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荣融指出央企两年内要进入三甲(论文文献综述)
杨琪飞[1](2015)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模式法治探索》文中认为2013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混合所有制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触发了社会各界的改革热情。国有企业采取混合所有制的改革模式,是一举三得的事情:其一,是激发出了国有资本的活力,大大提高了国有资本的运营效率;其二,是带动社会资本在更广领域内的投资经营,拓宽了民营企业的路径;其三,是借助改革契机,逐步打破行业垄断局面,将经济市场化推向深入。国有企业改革虽然牵一发而动全身,牵涉面极广,涉及资本极大,但国有企业改革的势头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既往国企改革的教训是沉痛的,为防止国企改革重蹈覆辙,必须坚持制度入手、法治先行。“混合所有制”的提法并不是第一次出现;被认为是深化国企改革必然选择和唯一出路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经营模式,必将成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需要仔细研究的课题。然而,现如今针对混合所有制改革模式的法律制度是不完备的,法治体系的顶层设计脱节于现实需求。本文拟从以下四个部分来分析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模式改革效用,并提出建立法治体系的建议:在第一部分,本文对国企改革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中常见用词进行厘定,梳理总结国有企业改革历程。在第二部分,本文通过对改革历程的理解,分析国企改革未能进行实质性变革的病根所在,研究混合所有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第三部分,本文认为要将混合所有制切实落实到国有企业的改革历程当中,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判断,包括可采用混合所有制的领域、混合所有制企业应采用的产权模式,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应采取的内部治理结构。在第四部分,本文结合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一系列有关国有企业的法律法规及制度规定,对建构国企混合所有制模式展开法律制度的设计。
范国荣[2](2012)在《国有企业推进社会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已有的研究充分证明,现代性与现代化诸问题源于工业化初期,高发于工业化的中后期。中外历史表明,诸多社会问题似乎源于城市化,但本质上还是源于企业。胡锦涛在2011年2月19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强化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社会能力,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但是,由于当前学术界对社会现代化概念的解释千差万别,莫衷一是,对企业与社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缺乏深入的剖析和把握,从而导致对国有企业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认识不足。本文以中国国有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为线索,研究了中国国有企业发展与社会建设和社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重点研究了中国特色背景下国有企业推进社会现代化建设问题,包括国有企业推进社会现代化建设的责任与路径问题。本文共分6章,第一章运用马克思主义人类社会矛盾运动规律,辨析了社会现代化相关理论和概念,分析了现代性矛盾对社会现代化的影响,对社会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做了深入剖析,从理论上回答了中国社会现代化为什么一定要坚持以共产党为领导、以政府为主导、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建设模式。第二章提出了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现代化建设的主体的思想,阐述了国有企业进入社会建设领域的五大理由和国有企业对于社会现代化所具有的五大价值。第三章分析了中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意识形态冲突,提出了建立全新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并提出了国有企业推进社会现代化建设的三大责任。第四章从推进社会现代化建设的中国特色的视角,详细论述了国有企业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的政治优势。第五章提出了国有企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现代化建设的路径,具体分解为五大具体路径,强调国有企业承担社会建设的责任是中国特色社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第六章介绍了沪东中华公司与沪东街道共同推进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情况,并对国有企业参与中国特色社区建设的模式进行了理论与实例研究。在政府、社会、国有企业三者互动关系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核心因素。国有企业党组织是党领导国有企业推进社会建设的关键环节。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是国有企业的历史使命。要到达社会现代化的最高境界——实现人的完全自由,离不开国有企业的发展力和推动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历史经验,完全有可能再创国有企业与城市社会同步发展的新经验。
刘晓岚[3](2011)在《中国企业海外矿产资源并购研究》文中指出获取足够的矿产资源是各国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的必然选择,开展海外矿产资源并购日益成为参与国际矿产资源重新分配的重要方式与手段,因此这方面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借鉴了国际资源型企业并购的先进理念和整合思路,探讨了中国企业海外矿产资源并购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方向,构建了中国企业海外矿产资源并购手段和地域选择的机理。论文主要认识和成果是:(1)在系统论述中国企业海外矿产资源并购的规律及特征基础上,归纳和总结了近十年中国企业海外矿产资源并购的历史轨迹,首次将中国企业海外矿产资源并购分为酝酿、起步、活跃、突飞猛进、爆发式增长和回归理性这六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典型案例进行了剖析。(2)通过系统分析,认为中国企业海外矿产资源并购的驱动因素是:日益稀缺的矿产资源与中国对矿产资源的迫切需求;巨额外汇储备增值的压力;金融危机和后危机时期赋予的机遇;国家矿产资源战略的推动;全球竞争压力的驱使;企业自身发展导致的并购要求。(3)对近十年来中国企业海外矿产资源并购的规模、地域分布、模式、方式、类型、手段、主体、失败率这八个方面的特征与规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构建了并购手段与并购模式、并购所在区域、交易额、支付方式、并购主体类型和并购类型的函数关系,该函数关系的建立为中国企业海外矿产资源并购手段的选择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4)系统建立了并购重点区域和国家选择的指标体系,构建了并购重点区域和国家选择指标体系模型,确定了并购重点区域和国家选择的权重为:资源赋存权重为0.245;投资环境权重为0.307;地理位置权重为0.216;与我国外交关系权重为0.232,该指标体系模型为中国企业海外矿产资源并购地域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本研究可为中国企业海外矿产资源并购提供政策管理指导,也可以为中国企业海外矿产资源并购提供具体的操作策略和方法。
蒋贤孝[4](2010)在《监狱企业集团公司研究》文中提出监狱企业集团公司是近年来国家推进监狱体制改革的新生事物,它是以省内各监狱企业为子(分)公司,以省为区域范围而筹建的管理监狱企业的国有独资公司。到2010年3月,全国已经有20个省(市)组建了省监狱企业集团公司,其余省市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建监狱企业集团公司。对这一新生事物,理论界研究甚少,目前国内尚未见全面系统研究监狱企业集团公司的文献。监狱企业是为监狱改造罪犯提供劳动岗位和劳动场所的经济组织,是与监狱同生共存的。监狱企业的价值在于为教育改造罪犯服务,实现监狱的社会效益,同时组织罪犯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创造经济效益。监狱企业的生产经营问题是关系监狱企业生存,甚至关系监狱改造工作的重大问题,而监狱企业集团公司是监狱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新探索,因此,对它深入研究具有理论创新意义和重大的社会实践意义。本文对监狱企业集团公司的研究,首先从罪犯劳动的价值入手研究监狱企业的性质,研究监狱企业资源要素的特殊性、监狱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然后分析我国监狱企业管理体制及其不适应性,运用资源配置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企业集团公司治理理论、产业选择、产业布局等经济理论,研究监狱企业集团化改革的必要性和特殊性;研究监狱企业集团公司如何抓治理,如何利用产业结构调整策略,抓好产业选择,调整好监狱企业的产业结构,依托监狱布局调整契机,抓好监狱企业的产业布局,推进监狱企业集团公司健康发展。监狱作为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关押和改造罪犯的政治职能。为实现这个职能,监狱要组织罪犯从事生产劳动改造,从而衍生了监狱组织生产获取经济效益的经济职能,其经济职能从属于政治职能。监狱组织罪犯劳动,有其历史渊源,新中国依然坚持用劳动手段改造罪犯,监狱组织罪犯劳动改造,也是国际通行做法。罪犯劳动,具有改造罪犯和创造经济效益的双重价值:一方面促进罪犯改造,帮助其矫正恶习、养成劳动习惯,还能让罪犯学会一定的生存技能和技术,有利于其回归社会;另一方面,罪犯劳动也能为社会创造一定的物质财富。监狱企业作为监狱的附属机构,具有天然的二重性质,它既有一般社会企业的共同属性,也有其特殊性质。其二重性质主要表现在监狱企业的职能、内部因素等方面。从职能看,监狱企业既要为改造罪犯提供劳动岗位和生产场所,为改造服务,又要通过生产经营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从内部因素看,监狱警察是国家执法者,但同时又是监狱企业的管理者;罪犯既是执行刑罚的对象,又是监狱企业的生产者。监狱企业的管理过程,既是刑法执行和劳动改造过程,又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监狱企业具有公共产品组织属性,它为社会提供两种公共产品——公共安全和改恶从善的公民。因此,其社会效益应当重于其经济效益,监狱企业生产必然是处于从属地位的。监狱企业的经济价值在于它能持续为罪犯劳动提供岗位,能有效、有序组织劳动,能积累劳动成果,维持监狱生产持续发展,创造社会财富。与新中国成立后的贫穷状况和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新中国的监狱逐渐形成了“监狱、监狱企业、监狱办的社会机构”三者合一的管理体制。这种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曾经使监狱企业繁荣发展,为改造罪犯和国家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监、企、社”合一的管理体制越来越不适应发展需要,影响到监狱监管执法和教育改造罪犯的质量;影响到监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许多监狱企业经营不善,负债累累,甚至濒临破产。为此,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国家开始探索解决监狱困难问题的方法,推进新一轮监狱体制改革。到2000年,国家出台解决监狱困难问题的文件,到2003年,国家开始在江西、黑龙江、重庆等6个省市试点监狱体制改革,到2008年底,在全国全面推行监狱体制改革。这一轮改革中,重头戏是监狱与监狱企业分开,以省为单位组建监狱企业集团公司。监狱企业集团化改革,从理论上看具有合理性:一是利用企业集团化变革促进监狱企业现有资源优化配置和利用;二是利用企业集团经营优势,变监狱企业的外部交易为集团公司内部交易或管理,降低交易成本;三是可利用监狱企业集团的治理优势来经营监狱企业;四是结合监狱企业所从事的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做好产业选择,调整产业空间布局。再从国外实践看,有些经验和做法值得学习借鉴。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采用公司化方式对监狱企业进行管理,监狱企业公司相对独立于国家监狱管理部门而运行,直接对监狱管理局或矫正局负责,如美国、加拿大、韩国等。国外监狱生产管理有几个特点值得借鉴,一是许多国家都强调监狱与监狱企业分开运行,对监狱采取行政管理,对监狱企业公司采取市场手段管理。二是重视罪犯的劳动技能培训,如加拿大、日本、意大利等国家都很重视在罪犯劳动中进行技能培训;三是重视罪犯生产项目和产业发展指导,如澳大利亚、美国等;四是重视罪犯劳动产品销售和政府政策支持,韩国政府及意大利等国政府就专门出台法令并督促实施。监狱企业集团化改革的背景是:近年来监狱企业经营日艰、负债严重、有的濒临破产,影响了监狱教育改造工作,促使国家推进监狱体制改革。其思路是“全额保障、监企分开、收支分开、规范运行”,重点是监狱企业集团化改革。其中,全额保障就是要实现国家财政对监狱经费的全部供给保障。监企分开是推进监狱与监狱企业的机构、人员、物质、经费的全面分开,将省监狱管理局机关原来负责管理生产的机构和人员剥离出来,组建成为省监狱企业集团公司;将监狱企业从监狱中剥离出来,组建成为集团公司的子(分)公司,专门负责管理监狱生产经营。收支分开就是要将监狱执法经费与监狱企业的生产经费分开,实现两者的收入与支出分开,监狱与监狱企业之间不再发生经费往来。规范运行就是要建立起监狱管理与企业公司管理两套运行机制,推进监狱与企业公司的相对独立运行,相互协调配合。推进监狱企业集团化改革,实践中也有质疑:此做法是否适合我国国情?监狱与企业公司有限分离的情况下,集团公司能真正独立运行吗?新体制下,能制约集团公司高层领导的权力运行吗,能达到改革预期效果吗?这些质疑意见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监狱企业集团公司在改革运行中,面临不少实践困惑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对监狱企业集团化改革可行性的认识不一;对监狱企业集团公司的性质理解不一;组建集团公司时争取机构、资产和人员不易;原监狱企业政策性破产困难重重;原监狱企业人员的去留安置难办;监狱及集团公司的财政保障缺口较大;公司与监狱的管理协作存在问题和监狱企业集团公司自身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要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在改革中摸索,在借鉴国有企业改革和国外监狱企业集团公司管理机制的基础上,重点做好监狱企业集团公司的内部治理、产业选择和布局等,全面推进监狱企业集团公司健康发展。对于监狱企业集团公司的内部治理,要注重构建运行机制。一是集团公司的产权规制及改进。我国监狱企业集团公司是国有独资公司,各省政府通常委托监狱管理局负责管理国有资产,负责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我国监狱企业集团公司的单一产权结构也有其不适应性。国外监狱企业集团公司多采用多元持股的产权模式,笔者认为可借鉴。并大胆设想,我国监狱企业集团公司可探索多元持股的产权模式。二是集团公司的内部治理机构。需要合理设置公司的法人治理机构和内部组织管理机构。包括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机构设置,还包括集团公司内部组织机构及子(分)公司的内设机构的设置。三是集团公司的内部管控机制,包括集团公司对子(分)公司的管控;省监狱局对集团公司的监管;监狱与子(分)公司的协调配合三个方面。还包括做好监狱企业公司对罪犯劳动的管控。四是构建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建立职业经理人队伍培养管理机制、完善过渡时期公司警察的约束机制和公司职工管理机制等。五是建立监狱企业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和协调机制,包括监狱与企业公司财务收支分开和企业公司内部财务管理机制。六是公司与监狱的协调配合机制,要处理好省监狱管理局、监狱企业集团公司、监狱和子(分)司公司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监狱与监狱企业公司的协调配合方式上,主要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签订合同或协议等予以协调;建立公司与监狱的相互监督制约机制。对于监狱企业公司的产业选择和布局,应当重视监狱企业公司的产业结构、包括的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空间布局调整等措施。一是客观分析我国监狱企业的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二是集团公司产业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对策。集团公司产业选择应考虑罪犯劳动力的特殊性、监狱企业特殊性和国家对监狱企业的产业政策等因素。产业选择把握有利于保持和有效利用罪犯劳动能力、有利于执行刑罚和改造罪犯、有利于罪犯和监狱的安全、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优势资源等因素。对策是:果断退出高危险、高污染产业,大力拓展劳务加工产业,争取和发展政府采购型产业。三是集团公司调整产业空间布局的措施,要抓住监狱布局调整的良好契机,协调推进监狱布局和产业调整,依托地区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政策,调整监狱企业的区域布局和产业空间布局,最终实现监狱企业的产业可持续发展。
魏秀丽[5](2006)在《董事行为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董事会的绩效关系到公司治理的绩效。从国内外公司治理实践来看,改进和提高董事会绩效成为公司治理改革的重中之重。当前大部分针对董事会绩效的研究集中在董事会结构和特征的研究上,这些针对董事会的“硬性”方面的研究是为了提高董事会的合规性。但是所有的董事会治理问题都离不开人的问题,因为有效的方向指引最终还是要靠人的判断,优秀董事会绩效最终要靠人的努力来实现。因此,本文选取了董事个体为基本研究单位,从董事会绩效出发、以董事的行为机制为中介、最终又回归到董事会绩效上来的研究思路来研究如何提高董事会的绩效。 从董事行为机制的角度来研究董事会绩效的提高,是基于个体行为规律的基础之上的。董事行为机制就是要解决董事行为时面临的四个问题: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不能那样做?如何改进行为?因此,董事的职能定位、董事的行为激励、董事的行为约束和董事的行为矫正就成为本文的研究重点。 董事的职能定位解决的就是目标行为的设定问题,即董事该朝哪个方向努力?在实践中,大量存在着董事不清楚自己的具体职责和无法很好地履行职责的现象,原因一方面是没有给董事一个清晰的行为指引造成董事的角色模糊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董事会职能之间的冲突导致了董事个体的角色冲突和角色过载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追根究底的研究董事会职能之间的冲突,然后结合不同类型董事的特点对董事进行合理的职能定位,以解决上述的角色问题。 董事的行为激励则集中在对董事的激励问题上。这首先涉及到董事的行为动力问题,把握董事行为动力的类型和各自的激励特点是解决董事激励问题的基础。在所有的激励方式中,经济报酬激励具有基础性作用,那么如何通过经济报酬来激励具有不同的职能定位的董事有效地完成各自的职能呢? 对董事行为约束的关注源于众多的董事违法违规事件的出现。谁能成为约束董事的真正约束主体?约束主体通过什么手段和方式来约束董事?有哪些实现的途径?这些问题的回答能够比较清晰的解释为什么我们现实中对于董事行为缺乏约束的原因,并对今后政策制定和制度完善提供方向。 董事行为矫正主要通过董事会及董事的评估得以解决。通过评估,董事知道自己的行为在哪些方面可以进一步的改进,还欠缺哪些能力。董事会及董事
丛容[6](2004)在《李荣融指出央企两年内要进入三甲》文中研究表明
二、李荣融指出央企两年内要进入三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李荣融指出央企两年内要进入三甲(论文提纲范文)
(1)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模式法治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文献综述 |
(一) 我国目前研究动态 |
(二) 国外研究的基本观点 |
三、研究方法、创新点 |
第一部分 国企改革弊端剖析 |
一、基本概念 |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阶段性特征 |
三、改革瓶颈及原因 |
(一) 产权激励不足与风险责任缺位 |
(二) 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 |
(三) 对国家支持的过度依赖 |
(四) 董事会的越位与监事会的缺位并存 |
(五) 企业盲目扩张增加风险 |
第二部分 混合所有制模式的产权制度设计和法人治理结构 |
一、混合所有制的优势 |
二、混合所有制模式的适用范围 |
三、混合所有制的产权制度设计 |
(一) 对“两级模式”的评析 |
(二) 对“三级模式”的评析 |
(三) “三级模式”的混合所有制产权制度 |
四、混合所有制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
(一) 调整不合理的股权结构 |
(二) 明晰公司控制权的配置和行使 |
(三) 切实完善内外并济的监督机制 |
(四) 建立健全的资本退出机制 |
第三部分 混合所有制立法补缺 |
一、国有企业法律体系梳理 |
二、混合所有制模式立法补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国有企业推进社会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课题背景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 相关概念厘定 |
4 研究方法介绍 |
5 课题研究的社会意义 |
第1章 社会现代化的中国特色 |
1.1 社会现代化的本质特征 |
1.1.1 社会现代化的"社会"内涵 |
1.1.2 社会现代化诸概念的逻辑关系 |
1.1.3 社会现代化的主要特征 |
1.1.4 社会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
1.2 社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矛盾 |
1.2.1 社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特性 |
1.2.2 社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矛盾的类型 |
1.2.3 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矛盾化解的路径 |
1.3 社会现代化发展的中国特色 |
1.3.1 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脉络 |
1.3.2 中国社会现代化的"社会"本质 |
1.3.3 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中国特色" |
第2章 国有企业:推进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主体 |
2.1 国有企业主体地位缺失的原因分析 |
2.1.1 克服企业性质的两重性 |
2.1.2 国有企业退出社会的后果 |
2.2 国有企业的主体地位分析 |
2.2.1 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三维主体 |
2.2.2 国有企业的公共属性 |
2.2.3 国有企业进入社会建设领域的理由分析 |
2.3 国有企业主体性的价值分析 |
2.3.1 国有企业夯实社会现代化基础——基础性价值 |
2.3.2 国有企业的带动效应——传导价值 |
2.3.3 国有企业的管理优势——组织功能性价值 |
2.3.4 国有企业保障职工权益——保障价值 |
2.3.5 国有企业化解社会就业矛盾——平衡价值 |
第3章 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推进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关键环节 |
3.1 国企社会责任及其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意义 |
3.1.1 企业社会责任的涵义 |
3.1.2 中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意识形态冲突 |
3.1.3 中国特色的国企社会责任体系 |
3.1.4 国企社会责任对推进社会现代化的意义 |
3.2 国有企业推进社会现代化责任之一:产城融合中企业的社会功能 |
3.2.1 产城融合对社会现代化的意义 |
3.2.2 产城融合中的国有企业的产业责任 |
3.2.3 产城融合中的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 |
3.2.4 产城融合中的国有企业的社区责任 |
3.3 国有企业推进社会现代化责任之二:简化国有企业阶层结构 |
3.3.1 制造类企业员工队伍的阶层分析 |
3.3.2 国有企业员工阶层间的结构性矛盾 |
3.3.3 阶层矛盾引出的"身份认同"争议 |
3.3.4 阶层间和谐的对策 |
3.4 国有企业推进社会现代化责任之三:低碳责任 |
3.4.1 国有企业有保护环境的责任 |
3.4.2 国有企业有不与民争能源的责任 |
3.4.3 国有企业有创新低碳技术的责任 |
3.4.4 建立相应的外部配套机制 |
第4章 国有企业党组织:推进社会现代化的核心因素 |
4.1 国有企业推进社会现代化的理论依据 |
4.1.1 工人阶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
4.1.2 公有制为主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子理论 |
4.1.3 科学发展观要求国有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4.2 党的领导:国有企业发挥主体作用的政治前提 |
4.2.1 党的领导主导社会管理进程 |
4.2.2 党的基层组织是推进社会现代化的核心力量 |
4.2.3 国有企业党组织是党领导国有企业推进社会现代化的核心环节 |
4.3 国有企业党组织对国有企业推进社会现代化的影响 |
4.3.1 国有企业改革对国有企业推进社会现代化的影响 |
4.3.2 国有企业党组织重新确立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地位 |
4.3.3 国有企业党组织是社会稳定的基石 |
4.4 国有企业党的政治优势与社会现代化 |
4.4.1 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内部政治优势 |
4.4.2 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外部政治优势 |
4.5 社企党组织共建优势分析 |
4.5.1 理解党建联席会议地位和作用的理论基础 |
4.5.2 认同党建联席会议地位和作用的思想基础 |
4.5.3 党建联席会议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
4.5.4 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应有的体制框架 |
第5章 国有企业推进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路径 |
5.1 国有企业推进社会现代化的初始路径 |
5.1.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路径选择 |
5.1.2 城市人民公社运动的路径意义 |
5.1.3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路径选择 |
5.2 国有企业推进社会现代化的关键路径 |
5.2.1 路径之一:扩大企业规模 |
5.2.2 路径之二:发挥供应链的倍数效应 |
5.2.3 路径之三:拉动企业消费和社会消费 |
5.2.4 路径之四:滚动拉动人口受惠 |
5.2.5 路径之五:城区、社区、经济区联动 |
5.3 国有企业推进社会现代化的现实路径 |
5.3.1 意识形态输出: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基地 |
5.3.2 稳定力量输出: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力量 |
5.3.3 保障资源输出:构建加强社会保障的支持体系 |
5.3.4 低碳理念输出:树立绿色低碳的样板 |
5.3.5 社团资源输出:形成党群组织社企互动的长效机制 |
第6章 国有企业推进社会现代化的实践 |
6.1 社区现代化的三项原则与三类角色分析 |
6.1.1 属地化原则与政府角色的定位 |
6.1.2 市场化原则与国有企业的角色定位 |
6.1.3 民主化原则与社会组织的角色定位 |
6.2 一个企业,一个社区:单位社区的发展模式 |
6.2.1 福利投资,第一次"办社会" |
6.2.2 住房属地化管理失败,二度"办社会" |
6.2.3 房价过高,三度"办社会" |
6.3 一个企业,多个社区:集团式企业社区发展模式 |
6.3.1 从发展思路上建立"服务社区"的理念 |
6.3.2 从企业体制上保证"社区参与活动"有人负责 |
6.3.3 从活动形式上促进企业"参与社区发展"工作 |
6.3.4 从营销模式上注入"服务社区"的内涵 |
6.4 多个企业,一个社区:现代社区的发展模式 |
6.4.1 夯实社区共建的政治基础 |
6.4.2 探索社区共商共建机制 |
6.4.3 建立稳商亲商工作机制 |
6.4.4 现代社区发展的新成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3)中国企业海外矿产资源并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论文选题目的和意义 |
1.1.1 论文选题目的 |
1.1.2 论文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3 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4.1 资源型企业 |
1.4.2 矿产资源 |
1.5 完成的工作及工作量 |
2 跨国并购与跨国矿产资源并购 |
2.1 跨国并购概述 |
2.1.1 并购和跨国并购的概念 |
2.1.2 跨国并购的特征 |
2.1.3 跨国并购的分类 |
2.1.4 跨国并购的种类 |
2.1.5 跨国并购的历史阶段 |
2.2 跨国矿产资源并购概述 |
2.2.1 跨国矿产资源并购的概念及优势 |
2.2.2 跨国矿产资源并购的意义 |
2.2.3 跨国矿产资源并购的模式 |
2.2.4 跨国矿产资源并购的特征 |
3 中国企业海外矿产资源并购的发展历程及规律特征 |
3.1 中国企业海外矿产资源并购的历史轨迹 |
3.1.1 酝酿阶段(1983-1993 年) |
3.1.2 起步阶段(1994-2000 年) |
3.1.3 活跃阶段(2001-2004 年) |
3.1.4 突飞猛进阶段(2005-2008 年上半年) |
3.1.5 爆发式增长阶段(2009 年) |
3.1.6 回归理性阶段(2010 年—以后) |
3.2 近十年来中国企业海外矿产资源并购规律与特征分析 |
3.2.1 并购规模 |
3.2.2 并购地域分布 |
3.2.3 并购模式 |
3.2.4 并购支付方式 |
3.2.5 并购类型 |
3.2.6 并购手段 |
3.2.7 并购主体 |
3.2.8 并购失败率 |
3.2.9 并购手段模型的建立 |
3.3 国外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的发展历程及经验镜鉴 |
3.3.1 国外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的发展历程 |
3.3.2 国外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的特点 |
3.3.3 国外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与中国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的比较 |
3.3.4 国外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
4 中国企业海外矿产资源并购驱动因素分析 |
4.1 日益稀缺的资源与中国对矿产资源的迫切需求 |
4.1.1 “中国速度” |
4.1.2 “中国需求” |
4.1.3 “中国价格” |
4.2 巨额外汇储备增值的压力 |
4.2.1 巨额的外汇储备 |
4.2.2 巨额外汇储备带来的风险 |
4.3 金融危机和后危机时期赋予的并购机遇 |
4.3.1 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及宽松的货币政策 |
4.3.2 矿产资源价格大幅度下降 |
4.3.3 国外并购环境的改善 |
4.4 国家矿产资源战略的推动 |
4.4.1 商务部 |
4.4.2 外管局 |
4.4.3 银监会 |
4.4.4 国资委 |
4.4.5 国家能源局 |
4.4.6 银行 |
4.5 全球竞争压力的驱使 |
4.5.1 矿产资源领域内的并购整合浪潮不减 |
4.5.2 世界矿产资源的垄断程度进一步加剧 |
4.6 企业自身发展导致的并购要求 |
5 中国企业海外矿产资源并购影响因素分析 |
5.1 政治力量与市场力量的较量和博弈 |
5.1.1 商业行为的泛政治化 |
5.1.2 干预主体的多元化 |
5.2 各国加大了对矿产资源的掌控力度 |
5.3 海外矿产资源并购成本较高 |
5.3.1 中国企业在海外开展矿产资源并购起步较晚 |
5.3.2 目标企业股权和资产定价的不准确 |
5.3.3 竞争对手的参与与阻扰 |
5.3.4 中国国内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 |
5.3.5 国企体制的弊端 |
5.4 中国企业海外矿产资源并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
5.4.1 政府导向 |
5.4.2 机会导向 |
5.4.3 价格导向 |
5.4.4 扩张导向 |
6 中国企业海外矿产资源并购的对策建议 |
6.1 选择好—做好海外矿产资源并购的地域选择 |
6.1.1 选择好并购重点区域和国家 |
6.1.2 并购重点区域和国家建模分析 |
6.1.3 选择好目标企业 |
6.2 准备好—与资源国及其他相关国家良好关系的建立 |
6.2.1 积极开展“资源外交” |
6.2.2 与资源国建立互信 |
6.3 实施好—选择切实可行的并购战术 |
6.3.1 循序渐进 |
6.3.2 谋求合作,联合并购 |
6.3.3 遵循商业原则 |
6.3.4 低调开展并购 |
6.3.5 淡化国家色彩 |
6.3.6 加强协调沟通能力 |
6.3.7 适时战略性的妥协 |
6.4 服务好—帮助企业提高矿产资源“并购力” |
6.4.1 金融支持 |
6.4.2 信息服务 |
6.4.3 协调服务 |
6.4.4 资金支持 |
6.4.5 机构支持 |
6.4.6 法律支持 |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监狱企业集团公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与罪犯劳动及监狱企业生产相关的文献渊源 |
1.2.2 对监狱生产及监狱企业公司研究的主要内容 |
1.2.3 研究企业集团公司及其治理相关理论的文献 |
1.2.4 对监狱企业集团公司研究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
1.3 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及论文创新 |
2. 罪犯劳动及监狱企业的性质 |
2.1 罪犯生产劳动的双重价值 |
2.1.1 罪犯劳动的历史渊源 |
2.1.2 罪犯劳动是国际通行做法 |
2.1.3 罪犯劳动的双重价值 |
2.1.4 罪犯劳动的报酬问题 |
2.2 监狱企业的界定及分类 |
2.2.1 监狱企业的界定 |
2.2.2 监狱企业的特殊分类 |
2.3 监狱企业的二重性质 |
2.3.1 监狱企业的经济价值 |
2.3.2 监狱企业的资源特点 |
2.3.3 监狱企业的二重性质 |
2.4 小结 |
3. 监狱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 |
3.1 我国监狱企业原有的管理体制 |
3.1.1 监狱企业的管理层级 |
3.1.2 "监、企、社"三者合一 |
3.1.3 具体经营管理方式 |
3.2 原有管理体制已不适应发展需要 |
3.2.1 不适应提高改造质量的需要 |
3.2.2 不适应监狱企业发展需要 |
3.3 监狱企业管理体制变革的理论分析 |
3.3.1 优化配置利用监狱企业现有资源 |
3.3.2 有效降低监狱企业交易成本 |
3.3.3 充分运用企业集团的经营优势 |
3.3.4 促进监狱企业的产业调整和发展 |
3.4 国外监狱企业管理体制的概况 |
3.4.1 国外监狱企业的管理体制 |
3.4.2 值得借鉴的经验做法 |
3.5 我国监狱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特殊取向 |
3.5.1 纯化监狱监管改造职能是首要取向 |
3.5.2 谋求监狱企业经济效益是次要取向 |
3.5.3 监狱企业管理体制的集团化改革 |
3.5.4 对监狱企业集团化改革的质疑 |
3.6 小结 |
4. 监狱企业集团化改革实践探索 |
4.1 监狱企业集团化改革的背景 |
4.1.1 监狱体制改革的进展情况 |
4.1.2 监狱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
4.2 监狱企业集团公司的组建及定位 |
4.2.1 组建的基础条件要求 |
4.2.2 组建的程序和方式 |
4.2.3 监狱企业集团公司的隶属关系 |
4.2.4 监狱企业集团公司的职能定位 |
4.3 监狱企业集团公司改革试点情况 |
4.3.1 部分省市组建集团公司的概况 |
4.3.2 组建集团公司后的改革实效 |
4.4 监狱企业集团公司的实践难题 |
4.4.1 对监狱企业集团化改革可行性认识不一 |
4.4.2 对监狱企业集团公司的性质理解不一 |
4.4.3 争取集团公司的机构、资产和人员不易 |
4.4.4 原监狱企业实施政策性破产不易 |
4.4.5 原监狱企业人员去留安置难办 |
4.4.6 监狱及公司财政保障缺口较大 |
4.4.7 公司与监狱协作机制不完善 |
4.4.8 集团公司自身管控机制不完善 |
4.5 小结 |
5. 监狱企业集团公司的治理 |
5.1 产权规制及改进设想 |
5.1.1 我国监狱企业公司的产权规制 |
5.1.2 国外监狱企业的产权模式 |
5.1.3 我国监狱企业公司产权改进设想 |
5.2 内部治理机构设置 |
5.2.1 法人治理机构设置 |
5.2.2 内部组织管理机构设置 |
5.3 内部管控机制构建 |
5.3.1 当前的两种治理模式比较 |
5.3.2 构建公司内部的管控机制 |
5.3.3 构建公司对罪犯劳动的管控机制 |
5.4 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构建 |
5.4.1 监狱企业公司人力资源的特点 |
5.4.2 公司职业经理人队伍的培养措施 |
5.4.3 过渡时期公司的警察约束机制 |
5.4.4 监狱企业公司职工管理机制 |
5.5 财务管控机制构建 |
5.5.1 监狱与企业公司收支分开的实施和监督 |
5.5.2 监狱企业公司内部财务管控措施 |
5.6 公司与监狱协调配合机制构建 |
5.6.1 二者协调配合的影响因素 |
5.6.2 二者协调配合的事项及职责 |
5.6.3 二者协调配合的具体方式 |
5.6.4 二者协调配合的监督制约 |
5.7 小结 |
6. 监狱企业集团公司的产业选择与布局 |
6.1 我国监狱企业的产业发展现状 |
6.1.1 从事的产业门类众多 |
6.1.2 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
6.2 监狱企业集团公司的产业选择 |
6.2.1 影响产业选择的主要因素 |
6.2.2 集团公司产业选择的基准 |
6.2.3 集团公司产业选择的对策 |
6.3 监狱企业的产业空间布局 |
6.3.1 主要影响因素 |
6.3.2 调整产业空间布局的对策 |
6.4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5)董事行为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定位和逻辑思路 |
1.2.1 本文的研究定位 |
1.2.2 本文的逻辑思路 |
1.3 研究路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路径 |
1.3.2 结构和内容安排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4.1 行为“三分法”与激励约束机制的不同作用机理 |
1.4.2 将荣誉从声誉的概念中分离出来 |
1.4.3 为董事会结构设置提供新思路 |
1.4.4 提出了基于董事职能的薪酬设计理念 |
第2章 有关董事会绩效的文献综述 |
2.1 董事会绩效的基础理论 |
2.1.1 董事会的性质 |
2.1.2 董事会的职能 |
2.2 董事会特征同董事会绩效的经验研究 |
2.2.1 董事会结构性特征同董事会绩效的关系 |
2.2.2 董事的职业和学历特征同公司绩效的关系 |
2.2.3 董事会会议同公司绩效的关系 |
2.2.4 综合评价 |
2.3 董事会的作用机理研究 |
2.3.1 董事会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框架 |
2.3.2 董事的激励与董事会绩效 |
2.3.3 董事会及董事的评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董事行为机制分析框架的构建 |
3.1 相关基础理论 |
3.1.1 组织行为学理论 |
3.1.2 机制理论 |
3.1.3 激励理论 |
3.2 董事行为机制分析框架的构建 |
3.2.1 董事会治理与董事行为机制 |
3.2.2 董事行为机制内涵的界定 |
3.2.3 董事行为机制与董事会绩效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董事的目标行为及职能定位 |
4.1 董事履行职责的现状 |
4.1.1 董事清楚和履行自己的职责吗? |
4.1.2 原因分析 |
4.2 董事的目标行为 |
4.2.1 设置目标行为的作用 |
4.2.2 目标行为的两个纬度 |
4.3 董事会职能的矛盾及董事的角色冲突 |
4.3.1 董事会职能的矛盾分析 |
4.3.2 董事的角色冲突 |
4.4 不同类型董事的职能定位 |
4.4.1 董事会三大职能的关键性绩效行为及难点分析 |
4.4.2 董事的类型和特点 |
4.4.3 不同类型董事的有效性及职能定位 |
4.4.4 董事及董事会职能定位对于董事会结构设置的启示 |
4.4.5 简评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改革和外部董事制度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董事的行为动力与激励机制 |
5.1 我国董事激励的现状 |
5.1.1 源于现实的思考 |
5.1.2 董事激励研究的研究现状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5.2 董事行为的动力:荣誉、职业发展、经济报酬 |
5.2.1 董事行为动力的一般性分析 |
5.2.2 公司设置董事的动机对董事行为动力的反作用 |
5.2.3 荣誉、职业发展、经济报酬的一般性激励原则 |
5.3 董事的薪酬激励 |
5.3.1 国内外董事的薪酬现状 |
5.3.2 董事薪酬的激励效应分析 |
5.3.3 董事薪酬激励与经理薪酬激励的联系和区别 |
5.4 董事薪酬激励机制的设计 |
5.4.1 基于董事职能的董事薪酬机制 |
5.4.2 董事薪酬的激励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董事行为的约束机制:作用机理与实现方式 |
6.1 董事行为约束的现状及研究中的不足 |
6.1.1 对董事行为缺乏约束力的现实表现 |
6.1.2 对董事约束行为机制的研究现状 |
6.2 行为约束机制的作用机理:一般分析 |
6.2.1 现有文献中对于约束问题的研究 |
6.2.2 一个整合的约束机制作用机理模型 |
6.3 董事行为约束机制的作用机理:具体分析 |
6.3.1 董事约束机制的作用对象:不期望行为 |
6.3.2 董事行为约束机制的约束主体 |
6.3.3 董事行为约束机制的作用路径 |
6.4 董事的个人责任与我国董事约束约束机制的有效性 |
6.4.1 董事的个人责任 |
6.4.2 我国法律法规与董事个人责任方面的约束有效性分析 |
6.5 董事劳动力市场的构建——董事协会 |
6.5.1 国外及香港地区的董事协会 |
6.5.2 国内大陆的董事协会 |
6.5.2 我国董事协会的构建和运作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董事行为的矫正机制:董事会评价和评估 |
7.1 董事会的外部评价模式 |
7.1.1 现行国外主要的董事会治理评价模式 |
7.1.2 国内的董事会评级体系 |
7.1.3 简单的评价 |
7.2 董事会及董事评估与董事会绩效 |
7.2.1 董事会及董事评估的概念和发展 |
7.2.2 董事会评估的好处 |
7.2.3 董事会及董事评估的运作 |
7.2.4 董事会及董事评估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
7.3 董事的素质、能力和培训 |
7.3.1 董事的素质要求 |
7.3.2 董事的开发和培训 |
7.4 董事业绩评估——董事在多大程度上为公司的财务业绩负责? |
7.4.1 财务指标的选择——股东价值的增加 |
7.4.2 衡量董事业绩的财务指标的选择——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 |
7.4.3 衡量董事业绩的财务指标应当更注重准确性 |
7.4.4 董事会共同为董事会的财务业绩目标负责 |
7.5 本章小结 |
附录:董事会及董事评估表示例 |
第8章 结论和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李荣融指出央企两年内要进入三甲(论文参考文献)
- [1]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模式法治探索[D]. 杨琪飞. 云南大学, 2015(09)
- [2]国有企业推进社会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研究[D]. 范国荣. 华东理工大学, 2012(07)
- [3]中国企业海外矿产资源并购研究[D]. 刘晓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7)
- [4]监狱企业集团公司研究[D]. 蒋贤孝.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7)
- [5]董事行为机制研究[D]. 魏秀丽.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6(08)
- [6]李荣融指出央企两年内要进入三甲[J]. 丛容.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04(01)
标签:国企论文;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论文; 混合所有制经济论文; 央企改革论文; 监狱企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