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已经”的初见时代及成词过程(论文文献综述)
罗婉君[1](2021)在《“用来”“用以”“用于”“用在”的共时比较与成词考察》文中研究表明
王怡雯[2](2020)在《连类而及与连及词汇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种修辞方式,连类而及影响着汉语词汇的发展。在连及修辞的作用下,两个词经过长期的使用可以逐渐凝结成一个双音节词,谓之“连及词”,是汉语词汇中比较特殊的一类。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对以往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包括不同视角下连类而及的相关研究以及修辞与词汇互动关系的相关研究。此外,还交代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一章是概念阐释,辨析了貌同实异的语言现象,进而更加明确了连类而及的内涵。同时,罗列归类了各种连及现象,在此基础上对其特点进行归纳。第二章是连及辞格的发展史略,考察了连及辞格形成与演变的现象,分析了连及修辞形成和发展的各种因素,并对其衰落作出一定的解释。第三章是连及现象词汇化的个案研究。首先,整理罗列了部分连及词,简要总结其表现出来的特点和规律。然后,对“窗户”“妻子”“利害”“好歹”这四个典型连及词进行历时考察,结合语料展现其由临时的修辞现象转化为词汇现象的复杂过程。最后,运用词汇化与语法化理论以及认知语言学等相关理论探究了连及现象词汇化的原因。结论部分是对全文研究成果的概括和总结。该部分指出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和难点,以及需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曾婧婷[3](2020)在《“随手”和“顺手”的多角度考察及对比研究》文中指出“随手”和“顺手”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组近义词,本文首先从语义着手,较为细致地描写了“随手”和“顺手”的语义特征,对比了两个词在词义上的异同;然后回到历时层面探究了两个词的演变过程,从历时角度佐证了“随手”和“顺手”具有的一些语义特征;最后回到共时层面,从句法和语用角度描写和分析了“随手”和“顺手”的特点及异同。本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语义研究。这一部分主要在综合词典对“随手”和“顺手”的语义解释基础上,较为详尽地分析了两个词的语义特征:副词“随手”有[+自主性]、[+随便性、随意性]、[+顺带、紧随性]、[+习惯性]、[+无秩序]、[+轻松、容易]、[±正式]、[+短时性]等语义特征;副词“顺手”有[+自主性]、[+顺带]、[+方向性]、[+轻松、容易]、[+连贯性]、[+随便性、随意性]等语义特征;形容词“顺手”有[+顺利]、[+使用感好]、[+可变量度]等语义特征。并对比了“随手”和“顺手”在[+自主性]、[+顺带]、[+随便性、随意性]、[+轻松、容易]这四个语义特征上的相似之处和区别之处。第二部分:历时来源考察。这一部分从历时角度对“随手”和“顺手”这两个词的形成进行了较为细致地描写,我们认为“随手”在西汉时期由偏正结构发展出了时间副词的用法,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介宾结构发展出了描摹性副词的用法;副词“顺手”在五代时期由介宾短语发展而来,形容词“顺手”出现得较晚,明末才初见端倪,随着明清小说的发展,形容词“顺手”也变得比较常用,形容词“顺手”与副词“顺手”的形成路径、形成时间完全不同,副词“顺手”也不是由形容词“顺手”进一步虚化而来。第三部分:句法研究。本部分从句法功能、句法搭配两个方面对“随手”和“顺手”进行了考察。在句法功能方面,“随手”与副词“顺手”的句法功能基本一致,由于“顺手”还可以作形容词,因此句法功能更加丰富。在句法搭配上,归纳出了“随手”和“顺手”常见的句法搭配,并逐一进行了描写和分析。第四部分:语用研究。这一部分利用北京语言大学BCC汉语语料库对这两个词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一、在语体分布上,“随手”和“顺手”都可以应用在正式语体中的报刊、文学和科技模块中,“随手”有时还可以用于较正式的标语中。另外,“随手”和“顺手”都大量用于非正式语体的微博模块中,“随手”还形成了独有的微博话题。二、在篇章主题上,“随手”和副词“顺手”常出现在环保文明主题的内容中,而形容词“顺手”常用在体育赛事主题的内容中。三、在言语交际上,“随手”和“顺手”在言语交际中能够体现出主观性,并且这两个词都能表示主观轻量的含义。
杜可风[4](2020)在《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文中提出“V/A+PP”作为汉语中一种比较独特的结构,常用度较为高频,用法较为广泛,可以置于结构中的“P”主要有“于、乎、自、以、向、往、在”等,介词最基本的句法特征就是必须介引其后宾语,组成介词短语,介词短语可以充当状语,还可以充当谓词的补语。具体而言,全文主要探讨谓词与后面的介词短语形成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力求从多角度、多方面考察介词短语“PP”与谓词“V/A”的组合特点与发展结果,印证“V/A+PP”结构内部各要素之间互相牵制,互相约束的关系。关于“V/A+PP”中双音节谓词“V/A”的考察则相对匮乏,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在具体个案的理论解释方面,主要采取共时探究为主,历时考察为辅,语言描写与理论解释、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归纳总结与演绎推理、语法研究与认知语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强化相关语言现象的描写,综合运用词汇化、语法化、附缀化、主观化、认知语法、韵律句法等相关理论进行整体性探究。关于介词短语处于谓词后充当补语的全面考察,全文除绪论和结语之外,分为上下两编共十二章,其中两章属于宏观总论概括,其余属于微观研究,每个章节解决一个具体问题,条分缕析的梳理语言现象。第一章总体概括“V/A+PP”结构的性质、类别与功用,“V/A”表现为单、双音节谓词,“PP”为介词短语,由“于、乎、自、以、向、往、在”与宾语所组成,宾语一般为体词成分“NP”,少数为指称性谓词成分“VP”。具体描写和分析单、双音节“V/A”对“P”产生不同的影响与作用,探究“P”的性质与功用。第二到六章,从宏观角度分别探究跨层结构“A在”、“(V)自”的附缀化及其叠加式、“V/A乎NP”的演化方式与转化结果、“V双+向/往+NP”的演化趋势与结果、“V往NP”结构发展与演化,通过整体结构的考察,揭示“V/A+PP”结构的特性与种类。第七章阐述结构的演化倾向、发展诱因,主要从“V/A+PP”构造的演化趋势、发展结果及动因与机制出发,阐述整体构造发展演化所产生的多种语法现象。从不同的视角切入,考察“P”进入词内的词汇化特征、成词后的再次演化,前附于谓词而附缀化,附加在双音节谓词或附缀结构之后而零形化,零形化诱导双音节谓词“V/A”及物化等一系列语言现象,谓词与介词短语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第八到十二章,在全面掌握相关研究主题的情况下,注重微观研究,分别选取否定副词“难于”、构式“看在X的份(面/分)上”、形式动词“给以”“予以”、“不外乎”、“仅限于”等不同个案,从多方面、多维度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进而分析它们的性质与类别、动因与机制、演化趋势与发展规律、语义特征与表达功用,重点对那些具有一定典型意义、变化较为显着的语言现象,作出微观的描写与阐述,阐释它们演化的动因与机制,揭示汉语“V/A+PP”结构的演化趋势与发展结果。本文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为汉语研究提供语法规律,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检索技术,大量挖掘符合本文主题的汉语语料,在语言事实的基础上,详细总结出汉语“V/A+PP”跨层结构发展的语法规律。其次,为词库输入新成员,语言处于不断发展演化的过程中,谓词和介词短语的跨层组合也不例外,“V/A+PP”处于述补结构向述宾结构演化的过程中,“V/A+PP”发生了重新分析,产生一批新词语、新形式,为汉语词汇系统融入新词语,为词典编撰工作提供参考范围,为汉语教学和自动化处理带来便利。最后,为语言理论的验证融入新思路,一方面对汉语“V/A+PP”结构的认识更加深化,尤其是深入了解汉语中大量跨层结构的发展路径,另一方面对词汇化、语法化、词缀化等相关理论的运用更加完善,特别是使用相关语言学理论对一些汉语语法问题进行阐释。总体而言,这方面的研究为汉语跨层词汇化和语法规律的探索打开全新的视角,为揭示人类语言中关于谓词与介词短语的演化趋势提供一定的语言事实和理论基础。
李红英[5](2020)在《双音时间副词的来源与演变》文中提出时间是语言表达中重要的一部分,时间副词在副词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前人对于时间副词的研究很多,但是系统性地研究其历时发展的较少。本文将时间副词分为三大类,分别是表时时间副词、表频时间副词、表序时间副词,将表时时间副词又分为时制副词和时体副词,对其形成和演变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系统的描写,并立足于词汇化、语法化和认知语言学等相关理论,对时间副词形成的特点、动因和机制做了归纳和总结。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文章的绪论部分,对研究时间副词历时来源的研究意义和目的做了简要分析,对其研究对象和研究现状做了搜集和总结,对时间副词的定义,句法、语义、语用,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研究,专书时间副词和时间副词的历时演变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搜集和整理。第二章是时制副词的研究,这类词数量较多。选取了前人尚未研究的或研究较少的“前脚、后脚”和“自古”作为考察对象,对其历时演变发展做了详细考察,并对“前脚、后脚”形成的动因做了简要分析。第三章是时体副词的研究,选取了前人研究较少的“即将”和“早已”作为分析对象,先分析了其组成成分“即”、“将”、“早”、“已”的虚化过程,再分析了双音节副词“即将”和“早已”的形成过程。第四章是表频时间副词的研究,选取了前人研究较少的“屡屡”和“累累”作为考察对象,并对重叠式表频时间副词形成的共性做了简要总结。第五章是对表序时间副词的研究,选取了“首先”和“再次”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词汇化过程进行了考察,“首先”和“再次”在使用过程中都有两种用法,一是作为副词的用法,二是作为代词的用法,两种用法都较多。第六章主要从理论的角度对双音时间副词形成的特点、动因和机制进行了总结。双音时间副词形成的特点主要有两个:源语素最初不一定含有时间义、双音时间副词虚化的程度不同。形成动因主要包括句法位置、语义变化、韵律需要、高频使用以及其他因素。其形成的机制主要有认知隐喻和重新分析。第七章是文章的结语部分,主要对双音节时间副词形成的过程做了归纳,并对其形成的特点、动因和机制做了总结。
高逢亮[6](2019)在《现代汉语形式动词的原型范畴及其演变机制》文中指出形式动词是汉语中较为特殊的一个动词次类。其主要的句法特征是,可以带双音节及物动词作宾语,并且双音节及物动词的受事只能置于形式动词之前,这是形式动词和普通动词以及代动词、泛义动词等其他动词次类的关键区别。形式动词抑制了充当其宾语的动词的部分特征,可以说使其实现了“指称化”,也因此实现了“有界化”。形式动词的宾语动词也因此可以根据表达需求添加多种修饰成分,从而增加了信息量,丰富了表达手段。形式动词意义虚化,但是并不是完全没有词汇义,它们较为抽象的词汇义对它们选择宾语动词有所影响。对于形式动词的范围、分类,学者们采用的多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范式,以语法功能为切入点,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属性,得出的是经典范畴,没有全面反映语言事实。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原型范畴理论重新审视形式动词,描写并解释其成员在典型性方面存在的差异。我们认为形式动词包括30个成员,可以划分为3个次类及8个小类,不同小类的形式动词在语法表现及表达功效方面存在对立和互补关系,丰富了我们的表达手段。不同的形式动词在选择宾语动词方面存在不同的倾向,同时,不同形式动词若携带相同的动词作宾语,往往凸显了同一个动词的不同义面。对于形式动词的来源,多数研究者注意到了“加以”的词汇化和语法化的问题,对于其他成员的演变历程则有所忽视。实际上,大部分形式动词都经历了词汇化或语法化的过程,其中有些尚处在词汇化或语法化过程之中。这些原本是短语、跨层结构或者普通动词的成分能够通过词汇化或语法化演变为形式动词的关键之处在于宾语范围的逐步扩大,能够携带双音节及物动词作宾语是它们实现词汇化、语法化的最终句法环境,其中隐喻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内容分为八章。第一章简要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内容、所运用的理论及对应的问题、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目标和创新之处。我们对形式动词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梳理。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对“进行”“加以”的个案研究,到八十年代开始的系统研究,国内对形式动词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吕叔湘、朱德熙、龚千炎、邢福义等先生都曾对形式动词进行过研究,使形式动词研究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不过,仍然有很多问题值得作进一步研究。主要表现为形式动词的范围、分类和演变机制须进行探讨。第二章讨论了形式动词与相关范畴之间的关系。在这一部分,我们首先对形式动词和准谓宾动词的关系进行梳理,然后,我们将形式动词和代动词、泛义动词进行比较,这些概念和形式动词在内涵和外延方面都有所不同,但目前这些术语的运用存在较为明显的混淆,妨碍了对形式动词的认识。第三章描述了形式动词的理想认知模型。形式动词的理想认知模型是一个集束模型,包括语义特征模型、宾语性质模型、句法分布位置模型、语体特征模型、语篇特征模型,不同研究者在认识形式动词时对这些模型有所侧重,导致对形式动词的认识有所区别。典型的形式动词应同时与这些认知模型匹配。第四、五、六三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第四章讨论了形式动词的范围和分类。当前对形式动词的分类均是采用二分法,一般是分为“进行”类和“加以”类,通过二分法得出的次类是非此即彼的矛盾关系最为理想,但是“进行”类和“加以”类存在纠缠,这种划分有明显的局限性。我们认定了 30个形式动词,并分为三个次类:(])动作类形式动词,这类形式动词主要携带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作宾语,根据它们词义及表达功能的区别,我们将动作类形式动词分为“进行”类、“加以”类、“给予”类、“作”类4个小类18个成员;(2)表态类形式动词,主要包括“表示、提出、致以、发出、给出、感到”这6个成员,根据它们的表达功效,我们分为内向表态类和外向表态类两个小类;(3)存现类形式动词,主要包括“有、存在、产生、构成、造成、形成”这6个成员,根据它们的表达功效及添加体标记的情况,可以分为存在类和出现类两个小类。第五章对非典型形式动词进行了论证。它们具有和典型形式动词相似的句法表现,但也存在典型形式动词所不具备的语法特征,因此既是对立的又是互补的。第六章讨论了形式动词的演变机制。本章首先对“V出”类形式动词、“V以”类形式动词、“造成”、“展开”、“给予”等的词汇化情况进行了描写与分析。这些经历词汇化过程的形式动词也同时会经历语法化的过程。另外,我们还对“表示”等动词的语法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第七章探讨了形式动词的表达功效。通过讨论,我们认为形式动词可以增强或转变句子的语体色彩,使句子显得庄重、严肃;同时,形式动词可以凑足句子结构,有完句作用;另外,形式动词可以标记或切换句子焦点。从语言项目(item)的排列(arrangement)角度来说,与SVO语序相比,形式动词使动词和它的受事NP不再处在同一层次,距离变远,这一结构上的差异造成了一定的语义后果,即形式动词结构往往表示间接实施某一行为。第八章是结论部分,对本章最终得出的认识进行了说明。
彭丽娟[7](2019)在《《孔子家语》王肃注词汇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孔子家语》王肃注为研究对象,从词汇学的角度对王注的内容、单音词、复音词、新词新义进行描写分析,并通过对比王注的两个版本,校勘王注中的部分词语,全文分七个部分,正文共五章。绪论交代了选题的缘由。通过梳理《孔子家语》及王注的研究现状,说明本文研究的意义。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一章,简要介绍了《孔子家语》王肃注的内容,主要包括词语解释,名物考释,补充史实、交代事件背景,指出正文中的引文出处和古书佚文,校勘讹误,串讲句义、阐发大义,注音等方面。第二章,《孔子家语》王肃注单音词研究。本章讨论了单音词的判定标准,从字形、意义、语法三个方面来判定王注中的单音词。对王注中的单音词穷尽性统计,通过与其他典籍的对比,讨论王注单音词的特点。并对单音词中的单义词、多义词、同形异词进行了分析。第三章,《孔子家语》王肃注复音词研究。本章从意义、语法、出现频率、修辞四方面讨论了王注中复音词的判定标准。对《孔子家语》王注中的复音词进行穷尽性统计。从结构上对单纯词、联合式复音词、偏正式复音词、表述式复音词、支配式复音词、补充式复音词、附加式复音词、综合式复音词进行描写分析。第四章,《孔子家语》王肃注中的新词新义。以《大词典》为主要参照对象,揭示王注中的哪些词是《大词典》未收录的,哪些词可以补充义项或提前书证时间,为辞书编纂提供参考。第五章,《孔子家语》王肃注部分词语校勘。本章将《孔子家语》流传最广的两个版本(明覆宋本、四库丛本)进行对比,同时参考敦煌本,对《孔子家语》王注中的部分词语进行校勘。结语
李元[8](2019)在《《白虎通》名物词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研究对象为《白虎通》中名物词,包括天象、山川、品物、封国、宗教、军旅和刑罚、器具、饮食、服饰、居室、身体11类,属于专书专项词汇研究。以传统训诂学研究成果为基础,综合训诂学和现代词义学研究手段,借鉴认知语言学理论,重点探索《白虎通》中名物词所指义及双音节名物词的组合方式、内部构成特征、词义变化之动因、过程、结果,并力求揭示部分名物词命名理据。第一,根据整理与测查《白虎通》中654个名物词,以传统训诂学分类标准划分其为11大类,静态描写名物词在《白虎通》中具体所指,结合其前期的文献资料列出所指义在东汉之前古籍中具体使用情况。第二,双音词在《白虎通》名物词中大量存在,通过对双音节名物词的确定以及从义素角度分析其结构类型,总结名物词常用合成方式产生新词,探析在东汉时期复音词产生之重要原因及规律。第三,从纵向角度对《白虎通》所涉及名物词进行词义演变情况分析,考察11类名物词在东汉以前之词义变化情况,重点梳理部分词汇之引申路径、词义引申类型以及引申过程中上下义位之间词义范围变化。从横向角度我们爬梳出同源词,探寻词源义,获悉部分名物词之命名理据。经过分析,我们较全面地把握《白虎通》名物词词义变化过程及特征。第四,在对《白虎通》名物词词义发展演变分析基础上,以西方语言学转喻、隐喻理论为抓手,分析其对名物词词义引申之影响,探源名物词词义变化之动因。作为《白虎通》专书专项词汇研究,论文本着定量测查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之原则,对《白虎通》中名物词进行穷尽式测查,将统计数据与分类描写相结合,为全面了解名物词的系统构成与词义演变情况,一方面对《白虎通》中名物词进行共时层面的静态描写,以求得名物词使用义基本面貌;另一方面对《白虎通》名物词进行历时动态过程追索,即对名物词词义变化之动因、过程、结果和部分名物词之命名理据等进行多角度全方位探究。名物词属于文化词汇,是物质生活、社会生活之缩影,研究中秉承历史典籍与礼俗文化相参照原则,力争对《白虎通》名物词做以全面分析和梳理,通过名物词追踪东汉时期之语言变化。
付文苑[9](2019)在《现代汉语中时间副词的连接功能及词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现代汉语中具有语篇连接功能的时间副词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指出具有连接功能的时间副词的鉴别标准和范围,并对其进行分类;二是分析时间副词的主要来源和词汇化演变的大致过程;三是解释时间副词词汇化的动因和机制。第一章是绪论。首先说明文章的研究对象,总结前人对时间副词的研究成果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说明本文的语料来源、采用的理论和方法。第二章首先对具有连接功能的时间副词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划定这一类时间副词范围,并对其重新分类。我们认为时间副词体现于篇章的表层结构上,将句子按动作或事件在时间轴上的先后序列连接成连贯的篇章。文中按照动作行为和事件在时间序列上的相对位置,将具有连接功能的时间副词分为先时、后时和终止三类,最后说明时间副词词汇化的判断标准,主要包括语音、句法位置和语义变化三个方面。第三章是时间副词的历史来源和词汇化过程。我们认为时间副词有三类主要来源,一是通过构词法的同义复用形成,二是句法结构衍生而来,三是本来不在同一句法层次上的非句法结构粘合而成。结合语料对时间副词的演变时间和大致过程进行分析。第四章是时间副词演变的动因和机制。本文认为诱发时间副词的形成和演变是语言内部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时间副词演变的动因主要包括句法条件、语义基础、高频使用和韵律促动四个。其演变机制主要是隐喻和和转喻、推理和重新分析。第五章是结语。在归纳总结全文的同时,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
许娜[10](2018)在《时间副词“曾经”的成词探究》文中研究指明主要根据"曾经"作为定时时间副词,句中有表示过去某一时间的词语,以及在"曾+经+V(P)"中句子主语具有主动性/施事且"经"后不再需要补充动词的"施事"作为判断时间副词"曾经"成词的标准。并且认为时间副词"曾经"的成词是,"经"的实词义逐渐减弱,直至消失,以及"曾经+V(P)"结构中语义重心逐渐转移到"曾经"后的动词或动词短语上的结果。
二、“已经”的初见时代及成词过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已经”的初见时代及成词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2)连类而及与连及词汇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概况 |
(一)连类而及的相关研究 |
(二)修辞与词汇互动关系的相关研究 |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
(一)研究方法 |
(二)语料来源 |
(三)几个问题的说明 |
第一章 连类而及的界定与分类 |
第一节 连类而及的界定 |
一、连类而及的定义 |
二、与偏义复词的关系 |
三、与其他语言现象的区别 |
第二节 连类而及的分类 |
一、相关连及 |
二、相对连及 |
第二章 连及辞格的形成与演变 |
第一节 连及辞格形成与演变的现象考察 |
一、先秦时期的连及 |
二、汉魏晋时期的连及 |
三、唐宋时期的连及 |
四、元明清时期的连及 |
五、现代的连及 |
第二节 连及辞格形成与演变的成因分析 |
一、形成与发展的原因 |
二、衰落的原因 |
第三章 连及现象的词汇化 |
第一节 连及现象词汇化概述 |
第二节 连及现象词汇化的具体例证 |
一、“窗户”的词汇化 |
二、“妻子”的词汇化 |
三、“利害”的词汇化 |
四、“好歹”的词汇化 |
第三节 连及现象词汇化的成因分析 |
一、双音化趋势 |
二、重新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随手”和“顺手”的多角度考察及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1 有关“随”的相关研究 |
1.3.2 有关“随手”的相关研究 |
1.3.3 有关“顺”的研究 |
1.3.4 有关“顺手”的研究 |
1.3.5 有关“随手”和“顺手”的对比研究 |
1.4 语料来源及研究采用的理论和方法 |
1.4.1 语料来源 |
1.4.2 研究采用的理论、方法 |
第2章 “随手”和“顺手”的语义考察及异同 |
2.1 “随手”和“顺手”词典意义的对比 |
2.2 “随手”和“顺手”的语义特征 |
2.2.1 “随手”的语义特征 |
2.2.2 “顺手”的语义特征 |
2.2.3 “随手”和“顺手”的语义特征对比 |
2.3 小结 |
第3章 “随手”与“顺手”的历时演变考察及异同 |
3.1 “随手”的历时演变 |
3.1.1 “随”的虚化 |
3.1.2 “手”的虚化 |
3.1.3 “随手”的形成 |
3.2 “顺手”的历时演变 |
3.2.1 副词“顺手”的形成 |
3.2.2 形容词“顺手”的形成 |
3.3 “随手”和“顺手”的历时演变对比 |
3.4 小结 |
第4章 “随手”与“顺手”的句法考察及异同 |
4.1 句法功能考察 |
4.1.1 句法功能的相似性 |
4.1.2 句法功能的差异性 |
4.2 句法搭配考察 |
4.2.1 句法搭配的相似性 |
4.2.2 句法搭配的差异性 |
4.3 小结 |
第5章 “随手”和“顺手”的语用考察及异同 |
5.1 语体选择 |
5.1.1 非正式语体 |
5.1.2 正式语体 |
5.2 篇章主题 |
5.2.1 文明环保 |
5.2.2 体育赛事 |
5.3 言语交际 |
5.3.1 主观性 |
5.3.2 主观轻量 |
5.3.3 交互主观性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语 |
6.1 结论 |
6.1.1 语义特征方面 |
6.1.2 历时演变方面 |
6.1.3 句法特点方面 |
6.1.4 语用篇章方面 |
6.2 余论 |
6.3 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由与研究对象 |
0.1.1 选题缘由 |
0.1.2 研究对象 |
0.2 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0.2.1 研究现状 |
0.2.2 研究意义 |
0.3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0.3.1 研究目标 |
0.3.2 研究方法 |
0.4 语料来源与文章体例 |
0.4.1 语料来源 |
0.4.2 文章体例 |
上编“V/A+PP”跨层结构及其演化研究 |
第一章 “V/A+PP”构造的性质、类别与功用 |
1.1 结构性质与构造特点 |
1.1.1 “P”居中 |
1.1.2 结构特点 |
1.2 介词类别与虚化差异 |
1.2.1 介词分类与虚化程度 |
1.2.2 词性归类与类别判断 |
1.3 内部牵制与性质功用 |
1.3.1 谓词音节 |
1.3.2 性质与功用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从共时角度看“A在”的演化发展与重构 |
2.1 语法层次与附缀结构 |
2.1.1 内部层次 |
2.1.2 附缀结构 |
2.2 拷贝构式与构式成分 |
2.2.1 结构模式 |
2.2.2 成分选择 |
2.2.3 语法特征 |
2.3 “好在”的再演化与诱因 |
2.3.1 情态化 |
2.3.2 关联化 |
2.3.3 演化成因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语“(V)自”的附缀化及其“于”的叠加式 |
3.1 构成性质与结构功能 |
3.1.1 单音节词 |
3.1.2 双音节词 |
3.1.3 语义特征 |
3.1.4 句法功能 |
3.2 词汇化过程及成因 |
3.2.1 词汇化过程 |
3.2.2 词汇化成因 |
3.3 介词叠加与叠加效应 |
3.3.1 “V自+于” |
3.3.2 “V于+自” |
3.3.3 产生诱因与叠加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V/A乎 NP”的演化方式与转化结果 |
4.1 内部功能与结构转化 |
4.1.1 介引功能与宾语扩大 |
4.1.2 线性组合与结构转化 |
4.2 韵律制约与词汇化等级 |
4.2.1 单音节到双音节 |
4.2.2 虚化梯度及其词汇化 |
4.3 词汇化成因及演化趋势 |
4.3.1 演化动因与成词机制 |
4.3.2 发展趋势与演化结果 |
4.3.3 从附缀化到零形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V双+向/往+NP”的演化趋势与结果 |
5.1 内部结构与宾语类别 |
5.1.1 结构方式 |
5.1.2 类别性质 |
5.1.3 体标记后附 |
5.2 结构转变与演化结果 |
5.2.1 附缀化与零形化 |
5.2.2 及物化历程 |
5.3 演化成因与发展缘由 |
5.3.1 介词虚化 |
5.3.2 音步制约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V+往+NP”的构造特征及“V往”的词汇化 |
6.1 成分性质与语义特征 |
6.1.1 组成性质与内部构造 |
6.1.2 音节形式与语义特征 |
6.1.3 宾语变化与范围扩展 |
6.2 结构转化与位移变动 |
6.2.1 连动而述补 |
6.2.2 述补而述宾 |
6.2.3 现实位移与虚拟位移 |
6.3 词汇化与内部脱落 |
6.3.1 成词趋势与时体标记 |
6.3.2 成分脱落与音步和谐 |
6.3.3 成词动因与脱落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下编“V/A+PP”跨层结构的再演化研究 |
第七章 “V/A+PP”构造的演化趋势、发展结果及动因机制 |
7.1 构造发展与演化趋势 |
7.1.1 结构特性与演化趋向 |
7.1.2 及物化与词根化 |
7.1.3 附缀结构与附着叠加 |
7.1.4 构式化与关联化 |
7.2 演化动因与机制 |
7.2.1 跨层结构重组 |
7.2.2 韵律音步 |
7.2.3 语言表达经济性 |
7.2.4 语用需求强化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从跨层到副词:“难于”的演化历程与表达功用 |
8.1 性质特征与句法分布 |
8.1.1 跨层短语“难于” |
8.1.2 粘宾动词“难于” |
8.1.3 副词性“难于” |
8.2 结构演化与表达功能 |
8.2.1 行域到知域 |
8.2.2 委婉否定 |
8.3 词化历程与演化机制 |
8.3.1 成词过程 |
8.3.2 演化机制 |
8.3.3 鉴别标准 |
8.4 从述宾到状中 |
8.4.1 副词化趋势 |
8.4.2 副词化梯度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看在X的份(面/分)上”的构式化及其发展 |
9.1 构式特征与构式语义 |
9.1.1 内部组件与位置分布 |
9.1.2 构式语义与语用功能 |
9.2 体标记的鉴定证明 |
9.2.1 词性判定 |
9.2.2 动介共存 |
9.3 词化过程与成词诱因 |
9.3.1 跨层结构 |
9.3.2 成词诱因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给以”“予以”的词汇化过程及其动因与机制 |
10.1 句法功能与语义特征 |
10.1.1 语法特征 |
10.1.2 虚化程度 |
10.1.3 语义特征 |
10.2 宾语的种类特性与指称化 |
10.2.1 宾语种类 |
10.2.2 指称化宾语 |
10.2.3 宾语特性 |
10.3 发展历程与演化成因 |
10.3.1 演化过程与词义虚化 |
10.3.2 结构省缩与配合共现 |
10.3.3 配合使用与共现搭配 |
10.4 使用语体与表达功效 |
10.4.1 使用语体 |
10.4.2 表达功效 |
10.5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不外乎”的主观评注功能及其发展 |
11.1 句法位置与后续成分 |
11.1.1 句法位置 |
11.1.2 组合倾向 |
11.1.3 后续宾语 |
11.2 语义特征与情态功能 |
11.2.1 语义特点的多样化 |
11.2.2 表达功能的情态化 |
11.3 发展历程与演化诱因 |
11.3.1 词汇化过程 |
11.3.2 功能虚化 |
11.3.3 演化机制 |
11.4 叠加用法 |
11.5 本章小结 |
第十二章 从“限于”到“仅限”的词汇化与再演化* |
12.1 演化过程与成词动因 |
12.1.1 固化成词 |
12.1.2 成词动因 |
12.1.3 动词虚化 |
12.2 限定强调与形成原因 |
12.2.1 前加限定 |
12.2.2 凸显强调 |
12.3 表达功用与发展演化 |
12.3.1 语用功能 |
12.3.2 “于”的零形化 |
12.3.3 配合使用 |
12.4 本章小结 |
结语和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双音时间副词的来源与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现状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现状 |
1.3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1.3.1 理论基础 |
1.3.2 研究方法 |
1.4 语料来源和内容安排 |
1.4.1 语料来源 |
1.4.2 内容安排 |
第2章 时制副词的来源与演变 |
2.1 概论 |
2.2 “前脚”和“后脚”的形成与发展 |
2.2.1 引言 |
2.2.2 副词“前脚”的形成 |
2.2.3 副词“后脚”的形成 |
2.2.4 副词“前脚”和“后脚”的用法特点 |
2.2.5 “前脚”、“后脚”与“前后脚” |
2.2.6 “前脚”、“后脚”形成的动因和机制 |
2.2.7 结语 |
2.3 “自古”的历时演变 |
2.3.1 引言 |
2.3.2 “自”的介词化过程 |
2.3.3 “自古”的词汇化过程 |
2.3.4 结语 |
2.4 小结 |
第3章 时体副词的历时演变 |
3.1 概论 |
3.2 “即将”的历时发展 |
3.2.1 引言 |
3.2.2 单音节副词“即”和“将”的形成 |
3.2.3 从单音节副词“即”、“将”到双音节副词“即将” |
3.2.4 结语 |
3.3 “早已”的成词与发展 |
3.3.1 引言 |
3.3.2 单音节副词“早”和“已”的形成 |
3.3.3 从单音节副词“早”、“已”到双音节副词“早已” |
3.3.4 结语 |
3.4 小结 |
第4章 表频时间副词的产生与发展 |
4.1 概论 |
4.2 “屡屡”的形成过程 |
4.2.1 引言 |
4.2.2 单音节副词“屡”的形成 |
4.2.3 从单音节副词“屡”到双音节副词“屡屡” |
4.2.4 “屡屡”形成的动因 |
4.2.5 结语 |
4.3 “累累”的演化历程及其副词化 |
4.3.1 引言 |
4.3.2 从动词“累”到副词“累” |
4.3.3 从单音节副词“累”到双音节副词“累累” |
4.3.4 结语 |
4.4 小结 |
第5章 表序时间副词的来源与演变 |
5.1 概论 |
5.2 “首先”的词汇化过程 |
5.2.1 引言 |
5.2.2 “首”和“先”的词义演变 |
5.2.3 双音节词“首先”的形成 |
5.2.4 结语 |
5.3 “再次”的词汇化过程 |
5.3.1 引言 |
5.3.2 “再”的语义演变及“再”和“次”的组合 |
5.3.3 由短语“再次”到副词“再次” |
5.3.4 结语 |
5.4 小结 |
第6章 双音节时间副词形成的特点、动因和机制 |
6.1 引言 |
6.2 双音节时间副词形成的特点 |
6.2.1 源语素最初不一定含有时间义 |
6.2.2 双音节时间副词的虚化程度不同 |
6.3 双音节时间副词形成的动因 |
6.3.1 句法位置的影响 |
6.3.2 语义的变化 |
6.3.3 韵律的需要 |
6.3.4 高频率的使用 |
6.3.5 其他影响因素 |
6.4 双音节时间副词形成的机制 |
6.4.1 认知隐喻机制 |
6.4.2 重新分析机制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现代汉语形式动词的原型范畴及其演变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内容与选题来源 |
1.2 本文的理论基础及主要解决的问题 |
1.3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基本观点 |
1.4 形式动词的研究成果综述及目前的研究所存在的问题 |
1.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2 当前研究所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形式动词与相关范畴之间的关系 |
2.1 形式动词和准谓宾动词的关系 |
2.1.1 “给予”“给以”和“得到”“得以”的共性 |
2.1.2 “给予”“得到”和“给以”“得以”在语法层面的对立 |
2.1.3 “给予”“得到”和“给以”“得以”主动、被动的对立 |
2.1.4 从语篇分布情况看“给予”“给以”和“得到”“得以”的不同 |
2.1.5 小结 |
2.2 形式动词、代动词和泛义动词的关系 |
2.2.1 三类词在语义、句法上的共性和差异 |
2.2.2 小结 |
2.3 本章结论 |
第三章 形式动词的理想认知模型 |
3.1 《现代汉语八百词》对形式动词的界定和描写 |
3.1.1 形式动词和普通动词的区别 |
3.1.2 形式动词宾语的性质 |
3.1.3 《八百词》所讨论的形式动词的范围 |
3.1.4 小结 |
3.2 形式动词与宾语的互动关系 |
3.2.1 形式动词对宾语的作用 |
3.2.2 形式动词宾语“指称化”的机制 |
3.3 形式动词的分布情况及其典型“位置” |
3.3.1 形式动词“加以”的分布情况 |
3.3.2 形式动词的典型分布框架 |
3.3.3 形式动词句的深层结构 |
3.4 形式动词的语言特征模型和言语特征模型 |
3.4.1 形式动词的语言特征模型 |
3.4.2 形式动词的言语特征模型 |
3.5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形式动词的范围和三个次类 |
4.1 传统的“二分”法 |
4.2 形式动词的三个次类 |
4.2.1 三十个形式动词及其分类 |
4.2.2 动作类形式动词 |
4.2.3 表态类形式动词 |
4.2.4 存现类形式动词 |
4.2.5 形式动词典型性的差异 |
4.3 形式动词的单音节变体形式 |
4.4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非典型形式动词的论证 |
5.1 “展开”和“开展”的对比 |
5.1.1 “展开”和“开展”的共性 |
5.1.2 “展开”的入句表现 |
5.1.3 “开展”的入句表现及与“展开”的比较 |
5.1.4 小结 |
5.2 “感到”和“觉得”的对比 |
5.2.1 “感到”和“觉得”的共性和差异 |
5.2.2 “感到”和“表示”的对比 |
5.3 出现类形式动词 |
5.3.1 出现类形式动词的总体特征 |
5.3.2 “产生”的语法特征 |
5.3.3 “形成”的语法特征 |
5.3.4 “构成”的语法特征 |
5.3.5 “造成”的语法特征 |
5.3.6 小结 |
5.4 “发动”和“发起” |
5.5 形式动词“提供” |
5.6 “表示”和“提出” |
5.7 形式动词“施加” |
5.8 “实行”“施行”和“实施” |
5.8.1 三者的共性 |
5.8.2 “实行”的特征 |
5.8.3 “实施”的特征 |
5.8.4 “施行”的特征 |
5.9 形式动词“有” |
5.9.1 “有”的形式动词属性 |
5.9.2 “有+VP”的整体意义 |
5.9.3 “有+VP”中“有”的复杂化 |
5.10 “V出”类形式动词的4个成员 |
5.10.1 “V出”的研究现状 |
5.10.2 “V出”的形式动词用法 |
5.11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形式动词的词汇化和语法化 |
6.1 “V出”类形式动词的词汇化 |
6.1.1 “V出”类形式动词词汇化的历程 |
6.1.2 “V出”类形式动词的非典型性 |
6.1.3 小结 |
6.2 “V以”类形式动词的词汇化 |
6.2.1 “V以”类形式动词的5个成员 |
6.2.2 “致以”和“施以”的形式动词属性 |
6.2.3 “V以”类形式动词词汇化的路径和动因 |
6.2.4 “V+NP1+以+NP2”演变为“V以”类形式动词的条件 |
6.2.5 小结 |
6.3 形式动词“造成”的词汇化 |
6.3.1 “造成”具备形式动词的句法功能 |
6.3.2 形式动词“造成”的语义特征 |
6.3.3 形式动词“造成”的词汇化 |
6.3.4 小结 |
6.4 “展开”和“开展”在汉语史上的混用及分化 |
6.4.1 “展开”和“开展”的混用 |
6.4.2 “开”和“展”两种组合在历史上的混用现象 |
6.4.3 “展开”和“开展”的分化 |
6.4.4 小结 |
6.5 “给予”“给以”“予以”的词汇化情况 |
6.6 “表示”的语法化——从言说动词到形式动词 |
6.6.1 关于“表示”的研究现状 |
6.6.2 “表示”宾语的类型 |
6.6.3 “表示”和“进行”的共性及区别 |
6.6.4 “表示+O”的构式压制分析 |
6.6.5 小结 |
6.7 “提出”“造成”的语法化以及“形成”的词汇化和语法化 |
6.7.1 “提出”的语法化 |
6.7.2 “造成”的语法化 |
6.7.3 “形成”的词汇化和语法化 |
6.8 本章结论 |
第七章 形式动词的表达功效 |
7.1 形式动词在语体方面的作用 |
7.2 形式动词凑足结构的作用 |
7.3 形式动词调整语义的作用 |
7.4 形式动词标记焦点的作用 |
7.5 “给予”“给以”“予以”表达功效的同异 |
7.5.1 “给予”“给以”“予以”的共性 |
7.5.2 “给以”“给予”“予以”的虚化程度 |
7.5.3 “给予”类形式动词的语势差异 |
7.5.4 小结 |
7.6 本章结论 |
第八章 结语 |
8.1 本文的结论 |
8.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8.3 后续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孔子家语》王肃注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选题缘由 |
0.2 王肃及《孔子家语注》研究现状 |
0.3 研究意义 |
0.4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孔子家语》王肃注的主要内容 |
1.1 注解语言文献 |
1.1.1 解释字词 |
1.1.2 礼仪制度 |
1.1.3 辨析同义词 |
1.2 考释名物 |
1.3 交代事件背景,补充史实 |
1.4 指出正文中的引文出处和古书佚文 |
1.5 校勘讹误,提出不同看法 |
1.5.1 指出他书错误 |
1.5.2 校勘字词的讹误 |
1.5.3 批判他人解释 |
1.6 串讲句义,阐发大义 |
1.7 注音 |
1.8 小结 |
第二章 《孔子家语》王肃注单音词研究 |
2.1 单音词的判定标准 |
2.1.1 从形体方面 |
2.1.2 从意义方面 |
2.1.3 从语法方面 |
2.2 单音词概况 |
2.3 单义词和多义词 |
2.3.1 单义词 |
2.3.2 多义词 |
2.4 单音词中的同形异词 |
2.5 小结 |
第三章 《孔子家语》王肃注复音词研究 |
3.1 复音词的判定标准 |
3.1.1 复音词判定研究概况 |
3.1.2 复音词判定标准 |
3.2 《孔子家语》王肃注复音词概况 |
3.3 《孔子家语》王肃注复音词结构分析 |
3.3.1 《孔子家语》王肃注单纯复音词研究 |
3.3.2 《孔子家语》王肃注合成复音词 |
3.4 小结 |
第四章 《孔子家语》王肃注中新词新义与辞书编纂 |
4.1 新词新义的判定标准 |
4.2 新词新义与辞书编纂 |
4.2.1 增补《大词典》未收录的词录 |
4.2.2 提前《大词典》始见例的时代 |
4.2.3 增补《大词典》词语的义项 |
第五章 《孔子家语》王肃注部分词语校勘 |
5.1 形体相近致使讹误 |
5.2 脱文与衍文 |
5.3 异文 |
5.4 其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8)《白虎通》名物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白虎通》研究综述 |
一、《白虎通》流传与版本概述 |
二、《白虎通》的性质及其经学价值 |
三、《白虎通》语言学研究价值 |
第二节 名物词研究及其意义 |
一、名物词的界定及判断标准 |
二、名物词词义变化研究及意义 |
三、《白虎通》双音节名物词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白虎通》名物词研究的理论依据 |
一、以传统训诂学理论为依托 |
二、以现代词汇系统理论为基础 |
三、以西方语言学理论为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步骤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步骤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白虎通义》名物词分类描写 |
第一节 星象类名物词 |
一、天象类 |
二、气象类 |
第二节 山川类名物词 |
一、山岳类 |
二、江河类 |
第三节 品物类名物词 |
一、植物类 |
二、动物类 |
三、矿产类 |
第四节 封国类名物词 |
一、疆域类 |
二、郊野类 |
三、采邑类 |
第五节 宗教类名物词 |
一、占卜类 |
二、祭祀类 |
第六节 军旅、刑罚类名物词 |
一、军旅类 |
二、刑罚类 |
第七节 器具类名物词 |
一、舟车类 |
二、兵器类 |
三、乐器类 |
四、礼器类 |
五、工具类 |
六、日用品类 |
七、丧葬用品类 |
第八节 饮食类名物词 |
一、食品类 |
二、饮品类 |
第九节 服饰类名物词 |
一、体服类 |
二、佩饰类 |
三、服饰原料 |
第十节 居室类名物词 |
一、政事之所 |
二、生活居所 |
三、治丧之所 |
第十一节 身体类名物词 |
一、脏器类 |
二、肢体类 |
三、疾病类 |
小结 |
第三章 《白虎通》双音节名物词成词与构成机制 |
第一节 并列式双音节名物词 |
一、同义并列双音词 |
二、近义并列双音词 |
三、类义并列双音词 |
第二节 修饰补充式双音节名物词 |
一、偏正修饰 |
二、正偏修饰 |
三、虚实修饰 |
四、其他双音节名物词 |
第三节 双音节名物词内部义素之间的搭配关系 |
一、旧义素+旧义素 |
二、旧义素+新义素 |
三、新义素+旧义素 |
四、新义素+新义素 |
第四节 双音节名物词成词机制 |
一、语言内部的自我调节 |
二、韵律制约 |
三、社会文化制约 |
第四章 《白虎通》名物词词义变化分析 |
第一节 《白虎通》名物词词义变化表层类型分析描写 |
一、连锁式引申 |
二、辐射式引申 |
三、复合式引申 |
第二节 《白虎通》名物词词义变化结果分析描写 |
一、词义范围缩小 |
二、词义范围扩大 |
三、词义范围转移 |
第三节 《白虎通》名物词词源义梳理 |
一、词源义的界定 |
二、同源词辨析与描写 |
第四节 认知与词义变化 |
一、转喻、隐喻和词义引申的关系 |
二、语法转喻 |
三、指称转喻 |
四、隐喻认知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现代汉语中时间副词的连接功能及词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现状及问题 |
1.2.1 时间副词的性质和分类研究 |
1.2.2 副词篇章连接功能的研究 |
1.2.3 时间副词的历时演变研究 |
1.2.4 存在问题及研究价值 |
1.3 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
1.3.1 语料说明 |
1.3.2 拟采用的理论 |
1.3.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现代汉语时间副词的篇章连接功能和成词条件 |
2.1 引言 |
2.2 时间副词的连接功能和范围 |
2.2.1 时间副词的连接功能 |
2.2.2 本文划定时间副词范围的标准 |
2.2.3 时间副词的范围和分类 |
2.3 时间副词的成词条件 |
2.3.1 句法位置 |
2.3.2 语义变化 |
2.3.3 语音方面 |
第三章 时间副词的主要来源和词汇化过程 |
3.1 同义复用 |
3.2 句法结构词汇化 |
3.2.1 偏正短语:曾经、马上、终归、终究、终久、总归 |
3.2.2 述宾短语:回头、随后、立马、临了 |
3.2.3 主谓短语:眼看、眼见 |
3.2.4 介宾短语:从此 |
3.3 非句法结构词汇化 |
3.3.1 动词+介词:终于 |
3.3.2 "V着”:跟着、接着 |
3.3.3 副词+连词:俄而、忽而 |
3.3.4 代词+动词:相继 |
3.3.5 副词+时间标志成分:顿时、登时、立时、立刻 |
3.4 后缀派生式 |
3.4.1 “X来”:本来、原来、 |
3.4.2 “X然”:猛然、顿然、忽然、霍然、蓦然、倏然 |
第四章 时间副词词汇化的动因和机制 |
4.1 动因 |
4.1.1 句法条件 |
4.1.2 语义基础 |
4.1.3 高频使用 |
4.1.4 韵律促动 |
4.2 机制 |
4.2.1 隐喻和转喻 |
4.2.2 推理与重新分析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连接功能性时间副词词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时间副词“曾经”的成词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时间副词“曾经”的成词标准 |
(一) 句中有明显表示过去时的时间状语 |
(二) 曾+经+N |
(三) 曾+经+N+V |
(四) 曾+经+V (P) |
二、时间副词“曾经”的凝固发展过程 |
三、结语 |
四、“已经”的初见时代及成词过程(论文参考文献)
- [1]“用来”“用以”“用于”“用在”的共时比较与成词考察[D]. 罗婉君.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2]连类而及与连及词汇化[D]. 王怡雯.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3]“随手”和“顺手”的多角度考察及对比研究[D]. 曾婧婷.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4]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D]. 杜可风.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5]双音时间副词的来源与演变[D]. 李红英.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现代汉语形式动词的原型范畴及其演变机制[D]. 高逢亮.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7]《孔子家语》王肃注词汇研究[D]. 彭丽娟.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8]《白虎通》名物词研究[D]. 李元.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8)
- [9]现代汉语中时间副词的连接功能及词汇化研究[D]. 付文苑. 天津师范大学, 2019(01)
- [10]时间副词“曾经”的成词探究[J]. 许娜.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