并逐步变得不显着。退耕还林工程促进了不同区域农户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经营就业劳动时间,但存在显着区域差异。
马国红[2](2020)在《固原市退耕还林的法律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退耕还林”是我国为积极应对生态环境恶化而于本世纪初推行的一套生态治理制度。本文作者曾实地参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的退耕还林工作。作为西部干旱地区,固原市的生态治理工作有着典型的标本意义,其具有积极的体系化治沙探索经验,但亦有诸多尚不完善之处。具体到法律层面,该市的法律规制与退耕还林实践有着明显的脱节现象。而这种制定法与社会实践的不协调并非仅在固原一地存在,国内外其他地区的相关治理实践中也或多或少存在着相似问题。对退耕还林工作中存在的实践与法律规制不协调的现象进行研究,有助于找寻到更为有效的法律管理方式。本文以作者在固原市实地调查取得的真实数据为依托,以思索法律规制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为逻辑进路,通过比照分析国内外其他地区的相关制度设计与实践,在理论上分析讨论生态治理中法律规制与治理实践的互动作用;再结合固原市生态治理实践中的本地特色及在退耕还林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具体对象加以分析讨论。在此基础之上,探讨固原市退耕还林的立法现状,肯定其本地化的立法特色,并评析其立法的不足之处,主要是从退耕还林的立法体系和配套制度两方面进行讨论分析。通过分析讨论,学习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经验教训以为借鉴,以期得出有助于固原市退耕还林工作中完善退耕还林的法律制度及当地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理化建议,并最终提出对退耕还林制度的立法建议。希望能对固原市退耕还林法律制度的完善有所帮助。
李玥[3](2019)在《黄土丘陵区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发展研究 ——以安塞县为例》文中提出陕北黄土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系统退化,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使该区生态系统得到修复和改善,经济社会系统得到了发展。科学评估该工程效果,揭示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关系成为当前生态恢复研究的热点。本文以黄土丘陵生态脆弱区安塞县为例,基于调研数据及模型构建等方法,研究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之间的协同效应、协同态势及协同方向与强度,探索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协同关系,进而提出系统良性发展的措施或建议,为退耕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论证了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可协同性基于生态学理论、经济学理论、社会学理论等,分析了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可协同性的理论基础;参照关于恢复力的研究框架,结合已有研究,建立了退耕还林还草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演变过程的理论框架;以退耕典型代表流域-安塞县纸坊沟流域为例,通过对其1938-2015年期间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关系的演变过程的实证,剖析了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与退耕的相互作用过程:表明纸坊沟流域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协同关系经历了负向协同(1938-1972)、协同-负向协同-协同(1973-1998)、协同化持续发展(1999-2015)三个阶段,显示了现实发展中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之间存在协同关系;利用VAR模型对安塞县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进一步明确了退耕对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发展产生了作用,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发展也反作用于退耕,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之间存在协同互馈关系。从理论基础、理论框架、案例区实际发展过程、模型运算相结合视角论证了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可协同性。(2)明确了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协同效应采用遥感与GIS等空间技术及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剖析了退耕背景下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实施效果,发现安塞县2000年至2013年间退耕区域土壤侵蚀强度明显减小,土壤侵蚀面积(除微度侵蚀外)占比从95.31%减少至38.19%,减少了57.12%,明确了退耕的实施是降低研究区土壤侵蚀强度的关键因素,同时发现土壤侵蚀综合指数较小的区域产值较高;退耕的实施改变了区域内土地利用结构、农林牧产业结构及劳动力结构。在此基础上,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定量计算出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之间的协同效应,计算结果表明:退耕对农业经济系统的贡献率最高点为20.28%,对农业社会系统贡献率最高点为26.77%,低于退耕对农业生态系统34%的贡献率;农业生态系统对退耕的冲击感长期稳定在6%-7%左右,农业经济系统对退耕的影响程度最为明显,贡献率最高点达55.3%,且常年稳定,结果与现实状况相一致。(3)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态势演变过程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利用1995-2014年安塞县统计年鉴资料及相关人员的调查问卷所得数据,系统分析了在1995-2014年间安塞县退耕和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综合指数变化趋势:1995-2014年间安塞县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二者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014年的退耕综合指数较1995年上升了近两倍。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在2012年达到峰值后略微下降。2014年较1995年增长了56.8%。在综合指数分析基础之上,通过建立耦合度模型,将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关系划分为四个阶段:Ⅰ.协作推进与发展阶段、Ⅱ.相悖阶段、Ⅲ.无序失衡阶段、Ⅳ.抑制发展阶段,其中阶段Ⅲ仅是理论结果,在实际政策约束等要素的影响下一般不会出现;而阶段Ⅱ和阶段Ⅳ可能会短期出现。1995–2014年,安塞县先后经历了相悖阶段和协作推进与发展阶段,目前处于协作推进与发展阶段的下降时期。(4)确定了目前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方向及强度利用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安塞县2015年494户农户调研资料的分析,明确了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及协同强度。结果表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是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发展的核心,退耕通过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各个链网结对协同效果产生作用,在退耕的作用下,生态系统与协同效果局部协调,其直接影响系数为0.87,表明现阶段安塞县的农业生态系统的优化为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基础的物质能量支撑。经济系统与协同效果局部相悖,其直接影响系数为-0.76,即现阶段区域内农业发展未能很好将农业资源转化为农业经济优势,致使区域内农业经济系统发展相对滞后。最终导致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未能形成良好的协同发展。(5)提出了优化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在短期生态修复及长期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下,应以促使退耕区域潜在生态功能显化为前提,在不断提高林分质量与结构的基础上,构建以提高林草资源率为核心的农业产业链网结构,从而推动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优化协同。
陈芳淼[4](2013)在《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从历史演变状况看,荒漠化问题区域特征明显,整体可归属于地理系统问题。因此,用地理系统方法衡量与评价荒漠化问题具有科学性。地理学是实践科学。使用地理系统方法在认识荒漠化演化机制的同时,可以为防治工作提供重要理论指导。依据地理学特征,可将区域荒漠化问题划分到耕地、草地、林地、湿地-水系、沙地、社区六元结构板块,进行基本状况、发展趋势、主要原因及演化机制认识(简称六元法)。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政治地位重要、文化结构多元,其可持续发展对我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出现了区域荒漠化问题加重、生态环境恶化、地理系统变化剧烈等问题,严重影响区域协调发展。本研究用六元法,从村庄、县域、省域、区域尺度,对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进行逐级研究验证,分析认识区域荒漠化演化机制,探索防治对策,同时检验六元法的有效性。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化基本机制通过六元法多层次、多点、长历史时段考察,得出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化机制为:耕地扩张,耕地质量下降;天然草地缩减、人工草场扩大,草地整体退化严重;天然林遭到严重破坏,近期人工林地面积稳步扩大,林地生态经济功能较弱;湿地-水系萎缩,地表水面积减少,河流径流不稳定性增加,地下水位下降,冰川融化加剧;沙地系统局部得到控制,整体扩张:社区扩张明显,城镇居民区和工矿区建设步伐快,大量占用郊区优质耕地。上述发展趋势反映出耕地、社区、人工林地扩张,草地、湿地-水系显着退化,沙地整体形势严峻,西部地区荒漠化形势不容乐观。进一步分析表明,导致西部荒漠化问题严峻化的基本因素为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其中,人为因素占主导方面。2、我国西部地区防治荒漠化对策建议研究对未来西部地区防治荒漠化工作提出如下建议:1)加强区域防治荒漠化管理机构与机制建设;2)彻查全区资源环境状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3)严格控制耕地、社区发展,其中包括工矿业经济发展,建立严格的草地、湿地-水系保护体系;4)将防治荒漠化措施落实到每一个村庄或嘎查;5)尊重民族区域防治荒漠化的传统经验,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政策;6)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在西部地区产生的荒漠化效应;7)全面加强防治荒漠化的科学技术体系建设,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3、六元法应用认识对“六元法”的实际应用得出如下认识:1)利用“六元法”进行区域荒漠化研究可覆盖全地理区域,研究方法简洁,研究结果条理清晰,问题定位准确,容易得出明确结论;2)“六元法”适用于多尺度地理系统(从村庄到全球系统)研究,上下尺度间研究结果互为印证,利于原因诊断;3)可分别六单元进行纵向历史发展趋势演变研究,借以从历史角度清晰地判明各自的发展轨迹与彼此演替机制;4)可分别区域地理特征,判断单元荒漠化轻重关系与主次矛盾:5)县域及以下尺度的研究中,注意从主体地理单元把握荒漠化现状及其演化过程的细节,寻求针对性防治对策;县域以上尺度的研究中,注意对各地理单元变化趋势进行归纳总结,理清演变机制。
成六三[5](2011)在《陕北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以榆林南部六县为例》文中指出退耕还林(草)工程是我国投资最大、涉及面最广、工序最复杂的生态建设工程之一,对其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的分析与评价对后续退耕还林(草)工程政策制定、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地处陕北黄土丘陵区的研究区为研究区域,通过收集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和统计年鉴资料,并结合野外参与式农户调查和退耕地土壤养分(全氮、全磷、全钾及有机质含量)实地测定,采用耕地压力指数和定位理论模型等方法,对该区退耕还林(草)工程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及其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价,并对后续政策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以下主要结论:⒈在分析退耕还林(草)工程生态因子—植被、土壤和水文动态变化过程基础上,采用生态经济方法估算出了研究区(绥德县、米脂县、佳县、吴堡县、清涧县和子洲县)退耕还林(草)工程涵养水源、固土保肥、固碳制氧、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和改善局地小气候六大生态服务功能的总价值分别为72×108元、83×108元、80×108元、116×108元、97×108元、91×108元。其中,固土保肥价值量最高(50%~92%),其次是固碳制氧(7%~48%),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改善局部小气候总和价值不到3%。⒉对比分析了区域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前后农业产业比重、农户收入结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GDP等经济指标的变化特征,表明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和地方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运用通径分析和线性回归相结合的方法,得出了1998-2008年米脂县、绥德县、佳县、吴堡县、清涧县和子洲县退耕还林(草)工程对其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系数分别为50.5%、23%、4.2%、47%、5%和36%;对其区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能力分别为2.1人/hm2、1.1人/hm2、1.1人/hm2、2.2人/hm2、0.3人/hm2和3.2人/hm2。⒊利用定位理论模型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对区域退耕还林(草)工程引发的主要社会效应进行了定量评价。1998-2008年绥德县、米脂县、佳县、吴堡县、清涧县和子洲县退耕农户对退耕还林(草)工程的满意度分别为0.85、0.91、0.8、0.81、0.83、0.82;另一方面,得出1998-2008年绥德县、米脂县、佳县和子洲县实施退耕粮食补贴对降低县域耕地压力所起的作用比较显着,吴堡县和清涧县不显着。⒋采用频率分析和专家咨询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构建了由生态效益指标——涵养水源、固土保肥、固碳制氧,经济效益指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GDP与第一产业产值的比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社会效益指标——区域粮食安全和农户对工程满意度等指标构成的退耕还林(草)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研究区退耕还林(草)工程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价,其综合效益评价评分顺序:子洲县(73.5)﹥米脂县(73.3)﹥吴堡县(67.7)﹥清涧县(62.5)﹥绥德县(59.1)﹥佳县(51.3)。结果表明综合效益得分高的,其单项效益不一定高;综合效益得分低的,其单项效益不一定低。综合效益评价对协调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⒌结合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及其综合效益评价结果,分析了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的政策效率和建设速率。研究表明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投入产出比例为1:20以上,工程政策取得了很高的效率,但粮食补贴折成现金兑换政策对低收入的退耕农户有效性较低。1998—2008年退耕还林(草)工程建设速率不同程度影响了区域粮食生产。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建议进一步加强退耕还林(草)工程的科学规划和实施,并加大今后财政的扶持力度以巩固现有成果,特别是生态成果。
王孔敬[6](2011)在《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评估及后续制度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自1999年以来所开展的退耕还林工程已进入其成果巩固的后续时期。在工程实施的10多年时间里,中央政府和各省(市)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用来指导和执行退耕还林工程的建设。然而,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广大退耕区域自然环境差异巨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以中央政府主导下的退耕还林政策能否适应各区域的退耕还林建设的实际需要?退耕还林政策的绩效如何?退耕还林政策的绩效如何评价?退耕还林后续时期的政策体系如何完善和构建?以及后续政策构建的路径和实施的保障机制如何建立?这一系列问题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基于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复杂性和各区域自然与社会经济的巨大差异性,本文选择三峡库区作为特定研究区域来深入探究上述问题。选择该区域作为特定的研究地区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从自然环境看,三峡库区位于我国长江流域中西部的结合部,地势主要以山地和沟谷为主,该区域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同时,也是长江中下游和三峡工程的重要生态屏障保护区域,有着重要的生态地位;从社会经济发展来看,三峡库区人口密集,人地关系紧张、少数民族众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是我国西部连片贫困区之一。同时,该区域也是目前我国最大的非自愿性的工程移民地区,社会问题错综复杂,是一个典型的“老、少、穷、库、移”等多种特征于一体的区域,在广大的西部地区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因此,对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政策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而且可以揭示出我国现行退耕还林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的主要对策。立足于上述问题和研究目标的分析,在退耕还林政策的后续时期,试图将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运用区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公共政策学等相关理论与原理与三峡库区退耕还林的实践相结合,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视角来进行分析探究。通过田野调查法、层次分析法、货币价值法和农户意愿评价等具体方法的运用,在对我国现行退耕还林政策体系分析梳理的基础上,对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绩效从农户意愿、生态效益、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我国现行退耕还林政策在制度设计和政策体系中所存在的缺陷与主要问题,提出了构建退耕还林后续政策体系的路径和主要内容,并进一步分析了退耕还林后续政策体系实施的保障机制,由此得出论文的研究结论和后续政策建议。本论文在内容结构上由九个部分组成。导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以及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第一章的内容主要是分析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评估与后续制度创新的理论基础;第二章主要是对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现行政策体系与实践历程等几个方面进行回顾和梳理;第三章主要介绍了本文研究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概况以及案例区概况;第四章主要从农户意愿评价的角度,分析了三峡库区农户对退耕还林政策的意愿评价,分析退耕还林政策与农户意愿的矛盾和一致的地方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第五章是对三峡库区的案例区——重庆市万州区的退耕还林政策的现实生态效益进行评估研究,在选择的模型基础上,运用实物价值化和货币价值法,对案例区退耕还林政策的生态效益进行了定量研究;第六章是对三峡库区的案例区——重庆市万州区的退耕还林政策的现实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估研究,通过层次分析法,在评价层级和指标体系及其权重确立的基础上,运用无量纲的计算方法,分别从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得出了退耕还林政策的社会经济效益指数及其社会经济的综合效益;第七章是在对现行退耕还林政策理论体系梳理和对三峡库区政策效益评估的基础上,对我国现行退耕还林政策所存在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后续退耕还林政策体系构建与完善后续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保障机制研究;最后部分,在全文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整体研究结论与建议。在全文探究的基础上,本文得出了以下研究结论:首先,在三峡库区案例区——万州区选择的9个生态指标实物和货币价值计算的基础上,得出万州区退耕还林年总生态效益价值为1045.48万元,同时也得出该区域退耕还林政策9种生态指标效益的具体贡献,其中固碳释氧效益占总价值的44.22%,水土保持效益和水源涵养效益两者占总效益量的49.35%,说明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对增加三峡库区的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具有积极的抑制作用,符合我国实施退耕还林政策的主要目的。从深层次表明我国生态状况的变化与具体的生态制度和政策的设计紧密相关。其次,在社会经济效益方面,2000-2006年万州区退耕还林政策在社会经济方面的综合效益指数分别为:0.0458、0.1365、0.2059、0.2646、0.3695、0.4758、0.5678,呈现出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增加的趋势。在选择的5个社会经济效益分领域,其作用和影响差别明显,其中退耕还林政策对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作用最大,对社会进步的作用最小,其次为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政策的社会经济效益结果说明:我国的退耕还林政策在提高其社会经济效益方面还存在诸多缺陷;单一的政府主导模式和依靠林业部门一家来实施很难实现预期目标;退耕还林政策必须与“三农”问题的解决紧密地结合起来,大力实行制度创新,才能实现预期目标。最后,从农户意愿评价的角度来看,三峡库区的大部分退耕农户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对退耕还林政策的成效评价存在差异,退耕还林政策与农户的利益既有一致地方也有矛盾和冲突之处。农户意愿评价的结果说明:我国的退耕还林政策在调动退耕农户的积极性和维护其利益方面还有许多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社会主体基础不稳定。整体而言,我国的退耕还林政策取得了比较明显的阶段性效益,但由于其现行政策体系在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和执行层面的某些偏离,我国退耕还林政策成果的巩固还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如何克服现行退耕还林政策体系的制度缺陷和实现制度创新、建立一套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前瞻性的政府主导下的激励相容的后续退耕还林政策体系,就成为巩固我国退耕还林政策成果的关键。
孙景波[7](2009)在《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为我国生态环境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前中国生态建设进入“治理与破坏相持的关键阶段”,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构建林业生态和产业体系,不断满足社会对林业工程多样化需求,是历史赋予林业的使命。林业生态建设不仅关系到我国林业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实现,更关系到我国的生态安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黑龙江省是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大省,自1978年国家开始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以来,黑龙江省就十分重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工作。新时期如何进一步改善黑龙江省的生态状况,搞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黑龙江省而临的重要挑战,因此,研究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策略与对策,对提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以林业生态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了全面调查与比较研究相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与系统研究相结合、座谈研讨与现状分析相结合研究的方法。最终得出结论:黑龙江省未来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发展特点将体现在:(1)可持续发展理论将成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指导原则;(2)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目标方针将更加明确;(3)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原则将更加丰富;(4)科教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角色将得到强化;(5)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将受到进一步重视;(6)与林业生态工程相关的法规建设将得到加强;(7)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森林生态工程建设将得到加强;(8)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速度将加快;(9)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力度将加强;(10)重点水源区林业生态建设将获得重视;(11)森林公园建设力度将加大。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基本原则为:(1)坚持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效益优先的原则;(2)坚持生态体系建设与产业体系建设协调发展的原则;(3)坚持总体推进与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原则;(4)坚持区域合作与突出特色相结合的原则;(5)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6)坚持人才培养与大胆使用相结合的原则;(7)坚持常规技术与高新技术相结合的原则;(8)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的原则。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战略重点是:(1)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2)退耕还林(草)工程;(3)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四期和五期工程;(4)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5)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6)森林经营工程;(7)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8)城乡绿化美化一体化工程。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1)为建立布局科学、结构合理、生态完备、功能完善、效益显着的林业生态网络体系和国土生态安全体系提供保障;(2)为实现林业和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证;(3)为促进涵盖范围广、产业链条长的生态主导型产业体系的形成,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提供支撑;(4)为推进林业全行业技术升级,促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提供贮备;(5)为拓宽广大农民群众和林区人民增收致富途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服务。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总体布局与重点建设区域具体包括:(1)西部松嫩平原地区(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2)东部三江平原区(位于黑龙江省东部);(3)北部大、小兴安岭区(位于黑龙江省北部);(4)南部长白山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5)中部丘陵漫岗区(位于黑龙江省中部);(6)城乡绿化美化一体化工程布局。提出了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对策与建议:(1)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加强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领导;(2)因地制宜,统筹安排,搞好并完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及区域内部规划;(3)增加投入,加大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及其研究的支持力度;(4)加速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努力打造一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5)加快科技体制创新,建立新型林业科技创新机制,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强大科技动力;(6)加大研究与推广力度,不断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新良种、新技术、新成果;(7)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科技示范基地和林木种苗与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提高示范辐射效应;(8)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9)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质量和水平;(10)建立森林生态效益长效补偿机制,实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社会化;(11)制订和完善政策、措施和法规,加强宣传力度,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12)推进林权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激活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内在动力;(13)抓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配套工程,巩固和扩大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成果。
高海清[8](2009)在《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陕北地区恶劣的生态环境已经给当地以及全国的生产、生活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生态恢复和重建的一项重要战略就是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8年来,植被有了较快恢复,人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由于陕北地区生态恢复的艰难性、能源开发、地方工业飞速发展、以及退耕还林(草)工程管理机制本身的弊端,使得退耕还林(草)工程的持续性面临严重的障碍。随着工程的推进,如何巩固成果、完善政策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全文共分九章第一章:导论。主要描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说明了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可能创新之处。第二章:基本概念和基础支撑理论。对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涉及到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如退耕还林、可持续性的基本概念和市场机制、外部性、公共管理等基础理论,这些理论是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三章: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草)现状分析。介绍陕北地区恶劣的生态环境状况、退耕还林(草)取得的成果和经验教训,分析生态恢复重建的艰难性,提出陕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第四章: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评价与支撑体系构建。作为全文的核心部分,选取了合理适宜的20个退耕还林可持续发展主要影响因子,采用AHP法,用陕北2007年的统计数据和调研数据,对退耕还林(草)可持续性的生态、经济、人口和政策管理4个一级指标,20项因子进行指标权重,评估结果表明:生态效益影响因素所占的比重最大,接近50%,经济发展指标次子接近30%,说明影响生态效益的因素是退耕还林可持续发展中重要组成部分;其次为经济效益因素。这与陕北退耕还林工程的现实正好相符。从而构建了包括技术支撑、经济支撑、生态移民支撑、政策与工程管理模式创新支撑在内的一个“四轮齐驱”的退耕还林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第五章: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陕北地区造林多年保存率只有15%左右,水土保持重点小流域也不过为30%左右,这意味着每次造林成本的70%到85%都付诸东流。陕北的气候条件决定了当地植被恢复需要一个强技术系统,这是客观条件决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技术进步是克服陕北退耕还林过程中干旱、水资源短缺等自然障碍的重要措施。工程实施过程中,不仅要研究克服植被恢复困难的抗旱节水树种、乔灌草植被建设的适宜类型、适宜规模与合理布局,引入诸如种子、机械等基本物化要素,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荒则荒。同时要培育具有现代科学知识、能运用现代生产要素的劳动力,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等方面的人力资本投入。从根本上扭转林草植被建设中长期存在的“三低”局面,实现陕北的植被恢复重建。第六章: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支撑。经济发展是生态重建的基础,调整退耕后后续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经济状况是退耕还林(草)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的又一个重要条件。以榆林市为例,通过对农业产业结构现状的合理性分析,确定榆林市退耕还林(草)条件下农业主导产业为特色农业、畜牧业。提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初步构建了“四区一带”的产业布局:特色林果区、旱作农业区、特色种植业区、特色草畜区、农副产品加工带。利用区域能源工业反哺涉农业,加强基本农田设施改造、农村生活能源改造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第七章: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移民支撑。通过生态移民改变陕北地区的人口分布格局,在陕北设立更多的“生态无人区”,把散居于生态脆弱区的人口向生存条件较好的小城镇和村落集中,对人口迁出区采取封禁措施,以达到生态无人区的自然修复。通过靖边县红墩界镇万丰泉村移民至安置地尔德井村的案例分析,得出移民政策的启示:(1)生态移民确实能够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变农业产业结构。(2)工资性收入是移民们提高收入的有效途径。(3)就地生态移民更合适生活在生态脆弱区人民的一种方式。只有把生态移民和地区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一个健康有序、生态演替朝着良胜循环方向发展的人居环境。第八章: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与管理模式创新支撑。政策是否合理,是政策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目前,退耕还林工程中存在数量代替质量、上报代替监测、评价不全面等误区。同时,由于退耕还林(草)工程公共物品属性、各相关利益主体的不同动机,使得博弈的结果是退耕还林工程监督困难,现行政策不配套。目前实施的“户退户管”的管理模式成本比较高,存在激励不相容等问题。这种私人承包制的管理模式不具备持久生命力。陕北地区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探索出参与式、民营承包式、科教先导式等适合的管理模式。这些模式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退耕还林的积极性,推动了退耕还林的可持续发展。第九章:结论与建议。通过对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的研究,得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结论与建议。作为陕北人希望自己能为陕北地区的生态恢复与经济建设尽一份微薄之力。
黄文清[9](2008)在《西部地区“一退两还”后补偿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一退两还”(即退耕还林还草)是我国于世纪之交在西部地区实施的一项战略性措施,不仅对西部区域经济发展,而且对全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由于“一退两还”工程实施区绝大部分是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生态环境十分恶劣、人地关系严重失调的山区、丘陵区以及荒漠区,使得该工程在客观上便具有了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双重性质。然而这个双重性质却难以通过西部落后地区自身的循环来实现,必须在强大的外部力量的推动下来促使“退得下、还得上、保得住、不反弹”格局的全面建立。为此,中央政府特出台了以经济补偿为核心的“一退两还”政策,确保了该工程的良好运行。但是,由于该工程是一项关系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粮食安全保障、农民脱贫致富和生态环境治理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操作难度大,其生态目标要求其政策必须保证这项工程长期有效的实施,否则既达不到预期目标,又浪费大量人力、物力。与此同时,大量的分析研究发现,在实际操作中尤其在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问题带来的压力下,“一退两还”政策的持续稳定性受到冲击。第一个“258”补偿期即将结束时,退还地区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新旧结构的衔接与均衡问题,生态与经济难以在短期内实现良性循环。因此,建立可持续的补偿机制,便显得十分必要。为此,在按照既定政策解决好目前补偿问题的同时,应加强对补偿期结束后的预期研究,即探讨后补偿问题,以便从整体上完善“一退两还”政策,增强政策整合后的整体效用和长期效用,以保证“一退两还”生态目标的最终实现。这对于奠定西部地区的发展基础,为东中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空间,并由此引领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协调发展,无疑具有重大意义。后补偿作为一种在现行的既定补偿政策效用期结束后根据发展需要而采取的再补偿形式,与现行补偿政策相比,其未来实施既是对既定政策的一种继续,也是对政策在更大范围内的调整与完善。由于二者在背景、对象与环境等方面已存在差异,后补偿与现行补偿相比,在补偿标准、补偿主客体、补偿方式与途径等方面也应存在区别。如现行补偿侧重于对目前工程项目的贯彻和落实,属于任务型,而后补偿则应从促使和实现退还地区可持续发展以及确保退还效益和彻底解决退还过程中的深层次问题的角度出发,更侧重于制度型。这对西部地区在退还工程中有效维护国家宏观目标的实现,同时促使区域经济和农户个体目标的顺利达成,实现西部地区的脱贫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论文的基本框架可以分为四大部分共计十章内容。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全文的引子,包括第1、2、3章。其主要内容与结论为:(1)概述了本研究的时代背景与选题意义,评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发展动态,重点对生态重建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一退两还”补偿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归纳。提出了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假设、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并对研究中使用的数据来源进行了说明;(2)重点运用公共物品与外部性理论、自然资源价值理论、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效率与公平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等主要原理对西部地区实施“一退两还”经济补偿的必要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在为现行的“一退两还”补偿机制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的同时,也为全面构建“一退两还”后补偿机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3)从整体上对西部地区实施“一退两还”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和经济背景进行了分析,并借用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观,从理论上论证了“一退两还”生态补偿机制对西部地区实现生态改善和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积极作用。第二部分为本文的主体,由4、5、6三章构成。(1)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法、综合指数评价法和偏离.份额分析法(SSM)等多种方法,以调查的截面数据和农村固定观察点1992-2006年的时序数据为基础,对西部地区“一退两还”补偿机制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从实证上论证了“一退两还”补偿机制的实施对西部地区生态改善与经济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揭示了该机制所存在的诸多缺陷及其对预期目标实现的影响;(2)从理论上分析了切实巩周“一退两还”成果的关键在于建立新的产业结构。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西部地区新产业结构得以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对其进行了预测,得知在既定补偿机制下西部地区真正构建起新的具有良性循环的产业结构,需要到2020年左右,并且急需大量的农业投入以及非农产业的快速发展;(3)通过借鉴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在“一退两还”补偿过程中的主要经验,构建了西部地区“一退两还”后补偿机制的理论框架,并将该理论框架确定为两个组成部分:由公共财政补偿手段和市场化补偿手段构成的“一退两还”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及其配套支撑体系。第三部分包括第7、8、9三章,为本研究的落脚点。其主要内容与结论为:(1)基于公共财政补偿的视角,对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的原则、补偿主体与对象的范畴、补偿额度与期限、补偿资金筹集渠道与补偿方式等进行了探讨,并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评估出处于长江中游的武汉市居民对“一退两还”提供的生态效益的支付意愿为103.10-175.76元/(a·户);(2)基于市场手段补偿的视角,通过借鉴国际上森林生态效益市场化补偿的主要经验,并结合“一退两还”工程实施情况,认为可以通过开展碳汇贸易、森林水文服务交易、建设生物柴油原料林基地等3种市场化手段来获得生态建设的补偿资金;(3)基于政策整合后的整体功能大于单个政策的局部功能的视角,从生态建设和反贫困的角度分析了西部地区“一退两还”后补偿的配套支撑体系,为早日将“一退两还”后补偿机制贯彻实施并保证其顺利运行提供经济、制度、政策和法律保障。第四部为第10章,为全文的结论部分。在前文的基础上,重点归纳了本研究的主要思想,揭示了本文的创新性及其不足,并展望了未来进一步研究的设想。通过以上章节内容的分析,可以归纳出本文可能的创新点:1.研究视角上,直接从西部地区的经济条件和生态区位的现实情况出发,将目标定位在我国既定“一退两还”补偿政策实施期结束后西部落后地区的发展及其生态建设长期效用的巩固上,并对如何实施后期补偿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从而使本研究视角具有一定的新颖性,为研究成果的前瞻性奠定了基础。2.研究方法上,直接引入了灰色系统方法对西部退还地区构建新产业结构所需的时长和资源量进行了科学的预测,得到在既定补偿机制下西部地区需要到2020年左右才有可能真正构建起新的具有良性循环的产业结构,并且急需大量的农业投入以及非农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引入了CVM条件评估方法,评估出处于长江中游的武汉市居民对“一退两还”提供的生态效益的支付意愿为103.10.175.76元/(a·户)。3.研究结论上,通过分析证实了西部退还地区在既定补偿期结束时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和构建起新产业结构,并提出了“一退两还”后补偿机制的概念,以及西部退还地区在既定发展环境与条件下新产业结构得以构建所需的时间与资源量。此外,本文在优化“一退两还”公共政财补偿途径的同时,重点提出了碳汇贸易、森林水文服务交易及生物柴油原料林生产基地建设等三种“一退两还”市场化补偿途径,并增加了配套支撑体系的分量,从而为全面深化、拓展和完善生态补偿理论以及贫困地区的发展理论做出了一定贡献。
韩新辉[10](2008)在《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生态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文中指出本项研究立足于生态学国际前沿课题一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基本思想,以生态和经济系统极为脆弱的黄土高原为研究对象,通过跨度两年的社会调查和近一年的实地观测试验,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定位了黄土高原生态恢复阶段,诊断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服务功能,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黄土高原生态恢复过程的主要生态效应,最后探讨了黄土高原林草工程与生态系统变化交互作用的机理。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黄土高原退化生态系统阶段确定提出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退化形成与治理的因子触发-响应机制模型,对其生态系统与干扰因子的相互作用机制和生态退化阶段进行了定位,通过初步验证,认为:黄土高原本身维持生态系统自我发展的主导力脆弱,系统演变过程受干扰因子作用而偏离生态演替顶级的趋势提前,系统生态退化处于模型的第Ⅱ阶段,需要通过适宜的人为设计,促使生态系统向自我设计的恢复方向转变。(2)黄土高原退化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定位及生态恢复的功能影响机制通过分析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定位和构建了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框架,并对植被恢复影响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途径和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植被恢复对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途径主要通过水土保持功能、土壤保育功能、生物多样性和气候调节来完成。植被恢复随时间尺度和空间规模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生态效应。(3)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主要生态效应从黄土高原植被的水土保持功能、土壤保育功能及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出发,采用试验和观测的手段分析了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生态效应:水土保持效应:土壤含水量呈现季节性动态变化,不同的植被类型对土壤水分的消耗及植被对雨水的截留能力差异导致土壤平均含水量增值,表现为自然植被>人工植被>对照。土壤的持水性能与植被类型和植被生长年限密切相关,植被截持水量乔木>灌木>草本。不同植被恢复方式影响着与土壤持水性能有关的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其中处于长期人为干扰下的对照的土壤物理性质变劣,主要表现在容重、砂粒含量增加,田间持水量、总孔隙度和土壤渗透性能下降。人工植被和自然植被土壤的物理性质有较大改善,变化相对较大的是天然次生林土壤,表现出较强的水文调节功能。植被恢复的土壤保育生态效应:不同的植被恢复方式导致了土壤质量的显着差异。人工植被和自然植被的土壤质量均比长期干扰下的对照土壤质量高,以天然次生林为主的自然植被土壤质量相对比人工林土壤质量高。不同植被恢复方式对土壤生物学特性影响的研究表明,自然植被>人工植被>对照。原因在于林地较高的凋落物质量,根系生物量以及物种组成的相对丰富,形成了良好的土壤生态条件。植被恢复的生物多样性效应:不同植被恢复类型、不同恢复年限植被种群和群落的变化有所差异,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林分郁闭度增大,撂荒地草本覆盖度增大。自然植被、人工植被的群落多样性指数都比农地提高,群落生态效应明显。撂荒初期,表现为物种丰富度和群落多样性指数越来越高,群落生物量也明显提高。总体上,自然恢复的天然次生林生物多样性恢复最快。(4)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气候效应研究通过分析(1982.1~2003.12)NOAA/AVHRR GIMMS NDVI数据和气象观测、数据分析,探讨了不同中尺度、县域尺度下植被覆盖和气候要素的关系;对于小尺度采用了局地小气候观测试验进行了分析。植被覆盖变化:22年来黄土高原植被明显改善,尤其是在近3年,植被指数增幅最高,达到11.54%。春季和秋季植被恢复较快,植被指数年均增加都为7.0×10-4。不同季节以春季和秋节植被恢复较明显,春、夏季的植被决定了全年的植被分布状况。此外,其植被覆盖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NDVI呈现由西北向东南递增的趋势。黄土高原植被变化与不同尺度气候因子的相关性表明:在中尺度上,植被指数与温度相关性不明显,其相关性的空间结构和植被变化的空间结构基本一致,但温度和NDVI之间为弱相关性。县域尺度上相关分析表明:除气温外,黄土高原典型生长季植被恢复对安塞年均、春季及夏季气候影响显着,以夏季响应最敏感,当生长季植被指数升高0.01时,夏季降水增加86.75mm,蒸发和风速分别下降115.77mm和0.08 m·s-1,年均风速随黄土高原年均植被指数增加0.01时下降0.09 m·s-1。黄土高原不同植被恢复局地小气候生态效应强度比较:相同年限的植被小气候效应比较表明,人工植被>自然恢复>对照。在局地范围内,人工植被风速和气温均低于撂荒植被,大气相对湿度高于撂荒植被。从效应强度来看,人工植被小气候条件相对优越,自然恢复植被进程较缓慢,采用人工恢复能加速植被的演替进程,可促进多样性增加,优化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从小气候环境的稳定性角度看,人工植被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植被恢复的进程,但其土壤含水量的比例明显小于自然恢复。综合来看,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的生态效应已有所显现,但人工植被的效益还未充分发挥,在土壤水分、土壤肥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弊端,与触发一响应模型判断的结论基本一致,人工植被模式还需进一步完善。(5)黄土高原林草工程与生态系统交互作用机理研究基于DPSIR模型构建了黄土高原林草工程建设与生态系统变化交互作用框架,提出交互作用指数并进行交互作用量化以及情景分析,形成了黄土高原生态系统与林草工程交互作用分析与量化方法。研究从驱动、压力、状态、影响以及响应五个层次进行了林草工程建设与生态系统变化交互作用指标体系构建,分析了较为完整的交互作用体内外联系机制;在具体分析交互作用体内部作用过程中采用了价值分析方法和能值分析结合的形式进行参变量统一化处理,为进行不同类型、不同状态以及不同形式的参变量对比分析提供可能。以安塞为案例进行林草工程与生态系统变化交互作用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安塞县林草工程目前处于正效应占主导阶段;驱动影响指数IIDI为4.72>0,表明工程实施6年系统处于收益状态;响应指数IIIR为15.398,表明系统的承载能力较强。综合各方面要素,安塞林草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有利于整体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西部退耕还林(草)工程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途径的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部退耕还林(草)工程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途径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福利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数据来源 |
1.5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退耕还林工程 |
2.1.2 农户、退耕户、非退耕户 |
2.1.3 福利、福利分类、福利度量方法、福利效应、农户福利 |
2.1.4 生活满意度、收入增长、扶贫 |
2.1.5 非农就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物品理论 |
2.2.2 外部性理论 |
2.2.3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5 福利经济学理论 |
2.3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福利效应的影响机理 |
2.3.1 研究视角的再诠释 |
2.3.2 退耕还林工程影响农户福利效应的研究维度 |
2.3.3 作用机理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退耕还林工程发展历程与农户福利现状分析 |
3.1 退耕还林工程发展历程 |
3.1.1 启蒙与初创阶段 |
3.1.2 恢复与探索阶段 |
3.1.3 试点与示范阶段 |
3.1.4 启动与调整阶段 |
3.1.5 巩固与发展阶段 |
3.1.6 担当新任务与新使命阶段 |
3.2 退耕区农户福利发展的现状分析 |
3.2.1 退耕区农户主观福利的现状分析 |
3.2.2 退耕区农户客观福利的现状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活满意度主观福利的影响分析 |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4.2 模型构建 |
4.2.1 Ordered Probit模型 |
4.2.2 Binary Probit模型 |
4.3 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
4.3.1 变量选择 |
4.3.2 描述性统计 |
4.4 计量回归结果与分析 |
4.4.1 .多重共线性检验 |
4.4.2 退耕还林对样本总体农户生活满意度福利的影响 |
4.4.3 退耕还林对贫困户与非贫困户生活满意度福利的影响 |
4.4.4 退耕还林对不同区域农户生活满意度福利的影响 |
4.5 稳健性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客观福利的影响分析 |
5.1 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机理 |
5.2 计量模型构建与方法说明 |
5.2.1 计量模型构建 |
5.2.2 方法说明 |
5.3 变量定义、样本匹配与描述统计 |
5.3.1 变量定义 |
5.3.2 样本匹配(PSM)及其匹配质量检验 |
5.3.3 描述性统计 |
5.4 计量经验结果与分析 |
5.4.1 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 |
5.4.2 退耕还林对农户分项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 |
5.4.3 退耕年份对农户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 |
5.4.4 退耕还林对不同区域农户农户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 |
5.4.5 中介效应检验 |
5.5 稳健性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扶贫客观福利的影响分析 |
6.1 退耕还林对农户扶贫福利的影响机理分析及研究假设 |
6.2 计量模型构建 |
6.2.1 双差分模型(DID)的适应性分析 |
6.2.2 双差分(DID)模型的构建 |
6.2.3 回归分解计量模型构建 |
6.3 变量设置、样本匹配、贫困判定标准与描述性统计 |
6.3.1 变量设置 |
6.3.2 样本匹配(PSM)及其匹配质量检验 |
6.3.3 贫困判定标准 |
6.3.4 退耕还林扶贫福利瞄准效率情况 |
6.3.5 描述性统计 |
6.4 计量回归结果与分析 |
6.4.1 退耕还林对农户扶贫效果福利的影响 |
6.4.2 退耕年份对农户扶贫效果福利的影响 |
6.4.3 不同区域退耕还林对农户扶贫福利的影响 |
6.4.4 退耕还林对农户扶贫福利贡献的影响 |
6.5 稳健性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客观福利的影响分析 |
7.1 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福利的影响机理分析 |
7.2 变量设置与描述性统计 |
7.2.1 变量设置 |
7.2.2 统计性描述 |
7.3 计量模型的构建和方法说明 |
7.3.1 计量模型的构建 |
7.3.2 方法说明 |
7.4 计量回归结果与分析 |
7.4.1 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参与福利的影响 |
7.4.2 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劳动供给福利的影响 |
7.4.3 退耕年份对农户非农就业劳动供给福利的影响 |
7.4.4 不同区域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劳动供给福利的影响 |
7.5 稳健性检验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创新农户增收福利的退耕补偿机制,提高退耕补贴标准 |
8.2.2 建立和完善农户增收福利的还林生态补偿机制 |
8.2.3 促进农户增收福利的退耕后续产业向新型农林经营模式转变 |
8.2.4 搭建和完善农户非农就业福利平台 |
8.2.5 提高退耕还林扶贫瞄准扶持机制 |
8.2.6 提升农户生活满意度福利水平的认知导向 |
8.3 本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介绍 |
(2)固原市退耕还林的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退耕还林实施现状及其法律规范概述 |
第一节 退耕还林历史演变及其发展现状 |
一、退耕还林政策演变 |
二、我国退耕还林发展现状概述 |
第二节 域外退耕还林相关法律制度 |
一、各国退耕还林立法体系 |
二、域外退耕还林的相关制度 |
第三节 我国全国性退耕还林的法律规范 |
一、退耕还林的立法体系 |
二、退耕还林的技术规定 |
三、退耕还林的管理规定 |
第四节 我国地方性的退耕还林规范及其评价 |
一、退耕还林的管理规范 |
二、退耕还林的成果巩固及其他规范 |
第二章 固原市退耕还林实施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农户参与退耕还林的基本情况 |
一、调查农户基本情况 |
二、对退耕还林的认知程度和参与自主权 |
三、参与退耕土地的质量与面积变化 |
第二节 退耕还林的管理情况 |
一、退耕还林的作业技术与成活率 |
二、退耕还林的管护与林权问题 |
三、退耕还林的补助情况 |
第三节 退耕前后效益变化及农户的期望 |
一、退耕前后效益情况 |
二、农户对退耕还林的评价及期待 |
第四节 固原市退耕还林实践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固原市退耕还林法律制度评析 |
第一节 固原市退耕还林管理规范的优势 |
一、较为科学的补植补造与检查验收规范 |
二、管护等管理规范比较健全 |
三、新一轮退耕还林实施管理规范具针对性 |
第二节 固原市退耕还林法律与管理规范存在不足 |
一、退耕还林法律规范不健全 |
二、退耕还林管理规范不完善 |
第三节 退耕还林相关配套制度存在的问题 |
一、生态补偿制度尚不健全 |
二、管护制度不完善 |
三、公众参与制度不完善 |
第四章 固原市退耕还林法律制度的合理化建议 |
第一节 退耕还林法律与管理规范的完善 |
一、出台《固原市退耕还林保护条例》 |
二、补充管理规范的具体内容 |
第二节 退耕还林重点配套制度的完善 |
一、健全和落实退耕还林生态补偿制度 |
二、完善退耕还林管护制度 |
三、公众参与制度的改进 |
第三节 借鉴域外及我国地方性法律制度的先进经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一 关于固原市退耕还林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对农户和村委干部的访谈 |
(3)黄土丘陵区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发展研究 ——以安塞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退耕及其演变过程 |
1.2.2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关系及演变 |
1.2.3 简评 |
1.3 研究内容和实施方案 |
1.3.1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2 实施方案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1.1 安塞县地理位置 |
2.1.2 交通区位 |
2.1.3 生态区位 |
2.1.4 地形地貌 |
2.1.5 气候 |
2.1.6 水文 |
2.1.7 土壤 |
2.1.8 植被资源 |
2.1.9 矿产资源 |
2.2 安塞县社会经济状况 |
2.2.1 行政区划 |
2.2.2 人口 |
2.2.3 经济发展情况 |
2.3 安塞县退耕背景与过程 |
2.3.1 退耕实施背景 |
2.3.2 退耕实施过程 |
2.3.3 退耕实施成效 |
第三章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可协同性论证 |
3.1 基本概念 |
3.1.1 退耕 |
3.1.2 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 |
3.2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可协同性涉及的相关理论 |
3.2.1 一般性理论 |
3.2.2 生态学相关理论 |
3.2.3 生态经济学相关理论 |
3.2.4 社会学相关理论 |
3.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3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演变过程 |
3.3.1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演变的理论框架 |
3.3.2 纸坊沟流域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演变过程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效应的分析 |
4.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4.1.1 研究方法 |
4.1.2 数据来源 |
4.2 退耕背景下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实施效果 |
4.2.1 退耕背景下土壤侵蚀环境时空变化 |
4.2.2 退耕背景下生产总值及产业结构的变化 |
4.2.3 退耕背景下人口密度与劳动力的变化 |
4.3 基于VAR模型下的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效应分析 |
4.3.1 分析指标提取与初步分析 |
4.3.2 VAR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态势演变过程 |
5.1 指标体系、权重确定及数据来源 |
5.1.1 指标体系 |
5.1.2 指标权重确定 |
5.1.3 数据来源 |
5.2 耦合度模型构建 |
5.2.1 系统耦合 |
5.2.2 耦合度模型 |
5.2.3 退耕系统和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耦合度分析 |
5.3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态势及演变过程的分析 |
5.3.1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性演变阶段 |
5.3.2 安塞县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性分析 |
5.4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路径分析 |
6.1 基础资料(数据)采集与调查户基本特征 |
6.1.1 问卷设计 |
6.1.2 样本点确定与调查简况 |
6.1.3 调查户特征 |
6.2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概念模型构建 |
6.2.1 模型的选择 |
6.2.2 模型的构建 |
6.3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路径的测算与分析 |
6.3.1 协同路径的测算 |
6.3.2 协同路径的分析与解释 |
6.4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主要创新点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 研究综述与理论发展 |
1.2.1 荒漠化研究进展 |
1.2.2 研究理论的发展与建立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范围划分 |
1.3.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3.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村庄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2.1 耕地系统演变 |
2.2 草地系统演变 |
2.3 林地系统演变 |
2.4 湿地-水系演变 |
2.5 沙地系统演变 |
2.6 社区系统演变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县域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3.1 舟曲县、九寨沟县地理系统演变对比研究 |
3.1.1 基本背景 |
3.1.2 地理系统演变过程对比 |
3.1.3 生态环境结果 |
3.2 生态工程作用下安塞县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3.2.1 基本背景 |
3.2.2 地理系统演变过程 |
3.2.3 生态环境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省(区)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4.1 内蒙古自治区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4.1.1 耕地系统演变 |
4.1.2 草地系统演变 |
4.1.3 林地系统演变 |
4.1.4 湿地-水系演变 |
4.1.5 沙地系统演变 |
4.1.6 社区系统演变 |
4.1.7 基本认识 |
4.2 新疆维吾尔自治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4.2.1 耕地系统演变 |
4.2.2 草地系统演变 |
4.2.3 林地系统演变 |
4.2.4 湿地-水系资演变 |
4.2.5 沙地系统演变 |
4.2.6 社区系统演变 |
4.2.7 基本认识 |
4.3 云南省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4.3.1 耕地系统演变 |
4.3.2 草地系统演变 |
4.3.3 林地系统演变 |
4.3.4 湿地-水系演变 |
4.3.5 沙地(喀斯特地貌)系统演变 |
4.3.6 社区系统演变 |
4.3.7 基本认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区域尺度--黄土高原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5.1 耕地系统演变 |
5.2 草地系统演变 |
5.3 林地系统演变 |
5.4 湿地-水系演变 |
5.5 沙地系统演变 |
5.6 社区系统演变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综合研究 |
6.1 西部地区地理系统演变 |
6.1.1 耕地系统演变 |
6.1.2 草地系统演变 |
6.1.3 林地系统演变 |
6.1.4 湿地-水系演变 |
6.1.5 沙地系统演变 |
6.1.6 社区系统演变 |
6.2 综合评价 |
6.3 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变机制特征 |
6.3.1 耕地、社区扩大是地理系统变化的起点,在西北地区表现为系统间争水、在西南地区表现为系统间争地 |
6.3.2 湿地-水系萎缩带来全局性影响,水资源争夺更是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源头 |
6.3.3 草地、林地是地理系统发展趋向优劣化的重要风向标 |
6.3.4 自然灾害频发,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发展趋势 |
6.4 西部荒漠化演变机制根因分析 |
6.4.1 自然原因 |
6.4.2 根本原因 |
6.4.3 直接因素 |
6.4.4 综合分析 |
6.5 西部地区地理系统未来发展建设对策建议 |
6.5.1 加强区域防治荒漠化管理机构与体制建设 |
6.5.2 彻查整个区域资源环境情况,为管理建设提供依据 |
6.5.3 严格控制耕地、社区(包括工矿业经济)发展,建立完善的草地、湿地-水系保护体系 |
6.5.4 将防治荒漠化措施落实到每一个村庄或嘎查 |
6.5.5 尊重民族区域防治荒漠化的传统经验,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政策 |
6.5.6 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在西部地区产生的荒漠化效应 |
6.5.7 全面加强防治荒漠化的科学技术体系建设,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六元法”应用认识 |
7.1 “六元法”应用方法讨论 |
7.2 基于“六元法”西部荒漠化演变机制研究成果归纳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附录一 问卷 |
附录二 附表 |
(5)陕北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以榆林南部六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退耕还林(草)工程效益评价存在问题 |
1.4 研究区概况 |
1.4.1 自然概况 |
1.4.2 社会经济概况 |
1.5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1.7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第二章 退耕还林(草)工程生态因子变化及生态系统功能评估 |
2.1 退耕还林(草)的植被资源 |
2.1.1 森林植被覆盖率 |
2.1.2 工程林、灌搭配比例 |
2.1.3 退耕还林(草)工程森林植被资源储量 |
2.2 退耕还林草地的土壤养分含量变化 |
2.2.1 退耕还林草地的土壤全氮含量的变化 |
2.2.2 退耕还林草地的土壤全磷含量的变化 |
2.2.3 退耕还林草地的土壤全钾含量的变化 |
2.2.4 退耕还林草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 |
2.2.5 退耕还林草地土壤容重 |
2.3 退耕还林草对水文的影响 |
2.3.1 年降水量变化 |
2.3.2 退耕还林草对其径流量变化 |
2.3.3 退耕还林草土壤储水量变化 |
2.4 退耕还林(草)工程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退耕还林(草)工程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3.1 退耕还林(草)工程对县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3.1.1 县域农业产业结构比重变化 |
3.1.2 县域农业产业结构协调性变化 |
3.1.3 工程对县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 |
3.2 退耕还林(草)工程对农户收入结构的影响 |
3.2.1 退耕前后种植业收入变化 |
3.2.2 退耕前后畜牧业收入变化 |
3.2.3 退耕前后林果业收入变化 |
3.2.4 退耕前后外出务工收入变化 |
3.2.5 退耕补贴占农户总收入变化 |
3.3 工程对县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能力 |
3.3.1 农村总人口变化 |
3.3.2 农民人均纯收入 |
3.3.3 农业净产值 |
3.3.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 |
3.3.5 退耕还林(草)工程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能力 |
3.4 退耕还林(草)工程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响应 |
3.4.1 退耕还林(草)工程后县域GDP 及结构的变化 |
3.4.2 农业主要生产资料的投入 |
3.4.3 耕地面积 |
3.4.4 粮食单产 |
3.4.5 粮食总产量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退耕还林(草)工程的社会效应 |
4.1 农户对退耕还林(草)工程的满意度评价 |
4.2 工程对县域粮食安全的影响 |
4.2.1 人口-耕地-粮食系统变化 |
4.2.2 县域耕地压力指数变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区县域退耕还林(草)工程综合效益评价 |
5.1 退耕还林(草)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的建立 |
5.2 退耕还林(草)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模型 |
5.3 县域退耕还林(草)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结果 |
5.4 县域退耕还林(草)工程综合效益评价及因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退耕还林(草)工程政策成本效益分析与可持续发展 |
6.1 退耕还林(草)工程政策成本效益分析 |
6.2 退耕还林(草)工程建设速率合理性评价 |
6.3 退耕还林(草)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附录1 |
附录2 |
(6)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评估及后续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四、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评估与制度创新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公共政策评估理论 |
一、公共政策评估概念与内涵 |
二、公共政策评估的类型与标准 |
第二节 生态经济学理论 |
一、生态经济的概念与内涵 |
二、生态经济系统的特性 |
三、生态经济效益最大化理论 |
第三节 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一、交易费用理论 |
二、产权理论 |
三、制度变迁理论 |
第四节 博弈论中的相关理论 |
一、博弈论简介 |
二、退耕还林相关主体的目标利利益 |
三、退耕还林相关主体之间的博弈 |
第五节 退耕还林生态补偿问题的相关经济理论 |
一、生态补偿的概念 |
二、生态补偿的经济理论基础 |
第二章 现行退耕还林政策体系与实践成效 |
第一节 现行退耕还林政策体系的目标与内容 |
一、退耕还林工程政策的目标 |
二、现行退耕还林政策体系的内容 |
第二节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进展与整体效益 |
一、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进展 |
二、退耕还林工程的成效 |
第三章 研究区与案例区概况 |
第一节 三峡库区的自然环境概况 |
一、三峡库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
二、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现状 |
第二节 三峡库区社会经济概况 |
一、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与经济增长 |
二、三峡库区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案例区概况 |
一、自然地理概况 |
二、自然资源概况 |
三、社会经济概况 |
第四章 三峡库区基于农户意愿的退耕还林政策效应评价 |
第一节 农户意愿评价方法的基本原理与思路 |
一、农户意愿评价的概念与特点 |
二、农户意愿评价的设计思路 |
三、农户意愿评价的步骤 |
第二节 三峡库区基于农户意愿调查的退耕还林政策效应研究 |
一、研究的样本区和研究方法 |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三、调查结论 |
第五章 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政策的生态效益评估 |
第一节 退耕还林政策生态效益评估的方法 |
一、国内外森林生态效益评估方法概况 |
二、案例区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的研究方法 |
第二节 万州区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的计量模型 |
一、水源涵养效益的计量模型与价值计量方法 |
二、水土保持效益的计量模型与价值计量方法 |
三、改良土壤效益的计量模型与价值计量方法 |
四、固碳释氧效益的计量模型与价值计量方法 |
第三节 万州区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的计量分析 |
一、万州区退耕还林工程执行状况 |
二、退耕还林的水源涵养效益计量分析 |
三、退耕还林的水土保持效益计量分析 |
四、退耕还林改良土壤效益的计量分析 |
五、退耕还林固碳释氧效益的计量分析 |
六、万州区退耕还林生态效益总量与总价值的修正 |
第六章 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政策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估 |
第一节 万州区退耕还林政策社会经济效益评估的框架与方法 |
一、退耕还林政策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的框架与指标选择 |
二、退耕还林政策社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
第二节 万州区退耕还林政策社会经济效益评估的实证分析 |
一、各主要指标的相关数据描述 |
二、退耕还林政策社会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评价 |
第七章 退耕还林政策的制度创新 |
第一节 现行退耕还林政策体系的缺陷与问题 |
一、现行退耕还林政策体系设计的缺陷 |
二、现行退耕还林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退耕还林后续政策体系构建与制度创新 |
一、退耕还林后续政策体系的构建 |
二、退耕还林后续政策体系实施的保障机制 |
结论与讨论 |
(一) 研究结论 |
(二) 研究讨论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的科研情况目录 |
后记 |
(7)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林业生态工程兴起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
1.1.2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我国林业发展的战略要求 |
1.1.3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黑龙江省林业发展历史性转变的需要 |
1.1.4 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是新时期实现黑龙江省林业发展转变的需要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黑龙江自然环境分析 |
2.1 地貌 |
2.1.1 山区 |
2.1.2 平原 |
2.2 气候 |
2.3 土壤 |
2.4 植被特征 |
3 国外重点林业生态工程 |
3.1 美国"罗斯福工程" |
3.2 加拿大"绿色计划" |
3.3 前苏联"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 |
3.4 法国"林业生态工程" |
3.4.1 法国"林业生态工程"实施背景 |
3.4.2 法国"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 |
3.4.3 法国"林业生态工程"实施效果 |
3.5 北非五国的"绿色坝工程" |
3.6 菲律宾"全国植树造林计划" |
3.6.1 菲律宾"全国植树造林计划"实施背景 |
3.6.2 菲律宾"全国植树造林计划"的实施 |
3.6.3 菲律宾"全国植树造林计划"实施效果 |
3.6.4 菲律宾"全国植树造林计划"实施措施 |
3.7 韩国"治山绿化计划" |
3.7.1 韩国"治山绿化计划"实施背景 |
3.7.2 韩国"治山绿化计划"的实施 |
3.7.3 韩国"治山绿化计划"实施效果 |
4 中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 |
4.1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
4.2 退耕还林(草)工程 |
4.2.1 工程规划 |
4.2.2 建设成效 |
4.3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
4.3.1 工程建设进展 |
4.3.2 工程建设成效 |
4.4 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
4.4.1 沿海防护林成效 |
4.4.2 沿海防护林面临的挑战 |
4.5 三北防护林体系生态工程 |
4.5.1 发展历程 |
4.5.2 建设成就 |
4.5.3 教训 |
4.6 长江流域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
4.6.1 工程规划 |
4.6.2 工程进展 |
4.7 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
4.7.1 工程规划 |
4.7.2 工程效果 |
4.8 全国湿地保护工程 |
4.8.1 工程规划 |
4.8.2 工程进展 |
4.8.3 工程效果 |
5 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5.1 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现状 |
5.1.1 黑龙江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
5.1.2 黑龙江省退耕还林(草)工程 |
5.1.3 黑龙江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 |
5.1.4 黑龙江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及湿地保护工程 |
5.1.5 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科学研究 |
5.2 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6 黑龙江省与国内主要省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对比研究 |
6.1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项目 |
6.2 森林公园建设 |
6.3 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 |
6.4 湿地保护工程建设 |
6.5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经验 |
6.6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
7 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未来发展趋势 |
7.1 可持续发展理论将成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指导原则 |
7.2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目标方针将更加明确 |
7.3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原则将更加丰富 |
7.4 科教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角色将得到强化 |
7.5 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将受到进一步重视 |
7.6 与林业生态工程相关的法规建设将得到加强 |
7.7 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森林生态工程建设将得到加强 |
7.8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速度将加快 |
7.9 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力度将加强 |
7.10 重点水源区林业生态建设将获得重视 |
7.11 森林公园建设力度将加大 |
8 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 |
8.1 总体指导思想 |
8.2 战略指导方针 |
8.3 基本原则 |
8.4 战略目标 |
8.5 战略重点 |
8.6 主要任务 |
8.7 总体布局与重点建设区域 |
8.8 技术途径 |
9 加快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
9.1 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加强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领导 |
9.2 因地制宜,统筹安排,搞好并完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及区域内部规划 |
9.3 增加投入,加大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及其研究的支持力度 |
9.4 加速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努力打造一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 |
9.5 加快科技体制创新,建立新型林业科技创新机制,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强大科技动力 |
9.6 加大研究与推广力度,不断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新良种、新技术、新成果 |
9.7 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科技示范基地和林木种苗与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提高示范辐射效应 |
9.8 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 |
9.9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质量和水平 |
9.10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长效补偿机制,实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社会化 |
9.11 制订和完善政策、措施和法规,加强宣传力度,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 |
9.12 推进林权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激活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内在动力 |
9.13 抓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配套工程,巩固和扩大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成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国内外退耕还林实践与理论研究动态 |
1.4.1 国外退耕还林实践与理论研究动态 |
1.4.2 国内退耕还林实践与理论研究动态 |
1.4.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本研究可能创新点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基础支撑理论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退耕还林的含义界定 |
2.1.2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理论内涵 |
2.1.3 退耕还林可持续性的内涵 |
2.2 退耕还林工程的经济特性 |
2.2.1 市场失灵模型分析 |
2.2.2 退耕还林工程的公共物品属性和外部性理论 |
2.3 退耕还林工程的激励理论 |
2.4 现代公共管理理论 |
2.5 社会林业理论 |
第三章 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草)现状分析 |
3.1 陕北地区区域生态环境概况 |
3.1.1 水土流失和自然灾害频繁 |
3.1.2 林草保存率低,配套措施缺乏 |
3.1.3 水资源短缺 |
3.1.4 人地矛盾紧张 |
3.2 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取得的成就 |
3.2.1 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
3.2.2 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 |
3.2.3 生态示范区建设成效显着 |
3.3 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历史经验 |
3.3.1 与市场机制相衔接 |
3.3.2 与农田建设相结合 |
3.3.3 开展退耕还林还草科学研究 |
3.3.4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
3.3.5 明晰产权,科学管理 |
第四章 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评价及支撑体系构建 |
4.1 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依据、设计思路 |
4.1.1 指标选取的原则 |
4.1.2 评价指标构建的依据 |
4.1.3 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的设计思路 |
4.2 构建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 |
4.2.1 指标的分类 |
4.2.2 指标的确定与解释 |
4.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1 层次分析法 |
4.3.2 构造判断矩阵 |
4.3.3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
4.4 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评价结果 |
4.5 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构建 |
4.5.1 技术支撑 |
4.5.2 经济支撑 |
4.5.3 生态移民支撑 |
4.5.4 政策与工程管理模式创新支撑 |
第五章 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 |
5.1 林业技术的内涵及理论 |
5.1.1 林业技术内涵 |
5.1.2 “现代要素引入”理论 |
5.2 还林还草中的主要技术问题 |
5.2.1 还经济林、生态林、草比例问题 |
5.2.2 造林树种选择配置问题 |
5.2.3 造林技术问题 |
5.2.4 配套技术问题 |
5.2.5 技术使用问题 |
5.3 技术支撑体系的完善 |
5.3.1 改进抗旱造林技术 |
5.3.2 建设技术信息库 |
5.3.3 完善技术应用过程 |
第六章 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支撑 |
6.1 陕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
6.1.1 陕北地区经济水平与农民收入现状 |
6.1.2 经济发展与退耕还林的耦合关系 |
6.2 农业要素变化对可持续退耕的经济支撑分析 |
6.2.1 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6.2.2 劳动力结构现状分析 |
6.2.3 自然资源利用构成指标分析 |
6.2.4 生态环境指标分析 |
6.3 退耕还林(草)条件下陕北农业主导产业的选择 |
6.3.1 农业主导产业确定的原则 |
6.3.2 利用区位商法确定主导产业 |
6.4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退耕还林(草)的支撑作用 |
6.4.1 舍饲畜牧业的作用 |
6.4.2 调整种植业结构布局,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
6.4.3 林业产业化 |
6.4.4 立草(灌)为业 |
6.4.5 利用区域能源工业反哺涉农业 |
6.5 退耕还林(草)经济支撑的保障措施 |
6.5.1 农村能源建设 |
6.5.2 基本农田设施改造 |
第七章 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移民支撑 |
7.1 陕北地区人口分布现状和存在问题 |
7.1.1 人口相对过剩 |
7.1.2 区内分布不平衡 |
7.2 调整人口过剩的必要性和思路 |
7.2.1 调整农村人口的必要性 |
7.2.2 人口调整思路的可行性 |
7.3 人口调整措施 |
7.3.1 实施生态移民 |
7.3.2 发展小城镇,加速城镇化过程 |
7.3.3 实行工矿企业定向招工 |
7.3.4 大办劳务输出 |
第八章 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与工程管理模式创新支撑 |
8.1 退耕还林(草)工程管理属性 |
8.1.1 退耕还林(草)是一项正外部性的生态工程 |
8.1.2 退耕还林(草)工程属于公共管理范畴 |
8.2 政策的协调性 |
8.2.1 相关利益主体间博弈及其协调分析 |
8.2.2 主体政策和配套政策的协调 |
8.3 工程效益的评价和监督 |
8.3.1 工程评价 |
8.3.2 工程监督 |
8.4 退耕还林(草)工程管理的风险 |
8.4.1 投入产出难以量化 |
8.4.2 管理受众多,监督困难 |
8.4.3 政府管理目标的多样化及阶段性 |
8.4.4 多个相关主体,利益协调困难 |
8.5 陕北退耕还林(草)工程管理模式创新与案例分析 |
8.5.1 传统的“户退户管”管理模式解析 |
8.5.2 参与式管理模式与案例解析 |
8.5.3 民营承包管理模式与案例解析 |
8.5.4 科教先导式管理模式解析 |
8.6 退耕还林(草)工程管理有效运行的非正式制度建设 |
8.6.1 正确的舆论导向 |
8.6.2 精简务实的政府 |
8.6.3 加强森林市场培育 |
8.6.4 完善法律保障 |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西部地区“一退两还”后补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基本背景 |
1.1.1 西部地区的生态质量直接影响着东中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
1.1.2 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及其缓贫任务依然繁重 |
1.1.3 以“一退两还”为核心的生态建设进入成果巩固阶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3.1 “一退两还”的内涵 |
1.3.2 生态效益补偿的概念 |
1.3.3 “一退两还”后补偿机制的含义 |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4.1 国内外关于生态重建与缓贫问题研究 |
1.4.2 国内外关于“一退两还”补偿问题研究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数据来源说明 |
1.6 研究假设与内容 |
1.6.1 研究假设 |
1.6.2 研究内容 |
1.7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西部地区实施“一退两还”补偿机制的理论依据 |
2.1 前言 |
2.2 公共物品与外部性理论 |
2.3 自然资源价值理论 |
2.4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 |
2.5 要素禀赋理论 |
2.6 效率与公平理论 |
2.7 制度变迁理论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西部地区“一退两还”补偿机制实施的背景分析 |
3.1 前言 |
3.2 西部地区的基本特点:生态脆弱与经济贫困 |
3.2.1 我国生态脆弱地区的分布状况 |
3.2.2 我国经济落后地区的分布状况 |
3.2.3 西部地区是我国生态脆弱区与经济贫困区的耦合区 |
3.2.4 西部地区经济贫困与生态脆弱的具体特征 |
3.3 西部地区经济贫困与生态脆弱的互动机理 |
3.3.1 PPE怪圈理论 |
3.3.2 脆弱的生态环境是造成西部地区经济贫困的客观条件 |
3.3.3 经济贫困是导致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社会因素 |
3.4 “一退两还”对西部地区发展的作用分析 |
3.4.1 有利于激活农村投资机制,增加当地发展所需的资金投入 |
3.4.2 有利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
3.4.3 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实现农民增产增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西部地区“一退两还”现行补偿机制实施现状分析 |
4.1 前言 |
4.2 西部地区“一退两还”补偿机制的演变 |
4.2.1 早期动员阶段的“一退两还”补偿补偿机制(1949-1998年) |
4.2.2 规范实施阶段的“一退两还”补偿机制(1999年-) |
4.3 西部地区“一退两还”补偿机制实施效果分析 |
4.3.1 公共政策评估理论回顾 |
4.3.2 评价指标的选择 |
4.3.3 短期效果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4 西部退还地区农业一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其评价 |
4.3.5 西部退还地区农业产业的结构效益与竞争力分析 |
4.4 西部地区“一退两还”现行补偿机制的缺陷 |
4.4.1 补偿标准上,高度统一,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 |
4.4.2 补偿期限上,重短期激励,轻长期激励 |
4.4.3 补偿资金来源上,途径单一,缺乏多元化 |
4.4.4 补偿主体上,权责不太明确,中东部受益地区缺位 |
4.4.5 补偿对象上,主体不全面,县级政府缺位 |
4.4.6 补偿方式上,手段单一,缺乏配套的支撑体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西部退还地区新产业结构构建所需时长和资源量的预测 |
5.1 前言 |
5.2 西部地区“一退两还”成果面临的潜在威胁分析 |
5.2.1 研究区概况 |
5.2.2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
5.2.3 退耕农户对“一退两还”政策的认识和态度 |
5.2.4 退耕农户对退耕补偿的看法及未来打算 |
5.2.5 “一退两还”成果面临复耕的威胁 |
5.3 西部地区巩固“一退两还”成果的理论分析 |
5.4 西部退还地区新产业结构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5.4.1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
5.4.2 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变化关系的“EKC”理论 |
5.4.3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5.5 西部退还地区新产业结构评价方法的选择 |
5.5.1 GM(1,1)模型的基本思路 |
5.5.2 GM(1,1)模型的分析步骤 |
5.5.3 数据说明 |
5.6 西部退还地区新产业结构得以构建所需时长的预测分析 |
5.6.1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配置所需时长的预测分析 |
5.6.2 农民脱贫致富所需时长的预测分析 |
5.6.3 结论与政策含义 |
5.7 西部退还地区新产业结构得以构建所需资源量的预测分析 |
5.7.1 农业产业结构实现优化配置所需资源量的预测分析 |
5.7.2 农民实现脱贫致富所需资源量的预测分析 |
5.7.3 结论与政策含义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西部地区“一通两还”后补偿机制的框架设想 |
6.1 前言 |
6.2 “一退两还”补偿的国际经验 |
6.2.1 美国“一退两还”补偿政策概况 |
6.2.2 欧共体国家“一退两还”的补偿政策 |
6.2.3 哥斯达黎加“一退两还”补偿政策概况 |
6.2.4 巴西“一退两还”补偿政策概况 |
6.3 “一退两还”补偿政策的国际经验给西部地区的启示 |
6.3.1 以政府的公共财政支付为主,并引入竞争机制 |
6.3.2 明晰产权,并允许自由转让 |
6.3.3 遵循自愿原则,并依退耕地的生产力及用途实行差别补偿 |
6.3.4 采用多种途径实施“一退两还”补偿 |
6.3.5 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补偿资金的利用效率 |
6.4 西部地区“一退两还”后补偿机制理论框架的构建 |
6.4.1 西部地区“一退两还”的生态环境功能定位与价值分析 |
6.4.2 西部地区“一退两还”过程中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分析 |
6.4.3 西部地区“一退两还”后补偿机制的理论框架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西部地区“一退两还”公共财政补偿途径的优化 |
7.1 前言 |
7.2 优化西部地区“一退两还”生态效益补偿的基本原则 |
7.3 拓展西部地区“一退两还”生态效益补偿主体与补偿对象范畴 |
7.3.1 “一退两还”生态效益补偿主体 |
7.3.2 “一退两还”生态效益补偿对象 |
7.4 调整西部地区“一退两还”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和补偿年限 |
7.4.1 “一退两还”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的确定 |
7.4.2 “一退两还”生态效益补偿期限的确定 |
7.5 完善西部地区“一退两还”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筹集与补偿方式 |
7.5.1 “一退两还”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筹集渠道 |
7.5.2 “一退两还”生态效益补偿方式 |
7.6 下游居民对“一退两还”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的实证分析—以武汉市居民为例 |
7.6.1 研究区域概况及CVM调研过程 |
7.6.2 下游居民生态补偿意愿支付分析 |
7.6.3 结论与政策含义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西部地区“一退两还”市场化补偿途径的实践分析 |
8.1 前言 |
8.2 国内外森林生态效益市场化补偿的实践 |
8.3 以碳汇贸易实现“一退两还”生态补偿的实践分析 |
8.3.1 碳汇贸易产生的背景 |
8.3.2 国际碳汇市场的交易状况 |
8.3.3 开展“一退两还”碳汇贸易的潜力分析 |
8.3.4 开展“一退两还”碳汇贸易的对策建议 |
8.4 以森林水文服务交易实现“一退两还”生态补偿的实践分析 |
8.4.1 国际森林水文服务市场开发的实践 |
8.4.2 我国森林水文服务市场存在的问题 |
8.4.3 开展“一退两还”水文服务交易的几点建议 |
8.5 以生物柴油原料林基地实现“一退两还”生态补偿的实践分析 |
8.5.1 发展生物柴油的意义 |
8.5.2 生物柴油的生产原料分析 |
8.5.3 我国建设林业生物柴油原料林基地的优劣势分析 |
8.5.4 利用“一退两还”建设生物柴油原料林基地的几点建议 |
8.6 本章小结 |
第9章 西部地区“一退两还”后补偿中的支撑体系建设 |
9.1 前言 |
9.2 西部地区“一退两还”后补偿中的后续产业支撑 |
9.2.1 西部地区“一退两还”后续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9.2.2 西部地区“一退两还”后续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
9.2.3 推进后续产业发展的主要思路 |
9.3 西部地区“一退两还”后补偿中的制度支撑 |
9.3.1 优化林(草)业产权制度 |
9.3.2 建立“一退两还”生态服务价值评估制度 |
9.3.3 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
9.4 西部地区“一退两还”后补偿中的政策支撑 |
9.4.1 实施多样化的管护政策 |
9.4.2 完善退还区生活能源供给政策 |
9.4.3 实施缓解退还区人口压力政策 |
9.4.4 全面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政策 |
9.5 西部地区“一退两还”后补偿中的法律支撑 |
9.5.1 构建合理的生态补偿法律体系 |
9.5.2 构建补偿资金管理和监督机制 |
9.6 本章小结 |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全文主要结论 |
10.2 本文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阶段参与课题、发表论文及着作一览 |
附件1 |
附件2 |
(10)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生态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立题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内外退化生态系统重建与生态恢复相关研究进展 |
1.3.2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恢复与重建发展及研究历程 |
1.3.3 退耕还林草工程作用机理 |
1.3.4 林草工程的生态效应 |
1.4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展望 |
1.5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林草工程生态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理论支撑 |
2.1 恢复生态学的缘起与发展 |
2.2 人类干扰与退化生态系统 |
2.2.1 退化生态系统的定义 |
2.2.2 干扰与生态系统退化 |
2.2.3 生态系统退化的过程与特点 |
2.3 生态恢复的理论基础 |
2.3.1 生态恢复的定义 |
2.3.2 退化生态系统生态恢复原理 |
2.3.3 生态恢复的目标与原则 |
2.3.4 退化生态系统生态恢复途径 |
2.3.5 生态恢复的机理 |
2.4 生态恢复过程中的生态效应理论 |
2.4.1 生态恢复的土壤效应研究研究 |
2.4.2 生态恢复的水文效应影响 |
2.4.3 生物环境效应 |
2.4.4 生态恢复的气候效应 |
2.5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6 小结 |
第三章 黄土高原生态系统与干扰因子的相互作用机制和生态退化阶段确定 |
3.1 引言 |
3.2 黄土高原因子触发-响应机制模型设计 |
3.2.1 因子触发-响应机制模型设计依据与作用机理 |
3.2.2 因子触发-响应机制模型的实践价值 |
3.3 黄土高原因子触发-响应机制模型的初步验证 |
3.3.1 验证方案 |
3.3.2 验证指标的选取 |
3.3.3 结果与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黄土高原退化生态系统结构及服务功能定位 |
4.1 区域概况 |
4.1.1 地理位置 |
4.1.2 自然环境特征 |
4.1.3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4.2 黄土高原生态系统 |
4.2.1 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的内涵 |
4.2.2 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的特点 |
4.2.3 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的结构 |
4.3 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
4.3.1 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 |
4.3.2 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的经济功能 |
4.3.3 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的社会功能 |
4.3.4 黄土高原主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框架 |
4.4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对生态服务功能影响的机理及途径 |
4.4.1 植被恢复的水土保持功能的效应机理 |
4.4.2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土壤保育功能效应机理 |
4.4.3 植被恢复对生物多样性的效应机理 |
4.5 小结 |
第五章 黄土高原林草工程植被恢复生态效应 |
5.1 前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试验地自然概况 |
5.2.2 样地选择 |
5.2.3 研究方法 |
5.3 植被恢复的水土保持效应分析 |
5.3.1 不同植被恢复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
5.3.2 不同植被类型水文生态效应研究 |
5.4 植被恢复的土壤保育效应 |
5.4.1 不同植被恢复下土壤物理性质 |
5.4.2 不同植被恢复下的土壤化学性质 |
5.4.3 土壤生物学性质 |
5.5 植被恢复的生物多样性效应 |
5.5.1 物种变化动态 |
5.5.2 植被群落特征 |
5.5.3 植被群落季节波动 |
5.5.4 植被群落物种丰富度 |
5.5.5 不同退耕还林还草植被群落间物种多样性比较 |
5.6 小结 |
第六章 黄土高原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气候效应 |
6.1 前言 |
6.2 基础资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
6.2.1 植被恢复对区域气候环境影响的研究方案 |
6.2.2 局地小气候生态效应观测试验设计 |
6.3 植被恢复的不同尺度气候效应 |
6.3.1 黄土高原植被时间序列变化状况 |
6.3.2 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的空间特征 |
6.3.3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不同尺度气候响应 |
6.4 植被恢复微域小气候生态效应分析 |
6.4.1 近地层大气动力与热力状况的日间变化 |
6.4.2 土壤的水热状况日间变化 |
6.4.3 近地层大气湿度的日间变化 |
6.4.4 人工植被和撂荒植被小气候因素效应强度比较 |
6.4.5 结论与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工程与生态系统交互机理 |
7.1 前言 |
7.2 DPSIR框架模式简介 |
7.3 DPSIR框架模式交互因子作用原理及方法 |
7.3.1 交互因子作用原理 |
7.3.2 方法 |
7.4 基于DPSIR模型的交互作用指标体系构建 |
7.4.1 基于DPSIR模型的林草工程与生态系统交互作用压力指标体系 |
7.4.2 基于DPSIR模型的林草工程与生态系统交互作用状态指标体系 |
7.4.3 基于DPSIR模型的林草工程与生态系统交互作用影响指标体系 |
7.4.4 基于DPSIR模型的林草工程与生态系统交互作用响应指标体系 |
7.5 黄土高原林草工程与生态系统交互作用指标体系应用案例分析 |
7.5.1 案例区概况及林草工程现状 |
7.5.2 数据来源 |
7.5.3 数值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黄土高原退化生态系统阶段诊断 |
8.1.2 黄土高原退化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定位及生态恢复的功能影响机制 |
8.1.3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主要生态效应 |
8.1.4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气候效应 |
8.1.5 黄土高原林草工程与生态系统交互作用机理研究 |
8.2 论文特色与可能创新点 |
8.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西部退耕还林(草)工程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途径的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福利效应研究[D]. 杨均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2]固原市退耕还林的法律制度研究[D]. 马国红. 兰州大学, 2020(01)
- [3]黄土丘陵区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发展研究 ——以安塞县为例[D]. 李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 [4]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D]. 陈芳淼. 中国农业大学, 2013(04)
- [5]陕北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以榆林南部六县为例[D]. 成六三.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1(05)
- [6]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评估及后续制度创新研究[D]. 王孔敬.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0)
- [7]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D]. 孙景波. 东北林业大学, 2009(01)
- [8]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研究[D]. 高海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10)
- [9]西部地区“一退两还”后补偿机制研究[D]. 黄文清. 华中农业大学, 2008(02)
- [10]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生态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D]. 韩新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