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谢PC和Internet(论文文献综述)
王鑫[1](2021)在《物联网实训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由于物联网技术与“互联网+”理念的迅速发展,市面上增加了大量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设备。在推进物联网产业的进程中,急需大量熟悉专业技术,具备开发与创新能力的技术型人才,为物联网专业与希望从事物联网相关工作的学生带来挑战。本文基于物联网的思想与架构,设计并实现了物联网实训系统。该系统具有完整的结构,集成多种通信方式、多种传感器、多种执行器,有助于学生理解物联网架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物联网实训系统主要由测控终端、网关、实训系统服务器以及用户终端四部分组成。测控终端由主控模块、采集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与执行器模块组成。测控终端利用采集模块获取传感数据,控制执行器模块,利用无线通信模块与网关通信。网关由主控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串口屏和有线通信模块组成。网关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测控终端进行信息交互,在串口屏上显示测控终端采集到的传感数据,再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模块与实训系统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实训系统服务器实现的功能包括:与网关通信、数据处理、数据库连接与管理以及与用户终端通信等功能。用户终端分别基于Windows系统和安卓系统进行设计,其功能包括:与实训系统服务器通信功能、数据查询与显示功能、修改测控终端阈值功能等。研发尾期,利用白盒与黑盒的测试原理与方法对测控终端、网关、实训系统服务器和用户终端进行逻辑和功能方面的完整性测试。最后,整理了针对该实训系统详细和丰富的实验指导。
陈亚雷[2](2021)在《基于互联网和智能车载终端的车联网服务平台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汽车工业和车联网技术的发展,车联网服务平台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可以将汽车行车信息实时显示在平台上,为不同客户群体提供服务。论文结合在线车载诊断、GPS定位、车辆事故预警、GPRS无线传输、服务器系统研发、PC端软件开发、手机APP开发等技术,研发具备实时车况监测、故障诊断、定位跟踪、车辆事故预警、行车历史数据查询、车队管理和精准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车联网服务平台。首先,根据驾驶人、车队管理机构、汽车4S店三个主体的需求和车联网服务平台研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以智能车载终端、云服务器、服务端平台三部分组成的车联网服务平台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并对OBD诊断系统接口、OBD故障码、OBD-II通信协议,CAN总线通信以及CAN总线报文结构等车载诊断技术进行了分析。其次,根据硬件设计方案构建了智能车载终端硬件电路总体设计图,确定了硬件芯片具体型号,设计了最小系统电路、OBD数据采集电路、GPS定位电路、GPRS通信电路、稳压电路和陀螺仪模块电路,对各个模块进行软件程序调试,并将各模块集成为智能车载终端。对定位模块、通信模块和陀螺仪模块以及集成后的智能车载终端分别进行了多次性能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模块性能良好,可以实现行车数据的采集与上传。再次,利用Visual Studio开发平台完成了服务器的开发,将所开发的服务器部署在阿里云服务器上,对云服务器端口进行了配置,完成数据库的创建,将接收到的智能车载终端所上传的数据信息实时存入数据库中,车联网服务平台可以随时访问数据库。并通过提取智能车载终端上传到数据库中里程数据,设计了动态里程预测算法,分析车辆到达维护保养周期所需要的时间,以便汽车4S店为客户提供精准服务。最后,面向驾驶人用户、车队管理机构和汽车4S店分别开发了车联网服务平台。针对个人用户开发设计了“智能出行”手机移动端APP;针对车队管理公司和汽车4S店用户开发设计了“智能车联网平台”PC端网页版软件。此服务平台可以为驾驶人提供行车数据查询、定位信息查询、故障诊断查询、事故预警等服务;为车队管理机构提供车队车辆管理、实时车况查询、历史记录查询等服务;为汽车4S店提供客户车辆精准服务信息。
曹越[3](2021)在《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字经济背景下,数据驱动的新技术与新模式不断涌现,信息已成为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随着移动互联网与手机等智能终端的全面普及,各类移动应用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颠覆性变革,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开始由PC端向移动端迁移,因此移动情境下的用户信息行为成为当前的热点研究领域。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与线下实体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线上线下融合趋势明显,本地生活O2O服务成为继电子商务之后新一个万亿级市场,移动O2O开始全面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拓展到教育、医疗、养老、城市管理、社区服务等诸多领域,大大加速了全社会的整体数字化进程。作为一种基于移动网络和线上线下交互的新型商业模式,移动O2O能够充分发挥手机的便携性、位置的可追踪性、高互动性等优势,渗透到居民生活的每个角落,随时随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场景化的优质服务。技术进步带来了信息资源的爆炸性增长和信息异质性、复杂性的激增,然而个体的认知容量和信息处理能力却是有限的,二者之间的矛盾导致当代网络用户面临着严重的信息超载问题以及巨大的信息搜寻压力,因此如何提高信息搜寻效果、改善信息搜寻体验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与传统的基于PC端的网络信息搜寻相比,移动O2O情境下的信息搜寻场景和内容更加复杂,且在用户的需求动机、搜寻渠道、方式与策略等方面均存在显着性差异,表现出独特的行为特征与内在逻辑,可见有必要对其展开针对性研究。然而,对于这种融入了线下场景的移动O2O情境下的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目前学者们尚未给予足够的的关注和重视,相关理论成果有待补充。故而,本研究以移动O2O情境为切入点,将用户线上与线下的信息搜寻行为有机融合,在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研究理论的基础上,针对移动O2O情境下的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整体理论模型及行为的“动机—过程—结果”展开系统性研究,以揭示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特征与规律,探寻其影响因素及相应的作用机制,从而针对性地提出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引导和优化策略,为移动O2O平台和商家改进信息服务及推荐系统、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服务体系提供参考与借鉴。本研究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在全面梳理信息搜寻经典理论、模型与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基于扎根理论与深度访谈法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过程、内在机理与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从全局视角出发,构建了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理论模型。该模型描述了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从产生信息需求到结束信息搜寻行为的全过程及行为机理,包括信息需求认知、信息搜寻渠道选择、信息搜寻策略选择、信息筛选与评价和信息搜寻结果五个阶段;并总结归纳了会对该过程产生影响的各方面因素,包括个体特征、信息素养、感知成本、感知风险和情感因素等主观影响因素,以及情境因素、技术因素、社群影响、任务特征和产品特征等客观影响因素。新模型能够较好地体现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特征与规律,拓展了信息搜寻研究情境,是对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的有益补充,也为后续定量研究的开展提供了理论支撑。(2)从搜寻动机角度出发,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从而挖掘用户行为的内在心理动机、外生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影响机制。在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之上,以“动机、机会、能力”(MOA)模型和技术接受与使用统一理论(UTAUT)作为参考,引入信息需求、感知成本、感知风险、情感因素等新变量,构建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驱动因素模型,然后通过问卷调查采集数据,借助SPSS 21.0,Smart PLS 3.0等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模型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绩效期望、信息需求、努力期望、情感因素和社会影响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意向的正向影响显着,而感知风险则对其有显着负向影响;搜寻意向、便利条件和搜寻能力三个变量之间存在交互关系,只有在三者兼备的条件下,信息搜寻行为才会发生。(3)从搜寻过程角度出发,通过用户实验方法探索了个体特征与任务特征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过程的影响。采用半受控形式的用户实验方法,在尽量还原真实移动O2O情境的前提下,邀请了48位被试者完成4个模拟情境下的信息搜寻任务,并通过屏幕录制软件(录屏大师APP)辅以出声思考法采集信息搜寻行为数据。然后以个体特征和任务特征作为自变量、信息搜寻行为指标作为因变量采集相应数据进行量化分析,考察在不同任务情境下、具有不同个体特征的用户如何选择信息搜寻的渠道、方式和策略,探索相应的行为规律。其中个体特征通过大五人格特征量表(NEO-FFI)进行测度,包括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与尽责性五个维度,任务特征则通过复杂性和紧迫性两个维度进行分类。研究结果有助于移动O2O平台与服务提供商针对不同任务情境和用户群体改进搜索系统和交互界面、优化信息资源提供方式,实现更加精准高效的信息推荐以及更具个性化的信息服务。(4)从搜寻结果角度出发,基于信息增益理论和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识别。在文献回顾与用户访谈的基础上,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整理和归纳,最终提取出涵盖用户、信息、技术、环境与渠道五个维度的一共57个影响因素,以此为依据设计调查问卷并收集数据,得到313个有效样本。然后运用信息增益理论对各个影响因素与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之间的关联程度进行量化分析,借助SQL软件计算各因素的信息增益值并进行排序,由此识别出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的16个关键影响因素(包括便捷性、信息有用性、个性化需求满足、位置相关性、经济性、需求认知能力、产品/服务差异性、信息筛选能力、信息时效性、信息技术能力、周边环境、商家服务态度、渠道信任度、界面友好性、可操作性和信息形式)。在此基础上利用SVM算法构建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预测模型,数据检验结果显示,该模型在测试集中的分类精确度达到了86.79%,说明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由此也验证了通过信息增益理论识别出的关键影响因素的合理性和有效性。(5)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重点从移动O2O平台和实体商家角度出发,兼顾用户、政府和行业监管方等多个视角,分别提出了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引导策略和优化策略,以期为促进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提升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效果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参考。
陆元超[4](2021)在《农业物联网中低功耗传感器的新型供能器件的研究和制备》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推进与完善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农业物联网被列为现代农业的核心发展方向之一。农业物联网是一种基于对农作物环境、生理参数进行感知监测、传输与分析,得出调控命令并执行以实现农田精细化、智能化、自动化管理的技术,包括农田参数感知监测层(传感器)、农田参数信号传输层(信号传输器件)以及系统应用层(系统决策与执行器)。其中,对环境、生理参数进行感知监测的各类传感器是农业物联网的基础。在农业物联网中,为保证传感器的正常工作,需要大量供能器件包括电池与电路。这些供能器件能否稳定运行将影响农业物联网的可靠性与稳定性。随着低功耗传感器的发展、能源危机的临近、绿色发展理念的逐渐深入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人们对农业物联网中低功耗传感器的供能器件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小型化与集成化、低能耗(低化石能源消耗)、绿色等。此外,为了获取更多类型的农作物生理参数,人们对非规则结构处(如植物茎干、叶片表面等)低功耗传感器的供能需求逐渐上升。然而,传统供能器件难以满足上述要求。因此,本论文将以农业物联网中低功耗传感器的新型供能器件作为研究目标,对新型储能器件与新型能量收集转换器件进行研制,以满足柔性、小型化与集成化、低能耗、绿色等需求。本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结果如下所示:(1)基于PEDOT:PSS的柔性复合储能电极的研制本研究研制了一种基于PEDOT:PSS的柔性复合储能电极以满足农业物联网对非规则结构处低功耗传感器的供能需求。该柔性复合储能电极由柔性、高导电性、高电容性能的PEDOT:PSS与高稳定性、低导电性的2H MoS2纳米片复合而成。结果表明:在电极制备与浓硫酸后处理过程中,MoS2纳米片的晶体结构基本保持不变,复合电极中PSS链含量大幅降低;当2H MoS2纳米片/PEDOT:PSS质量比为10%时,2H-P-H-10复合电极具有最高电容性能,为89 F g-1@0.1 A g-1,说明该复合电极具有高的电容性能;在低质量比(2H MoS2纳米片/PEDOT:PSS≤10%)时,1T和2H MoS2纳米片复合电极电容性能基本相同;而在高质量比(20%-40%)下,1T MoS2纳米片复合电极电容性能高于2H MoS2纳米片复合电极,说明2H MoS2纳米片电容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复合电极的导电性;经4000次恒电流充放电(GCD)循环,2H-P-H-10复合电极的电容保留率达到98%,说明该复合电极具有长使用寿命和高稳定性;最后,基于2H-P-H-10复合电极制备出三明治型超级电容器,分别置于植物叶片、茎干表面,并实现对低功耗LED的持续供能。综上,2H-P-H-10复合电极是一种柔性、高性能的储能电极,在农业物联网中非规则结构处低功耗传感器的供能上具有较大应用前景。(2)基于石墨烯的柔性小型化储能器件的研制为了在(1)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储能器件的小型化、集成化程度以便批量生产,本研究研制了一种柔性、高性能、非对称的平面叉指微型超级电容器(Micro-supercapacitor,MSC)。FGO-FrGO MSC由电化学剥离得到的表面功能化氧化石墨烯(Functional graphene oxide,FGO)纳米片与化学还原得到的表面功能化还原氧化石墨烯(Functional reduced graphene oxide,FrGO)纳米片复合而成。结果表明:FGO与FrGO纳米片表面含有丰富的官能团,且两种纳米片表面官能团存在差异;在弯曲、扭曲下,FGO-FrGO MSC表现出良好柔性;FGO-FrGO MSC最大面积比电容为7.3 m F cm-2@5 m V s-1,说明FGO-FrGO MSC具有高电容性能;经5000次GCD循环,FGO-FrGO MSC的电容保留率为100%,说明FGO-FrGO MSC具有长的使用寿命与优良的循环稳定性;最后,制备出“三串三并”MSCs置于植物叶片表面,对农业物联网中的低功耗温湿度传感器进行持续供能。综上,FGO-FrGO MSC是一种柔性、高性能、小型化的储能器件,具有极大前景被用作农业物联网中与低功耗传感器进行集成的小型化供能器件。(3)雨水能量收集转换的滤纸基水驱动纳米发电机的研制(1)(2)中研制的储能器件,难以解决农业物联网对化石能源高消耗的问题。为了收集转换雨水能量,以满足农业物联网中低功耗传感器的低能耗要求,本研究研制了一种滤纸基纳米发电机(Filter paper-based nanogenerator,FPNG)对雨水能量进行收集转换。结果表明:滤纸与改性MWCNTs墨水浆料的表面Zeta电位分别为-25 m V与-54.7 m V,均为负电位,说明滤纸上阴离子可通过静电吸附作用与雨水中阳离子构建出双电层且改性MWCNTs墨水浆料涂布在滤纸表面将增强滤纸对雨水中阳离子的吸附能力;将1 m M Na Cl溶液以20 m L h-1注射速度逐滴滴落到放置角度为75°的定量中速滤纸FPNG表面,FPNG将产生最大流电压,所产生的流电压、流电流与功率分别为每滴2.09±0.121 m V、4.75±0.0725 n A和9.91±1.39 p W;使用FPNG对雨水能量进行收集转换,得到的流电压、流电流与功率分别为每滴0.698±0.0056 m V、3.3±0.55 n A3和2.4±0.65 p W;最后,置于植物叶片表面的FPNG可以实现对雨水能量的收集转换和对不同雨量具有不同流电压响应。综上,本研究验证了滤纸基纳米发电机对雨水能量收集转换的可行性。所制备的FPNG可以为农业物联网的低功耗传感器提供一种基于雨水能量收集转换的供能器件。(4)普鲁兰多糖复合膜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的研制为了在(3)的基础上降低农业物联网对低功耗传感器进行供能而产生的环境影响,以及探究天然生物高分子材料在能量收集转换器件上的应用,本研究研制了一种普鲁兰多糖复合膜TENG。该膜的制备方法简单、绿色。结果表明:普鲁兰多糖复合膜是透明的且具有柔性;当添加牛血清白蛋白(BSA)、羧甲基纤维素(CMC)与丙三醇(GLA)后,普鲁兰多糖复合膜的拉伸性能得到了明显提升;掺杂添加剂后,普鲁兰多糖复合膜TENG的电学性能得到显着提升,其中,无添加的普鲁兰多糖膜(P-P)TENG的开路电压最低,为43 V;而Na F掺杂的普鲁兰多糖复合膜(F-P)TENG的开路电压最高,为79 V;当负载电阻约为7 MΩ时,P-P TENG具有最大输出功率密度,为41.7 m W m-2;在1000 s长时间循环测试中,P-P TENG的开路电压基本保持不变;在5次循环利用中,P-P TENG的开路电压基本相同;利用P-P TENG成功点亮了29个LED串联阵列以及基于F-P TENG实现了对人手部弯曲动作的感知监测;最后,置于植物叶片表面的P-P TENG成功收集转换了风吹动叶片产生的机械能,并将P-P TENG收集转换的能量用于对(2)中所研制的“三串三并”MSCs充电,从而实现对植物附近低功耗温湿度传感器的持续供能。综上,该柔性、高性能、可循环利用、绿色的普鲁兰多糖复合膜TENG实现了对农业物联网中绿色能量(农业系统中无序微小的机械能)的收集转换,为农业物联网中低功耗传感器提供一种绿色供能器件。
王传强[5](2021)在《家庭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三次信息产业革命伴随着物联网的发展而兴起,在传感器和嵌入式两个技术的共同支持下,以其易于结合、容错率高、易于部署、易于增减传感器节点、执行效率和速率高等技术优势,已经应用在智能家居等诸多领域。本文将物联网引入家庭内部,设计了一个集数据采集传输、语音呼叫、移动智能监视与一体的家庭物联网系统。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以设计并完善家庭内部物联网系统为根本目标,本文解释了家庭物联网监控系统所涉及的基础理论知识、国内外目前的研究现状以及相关的物联网技术原理。为了实现整个设计可以具体的应用于家庭,本文工作内容如下:(1)数据采集传输系统:系统以STM32F103为核心处理器,将系统分为主节点和从节点,主从节点之间通过Lo Ra模块进行数据传输。从节点可以将采集到的各种传感器数据传输到主节点,主节点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然后可以向从节点下发控制指令,也可以通过ESP8266模块将数据上传至云端并将获取的数据通过改进后的TFT液晶屏显示。整个系统可以完成各个节点传感器数据获取、上传、监控、显示。(2)语音呼叫系统:系统以ESP8266为数据传输节点,以路由器为中继,通过UDP通信方式。将ESP8266作为数据节点,所有的数据通过路由器进行交互,通过设定静态IP和端口号的方法确认各个节点,防止连接到路由器上的设备被随机分配地址,为了节约ESP8266的IO口,使用模拟输入的方式,使得多个按键共用一个IO口。经试验验证,语音呼叫系统可以实现多个节点之间的相互呼叫,能够较好的满足室内语音呼叫的需求。(3)移动智能监视系统:系统由视频采集加无线传输组成可移动的平台。该平台由车体、旋转云台和无线视频采集组成,车体和云台部分STM32F030单片机对整个运动部分进行控制,控制NRF24L01和ESP8266通过2.4G信号和Internet遥控车体运动和云台自由旋转;无线视频采集系统使用高通AR9331路由芯片搭载Open Wrt路由系统,支持所有USB免驱MJPEG格式输出的摄像头,视频监控状态可通过手机或者PC实时查询。为了准确获取车体当前运动的位置,在软件设计中优化了定位算法,以实现对车体的实时定位。经实验验证平台运行稳定可靠,操作控制灵活简便,车体定位较准确,视频显示流畅,无卡顿现象,能够较好的满足多种应用场景下的视频监控。本文通过对数据采集传输系统、语音呼叫系统、移动智能监控平台进行设计,最终设计并完成了一个可用于家庭的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
张晓龙[6](2021)在《基于可编程交换机的物联网故障检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物联网的大规模应用,各类传感器不断产生新的各种环境数据,在这当中可能会有一部分由环境干扰,器件老化等导致的故障数据,这些故障数据给相关的科研人员和物联网系统带来巨大的困扰。如何对物联网节点的状态展开及时、全面、精准的检测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首先,基于现有研究,本文设计了一种新的,结合可编程交换机的物联网节点故障检测方法。不同于前人提出的方法,本文在传感器数据包传输过程中进行故障检测,该方法的检测位置在交换机之上。该方法实现了可编程交换机和本地控制器之间的交互,可以实时对大量的传感器数据进行故障检测。利用可编程交换机高效的处理能力来减少机器学习算法中的特征提取时间。其次,本文总结了可编程交换机的物联网故障检测的技术背景并解释了其体系结构。设计实现使用P4语言的MQTT消息数据包格式和提取MQTT数据包头部的流程。该方法使得无需更改现有的物联网结构,就可以实现故障检测。再次,为了验证该系统的实际可行性,本文在BMv2软件交换机上实现了MQTT数据包镜像载荷方法。使用真实的数据集进行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显示,在软件交换机上减少机器学习算法预测每个传感器数据包的平均时延1.26ms。最后,本文在软硬件交换机上分别实现了决策树规则注入交换机动作-匹配表的故障检测方法。使用真实的数据集进行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显示,在硬件交换机上减少决策树算法预测每个传感器数据的平均时延2.65ms。
程建明[7](2021)在《无线多跳网络中的协作路由算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无线通信新技术的发展以及低成本通信设备的日益普及,无线多跳网络因其扩展性强、分布式自组织等特点有望在“万物互联”的通信世界中发挥重要作用。多跳路由技术作为无线多跳网络中最为关键的课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针对无线链路的衰落特性以及低成本通信设备能量有限等特点,如何设计一套面向各类无线多跳网络潜在应用场景的端到端路由机制,使数据包能及时、可靠、高能效地传输到目的节点是当下的研究重点与难点。为了进一步提高无线多跳网络的传输能效、降低传输时延,本文基于协作通信、携能通信和干扰协调技术分别设计高能效、低能耗和低时延的协作路由算法,并通过仿真验证所提方案的有效性。具体而言,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贡献可以阐述为以下三个方面:(1)针对现有多跳路由方案的端到端能效受限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两阶段协作模型的协作路由方案,优化端到端传输能效。为了优化多跳路由的端到端能效,本文设计了一个两阶段的协作传输模型,通过核心协作节点来确定参与协作的节点集合;在此基础上,建模两阶段协作传输的链路成本函数,通过选择最优的核心协作节点实现链路成本最优化;最后,基于优化的链路成本在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建立一条端到端最短路径,形成了两阶段协作路由方案。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案在能量效率和网络生存时间方面的有效性。(2)针对无线多跳携能网络中端到端节能问题,提出一种面向能量收集网络的协作路由方案,实现端到端能耗最小化。结合携能通信的特点,本文设计了基于能量收集的两阶段协作模型,该模型引入工作在能量收集-协作转发模式的协作节点来改进现有的点到点直接通信模式;在此基础上,建模端到端能耗最小化问题,并结合端到端能耗闭式解设计链路成本函数,提出基于两阶段模型的协作路由算法,实现端到端传输路径的最优化;最后,基于固定点方程提出端到端能耗最优化算法,完成传输路径基础上端到端能耗的最优化。仿真验证了迭代算法的收敛性,并证明了所提出方案在端到端能耗方面的优越性。(3)针对无线多跳网络中多个端到端数据流的场景,提出一种基于干扰协调的协作路由方案,降低端到端传输时延。针对网络中新出现的数据流,根据端到端时延与空间资源成本建模链路成本函数,提出基于干扰感知的低时延初始路由算法;同时,在给定链路集合的条件下,提出基于干扰协调的功率分配算法,得到集合中所有链路并发通信情况下各链路的功率分配结果;最后,将初始路由与并发通信相结合,针对单个时隙可行链路集合最大化问题,提出基于保护区域的链路选择算法。仿真结果显示所提出的方案可以缩短端到端传输时延,有效支持并发传输,提高空间复用率。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围绕无线多跳网络研究高能效、低时延的协作路由算法。根据不同的通信场景和性能需求,引入了相应的系统模型与研究目标,并针对具体的研究问题提出了协作路由方案,最后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案的有效性。
叶芸春[8](2021)在《鹦鹉和龟类网上销售的经济驱动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野生动物贸易是全球生物多样性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深入了解其空间格局及经济驱动力对于高效投入保护资源和科学制定保护策略尤其重要。网络平台虽然可能会为野生动物交易提供便利,但也成为大时空尺度野生动物贸易调查的一个重要途径。本研究以鹦鹉(Psittaciformes)和龟类(Testudines)作为研究对象,以网络平台作为调查平台,对野生动物贸易的经济驱动机制进行了探讨。首先,分别收集了2016-2017年间受保护鹦鹉和龟类的网上销售数据,以及全国338个城市的7个经济指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通过构建二元逻辑斯蒂方程和多元回归模型,分别探究了区域经济对鹦鹉和龟类销售发生及销售程度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1)120天的受保护鹦鹉销售数据包括46个种在全国100个城市出售的5862个个体,150天的受保护龟类销售数据包括49个种在全国109个城市出售的66926个个体。(2)鹦鹉和龟类的网上销售存在不同的地理格局,但其销量主要集中在五个城市群地区。其中,鹦鹉销量最大的城市为北京、天津和武汉,分别位于华北和华中地区。龟类销量最大的城市为茂名、广州和东莞,都位于华南地区。(3)鹦鹉和龟类的销售发生和销售程度都受到区域经济的正向驱动。其中,鹦鹉的销售与地区生产总值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成显着的正相关,龟类的销售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成显着的正相关。本研究还收集了46种受保护鹦鹉的价格和生物学特征数据,通过运用系统发育广义线性模型和系统发育路径分析法,进一步探讨了价格和生物学特征对物种销量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体型较小、繁殖速度较快的物种往往具有较低的价格,进而促进了销量。因此,价格是决定物种销量的最主要因素(超过了消费者对物种羽毛颜色、形状以及濒危程度等因素的偏好),同时遵循了经济学中的需求原理。本研究尚不清楚销售物种的确切来源,但这些受保护鹦鹉和龟类的销售很有可能违反了现行的国内或国际法律。而且,对于那些繁殖速度较慢、体型较大、濒危程度较高的物种而言,即便交易的数量很少,但如果其来源于野外种群,就很可能加剧这些物种的灭绝风险。而对于小体型、易于驯养繁殖的物种而言,其捕获、进口和养殖过程往往没有受到监管,使得绝大多数物种面临着严峻的动物福利问题。因此,我们建议,在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及其周边开展保护工作时,同样需要在重点非法贸易市场(可能与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相距遥远)投入资源。同时,加大对网络平台的监管力度。例如,通过修改广告法或严格执行互联网行业颁布的自律行为准则,强制要求所有在线交易平台附加特定的商品销售类型许可证,以证明其合法合规。
刘佳迪[9](2021)在《动态边缘网络中的资源分配和缓存服务框架》文中研究指明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简称MEC)作为一种新型的云计算范例,通过将计算密集型任务从资源受限的智能移动设备(Smart Mobile Device,简称SMD)卸载到边缘云节点(Edge Cloud,简称EC)上执行,以增强SMD性能表现并降低能量开销。与中心云相比,边缘云可以为附近的SMD提供延迟更低的服务。但是,由于SMD固有的移动性特点和边缘网络中的资源有限性,如何在移动性约束和资源有限性约束下获得最佳的任务卸载策略和资源分配策略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边缘缓存服务(Edge Cache Service,简称ECS)是一种极具前景的内容分发模式,与中心化的内容服务相比,ECS允许数字内容提供者将数据卸载到边缘网络中的边缘云上,让SMD通过跳数更少的边缘网络从附近的边缘云获取数字内容,从而显着减少数据传输延迟并提高数字内容提供者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简称Qo S)。但是,边缘云和网络服务商不会提供免费的边缘服务,需要设计合理的机制来激励边缘设备分享其资源,并提供计算和缓存服务。现有一些研究工作没有充分考虑边缘网络的动态性和资源有限性等特点,因此针对边缘网的特征开展MEC的资源分配机制和相关架构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与应用价值。本文结合该方向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了边缘网络中的多用户任务卸载与资源分配机制、资源动态定价机制和缓存服务框架。本文的主要工作的贡献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本文研究了边缘场景下的多用户计算卸载策略,以最小化MEC系统中的SMD总任务执行成本。首先通过任务执行时间或执行能耗来衡量移动应用的执行成本,在SMD与边缘云之间有限的连接时间、任务完成的截止期限和边缘云节点资源有限性等约束条件下,将SMD的任务卸载和边缘云节点资源分配问题刻画为移动应用执行的总成本最小化问题。接着,将该最小化问题分解为了两个子问题:第一个子问题是如何获得SMD的最优任务卸载策略,第二个子问题是如何优化边缘云资源分配策略。本文提出了基于博弈模型的SMD任务卸载收益最大化算法来解决了第一个子问题,并且通过多用户收益竞争算法来解决第二个子问题。最后,实验验证本文的算法可以显着地降低SMD任务执行的能耗开销,并且减小SMD的总任务执行时间成本。第二,本文研究设计了MEC中的资源定价机制,通过优化MEC系统中的网络资源价格和计算资源价格,来平衡MEC系统中的资源供给和资源需求。通过考虑MEC系统中SMD最大预算和供应商可销售资源的有限性来构建了计算资源和网络资源的交易模型。该交易模型允许SMD根据其偏好自定义预算分配策略,以提高任务执行速度或减少任务执行能耗。本文在资源限制和任务执行期限的约束下,制定了MEC系统的效用最大化问题,并通过调整网络资源定价和计算资源定价来获取该问题的解决方案。本文通过使用微观经济学中的组合投资理论,通过解决SMD的投资回报最大化问题来优化预算分配策略,并设计了均衡价格发现算法,从而调整资源定价以实现市场均衡。仿真结果表明,与最新方法相比,本文的算法可以在更少的迭代中获得预算分配策略,并找到均衡价格来最大化系统效用。第三,本文基于区块链技术设计了一个去中心化的边缘缓存服务框架,以实现边缘网络中的缓存资源可信交易和数据内容可信交易。该框架允许内容提供者将其内容数据卸载到边缘设备上,从而提升其Qo S。本文基于期货交易理论设计了一种缓存订单匹配机制,用于匹配内容提供者和边缘设备之间的缓存资源交易,显着地提高了缓存资源的利用率。此外,本文提供了一种具有数据完整性验证的数据内容交易机制,以支持边缘设备之间的数据共享。本文所设计的交易合约管理机制可以激励边缘设备完成其合约,并确保边缘缓存服务系统中的交易公平性和有效性。
陈杨[10](2021)在《基于协作干扰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无线通信网络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民用和军用领域,成为了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无线通信网络的连接设备数量呈现指数增长的趋势。另一方面,无线信道的广播特性使得无线通信系统覆盖范围内的任何设备均可接收到发送信号。因此,提供可靠安全的信息传输服务是5G以及未来无线通信网络设计和运行的首要任务之一。相较于传统的例如密码学等上层加密技术,物理层安全技术从信息论的角度利用无线信道的随机性以及目标信道与窃听信道之间的信道质量差异来实现信息安全传输,因此具有复杂度较低和资源开销较少的明显优势。得益于其带来空间自由度和分集增益的优势,多天线传输技术被视为实现无线通信系统安全传输的一种有效解决方案。具体而言,在多天线传输系统中多个发送节点可以在增强目标节点接收的信号质量同时降低窃听者的接收信号质量,从系统层面上来增强物理层安全性能。协作传输技术是多天线传输技术在空间维度的进一步延伸。在协作安全传输系统中,协作节点主要采用协作中继(Cooperative Relaying,CR)和协作干扰(Cooperative Jamming,CJ)两种工作方式来进一步增强系统的物理层安全性能。此外,利用协作节点易于部署的特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地选择其工作方式。然而在协作中继网络中,由于数据传输的过程通常分为广播和转发两个阶段,因此保密信号泄露的风险大大提高,传输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与协作中继方案不同,CJ方案中协作节点仅需窃听节点的统计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即可采用向窃听者发送人工噪声(Artificial Noise,AN)的方式来降低窃听节点的接收信号质量,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能提升可靠性。鉴于此,基于CJ的安全传输技术成为了当前物理层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CJ技术,针对面向5G以及未来无线通信网络的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辅助的以及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安全传输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贡献总结如下:(1)研究了单窃听节点场景中基于UAV辅助的协作安全传输问题。考虑了单窃听节点和完美CSI场景,重构了目标用户安全中断概率(Secrecy Outage Probability,SOP)限制条件,并推导出了SOP确切的闭式表达式,进而证明了优化问题的目标函数为严格凹函数。以此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CJ的安全传输算法来获取生成AN信号的最优功率分配系数,最大化系统获取的安全速率。(2)研究了UAV辅助的多输入单输出多窃听节点(Multiple-Input Single-Output Multiple-Eavesdropper,MISOME)系统中的协作安全传输问题。考虑更贴近实际通信环境的系统CSI非完美的情况,分析了多窃听节点场景下SOP的闭式表达式以及信道估计误差对系统安全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功率分配算法来保障系统的传输安全。此外,借助几何知识优化了UAV的部署位置,进一步提升了所提协作安全传输方案的安全速率和安全能效性能。(3)研究了地面协作NOMA系统中基于CJ的安全传输方案设计。首先,在CSI非完美的条件下,讨论了具有安全传输需求的用户的SOP和普通用户的期望速率限制条件,得到了SOP的闭式表达式和基于NOMA原则的功率分配比例系数的上界。接下来推导出一种自适应功率分配方案,分不同情况进行判决进而获得最佳功率分配系数来解决约束条件限制下的安全速率最大化问题。然后,系统地分析了信道不确定性对所提协作安全传输方案性能的影响。(4)研究了UAV辅助的协作NOMA系统中的物理层安全传输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传输策略调整特性的协作安全传输方案,以实现同时服务需求高安全速率的优先考虑用户和需求服务质量的普通用户。考虑了发送节点与用户节点CSI非完美的情况,分析了信道估计误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然后,对功率分配系数的上界进行讨论,以此为基础推导出一种有效的自适应功率分配算法来求解SOP和传输速率限制条件下的安全速率最大化问题。最后,充分利用UAV的可控性和移动性,提出了一种UAV最优布置策略来进一步提高所提方案的安全性能和适用性。本文所提出的基于CJ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案,均已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验证。数值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已有的方案,所提方案能有效地在不同应用场景中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安全速率和能效性能,且可以在存在信道估计误差的情况下,实现相对满意的安全和能效性能,具有环境适应性。
二、感谢PC和Internet(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感谢PC和Internet(论文提纲范文)
(1)物联网实训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系统方案设计 |
2.1 系统需求分析 |
2.2 系统方案设计 |
2.3 测控终端模块选型 |
2.3.1 主控模块选型 |
2.3.2 采集模块选型 |
2.3.3 无线通信模块选型 |
2.4 网关模块选型 |
2.4.1 主控模块选型 |
2.4.2 无线通信模块选型 |
2.4.3 有线通信模块选型 |
2.4.4 串口屏选型 |
第三章 系统设计与实现 |
3.1 实训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 |
3.1.1 测控终端硬件设计与实现 |
3.1.2 网关硬件设计与实现 |
3.2 实训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
3.2.1 测控终端软件设计与实现 |
3.2.2 网关软件设计与实现 |
3.2.3 实训系统服务器软件设计与实现 |
3.2.4 用户终端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四章 系统调测与实验指导 |
4.1 测控终端调测 |
4.1.1 采集模块调试 |
4.1.2 无线通信模块调试 |
4.1.3 测控终端测试 |
4.2 网关调测 |
4.2.1 无线通信模块调试 |
4.2.2 有线通信模块调试 |
4.2.3 串口屏调试 |
4.2.4 网关测试 |
4.3 实训系统服务器调测 |
4.4 用户终端测试 |
4.4.1 手持终端APP测试 |
4.4.2 PC端软件测试 |
4.5 系统联调 |
4.6 实验指导 |
4.6.1 GPIO实验 |
4.6.2 Systick时钟计时实验 |
4.6.3 E2PROM读写实验 |
4.6.4 DMA实验 |
4.6.5 EXTI外部中断实验 |
4.6.6 ADC转换实验 |
4.6.7 OLED显示实验 |
4.6.8 USART串口收发实验 |
4.6.9 继电器驱动实验 |
4.6.10 PWM输出实验 |
4.6.11 RTC时钟实验 |
4.6.12 温度测量实验 |
4.6.13 湿度测量实验 |
4.6.14 空气质量测量实验 |
4.6.15 LoRa通信实验 |
4.6.16 ZigBee通信实验 |
4.6.17 WiFi通信实验 |
4.6.18 以太网通信实验 |
4.6.19 串口屏实验 |
4.6.20 LoRa测控终端综合实验 |
4.6.21 ZigBee测控终端综合实验 |
4.6.22 网关综合实验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基于互联网和智能车载终端的车联网服务平台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车联网服务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概述 |
1.2.1 国内外科研机构的车联网服务系统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汽车企业的车联网服务系统发展现状 |
1.2.3 国内外第三方科技公司开发的车联网服务产品 |
1.3 目前存在的实际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2 车联网服务平台总体架构及车载诊断技术分析 |
2.1 车联网服务平台总体架构 |
2.2 车载诊断技术分析 |
2.2.1 OBD系统概述 |
2.2.2 OBD-Ⅱ诊断系统接口 |
2.2.3 OBD-Ⅱ故障码 |
2.2.4 OBD-Ⅱ通信协议标准 |
2.2.5 CAN总线通信技术 |
2.2.6 CAN总线报文结构格式 |
2.3 本章小结 |
3 智能车载终端的设计 |
3.1 智能车载终端设计的总体框架 |
3.2 核心控制器的设计 |
3.2.1 核心控制器的选择 |
3.2.2 STM32F103C8T6 简介 |
3.2.3 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
3.2.4 主控芯片引脚连接 |
3.3 OBD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
3.3.1 OBD数据采集模块硬件设计 |
3.3.2 OBD数据采集模块软件设计 |
3.4 GPS定位模块的设计 |
3.4.1 GPS定位模块的选择 |
3.4.2 GPS定位模块硬件设计 |
3.4.3 GPS定位模块软件设计 |
3.4.4 GPS定位芯片性能测试 |
3.5 陀螺仪模块设计 |
3.5.1 预警数值的确定 |
3.5.2 陀螺仪模块的选择 |
3.5.3 陀螺仪模块性能测试 |
3.6 GPRS通信模块的设计 |
3.6.1 通信方式的选择 |
3.6.2 通信模块的选择 |
3.6.3 GPRS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
3.6.4 GPRS通信模块软件设计 |
3.6.5 GPRS芯片通信测试 |
3.7 电源模块设计 |
3.8 智能车载终端模块集成 |
3.8.1 串口资源分配 |
3.8.2 模块集成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
3.9 本章小结 |
4 服务器的开发 |
4.1 服务器开发工具选择 |
4.2 云服务器端口配置 |
4.3 云服务器数据接收 |
4.4 云服务器数据库创建 |
4.5 精准服务模块动态里程预测算法 |
4.6 本章小结 |
5 PC端车联网服务平台的开发 |
5.1 开发工具、框架及数据获取 |
5.2 开发功能 |
5.2.1 车辆管理机构功能 |
5.2.2 汽车4S店企业功能 |
5.3 系统流程图 |
5.3.1 车辆管理机构流程图 |
5.3.2 汽车4S店企业流程图 |
5.4 系统设计 |
5.4.1 车队管理 |
5.4.2 车辆管理 |
5.4.3 车辆车况信息 |
5.4.4 车辆定位 |
5.4.5 故障信息 |
5.4.6 行驶记录 |
5.4.7 行驶轨迹 |
5.4.8 精准服务 |
5.5 车队管理机构服务平台 |
5.5.1 车队管理 |
5.5.2 车辆管理 |
5.5.3 查看车辆信息 |
5.5.4 显示车辆车况 |
5.5.5 显示车辆定位信息 |
5.5.6 查看车辆故障信息 |
5.5.7 查看车辆行驶记录 |
5.6 汽车4S店服务平台 |
5.6.1 车队管理 |
5.6.2 车辆管理 |
5.6.3 精准服务 |
5.7 本章小结 |
6 手机移动端车联网服务平台开发 |
6.1 开发工具、框架及数据获取 |
6.2 开发功能 |
6.3 系统用例图 |
6.4 系统流程图 |
6.5 系统设计 |
6.5.1 注册模块 |
6.5.2 登录模块 |
6.5.3 行车行驶数据模块 |
6.5.4 车辆定位模块 |
6.5.5 获取故障码模块 |
6.5.6 车辆预警模块 |
6.5.7 传感器模块 |
6.6 驾驶人服务平台 |
6.6.1 注册登录界面 |
6.6.2 行车数据界面 |
6.6.3 故障检测界面 |
6.6.4 车辆预警界面 |
6.6.5 传感器数据界面 |
6.6.6 汽车定位界面 |
6.6.7 帮助界面 |
6.7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一 数据库 |
附录二 雪佛兰汽车保养表 |
(3)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概念界定 |
1.4.1 移动O2O |
1.4.2 信息搜寻 |
1.4.3 信息搜索与信息搜寻的区分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信息搜寻行为相关理论基础 |
2.1.1 信息经济学理论 |
2.1.2 认知理论 |
2.1.3 人机交互理论 |
2.2 信息搜寻行为经典理论与模型 |
2.2.1 问题解决理论 |
2.2.2 意义建构理论 |
2.2.3 ASK理论 |
2.2.4 信息搜寻行为模型 |
2.3 国内外信息搜寻行为研究综述 |
2.3.1 国内信息搜寻行为研究热点分析 |
2.3.2 国外信息搜寻行为研究热点分析 |
2.3.3 信息搜寻研究述评 |
2.4 移动O2O研究综述 |
2.4.1 移动O2O概述 |
2.4.2 国内外移动O2O研究现状 |
2.4.3 移动O2O研究述评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模型构建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问题分析 |
3.1.2 研究方法介绍 |
3.2 数据收集 |
3.2.1 样本选择 |
3.2.2 资料收集与整理 |
3.2.3 数据分析工具 |
3.3 编码过程 |
3.3.1 开放性编码 |
3.3.2 主轴性编码 |
3.3.3 选择性编码 |
3.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3.5 模型构建与阐释 |
3.5.1 信息搜寻行为过程 |
3.5.2 信息搜寻行为影响因素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驱动因素的实证研究 |
4.1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特征分析 |
4.2 研究模型与假设 |
4.2.1 “动机、机会、能力”(MOA)模型 |
4.2.2 技术接受与使用统一理论(UTAUT) |
4.2.3 研究模型构建 |
4.2.4 研究假设提出 |
4.3 研究方法设计 |
4.3.1 问卷设计 |
4.3.2 数据收集 |
4.4 数据分析与模型验证 |
4.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2 信度与效度分析 |
4.4.3 多重共线性与共同方法偏差分析 |
4.4.4 模型验证 |
4.5 结果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过程的实验研究 |
5.1 研究问题 |
5.2 研究设计 |
5.2.1 研究方法 |
5.2.2 样本选择 |
5.2.3 实验任务设置 |
5.2.4 研究变量测度 |
5.2.5 实验流程设计 |
5.3 研究结果分析 |
5.3.1 个体特征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 |
5.3.2 任务特征对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 |
5.4 结果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
6.1 研究设计 |
6.2 数据采集 |
6.2.1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影响因素集 |
6.2.2 问卷发放与回收 |
6.3 基于信息增益理论的关键影响因素识别和模型构建 |
6.3.1 信息增益值计算 |
6.3.2 关键影响因素识别 |
6.3.3 关键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6.4 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预测模型构建与精度分析 |
6.4.1 支持向量机(SVM)建模 |
6.4.2 预测模型构建与精度分析 |
6.5 结果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引导与优化策略 |
7.1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引导策略 |
7.1.1 触发用户信息需求 |
7.1.2 提高用户信息素养 |
7.1.3 改善信息搜寻环境 |
7.2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优化策略 |
7.2.1 提高信息质量 |
7.2.2 提升服务质量 |
7.2.3 隐私保护与信息安全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8.3.1 研究局限性 |
8.3.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研究过滤式问卷 |
附录2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研究访谈提纲 |
附录3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驱动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4 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满意度关键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农业物联网中低功耗传感器的新型供能器件的研究和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对农业物联网中低功耗传感器的传统供能器件的改进与优化 |
1.2.1 硬件改进 |
1.2.2 控制优化 |
1.3 农业物联网中低功耗传感器的新型供能器件 |
1.3.1 新型储能器件 |
1.3.1.1 超级电容器 |
1.3.1.2 平面微型超级电容器 |
1.3.2 新型能量收集转换器件 |
1.3.2.1 雨水能量的收集转换器件 |
1.3.2.2 机械能的收集转换器件 |
1.4 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图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于PEDOT:PSS的柔性储能电极的研制 |
2.1 引言 |
2.1.1 聚吡咯(PPy) |
2.1.2 PEDOT:PSS |
2.2 基于PPy的储能电极的研究 |
2.2.1 实验与方法 |
2.2.1.1 材料与试剂 |
2.2.1.2 仪器设备 |
2.2.1.3 材料合成、电极制备与表征 |
2.2.2 结果与讨论 |
2.2.2.1 不同纳米结构PPy与MWCNTs复合电极的表征和电化学性能 |
2.2.2.2 不同碳纳米材料与c-PPy复合电极的表征和电化学性能 |
2.3 基于PEDOT:PSS的柔性储能电极的研究 |
2.3.1 实验与方法 |
2.3.1.1 材料与试剂 |
2.3.1.2 仪器设备 |
2.3.1.3 材料预处理、电极制备与表征 |
2.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2.1 柔性自支撑复合膜的表征 |
2.3.2.2 柔性自支撑复合膜的电化学性能 |
2.3.2.3 柔性三明治型超级电容器对农业物联网中低功耗LED供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石墨烯的柔性小型化能量存储器件的研制 |
3.1 引言 |
3.2 实验与方法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设备 |
3.2.3 材料制备、电极制备与表征 |
3.2.3.1 表面功能化氧化石墨烯悬浮液的制备 |
3.2.3.2 表面功能化还原氧化石墨烯悬浮液的制备 |
3.2.3.3 柔性FGO、FrGO膜和叉指FGO-FrGO膜的制备 |
3.2.3.4 叉指FGO-FrGO MSC的制备 |
3.2.3.5 电极的电化学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FGO与FrGO纳米片悬浮液的表征 |
3.3.2 柔性FGO与FrGO膜的电化学性能 |
3.3.3 柔性平面叉指FGO-FrGO MSC的电化学性能 |
3.3.4 集成化FGO-FrGO MSC对农业物联网中低功耗温湿度传感器供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滤纸的雨水能量收集转换器件的研制 |
4.1 引言 |
4.2 实验与方法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设备 |
4.2.3 改性浆料制备、FPNG制备与表征 |
4.2.3.1 改性MWCNTs墨水浆料的制备 |
4.2.3.2 滤纸基纳米发电机的制备 |
4.2.3.3 测量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FPNG的表征 |
4.3.2 FPNG工作条件优化 |
4.3.3 FPNG输出功率及对雨水能量的收集转换 |
4.3.4 FPNG在植物叶片上对雨水能量的收集转换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普鲁兰多糖的能量收集转换器件的研制 |
5.1 引言 |
5.2 实验与方法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仪器设备 |
5.2.3 复合膜与TENG的制备 |
5.2.3.1 普鲁兰多糖膜与普鲁兰多糖复合膜制备 |
5.2.3.2 普鲁兰多糖复合膜TENG的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普鲁兰多糖复合膜的表征 |
5.3.2 复合膜构建的TENG工作原理以及工作条件优化 |
5.3.3 普鲁兰多糖复合膜TENG的循环利用可行性 |
5.3.4 普鲁兰多糖复合膜TENG对机械能收集转换的应用示例 |
5.3.5 普鲁兰多糖复合膜TENG对农业物联网中低功耗温湿度传感器的供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工作内容与结论 |
6.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6.3 对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5)家庭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家庭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原理和设计方案 |
2.1 功能需求分析 |
2.1.1 家庭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2.1.2 实现技术功能分析 |
2.2 实现依据 |
2.2.1 数据采集控制系统原理 |
2.2.2 串口驱动TFT液晶屏原理 |
2.2.3 语音呼叫系统原理 |
2.2.4 移动智能监控平台原理 |
2.3 设计方案 |
2.3.1 数据采集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
2.3.2 串口驱动TFT液晶屏设计方案 |
2.3.3 语音呼叫系统设计方案 |
2.3.4 移动智能监控平台设计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家庭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1 数据采集监控系统硬件设计 |
3.1.1 系统组成 |
3.1.2 数据采集节点硬件设计 |
3.2 多通道串口驱动TFT液晶屏硬件设计 |
3.2.1 STM32F429硬件电路设计 |
3.2.2 MCU接口TFT液晶屏设计 |
3.3 语音呼叫系统硬件设计 |
3.4 移动监控平台硬件设计 |
3.4.1 移动平台硬件设计 |
3.4.2 无线视频监控硬件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家庭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1 室内数据采集监控系统软件实现 |
4.1.1 节点通信程序设计 |
4.1.2 数据采集、控制及上传程序设计 |
4.2 多通道串口驱动TFT液晶软件实现 |
4.2.1 液晶显示驱动设计 |
4.2.2 串口通信程序设计 |
4.2.3 驱动控制接口设计 |
4.3 WIFI模块组网完成语音交互软件实现 |
4.3.1 驱动控制接口设计 |
4.4 可移动无线视频监控平台软件实现 |
4.4.1 移动平台软件设计 |
4.4.2 Open Wrt系统移植 |
4.4.3 定位算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家庭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应用测试 |
5.1 室内采集监控系统测试 |
5.2 液晶屏驱动测试 |
5.3 语音呼叫测试 |
5.4 移动视频监控平台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程序清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基于可编程交换机的物联网故障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物联网故障检测研究现状 |
1.2.1 基于集中式的方法 |
1.2.2 基于分布式的方法 |
1.2.3 基于混合式的方法 |
1.2.4 现有研究的不足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关研究技术 |
2.1 物联网 |
2.1.1 物联网概述 |
2.1.2 物联网架构 |
2.1.3 物联网元素 |
2.1.4 物联网通用标准 |
2.2 物联网故障检测 |
2.2.1 异常的定义 |
2.2.2 故障的种类 |
2.3 机器学习 |
2.3.1 机器学习概述 |
2.3.2 人工神经网络 |
2.3.3 支持向量机 |
2.3.4 随机梯度下降 |
2.3.5 决策树 |
2.3.6 精确度指标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总体设计 |
3.1 前导理论 |
3.1.1 MQTT概述 |
3.1.2 P4 语言 |
3.2 系统架构 |
3.3 功能模块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原型实现 |
4.1 基础组网 |
4.2 MQTT的软件实现 |
4.3 SDN控制器实现 |
4.4 机器学习算法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评估和分析 |
5.1 方案概述 |
5.2 识别模型的构建 |
5.2.1 数据预处理 |
5.2.2 特征提取 |
5.2.3 构造分类模型 |
5.3 实验评估 |
5.3.1 实验设计 |
5.3.2 实验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7)无线多跳网络中的协作路由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无线多跳网络的兴起与发展 |
1.1.2 无线多跳网络的基本架构及通信场景 |
1.1.3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2 多跳路由技术概述 |
1.2.1 多跳路由技术的应用概述 |
1.2.2 多跳路由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及面临的挑战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1.3.1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2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无线多跳网络协作路由相关研究基础 |
2.1 协作通信与多跳路由 |
2.1.1 协作通信的基本研究模型 |
2.1.2 多跳路由中的协作通信 |
2.2 无线携能通信与多跳路由 |
2.2.1 无线携能通信 |
2.2.2 多跳路由中的无线携能通信 |
2.3 干扰协调与多跳路由 |
2.3.1 干扰协调 |
2.3.2 多跳路由中的干扰协调 |
第三章 基于两阶段协作模型的高能效协作路由 |
3.1 系统模型与问题描述 |
3.1.1 系统模型 |
3.1.2 问题描述 |
3.2 基于两阶段协作模型的高能效协作路由算法 |
3.2.1 两阶段协作模型 |
3.2.2 链路成本建模与最优化 |
3.2.3 基于两阶段协作模型的协作路由算法 |
3.3 仿真与性能分析 |
3.3.1 仿真参数设置 |
3.3.2 仿真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能量收集多跳网络的低能耗协作路由 |
4.1 系统模型 |
4.2 面向能量收集网络的低能耗协作路由 |
4.2.1 基于能量收集的两阶段协作模型 |
4.2.2 端到端能耗最小化问题建模与分析 |
4.2.3 基于两阶段模型的协作路由算法 |
4.2.4 端到端能耗最优化算法 |
4.3 仿真与性能分析 |
4.3.1 仿真参数设置 |
4.3.2 仿真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干扰协调的低时延协作路由 |
5.1 系统模型与干扰协调技术 |
5.1.1 系统模型 |
5.1.2 保护区域 |
5.2 基于干扰协调的低时延协作路由 |
5.2.1 基于干扰感知的低时延初始路由算法 |
5.2.2 基于干扰协调的功率分配算法 |
5.2.3 基于保护区域的传输调度机制设计 |
5.3 仿真与性能分析 |
5.3.1 仿真参数设置 |
5.3.2 仿真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附录A: 协作链路成本最优化问题求解 |
附录B: 最优化问题(4-20)的求解过程 |
附录C: 定理4.1与定理4.2的证明过程 |
(1) 定理4.1的证明过程 |
(2) 定理4.2的证明过程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8)鹦鹉和龟类网上销售的经济驱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综述 |
1.1.1 野生动物贸易研究概述 |
1.1.2 经济因素对野生动物贸易的影响 |
1.1.3 网络平台对野生动物贸易的影响 |
1.2 研究目的及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2.1 研究目的 |
1.2.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区域经济对鹦鹉和龟类网上销售的影响机制 |
2.1 研究方法 |
2.1.1 鹦鹉和龟类销售数据获取 |
2.1.2 全国地理和经济数据获取 |
2.1.3 国际贸易数据获取 |
2.1.4 物种多样性评估 |
2.1.5 经济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
2.1.6 空间相关性检验 |
2.1.7 经济驱动力分析 |
2.2 结果 |
2.2.1 鹦鹉和龟类的销售规模 |
2.2.2 物种多样性指标的性能检验 |
2.2.3 区域经济对销售发生的影响 |
2.2.4 区域经济对销售程度的影响 |
2.3 讨论 |
第3章 价格对鹦鹉网上销量的影响机制 |
3.1 研究方法 |
3.1.1 价格数据获取 |
3.1.2 生物学特征数据获取 |
3.1.3 系统发育矫正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 |
3.2.1 鹦鹉物种的价格 |
3.2.2 价格和生物学特征对物种销量的影响 |
3.3 讨论 |
第4章 结论与保护管理建议 |
4.1 结论 |
4.2 保护管理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9)动态边缘网络中的资源分配和缓存服务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面临的挑战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面向移动智能设备的计算服务 |
1.3.2 MCC和MEC下的资源激励机制设计 |
1.3.3 面向边缘网络的缓存服务 |
1.4 本文的工作 |
1.4.1 研究思路 |
1.4.2 具体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二章 边缘云计算技术及相关理论 |
2.1 移动云计算和移动边缘云计算技术 |
2.1.1 MCC和MEC的架构特点 |
2.1.2 任务卸载 |
2.1.3 任务分割和状态迁移 |
2.1.4 边缘缓存技术 |
2.1.5 SMD的移动性管理 |
2.2 经济理论与区块链 |
2.2.1 博弈论 |
2.2.2 拍卖理论 |
2.2.3 区块链 |
2.3 边缘服务的商业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用户任务卸载策略与边缘云资源分配 |
3.1 引言 |
3.2 边缘云计算中的多用户任务卸载 |
3.2.1 边缘设备移动性模型 |
3.2.2 任务计算模型 |
3.2.3 问题描述 |
3.3 算法实现 |
3.4 仿真性能分析 |
3.4.1 实验设置 |
3.4.2 设备移动性中的卸载策略 |
3.4.3 不同移动设备数量下的性能表现 |
3.4.4 不同数量的ECN的资源竞争 |
3.4.5 MUPC算法性能 |
3.4.6 在线算法的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移动智能设备预算分配策略和资源定价机制 |
4.1 引言 |
4.2 系统模型和问题描述 |
4.2.1 交易模型 |
4.2.2 任务执行模型 |
4.2.3 效用模型 |
4.2.4 问题表述 |
4.3 预算分配策略 |
4.4 资源价格和系统效用的优化 |
4.5 仿真性能分析 |
4.5.1 实验设置 |
4.5.2 OBA算法的性能 |
4.5.3 不同SMD数量下的资源价格 |
4.5.4 预算转换率下的投资组合 |
4.5.5 MEC系统收益 |
4.5.6 MEC系统的交易成功率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边缘缓存服务框架 |
5.1 引言 |
5.2 系统模型 |
5.2.1 边缘缓存服务 |
5.2.2 ECS框架概述 |
5.3 基于期货和拍卖的交易市场 |
5.3.1 位置公告和验证 |
5.3.2 缓存资源市场 |
5.3.3 内容交易市场 |
5.4 合约生命周期管理 |
5.4.1 缓存资源合约管理 |
5.4.2 内容数据合约管理 |
5.5 ECS系统中的边缘区块链 |
5.6 性能实验 |
5.6.1 仿真性能分析 |
5.6.2 ODM算法性能 |
5.6.3 缓存资源交易 |
5.6.4 边缘网络中内容交易的价格 |
5.6.5 内容订单匹配的表现 |
5.6.6 QoS测试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和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期间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奖励 |
(10)基于协作干扰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物理层安全传输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多天线物理层安全传输技术 |
1.2.2 协作物理层安全传输技术 |
1.2.3 无人机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技术 |
1.2.4 NOMA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技术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贡献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单窃听节点场景下基于协作干扰的无人机辅助安全传输 |
2.1 引言 |
2.2 系统模型与SRM问题描述 |
2.3 SRM问题求解 |
2.4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窃听节点场景下基于协作干扰的无人机辅助安全传输 |
3.1 引言 |
3.2 系统模型 |
3.3 安全中断概率限制下的安全速率最大化问题描述 |
3.4 协作安全传输方案设计 |
3.4.1 重构SOP表达式 |
3.4.2 优化功率分配系数? |
3.5 无人机最优布置策略 |
3.6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
3.6.1 系统性能分析 |
3.6.2 无人机位置对系统安全性能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NOMA的协作干扰安全传输 |
4.1 引言 |
4.2 完美CSI条件下的安全传输方案 |
4.2.1 系统模型 |
4.2.2 SOP与QoS限制条件下的SRM问题描述 |
4.2.3 自适应协作安全传输方案设计 |
4.3 非完美CSI条件下的安全传输方案 |
4.3.1 系统模型 |
4.3.2 SOP与QoS限制条件下的SRM问题描述 |
4.3.3 自适应协作安全传输方案设计 |
4.4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
4.4.1 完美CSI条件下系统安全性能分析 |
4.4.2 非完美CSI对安全性能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无人机辅助的协作NOMA安全传输 |
5.1 引言 |
5.2 系统模型和问题描述 |
5.3 自适应协作安全传输方案设计 |
5.3.1 SOP限制条件的重构 |
5.3.2 SRM问题的最优功率分配系数求解 |
5.4 无人机最优布置策略 |
5.4.1 优化问题重构 |
5.4.2 最优UAV部署位置 |
5.5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
5.5.1 系统性能分析 |
5.5.2 无人机位置对系统安全性能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四、感谢PC和Internet(论文参考文献)
- [1]物联网实训系统设计[D]. 王鑫.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2]基于互联网和智能车载终端的车联网服务平台设计[D]. 陈亚雷. 烟台大学, 2021(09)
- [3]移动O2O情境下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研究[D]. 曹越. 吉林大学, 2021(01)
- [4]农业物联网中低功耗传感器的新型供能器件的研究和制备[D]. 陆元超. 浙江大学, 2021(01)
- [5]家庭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D]. 王传强.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6]基于可编程交换机的物联网故障检测研究[D]. 张晓龙.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7]无线多跳网络中的协作路由算法研究[D]. 程建明.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8]鹦鹉和龟类网上销售的经济驱动力研究[D]. 叶芸春. 西华师范大学, 2021(12)
- [9]动态边缘网络中的资源分配和缓存服务框架[D]. 刘佳迪. 西南大学, 2021(01)
- [10]基于协作干扰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技术研究[D]. 陈杨.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