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藏高原考察散记(论文文献综述)
李新文[1](2021)在《“两路”精神视角下的青藏公路开路历程》文中指出20世纪50年代,慕生忠在带领2000多名员工历经千难万险修筑青藏公路的过程中,形成了不朽的慕生忠开路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提出的关于"两路"精神的重要论述,十分精辟地阐明了慕生忠开路精神的丰富内涵。慕生忠和他领导的筑路团队,在修筑青藏公路的过程中,积极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艰苦奋斗精神;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英勇斗争精神;默默坚守、甘当路石的无私奉献精神;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团结互助精神,战胜了青藏高原恶劣的地质和气候环境,用七个月零四天实现了青藏公路的全线通车,创造了辉煌的人间奇迹。
徐亮[2](2020)在《海派美术大家哈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哈定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水彩画家也是海派美术传承的典范,他在美术领域的开拓性与美术教学方面皆有显着的贡献与影响。然而囿于当前国内水彩画史及相关理论梳理的完善程度而形成的历史文化记忆的缺失,对水彩画家个案的价值发掘与定位显得尤其模糊不清。由此,本文以海派大家哈定先生为对象而展开研究,将问题置于具体的历史文化情境之中,以哈定的水彩画创作及观念为中心,分别从知识渊源、风格开拓、审美思辨、画室教学这几个层次展开论证,重新评价其独特的学术风貌,还原部分被历史遮蔽的海派美术资源,对中国水彩画学术历史的完善及海派水彩画的发展具有典型价值和贡献。本文的主体结构共分为四个章节(不含绪论部分):一.哈定早期的时代影响与思想渊源,二.哈定绘画风格的突破与贡献,三.哈定的艺术观与绘画精神,四.哈定的教学实践及理论贡献。先从时代视角切入,对哈定早期的时势境遇、群体互动、思想接受进行梳理与考证,从文化根源来探寻哈定后来艺术转向与拓进的“线索”。分析其艺术经验与思想形成的两个源头:一是对中国传统及西方文化的自觉吸收,二是受时势、群体等“他律”因素促动而形成的艺术经验,地域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塑造”作用,并阐释哈定与海派群体的交际中形成趋近的“文化性格”及其所肩负的海派文脉的承传责任。接下来,本文依据各时期节点,着重对哈定的创作风格的演变与突破展开研究,梳理哈定风格转型过程中的三个重要特征,即:“师法自然”的写生性风格、“笔墨融合”的意象风格与“关切人生”的边疆人物风格,并放置于中国当代水彩画发展进程中进行比较与考证,对哈定有意识针对民族化、中西融合、主题性等现代美术发展的关键性命题,而开展的自觉探索进行深入研究。从形式分析的角度来看哈定的作品,无论是哪种风格皆呈现出如罗杰·弗莱[1]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是惰性”的自觉特点,[2]并带有典型的时代烙印,同时显示出哈定打破既定程式在水彩创作上的本土化命题的开拓。在此基础上,本文更进一步解读沉潜于哈定风格表象下的艺术观念,探索作品背后的精神实质。基于哈定的三个重要风格特征,阐释其如何将西方造型语言与传统文化精神相融合,形成独具思辨性的艺术观念,揭示其对传统审美精神及宇宙人生哲理的深切感悟与融通。通过这种逐层递进的论证方式,对哈定艺术风格及观念的价值定位进行综合性评述。此外,本文还对哈定的美术教学展开研究,哈定画室与同期的私人画室群体共同构成建国初期的一个特殊的教育现象,这也是当前海派美术教育研究中被遮蔽的一段历程,通过分析当时美术教育社会化转型背后的文化定位、政策引导与私人画室的美术教育的联动关系,进一步考证哈定在画室创办中所形成的理念与实践方面的价值与成果,分别对哈定的教学模式、教育主张及理念等方面进行研究,总结哈定的美术教学对海派美术教育的贡献。同时哈定当时编写的两本基础理论教材对几代中国美术家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这两本教材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内容设置及理论特点进行考证,帮助我们更深入的认识哈定美术教育的理念及方法价值。综上所述,使我们能够以不同视角,在相应领域获得更进一步的全面而深入认知哈定艺术成就的可能,为当前学界的相关研究做补充,通过探讨哈定在水彩画发展过程中对于语言、融合等艺术问题的突破与思考,并结合对他的教育实践及教育理念的阐释,重新发掘海派美术大家哈定先生的艺术价值与历史定位。
马振华[3](2020)在《晚中新世以来祁连山东段层状地貌及水系演化》文中认为青藏高原的形成是地球历史上最重大的地质事件之一。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以及印度板块向北的持续楔入作用对整个亚洲大陆的地貌、水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青藏高原的形成与隆起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以夷平面、河流阶地为代表的层状地貌面,这些层状地貌面不仅记录了丰富的区域地貌演化信息(是重建地貌发育、演化过程的良好载体),而且层状地貌面具有分布面积广、高度相对稳定等特点,能为确定高原的隆升时间和幅度提供证据。同时河流系统是层状地貌面形成的主要外营力,且河流系统是对构造-气候变化响应非常敏感的地貌单元,因此水系演化研究是地表过程-构造-气候之间的耦合研究的理想切入点。祁连山作为青藏高原北部边界,是高原隆升扩展研究的关键区域,祁连山东段夷平面、河流阶地等层状地貌面序列完整、分布广泛、保存较好,是重建区域地貌演化与隆升历史、探讨水系演化与构造-气候耦合的理想材料。尽管该区域的层状地貌及水系演化研究历史悠久,成果丰富,但是缺乏对完整层状地貌序列的年代学约束,对于水系格局演化过程缺乏系统研究。因此,本文选择祁连山东段达坂山夷平面及区域内大通河和湟水阶地为研究对象,在详尽的野外调查基础上,通过对达坂山夷平面上覆新生代沉积物两个平行钻探岩芯的沉积学和年代学研究,以及区域内大通河和湟水阶地序列、年代学及物源等综合分析,建立了祁连山东段多级层状地貌面的年代框架,重建了区内大通河、湟水的物源变化,探讨了祁连山东段晚新生代以来构造-地貌-水系演化过程以及水系演化对构造-气候的耦合响应。获得以下主要结论和成果:(1)祁连山东端达坂山夷平面厚层风化壳上覆沉积物于8.1–7.5 Ma开始接受河流环境沉积,6.7–6.4 Ma开始堆积风成红粘土,表明8 Ma以前祁连山东端达坂山地区经历了较长时间构造相对稳定的夷平时期,达坂山夷平面于8 Ma停止发育,6.5 Ma加速隆升。根据由夷平面、河流阶地构成的完整层状地貌面序列的高程及年代框架,重建了6.5 Ma以来的区域下切速率历史,揭示祁连山东端达坂山地区晚中新世以来经历了阶段性加速隆升过程。而祁连山东端隆起时间晚于祁连山西段及中段,指示新近纪祁连山构造活动存在向东扩展过程。(2)大通河在下游八宝川盆地河桥段发育有8级阶地,其中最高阶地形成年代为1081 ka;大通河在中游门源盆地发育有5级阶地,其形成年代分别为424 ka(T5)、243 ka(T4)、130 ka(T3)、14 ka(T2),T1形成于全新世;湟水在民和段发育有10级阶地,其形成年代分别为1405 ka(T10)、1081 ka(T9)、866 ka(T8)、621 ka(T7)、424 ka(T6)、337 ka(T5)、243 ka(T4)、130 ka(T3)、14 ka(T2),T1形成于全新世。大通河河桥段阶地序列物源在T6与T5以及T3与T2之间发生了两次显着变化,指示1100 ka大通河主要流经下游白垩系及新生代红层区域,此后大通河不断溯源侵蚀,于620–420 ka贯通门源盆地,并在130–60 ka袭夺现今门源盆地以上流域。大通河流域数字地貌形态分析显示黑河与大通河分水岭一直向大通河一侧迁移,具有未来黑河袭夺大通河上游流域的趋势。湟水民和段T10以来阶地物源未发生明显变化,指示1400 ka之前湟水已切穿老鸦峡、溯源至湟水中上游地区,使古湟水东流。(3)湟水、大通河阶地的形成是构造-气候耦合作用的结果,气候变化决定了河流阶地的形成时间,而构造隆升为河流的长期下切提供了驱动力与空间,合适的地表隆升速率是阶地形成的必要条件。大通河及祁连山内其他河流的演化过程证明,更新世以来祁连山的不断隆升控制了大通河1100 ka以来纵向河不断发育的过程,当山体隆升速率大于横向河侵蚀速率时,将迫使河流偏转,纵向河发育;随着山体进一步隆升,由于与周边地形高差不断增大,增强了横向河的侵蚀能力,使得横向河切穿山体,袭夺纵向河。而气候变化决定了水系重组发生的时间,在暖湿的间冰期,降水的增多和大量冰雪融水加大了河流的侵蚀能力,促进了水系重组。
张双智,杜常顺[4](2019)在《近代青海考察记及调查资料考述》文中研究指明晚清时期,庄俊元、阔普通武、裴景福、康敷镕等官员因公或遣戍西宁,将在青海亲历见闻记录下来,形成了最早的考察记。北洋政府时期,青海隶属甘肃省。周希武、林兢、杨希尧、曹瑞荣等人因事调查,更深入地考察青海。由于军阀征战、中央力量不足、内地人不重视西北等因素,尚没有成规模的团体活动,数量还是不足。九一八事变后,政府和国人都重视西北大后方开发和建设,青海也备受关注,中央机构、官员、记者、学者纷纷到青海考察和学术调查,发表上百种考察行记、调查报告、文章。很多学者都受过现代科学训练,运用田野调查、比较、仪器勘测、个案分析等方法,记录了青海海拔、气候、民族、人口、宗教、经济、教育、民俗、畜牧、地理、地质等,配以表格、地图、照片,提供了青海社会的全方位资料,对民族、边疆、地理、农牧等学科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青海调查与着述发表的时间与14年抗战基本是同步的,有鲜明的时代气息。
赵海燕[5](2019)在《《格萨尔》身体叙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格萨尔》作为活态文化,书写文本与口头演述是其流传的两种主要方式,同时也是史诗文本内外两种重要的叙事形式。身体叙事作为《格萨尔》文本中身体崇拜的一种特殊的叙事策略与叙事形式。一方面是对神话叙事的一种延续,在英雄史诗中原始思维与文化模式继续发挥着作用;另一方面,英雄史诗作为神话置换变形的产物,又是挣脱神话思维向诗性思维转化的一种尝试与变异。因此,《格萨尔》中的身体既具有社会历史的属性,又展示出文化的特征,同时又带有权力的印记,是集自然身体、社会身体与文化身体于一体的复合身体。身体叙事可以通过一个文本来完成,同时也可以通过一种演述活动来实现,演述活动中艺人的亲身传播与具身操演,既是对藏民族部落社会的历史化呈现,同时也是藏民族诗性思维的体现。论文以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作为研究对象,以身体叙事作为本论文的切入点,拟以《格萨尔》书写文本与《格萨尔》口述活动作为主要的研究范围,从不同维度考察《格萨尔》文本与口述传统中身体叙事的特征,从而揭示身体叙事作为《格萨尔》文本内外叙事策略的多重价值与启示。论文主要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正文部分共五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缘由与研究意义,首先对论文中涉及到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作了界定与说明,其次对本论文中运用的核心理论“身体叙事”做了概念辨析与内涵厘定。在此基础之上梳理了论文的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对论文的研究思路与逻辑框架进行说明。第一章“《格萨尔》文本中身体叙事的历史维度”,本章通过考察身体在时间之维与空间之维交织缠绕着的历史面向,从历史对身体的规约与身体对历史的超越两个方面,考察《格萨尔》中身体与历史之间的复杂关系,最终梳理出《格萨尔》中身体叙事的基本路向。第二章“《格萨尔》文本中身体叙事的文化维度”,本章从身体叙事的文化维度入手,分析《格萨尔》中自然身体向文化身体转化的过程,并从身体意识与身体形象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格萨尔》中文化身体生成的根源,最后通过考察《格萨尔》中文化身体的多重象征,揭示《格萨尔》中身体形象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第三章“《格萨尔》文本中身体叙事的权力维度”,本章以身体叙事的权力维度为基点,通过概述《格萨尔》中两性身体的权力关系与权力表现,考察他者视野中女性身体的被动状态,最后分析《格萨尔》中女性身体主体意识缺失的内外部因素,进而指出特定社会历史与社会形态中权力对身体的威压。第四章“《格萨尔》口述传统中身体叙事的表演维度”,本章借助表演理论的相关知识,以作为口述传统的《格萨尔》作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格萨尔》作为口传文学在表演理论视域中身体叙事的特征及其功能。首先概述《格萨尔》作为口传文学的叙事特征,并对表演理论视域中《格萨尔》身体叙事的阐释可能进行了说明。然后梳理了《格萨尔》演述类型与演述特征,接着对《格萨尔》演述活动中身体叙事的具体形式与叙事状态进行分析,最后总结《格萨尔》演述活动中身体叙事的功能。第五章“《格萨尔》身体叙事的价值与意义”,本章将着重从审美、文化以及文学三个层面,揭示《格萨尔》身体叙事的多重价值与意义。首先从身体外在美与强健身体的书写两个方面,梳理史诗中展现出的特定历史时期藏族先民的审美意识与审美理想,进而揭示史诗将人作为审美对象的价值与意义。然后从宗教与伦理两个方面,分析《格萨尔》身体叙事所蕴含的文化意义。最后从文学传统与人学角度,分析《格萨尔》身体叙事策略对于藏族文学传统与人的本质意义的启示。结语部分,主要梳理了中西方文学视域中身体叙事的走向,同时总结《格萨尔》文本内外身体叙事呈现出的身体样态与身体意蕴,指出这一蕴含着藏族社会结构、文化形态以及审美内涵的身体主体,将作为藏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重述神话思潮的推动下继续建构在民族文化的核心地带。
李亚锋[6](2018)在《滇藏怒江通道之历史演变考察》文中研究指明2009年以来,随着从云南丙中洛至西藏察瓦龙段公路的修通,滇藏怒江线成为一条热门进藏线路。早在从怒江进入西藏的公路修通以前,该条线路就已经在发挥作用,并已经有了比较长的历史。完整的滇藏怒江线应该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从怒江外进入贡山的道路,二是从贡山进入西藏察瓦龙的道路,其全线贯通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
刘芬良[7](2018)在《晚新生代金沙江下游段地貌演化与河谷发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金沙江为我国第一大河长江的上游河段,全长约2300 km,在青藏高原东部与澜沧江、怒江沿横断山纵向岭谷区并行南流,至云南省石鼓镇,急转折向东北,形成着名的长江第一弯,其后横穿平缓宽广的云南高原,最终在四川省宜宾市与岷江汇合后注入长江。对于金沙江形成演化过程的研究可谓卷帙浩繁,但迄今为止,其发育模式和形成时代问题仍存在较大的争议。究其原因,除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外,不同学者所采用的方法和证据不同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鉴于侵蚀循环理论自十九世纪被W.M.Davis提出以后一直是长尺度地貌演化研究的主要范式,夷平面被认为是区域地貌演化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可为现代河谷发育的时空起点提供约束。同时一条河流的近代地质历史主要反映在河谷地貌及相关沉积中,如河流阶地、洪积扇、盆地沉积、堰塞湖相沉积等,对其详细研究可以反演河谷的发育历史,同时可以提取丰富的构造活动与气候变化信息。本文以夷平面、河流阶地和古堰塞湖相沉积等主要研究载体,对金沙江下游段流域地貌的演化与现代河谷的发育过程进行了探讨,初步结论如下:(1)基于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利用模糊逻辑方法,在ArcGIS系统下通过对四个地貌参数即坡度、曲率、地形粗糙度和相对高度进行综合分析,建立了夷平面识别的模糊逻辑隶属度函数:当地形坡度而言在0o10o之间时,隶属度为100%;10o30o时,隶属度随坡度增加在区间100%0%内线性减小。当曲率在-1 m-1-0.2 m-1或0.2 m-11 m-1之间时,隶属度100%和0%之间随着曲率的变化而成线性变化,当在-0.2 m-10.2 m-1之间时,隶属度为100%。当地形粗糙度指数在0 m80m之间时,隶属度为100%,而在120 m300 m时,隶属度随粗糙度指数值增加线性递减,取值区间为100%-0%。当相对高度?250 m时,隶属度为100%,在60m250 m之间时,隶属度随相对高度变化而线性变化,取值区间为0%100%。(2)基于上述地形参数与夷平面隶属度函数之间的关系,对研究区分布的夷平面进行识别,发现隶属度大于80%且面积大于0.4 km2的区域与野外调查和Google Earth识别的典型夷平面相吻合。这些夷平面共由1764个斑块组成,总面积约占研究区的9.2%,同时,斑块的数量随着斑块面积的增加呈指数递减,符合地形被水系切割的分形特征。这些夷平面的海拔高度主要位于2000-2500 m之间,整体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但其高程与区域坡度、高差之间均无明显关系,说明这些残余地形面可能是过去同一期夷平面被后期构造变形和水系切割结果,它们的顶层与分水岭平面相一致,切割了其先不同时代的地层,以及部分地段保存着深厚的风化壳和地势不整合等夷平面特征。(3)通过地形剖面和河道纵剖面分析,表明在金沙江下游部分河段普遍发育保存着三级夷平面。其中,最高级夷平面就是上述大区统一的主夷平面,分布在河谷间地、宽谷或盆地之间的山顶部位。较低两级夷平面主要沿金沙江干流和部分支流河谷分布,它们是河流下切过程中形成的宽谷面即部分准平原或剥蚀面。在永仁—会理地区,这三级夷平面的高程分别位于2300-2000 m,1800-1600 m、1500-1400 m。基于对非均衡河道裂点之上古河道纵剖面重建,可以推断河谷至今的下切量分别为960 m,670 m和450 m。结合区域侵蚀速率、沉积速率、盆地沉积年代等分析对比研究,推测这三级夷平面解体的时代分别在3.45 Ma、2.25Ma和1.45 Ma前后。目前现代金沙江的河谷系统是其后在夷平面之上侵蚀下切的结果。(4)金沙江河谷内阶地序列保存很差且不连续,而湖相沉积广泛发育。基于电子自旋共振(ESR)和光释光(OSL)等测年技术,发现这些河流阶地和堰塞湖相沉积都形成于1.89 Ma以来,说明金沙江现代河谷出现的时代不晚于早更新世早期。同时,以昔格达组代表的湖相沉积从高到低逐渐变得年轻,表明它们主要是在河流下切过程中滑坡堵塞河道后所形成的堰塞湖相沉积,具有明显的期次特征,而非一次性古大湖的沉积体系。(5)河谷的形成发育详细记录了河流系统对区域构造与气候变化的响应过程。如发育较窄且不连续的阶地序列与广泛分布的堰塞湖相沉积,共同指示了第四纪期间该区构造运动十分活跃,在此背景下滑坡堵江等灾变事件时有发生,使河流系统难以达到均夷状态。同时,频繁的气候变化通过改变河流的流量、泥沙等水沙关系从而控制河流的侵蚀或堆积作用,而河流下切阶地形成主要发生在冷至暖转型时段。但堰塞湖相堆积阶地的形成发育更为复杂,是对河道-坡面耦合系统的复杂响应。
梁艳[8](2017)在《海峡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书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海峡两岸生态文学中以"水"为主要书写对象的作品。"水"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喜欢书写的角色。近年来,在生态文学作品中关于"水"的书写也成一时之盛。水世界是浩瀚庞大的,又是千姿百态的。从大洋大海、江河湖泊,到山泉小溪、池塘潭井,"水"以"主人公"的身份出现在一些生态文学作品中,并成为最重要的书写对象,这是此类生态文学作品与传统山水田园文学作品的不同之处。传统文学中"水"常常以自然背景出现,或是烘托情景气氛抒发作家情感,或是作为重要的叙事线索展开故事情节,但是生态文学中的"水书写"专门以大江、大河、海洋等为书写对象,将"水"作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重要成员,给予其生态伦理的关怀,且从人与自然等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的高度来观照江河、湖泊、海洋等水体的生命状态和存在价值。因而生态文学作品对于"水"的书写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文学作品的全新样态。"上善若水",水是一切生命存在的基础,水是大地母亲哺育人类的乳汁。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天一生水"的思想。水对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对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重要性,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当下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从森林到草原,从陆地到海洋,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土地、沙石等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污染,"水"当然亦不能幸免。生态文学中关于"水"的书写正是生态问题在文学中的反映。因此本文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希望能够通过系统的梳理,勾勒出海峡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世界"的大体样貌,为孕育中华民族的江河、湖泊以及海洋绘画出一幅多视角、全方位、立体多面的文学画像。如果以"水"为主线对两岸生态文学研究进行观察、梳理,可以发现大陆和台湾生态文学研究虽取得了优异成果,但是对于生态文学中"水书写"的系统论述和专门着述还没有见到。大陆有学者专门对生态文学中的森林、草原、土地等自然要素作过重点研究,也有学者对个别"河流书写"文本作过分析,但是系统、全面考察生态文学中以"水"为书写对象的研究着述还是一个空白,更不用说以"水书写"为主线,将大陆和台湾生态文学进行整合对比研究,就更是一个陌生的领域。两岸生态文学对"水"的关注和思考铸就了诸多优秀文学文本,也出现了多位以"河流书写"和"海洋书写"而享誉文坛的作家,这为本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生态文学资源。就研究对象的时限,鉴于海峡两岸相对自觉的生态文学创作大致均在1980年代以后展开,本研究将研究范围确定在此时间点之后。论文除绪论、结语外,共分为四个篇章,以下是全文的整体架构:"绪论"交待了选题缘由、研究概况以及论文的理论支撑和研究路径。目前,全球范围内严重的"水"生态危机是此次选题的现实缘由,两岸生态文学中大量的"水书写"作品为本研究提供了文本基础。在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生态伦理学等理论支撑下,本研究还采用了社会学、生态批评和文献分析等方法,通过文本细读来整合对比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书写"。第一章对生态思想的起源发展与精神内涵进行梳理和解析,并从中归纳出关于"水"的生态思想。中西方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本章力图从古代生态思想中汲取营养,为今天思索"人与自然"、"人与水"的关系带来启发。西方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存在两种对立的思想,一是人与自然共生的"阿尔卡迪亚模式",另一种是人为自然立法的"帝国模式"。而中国自古以来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就比较和谐,"天人合一"是中国生态思想的核心。在对待"水"的问题上,中国古人有着明显的"水崇拜",这对今天我们如何"亲水"、"爱水",与"水"和谐相处,实现"天人合一的诗意栖居"具有重要思想启迪。第二章在海峡两岸生态文学创作整体框架中描绘"水书写"的大体样貌。首先对两岸生态文学创作情况进行梳理,从中选择"水"书写的经典作品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大陆的生态文学创作经历了从"浅绿"到"深绿"的转化。"浅绿色"生态文学是"浅层次"的生态思考,仍然站在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上。"深绿色"则是从深层生态学的角度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台湾生态文学创作则经历了从激情"呐喊"到冷静"观察"的过程。而且台湾的生态文学创作中出现了本土化和可视性等特点。一些作家对"土地伦理"的思考引发了当地社区环境自治等行为。生态文学文本也融文字与绘图于一体,呈现出"可视性"的特点。对于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书写",通过比较发现:大陆的"水书写"主要关照了 "大江大河",而台湾在"海洋书写"方面则成绩斐然。"一方水土一方人",河流与家园有着天然的联系。大陆的"河流书写"有着浓厚的"家园情结"。从生态角度来讲,保护河流就是守卫家园。台湾四面环海,"海洋书写"较之于大陆更为活跃,同时海岛环境使台湾的"海洋书写"带有"向海而生"以及"生存与挑战"的色彩。第三章写"江河之水"。江河是大地的血脉。对大江大河的生态书写,大陆较之于台湾更令人瞩目,不但出现了如《额尔古纳河右岸》、《江河并非万古流》、《长江传》等优秀作品,而且还有像徐刚、哲夫这样专注于大江大河书写的作家。本章以徐刚和哲夫的作品为研究重心,主要分析"河流书写"中的"河流"形象,并从生态整体观的高度关注河流生态,追问河流存在的伦理价值。河流书写中"河流"形象经历了从"孕育者"到"受难者"的转变,而河流作为"施暴者"形象已越来越模糊,曾经的滔滔江水如今枯萎断流,河流不仅丧失"施暴"的能力,其生命力也消耗殆尽。河流有没有生命?如何尊重和保护河流的生存权?人类修建"水利"工程等行为能否首先保证河流的基本生态安全?这些都是值得拷问的生态哲学以及人与自然的存在问题。河流与家园密切相关,从生态视角来看,保护河流就是守卫家园,因此"河流书写"中的"地缘情结"和"家园意识"非常明显。江河之外,湖泊之水也单独作为一节来研究,杨志军的《环湖崩溃》在生态性与文学性的融合上、在"荒原精神"与"人定胜天"的对决中,都是值得探讨的生态哲学和美学问题。第四章写"海洋之水"。在对比研究中发现,台湾的"海洋书写"较之于大陆更加出彩,因而本章主要对台湾生态文学中的海洋书写进行分析。寻找海洋书写中的生态意识,既是生态文学与海洋文学的高度契合,也是一种整合与越界,有学者称之为"蓝色批评"。台湾生态文学作家廖鸿基和夏曼·蓝波安的作品具有浓厚的生态意识,是海洋生态文学作品中文学性和生态性兼备的优秀作品。这两位作家是台湾生态文学和海洋文学高度契合的标志性作家,也是跨界研究的"明星"作家,但是二人的作品却风格迥异。廖鸿基笔下的大海是"讨海人"的家园和战场,里面所写到的风俗习惯往往是汉族的习性。而夏曼·蓝波安是台湾原住民作家,他笔下的大海是达悟族的大海,作品讲述的是达悟族的风俗习性和传统文化。虽然他们创造了截然不同的海洋文学意象,但对海洋生态保护都持严肃关注的态度,作品中均蕴含着丰富的海洋生态思想。尤其是达悟族"取而不贪"的海洋生态意识,对于今天保护海洋生态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结语"从海峡两岸生态文学中"水书写"所展示的"江河湖泊受难图"和海洋污染图景中受到启示。的确,作为生命之源的"水"处于生态危机之中,而人类又如何能够安然自保?这无疑是值得思考的重大现实问题。我们人类只有遵循生态整体观思想,给予"水"以"命运共同体"意义上的伦理关怀,高度尊重其生存的权利,人与自然、人与水才能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诗意栖居"才能真正实现。
陶亚玲,常宏[9](2017)在《长江第一湾附近构造作用下的河流地貌演化》文中提出长江第一湾的成因及时间是长江水系和青藏高原东南缘构造作用及水系发育演化史上的重要科学问题,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关于第一湾的形成有袭夺说和非袭夺说2种观点,且分歧一直持续至今。长江的东西贯通经历了漫长的地质过程,这段历史的重建,需要时间和空间上可靠地质证据和年代数据的印证与约束。随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方法用于研究长江发育演化过程,使得时空上和不同方法间的对比研究成为了可能。
高小强[10](2017)在《甘青传统民居地理研究》文中认为传统民居是指按照传统方式建造的具有地域性或民族性特征,供家庭或家族居住使用的民间建筑。随着农村传统生产方式的改变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新的建筑材料和样式的简单应用,传统民居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逐渐消失,民居的趋同性逐渐代替了差异性,以致出现“千村一面”的情况。传统民居作为历史沧桑的见证,承载着民族的文化记忆,对于研究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和不同民族的生活习俗具有重要意义。加强传统民居地理的研究,可为今天传统村落的保护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有益借鉴。甘青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地带,地貌形态复杂,民族多样,传统民居类型也呈现多样化。以往的研究多从建筑学、民俗学、美术学等角度,以现存典型民居作为个案研究,整个区域的民居类型及地理分布不甚明确。本文以整个甘青地区的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时间段侧重清至民国时期,在空间上以现今行政区划为基础,将甘青地区分为河西、陇中、甘南、陇南、陇东、河湟、柴达木、青南八大区域。在研究方法上,借助历史文献、当代文献、考察资料中对甘青地区传统民居的记载,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入手,结合建筑学、地理学、民俗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调查,对每个区域各区县的传统民居进行逐一复原;其次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对各区域传统民居的结构特征、类型分布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最后依据建筑材料、建筑形制、屋顶形式、居住主体等要素,抽取具有中观、宏观地理显示度的民居类型,按照地理区划原则划分传统民居文化区,并探讨其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历史时期,甘青地区的主体民居有帐房、碉房、窑洞、板屋四大基本类型。帐房是游牧民族的主要民居形式,随着少数民族由游牧转向定居,出现了帐房和各种房屋并存的局面。碉房由汉代的“邛笼”发展而来,形似碉堡,具有很强的防御功能,主要分布在青南高原的班玛、玉树等地。陇南白龙江流域曾是羌族的生活地,在宕昌、武都、舟曲等地至今仍存在与碉房形制相似的“羌楼”。窑洞主要分布在甘肃东部,六盘山是窑洞和房屋民居的一条人文分界线。陇山以西、渭河上游地区,早期林木茂盛,居民多修建板屋。魏晋南北朝时期,土墙板屋开始出现。明代后期,土木瓦房开始成为当地的主体民居。2.甘青地区曾作为中原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争夺的前沿阵地,为防范边患,在官方倡导下,河西、河湟、陇中、陇东等地修建了大量堡寨,形成了堡寨聚落。但随着大一统王朝的出现,堡寨的防御性功能减弱,变成村堡或废弃。但这种防御性堡寨影响深远,民国时期,由于地方社会不稳定,村民自发组织修建集体堡寨,作为临时居所。堡寨也影响到传统民居的形制,河西地区在嘉峪关以东民众多夯筑高大宽厚的土墙,在院落内修建墩、角楼等附属建筑用于了望,形成堡寨式民居。青海东部河湟地区的“庄窠”民居也是堡寨式民居的变体。陇东、陇中的有些地方则在院内大门的一侧修建小高房,用于了望,防御功能明显。3.传统民居的建造通常受到自然环境、建筑材料和技术、社会环境、移民等因素的影响,一般遵循“因地制宜、因材致用”的原则,不同人群都尽可能地利用自然条件,营造适合自身的人居环境。人群的迁移和交往可引起文化特性的传播,从而影响到民居的形制和建筑特征。甘青地区“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格局,同一区域传统民居的外部特征虽呈现出很大的相似性。但由于受历史文化、建筑民俗、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民族的民居在建造流程、内部布局和装饰风格等方面存在差异,形成独具特色的民居风格。4.以建筑材料和形制作为主要分类指标,传统单幢类民居的类型可分为窑洞、土房屋、碉房、帐房四大基本民居类型。其中窑洞可分为靠山窑、地坑窑和箍窑;土房屋可分为土木平房、土木石瓦房、土木板瓦房、土木茅草房和土木瓦房;碉房分为石碉房和羌楼;帐房分为帐篷、蒙古包和毡房;此基础上还可以继续细分,但民居类型划分参照的指标很难统一,且随着民居类别的增多,会出现交叉重复叠加区,各类民居的分布边界就会越来越模糊。按照地理区划原则对甘青地区的传统民居分为农耕窑房区和游牧帐房区两大区。
二、青藏高原考察散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藏高原考察散记(论文提纲范文)
(1)“两路”精神视角下的青藏公路开路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一、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艰苦奋斗精神 |
二、发扬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英勇斗争精神 |
三、发扬默默坚守、甘当路石的无私奉献精神 |
四、发扬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团结互助精神 |
(2)海派美术大家哈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课题来源 |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 文献综述 |
四 研究方法及视角 |
五 创新点 |
第一章 经验与接受:哈定早期的时代影响与思想渊源 |
1.1 时势语境及文化经验 |
1.1.1 时代前奏——民国文艺思潮的激荡 |
1.1.2 海派美术的群体镜像与城市性格 |
1.1.3 哈定的初步探索与海派的现代锋芒 |
1.2 思想源流与知识结构 |
1.2.1 传统渊源:家学氛围下的智识启蒙 |
1.2.2 西学师承:张充仁对哈定的风格及思想影响 |
1.2.3 博采众长:哈定对西画传统的自觉接受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融合与超越:哈定绘画风格的突破与贡献 |
2.1 蓄力期——“十七年”阶段哈定的风格探索 |
2.1.1 时代新生:“师法自然”的写生风格架构 |
2.1.2 主题性试验:60年代工农兵题材的“折衷” |
2.2 面向传统的融汇: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传统意象风格 |
2.2.1 由外而内:师法自然至“澄怀”意象 |
2.2.2 笔墨融汇:哈定反观传统的意象风格形式 |
2.3 实现“民族风格”——后期边疆写实人物的真正价值 |
2.3.1 哈定80年代现实题材创作的形成与定位 |
2.3.2 西藏讲学——探寻题材的关键之旅 |
2.3.3 哈定对水彩写实人物的风格开拓与贡献 |
2.3.4 哈定边疆写实人物题材的绘画语言及技巧突破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感悟与融通:哈定的艺术观与绘画精神 |
3.1 反观于传统的绘画精神与理念 |
3.1.1 关于自然表象与“实在”的认知与转化 |
3.1.2 “以心感物”的方式 |
3.2 哈定的主要艺术理法与运用 |
3.2.1 哈定关于形式美法则的论断 |
3.2.2 对“气韵”理法的转化 |
3.3 对佛学精神的体悟与融汇 |
3.3.1 引禅入道——以出世精神修艺术“本真” |
3.3.2 从“画之逸”至“宇宙人生”的转换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方法与理念:哈定的教学实践及理论贡献 |
4.1 哈定的社会教学实践兼及沪上美术教育 |
4.1.1 沪上私人画室与社会化美术教育 |
4.1.2 哈定画室的办学沿革 |
4.1.3 哈定画室的教学思想与方法 |
4.2 哈定的两部教材及影响 |
4.2.1 理论设置与方法研究 |
4.2.2 两本教材的社会效应 |
4.3 哈定在上海美专的教学活动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哈定艺术年表 |
附录二: 哈定手稿摘录 |
附录三: 哈定现存作品名录(水彩、油画) |
附录四: 哈定教材发行表 |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晚中新世以来祁连山东段层状地貌及水系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1 层状地貌面成因 |
1.2.1.1 夷平面 |
1.2.1.2 河流阶地 |
1.2.2 层状地貌面年代学研究 |
1.2.3 水系格局演化研究方法 |
1.2.3.1 地质地貌学方法 |
1.2.3.2 物源示踪方法 |
1.2.3.3 历史记录与现代观测 |
1.2.3.4 数字地貌参数与模拟研究 |
1.2.4 祁连山东段层状地貌与水系演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工作量与创新点 |
1.4.1 论文工作量 |
1.4.2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质概况 |
2.1.1 构造 |
2.1.2 研究区地层 |
2.2 自然地理概况 |
2.2.1 地貌特征 |
2.2.2 气候植被 |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实验分析 |
3.1 层状地貌面年代学研究方法 |
3.1.1 磁性地层学 |
3.1.1.1 基本原理 |
3.1.1.2 样品采集与测试 |
3.1.2 生物地层学 |
3.1.3 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 |
3.2 环境代用指标研究方法 |
3.2.1 粒度 |
3.2.2 元素地球化学 |
3.3 水系演化研究方法 |
3.3.1 物源分析方法 |
3.3.2 数字地貌参数 |
第四章 达坂山夷平面与年代学研究 |
4.1 达坂山夷平面特征 |
4.2 夷平面上沉积物特征与沉积演化 |
4.2.1 岩性特征 |
4.2.2 沉积演化阶段划分 |
4.3 生物地层学 |
4.4 磁性地层学 |
4.4.1 岩石磁学测试结果与分析 |
4.4.2 古地磁测试结果与分析 |
4.4.3 磁性地层划分与地层年代 |
第五章 大通河、湟水阶地序列与年代学研究 |
5.1 大通河八宝川盆地阶地序列与年代 |
5.1.1 阶地序列与阶地分布 |
5.1.2 最高级阶地(T8)年代 |
5.1.2.1 古地磁样品采样与测试 |
5.1.2.2 磁性地层年代与T8阶地年代 |
5.1.3 东岸T3阶地年代 |
5.2 大通河门源盆地阶地序列与年代 |
5.2.1 阶地序列与阶地分布 |
5.2.2 阶地年代学研究 |
5.3 湟水民和段阶地序列与年代 |
5.3.1 阶地序列 |
5.3.2 阶地年代学研究 |
第六章 大通河、湟水水系演化 |
6.1 大通河、湟水流域概况 |
6.2 大通河水系演化历史重建 |
6.2.1 碎屑锆石U-Pb年龄 |
6.2.1.1 潜在源区碎屑锆石U-Pb年龄分布特征 |
6.2.1.2 河桥阶地序列碎屑锆石U-Pb年龄分布特征 |
6.2.2 重矿物组合 |
6.2.3 砾石岩性成分 |
6.2.4 现代大通河水系演化历史 |
6.3 大通河水系未来演化趋势分析 |
6.4 湟水水系演化 |
第七章 讨论 |
7.1 晚新生代祁连山东段地貌演化 |
7.2 晚新生代祁连山东段的隆升 |
7.2.1 祁连山的向东扩展 |
7.2.2 祁连山东段的加速隆升 |
7.3 祁连山东段河流演化对构造-气候的耦合响应 |
7.3.1 河流阶地的形成与构造-气候的耦合 |
7.3.2 造山带水系演化与构造-气候的耦合 |
7.3.2.1 构造对水系演化趋势的控制 |
7.3.2.2 气候变化对水系重组时间的控制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图索引 |
附录二 表索引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近代青海考察记及调查资料考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 清末至北洋时期的青海考察行记 |
二 1930、1940年代青海考察与调查报告 |
(一)考察行记 |
(二)团体调查报告 |
三 关于青海的论文和报刊 |
(5)《格萨尔》身体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二、选题的研究范围与理论基础 |
三、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选题的思路与逻辑框架 |
第一章 《格萨尔》文本中身体叙事的历史维度 |
1.1 《格萨尔》中身体的历史面相 |
1.2 《格萨尔》中身体与历史的关系 |
第二章 《格萨尔》文本中身体叙事的文化维度 |
2.1 《格萨尔》中文化身体的生成 |
2.2 《格萨尔》中文化身体形成的根源 |
2.3 《格萨尔》中文化身体的多重象征 |
第三章 《格萨尔》文本中身体叙事的权力维度 |
3.1 《格萨尔》中男性/女性的权力关系 |
3.2 《格萨尔》中他者视野下的女性身体 |
3.3 《格萨尔》中女性身体主体意识的缺失 |
第四章 《格萨尔》口述传统中身体叙事的表演维度 |
4.1 《格萨尔》口述传统与表演理论 |
4.2 《格萨尔》演述类型与演述特征 |
4.3 《格萨尔》演述活动中的身体叙事 |
4.4 《格萨尔》演述活动中身体叙事的功能 |
第五章 《格萨尔》身体叙事的价值与意义 |
5.1 《格萨尔》身体叙事的审美价值 |
5.2《格萨尔》身体叙事的文化意义 |
5.3 《格萨尔》身体叙事的文学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格萨尔》研究重要文献目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滇藏怒江通道之历史演变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滇藏怒江通道发展简述 |
二内地至怒江峡谷贡山段道路的形成及变迁 |
三贡山丙中洛到西藏察瓦龙段的道路变迁 |
四结语 |
(7)晚新生代金沙江下游段地貌演化与河谷发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青藏高原及其周缘夷平面的研究进展 |
1.2.1 夷平面的定义与争议 |
1.2.2 夷平面的级数及其时代 |
1.3 青藏高原周缘水系演化的研究进展 |
1.4 青藏高原周缘河谷发育的研究进展 |
1.5 选题依据与拟解决问题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大地构造与地质概况 |
2.2 地貌概况 |
2.2.1 流域地貌概况 |
2.2.2 河谷地貌特征 |
2.3 气候与植被特征 |
第三章 金沙江下游地区夷平面的分布特征及其地貌学意义 |
3.1 夷平面的识别 |
3.1.1 模糊逻辑的原理和夷平面识别的步骤 |
3.1.2 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与处理工具 |
3.1.3 地貌参数选取与计算 |
3.1.4 隶属度转换函数的建立 |
3.1.5 隶属度的转换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
3.1.6 夷平面隶属度阈值确定 |
3.2 金沙江下游地区夷平面的形态特征和空间展布 |
3.2.1 夷平面的面积分布特征 |
3.2.2 夷平面的形态统计特征 |
3.2.3 与Clark等(2006)提取的古地貌面进行对比 |
3.2.4 夷平面的空间展布特征 |
3.2.5 夷平面的变形及其构造指示意义 |
3.3 金沙江下游地区夷平面级数分析 |
3.3.1 地形剖面分析 |
3.3.2 河道纵剖面分析和裂点识别 |
3.3.3 金沙江下游地区夷平面级数探讨 |
3.4 金沙江下游地区夷平面形成时代探讨与区域对比 |
3.4.1 古河道纵剖面重建和下切量计算 |
3.4.2 金沙江下游地区夷平面形成时代探讨 |
3.4.3 金沙江下游地区夷平面与其他区域的对比 |
3.5 晚新生代金沙江下游地区长尺度地貌过程 |
第四章 金沙江下游段河流阶地、湖相沉积及河谷发育 |
4.1 测年方法及原理 |
4.1.1 光释光测年 |
4.1.2 电子自旋共振测年 |
4.2 金沙江下游段河流阶地、湖相沉积及其形成年代 |
4.2.1 其宗至虎跳峡镇段 |
4.2.2 中江街至涛源段 |
4.2.3 观音岩至拉鲊段 |
4.2.4 龙街段 |
4.2.5 小江口至巧家段 |
4.3 以昔格达组为代表的湖相沉积的成因探讨 |
4.4 金沙江下游段河谷的形成时代与地貌发育模式 |
4.4.1 金沙江下游段河谷形成时代 |
4.4.2 金沙江下游段河谷的发育模式 |
4.5 金沙江下游段河谷地貌发育对区域构造和气候变化的响应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索引 |
表索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海峡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从自然生态到生态文学 |
第二节 生态文学及"水书写"研究现状 |
一、生态文学、环境文学与自然书写 |
二、大陆生态文学及"水书写"研究 |
三、台湾生态文学及"水书写"研究 |
第三节 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与重点 |
一、理论基础与方法 |
二、研究重点与创新 |
第一章 生态思想的精神内涵及其"水崇拜" |
第一节 中西生态思想资源 |
一、西方:人与自然的和谐、对立与反思 |
二、中国:"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 |
第二节 生态思想中的"水崇拜" |
一、天一生水 |
二、人水合一 |
第二章 两岸生态文学创作与"水书写" |
第一节 不断深化与拓新的两岸生态文学 |
一、大陆:从"浅绿"到"深绿" |
二、台湾:由"呐喊"到"观察" |
第二节 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世界" |
一、大陆:绿色与河流 |
二、台湾:生存与海洋 |
三、两岸"水世界":色调变奏与比较 |
第三章 大陆生态文学中的"河流书写" |
第一节 "河流书写"中的"河流"形象 |
一、从"孕育者"到"受难者" |
二、"施暴者"形象 |
三、河流书写的"地缘情结" |
第二节 大江大河的悲歌——以徐刚、哲夫作品为中心 |
一、焦灼:河流生命的追问 |
二、反思:河流悲剧的根源 |
三、期盼:河流与家园共荣 |
第三节 湖泊山泉的呜咽——以《环湖崩溃》为例 |
一、生态性与文学性 |
二、"人定胜天"与"荒原精神" |
三、荒原是"谜" |
第四章 台湾生态文学中的"海洋书写" |
第一节 生态文学与海洋文学的契合 |
一、生态、海洋与蓝色批评 |
二、海洋文学中的生态意识 |
第二节 从讨海人到护鲸者——以廖鸿基海洋文学作品为中心 |
一、作为土地与战场的海洋 |
二、"跨界的友谊"与生命意识 |
三、海洋环保与海洋文化思考 |
第三节 海洋朝圣者——以夏曼·蓝波安作品为例 |
一、海岛地理与别样的海洋文化符码 |
二、泛灵信仰与现代性的对抗 |
三、从"身体写作"到"人类学家"的反思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长江第一湾附近构造作用下的河流地貌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理地质概况 |
2 长江第一湾成因之争 |
3 古金沙江泄口及古河道 |
4 第一湾形成时间之争 |
5 金沙江中上游沉积物研究 |
5.1 阶地沉积物 |
5.2 湖相沉积物与金沙江重组 |
6 第一湾成因研究的问题及展望 |
(10)甘青传统民居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 国内关于传统民居的相关研究 |
(二) 甘肃传统民居的相关研究 |
(三) 青海传统民居 |
三、研究对象 |
四、基本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甘青传统民居形成的自然基础与历史演变 |
第一节 自然基础 |
一、地貌 |
二、气候 |
三、水文 |
四、建筑材料 |
第二节 历史演变 |
一、先秦至南北朝时期 |
二、隋唐宋元时期 |
三、明清民国时期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河西地区的传统民居 |
第一节 河西地区传统民居的类型 |
第二节 嘉峪关以东的堡寨式民居 |
一、堡寨式民居的形成与发展 |
二、堡寨式民居内部特点 |
三、影响堡寨式民居的因素 |
第三节 嘉峪关以西的低院落民居 |
一、低院落民居的形成与特点 |
二、影响低院落民居的因素 |
第四节 河西地区游牧民族的帐房民居 |
一、藏族、裕固族的帐篷 |
二、蒙古族的蒙古包 |
三、哈萨克族的毡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陇中地区的传统民居 |
第一节 陇中地区各县域传统民居的地理分布 |
一、兰州市的传统民居 |
二、白银市的传统民居 |
三、平凉市(庄浪县、静宁县)的传统民居 |
四、定西市的传统民居 |
五、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传统民居 |
第二节 陇中地区传统民居的类型 |
一、堡寨 |
二、土木平房 |
三、高房子 |
四、窑洞 |
五、土木茅草房 |
六、土木瓦房 |
七、土木楼房 |
第三节 影响陇中地区传统民居的因素 |
一、天然林木 |
二、人工造林 |
三、水资源 |
四、宗教信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甘南地区的传统民居 |
第一节 甘南地区传统民居的类型及分布 |
一、帐篷 |
二、碉房 |
三、板屋 |
四、窝棚 |
五、土木楼房 |
第二节 甘南地区传统民居的地域特色 |
一、因地制宜:依坡而建的合院式二层楼房 |
二、土平屋顶:多功能的生产生活平台 |
三、就地取材:“外不见木、内不见土(石)” |
四、风俗习惯的影响:民居内部格局的差异 |
五、宗教的影响:居“经幡”之中和“神山”之下 |
六、生产方式的差异:定居与游牧文化“共生” |
七、定居者的追忆:“浪帐房”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陇南地区的传统民居 |
第一节 陇南地区各县域传统民居的地理分布 |
一、天水市的传统民居 |
二、陇南市的传统民居(附:舟曲县) |
第二节 陇南地区传统民居的类型 |
一、板屋 |
二、土木瓦房 |
三、土木楼房 |
四、羌楼 |
五、窑洞 |
六、土木石板房 |
七、土木茅草屋 |
第三节 影响陇南传统民居的因素 |
一、地形因素 |
二、气候因素 |
三、建筑材料 |
四、经济因素 |
五、传统文化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陇东地区的传统民居 |
第一节 陇东地区的传统民居概况 |
第二节 陇东地区窑洞的类型及分布 |
一、靠崖式窑洞(靠山窑) |
二、下沉式窑洞(地坑窑) |
三、坡崖式和下沉式相结合窑(半明半暗窑) |
四、箍窑(砌筑式窑) |
五、窑洞的选址 |
六、窑洞的形制及布局结构 |
七、影响窑洞民居的因素 |
第三节 陇东地区其他形制的民居 |
一、防御性民居 |
二、合院式房屋民居 |
三、华亭县——陇东窑洞和陇中房屋的分界区 |
四、影响合院式房屋的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河湟地区的传统民居 |
第一节 河湟地区传统民居的地理分布 |
一、湟水流域西部地区的传统民居 |
二、湟水流域东部地区的传统民居 |
三、黄河流域区的传统民居 |
四、河湟地区传统民居的类型及分布 |
第二节 合院式土木平房——庄窠 |
一、庄窠释义 |
二、庄窠的建造流程 |
三、庄窠的内外布局 |
四、土木平屋 |
五、影响庄窠的因素 |
第三节 土木二层平顶楼房——篱笆楼 |
一、篱笆楼的建筑特点与营造技艺 |
二、篱笆楼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柴达木地区的传统民居 |
第一节 柴达木盆地的传统民居 |
一、蒙古包 |
二、帐篷 |
三、庄窠 |
四、影响柴达木盆地传统民居的因素 |
第二节 海南台地区的传统民居 |
一、帐篷 |
二、蒙古包 |
三、庄窠 |
第三节 环青海湖及海北祁连山地区的传统民居 |
一、环青海湖地区的传统民居 |
二、海北祁连山区的传统民居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青南高原的传统民居 |
第一节 青南高原的帐房民居 |
一、帐篷 |
二、蒙古包 |
第二节 青南高原的碉房民居 |
一、碉房与碉楼名实辨析 |
二、碉房的选址及分布 |
三、碉房的外部特征与内部构造 |
四、影响碉房的因素 |
五、土屋民居 |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甘青传统民居的分类与区划 |
第一节 甘青传统民居的分类 |
一、甘青传统民居类型划分的讨论 |
二、甘青传统民居的综合分类 |
第二节 甘青传统民居的地理区划 |
一、传统民居区划的基本原则 |
二、传统民居的区划指标 |
三、甘青传统民居地理区划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四、青藏高原考察散记(论文参考文献)
- [1]“两路”精神视角下的青藏公路开路历程[J]. 李新文.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2)
- [2]海派美术大家哈定研究[D]. 徐亮. 上海大学, 2020(03)
- [3]晚中新世以来祁连山东段层状地貌及水系演化[D]. 马振华. 兰州大学, 2020(01)
- [4]近代青海考察记及调查资料考述[J]. 张双智,杜常顺.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2019(02)
- [5]《格萨尔》身体叙事研究[D]. 赵海燕. 西北大学, 2019(01)
- [6]滇藏怒江通道之历史演变考察[J]. 李亚锋.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2018(03)
- [7]晚新生代金沙江下游段地貌演化与河谷发育研究[D]. 刘芬良. 兰州大学, 2018(11)
- [8]海峡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书写”[D]. 梁艳. 山东大学, 2017(08)
- [9]长江第一湾附近构造作用下的河流地貌演化[J]. 陶亚玲,常宏. 地球科学进展, 2017(05)
- [10]甘青传统民居地理研究[D]. 高小强.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