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1年外贸形势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李海楠[1](2022)在《新格局加速形成 2022中国外贸稳健前行》文中认为“外贸进出口实现较快增长,规模再创新高、质量稳步提升”这是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对2021年中国外贸进出口表现的高度概括。其中,2021年中国外贸用“再创历史高的年内连跨5万亿美元、6万亿美元的进出口规模”“对主要贸易伙伴贸易进出口逆势稳增”等一?
周勍[2](2020)在《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的影响效应研究 ——基于国内视角》文中研究指明2013年来,中国的跨境电商快速发展,成为中国外贸发展重要的推动力。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9年,通过中国海关验放的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规模已达186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达到38.3%,连续5年年均增幅超过30%,远超过同期一般贸易的增长速度。跨境电商不仅降低了国际贸易的门槛,为广大中小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机会,更大大提升了国际贸易的效率。为鼓励跨境电商发展,中国政府自2012年起,相继出台了大量支持和监管政策。除了国务院出台的宏观指导政策外,国务院各部门在税收、通关监管、商品检验检疫、收付汇、营造发展环境等方面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切实推动了传统外贸和生产企业向互联网化转型,有效帮助了中小微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但是中国跨境电商政策体系是否完善?对跨境电商的发展有什么作用和影响?是否有利于跨境电商持续健康发展?事实上,2013年来中国跨境电商经历了高速发展,但也受政策影响遭遇了急刹车。另外,在杭州等地设立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点后,跨境电商的试点范围已经遍布全国。这些试点运行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试点政策在跨境电商整体运行体系中作用如何?这一系列问题一直没有被系统地研究。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对中国跨境电商政策体系的建立、现状和运行机制进行系统、深入地比较分析,总结政策体系的作用和影响,进而为不断完善中国的跨境电商政策体系,服务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参考建议。本文共分成七部分。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引言、研究方法和文献综述。本章主要介绍了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框架、文献综述及研究方法。其中,研究方法上,主要采取的是文献研究法、归纳法、实地调研法、问卷调查法和实证研究法等。在研究阶段上,又分为初步研究阶段和深入研究阶段两部分。文献综述分为关于政策评估工作的研究、关于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现状的总体研究、关于国外跨境电商发展现状的研究、关于跨境电商模式的研究、关于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环境开展的研究、关于改进国内跨境电商发展环境的研究,并对现有研究不足进行归纳总结。第二章是跨境电商政策相关概念和理论。阐述了跨境电商的基础概念、模式及特点,跨境电商的作用和影响,包括积极作用以及对传统贸易的影响,列举和分析了跨境电商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本章还重点介绍了跨境电商政策法规的范畴和各主要政策类型。最后,还列举了本研究相关的主要理论,包括普惠贸易理论、部分法经济学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和平台理论等。第三章是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环境初步分析。研究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和中国政府对跨境电商发展的基本导向和要求,重点分析了各级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的背景以及对跨境电商发展的影响,包括各类试点政策、税收政策、监管政策、外贸综合服务政策等。本章还对中国跨境电商政策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不足作了分析,并对国外跨境电商政策环境作了介绍,包括国外跨境电商体系基本情况和对中国跨境电商的具体影响等。第四章是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的影响机理和样本研究。重点研究了跨境电商政策的影响机理,包括传导机理和要素分析,以及样本分析的意义和方法。本章还以国务院、国务院部门和地方综合试验区三个维度,分别选取2013年-2019年16份国务院文件、2009年-2019年45份部门文件和2010年-2019年21份杭州市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相关文件为样本进行研究,分析评估跨境电商政策与行业发展“内容-功能”的匹配度分析,进而研究总结出现行政策体系的运行规律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第五章是中国跨境电商政策对企业创新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本章基于面向302家跨境电商企业开展的“跨境电商政策与企业创新发展问卷调查”,通过搜集企业对4大类22个问题的答卷信息,系统地了解跨境电商企业经营情况、政策诉求、模式创新与政策关系、政策制订和调整与对企业创新关系。本章还介绍了研究设计的目的和动因、问卷总体设计的原则和方案具体设计,以及问卷发放和回收等研究过程等。第六章是跨境电商试点对城市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本章设计了以耦合模型为核心的研究方法,基于此,对试点城市跨境电商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互动关系进行研究。本章以2016年-2019年中国海关统计数据作为面板数据,通过耦合度模型分析,研究13个城市跨境电商系统与城市经济系统的耦合互动关系。第七章是主要结论、政策建议与未来展望。对全文主要结论和观点进行总结,并针对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本文总结出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环境、中国跨境电商政策作用和影响、中国跨境电商政策对企业创新影响和中国跨境电商政策与区域经济耦合互动四方面结论,以及如何完善跨境电商政策体系、地方如何实现同跨境电商持续发展及政府如何促进跨境电商企业创新发展等三方面建议。同时,指出本研究的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并对下一步研究做出展望。本文共得出了四方面结论:首先,关于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环境的结论。一是中国跨境电商政策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二是中国跨境电商政策对行业发展确实起到规范和促进效果。三是中国各地、各级政府在跨境电商政策体系上有协同,仍存在一定问题。四是部分跨境电商政策作用不明显、不清晰,需进一步完善。其次,关于中国跨境电商政策作用和影响机理的结论。一是中国各级政府出台的跨境电商政策在传导机制上,保持的较为顺畅。二是试点政策存在缺乏长期规划的问题,容易造成区域间发展不均衡。三是部门政策过于聚焦,缺少平衡性。四是试点的直接优惠政策对企业更具有吸引力,对行业发展是否有利仍有待评估。五是各部门对于跨境电商定位和理解还不统一,应提高科学化和理论化认识。再次,关于中国跨境电商政策对企业创新影响的结论。一是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对政策更为关注。二是政府的监管政策和试点政策与企业创新发展的关联度更高。三是企业创新目标和创新方式都与政策呈显着相关,特别是试点政策对企业创新方式和创新目标以及路径形成效用的正向影响最为显着。四是企业对政策调整的期望值较高,希望政府根据行业和形势变化定期调整政策。最后,关于中国跨境电商政策与区域经济耦合互动的结论。一是试点城市跨境电商与经济系统的耦合互动分化不明显,各试点城市跨境电商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协同性大致相当;但在跨境电商与经济系统的协调互动方面表现差异较大,即跨境电商与地方经济内在关联方面有很大差异。二是试点城市“跨境电商与经济”系统耦合协调程度不稳定,即各城市在研究年份这种内在联系水平波动较大,试点城市跨境电商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关系不理想。本文的建议有三方面:关于完善跨境电商政策体系的建议,一是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赋予跨境电商特有的政策功能,二是加强部门协同,共同解决产业发展问题,三是加强国际交流,借鉴国外政策经验。关于地方跨境电商持续发展的建议,一要因地制宜地发展跨境电商,二要正确处理政策优惠与发展的关系,三要提高和增强政策试点的效果。关于政府促进企业创新发展的建议,一是政府要有针对性地做好政策规划,二是提高企业政策制订的参与感,三是定期调整政策,更好实现政策目标,四是企业要增进与政府的互动协同,及时向政府部门反馈对政策的需求,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本文最重要的贡献在于本文可能是首次对中国跨境电商政策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地研究,指出了跨境电商政策的结构、传导机制,对企业和地方经济的影响,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地梳理,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工作建议。本文提出,关于中国跨境电商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政府、学界和企业对跨境电商的边界和基本定义缺乏统一认识,导致各方预期的政策目标存在错位。此外,可能首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如何完善跨境电商统计的工作建议。
曾艾辰[3](2020)在《全球价值链重构背景下苏州外贸转型升级路径研究》文中指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面临增长动能和发展方式的深刻变化,发达国家构建高标准双边和区域贸易协定的同时也加速了全球价值链的分解,这对参与全球分工的各国产生了深远影响。苏州作为外贸明星城市,其经济高质量发展更是与国际贸易环境紧密相关,全球价值链的重构给苏州外贸转型升级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全球价值链重构的背景下,研究苏州如何加快外贸转型升级,对其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推动外贸转型升级,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外贸强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相关概念与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论文进行了外贸转型升级内涵的界定与全球价值链重构影响外贸发展的内在机制分析,并提出外贸转型升级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论文进一步讨论了外贸转型升级的普适性路径,为苏州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基于提出的外贸转型升级理论框架,论文首先对苏州外贸转型升级进行现实基础分析,包括外贸发展历程、外贸转型升级特点及外贸产业空间分布特征。其次,基于全球价值链重构对苏州外贸产生的影响效应分析,构建了外贸转型升级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从横向与纵向比较两个方面评价了苏州外贸转型升级水平。结合评价结果,论文深入探讨了全球价值链重构下苏州外贸转型升级存在的内在制约因素,并将其总结为传统要素优势趋于弱化、创新要素竞争能力不足、结构失衡问题突出和全球需求变化带来挑战等四个方面。最后,论文结合提出的外贸转型升级普适性路径框架,针对存在的制约因素从推进制度创新,加快低端产业转型,迈向中高端价值链,推动外贸市场多元化以及开发区空间优化五方面提出升级路径。
刘淑芳,杨虎涛[4](2020)在《新中国70年的系统回顾与展望——中国政治经济学界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通过70年的发展,中国向世界展示了惊人的增长奇迹,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国内生产总值1952—2018年增长174倍,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和第二大经济体。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近14亿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形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1)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对世界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陈亚州[5](2020)在《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在上海合作组织实现首次扩员后提出的旨在推动组织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理念,对于上海合作组织行稳致远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指引意义。与此同时,上海合作组织承载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周边命运共同体和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多重使命,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平稳构建对于上海合作组织、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全球治理体系等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将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概念纳入国际共同体的视阈中,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可视为在组织成员国间主要由价值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情感共同体构成的四位一体的复合型地区共同体。据此,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共同体就是要推动成员国在共同价值、共同安全、共同利益和共同情感的基础上,将上海合作组织打造成为团结互信的典范、安危共担的典范、互利共赢的典范和包容互鉴的典范。通过对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资源、现有基础、主要挑战和基本路径方面等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可以发现,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丰富和深刻的思想资源,该理念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与政治思想、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同时其吸收了中国参与和创建国际组织基本实践历程的有益经验。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成员国在共同价值、共同安全、共同利益和共同情感方面,已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奠定了一定的现实基础。不过,在以上四个维度,构建上海合作组织仍然面临一系列挑战。鉴于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一项复杂艰巨的长期任务,各成员国需要在分别拟定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价值路径、安全路径、利益路径和情感路径的基础上,形成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整合性路径。
谢斌[6](2019)在《韩国的对华政策研究2008-2018》文中指出韩国的对华政策在其外交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自2008年以来中韩关系在整个韩国对外关系中的份量越来越重。然而,近十年间中韩关系却发生了数次明显的波动。这说明,两国间尽管存在大量的共同利益,从而推进两国关系的持续发展,但显然也存在着冲突性的利益,并时而因此导致双边关系受到冲击。面对着当前全球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思潮的泛起,维护好中韩关系对于维持地区稳定、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两国的持续发展与持久繁荣,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回顾过去十年间韩国的对华政策,分析其出台政策的内外背景,明确其政策目标和可利用的资源,并在回顾其对华政策演变历程的基础上,深入分析韩国对华决策过程中的各种倾向及影响要素,明确理解韩国政府对华政策继承和调整,探寻其中规律性的内涵,明确其政策选择的方向和面临的问题,对于判断韩国对华政策走向,以及实现中韩双方的政策良性互动,具有重要意义。从韩国对华政策的背景来看,历史上的朝贡体制形成了两国间“事大字小”的双向义务关系。但到了近代,原本中性的事大主义一词却被演绎成了极具贬义色彩的观念,甚至被称为朝鲜王朝衰落的重要原因,并导致了韩国对华“反事大主义”思潮的出现。随着二战结束后的美苏分治、冷战爆发及随之而来的朝鲜战争,韩国对华“反事大主义”日益根深蒂固,但却形成了新的对美“事大主义”。而韩国国内的政治力量也从近代之后逐步形成、分立为保守阵营和进步阵营。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现代意义上的保守政党和进步政党逐渐成为韩国的两大政治势力,并实现了数次政权交替。两大阵营在对华政策上有着明显的偏好差别,保守阵营对华存在着明显的猜忌和不信任,对外政策更加倚重美韩同盟;进步阵营更加强调民族和国家的自主,主张在大国之间维持均衡,但也对韩国对华经济依赖、中国对朝鲜的影响力等问题耿耿于怀。但韩国对华经济依赖的持续加强是个不争的事实,它和中美两国竞争态势凸显、朝鲜半岛对峙格局持续,一并构成了韩国对华政策的外部环境。经过十多年的磨合,到2008年李明博政府执政时,韩国对华政策的目标已经大致清晰。首先,韩国的对华政策意在维持一个相对平衡的地区格局,即在中美两大强国竞合进程中,分别借力来维持对另一方的均衡,尤其是以美韩同盟来“远交近攻”,预防中国崛起带来的不确定性。其次,在朝鲜半岛事务中积极争取中国的支持,以缓和地区局势、推动朝鲜核问题的解决以及促进国家统一进程,同时也提防中国日益扩大的影响力,防止中国再次“主宰”朝鲜半岛的命运。最后,积极推进对华经济合作,以维持国家的持续发展与繁荣,但又有意识地去警惕对中国在经济上的过度依赖。韩国实现对华政策三大目标的基础在于其可借助的和自身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主要包括外部的美韩同盟、自身的经济实力和文化外交带来的亲和力。美韩同盟使得韩国可以借助美国的力量和中美竞争的态势,形成对华政策的“背书”空间;经济实力则是韩国开展对华经济合作的基础,也是其自身对华政策的最有力支持;而具有较大亲和力和传播性的“韩流”文化则对韩国落实对华政策、发展中韩关系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从2008-2018年韩国三届政府对华政策的演变历程可以看出,推进对华经济合作始终是韩国对华政策的主轴,努力提升中韩相互信赖水平也是韩国对华政策的重要努力方向。无论是保守阵营执政,还是进步阵营执政,经济合作的主轴都是一以贯之的。但是,从李明博政府时期的“天安舰事件”到朴槿惠政府时期的“萨德”问题,从这两次严重影响中韩关系的事件可以发现,韩国的对华政策受到朝鲜核问题以及美韩同盟的显着影响。而且,这两个因素都是长期存在而韩国又无法摆脱的。即便是主张“自主国防”的文在寅政府,也无力改变部署“萨德”的决定,对美韩同盟的仰仗也只是程度上的变化,而难以实现安全结构的转变。不过,文在寅政府奉行对朝缓和政策,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中韩关系受到朝鲜核问题影响的风险。另外,从政策的演变过程还可以发现,韩国对华政策始终有着制衡和提防的一面,但随着中国实力的持续增长,韩国在中美之间回旋的空间正在缩小,其对华制衡的企图也日益受到考验。通过对韩国对华政策的评估可以发现,首先,在韩国对华政策的决策过程中,以总统为首的行政部门对外交决策起到了最主要的作用。这也是由韩国三权分立体制中总统权最为庞大的特征所决定的,但韩国国会也可以通过政党的竞争、法案的审批等途径,对外交决策起到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当总统出身的政党在国会处于少数地位时,反对党往往能够对政府的外交政策施加更大的影响。韩国军方虽然恪守中立,但一直是传统的保守大本营,也可以通过军人出身的政府高官、军属群体、退役军人组成的市民团体等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从而影响外交决策。其次,在韩国对华政策的实施效果上,经济政策是最为成功的,对华贸易是韩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中国为其提供了庞大的市场、便利的投资场所以及诸多的就业机会。但是,韩国的对华政策始终没有突破安全问题的瓶颈,其在安全问题上高度依赖美国的情况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导致韩国在中美之间的平衡始终面临着一定程度的风险。这也意味着,在借力中国推进朝鲜半岛事务这一问题上,中韩两国不会完全协调,其效果也是损益参半。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效果,其根源在于韩国面临着在中美夹缝中回旋空间缩小、对华借力与防范的矛盾无法解决、以及面对中国崛起时“搭车”与“避险”心态并存等现实困境。展望未来韩国的对华政策,美韩同盟将继续限制韩国对华政策的内容,决定了中韩关系很难在政治、安全领域达到与经济合作对等的水平;朝韩关系的特殊性和中国对朝鲜的重要意义,则决定了韩国对华政策受到朝鲜(核)问题影响将会是长期的;而政党政治、选举需求、总统个性等国内政治因素以及对华经济依赖的外部经济因素也对韩国的对华政策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韩国对华政策在地区事务上依旧是借力与防范的继续,经济事务上虽然会面临着竞争性增强的问题,但合作的方面依旧大于竞争的方面。在安全问题上,韩国的对华政策将难以突破美韩同盟的结构性限制,安全合作的空间有限。韩国的对华政策也给中国制定对韩政策提供了启示,即中国应当意识到两国关系中的冲突性利益,以更务实的姿态推动合作领域的持续深化和渐进式拓展;更加重视对韩国国内政治的关注,明确韩国不同群体的对华利益诉求,有针对性地扩大交流、合作,塑造更友好的对华政策氛围;以更加多样式的政策内容和更精细化的政策操作,拓展中韩两国的共同利益,开辟两国合作的更多领域,夯实两国关系长远发展的基础。
靳亚静[7](2019)在《J外贸综合服务公司营销战略优化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J公司的营销战略为着眼点,通过描述J公司现行的营销战略,结合目前的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外贸经济发展现状,对比主要竞争对手,分析其优势和劣势。通过对J公司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分析,获取J公司所面临的机会与威胁,以及企业自身的优势与劣势,运用营销战略工具STP进行分析,总结出J公司合理的营销战略和保障措施,优化J公司原有的营销战略,帮助J公司看清未来几年发展形势,认清自己和市场,确定好企业的发展目标,帮助企业发展获得成功。J公司现有的营销战略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的指导,目标市场定位不准确,战略目标不切实际,执行过程中急功近利,存在巨大风险。J公司应该准确把握自身处于行业发展周期前端但创立时间较短,经验不足,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欠缺的实际情况,把目标市场定位在龙头企业难以快速占领的长江以北地区,把目标客户群体定位在北方的中小微外贸企业和个体外贸经营者,在营销策略上以避强战略为主,但不能放弃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创造自己特有的竞争优势。对于J公司原有的3至5年内服务十万家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战略目标调整为更加实际的循序渐进的模式,先稳定北方市场,再突破竞争对手的垄断格局,进而成为行业中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吕亚楠[8](2019)在《外贸开放度对中国加工贸易增值率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自我的不断探索与优化调整中取得了不俗的成果。其中,对外贸易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规模在持续扩大之际,对外贸易方式结构也有所优化,主要表现在一般贸易作为主体贸易方式的稳步良好发展。但与此同时,作为第二大贸易方式,加工贸易的总额约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30%,由于其在20世纪90年代的迅速发展,遗留了许多问题目前尚未得到解决,增值率趋于下降,转型升级之路走的并不顺利。另一方面,国际贸易环境日显严峻,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变得越发重要。在此背景下,中国的外贸开放度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这与对外贸易方式结构、尤其是加工贸易的发展变化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关联。然而目前学界少有学者就外贸开放度对加工贸易增值率的影响进行研究。在当前的国内外背景下,结合中国各地区自身特点研究对外贸易开放度对加工贸易增值率的影响,对于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相关政策、进一步优化对外贸易方式结构、促进中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虽然中国的加工贸易附加值相对较低,但其作为以低成本嵌入垂直化国际分工体系的贸易方式,曾对扩大对外贸易规模、加快融入全球化、推动工业化、创造就业机会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格局下,应当正视加工贸易,将其摆在合适正确的位置,助推加工贸易早日完成转型升级,以继续发挥积极的正面带动作用。从2004年(1)起,加工贸易正式进入了结构调整阶段,加工贸易增值率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反而呈现下降趋势,在此期间,外贸开放度也出现了同样的变化,二者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联呢?由于中国地区发展差异性较大,外贸开放度对加工贸易的影响是否呈现出区域化特征呢?如果有,反映在加工贸易的结构调整期与转型升级期,是否有所不同?带着上述疑问,本文选取2004-2017年内地30个省份(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采取一步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外贸开放度在整体上对提高加工贸易增值率有着重要的影响。进一步地深入到区域层面,本文发现外贸开放度对东部地区加工贸易增值率的影响不明显甚至存在负面倾向,而中西部地区的结果与整体一致,此影响呈积极的正向性且较为显着。此外,相较于结构调整期,外贸开放度对加工贸易增值率的影响程度有所下降。同时,综合其他控制变量来看,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在协调产业结构优化、研发能力进步与加工贸易共同发展方面,还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间。
邢学杰[9](2019)在《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稳健发展的路径研究》文中指出该文基于中国经济发展数据对中国对外贸易增速下滑的原因深度分析。发现影响中国对外贸易增速下滑的原因既有全球经济的增速乏力,全球经济贸易增长的动力不足,市场需求低迷;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缓慢;国际上地缘政治热点不断,非经济影响因素不断上升;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进一步抬头等国际环境因素;又有国内经济增长步入新常态,产品竞争力优势不高,外贸企业融资困难,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境内的部分外向型企业的转移等国内经济环境因素。针对上述原因提出政府积极拓展国家之间的贸易协议的磋商和制定,积极充分利用多边贸易组织规则和双边协议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加大对外贸易政策和措施的落实;加快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依托一路一带国家战略加强沿线国家合作等提高中国对外贸易增速的措施,对中国对外贸易的稳健发展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何书玲[10](2018)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与中亚外贸结构及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将新疆打造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为新疆全面发展提供了契机。中亚作为新疆重要的邻国,双方贸易合作成为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要实现新疆与中亚对外贸易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既要注重“量”的增长,更要注重“质”的提升。近年来,新疆与中亚对外贸易总额快速增长,但贸易结构调整稍显滞后。鉴于此,本研究基于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技术差距论、产业内贸易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国家竞争优势论等对外贸易理论,借鉴国内外对外贸易结构的研究成果,结合新疆特有的区情,从贸易商品结构、贸易市场结构、贸易方式结构、贸易模式结构4个方面,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新疆与中亚外贸结构的影响机制并探讨了其优化问题,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从出口商品类型来看,新疆对中亚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已得到明显改善,但新疆内部各地州(市)存在出口商品相似性大、无明确产业分工等问题。产业结构、经济发展、外贸政策等是影响新疆与中亚外贸商品结构的主要因素。新疆与中亚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优化要从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推进科学技术进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方面入手。(2)新疆和中亚均存在贸易对象高度集中的特征,新疆集中在中亚,中亚主要集中在中国(新疆)。近年来新疆外贸市场逐渐多元化,而中亚外贸市场无分散化趋势;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对新疆与中亚的内部市场结构有较大影响。针对新疆外贸市场高集中度的特征,认为新疆首先要巩固强化传统中亚市场份额,其次谋求新市场的开拓,最后可通过建设自由贸易区强化中亚市场份额。(3)新疆与中亚贸易方式结构的主要特征是:边境小额贸易占主体;一般贸易进出口规模逐年扩大且所占比重大幅提升;加工贸易占比偏低且呈下降趋势。这主要是受双方地缘优势、进出口产品互补性、参与主体日益多元化和政策优惠等因素的影响。优化新疆与中亚外贸方式结构可以通过做强边境小额贸易、提高一般贸易比重、大力扶持加工贸易来实现。(4)产业间贸易是新疆与中亚主要的贸易模式。新疆与中亚产业内贸易多以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但产业内贸易的贸易额占比较低,产业间贸易多以资本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贸易整体表现出互补性。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新疆与中亚产业内贸易可以通过强化专业合作,发展规模经济,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等方式来提升。
二、2001年外贸形势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1年外贸形势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新格局加速形成 2022中国外贸稳健前行(论文提纲范文)
既有政策助力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 |
化挑战为动力助外贸新格局加速形成 |
紧扣三大支撑利好外贸稳健常态回归 |
(2)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的影响效应研究 ——基于国内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研究方法和文献综述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1.3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 |
1.3 论文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方法特殊性 |
1.4.2 主要研究形式 |
1.4.3 初步研究阶段开展的研究工作 |
1.4.4 深入研究阶段开展的研究工作 |
1.5 文献综述 |
1.5.1 关于政策评估的研究 |
1.5.2 关于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现状的总体研究 |
1.5.3 关于国外跨境电商发展现状的研究 |
1.5.4 关于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环境的研究 |
1.5.5 关于跨境电商模式的研究 |
1.5.6 关于改进国内跨境电商发展效率的研究 |
1.5.7 关于现有文献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跨境电商政策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跨境电商定义 |
2.1.2 跨境电商模式研究 |
2.1.3 “货物与个人物品”——两类平行监管模式 |
2.1.4 关于B2B与B2C的差异 |
2.1.5 B2B和B2C模式三个维度比较 |
2.2 跨境电商的作用和影响研究 |
2.2.1 跨境电商的积极作用 |
2.2.2 对传统贸易的影响 |
2.3 跨境电商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 |
2.3.1 行业环境问题研究 |
2.3.2 跨境电商物流问题研究 |
2.4 跨境电商政策法规 |
2.4.1 税收政策 |
2.4.2 海关监管政策 |
2.4.3 国家试点政策 |
2.4.4 其他政策 |
2.4.5 电子商务法 |
2.5 相关理论 |
2.5.1 普惠贸易理论 |
2.5.2 平台理论 |
2.5.3 法经济学理论 |
2.5.4 长尾效应理论 |
2.5.5 竞争优势理论 |
2.5.6 营销理论 |
第3章 中国跨境电商政策体系的初步分析 |
3.1 《电子商务法》 |
3.1.1 中国的电子商务法律环境演变 |
3.1.2 《电子商务法》对跨境电商的积极影响 |
3.1.3 中国跨境电商法律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3.2 关于国家对跨境电商总体政策的研究 |
3.2.1 国务院的总体要求 |
3.2.2 国家级政策 |
3.3 关于具体政策法规的研究 |
3.3.1 进口税收政策 |
3.3.2 出口税收政策 |
3.3.3 监管政策 |
3.3.4 外贸综合服务政策 |
3.3.5 各级试点政策 |
3.3.6 资金支持政策 |
3.3.7 其他政策 |
3.4 关于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环境存在缺失问题的研究 |
3.4.1 关于统计问题的研究 |
3.4.2 关于各地各部门协同和监管标准不统一问题的研究 |
3.4.3 关于企业税收征管问题的研究 |
3.5 关于国外跨境电商政策环境研究 |
3.5.1 关于国际规则研究 |
3.5.2 关于欧美监管体系的研究 |
3.5.3 关于各国规则制度的研究 |
3.5.4 关于国际环境影响 |
3.6 本章结论 |
第4章 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的影响机理和样本研究 |
4.1 跨境电商政策的影响机理 |
4.1.1 跨境电商政策的传导机理 |
4.1.2 影响机理的要素分析 |
4.2 样本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
4.2.1 开展政策样本研究的意义 |
4.2.2 开展政策样本研究的目标 |
4.2.3 研究方法:范围选取和方法设计 |
4.3 跨境电商政策影响的样本分析 |
4.3.1 政策样本分析 |
4.3.2 关于政策“内容-功能”研究 |
4.4 本章结论 |
第5章 跨境电商政策对企业创新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
5.1 研究设计 |
5.1.1 关于问卷调查的动因和目的 |
5.1.2 调查问卷的总体设计 |
5.1.3 调查问卷的设计过程 |
5.1.4 调查问卷的具体内容 |
5.2 问卷研究过程 |
5.2.1 问卷的发放和搜集 |
5.2.2 问卷的处理 |
5.3 问卷研究分析和结果 |
5.3.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
5.3.2 被调查跨境电商企业的政策诉求 |
5.3.3 企业创新模式的跨境电商政策选择 |
5.3.4 跨境电商政策制定和调整与企业创新的关系 |
5.4 结论与建议 |
5.4.1 结论 |
5.4.2 建议 |
5.5 研究的不足 |
第6章 跨境电商试点对城市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 |
6.1 实证研究对象的选取和说明 |
6.1.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6.1.2 面板数据的选取 |
6.2 关于设立综合试验区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的现有研究 |
6.3 关于综合试验区发展现状研究 |
6.3.1 试点城市跨境电商交易规模情况 |
6.3.2 试点城市跨境电商B2B和B2C模式发展情况 |
6.3.3 试点城市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发展情况研究 |
6.4 试点城市跨境电商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互动的模型设计 |
6.4.1 基本理论 |
6.4.2 研究框架设计 |
6.4.3 试点城市跨境电商与经济系统的耦合模型 |
6.4.4 试点城市跨境电商与经济系统的协调模型 |
6.5 试点城市跨境电商与区域经济耦合互动实证分析 |
6.5.1 系统序参量指标体系的构建 |
6.5.2 试点城市层面耦合协调结果分析 |
6.6 结论与建议 |
6.6.1 结论 |
6.6.2 建议 |
6.7 研究的不足 |
第7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未来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关于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环境的结论 |
7.1.2 关于中国跨境电商政策作用和影响机理的结论 |
7.1.3 关于中国跨境电商政策对企业创新影响的结论 |
7.1.4 关于中国跨境电商政策与区域经济耦合互动的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关于完善跨境电商政策体系的建议 |
7.2.2 关于地方跨境电商持续发展的建议 |
7.2.3 关于政府促进企业创新发展的建议 |
7.3 不足与展望 |
7.3.1 创新点 |
7.3.2 不足 |
7.3.3 未来研究展望 |
附录A 国务院及相关部门部分重点跨境电商政策 |
附录B 支持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政策 |
附录C 跨境电商政策与企业创新发展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全球价值链重构背景下苏州外贸转型升级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价值链重构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显着特征 |
1.1.2 苏州外贸进入转型发展新阶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技术路线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价值链、全球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重构 |
2.1.2 外贸转型升级内涵与重点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相关研究 |
2.2.2 国内相关研究 |
2.2.3 总结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全球价值链理论 |
2.3.2 要素禀赋理论 |
2.3.3 比较优势理论 |
2.3.4 产业内贸易理论 |
2.3.5 规模经济理论 |
第三章 全球价值链重构与外贸转型升级关系研究 |
3.1 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内在动因与特征 |
3.1.1 重构动因 |
3.1.2 重构特征 |
3.2 全球价值链重构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影响 |
3.2.1 外贸受“两头挤压”格局凸显 |
3.2.2 企业开始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
3.2.3 加速向国内外进行产业转移 |
3.2.4 参与制定全球经济新规则 |
3.3 全球价值链重构下外贸转型升级的方向 |
3.3.1 加强比较优势基础,防止被挤出全球价值链 |
3.3.2 培育高级生产要素,向价值链高附加值两端跃迁 |
3.3.3 打造链主地位企业,积极构建自主价值链 |
3.3.4 参与经济规则制定,实现全球话语权的提升 |
第四章 苏州外贸转型升级的现实基础 |
4.1 苏州发展概况 |
4.1.1 区位分析 |
4.1.2 经济概况 |
4.2 苏州外贸发展阶段 |
4.2.1 起步探索阶段(1985-1990年) |
4.2.2 快速发展阶段(1991-2000年) |
4.2.3 全面深化阶段(2001-2008年) |
4.2.4 转型升级阶段(2009年-至今) |
4.3 苏州外贸转型升级以来的特点 |
4.3.1 外贸增速降低,稳增长压力凸显 |
4.3.2 贸易结构失衡,外贸“大而不强” |
4.3.3 美欧市场萎缩,新兴市场稳增长 |
4.3.4 空间分布集聚,以开发区为载体 |
第五章 全球价值链重构背景下苏州外贸转型升级水平 |
5.1 全球价值链重构对苏州外贸转型升级影响 |
5.1.1 正向影响 |
5.1.2 负向影响 |
5.2 苏州外贸转型升级水平分析 |
5.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2 评价方法与过程 |
5.2.3 评价结果分析 |
5.3 全球价值链重构下苏州外贸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分析 |
5.3.1 传统要素优势趋于弱化 |
5.3.2 创新要素竞争能力不足 |
5.3.3 外贸结构失衡问题突出 |
5.3.4 全球需求结构发生变化 |
第六章 苏州外贸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
6.1 外贸转型升级方向 |
6.1.1 以创新为根本驱动力 |
6.1.2 提升资源整合能力 |
6.1.3 扩大制造业比较优势 |
6.1.4 形成多元开放领域 |
6.2 推进制度创新,增创外贸升级新优势 |
6.2.1 借力自贸区制度创新 |
6.2.2 推动平台载体建设 |
6.2.3 加快人才制度改革 |
6.3 维持规模优势,加快低端产业转型 |
6.3.1 培育企业创新能力 |
6.3.2 保持支柱优势地位 |
6.3.3 加快产业集群发展 |
6.4 融入全球创新链,迈向中高端价值链 |
6.4.1 集聚创新要素 |
6.4.2 优化贸易结构 |
6.4.3 发展服务贸易 |
6.4.4 合理利用外资 |
6.4.5 优化基础设施 |
6.5 推动贸易伙伴多元化,优化外贸市场结构 |
6.5.1 积极参与多边自贸区建设 |
6.5.2 深度拓展“一带一路”市场 |
6.5.3 鼓励企业参与国际性竞争 |
6.6 开发区联动发展,优化外贸产业空间布局 |
6.6.1 确立区域开发区整体发展新理念 |
6.6.2 跨开发区合作与自贸区联动发展 |
6.6.3 各开发区整体外贸产业布局优化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新中国70年的系统回顾与展望——中国政治经济学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 |
(一)新中国70年来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 |
(二)新中国70年来的经济发展逻辑 |
(三)新中国70年来的工农业发展 |
1.新中国70年来产业结构的变迁 |
2.新中国70年来的工业化道路 |
(1)工业化进程的时段划分 |
(2)工业化进程的总结与展望 |
3.新中国70年来农业农村的发展 |
(四)新中国70年来的金融发展 |
(五)新中国70年来的城镇化发展 |
(六)新中国70年来的扶贫道路 |
(七)新中国70年来对外开放的历程 |
二、新中国70年来的制度变革 |
(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形成历程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
(三)新中国70年来财税与社会保障的制度变迁 |
1.新中国70年来财政体制的演变 |
2.新中国70年来税收体制的发展 |
3.新中国70年来社会主义保障制度的建立、发展与完善 |
(四)新中国70年来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发展与变化 |
三、新中国70年来发展的特征研究 |
(一)中国模式与中国道路 |
(二)新中国70年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道路 |
四、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经济理论探索 |
(一)70年来的中国实践是中国经济学发展的源泉和基石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5)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上海合作组织研究现状 |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基本概念的界定和辨析 |
第一节 不同学科视阈中的共同体概念 |
(一)政治学视阈中的共同体 |
(二)社会学视阈中的共同体 |
(三)国际关系学视阈中的共同体 |
(四)共同体概念研究的特征和不足 |
第二节 共同体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共同体 |
(二)国际共同体 |
(三)命运共同体 |
第三节 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界定 |
(一)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
(二)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
第四节 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和其它命运共同体的异同 |
(一)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异同 |
(二)与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异同 |
(三)与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异同 |
第二章 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资源 |
第一节 中国国际组织外交的经验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
(一)中国参与和创建国际组织的基本历程 |
(二)中国参与和创建国际组织的主要目标 |
(三)中国国际组织外交可资借鉴的主要经验 |
第二节 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
(一)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主要内容 |
(二)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三)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指导意义 |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和政治思想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
(一)“天下”观念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
(二)“和合”文化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
(三)“义利统一”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
第三章 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现有基础 |
第一节 构建上合组织价值共同体的基础 |
(一)上合组织共同价值的生成过程 |
(二)上合组织共同价值的主要内容 |
(三)上合组织共同价值的认同程度 |
第二节 构建上合组织安全共同体的基础 |
(一)上合组织安全合作的演变过程 |
(二)上合组织安全合作的主要内容 |
(三)构建上合组织安全共同体的基础 |
第三节 构建上合组织利益共同体的基础 |
(一)成员国共同利益的发展演变过程 |
(二)成员国共同利益存在的主要领域 |
(三)构建上合组织利益共同体的基础 |
第四节 构建上合组织情感共同体的基础 |
(一)成员国的承认需求及其基础 |
(二)成员国的信任需求及其基础 |
第四章 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主要挑战 |
第一节 构建上合组织价值共同体面临的挑战 |
(一)共同价值话语体系缺失 |
(二)共同价值认同程度偏低 |
(三)共同价值外部挑战增多 |
第二节 构建上合组织安全共同体面临的挑战 |
(一)成员国安全威胁认知存在差异 |
(二)成员国安全利益诉求更趋多元 |
(三)成员国安全合作成效有待深化 |
第三节 构建上合组织利益共同体面临的挑战 |
(一)成员国共同利益的实现成效不彰 |
(二)成员国双边与多边合作有待协调 |
(三)成员国利益诉求呈现多元化趋势 |
第四节 构建上合组织情感共同体面临的挑战 |
(一)成员国之间民心相通有待加强 |
(二)成员国之间不信任感仍未缓解 |
第五章 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基本路径 |
第一节 构建上合组织价值共同体的基本路径 |
(一)打造上合组织共同价值的话语体系 |
(二)提高上合组织共同价值的内部认同 |
(三)抵御上合组织共同价值的外部冲击 |
第二节 构建上合组织安全共同体的基本路径 |
(一)塑造成员国共同威胁认知 |
(二)汇聚成员国共同安全利益 |
(三)提高成员国安全合作成效 |
第三节 构建上合组织利益共同体的基本路径 |
(一)提高成员国共同利益的实现成效 |
(二)促使合作方式从双边向多边转换 |
(三)扩大成员国共同利益的实现领域 |
第四节 构建上合组织情感共同体的基本路径 |
(一)多元化措施培育成员国共同情感 |
(二)满足成员国主要的共同情感需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韩国的对华政策研究2008-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选题的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框架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韩国对华政策的背景 |
第一节 韩国对华政策的“反事大主义”思维 |
一、韩国“事大主义”的历史传统 |
二、韩国“反事大主义”思维的产生 |
三、韩国“反事大主义”思维的原因 |
第二节 韩国保守-进步阵营的对华政策偏好 |
一、韩国政坛保守-进步阵营的分野 |
二、韩国保守阵营的对华政策偏好 |
三、韩国进步阵营的对华政策偏好 |
第三节 韩国对华政策的环境 |
一、中美关系竞争性因素的增加 |
二、朝鲜半岛对峙格局的持续 |
三、韩国经济对华依赖的加强 |
小结 |
第二章 韩国对华政策的目标与基础 |
第一节 韩国对华政策的目标 |
一、维持中美在东北亚的均衡格局 |
二、朝鲜半岛事务中的借重与防范 |
三、促进经济发展与提防过度依赖 |
第二节 韩国对华政策的基础 |
一、不断巩固的美韩同盟 |
二、较为发达的经济实力 |
三、积极宣传的文化亲和力 |
小结 |
第三章 韩国对华政策的演变历程 |
第一节 李明博政府的对华政策 |
一、经贸为主轴提升中韩关系 |
二、多方努力分散对华经济依赖 |
三、“天安舰事件”后的对华政策调整 |
第二节 朴槿惠政府的对华政策 |
一、提升对华外交地位 |
二、积极开展信任外交 |
三、“萨德”问题与对华外交转向 |
第三节 文在寅政府的对华政策 |
一、努力重建中韩互信 |
二、继续推进中美平衡 |
三、试图降低对华依赖 |
小结 |
第四章 韩国对华政策的评估 |
第一节 韩国对华政策的部门倾向 |
一、韩国行政部门的对华政策倾向 |
二、韩国国会的对华政策倾向 |
三、韩国军方的对华政策倾向 |
第二节 韩国对华政策的实施效果 |
一、在中美间平衡的得失 |
二、朝鲜半岛局势的损益 |
三、对华经济合作的收获 |
第三节 韩国对华政策的现实困境 |
一、中美竞争加剧导致回旋余地缩小 |
二、朝鲜事务中对华借力与防范的矛盾 |
三、对中国崛起“搭车”与“避险”的权衡 |
小结 |
第五章 韩国对华政策的展望 |
第一节 韩国对华政策的影响要素 |
一、美韩同盟的限制 |
二、朝韩关系的影响 |
三、国内政治的作用 |
四、经济依赖的效应 |
第二节 韩国对华政策的前景 |
一、地区事务上借力与防范的继续 |
二、经济事务上合作大于竞争 |
三、安全事务上难以突破瓶颈 |
第三节 韩国对华政策的启示 |
一、对韩政策定位需要更加现实化 |
二、对韩政策内容需要更加丰富化 |
三、对韩政策操作需要更加精细化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成果 |
后记 |
(7)J外贸综合服务公司营销战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主要内容及思路框架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市场营销战略理论 |
2.2 外贸综合服务平台 |
第3章 J公司现行营销战略分析 |
3.1 公司简介与公司发展现状 |
3.1.1 公司简介 |
3.1.2 公司发展现状 |
3.2 公司现行营销战略分析 |
3.3 公司现行营销战略简评 |
第4章 J公司营销环境分析 |
4.1 外部环境 |
4.1.1 宏观环境 |
4.1.2 产业环境 |
4.1.3 机遇与威胁总结 |
4.2 内部环境 |
4.2.1 内部战略条件 |
4.2.2 优势与劣势总结 |
4.3 SWOT矩阵分析 |
第5章 J公司营销战略优化 |
5.1 J公司营销战略分析 |
5.1.1 行业市场细分 |
5.1.2 目标市场选择 |
5.1.3 J公司的市场定位 |
5.2 J公司营销战略优化结论 |
第6章 营销战略实施与保障体系 |
6.1 具体实施策略 |
6.1.1 产品整合策略 |
6.1.2 渠道拓展策略 |
6.1.3 服务精益化策略 |
6.2 管理方面的保障 |
6.2.1 团队与文化建设 |
6.2.2 财务与制度建设 |
6.2.3 技术引进与发展创新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和不足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外贸开放度对中国加工贸易增值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外贸开放度 |
(二)加工贸易及转型升级 |
(三)对现有文献的评论 |
三、研究方法、思路及结构安排 |
(一)研究方法与思路 |
(二)本文的结构安排 |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外贸开放度 |
二、加工贸易增值率与转型升级 |
第二节 与外贸开放度相关的国际贸易理论 |
一、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
二、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的局限 |
第三节 与加工贸易起源相关的国际贸易理论 |
一、产业内贸易理论 |
二、新贸易理论 |
第四节 与加工贸易发展相关的国际贸易理论 |
一、全球价值链理论 |
二、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 |
第二章 外贸开放度与中国加工贸易的特征事实 |
第一节 外贸开放度的发展历程及影响因素 |
一、外贸开放度的发展历程 |
二、外贸开放度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中国加工贸易发展历程 |
一、中国加工贸易发展阶段的划分依据 |
二、中国加工贸易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与表现 |
第三节 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特点 |
一、加工贸易增长率在波动中有所下降 |
二、与一般贸易规模相比,差距在拉大 |
三、具体方式呈现一体两翼的态势,出料加工渐露头角 |
四、产业关联度较低,涉及产业领域需进阶 |
五、参与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私营企业日显活力 |
六、地区分布不均程度有所优化,但地区差异仍较明显 |
七、加工贸易增值率整体趋于下降,区域转移小有成效 |
第三章 模型、实证与结果分析 |
第一节 变量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
一、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
二、描述性统计 |
第二节 数据处理与模型构建 |
一、数据处理 |
二、方法选择与模型构建:一步系统GMM |
第三节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一、基准估计:外贸开放度对中国加工贸易增值率的影响 |
二、分阶段估计:结构调整期与转型升级期的对比 |
三、稳健性检验:外贸开放度的重新测度 |
四、扩展性分析:外贸开放度对一般贸易规模的影响 |
第四节 主要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分析 |
第四章 结论、对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成效初显,未来应进一步分区域进行 |
二、外贸开放度对加工贸易增值率的影响较大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一、东部地区 |
二、中部地区 |
三、西部地区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稳健发展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现状 |
1.1 对外贸易总体状况 |
1.2 对外贸易对GDP的贡献率 |
1.3 产品出口状况 |
1.3.1 机电产品 |
1.3.2 劳动密集型纺织产品 |
1.3.3 钢材 |
1.3.4 原油 |
2 中国对外贸易的增速下降的原因 |
2.1 国际环境 |
2.1.1 国际经济环境的增速乏力 |
2.1.2 国际上地缘政治热点不断, 非经济影响因素不断上升 |
2.1.3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进一步抬头 |
2.1.4 |
2.2 国内环境 |
2.2.1 国内经济增长步入新常态 |
2.2.2 中国产品竞争力优势不高 |
2.2.3 中国的外贸企业融资困难 |
2.2.4 人民币汇率的波动 |
2.2.5 中国境内的部分外向型企业的转移 |
2.2.6 中国产能过剩的局面短期难以改变 |
3 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措施 |
3.1 政府积极拓展国家之间的贸易协议的磋商和制定 |
3.2 加大对外贸易政策和措施的落实 |
3.3 积极充分利用多边贸易组织规则和双边协议应对贸易保护主义 |
3.4 加快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 |
3.5 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
3.6 加大对中小出口企业的融资支持 |
3.7 充分利用现有人才资源 |
(10)“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与中亚外贸结构及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理论基础 |
1.2.2 国外研究进展 |
1.2.3 国内研究进展 |
1.2.4 综述总结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2 新疆与中亚贸易发展演变及现状特征 |
2.1 新中国建立前新疆与中亚贸易历史演变 |
2.2 新中国建立后新疆与中亚贸易历史演变 |
2.3 新疆对外贸易 |
2.3.1 贸易规模 |
2.3.2 贸易平衡 |
2.3.3 外贸依存度 |
2.4 中亚对外贸易 |
2.4.1 贸易规模 |
2.4.2 贸易平衡 |
2.5 新疆与中亚双边贸易 |
2.5.1 贸易规模 |
2.5.2 贸易平衡 |
3 新疆与中亚对外贸易结构 |
3.1 外贸商品结构 |
3.2 外贸市场结构 |
3.2.1 新疆外贸市场结构 |
3.2.2 中亚外贸市场结构 |
3.2.3 新疆与中亚外贸市场结构 |
3.3 外贸方式结构 |
3.4 外贸模式结构 |
4 新疆与中亚外贸结构影响机制 |
4.1 新疆与中亚外贸结构的影响因素 |
4.1.1 产业结构 |
4.1.2 外贸政策 |
4.1.3 外商直接投资 |
4.1.4 技术进步 |
4.1.5 经济发展 |
4.1.6 金融发展 |
4.1.7 其他因素 |
4.2 新疆与中亚外贸结构的影响强度 |
4.2.1 方法选择 |
4.2.2 计算结果 |
4.2.3 主要结论 |
5 新疆与中亚对外贸易结构优化 |
5.1 新疆与中亚外贸结构潜力 |
5.1.1 贸易结合度 |
5.1.2 显示性比较优势 |
5.2 新疆与中亚外贸结构优化策略 |
5.2.1 外贸商品结构优化 |
5.2.2 外贸市场结构优化 |
5.2.3 外贸方式结构优化 |
5.2.4 外贸模式结构优化 |
5.3 新疆与中亚外贸结构保障措施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四、2001年外贸形势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格局加速形成 2022中国外贸稳健前行[N]. 李海楠. 中国经济时报, 2022
- [2]中国跨境电商政策的影响效应研究 ——基于国内视角[D]. 周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3]全球价值链重构背景下苏州外贸转型升级路径研究[D]. 曾艾辰. 苏州科技大学, 2020(08)
- [4]新中国70年的系统回顾与展望——中国政治经济学界的研究[J]. 刘淑芳,杨虎涛.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20(03)
- [5]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D]. 陈亚州. 兰州大学, 2020(01)
- [6]韩国的对华政策研究2008-2018[D]. 谢斌. 吉林大学, 2019(02)
- [7]J外贸综合服务公司营销战略优化研究[D]. 靳亚静.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7)
- [8]外贸开放度对中国加工贸易增值率的影响研究[D]. 吕亚楠.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9]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稳健发展的路径研究[J]. 邢学杰. 中国发展, 2019(01)
- [10]“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与中亚外贸结构及其优化研究[D]. 何书玲. 新疆师范大学, 2018(08)
标签:外贸电子商务论文; 跨境电子商务论文; 外贸综合服务平台论文; 贸易结构论文; 全球价值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