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暗物质”和“反物质”

浅谈“暗物质”和“反物质”

一、“暗物质”与“反物质”浅谈(论文文献综述)

邢志忠[1](2021)在《中微子质量起源与宇宙的原初反物质消失之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建立于20世纪60~70年代,它在随后的半个多世纪经受住了无数次科学实验的检验,成为人类描述与理解各种强、弱和电磁相互作用现象最成功的理论工具.但是该模型也存在一些缺陷,比如它刻意回避了中微子质量及其起源的问题,也无法解答为什么可观测宇宙中不存在原初反物质但却存在大量暗物质的问题.在宇宙大爆炸之初所产生的反物质何以随着宇宙的膨胀和冷却而神秘地消失,以及其背后的动力学是否与中微子的质量起源机制存在某种关联,这是当今粒子物理学和宇宙学界普遍关心并深入探索的重大课题.理论研究表明,解释中微子质量起源之谜的"跷跷板"(seesaw)机制[1]与解释宇宙原初反物质消失之谜的轻子生成(leptogenesis)机制[2]可能是问题背后的答案.而连接这两个机制的桥梁就是超重的"惰性"马约拉纳(Majorana)中微子[3]:它们在宇宙早期神秘地产生,与已知的"活性"中微子通过极其微弱的汤川(Yukawa)相互作用建立关联;它们的衰变则导致了宇宙的轻子与反轻子不对称,后者部分转化成宇宙的重子与反重子不对称,而数量占优势、最终存活下来的原初重子形成了今天的可观测宇宙.

张园园,刘江来[2](2021)在《极深地下探秘宇宙的“熊猫X”实验》文中研究指明近百年的天文学观测表明宇宙中有大量看不见的"暗物质"存在,但是我们对暗物质的本质却所知甚少。宇宙中也充斥着一种很像暗物质的"幽灵粒子"——中微子,它们的身上也有着众多未解之谜。对暗物质和中微子研究的突破很可能带来下一次物理学的革命。国际上最深的、位于四川凉山州的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为这样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场所。过去的20年,液氙探测技术的发展使之成为了探测暗物质、研究中微子性质的核心手段之一。文章主要介绍了暗物质与中微子的未解之谜、液氙探测技术的发展、国内外一些液氙实验的发展态势以及我国液氙探测暗物质"熊猫X"实验的现状和未来。

刘昂[3](2021)在《关于WIMP和FIMP暗物质候选者的研究》文中指出

阿尔曼·苏力旦[4](2021)在《考虑Sommerfeld效应以后的非对称暗物质残留密度》文中提出

董幸幸[5](2021)在《MSSM扩展模型的唯象学研究》文中提出虽然最小超对称标准模型(MSSM)能成功解释一些问题,但有一些问题,如中微子质量问题、μ问题、规范等级问题等,最小超对称标准模型仍无法很自然地进行解释。这就要求对最小超对称标准模型进行扩充。在第二章中,研究一些最小超对称模型的扩充模型,如BLMSSM、EBLMSSM和B-LSSM等。详细讨论这些模型相对应的超势、软破缺项、质量矩阵以及相互作用拉氏量。为后面章节中的唯象学研究做准备。实验表明,若存在任何带电轻子的味道破坏信号,则说明存在超出标准模型(SM)外的新物理。因此,在第三章,在最小超对称的扩展模型中,研究一些轻子味道破坏过程,具体包括:在BLMSSM中,研究稀有衰变Z→li±lj(?)以及矢量介子衰变V→li±lj(?)(V=Φ,J/Ψ,γ,ρ0,ω);在EBLMSSM中,研究稀有衰变lj-→li-γ和h0→li±lj(?)、核子μ-e转化以及稀有τ衰变。轻子磁偶极矩不仅可以精确检验量子电动力学(QED),还可以用来检验标准模型。因此,对轻子磁偶极矩的研究很有必要。另外,CP破坏起源以及CP破坏机制至今仍未得到很好的解释。轻子电偶极矩的研究将会有利于解释CP破坏的起源。标准模型中,轻子电偶极矩的理论预言值很小,以至于目前的实验精度无法探测到。在第四章,在EBLMSSM中对轻子电偶极矩和磁偶极矩的双圈修正进行详细地讨论。寻找超出标准模型外的新物理,并解释CP破坏问题。在第五章中,讨论B-LSSM中产生的引力波谱。引力波信号的存在促使物理学家们不断探索宇宙的奥秘。在早期宇宙中,引力波信号可起源于强一阶相变。然而,标准模型的电弱相变太弱,以至于无法产生引力波。因此,在标准模型的扩充模型下,物理学家们研究了引力波谱。在B-LSSM中,研究相应的一阶相变及其产生的引力波谱。希望该模型下的引力波谱将被未来的实验如LISA(N2A5M5L6)实验、宇宙大爆炸探测实验(BBO)、DECi-hertz干涉仪天文台实验(DECIGO)以及Ultimate-DECIGO实验等观测到。最后,第六章讨论了BLMSSM和B-LSSM的自然性问题。在BLMSSM和B-LSSM中,物理的希格斯玻色子质量可通过超顶夸克粒子的单圈修正获得。在BLMSSM和B-LSSM中,研究希格斯玻色子衰变道h0→γγ、0h→VV*(V=Z,W)以及h0→ff(f=b,τ)。采用卡方分布的数值讨论方法,讨论BLMSSM和B-LSSM中希格斯玻色子衰变道信号强度,以及一些相关的粒子质量谱。

史逸[6](2021)在《国际空间站姿态调整下阿尔法磁谱仪在轨热平衡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阿尔法磁谱仪(Alpha Megnatic Spectrometer,AMS)位于国际空间站上,是用于探寻宇宙中暗物质与反物质的高能粒子物理实验设备。AMS运行于近地轨道上,面临着十分复杂的空间热环境。为了保证AMS在轨运行期间的运行稳定性及其使用寿命,需要将其各组件的温度严格控制在工作温度范围内。因此,对AMS的热环境、热响应特性等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温度控制措施十分必要。本文首先针对AMS在轨运行的轨道环境进行了热平衡及外热流的理论分析,建立了球面坐标系,从数学模型的角度出发,对国际空间站操作与AMS热环境变化情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此后,基于AMS多年在轨运行热数据对其在轨运行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分别对国际空间站的三种典型操作下AMS的热环境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在国际空间站的三种典型操作中,飞行姿态的调整对AMS热环境的影响最为严重。针对这一现象,使用SINDA/FLUINT软件对不同δYaw角的飞行姿态下AMS的外热流和温度变化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对于旋转国际空间站右舷主散热器这一温度控制方法,分析了其在不同δYaw角下的热控制效果。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发现,δYaw角发生变化的国际空间站姿态调整对AMS外热流有较大的影响,特别在极值β角区间内影响尤为明显。δYaw角度减小会导致AMS主散热器的外热流迅速增大,两个主散热器的外热流最大可达479.28W/m2。对于AMS来说,国际空间站姿态的角度变量δYaw角发生变化会引起明显的温度波动,甚至会导致温度异常。因此,对极值β角区间内不同δYaw角下AMS的热动态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显示,改变δYaw角的国际空间站飞行姿态调整引起温度异常的概率为66.7%,其中能引起温度异常的最小δYaw角度为-19°,即当β为-75°时该异常情况会发生在温度传感器PDS-D上。这一温度异常情况可通过旋转国际空间站右舷主散热器进行消除。国际空间站右舷主散热器的旋转操作对AMS的WAKE侧热环境有明显的温度影响,其影响程度随δYaw角的变化而变化。在国际空间站姿态调整引起的温度异常中,旋转国际空间站右舷主散热器可以使67.6%的温度异常得到缓解,可以延迟温度异常发生时间。

祁建华[7](2021)在《阿尔法磁谱仪主散热器在轨运行温度响应特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实验在太空中开展。阿尔法磁谱仪(Alpha Magnetic Spectrometer,AMS)是第一个在国际空间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ISS)上进行宇宙射线探测的高能粒子探测器,旨在寻找反物质及暗物质存在的证据,探究宇宙起源。AMS安装在ISS右桁架,直接暴露在太空环境中,面对复杂恶劣的空间热环境,热控制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目前,AMS已在轨运行达十年时间,AMS主散热器温度响应特性分析对了解近地轨道热环境特征、AMS主散热器性能,以及深入研究在轨运行粒子探测设备热控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数据分析、理论计算及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AMS主散热器在轨运行的温度特征及响应特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热控制建议。基于AMS在轨运行近十年的热数据,对AMS主散热器的温度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其中,影响因素主要涉及近地轨道参数、ISS典型操作及相应的温控措施。通过数据筛选,讨论了β角对AMS温度的影响规律,分析了 AMS部件在轨运行期间温度预警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对AMS主散热器在轨运行的热平衡进行了理论分析,将AMS视为简化六面体模型且忽略ISS对AMS外热流的影响,对AMS在正常飞行姿态下在轨所受的三项外热流进行了理论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太阳辐射角系数主要取决于β角和θ角;而地球红外辐射热流角系数只与轨道高度相关。在锁定ISS太阳能阵列的条件下建立了 AMS的温度增量模型。基于节点网络法,在热分析软件Thermal Desktop中建立了 AMS主散热器的热网络模型,以节点的温度代替相应测点温度,通过模拟温度数据与在轨温度数据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基于数值模型对正常工况及不同飞行姿态下锁定ISS太阳能阵列后AMS主散热器的外热流变化及温度响应进行了数值研究并提出了温度控制建议;根据外热流及温度结果计算了 AMS主散热器的热惯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正常飞行姿态下ISS轨道高度的变化会导致AMS主散热器的外热流最大降低17.0%(270km~500km),锁定太阳能阵列会造成AMS主散热器的外热流最大降低56.6%。此外,锁定太阳能阵列会导致AMS主散热器的温度降低,最大为9.0℃。正侧边飞行姿态下锁定太阳能阵列对温度控制无作用。基于数值模拟结果,对RAM和WAKE主散热器的热惯性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可以通过热惯性来预测AMS主散热器的平均温度变化情况。

祖磊[8](2021)在《暗物质相关理论研究》文中指出暗物质是当代天体物理与粒子物理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自从暗物质的概念在20世纪30年代被提出之后,这一物理模型在星系,星系团,宇宙学等尺度上都有着极高的理论价值。在包括星系的旋转曲线,星系和星系团的质光比,星系团并合,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等等不同尺度的观测结果中,暗物质模型都提供了较为自然的物理解释。暗物质主要只参与引力相互作用的特性,使其在宇宙大爆炸,星系形成,星系动力学等理论模型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已经成为现代天文学中十分重要,不可忽略的基本物理概念。但是人们目前对暗物质的本质却知之甚少。到目前为止,人们尚无明显证据证明其在引力相互作用之外存在任何其他相互作用。无数的理论模型曾被提出用来解释宇宙中的暗物质,不同模型的参数跨度可以从10-20eV到数个太阳质量。也正是因为不同理论之间参数的跨度如此之大,所以不可能存在某一实验可以同时检验所有的暗物质理论。因此,人们只能把目光聚焦在某些拥有较好动机的理论,并应对这些理论进行不同方式的实验。目前最受欢迎的暗物质模型是弱相互作用大质量粒子,其可以得到十分自然的遗迹密度并且有许多粒子物理模型,如超对称理论等,可以给出相应的候选粒子。同时轴子模型由于其能够同时解释强CP破缺问题,也被人们寄予厚望。另外也有一些模型如镜像暗物质模型等,会引入新的粒子和对称性。对这些模型的研究一般可以通过地下直接探测实验,如PandaX,XENON1T等来探测其与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除引力之外的相互作用。也可以通过如Fermi-LAT,DAMPE等实验对宇宙线,光子的测量来探究宇宙中暗物质的信息,间接研究其性质。而同时地面的加速器实验如LHC等也可以通过能量消失等现象对这些模型进行相关的研究。我将在第一章中介绍暗物质概念的历史背景、对暗物质的研究现状、部分暗物质模型以及相应的探测手段。第二章主要介绍我们使用AMS-02和DAMPE的电子宇宙线数据,对不同暗物质模型的研究结果。在DAMPE的电子能谱中,1.4 TeV附近有一个疑似超出,我们分别考虑了具有中间态的普遍唯象模型,Le-Lμ模型,左右手对称模型。其中具有中间态的普遍唯象模型湮灭末态全部为电子,我们给出了中间粒子和暗物质质量比0.1、0.5、0.9的不同情况下,暗物质质量在50 GeV-104 GeV区间内时,对应10-26cm3 s-1-10-23 cm3 s-1湮灭截面的2σ排除结果。同时在存在距离为0.1 kpc,总质量为1.9×107M⊙邻近暗物质晕时,质量为~3TeV,湮灭截面为~10-26cm3s-1,中间粒子和暗物质质量比约为1的暗物质模型可以解释DAMPE在1.4 TeV的能谱结构。对Le-Lμ模型,暗物质的湮灭末态轻子为1:1的电子和μ。此时对1.4 TeV电子能谱的最佳拟合点为中间传播子质量为3053 GeV,暗物质质量为3060 GeV,湮灭截面为2.34× 10-26cm3s-1。对左右手对称模型,暗物质的湮灭末态轻子为1:1:1的电子、μ和τ。此时对1.4 TeV电子能谱的最佳拟合点为中间粒子质量为3054 GeV,暗物质质量为3060 GeV,湮灭截面为2.98 × 10-26cm3s-1。三种模型在对应的参数空间下均可解释DAMPE在1.4 TeV处的疑似超出。同时我们也考虑了可以解释muon反常磁矩的Lμ-Lτ模型,对带有较大Lμ-Lτ荷的暗物质模型,利用AMS-02的电子数据排除了 200 MeV-500 MeV质量区间内的可解释muon反常磁矩和遗迹密度的暗物质参数空间。第三章主要介绍了我们利用超辐射现象,通过超大质量黑洞的质量和自自旋数据,对极轻的暗物质模型在10-22eV-10-17eV的质量区间进行了限制。其中部分排除了 fuzzy dark matter的参数空间,同时在考虑了相互作用后,在3×10-19eV-10-17eV区间部分排除了 QCD轴子。第四章介绍了我们使用镜像暗物质和等离子体暗物质模型,对XENON1T的电子反冲实验数据中存在的3.5σ左右的超出进行了有效解释。在考虑地球所俘获的暗物质是否会影响直接探测的不同条件下,对镜像暗物质模型,在截断能量大于4keV,εα~10-12的情况下,该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XENON1T的低能电子反冲实验的疑似超出。对于等离子体暗物质模型,在暗电子质量为1 MeV,暗质子质量和相互作用分别为(20 GeV,ε=6.8 × 10-12)、(200 GeV,ε=2.6 × 10-11)和(2000GeV,ε=1.4× 10-10)的情况下均可以解释实验数据,并且我们预言了在相应参数下的核子反冲实验的探测结果。第五章是我对我博士期间所做工作的总结和对未来具体工作的展望。总而言之,我们曾利用电子宇宙线、超辐射现象、XENON1T电子反冲实验等不同实验结果对不同的暗物质模型进行研究。尽管目前我们仍然没有暗物质的确凿证据。但是相信在不断的实验与理论研究中,我们正一点一点的逼近这个天文学和粒子物理学中十分重要与基本的概念。不论其到底是对引力理论的修正还是某种超出标准粒子物理模型的粒子,暗物质都将是未来基础理论物理学研究中不可逾越的一个概念。

袁强,常进[9](2021)在《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天文观测表明,宇宙中广泛存在暗物质,其丰度是普通物质的5倍,占宇宙总能量份额的约1/4.自20世纪30年代天文学家通过引力观测发现暗物质以来,经过近百年的探索,其物理本质至今仍然不为我们所知.另一个世纪谜题是高能宇宙射线的起源、加速和传播.暗物质的本质和宇宙射线的起源位列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遴选出的21世纪11个宇宙物理学重大科学问题之列.探测暗物质粒子也是世界各国竞争异常激烈的科技热点.我国发射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其主要的科学目标即通过精确观测高能宇宙射线电子和伽马射线来间接探测暗物质粒子.作为一个高能粒子探测器,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观测数据也可用于宇宙射线物理和相关天体物理研究.基于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的数据,我们得到了对宇宙射线电子和质子能谱的最为精确的测量,揭示了能谱上的新结构,为限制暗物质粒子属性和理解宇宙射线起源提供了重要数据.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还探测到约250个伽马射线点源以及银河系弥散伽马射线辐射.本文综述了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的设计、运行和数据分析进展.

张佩佩[10](2021)在《基于银河系宇宙线空间依赖传播模型研究正负电子能谱》文中研究说明宇宙线是来自外太空的高能粒子流,随着新一代卫星和地面实验的运行,宇宙线的能谱测量进入了精确时代。近十年来,通过精确测量发现了一系列宇宙线“反常”现象,如着名的正电子和原子核的超出等。宇宙线能谱的精确测量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宇宙线的起源。正电子能谱超出现象首先是由PAMELA实验发现的,之后AMS-02实验以前所未有的精度证实了这一显着结果。而在最近,AMS-02实验更新了对宇宙线正负电子的测量结果,将电子和正电子能谱的最高观测能量分别提升到1.4Te V和1Te V,与之前的观测相比,给出了一个新的重要结构,正电子能谱在284Ge V处急剧下降。如果我们能够清楚地理解这些带电粒子的产生、加速和传播的机制,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了解银河系和宇宙。邻近脉冲星和超新星遗迹(SNR)可以一起将正电子、电子和原子核加速到非常高的能量。着名的~20GV(200GV)的正电子(原子核)的超出可能就是来自这种邻近源。这暗示了原初电子也应该保持在~200GV以上的“超出”,与原子核同步加速,我们借此机会研究了预期的电子超出以及电子“膝”结构。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是对宇宙线研究的概述。首先介绍了宇宙线的发现,回顾了其研究历史。接着介绍了宇宙线的主要特征、探测方法以及正负电子能谱研究现状。第二章详细介绍了银河系宇宙线传播的主要过程以及不同传播模型所对应的传播方程,并对方程的每一项进行了详细解释。第三章主要介绍了我们利用空间依赖传播+邻近源模型来解释正电子、电子和质子的能谱。考虑到正电子在284Ge V的急剧衰减,然后系统地研究了Geminga脉冲星和SNR中正电子、电子和原子核的超出现象的共同来源。在这个统一的单个邻近源模型下,这些超出现象可以同时解释。第四章介绍了我们利用不同实验来预期电子“膝”的位置以及LHAASO观测预期。第五章对本论文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宇宙线物理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二、“暗物质”与“反物质”浅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暗物质”与“反物质”浅谈(论文提纲范文)

(1)中微子质量起源与宇宙的原初反物质消失之谜(论文提纲范文)

1宇宙的物质与反物质不对称
2“跷跷板”与轻子生成机制
3如何检验“一石二鸟”图像
推荐阅读文献

(2)极深地下探秘宇宙的“熊猫X”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氙探测器
3 Panda X实验发展与现状
4 总结与展望

(5)MSSM扩展模型的唯象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标准模型简介
        1.1.1 标准模型的基本粒子及拉氏量
        1.1.2 标准模型的局限
    1.2 最小超对称标准模型简介
        1.2.1 最小超对称标准模型的粒子谱
        1.2.2 最小超对称标准模型的局限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与内容
第二章 最小超对称扩展模型简介
    2.1 BLMSSM简介
        2.1.1 BLMSSM超势和软破缺项
        2.1.2 BLMSSM部分粒子质量矩阵
        2.1.3 BLMSSM部分相互作用拉氏量
    2.2 EBLMSSM简介
        2.2.1 EBLMSSM超势和软破缺项
        2.2.2 EBLMSSM部分粒子质量矩阵
        2.2.3 EBLMSSM部分相互作用拉氏量
    2.3 B-LSSM简介
        2.3.1 B-LSSM超势和软破缺项
        2.3.2 B-LSSM部分粒子质量矩阵
        2.3.3 B-LSSM部分相互作用拉氏量
第三章 BLMSSM和EBLMSSM的轻子味道破坏
    3.1 引言
    3.2 理论推导
        3.2.1 稀有衰变Z→l_i~±l_j~?
        3.2.2 矢量介子衰变V→l_i~±l_j~?(V=?,J/Ψ,Υ,ρ~0,ω)
        3.2.3 稀有衰变l_j~-→l_i~-γ
        3.2.4 核子中的μ -e转化
        3.2.5 稀有τ衰变
        3.2.6 稀有衰变h~0→l_i~±l_j~?
    3.3 数值分析
        3.3.1 Z→l_i~±l_j~?和V→l_i~±l_j~?(V=?,J/Ψ,Υ,ρ~0,ω)过程数值分析
        3.3.2 l_j~-→l_i~-γ、核子μ -e 转化、τ衰变和h~0→l_i~±l_j~?过程数值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EBLMSSM的轻子电偶极距和磁偶极矩
    4.1 引言
    4.2 理论推导
        4.2.1 轻子电偶极距和磁偶极矩单圈修正
        4.2.2 轻子电偶极距和磁偶极矩双圈修正
    4.3 数值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引力波
    5.1 引言
    5.2 理论推导
        5.2.1 有限温度有效势
        5.2.2 引力波谱
    5.3 数值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BLMSSM和B-LSSM的自然性
    6.1 引言
    6.2 理论推导
        6.2.1 微调获得物理的希格斯玻色子质量
        6.2.2 物理的希格斯玻色斯衰变比率
    6.3 数值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国际空间站姿态调整下阿尔法磁谱仪在轨热平衡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阿尔法磁谱仪热控制系统组成
    1.3 阿尔法磁谱仪热分析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
第2章 阿尔法磁谱仪轨道热环境分析
    2.1 引言
    2.2 近地轨道空间热环境
        2.2.1 太阳辐射外热流
        2.2.2 地球反照外热流
        2.2.3 地球红外外热流
    2.3 阿尔法磁谱仪轨道热环境
        2.3.1 阿尔法磁谱仪在轨热平衡
        2.3.2 阿尔法磁谱仪在轨外热流
    2.4 国际空间站运行规律
        2.4.1 运行轨道参数
        2.4.2 典型操作事件
    2.5 国际空间站飞行姿态的影响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阿尔法磁谱仪在轨热数据分析
    3.1 引言
    3.2 正常工况下温度响应特性分析
    3.3 国际空间站典型操作下温度响应分析
        3.3.1 锁定太阳能电池板
        3.3.2 国际空间站主散热板调整
        3.3.3 国际空间站飞行姿态调整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飞行姿态调整下阿尔法磁谱仪热环境的数值模拟研究
    4.1 引言
    4.2 数值模拟方法
    4.3 数值模型建立
        4.3.1 数值模型
        4.3.2 边界条件
        4.3.3 模型验证
    4.4 结果分析
        4.4.1 国际空间站飞行姿态调整对外热流的影响
        4.4.2 国际空间站飞行姿态调整对温度的影响
        4.4.3 国际空间站飞行姿态调整引起的温度异常分析
    4.5 温度异常热控制预案数值模拟研究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阿尔法磁谱仪主散热器在轨运行温度响应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航天器热控研究现状
        1.2.1 近地轨道热分析
        1.2.2 航天器热控技术发展现状
    1.3 AMS的热环境及热控制系统
        1.3.1 AMS热环境
        1.3.2 AMS热控制系统及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AMS在轨运行的热数据分析
    2.1 在轨温度控制要求
    2.2 数据归类及特征
    2.3 影响因素
        2.3.1 近地轨道参数
        2.3.2 国际空间站典型操作
        2.3.3 温控措施
    2.4 在轨温度异常及解决方案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AMS在轨运行外热流特征
    3.1 热平衡分析
    3.2 在轨外热流理论计算
        3.2.1 轨道参数
        3.2.2 太阳辐射热流
        3.2.3 地球反照热流
        3.2.4 地球红外辐射热流
    3.3 AMS轨道外热流分析
    3.4 ISS典型操作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AMS在轨运行数值模拟研究
    4.1 数值模拟方法
        4.1.1 节点网络法
        4.1.2 蒙特卡洛法
    4.2 AMS在轨数值模型
        4.2.1 模型建立及边界条件
        4.2.2 模型简化及可靠性验证
    4.3 AMS在轨外热流及温度分析
        4.3.1 正常运行工况
        4.3.2 +XVV下锁定两侧太阳能阵列
        4.3.3 +XVV下锁定单侧太阳能阵列
        4.3.4 +YVV下锁定太阳能阵列
        4.3.5 +ZVV下锁定太阳能阵列
        4.3.6 最小推力姿态
    4.4 热惯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暗物质相关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暗物质的概念
    1.2 暗物质理论简介
第2章 基于AMS-02和DAMPE电子宇宙线的暗物质间接探测研究
    2.1 宇宙线发现历史
    2.2 宇宙线的传播
        2.2.1 宇宙线传播的数值计算
        2.2.2 太阳调制
    2.3 宇宙线的探测
        2.3.1 AMS-02
        2.3.2 悟空号
    2.4 电子宇宙线相关的暗物质间接探测研究
        2.4.1 宇宙线正负电子背景
        2.4.2 DAMPE电子宇宙线能谱超出的具有中间粒子的暗物质湮灭模型解释
        2.4.3 DAMPE电子宇宙线能谱超出的最小左右手对称模型暗物质解释
        2.4.4 轻子子群模型对AMS-02和DAMPE的电子能谱解释
第3章 利用超大质量黑洞超辐射现象限制极轻玻色子
    3.1 超辐射现象简介
    3.2 超辐射限制玻色子质量
    3.3 超大质量黑洞质量和自旋
    3.4 对低质量玻色子的限制
    3.5 超辐射小结
第4章 Hidden sector暗物质对XENON1T的低能电子反冲实验的解释
    4.1 XENON1T低能电子反冲异常
    4.2 镜像暗物质对XENON1T低能电子反冲异常的解释
        4.2.1 镜像暗物质简介
        4.2.2 镜像电子解释XENON1T低能电子反冲数据
        4.2.3 镜像模型小结
    4.3 等离子体暗物质对XENON1T低能电子反冲异常的解释
        4.3.1 等离子体暗物质简介
        4.3.2 等离子体暗电子解释XENON1T低能电子反冲数据
        4.3.3 等离子体暗物质模型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9)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DAMPE探测器
2 科学成果
    2.1 正负电子观测
    2.2 核素宇宙射线观测
    2.3 伽马射线观测
3 总结

(10)基于银河系宇宙线空间依赖传播模型研究正负电子能谱(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宇宙线物理
    1.1 宇宙线发现
    1.2 宇宙线观测
        1.2.1 空间观测
        1.2.2 地面观测
    1.3 宇宙线成分及能谱
    1.4 正负电子能谱
    1.5 正负电子能谱研究现状
        1.5.1 电子起源
        1.5.2 正负电子能谱解释
2 宇宙线传播
    2.1 传统传播模型
    2.2 空间依赖传播模型
        2.2.1 模型介绍
        2.2.2 空间依赖模型应用
    2.3 3D传播模型
        2.3.1 各向异性扩散
        2.3.2 银河系磁场大尺度规则结构
3 电子谱研究
    3.1 邻近源的研究
    3.2 研究方法
        3.2.1 太阳调制
        3.2.2 银盘旋臂结构
        3.2.3 空间依赖传播
        3.2.4 邻近源:Geminga
    3.3 传播结果
        3.3.1 硼碳比(B/C)
        3.3.2 正、负电子谱及总电子谱
        3.3.3 新结构解释
        3.3.4 质子谱
    3.4 小结
4 电子谱“膝”结构研究
    4.1 电子“膝”产生
    4.2 结果与讨论
    4.3 LHAASO观测预期
5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四、“暗物质”与“反物质”浅谈(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微子质量起源与宇宙的原初反物质消失之谜[J]. 邢志忠. 科学通报, 2021(33)
  • [2]极深地下探秘宇宙的“熊猫X”实验[J]. 张园园,刘江来. 物理, 2021(10)
  • [3]关于WIMP和FIMP暗物质候选者的研究[D]. 刘昂. 济南大学, 2021
  • [4]考虑Sommerfeld效应以后的非对称暗物质残留密度[D]. 阿尔曼·苏力旦. 新疆大学, 2021
  • [5]MSSM扩展模型的唯象学研究[D]. 董幸幸. 河北大学, 2021(09)
  • [6]国际空间站姿态调整下阿尔法磁谱仪在轨热平衡特性研究[D]. 史逸. 山东大学, 2021(12)
  • [7]阿尔法磁谱仪主散热器在轨运行温度响应特性分析[D]. 祁建华. 山东大学, 2021(12)
  • [8]暗物质相关理论研究[D]. 祖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9]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研究进展[J]. 袁强,常进. 科学通报, 2021(11)
  • [10]基于银河系宇宙线空间依赖传播模型研究正负电子能谱[D]. 张佩佩.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标签:;  ;  ;  ;  ;  

浅谈“暗物质”和“反物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