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略谈如何实现基础教育的“减负”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李文[1](2020)在《部编初中历史教科书“课后活动”教学实践研究 ——以《中国历史》八年级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部编初中历史教科书“课后活动”是教科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栏目与正文教学内容紧密衔接,内容设置上生动活泼,富有变化,有基础习题,亦有活动教学,具有独特的形式和特点。它的存在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也具有重要地位和功能,它不仅仅是帮助学生复习巩固课文所学知识,拓展延伸教科书正文内容,更重要的是它还有助于学生历史思维的二次激发,推进历史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贯彻和落实,同时也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获得专业化发展。然而目前为止,学界对于教科书“课后活动”的研究仍然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所以有必要对历史教科书“课后活动”进行广泛调查和系统研究。为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当前部编初中历史八年级教科书“课后活动”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现状,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法,用数据去呈现教师和学生使用这一栏目的基本情况。结果显示,教师和学生在使用教科书“课后活动”时都存在不足之处。究其原因,一是学生自身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及学习压力大,没有时间和条件。二是教师教学压力大,无暇顾及栏目教学以及在教学中对教科书“课后活动”的重要性缺乏主观认识、教学形式单一,难以激起学生兴趣等。针对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的开发和应用好这一栏目,从学校、教师、学生等三个角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实践策略。第一,学校要积极举措,支持“课后活动”的开展。第二,教师要深化认识,发掘“课后活动”的价值。第三,学生要增强意识,强化“课后活动”的学习。为了进一步深入开发教科书“课后活动”的教学实践,最后还从总体上对教科书“课后活动”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反思。为了给一线教师提供具体详实的教学参考,精选部编初中历史八年级教科书“课后活动”设计具体教学案例,以期为中学历史教学实践提供一定参考。
周曼钰[2](2020)在《小学数学教材习题二次开发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习题作为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引入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的功能。为更好地发挥好这些功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练习课堂的效率,需要对原有的教材习题进行二次开发。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材习题却是例题的配角,总被教师们所忽略。要改善这样一种状态,教师们应当意识到二次开发教材习题的重要性,并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开发技巧与策略开发教材习题,激发练习课堂的活力。为了验证用二次开发后教材习题进行教学的有效性,本文运用教学实验法进行了验证,选取了长沙市某小学四年级二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等组后测实验设计模式,将该班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与控制组。在实验过程中经历了预实验、预实验反思以及正式实验、数据处理分析等环节,用于验证本文所提出的假设:用二次开发的教材习题进行教学更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通过以上研究,笔者发现,尽管“用二次开发的教材习题进行教学更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的结论还有待进一步验证,但实验组的教学效果的确比控制组的教学效果更好。在验证完毕后,笔者结合值得借鉴的习题二次开发相关策略,反思自身在研究过程中的经验与问题,提出了二次开发教材习题的六条建议:一、习题二次开发以层次化目标为引领;二、习题二次开发以学生需求为依据;三、习题二次开发以教材习题意图为参照;四、习题二次开发以反思为再生动力;五、习题二次开发以习题资源库为平台;六、习题二次开发以评价体系为强化机制。笔者希望通过此次研究能够引起广大教师对教材习题二次开发的重视,并给教师们提供些许参考与建议,也为“二次开发教材”相关的理论研究贡献出微薄的力量。
徐浩[3](2020)在《运动负荷价值阈视角下上海市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研究》文中指出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上海市“学生健康促进工程”项目。2012年市教委在全市学校体育中开展了“高中体育专项化”改革试点,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全市各学校很好的响应和开展,随后于2015年相继展开了“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课程改革,广大体育教师积极参与,努力探索,推动了学校体育的向前发展。“炼身运动价值阈”是体育科学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产物,它不同于体育课程的其他目标,而是强调如何使体育锻炼能够具有科学性,取得锻炼的实际效果。课题研究主要是较为深入全面的考察,上海市学校体育改革实行“三化”的措施以来,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运动负荷是否符合改革的需要,并进一步考察其科学性。本课题研究选取上海市十个区26所“三化”改革的试点学校及非试点学校作为调查对象,通过测试78节体育课运动负荷的方式,进行评价、分析其运动负荷的现状,学生有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共468名,测试仪器采用suuneot6c心率表,并辅以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配合开展相关研究。通过测量数据与讨论分析可以看出上海市“三化”改革下体育课堂中关于运动负荷研究的结果显示:(1)受测学生平均心率在运动负荷价值阈范围内的人数有60.44%,有23.07%的学生平均心率低于价值阈区间,有16.08%的学生心率高于价值阈区间。初中学段体育课平均心率,63.5%的学生能够保持在适宜的心率内,但仍然有24.6%的同学运动量低于运动负荷价值阈。小学学段测量中,平均心率低于负荷价值阈人数约为19.5%,高于负荷价值阈人数有23.7%,运动量适宜学生人数为56.8%。(2)学生的心率状态比对中,当教学内容具备趣味性、挑战性时,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投入程度更高;与非试点学校相比较,试点学校学生课堂参与程度更高;市区学生体育课堂参与程度低于郊区学生课堂参与程度。(3)运动负荷价值阈背景下,学生适宜心率持续时间的影响因子有:教师影响、学生自身、环境资源、学校影响四个方面。教师影响因子权重指数为31.9%,学生自身因子权重指数为27.37%,环境资源因子权重指数为21.92%,学校影响因子权重指数为18.8%。(4)影响运动负荷价值阈内持续时间的主要因子有教学方法、教师学历、教学内容、学生性别、学生喜好、器材设施、周边资源、试点改革、学校重视九个方面,当学生对教学方法认可时,学生运动负荷价值阈内持续时间更长;学生参与喜好的运动项目时,运动负荷价值阈内持续时间更长;学生对学校的器材设施认可时,学生运动负荷价值阈内持续时间越长。得出结论:(1)上海市“三化”改革背景下,学校体育课堂运动负荷存在问题,受测学校范围内,仍有23.07%的学生平均心率低于价值阈区间,16.08%的学生心率高于价值阈区间。总体学生平均心率标准差132.776±12.63,初中生平均心率标准差为131.230±12.09次/分,小学生平均心率标准差为134.564±13.03次/分。(2)初中学段面对升学、文化课压力,学生倾向在体育课程中寻求放松,趣味性教学内容能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减缓学业压力;小学学段整体学业压力小,根据生长发育规律,更乐于参与体育运动,喜爱室外活动,具有挑战性、身体活动范围较大的教学内容更能吸引小学生参与并提升体质。试点学校在器材设施、教学资源、教学方式方法、负荷量要求等方面均有改善提升,对后期普及改革有较大参考价值。市区体育课程受限于场地、器材的使用,以及课程时间设置不合理,造成场地轮转使用不畅,影响学生主动参与。(3)从理论逻辑上分析,教师的引导与授课方式间接影响学生主体对于运动的参与投入及时长,包括课时安排、教学方法手段等;学生自身的影响主观决定其是否能够参与并维持充分的运动锻炼时间,包括其性别、自身喜好、基础体质等;环境资源被动影响学生体育课堂的参与及时长,包括多种教学内容的丰富扩充、学生对学校资源的认可等;学校的重视与政策为体育课堂提供基本保障,使体育课能够顺利进行并有足够资源丰富设施、内容等。(4)不同教学方法影响学生体育课堂主观感受,合适的教学方法不仅保证学生体育课堂参与率,同时能够使学生感到舒适并保持在中等负荷量心率区间内,增加负荷价值阈区间时长。学生喜好是保证学生主观参与的第一要素,学生在参与自己爱好的运动项目时,能够维持较长时间、适宜心率参与运动。充足的场地及器材设施,被动影响学生运动参与,并且合理轮转使用,减少学生等待使用器材的时间,保证长时间的中等负荷量。(5)中小学体育课运动负荷受教师、学生、环境、学校制约,通过研究对策,科学控制负荷量,提升体育课效率,对强化学生身体素质有一定帮助。
贾利乐[4](2020)在《西藏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拉萨市中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小学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教育行政管理是国家权力机构为了实现特定的目的,根据一定的政策,对教育工作所进行的组织、管理和领导。在学校教育中,教育行政管理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育行政管理维护着教学的日常运作,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教育行政管理在中小学的作用也不应当被忽视。本文通过对拉萨市的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进行研究,尝试从现实需要来研究拉萨市教育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结合新公共服务理论知识提出完善拉萨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的相关对策建议。本文以拉萨市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比较分析法,对拉萨市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进行研究。问卷调查主要从教育管理体制、组织机构设置、管理队伍建设、教育事业规划四个方面来研究,比较分析法主要是对比国内其他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的具体措施并借鉴相关经验。通过对调研结果的详细分析,本文发现拉萨市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权力划分机制不太完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不健全;人员配置不太合理、管理部门职能发挥效果不足;行政管理人员管理经验不足、专业化程度需要进一步提升;学校发展规划制定执行不足、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加强;管理人员对理论法制建设重视程度不够、管理认知需要改善。笔者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可能有:教育行政管理顶层设计不足、教育督导力度不强、拉萨经济水平局限和传统管理模式影响。因此本文建议应持续加大权力下放力度、加强监督体系建设、加快管理信息化建设;明确教育行政管理的职责、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加大专业化培训力度、完善人才培养和规划制度;重视管理理论、理念建设,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管理,提升教师地位,积极让家庭参与到中小学管理中来;要在管理技术、管理理念、管理过程中不断创新。促进拉萨市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进一步促进拉萨市教育水平能够优质发展,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真正发展起来。文章主要结构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采用的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主要是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以及使用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拉萨市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调查结果与分析。第四部分是依据拉萨市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现状,分析讨论拉萨市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五部分是国内其他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的经验借鉴;第六部分是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进一步完善拉萨市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的对策建议。
杨大钧[5](2020)在《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融合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思维方式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重塑了当前教育教学的形态,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的变革。作为教学的辅助和支撑,信息技术早已走进中学物理教学实践之中,它不仅可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工具或手段,也是帮助学生有效学习的方式或方法,甚至还可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或资源。众所周知,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它已成为制约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一个公认的瓶颈。在此背景下,信息技术支撑下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已成为当前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在当前一般高中学校所具有的软硬件条件下,如何发挥好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融合,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就成为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本研究以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实践为基础,以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在对现行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实验内容进行认真梳理的基础上,采用多种研究方法,通过不种途径和方式,探究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并在教学实践中测评研究效果,从而完成本课题的研究。本课题研究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首先对选题背景进行分析,并对“信息技术”和“物理实验教学”进行概述,接着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了论文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第二部分论述了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进行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部分学校当前信息技术应用于实验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第四部分对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整合进行分析,探讨了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融合的优势、原则和方法,为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构建理论框架;第五部分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探究了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具体来说就是结合微课、希沃交互智能平板、仿真实验、睿易云教学系统、极课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的使用,以教学案例的形式进行实践研究,并对教学效果进行测评;最后对研究进行了全面总结和展望。本研究以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为切入点,以提高高中物理整体教学质量为目标,切实提升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同时,希望本研究能为一线中学物理教师的教学实践带来启发,为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提供参考或借鉴等。
史孝英[6](2020)在《义务教育“减负增效”专项行动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义务教育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已引起了国家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减负增效”已成教育界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减负增效”专项行动是国家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提出的教育政策和在改革观念下实施的行为,虽然近几年来国家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是学生负担非但没有减轻,在某些层面上甚至有加重的趋势。在教育教学中,很多教育工作者认为“减负”和“增效”是一对对立的矛盾,要想学得好,就必须多学,多写,多背,付出多少就收获多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运用了观察法、调查法、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在教育教学中,不断观察,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大量查阅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搜集有关“减负增效”的现实状况与历史渊源,将对现在教育教学中的现象、规律和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给予叙述并解释出来,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减负增效是一个系统环节工程,实现真正的减负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共同努力。国家及教育部门制定合理的减负策略,才能培养出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人才,学校及教育工作者正确贯彻落实“减负增效”策略,采取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开展各种教育活动,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家长也应调整焦虑心态,同时尊重孩子成长的客观规律,而非“拔苗助长”,教育改革需要适应社会,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不再以单纯的“分数论”。对“减负增效”策略的正确理解与运用,能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达到全面进步,让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
马健生,陈元龙[7](2020)在《全科设考 全员参考 组合录取——高考科目设置改革新思路》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考科目历经多次调整,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造成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混乱。从我国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为切实保障高中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确保课程开足、开齐、开好,必须将全部国家课程纳入高考科目,同时,全体学生参加全部科目考试,高校则自主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而组合科目与设定权重来计分录取。全科设考、全员参考、组合录取,是保障新时代社会公平、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新理念、维护国家课程权威性、促进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监测全国基础教育质量以及保证高校招生质量的必然要求。同时,我国社会文化心理的历史积淀、学生学业负担的控制、考试理论与技术的支持、高校录取办法的调整以及国际经验借鉴和本土实践的积累都为这种高考科目改革新思路提供了可行性保障。因此,这种新思路是我国社会公平的教育路径,是社会正义的重要保障。
赵振红[8](2020)在《论“创造的教育”》文中研究表明当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建设创新性国家,创新、创造成为影响国家民族发展前途命运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国际竞争日益加剧,在新的科技革命浪潮中,紧跟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关键在于拥有一大批创新性人才。这对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的变革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规格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践行“创造的教育”精神,培养适应现实和未来社会发展,具有创造活力、创造精神,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课题,亟需理论上探索与实践上的回应。“创造的教育”有着深厚的历史根基和丰富的现实内涵。在历史的镜像中,中西先哲基于人的创造性与超越性的深刻认识,提出过丰厚的创造的教育思想,把培养人的创造性作为教育的本质使命和永恒追求。随着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的教育”思想具有其鲜明的文化性格,即国际性与本土立场的结合,民族性与社会关怀相统一。在现代语境中,“创造的教育”以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核心指向,崇尚开放性思维,关注个体的自由个性作为创造的基础与目标。创造的教育是活的教育,体现着理念、过程、方法上的创新,意味着对个体生命潜能的激发尊重,即能够正视鲜活的生命现实,成就积极而灵动的个体价值生命。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创造的教育”的人学立场及目标,主体赋值与人的自我超越是“创造的教育”的价值逻辑。“创造的教育”深植于人学思想,其立场和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在人学视域下,教育不仅具有“属人”性,也是“为人”的,教育中呼唤不能把人仅仅当作是教育的对象,人更应成为教育目的本身,在教育中要把人放在最核心的位置。创造的教育始于“尊重”,尊重人的尊严、价值诉求与个体差异性,是为了使人成为主体自由的人。创造的教育含有实践意义上的价值建构意味,要为人的可能生活奠基,积极引领个体进行精神家园的建构,因而“创造的教育”必须要实现人的主体赋值基础上的意义建构。通过后天的教育发展自身的创造性是每个人的内在诉求,当代教育要反省人的培养过程中对创造性背离甚至扼杀的现实,反思变革教育以重新缔造教育的创造性。教育失去了创造性,就意味着教育失去了对甄别批判反思的追求,从而也意味着教育育人价值的失落,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目标追求的空置,以及人的思想自由理想王国的幻灭,就会导致教育的平庸之“恶”。培养人的创造性的前提是提升教育的创造性。要缔造创造性的教育,要树立“创造”的观念,在教育中遵循人的主动性、可塑性、自由性和完整性原则;在宏观层面努力扩大教育的“独立性”,在中观层面做到教育资源整合与整体优化,微观层面探索“创造的课堂”的空间,通过各方协同努力,积极构建创造性的教育。
李婷婷[9](2019)在《小学生课外作业的分层设计研究 ——以武汉市H小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课外作业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它不仅是巩固和强化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途径,还是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向教师、家长、学校领导反馈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师教学成果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国中小学教学无论从教学方式或者是学习方式上都取得了非常重要的变化,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也格外关注。虽然国家在作业问题上多次提出减负,但是到目前为止作业问题仍然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因此,对学生课外作业的分层研究非常有必要。本研究在综合国内外相关作业问题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教育实际,采用观察法、问卷法和访谈法对武汉市H小学学生课外作业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针对课外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建构分层作业的设计模式以改善学生作业的现状。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小学生课外作业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作业量大,同质性较强;作业类型单一,趣味性较差;作业内容统一,针对性偏弱;作业反馈随意,指导性不足。笔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本质上的反思,发现这些问题的存在归根结底是受到传统的、单一的、一刀切的作业设计理念的严重影响,这种统一化的作业设计尚未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发挥。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构建一种以学生为本、能满足学生差异化需求的分层作业模式应运而生。本文阐述了分层作业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基本内涵,并探讨了相应的教育理论对分层作业的影响和启示,以此作为建构分层作业的理论依据。为了凸显其本质特征,对分层作业的设计特点作以说明,并从五个方面挖掘了分层作业的价值诉求。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分层作业设计的实践步骤和操作要领,并给出了分层作业设计的案例及其分析。最后,为了真正落实分层作业的设计理念,从教师、家长、学校三个方面对分层作业的落实条件和机制展开分析。
胡筱骐[10](2019)在《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Aid-sheet分析及实证研究 ——以安徽省某初中政治科目考试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素质教育成为当今社会所倡导的教育价值取向,新课程改革中也明确要求要倡导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等能力。但是通过阅读文献资料,发现由于受应试教育中考试形式的限制,初中生普遍对政治学科学习兴趣不高,认为政治考试开卷抄就可以了,而并未把真正掌握知识技能作为学习目的。同时这种现行的考试形式是否还能够准确反映学生学习水平一直备受质疑。特别是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信息的获取途径多,速度快。“掌握技能”取代“知识复制”成为教育中的重点。在这一背景下,笔者把目光投到应试教育的根源“考试”上,引入了一种国内较新颖的考试方式——基于反转课堂理念的Aid-sheet考试,希望通过此类考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其对学科技能的掌握。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关于开放型考试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金字塔理论等心理学和教育学相关理论基础,结合我国基础教育的特点、以及Aid-sheet考试适用范围,在了解安徽省初中政治学科的培养目标和现行的考察形式后,对安徽省某初中九年级学生政治科目考试进行实证研究。从成绩维度、知识保留维度、依赖性维度、Aid-sheet准备形式四个维度来研究Aid-sheet考试对初中学生政治课程的学习效果是否有显着影响。实验通过对三组被试(对照组,实验一组,实验二组)施加不同的考试要求,对其考试成绩和回收的Aid-sheet分析。其中,对照组和实验一组对比分析得出Aid-sheet考试显着提高了学生的考试成绩。对照组和实验二组对比分析得出Aid-sheet考试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保留。实验一组和实验二组的对比分析得出考试中被试并未对Aid-sheet产生显着依赖。不同形式的Aid-sheet对比分析也得出Aid-sheet的不同形式也未对学生成绩造成显着的影响。综上得出结论:Aid-sheet考试显着提高了中学生政治课程的学习效果。同时,在近一年的研究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新的灵感,Aid-sheet考试在减少了学生的记忆负担,帮助学生合理分配复习时间的同时也为传统的复习课提供了另一种反转的新形式。同时也面临一些新问题,如学习效果的改善究竟是由于学生被试在准备Aid-sheet过程必须花费了一定的学习时间,还是由于Aid-sheet帮助学生进行了知识编码,这一系列问题仍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来探索。
二、略谈如何实现基础教育的“减负”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谈如何实现基础教育的“减负”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部编初中历史教科书“课后活动”教学实践研究 ——以《中国历史》八年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一)充分开发新教科书资源的需要 |
(二)基于初中历史新课标的要求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关于部编初中历史教科书的整体研究 |
(二)关于部编初中历史八年级教科书的研究 |
(三)关于历史教科书课后习题的研究 |
四、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部编初中历史教科书“课后活动”的总体概况 |
一、“课后活动”的内容分类 |
(一)按题型功能分类 |
(二)按历史核心素养分类 |
二、“课后活动”的特点 |
(一)多样性 |
(二)实践性 |
(三)开放性 |
(四)兼顾基础性和综合性 |
(五)不同于其他栏目的特性 |
三、“课后活动”的地位 |
(一)“课后活动”在教科书中的地位 |
(二)“课后活动”在教学中的地位 |
四、“课后活动”的功能 |
(一)复习和巩固课文知识 |
(二)拓展和延伸正文内容 |
(三)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二次激发 |
(四)推动历史核心素养的贯彻和落实 |
(五)助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
小结 |
第二章 部编初中历史教科书“课后活动”的教学现状调查与反思 |
一、调查设计与实施 |
(一)调查对象 |
(二)问卷的内容与设计 |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
(四)教师访谈及分析 |
二、“课后活动”在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学生层面 |
(二)教师层面 |
小结 |
第三章 部编初中历史教科书“课后活动”教学实践建议 |
一、学校积极举措,支持“课后活动”的开展 |
(一)切实落实减负,营造良好氛围 |
(二)加强资源建设,积极创造条件 |
(三)加强实践检查,督导栏目落实 |
二、教师深化认识,发掘“课后活动”的价值 |
(一)深化课程理解,提高思想认识 |
(二)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 |
(三)及时反馈评价,强化学生体验 |
三、学生增强意识,强化“课后活动”的学习 |
(一)增强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 |
(二)创新学习方式,巧妙穿插习题 |
(三)及时自我总结,积累习题经验 |
四、部编初中历史教科书“课后活动”教学实践反思 |
(一)注意把握好教科书“课后活动”的数量和时间教学 |
(二)注意统筹好教科书“课后活动”与正文系统及其他辅助系统的关系 |
(三)注意协调好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指导之间的关系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部编初中历史教科书“课后活动”教学课例 |
一、课例说明 |
二、教学设计 |
附录 B 部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课后活动”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 C 访谈部分 |
致谢 |
(2)小学数学教材习题二次开发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一、小学数学教材习题 |
二、教材习题的二次开发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数学教材习题的现状研究 |
二、小学数学教材二次开发的相关研究 |
三、小学数学教材习题的开发研究 |
第五节 理论基础 |
一、基于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理论的二次开发 |
二、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二次开发 |
第六节 研究总体构思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实验设计 |
第一节 实验假设 |
一、实验目的 |
二、实验假设 |
第二节 实验变量 |
一、实验变量及控制方法 |
二、实验设计模式 |
三、实验对象 |
第三节 预实验 |
一、实验的准备 |
二、习题的开发 |
三、实验的实施 |
四、预实验后的反思 |
第三章 实验实施 |
第一节 实验调整与改进说明 |
一、实验材料方面 |
二、实验操作方面 |
第二节 实验开发案例 |
一、实验内容的安排 |
二、实验内容的开发 |
三、数据处理 |
第四章 数据结果与分析 |
第一节 测试单数据结果 |
一、预实验数据结果 |
二、正式实验数据结果 |
第二节 数据结果归因分析 |
一、两次实验结果差异归因分析 |
二、实验组与控制组结果差异分析 |
三、P值数据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果 |
第二节 研究建议 |
一、习题二次开发以层次化目标为引领 |
二、习题二次开发以学生需求为依据 |
三、习题二次开发以教材习题意图为参照 |
四、习题二次开发以反思为再生动力 |
五、习题二次开发以习题资源库为平台 |
六、习题二次开发以评价体系为强化机制 |
第三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第五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3)运动负荷价值阈视角下上海市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依据 |
1.2.1 青少年体质下滑问题仍存隐患 |
1.2.2 国家政策引领与重视 |
1.2.3 课程标准与教学改革不断发展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2.1.1 运动负荷 |
2.1.2 课程类型 |
2.1.3 小学体育兴趣化 |
2.1.4 初中体育多样化 |
2.2 运动负荷相关研究 |
2.2.1 炼身运动负荷价值阈研究现状 |
2.2.2 运动负荷的测量方法与评价手段的研究 |
2.3 上海市体育课程改革相关研究 |
2.3.1 小学体育兴趣化研究现状 |
2.3.2 初中体育多样化研究现状 |
2.3.3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相关的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测量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专家访谈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中小学体育课运动负荷现状分析 |
4.1.1 中小学体育课运动负荷总体情况 |
4.1.2 不同学段及性别体育课平均心率比较分析 |
4.1.3 体育课不同教学内容与学生平均心率比较分析 |
4.1.4 试点与非试点学校体育课程平均心率比较分析 |
4.1.5 市郊区体育课程平均心率比较分析 |
4.2 运动负荷价值阈持续时间与课程负荷影响因素研究 |
4.2.1 中小学体育课运动负荷影响因子分析 |
4.2.2 教师影响因子与负荷价值阈内持续时间的讨论分析 |
4.2.3 学生自身因子与负荷价值阈内持续时间的讨论分析 |
4.2.4 环境资源因子与负荷价值阈内持续时间的讨论分析 |
4.3 完善中小学体育课运动负荷的改革与发展对策 |
4.3.1 教师影响因素改善与提升 |
4.3.2 学生影响因素改善与提升 |
4.3.3 环境影响因素改善与提升 |
4.3.4 学校影响因素改善与提升 |
5 研究结论 |
5.1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教师问卷 |
附录 B 学生问卷 |
附录 C 课堂情况记录表 |
附录 D-1 教师访谈大纲 |
附录 D-2 专家访谈大纲 |
致谢 |
(4)西藏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拉萨市中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回顾与述评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点 |
1.5.2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教育行政管理的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对研究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的适用性分析 |
第三章 拉萨市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调查结果与分析 |
3.1 调查对象及内容 |
3.2 拉萨市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的调查结果 |
3.2.1 教育管理体制 |
3.2.2 组织机构设置 |
3.2.3 管理队伍建设 |
3.2.4 教育事业规划 |
第四章 拉萨市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拉萨市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
4.1.1 教育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
4.1.2 组织机构设置欠佳 |
4.1.3 管理队伍建设能力有待提升 |
4.1.4 教育事业规划水平有待提高 |
4.1.5 理论法制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
4.2 拉萨市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拉萨市教育行政管理顶层设计不足 |
4.2.2 拉萨市经济水平局限 |
4.2.3 教育领导部门督导力度不足 |
4.2.4 传统管理模式影响 |
第五章 国内其他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的经验借鉴 |
5.1 国内其他民族地区教育行政管理概况 |
5.1.1 广西南宁市 |
5.1.2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
5.1.3 宁夏银川市 |
5.2 国内其他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经验启示 |
5.2.1 不断深化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改革 |
5.2.2 提升政府作为管理主体的统筹协调能力 |
5.2.3 不断提高人力资源开发能力 |
5.2.4 完善管理信息披露 |
5.2.5 完善教育品牌化建设 |
第六章 推进拉萨市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的对策建议 |
6.1 联系具体实际,优化顶层设计 |
6.1.1 政府加大权力下放力度 |
6.1.2 加强监督体系建设 |
6.1.3 加快管理信息化建设 |
6.2 优化组织结构,完善职能发挥 |
6.2.1 明确学校各行政部门职责 |
6.2.2 加强学校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 |
6.3 重视人才作用,促进能力提升 |
6.3.1 加大专业化培训力度 |
6.3.2 完善人才培养规划制度 |
6.4 科学规划引领,健全理论法规 |
6.4.1 重视教育发展规划,提高执行力 |
6.4.2 重视管理理论、理念建设 |
6.4.3 管理民主化和法制化 |
6.5 立足时代气息,持续管理创新 |
6.5.1 管理技术创新 |
6.5.2 管理理念创新 |
6.5.3 管理过程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拉萨市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5)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融合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领域概述 |
1.2.1 信息技术 |
1.2.2 物理实验教学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调查研究法 |
1.4.3 实验研究法 |
1.5 研究意义 |
1.5.1 落实新课标准要求 |
1.5.2 转变教学方式 |
1.5.3 优化实验教学结构 |
1.5.4 提升教学有效性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认知主义理论 |
2.2 建构主义理论 |
2.3 系统论理论 |
2.4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理论 |
第3章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融合现状分析 |
3.1 教师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
3.2 学生学习情况调查分析 |
第4章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融合的作用、原则和方法 |
4.1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融合的作用 |
4.1.1 提升实验可视度,便于学生观察 |
4.1.2 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获得直观体验 |
4.1.3 进行仿真模拟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
4.1.4 有利于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 |
4.1.5 突破时空局限,方便操作重复 |
4.1.6 有利于学生学习情况反馈的及时准确 |
4.2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融合的原则 |
4.2.1 辅助性原则 |
4.2.2 目标性原则 |
4.2.3 适用性原则 |
4.2.4 效益性原则 |
4.3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融合的方法 |
4.3.1 高中物理实验的分析和类型 |
4.3.2 常见的信息技术应用方法 |
4.3.3 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物理实验的教学模式构建 |
第5章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融合的实践研究 |
5.1 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物理实验的实践案例 |
5.2 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物理演示实验的研究 |
5.2.1 信息技术应用于演示实验的教学案例设计 |
5.2.2 信息技术在演示实验中的应用 |
5.3 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物理分组实验的研究 |
5.3.1 信息技术应用于分组实验的教学案例设计 |
5.3.2 信息技术在分组实验中的应用 |
5.4 教学效果分析 |
5.4.1 研究结果分析 |
5.4.2 研究结论 |
5.5 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反思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和奖项 |
致谢 |
(6)义务教育“减负增效”专项行动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一)关于国家方面的研究 |
(二)关于学校方面的研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一)关于国家方面的研究 |
(二)关于学校方面的研究 |
三、研究现状评述 |
(一)现有研究取得的成效 |
(二)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负担重 |
(二)素质教育的提出 |
(三)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目标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目标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五、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指导 |
一、核心概念 |
(一)义务教育 |
(二)“减负增效”专项行动 |
二、理论指导 |
(一)现象与本质 |
(二)全面发展 |
(三)以人为本 |
第二章 义务教育“减负增效”专项行动的缘起与实施 |
一、义务教育“减负增效”专项行动的缘起 |
(一)过重学业负担影响学生身体健康 |
(二)过重学业负担影响学生心理健康 |
(三)过重学业负担影响学生创造性的发挥 |
二、义务教育“减负增效”专项行动的实施 |
(一)国家方面 |
(二)学校方面 |
第三章 义务教育“减负增效”专项行动的成效与不足 |
一、义务教育“减负增效”专项行动的成效 |
(一)素质教育全面推行 |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效显着 |
(三)家庭教育作用突显 |
二、义务教育“减负增效”专项行动的不足 |
(一)家庭教育投入费用的无形增加 |
(二)对“减负”存在错误认知 |
(三)教师陷入困惑 |
第四章 义务教育“减负增效”专项行动成效不显着的原因 |
一、国家方面 |
(一)政策的推行力度不够 |
(二)教育评价制度不完善 |
(三)用人制度不科学 |
二、学校方面 |
(一)学校管理因素 |
(二)教师素质因素 |
三、家庭方面 |
第五章 义务教育“减负增效”专项行动的完善策略 |
一、国家方面 |
(一)改革教育评价体系是基础 |
(二)依法规范教育行业 |
(三)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的管理 |
(四)加大财政在教育方面的投入 |
二、学校方面 |
(一)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
(二)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武装学校 |
三、家庭方面 |
(一)正确认识“减负” |
(二)注重培养孩子的“德体劳”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7)全科设考 全员参考 组合录取——高考科目设置改革新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家课程全面纳入高考科目的必要性 |
(一)贯彻新时代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新理念的要求 |
1.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的共同诉求 |
2.学生发展的全面性是高中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 |
(二)维护国家课程权威性的内在需要 |
(三)促进全面发展教育实施的应然要求 |
(四)保证高校招生质量、倒逼高校学科专业变革的实然需求 |
1.保证高校招生质量,减少高校选拔成本 |
2.减轻高校通识教育压力,倒逼高校学科专业变革 |
(五)监测全国基础教育质量的需要 |
二、国家课程全面纳入高考科目的可行性 |
(一)全科考试在不增负的情况下提高学生的发展收益 |
(二)考试理论和技术支持国家课程内容的可测性 |
(三)高校根据专业录取需要调整各科分数权重 |
(四)国际经验与本土实践证明了全科设考的可行性 |
1.能否全面设考:芬兰、法国的经验证明全科设考是可行选择 |
2.为何纳入高考:重高考、轻学考背景下“两考合一”是发展趋势 |
(五)我国社会历史文化心理期待社会流动与社会公平 |
三、小结 |
(8)论“创造的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发展创造的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
(二)造就创新型人才:新时代人才培育的核心议题 |
(三)促进教育创新改革: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的根本动力 |
(四)塑造人的主体精神:回归教育本质规定的必然选择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层面:深化对“创造的教育”的体系化建构 |
(二)实践层面:促进当代教育的思维更新与改革发展 |
三、研究现状 |
(一)关于“创造的教育”的研究概况 |
(二)“创造的教育”的基本定位与核心内涵研究 |
(三)“创造的教育”的文化基因与时代诉求研究 |
(四)“创造的教育”的价值追求与价值谱系研究 |
(五)推进“创造的教育”的具体策略研究 |
(六)推进“创造的教育”的现存问题与实践阻力研究 |
四、研究主题与试图解决的问题 |
(一)揭示“创造”与人之为“人”的本质性关系 |
(二)廓清“创造的教育”的内涵与核心价值目标 |
(三)明确“创造的教育”对成“人”的内在意义 |
(四)探索“创造的教育”实践深化的可能性方案 |
五、研究的立论基础、思路与方法 |
(一)立论基础 |
(二)总体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重申“创造的教育”:概念剖析、主要内涵与核心议题 |
一、“创造的教育”的提出:历史镜像与思想来源考 |
(一)历史上所提出的“创造的教育”思想 |
(二)“创造的教育”与中国近代教育实践 |
(三)“创造的教育”思想创生的文化性格 |
二、“创造的教育”的概念阐释:语境与语义的转换 |
(一)何为“创造”及何种“教育”:语言的构境与词源解析 |
(二)创造的教育:从历史与现实的语义转承中把握其概念 |
三、“本·新·特·活”:“创造的教育”的主要内涵 |
(一)本:“创造”即是教育之本质与根本 |
(二)新:“创造的教育”崇尚开放与创新 |
(三)特:“创造的教育”强调个性与特色 |
(四)活:“创造的教育”意味着生命的敞开 |
四、审问“教育”:从培养人到“创造的教育”议题 |
(一)审问本质:教育到底是什么?何为培养人? |
(二)审问价值:“创造的教育”对人及教育意味着什么? |
(三)审问观念、过程与方法:“创造的教育”应当如何? |
(四)审问实践使命:“创造的教育”何以实现人的培养? |
第二章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的教育”的人学立场及目标 |
一、教育存在的根基与价值依归: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
(一)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人的永恒期待与使命 |
(二)“属人”与“为人”:教育以培养“人”的出发点和归宿 |
(三)将“人”交还人自身: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乃教育之根本规定 |
二、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的教育”的人性合法性 |
(一)人性前提:“创造的教育”尊重人的主体性自由与生命整全 |
(二)以“人”的方式对待人的发展:“创造的教育”的人性规定 |
(三)就是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的教育”的根本遵循 |
三、奠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的教育”的目标与宗旨 |
(一)人之生成与全面引出:“创造的教育”的目的论意蕴 |
(二)人之自由及其可能性:“创造的教育”的内生性目标 |
(三)从自由到人的创造:“创造的教育”的非决定论取向 |
(四)重申“创造的教育”宗旨:奠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
四、追寻成“人”的教化:“创造的教育”的人文立场与使命 |
(一)成就何种“人”与“教育”:守望培养人的本真性与意义世界 |
(二)“创造的教育”之人文使命:把成“人”作为教育的最高信仰 |
第三章 主体赋值与人的自我超越:“创造的教育”的价值逻辑 |
一、“创造的教育”之发生:尊重、赋值与价值引领 |
(一)尊重人的尊严、价值诉求与个体差异性 |
(二)从尊重到主体赋值:一切为了人的发展 |
(三)价值引领:主体赋值基础上的意义建构 |
二、人之主体能动性:“创造的教育”的人性动力学 |
(一)人是价值性的存在:以“主体创造”唤醒“人”的意识 |
(二)基于人的主体能动性:以人自身的“创造”成就“人” |
(三)作为自我教育的“创造的教育”:重建人的主体生成价值 |
三、“创造的教育”的旨归:人之自由与主体性超越 |
(一)自由、创造与主体:“创造的教育”对人之个性的培养 |
(二)自由的主体生成:“创造的教育”对人之全面性的培养 |
(三)人的主体性超越:“创造的教育”作为一种超越的教育 |
第四章 弥散的“平庸”:现代性教育及其对个体创造的背离 |
一、平庸主义与制度化教育:教育的现代性运动及其观念 |
(一)平庸主义:现代教育对于追求卓越价值的偏离 |
(二)制度化教育:教育对个体创造性观念的“恐惧” |
二、素质、理性与工业范式:现代教育对培养目标的误解与偏向 |
(一)素质教育并未走出“应试”主义的泥潭 |
(二)教育的理性主义:情感的迷失与人的片面发展 |
(三)教育的“工业范式”:素质片面化与能力精细化 |
三、权威、灌输与对话缺失:适应个体规训的教育过程与方法 |
(一)权威至上:标准答案的霸权主义 |
(二)灌输教学:课堂中平等对话的缺失 |
四、平庸教育之“恶”:教育精神的矮化与创造的背离 |
(一)精神的矮化:教育的犬儒主义与精神家园的缺失 |
(二)创造的背离:人的全面发展的悬置与创造性的背离 |
第五章 实践助推:从“创造的教育”到缔造教育的“创造力” |
一、树立“创造”的观念:“创造的教育”的总体原则 |
(一)人的主动性:夯实教育的主体基础 |
(二)人的可塑性:明确教育的价值边界 |
(三)人的自由性:提升教育的自由精神 |
(四)人的完整性:需强化“全面教育” |
二、缔造教育的“创造力”:“创造的教育”的关键环节 |
(一)宏观层面:努力扩大教育的“独立性” |
(二)中观层面:积极促进教育自身价值转型 |
(三)微观层面:探索“创造的课堂”的空间 |
三、资源整合与整体优化:“创造的教育”的协同机制 |
(一)审美、自由与开放:从学校的精神文化到物理环境建设 |
(二)课程、教师的资源整合:学校之“创造共同体”的打造 |
(三)崇尚“创造”的舆论:“家庭—学校—社会”的协同努力 |
四、“创造的教育”的实践:D大学的推进及制度创新 |
(一)D大学“创造的教育”理念的创新性及其价值诉求 |
(二)问题导向:D大学实施“创造的教育”的根本路径 |
(三)实施:以“创造的教育”推进教学改革与课堂创新 |
(四)评价:实施“创造的教育”的整体制度设计及效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9)小学生课外作业的分层设计研究 ——以武汉市H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 |
1. 有效的课外作业对于学生发展至关重要 |
2. 新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与传统作业观的矛盾冲突 |
3. 课外作业问题是实施“减负”的重要抓手 |
(二) 研究意义 |
1. 丰富课外作业的理论研究 |
2. 有助于“减负”政策的落实 |
3. 促进学生更有效的学习 |
4. 促进教师更科学的教学 |
(三) 文献综述 |
1. 国外研究综述 |
2. 国内研究综述 |
(四) 相关概念界定 |
1. 作业 |
2. 课外作业 |
3. 作业设计 |
4. 分层作业 |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一、当前小学生课外作业现状调查分析 |
(一) 作业现状调查 |
1. 调查的对象 |
2. 调查问卷的编制与维度 |
3. 调查内容 |
4. 调查问卷的回收 |
(二) 作业现状分析 |
1. 关于作业的数量 |
2. 关于作业的难度 |
3. 关于作业的内容与类型 |
4. 关于作业的批改与反馈 |
5. 关于作业的认识与态度 |
(三) 作业问题检视 |
1. 作业量大,同质性较强 |
2. 作业类型单一,趣味性较差 |
3. 作业内容统一,针对性偏弱 |
4. 作业反馈随意,指导性不足 |
(四) 作业问题的深层反思 |
1. 统一化作业模式亟需改革 |
2. 分层设计作为作业革新的新视角 |
二、分层作业的概念界定及理论探讨 |
(一) 分层作业的概念界定 |
1. 分层作业的起源和发展 |
2. 分层作业的基本内涵 |
(二) 分层作业的设计依据 |
1. 分层作业设计的理论依据 |
2. 分层作业设计的现实依据 |
(三) 分层作业的设计特点 |
1. 分层设计,循序渐进 |
2. 动态发展,良性循环 |
3. 教师领导,学生自主 |
(四) 分层作业的价值诉求 |
1. 优化作业质量,提高学习效率 |
2. 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差异化发展 |
3. 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习自主性 |
4. 增强科学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
5. 致力全员进步,推动教育公平 |
三、分层作业设计的操作策略 |
(一) 分层作业的操作步骤 |
(二) 分层作业的操作要领 |
1. 学生分层操作要领 |
2. 作业分层操作要领 |
3. 分层作业评价要领 |
(三) 分层作业的设计案例 |
1. 按照作业难度分层设计案例及分析 |
2. 按照作业数量分层设计案例及分析 |
四、分层作业在学校教学中的实现机制 |
(一) 教师提供专业保障,有效设计作业 |
1. 把握分层设计原则,科学设计作业 |
2. 教师之间形成合力,共同设计分层作业 |
(二) 家长提供外部保障,积极配合全校 |
(三) 学校提供制度保障,落实分层作业 |
1. 统筹规划作业,规范管理制度 |
2. 革新评价理念,改革考试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10)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Aid-sheet分析及实证研究 ——以安徽省某初中政治科目考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应试教育的现状及弊端 |
二、减负”成为中小学的当务之急 |
三、初中政治课程的培养目标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关于Aid-sheet的研究 |
二、国内关于Aid-sheet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翻转课堂 |
二、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Aid-sheet考试 |
三、半开卷考试 |
四、Aid-sheet考试和半开卷考试的对比分析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三、学习金字塔理论 |
第三章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Aid-sheet政治科目考试设计 |
第一节 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工具 |
第三节 研究前期分析 |
一、政治科目考试现存的问题 |
二、政治科目教材分析 |
三、政治科目考试命题原则 |
四、本实验考试范围及重点 |
五、中考政治试卷题目类型分析 |
第四节 政治科目考试题目设计及试卷信效度分析 |
第四章 Aid-sheet考试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实验前期准备 |
第二节 确定实验被试 |
一、前测 |
二、确定研究对象 |
第三节 实验实施 |
一、A、B两班进行分组 |
二、命题老师确定政治科目考试内容,布置考试大纲 |
三、正式实验 |
四、数据处理 |
第四节 非正式访谈 |
第五节 实验数据分析 |
一、三组被试的政治科目成绩总体特征 |
二、成绩维度的数据分析 |
三、知识保留维度的数据分析 |
四、依赖程度维度的数据分析 |
五、Aid-sheet的准备形式维度分析 |
六、非正式访谈结果分析 |
第六节 实验结果及评价 |
一、实验创新点 |
二、实验结果及评价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九年级秋季学期政治第一次月考试卷 |
致谢 |
四、略谈如何实现基础教育的“减负”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 [1]部编初中历史教科书“课后活动”教学实践研究 ——以《中国历史》八年级为例[D]. 李文. 河南大学, 2020(02)
- [2]小学数学教材习题二次开发的实验研究[D]. 周曼钰.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运动负荷价值阈视角下上海市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研究[D]. 徐浩.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4]西藏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拉萨市中小学为例[D]. 贾利乐. 西藏大学, 2020(07)
- [5]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融合的实践研究[D]. 杨大钧. 信阳师范学院, 2020(07)
- [6]义务教育“减负增效”专项行动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 史孝英. 西南大学, 2020(01)
- [7]全科设考 全员参考 组合录取——高考科目设置改革新思路[J]. 马健生,陈元龙.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8]论“创造的教育”[D]. 赵振红.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9]小学生课外作业的分层设计研究 ——以武汉市H小学为例[D]. 李婷婷.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10]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Aid-sheet分析及实证研究 ——以安徽省某初中政治科目考试为例[D]. 胡筱骐. 天津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