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峡库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经验

重庆三峡库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经验

一、重庆三峡库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肖海文,刘馨瞳,翟俊,孟令剑[1](2021)在《人工湿地类型的选择及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人工湿地技术在我国污(废)水处理、黑臭水体修复、海绵城市建设、水源地保护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确定人工湿地类型是人工湿地工程设计的首要步骤,不但关系到工程占地和相关污染物去除,还直接对工程造价、运行管理费用、生态景观效应等产生影响。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工程实践中人工湿地的主要类型,分析了因地制宜进行人工湿地类型选择的要点及其对工程设计各方面的影响,并结合重庆市某水源地保护湿地实际工程设计,探讨了人工湿地类型选择中方案比选的思路,以期为我国人工湿地相关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张双,陈贵生,杨仁凯,张华[2](2021)在《深度处理工艺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评价》文中认为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印发以来,深度处理工艺在三峡库区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新建、扩建、改建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结合三峡库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工艺分布情况,介绍了高效沉淀池、滤布滤池、深床反硝化滤池、V型滤池及其组合工艺,分析了各深度处理工艺的运行情况,归纳了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整改措施和建议,可为后期设计和生产运行管理提供参考、借鉴。

王淑君[3](2020)在《三峡库区重庆段农业面源污染的铁碳微电解强化-生态田埂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环保工作的推进,点源污染基本得到有效控制,面源污染的比重越来越大,从而成为我国水环境治理的热点问题。在农村地区,面源污染主要包括:农田径流、村庄地面的雨水径流等污染,其中由农田径流形成的农业面源污染是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重点问题。目前,田埂作为农田面源污染的源头治理技术也逐渐受到了关注。本研究针对三峡库区重庆段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采用材料表征方法、模拟柱动态研究、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和侧渗运行模拟研究,分别探讨生态田埂的组成基质性质、关键参数、微生物组成和侧渗处理效果,旨在确定生态田埂关键结构参数,明确其处理效果与特征,进而提出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田埂的工程设计方案。生态田埂组成基质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为砂壤土,表面粗糙,其p H为6.1呈微酸性;木炭具有多孔道结构,粒径1~2mm,其中C元素含量达81.29%;铁的粒径0.4~0.6mm,主要组成物质为铁单质。这有助于吸附污染物和形成微电池,同时为微生物提供栖息空间,进而强化对污染物的削减效果。生态田埂模拟柱动态研究结果表明:碳铁比例和铁碳层厚度对氮素削减影响较大,TN和NO3--N去除率随碳铁比的增大而升高,TN和NH4+-N去除率随碳铁层厚度的增加而提高,结合填料费用,确定最佳碳铁比为2:1,最佳碳铁层厚度为20cm。流量和污染负荷对生态田埂的削减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在0.5、1.0和1.5m L/min三种进水流量下,TP去除率均超过98%,COD、TN和NH4+-N去除率随进水流量的增大而略微降低,去除率分别为87.04%~93.22%、76.18%~86.31%和84.86%~88.21%;在三种污染负荷下,TP和NH4+-N出水浓度较为稳定,削减率分别在84%和98%以上,COD和TN随污染负荷增加而略微增加,去除率分别为82.0%~89.1%和73.6%~83.9%。通过分子生物学检测发现,基质中含有变形杆菌(29.98%)、绿弯菌(19.61%)和拟杆菌(1.67%),这些细菌对氮素和有机物的去除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生态田埂侧渗运行模拟研究,验证生态田埂对农田径流模拟水样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系统对COD、TP、TN和NH4+-N的削减率均超过80%,去除效果较好。基于上述生态田埂侧渗运行去除效果,针对三峡库区重庆段典型农田,设计了6亩缓坡农耕地的生态田埂和1.8亩梯田的生态田埂,预期对COD、TN和NH4+-N的去除率可达80%以上,对TP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使用寿命为3~4年。

陈林[4](2020)在《污泥生物炭对库区土壤铅、铬的钝化修复作用》文中指出三峡库区蓄水后,沿线流域内农业发展、船舶油污废水,两岸生活污水的排放使库区土壤遭受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同时,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加速和对污水排放标准的重视,城市(镇)污水处理厂相继建成或完善导致产生更多的污泥,大量城市剩余污泥如何去向成为研究热点。针对这两个问题本论文利用城市剩余污泥制备生物炭(Sludge Biochar),结合比表面积、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表征手段讨论热解温度对生物炭基本性质和表面特性的影响,同时进行静态吸附实验,利用等温吸附模型、动力学模型分析生物炭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对Pb2+、Cr6+的吸附能力和吸附机理。最后,进行室内模拟实验,将生物炭添加库区土壤中,控制土壤含水率和重金属含量,研究生物炭对土壤Pb、Cr的钝化和修复潜力。研究结论如下:(1)在300℃、400℃、500℃、600℃环境下热解污泥制备生物炭,其基本性质和表征结果显示,污泥热解温度升高,生物炭产率下降(65.7%-43.9%),灰分含量增加(19.8%-33.4%)、pH值上升(7.6-8.6),重金属含量增加(Pb:5.0-25.6 mg/kg、Cr:29.5-57.2 mg/kg);比表面积、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结果显示,生物炭颗粒表面越发粗糙,内部空隙结构更明显,比表面积值增加,颗粒表面羟基、脂肪族、酚羟基等含量减少或消失,生物炭具备更完善、稳定的芳香化结构。(2)静态吸附实验通过控制生物炭投加量、溶液的pH值、初始浓度、生物炭吸附时间。结果表明,生物炭对Pb2+、Cr6+的去除率、吸附量(Qe)均随其投加量、溶液初始浓度、吸附时间的增加而上升,最终趋于动态平衡;生物炭对Pb2+的吸附量随溶液pH值上升而增加,Cr6+反之;等温模型表明生物炭对Pb2+、Cr6+的吸附过程为Langmuir模型,属单分子层吸附,SB500(SBt,“t”表示热解温度℃)吸附能力最强,Qe分别为(Pb:5.2 mg/g、Cr:7.9 mg/g);动力学模型表明该吸附过程为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以化学吸附为主,分为快、慢吸附阶段,内扩散不是唯一的控制步骤。即该吸附过程为,吸附初期以生物炭表面化学吸附为主,后期以孔道内扩散行为为主。对Pb2+、Cr6+吸附性能顺序为SB500>SB600>SB400>SB300。(3)BC-F(BC-F:Biochar for category First land)与CK(CK为未添加生物炭)组相比,SB500能够有效降低土壤中Pb、Cr的可交换态。土壤含水率为25%、35%时,Pb的可交换态含量降低为3.3%、38.5%,Cr为31.4%、54.2%,表明含水率为35%时,生物炭对土壤中Cr的钝化效果更佳;BC-F与BC-S(BC-S:Biochar for category Second land)组相比,土壤中Pb、Cr的可交换态含量最大分别降低5.2%、25.9%,表明土壤中Pb、Cr含量较低时,生物炭的钝化效果更佳。(4)生物炭对土壤中Pb、Cr的修复能力随修复时间和距离的研究表明:修复时间为35天修复效果最佳,与CK组相比,BC-F组在土壤含水率为25%时,修复效果最佳,Pb、Cr含量分别降低22.4%、44.8%;BC-S组在含水率为25%时,Pb含量降低23.3%,含水率为35%时Cr含量降低36.1%;生物炭对Pb、Cr的修复能力随距炭柱的距离呈现不同变化趋势。Pb:不同土壤含水率,BC-S组前三个点(<11.5 cm)均为先降低再升高再降低的过程,后11.5 cm、15.0 cm两个点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过程,炭柱1.0 cm范围内修复能力最强,Pb含量减少25.2%;Cr:BC-F组在含水率为35%时,炭柱4.5 cm范围内修复能力最强,Cr含量减少41.2%。其他各组随距离变化不明显。

王文军[5](2019)在《内河大水位差客运码头集疏运系统研究 ——以丰都客运码头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地方政策法的大力支持,近年来重庆内河邮轮旅游产业呈现急速增长势头。同时,由于高铁、公路、航空交通出行的便捷优势,曾经作为人民交通出行主要方式的水路旅客运输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随之向水上旅游休闲转变。以往已经建成的客运码头目前主要是为豪华邮轮提供旅客上下船、物资补给等服务。客运码头作为邮轮旅游中的水陆联结点,其集疏运系统的运行极大地影响着游客的体验和人身安全。由于重庆位于三峡水库区,部分河段一年之中水位落差可达30米,如何为客运码头配套建设既安全又人性化的集疏运系统一直是个难题。本文以丰都客运码头改造工程为实际研究对象,对该客运码头及重庆同类型客运码头的现状、集疏运系统进行调研分析,发现我市主要大水位差客运码头目前实际上所采用的“浮式栈桥+人行梯道”集疏运系统历史悠久,有着投资小、结构简单的优势,能够满足游客上下船、物资补给等功能。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该集疏运系统已显然不能满足旅游休闲要求。特别是在低水位期,由于河道累积性淤积导致邮轮无法近岸靠泊,游客则需要步行经更长的斜坡梯道、浮式栈桥往来于船岸之间,便捷性、舒适性及游客体验都较差,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创建无障碍船岸交通通道和建立安全便捷舒适的集疏运系统,增强游客体验,促进邮轮旅游经济发展,本文结合丰都客运码头改造工程所处河段水位、水流、地形等实际情况,提出了“浮式栈桥+垂直电梯+水平集疏平台”的集疏运系统设计方案,以适应河道累积性淤积及30米大水位差情况。同时对新集疏运系统设计中的垂直水下电梯、运行方案等重要环节内容进行了探析,也对国内外有关水下电梯应用案例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得出丰都客运码头改造工程采用此集疏运系统是可行的,为该工程建设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可为其他内河高水位差河段客运码头集疏运系统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武菲[6](2019)在《三峡工程决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举世瞩目。同时,它也是一项颇具争议的特殊的工程。从1918年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的设想,到1992年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兴建三峡工程议案,三峡工程经历了漫长坎坷的决策过程。本文将以三峡工程的决策为切入点,以时间为主线,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节点,系统梳理三峡工程决策的历史过程,探讨三峡工程上马曲折的历程背后的原因,厘清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焦点所在,揭示中共做出工程决策的历史背景,并最终总结出三峡工程决策带给我们的经验与启示。论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利用大量未公开的档案资料、亲历者的回忆录、回忆文章,以及文献汇编等资料,呈现三峡工程决策的全过程。同时,尽可能全面地展现工程的支持者与反对者双方的观点,归纳其争论分歧的焦点所在。论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主要论述孙中山首次提出的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设想和恽震等人开展的对三峡水力资源的首次勘测、设计工作,以及国民政府开发三峡进行的一些早期工作。第二章是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论述在这一时期三峡工程方案制定的过程,包括毛泽东、周恩来对三峡工程的指示和决策,制定三峡工程方案的经过,关于三峡工程的最早争论,以及作为三峡工程实战准备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工建设。第三章是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这一章主要论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三峡工程的重新上马和重新开展论证工作的过程,以及这一时期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第四章是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这一章论述三峡工程在经历一系列争论后重新进入中央决策进程的经过,以及最终交付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的过程。第五章是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这一章主要论述三峡工程准备阶段进行的工作和工程建设期的决策及机构设置,以及三峡移民政策。最后是结语。总结三峡工程的决策历程留给我们的经验启示,并尝试针对决策中的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的优化措施。

顾伟康[7](2019)在《水动力变化条件下三峡库区典型支流微塑料的分布及归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兴污染物,由于尺寸小、生产使用量大、处置不当以及在环境中难以被彻底降解等特性,在生态系统中广泛分布,因此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微塑料可以造成潜在的生态风险,因此理解微塑料在水环境中的赋存特征和环境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选取三峡库区库尾典型支流御临河为研究区域,通过荧光法处理检测,揭示环境中微塑料的赋存特征,分析其可能的来源,并探讨微塑料在不同水动力条件下的迁移规律。御临河干流、库湾、支流、不同深度分层水体、沉积物和岸坡土壤中均存在微塑料,进一步佐证了并非所有的微塑料都会漂浮于水面,相当一部分微塑料并未随河流迁移入海,而是滞留于河流水系统内。对于干流表层水体中的微塑料,冬季蓄水期御临河河口—舒家段干流沿程各采样点的丰度范围为(0.581.32)×106个/km2,库湾的微塑料丰度范围为(0.201.28)个/L,支流的微塑料丰度范围为(0.205.40)×10-1个/L,微塑料丰度大致呈现出库湾>支流>干流的规律。冬季蓄水期河口—西河段采样点的丰度范围为(0.762.00)×106个/km2,夏季泄水期河口—西河段采样点的丰度范围为(1.131.92)×106个/km2。相比其他采用拖网法的研究,干流表层中微塑料丰度范围变化较小,基本处于中等污染水平。对于河口—西河段采样点沉积物中的微塑料,冬季蓄水期的丰度范围为(0.902.54)×103个/kg dw,夏季泄水期的丰度范围为(0.671.71)×103个/kg dw。相比其他采用同样单位的研究,干流沉积物中微塑料丰度基本处于中等偏高的污染水平。通过分析不同样品中微塑料的特征发现,微塑料数量和尺寸基本符合幂函数关系,尺寸越小的微塑料数量越多,环境中微塑料破碎程度越高。小尺寸微塑料更容易出现在表层水体中。微塑料形态多种多样。研究将发现的微塑料根据三维空间尺寸分为三种形状:纤维状、薄片状和块状。不同样品中微塑料形状分布虽然存在差异,但纤维状和块状微塑料基本显着高于薄片状,农田附近薄片状微塑料多于其他区域,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处附近的纤维状微塑料较多。不同季节蓄水和泄水的变化可能导致沉积物中微塑料的形状赋存发生改变。微塑料荧光强度分布存在差异:干流表层出现很多荧光强度异常高的微塑料;上游人类聚集区的舒家附近荧光强度更高;夏季泄水期的环境条件更利于疏水性较低、密度较大的微塑料迁移到表层水体中。经过拉曼光谱验证,采用荧光法鉴别微塑料成功率达到100%。大尺寸微塑料中PP、PE、PS占比较高,小尺寸微塑料中PET和PU占比较高。人类活动中产生的污染对微塑料在环境中的分布有着显着影响。通过调查发现御临河干流中的微塑料可能来自点源(支流汇入、经过处理或未经处理的雨污水排放;库湾污染热点)或者面源(农业;城市径流冲刷)污染。御临河各采样点中形状规则、表面较平整的初生微塑料很少,绝大多数都是次生微塑料。不同支流由于污染程度、流量各异,所以对临近干流表层水体中微塑料的赋存特征影响各异。污水处理厂尾水是御临河干流中微塑料污染的重要点源;虽然库湾相对封闭,与干流水体不易交换,但微塑料在御临河干流和库湾之间仍会发生迁移。周期性的水浸、光照,再加上植物的刺破、拖拽等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也促进库湾中积累的大型塑料垃圾不断风化、破碎形成微塑料迁移至干流水体中;河口和排花岸坡土壤中的微塑料丰度为(1.1812.046)×103个/kg dw,岸坡土壤的微塑料很有可能来源于农业面源污染,并且是附近水体中微塑料的重要来源,排花是御临河微塑料潜在的聚积热点,夏季排花附近有不少尺寸较大、疏水性较强、密度较低的薄片状或块状微塑料输入河流水系统;上游人类聚集区域的微塑料丰度显着高于下游自然林地区域的微塑料丰度。微塑料在河流系统中的迁移过程是横向迁移和垂向迁移共同作用的结果。微塑料随水流方向的横向迁移过程受到水平流速的较大影响。微塑料易在流速缓慢的库湾和坝前表层水体中积累;冬季蓄水期受长江回水倒灌的影响,干流表层的微塑料丰度升高。因为微塑料在静水中的垂向运动缓慢,易受到水流紊动的影响,所以在自然水体中,外部因素如湍流混合作用对微塑料的垂向运动影响很大。微塑料在不同深度水体中的赋存特征存在空间差异:河口和西河采样点都位于河流交汇处,较为特殊的水动力条件变化导致了表层水体和沉积物中微塑料的赋存情况在不同季节产生较为明显的差异,其中位于长江干流和御临河生态调节坝之间的河口水动力条件变化最为特殊,水动力条件的季节变化使微塑料的赋存特征在坝前和坝后产生明显的差异,流速变大不仅使微塑料从沉积相转移到水相,还使微塑料产生更强烈的破碎。周期性的蓄水和泄水使微塑料发生沉积和再悬浮,不断在消落带岸坡土壤、水体和沉积物中发生迁移。研究可为微塑料污染管控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马晨曦[8](2019)在《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研究 ——以巴东、秭归为例》文中提出本论文是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研究(导师研究课题)系列的一部分。自1994年三峡工程第一阶段开始至2009年第三阶段完成,库区城市城镇化、城市建设、生态环境、民生情况、文化旅游、住区建设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本论文后三峡时期是指三峡工程全面竣工后库区城市应对人居环境中社会、经济、生态、文化、工程技术等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时期,是相对于三峡工程移民搬迁工作完成之后的特定时期[1]。本研究从后三峡时期以来,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总体变迁着手,对库首城市巴东和秭归城镇化、移民安置、城市建设、民生情况、生态环境、工程安全、市政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旅游文化与遗产保护等总体发展进行调查评述,并研究其在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中的共性特征与典型问题,以证明巴东和秭归案例的特殊选取意义。本论文以吴良镛院士人居环境科学理论思想为指导,综合运用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地理学、生态学、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2],建立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体系,理论与实践分析结合,分析了巴东和秭归在生活环境、生态环境、社会和谐、公共安全、经济发展[3]等方面的成就和问题,对比两个城市的评价指标情况,提出五个角度的三条策略。文章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绪论。本章介绍了本次论文选题的缘起和背景,概括了基本概念以及相关理论研究综述,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目的与意义,提出研究方法及主要框架内容。第二章:后三峡时期巴东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调查研究。对巴东的地理概况、城镇化、移民安置、城市建设、民生情况、生态环境、工程安全、市政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旅游文化与遗产保护等总体发展进行调查评述。第三章:后三峡时期秭归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调查研究。对秭归的地理概况、城镇化、移民安置、城市建设、民生情况、生态环境、工程安全、市政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旅游文化与遗产保护等总体发展进行调查评述。第四章: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体系构建。从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特征与问题入手,结合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构建评价模型体系,并计算出评价指标各个权重的分配及评分标准。第五章:巴东和秭归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针对巴东和秭归的典型性问题分别进行评价研究分析,并对其人居环境建设评价指标重要性排序。第六章:巴东和秭归人居环境建设的优化策略与对策建议。提出对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思路及建设措施的一些探索。第七章:总结。对论文研究结论、研究创新点、研究不足进行总结。

费亦凡[9](2019)在《生物转盘联用多级生态系统处理地表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梁滩河地处重庆主城区,但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以及生活、生产活动的进行,梁滩河水体受到了严重的污染。针对梁滩河水体污染问题,梁滩河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将生物转盘与多级生态系统联用处理梁滩河河水。对该工艺处理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可为今后工程项目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本文将生物转盘+多级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探究了生物转盘在冬季三种不同挂膜方式,在挂膜期间对梁滩河关键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挂膜情况;研究了生物转盘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运行效果和沿程污染物去除情况;建立了夏季氨氮降解的动力学模型;对稳定运行后的生物转盘生物膜微生物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研究了多级生态系统的运行效果及影响因素;最后综合分析了生物转盘+多级生态系统组合工艺联合运行的效果,同时提出了改进建议和工艺的适用条件。结果表明:(1)冬季低温启动生物转盘,使用接种硝化菌法能最快速启动生物转盘,接种活性污泥法启动速度次之,而自然挂膜法启动最慢,但就长期运作而言,三种不同挂膜方式的生物转盘处理能力趋于一致。运行25d后接种硝化菌的生物转盘对去除率即可达到88.78%,运行100d后生物转盘对NH4+-N和COD去除率分别可达90%和23%。(2)梁滩河进水水质呈现春冬差且波动大,夏秋较好且波动小的特点;在COD、NH4+-N、TN、TP进水负荷分别为2.618.33 g/(m2·d)、0.361.45 g/(m2·d)、0.992.27g/(m2·d)、0.070.27 g/(m2·d)时,生物转盘的去除率随进水负荷的增加而增大;生物转盘对COD和NH4+-N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对TN和TP去除效果不佳,分别可达54.55%、91.10%、21.33%和14.74%。(3)七级生物转盘在低温、中温、高温三种不同的温度下沿程污染物去除情况如下:第一级转盘对污染物的去除贡献率最高,后续六级去除贡献率总体依次递减。第一级对COD、NH4+-N、TN、TP平均去除贡献率分别为46%、72%、24%、39%。后六级COD、NH4+-N、TN平均去除贡献率分别从15%、9%、19%开始递减,后六级对TP的去除率均低于10%,且不同程度上出现了释磷的现象。(4)基于Monod方程和物料平衡,建立了夏季生物转盘第一级及后续单级转盘微生物对NH4+-N的利用模型和NH4+-N降解动力学模型,确定NH4+-N降解反应为一级反应。模型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生物转盘NH4+-N降解和利用的规律和情况,同时方程还与微生物饱和常数、浓度等存在一定的数学关系,可为工程设计提供一定参考。(5)稳定运行后的生物转盘总体呈现转盘后端生物多样性、均匀度高于前端的趋势;三类不同启动方式的生物转盘经长期运行后,在微生物组成方面差异不大硝化螺旋菌均已成为优势菌种,但总体接种活性污泥的生物转盘在微生物的丰富度和均匀度相对较高。(6)表面流湿地、配水塘、潜流湿地、沉淀塘+出水塘对COD、NH4+-N、TN、TP的去除受负荷的影响较明显,总体去除率均随着面积负荷的增加而降低,面积去除量随着面积负荷增加而上升并逐渐趋于平稳。同时,表面流湿地、潜流湿地对NH4+-N和TN去除效果主要受温度影响明显,并随着温度的上升去除率逐渐增加。表面流湿地、潜流湿地、沉淀塘+出水塘对COD的去除效果相对较好,配水塘由于水力负荷较大对COD去除效果相对较差;潜流湿地对TP的去除效果最佳,表面流湿地以及塘系统对TP的去除效果一般;表面流湿地对NH4+-N的去除效果比潜流湿地更好,对TN的去除效果则反之。(7)组合工艺对COD、NH4+-N、TN、TP的去除效果明显,生物转盘较生态系统拥有更好、更稳定的COD、NH4+-N去除效果,但对TN、TP的削减作用较小,多级生态系统则拥有更好TN、TP的去除效果,两者有效实现了优势互补。组合工艺对COD、NH4+-N、TN、TP的月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0.69%76.61%、79.06%96.36%、59.15%86.00%、52.05%55.26%。总体而言,生物转盘具有卓越的NH4+-N、COD削减效果,而多级生态系统对TN、TP去除效果也较显着。组合工艺在加强了各自的优势的基础上,弥补了单独工艺的不足。组合工艺为实现梁滩河的长治久清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也为我国河流治理提供了有价值的实际工程参考和借鉴,对地表水处理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沈月[10](2019)在《山地城市雨水径流与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研究》文中提出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凸显,为解决“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世界各地均提出了针对性的城市管理策略。就山地城市而言,独特的坡度、下垫面和用地情况等因素导致其面源污染负荷较高,使得水环境质量急剧下降,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重庆市悦来新城面源污染控制区内大气环境及典型下垫面(山地城市道路、公园、公共建筑及住宅小区)为研究对象,根据地形地貌和排水系统现状,划分城市面源汇水单元,采用自动取样监测和人工取样监测、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污染物参数,进而开展山地城市的城市面源污染干湿沉降监测,研究山地城市快排快泄的“产-汇-流-滞-排”全过程径流与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旨在为制定面源污染治理和雨洪控制工程的技术方案提供数据支撑与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重庆市悦来新城的空气质量受温度、风速等因素影响而呈现显着的季节性特征,同时与大气干湿沉降污染物通量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从空气质量来看,PM10与PM2.5日均浓度污染占主体地位,NO2次之。从影响因素来看,大气污染物浓度与温度、环境风速呈显着的负相关,春季以外季节的大气气压对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另外,悦来新城大气颗粒悬浮物中氮素的主要成份是无机氮(NO3-+NH4+);TP的浓度相比TN的浓度要低两个数量级。大气氮素沉降以湿沉降为主,占总沉降通量的61.24%;磷素沉降以干沉降为主,占总沉降通量的52.25%。悦来新城大气湿沉降的NO3--N、NH4+-N、TN、TP和ON的沉降通量分别是7.55、11.88、21.85、0.81、2.42 kg/(hm2·a),而干沉降的NO3--N、NH4+-N、TN、TP和ON的沉降通量分别是4.26、6.39、13.83、0.88、3.17 kg/(hm2·a)。(2)山地城市道路的降雨径流污染物受降雨强度、坡度、汇水面积等多个因素影响。首先,由于小降雨强度事件中降雨径流的冲刷效应高于雨量的稀释效应,因此其污染物浓度显着高于中、大降雨强度事件中的浓度,但污染物峰值均出现在降雨初始时刻及降雨量峰值后1020min。NH4+-N是道路径流水中TN的主要形式,而NO3--N的浓度较低。其次,山地城市道路的坡度越大,初期冲刷效应越显着,道路旁生物滞留带的土壤渗透性越差,整体初始冲刷效应强度呈现TN>TSS>COD>TP的特征,故推荐控制FF值为30%40%。另外,降雨强度一定的情况下,道路径流流量不仅与坡度有关,更与汇水面积呈现较强的相关性。(3)会展公园(典型山地公园)径流中TSS、COD、TP等污染物指标的变化趋势与山地城市道路类似,但TN、叶绿素a的波动性较强,其中NO3--N是公园径流雨水中TN的主要形式,占比为42%65%,而NH4+-N的浓度相对较低。公园降雨径流流量受降雨强度影响较大,但流量峰值与降雨峰值相比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另外,公园降雨径流只在降雨强度较大时出现冲刷效应,且与道路污染物的冲刷效应基本一致。(4)山地城市公建及小区的雨水径流组织尤其重要。国博中心(典型公共建筑)的6个雨水调蓄池及住宅小区的5个雨水调蓄池中的水质均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中道路清洗和城市绿化用水标准。国博中心与住宅小区氮磷污染物有着不同的来源,其中住宅小区以颗粒性氮磷为主,而国博中心的氮磷来源则比较复杂。同时,受雨水调蓄池集水面积差异以及不透水集水面积占比差异影响,国博中心雨水调蓄池的回用率显着高于住宅小区。(5)三种典型山地城市下垫面(道路、公园、公建及小区)的污染负荷通量及年均负荷水平差异较大。山地城市道路TSS、COD、NO3--N、NH4+-N、ON、TN和TP的污染负荷通量分别为3120.31、567.35、9.94、10.04、5.27、25.28和5.54kg/(hm2.a)。典型公园下垫面TSS、COD、NO3--N、NH4+-N、ON、TN、TP和叶绿素a的污染负荷通量分别为456.15、226.95、3.37、4.13、1.06、8.56、1.10和0.06 kg/(hm2.a)。公共建筑下垫面TSS、COD、NH4+-N、TN和TP的污染负荷通量分别为576.63、37.12、8.55、26.33和0.68 kg/(hm2.a)。住宅小区下垫面TSS、COD、NH4+-N、TN和TP的污染负荷通量分别为559.82、21.05、1.17、17.74和1.13kg/(hm2.a)。(6)重庆市悦来新城的面源污染本底值总量主要为大气干沉降,但面源污染的主要直接输入形式则是降雨径流。悦来新城的地表水环境虽已达到重庆市批复的水功能区划要求,但面源污染作为影响水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仍需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及政策指导来应对该威胁。

二、重庆三峡库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庆三峡库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人工湿地类型的选择及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人工湿地的类型和应用
    1.1 人工湿地的基本类型
    1.2 复合型人工湿地
    1.3 国内常用的人工湿地类型
2 人工湿地类型选择的影响因素
    ① 占地限制
    ② 地形地势
    ③ 场址气候
    ④ 特定污染物去除
    ⑤ 生态景观要求
    ⑥ 运行费用
3 案例分析
    3.1 工程概况
    3.2 人工湿地类型的方案比选
    3.3 人工湿地运行效果
4 结语

(2)深度处理工艺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污水处理工艺背景介绍
2 深度处理工艺的应用分析与评价
    2.1 深度处理工艺的应用分析
    2.2 深度处理工艺的对比评价
3 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3.1 高效沉淀池
    3.2 V型滤池
    3.3 滤布滤池
    3.4 深床反硝化滤池
4 结语

(3)三峡库区重庆段农业面源污染的铁碳微电解强化-生态田埂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农业面源污染
        1.2.1 农业面源污染的定义
        1.2.2 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
        1.2.3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技术概述
    1.3 田埂技术
        1.3.1 田埂定义
        1.3.2 田埂的类型
        1.3.3 田埂功能
        1.3.4 田埂技术研究现状
    1.4 铁碳微电解研究现状
        1.4.1 铁碳微电解原理
        1.4.2 铁碳微电解技术应用进展
    1.5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图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填料
        2.1.3 模拟水样
        2.1.4 实验仪器
    2.2 实验装置
        2.2.1 柱实验装置
        2.2.2 生态田埂侧渗运行模拟装置
    2.3 田埂研究实验方法
        2.3.1 生态田埂组成基质性质研究
        2.3.2 生态田埂关键参数对农业面源污染削减效果的影响研究
        2.3.3 生态田埂削减效果验证及三峡库区生态田埂初步设计
    2.4 分析测定方法
        2.4.1 水质检测方法
        2.4.2 基质表征方法
        2.4.3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2.4.4 数据分析方法
3 生态田埂组成基质性质和关键参数研究
    3.1 生态田埂组成基质性质研究
        3.1.1 土壤
        3.1.2 零价铁
        3.1.3 木炭
    3.2 生态田埂关键参数对农业面源污染削减效果的影响研究
        3.2.1 关键结构参数研究
        3.2.2 关键操作参数研究
    3.3 生态田埂微生物群落分析
    3.4 小结
4 生态田埂削减效果验证及三峡库区生态田埂初步设计
    4.1 生态田埂侧渗运行模拟装置削减效果
        4.1.1 对COD的削减效果
        4.1.2 对TP的削减效果
        4.1.3 对TN的削减效果
        4.1.4 对NH_4~+-N的削减效果
    4.2 设计依据、标准及原则
        4.2.1 设计依据
        4.2.2 采用的主要规范及标准
        4.2.3 设计原则
    4.3 生态田埂工程设计方案
        4.3.1 研究区域概况
        4.3.2 参数设计依据
        4.3.3 缓坡农耕地生态田埂
        4.3.4 梯田生态田埂
        4.3.5 投资概算
        4.3.6 使用寿命讨论
    4.4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缓坡农耕地生态田埂设计图
附录B 梯田生态田埂设计图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副导师简介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4)污泥生物炭对库区土壤铅、铬的钝化修复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三峡库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概况
        1.1.1 三峡库区概况
        1.1.2 土壤重金属的来源及危害
        1.1.3 三峡库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治理现状
    1.2 生物炭与修复重金属污染
        1.2.1 生物炭的概念
        1.2.2 生物炭与重金属污染治理
    1.3 污泥及其生物炭
        1.3.1 污泥的来源及危害
        1.3.2 污泥的处理处置方法和研究现状
        1.3.3 污泥制备生物炭
    1.4 研究存在的问题
    1.5 主要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创新点
        1.5.4 技术路线图
2 生物炭的制备和结构性能表征
    2.1 生物炭的制备
        2.1.1 原料及预处理
        2.1.2 不同热解温度下生物炭的制备
    2.2 主要实验仪器
    2.3 生物炭的基本性质表征
        2.3.1 生物炭的基本性质表征
        2.3.2 生物炭的结构性能表征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热解温度对生物炭基本性质的影响
        2.4.2 热解温度对生物炭表面结构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3 生物炭对水体中Pb~(2+)、Cr~(6+)的吸附特性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吸附实验
        3.1.3 样品分析方法
        3.1.4 吸附模型
    3.2 结果与讨论
        3.2.1 投加量对生物炭吸附Pb~(2+)、Cr~(6+)的影响
        3.2.2 pH值对生物炭吸附Pb~(2+)、Cr~(6+)的影响
        3.2.3 初始浓度对生物炭吸附Pb~(2+)、Cr~(6+)的影响及吸附等温特性
        3.2.4 生物炭对Pb~(2+)、Cr~(6+)的吸附速率及动力学研究
    3.3 本章小结
4 生物炭对库区土壤Pb、Cr的钝化作用
    4.1 主要实验仪器
    4.2 土壤采集及基本性质
    4.3 材料与方法
        4.3.1 材料与方法
        4.3.2 数据统计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生物炭对土壤中Pb活性的影响
        4.4.2 生物炭对土壤中Cr活性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生物炭对库区土壤Pb、Cr的修复作用
    5.1 主要实验仪器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生物炭对土壤中重金属Pb的修复作用
        5.3.2 生物炭对土壤中重金属Cr的修复作用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5)内河大水位差客运码头集疏运系统研究 ——以丰都客运码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内容、意义及方法
第二章 重庆水上旅游市场和主要客运码头发展现状
    2.1 水上旅游市场发展现状
        2.1.1 长江三峡豪华邮轮经营企业运力及市场运营情况
        2.1.2 长江三峡经济型游船经营企业、运力及市场运营情况
        2.1.3 两江游船经营企业、运力及市场运营情况
    2.2 主要客运码头发展现状
        2.2.1 丰都客运码头
        2.2.2 奉节宝塔坪旅游码头
        2.2.3 朝天门旅游码头
    2.3 国内外水下电梯应用案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丰都客运码头改造工程集疏运系统设计
    3.1 设计内容
    3.2 总平面布置
    3.3 水工建筑物
        3.3.1 设计条件
        3.3.2 水工结构方案
    3.4 配套设施
        3.4.1 垂直防水电梯
        3.4.2 水密门
        3.4.3 供电照明
        3.4.4 给排水
        3.4.5 通风
    3.5 集疏运系统效率分析
        3.5.1 码头旅客最高聚集人数
        3.5.2 单位时间单向游客通过能力
        3.5.3 垂直水下电梯集疏能力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丰都客运码头改造工程集疏运系统运行方案
    4.1 游客集疏运整体方案
    4.2 垂直水下电梯运行原理
    4.3 水密门启闭方案
    4.4 钢引桥提升方案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安全管理及应急救援措施
    5.1 施工期安全管理
    5.2 运营期安全管理
    5.3 日常维护管理
    5.4 环境保护要求
    5.5 应急救援措施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三峡工程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与难点
第一章 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
    第一节 国人的三峡设想与首次勘测
        一、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资源设想
        二、首次勘测三峡水力资源
    第二节 美国人的三峡开发计划与夭折
        一、潘绥计划
        二、萨凡奇计划
        三、三峡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四、萨凡奇计划的中止
第二章 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
    第一节 毛泽东描绘三峡蓝图
        一、水利是工农业生产的中心环节
        二、“毕其功于一役”
        三、中苏合作开展查勘
    第二节 林李之争与三峡决策
        一、最初的争论
        二、南宁会议上的“御前争论”
        三、周恩来查勘三峡与成都会议
    第三节 三峡工程第一次筹建热潮
        一、“积极准备充分可靠”:三峡科研大协作
        二、200米蓄水位的初步设计工作
        三、“有利无弊”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实战准备——葛洲坝水利枢纽的兴建
        一、葛洲坝水利枢纽的提出
        二、建设中的波折
第三章 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
    第一节 重提三峡工程
        一、坝址选择
        二、纷争再起
        三、邓小平的三峡之行
    第二节 三峡工程第二次筹建热潮
        一、三峡工程加速上马与“翻两番”战略目标
        二、审查通过150米蓄水位方案
        三、用改革的办法建设三峡
    第三节 关于工程近期能否上马的争论
        一、蓄水位之争
        二、党内外的争论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重新论证
        一、开展重新论证
        二、论证中的论争
第四章 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
    第一节 三峡工程重新进入决策进程
        一、历史的插曲:围绕《长江长江——三峡工程论争》一书的争论
        二、江泽民视察长江
        三、“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四、三峡工程论证汇报会
        五、审查通过175 米蓄水位方案
    第二节 表决定案
        一、三峡宣传热
        二、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三峡工程议案
第五章 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
    第一节 施工准备阶段
        一、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与施工
        二、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第二节 工程建设期
        一、一期工程建设
        二、二期工程建设
        三、三期工程建设
    第三节 三峡移民政策
        一、实施优惠政策
        二、外迁移民安置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7)水动力变化条件下三峡库区典型支流微塑料的分布及归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微塑料的危害
        1.1.2 国内外微塑料污染现状及应对措施
    1.2 国内外微塑料研究现状
        1.2.1 环境中微塑料调查研究方法学
        1.2.2 环境中微塑料的赋存与分布特征
        1.2.3 环境中微塑料的源汇迁移机制
        1.2.4 环境中微塑料的毒理效应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实验材料及方法
    2.1 三峡库区御临河流域概况及采样点设置
    2.2 常用药品及器材
        2.2.1 采样工具
        2.2.2 预处理器材
        2.2.3 鉴别定量设备器材
    2.3 样品采集和保存
        2.3.1 表层水样中微塑料采集
        2.3.2 各深度水样中微塑料采集
        2.3.3 底泥沉积物中微塑料采集
        2.3.4 样品保存
    2.4 样品预处理及鉴别定量
        2.4.1 样品预处理
        2.4.2 样品鉴别定量
    2.5 质量保证与控制
    2.6 统计分析
3 三峡库区御临河微塑料赋存特征
    3.1 微塑料丰度
    3.2 微塑料尺寸特征
    3.3 微塑料形状特征
    3.4 微塑料种类特征
    3.5 本章小结
4 三峡库区御临河微塑料源解析
    4.1 点源污染中的微塑料
    4.2 面源污染中的微塑料
    4.3 本章小结
5 水动力对微塑料迁移过程的影响
    5.1 三峡水库运行调度方式
    5.2 水动力对微塑料横向迁移的影响
    5.3 水动力对微塑料垂向迁移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目录
    C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D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8)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研究 ——以巴东、秭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和背景
        1.1.1 时代背景: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是国家发展战略需求。
        1.1.2 历史背景:后三峡时期三峡工程对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影响
        1.1.3 现实背景: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研究工作展开
    1.2 基本概念的解读
        1.2.1 后三峡时期概念的界定
        1.2.2 区域人居环境概念的界定
        1.2.3 人居环境建设评价研究概念的界定
    1.3 相关理论研究
        1.3.1 人居环境学研究
        1.3.2 新型城镇化研究
        1.3.3 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1.4 相关研究综述
        1.4.1 关于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研究综述
        1.4.2 关于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研究综述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论文组织框架
        1.6.3 论文内容安排
2 巴东县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调查研究
    2.1 库区城市地理概况
    2.2 库区城镇化情况
    2.3 移民安置情况
    2.4 城市建设情况
        2.4.1 城市变迁情况
        2.4.2 城市规划编制情况
        2.4.3 城市用地构成情况
    2.5 民生情况
    2.6 生态环境情况
        2.6.1 区域自然环境
        2.6.2 内部自然环境
    2.7 工程安全情况
    2.8 市政设施建设情况
    2.9 社会服务设施建设情况
    2.10 旅游文化与遗产保护情况
        2.10.1 人文资源
        2.10.2 非物质文化遗产
        2.10.3 旅游数据
    2.11 本章小结
3 秭归县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调查研究
    3.1 库区城市地理概况
    3.2 库区城镇化情况
    3.3 移民安置情况
    3.4 城市建设情况
        3.4.1 城市变迁情况
        3.4.2 城市规划编制情况
        3.4.3 城市建设用地情况
    3.5 民生情况
    3.6 生态环境情况
    3.7 工程安全情况
    3.8 市政设施建设情况
    3.9 社会服务设施建设情况
    3.10 旅游文化与遗产保护情况
        3.10.1 旅游资源
        3.10.2 旅游数据
    3.11 本章小结
4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体系建立
    4.1 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特征与问题
        4.1.1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共性特征
        4.1.2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典型问题
    4.2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4.2.1 综合性原则
        4.2.2 系统性原则
        4.2.3 可操作性原则
    4.3 评价模型体系建构
        4.3.1 评价内容
        4.3.2 指标体系建构
        4.3.3 评价方法
    4.4 评价指标权重分配
        4.4.1 基于AHP确定的指标权重
        4.4.2 子指标层权重权重确立方法
    4.5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分标准
    4.6 本章小结
5 库区典型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
    5.1 巴东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
        5.1.1 生活环境系统评价分析
        5.1.2 生态环境系统评价分析
        5.1.3 社会和谐系统评价分析
        5.1.4 公共安全系统评价分析
        5.1.5 经济发展系统评价分析
    5.2 秭归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
        5.2.1 生活环境系统评价分析
        5.2.2 生态环境系统评价分析
        5.2.3 社会和谐系统评价分析
        5.2.4 公共安全系统评价分析
        5.2.5 经济发展系统评价分析
    5.3 评价结论
    5.4 本章小结
6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优化策略
    6.1 库区人居环境建设优化思路
    6.2 库区人居环境建设优化原则
        6.2.1 生态原则
        6.2.2 经济原则
        6.2.3 科技原则
        6.2.4 社会原则
        6.2.5 文化原则
    6.3 库区人居环境建设优化策略
        6.3.1 基于生活环境角度
        6.3.2 基于生态环境角度
        6.3.3 基于社会和谐角度
        6.3.4 基于公共安全角度
        6.3.5 基于经济发展角度
    6.4 本章小结
7 总结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B “后三峡时期”库区市民生活情况调查问卷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9)生物转盘联用多级生态系统处理地表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地表水环境
        1.1.2 项目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体治理技术及研究现状
        1.2.2 生物转盘及研究现状
        1.2.3 人工湿地和稳定塘技术及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项目情况和研究方法
    2.1 梁滩河概况
        2.1.1 自然概况
        2.1.2 生态环境问题
    2.2 项目介绍
        2.2.1 项目概况
        2.2.2 工艺流程
    2.3 实验装置
        2.3.1 生物转盘
        2.3.2 人工湿地系统
    2.4 流量及进水水质
        2.4.1 运行流量
        2.4.2 进水水质
    2.5 研究项目和分析方法
        2.5.1 物化分析项目
        2.5.2 微生物群落分析项目
3 生物转盘运行研究
    3.1 三种启动方式研究
        3.1.1 反应器启动
        3.1.2 挂膜情况分析
        3.1.3 启动结论
    3.2 生物转盘运行情况分析
        3.2.1 春季运行分析
        3.2.2 夏季运行分析
        3.2.3 秋季运行分析
        3.2.4 冬季运行分析
    3.3 沿程各级对污染物去除效果
        3.3.1 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分析
        3.3.2 氨氮和总氮的去除效果分析
        3.3.3 总磷的去除效果分析
    3.4 氨氮降解模型研究
        3.4.1 底物降解动力学模型推导
        3.4.2 氨氮降解模型的建立
    3.5 生物膜群落的分析与比较
        3.5.1 生物多样性分析
        3.5.2 微生物群落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多级生态系统性能研究
    4.1 试验工况
    4.2 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分析
        4.2.1 表面流湿地
        4.2.2 配水塘
        4.2.3 潜流湿地
        4.2.4 沉淀塘+出水塘
    4.3 氨氮的去除效果分析
        4.3.1 表面流湿地
        4.3.2 配水塘
        4.3.3 潜流湿地
        4.3.4 沉淀塘+出水塘
    4.4 总氮的去除效果分析
        4.4.1 表面流湿地
        4.4.2 配水塘
        4.4.3 潜流湿地
        4.4.4 沉淀塘+出水塘
    4.5 总磷的去除效果分析
        4.5.1 表面流湿地
        4.5.2 配水塘
        4.5.3 潜流湿地
        4.5.4 沉淀塘+出水塘
    4.6 本章小结
5 生物转盘+多级生态系统组合工艺研究
    5.1 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分析
    5.2 氨氮的去除效果分析
    5.3 总氮的去除效果分析
    5.4 总磷的去除效果分析
    5.5 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5.6 工艺适用条件及建议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山地城市雨水径流与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新型化:人、地、城“三位一体”
        1.1.2 环境挑战:点源与面源污染并存,面源污染治理难度大
        1.1.3 海绵城市建设:探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国式先河”
        1.1.4 生态补偿:生态环境治理上下联动机制
    1.2 城市面源污染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面源污染控制研究现状
        1.2.2 国内面源污染控制研究现状
        1.2.3 雨水资源化利用新思路
    1.3 问题的提出、课题来源、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问题的提出
        1.3.2 课题来源
        1.3.3 研究目的
        1.3.4 研究内容
        1.3.5 技术路线
2 重庆市悦来新城面源污染控制示范区概况及监测
    2.1 重庆市面源污染控制示范区建设背景
        2.1.1 复杂的“山-水-城”错落格局
        2.1.2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探索人、城、自然和谐相处
    2.2 重庆市悦来新城面源污染控制示范区建设概况
        2.2.1 建设目标
        2.2.2 下垫面类型及周围水系
        2.2.3 建设及改造内容
    2.3 雨水径流及污染物迁移转化测试分析方法
        2.3.1 研究区域及实验设计
        2.3.2 研究方法
        2.3.3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3 面源污染控制示范区大气干湿沉降污染物时间分布特性研究
    3.1 悦来新城面源污染控制示范区空气污染物特征研究
        3.1.1 空气污染物日均值统计分析
        3.1.2 空气污染物质量超标情况
        3.1.3 空气污染物时间变化
        3.1.4 空气污染物相关性分析
    3.2 悦来新城面源污染控制示范区气象要素及降雨事件统计
        3.2.1 气象要素特征
        3.2.2 降雨事件特征
    3.3 悦来新城面源污染控制示范区干湿沉降特征研究
        3.3.1 大气总沉降样本的氮磷分析
        3.3.3 大气干湿沉降通量
    3.4 本章小结
4 山地城市道路降雨径流污染物时空分布特性研究
    4.1 道路径流过程污染物特征
    4.2 道路径流汇流流量特征
    4.3 道路径流初期冲刷效应分析
    4.4 道路径流污染物相关性分析
    4.5 道路生物滞留带基质形貌分析
    4.6 道路降雨径流EMC值和年污染负荷输入计算
    4.7 本章小结
5 山地城市典型公园降雨径流污染物时空分布特性研究
    5.1 典型公园径流过程污染物特征
    5.2 典型公园径流汇流流量特征
    5.3 典型公园降雨径流初期冲刷效应
    5.4 典型公园径流污染物相关性分析
    5.5 典型公园降雨径流EMC值和年污染负荷输入计算
    5.6 本章小结
6 山地城市典型公建及小区雨水调蓄池污染物时空分布特性研究
    6.1 雨水调蓄池污染物特征
        6.1.1 典型公建雨水调蓄池污染物特征
        6.1.2 住宅小区雨水调蓄池污染物特征
    6.2 雨水调蓄池水量特征
        6.2.1 典型公建雨水调蓄池水量特征
        6.2.2 住宅小区雨水调蓄池水量特征
    6.3 雨水调蓄池污染物相关性分析
        6.3.1 典型公建雨水调蓄池污染物相关性特征
        6.3.2 住宅小区雨水调蓄池污染物相关性特征
    6.4 公共建筑及小区降雨径流年污染负荷输入计算
        6.4.1 典型公建年污染负荷计算
        6.4.2 住宅小区年污染负荷计算
    6.5 本章小结
7 面源污染控制示范区面源污染负荷解析
    7.1 面源污染控制示范区面源污染负荷统计
    7.2 面源污染控制示范区水环境监测指标及评估方法
    7.3 面源污染控制示范区水环境监测结果及水质评价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相关科研项目
    C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报和获批的专利
    D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四、重庆三峡库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人工湿地类型的选择及案例分析[J]. 肖海文,刘馨瞳,翟俊,孟令剑. 中国给水排水, 2021(22)
  • [2]深度处理工艺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评价[J]. 张双,陈贵生,杨仁凯,张华. 市政技术, 2021(02)
  • [3]三峡库区重庆段农业面源污染的铁碳微电解强化-生态田埂控制技术研究[D]. 王淑君.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4]污泥生物炭对库区土壤铅、铬的钝化修复作用[D]. 陈林. 重庆三峡学院, 2020(12)
  • [5]内河大水位差客运码头集疏运系统研究 ——以丰都客运码头为例[D]. 王文军.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5)
  • [6]三峡工程决策研究[D]. 武菲.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7]水动力变化条件下三峡库区典型支流微塑料的分布及归趋[D]. 顾伟康. 重庆大学, 2019(01)
  • [8]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研究 ——以巴东、秭归为例[D]. 马晨曦. 重庆大学, 2019(01)
  • [9]生物转盘联用多级生态系统处理地表水研究[D]. 费亦凡. 重庆大学, 2019(01)
  • [10]山地城市雨水径流与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研究[D]. 沈月. 重庆大学, 2019(01)

标签:;  ;  ;  ;  

重庆三峡库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经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