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水之间的景观塑造——山地滨水景观公园设计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雅[1](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李星星[2](2021)在《城市设计视角下金寨县梅山老城区风貌更新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当前城市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拥有独特自然山水格局和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小城镇老城片区风貌正面临众多现实矛盾。一方面,在空间环境活力衰退的现实情况下,老城区现代化建设的瓶颈冲击着城镇传统空间格局;另一方面,小城镇的人文精神逐渐弱化,独特形象逐渐消失,在这里更多显现出的是风貌趋同现象和地区特色危机。如何在激烈的发展竞争中寻找自己的目标定位和发展方向,已成为众多小城镇老城区当前面临的一大挑战。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城市设计视角下,对金寨县梅山老城区的风貌进行更新设计,以期从风貌层面为金寨梅山老城区发展找到自身定位,放大特色、发挥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由当今小城镇建设及其风貌发展背景,引出本文所要研究的对象、内容及意义,对国内外城镇风貌相关理论研究进行分析总结,确定研究方法,对金寨梅山老城区基本概况与风貌现状深入调查与研究,梳理出较为突出、亟待解决的现存风貌问题。其次,根据前文的现状调研,深入分析金寨梅山老城区风貌实态与困境,并在此基础上,借鉴丹洲新区、成都宽窄巷子等优秀案例的经验,提出金寨梅山老城区总体风貌格局构建与重组、外部空间风貌优化和塑造、建筑风貌传承与更新这三个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风貌更新策略。最后,根据前文总结的策略,分别从风貌格局特色空间架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修补与完善、街巷风貌优化、综合交通优化、滨水空间塑造、建筑风貌整治设计、重要风貌节点设计等方面着手,较为系统地提升金寨梅山老城区整体风貌,为国内具有类似情况的其他小城镇风貌更新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图【77】 表【10】 参【70】
李嫣懿[3](2021)在《景洪市滨水地段空间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中兼具自然人工特征的区域,也是城市中最具有活力、生命力的空间。随着城市快速化发展,城市用地呈现大规模扩张趋势,城市空间格局也不断由城市中心向四周蔓延。城市滨水空间本应该是城市公共空间,但是由于城市建设中对城市用地的挤压,许多建筑开始侵占滨水空间,导致滨水空间出现大量居住建筑,最终使滨水空间的公共性、生态性遭到破坏,城市自然特色风貌也面临被破坏的风险。对滨水空间的关注不能只停留在局部层面的规划,还要关注它对城市发展有何促进作用,以及对滨水空间的公共性如何延续的问题。本论文从环境行为学、景观生态学、“城市双修”、城市设计相关理论的角度探讨城市滨水空间设计的理论基础并提出相关理论对滨水空间优化策略的理论支持。结合城市滨水空间的优秀案例,从城市整体、滨水空间以及滨水空间重点地段进行分析,提取案例中理论设计对滨水空间的指导作用,并选择景洪市澜沧江沿岸的滨水空间为研究对象,对城市滨水建设与自然生态景观维护、生态绿地空间系统构建与优化方面进行深入探索。本论文提出针对景洪市滨水空间的优化策略,其中包括塑造滨水空间连续性、渗透性,提升滨水空间公共性和文化特色,优化建筑高度分布、分层次控制等措施,并对景洪市澜沧江两岸的绿地空间使用、建筑风貌等相关城市设计要素提出优化建议,对同类型城市滨水空间更新提升规划提供有益的借鉴。
张璐[4](2020)在《延安老城区风貌更新研究》文中指出文化自信的城市发展背景下,城市风貌特色的形象输出成为了存量规划发展与研究的新方向。相较于新兴发展的城镇片区,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背景下衍生形成的老城片区正面临众多现实发展矛盾。一方面,空间环境活力衰退的现实情况下,老城现代化建设的瓶颈冲击着城市传统空间格局;另一方面,城市人文精神逐渐弱化,城市形象的独特性消失,显现出风貌趋同现象和城市特色危机。故老城区风貌更新在城市复兴的研究中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选取延安老城区作为研究对象,其作为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和红色革命圣地,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同时,延安坐落于黄土丘陵沟壑区,山环水绕的自然生境赋予了其多样变化的物质环境和空间特色。故研究首先从自然、人文、空间三个层面总结区域特征,并以古代、近代、当代的纵向时间跨度和山水格局、街巷体系、节点标志的横向空间类别梳理老城区的风貌特色要素。进而结合现状揭示出延安老城区城市风貌表达呈现出山水生态安全格局受损、城市空间格局特色逐渐消失、文化空间风貌特征未能显现三大方面的问题。研究提出风貌保护和传承发扬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基于资源特征和城市发展方向,凝练出以山水格局为核心的生态风貌和以红色圣地为核心的文态风貌的更新定位。一方面,以落实保护自然环境为前提,延安老城区的生态风貌更新以“保护生境——完善网络——彰显形象”为目标,对其展开自然生境的保护、绿色格局的搭建以及视觉景观秩序构建的更新策略,凸显生态风貌的自然属性和人文属性。另一方面,融合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要求,延安老城区的文态风貌要以“保护文化——凸显标志——细化节点”为目标,对其展开文态风貌保护结构的构建、地标景观意象的营建、文态空间整治的更新策略。采用可视性分析的方法建立老城区景观视廊系统,采用GIS平台天际线分析的方法进行高度控制,以保证景观视廊的通视。通过这种更新目标和策略合理的保护和利用文化资源,展示文态风貌标志。最后,以风貌特色功能区为控制单元,建立以生态风貌和文态风貌为核心的风貌控制体系,以实现对老城区风貌的有效管控。以保护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立足于风貌定位,以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延安老城区的城市风貌更新展开研究,试图探索存量规划下新的研究技术方法和思路,对黄土丘陵沟壑区的老城复兴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参考价值。
孙睿[5](2020)在《基于适宜性评价的历史城区绿道网络规划及重点地段设计 ——以福州长乐吴航古城为例》文中提出在城市的快速发展下,老城区普遍出现建筑密度高、人居环境差、公共空间严重缺乏、慢行系统断裂等问题,这对于拥有众多历史文化遗迹的历史城区来讲存在着重大的威胁。绿道网络具有保护历史遗迹、联通慢行系统、提升城市空间品质等作用,在历史城区构建绿道网络能够有效抑制并解决由于城市化发展引发的一些列问题。然而,历史城区绿道网络的建设不同于其他城市片区,其规划设计具有更大的挑战性与复杂性。基于以上问题,本文首先以历史城区绿道网络为研究对象,对绿道、历史城区及相关理论与案例进行研究总结,结合目前国内对历史城区绿道网络构建的相关研究总结出历史城区绿道网络的特征、需求、建设意义、空间层次及规划要点。其次,以绿道适宜性评价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吴航古城为例,通过对吴航古城进行资源条件分析、建立绿道适宜性评价体系、绿道初步选线、绿道优化调整,得出最终的绿道选线。随后本文从规划层面对吴航古城绿道网络进行规划设计,提出绿道网络规划原则、绿道网络规划结构、绿道类型划分与各类绿道建设指引。从设计层面,选取重点地段进行绿道方案设计,提出了塑造城市线性空间、延展用地内外空间、串联微小边角空间、连接轨交集散空间、借用自然山水空间五大策略,并具体论述相关专项规划方案。本文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吴航古城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采用适宜性评价探讨历史城区绿道网络构建方法,并提出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的设计思路,为历史城区绿道网络建设提供技术路线与支撑,从风景园林角度推动历史城区的保护。
吕菲菲[6](2020)在《生态修复视角下城市山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河北省承德市大梁顶山地公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的主体是“人”,城市服务于“人”,城市与的人关系密切。城市山地公园是人们进行休闲娱乐活动的主体空间,具有为城市市民服务的功能。随着人们对城市山地自然资源大面积的开采与掠夺,生态系统受到自然因素与人为活动的影响,发生了畸变。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植被受损、生物多样性退减、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割裂了城市与山地良好的自然过渡带,严重的影响了城市市民的生活质量,导致城市与山地的联系日渐“疏远”。处于城市与山地自然过渡带的城市山地公园是市民户外散步、健身的主要“媒介”,也是进行生态修复的重要“节点”,因此对城市山地公园进行生态修复势在必行。如何修复被污染与退化的城市山地公园生态环境、恢复城市山地公园的生态功能、减少城市化进程中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以及生态修复措施如何在城市山地公园生态系统中发挥其重要作用,是人们关心的焦点问题,也是城市山地公园需要落实的首要任务,更是城市山地公园为人民服务的保障。这也体现了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美好愿景。论文以城市山地公园为对象,结合生态学相关理论基础,通过对城市山地公园特征进行归纳总结,提出生态修复的视角下城市山地公园规划目标及策略。论文期望能够结合“生态修复”手段,构建集“生态保育、休闲游憩、科普教育”三位一体的城市山地公园。论文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相关理论综述。针对生态修复与城市山地公园相关概念做出界定,分析国内外生态修复技术与城市山地公园的相关研究,为生态修复视角下城市山地公园的规划提供相关理论指导。第二部分总结并分析案例中的优秀的设计经验。该部分以景观生态学理论、生态设计学理论、生态伦理学理论、自然教育学等为指导,以生态优先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等为保障,结合生态修复视角下城市山地公园的规划设计方法,提出生态修复视角下城市山地公园营建目标及策略。第三部分给出河北省承德市大梁顶山地公园规划设计案例。从国家战略层面、京津冀协同战略层面、承德绿地系统规划层面等分析了承德建设山地公园的必要性。通过GIS分析,明确了大梁顶公园为承德市生态示范型山地公园,针对大梁顶山地公园的前期分析选出大梁顶山地公园建设核心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承德大梁顶山地公园最终规划设计方案。方案提出了公园的总体规划构思、依据、原则、目标及与生态修复相关的策略。针对生态修复专项进行了重点规划,道路交通、服务设施、科普展示等专项进行了详细规划。为城市山地公园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造特色的景观游憩路线、构建趣味的科普教育体系,提供更多的设计可能性。
李琳[7](2020)在《杭州地区乡村水体景观营造模式研究》文中认为乡村景观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整个人地关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现阶段我国乡村景观的研究不局限于景观风貌的塑造,而是如何深入挖掘景观的生态价值、多元价值,将其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经济、社会等方面创造最大价值。伴随当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水体景观由过往的生产、生活功能,向生态文明的方向转移,水体景观的生态化建设已逐步成为乡村景观建设研究重点。本文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以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探寻乡村建设过程中的人、社会以及自然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通过深入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内涵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合理规划和设计乡村水体景观建设的规划设计要点系,在景观与乡村发展之间建立可持续的空间规划和管理体系模式。首先通过对杭州地区乡村水体景观的实地调研,总结目前水体景观建设的可取之处,将其分类为生产、生活、生态、聚落、社会五大形态,并剖析水体景观在保护与发展、生境塑造、景观外向组织性、自我修复能力记忆理论技术指导方面存在的问题。其次通过AVC评价法,构建了乡村水体景观要素评价体系,比较分析乡村水体景观建设的侧重点。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乡村水体景观的总体设计原则和生态文明建设下的规划设计导向,并对其生产、生活、生态、聚落、社会5大形态提出设计策略和具体实施方法。包括生态目标策略—构建乡村水体生态安全格局、生产目标策略—优化乡村水体生态网络结构、生活目标策略—制定乡村水体生态修复措施、聚落目标策略—打造乡村水体生态净化系统、社会目标策略—维护乡村水体流域历史人文资源5大策略和乡村景观营造与水体生态修复相结合、滨水地带栖息地重建、发掘乡村地域特色性设计、形成兼具生态、净化、景观和游憩价值的乡村水体景观系统的4大实施方法。最后根据前文提出的研究方法,将规划设计策略在杭州市双浦镇板桥村项目中进行试验,验证其科学性与合理性。以期为对未来乡村水体景观的设计提供研究思路和参考,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施贡献一份力量。
李姝蕙[8](2020)在《济南小龟山山体公园规划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人口不断增多,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居民对城市绿地活动区域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济南作为省会城市,随着城市发展,部分山体被纳入城市建设范围,如何将山体融入于城市生态生活中,成为为居民提供健身锻炼、回归自然的立体化城市绿地,是当前的一次研究课题。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通过对城市山体公园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归纳,从概念、意义、设计理论、专项设计等方面对国内外城市山体公园的规划设计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对城市山体公园的研究脉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通过对重庆鹅岭公园、临沂皇山公园、以及济南的八个山体公园:转山公园、牧牛山公园、大山坡公园、卧牛山公园、郎茂山公园、卧虎山公园、匡山公园和药山公园,进行实地考察和具有针对性的案例分析,总结出山体公园在景观组织、规划布局、地形设计、植物设计、雨洪设计以及文化传承设计等方面的设计策略,总结城市山体公园规划设计的理论方法。山体公园不同于平地公园,在设计时更着重于场地本身的特点,公园在服务功能上也有所区别,是以健身游览、回归自然作为主要目标,注重自然生态景观的公园绿地。在空间景观组织方面,城市山体公园具有塑造城市天际线的作用,要把握好山体制高点、山体景观视线以及脊部轮廓线。通过观景亭台充分发挥地形优势。在植物设计时,要保护休整原有植被,根据不同坡向和土壤环境,补植耐粗放管理的乔灌草树种,丰富植物景观。在水源设计上,要根据现有条件修建蓄水池、植草沟、排水渠等雨洪设施,将水景观与雨水系统结合,充分利用地形优势,建造水塘、瀑布及跌水景观。在文化的传承与表达上,也可以通过文化景墙、雕塑、铺装、建筑等方面进行设计。在城市山体公园规划设计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济南自然条件和小龟山基址现状,对济南小龟山进行了山体公园规划设计。济南小龟山山体公园是以:“生态、健身、文化”为规划设计指导思想。打造的以近自然为原则、休闲健身为主题、山体景观为亮点的为居民服务的城市山体公园。在景观组织、竖向设计、植物设计等方面进行分区设计,形成“三轴、两带、六区、多点”的景观空间规划布局。规划设计有六大功能分区,山顶游览区、登山漫步区、密林氧吧区、滨水游乐区、花田观赏区、休闲健身区。区域建设有矿坑广场、龟山阁、健身广场、阳光草坪、廊院飞花、观岱台等三十多个景观节点。完成了竖向、道路、建筑、雨洪、植物及公共设施等专项设计,公园合理布置空间结构,建立脊线风景带;通过修复破损山体,建造断崖休闲景观;丰富植物多样性,形成乔灌草的稳定山林景观,通过因地制宜的竖向设计和济南地域文化的融入,突出济南小龟山山体公园的自然人文特色,满足居民,完善城市绿地系统结构。
万鑫文[9](2020)在《山水环境中建筑高度控制设计研究 ——以昆明滇池度假区关坡山片区城市设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高度是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重要因素,我国对建筑高度控制具体体现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中。纵观城市发展史,人类向高度要地的发展规律是不可逆的事实。控制建筑高度不是限制高度,而是协调人工环境与山水环境互融,以凸显地方山水特色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这是目前中国城市特色化发展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但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加快,城市对经济增长的过度追求以及扩大建设规模,忽视了自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对城市整体风貌的把控过于微观,导致地方山水格局破坏严重,城市建筑“见缝插针”式杂乱的生长,千城一面的城市风貌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因此,探寻城市山水环境与建筑高度相协调的控制方法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此次研究基于协调人工环境与山水环境的和谐共融为目的,以山水环境中的建筑高度控制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实际项目进行理论研究。文章梳理并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建筑高度控制的相关理论及方法,分析与研究对象类似的三个案例的建筑高度控制方法以及现有的用于保护山水环境的建筑高度控制方法,总结出一套适用于研究对象的综合控制体系用于指导城市风貌建设。并以昆明滇池度假区关坡山片区城市设计中的建筑高度控制作为实证案例,通过对关坡山片区的实地调研,针对现状资源与问题进行城市设计,验证该控制方法对于山地滨湖城市临山临水区域建筑高度控制的适用性,从而起到保护山水环境的目的。
余俏[10](2019)在《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规划研究》文中提出河岸绿色空间涵盖维护河流生态特性的内侧河岸缓冲带和服务邻近城乡功能区的外侧河岸协调绿带,是山地城市重要的环境要素与特色景观载体,也是城乡建设焦点地带。因认知缺失,利益博弈,掠夺式资源利用和“一刀切”后退式河岸管控手段,诱发种种山地城市河岸生态环境问题和潜在社会经济价值流失问题,如何合理规划和管控值得研究。生态优先与城乡全域空间资源管控背景下,论文希冀借鉴生态学与城乡生态规划理论方法,以保护与利用相融合为基点,探讨遵从河流自然特性并恰当植入城乡建设诉求的河岸绿色空间规划与管控方法:在顺应河网内在生态特性和维护生态过程的基础上,发掘与平衡不同河区绿色空间的外在城乡服务功用价值,以此指导个案河段绿色空间的用地功能和空间设计,形成融合河岸自然生态特征与城乡建设诉求的分区差异化规划管控方法。提出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适应性规划思路,构建适应河流空间等级(河网、河区、河段)和对接城乡规划编制层级(城乡总体规划、控制性及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三个规划空间层级,形成河网整体功能定位与系统构建、河区纵向功能组织与用地布局、河段横向功能指引与空间设计的各级规划核心内容,以及适应性规划过程与管控途径。提出以样条分区体系为核心的四个技术要点,力求内在保障河岸自身内部生态系统健康运转,外在尽量满足城乡社会建设发展的诉求。论文内容包含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问题与认知:(第一章)通过背景与相关规划综述研究,界定研究对象概念,结合山地城市背景特征明确三个空间层级的河岸现有问题和分析深层规划管控问题,确立研究目的、内容、方法与框架。(第二章)认知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的内在空间等级及结构、生态要素及过程特性,认知其外在社会复合服务诉求和空间梯度转化分区诉求,并界定其典型复合功能。第二部分是规划应对思路:(第三章)在借鉴相关生态学理论和城乡生态规划理论并进行规划价值导向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的适应性规划思路:顺应自然特性,维护内在生态健康;兼顾复合功能,发掘外在服务价值;差异化的干预,空间分级分区协调;协作适应管理,衔接规划编制体系。构建三个规划空间层级:城乡区域—河网、中心城镇区—河区、街区场地—河段,并确立各层级的研究重点内容。提出以样条分区体系为核心的四个技术要点:河流与人居空间关联分析,融合特性与诉求的样条分区,复合功能平衡下的空间布局,动态循坏的规划与管控程序。第三部分是规划编制技术:结合重庆主城、南川、开州、眉山、桐柏等地的规划实践与案例分析,在城乡区域、中心城镇区、街区场地这三个空间层级建立了各自的规划问题、目标和任务。(第四章)在城乡区域层面,分析流域生态特征与城乡空间发展的关联作用,进行城乡流域整体空间样条分区,并确立分区整体功能定位和目标策略,构建河网绿色空间内在生态支撑系统和外在复合服务系统。(第五章)在中心城镇区层面,分析河区地貌特征与城镇空间的关联作用,进行河区纵向空间样条分区,并设置分区纵向功能目标和建设复合空间体系,对河区关联土地利用进行整体布局与控制。(第六章)在街区场地层面,分析河段生境特征与场地空间的关联作用,进行河岸横向空间样条分区,并制定横向分区功能指引与空间界面导控,在三个重点方面(生态雨洪管理、栖息地修复和绿道绿街设计)进行河段绿化场地空间设计,制定城乡分区典型设计导引。第四部分是管控实施建议:(第七章)建立协作与适应的管控途径,并与现有规划编制体系衔接,提出管理实施政策建议。
二、山水之间的景观塑造——山地滨水景观公园设计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水之间的景观塑造——山地滨水景观公园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论文创新点 |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
2.1.1 当代 |
2.1.2 建筑学 |
2.1.3 建筑理论 |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
2.4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
3.1.1 基本范围 |
3.1.2 建筑理论框架 |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
4.2.1 建筑创作论 |
4.2.2 居住建筑 |
4.2.3 生态建筑学 |
4.2.4 建筑评价理论 |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
4.3.1 建筑方针 |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
4.4 本章小结 |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2)城市设计视角下金寨县梅山老城区风貌更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城市设计 |
1.3.2 老城区 |
1.3.3 风貌更新 |
1.4 国内外风貌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研究综述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金寨梅山老城区发展状况及风貌问题梳理 |
2.1 皖西山区地域特征 |
2.1.1 自然地理 |
2.1.2 历史文化 |
2.1.3 传统民俗风俗 |
2.2 金寨风貌特色资源 |
2.2.1 自然旅游资源 |
2.2.2 红色革命资源 |
2.2.3 农业产业资源 |
2.3 “认识金寨”问卷调查 |
2.3.1 问卷设计 |
2.3.2 问卷内容总结 |
2.4 老城区区位关系 |
2.4.1 区域位置 |
2.4.2 交通区位 |
2.5 老城区风貌现状特征 |
2.5.1 空间格局现状 |
2.5.2 街巷风貌现状 |
2.5.3 建筑风貌现状 |
2.6 老城区风貌问题梳理 |
2.6.1 城镇发展束缚,整体特色不突出 |
2.6.2 空间形态紊乱,传统意象逐渐消失 |
2.6.3 建筑风貌杂糅,历史文脉缺失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金寨梅山老城区风貌更新策略 |
3.1 风貌更新原则 |
3.1.1 尊重自然与生态建设原则 |
3.1.2 绿色低碳,可持续性原则 |
3.1.3 风貌资源、地域特色维护原则 |
3.1.4 整体性、连续性原则 |
3.2 宏观层面——总体风貌格局构建与重组策略 |
3.2.1 注重自然环境特色,延续山水景观特色格局 |
3.2.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 |
3.3 中观层面——外部空间风貌优化和塑造策略 |
3.3.1 街巷空间环境优化 |
3.3.2 道路系统及设施更新 |
3.3.3 山区特色滨水空间打造 |
3.4 微观层面——建筑风貌传承与更新策略 |
3.4.1 建筑风貌控制 |
3.4.2 重要节点风貌控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金寨梅山老城区风貌更新设计实践探索 |
4.1 规划理念与发展定位 |
4.1.1 总规思路 |
4.1.2 风貌发展定位 |
4.2 老城区总体风貌格局构建与重组设计 |
4.2.1 老城区风貌格局特色空间架构 |
4.2.2 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修补与完善 |
4.3 老城区外部空间风貌优化和塑造设计 |
4.3.1 街巷风貌优化设计 |
4.3.2 综合交通优化设计 |
4.3.3 滨水空间塑造设计 |
4.4 老城区建筑风貌更新与控制设计 |
4.4.1 建筑风貌整治设计 |
4.4.2 重要风貌节点设计 |
4.5 其他风貌要素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主要结论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认识金寨”问卷调查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3)景洪市滨水地段空间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滨水空间更新发展分析 |
2.1 相关概念研究 |
2.1.1 滨水空间 |
2.1.2 “城市双修” |
2.1.3 生态文明理念 |
2.2 国内外城市滨水空间演变分析 |
2.2.1 国外城市滨水空间演变分析 |
2.2.2 国内城市滨水空间演变利用分析 |
2.2.3 城市更新与滨水空间结构演变分析 |
2.2.5 滨水空间岸线利用分析 |
2.3 与滨水空间相关理念 |
2.3.1 “田园城市” |
2.3.2 景观生态学 |
2.3.3 城市意象五要素 |
2.3.4 公共性理念分析 |
2.3.5 环境行为学 |
2.3.6 山水型城市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滨水空间优化引导分析 |
3.1 滨水空间与城市关系 |
3.1.1 滨水空间与城市发展关系 |
3.1.2 河流与城市空间形态关系 |
3.1.3 滨水城市空间形态 |
3.2 滨水空间与城市结构形态关系分析 |
3.2.1 案例分析—滨水空间与城市绿道系统相结合 |
3.2.2 案例分析—滨水空间与城市重要公共空间相结合 |
3.2.3 案例分析总结 |
3.2.4 城市滨水空间形态分类 |
3.3 滨水空间特征分析 |
3.3.1 对人群的共享性 |
3.3.2 对城市的可识别性 |
3.3.3 对空间的延续性 |
3.3.4 对生态的促进性 |
3.3.5 对多元文化的兼容性 |
3.4 城市滨水空间案例分析 |
3.4.1 广州市滨水空间研究—以海珠广场、林则徐公园、花城广场为例 |
3.4.2 桂林市滨水空间分析—以两江四湖片区为例 |
3.4.3 南宁市江南区滨江公园为例 |
3.4.4 案例总结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景洪市区滨水空间现状问题分析 |
4.1 景洪市滨水区域发展概况 |
4.1.1 景洪城发展 |
4.1.2 景洪城市空间布局 |
4.1.3 景洪市澜沧江沿岸发展演变 |
4.1.4 景洪城市水系现状情况 |
4.1.5 景洪市绿道系统与水系结合情况 |
4.2 景洪市规划分析 |
4.2.1 上位规划分析 |
4.2.2 城市现状水系布局用地与规划对比分析 |
4.3 滨水区域现状岸线功能分析 |
4.3.1 澜沧江两岸规划政策引导 |
4.3.2 澜沧江两岸总体利用分析 |
4.3.3 景洪市滨江住区开发分析 |
4.4 景洪市滨水空间现状问题 |
4.4.1 城市与水体整体连结性较差 |
4.4.2 滨水空间用地功能混乱、自身特色消失 |
4.4.3 重点区域不突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景洪市区滨水空间优化策略分析 |
5.1 滨水空间整体开发策略分析 |
5.1.1 滨水空间设计原则分析 |
5.1.2 滨水空间规划原则与布局 |
5.1.3 城市总体优化策略分析 |
5.2 滨江地区空间更新要素策略 |
5.2.1 尺度的适宜性 |
5.2.2 视觉的优美性 |
5.2.3 空间的有序性 |
5.3 滨江地区滨水空间优化策略 |
5.3.1 塑造滨水空间连续性 |
5.3.2 构建纵向滨水空间渗透性 |
5.3.3 提升滨水区域公共性 |
5.3.4 强化城市自身文化 |
5.3.5 优化滨水空间建筑高度 |
5.3.6 滨水空间驳岸特色化设计 |
5.3.7 重点地段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语 |
6.2 结论 |
6.3 反思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4)延安老城区风貌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学术热点 |
1.1.3 现实需求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城市风貌更新研究历程 |
1.3.2 国内城市风貌更新研究历程 |
1.3.3 国内外城市风貌更新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延安老城区的环境特征 |
2.1 延安老城区概况 |
2.2 自然环境特征 |
2.2.1 地形地势 |
2.2.2 山川水脉 |
2.2.3 气候条件 |
2.2.4 植被资源 |
2.3 人文环境特征 |
2.3.1 黄土风情特色的民居建筑 |
2.3.2 表征革命圣地的红色遗迹 |
2.3.3 延续历史文化的府城格局 |
2.3.4 多样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2.4 空间环境特征 |
2.4.1 山—水—城的空间格局 |
2.4.2 空间功能 |
2.5 本章小结 |
3.延安老城区风貌特色的时空构成及问题 |
3.1 行政建制的历史沿革 |
3.2 延安老城区风貌历时结构要素 |
3.2.1 古代老城区风貌的生成 |
3.2.2 近代老城区风貌的发展 |
3.2.3 当代老城区风貌发展的停滞 |
3.3 延安老城区风貌空间结构要素 |
3.3.1 山水格局 |
3.3.2 街巷体系 |
3.3.3 节点标志 |
3.4 延安老城区风貌特色存在的问题 |
3.4.1 山水生态安全面临破损危机 |
3.4.2 城市空间格局特色逐渐消失 |
3.4.3 文化空间风貌特征未能突出 |
3.5 本章小结 |
4.延安老城区风貌更新的思路框架 |
4.1 延安老城区的保护要求 |
4.1.1 基于风貌保护的上位规划解读 |
4.1.2 延安老城区风貌保护内容 |
4.2 延安老城区的风貌更新定位 |
4.2.1 市域内延安老城区的功能定位 |
4.2.2 延安老城区的风貌定位 |
4.3 延安老城区风貌更新路径探讨 |
4.3.1 生态风貌更新思路 |
4.3.2 文态风貌更新思路 |
4.4 本章小结 |
5.顺应山水格局的老城区生态风貌提升 |
5.1 保护生境:生态基底的保护 |
5.1.1 保护“三山”山体完整 |
5.1.2 山林修复 |
5.1.3 水体治理 |
5.2 完善网络:绿网格局的搭建 |
5.2.1 构建山水廊道 |
5.2.2 增加绿地斑块 |
5.3 彰显形象:山—水—城景观秩序的构建 |
5.3.1 景观秩序的图景分析 |
5.3.2 山—水—城景观秩序风貌控制 |
5.4 本章小结 |
6.承继历史文脉的老城区文态风貌整治 |
6.1 保护文化:文态风貌的保护结构 |
6.1.1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内容 |
6.1.2 风貌特色功能区的划分 |
6.1.3 文态网络的构建 |
6.1.4 文态风貌保护结构的组织 |
6.2 凸显标志:地标景观意象的可视表达 |
6.2.1 以宝塔为核心营建地标景观意象 |
6.2.2 基于GIS的地标景观可视性分析 |
6.2.3 基于GIS的文态网络与地标景观之间的可视性分析 |
6.2.4 建立延安老城区景观视廊系统 |
6.3 细化节点:文态空间的整治 |
6.3.1 满足地标可视表达的文态空间环境提升 |
6.3.2 满足地标可视表达的建筑高度控制 |
6.4 本章小结 |
7.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延安老城区风貌存在问题及更新策略 |
7.1.2 延安老城区风貌控制体系与内容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图表目录 |
致谢 |
(5)基于适宜性评价的历史城区绿道网络规划及重点地段设计 ——以福州长乐吴航古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空间环境层面:老城区建设密度高,环境品质较为恶劣 |
1.1.2 历史文化保护层面:文化遗产急需进行整体保护和系统展示 |
1.1.3 人民生活需求层面:老城区绿色空间缺乏,人民需求得不到满足 |
1.2 研究意义 |
1.2.1 为历史城区如何优化人居环境提供实践指引 |
1.2.2 在历史城区中探讨自然与文化相结合的绿色空间模式 |
1.2.3 构建符合历史城区的绿道廊道,为绿道网络规划提供科学支撑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与方法介绍 |
2.1 绿道与绿道网络 |
2.1.1 绿道与绿道网络 |
2.1.2 绿道的基本功能 |
2.1.3 绿道的尺度分级 |
2.2 历史城区 |
2.2.1 历史城区 |
2.2.2 历史城区与相关概念辨析 |
2.2.3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
2.3 适宜性评价 |
2.3.1 适宜性评价的含义 |
2.3.2 国内外绿道适宜性评价研究概况 |
3 历史城区绿道特征与规划要点 |
3.1 历史城区绿道网络 |
3.1.1 历史城区绿道网络的概念界定 |
3.1.2 历史城区绿道网络的特征 |
3.2 历史城区绿道网络建设的需求分析 |
3.2.1 历史城区建筑密集、用地紧张 |
3.2.2 文化遗产众多、连接难度大 |
3.2.3 绿地资源形态复杂、缺乏有机串联 |
3.2.4 历史城区山水格局重塑存在挑战 |
3.3 绿道网络在历史城区保护中的重要意义 |
3.3.1 对历史文化要素的保护 |
3.3.2 对城市空间格局的保护 |
3.3.3 对山水空间格局的保护 |
3.3.4 对传统轴线、视线廊道的保护 |
3.4 历史城区绿道网络规划的空间层次 |
3.4.1 “点”层次 |
3.4.2 “线”层次 |
3.4.3 “面”层次 |
3.5 历史城区绿道网络规划要点 |
3.5.1 城市尺度:耦合城市其他用地,注重城市环境协调 |
3.5.2 城区尺度:尊重原有城市肌理,保护地方文化特色 |
3.5.3 社区尺度:串联居民生活区域,提高出行便利程度 |
3.5.4 人本尺度:满足人群多样需求,注重绿道景观体验 |
4 相关案例研究 |
4.1 新加坡公园连接道系统 |
4.1.1 背景与概况 |
4.1.2 目标与策略 |
4.1.3 借鉴意义 |
4.2 卢布尔雅那市环城历史绿道 |
4.2.1 背景与概况 |
4.2.2 目标与策略 |
4.2.3 借鉴意义 |
4.3 东京2050年“纤维”绿廊概念规划方案设计 |
4.3.1 背景与概况 |
4.3.2 理念与策略 |
4.3.3 借鉴意义 |
4.4 北京海淀三山五园绿道 |
4.4.1 背景与概况 |
4.4.2 目标与策略 |
4.4.3 借鉴意义 |
4.5 福州大田绿道 |
4.5.1 背景与概况 |
4.5.2 目标与策略 |
4.5.3 借鉴意义 |
4.6 江苏江阴绿道 |
4.6.1 背景与概况 |
4.6.2 目标与策略 |
4.6.3 借鉴意义 |
5 吴航古城概况及现状资源条件分析 |
5.1 区位条件与规划范围 |
5.2 历史沿革 |
5.3 上位规划研究 |
5.4 自然资源条件 |
5.4.1 山水地貌 |
5.4.2 岸线演变 |
5.5 文化资源条件 |
5.5.1 历史文化要素 |
5.5.2 文物保护单位 |
5.5.3 历史文化街区 |
5.5.4 古城格局 |
5.6 吴航古城绿道网络构建SWOT分析 |
5.6.1 优势:格局完整,文化深厚 |
5.6.2 劣势:绿地破碎,用地紧张 |
5.6.3 机遇:保护更新,绿色人居 |
5.6.4 挑战:以人为本,重塑文化 |
6 基于适宜性评价的绿道网络构建 |
6.1 基础数据 |
6.2 方法基础 |
6.2.1 适宜性评价方法的构成 |
6.2.2 AHP层次分析法 |
6.2.3 GIS空间分析法 |
6.3 绿道节点评价分级 |
6.3.1 潜在绿道节点选取与评价因子研究 |
6.3.2 自然游憩节点评价 |
6.3.3 文体活动节点评价 |
6.3.4 历史文化节点评价 |
6.4 绿道选线适宜性评价 |
6.4.1 评价因子选取与分级 |
6.4.2 评价因子权重的赋予 |
7 吴航古城绿道网络规划 |
7.1 规划原则 |
7.1.1 连通性 |
7.1.2 人本性 |
7.1.3 文化性 |
7.1.4 协调性 |
7.2 吴航古城绿道网络适宜性评价实证 |
7.2.1 绿道节点评价分级价 |
7.2.2 绿道选线适宜性评价 |
7.2.3 绿道节点与绿道选线适宜性评价结果叠加 |
7.2.4 绿道网络初步选线 |
7.3 绿道网络选线的优化调整 |
7.3.1 结合用地规划的优化调整 |
7.3.2 结合保护规划的优化调整 |
7.3.3 结合古城格局的优化调整 |
7.3.4 结合山水环境的优化调整 |
7.4 绿道网络布局与类型 |
7.5 吴航古城绿道网络规划结构 |
7.5.1 “一带” |
7.5.2 “两环” |
7.5.3 “三纵” |
7.5.4 “五脉” |
7.6 绿道类型划分与建设指引 |
7.6.1 滨水体验环城绿道 |
7.6.2 健身运动环城绿道 |
7.6.3 历史文化特色绿道 |
7.6.4 社区生活服务绿道 |
7.6.5 山景郊野游憩绿道 |
8 吴航古城绿道重点地段设计 |
8.1 设计范围 |
8.2 设计场地认识 |
8.2.1 用地分析 |
8.2.2 交通分析 |
8.2.3 文化资源分析 |
8.2.4 河道分析 |
8.3 设计目标 |
8.3.1 回归山水 |
8.3.2 振兴文化 |
8.3.3 焕活社区 |
8.4 设计策略 |
8.4.1 塑造城市线性空间 |
8.4.2 延展用地内外空间 |
8.4.3 串联微小边角空间 |
8.4.4 连接轨交集散空间 |
8.4.5 借用自然山水空间 |
8.5 总体布局 |
8.5.1 总平面图 |
8.5.2 鸟瞰图 |
8.5.3 区段划分 |
8.5.4 十景规划 |
8.6 分区设计 |
8.6.1 滨水体验区段 |
8.6.2 健身运动区段 |
8.6.3 社区交往区段 |
8.6.4 绿色出行区段 |
8.6.5 山水游乐区段 |
8.7 专项设计 |
8.7.1 竖向设计 |
8.7.2 游径系统设计 |
8.7.3 视线廊道设计 |
8.7.4 植物规划设计 |
8.7.5 绿道服务设施规划 |
8.7.6 历史空间保护专项 |
8.7.7 游憩活动策划 |
8.7.8 用地平衡表 |
9 总结 |
9.1 总结 |
9.2 创新点 |
9.2.1 理论经验与实践案例的归纳 |
9.2.2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 |
9.2.3 宏观规划与微观设计的对接 |
9.3 讨论 |
9.4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成果目录清单 |
论文致谢 |
附件 |
(6)生态修复视角下城市山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河北省承德市大梁顶山地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框架 |
1.4.2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城市山地公园 |
2.1.1 地形 |
2.1.2 山地 |
2.1.3 城市公园 |
2.1.4 城市与城市山地公园 |
2.1.5 山地公园与城市山地公园 |
2.2 生态修复 |
2.2.1 生态系统 |
2.2.2 生态学 |
2.2.3 生态修复 |
2.2.4 “生态修复”与“生态恢复” |
2.2.5 “生态修复”与“生态文明” |
2.2.6 生态修复的方式及意义 |
3 国内外案例分析 |
3.1 国内案例分析 |
3.1.1 兰山山地生态公园 |
3.1.2 上海辰山植物矿坑花园 |
3.1.3 漳州碧湖生态公园 |
3.2 国外案例分析 |
3.2.1 美国丹佛山地公园 |
3.2.2 西班牙巴塞罗那山地公园 |
3.2.3 德国北杜伊斯堡公园 |
4 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
4.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4.2 生态伦理学理论 |
4.3 生态修复理论 |
4.4 生态设计理论 |
4.5 城市美学理论 |
4.6 自然教育学理论 |
5 生态修复视角下城市山地公园规划设计方法 |
5.1 影响城市山地公园规划设计的因素 |
5.1.1 自然特征 |
5.1.2 城与山的关系 |
5.1.3 地域文化因素 |
5.2 修复城市山地公园中的生态要素 |
5.2.1 土壤修复 |
5.2.2 山体修复 |
5.2.3 植被修复 |
5.2.4 水体修复 |
5.3 城市山地公园空间布局设计 |
5.3.1 山地地貌的自然特征 |
5.3.2 城市山地公园道路系规划设计 |
5.3.3 城市山地公园视觉空间设计 |
5.3.4 城市山地公园植被设计 |
5.3.5 城市山地公园水系设计 |
5.3.6 城市山地公园文化景观营造 |
6 生态修复视角下城市山地公园规划设计内容 |
6.1 生态修复视角下城市山地公园规划设计原则 |
6.1.1 生态优先原则 |
6.1.2 因地制宜原则 |
6.1.3 可持续发展原则 |
6.1.4 参与性原则 |
6.1.5 分期规划原则 |
6.1.6 以人为本原则 |
6.2 生态修复视角下城市山地公园规划设计目标 |
6.2.1 基于城市关联的空间目标 |
6.2.2 基于环境宜人的生态目标 |
6.2.3 基于旅游产品的功能目标 |
6.2.4 基于文化内容的科教目标 |
6.3 生态修复视角下城市山地公园规划设计策略 |
6.3.1 加强城与山之间的关联 |
6.3.2 修复场地自然生态要素 |
6.3.3 打造场地景观游憩线路 |
6.3.4 激活场地历史文化脉络 |
6.3.5 构建场地科普教育体系 |
7 河北省承德市大梁顶山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
7.1 背景分析 |
7.1.1 上位解读 |
7.1.2 山地公园边界划定与类型划分 |
7.1.3 前期分析 |
7.1.4 承德大梁顶山地公园规划建设核心区 |
7.1.5 SWOT分析 |
7.2 规划构思 |
7.2.1 规划依据 |
7.2.2 规划原则 |
7.2.3 规划定位 |
7.2.4 规划目标 |
7.2.5 规划策略 |
7.2.6 规划理念 |
7.3 总体布局 |
7.3.1 总体规划平面图 |
7.3.2 鸟瞰图 |
7.3.3 总体规划构想 |
7.3.4 总体规划结构 |
7.3.5 规划分区 |
7.4 分区规划 |
7.4.1 综合服务区 |
7.4.2 山地修复保育区 |
7.4.3 生态教育区 |
7.4.4 山地文化区 |
7.4.5 五彩拓展区 |
7.4.6 农艺游赏区 |
7.4.7 登山揽胜区 |
7.4.8 溪谷康养区 |
7.5 生态修复规划 |
7.5.1 大梁顶山地公园核心区生态问题 |
7.5.2 地形生态修复 |
7.5.3 水体生态修复 |
7.5.4 植被生态修复 |
7.5.5 人文修复 |
7.6 专项规划 |
7.6.1 交通规划 |
7.6.2 竖向规划 |
7.6.3 服务设施规划 |
7.6.4 建筑专项规划 |
7.6.5 标识系统规划 |
7.6.6 照明系统规划 |
7.6.7 科普解说系统规划 |
7.6.8 产业规划 |
7.6.9 节事活动规划 |
7.6.10 安全防火规划 |
7.6.11 经济技术指标 |
8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创新点 |
8.3 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件 |
(7)杭州地区乡村水体景观营造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新时代乡村振兴 |
1.1.2 乡村生态景观的兴起 |
1.1.3 水体景观的重要地位 |
1.1.4 杭州地区乡村水环境特征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的主要方法和内容 |
1.3.1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的基本框架 |
2 研究概述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乡村景观 |
2.1.2 水体、水体周边环境 |
2.1.3 乡村水体景观 |
2.2 国内外乡村建设发展进程综述 |
2.2.1 国外乡村建设发展进程综述 |
2.2.2 国内乡村建设发展进程综述 |
2.3 国内外乡村景观建设发展进程综述 |
2.3.1 国外乡村景观建设发展进程综述 |
2.3.2 国内乡村景观建设发展进程综述 |
2.4 国内外水体景观建设发展进程综述 |
2.4.1 国外水体景观建设发展进程综述 |
2.4.2 国内乡村水体景观建设发展进程综述 |
2.5 水体景观设计理论基础 |
2.5.1 人居环境理论 |
2.5.2 乡村规划学 |
2.5.3 景观生态学 |
2.5.4 环境心理学 |
2.5.5 园林美学 |
2.6 本章小结 |
3 杭州乡村水体景观调查与分析 |
3.1 调研计划 |
3.1.1 地形地貌对水系特征的影响 |
3.1.2 调研乡村名单选取 |
3.1.3 调研要素确定 |
3.2 调研方法 |
3.2.1 资料收集法 |
3.2.2 实地调研法 |
3.2.3 访谈和问卷调查 |
3.2.4 综合归纳与分析 |
3.3 乡村基本概况 |
3.3.1 调研乡村区位 |
3.3.2 社会经济 |
3.3.3 历史沿革 |
3.4 乡村水体景观建设情况 |
3.4.1 调研乡村建设情况综述 |
3.4.2 调研乡村典型案例分析 |
3.5 杭州乡村水体景观形态分类 |
3.5.1 乡村水体生产景观 |
3.5.2 乡村水体生活景观 |
3.5.3 乡村水体生态景观 |
3.5.4 乡村水体聚落景观 |
3.5.5 乡村水体社会景观 |
3.6 乡村水体景观建设面临突出问题 |
3.6.1 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 |
3.6.2 乡村水体生境亚健康 |
3.6.3 乡村水体景观外向性组织欠缺 |
3.6.4 乡村水体自我修复能力匮乏 |
3.6.5 水体景观营造缺乏理论与技术指导 |
3.7 本章小结 |
4 乡村水体景观AVC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
4.1 乡村水体景观AVC综合评价指标的选取 |
4.2 确定权重 |
4.3 综合评价 |
4.4 评价分析 |
4.4.1 乡村水体景观生命力分析 |
4.4.2 乡村水体景观吸引力分析 |
4.4.3 乡村水体景观承载力分析 |
5 杭州地区乡村水体景观营造探索 |
5.1 乡村水体景观设计原则 |
5.1.1 整体连续性 |
5.1.2 维持生态优先 |
5.1.3 保持景观多样化 |
5.1.4 强调地域特色性 |
5.1.5 舒适度与可达性原则 |
5.2 基于农田-水网格局的新时期生态基底建设要求 |
5.2.1 传统“水—田—林—宅”生态基底的新时期要求 |
5.2.2 生态基底满足生物栖息需求 |
5.2.3 乡村水体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优化 |
5.3 乡村水体景观营建优化策略 |
5.3.1 生态目标策略:构建乡村水体生态安全格局 |
5.3.2 生产目标策略:优化乡村水体生态网络结构 |
5.3.3 生活目标策略:制定乡村水体生态修复措施 |
5.3.4 聚落目标策略:打造乡村水体生态净化系统 |
5.3.5 社会目标策略:维护乡村水体流域历史人文资源 |
5.4 乡村水体景观营建具体措施 |
5.4.1 乡村景观营造与水体生态修复相结合 |
5.4.2 滨水地带栖息地重建 |
5.4.3 发掘乡村地域特色性设计 |
5.5 兼具生态、净化、景观和游憩价值的乡村水体景观系统 |
5.5.1 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 |
5.5.2 乡村水体景观系统的塑造 |
5.6 本章小结 |
6.板桥水网乡村规划设计 |
6.1 区位分析 |
6.2 双浦镇板桥村景观AVC综合评价 |
6.3 双浦镇板桥村景观AVC评价分析 |
6.4 现状研判 |
6.5 奠定交融的生态网络基础 |
6.5.1 自然要素识别 |
6.5.2 基地生态敏感度分析 |
6.6 板桥水网乡村规划策略 |
6.6.1 统筹村域资源,定位江南水乡品牌形象 |
6.6.2 生态安全层面——中心控制区划定保障安全格局 |
6.6.3 景观复合机能——生态网络连接实施技术手段 |
6.6.4 社会综合职能——场地存量更新丰富乡村多元价值 |
6.6.5 时域动态特性——建立管控机制与弹性发展策略 |
6.6.6 小结 |
6.7 结论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部分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图表目录 |
附录二:“乡村水体景观AVC综合评价指标评估”专家咨询问卷 |
附录三:乡村水体景观AVC综合评价因子重要性比较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导师简介 |
(8)济南小龟山山体公园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城市山体公园的相关概念与内涵 |
1.4.1 山地 |
1.4.2 山体公园 |
1.4.3 城市山体公园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案例调研与分析 |
2.1 调研的内容与方法 |
2.1.1 调研方法 |
2.1.2 调研内容 |
2.2 调研的案例 |
2.2.1 重庆鹅岭公园 |
2.2.2 临沂皇山公园 |
2.2.3 转山公园 |
2.2.4 牧牛山公园 |
2.2.5 大山坡公园 |
2.2.6 卧牛山公园 |
2.2.7 郎茂山公园 |
2.2.8 卧虎山公园 |
2.2.9 匡山公园 |
2.2.10 药山公园 |
2.3 城市山体公园规划设计方法 |
2.3.1 山地景观空间组织 |
2.3.2 规划设计布局 |
2.3.3 道路景观设计 |
2.3.4 植物景观设计 |
2.3.5 水体景观设计 |
2.3.6 文化的传承与表达 |
2.3.7 小结 |
第3章 济南小龟山山体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
3.1 区位与区域概况 |
3.1.1 基址区位 |
3.1.2 区域概况 |
3.1.3 基址现状 |
3.2 规划设计目标 |
3.3 规划设计理念与原则 |
3.3.1 规划设计理念 |
3.3.2 规划设计原则 |
3.3.3 规划设计依据 |
3.4 总体布局与规划分区 |
3.4.1 总体布局 |
3.4.2 功能分区 |
3.5 专项设计 |
3.5.1 竖向设计 |
3.5.2 道路交通设计 |
3.5.3 雨洪系统设计 |
3.5.4 植物配置设计 |
3.5.5 公共服务设施设计 |
3.5.6 防灾避险安全性设计 |
3.5.7 文化传承设计 |
3.6 主要景点设计 |
3.6.1 松石迎宾 |
3.6.2 矿坑广场 |
3.6.3 围坐广场 |
3.6.4 寿康健身广场 |
3.6.5 柏林健身广场 |
3.6.6 同圆健身广场 |
3.6.7 沙坑游乐 |
3.6.8 科普广场 |
3.6.9 荷花喷泉 |
3.6.10 龟山雕塑 |
3.6.11 廊苑飞花 |
3.6.12 石林观枫 |
3.6.13 服务管理处 |
3.6.14 龟山阁 |
3.6.15 舜亭 |
3.6.16 顶峰揽胜 |
3.7 经济技术指标 |
第4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附件 |
(9)山水环境中建筑高度控制设计研究 ——以昆明滇池度假区关坡山片区城市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型城镇化下城市内涵提升需求 |
1.1.2 快速城市化中的城市特色风貌缺失 |
1.1.3 昆明城湖时代来临,进入关键时期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山水环境 |
1.3.2 建筑高度控制 |
1.3.3 城市设计 |
1.4 国内外关于建筑高度控制的研究综述 |
1.4.1 国内 |
1.4.2 国外 |
1.4.3 文献评述 |
1.5 研究方案 |
1.5.1 研究对象与范围界定 |
1.5.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实践 |
2.1 相关理论概述 |
2.1.1 山水环境相关理论 |
2.1.2 视觉景观相关理论 |
2.1.3 城市意象相关理论 |
2.1.4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相关理论 |
2.1.5 生态景观规划相关理论 |
2.2 现有的建筑高度控制方法总结 |
2.2.1 分区控制法 |
2.2.2 眺望控制法 |
2.2.3 分区与眺望控制结合 |
2.2.4 建筑外轮廓保护法 |
2.2.5 香港城市设计导则对建筑高度的控制 |
2.2.6 天际线保护法 |
2.3 建筑高度控制实践案例与解析 |
2.3.1 苏黎世建筑高度控制 |
2.3.2 杭州建筑高度控制 |
2.3.3 南京老城区建筑高度控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山水环境中建筑高度控制方法构建 |
3.1 山水环境与建筑高度的关系 |
3.1.1 城市空间构成要素 |
3.1.2 山水环境与建筑高度的相互影响关系 |
3.2 山水环境中的建筑高度控制原则 |
3.3 山水环境中的建筑高度控制方法 |
3.3.1 视廊控制 |
3.3.2 山水环境周边建筑高度控制 |
3.3.3 人文历史环境周边建筑高度控制 |
3.3.4 重要节点的建筑高度控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山水环境中建筑高度控制实证研究 |
4.1 上位规划解读 |
4.1.1 城市风貌特色 |
4.1.2 环滇池空间形态与城市天际线控制规划 |
4.1.3 昆明市度假区大渔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
4.2 关坡山片区概况 |
4.2.1 区位 |
4.2.2 功能定位 |
4.2.3 现状分析 |
4.2.4 设计框架 |
4.3 片区整体风貌特色分析 |
4.3.1 自然人文风貌 |
4.3.2 生态格局分析 |
4.3.3 关坡山片区风貌对建筑高度的影响 |
4.4 关坡山片区建筑高度控制方法构建 |
4.4.1 景观眺望系统构建 |
4.4.2 建筑高度控制方法体系构建 |
4.5 设计成果 |
4.5.1 关坡山片区整体空间形态 |
4.5.2 片区规划分析 |
4.5.3 建筑轮廓线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创新之处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5.3.1 研究不足 |
5.3.2 对未来城市风貌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图片索引 |
(10)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 |
1.1.2 区域空间规划的重要抓手 |
1.1.3 河岸绿色空间的价值凸显 |
1.2 相关规划研究综述 |
1.2.1 相关河岸生态规划及实践 |
1.2.2 相关河岸管控法规及规范 |
1.2.3 当前规划管控局限与反思 |
1.3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概念及其特征 |
1.3.1 山地城市、河岸和绿色空间的概念 |
1.3.2 “河岸绿色空间”的概念界定 |
1.3.3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背景特征 |
1.4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的问题分析 |
1.4.1 流域生态过程改变,河网结构系统破碎 |
1.4.2 河区污染灾害严峻,关联用地功能割裂 |
1.4.3 河段生境单元侵蚀,公共开放空间流失 |
1.4.4 规划应对思路不足,管控实施效力低下 |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5.3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2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内在特性与外在诉求认知 |
2.1 内在空间等级与空间结构特性 |
2.1.1 流域河网与河岸区域的空间等级 |
2.1.2 纵向-横向-竖向-季节的空间结构 |
2.1.3 凸显廊道特征的景观空间格局 |
2.2 内在生态要素与生态过程特性 |
2.2.1 河岸绿色空间的生态要素构成 |
2.2.2 河岸绿色空间的生态过程特征 |
2.2.3 城市化后生态要素与过程变化 |
2.3 外在多重社会复合服务诉求 |
2.3.1 演变的社会阶段与社会观念 |
2.3.2 公共和包容的社会服务需求 |
2.3.3 多样化的社会复合功能目标 |
2.4 外在空间梯度转化分区诉求 |
2.4.1 城乡梯度分异特征与转化趋势 |
2.4.2 功能格局的空间梯度转化 |
2.4.3 土地利用的空间梯度转化 |
2.4.4 景观要素的空间梯度转化 |
2.4.5 空间梯度转化的驱动机制 |
2.5 特性与诉求支撑的复合功能 |
2.5.1 特性和诉求融合的河岸绿色空间属性 |
2.5.2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复合功能界定 |
2.5.3 河岸绿色空间属性对应支撑复合功能 |
2.6 本章小结 |
3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适应性规划应对思路 |
3.1 可借鉴的规划理论基础 |
3.1.1 生态学分支理论 |
3.1.2 城乡生态规划理论 |
3.1.3 理论的比较与应用 |
3.2 多维度的规划价值导向 |
3.2.1 空间维度——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
3.2.2 时间维度——弹性应对未来不确定性 |
3.2.3 目标维度——兼顾平衡生态社会效益 |
3.2.4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规划价值导向 |
3.3 适应性的规划应对思路 |
3.3.1 顺应自然特性,维护内在生态健康 |
3.3.2 兼顾复合功能,发掘外在服务价值 |
3.3.3 差异化的干预,空间分区分级协调 |
3.3.4 协作适应管理,衔接规划编制体系 |
3.3.5 规划空间层级与各级研究重点 |
3.4 响应特性与诉求的技术要点 |
3.4.1 河流与人居空间的关联分析 |
3.4.2 融合特性与诉求的样条分区 |
3.4.3 复合功能平衡下的空间布局 |
3.4.4 动态循环的规划与管控程序 |
3.5 本章小结 |
4 城乡区域—河网绿色空间整体功能定位与系统构建 |
4.1 流域生态特征与城乡空间关联分析 |
4.1.1 流域生态特征引导城乡发展结构 |
4.1.2 城乡开发趋势及其流域环境影响 |
4.1.3 河网绿色空间支撑城乡环境系统 |
4.2 流域整体空间样条分区 |
4.2.1 基于流域纵向过程的自然样条 |
4.2.2 基于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城乡样条 |
4.2.3 叠加的流域整体空间样条分区 |
4.3 整体功能定位与空间策略制定 |
4.3.1 基于分区的复合功能供需评估 |
4.3.2 城乡流域整体复合功能定位 |
4.3.3 分区目标与空间策略制定 |
4.4 河网绿色空间复合功能系统构建 |
4.4.1 构筑河网内在生态支撑系统 |
4.4.2 叠加河网外在复合服务系统 |
4.5 本章小结 |
5 中心城镇区—河区绿色空间纵向功能组织与用地布局 |
5.1 河区地貌特征与城镇空间关联分析 |
5.1.1 河区地貌特征界定城镇开发模式 |
5.1.2 城镇用地构成及其河区环境影响 |
5.1.3 河区绿色空间支撑城镇环境品质 |
5.2 河区纵向空间样条分区 |
5.2.1 纵向空间样条的双级分区方法 |
5.2.2 纵向空间样条分区的普适类型 |
5.3 纵向功能组织与空间体系建设 |
5.3.1 基于用地的复合功能供需评估 |
5.3.2 河区纵向功能组织与目标设置 |
5.3.3 河区内在生态空间体系的保护 |
5.3.4 河区外在复合空间体系的建设 |
5.4 河区关联土地利用布局 |
5.4.1 土地利用适应性布局策略 |
5.4.2 绿色空间用地资源识别 |
5.4.3 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建议 |
5.4.4 关联土地利用整合布局 |
5.5 河区绿色空间功能宽度与用地控制 |
5.5.1 河区绿色空间功能宽度控制 |
5.5.2 边缘效应与关联用地相容性 |
5.5.3 河区绿色空间土地利用控制 |
5.6 本章小结 |
6 街区场地—河段绿色空间横向功能指引与空间设计 |
6.1 河段生境特征与场地空间关联分析 |
6.1.1 河段生境特约束征场地空间形式 |
6.1.2 场地建设方式及其河段环境影响 |
6.1.3 河段绿色空间支撑场地环境绩效 |
6.2 河段横向空间样条分区 |
6.2.1 横向空间样条分区划定原则 |
6.2.2 与河区“三带”的承接关系 |
6.2.3 横向建设和非建设单元限定 |
6.3 横向功能指引与空间界面导控 |
6.3.1 基于要素的复合功能供需评估 |
6.3.2 横向分区功能指引与防护程度 |
6.3.3 河岸绿色空间界面的特性导控 |
6.4 河段场地绿化空间设计 |
6.4.1 生态雨洪管理体系设计 |
6.4.2 栖息地修复与植被配置 |
6.4.3 慢行绿道与绿街设计 |
6.5 典型河段绿色空间设计导引 |
6.5.1 自然保护区的设计导引及案例 |
6.5.2 乡村农业区的设计导引及案例 |
6.5.3 城市边缘区的设计导引及案例 |
6.5.4 一般城镇区的设计导引及案例 |
6.5.5 城市中心区的设计导引及案例 |
6.6 本章小结 |
7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管控途径与政策建议 |
7.1 协作与适应性管控途径 |
7.1.1 整合的空间规划体系 |
7.1.2 跨部门协作综合管理 |
7.1.3 动态适应性管控模式 |
7.1.4 多层级管控指标体系 |
7.2 衔接规划编制体系 |
7.2.1 与总体规划的衔接 |
7.2.2 与详细规划的衔接 |
7.2.3 与城市设计的衔接 |
7.2.4 与专业规划的衔接 |
7.3 管理实施政策建议 |
7.3.1 匹配法规政策保障 |
7.3.2 开发管理与项目建设 |
7.3.3 动态监测与绩效评估 |
7.3.4 积极推动公众参与 |
7.4 本章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得奖情况 |
C.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四、山水之间的景观塑造——山地滨水景观公园设计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城市设计视角下金寨县梅山老城区风貌更新设计研究[D]. 李星星.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3]景洪市滨水地段空间优化策略研究[D]. 李嫣懿.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4]延安老城区风貌更新研究[D]. 张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基于适宜性评价的历史城区绿道网络规划及重点地段设计 ——以福州长乐吴航古城为例[D]. 孙睿.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6]生态修复视角下城市山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河北省承德市大梁顶山地公园为例[D]. 吕菲菲.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7]杭州地区乡村水体景观营造模式研究[D]. 李琳.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7)
- [8]济南小龟山山体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 李姝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2)
- [9]山水环境中建筑高度控制设计研究 ——以昆明滇池度假区关坡山片区城市设计为例[D]. 万鑫文.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10]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规划研究[D]. 余俏. 重庆大学,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