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冰核细菌防治技术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萨初如拉[1](2021)在《斑须蝽耐寒性及其机理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斑须蝽危害多种苗木和农作物,广泛分布于我国和古北区、新北区、东洋区其它各国,以成虫滞育并越冬,越冬的成虫是第二年主要虫源。因此研究斑须蝽耐寒能力和在低温下的存活能力,对分析其能够在高纬度地区分布的原因和预测种群动态,预报发生量和综合防治等方面有重要意义。为解析斑须蝽越冬的耐寒性,本文对斑须蝽滞育和非滞育成虫的过冷却点、低温存活能力以及体内自由水含量等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斑须蝽滞育和非滞育成虫的过冷却点采用热电偶方法,测定了斑须蝽滞育和非滞育成虫的过冷却点(SCP)。滞育的过冷却点分别为-13.07±0.44℃(♀)和-12.86±0.67℃(♂),非滞育的过冷却点分别为-12.19±0.94℃(♀)和-12.32±0.66℃(♂)。滞育成虫的过冷却点低于非滞育成虫,表明成虫滞育后其过冷却点有一定程度的下降(P>0.05)。2.斑须蝽滞育和非滞育成虫的致死温度测定了滞育和非滞育成虫在-5℃、-10℃、-13℃、-15℃、-18℃等不同低温下处理1h后的死亡率。温度-5℃时,滞育和非滞育成虫都存活,死亡率为0%。温度-10℃时,滞育的死亡率分别为8.93±4.49%(♀)和7.20±3.73%(♂),非滞育的死亡率分别为16.99±1.66%(♀)和18.28±0.96%(♂)。温度-13℃时,滞育的死亡率分别为24.09±2.15%(♀)和25.47±4.03%(♂),非滞育的死亡率分别为35.00±2.55%(♀)和38.33±2.89%(♂)。温度-15℃时,滞育的死亡率分别为68.26±1.58%(♀)和70.08±5.90%(♂),非滞育的死亡率分别为83.42±3.78%(♀)和80.24±3.09%(♂)。温度-18℃时,滞育和非滞育的死亡率均为100%。除-5℃和-18℃处理外,其他低温处理下,滞育成虫的死亡率均显着低于非滞育成虫,可见,滞育后低温存活能力有显着提高。滞育的半致死温度(Ltemp50)分别为-13.44℃(♀)和-13.40℃(♂),非滞育成虫的半致死温度(Ltemp50)为分别为-12.56℃(♀)和-12.53℃(♂),滞育成虫的半致死温度明显低于非滞育成虫,表明滞育后成虫的半致死温度有明显下降。3.斑须蝽滞育和非滞育成虫的致死时间测定了斑须蝽滞育和非滞育成虫在-5℃条件下处理不同时间的死亡率。处理1-4d,滞育和非滞育成虫均存活。处理5d,滞育的死亡率分别为15.56±2.94%(♀)和18.59±1.99%(♂),非滞育的死亡率分别为26.87±3.85%(♀)和28.87±0.89%(♂)。处理6d,滞育的死亡率分别为32.12±2.86%(♀)和35.26±3.29%(♂),非滞育的死亡率分别为50.00±2.22%(♀)和53.10±4.22%(♂)。处理7d,滞育的死亡率分别为46.67±3.33%(♀)和53.10±4.21%(♂),非滞育的死亡率分别为69.37±1.41%(♀)和69.24±4.67%(♂)。在低温处理的4-7d内,滞育成虫的存活率均显着高于非滞育成虫(P<0.05),表明滞育后低温存活能力有显着提高。处理8d,滞育和非滞育的死亡率均为100%,无存活。滞育成虫的半致死时间(Ltime50)分别为6.41d(♀)和6.19d(♂),非滞育的半致死时间(Ltime50)分别为5.62d(♀)和5.56d(♂),表明滞育后成虫的半致死时间有明显延长。4.斑须蝽滞育与非滞育成虫的前胸背板宽度通过测量斑须蝽滞育和非滞育成虫前胸背板宽度(PW),比较了斑须蝽滞育与非滞育成虫的个体大小。滞育成虫前胸背板宽度分别为9.05±0.05mm(♀)和8.21±0.05mm(♂),非滞育成虫前胸背板宽度分别为8.77±0.07mm(♀)和8.02±0.06mm(♂),同性别间,滞育成虫的体型显着大于非滞育成虫(P<0.05)。5.斑须蝽滞育和非滞育成虫体内自由水含量利用冷冻干燥的方法测定了斑须蝽滞育和非滞育成虫体内自由水含量。滞育成虫的自由水含量分别为53.23±1.51%(♀)和52.50±1.46%(♂),非滞育成虫的自由水含量分别为63.79±0.55%(♀)和61.22±0.99%(♂)。滞育成虫的自由水含量显着低于非滞育成虫(P<0.05)。以上结果表明,斑须蝽滞育成虫的耐寒能力明显强于非滞育成虫。滞育成虫的过冷却点低于非滞育成虫,而且致死温度明显低于非滞育成虫,滞育成虫的致死时间长于非滞育成虫,表明斑须蝽以滞育状态加强了耐低温能力,提高低温存活率。滞育成虫的体型明显大于非滞育成虫,滞育成虫体内自由水含量显着低于非滞育成虫,说明滞育后对水的管理发生改变,增强了抗低温的能力。
来有鹏,李秋荣,张贵[2](2019)在《海拔和冰核细菌对茴香薄翅野螟过冷却点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为了明确高原环境条件下海拔和冰核细菌对茴香薄翅野螟EvergestisextimalisScopli耐寒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模拟大田法,研究了茴香薄翅野螟过冷点和冰点的变化动态。【结果】2014年2月乐都(LD,海拔:1 900 m)、西宁(XN,海拔:2 300 m)和湟源(HY,海拔:3 010 m)茴香薄翅野螟的过冷却点分别为-12.30、-13.39和-14.56℃,且过冷却点和冰点的变化与当地气温的变化一致。经冰核细菌处理后能提高茴香薄翅野螟的过冷却点。2014年2月,冰核细菌1-1(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冰核细菌2-1(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冰核细菌3-1(欧文氏菌,Erwiniapyrifoliae)和对照处理后的过冷却点分别为-10.72、-13.73、-14.04和-14.39℃。经冰核细菌1-1、冰核细菌2-1、冰核细菌3-1和对照处理后,茴香薄翅野螟越冬幼虫死亡率分别为29.09%、36.17%、33.16%和27.44%。【结论】随着海拔的增加,茴香薄翅野螟的过冷却点不断降低;经冰核细菌处理后,茴香薄翅野螟的过冷却点显着降低,且能提高茴香薄翅野螟越冬幼虫的死亡率。
赵晨心[3](2017)在《冰核细菌分离鉴定及拮抗菌筛选》文中认为由霜冻引发的低温冷害对农作物和植物造成很大的影响。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表明:冰核细菌的存在是诱发和加重植物霜冻灾害的重要因素,本文研究了贵州省冰核细菌的种类及分布情况,并且采集土壤,从土壤中分离能够防除冰核细菌的拮抗菌,田间防霜试验选取贵州大学基地试验田。主要得到以下实验结果:1、冰核细菌的分离鉴定2014年12月、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从贵州省贵阳市、遵义市、六盘水市、铜仁市、兴义市5个城市,采集了84种植物霜冻标本,用平板稀释分离法分离到1275株细菌,采用由Vali小液滴冻结法鉴定,获得11株冰核细菌,编号为:B-A、B-B、B-C、B-D、B-E、B-F、B-G、Z-A、Z-B、Z-C、Z-QCH。经形态学鉴定、生理生化反应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菌株Z-A、Z-C、BD为菠萝泛菌(Pantoea ananatis),寄主植物分别是瞿麦(Dianthus superbus)、茶树(Camellia sinensis)和茼蒿(Chrysanthemum coronarium),采集地点分别为遵义市凤凰山和六盘水市水城;B-E和Z-B为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寄主植物为柑橘(Citrus reticulata)和鸢尾(Iris tectorum),采集地点分别是贵阳市小车河公园和遵义市植物园;菌株B-B为荧光假单胞(Pseudomonas fluorescens),寄主植物为白菜(B.pekinensis),采集地点为贵阳市高坡乡;菌株B-C和B-F是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寄主为白花苜蓿(Trifolium repens)和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采集地点分别为贵阳市黔灵公园和贵阳市高坡乡;菌株B-A、B-G、Z-QCH为绿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viridiflava),寄主植物分别是八角金盘(Fatsia japonica)、矮牵牛(Petunia hybrida)和芭蕉(Musa basjoo),采集地点分别为六盘水市盘县水塘镇丹霞山、贵阳市景云山和铜仁市梵净山。2、冰核细菌拮抗菌的分离鉴定与筛选从贵州省贵阳市、遵义市5个地点采集了35份霜冻植物的根部土壤,采用平板稀释法、双层平板打孔法,获得对冰核细菌有拮抗作用的拮抗菌6株。编号为XF、XD、XH、XM、XL、F1。采用形态学鉴定、生理生化反应和分子鉴定3种方法对6株拮抗菌进行鉴定,鉴定出菌株F1为暗产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phaeochromogenes);菌株XF、XD、XH、XM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XL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本文初步了解了贵州部分植物上冰核细菌的种类及分布特征,对贵州预防植物霜冻打下一定的基础。
赵晨心,丁海霞,彭丽娟[4](2017)在《遵义市冰核细菌分离鉴定及拮抗细菌筛选》文中认为为了解遵义市霜冻植物上冰核细菌的种类以及筛选对冰核细菌有拮抗作用的细菌,采用小液滴冻结法鉴定冰核细菌的冰核活性,并用双层平板法筛选冰核细菌的拮抗细菌;采用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鉴定以及16S rDNA序列对比分析等方法确定冰核细菌和拮抗细菌种类。结果显示,从遵义市采集到35种植物冻害标本,共分离到4株冰核细菌Z-A、Z-B、Z-C、Z-QCH;从遵义市采集到23种土样,共分离出3株拮抗细菌XH、XM、XL。经鉴定,Z-A、Z-B是菠萝泛菌(Pantoea ananatis),Z-C是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Z-QCH是绿黄假单胞(Pseudomonas viridiflava)。拮抗细菌XH、XM是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XL是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初步了解了遵义市冰核细菌的种类,为遵义市霜冻植物生物防治奠定了一定基础。
李慧[5](2016)在《仁用杏抗(避)倒春寒的栽培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仁用杏是我国三北地区重要的生态经济型乡土树种,是世界六大干果之一。杏仁含油率达50~60%,蛋白含量达35%左右,是优良的木本油料和优质植物蛋白树种。但由于仁用杏开花早,花果期易遭受晚霜、寒流,引起冻害,造成冻花冻果,导致减产,甚至绝收,严重影响仁用杏产量和产业的发展。本研究从主产区霜冻发生规律,仁用杏花期和霜冻预测,仁用杏适宜区划分,推迟开花的栽培措施和抗晚霜的栽培措施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试图建立仁用杏抗避晚霜的有效的预防技术措施,为仁用杏提高产量以及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实践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系统调查研究了仁用杏主产区霜冻发生规律。研究表明,主产区内蒙古赤峰和河北张家口地区霜冻与海拔、纬度、坡度、坡向有关,其中霜冻与海拔的关系最大;在同一纬度和海拔下,赤峰地区大扁杏和山杏的受冻程度相同,在同等纬度(41°54’)下海拔900~1200 m范围内的大扁杏均未出现受冻,海拔890 m以下大扁杏受冻严重,张家口海拔500 m易受冻,500~800 m受冻较轻;在同一立地条件下,不同树之间进行比较,树势旺盛、树形高大、肥水充足受冻轻;同一棵树,树体上部受冻比下部轻,树高1.5 m以下受冻严重,树高1.6~1.8 m中等受冻,树高1.8 m以上基本无冻害;同一棵树同一部位,大果(果长1.7 cm,果宽1 cm,果径0.5 cm)受冻比小果(果长0.9 cm,果宽0.5 cm,果径0.3 cm)轻。故仁用杏种植选择合适的造林地至关重要,要求一定的海拔高度,海拔太低易受冻,树体不宜过低,通过施肥或修剪等方式保证树体健壮生长,提高抗避晚霜能力,减少晚霜危害。2、初步建立了仁用杏花期和霜冻预测模型。通过河南和内蒙试验地的初花期和日均温计算出开花前的有效积温(≥5℃的开花有效积温是102℃),利用此温度来预测出花期,得出花果期预测公式:Flowering=(Effective accumulative temperature≥102℃)∩[(Continue 7d)>10℃];Fruiting=Flowering∩[(Continue 30d)>20℃];霜冻预测模型:Frost=(Flowering≤-2.8℃)U(Fruiting≤0.6℃)。通过连续三年的验证,以上两个模型的预测性较准确,为霜冻防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3、仁用杏气候适宜区进行了区划。根据1981~2010年的30年的年极端最高气温(℃)、年极端最低气温(℃)、年降水量(mm)、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日照时数(h)、年无霜期天数(d)等8个主要气候因子进行区划。研究表明,适宜区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的104个县市,涉及面积233,149.71 km2,其次为东北地区的66个县市,涉及面积300,289.26 km2,西北的陕西省21个县市,涉及面积104,192.8 km2;次适宜区主要有内蒙古、青海、新疆等省(区)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158个县市,涉及面积2,585,431.03 km2。全国适合仁用杏种植的面积可达4,357,125.05 km2,其中最大的适合种植区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适宜区的面积有2,075,735.24 km2),占全国适合仁用杏种植地的47.64%。4、建立了仁用杏推迟开花的技术措施。在推迟开花技术包括单层或双层黑色遮阳网覆盖、覆草与灌水、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有效措施中,比久(B9)和乙烯利(ETH)的推迟花期效果最显着。分别在8月、10月、1 1月中下旬,喷施3次浓度为1.5~3 g/L的比久(B9)可以推迟仁用杏花期5~12d;在10月中下旬喷施浓度为0.1~1 mL/L的乙烯利(ETH)可以推迟仁用杏花期5~15d。5、建立了仁用杏花果期提高抗冻性的技术措施。提高抗冻性方面,试验了施肥、喷施抗冻液、柴堆熏烟、喷施水杨酸等抗冻技术,并总结出了提高仁用杏花果期抗冻性的技术措施。首先,提高树体本身的抗冻性,果实采收后每棵杏树平均施有机肥10~15 kg或者复合肥1~1.5 kg,幼果期抗冻率可提高50%左右,能有效减轻晚霜危害;在霜冻来临之前,喷施2~3次20~30%的1,2-丙二醇混合液,花期或幼果期抵抗5~8h以上-5℃以下的低温。综上所述,仁用杏抗避晚霜的有效技术措施总结为,首先以’适地适树’的原则推广仁用杏适宜的产区,且种植在一定海拔高度的、冷空气难以长时间逗留的山坡上;其次,每年采果后适量施肥,保证树体健壮,提高其本身的抗冻性;第三,采取推迟开花技术,尽量避开晚霜;第四,关注每年开花时间和霜冻来临时期,提前预测,并采取提高抗冻性的措施,有效抵抗晚霜。以上技术措施有效避开和抵抗仁用杏晚霜危害,为仁用杏产量提高和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邱春锦,彭建平,郑国栋[6](2015)在《诱发枇杷霜冻害的冰核细菌拮抗菌分离与筛选》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筛选出具有防除枇杷INA细菌的拮抗菌。[方法]从枇杷根际土壤中分离冰核细菌拮抗菌,对其进行抑菌圈、杀菌能力、破坏冰核活性蛋白能力测定。[结果]从不同海拔地区的根际土壤中共分离得到128个菌株,其中有拮抗效果的有55株,平皿拮抗效果强的有15株,再经拮抗系数比较得到9株强拮抗菌菌株,最后筛选出1株杀菌率达98%、破坏冰核蛋白能力达100%的拮抗菌BL-36。[结论]BL-36既有杀菌效果又有破坏冰核蛋白能力,是具有较好利用前景的防除诱发枇杷霜冻害冰核细菌、减轻枇杷霜冻害的生物防治材料。
孙健[7](2011)在《茶树上冰核活性细菌的分离、鉴定及防治》文中认为冰核活性细菌(ice nucleation active bacteria,简称INA细菌)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微生物,在没有冰核活性细菌存在的条件下,植物可以耐受-6-7℃的低温而不发生冻害,而当冰核活性细菌存在于植物上时,可在-2-3℃下被诱发植物细胞水结冰而发生霜冻,。这证明了冰核细菌是诱发和加重植物霜冻的重要因素。茶树原产于我国西南较为温暖湿润的地带,抵御低温的能力不强。在INA细菌存在的情况下,其对低温的抵御能力更加弱。从微生物的角度研究茶树抗寒性为茶树抗冻提供了一种重要的途径。本实验通过对一株从茶树上分离的冰核活性细菌进行鉴定、药剂防除以及拮抗菌防治,从茶树微生物的角度为茶树抗冻提供理论依据。本实验于2009年11月气温降低时从大杨店安徽农业大学实验基地茶园取样,取样范围覆盖整个茶园,不以茶树种类为取样标准。实验从样品中分离到一株INA细菌,该菌株在-5℃下在2min内冻滴率达到85%,一个冰核产生需要的细胞数约为5.4×103个,该菌株具有较强的冰核活性。经总DNA提取,PCR扩增16S rDNA序列对比分析,该菌株与蔫短小杆菌(Curtobacterium flaccumfaciens)具有极高的同源性,达到99%。根据GenBank上inaQ基因序列(登陆号:EU360731)保守序列设计引物, PCR扩增出冰核基因的片段,经GenBank BLAST比对证明与来自丁香假单胞菌丁香亚种(P. syringae subsp.syringae)的inp基因具有较高同源性。在-5℃条件下,抑菌圈实验结果为:次氯酸钙>亚甲蓝>Tween80>藏红;破坏INA细菌冰核活性物质效果为次氯酸钙最佳,其他几种试剂效果不明显;药剂触杀INA细菌结果为:次氯酸钙>藏红>亚甲蓝>Tween80。结果与文献报道的含氯化合物抗INA细菌具有的效果一致。本实验在同一生态条件下的土壤中分离出一株拮抗菌,经PCR扩增16S rDNA反应与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
黄晓琴,束怀瑞,张丽霞,彭正云,陈宗懋[8](2009)在《茶树冰核细菌(INB)防治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茶树上存在的能诱发和加重茶树霜、冻害的冰核细菌,采用室内试验和室外盆栽试验,对防治冰核细菌的药剂进行了初步筛选,筛选出既能杀灭冰核细菌又能破坏冰核活性的两种药剂,其防霜效果可达50%以上。
黄晓琴[9](2009)在《山东茶树冰核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与霜冻害关系研究》文中认为茶树原产于我国西南地区,是一种生长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的叶用作物,低温冻害是茶树经常遭遇的农业气象灾害之一。随着茶叶种植区域的北移和近年来早生品种的推广,茶树经常会受到霜冻害的影响,茶树遭受霜冻害后,一方面会影响生长势,导致茶叶减产甚至绝收,另一方面,茶叶品质会受到影响,制成的成茶滋味和香气降低。研究表明,茶树遭受霜冻危害的轻重程度除了与低温强度及其持续时间和植物抗霜冻能力强弱有关,还与茶树叶表INA细菌数量的多少有关。冰核细菌的存在能诱发和加重霜冻害的发生,冰核活性细菌(Ice nucleation active bacteria,简称冰核细菌)可在-2℃~-5℃诱发植物细胞水结冰而发生霜冻;无冰核细菌存在的植物,一般可耐受-7℃~-8℃的低温而不发生霜冻。本研究主要对山东茶树上冰核细菌的种类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对冰核细菌在山东茶树上的分布规律和年消长动态进行了研究,进一步对冰核细菌与茶树霜冻害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对茶树上冰核细菌的防治提出了初步研究和建议。取得的研究结果如下:对山东主产茶区日照、青岛、泰安等地茶树上的冰核细菌进行了分离调查,在山东茶树上共分离到22株具冰核活性的细菌,通过16SrDNA序列分析和生理生化培养特征,鉴定山东茶树上的冰核细菌是属于泛菌属的两个种,分别为菠萝泛菌(Pantoea ananatis)和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其中,菠萝泛菌共分离到15株,占68.2%,成团泛菌共分离到7株,占31.8%。两个种的菌株在泰安、日照、青岛茶区的茶树上都有分布,其中以Pantoea ananatis菌为优势种。通过对分离到的冰核细菌的冰核活性进行测定,发现山东茶树上冰核细菌的冰核活性可划分为两个等级,强冰核活性菌株(103~104/冰核)和中等冰核活性菌株(105~106/冰核)。在茶树的不同发育部位,冰核细菌的分布密度和频率是不一样的。从初展叶上较易分离到冰核细菌,其出现频率为83.3%,而老叶则较难分离得到冰核细菌,出现频率仅有14.3%。其次,各部位冰核细菌存在的密度也不相同,可以看到,冰核细菌存在的最高密度是:初展叶(芽)﹥嫩叶﹥老叶。从不同地区冰核细菌分离情况看,青岛比泰安更容易分离到冰核细菌。从冰核细菌年周期内分布规律看,在易发生秋霜冻和春霜冻时期,茶树上均存在较高密度的冰核细菌,在湿度大,降雨量多的春霜冻时期,茶树上冰核细菌的密度更高。对接菌的茶树叶片和不接菌的茶树叶片的过冷却点进行了测定,无菌茶树叶片的过冷却点是-3℃,而接菌的茶树叶片结冰的平均温度是-1.4℃,比不接菌叶片提高了1.6℃,可见冰核细菌的存在明显提高了茶树叶片的过冷却点。冰核细菌的存在,会加重茶树叶片细胞质膜的损伤,具体表现为细胞膜透性增加,相对电导率增大,SOD、POD酶活性由最初的被激活到活性下降,丙二醛含量增多。采用室内试验和室外盆栽苗试验对防治冰核细菌的方法进行了探索,发现一些药剂能破坏茶树上冰核细菌的冰核活性物质并对具有杀灭作用,筛选到了代森锰锌和福美双两种能防治冰核细菌的药剂。
汪志辉[10](2008)在《‘不知火’杂交柑果实霜冻害机理及其防治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柑桔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果树,全世界有80多个国家栽培柑桔,其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我国是柑桔主产国,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经济栽培的省有19个,集中在北纬20°~30°、海拔700-1000m的缓坡及丘陵地带。栽培面积近年稳定在120万~130万hm2,产量居世界第三位。从目前柑桔产业发展来看“易剥皮、无核(少核)、有香味、风味浓”已成为发展趋势,杂交柑(主要是桔与橙、桔与柚的杂交后代)正是迎合了这一趋势,近年来发展迅速。‘不知火’(C.unshiu×C.sinensis cv.Skiranui tangerine)是近年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从日本引进推广的杂交柑良种之一,是21世纪杂交柑主推品种。该品种的特点是:果大无核,平均单重250g左右;可溶性固形物高达16-18%,果肉细嫩脆,且特别化渣;汁多酥甜,风味浓,品质极优。成熟期在每年的2~3月,正值水果淡季;因其优良的品质、早果、丰产及晚熟等特性,在我国南方特别是四川盆地得以迅速推广发展。四川目前杂交柑栽培面积已达6667hm2,其中‘不知火’所占比例达到60%以上。我国南方地区,特别是四川盆地近年来由于气候的变化,每年冬季及翌年早春的低温尤其是霜冻害越来越频繁;而‘不知火’果实的成熟时间为2~3月,当果实在接近成熟的时候往往遭受四川盆地最冷月(12月~翌年1月)的霜冻威胁,造成大量落果,产量锐减。在生产上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在最冷月来临前树冠覆盖薄膜,此法虽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果实霜冻害,但由于在果实糖分转化的关键时期对树冠严重遮光,此时,又正值四川盆地全年光照最弱的时期,从而导致树冠光照条件严重恶化,果实品质严重下降。目前,关于柑桔霜冻害研究的文献报道均着重于叶和枝干方面,而有关柑桔果实霜冻害的研究,特别是关于由INA细菌(Ice Nucleation Active Bacteria,简称INA细菌)引起‘不知火’果实的霜冻害及其防治方法的研究,均未见报道。本研究以‘不知火’杂交柑果实为试材,通过分离、纯化其果实上可能存在的优势INA细菌,并加以鉴定;利用化学试剂和从同生态条件下抗霜冻能力较强的‘伏令夏橙’(C.sinensis cv.Valencia orange)、红玉血橙、枳、酸柚等果实上分离出的拮抗菌,对‘不知火’果实上的INA细菌进行室内和田间防除试验;以期寻找一条既不降低‘不知火’杂柑果实品质,又能安全有效地防治霜冻危害的方法,为在该气候条件下生产出高品质的‘不知火’杂柑提供可靠保障。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平板稀释分离技术和Vail小液滴冻结法,首次在‘不知火’果实表面分离得到9株INA细菌;以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子植病课题组提供的凤梨欧文氏菌INA110(Erwinia ananas)和丁香假单胞菌INA3023(Pseudomonas syringae pv.syringae)作为标准菌株,通过经典的伯杰氏细菌学鉴定程序,确定4株为凤梨欧文氏菌(E.ananas),占44.44%;5株为丁香假单胞菌(P.syringae pvs),占55.56%。(2)从‘不知火’果实上分离、纯化的INA细菌,其冰核活性受温度、菌液浓度及pH值的影响。若INA细菌密度为5×102~5×108个·ml-1,温度在-2~-7℃范围内,菌液密度越高冰核活性越强;当菌液密度一定时,温度越低冰核活性越强。INA细菌生长的pH值范围为5.0~9.0,最适为7.0,pH值为2~4的酸性溶液或pH值为10的碱性溶液都会破坏INA细菌的冰核活性。供试的抗霜素1号、石硫合剂、代森锰锌三种化学药剂对菌悬液中的INA细菌防除效果均在90%以上:其中又以抗霜素1号(2000倍)防除效果最好,其对INA细菌菌株的杀灭率在6h便达到99.80%以上。(3)在模拟自然霜冻的人工霜箱中,抗霜素1号(1000倍液、1500倍液、2000倍液)、80%代森锰锌(5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1000倍液)、99.5%分析纯硼酸(200倍液)、98%分析纯铜铁试剂(1000倍液)、98%分析纯锌试剂(1000倍液),以及用石硫合剂和硼酸调制pH值为10和4的十种不同的化学药剂处理中,以抗霜素1号(2000倍)对‘不知火’果实活体上的INA细菌杀灭效果最好;有效杀灭率为99.80%。(4)在同一生态条件下的‘伏令夏橙’(C.sinensis cv.Valencia orange)、红桔、枳、酸柚、红玉血橙五种果实上,分离出16株对INA细菌有拮抗作用的拮抗菌;其中,以‘伏令夏橙’上分离的D1菌株在实验室条件下对INA细菌的拮抗性最强。(5)在温度低于0℃的时间为14d,有霜天为8d,有雪天为5d,绝对最低温度在-5℃的条件下;抗霜素1号(1000倍液、1500倍液、2000倍液)、80%代森锰锌(5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1000倍液)、99.5%分析纯硼酸(200倍液)、98%分析纯铜铁试剂(1000倍液)、98%分析纯锌试剂(1000倍液),以及用石硫合剂和硼酸调制Ph值为10和4的十种药剂田间处理中,以抗霜素1号(2000倍液)和硼酸(200倍液)的防霜效果较好,两种处理的冻伤率分别为8.90%和10.00%。从‘伏令夏橙’、红桔、枳、酸柚、红玉血橙五种果实上筛选的六种拮抗菌(D1、D2、D5、D7、D9、D12)对‘不知火’果实的田间防霜效果均不理想。但仍以‘伏令夏橙’果实上分离的D1、D2的拮抗效果相对较好。在塑料薄膜大棚、塑料薄膜小拱棚、塑料薄膜树冠浮面覆盖、果实套袋(白色)、果实套袋(内黑外灰)、果实套袋(牛皮纸)六种不同的物理防霜处理方法中,以塑料薄膜大棚处理的田间防治效果最好,该处理的‘不知火’果实冻伤率为5.57%;但塑料薄膜大棚造价高,在生产中难以推广。在上述药剂、生防菌、果实套袋以及设施处理等22种不同的田间防霜处理中,以设施处理对‘不知火’树体的花芽分化和果实品质影响较大,塑料薄膜树冠浮面覆盖处理的有叶单花率仅为5.03%;结合对果实品质的影响,成本控制,操作的难易程度以及对第二年产量影响等综合因素考虑来看,以抗霜素1号(2000倍液)、硼酸(200倍液)和果实套袋(白色)处理的防霜效果理想,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二、冰核细菌防治技术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冰核细菌防治技术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斑须蝽耐寒性及其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斑须蝽研究背景 |
1.2 昆虫耐寒性研究背景 |
1.2.1 昆虫耐寒性的定义与策略 |
1.2.2 昆虫耐寒性分类 |
1.2.3 昆虫耐寒性影响因素 |
1.2.4 昆虫耐寒性测定方法 |
1.3 斑须蝽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斑须蝽国外研究进展 |
1.3.2 斑须蝽国内研究进展 |
1.4 昆虫耐寒性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昆虫耐寒性国外研究进展 |
1.4.2 昆虫耐寒性国内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昆虫 |
2.2 滞育和非滞育个体的获得与鉴别 |
2.3 实验器材 |
2.4 试验方法 |
2.4.1 过冷却点(Supercooling point,SCP)的测定 |
2.4.2 致死温度(Lethal temperature,Ltemp_(50))的测定 |
2.4.3 致死时间(Lethal time,Ltime_(50))的测定 |
2.4.4 前胸背板(Pronotum width,PW)的测量 |
2.4.5 体内自由水含量的测定 |
2.5 数据处理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斑须蝽滞育和非滞育成虫的过冷却点 |
3.2 斑须蝽滞育和非滞育成虫的致死温度 |
3.3 斑须蝽滞育和非滞育成虫的致死时间 |
3.4 斑须蝽滞育和非滞育成虫的前胸背板宽度 |
3.5 斑须蝽滞育和非滞育成虫的体内自由水含量 |
第4章 讨论 |
4.1 斑须蝽滞育和非滞育成虫的过冷却点 |
4.2 斑须蝽滞育和非滞育成虫的致死温度 |
4.3 斑须蝽滞育和非滞育成虫的致死时间 |
4.4 斑须蝽滞育和非滞育成虫的前胸背板宽度 |
4.5 斑须蝽滞育和非滞育成虫的体内自由水含量 |
第5章 结论 |
第6章 今后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海拔和冰核细菌对茴香薄翅野螟过冷却点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虫源 |
1.2 不同海拔茴香薄翅野螟的处理 |
1.3 冰核细菌的培养 |
1.4 冰核细菌处理茴香薄翅野螟幼虫的方法 |
1.5 过冷却点和冰点的测定方法 |
1.6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海拔高度对茴香薄翅野螟过冷却点的影响 |
2.2 冰核细菌对茴香薄翅野螟过冷却点的影响 |
2.3 冰核细菌对茴香薄翅野螟越冬幼虫死亡率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3)冰核细菌分离鉴定及拮抗菌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 贵州气候条件概述 |
2 冰核细菌及冰核真菌研究进展 |
2.1 冰核与冰核生物 |
2.2 冰核细菌 |
2.3 冰核真菌 |
3 冰核细菌与霜冻的关系 |
4 冰核细菌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
4.1 冰核基因 |
4.2 冰核蛋白 |
4.3 冰核位点的组成 |
5 防霜技术的研究利用 |
5.1 药剂防治 |
5.2 微生物防霜技术 |
6 冰核细菌的应用 |
6.1 冰核基因用作报告基因 |
6.2 高敏检测 |
6.3 食品冷冻 |
6.4 人工降雪 |
6.5 促冻杀虫 |
7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冰核细菌的分离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1.1 霜冻标本采集 |
1.1.2 培养基 |
1.1.3 主要实验仪器 |
1.1.4 主要试剂 |
1.2 冰核细菌的分离 |
1.3 冰核活性测定 |
1.4 冰核细菌的鉴定 |
1.4.1 冰核细菌形态学鉴定和生理生化反应 |
1.4.2 冰核细菌的16Sr DNA分子鉴定 |
1.4.2.1 试剂与实验仪器 |
1.4.2.2 基因组DNA的提取 |
1.4.2.3 琼脂糖凝胶电泳 |
1.4.2.4 16Sr DNA基因扩增和序列分析 |
1.4.2.5 PCR产物纯化回收 |
1.4.2.6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1.4.2.7 热激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及重组质粒DNA的提取 |
1.4.2.8 系统发育树的建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冰核细菌分离结果 |
2.2 冰核活性测定结果 |
2.3 冰核细菌的鉴定 |
2.3.1 冰核细菌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性状分析 |
2.3.2 冰核细菌分子鉴定 |
2.3.2.1 16S rDNA序列比对 |
2.3.2.2 系统发育树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冰核细菌拮抗菌的筛选和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1.1 土样采集 |
1.1.2 培养基 |
1.2 冰核细菌拮抗菌的分离和筛选 |
1.2.1 分离 |
1.2.2 拮抗菌的筛选 |
1.3 冰核细菌拮抗菌的鉴定 |
1.3.1 拮抗菌的形态学鉴定 |
1.3.1.1 拮抗细菌的形态特征 |
1.3.1.2 拮抗放线菌的形态特征 |
1.3.2 拮抗菌的生理生化反应 |
1.3.3 拮抗菌的16Sr DNA分子鉴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冰核细菌拮抗菌的分离 |
2.2 冰核细菌拮抗菌的筛选 |
2.2.1 拮抗菌初筛结果 |
2.2.2 拮抗菌复筛结果 |
2.3 拮抗菌的鉴定 |
2.3.1 拮抗菌形态特征 |
2.3.1.1 拮抗细菌形态特征 |
2.3.1.2 拮抗放线菌形态特征 |
2.3.2 拮抗菌生理生化性状分析 |
2.3.2.1 拮抗细菌生理生化 |
2.3.3 拮抗菌分子鉴定 |
2.3.3.1 拮抗细菌分子鉴定 |
2.3.3.2 放线菌分子鉴定 |
3 讨论 |
第四章 田间防霜实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时间地点 |
1.2 供试材料 |
1.3 大田试验设计 |
1.4 调查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小结讨论 |
第五章 结论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遵义市冰核细菌分离鉴定及拮抗细菌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标本采集 |
1.1.2 土样采集 |
1.1.3 实验用培养基 |
1.2 分离 |
1.2.1 冰核细菌的分离 |
1.2.2 拮抗菌的分离 |
1.3 冰核活性的测定 |
1.4 冰核细菌拮抗菌的筛选 |
1.5 鉴定 |
1.5.1 形态学鉴定与生理生化鉴定 |
1.5.2 分子鉴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冰核细菌的分离 |
2.2 冰核细菌拮抗菌的筛选 |
2.3 冰核细菌的鉴定 |
2.3.1 冰核细菌的形态学鉴定与生理生化鉴定 |
2.3.2 16S r DNA序列分析 |
2.4 冰核细菌拮抗菌的鉴定 |
2.4.1 拮抗细菌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反应 |
2.4.2 16S r DNA序列比对 |
3 讨论 |
(5)仁用杏抗(避)倒春寒的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霜冻的含义及分类 |
1.2.1 霜冻的概念 |
1.2.2 霜冻的分类 |
1.3 霜冻对仁用杏的影响 |
1.4 仁用杏晚霜生理研究进展 |
1.4.1 冰核细菌与仁用杏抗寒性的关系 |
1.4.2 生理生化指标与仁用杏抗寒性的关系 |
1.4.3 仁用杏组织器官的抗寒性研究 |
1.5 仁用杏避开晚霜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
1.5.1 仁用杏气候适宜性区划研究进展 |
1.5.2 推迟花期技术研究进展 |
1.6 提高抗冻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
1.6.1 培育抗晚霜品种 |
1.6.2 改善果园的小气候 |
1.6.3 喷施抗冻剂抵抗晚霜 |
1.7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7.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7.2 研究内容 |
1.7.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霜冻调查研究 |
2.1.1 调查地霜冻概况 |
2.1.2 调查方法 |
2.2 霜冻预测模型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3 划分适宜栽培区 |
2.3.1 资料收集 |
2.3.2 研究方法 |
2.4 推迟花期栽培技术 |
2.4.1 试验地概况 |
2.4.2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4.3 产量调查 |
2.5 提高抗冻性栽培技术 |
2.5.1 试验材料 |
2.5.2 试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仁用杏主产区霜冻调查研究 |
3.2 霜冻预测模型 |
3.2.1 计算开花有效积温 |
3.2.2 建立霜冻预测模型 |
3.3 划分适宜栽培区 |
3.3.1 确定了影响仁用杏生长的关键气候因子 |
3.3.2 影响仁用杏生长的关键气候因子的权重值 |
3.3.3 全国仁用杏适宜栽培区的等级区划 |
3.4 推迟花期栽培技术 |
3.4.1 光照调控 |
3.4.2 温度调控 |
3.4.3 营养调控 |
3.4.4 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 |
3.4.5 组合措施调控 |
3.5 提高抗冻性栽培技术 |
3.5.1 施肥对仁用杏低抗晚霜效果的研究 |
3.5.2 抗冻剂对仁用杏低抗晚霜效果的研究 |
3.5.3 柴堆熏烟 |
3.5.4 水杨酸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1.1 主产区霜冻调查研究 |
4.1.2 建立了霜冻预测模型 |
4.1.3 划分仁用杏适宜栽培区 |
4.1.4 探索了仁用杏推迟花期栽培技术 |
4.1.5 建立了仁用杏提高抗冻性栽培技术 |
4.2 讨论 |
5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6)诱发枇杷霜冻害的冰核细菌拮抗菌分离与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材料 |
1.2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3结论与讨论 |
(7)茶树上冰核活性细菌的分离、鉴定及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清单 |
1.文献综述 |
1.1 冰核活性细菌的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 |
1.1.1 简介 |
1.2 冰核活性细菌的分子生物学特性 |
1.2.1 冰核细菌的冰核基因 |
1.2.2 冰核蛋白 |
1.2.3 影响 INA 细菌活性的因素 |
1.2.3.1 INA 细菌菌液浓度 |
1.2.3.2 INA 细菌的培养温度 |
1.2.3.3 INA 细菌培养的 pH 值 |
1.2.3.4 INA 细菌培养的培养基 |
1.2.3.5 其他因素的影响 |
1.3 冰核活性细菌与霜冻害的关系 |
1.3.1 冰核活性细菌诱发冻结温度分布规律 |
1.3.2 冰核活性细菌与冰晶在作物体内发生的规律 |
1.3.3 冰核活性细菌与生物膜伤害的关系 |
1.3.4 冰核活性细菌诱发霜冻与其它因素关系 |
1.4 冰核活性细菌的防治与应用 |
1.4.1 药剂防治冰核活性细菌 |
1.4.2 生物防治 |
1.4.2.1 拮抗菌防治 INA 细菌 |
1.4.2.2 工程菌防治 INA 细菌 |
1.4.2.3 噬菌体防治 INA 细菌 |
1.5 冰核活性细菌研究的应用 |
2.引言 |
2.1 研究意义及目的 |
2.2 研究内容 |
2.2.1 冰核活性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
2.2.2 冰核活性细菌的药剂防除 |
2.2.3 拮抗菌的筛选与鉴定 |
2.3 技术路线 |
3 材料与方法 |
3.1 实验材料 |
3.2 仪器与试剂 |
3.2.1 主要实验仪器 |
3.2.2 主要试剂 |
3.2.3 实验中常用培养基配方 |
3.3 实验方法 |
3.3.1 INA 细菌的分离 |
3.3.2 INA 细菌总 DNA 制备、PCR 反应扩增 16S rDNA 与序列分析 |
3.3.2.1 INA 细菌总 DNA 制备 |
3.3.2.2 PCR 反应扩增 16S rDNA |
3.3.2.3 琼脂糖凝胶电泳 PCR 产物回收 |
3.3.2.4 E.coli DH5α感受态的制备 |
3.3.2.5 PCR 产物与载体的连接 |
3.3.2.6 重组质粒的转化 |
3.3.2.7 菌落 PCR 筛选阳性克隆 |
3.3.3 冰核基因片段的扩增 |
3.3.4 抗 INA 细菌药剂的筛选 |
3.3.4.1 抑菌圈测定 |
3.3.4.2 破坏 INA 细菌冰核活性物质的测定 |
3.3.4.3 触杀作用测定方法 |
3.3.5 INA 细菌拮抗菌的筛选与鉴定 |
3.3.5.1 拮抗菌筛选 |
3.3.5.2 拮抗菌的鉴定 |
4 结果与分析 |
4.1 INA 细菌的分离 |
4.2 INA 细菌总 DNA 制备、PCR 反应扩增 16S rDNA 与序列分析 |
4.2.1 INA 细菌总 DNA 制备 |
4.2.2 PCR 反应扩增 16S rDNA 与序列分析 |
4.2.3 连接、转化、菌落 PCR 筛选阳性克隆 |
4.3 冰核基因片段的扩增 |
4.4 抗 INA 细菌药剂的筛选 |
4.5 INA 细菌拮抗菌的筛选与鉴定 |
5 讨论 |
6 结论 |
6.1 冰核活性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
6.2 抗 INA 细菌药剂的筛选 |
6.3 INA 细菌拮抗菌的筛选与鉴定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注释 |
附录 B 分离得到的 INA 细菌 16S rDNA 测序结果 |
附录 C 冰核基因片段 PCR 产物测序 |
附录 D 抑菌圈筛选药剂 |
附录 E 拮抗菌 16S rDNA 测序结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成果清单 |
(9)山东茶树冰核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与霜冻害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 霜冻的含义与分类 |
2 霜冻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
3 霜冻对茶树的影响 |
4 茶树霜冻害机理研究 |
5 茶树霜冻害影响的因素 |
6 茶树霜冻害的防治 |
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山东茶树上INA 细菌种类及其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标样的采集 |
1.2 分离培养 |
1.3 冰核活性的测定方法 |
1.4 冰核细菌种类的鉴定 |
1.5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菌株形态特征 |
2.2 菌株的16SrDNA 鉴定 |
2.3 菌株的生理生化培养特征 |
3 讨论 |
第三章 山东茶树上冰核细菌的冰核活性及其分布规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样品的采集 |
1.1.2 样品的处理 |
1.1.3 培养基 |
1.1.4 主要实验仪器 |
1.2 方法 |
1.2.1 冰核细菌的分离方法 |
1.2.2 冰核活性的测定方法 |
1.2.3 冰核细菌冰核活性等级划分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山东茶树上冰核细菌分离概况 |
2.2 山东茶树上冰核细菌的冰核活性 |
2.3 冰核细菌在茶树不同发育部位的分布 |
2.4 冰核细菌在不同品种上的分布规律 |
2.5 冰核细菌在不同地区的分布 |
2.6 冰核细菌在茶树上的消长动态 |
3 讨论 |
第四章 INA 细菌与茶树霜冻关系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冰核细菌对茶树过冷却点的影响 |
2.2 冰核细菌对茶树质膜透性的影响 |
2.3 冰核细菌对膜保护酶SOD 活性的影响 |
2.4 冰核细菌对膜保护酶POD 活性的影响 |
2.5 冰核细菌对茶树MDA 含量的影响 |
2.6 冰核细菌对茶树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五章 茶树上INA 细菌的防治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破坏INA 细菌冰核活性物质效果测定 |
2.2 药剂对冰核细菌的杀灭效果测定 |
2.3 抑菌圈法药剂效果测定 |
2.4 药剂防治茶树霜冻试验结果 |
3 讨论 |
第六章 综合讨论与结论 |
图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10)‘不知火’杂交柑果实霜冻害机理及其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
第一章 植物霜冻害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
1 气候的变化对霜冻害发生的影响 |
2 霜冻的类型 |
3 霜冻发生的条件 |
4 霜冻对果树的影响 |
4.1 晚霜冻危害果树的特征 |
4.2 果树霜冻害机理研究 |
5 霜冻害的防治 |
5.1 调整农业结构,合理安排品种 |
5.2 提高植物的抗霜能力 |
5.3 果树常规的防霜措施 |
5.4 通过防除冰核细菌,防止霜冻害新技术研究概况 |
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柑橘‘不知火'果实上INA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田间‘不知火'果实表面的冰核活性细菌种类 |
2.2 INA细菌的反接观察及INA细菌的再分离、纯化与鉴定 |
2.3 冰核活性细菌对‘不知火'果实的危害 |
3 讨论 |
第三章 ‘不知火'果实上INA细菌的室内防除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知火'果实上冰核活性细菌成冰活性的影响因素 |
2.2 对菌悬液中INA细菌防除效果分析 |
2.3 对实验室条件下‘不知火'果实上INA细菌(P.syringae pathovars)防除效果分析 |
3 讨论 |
第四章 ‘不知火'果实霜冻害的田间防治技术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对‘不知火'果实霜冻害进行田间防治期间,试验果园的天气变化情况 |
2.2 不同药剂田间处理对‘不知火'果实霜冻害的影响 |
2.3 不同拮抗菌田间处理对‘不知火'果实霜冻害的影响 |
2.4 不同物理方法对‘不知火'果实霜冻害田间防治效果的影响 |
2.5 不同处理方法对‘不知火'果实品质的影响 |
2.6 不同处理方法对‘不知火'翌年成花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展望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四、冰核细菌防治技术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斑须蝽耐寒性及其机理的研究[D]. 萨初如拉.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2]海拔和冰核细菌对茴香薄翅野螟过冷却点的影响[J]. 来有鹏,李秋荣,张贵. 应用昆虫学报, 2019(06)
- [3]冰核细菌分离鉴定及拮抗菌筛选[D]. 赵晨心. 贵州大学, 2017(04)
- [4]遵义市冰核细菌分离鉴定及拮抗细菌筛选[J]. 赵晨心,丁海霞,彭丽娟. 浙江农业科学, 2017(05)
- [5]仁用杏抗(避)倒春寒的栽培技术研究[D]. 李慧.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6(05)
- [6]诱发枇杷霜冻害的冰核细菌拮抗菌分离与筛选[J]. 邱春锦,彭建平,郑国栋. 安徽农业科学, 2015(20)
- [7]茶树上冰核活性细菌的分离、鉴定及防治[D]. 孙健. 安徽农业大学, 2011(01)
- [8]茶树冰核细菌(INB)防治的初步研究[A]. 黄晓琴,束怀瑞,张丽霞,彭正云,陈宗懋. 中国茶叶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9
- [9]山东茶树冰核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与霜冻害关系研究[D]. 黄晓琴. 山东农业大学, 2009(03)
- [10]‘不知火’杂交柑果实霜冻害机理及其防治技术研究[D]. 汪志辉. 四川农业大学, 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