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快速准确判断电接风故障点(论文文献综述)
李春艳[1](2019)在《计及三相关联性的励磁涌流识别与快速抑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变压器作为整个电力网络的关键设备之一,其可靠运行是整个电力网络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电流差动保护是变压器的主保护,当变压器空载合闸或者外部故障切除电压恢复后,变压器产生的励磁涌流会流过差动回路,导致差动保护误动作。因此如何消除励磁涌流带来的影响一直是变压器保护的研究热点。目前针对励磁涌流的研究主要有涌流识别和涌流抑制,现有的涌流识别方法多挖掘波形单相特征,忽略了相与相间的关联性,可能影响涌流识别的正确率;风电场不脱网运行(低电压穿越)过程中谐波分量会导致风电场送出变压器的差动保护将故障电流误识别为励磁涌流,因此迫切需要寻找一种不受谐波影响的涌流识别方法;励磁涌流识别方法虽避免了差动保护误动,但涌流仍会影响变压器寿命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因此还需寻找励磁涌流抑制方法去消除涌流带来的不利影响。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7184)的支持下,研究了变压器差动保护原理和励磁涌流产生机理,分别针对常规应用和风电场接入两种情况,提出了两种变压器励磁涌流识别方法,针对涌流识别不能消除励磁涌流不利影响的问题,提出了集成低通滤波和反并联晶闸管的软启动涌流抑制方法。论文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根据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以及励磁涌流的产生机理,推导了三相励磁涌流频域解析式。常规的励磁涌流频率分析都只针对单相变压器进行研究,但本文为了进一步分析变压器相与相间的关联性,推导了三相变压器励磁涌流频域解析式,并研究不同初始条件(合闸初相角和饱和磁通条件)下,励磁涌流幅值变化特性,同时研究不同初始条件下励磁涌流时域和频域的自相关特性和互相关特性,寻找消除励磁涌流对变压器差动保护影响的方法。(2)针对现有励磁涌流识别方法忽略相与相之间关联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变量多尺度模糊熵(Multiscale Multivariate Fuzzy Entropy,MMFE)的变压器励磁涌流识别方法。MMFE继承了传统多变量多尺度熵(Multiscale Multivariate Sample Entropy,MMSE)可评价信号自身复杂度和通道间互相关性的优点,并通过模糊隶属度函数对MMSE硬阈值判据进行了软化改进。根据励磁涌流和故障电流的MMFE曲线明显分布在不同区域的特点,提出了基于MMFE的涌流识别方法,该方法将由尺度因子和MMFE值组成的二维空间划分为动作区和制动区,定义电流MMFE熵值面积与给定的制动区面积的比值为MMFE熵值面积比,通过比较熵值面积比与常数1的大小关系识别变压器励磁涌流和故障电流。在ATP/EMTP平台和动态模拟系统中建立变压器模型,研究了变压器不同运行工况下所提方法识别的正确性和有效性。(3)针对风电场送出变压器在风电场低电压穿越过程中发生内部故障时,变压器励磁涌流识别易受风电场短路电流谐波分量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元经验模态分解(Multivariat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MEMD)预处理后MMFE特征向量(MEMD-MMFE)的风电场送出变压器励磁涌流识别方法。风电场低电压穿越过程中,送出变压器内部故障时受风电场短路电流谐波分量影响,2次谐波制动算法可能将故障电流误识别为励磁涌流,导致差动保护误制动。而且短路电流的谐波分量同样会影响电流的MMFE曲线,单纯的靠MMFE变换不能可靠识别风电场送出变压器的励磁涌流。因此,结合MEMD可对多通道信号自适应同步联合分析的优点,提出了基于MEMD-MMFE的励磁涌流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将三相电流经过MEMD进行预处理;然后对预处理后的电流信号进行MMFE变换,得到MEMD-MMFE熵值面积;最后通过比较变压器电流的熵值面积与保护判据门槛值的关系来辨识励磁涌流和故障电流。在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风电场接入系统模型,分析不同运行工况下所提方法识别的正确性和有效性。(4)针对现有涌流主动抑制方法启动时间慢或谐波分量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软启动的变压器涌流抑制方法。该方法是将反并联晶闸管和高阶滤波电路组成涌流抑制器,通过涌流抑制器实现变压器一次侧电压平滑启动(软启动),达到主动抑制涌流的目的。针对反并联晶闸管导通过程主要产生奇次谐波的特点,对比了高阶阻尼滤波、高阶阻尼陷波等电路的滤波效果,选取含RC阻容阻尼的高阶陷波电路作为滤波电路,并对其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再将反并联晶闸管与滤波电路串联,结合变压器端电压闭环反馈控制构建基于软启动的励磁涌流抑制方案。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了涌流抑制器模型,通过仿真三相变压器组和三相三柱式变压器不同接线方式下的电压、电流和磁通特性,验证涌流抑制器对涌流的抑制效果。
冷菱菱[2](2019)在《长园深瑞公司机柜配线质量提升研究》文中认为全球研发制造型企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只靠低成本无法维持企业的健康成长,领先的产品质量是优秀企业保持全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高质量同时也为企业获取持续增长的回报和品牌形象的树立提供了有力保障。关于企业质量流程管理的改善技术已有数种,六西格玛是最主要之一,其在管理中的实施程序辨别核心流程,能够指导找出影响质量的关键流程来实施改进。长园深瑞的机柜配线产品所处行业属于定制化生产的企业,每个产品都不一样,属于小批量多品种行业,质量提升是一个关键问题。本文以长园深瑞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该公司机柜配线产品的质量提升问题。首先,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其次,以六西格玛中常用的因果图、CTQ树图为流程分析工具,围绕该公司机柜配线的4M1E(人、机、料、法、环)逐项分析找出质量现状的主要问题类别和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将主要问题利用因果图、CTQ树图找出对应的治理改善关键流程,并研究制定对应提升实施方案。最后,本文根据制定的实施方案,列举了执行了提升质量的典型治理的案例改善过程和改善措施,达到提升机柜产品配线质量的目的。提供了治理关键流程的研究思路和案例,可作为该细分行业质量提升的重要实践参考。本研究实施后,该企业高质量履约能力得到提升,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并应用到下游合作企业如深圳攀级、江苏瑞特、南京佳盛、南京天和等生产企业,促进了行业的质量水平提升。
郑晋[3](2019)在《铁道客车风挡位移试验台的研究与开发》文中认为铁道客车作为远距离出行的交通工具,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列车风挡是两个车厢之间连接的关键部分,同时也是乘客从一个车厢进出到另一个车厢的通道。根据对目前风挡生产企业的调研,发现传统的风挡位移试验过程以人工操作为主,试验精度较低,无法完成模拟列车风挡实际运动状态的任务。因此,研制出一种能精确模拟列车风挡运动状态的试验设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校企合作项目的支持下,根据项目合作的某折棚式风挡生产厂家的具体情况,研制出一台风挡位移试验设备。该设备能够模拟列车运行时的晃动、上下坡、转弯等状况,实现铁路部门要求的风挡最小曲线通过能力试验和风挡承载能力试验,并且通过了企业试用。完成的工作主要为:通过市场调研和设计需求分析,确定风挡位移试验台的基本技术要求和设计理论参数要求,进而确定风挡位移试验台的总体方案。将风挡位移试验台分为三三坐标移动平台和三坐标转动平台两大部分,再分别对三坐标移动平台和三坐标转动平台进行功能分析与分解。在此基础上,分别对以上各个组成部分进行详细的机械结构设计。利用SolidWorks建立风挡位移试验台的三维模型,进行干涉检查,验证方案设计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对设备中关键受力的零部件进行ANSYS静力学分析,验证受力零件的刚度与强度是否满足试验要求;对试验台关键运动架体进行ANSYS模态分析,计算其固有频率与外界激励频率的具体数值,避免共振现象的发生。最后,完成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样机的制作,通过最小曲线通过能力预试验和风挡承载能力预试验获得关键测点在极限位置的实际测量值,并与理论参考值进行对比,验证试验台六个自由度的运动均满足试验精度要求。
索智文[4](2018)在《A煤矿连掘一队连采掘进设备开机率提升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三去一补政策的确立,煤矿去产能首当其冲,淘汰落后产能,提升装备技术,提升管理水平成了煤炭行业的工作重点。A煤矿作为国内特大型煤炭企业,同样感受着产业升级、行业洗牌的阵痛,如何进一步提升企业效益是A煤矿各级管理层都在思考的问题,精益管理降浪费、提效率、提效益的思想精髓正是解决A煤矿提升管理水平的一剂良方。如何将精益思想应用于煤矿生产经营,尤其是基层生产实践中,是A煤矿各管理层级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A煤矿连掘一队为对象,综合运用精益化管理和设备管理理论,对连掘一队系统开机率提升问题进行研究。首先根据统计数据对比发现A煤矿连掘一队连采掘进设备开机率远低于国、内外先进水平,根据相关资料对连掘一队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运用访谈法、现场写实法、统计分析法分析连掘一队开机率低的影响因素和存在问题,分析出主要包括检修组织、生产组织、故障处理三大方面八个小项的影响因素及存在问题。然后运用鱼骨图法对开机率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检修组织、生产组织、故障处理三大方面存在的问题,运用精益化改善策略,以问题为导向提出有针对性的提升的思路和方案。在检修组织方面提出了明确任务分工,建立日常检修及维修作业标准,提升维护效率的对策;在生产组织方面提出了明确交接班程序、优化循环进尺、优化进刀工艺、加强工程质量管控、优化检查人员编组的对策;在故障处理方面提出了借助科学手段提前预测预防、生产班点检、明确故障应急处理程序、明确工器具储备标准、完善材料配件提高程序及考核标准、加强技能培训、建立故障追查总结制度的对策。以上方案的实施不仅提升了在提升连掘一队开机率的同时,将精益化管理理念的融入连掘一队日常生产管理之中,形成系统的精益检修标准、标准化作业流程、油样分析异常点位处置、生产点检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给同类型的煤矿企业起到一定的模范作用,对其日常经营具有借鉴意义。
蔡文超[5](2018)在《风光同场系统联络线继电保护特殊性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内蒙古某实际风光互补电场参数为依托,建立包含多种类型新能源发电机组的较为详细等值模型,对各机组的故障特性及联络线继电保护性能展开研究。新能源可分为双馈型电源(双馈感应异步风力发电机,Double-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与逆变型电源(永磁直驱同步风力发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PMSG、光伏发电系统,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通过分析各发电机组的发电原理,对各机组单独建模,用撬棒(Crowbar)电路实现双馈风力发电机的低电压穿越(Low Voltage Ride Through,LVRT)能力并优化了Crowbar电路控制策略,能够分时段投切Crowbar电路,减轻故障电流频率偏移程度,故障期间为电网提供无功支持。用直流卸荷电路实现直驱风机的LVRT能力,故障期间保护变换器安全使。应用RTDS(Real Time Digital Simulator)平台仿真验证各单台机组的稳态特性和暂态特性,表明其合理性。风光互补电场的等值方法影响其暂态特性,进而影响联络线的故障电流特性。通过分析对比不同等值方法的特点,建立考虑遮挡面积的尾流效应Jensen模型,用9台发电机组应用变尺度降阶多机等值法进行等值。并对其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等值模型能够满足对联络线继电保护的研究。故障特性是继电保护问题研究的基础,不同的控制策略会有不同的故障特性。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双馈型电源和逆变型电源的故障电流暂态特性,得出双馈型电源障电流中含有与Crowbar控制略有关的转速前频率分量,致使发生故障时机端故障电流发生频率偏移;逆变型电源理论上故障电流不会发生频率偏移,但是其故障电流的相位角与其控制策略有关。然后从理论和仿真角度分析了本文所建的DFIG的Crowbar控制策略能有效地减轻故障电流频率偏移程度,在根源处减轻基于工频量的傅氏算法出现偏差对继电保护造成的影响。仿真了分析不同运行工况下联络发生各种故障时的短路特性,得出应用此控制策略联络线保护安装处的故障电流频率偏移明显减轻。主要呈现特性是弱电源特性,对选相元件造成较大影响。以CSC103B保护装置所配保护为例,分析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对电流差动保护、距离保护、选相元件及重合闸产生的影响。提出闭环实验的新方法,测试保护装置性能。结果表明,分相电流差动保护能够可靠动作,但灵敏度降低。距离保护具备耐受一定过渡电阻的能力,配备低电压选相的综合选相元件能准确选相。对多联络线的风光同场联络线保护及重合闸提出合理的配置建议。最后对课题工作进行总结并对下一步研究做了展望。
邱军[6](2018)在《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建模与仿真》文中研究表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模块化水平高,易于制造,开关频率低损耗低,阶跃电压小,输出波形质量高,子模块冗余特性运行可靠性高,因此适用于模块化多电平柔性直流输电系统(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Based HVDC,MMC-HVDC)。由于 MMC-HVDC 提出较晚,传统的两电平、三电平电压源换流器控制方式不能完全运用到MMC中,因此对MMC-HVDC系统数学建模、控制策略以及降低子模块电容电压开关损耗方面的研究十分有意义。首先,分析了电压源换流器工作原理和MMC-HVDC控制策略。主要是电压源换流器拓扑结构,MMC基本工作原理,载波移相调制和最近电平逼近调制的理论分析和验证,最终选取最近电平逼近调制。推导出MMC-HVDC数学模型,研究MMC-HVDC各级控制策略和启动控制策略,为PSCAD仿真模型搭建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其次,根据数学模型在PSCAD/EMTDC仿真平台搭建双端有源MMC-HVDC模型,包括换流站级内环直接电流解耦控制模块,依据最近电平逼近的阀级控制模块,在PSCAD中创建自定义的子模块均压控制模块,采用基于差异系数分散性的快速排序状态投切均压控制策略并建立模块,以及启动保护模块,仿真结果表明所定义的均压模块能够显着降低开关频率和开关损耗。最后,对双端有源MMC-HVDC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包括MMC直流侧单极接地故障、功率阶跃、直流电压阶跃和潮流反转响应,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该模型有功阶跃和直流电压阶跃响应符合DL/T 1526-2016动态性能测试标准。
赵裕童[7](2018)在《风电场集电线路及其T接送出线路保护方案研究》文中指出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迅速发展,电网消纳风电的能力日益提高。风电场内各风电机组按照就近原则由集电线路进行电能的汇集,若集电线路保护整定配合不当,将导致故障切除范围扩大,甚至会影响周围多个风电场。风电场以T接方式并入电网后形成三端电源供电系统,若T接送出线路保护不能正确动作,会对三侧系统的供电可靠性与运行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开展风电场集电线路及其T接送出线路的继电保护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论文基于典型机组容量、运行参数、低电压穿越策略以及风电场接线方式等,在DIgSILENT/PowerFactory软件中搭建了风电机组和风电场T接并网系统的详细电磁暂态仿真模型。在构建上述仿真模型的基础上,开展了现有保护适应性分析和保护新方案的研究工作。针对风电场集电线路,分析了现有两段式过流保护的适应性,指出过流Ⅰ段与箱变熔断器保护配合不当,灵敏性过高、选择性不足;过流Ⅱ与风电机组的LVRT特性配合不当,无法正确区分区内故障和区外故障。为解决上述问题,综合多机接入的集电线路拓扑特征和波形相关技术,提出了计及熔断器保护特性和风机LVRT特性的集电线路电流保护新方案,理论分析和模型仿真表明所提保护方案实现了与箱变熔断器保护和风电机组LVRT特性的协调配合,具有良好的动作性能。针对风电场T接送出线路,分析了现有纵联电流差动保护和距离保护的适应性。指出了 T接风电场提供的电流可能导致纵联电流差动保护误动。推导了风电场送出线路的测量阻抗表达式,说明测量阻抗受过渡电阻和风电场等效序阻抗等因素影响不再与故障距离成线性关系,这影响了距离保护的动作性能。为此,提出了适用于风电场T接线路的综合纵联保护新方案,该方案由立足于T接线路拓扑特征的综合电压幅值差主判据和基于测量阻抗特征的自适应距离辅助判据构成,两者相互配合,实现风电场T接线路的全线速动功能。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保护方案具有耐过渡电阻能力强、对数据同步性要求低以及受风电故障特征影响小等优点。
牟澎涛[8](2017)在《高渗透率风电接入对系统稳定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风电接入电网将导致系统稳定性改变,目前风电渗透率尚处于较低水平,随着风力发电的大力发展,风电渗透率不断提高,那么在地区电网渗透率较高的情况下区域电网的稳定性可能会出现有别于目前低渗透率的情况。本文首先建立了双馈式风电机组(DFIG)和鼠笼式风电机组(FSIG)的单机模型,进而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双馈式风电场和鼠笼式风电场动态等值模型的建立方法,基于风电场的动态等值模型,不断提高渗透率,研究高渗透率风电接入对区域电网功角稳定和小信号稳定的影响,最后研究了在大电网中提高系统阻尼特性和微电网中提高小信号稳定性的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建立了两种风电机组的数学模型,主要包括:双馈风电机组模型和普通鼠笼型异步电机模型。分析普通鼠笼型异步电机在稳态和暂态时各个物理量的典型特征以及双馈风电机组在动态和暂态时各个物理量的典型特征。2)提出了适用于双馈式风电场动态等值模型的建立方法。该方法将风速作为风电机组的分群指标,将基于谱聚类的改进最大最小距离算法应用于风电场分群,该分群算法可以确定最佳分群数量,避免了传统分群算法需要在计算前主观设定分群数量的缺点,同时将容量加权的参数聚合方法应用于风电场等值模型的参数聚合,在控制环节的参数聚合中通过容量加权的参数聚合法以及对变流器控制器输入信号的变化,避免了控制参数的调整。除分群指标不同之外,该方法同样适用于鼠笼式风电场的动态等值。3)揭示了风电接入对系统功角稳定的影响机理。基于双馈风电机组在故障期间的等效外特性和单端送电系统的功率特性方程,研究大规模风力发电并网后,对送端发电系统和系统受端之间电气距离的影响;分析近距离故障和远距离故障下风电并网对系统功角稳定的影响机理,并通过推导,找到了多机系统中使功角稳定最好的风电渗透率。4)分析了提高风电渗透率的方式对系统阻尼比的影响。推导并分析了旋转备用容量对系统小信号稳定性影响的机理,基于此解释了在减少火电机组出力提高风电渗透率的方式下,随着风电渗透率的提高,系统阻尼比出现不同变化规律的原因;分析双馈风机替代火电机组对系统小信号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基于此解释了在火电机组切机以提高风电渗透率的方式下,随着风电渗透率的提高,系统阻尼比不断下降的原因。5)研究了提高大电网阻尼特性和微电网小信号稳定性的两种方法。在大电网中,分析双馈风电机组有功和无功附加阻尼控制策略提高系统阻尼的原理,并在此原理基础上提出了双馈风电机组附加阻尼控制器设计方法;在微电网中,提出了一种将根轨迹法和粒子群算法相结合的微电网中分布式电源控制器参数的协调整定方法。该方法以系统主特征值的实部最小化为目标函数,并利用根轨迹法确定微电网中需要优化设计的参数数值,将其作为粒子群算法的初始值。
赵洺哲[9](2017)在《电气剖分理论在风电网络低频振荡问题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低频振荡(Low Frequency Oscillation,LFO)是威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问题之一。特别是,随着风力发电的不断发展,大规模风电机组接入大电网使得电力系统LFO问题越发复杂。在发生LFO的风电网络中,一方面要求快速辨识LFO模态信息;另一方面,要及时追溯振荡点,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隔离或抑制其不良影响。本文针对在使用寿命和生产效率等方面拥有巨大优势的直驱永磁风电机组(Direct-drive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 Wind Turbines,PMSG),从数学模型仿真和测量信号分析两个角度,就PMSG并入大电网后产生的LFO问题开展辨识和溯源方法研究。为快速有效地辨识风电网络LFO模态信息,从数学模型仿真角度,立足于物理降阶,将电气剖分方法应用于PMSG小信号模型建立,首先,建立适用于LFO研究的PMSG动态数学模型;然后,分析电气剖分路径链与PMSG动态数学模型之间的关系,建立PMSG电气剖分子系统结构模型;最后,进行电气剖分条件下的线性化,建立了PMSG电气剖分子系统小信号模型,可以实现在大电网中剥离出仅与PMSG相关的电气剖分子系统,计算其模态。对PMSG电气剖分子系统进行模态分析得出:PMSG电气剖分子系统的模态是在整个风电网络模态中提取出的仅与PMSG相关的模态,且PMSG自身模态与电网中其他部分模态相互独立。算例验证了小信号模型的适用性,并分析出两条重要结论:PMSG电气剖分各子系统对原系统的主导振荡模态有“继承关系”;PMSG并网常作为强迫振荡源存在。这些结论对风电网络LFO源定位有指导价值。为在发生LFO的风电网络中快速找到振荡源头,从数学模型仿真和测量信号分析角度,分别立足于物理降阶和能量流动,设计了两条技术路线研究风电网络LFO源定位方法。首先,应用电气剖分方法对大电网进行等效,筛选出与振荡点相关的疑似机组;然后,用PMSG电气剖分子系统小信号模型和等效阻尼系数计算或直接用振荡能量流计算将振荡源锁定为某个或极少量机组。最后,为促进工程应用,分析上述研究成果的具体适用条件,制定风电网络低频振荡源定位方法集成应用策略。算例证实,所提定位方法可以实现不同情况下对风电网络LFO问题进行快速而准确的辨识和溯源,满足在线应用的要求。
许鑫[10](2016)在《风电并网接入引起的继电保护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风能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在新能源领域中,是技术最成熟并且最具有规模性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然而,配电网在风电接入后会发生拓扑结构的改变,这使得原有的配电网保护的整定及正确动作发生变化,引起保护的拒动或者误动等一系列问题,可能会导致故障扩大或者供电可靠性降低,使配电网不能安全、可靠且稳定的运行。因此,对风电接入配电网引起的继电保护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风机接入10kV配电网后对原有的电流保护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做了以下工作:(1)说明了风电机组的分类、结构和工作原理,在PSCAD软件中搭建了风机模型,仿真分析其出口故障特性。(2)从理论上分析了风电接入10kV配电网后对原有的电流保护产生的影响,主要影响因素包括风电接入位置、风电接入容量以及线路长度。(3)以鼠笼式异步风电机组为例,在PSCAD中搭建风电场接入10kV网络的仿真模型,对比了不含风电和风电接入后的配电网中短路电流波形以及保护的整定值大小。在风电接入后的模型中,通过改变风电接入的位置、风电接入的容量以及线路长度,分别进行仿真,验证了前述理论分析,即风电接入容量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将导致接入点上游保护误动,下游保护的各级配合出现问题,无法保证选择性;线路长度的增加也会造成保护的误动。(4)针对接入风电的配电网提出了适用于风电并网系统的主从控制的方向纵联保护的新方法,理论说明了风电接入配电网后,发生故障时保护能够正确动作并进行了仿真验证。本文中新保护方案的主要优势在于通过将线路两端方向元件的正方向设为相反,能够反应方向元件下游故障,而对风机接入位置和容量没有要求且不受配电网结构复杂、运行方式变化大等影响,能有效快速的切除故障,解决风电接入配电网引起的继电保护方面的问题。
二、快速准确判断电接风故障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快速准确判断电接风故障点(论文提纲范文)
(1)计及三相关联性的励磁涌流识别与快速抑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励磁涌流识别研究现状 |
1.2.2 励磁涌流抑制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变压器差动保护原理及三相励磁涌流频域解析推导 |
2.1 引言 |
2.2 变压器差动保护基本原理 |
2.2.1 变压器差动保护原理及接线方式 |
2.2.2 变压器差动保护制动特性 |
2.3 励磁涌流的产生机理 |
2.3.1 变压器铁心磁通特性 |
2.3.2 励磁涌流的产生机理 |
2.4 三相励磁涌流频域解析推导及时频域相关性分析 |
2.4.1 三相励磁涌流频域解析推导及验证 |
2.4.2 三相励磁涌流时频域相关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多变量多尺度模糊熵的变压器励磁涌流识别 |
3.1 引言 |
3.2 多变量多尺度模糊熵 |
3.2.1 多变量多尺度熵 |
3.2.2 多变量多尺度模糊熵 |
3.2.3 多变量多尺度模糊熵对多变量多尺度熵的改进仿真验证 |
3.3 基于多变量多尺度模糊熵的涌流识别方法 |
3.3.1 识别思路 |
3.3.2 识别判据 |
3.4 算例分析 |
3.4.1 变压器不同运行情况下的涌流识别效果 |
3.4.2 动态模拟数据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MEMD-MMFE的双馈风电场送出变压器涌流识别 |
4.1 引言 |
4.2 多元经验模态分解 |
4.3 双馈风电场短路电流时频特性及其对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影响 |
4.3.1 双馈风电场短路电流时频特性分析 |
4.3.2 双馈风电场短路电流对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影响 |
4.4 基于MEMD-MMFE的涌流识别方法 |
4.4.1 识别思路 |
4.4.2 识别判据 |
4.5 算例分析 |
4.5.1 不同运行情况下算法的识别效果 |
4.5.2 算法灵敏度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软启动的变压器励磁涌流抑制方法 |
5.1 引言 |
5.2 基于软启动的变压器励磁涌流抑制器结构 |
5.3 基于软启动的涌流抑制器控制及参数设计 |
5.3.1 基于反并联晶闸管的交流调压软启动电路 |
5.3.2 涌流抑制器的交流调压电路控制方式 |
5.3.3 涌流抑制器的滤波电路结构及参数优化 |
5.4 算例分析 |
5.4.1 三相变压器组的涌流抑制效果 |
5.4.2 三相三柱式变压器的涌流抑制效果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结论 |
6.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涌流抑制器的高阶滤波电路传递函数 |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C.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D.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2)长园深瑞公司机柜配线质量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1.2.1 理论基础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长园深瑞公司机柜配线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
2.1 公司概况 |
2.2 机柜配线质量管理现状 |
2.2.1 机柜配线工序流程现状 |
2.2.2 机柜配线电气装配工人培训流程现状 |
2.2.3 机柜配线工作疲劳度的现状 |
2.2.4 机柜配线环境现状 |
2.3 机柜配线环节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第3章 长园深瑞公司机柜配线质量提升方案 |
3.1 质量提升总体思路 |
3.2 人员影响因素的提升方案设计 |
3.3 机料的质量提升方案设计 |
3.3.1 工具提升方案的设计 |
3.3.2 物料管理提升设计方案 |
3.4 法的质量提升方案设计 |
3.5 环的质量提升方案设计 |
3.5.1 企业运营管理体系内部因素的提升方案设计 |
3.5.2 生产环节作业过程中的环境影响提升方案设计 |
第4章 长园深瑞公司机柜配线质量提升方案的实施步骤与效果预测 |
4.1 质量提升方案的实施步骤 |
4.2 质量提升方案的实施保障 |
4.2.1 高层领导及公司层的支持 |
4.2.2 全员参与质量提升活动 |
4.2.3 优化质量管理流程 |
4.3 质量提升方案的实施效果预测与分析 |
4.3.1 培训体系得到质的提高 |
4.3.2 降低员工作业疲劳度提升质量效果明显 |
4.3.3 工序改进大幅降低出错率 |
4.3.4 质量提升数据预测 |
结论 |
附录A 实物实景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铁道客车风挡位移试验台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风挡的形式与发展 |
1.2.1 常用的风挡形式 |
1.2.2 风挡的结构 |
1.3 风挡位移试验台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研究现状总结 |
1.4 课题来源与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课题来源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风挡位移试验台的设计需求分析 |
2.1 风挡的检测要求 |
2.2 列车路况类型及相关参数计算 |
2.2.1 直线运动 |
2.2.2 曲线入口 |
2.2.3 曲线弧顶 |
2.2.4 反向曲线 |
2.2.5 侧滚与上坡 |
2.3 风挡位移试验台基本设计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风挡位移试验台的总体方案设计 |
3.1 风挡位移试验台的总体规划 |
3.1.1 风挡运动方案的确定 |
3.1.2 试验台转动方式的确定 |
3.2 功能分析 |
3.2.1 三坐标移动平台的功能分析 |
3.2.2 三坐标转动平台的功能分析 |
3.3 总体结构设计 |
3.3.1 总体布局 |
3.3.2 机械部分 |
3.3.3 需要达到的效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风挡位移试验台机械部件设计与计算 |
4.1 移动端底座 |
4.1.1 移动端底座的设计 |
4.1.2 横移驱动总成的设计 |
4.1.3 横移驱动电机选型 |
4.1.4 横移驱动滚珠丝杠选型 |
4.2 移动风挡门 |
4.3 横移平台 |
4.3.1 横移平台的设计 |
4.3.2 纵移驱动总成的设计 |
4.4 纵移平台 |
4.4.1 纵移架前框的设计 |
4.4.2 纵移架底板的设计 |
4.4.3 纵移架斜杆的设计 |
4.5 转动端底座 |
4.5.1 转动端底座的设计 |
4.5.2 横滚转动支架组件的设计 |
4.5.3 电缸推杆伸长量分析 |
4.5.4 电缸腰轴支架的设计 |
4.6 转动面板 |
4.6.1 转动面板的设计 |
4.6.2 转动面板长轴组件的设计 |
4.6.3 转动面板短轴组件的设计 |
4.6.4 电缸鱼眼支架的设计 |
4.7 横滚架 |
4.7.1 横滚架的设计 |
4.7.2 横滚电缸选型 |
4.7.3 轴承座选型 |
4.8 仰俯架 |
4.8.1 仰俯架的设计 |
4.8.2 面板转轴支承架组件的设计 |
4.8.3 仰俯架转动轴组件的设计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风挡位移试验台的有限元分析 |
5.1 ANSYS有限元分析 |
5.1.1 ANSYS静力学分析 |
5.1.2 ANSYS模态分析 |
5.2 风挡位移试验台关键零件的静力学分析 |
5.2.1 横滚转动轴的静力学分析 |
5.2.2 仰俯架转动轴组件的静力学分析 |
5.2.3 横滚电缸鱼眼支架的静力学分析 |
5.2.4 横滚电缸腰轴支架的静力学分析 |
5.3 风挡位移试验台重要部件的模态分析 |
5.3.1 纵移架的模态分析 |
5.3.2 横滚架的模态分析 |
5.3.3 仰俯架的模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设计与预实验 |
6.1 控制系统的设计 |
6.1.1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6.1.2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6.1.3 控制柜的制作 |
6.2 风挡位移试验台预试验 |
6.2.1 最小曲线通过能力预试验 |
6.2.2 风挡承载能力预试验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4)A煤矿连掘一队连采掘进设备开机率提升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论文写作框架 |
2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精益化管理 |
2.1.1 精益化管理的内涵 |
2.1.2 精益化管理的基本内容 |
2.1.3 精益化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 设备管理 |
2.2.1 设备管理的内涵 |
2.2.2 设备管理的特点 |
2.2.3 设备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
3 A煤矿连掘一队连采掘进设备开机率现状分析 |
3.1 A煤矿情况简介 |
3.2 A煤矿组织形式 |
3.3 连掘一队概况 |
3.3.1 连掘一队人员构成 |
3.3.2 连掘一队生产组织形式 |
3.3.3 连掘一队设备配套情况 |
3.3.4 连掘一队连采掘进生产工艺 |
3.4 连掘一队设备开机率现有水平及对标分析 |
3.5 连掘一队连采掘进设备开机率存在问题分析 |
3.5.1 连掘一队掘进设备开机率存在问题的调查分析方法及过程 |
3.5.2 连掘一队连采掘进设备开机率相关数据统计分析 |
3.5.3 检修组织方面存在的问题 |
3.5.4 生产组织方面存在的问题 |
3.5.5 故障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
4 连掘一队连采掘进设备开机率低的原因分析 |
4.1 开机率低的鱼骨原因图 |
4.2 检修组织方面的原因分析 |
4.3 生产组织方面的原因分析 |
4.4 故障处理方面的原因分析 |
5 连掘一队连采设备开机率提升对策 |
5.1 检修组织方面的对策 |
5.1.1 明确检修班人员责任分工 |
5.1.2 合理安排检修时间 |
5.1.3 完善日常检修标准 |
5.1.4 编制标准作业流程 |
5.1.5 优化支护工艺 |
5.2 生产组织方面的对策 |
5.2.1 明确交接班程序 |
5.2.2 对检查人员进行编组优化 |
5.2.3 优化循环进尺 |
5.2.4 优化进刀工艺 |
5.2.5 加强工程质量管控 |
5.3 故障处理方面的对策 |
5.3.1 借助科学手段预防故障发生 |
5.3.2 明确设备故障应急处理程序 |
5.3.3 明确工器具储备标准 |
5.3.4 完善材料及配件提报程序及考核标准 |
5.3.5 加强员工技能培训 |
5.3.6 建立故障追查总结制度 |
6 连掘一队开机率提升对策实施建议 |
6.1 成立以队长为组长的精益化领导小组 |
6.2 组织精益化培训 |
6.3 制定考核激励办法 |
7 全文总结 |
7.1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
7.2 论文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风光同场系统联络线继电保护特殊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发展方向 |
1.3 课题的主要任务 |
第二章 风光同场系统各发电机组的建模与仿真 |
2.1 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的原理及仿真 |
2.1.1 基本原理及数学模型 |
2.1.2 励磁变换器的控制及建模仿真 |
2.1.3 DFIG低电压穿越技术 |
2.1.4 基于RTDS的DFIG仿真波形 |
2.2 永磁直驱同步风力发电机的原理及仿真 |
2.2.1 基本原理及数学模型 |
2.2.2 变换器的控制及建模仿真 |
2.2.3 PMSG低电压穿越技术 |
2.2.4 基于RTDS的PMSG仿真波形 |
2.3 光伏发电系统的建模及仿真 |
2.3.1 光伏阵列建模 |
2.3.2 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 |
2.3.3 基于RTDS的光伏发电系统仿真波形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RTDS的风光互补电场等值建模 |
3.1 风电场尾流效应的等值建模 |
3.2 风光同场系统的等值建模 |
3.2.1 稳态时风光互补电场等值仿真 |
3.2.2 外部电网故障暂态响应仿真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风光同场系统联络线故障电流特性研究 |
4.1 双馈型电源故障特性分析 |
4.1.1 故障电流特征 |
4.1.2 故障电流频率偏移特性 |
4.1.3 弱电源特性分析 |
4.2 逆变型电源故障特性分析 |
4.2.1 故障电流特征 |
4.2.2 弱电源特性分析 |
4.3 一种抑制双馈风机故障电流频率偏移的有效方法 |
4.3.1 仿真验证 |
4.4 风光同场系统联络线L1-MH的故障电流特性仿真分析 |
4.4.1 对称故障时的短路电流特性 |
4.4.2 不对称故障时短路电流特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风光同场系统联络线保护性能分析 |
5.1 风光互补电场联络线保护配置 |
5.1.1 电流差动保护 |
5.1.2 距离保护 |
5.1.3 选相元件 |
5.2 风光同场系统联络线保护特殊性问题 |
5.2.1 对电流差动保护保护影响 |
5.2.2 对距离保护的影响 |
5.2.3 对选相元件的影响 |
5.2.4 对自动重合闸技术的影响 |
5.2.5 风光同场系统有多条联络线同时输电对其保护的影响 |
5.3 基于RTDS的风光同场系统联络线保护闭环试验 |
5.3.1 改进型闭环实验搭建 |
5.3.2 联络线保护整定值 |
5.3.3 闭环实验实验项目 |
5.4 闭环测试实验结果 |
5.4.1 保护按定值通知单要求投入 |
5.4.2 距离保护 |
5.4.3 选相元件 |
5.5 差动保护灵敏度校验 |
5.6 联络线保护配置建议方案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建模与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VSC-HVDC的应用领域与典型工程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电压源换流器工作原理和调制方式 |
2.1 电压源换流器结构概述 |
2.2 MMC基本工作原理 |
2.3 MMC的调制策略 |
2.4 调制策略仿真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控制策略 |
3.1 MMC-HVDC基本原理 |
3.2 MMC-HVDC数学模型 |
3.3 MMC-HVDC制策略 |
3.4 MMC-HVDC启动控制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4 MMC-HVDC系统的PSCAD仿真模型 |
4.1 双端MMC-HVDC模型概述 |
4.2 MMC-HVDC换流站级控制模型 |
4.3 MMC-HVDC阀级控制模型 |
4.4 MMC-HVDC启动控制模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MMC-HVDC系统的PSCAD仿真分析 |
5.1 直流线路单极地故障分析 |
5.2 阶跃响应分析 |
5.3 潮流反转响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
(7)风电场集电线路及其T接送出线路保护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风电场集电线路保护研究现状 |
1.2.2 风电场T接送出线路保护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基于DIgSILENT的风电场T接并网系统建模 |
2.1 DIgSILENT/PowerFactory简介 |
2.2 风电机组建模 |
2.3 风电场T接并网系统建模 |
2.4 小结 |
第3章 风电场集电线路保护适应性分析及新方案研究 |
3.1 集电线路现有保护适应性分析 |
3.1.1 现有保护配置方案 |
3.1.2 现有保护适应性分析 |
3.2 计及熔断器保护特性和风机LVRT特性的集电线路保护新方案 |
3.2.1 三段式熔断器保护 |
3.2.2 计及熔断器保护特性的电流Ⅰ段Ⅱ段保护 |
3.2.3 基于MAS的电流相关Ⅲ段保护 |
3.2.4 算例仿真 |
3.3 小结 |
第4章 风电场T接线路保护适应性分析及新方案研究 |
4.1 T接线路现有保护方案适应性分析 |
4.1.1 现有保护配置方案 |
4.1.2 现有保护适应性分析 |
4.2 风电场T接线路的综合纵联保护新方案 |
4.2.1 综合电压幅值差主判据 |
4.2.2 自适应距离辅助判据 |
4.2.3 综合纵联保护 |
4.2.4 算例仿真 |
4.3 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成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8)高渗透率风电接入对系统稳定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风力发电发展概述 |
1.2.1 国外风电发展概况 |
1.2.2 国内风电发展概况 |
1.2.3 风电发展总体趋势 |
1.3 研究现状 |
1.3.1 风电场等值模型的研究 |
1.3.2 高渗透率风电接入对系统功角稳定性的影响 |
1.3.3 高渗透率风电接入对系统小信号稳定性的影响 |
1.3.4 改善大电网阻尼特性和微电网小信号稳定性的方法研究 |
1.4 课题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两种风电机组模型及其典型特征分析 |
2.1 引言 |
2.2 风力发电机类型 |
2.3 双馈风电机组模型及坐标变换 |
2.3.1 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机模型 |
2.3.2 坐标变换和变换矩阵 |
2.3.3 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双馈风电机组模型 |
2.4 异步机数学模型 |
2.5 两种风机的典型特征分析 |
2.5.1 鼠笼式风机典型特征分析 |
2.5.2 双馈式风机典型特征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风电场动态等值模型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双馈式风电场动态等值模型 |
3.2.1 风电场MM BN分群算法 |
3.2.2 风电场容量加权参数聚合方法 |
3.2.3 双馈式风电场等值模型适用性验证 |
3.3 鼠笼式风电场动态等值模型 |
3.3.1 风电场分群指标和分群算法 |
3.3.2 风电场容量加权参数聚合方法 |
3.3.3 鼠笼式风电场等值模型适用性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渗透率风电接入对系统功角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分析 |
4.1 引言 |
4.2 双馈风电机组暂态响应外特性分析 |
4.3 风电比例对系统功角稳定影响机理分析 |
4.3.1 风电并网对系统电气距离影响研究 |
4.3.2 风电接入对系统功角稳定影响分析 |
4.4 对一种风电接入后现象的分析探讨 |
4.5 仿真算例分析 |
4.6 对仿真中初始功角问题的解释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渗透率风电接入对系统小信号稳定性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小信号分析基础 |
5.2.1 概述 |
5.2.2 主要术语介绍 |
5.2.3 电力系统低频振荡 |
5.3 双馈风机的简化小信号分析模型 |
5.4 提高渗透率的方式对小信号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分析 |
5.4.1 旋转备用对系统小信号稳定性影响的机理分析 |
5.4.2 双馈风机替代火电机组对系统小信号稳定性影响的机理分析 |
5.5 仿真 |
5.5.1 三机九节点系统中,双馈式风电机组接入对小信号稳定的影响 |
5.5.2 实际电网中,双馈式风电机组接入对小信号稳定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改善大电网阻尼特性和微电网小信号稳定性的两种方法研究 |
6.1 引言 |
6.2 一种提高微电网小信号稳定性的参数整定方法 |
6.2.1 微电网结构与控制 |
6.2.2 协调整定方法 |
6.2.3 仿真分析 |
6.3 风电场附加阻尼控制策 |
6.3.1 理论推导 |
6.3.2 仿真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电气剖分理论在风电网络低频振荡问题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在该方向上的研究现状 |
1.2.1 基于模型分析的风电网络低频振荡研究现状 |
1.2.2 基于信号分析的风电网络低频振荡研究现状 |
1.3 电气剖分方法在低频振荡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PMSG电气剖分子系统线性化模型与模态分析 |
2.1 引言 |
2.2 直驱永磁风电机组建模 |
2.2.1 轴系模型 |
2.2.2 发电机模型 |
2.2.3 变换器模型 |
2.2.4 控制器模型 |
2.2.5 滤波电感模型 |
2.3 PMSG电气剖分子系统模型结构 |
2.4 PMSG电气剖分子系统线性化模型 |
2.4.1 轴系系统模型线性化 |
2.4.2 发电机模型线性化 |
2.4.3 变换器控制器模型线性化 |
2.4.4 滤波电感模型线性化 |
2.5 PMSG电气剖分子系统小信号模型 |
2.6 PMSG电气剖分子系统的模态分析 |
2.7 算例分析 |
2.7.1 算例条件 |
2.7.2 计算结果 |
2.7.3 结果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风电网络低频振荡源定位方法 |
3.1 引言 |
3.2 振荡源定位方法基本思路及原理 |
3.2.1 基于模型分析的定位方法 |
3.2.2 基于信号分析的定位方法 |
3.3 疑似机组筛选与振荡源机组确定 |
3.3.1 电气剖分方法筛选疑似机组 |
3.3.2 锁定振荡源机组 |
3.4 振荡源定位方法集成应用 |
3.5 算例分析 |
3.5.1 算例条件 |
3.5.2 计算结果 |
3.5.3 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Prony算法 |
A 算法原理 |
B 算法参数选择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10)风电并网接入引起的继电保护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背景与意义 |
1.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风力发电研究现状 |
1.2.1 风力发电的研究现状 |
1.2.2 风电接入对配电网保护影响的研究现状 |
1.3 课题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风电机组的分类及其故障特征分析 |
2.1 风力发电机组的分类 |
2.2 鼠笼式风力发电机组 |
2.2.1 风电机组的结构 |
2.2.2 风电机组的工作原理 |
2.3 双馈式风力发电机组 |
2.3.1 风电机组的结构 |
2.3.2 风电机组的工作原理 |
2.4 永磁直驱式风力发电机组 |
2.5 风力发电机组的仿真实现 |
2.5.1 仿真软件的介绍 |
2.5.2 风源模型 |
2.5.3 风机模型 |
2.5.4 桨距角控制模型 |
2.5.5 发电机模型 |
2.5.6 鼠笼式及双馈式异步风电机组模型 |
2.6 风电机组出口故障产生的故障电流特征分析 |
2.6.1 鼠笼式风电机组的故障特征分析 |
2.6.2 双馈式风电机组的故障特征分析 |
2.6.3 永磁直驱式风电机组的故障特征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风电接入10kV配电网对电流保护的影响 |
3.1 配电网原有的保护配置 |
3.2 风电接入位置对电流保护影响的理论分析 |
3.2.1 风电接在故障点上游 |
3.2.2 风电接在故障点下游 |
3.3 风电接入容量对电流保护影响的理论分析 |
3.4 线路长度变化对电流保护影响的理论分析 |
3.5 仿真分析 |
3.5.1 风电接入配电网模型的建立 |
3.5.2 不含风电时保护的整定及故障电流分析 |
3.5.3 风电接在故障点上游时不同容量及线路长度的影响 |
3.5.4 风电接在故障点下游时不同容量及线路长度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适用于风电并网系统的保护新方案 |
4.1 主从控制的方向纵联保护 |
4.1.1 方案的工作原理 |
4.1.2 分机及总机的工作流程 |
4.1.3 分机中方向元件的动作判据 |
4.1.4 总机中的故障定位算法 |
4.2 保护方案对风电接入的适应性分析 |
4.2.1 变压器故障时保护方案的动作行为分析 |
4.2.2 线路故障时保护方案的动作行为分析 |
4.2.3 母线故障时保护方案的动作行为分析 |
4.3 仿真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快速准确判断电接风故障点(论文参考文献)
- [1]计及三相关联性的励磁涌流识别与快速抑制研究[D]. 李春艳. 重庆大学, 2019(01)
- [2]长园深瑞公司机柜配线质量提升研究[D]. 冷菱菱. 湖南大学, 2019(05)
- [3]铁道客车风挡位移试验台的研究与开发[D]. 郑晋.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4]A煤矿连掘一队连采掘进设备开机率提升问题研究[D]. 索智文. 西安理工大学, 2018(12)
- [5]风光同场系统联络线继电保护特殊性问题研究[D]. 蔡文超.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18(01)
- [6]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建模与仿真[D]. 邱军.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
- [7]风电场集电线路及其T接送出线路保护方案研究[D]. 赵裕童.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8(04)
- [8]高渗透率风电接入对系统稳定特性的影响[D]. 牟澎涛.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7(12)
- [9]电气剖分理论在风电网络低频振荡问题中的应用研究[D]. 赵洺哲.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02)
- [10]风电并网接入引起的继电保护问题研究[D]. 许鑫. 山东理工大学, 2016(05)
标签:变压器的差动保护论文; 试验台论文; 励磁涌流论文; 系统仿真论文; 质量特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