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北及云南部分地区土壤放线菌物种多样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徐道龙[1](2021)在《西鄂尔多斯荒漠6种珍稀植物菌根及共生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文中指出西鄂尔多斯荒漠被誉为内蒙古高原和亚洲中部植物特有属的分布中心。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等珍稀植物以不同的生存策略适应了这里干旱贫瘠的生境。探索这些植物的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共生生物学特征、菌根结构、植物根内和根际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及其它微生物的多样性,对揭示这些植物的生物地理分布和对恶劣环境的适应机制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本研究以珍稀和特有分布的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霸王(Sarcozygium xanthoxylon)、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绵刺(Potaninia mongolica)和半日花(Helianthemum songaricum)等灌木类植物群落、植物根系与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广泛收集研究区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数据,分析群落物种组成和菌根特征,在此基础上借助形态分类学、高通量测序技术等多重分析方法,研究植物根系的AM菌根共生生物学特征以及AM真菌和微生物的多样性,最后借用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分析土壤因子对AM真菌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对研究区植物群落状况进行调查发现,群落中植物共有11科22属27种,其中菊科占物种数22.22%,禾本科占物种数14.81%,蒺藜科占物种数11.11%。通过对多样性指标分析发现,样地群落多样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四合木核心区样地>杭锦旗巴拉贡样地>棋盘井样地>千里山样地。2)蒺藜科的三种植物四合木、白刺和霸王植物根系没有发现丛枝结构,但有泡囊和菌丝结构,其中四合木和霸王根段上还有微菌核(microsclerotia)特化结构。绵刺植物的AM菌根结构极为典型,发育了泡囊、丛枝等结构。在半日花植物根段上除了发现泡囊、胞间菌丝和微菌核等结构外,还有深色有隔内生真菌菌丝特化结构。沙冬青植物根段上有胞间菌丝、泡囊和菌丝圈等结构。除此之外,通过测定优势植物菌根侵染率发现,AM真菌更偏好于与油蒿(Artemisia eriopoda)、沙生针茅(Stipa glareosa)、蒙古葱(Allium mongolicum)和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这些植物共生。3)依据土壤中AM真菌无性孢子的形态学特征,从6种植物根际土壤分离鉴定出AMF孢子形态物种8属25种,包括Acaulospora、Claroideoglomus、Diversispora、Funeliformis、Glomus、Rhizophagus、Septoglomus和Scutellospora属;其中G.hyderolabadensis、Sep.constrium、Sep.deserticola、A.spinosa和R.intraradices等为优势菌群;通过对这些植物根际土壤孢子密度、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统计,结果发现不同植物根际AMF群落组成和多样性不同,由高到低依次为半日花(BRHS)>白刺(Nts)>沙冬青(SDQS)>绵刺(MCS)>霸王(Sxs)>四合木(Tms)。4)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6种植物根系AMF、细菌和真菌遗传多样性,结果如下:(1)六种植物根系测得OTU(Optical Transform Unit)可注释6科9属29种AMF,包括Glomus、Rhizophagus、Septoglomus、Claroideoglomus和一些未鉴定种属,其中G.aggregatum、R.intraradices、Sep.deserticola为优势种。分析表明,六种植物根系AM真菌物种多样性和相对丰度各不相同,由高到低的顺序是绵刺(MCR)>半日花(BRHR)>四合木(Tmr)>沙冬青(SDQR)>白刺(Ntr)>霸王(Sxr)。(2)注释的真菌类群包括Agaricomycetes、Dothideomycetes、Sordariomycetes和Eurotiomycetes等,四合木、白刺和半日花根系Sordariomycetes丰度最高,其相对丰度分别是52.07%、29.07%和22.91%。真菌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为0.791-3.153,Simpson指数为0.081-0.674,物种多样性由高到低依次为BRHR>Ntr>SDQR>MCR>Sxr>Tmr。(3)六种植物根系细菌物种多样性注释纲水平上包括:Cyanobacteria、Actinobacteria、Gammaproteobacteria、Alphaproteobacteria和Acidobacteria。半日花、沙冬青和绵刺根系中Actinobacteria丰度较高,分别占29.94%、47.27%和36.59%。细菌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为2.053-5.864,Simpson指数为0.007-0.446,物种多样性由高到低依次为BRHR>SDQR>MCR>Tmr>Ntr>Sxr。5)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测定了6种植物根际AMF、真菌和细菌遗传多样性(1)六种植物根际土壤测得164个OTU,6科10属32种AMF,Glomus、Rhizophagus、Septoglomus、Claroideoglomus和一些未鉴定种属;其中G.aggregatum、R.intraradices、Sep.deserticola、C.claroideum为优势种;不同植物根际土壤中AMF种属的相对丰度均不同。AMF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为1.56-2.67,Simpson指数为0.664-1.234,物种多样性由高到低依次为Sxs>BRHS>MCS>Nts>SDQS>Tms。(2)注释六种植物根际土壤中真菌的纲水平主要有Dothideomycetes、Sordariomycetes、Saccharomycetes、Eurotiomycetes、Tremellomycetes和Pezizomycetes等。不同植物根际土壤中真菌的丰度差异各不相同。四合木、霸王、沙冬青和绵刺根际土壤中Dothideomycetes丰富度均最高。真菌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为3.186-4.115,Simpson指数为0.036-0.117,多样性由高到低依次为BRHS>Sx>MCS>Nts>SDQS>Tms。(3)从纲水平注释六种植物根际土壤中细菌种类主要包括Cyanobacteria、Actinobacteria、Gammaproteobacteria、Alphaproteobacteria和Acidobacteria等。四合木、霸王和半日花根际土中Alphaproteobacteria丰度最高。细菌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为1.928-5.632,Simpson指数为0.038-0.335,多样性由高到低依次为BRHS>MCS>Sxs>Tms>Nts>SDQS。6)六种植物根际土壤p H值介于8.01-9.06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珍稀植物生长的土壤环境偏碱性。土壤中总氮含量介于0.174-0.273mg/g,总磷含量介于0.170-0.233 mg/g,有机质含量介于3.342-7.212 mg/g。半日花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绵刺,两者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植物根际土壤易提取球囊霉素(EGG)含量为0.319-0.389 mg/g,总球囊霉素(T-GRSP)的含量为0.323-0.347 mg/g,植物种间差异不显着(P>0.05)。7)微生物多样性和土壤因子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总氮和有机质直接积极地影响细菌和真菌多样性。AMF的遗传多样性与不同土壤因子的相关性表现不同,速效磷(AP)、有效钾(TK)、有机质(OM)和p H是影响AMF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AMF形态物种丰富度与土壤含水量和土壤酶活性均呈显着正相关(P<0.01)。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与碱性磷酸酶、有机质、总氮含量和总磷含量呈正相关(P<0.01),细菌群落与p H值、铵态氮含量、总磷和酸性磷酸酶含量呈正相关(P<0.01)。综合形态分类学和分子生物学两种鉴定方法获得的结果可知,西鄂尔多斯荒漠植物普遍存在与AM真菌共生的现象,六种主要的珍稀植物根内和根际土壤中都具有丰富的AMF多样性,且随植物种类不同呈现丰富的变化。土壤微生物(AMF、细菌和真菌)与这些植物共生及其与土壤因子的相互作用是荒漠植物适应干旱贫瘠环境的重要特征。因此,深入开展荒漠珍稀植物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可为荒漠珍稀植物的保护及利用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刘迪[2](2021)在《两个盐湖亚区部分盐湖放线菌资源勘探与抗菌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盐湖作为高盐的特殊生态环境,蕴藏着丰富的放线菌,具有从中发现新结构活性化合物的潜力,是获得药物的重要来源。本研究对通辽嫩江盐湖亚区及西藏盐湖亚区部分盐湖来源样品中放线菌资源开展了勘探,研究了可培养放线菌的多样性、稀有性、新颖性以及抗菌活性,为新抗生素发现奠定了基础。研究的对象为:从内蒙古通辽嫩江盐湖亚区4个盐湖采集的8份盐湖土壤样品;从西藏盐湖亚区5个盐湖获得的7份盐湖土壤样品。研究的方法为:1)采用纯培养方法,针对风干后的土样,采用5种分离培养基,2种p H,运用稀释涂布法和划线法,分离纯化放线菌;2)通过PCR扩增,获得纯菌株的16S r RNA基因并进行同源性比对,进而分析放线菌多样性;3)通过排重,选取代表性菌株进行24孔深孔板发酵,发酵液离心后,得到的上清液作为抗菌活性评价的测试样品;4)选择6种病原菌为检定菌,通过牛津杯法开展放线菌菌株发酵液的抗菌活性评价。结果为:1)从8份来自通辽嫩江盐湖亚区的4个盐湖土壤样品中,共分离纯化得到324株放线菌菌株,分布于9个目16个科25个属,链霉菌属(Streptomyces)菌株共86株,占所有放线菌菌株的27%,为放线菌优势菌属;其次是拟诺卡氏菌属(Nocardiopsis)菌株48株,占15%;涅斯捷连科氏菌属(Nesterenkonia)菌株43株,占13%,为该盐湖生境的相对优势菌属;并分离到种类丰富的微球菌科放线菌;2)从7份来自西藏盐湖亚区5个盐湖的土壤样品中,共分离纯化得到523株放线菌菌株,分布于6个目13个科27个属,链霉菌属(Streptomyces)菌株共169株,占所有放线菌菌株的32%,为放线菌优势菌属;其次是考克氏菌属(Kocuria)菌株64株,占12%;节杆菌属(Arthrobacter)菌株61株,占12%,为该盐湖生境的相对优势菌属;也分离到种类繁多的微球菌科放线菌;3)从分离得到的放线菌菌株数目和物种多样性来看,PYG培养基在所用的5种分离培养基中的分离效果最佳;4)12株菌株16S r RNA基因序列相似性较低(<98.70%),其中的潜在新物种率较高。选取2株相似率较低的放线菌进行克隆,所得结果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菌株T17a6-2极有可能为柠檬酸球菌属(Citricoccus)新种菌株,S24c1-8极有可能为厄氏菌科(Oerskoviaceae)新属菌株;5)从通辽嫩江盐湖亚区选取72株放线菌进行发酵培养并开展抗菌活性评价,其中17株菌的发酵产物对至少一株检定菌表现出抗菌活性,阳性率为23.6%。从西藏盐湖亚区选取90株放线菌进行抗菌活性评价,其中33株菌的发酵产物对至少一株检定菌表现出抗菌活性,阳性率为36.7%。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通辽嫩江盐湖亚区与西藏盐湖亚区中不仅拥有大量放线菌资源,而且发现并获得稀有和新颖放线菌几率较大,具有从中发现新抗生素的潜力。
武睿[3](2021)在《驯化栽培甘肃贝母对茬口的选择及其适应机理》文中指出甘肃贝母(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是川贝母的基原植物之一,为珍稀濒危野生药用植物,野生抚育和驯化栽培是保护物种多样性的唯一途径。本研究在高寒区定向培育马铃薯(MLS)、蚕豆(CD)、油菜(YC)、当归(DG)和撂荒(LH)茬口基础上,对野生甘肃贝母驯化栽培3年,系统研究了不同生长年限甘肃贝母通过物候和生长对茬口的选择和生态适应策略,以及土壤微生态与其物候、生长发育及鳞茎产能的内在联系,旨在探寻甘肃贝母驯化栽培的优异茬口,这对合理配置资源,培育优质甘肃贝母均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归纳如下:1.与LH茬相比,DG和CD茬口土壤含水量、p H、水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着提高,容重降低。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土壤含水量和容重增大,但p H降低。驯化第3年,各茬口土壤水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均降低,但全钾、K+、Na+和Cl-含量均相对稳定。与LH茬相比,CD茬显着提高了土壤蔗糖酶、脲酶、磷酸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各茬口均在旺长期土壤酶活性达最高值。2.甘肃贝母驯化前DG茬土壤基础细菌丰富度(Sobs)最大,而建植后不同年限CD茬细菌多样性(Shannon)和丰富度(Ace)均最高;CD、YC和DG茬真菌Shannon和Sobs指数在驯化第2年均最大。各茬口土壤主要优势细菌群落相对较稳定,其相对丰度依次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优势真菌丰度依次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毛霉菌门(Mucor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放线菌门丰度与容重、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正相关;变形菌门丰度与土壤含水量、水解氮和脲酶、磷酸酶活性呈正相关。子囊菌门丰度与有机质、p H、脲酶活性呈正相关;毛霉菌门丰度与土壤容重和土壤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正相关。3.与LH茬相比,DG和CD茬口甘肃贝母叶片和鳞茎SOD和POD活性显着增强。叶片MDA含量和SOD、POD、CAT活性均高于鳞茎。叶片SOD和POD活性均在旺长期达最高值,而CAT活性在出苗期和倒苗期达最高值;鳞茎SOD、POD和CAT活性均在倒苗期达最高值。各茬口叶片的三种酶活性均在驯化第3年达最高值。各茬口根系TTC活性依次为DG>LH>CD>MLS>YC,并均在第3年达最高值。4.甘肃贝母鳞茎腐烂病随生长年限的增加而加重。对3年生病原物分离鉴定获得F1、F2、F5和F6 4个菌种(Accession:MH917682,MH917683、MH917686和MH917687),其中F2和F5为主要致病菌,致病率分别高达95.0%和94.8%。综合形态和DNA分析,确定F1、F2、F5和F6分别为粉红螺旋聚孢霉(Clonostachys rosea)、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三线镰刀菌(Fusarium tricinctum)和淡色生赤壳菌(Bionectria ochroleuca),F1为F6的无性型。F5菌丝生长和产孢最适温为25℃,而F2菌丝生长和产孢最适温分别为25℃和30℃。F5的最适p H为8、菌丝致死温度为56℃,而F2分别6和61℃。F2和F5最适碳源为蔗糖和葡萄糖,最适氮源均为硝酸钠。50%多菌灵对F2和F5的毒力最强,EC50为0.01 mg﹒m L-1,其次为75%百菌清和80%代森锰锌。5.各茬口甘肃贝母出苗返青和倒苗均呈“慢-快-慢”动态趋势,出苗率依次为DG>CD>LH>YC>MLS,LH茬口倒苗最早,但茬口间不显着。与1年生相比,2、3年生返青和倒苗时间分别提前12 d和20 d。然而,返青率均逐年降低,发病率显着提高。3年生各茬口发病率依次为MLS(5.58%)>DG(4.69%)>YC(2.55%)>LH(2.22%)>CD(1.97%)。各茬口生物碱含量随生长年限增加而提高,第3年各茬口生物碱含量依次为DG(0.135%)>CD(0.130%)>LH(0.125%)>YC(0.122%)>MLS(0.119%)。6.基于多种指标的隶属度分析,各茬口综合因子排序依次为CD(0.84)>DG(0.57)>LH(0.52)>YC(0.38)>MLS(0.18)。综上所述,驯化栽培甘肃贝母通过物候和生长发育调控其对茬口的适应策略,CD、DG及LH茬口可优化其根际微生态,协同促进其生长发育和内在品质的转化积累,增强抗逆性,减轻病害发生,可有效提高驯化成效。本研究提出适宜甘肃贝母驯化栽培的优异茬口及其微生态调控机制,可为甘肃贝母资源的可持续化保护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莫平[4](2021)在《锰矿、锑矿区构树根际土壤和不同部位放线菌多样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生物被称为植物的第二基因组,构树-微生物协同是构树适应不良环境的重要机制。当前关于构树微生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根际土壤及内生细菌,较少关注放线菌。放线菌作为重要的微生物类群,其群落结构和多样性随环境影响因子的变化规律是否与细菌一致或者具有独特的规律?在重金属胁迫条件下,构树不同部位放线菌生物多样性是否会发生改变?为解决上述科学问题,明晰构树根际土壤和不同部位放线菌多样性,解释构树适应环境的机制以及放线菌在构树抵抗重金属胁迫中可能作用,本研究以湖南湘潭锰矿、湖南冷水江锡矿山和湖南长沙采集的构树根际土壤、根、叶和果实为材料,采用传统的分离培养和高通量测序对放线菌的多样性及其环境因子对其影响进行研究,并以湖南长沙为对照。结果如下:(1)不同生境构树根际土壤放线菌多样性①采用高通量测序,从湖南湘潭锰矿、湖南冷水江锡矿山和湖南长沙构树根际土壤中,共检测到放线菌有6个纲、28个目、58个科、134个属和229个种。湖南长沙根际土壤放线菌Shannon指数、Sobs指数和Chao指数最高,湖南湘潭锰矿次之,湖南冷水江锡矿山最低。湖南长沙构树根际土壤放线菌群落与矿区(湖南湘潭锰矿和湖南冷水江锡矿山),存在显着差异(P<0.05);然而湖南湘潭锰矿和湖南冷水江锡矿山,两者间的根际土壤放线菌群落组成相似。根际土壤理化因子对放线菌群落的影响是速效钾>有效磷>钾>缓效钾>镍;根际土壤重金属含量对放线菌群落的影响是含水率>有效铜>汞>有效锰>铁>镍>镉。②采用传统的分离培养,从构树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85株不同的放线菌,15个属。其中从湖南湘潭锰矿、湖南冷水江锡矿山和湖南长沙的构树根际土壤中,分别得到27株(6个属)、34株(6个属)和24株放线菌(13个属),链霉菌属(Streptomyces)为优势菌群。有抑菌效果的菌株和含有抗生素合成酶基因的数量是湖南冷水江锡矿山>湖南长沙>湖南湘潭锰矿。其中菌株T44T分离于湖南长沙构树根际土壤,采用多相分类确定其为新物种。(2)不同生境构树根内生放线菌多样性①采用高通量测序,从不同生境构树根中,检测到放线菌属于7个纲、32个目、59个科、115个属和197个种。湖南长沙根内生放线菌Shannon指数、Chao指数和Sobs指数>湖南冷水江锡矿山>湖南湘潭锰矿。湖南长沙的构树根内生放线菌群落与矿区(湖南湘潭锰矿和湖南冷水江锡矿山),存在显着差异(P<0.05);然而湖南湘潭锰矿和湖南冷水江锡矿山,两者间的根内生放线菌群落组成相似。重金属含量对放线菌群落的影响是有效铜>镉>锌>汞>铜>有效铅。②采用传统的分离培养,从构树根中分离得到34株不同的放线菌,属于9个属。其中从湖南湘潭锰矿、湖南冷水江锡矿山和湖南长沙的构树根中,分别得到10株(4个属)、19株(5个属)和5株(4个属)。湖南湘潭锰矿和湖南冷水江锡矿山根中优势菌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而湖南长沙的优势菌为拟诺卡氏菌属(Nocardiopsis)。有抑菌效果的菌株和含有抗生素合成酶基因的数量是湖南冷水江锡矿山>湖南湘潭锰矿>湖南长沙。菌株Gen01T分离于湖南冷水江锡矿山构树根中,采用多相分类确定其为新物种。(3)不同生境构树叶内生放线菌多样性①从不同生境构树叶中,检测到放线菌属于6个纲、30个目、55个科、96个属和150个种。湖南长沙叶内生放线菌alpha指数(Sobs、Shannon、Chao和Ace指数)最高,其次是湖南湘潭锰矿,最后是湖南冷水江锡矿山。三个不同生境的构树叶内生放线菌群落组成相似。重金属对放线菌群落影响是有效锰>有效铜>铅>铜>有效锌>镉>镍>有效铅。②采用传统的分离培养,从构树叶中分离得到33株不同的放线菌,属于8个属。其中从湖南湘潭锰矿、湖南冷水江锡矿山和湖南长沙的构树叶中,分别得到13株(3个属)、8株(3个属)和12株(4个属),链霉菌属(Streptomyces)为优势菌群。有抑菌效果的菌株和含有抗生素合成酶基因的数量是湖南湘潭锰矿>湖南长沙>湖南冷水江锡矿山。菌株GY16T分离于湖南长沙构树叶中,采用多相分类确定其为新物种。(4)不同生境构树果实内生放线菌多样性①从不同生境的构树果实中,检测到放线菌属于6个纲、24个目、53个科、97个属和147个种。湖南长沙构树果实内生放线菌的Sobs指数和Chao指数>湖南湘潭锰矿>湖南冷水江锡矿山。三个不同生境的构树果实内生放线菌群落组成相似。重金属对放线菌群落影响是镉>有效铜>有效铅>铜>有效锰>铅>镍>有效锌。②采用传统的分离培养,从构树果实中分离得到26株不同的放线菌,属于6个属。其中从湖南湘潭锰矿、湖南冷水江锡矿山和湖南长沙的构树果实中,分别得到14株(3个属)、5株(2个属)和7株(3个属),链霉菌属(Streptomyces)为优势菌群。有抑菌效果的菌株是湖南湘潭锰矿(12株),其次是湖南冷水江锡矿山(5株),最后是湖南长沙(4株)。含有抗生素合成酶基因(PKS Ⅰ、PKS Ⅱ和NRPS)的菌株是:湖南湘潭锰矿(8株)>湖南长沙和湖南冷水江锡矿山(3株)。综上,本研究系统的研究了3个不同生境的构树根际土壤、根、叶和果实之间的放线菌的分布情况,以及环境因子对其的影响。为构树的种植、推广提供了基础,与此同时为植物根际和内生放线菌的研究乃至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和丰富的材料。
禄亚洲[5](2021)在《大花黄牡丹生态适应性及濒危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花黄牡丹(Paeonia ludlowii(Stern et Taylor)Hong)为西藏特有濒危植物,生存条件苛刻,为丛生灌木,较耐寒,喜温和气候。大花黄牡丹主要分布在林芝市米瑞乡至山南市隆子县狭长的河谷地带,为探究其生态适应性,本研究先调查收集不同产地的地理数据,并采集所有野生产地的土壤样本测定土壤理化性质,检测土壤微生物,以米瑞乡居群为代表检测其内生菌,并通过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研究其种群遗传特性,然后预测其潜在分布区,探究大花黄牡丹对环境的适应情况。然后通过种子代谢组学研究和种胚培养试验,侧面解析其濒危机制。该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10个大花黄牡丹产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均很丰富,全磷含量中等,土壤全钾含量中等或较缺乏,土壤碱解氮含量均很丰富,土壤速效磷含量很丰富或较为丰富,速效钾含量较丰富、中等或较缺乏。10个大花黄牡丹产地的土壤肥力较为丰富,适宜野生大花黄牡丹的生长,且野生大花黄牡丹已经适应了土壤钾含量的相对缺乏。土壤理化性质是影响土壤酶活的主要因素。并且,土壤理化性质和地理特征直接影响着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异同。此外,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丰富度会随着野生居群的地理位置、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活的差异而发生改变,表明大花黄牡丹野生居群通过调控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丰度来适宜不同的生态环境。(2)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和子囊菌纲(Sordariomycetes)作为大花黄牡丹组织内生真菌和根际土壤真菌的标志类群,并且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和子囊菌纲(Sordariomycetes)具有一定重要的药用价值,因此内生真菌与大花黄牡丹的药用功能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有益菌属假单孢菌属(Pseudomonas)在大花黄牡丹根、叶、花和果实中的含量较少,甚至在茎中不含有,因此我们预测由于内生生防菌的丰富度较低或者缺失,从而导致大花黄牡丹抗逆能力较弱,这有可能是大花黄牡丹濒危的原因之一。(3)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表明10个大花黄牡丹野生居群可聚类为5个类群,分别为隆子县知能村类群、隆子县普玉村类群、隆子县三安曲林乡类群、雅鲁藏布江北岸类群和雅鲁藏布江南岸类群。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山南类群相比,林芝类群的群体遗传多样性较高,并且山南类群和林芝类群之间存在高度水平的分化,即林芝类群通过提升自身的群体遗传多样性,从而提高自身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提升其在环境中的竞争力。(4)西藏东南部、四川西部和云南北部少数地区为大花黄牡丹在我国的适宜分布区。等温性、海拔、最冷季节平均温度、最干月份雨量、土壤含黏土量、11月份的月平均温度、12月份的月平均温度和1月份的月平均温度等生态因子主导着大花黄牡丹在我区的分布。(5)大花黄牡丹去胚种子主要代谢产物为黄酮类和酚酸类化合物,种皮和胚乳中的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的含量均相对较高。大花黄牡丹种皮和胚乳所合成的黄酮类、酚酸类、萜类以及生物碱类代谢物可能通过互相作用,产生自毒作用,抑制其种胚萌发,从而导致自然条件下大花黄牡丹种子萌发率降低,这有可能是大花黄牡丹濒危的原因之一。(6)大花黄牡丹种皮和胚乳中确实含有影响大花黄牡丹种胚萌发的化感物质(自毒物质),这些物质通过相互作用,明显抑制了种胚萌发。大花黄牡丹人工栽培过程中最好起垅育苗和移栽,冬季补充适宜水分即可,夏季(雨季)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定期补充有机肥并除草松土,方可实现其人工栽培。
谢文达[6](2020)在《田块尺度土壤镉砷分布特征及其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土壤镉砷复合污染以及粮食作物可食部位镉砷超标等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本研究以镉砷复合污染石灰性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在田块尺度上分析了土壤中镉、砷分布特征并评价了其污染状况,对影响石灰性农田土壤中镉砷有效性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探究,并对小麦可食部位镉砷的污染状况和人体健康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在此基础上,选取该田块分别代表重、中、轻镉砷污染程度的土壤,通过Illumina MiSeq平台对其中细菌和真菌群落进行高通量测序,以探明该石灰性农田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组成结构是否因镉砷的污染程度不同而发生改变,以期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控与修复提供数据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探明了田块尺度上农田石灰性土壤镉砷分布特征在田块尺度上,石灰性农田土壤表层镉砷平均含量分别为1.41 mg/kg和56.66 mg/kg,下层土壤镉砷平均含量分别为0.57mg/kg和19.54mg/kg;表层土壤中镉砷含量显着高于下层土壤,高低分布与污染源的距离密切相关,空间差异较大,呈现出表聚特征;镉在土壤中具有较高的有效性,有效镉与总镉的比值最高可达0.6,与镉相比,有效砷与总砷的比值最高为0.28,其中有效磷、有效硅及有机质是该石灰性土壤中镉有效性的主要影响因素,而有效磷和有机质是土壤中砷有效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显示该区域各点位土壤分别达到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水平,具有高生态风险,主要作物小麦可食部位累积的砷具有显着的致癌风险,且对儿童的致癌风险显着大于成人。(2)明确了石灰性土壤镉砷污染程度对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效应土壤中镉砷污染程度没有显着影响细菌群落的多样性,但显着降低了真菌群落的多样性;不同镉砷污染程度农田土壤中细菌的优势群落为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放线菌门和绿弯菌门,占总群落丰度的70%以上,真菌的优势群落为子囊菌门、接合菌门和担子菌门,占总群落丰度的90%以上,镉砷污染显着降低了子囊菌门的丰度但增加了接合菌门的丰度;PCoA及Adonis分析表明不同镉砷污染水平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具有显着性差异,且不同环境因子在两个土层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有机质、有效镉及总镉显着影响了下层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镉砷总量及有效态含量显着影响了表层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变化;细菌群落中的菌属CandidatusSolibacter、norankf Nitrosomonadaceae、norankoXanthomonadales、Haliangium 和真菌群落中的菌属 Rozellomycota、Stachybotrys、Chaetomium、Zygopleurage、Periconia等差异指示物种与镉砷污染土壤的环境因子显着相关,对该石灰性农田土壤的镉砷污染有着显着响应。综上所述,本研究在田块尺度上明确了石灰性农田土壤中镉砷的分布、有效性、污染程度及小麦可食部位镉砷的健康风险,探明了石灰性农田土壤中镉砷污染程度对细菌、真菌群落特征的影响效应。
严令斌[7](2020)在《土壤微生物群落与植物功能性状对喀斯特小生境水热的响应机制》文中认为中国西南喀斯特地貌集中分布,石漠化现象严重制约区域发展水平,威胁长江、珠江流域生态安全。喀斯特区生境异质性高,生态因子组合小生境类型多样,生境限制是石漠化治理的基础,同时决定着石漠化治理难度大。喀斯特小生境的水、热生态因子特征不同,但已有的研究不连续不深入;土壤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重要角色,且与植物的健康有密切关系,但其受喀斯特生境作用机制不清;喀斯特小生境作用于植物形态建成研究也不深入。为了系统地认识喀斯特小生境差异及其对微生物、植物的影响作用,支撑石漠化生态治理工程应用。本研究在喀斯特高原区对小生境(石槽、石洞、石面、石缝、石沟和土面)以及模拟喀斯特小生境系统(1050cm土壤厚度模拟生境以及土面生境)共计2 a连续观测40个层位土壤水分与温度每10 min记录一组数据,研究小生境水热的空间垂直分异以及时间分异特征;基于DNA高通量测序对小生境不同层位取样共计342个样品进行土壤微生物(以真菌和细菌为代表)群落生态学研究,分析土壤微生物在小生境中的垂直分异以及植被演替过程中的演变规律,研究土壤微生物对喀斯特小生境生态因子的响应;基于LC-MS对模拟小生境生态因子组合处理184个样品的植物根系代谢与功能性状进行测定,研究小生境对植物功能性状及根系代谢的影响,小生境影响的根系代谢物与功能性状的关联表现,小生境影响的根系代谢物与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等内容,得到的以下主要结果:(1)基岩裸露导致喀斯特小生境土壤温度特征在春夏秋冬四季显着不同,夏季基岩裸露的生境土壤温度显着高于土面生境12℃,而冬季则显着低于之,生境土壤厚度的加深会缓解基岩裸露带来的温度差异但在同层位上仍然具有比较大的差异。此外,基岩裸露的小生境底层受外界热量干扰更快更大。除季节因素外,生境土壤厚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生境土壤温度特征,土壤类型的差异也有一定影响,基岩裸露的生境土壤厚度越浅薄其受到外界影响越快。在野外观测研究中,小生境类型是喀斯特小生境土壤水分差异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土壤层位,基岩裸露的小生境土壤水分显着低于土面生境5%(体积分数),土壤层位、厚度与类型的交互决定着土壤水分的变异特征,基岩裸露小生境的表层和底层受降水影响大表现出变异较大,而土面生境仅表层受影响大。控制实验表明小生境土壤厚度是土壤水分特征的最重要因素,但影响土壤水分的条件复杂仍需要进一步验证,40 cm土壤厚度可能是基岩裸露的小生境土壤水分变异的临界点。(2)影响微生物群落组成的主要因素是植被演替阶段、坡位等综合因素,小生境类型在草丛阶段中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构建影响显着,但在灌木与乔木阶段的小生境中则无显着影响,表明随着植被演替小生境被植物冠层遮蔽后,小生境类型的差异消减,且结果支持群落的生物因素对土壤微生物有决定向的影响,研究中认识到了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微生物伴随演替现象。在控制实验条件下研究得到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受土壤厚度、降水方式与频率以及土壤层位的影响,基岩裸露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小生境气象条件可在很大程度上解释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异,作用于土壤微生物优势种、功能群的环境因子作用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小生境尺度上受生物环境因子作用不明显。(3)小生境的土壤类型、土壤厚度、水分供给方式及降水频率等因素以及交互作用均对植物具有显着影响,多因子交互作用中有消减单因子作用大小的现象;小生境土壤化学元素组成对植物代谢影响作用较大,以碳氮比作用最为显着;分析得到与葛根药用活性成分代谢物显着关联的土壤细菌类群,葛根代谢物与表型性状的关联关系,并建立小生境生态因子调控葛根代谢物组分的路径模型。得到一些结论:基岩裸露改变了喀斯特小生境的土壤水分、热量/温度特征;喀斯特小生境水热特征在植被演替阶段早期、植被覆盖度低、群落层次简单时差异较大,显着地影响生境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但这种小生境的差异随着植被演替、植被覆盖度高、群落层次复杂时变小——即非生物环境因素均匀性增加,接近于顶极群落植被时土壤微生物组成的差异主要受到生物因素及其衍生因素的影响;小生境类型对微生物群落组成的改变主要由小生境土壤类型、土壤厚度、水分特征等因素及其衍生的因素作用,这些因素也同样影响着植物功能性状表现以及土壤微生物与植物功能性状间的关系。
田红雨[8](2020)在《桉树内生细菌多样性及抗青枯病的微生态调控研究》文中指出为了揭示桉树内生细菌对桉树青枯病的生防机制,从而为应用微生态调控方法防治桉树青枯病的研究奠定基础,并为该病的防治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本研究从微生物组学的角度对桉树内生细菌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无菌培养的桉树组培苗的内生细菌进行了系统的探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环境和时间因素对桉树内生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探讨其可调控性,并采用生防细菌组合及其与黄腐酸复配的方法,对桉树抗青枯病的微生态调控研究进行了初步探索。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桉树组培苗普遍存在内生细菌。利用光学显微镜在1000倍下观察了赤桉(Eucalyptus camaldulensis)、尾叶桉(E.urophylla)、粗皮桉(E.pellita)三种实生组培苗和尾细桉(E.urophylla×E.tereticornis)三个无性系LH1、L22、L39的组培苗样品的内生细菌,发现这些材料中均存在内生细菌,多为球状和椭圆状,大小为1~2 μm;通过观察计数发现,实生组培苗和尾细桉无性系组培苗样品每个视野中可观察到内生细菌的平均数量分别约为9.0个和14.0个。在扫描电镜5000倍下观察发现,三种实生组培苗的根、茎、叶内均有细菌的分布,形状多为杆状和椭圆状,大小为1~2 μm,尾细桉三个无性系组培苗不同器官内也均有内生细菌的分布,多为杆状,大小在2 μm左右;通过观察计数发现,实生组培苗和尾细桉无性系组培苗样品每个视野中可观察到内生细菌的平均数量分别约为2.0个和5.0个。以上结果说明,桉树体内普遍存在内生细菌,尾细桉无性系的内生细菌数量普遍多于实生苗。利用高通量量测序技术,对赤桉、尾叶桉、粗皮桉三种实生组培苗和尾细桉LH1、L22、L39、尾巨桉(E.urophylla× E.grandis)DH32-29 四种无性系组培苗进行了内生细菌的检测和分析。在不同分类水平上的物种组成分析结果都表现为实生组培苗之间的内生细菌菌群结构更相似,尾细桉无性系之间的菌群结构更相似,但尾细桉不同系列的无性系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在属水平上,实生组培苗中的优势菌属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鞘脂菌属Sphingbium;尾细桉无性系组培苗中的最具优势菌属为罗丹诺菌属Rhodanobacter,另外两个优势菌属为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和藤黄色杆菌属Luteibacter,L39还含有比例为43.8%的玫瑰单胞菌属Roseomonas;尾巨桉无性系组培苗DH32-29中,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的比例最高,另外两个优势菌属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鞘脂菌属Sphingobium;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显示,不同实生组培苗之间的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差异较小,不同尾细桉无性系之间的具有一定差异,实生组培苗和尾细桉无性系组培苗之间的差异很大;Alpha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实生组培苗样品中内生细菌群落的Shannon指数均高于所有无性系组培苗样品,而在丰富度(Chao1)上,未表现出规律性。综合以上分析,桉树种子实生苗的固有内生细菌群落结构较稳定,不同无性系之间的则具有一定差异,实生苗与无性系之间的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差异非常大,且实生苗的内生细菌多样性高于无性系。(2)桉树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具有可调控性。以尾巨桉无性系DH32-29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和不同生长时间的根部材料,分析了其内生细菌在属和种水平上的组成结构及其群落的Alpha多样性和Beta多样性。结果表明,不同环境条件下的2年生桉树根部之间的内生细菌群落结构有一定的差异,但差异不大。炼苗根部样品的OTU数目最高,且其特有OTUs的比例达到了 63.2%,其它样品特有OTUs的比例均在30%及以下;桉树由组培苗到炼苗的时期,根部的内生细菌在属水平上的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阿菲皮亚菌属Afipia的比例骤降,由炼苗到1年生苗的时期,菌属的结构也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的比例明显升高,1年生苗木到3年生苗木的时期,菌属结构的变化程度次之。桉树由组培苗到炼苗的时期,根部内生细菌群落的Chao1指数提高了约1.7倍,Shannon指数提高了约2.6倍,且均达到了最高值;基于非度量多维尺度法(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NMDS)的样本间距离分析结果显示,组培苗样品和炼苗样品的组间距离最大,1年生和3年生桉树样品的组间距离最小。综合以上分析,环境因素对桉树内生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可在炼苗阶段发挥出最显着的作用,且能够显着提高菌群多样性,是调控的最佳时期。所有根部样品中均能检测到3个优势菌属和5个优势菌种的存在,且其中的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球形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sphaericus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均为植物病害的生防细菌资源。(3)桉树抗青枯病的微生态调控。荧光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WCS417r与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N181组合、黄腐酸、黄腐酸+WCS417r+CN181,对尾巨桉无性系DH32-29幼苗抗病性的提高均有一定的效果。WCS417r+CN181处理桉树苗的发病率在各记录时间均低于空白对照和WCS417r单一处理;黄腐酸处理桉树苗的发病率在第7 d、10 d、15 d均低于对照组及WCS417r+CN181处理,且在第7 d和10 d均显着低于空白对照及WCS417r处理(P<0.05),发病率分别降低了 30.0%、25.0%(7 d),45.0%、35.0%(10 d);黄腐酸+WCS417r+CN181 处理桉树苗的发病率在各记录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和WCS417r+CN181处理,且在第7 d和10 d均显着低于空白对照及WCS417r处理(P<0.05),发病率分别降低了 30.0%、25.0%(7 d),50.0%、40.0%(10 d);黄腐酸+WCS417r+CN181处理桉树苗的发病率在第5 d和10 d时低于黄腐酸处理,但差异均不显着(P>0.05)。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了生防细菌和黄腐酸的不同组合处理DH32-29桉树苗后第10 d的内生细菌群落结构情况,从微生态角度探究内生细菌的动态变化与桉树抗病能力的关系。OTU数目、PCA分析和物种组成分析结果均表明,组培苗由无菌条件转入外界环境后,其内生细菌群落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处理组样品中菌群结构的相似度最高;组培苗中可检测到的物种丰度很低,其它样品中可检测到的物种丰度都较高;与组培苗和无菌水处理的样品相比,生防细菌单一处理的阳性对照组和不同组合处理的样品中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鞘脂菌属Sphingobium的丰度均有较大增长;对提高桉树抗病性效果较好的CN181、WCS417r+CN181、黄腐酸、黄腐酸+WCS417r+CN 181样品中的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的丰度均较高,且随着抗病性的提高,其比例递增(11.1%、12.6%、15.7%、17.9%),且Alpha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这四种处理的样品中内生细菌群落的Chao1指数都高于其它样品,且显着高于组培苗对照和WCS417r处理的样品(P<0.05),其Shannon指数也显着高于组培苗和WCS417r处理的样品(P<0.05)。由此表明,调控后内生细菌的群落结构可增强桉树抗青枯病的能力,提高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在桉树体内的比例可能是微生态调控的关键。
郭成瑾[9](2020)在《腾格里沙漠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及生防木霉抑菌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作为一种重要的真菌资源,在沙地土壤结构形成、微生物区系平衡、促进植物生长和有益微生物资源利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关于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以及沙生环境生防木霉资源的利用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针对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研究与利用的薄弱现状,运用随机调查和定点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采用真菌分类学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宁夏境内腾格里沙漠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变化进行了研究;从固沙植物根际土壤中进行木霉菌分离、筛选、鉴定和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立枯丝核菌拮抗机制解析;并研究了生防木霉菌对马铃薯黑痣病防治效果及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旨在揭示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变化规律,明确生防木霉菌对马铃薯黑痣病抑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对我国西部沙漠生态治理与修复,以及开发应用极端生境有益真菌资源具有重要意义。1.固沙植物根际土壤可培养真菌群落结构及分布特征采用随机和定点取样方法,对不同植被、时间以及生境下固沙植物根际土壤可培养真菌群落结构及分布特征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腾格里沙漠地区52种固沙植物中,根际土壤真菌数量在6.38×103232.28×103 CFU·g-1之间,真菌种类在29属之间,其中骆驼蓬(Peganum harmala)真菌数量和种类相对最多,而盐爪爪(Kalidium foliatum)相对最少;共分离得到真菌3176株,分属于25属,其中青霉属(Penicillium)、镰刀菌属(Fusarium)和曲霉属(Aspergillus)是固沙植物根际土壤可培养真菌的优势种群;真菌数量和种类在夏季出现一个高峰;真菌数量由2013年到2016年增加了15.86%,而真菌种类无变化;土壤真菌数量以草原区最多,沙漠区最少;真菌种类以沙漠区最多,封育区最少;木霉属(Trichoderma)为沙漠区优势属,青霉属为半荒漠区和草原区优势属,青霉属和丛梗孢属(Monilia)为封育区优势属。2.固沙植物根际土壤可培养真菌群落多样性利用土壤真菌数量和种类调查数据,对固沙植物根际土壤可培养真菌群落多样性、生态分布及其与土壤性状相关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夏季真菌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最高,均匀度最低;而秋季真菌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最低,均匀度最高;2013年度真菌多样性各项指数均高于2016年度;沙漠区真菌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丰富度均最高,分别为2.2390、0.8938和3.0191,而草原区最低,分别为1.6507、0.7184和2.1729;4个生境真菌种群相似性为中等不相似,半荒漠区与封育区相似性最高,草原区与沙漠区相似性最低;青霉属、曲霉属、镰刀菌属、茎点霉属(Phoma)和毛霉属(Mucor)属于4个生境中生态位较宽的广布属;氮含量和钾含量是影响根际土壤可培养真菌群落变化的最主要土壤性状。3.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分析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不同生境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结果表明,4种生境共获得有效序列2,212,338个,聚类成4043种OTUs,共鉴定出14门44纲108目231科442属471种真菌;子囊菌门为各生境土壤真菌最优势门,镰刀菌属为最优势属;各生境土壤真菌功能型以腐生营养型相对丰度最高,功能群以植物病原菌相对丰度最高;草原区物种指数、菌群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最高,分别为1057、1423.84和6.12,而沙漠区均最低,分别为657.33、884.57和4.46;各生境间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具有显着差异(P<0.01),其中沙漠区与封育区间差异极显着(P<0.001);有机质、全量氮、全量磷、速效氮和速效钾是影响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土壤性状;有机质、全量氮和速效氮对各生境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反映更敏感。4.固沙植物根际土壤拮抗木霉菌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采用平板对峙法、对扣培养法以及圆盘滤膜法从固沙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出木霉菌M-33,对其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分析鉴定,并采用菌丝生长法和孢子计数法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木霉菌M-33被鉴定为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其发酵粗提液、挥发性代谢物以及非挥发性代谢物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的抑制率分别为74.51%、58.43%和92.75%;哈茨木霉M-33对营养物质需求低、环境适应性强。5.哈茨木霉M-33对立枯丝核菌拮抗作用机制解析通过显微观察和酶活测定解析了哈茨木霉M-33对立枯丝核菌的拮抗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哈茨木霉M-33与立枯丝核菌未接触前,可在培养基上快速生长,占据营养空间;当两菌接触后,发生附着和缠绕现象,哈茨木霉M-33产生的分泌物可使立枯丝核菌菌丝细胞壁断裂、溶解,进而哈茨木霉M-33菌丝和分生孢子侵入立枯丝核菌菌丝和菌核内部定殖;立枯丝核菌诱导哈茨木霉M-33产生酶活变化,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在处理后第5 d活性最强,分别为7.31 U·(min·mL)-1和1.63U·(min·mL)-1,而中性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在处理后第6 d活性最强,分别为0.155U·(min·mL)-1和0.899 U·(min·mL)-1;几丁质酶在哈茨木霉M-33对立枯丝核菌的拮抗作用中起着关键作用。6.哈茨木霉M-33对马铃薯黑痣病(Potato black scurf)防治效果及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运用平板涂布法筛选出适合哈茨木霉M-33生长的秸秆添加物和最适接种量,通过盆栽和田间试验研究哈茨木霉M-33协同小麦秸秆对马铃薯黑痣病的防治效果和对马铃薯植株生长的影响,基于稀释平板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协同处理对马铃薯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哈茨木霉M-33最适秸秆添加物为小麦秸秆,最佳接种量为1×108个·mL-1。盆栽试验表明,哈茨木霉M-33与小麦秸秆协同处理马铃薯出苗率为100%,对马铃薯黑痣病的防效高达70.26%,马铃薯株高、茎粗和分枝数分别为43 cm、0.82 cm和3.89,均明显高于对照(P<0.05);协同处理后可降低马铃薯根际土壤真菌数量,提高细菌、放线菌和木霉菌数量;协同处理对真菌群落多样性、群落结构组成影响较大,对细菌群落多样性、群落结构组成影响较小;协同处理能够促进马铃薯根际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聚集。田间试验验证了协同处理对马铃薯黑痣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能促进马铃薯生长,提高马铃薯产量;在马铃薯整个生育期中,协同处理后木霉属真菌相对丰度上升,在马铃薯成株期达到高峰,而马铃薯致病菌相对丰度下降。
马瑞[10](2020)在《云南保山荷花温泉放线菌的物种多样性分析及其生物活性成分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从温泉生境中获得可培养放线菌菌株,对菌株进行酶活性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的抗菌活性与化学多样性/新颖性筛选,得到具有优良生物活性且化学多样性/新颖性较好的目标菌株,为后续挖掘新型生物活性物质提供菌株基础。方法:通过微生物培养手段和基于16S r D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对云南保山荷花天然温泉中的放线菌进行物种鉴定与多样性研究,参照《放线菌快速鉴定与系统分类》一书中酶类鉴定方法对分离到的放线菌菌株进行产酶特性测试,采用48孔板法对菌株发酵液的乙酸乙酯粗浸膏进行抗菌活性试验,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菌株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化学多样性/新颖性筛选。结果:共分离得到60株放线菌,分别属于链霉菌属的10个种、小单孢菌属的3个种和野野村氏菌属的1个种;共计15株菌株可产生硫化氢和具有淀粉酶活性,14株菌株可还原硝酸盐,12株菌株具有产凝乳酶活性,10株菌株具有纤维素酶活性,3株菌株具有蛋白酶活性,其中,菌株Streptomyces ossamyceticus H13和H28同时具有5种酶活性;共得到6株具有抗菌活性的链霉菌属菌株,其中,菌株S.ossamyceticus H1、S.toxytricinis H20和S.filipinensis H48发酵液的乙酸乙酯粗浸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抗菌活性,菌株S.torulosus H14、S.ossamyceticus H43和S.filipinensis H47发酵液的乙酸乙酯粗浸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藤黄微球菌均具有抗菌活性,且菌株H47和H1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MIC为6.25-12.5μg/m L),同时H47对藤黄微球菌显示出了较强的抗菌作用(MIC为3.125-6.25μg/m L);共计6株链霉菌属菌株表现出较好的化学多样性/新颖性,其中,菌株S.ossamyceticus H1和H43可能产生新型抗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且产量较大,极具潜力,菌株S.torulosus H14可能产生一类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藤黄微球菌具有较强抗菌活性的不饱和脂类细胞曲张素B类似物,菌株S.toxytricini H20产生了不同于文献报道的聚缩醛类活性化合物,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菌株S.speibonae H8和S.toxytricini H41未表现出抗菌活性,但其次级代谢产物产量较大。结论:云南保山荷花温泉可培养放线菌数量较多,物种多样性较为丰富,且具有物种特异性,同时,该温泉中含有较为丰富的酶活性和抗菌活性菌株资源,具有一定的科研与应用价值,本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温泉来源微生物的进一步开发与保护提供数据参考,对于云南温泉微生物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河北及云南部分地区土壤放线菌物种多样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北及云南部分地区土壤放线菌物种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西鄂尔多斯荒漠6种珍稀植物菌根及共生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珍稀植物研究进展 |
1.2.2 丛枝菌根真菌 |
1.2.3 土壤微生物 |
1.2.4 AM真菌鉴定方法 |
1.2.5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分析方法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候条件 |
2.3 地貌特征 |
2.4 植被类型 |
2.5 统计分析方法 |
第三章 西鄂尔多斯珍稀植物群落及菌根特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植被采集和土壤取样 |
3.2.2 植物AMF侵染率、菌根类型及结构调查 |
3.2.3 多样性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珍稀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植物生长指标 |
3.3.2 珍稀植物群落多样性 |
3.3.3 鄂尔多斯荒漠植物AM菌根共生及侵染特征 |
3.4 讨论 |
3.4.1 影响珍稀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因素 |
3.4.2 珍稀植物的共生结构和菌根类型 |
3.5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形态学方法鉴定植物根际土壤AMF多样性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2.1 AMF孢子分离与鉴定 |
4.2.2 AMF群落指标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珍稀植物根际土壤中AMF种类 |
4.3.2 不同珍稀植物根际土壤AMF多样性分析 |
4.3.3 珍稀植物AMF相对多度和分离频度 |
4.4 讨论 |
4.4.1 不同植物根际土壤中AMF孢子形态多样性的差异 |
4.4.2 AMF与珍稀植物之间的共生关系 |
4.5 小结 |
第五章 珍稀植物根系与根际土壤中微生物遗传多样性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法 |
5.2.1 根系与根际土壤中AMF的 DNA提取 |
5.2.2 根系与根际其他土壤微生物DNA提取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根系与根际土壤中AMF遗传多样性 |
5.3.2 珍稀植物根系与根际土壤中真菌遗传多样性 |
5.3.3 珍稀植物根系与根际土壤中细菌遗传多样性 |
5.4 讨论 |
5.4.1 根系和根际土壤中AMF群落组成与物种多样性 |
5.4.2 根系和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组成与物种多样性差异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微生物多样性与根际土壤因子相关性分析 |
6.1 引言 |
6.2 实验方法 |
6.2.1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
6.2.2 根际土壤酶含量测定 |
6.2.3 根际土壤中微生物培养 |
6.2.4 根际土壤易提取球囊霉素与总球囊霉素含量测定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植物根际土壤理化性质 |
6.3.2 土壤酶和可培养微生物 |
6.3.3 土壤球囊霉素与总球囊霉素含量 |
6.3.4 AMF与土壤中易提取球囊霉素和总球囊霉素相关性分析 |
6.3.5 AMF遗传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
6.3.6 土壤因子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
6.4 讨论 |
6.4.1 土壤微生物与土壤AM真菌之间相互关系 |
6.4.2 环境异质性与AMF遗传多样性关系 |
6.4.3 土壤因子与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关系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性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不足与展望 |
7.2.1 创新点 |
7.2.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图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
论文选题来源 |
(2)两个盐湖亚区部分盐湖放线菌资源勘探与抗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中国盐湖的分布及其放线菌资源研究概况 |
1.2 内蒙古自治区与西藏自治区地理位置概况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3 结果 |
3.1 通辽嫩江盐湖亚区放线菌的分离结果 |
3.2 西藏盐湖亚区放线菌的分离结果 |
3.3 放线菌抗菌活性的结果 |
4 讨论 |
4.1 盐湖土壤放线菌的分离分析 |
4.2 盐湖放线菌多样性分析 |
4.3 不同样品与不同培养基的分离效果分析 |
4.4 放线菌新颖性和稀有性分析 |
4.5 盐湖放线菌发酵和抗菌活性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英文缩写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附表 |
(3)驯化栽培甘肃贝母对茬口的选择及其适应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ABBREVIATION)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川贝母种质资源 |
1.2.2 川贝母研究现状 |
1.2.3 甘肃贝母研究现状 |
1.2.4 茬口的研究进展 |
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二章 研究内容、试验设计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1.1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2.1.2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2.1.3 不同茬口对甘肃贝母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 |
2.1.4 不同茬口对甘肃贝母生长发育及质量的影响 |
2.2 技术路线 |
2.3 试验地概况 |
2.4 试验材料与设计 |
2.4.1 不同茬口培育 |
2.4.2 甘肃贝母种子播种试验 |
2.4.3 甘肃贝母苗采集 |
2.4.4 不同茬口土壤样品采集 |
2.4.5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2.4.6 土壤酶活性测定 |
2.4.7 甘肃贝母根际土壤微生物测序 |
2.4.8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生长发育指标测定 |
2.4.9 甘肃贝母病原菌的研究 |
2.4.10 甘肃贝母总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 |
2.4.11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不同茬口对甘肃贝母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1 结果与分析 |
3.1.1 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土壤含水量对不同茬口的响应 |
3.1.2 不同茬口生长年际间土壤容重的动态变化 |
3.1.3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p H动态变化 |
3.1.4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有机质的动态变化 |
3.1.5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水解氮含量的动态变化 |
3.1.6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动态变化 |
3.1.7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动态变化 |
3.1.8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全氮含量的动态变化 |
3.1.9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全磷含量的动态变化 |
3.1.10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全钾含量的动态变化 |
3.1.11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离子的动态变化 |
3.2 讨论与小结 |
3.2.1 不同茬口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3.2.2 不同茬口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3.2.3 不同茬口对土壤p H值的影响 |
3.2.4 不同茬口对土壤有机质等土壤养分的影响 |
3.2.5 不同茬口对土壤离子的影响 |
第四章 不同茬口对甘肃贝母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1 结果与分析 |
4.1.1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
4.1.2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脲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
4.1.3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
4.1.4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
4.1.5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
4.2 讨论与小结 |
4.2.1 CD和LH茬口能显着提高甘肃贝母不同生长时期土壤蔗糖酶活性 |
4.2.2 CD和DG提高甘肃贝母不同物候期土壤脲酶活性 |
4.2.3 茬口对甘肃贝母不同生长时期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4.2.4 茬口对甘肃贝母不同生长时期土壤过氧化氢活性的影响 |
4.2.5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不同生长时期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酶活性相关 |
第五章 不同茬口对甘肃贝母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及多样性的影响 |
5.1 结果与分析 |
5.1.1 测序数据基本分析 |
5.1.2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年际间根际土壤细菌菌群落物种分析 |
5.1.3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年际间根际土壤细菌菌群落Alpha多样性分析 |
5.1.4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年际间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 |
5.1.5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年际间根际土壤独有细菌群落组成 |
5.1.6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年际间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间物种差异分析 |
5.1.7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根际土壤细菌群落Heatmap图分析 |
5.1.8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与土壤理化因子的关系 |
5.1.9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与土壤酶的关系 |
5.2 讨论与小结 |
5.2.1 CD、LH和 DG茬口促进甘肃贝母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 |
5.2.2 茬口间甘肃贝母根际土壤优势细菌相对稳定 |
5.2.3 土壤理化因子与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相关 |
5.2.4 土壤酶活性与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相关 |
第六章 不同茬口对甘肃贝母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及多样性的影响 |
6.1 结果与分析 |
6.1.1 测序数据基本分析 |
6.1.2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年际间根际土壤真菌菌群落物种分析 |
6.1.3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年际间根际土壤真菌群落Alpha多样性分析 |
6.1.4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年际间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 |
6.1.5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年际间根际土壤独有真菌群落组成 |
6.1.6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年际间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间物种差异分析 |
6.1.7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根际土壤真菌群落Heatmap图分析 |
6.1.8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与土壤理化因子的相关性 |
6.1.9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与土壤酶的关系 |
6.2 讨论与小结 |
6.2.1 茬口对甘肃贝母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
6.2.2 茬口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6.2.3 土壤养分和土壤酶对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第七章 不同茬口对甘肃贝母出苗、倒苗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7.1 结果与分析 |
7.1.1 茬口对甘肃贝母不同生长年际间出苗率的影响 |
7.1.2 茬口对甘肃贝母不同生长年际间倒苗率的影响 |
7.1.3 茬口对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酶促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7.1.4 茬口对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7.1.5 茬口对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根系活力的影响 |
7.2 讨论与小结 |
7.2.1 茬口对甘肃贝母不同生长年际间出苗率的影响 |
7.2.2 茬口对甘肃贝母不同生长年际间倒苗率的影响 |
7.2.3 茬口对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酶促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7.2.4 茬口对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7.2.5 茬口对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根系活力的影响 |
第八章 甘肃贝母鳞茎腐烂病的病原菌研究 |
8.1 结果与分析 |
8.1.1 甘肃贝母鳞茎腐烂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
8.1.2 甘肃贝母鳞茎腐烂病主要致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
8.1.3 甘肃贝母鳞茎腐烂病主要致病菌的药剂筛选 |
8.2 讨论与小结 |
第九章 茬口对甘肃贝母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
9.1 结果与分析 |
9.1.1 不同茬口对甘肃贝母年际间植株生长动态的影响 |
9.1.2 茬口对甘肃贝母年际间产量的影响 |
9.1.3 茬口对甘肃贝母年际间鳞茎腐烂率及病情指数的影响 |
9.1.4 茬口对甘肃贝母年际间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
9.2 讨论与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展望 |
10.3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4)锰矿、锑矿区构树根际土壤和不同部位放线菌多样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生态系统中的放线菌多样性 |
1.2 放线菌对植物的作用 |
1.2.1 放线菌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
1.2.2 促进植物生长 |
1.2.3 增强植物的抗逆性 |
1.3 构树在微生物方面的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样品采集 |
2.3 样品预处理 |
2.3.1 根际土壤预处理 |
2.3.2 构树各组织部位的预处理 |
2.4 理化因子和重金属检测 |
2.4.1 根际土壤理化因子和重金属的检测 |
2.4.2 构树各组织部位重金属的检测 |
2.5 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微生物多样性 |
2.5.1 DNA提取、扩增及文库的构建 |
2.5.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6 可培养放线菌的分离与鉴定及潜在新物种的多相分类 |
2.6.1 可培养放线菌的分离 |
2.6.2 可培养放线菌的鉴定 |
2.6.3 潜在新物种的多相分类 |
2.7 可培养放线菌功能检测 |
2.7.1 抑菌实验 |
2.7.2 抗生素合成基因(PKSⅠ、PKSⅡ和NRPS)扩增和检测 |
3 不同生境构树根际土壤放线菌多样性 |
3.1 结果分析 |
3.1.1 不同生境根际土壤理化性质与重金属含量 |
3.1.2 不同生境根际土壤细菌测序数据概况 |
3.1.3 不同生境根际土壤免培养细菌多样性 |
3.1.4 不同生境根际土壤免培养放线菌多样性 |
3.1.5 不同生境根际土壤可培养放线菌多样性 |
3.1.6 根际土壤放线菌新种描述 |
3.2 讨论 |
3.2.1 根际土壤可培养放线菌多样性 |
3.2.2 环境因子对根际土壤放线菌多样性的影响 |
3.2.3 可培养放线菌的功能比较 |
3.3 小结 |
4 不同生境构树根内生放线菌多样性 |
4.1 结果分析 |
4.1.1 不同生境构树根重金属含量 |
4.1.2 不同生境根内生细菌测序数据概况 |
4.1.3 不同生境根内生细菌免培养多样性 |
4.1.4 不同生境根免培养放线菌多样性 |
4.1.5 不同生境根可培养内生放线菌多样性 |
4.1.6 根中放线菌新种描述 |
4.2 讨论 |
4.2.1 根内生放线菌多样性分析 |
4.2.2 重金属对根内生放线菌多样性分析 |
4.3 小结 |
5 不同生境构树叶内生放线菌多样性 |
5.1 结果分析 |
5.1.1 不同生境构树叶重金属含量 |
5.1.2 不同生境构树叶内生细菌测序数据概况 |
5.1.3 不同生境构树叶内生细菌免培养多样性 |
5.1.4 不同生境叶内生免培养放线菌多样性 |
5.1.5 不同生境构树叶可培养内生放线菌多样性 |
5.1.6 叶中新物种的描述 |
5.2 讨论 |
5.2.1 叶内生放线菌多样性 |
5.2.2 重金属对叶内生放线菌多样性的影响 |
5.3 小结 |
6 不同生境构树果实内生放线菌多样性 |
6.1 结果分析 |
6.1.1 不同生境构树果实重金属含量 |
6.1.2 不同生境构树果实内生细菌测序数据概况 |
6.1.3 不同生境构树果实内生细菌免培养多样性 |
6.1.4 不同生境构树果实内生放线菌免培养多样性 |
6.1.5 不同生境构树果实可培养内生放线菌多样性 |
6.2 讨论 |
6.2.1 不同生境植物果实可培养内生放线菌多样性 |
6.2.2 重金属对果实内生放线菌多样性的影响 |
6.3 小结 |
7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5)大花黄牡丹生态适应性及濒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濒危植物大花黄牡丹研究进展 |
1.2.1 大花黄牡丹的分类研究 |
1.2.2 大花黄牡丹的生物学特征研究 |
1.2.3 大花黄牡丹种群结构动态和群落研究 |
1.2.4 大花黄牡丹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 |
1.2.5 大花黄牡丹生理病理学研究 |
1.2.6 大花黄牡丹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
1.2.7 大花黄牡丹濒危的因素 |
1.3 植物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概述 |
1.4 植物内生菌研究概述 |
1.5 植物简化基因组分析研究概述 |
1.6 植物分布适宜区研究概述 |
1.7 植物组织代谢组研究概述 |
1.8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1.8.1 主要研究内容 |
1.8.2 研究目标 |
1.8.3 技术路线 |
1.8.4 创新点 |
第二章 大花黄牡丹产地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与采集 |
2.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1.3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产地土壤理化性质差异分析 |
2.2.2 不同产地土壤酶活差异分析 |
2.2.3 不同产地土壤微生物差异分析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大花黄牡丹内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样品采集及消毒 |
3.1.2 总DNA提取 |
3.1.3 PCR扩增 |
3.1.4 数据分析与处理 |
3.2 结果和分析 |
3.2.1 大花黄牡丹组织内生真菌及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
3.2.2 大花黄牡丹组织内生细菌及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大花黄牡丹群体遗传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样本采集 |
4.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测序数据产出统计 |
4.2.2 居群间的系统进化关系 |
4.2.3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4.2.4 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大花黄牡丹分布适宜区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数据收集 |
5.1.3 MaxEnt模型构建 |
5.1.4 绘制生态适宜性区划图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大花黄牡丹资源与分布 |
5.2.2 大花黄牡丹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及模型准确性检验 |
5.2.3 大花黄牡丹分布适宜区预测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大花黄牡丹种子代谢组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样品采集和提取方法 |
6.1.2 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代谢组成分总体分析 |
6.2.2 大花黄牡丹种子种皮和胚乳中代谢物的定量分析 |
6.2.3 种皮和胚乳代谢组学差异分析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大花黄牡丹种胚培养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材料 |
7.1.2 实验方法 |
7.1.3 数据统计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不同外植体处理方式对无菌苗诱导的影响 |
7.2.2 不同植物激素配比对无菌苗的诱导效果 |
7.2.3 无菌苗的炼苗移栽 |
7.2.4 大花黄牡丹的驯化栽培 |
7.3 讨论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存在的问题 |
8.3 未来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田块尺度土壤镉砷分布特征及其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我国土壤中镉砷污染的现状 |
1.2.2 土壤镉砷有效性的研究进展 |
1.2.3 土壤镉砷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田块尺度农田石灰性土壤镉砷分布特征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研究区概况 |
2.1.2 田块尺度上的样点布设 |
2.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1.4 农田土壤镉砷污染状况评价方法 |
2.1.5 小麦籽粒健康风险评价方法 |
2.1.6 质量和精密度控制 |
2.1.7 数据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土壤镉砷总量及分布特征 |
2.2.2 石灰性农田土壤中镉砷有效性的分析 |
2.2.3 石灰性农田土壤理化性质与镉砷有效性的相关分析 |
2.2.4 农田石灰性土壤镉砷污染及生态风险评价 |
2.2.5 小麦可食部位镉砷含量特征 |
2.2.6 小麦可食部位镉砷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石灰性农田土壤镉砷污染对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效应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研究区概况 |
3.1.2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农田土壤镉砷污染对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组成的影响 |
3.2.2 农田土壤镉砷污染对真菌群落多样性和组成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和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件 |
(7)土壤微生物群落与植物功能性状对喀斯特小生境水热的响应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 喀斯特小生境 |
2 喀斯特生境生态因子特征与研究现状 |
2.1 水分胁迫与限制 |
2.2 土壤养分限制 |
2.3 其它生态因子限制 |
2.4 土壤微生物作用 |
2.5 多因子复合作用 |
3 喀斯特生境生态因子对植物-微生物的影响 |
3.1 植物功能性状的响应 |
3.2 植物分子层面的响应 |
3.3 微生物响应 |
4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5 本研究的科学问题及内容 |
第2章 研究方法 |
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2 喀斯特小生境原位连续观测 |
2.1 研究样点概况 |
2.2 土壤温度与水分连续观测 |
2.3 植物群落观测 |
2.4 土壤取样与理化性质测定 |
2.5 土壤微生物取样与测定 |
3 实验研究 |
3.1 实验设计 |
3.2 土壤样品处理与测定 |
3.3 植物样品采集 |
3.4 葛根代谢物提取与检测 |
4 数据分析 |
4.1 滞后距 |
4.2 微生物多样性 |
4.3 葛根代谢物 |
第3章 典型喀斯特小生境土壤温度与水分特征 |
1 引言 |
2 不同小生境温度特征 |
2.1 喀斯特小生境土壤温度不同季节时段的垂直变化特征 |
2.2 小生境土壤温度对地表气象变化的响应滞后 |
2.3 气温对喀斯特土壤温度的影响 |
3 喀斯特小生境土壤水分特征 |
3.1 喀斯特小生境土壤水分不同旱季、雨季时段的垂直变化特征 |
3.2 喀斯特小生境土壤水分对降水变化的滞后响应 |
3.3 降水对喀斯特小生境土壤水分的影响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4章 小生境基岩裸露及土壤厚度对土壤温度与水分差异影响 |
1 引言 |
2 土壤温度特征 |
2.1 不同季节中模拟喀斯特小生境土壤温度垂直变化特征 |
2.2 模拟喀斯特小生境土壤温度对地表气象变化的响应 |
2.3 气温对喀斯特土壤温度的影响 |
3 土壤水分特征 |
3.1 模拟喀斯特小生境土壤水分在旱季和雨季垂直变化特征 |
3.2 模拟喀斯特小生境土壤水分对降水变化的滞后响应 |
3.3 降水对模拟喀斯特小生境土壤水分的影响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5章 喀斯特高原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生境演变的响应 |
1 引言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植物群落演替的物种替代特征 |
2.2 不同植物演替阶段群落特征 |
2.3 不同植物演替阶段及小生境土壤理化性质 |
2.4 不同植物演替阶段及小生境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 |
2.5 生境生态因子作用与土壤微生物群落构成响应 |
2.6 土壤微生物功能群划分及其功能类群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6章 土壤细菌群落对喀斯特基岩裸露生境生态因素组合的生态响应 |
1 引言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模拟的喀斯特小生境土壤细菌群落组成 |
2.2 模拟的喀斯特小生境土壤细菌群落优势种 |
2.3 模拟的喀斯特小生境土壤细菌群落指示种 |
2.4 模拟的喀斯特小生境土壤细菌群落种间关系及其核心种组 |
2.5 模拟的喀斯特小生境土壤细菌群落建成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7章 喀斯特小生境对植物性状作用与调控机制 |
1 引言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境类型特征对葛功能性状特征影响 |
2.2 生境类型特征对葛软功能性状的影响 |
2.3 葛根代谢物的环境调控作用 |
2.4 喀斯特小生境土壤细菌与葛根部代谢物相互作用关系 |
2.5 葛根代谢与性状关联分析 |
2.6 喀斯特小生境环境生态因子对葛根代谢产物的作用途径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研究创新点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桉树内生细菌多样性及抗青枯病的微生态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桉树青枯病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
1.2.2 植物内生细菌及其病害防治 |
1.2.3 微生物组学 |
1.2.4 微生态学研究方法 |
1.2.5 高通量测序技术 |
1.2.6 黄腐酸的应用研究 |
1.3 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展望 |
1.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桉树内生细菌的检测和多样性分析 |
2.2.1 桉树组培苗的培养及繁殖 |
2.2.2 桉树内生细菌的显微观察 |
2.2.3 桉树内生细菌的高通最测序分析 |
2.3 环境和时间因素对桉树内生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
2.3.1 样品的采集及处理 |
2.3.2 基因组DNA的提取 |
2.3.3 目标区域的PCR扩增 |
2.3.4 犷增产物的回收和定量 |
2.3.5 文库构建和上机测序 |
2.3.6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4 桉树抗青枯病的微生态调控初探 |
2.4.1 两种生防细菌间的拮抗作用测定 |
2.4.2 生防细菌组合及其与黄腐酸复配对桉树抗青枯病能力的影响 |
2.4.3 生防细菌组合及其与黄腐酸复配对桉树内生细菌的调控作用 |
2.5 数据的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析 |
3.1 枝树内生细菌的检测和多样性分析 |
3.1.1 桉树内生细菌的光学显微镜观察 |
3.1.2 桉树内生细菌的扫描电镜观察 |
3.1.3 桉树内生细菌的高通量测序分析 |
3.2 环境和时间因素对桉树内生细菌多样的影响 |
3.2.1 序列及长度分布 |
3.2.2 OTU分析 |
3.2.3 物种组成分析 |
3.2.4 Alpha多样性分析 |
3.2.5 群落结构与环境和时间因素关系的NMDS分析 |
3.3 桉树抗青枯病的微生态调控初探 |
3.3.1 两种生防细菌间的拮抗作用测定 |
3.3.2 生防细菌组合及其与黄腐酸复配对桉树抗青枯病能力的影响 |
3.3.3 生防细菌组合及其与黄腐酸复配对桉树内生细菌的调控作用 |
4 讨论 |
4.1 桉树内生细菌的检测和多样性分析 |
4.2 环境和时间因素对桉树内生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
4.3 桉树抗青枯病的微生态调控初探 |
5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腾格里沙漠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及生防木霉抑菌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
1.1.1 土壤真菌种类与数量 |
1.1.2 土壤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
1.2 土壤真菌群落分布特征 |
1.2.1 季节分布特征 |
1.2.2 空间分布特征 |
1.3 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影响因素 |
1.3.1 植被 |
1.3.2 土壤 |
1.4 沙漠生境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研究 |
1.4.1 沙漠土壤真菌群落组成 |
1.4.2 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 |
1.5 生防木霉菌拮抗机理及其在马铃薯土传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
1.5.1 生防木霉菌在根际土壤中分布及其种类 |
1.5.2 生防木霉菌对病原菌的拮抗机制 |
1.5.3 木霉菌在马铃薯土传病害防治中的应用现状 |
1.5.4 农作物秸秆在生防木霉菌菌剂中的作用 |
1.6 高通量测序技术及其在土壤真菌研究中的应用 |
1.6.1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土壤真菌研究中的应用 |
1.6.2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沙漠土壤真菌中的应用 |
1.7 研究区域概况 |
第二章 固沙植物根际土壤可培养真菌群落结构及分布特征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采样方法 |
2.1.2 土壤真菌的分离鉴定 |
2.1.3 菌落计数方法 |
2.1.4 真菌的鉴定与统计 |
2.1.5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数量、种类和分布特征 |
2.2.2 不同季节和年际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 |
2.2.3 不同生境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 |
2.3 讨论 |
2.3.1 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数量研究 |
2.3.2 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种类研究 |
第三章 固沙植物根际土壤可培养真菌群落多样性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多样性分析方法 |
3.1.2 土壤性状测定 |
3.1.3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季节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 |
3.2.2 不同年际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 |
3.2.3 不同生境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 |
3.2.4 不同生境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组成相似性分析 |
3.2.5 不同生境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生态位宽度 |
3.2.6 不同生境固沙植物根际土壤性状 |
3.2.7 不同生境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土壤性状的关系 |
3.3 结论与讨论 |
3.3.1 时间对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影响 |
3.3.2 生境对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影响 |
3.3.3 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土壤性状的关系 |
第四章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采样方法 |
4.1.2 测定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数据预处理 |
4.2.2 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变化 |
4.2.3 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变化 |
4.2.4 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与土壤性状关系 |
4.3 结论与讨论 |
4.3.1 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变化 |
4.3.2 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变化 |
4.3.3 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与土壤性状关系 |
4.3.4 形态学与高通量测序分析比较 |
第五章 固沙植物根际土壤拮抗木霉菌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1.3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木霉菌分离 |
5.2.2 生防木霉菌株初筛 |
5.2.3 生防木霉菌株复筛 |
5.2.4 木霉菌M-33鉴定 |
5.2.5 哈茨木霉M-33生物学特性 |
5.3 结论与讨论 |
5.3.1 生防木霉菌的筛选 |
5.3.2 培养性状对生防木霉菌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 |
第六章 哈茨木霉M-33对立枯丝核菌拮抗作用机制解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 |
6.1.2 方法 |
6.1.3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显微观察哈茨木霉M-33对立枯丝核菌的拮抗作用 |
6.2.2 立枯丝核菌诱导哈茨木霉M-33产酶作用 |
6.3 结论与讨论 |
6.3.1 哈茨木霉M-33对立枯丝核菌的拮抗作用显微观察 |
6.3.2 立枯丝核菌诱导哈茨木霉M-33产酶作用 |
第七章 哈茨木霉M-33对马铃薯黑痣病防治效果及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材料 |
7.1.2 方法 |
7.1.3 数据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不同秸秆对木霉菌存活能力的影响 |
7.2.2 不同接种量对木霉菌存活能力的影响 |
7.2.3 木霉菌协同秸秆室内防治促生作用评价 |
7.2.4 木霉菌协同秸秆田间防治促生作用评价 |
7.3 结论与讨论 |
7.3.1 秸秆对木霉菌存活能力的影响 |
7.3.2 木霉菌协同秸秆室内防治促生作用评价 |
7.3.3 木霉菌协同秸秆田间防治促生作用评价 |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点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腾格里沙漠地区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属)名录 |
项目资助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10)云南保山荷花温泉放线菌的物种多样性分析及其生物活性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放线菌的定义 |
2 中国温泉放线菌物种多样性及其酶活性、抗菌活性研究现状 |
3 本研究的主要工作与意义 |
第一章 云南保山荷花温泉放线菌的物种多样性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2.1 荷花温泉放线菌的物种多样性 |
3 讨论 |
第二章 云南保山荷花温泉放线菌的生物活性和化学筛选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2.1 荷花温泉放线菌菌株的产酶特性 |
2.2 荷花温泉放线菌的抗菌活性 |
2.3 菌株发酵液乙酸乙酯粗浸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分析 |
3 讨论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中国温泉微生物物种多样性及其酶活性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四、河北及云南部分地区土壤放线菌物种多样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西鄂尔多斯荒漠6种珍稀植物菌根及共生微生物多样性研究[D]. 徐道龙. 内蒙古大学, 2021
- [2]两个盐湖亚区部分盐湖放线菌资源勘探与抗菌活性研究[D]. 刘迪. 佳木斯大学, 2021
- [3]驯化栽培甘肃贝母对茬口的选择及其适应机理[D]. 武睿. 甘肃农业大学, 2021
- [4]锰矿、锑矿区构树根际土壤和不同部位放线菌多样性[D]. 莫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5]大花黄牡丹生态适应性及濒危机制研究[D]. 禄亚洲. 西藏大学, 2021(10)
- [6]田块尺度土壤镉砷分布特征及其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D]. 谢文达.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5)
- [7]土壤微生物群落与植物功能性状对喀斯特小生境水热的响应机制[D]. 严令斌. 贵州大学, 2020
- [8]桉树内生细菌多样性及抗青枯病的微生态调控研究[D]. 田红雨.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9]腾格里沙漠固沙植物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及生防木霉抑菌作用机制研究[D]. 郭成瑾. 甘肃农业大学, 2020
- [10]云南保山荷花温泉放线菌的物种多样性分析及其生物活性成分研究[D]. 马瑞. 大理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