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科院扶持高新技术产业(论文文献综述)
孙茹[1](2020)在《徐州市鼓楼云创科技园运营策略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科技园区已成为培育新兴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加剧产业集聚、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重要载体。目前,我国科技区总体规模持续扩大,对区域经济贡献增强,科技园区之间的竞争也逐渐加大,因此,有针对性地研究科技园区运营发展策略,对我国科技园区发展以及创新驱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科技园区的相关概念和三元参与理论、增长极理论等相关理论为基础,从园区运营发展实际出发,分别从科技园区运营模式、招商引资、运营服务三个方面分析园区运营发展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接着利用SWOT分析方法对园区进行全面的战略分析,得出园区必须探索引入企业化运营的战略发展模式。根据园区参与主体权责和职能不同,将科技园区运营模式分为三种: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和政企联合主导型,利用层次分析法做出适合鼓楼云创科技园运营模式的选择,最终选择政企联合的运营模式,并对该运营模式的实施方案进行阐述。以园区招商引资和运营服务为运营策略的主要方面,通过赴南京和北京调研访谈,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分析出鼓楼云创科技园招商引资策略的重点和运营服务体系的构建内容。最后,本文认为需要通过加强组织、人才、政策、资金、社会等五个方面的保障措施来确保运营策略方案的顺利实施。本文以运营模式、招商引资、运营服务三个方面为主要研究方向,对鼓楼云创科技园运营策略进行探索,目的是为了解决园区发展存在的难题,同时探求出一种适合当前科技园区运营发展的有效模式,为我国科技园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该论文有图8幅,表14个,参考文献78篇。
王翠[2](2020)在《农业高新技术综合评价理论与智能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高新技术是指以农业应用为主体,具备技术、智力和R&D资金密集的条件,能带来经济的高增长率,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具有先导性的新兴技术群。技术的智能评价是指技术评价的智能化,具体的含义是把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技术评价的各个环节,推进评价技术、方法及手段创新,以技术支撑评价智能化水平的全面提升。在国家全面推进供给侧改革,促进经济转型,推行“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我国在农业科技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农业高新技术不断涌现,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做好了技术储备,如何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风险分析等方面对农业高新技术的实用价值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保证和监督技术的质量,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技术评价过程中,评价报告内容较多、专业性强,其撰写是一项复杂而繁琐的工作,利用信息化技术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完成评价报告的线上自动生成,将大大提升技术评价的效率。本文主要探讨了农业高新技术综合评价的理论与智能方法,运用了文献调研法、指标体系法、模型分析法、实验仿真验证法、主流技术网站调研法等研究方法,对农业高新技术的综合评价理论和智能化方法应用进行探索,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对农业高新技术进行定义和分类。根据农业高新技术的特点,给出农业高新技术的定义;参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FAO(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农业叙词表中对农业科学的分类,结合《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调研近年来农业高新技术应用最广泛的领域,对农业高新技术进行分类。(2)构建了农业高新技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调研国内外各项农业技术评价指标选取原则和选取范围,从农业高新技术本身的特点、利益相关方的评价需求以及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基本条件这三个方面入手,筛选了农业高新技术综合评价指标,并给出了指标的量化处理方法。(3)构建了农业高新技术智能综合评价模型。选取合理的技术样本,邀请专家依据评价指标对农业高新技术打分作为样本数据,采用BP神经网络构建智能评价模型。将该模型的评价效果与使用层次分析法和使用TensorFlow深度学习框架构建的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得出BP神经网络具备较好的评价效果的结论。(4)构建了技术评价报告自动生成模型。把评价报告中的文本分为“技术文本”和“评价文本”两个部分。生成过程分别采用抽取式自动文摘技术和模板生成的方式,提升了评价报告的可读性,有助于更加客观高效地进行评价结果的汇总分析工作。(5)设计开发了智能综合评价原型系统。系统包含智能综合评价和评价报告生成两大部分,从技术的选择、专家的推送,技术智能综合评价到评价报告的自动生成,完全实行线上的操作,实现了农业高新技术综合评价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第一,根据农业高新技术的特点、产业化条件以及利益相关方的评价需求,创建了包括技术优势、市场前景等6个一级指标和32个二级指标在内的农业高新技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作为农业高新技术综合评价的数据采集依据。第二,以机器学习理论为基础,将农业高新技术综合评价转换为机器学习中的多分类问题,运用BP神经网络训练模型来拟合评价指标和技术类型的非线性关系,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模型的初始权重,提升模型预测的准确率。第三,实现了评价报告的自动生成,构建BERT-MMR组合模型进行“技术文本”的自动摘要,解决了传统TextRank算法摘要生成多样性不足的问题。
储姗姗[3](2020)在《创新网络、创新环境对瞪羚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 ——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文中认为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支点”,是中小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随着技术变革的加快、技术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增强,单个企业的技术创新日益受到挑战,企业借助外部创新资源来提升自身创新能力的开放式创新对企业至关重要。一方面,创新环境可以给企业提供创新所需的各种关键资源(诸如人才、基础设施、优惠政策等),使得创新更易于实现;另一方面,企业通过与大学、研究机构等构建创新合作网络获取异质性知识,是企业通行的创新模式。创新环境和创新网络已成为企业获取外部创新资源、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两大“通道”。苏南自创区瞪羚企业作为苏南自创区企业的模范代表,具有技术含量高、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的显着特征,其创新发展必然离不开创新网络和创新环境的作用。探究创新网络和创新环境对苏南自创区瞪羚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对于提升瞪羚企业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基于此,本文以2017年苏南自创区认定的183家瞪羚企业为研究对象,首先从产业分布类型、空间分布差异、经济发展现状、创新发展现状和培育现状5个方面,梳理瞪羚企业的发展现状;然后,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的183家瞪羚企业2004-2018年间联合申请专利为数据源,构建瞪羚企业创新合作网络,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对创新网络特征(网络关系特征、拓扑结构特征和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并借助于普通最小二乘法探究创新网络对瞪羚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再次,在分析苏南自创区创新环境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探究创新环境对瞪羚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1)苏南自创区瞪羚企业的行业门类主要集中在制造业,57.14%的制造业瞪羚企业分布于高新技术产业;整体上瞪羚企业的空间分布表现为集聚模式,但存在一定的城市差异性,苏锡常3市瞪羚企业的空间分布均表现为显着的集聚模式,而宁镇两市表现为分散模式;苏南自创区瞪羚企业经济发展水平与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存在一定的差距;相较于苏南自创区企业发展的平均水平,瞪羚企业具有经济增长快、创新能力强的特征,是苏南自创区企业的模范代表;瞪羚企业培育成效的城市差异性显着,苏锡常3市瞪羚企业培育成效要优于宁镇两市。(2)从网络关系上看,瞪羚企业创新网络主要是以零散式平行结构和星型式主导结构为主,协同式复合结构较少;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瞪羚企业与其他创新主体的创新合作主要由单一关系驱动型逐渐演变为混合型关系驱动型。从网络拓扑结构上看,企业创新网络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网络呈现不断集聚的演变过程,核心-边缘结构凸显,网络中形成了以苏州热工研究院为核心的群聚子网络。从空间结构上看,省际合作和市内合作是苏南自创区瞪羚企业创新合作的主要空间尺度,而且跨省份的合作对象主要位于深圳、上海、北京、广州、西安、银川等城市;高联系强度的跨省份创新合作大多是在股权联系的基础上得以实现。(3)从影响瞪羚企业创新产出的创新网络因素上看,产学研联系强度、度数中心度、结构洞、市内和城际联系强度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均有正向促进作用;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瞪羚企业,与国内高校、研究机构等存在更为紧密的跨区域产学研合作。(4)从影响瞪羚企业创新产出的创新环境因素上看,整体上技术研发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和经济环境对瞪羚企业创新产出具有正向影响,而政策环境具有负向影响。从产业视角来看,技术研发环境和政策环境对高新技术产业类瞪羚企业的创新产出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尤其在生物技术类和新材料类瞪羚企业中表现较为突出;而经济环境对非高新技术产业类瞪羚企业的创新产出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张金艳[4](2019)在《经济法视域下我国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生要素,技术创新不仅是现代生产力的重要表现,更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引发产业革命的重要内核,在新技术革命时期,尤其如此。虽然技术创新的主要参与和推动力量是企业等市场主体,但创新的持续推进离不开必要的国家干预。历次工业革命无不彰显国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干预色彩,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则以科技创新为内核的核心竞争力之争。2018年备受关注的中美经贸摩擦不仅仅是单纯的国际经贸摩擦,更是两国之间创新能力的博弈;不仅是技术之战,更是法律之战。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亦表明,在创新驱动经济发展阶段,企业技术创新和政府作用都是构建一国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制度创新决定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引领经济发展离不开相应的制度创新与有力保障。创新必需的良好法治、竞争、文化等营商环境的营造不仅是国家干预经济运行的重要目的,更是其干预的重要表现。经济法作为促进和保障经济健康、协调发展之法,对经济运行的介入和调节使命决定了其内含的国家干预本质。在众多法律制度领域,经济法在有效链接政府与市场、实现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中的重要规范与保障作用无可取代。经济法语境下的国家干预既是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谦抑性干预,又是以整体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适度干预。经济法既能对技术创新行必要的促进、激励与保障作用,又能以其特有的规制功能引领技术创新朝向合理化方向发展,通过激励与规制双重维度的作用发挥,彰显其在创新驱动发展时期经济发展促进法的本质。本文立足于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背景和我国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基于技术创新的生产力本质和国家干预经济运行的经济职能,在经济法视域下考察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问题,意图在经济法国家干预理念与制度保障下,正确界定技术创新领域国家干预的最优体制保障、最佳界限厘定等,在促进技术创新与防范技术风险的双重维度充分彰显经济法在技术创新国家干预中的制度作为。这既是对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必然因应,亦是经济法自身制度创新的应有之义。本文共有五章,沿着基础理论——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研究与论证逻辑进行展开。具体如下:第一章为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与经济法:理论与因应。该章试图建构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与视域勾连。第一节首先从技术创新及其国家干预的基本内涵展开,界定了本文研究范畴下的主要概念。本文的技术创新是以企业为主体、涵盖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以及产业化运营全链条的完整经济行为,国家对其干预建立在弥补或修复市场失灵、防范技术风险等基础之上。文中的国家干预并非广泛意义的国家干预,而是以政府等经济管理主体为主的政府干预行为,与政府干预具有概念统一性。这里的概念解读与限定意在与经济法视域下国家干预经济运行的基本研究语境与范畴保持一致。接着梳理了技术创新的基本理论,回顾比较了不同阶段技术创新理论中相应国家干预元素的变迁,试图解构论文中技术创新领域国家干预的由来及演进。第二节重点梳理了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不同理论分支,为论文研究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问题奠定直接理论基础。本节对相关理论的梳理与介绍主要从国家干预技术创新的不同维度进行分类,首先从激励、引领、促进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视角,重点介绍了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市场失灵理论和市场创造理论。根据传统的国家干预理论,技术创新领域国家干预的必要性主要源于该领域市场失灵的存在。技术创新因其明显的知识外溢性、高风险性等特征使其具有不同于一般市场失灵的特点与表现,决定了不同的国家干预需求。在对技术创新领域传统市场失灵理论梳理与阐述的基础上,论文接着对近年来西方非主流经济学关于技术创新领域的“市场创造理论”进行了介评与分析,意在拓宽本文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理论支撑。市场创造理论对于技术创新领域的国家干预解读超出了一般意义上国家干预的诱因与范畴,将国家在新技术革命时期技术创新领域的相应超强规划与干预解读为弥补或修复市场失灵之外的市场创造的内容。这也是近年来在非主流经济学领域备受关注的全新观点,其在技术创新领域“企业家型国家”的角色定位的确反映了现代国家在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无论该理论是否超越了传统意义上国家干预的市场失灵理论,其对印证技术创新领域国家干预的不可或缺都有所裨益。其次从防范技术风险、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干预视角,重点介绍了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风险社会理论和负责任创新理论,意在从规制与约束技术创新负面效应的角度,为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另一维度寻找理论支撑。现代社会充满了风险,其中技术创新尤其是新技术迅速发展带来的风险更加难以预估。技术创新作为一把双刃剑,其在具有促进经济发展典型正外部性的同时,亦会因技术成果的滥用带来诸如环境污染、经济秩序失范、危及经济安全等负外部性,甚至会挑战道德、伦理与法律等。国家必须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对技术创新带来的风险进行预防与消弭,敦促技术创新主体进行负责任创新。而无论是风险社会理论还是负责任创新理论,其实都暗含了必要的国家干预需求。而其中不当的国家干预与规制本身又可能成为新的风险源泉,因此必须将这种国家干预纳入法制的框架,以避免其干预在消弭市场失灵的同时,产生新的干预失败问题。这种需求就与经济法本身的国家干预本质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因此,论文最后介绍了经济法语境下的国家干预理论,为本文经济法语境下研究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问题建立自然的理论衔接。经济法作为国家干预本国经济运行之法,本身就具有对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进行双重矫治与匡正的内在功能,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作为国家干预经济运行的必要组成部分,自然与经济法的国家干预理论具有天然契合性。论文分别从国内外经济法概念与代表性经济法国家干预理论的视角诠释该理论的主要内容。以上相关理论建立了经济法视域下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完整理论架构,也奠定了全文研究与论证的维度与基调。第三节针对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与经济法之间的因应重点着墨,亦是本文论证的重要铺垫,主要在于解决从经济法视域下审视与论证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必要性。技术创新会影响制度创新,推动其不断发展完善;而制度创新又进一步保障与规范技术创新。论文主要基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之间的协调互动关系,为接下来论证技术创新与经济法之间的因应奠定基础。技术创新尤其是新技术革命直接推动经济法的发展,同时经济法的基本特征、功能及回应性品格也决定其回应技术创新及其国家干预的必然性。经济法不仅要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不断回应与调适、完善自身,更应以其必要的创新与发展,保障技术创新在安全、有效的制度环境中运行。论文主要从经济法的经济性和现代性特征、经济法促进发展之法的使命以及经济法之风险防范与规制法功能等三个方面论证经济法与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之间的必然回应关系。以上对经济法与技术创新及其国家干预之间关系的论证再次夯实本文研究的范畴与语境。第二章为经济法视域下我国技术创新国家干预之现状。该部分是论文研究的实证逻辑起点,目的在于通过对我国技术创新及其国家干预现状的分析,探寻其中存在的问题及瓶颈。第一节主要论述了我国技术创新体制发展的不同时期、取得的主要成就及存在的问题。经过多年科技体制改革与发展,我国技术创新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正在逐步跨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但是仍然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机制体制尚需完善、自主核心技术依然缺乏、距离创新型国家标准还有差距等,这些均制约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同时也对相应国家干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二节重点论述了我国促进技术创新相关国家干预的现状,从国家干预技术创新的第一个维度展开。本节首先论述了促进技术创新国家干预及经济法规制的正当性。促进技术创新几乎是所有国家干预技术创新的首要目的,也是国家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基本体现,主要在于通过克服技术创新过程各环节存在的市场失灵问题,更好激励和促进技术创新与发展。在技术创新的基础研究、共性技术研发、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与扩散以及市场进入等不同阶段,存在的市场失灵及相应国家干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国家介入的程度与手段也应有所区别。经济法作为规范国家干预经济运行之法,理应通过其促进经济发展的相关规范在促进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过程中发挥其重要保障作用。论文接着阐述了促进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相关政策及具体举措。主要梳理了我国不同时期的科技创新政策与产业政策。此处的国家干预政策主要表现为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等顶层制度设计,也属于广义上的经济法律规范范畴。在国家干预技术创新的主要举措方面,论文分别从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主的营商环境优化,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优化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创新激励,主导或引导产学研协同创新等实践层面展开,意在说明及国家在技术创新领域的积极作为。最后重点论述了促进技术创新领域的具体经济法律制度的现状。首先梳理了激励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的专门法律制度安排与相关经济立法。在专门法律制度安排领域,本文主要列举了与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相关的具体法律,重点围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新修订部分的“市场导向”亮点进行了详细解读。在相关经济法律制度部分,本文重点围绕激励技术创新的宏观调控法律制度安排和维护技术创新市场竞争秩序的法律制度安排两个维度进行列举与介绍。前者主要体现为财政、税收、金融、政府采购、促进企业技术创新领域的相关法律规范,后者则主要是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市场规制法律规范,主要在于呈现经济法在促进技术创新领域的制度保障现状和基本样貌。第三节重点从国家干预技术创新的技术风险防范维度呈现我国经济法在防范技术风险领域的立法及制度现状。首先是对防范技术风险国家干预及经济法规制的正当性分析,论文从技术风险的定义出发,介绍了技术风险的不同成因、危害与不同分类。本文的技术风险主要是指技术应用过程中结合经济、政治等社会因素产生的外部风险或负外部性,并非指技术研发过程中因其不确定性产生的内部风险,该风险类型是促进技术创新国家干预过程中着力规避的对象。接着再次重申经济法对其进行规制的正当性。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目前技术风险防范领域国家干预的政策及立法体现。由于促进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政策在所有技术创新政策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技术风险防范的政策内容异常薄弱,因此本部分与相关经济立法一并阐述与呈现。第三章为经济法视域下我国技术创新国家干预之困境,亦是本文的问题提出部分。该部分共分为三节,每一节呈现一个较为突出的困境或问题,为下文的针对性对策解决提供论证的对应框架。第一节从目前科技创新体制角度论述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困境。重点围绕现行体制下的主体同构与政策协调问题展开。体制是否顺畅直接关乎国家干预技术创新的效果,现行体制下的干预主体众多之累、协调沟通之困及政策弥合之惑均是制约干预效果与成本的重要因素,也是文章着力研究、探讨与试图解决的重要问题,意在通过干预体制优化下主体的同构、政策的弥合等为解决经济法视域下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扫清主体不统一与干预效果掣肘之困。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不仅是创新驱动发展之基本要义,更是经济法与技术创新国家干预进行勾连的重要背景。在科技经济深度融合过程中,科技、经济等不同干预主体之间的协调与配合甚至是深度融合必要且迫切。现有体制下,与技术创新相关的国家干预主体涵盖了科技、经济等众多管理部门,看似国家对技术创新支持与鼓励的全面覆盖,但也会呈现出干预主体繁多、机构烦冗的困扰。在国家一贯主张并力促科技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背景下,当前科技与经济管理平行体制下的干预主体沟通、协调之困无疑会阻碍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步伐,这也是导致我国长期以来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重要原因。文章从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提出及必要性入手,分析了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下技术创新国家干预主体之间的协调与政策联动之困。第二节重点探讨了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界限厘定之困。国家干预界限或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问题是经济学和经济法学研究中历久弥新的话题,由于二者之间的界限始终难以准确界定,因此在技术创新领域依然具有探讨与研究的必要。在促进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方面,依然因干预越位、缺位并存对干预适度的把握造成困扰。在防范技术风险的相关干预领域,也存在监管与创新之间的平衡难题。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国家干预越位或缺位其实就是干预失灵的问题,对其进行充分预警有利于尽可能减少干预失败造成的损失或成本,尤其在促进技术创新的举国体制下,过度的产业政策激励未必产生应有的效果。本节最后一部分以光伏和新能源领域的产业政策实施为例,探讨了目前对技术创新国家干预失败的预警不足之困,为下文进一步思考相应的经济法矫治对策进行铺垫。第三节为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经济法律制度不足之困。本节是在第二章经济法制度现状基础上,进一步从促进技术创新与防范技术风险的双重维度探讨经济法律制度的不足之处。目前虽然有关于促进和规制技术创新的经济法律制度,但是相关制度还很不完善,防范技术风险、新兴产业规制等领域亟需补缺。第四章为美国、日本技术创新国家干预之借鉴。本文重点选择美国和日本两个典型创新型国家作为蓝本,通过对两国不同科技经济发展和国家干预传统下技术创新领域国家干预及其立法的介绍评价,为我国经济法视域下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体制保障、界限厘定及经济法律制度完善提供启示与借鉴。论文前两节分别围绕美国和日本的技术创新及国家干预进行介评,分别梳理了两国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不同时期的国家干预及立法。美国虽然历来具有市场自由主义的悠久传统,对国家干预具有天然的排斥和反感,但是美国崛起与创新之路却始终伴随国家干预的影子,其在新技术革命时期的“企业家型国家”角色更为彰显,不同时期的科技政策与立法一直是其国家干预的体现和保障。美国自工业革命以来就是在政府与市场协同共进下依靠技术创新的力量逐步实现其经济的迅速崛起。日本虽然也属于资本主义创新型国家,并且和美国一样经历了早期经济复苏与发展过程中市场换技术的阶段,但是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之路却与较强的国家干预紧密相随,其一路发展过来的经济社会环境和国家干预传统与我国比较相似。日本这种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广泛存在的产业政策对我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与经济改革与发展更加具有启示与借鉴意义。第三节重点总结美国、日本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及立法对我国的启示。首先,无论是倾向于市场自由的美国还是重产业政策的日本,在以技术创新为内核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均离不开不同程度的国家干预,而科学完善的科技创新体制是其创新成功的重要保证。其次,美国和日本在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国家干预是以充分尊重市场为前提的适度干预,国家干预与市场自由相得益彰、游刃有余,所有相关干预手段和措施均是基于市场失灵修复或必要领域的市场塑造和引领。美国和日本均重视对政府干预失败的预警,为尽量减少政府失灵,美国一直秉承市场优先、经济自由的悠久传统,对国家干预保持一定的忌惮和谨慎;日本为汲取创新领域相关产业政策的失败,也在不断调整干预力度与模式。再次,完善的法律制度是两国实现技术腾飞与经济跨越的重要保障。两国不仅高度重视促进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及立法,还注重对技术创新与发展过程中相应经济风险防范的立法规制,以保障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尽量降低野蛮技术创新带来的经济、道德、伦理风险与秩序失范。这些均对我国相应国家干预提供了有益启示与借鉴。第五章为经济法视域下我国技术创新国家干预之完善。本章为论文的对策篇,亦是论文着力追求的创新之处,论文针对前文提及的问题,在进行域外借鉴的基础上逐一进行完善。第一节为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下的干预体制优化,与前文提及的第一个突出问题相对应。论文认为,解决技术创新国家干预体制之困的关键是应积极探索科技与经济管理体制的大部制改革,通过进一步优化、整合科技与经济管理部门,使其具备从技术研发到投入市场、转化为产业的全链条技术创新管理与干预能力,避免因现行科技、经济管理体制相对分立下出现的干预低效问题。论文首先提出了科技与经济管理体制的大部制改革探索,介绍了大部制改革的含义及我国历次改革的概况,指出了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现实需求和地方科技与经济管理大部制改革的探索等改革的内在动力和改革的基础,同时分析了改革面临的困境,进而提出了深度推进的具体措施等。由于大部制改革的推进并非一蹴而就,在现行体制下关键是解决好现有干预主体以及相关干预政策之间的协调与联动问题,论文针对以上问题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在现行体制下,尽量加强相关干预主体之间的沟通与协调,通过建立相应的沟通协调机制,降低干预的沟通成本问题;加强政策实施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减少政策实施中的掣肘与低效问题。第二节为我国技术创新国家干预边界的正确厘定。分别从应客观审视技术创新领域国家干预之边界、正确把握技术创新国家干预之限度、预警及矫治技术创新国家干预失灵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部分内容为对技术创新领域国家干预之边界的客观审视。文章主要从坚守市场失灵弥补之边界,正视引领、塑造市场的超强干预之边界和探索技术风险防范之边界三方面展开。首先,技术创新是以企业等市场主体为主的自发行为,动力主要源于自身利益最大化实现的需要,放松管制、减少干预是技术创新所需的最佳外部环境。产业革命与转型是技术创新的最终归宿,只有尊重市场规律的谦抑干预、适度干预,才能真正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其次,国家在基础研究和重大技术、关键技术创新领域的超强引领与干预必不可少,意在发挥其“企业家型国家”角色,这也和我国建构型、过渡型的市场经济体制相契合。再次,在抑制、消弭、防范技术创新风险和保障经济安全领域,国家亦负有重要的干预责任,文章强调了对技术风险防范领域国家干预的强化与重视,不仅与前文的风险社会及负责任创新理论因应,又与文章促进技术创新与防范技术风险的双重经济法律制度设计进行呼应。第二部分为正确把握技术创新国家干预之限度。首先论述了技术创新领域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基本互动规则,接着阐述了技术创新领域国家干预的适度原则,该部分主要结合经济法国家适度干预原则进行论证。适度干预或需要干预其实是对国家干预界限的一种笼统却又相对灵活的表达,适度其实就是为了避免干预的越位或缺位问题。政府失灵的存在更需要国家在干预经济运行中始终保持谦抑的品格,以需要国家干预作为介入经济运行的边界标准。引领、主导型超强干预抑或以尊重市场为前提的谦抑、必要干预均以正确发挥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为己任。本部分对适度干预的必要性、判定原则、判定标准及适度把握等进行了阐述。国家干预的界限与限度掌握不好,极易产生国家干预失败。第三部分重点论述了技术创新国家干预失败的预警及矫治。首先论述了国家干预失败的含义、原因及表现。在对一般意义上国家干预失灵进行界定与论述的基础上结合技术创新领域对其表现进行阐述。国家干预失灵或政府失灵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不可回避但却难以有效解决与矫治的问题,技术创新领域亦是如此。本节最后一部分提出了相应的矫治方案。首先论述了公共选择学派关于政府失灵的一般矫治手段。但是无论是改革宪政、财政立宪还是引入公共部门的竞争与激励机制均非经济法视域下能够解决的问题。文章接着从立法、执法、司法及社会监督等方面简要论述了技术创新领域国家干预失败的综合矫治对策。经济法视域下的矫治与匡正主要借助于经济法律制度的建构与完善,将国家干预技术创新的行为纳入经济法律制度框架本身即是一种矫治,也是经济法对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双重矫治功能的重要体现。因此,文中技术创新国家干预失灵的经济法矫治其实就是通过相应的经济法律制度设计将其干预行为纳入法制的框架,也为文章最后一节经济法律制度完善埋下伏笔。第三节为我国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经济法律制度完善,呼应论文提出的最后一个问题,主要解决经济法视域下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制度完善问题。本节共有三部分内容,首先结合目前技术创新国家干预领域的政策与法律现状、困境,进一步强调了加强经济法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其实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经济法律制度既是广义的国家干预技术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对其干预行为的一种规范与保障。接着呼应全文关于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基本维度,分别从促进技术创新与防范技术风险的双重维度展开对经济法律制度完善与创新的论述。前者主要论述了财政、税收、金融、政府采购、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等领域相关法律制度和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竞争法律制度的完善,更好发挥经济法在弥补市场失灵,促进、激励创新方面的作用;后者则从防范新技术发展下共享经济、金融科技、人工智能产业、基因技术应用等新业态、新经济相应风险维度,通过相应市场监管或规制法律制度的创新或完善,发挥经济法通过必要的国家干预以防范相应经济风险、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作用。其中贯穿了国家干预过程中对鼓励创新与必要监管、创新主体私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兼顾、创新自由与国家安全等兼顾的综合平衡与考量,亦对新技术革命时期政府、市场与社会等多元共治下的国家干预定位进行思考。结论部分再次重申关注与研究经济法视域下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重要性,并对未尽研究进行展望。要充分发挥经济法在促进、鼓励技术创新与有效防范、规制相应技术风险中的重要作用,就必须合理厘定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界限,正确把握干预的限度,对干预失灵进行充分预警并进行相应的矫治,同时还应关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下的干预体制优化与主体同构问题。只有遵循制度创新保障和决定技术创新的规律,对经济法进行相应的制度创新与完善,才能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和创新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不负经济法促进发展之法的使命。
韩联郡[5](2019)在《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研究(1949-2009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制度重于技术”,发展科学技术的关键是建构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其落脚点则是制定和实施高质量的科技人才政策,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此方能形成科技人才促进科技发展、科技发展造就科技人才的生动局面。因此,本文以新中国60年(1949-2009年)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进行分析评价,旨在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为当代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首先从资源视角对人才资源的特性以及科技人才的制度安排进行了定性分析,然后对新中国60年不同经济体制下的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进行了宏观历史分析,并基于政策文本对科技人才政策从政策数量、政策发布机构、政策对象称谓和政策体系四个维度进行了统计分析,之后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绩效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比较分析,最后借助阿兰·斯密德的SSP范式理论探讨了科技人才政策绩效不断提升的内在逻辑。全文分七章展开。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选题的缘由和研究意义;对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对科技人才政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等。第二章为立论基础。本文主要从经济学视角考察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故首先在人才资源视角下对科技人才政策促进人才资源开发以及对中国现代化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系统化的科技人才政策的制度安排。第三章主要对60年间的科技人才政策进行宏观历史梳理。首先,对建国后的中国科技人才政策进行了简单的历史溯源;其次,以经济体制变革的重要节点对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变迁进行了历史分期并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计划经济体制阶段(1949-1976年)、经济体制探索阶段(1977-1991年)和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1992-2009年);然后,对三个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梳理。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本文的重点部分。第四章主要是基于政策的文本对不同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进行了分阶段统计和分析,统计分析的维度有四个方面:政策数量、政策发布机构、政策对象的称谓和政策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的特点进行了总结。第五章将描述性分析和实证性分析相结合,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绩效进行了初步比较。描述性分析以官方统计数据为依据,主要包括科技人才数量、留学生人数与归国留学生比例、R&D经费及其强度、专利授权量、论文产出、成果数量和新产品增加值等数据,实证性分析则是以科技进步贡献率为科技人才政策绩效的测度指标。描述性分析和实证性分析的结果都表明: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绩效得到了持续的提升。第六章是在前两章研究的基础上,借鉴阿兰·斯密德的SSP范式理论,即“状态-结构-绩效”分析框架,探讨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绩效得到持续提升的内在逻辑。首先,对SSP范式理论做了概述;其次,对SSP范式在本研究的适用性以及科技人才政策绩效分析SSP范式下的三要素进行了阐释,并对SSP范式下科技人才政策绩效分析的基本框架进行了初步设计;再次,通过具体分析科技人才政策的状态、结构、政策收益,总结科技人才政策的结构演变与政策绩效提升的关系;最后,在前述分析基础上,探讨科技人才政策绩效持续提升的内在逻辑。研究表明:科技人才政策的“状态-结构-绩效”函数的对应规则建立在结构与状态匹配度基础之上,在三个历史阶段,科技人才政策的结构与状态的匹配度不断提高是科技人才政策绩效持续提升的直接原因,而推动结构与状态的匹配度不断提高的动因主要有两点,即“超越意识形态”思想的应用、科技人才市场化的管理范式的形成。作为全文的结尾,笔者在第七章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科技人才政策的变迁与经济体制的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本文认为科技人才政策的演进历程与经济体制的演变过程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国家经济体制从宏观上决定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发展和演变,经济体制的转型是科技人才管理体制范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此外,科技人才政策的发展也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探索不受外在环境影响(如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等)的科技人才政策发展规律对于科技人才政策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本文认为,尊重市场、尊重科技人才,深入推进科技人才市场化是未来科技人才政策发展应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而不应再受传统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或者受新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
安志[6](2019)在《面向企业的政府创新激励政策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是我国构建现代化创新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微观基础。但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高峰”企业仍然不多,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为了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各地各部门密集出台了各种“创新新政”,从人才培养和引进、产学研合作、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等各个方面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政策红包”。政府部门的努力在客观上降低了部分企业的创新成本,对于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么,这些政策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还存在哪些局限性?为什么政策制定者(科技管理官员)都不约而同地设计出各种各样的“奖励、补助”作为激励政策的主要内容?推进企业科技创新还存在哪些体制机制障碍?我国实行的是“条块结合”的科技创新管理体制,科技管理官员在创新激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对政策的实施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中国政府治理结构和官员行为模式开展研究,沿着创新激励政策的传导路径,从政府内部激励结构、科技管理官员行为、政企博弈等角度考察了政府创新激励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具体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论述了创新激励政策的功能,并以我国“条块结合”的科技创新管理体制为背景,对当前科技创新配套支持政策进行了总结。随后,对面向企业的政府创新激励政策进行了细致的整理和分类,本文发现,我国是一个实施创新激励政策比较多的国家,政策类型以选择性创新激励政策为主,功能性创新激励政策为辅。而选择性创新激励政策又以科技认定作为主要的实施手段,即对企业创新成果和创新要素的先进性进行评价和认定,并以此为依据给予资金奖励或其他政策优惠。其次,对我国创新激励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从宏观层面对我国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政府激励政策总体落地情况进行了梳理。随后,以苏州制造业为例对企业自主创新发展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并利用苏州市的微观企业调研数据对创新激励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政府创新激励政策对企业私人研发投入和专利产出均未表现出显着的效应,本文基于苏州市企业样本的实证检验没有找到支持创新激励政策对企业创新具有显着影响的证据。第三,在制度层面探讨政府内部激励结构对政策制定者的影响。将科技管理官员这一群体纳入研究范畴,尝试揭开政策决策机制这个“黑箱”,探讨政府内部激励约束机制下的科技管理官员行为。本文认为,地区科技创新水平正逐步取代GDP增速成为官员的重要政绩之一,GDP锦标赛也正逐渐演化为创新指标竞赛。密集出台的各种创新激励政策体现了科技管理官员的责任担当和创新精神。但由于行政体制内部的激励约束机制尚不健全,部分科技管理官员可能在担当作为、晋升激励、设租、避责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选择策略性行为,将科技认定作为创新激励政策的主要实施手段,而较少使用科技项目、税收优惠等政策工具。科技认定作为一种能够在短时间内出政绩的“强绩效行为”,可以减轻科技管理官员的工作压力,而且便于个别官员进行设租活动,因此被广泛而大量地使用,成为创新激励政策的主要内容。科技项目、科技认定以及税收优惠等政策的实施情况构成了科技管理官员政绩的主要内容。本文利用手工收集的数据构建了 2005-2015年中国省级科技管理官员数据库,实证检验了不同政策工具的实施对科技管理官员晋升的影响,结果表明,开展科技认定能够对科技管理官员的晋升产生显着的促进作用,而组织实施科技项目、兑现税收优惠政策没有表现出对科技管理官员晋升的显着促进作用。进一步的检验结果发现,科技管理官员的晋升激励机制抑制了企业创新,这种抑制作用受到地区市场治理环境的调节,在市场治理环境相对较好的地区,这种抑制效应不显着,在市场治理环境相对较差的地区,这种抑制效应显着。第四,将研究视野从政策供给转向政策执行,考察了政企博弈对创新激励政策效应的影响。本文发现,在现有的科技管理体制下,不同创新激励政策在立项、评审、技术审查以及监督机制等方面具有显着的差异性。相比科技项目和税收优惠,科技认定具有低风险、高收益、弱监管以及寻租空间大等特点,企业可能更倾向于通过策略性创新、材料包装、寻租等行为达到“寻认定”的目的。通过构建政策预期与企业研发投入模型,发现科技认定难以使企业产生准确的政策预期,无法对企业研发成本进行有效的分摊,这也制约了其创新激励作用的发挥。利用苏州市微观企业调研数据进行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政府科技项目和税收优惠对企业私人研发投入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科技认定对企业私人研发投入表现出不显着的挤出效应。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我国创新激励体制机制的改革方向。即政府作用同市场机制有效对接,构建尊重市场规律的创新激励体制机制。具体而言,需要正确认识创新激励中的政府和市场关系,规范和完善市场机制,强化金融对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实施基于竞争机制的政府科技项目以及构建统筹协调的科技创新管理体制。
刘遹菡[7](2017)在《产业集群视野下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数字出版产业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点新兴文化产业,近年来一直是国家战略性的产业发展目标的重中之重。在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当中明确提出要促进数字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加强文化产业基地规划和建设,发展文化产业集群,促进数字出版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而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是出版产业发展的孵化器与动力源。在将近十年的时间内,我国基本已完成了全国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布局,实现了 14家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的批复和运营。基地的发展不仅能够为数字出版以及整个出版产业带来文化创意和技术上的创新和平台,还能够将基地周边所有数字出版的上下游企业进行有效聚集和联动,实现集群化发展。因此,本文以全国14家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为研究主体,以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竞合理论、知识溢出理论等相关理论为主要理论支撑,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形成与演进、组织结构以及运行机制开展深入探讨和分析。在基础理论以及现实背景的基础上,构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运行绩效的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数据收集和导入,实现对基地运行绩效的横向和纵向测评。本文共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本文的引言部分,主要阐述本研究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利用文献分析法从产业集群以及出版基地两个方面梳理相关理论和实证的研究,同时,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思路。第二章为本研究的基础理论研究,包括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竞合理论、知识溢出理论等为接下来的研究构建好理论基础。第三章从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形成方式、演进动因和发展现状三个方面来挖掘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形成和演进的进程。通过分析发现,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形成有自组织、他组织以及混合组织三种不同方式。并且目前为止,基地在发展和演进的过程中经过萌芽、形成、发展和成熟几个不同的阶段,且目前各个基地处于的演进阶段各不相同。技术、市场、政府行为、人文和人才因素是推动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演进的最主要的五个因素。另外,通过基地布局、基地构成情况以及经济规模能够较为清晰的了解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发展现状。第四章从构成主体、主体间关联互动以及组织形态三个方面探讨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组织结构。全国14个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组织形态各不相同,分为无核心、多层次单核心、单层次多核心以及多层次混合四种组织形态。基地的主体由核心层和辅助层构成,核心层指的是开展数字出版产业业务的企业,辅助层则包括了政府及相关公共部门、高校及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以及中介组织和公共服务平台。各主体之间通过各种不同的连接方式共同参与到基地的运行当中,推动基地的整体发展。第五章分析了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作为高科技与文化融合的产业集群的三大运行机制,分别为协同创新机制、竞合机制以及知识溢出与学习机制。基地的协同创新主要由基于IP、基于数字出版产业链以及基于产学研的三种创新形式构成,是基地得以发展迅速的主要推动力。另外,竞合机制将基地内的主体全部链接起来,以横向产业链中互补而形成的竞争为主导的竞合以及以纵向产业链中互补的合作为主导的竞合两种方式实现优势互补、资源优化配置以及风险共同承担,以达到共同开拓和占领市场,实现共赢的目的。而知识溢出与学习机制的存在则是加速知识和技术在基地范围内的流通,促使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能力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快速创新,能够让基地拥有作为集群形式发展的独有优势。基地中知识溢出的主体主要是基地中的企业、公共研究机构、公共服务机构以及用户,通过主动、被动以及非正式溢出三种形式产生知识流通和溢出。同时,知识溢出的主体也是进行知识和技术学习的主要来源和途径。知识溢出和学习通过知识转移、知识转换和知识收获的循环过程来实现。第六章是对全国14家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运行绩效进行的实证研究。首先确定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运行绩效的技术路径,包括评价的目标与原则、评价思路和流程以及评价方法等。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基地的运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另外,在收集定量和定性数据之后,将其代入指标体系,得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运行绩效的测度和评估。一是通过4个二级模块的不同得分,能够分析出各个基地在不同模块的优势和劣势的横向测评结果;二是可以得出14个基地运行绩效的整体排名并且将其划分为绩效极高、较高、中等、较低和极低五个不同梯度的纵向测评结果。第七章是本文的总结与展望。简要陈述和总结本文的研究结论和观点,另外指出本研究的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对未来的延伸研究进行展望。
曹叔亮[8](2017)在《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研究 ——以C市高职教育园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组织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组织载体,传统的高职教育组织载体主要是单一组织形式的高职学院及相关机构,高职教育网络组织作为一种复合教育组织形式,是近十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新生事物,是高职教育开展合作创新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而合作创新是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高职教育网络组织的合作创新是当前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新课题。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高职教育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期,与此同时,高职教育的组织形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传统的单一组织形式继续发挥其原有功能与作用的同时,出现了大量的复合组织形式——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已经成为我国高职教育组织发展的新趋势。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网络组织主要有以下三类:集团式高职教育网络组织主要以行业性的高职教育集团为代表,集群式高职教育网络组织主要以地理集中的高职教育园区为代表,联盟式高职教育网络组织主要以功能性的高职教育联盟为代表。高职教育网络组织是高职教育合作创新的必要前提;合作创新是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发展的必由之路,这是高职教育网络组织与合作创新的最佳结合。本文遵循“理论分析—实践案例—理论建构—实践路径”的研究思路,以高职教育网络组织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学科的方法,结合高职教育网络组织的典型实践案例,分析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发展现状,厘清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及其合作创新的基本理论问题,构建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实践模式,阐述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运行机制,探索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发展路径,从理念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机制创新等方面提出合作创新的政策建议。本文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章为导论。本章集中阐述了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述评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界定研究中涉及的核心概念,明确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简述研究中的可能创新之处。第二章阐释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及其合作创新的基本理论问题。本章主要从理论上界定高职教育网络组织的形成动因、内涵特征、主要类型及其功能与影响,并阐释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基本特征、演化周期、影响因素、主要形式及其优势与意义。第三章分析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实践案例。本章选取C市高职教育园区作为典型案例,主要介绍了 C市高职教育园区的案例选择依据及其形成与发展概况,详细描述了 C市高职教育园区合作创新的发展进程与社会影响以及若干具体实践案例,最后对C市高职教育园区合作创新的成效予以评价,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第四章论述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实践模式与运行机制。本章主要从不同主体范围、组织方式、构建形式与目的指向等方面分析总结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实践模式,并从动力机制、分工机制、信任机制、利益分配机制与沟通协调机制等方面阐释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运行机制。第五章探讨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发展路径与政策建议。本章从内部合作、内部竞争、对外合作、对外竞争与体制机制等方面探讨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发展路径,从创新理念、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模式与创新机制等方面提出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政策建议。
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9](2016)在《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台州市科学技术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台政办发[2016]9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台州市科学技术发展"十三五"规划》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2016年11月4日台州市科学技术发展"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时期,是台州市实现经济全面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是全面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突破期。为科学确定台州市科学技术"十三五"发展战略目标和部署科技创新的战略任务,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对经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10](2015)在《引领科技创新驱动 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兴区”之路》文中研究表明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建区三十年来,科技创新工作和科技产业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程。目前,秦皇岛开发区已成为全市创新产业最发达、创新人才最密集、创新活动最活跃、创新成果最丰富的区域,担负着引领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实现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重任。
二、中科院扶持高新技术产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科院扶持高新技术产业(论文提纲范文)
(1)徐州市鼓楼云创科技园运营策略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框架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 |
2.2 相关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鼓楼云创科技园的运营发展现状 |
3.1 鼓楼云创科技园简介 |
3.2 鼓楼云创科技园运营情况 |
3.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4 鼓楼云创科技园SWOT分析 |
4.1 外部环境分析 |
4.2 内部环境分析 |
4.3 SWOT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鼓楼云创科技园运营策略设计 |
5.1 鼓楼云创科技园运营模式选择 |
5.2 鼓楼云创科技园招商策略 |
5.3 鼓楼云创科技园运营服务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6 鼓楼云创科技园运营的保障措施 |
6.1 加强组织保障 |
6.2 建立人才发展保障机制 |
6.3 构建保障运营发展的政策体系 |
6.4 加大资金的支持保障力度 |
6.5 提升园区的社会保障水平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农业高新技术综合评价理论与智能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农业高新技术综合评价相关研究 |
1.2.2 自然语言生成研究进展 |
1.2.3 评价报告自动生成的研究现状 |
1.2.4 存在的问题及挑战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技术基础 |
2.1 农业高新技术综合评价 |
2.1.1 农业高新技术的界定 |
2.1.2 农业高新技术分类标准 |
2.1.3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2.2 智能评价模型构建理论和技术 |
2.2.1 层次分析法 |
2.2.2 BP神经网络基本理论 |
2.2.3 Tensor Flow深度学习框架 |
2.2.4 神经网络在农业高新技术综合评价中的适用性分析 |
2.3 文本自动摘要生成理论和相关技术 |
2.3.1 文本自动摘要生成概述 |
2.3.2 文本特征表示模型 |
2.3.3 抽取式自动摘要算法 |
2.3.4 文本摘要的评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业高新技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农业高新技术特点分析 |
3.2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条件 |
3.3 农业高新技术评价需求分析 |
3.4 农业高新技术评价指标体系 |
3.4.1 评价指标内容 |
3.4.2 技术评分表设计 |
3.4.3 评价指标量化处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业高新技术综合评价智能方法应用 |
4.1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评价模型构建 |
4.1.1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农业高新技术综合评价流程 |
4.1.2 训练样本的选取和预处理 |
4.1.3 BP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和训练 |
4.1.4 BP神经网络模型的评估 |
4.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评价模型实证 |
4.2.1 数据的采集与预处理 |
4.2.2 模型的训练 |
4.2.3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模型优化 |
4.2.4 实验对比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评价报告自动生成模型构建 |
5.1 评价报告自动生成模型构建思路 |
5.2 “技术文本”生成模型 |
5.2.1 构建W2V-TK文本自动摘要模型 |
5.2.2 构建BERT-MMR文本自动摘要模型 |
5.2.3 模型的实验与对比 |
5.3 “评价文本”生成模型 |
5.3.1 模板设计 |
5.3.2 专家权重模型 |
5.3.3 专家评分模型 |
5.3.4 “评价文本”生成 |
5.4 总报告生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业高新技术智能综合评价原型系统实现 |
6.1 系统总体设计 |
6.2 系统功能设计 |
6.2.1 信息采集模块 |
6.2.2 专家推送模块 |
6.2.3 技术智能评价模块 |
6.2.4 评价报告自动生成模块 |
6.3 系统展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7.3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创新网络、创新环境对瞪羚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 ——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技术创新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 |
1.1.2 复杂条件下的合作创新网络逐渐普遍化 |
1.1.3 企业创新与创新环境息息相关 |
1.1.4 瞪羚企业已成为区域经济增长和创新发展的生力军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及内涵 |
2.1.1 创新环境 |
2.1.2 创新网络 |
2.1.3 瞪羚企业 |
2.2 理论基础 |
2.2.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2.2 创新环境理论 |
2.2.3 社会网络理论 |
2.2.4 新经济地理学与异质性企业理论的融合 |
2.3 研究综述 |
2.3.1 企业创新网络的研究进展 |
2.3.2 企业创新环境的研究进展 |
2.3.3 瞪羚企业的相关研究 |
2.4 小结 |
第3章 苏南自创区瞪羚企业发展现状 |
3.1 产业分布类型 |
3.2 空间分布差异 |
3.3 经济发展现状 |
3.4 创新发展现状 |
3.5 培育现状 |
3.6 小结 |
第4章 瞪羚企业创新网络特征分析 |
4.1 网络构建及基本情况 |
4.1.1 网络构建的数据来源及处理 |
4.1.2 网络发展的基本情况 |
4.2 网络关系特征 |
4.2.1 连接维度的网络关系特征及类型 |
4.2.2 节点维度的网络关系特征及类型 |
4.3 网络拓扑结构特征 |
4.4 网络空间结构特征 |
4.4.1 创新主体合作的空间尺度 |
4.4.2 国家尺度的网络空间结构 |
4.5 创新网络对瞪羚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 |
4.5.1 变量选取 |
4.5.2 模型构建 |
4.5.3 实证结果 |
4.5.4 案例分析 |
4.6 小结 |
第5章 瞪羚企业创新环境分析 |
5.1 苏南自创区创新环境建设现状 |
5.1.1 经济环境 |
5.1.2 基础设施环境 |
5.1.3 政策环境 |
5.1.4 技术研发环境 |
5.2 创新环境对瞪羚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 |
5.2.1 变量选取 |
5.2.2 数据处理 |
5.2.3 模型构建 |
5.2.4 实证结果 |
5.2.5 案例分析 |
5.3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创新之处 |
6.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附录A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经济法视域下我国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六、论文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与经济法:理论与因应 |
第一节 技术创新的基本理论及其中国家干预的变迁 |
一、技术创新及其国家干预概述 |
二、技术创新的基本理论 |
三、技术创新理论中国家干预的变迁 |
第二节 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主要理论 |
一、市场失灵理论与市场创造理论 |
二、风险社会理论与负责任创新理论 |
三、经济法语境下的国家干预理论 |
第三节 经济法与技术创新国家干预之因应 |
一、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之间的影响及协同 |
二、经济法与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呼应 |
第二章 经济法视域下我国技术创新国家干预之现状 |
第一节 我国科技创新体制及发展现状 |
一、我国科技创新的体制演变 |
二、我国技术创新取得的主要成就 |
三、我国技术创新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我国促进技术创新相关国家干预的现状 |
一、促进技术创新国家干预及经济法规制的正当性 |
二、促进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相关政策及具体举措 |
三、促进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相关经济立法 |
第三节 我国防范技术风险相关国家干预的现状 |
一、防范技术风险国家干预及经济法规制的正当性分析 |
二、防范技术风险国家干预的相关政策及经济立法 |
第三章 经济法视域下我国技术创新国家干预之困境 |
第一节 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下现行干预体制之困 |
一、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含义及意义 |
二、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下干预主体协调之困 |
三、技术创新国家干预政策联动之困 |
第二节 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边界厘定之困 |
一、促进技术创新中的干预适度之困 |
二、防范技术风险中的监管平衡之困 |
三、对干预失败预警不足之困——以部分产业政策为例 |
第三节 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经济法律制度不足之困 |
一、促进技术创新的经济法律制度尚需完善 |
二、防范技术风险的经济法律制度明显不足 |
第四章 美国、日本技术创新国家干预之借鉴 |
第一节 美国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及立法介评 |
一、美国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及立法概况 |
二、美国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及立法小结 |
第二节 日本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及立法介评 |
一、日本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及立法概况 |
二、日本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及立法小结 |
第三节 美、日技术创新国家干预及立法的启示 |
一、技术创新与发展得益于良好的体制保障 |
二、技术创新中的政府与市场灵活互动、并行不悖 |
三、充分重视技术创新国家干预中的立法保障 |
第五章 经济法视域下我国技术创新国家干预之完善 |
第一节 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下的体制优化 |
一、探索科技、经济管理的大部制改革 |
二、实现不同干预主体间的有效互动与协调 |
三、加强现有体制下相关干预政策的协调与联动 |
第二节 我国技术创新国家干预边界的正确厘定 |
一、客观审视技术创新领域国家干预之边界 |
二、正确把握技术创新国家干预之限度 |
三、预警及矫治技术创新国家干预之失灵 |
第三节 我国技术创新国家干预的经济法律制度完善 |
一、强化经济法律制度完善的必要性 |
二、促进技术创新的经济法律制度完善 |
三、防范技术风险的经济法律制度完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5)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研究(1949-200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与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第一资源”视角下的科技人才政策供给 |
2.1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
2.1.1 人才资源的概念 |
2.1.2 人才资源的特性 |
2.1.3 “第一资源”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2.2 人才政策与人才资源开发 |
2.2.1 人才资源开发与中国的现代化 |
2.2.2 人才政策促进人才资源的开发 |
2.3 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建构 |
第三章 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历程 |
3.1 科技人才政策的历史溯源 |
3.2 科技人才政策的历史分期 |
3.3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 |
3.3.1 过渡时期政策框架的形成 |
3.3.2 全面建设时期政策的曲折 |
3.3.3 “文革”期间政策的偏离 |
3.4 经济体制探索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 |
3.4.1 知识分子政策的拨乱反正 |
3.4.2 科学建制化的恢复和发展 |
3.4.3 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初步建立 |
3.5 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 |
3.5.1 “第一资源”共识的形成 |
3.5.2 科技人才管理体制的变革 |
3.5.3 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完善 |
第四章 基于政策文本的统计与分析 |
4.1 文献来源与样本选择 |
4.2 政策分类的依据 |
4.3 各阶段科技人才政策的初步统计 |
4.3.1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 |
4.3.2 经济体制探索阶段 |
4.3.3 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 |
4.4 科技人才政策演变模式与特征 |
4.4.1 数量的演变 |
4.4.2 发布机构的演变 |
4.4.3 政策对象称谓的演变 |
4.4.4 体系的演变 |
第五章 科技人才政策的绩效评估 |
5.1 评估方法的选择 |
5.2 各阶段政策绩效的描述性评析 |
5.2.1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的政策绩效 |
5.2.2 经济体制探索阶段的政策绩效 |
5.2.3 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的政策绩效 |
5.3 基于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实证分析 |
5.3.1 测算方法与参数选择 |
5.3.2 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 |
5.3.3 科技进步贡献率与政策绩效的关系 |
第六章 基于SSP范式理论的绩效分析与检验 |
6.1 SSP范式理论概述 |
6.2 政策绩效SSP范式分析的初步设计 |
6.2.1 SSP范式对本研究的适用性 |
6.2.2 SSP范式下绩效分析的三要素 |
6.2.3 SSP范式下绩效分析的基本框架 |
6.3 SSP范式下的科技人才政策分析 |
6.3.1 政策状态 |
6.3.2 政策结构 |
6.3.3 政策选择的收益分析 |
6.3.4 结构演变与绩效提升 |
6.4 政策绩效提升的动因分析 |
6.4.1 超越意识形态:绩效提升的逻辑起点 |
6.4.2 人才市场化:绩效提升的基本途径 |
6.5 提升政策绩效的一个框架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6)面向企业的政府创新激励政策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问题提出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文献回顾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第二节 文献回顾 |
第三章 政府创新激励政策的功能 |
第一节 科技创新的阶段 |
第二节 科技创新的收益和风险分析 |
第三节 政府创新激励政策的目标 |
第四章 政府创新激励政策体系 |
第一节 政府创新激励政策的内涵 |
第二节 我国创新激励政策的历史演进 |
第三节 我国科技创新管理体制及政策支撑 |
第四节 面向企业的政府创新激励政策 |
第五章 政府创新激励政策的效果分析 |
第一节 我国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与政府培育 |
第二节 我国企业创新发展现状——基于苏州制造业的分析 |
第三节 政府创新激励政策效果的微观检验 |
第六章 政府内部激励结构与科技管理官员的策略性行为 |
第一节 理论分析 |
第二节 实证检验:政策工具选择对科技管理官员晋升的影响 |
第三节 实证检验:科技管理官员晋升激励机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
第七章 不同激励政策下的企业创新决策 |
第一节 政策预期与企业研发投入模型 |
第二节 创新激励政策与企业的策略性行为 |
第三节 实证检验:不同政策的激励效应 |
第四节 关于科技项目激励效应的进一步检验 |
第八章 构建尊重市场规律的创新激励体制机制 |
第一节 创新激励中的政府和市场关系 |
第二节 规范和完善市场机制 |
第三节 强化金融对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
第四节 实施基于竞争机制的政府科技项目 |
第五节 构建统筹协调的科技创新管理体制 |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产业集群视野下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之处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飞速发展 |
1.1.2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成为产业发展的动力源和孵化器 |
1.2 研究综述 |
1.2.1 产业集群研究 |
1.2.2 出版产业基地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2 理论基础 |
2.1 产业集群相关理论 |
2.1.1 规模经济理论 |
2.1.2 工业区位论 |
2.1.3 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
2.1.4 增长极理论 |
2.1.5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2.1.6 GEM因素模型 |
2.2 社会经济网络理论 |
2.3 知识溢出理论 |
2.4 竞合理论 |
2.5 小结 |
3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形成与演进 |
3.1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形成和演进动因 |
3.1.1 技术因素 |
3.1.2 市场因素 |
3.1.3 政府因素 |
3.1.4 人才因素 |
3.1.5 人文因素 |
3.2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形成方式 |
3.2.1 自组织方式 |
3.2.2 他组织方式 |
3.2.3 混合组织方式 |
3.3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演进历程 |
3.3.1 萌芽阶段 |
3.3.2 形成阶段 |
3.3.3 成长阶段 |
3.3.4 成熟阶段 |
3.4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发展现状 |
3.4.1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布局 |
3.4.2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构成方式 |
3.4.3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经济规模 |
4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组织结构 |
4.1 基地主体 |
4.1.1 核心层主体 |
4.1.2 辅助层主体 |
4.2 主体间关联互动 |
4.2.1 基地企业之间互动 |
4.2.2 政府与基地之间互动 |
4.2.3 高校、科研院所与基地之间互动 |
4.3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组织形态 |
4.3.1 无核心组织形态 |
4.3.2 多层次单核心组织形态 |
4.3.3 单层次多核心组织形态 |
4.3.4 多层次混合形态 |
5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运行机制 |
5.1 基地运行机制概述 |
5.2 协同创新机制 |
5.2.1 协同创新机制的内涵 |
5.2.2 协同创新的动力 |
5.2.3 协同创新的组织形式 |
5.3 竞合机制 |
5.3.1 竞合的内涵 |
5.3.2 以竞争为主导的竞合 |
5.3.3 以合作为主导的竞合 |
5.4 知识溢出与学习机制 |
5.4.1 知识溢出与学习机制的内涵 |
5.4.2 知识溢出主体分析 |
5.4.3 基地知识溢出的过程和机理 |
5.4.4 基地知识溢出与学习的形式 |
6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运行绩效 |
6.1 基地运行绩效及其评估的意义与功能 |
6.2 构建运行绩效评价体系 |
6.2.1 评价指标的筛选和确定 |
6.2.2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立 |
6.2.3 基地运行绩效评价模型 |
6.3 基地运行绩效评价过程与结果 |
6.3.1 评价过程 |
6.3.2 评价结果分析 |
6.4 小结 |
7 总结与讨论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本文创新之处 |
7.3 本文的不足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研究 ——以C市高职教育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网络组织及其合作创新的研究综述 |
(二) 国内网络组织与合作创新的研究综述 |
(三) 研究结论与存在不足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 高职教育 |
(二) 网络组织 |
(三) 合作创新 |
四、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内容 |
(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框架 |
六、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一) 研究内容的创新 |
(二) 研究视角的创新 |
(三) 研究方法的创新 |
第二章 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及其合作创新的理论界定 |
第一节 高职教育网络组织的基本界定 |
一、高职教育网络组织的形成动因 |
二、高职教育网络组织的内涵、要素及特征 |
三、高职教育网络组织的主要类型及比较 |
四、高职教育网络组织的功能与影响 |
第二节 高职教育网络组织的合作创新 |
一、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基本特征 |
二、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演化周期 |
三、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影响因素 |
四、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主要形式 |
五、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优势与意义 |
第三章 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实践案例 |
第一节 高职教育网络组织的案例选择与案例概况 |
一、C市高职教育园区的案例选择依据 |
二、C市高职教育园区的形成与发展 |
第二节 C市高职教育园区合作创新的具体实践案例 |
一、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合作创新 |
二、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综合实验区的合作创新 |
三、信息产业园的合作创新 |
四、现代工业中心的合作创新 |
五、政校企所合作培养人才 |
六、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
第三节 C市高职教育园区合作创新的案例评析 |
一、C市高职教育园区合作创新的成效评价 |
二、C市高职教育园区合作创新的问题分析 |
第四章 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模式与机制 |
第一节 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实践模式 |
一、不同主体范围的合作创新模式 |
二、不同组织方式的合作创新模式 |
三、不同构建形式的合作创新模式 |
四、不同目的指向的合作创新模式 |
第二节 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运行机制 |
一、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动力机制 |
二、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分工机制 |
三、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信任机制 |
四、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利益分配机制 |
五、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沟通协调机制 |
第五章 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路径与建议 |
第一节 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发展路径 |
一、加强内部紧密合作,实现创新资源共享 |
二、促进内部协同竞争,通过创新引领发展 |
三、积极开展对外合作,构建合作创新平台 |
四、创新驱动对外竞争,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
五、建立合作创新机制,提高综合创新能力 |
第二节 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政策建议 |
一、深化合作创新的发展理念 |
二、完善合作创新的组织结构 |
三、健全合作创新的政策制度 |
四、探索合作创新的实践模式 |
五、优化合作创新的体制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10)引领科技创新驱动 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兴区”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积极培育创新主体提升全区创新能力 |
大力引进创新资源务实推动产学研合作 |
科学谋划创新机制加快实现成果转化 |
奋勇攀登创新高峰着力打造科技新城 |
相关链接 |
四、中科院扶持高新技术产业(论文参考文献)
- [1]徐州市鼓楼云创科技园运营策略设计研究[D]. 孙茹.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2]农业高新技术综合评价理论与智能方法研究[D]. 王翠.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3]创新网络、创新环境对瞪羚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 ——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D]. 储姗姗.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4]经济法视域下我国技术创新的国家干预研究[D]. 张金艳.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2)
- [5]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研究(1949-2009年)[D]. 韩联郡.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6]面向企业的政府创新激励政策效应研究[D]. 安志. 南京大学, 2019(01)
- [7]产业集群视野下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研究[D]. 刘遹菡. 武汉大学, 2017(02)
- [8]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研究 ——以C市高职教育园区为例[D]. 曹叔亮.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5)
- [9]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台州市科学技术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J]. 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台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6(12)
- [10]引领科技创新驱动 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兴区”之路[J].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中国科技产业,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