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产要素的劳动化

论生产要素的劳动化

一、论生产要素的劳动化(论文文献综述)

范先佐,李祖民[1](2021)在《中国共产党教育经济思想:百年演进、理论自觉与中国特色》文中提出中国共产党的教育经济思想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了当今世界优秀教育成果,总结了党领导教育经济工作的历史经验,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教育经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党创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体现出一定的阶段特征,又构成了一个内涵自足的科学体系。党的教育经济思想从多个维度展开,具有理论的自觉性和运作的系统性。人民性是其价值追求,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是基础,教育优先发展是重点,教育与劳动的关系是主线,人力资源建设是核心,教育公平是焦点,科技对生产力的作用是关键。党的教育经济思想具有超越西方教育经济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品格,表现出实践性、人民性、批判性、整体性、辩证性等特征,为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教育经济思想做出了原创性贡献,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毛华敏[2](2021)在《双重嵌合:农村老年群体“再劳动化”的内在逻辑与可行路径分析 ——以河南省P村老年建筑队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钟飞燕[3](2021)在《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其超越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既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也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但其主要实践载体——学校劳动教育,却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下进行的。步入新时代,劳动教育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新角色,担负新使命,也必然遇到新问题。当前,处于起步阶段的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其轰轰烈烈开展的背后是各种形式化、空心化、碎片化现象,形成高投入与低实效之间的巨大反差。因此,对其进行积极的理论和现实回应,是促进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本研究立足新时代劳动新形态和学生新特点,参照“泰勒原理”,即“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的教育活动科学化程序,从学校劳动教育目标、学校劳动教育内容、学校劳动教育实施、学校劳动教育评价等方面对学校劳动教育进行整体性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讨,以推进学校劳动教育的科学化、常态化、规范化。对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进行理论和现实回应,界定其内涵和本质是前提。学校劳动教育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以“劳动”为核心进行的教育实践活动。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纯粹知识性或通识性教育活动,学校劳动教育是国家进行国民教育的专门化教育实践。其具有明确的意识形态指向,即传播和培育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理论回应层面,本文对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进行整体性理论建构,系统分析了学校劳动教育目标、学校劳动教育内容、学校劳动教育实施及学校劳动教育评价等构成要素。其一,学校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劳动观。学校劳动教育曾被异化为政治运动的工具、窄化为学习生产技能的载体、虚化为教育惩戒的手段、泛化为综合社会实践的方式,这些都被历史证明是违背劳动教育客观规律的。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应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突出位置,从物质性的、技术性的功利追求回归到育人本质中来,引导学生理解“为何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认同“何人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主体观;领悟“如何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过程观;理解“何以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权益观。其二,学校劳动教育内容的构建应超越“工具”取向,回归“人本”取向,立足新时代学生的劳动素养。学校劳动教育的内容包含劳动与人类历史、劳动与人生、劳动与社会、劳动与伦理等主题,并通过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等组织起来。为了提高教育实效性,应进一步优化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内容,使其既与自然融通,与生活对话,又与社会联结,与职业相嵌;既与传统接轨,又与未来同向。其三,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是一个整体性的过程,其具有很强的动态性。为了提高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实效性,要挖掘其困境症结,提出科学有效的对策,完善各项保障制度,推进评价体系的创新。在现实回应层面,本文针对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出现的问题,既从长远角度做出宏观的战略思考,又从具体操作层面提出规范的措施。面对复杂的形势,学校劳动教育在实践中出现许多问题,如重“劳动形式”轻“教育意义”、重“脑力劳动”轻“体力劳动”、重“个人实践”轻“集体劳动”、重“苦干盲干”轻“特色发展”、重“高调前进”轻“整体规划”等,导致其陷入形式化、片面化、工具化、空心化、碎片化的困境中。为此,学校应建立课程标准,优化劳动教育课程结构;适应劳动新形态,拓展劳动教育平台;立足学生新特点,创新劳动教育方法。此外,还应通过构建家校社多方协同的运行机制、大中小一体化发展的劳育机制,以及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来保障学校劳动教育的规范化和常态化发展。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是相互的。为了提高实效性,应以科学的劳动教育理论指导学校劳动教育实践的发展。与此同时,学校劳动教育实践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学校劳动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完善。因此,对学校劳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需要立足时代之需,在长期的互动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张倩[4](2021)在《20世纪30年代劳动教育运动研究》文中认为“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社会各界人士视教育为救国的途径,积极寻求改革教育的新出路,其中劳动教育成为讨论的热点。从理论探索到积极实践,劳动教育在社会各界的提倡中形成了一场规模较为宏大的劳动教育运动。这是一场旨在通过“教育劳动化,劳动教育化”来解决当时教育漠视劳动、教育与生活相脱离的问题,从而达到教育救国、复兴民族的运动。同样这也是一场深受西方劳动教育思想及实践影响的运动,是当时的中国注意到要重新将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重要转折点。可见中国的劳动教育在民国时期就已经深受重视,然而当今教育研究领域还未站在历史的角度对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因此通过对这场运动的研究可以更加客观全面的了解当时劳动教育的发展状况,从而弥补劳动教育在中国教育历史研究中的空缺。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虽然有了官方的领导者,有了较为稳定的系统制度,但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仍面临两个方面的时代问题,一为国家政治内忧外患、社会经济破产,导致学界对“教育救国”有了新的要求;二为当时的中国出现“教育破产”的现象,教育内部出现一系列问题急需改革。在时代问题的呼唤下,社会各界纷纷开始提倡劳动教育。其中学界的学者和教育团体纷纷对当时中国所需要的劳动教育进行理论方面的探索。学者们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第一,对西方“劳动主义教育”进行了学理分析,第二,提出“教育劳动化,劳动教育化”的教育目的,第三,满足“生产、生活、职业”需要的教育要求,第四,提倡“教学做合一”与“手脑并用”的实施方法及原则。同样教育团体也在理论探索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当时新成立一些提倡劳动生产教育的教育团体,二是一部分早已成立的教育团体也纷纷召开以“劳动生产教育”为主题的年会。学者和教育团体进行劳动教育的理论探索,为这一运动提供了理论思想的支撑。而学界在理论探索的同时,全国各地开始对劳动教育进行积极实践。国民政府积极制定劳动教育的相关政策、制度,要求全国各省市县实施劳动教育,这也为劳动教育的实践提供了制度依据。在理论与制度的引导及要求下,各省市县上行下效,各级各类学校积极进行劳动教育的实践,同时教育部举办全国劳作展览会,激发全国对实施劳动教育的热情,推动了劳动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最后对20世纪30年代劳动教育运动的特点及影响进行思考。20世纪30年代的劳动教育以民族复兴为目的,得到社会各界的参与、重视与支持,在当时产生了积极影响。不仅加深了当时国民对劳动的重视、促进了当时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同时也顺应当时世界教育潮流的发展趋势。

戴冉[5](2021)在《参与式生产视野下养成系偶像的粉丝劳动研究》文中认为从传统媒体时代的晚会造星、选秀造星到融媒时代的偶像养成,商业化网络平台的兴起打破了过往线性的连接方式,极强的交互特点赋予粉丝高度的参与感。粉丝群体创造力在得到最大程度发掘的同时,其内部的结构形态、参与方式、行动逻辑等也经历着重塑。粉丝作为“产消者”广泛地进行偶像文本的生产,引发粉圈集体情绪高潮。而平台的流量化、数据化属性使得粉丝的生产被整合进偶像工业的流通过程,粉丝群体的职业化趋势也日益显着:既表现为“站姐(哥)”/“代拍”等有偿服务的出现,也体现在粉圈数字化生产职能的强化。粉丝遵循着一系列标准化、专业化的任务要求,这种无偿的数据生产具有极高的交换价值,被娱乐资本收编成为偶像营销的核心环节。在这种基于参与扩大化的偶像生产模式中,平台方、经纪公司、IP运营方看似把一部分制造权力让渡给粉丝,实际也一同将宣发、维护等任务外包给其承担。游戏化养成是诱使粉丝群体自愿投入劳动的核心策略。首先,偶像养成是一场情感游戏。一方面,“为爱发电”成为粉丝劳动同意的意识形态基础,偶像养成借助“人设”为粉丝提供一个相对开放的文本生产空间,以满足粉丝对与偶像亲密关系的想象;另一方面,偶像“人设”的崩塌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粉丝玩家的情感体验,引发“脱粉回踩”行为。其次,通过排名竞争充分调动粉丝的劳动积极性。两者完美结合,既遮蔽了粉丝劳动过程的剥削性,也让粉丝内在合理化整套养成系偶像的生产逻辑以及自身扮演的劳工角色。最后,本文沿着游戏化策略和情感机制,对粉丝劳动的自主性进行反思,发现粉丝虽然可以自由选择喜爱的对象进行养成,但养成所遵循的生产逻辑和劳动程序没有更改。此外,处于生产底层的粉丝们偶尔也会集体拒绝劳动试图与平台博弈,但粉丝内部的种种差异使得其很难形成足够稳固的整体,从而共同撬动“经纪公司-制作公司-互联网平台-广告商(品牌方)-IP方-偶像-粉丝”构成的商业闭环,真正建立自己的娱乐规则。

袁潇[6](2020)在《数字劳工:移动游戏中青少年玩家的非物质劳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移动游戏是"技术民族主义"、经济深化改革以及社会结构变迁多重驱动下的产物。青少年的休闲娱乐活动被技术和资本异化为数字经济中的生产实践,数字资本将玩家的生命时间转变为劳动时间,形成了"实质吸纳"的非物质劳动过程。青少年玩家自觉加入到游戏信息的智识性、交往性与情感性的协作生产中,成为数字资本剥夺生命政治劳动的核心要素。他们位处移动游戏"科层制"中的底层,是游戏产业重度剥削的对象;他们的游戏行为隐含着数字经济深层性的技术控制与经济盘剥。数字经济产业和电竞选手、游戏代练和游戏主播间建立起虚假"同意",通过"造梦"机制将规训内化为劳工们的自我激励,从而实现资本增值。

徐晶洁[7](2020)在《传播政治经济学视域下媒介平台非雇佣数字劳工的劳动研究》文中提出互联网与数字技术的发展,持续而深刻地改变着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也对文化产业与传播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成了互联网经济下新型经济模式和劳动形态的形成。在信息资本主义的语境下,知识、讯息、内容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取代物质资料,成为一种全新的生产力,这种讯息和内容的生产活动大多数时候以无偿的、众包的数字劳动方式呈现,从而催生出区别于传统工厂雇佣形式的,以数字媒介平台为生产资料,以社会、家庭作为工厂的无酬数字劳工,也称为“产消合一”者。区别于传统的劳工类型,数字劳工以互联网和移动终端作为依托,劳动者覆盖不同的学历阶段、年龄层次,具有巨大的差异性和广泛性。他们利用手机、电脑等移动便携的电子设备作为生产工具,随时随地为数字资本产出着文字、图片、视频等非物质的内容产品,对于Facebook、Twitter、微博、微信等媒介平台上的用户来说,他们并不是被媒介资本雇佣的正式劳工,然而这些用户传输的个人信息、分享的知识和内容,都被媒介资本无偿攫取作为获取剩余价值的来源。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来看,信息资本主义和媒介平台的用户构成了数字化时代新的剥削和被剥削阶级。在今天的媒介研究中,强调传播内容分析而忽视政治经济层面的传统仍然存在,我们需要重新回到马克思的经典政治经济学中,来剖析信息文化产业中的劳工群体,尤其是以媒介用户为代表的非雇佣的无酬数字劳工,研究他们的生产和消费活动是怎样被媒介资本所占有和剥削。基于此,本文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出发,试图从“数字劳动”的概念切入,结合马克思经典的劳动价值论,来解读媒介平台非雇佣的数字劳工的媒介使用行为被商品化和劳动化的过程。希望以此来厘清媒介、资本与用户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而探讨在今后的产业发展中,如何让用户避免落入媒介资本所设置的种种商品化陷阱中,使媒介摆脱被资本利用的工具性质,真正成为传播自由和实现用户解放的助推器。

冯鹏程[8](2020)在《人工智能、去技能化与劳动就业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技术的不断突破,以及随之而来的技术革命和生产组织变革,日益对经济增长、劳动技能、就业、收入分配乃至世界格局产生深刻影响。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的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本积累成为可能,连带着也使得那些为了生产和消费而创造出来的“长寿”且往往不可移动的“死”劳动越来越多,“活”劳动遭遇“死”劳动的控制力、排挤力和剥削力也越来越强。相比之下,资本主义“幼年”时期,劳动和知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因为知识源于劳动经验的积累,具体来说,源于那些工匠和手艺人;从资本挤进家庭开始,从劳动之间的简单协作开始,从劳动不再是个人行为而是社会行为开始,知识和劳动就此开始分解,且从未停止过。例如:工场手工业分工的结果是,生产过程的智力同工人相对立;而“大工业则把科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能力与劳动分离开来”,并迫使科学向技术转化,迫使技术为资本服务;自动化技术则把机器连接成一个生产系统,生产线就成为“自动的”了,而过去机器的布局都要遵从于操作流程,以便完成机器间工件的交接。这一番演变可以说成是资本对小到机器动作、大到劳动过程控制的加强,是对工匠技艺的摧毁,是对工人和技术之间的纽带的撕裂。总之,技术革命使得劳动过程比过去越来越复杂,而工人的技能不是随之提高,而是降低到劳动过程的水平以下;而且,相比之下,他们每个人需要知道和理解的比过去单独干活的工人不是多些,而是少得多。这亦是布雷弗曼笔下的“概念”与“执行”分离的结果。布雷弗曼(1979)认为“劳动过程的每一个步骤,尽可能地脱离专门知识和专门训练,都变成简单的劳动。与此同时,对那些还能有专门知识和能受专门训练的少数人,就尽可能地摆脱简单劳动的负担。”从资本支配的意义上讲,资本应用技术分工的好处在于,掌握和巩固“概念”的各个环节,以实现对“执行”进行有等级的控制。而资本驱动下的科技进步,始终在导演着这一劳动的概念和执行的“分离”——具体来讲,工业革命以来,技术变迁遵循了从机械化到自动化,继而到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能化这一发展轨迹,在这一进程中,劳动日渐明显地呈现出布雷弗曼意义上的“概念”的高技能劳动和“执行”的低技能劳动的极化分离趋势,而且,还未等到劳动分工的好处消失殆尽,概念与执行分离的原则就会再次跳出来。长此以往,劳动质的划分和量的比例将呈现幂律分布,而且,头部将不断“萎缩”,尾部将不断“膨胀”。这就预示着,就业的不断分化以及随之而来的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是必然趋势,而概念与执行的分离又是主要依靠技术革新实现的,自然,就业分化和收入不平等看起来就成了技术革新的必然产物。事实上,就技术变迁对劳动技能、就业和收入分配的影响,马克思早已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分析工具,尤其是马克思的劳动过程理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和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比如,马克思的劳动过程理论,本身讨论的就是劳动的组织管理与控制、劳动的去技能化以及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关系等问题;在此基础之上,马克思进一步推导出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和人口的相对过剩——作为分析技术进步的整体而言,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对分析人工智能现象有其突出的适用性和价值:从资本有机构成出发,人工智能对劳动就业的影响,本质上只是一种技术构成变动及其相应的价值构成变动现象,其目的就是直接针对活劳动的构成及其所对应的劳动资料的总量与结构的变化,而且也是一种全局性和系统性变动的整体思考;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意味着,活劳动相对死劳动的占比下降以及活劳动的相对过剩。但相对于劳动经济学和增长理论的研究而言,这些理论的人工智能这一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前的应用价值并未得到有效体现。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尝试从劳动过程理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和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出发,对这一现象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时代,低技能所对应的常规性操作和高技能对应的非常规性认知岗位不断增加,而中等技能所对应的常规性岗位的不断流失;就业极化导致的技能要求的提高非但没有否定劳动的去技能化,恰恰相反,技能要求的提高预示着劳动去技能化的不断加深,尽管技术的进步和迭代演化仍会不断激发对高技能工作的需求,这不仅仅源于客观意义上技能内容的变化,还源于布雷弗曼笔下的“过度教育”和“社会化控制”的需要,但从根本上说,仍源自资本的逐利性,这将驱使着资本不断追求对劳动过程的控制权,从而使劳动阶层不断历经着提高技能、去技能和再技能的轮回往复。研究还发现,人工智能并不能带来大失业。即使推测的技术进步可以带来对劳动的大冲击乃至完全替代,也不能保证企业最终选择新技术。因为这不仅仅取决于我们分析的因素,如机器替代劳动力的成本以及对应的工资率的调整额度,也不单单取决于个人所处的部门和职位,还取决于阶级斗争、制度建设和政府抉择等因素。但,我们必须清楚的是,问题并不在于新技术以及用智能机器人代替劳动本身,而在于人工智能技术“置身于”资本为其所专设的社会环境中了,在于被资本——准确的说是资本家——当作生产剩余价值、加强劳动剥削并替代劳动的手段。就未来技术是否会带来大失业,我们不得而知。但,文章就自动化和智能化有利于概念与执行的分离,有利于资本和少数高技能劳工,是否会带来工资的极化进行了验证——在技术创新的内生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将高技能自动化技术引入增长模型,解释了就业极化并不会带来工资极化,因为当偏向性的技术无利可图时,资本家将转而开发技能无偏性技术,以抑制高技能劳工技能溢价的上升,但资本与劳动间的收入不平等会进一步深化,这源于资本对技术的控制,源于概念与执行的分离,源于对劳动剥削的加强。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本文研究了人工智能带来的企业生产过程与组织变革:过去几十年,人工智能及其次级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等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作为一种新技术范式的典型技术特征,人工智能提高了组织间信息获取与信息传递的效率和灵活性,有效地解决了组织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人工智能通过挖掘组织间数据异质性与关联性价值,给出生产与管理的决策,促使组织的管理信息化、智能化的同时,使得组织的生产成本与交易成本发生结构性变革,进而重塑组织内与组织间的关系,引发组织形态的变迁;第二,在低技能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导入高技能自动化技术和鲍莫尔成本病,研究人工智能对资本与劳动、高技能劳动和低技能劳动间的收入分配问题,结果表明,低技能自动化确实扩大了高技能劳工和低技能劳工的收入差距,但随着低技能自动化技术的完成和高技能自动化技术的普及,对技能溢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第三,求证了技能要求的提高与劳动去技能化的一致性:技能要求的不断提高非但没有否定劳动的去技能化,恰恰相反,技能要求的提高预示着劳动去技能化的不断加深,尽管技术的进步和迭代演化仍会不断激发对高技能工作的需求,这不仅仅源于客观意义上技能内容的变化,还源于布雷弗曼笔下的“过度教育”和“社会化控制“的需要,但从根本上说,仍源自资本的逐利性,这将驱使着资本不断追求对劳动过程的控制权,从而使劳动阶层不断历经着提高技能、去技能和再技能的轮回往复;第四,尝试将西方经济学尤其是西方经济学的模型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相融合。比如,将广义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与资本有机构成理论的融合,求证人工智能是否会带来大规模失业——分析了大失业实现的条件以及大失业所面临的反制力量;第五,本文试图将劳动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研究相融合:针对新技术发展对技能这一问题的影响进行讨论和评述——过去有布雷弗曼的统计维度(职业分类),现在也需要新统计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进一步澄清;恰恰,政治经济学中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缺乏统计验证,借鉴和融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就显得尤为必要。因此,文章尝试将劳动经济学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方法应用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其中,难免出现内容衔接和过渡上的问题,但文章研究思路明确——首先梳理相关研究,讨论两个学科对技能定义、技能评价指标(技能溢价和技能要求)和技能测度方法的异同;进一步,站在劳动经济学的角度,讨论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就业结构和技能溢价的变化与去技能化之间的逻辑关系。

贺哲野[9](2020)在《社交媒介用户被剥削现象研究 ——以新浪微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进步,作为其产物之一的网络社交媒介为千百万用户开启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基于“技术赋权”这一形式,不论是国外的Twitter、instgram,亦或是国内的“两微”客户端,互联网社交媒介得以让用户在网络上通过发挥自身的能动性进而建构集体情感或寻是求个人的身份认同。如同尼葛洛庞帝在上个世纪末所总结的“数字化生存”观点,当下的社交媒介已成为众多用户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社交媒介本身不仅是一种技术的表现,同样也是一种权力关系的反映,随着信息资本主义的崛起并渗透入互联网的各个层面,社交媒介的信息传播形式实际上已经反映了相关的意识形态。例如UGC,其不仅仅是一种功能化产物,同时亦可被视为用户充当信息产品生产者、平台方免费占用相关信息产品价值的权力关系之反映。社交媒介中用户与资本之间的权力关系具体是怎样反映着信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换言之,用户何以在该种权力关系下被异化为廉价甚至免费的“劳工”,平台又是如何无偿占有用户的劳动成果进而实现对其的剥削?本文将重点检视上述问题,基于加拿大传播政治经济学学者文森特·莫斯可在《传播政治经济学》中提出的“内容商品化”“受众商品化”与“劳动商品化”,选取新浪微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法、内容分析法对其展开具体分析,进而论证上述的三个“商品化”、微博平台的相关技术功能、用户被剥削实质这三者之间的内在关联。

杨伟荣[10](2020)在《中国乡村发展伦理研究》文中认为农村和农民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村和农民的发展问题,农村和农民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否取得根本成功、国家现代化发展能否获得顺利实现。不可否认,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推动农村和农民“更好”发展的政策性安排的确是党和国家对西式城市化进行批判性反思的新时代成果,但当下各地方振兴战略的规划方向和实施重点仍延续了发展主义话语下乡村经济如何实现快速发展的老问题。鉴于以往乡村发展被发展主义裹挟的客观结果是乡村更加边缘化,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如果不转变思路,很可能会再次遭遇过去那些乡村建设运动所面临的发展主义困境。为此,本文以发展伦理学为学理依据,从“发展”的流动性特点切入,通过系统梳理“发展”意蕴的伦理呈现和乡村发展概念的价值彰显过程,分析了国际发展伦理的建构瓶颈以及乡村发展伦理的出场语境和当代使命,并以乡村振兴的发展主义遭遇为突破口,对发展主义在乡村发展目标、发展主体、发展动力以及发展方式等方面的“问题化”表现进行深层的伦理考量和价值确认,提出了应对乡村增长主义、精英主义、消费主义以及城市中心主义的伦理策略,确立了乡村“整体美好持续共生”的价值取向,力求在推动乡村现代化发展的现实语境下建构符合中国乡村发展实际的发展伦理体系。首先,就乡村发展目标的“问题化”而言,经济增长至上的乡村增长主义给农民带来了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物质条件的改善,同时也使乡村面临“负增长”困境、农民陷入无意义的价值危机。为此,必须以乡村“美好发展”对乡村发展目标进行伦理定位,明确农民美好生活作为乡村发展价值目标的基本内涵,并在推动农民劳动休闲化和休闲劳动化融合统一的过程中落实农民美好生活的实践逻辑。其次,在乡村发展主体的“问题化”方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凭其较高的经济贡献率主导了乡村发展,并对分散小农群体产生“排斥”,导致了不同阶层之间发展权益的不平等。为此,必须以乡村“整体发展”对乡村发展主体进行伦理审视,坚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并共享乡村发展成果的伦理要求,发挥“中坚农民”的主体联结功能以克服弱势小农群体“被组织”、“被合作”的主体建构困境。再次,在乡村发展动力的“问题化”方面,刺激农民消费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被人为建构并无限扩张,最终出现了资本逻辑宰制的、不可持续的乡村发展动力谱系。为此,必须以乡村“可持续发展”对乡村发展动力进行伦理整合,明确资本逻辑在乡村发展中的双重作用,并以“社会运行与发展的总体逻辑”整合多元化的乡村发展动力要素,实现内、外源动力之间的互动转换和有效聚合。最后,在乡村发展方式的“问题化”方面,以城市(镇)化为核心的乡村发展方式使我国城乡发展长期处于一种非均衡、不协调的状态,乡村难以享受到公平的发展机会和权益。为此,必须以城乡“共生发展”对乡村发展方式进行伦理调适,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的属人性、平等性和多样性价值,并通过践行平等公正的“对称性”发展准则、双向合作的“互惠性”发展路径及五位一体的“共赢性”发展格局推动新时代乡村振兴实践。当然,发展主义在乡村发展中的“问题化”表现并非仅有乡村增长主义、精英主义、消费主义和城市中心主义四种形式,发展伦理对社会发展的伦理考量和价值确认也不止是发展目标、发展主体、发展动力和发展方式四个方面。只有在更深层发掘“问题域”和更广泛拓展“价值面”的基础上推动乡村发展伦理体系的建构,才能真正实现农村和农民“更好”的发展。

二、论生产要素的劳动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生产要素的劳动化(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教育经济思想:百年演进、理论自觉与中国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一、百年演进:党的教育经济思想历程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教育经济思想
        1.陈独秀:“用社会主义来发展教育及工业”
        2.李大钊:“不读书是国民智力及生产力一种大大的损失”
        3.徐特立:“生产化、组织化、教育化”
        4.杨贤江:“教育是给予社会的劳动力以一种特殊的资格”
        5.成仿吾:“教育总是一个很大的能动力量”
    (二)新中国成立后党的教育经济思想
        1.毛泽东:“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朱德:“知识分子是国家重要的财富”
        3.刘少奇:“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
        4.周恩来:“对教育的投资要超过任何一个工业部门”
        5.陈云:“把钱用在知识分子身上是划得来的”
    (三)改革开放后党的教育经济思想
        1.邓小平:“要使教育事业的计划成为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江泽民:“提高教育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为教育优先发展提供物质保证”
        第一,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第二,提出“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第三,坚持教育创新,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3.胡锦涛:“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
        第一,提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优先发展教育”。
        第二,强调“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
        第三,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四)十八大以来党的教育经济思想
        1.“务必把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
        2.“发展乡村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
        3.“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4.将“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作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5.“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领教育改革发展”
        6.“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7.将“四育”提升为“五育”彰显劳动教育的价值
二、理论自觉:党的教育经济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品格
    (一)自觉引述或转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教育经济思想
    (二)自觉运用历史唯物论和辩证唯物论研究教育经济实际问题
    (三)自觉确立贯穿不同历史时期、前后相继的重点核心论域
三、中国特色:党的教育经济思想的“四个自信”
    (一)党的教育经济思想的“四个自信”
        第一,党的教育经济思想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第二,党的教育经济思想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
        第三,党的教育经济思想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第四,党的教育经济思想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二)党的教育经济思想的主要特征
        第一,实践性。
        第二,人民性。
        第三,批判性。
        第四,整体性。
        第五,辩证性。

(3)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历史必然: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时代培育
        1.1.2 理论应然:推进学校劳动教育理论的科学化建构
        1.1.3 实践使然:促进学校劳动教育实践的常态化发展
    1.2 研究现状与分析
        1.2.1 关于学校劳动教育内涵的研究
        1.2.2 关于学校劳动教育历史的研究
        1.2.3 关于学校劳动教育目标与内容的研究
        1.2.4 关于学校劳动教育实施与评价的研究
    1.3 研究问题与思路
        1.3.1 问题确立: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1.3.2 背景鸟瞰: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科学化趋势
        1.3.3 切入视角:新时代劳动新形态及学生新特点
        1.3.4 分析框架:基于泰勒原理分析学校劳动教育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学校劳动教育研究的方法
        1.4.2 学校劳动教育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学校劳动教育基本概述
    2.1 学校劳动教育的内涵
        2.1.1 劳动
        2.1.2 劳动教育
        2.1.3 学校劳动教育
    2.2 学校劳动教育的功能
        2.2.1 个体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2.2 社会功能:弘扬劳动幸福的社会风尚
        2.2.3 教育功能:完善新时代学校育人体系
    2.3 学校劳动教育的特殊性
        2.3.1 学校“劳”育与家庭“劳”育、社会“劳”育的比较
        2.3.2 学校劳动教育与综合技术教育的比较
        2.3.3 学校劳动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比较
        2.3.4 学校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比较
第3章 学校劳动教育的理论资源
    3.1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耕读文化与工匠精神
        3.1.1 “劳力”与“劳心”之辩
        3.1.2 “耕读文化”
        3.1.3 “工匠精神”
    3.2 前苏联教育思想的基础奠基:劳动集体与劳动教育
        3.2.1 克鲁普斯卡娅的劳动教育思想
        3.2.2 马卡连柯的劳动教育思想
        3.2.3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
    3.3 西方教育理论的有益补充:自然主义与实用主义
        3.3.1 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3.3.2 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3.4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贡献:“教劳结合”思想
        3.4.1 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3.4.2 列宁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3.4.3 毛泽东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3.4.4 邓小平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3.4.5 习近平关于劳动和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
第4章 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目标阐释
    4.1 学校劳动教育目标的畸变表征
        4.1.1 异化为政治运动的工具
        4.1.2 窄化为学习生产技能的载体
        4.1.3 虚化为教育惩戒的手段
        4.1.4 泛化为社会实践的方式
    4.2 学校劳动教育目标的理论审视
        4.2.1 劳动教育目标的生成逻辑:劳动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4.2.2 劳动教育目标的内在矛盾:“劳动”与“闲暇”
        4.2.3 劳动教育目标的意识形态指向:培育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4.3 学校劳动教育目标的时代定位
        4.3.1 理解“为何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4.3.2 认同“何人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主体观
        4.3.3 践行“如何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过程观
        4.3.4 感悟“何以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权益观
第5章 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内容构建
    5.1 学校劳动教育内容的选择
        5.1.1 劳动教育内容选择的取向:“工具”取向与“人本”取向
        5.1.2 劳动教育内容选择的原则: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有机统一
        5.1.3 劳动教育内容选择的主题:立足新时代学生的劳动素养
    5.2 学校劳动教育内容的组织
        5.2.1 在日常生活劳动中组织劳动教育
        5.2.2 在生产劳动中组织劳动教育
        5.2.3 在服务性劳动中组织劳动教育
    5.3 学校劳动教育内容的优化
        5.3.1 与自然融通,与生活对话
        5.3.2 与社会联结,与职业相嵌
        5.3.3 与传统接轨,与未来同向
第6章 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与评价
    6.1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困境症结
        6.1.1 形式化:重“劳动形式”轻“教育意义”
        6.1.2 片面化:重“脑力劳动”轻“体力劳动”
        6.1.3 空心化:重“个人实践”轻“集体劳动”
        6.1.4 工具化:重“苦干盲干”轻“特色发展”
        6.1.5 碎片化:重“高调前进”轻“整体规划”
    6.2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对策思考
        6.2.1 建立课程标准,优化劳动教育课程结构
        6.2.2 适应劳动新形态,拓展学校劳动教育平台
        6.2.3 立足学生新特点,创新学校劳动教育方法
    6.3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制度保障
        6.3.1 加强组织领导,优化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
        6.3.2 整合劳育资源,构建多方协同的运行机制
        6.3.3 融通“大中小”,建立一体化的育人机制
    6.4 学校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
        6.4.1 评价理念:突出发展导向,重在劳动观养成
        6.4.2 评价内容:基于劳动素养,完善评价指标
        6.4.3 评价方法:质性评价为主,量化评价为辅
        6.4.4 评价操作:记录劳动过程,建立劳动档案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劳动教育的政策方针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4)20世纪30年代劳动教育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研究问题解析
    2.核心概念界定
    3.学术研究动态
    4.相关史料梳理
    5.研究方法
第一章 20 世纪30 年代的时代问题呼唤劳动教育
    1.1 劳动教育是“教育救国”的新要求
        1.1.1 东北、热河等地相继失陷的催化
        1.1.2 挽救国内破产的社会经济
    1.2 劳动教育是改革教育的新出路
        1.2.1 弥补会考制度实施过程中的消极影响
        1.2.2 减少新教育“高等游民”的培养
        1.2.3 打破“贵族式”的阶级教育
        1.2.4 解决职业教育忽视生产劳动的问题
第二章 学界提倡:劳动教育运动的理论探索
    2.1 教育学者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与讨论
        2.1.1 对西方“劳动主义教育”的学理分析
        2.1.2 “教育劳动化、劳动教育化”的教育内涵
        2.1.3 满足“生产、生活、职业”需要的教育目的
        2.1.4 “教学做合一”与“手脑并用”的实施方法及原则
    2.2 教育团体对劳动教育的特别关注
        2.2.1 成立提倡劳动生产教育的教育团体
        2.2.2 召开以“劳动生产教育”为主题的会议
第三章 学校响应:劳动教育运动的积极实践
    3.1 劳动教育实践的制度依据
        3.1.1 三民主义教育的要求
        3.1.2 劳动教育实施政策的制定
        3.1.3 蒋介石通令全国“以劳动服务为施教中心”
    3.2 各级各类学校中劳动教育的具体实践
        3.2.1 普通中小学校的劳动教育
        3.2.2 职业学校中的劳动教育
        3.2.3 国立劳动大学的创办与发展
    3.3 教育部举办全国劳作展览会
第四章 20 世纪30 年代劳动教育运动的历史思考
    4.1 20 世纪30 年代劳动教育运动的时代特点
        4.1.1 立足当时社会的实际问题
        4.1.2 受到多元主体的广泛认同与关注
        4.1.3 以民族复兴为最终目标追求
    4.2 20 世纪30 年代劳动教育运动的客观影响
        4.2.1 加深国民对劳动的重视
        4.2.2 促进了当时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4.2.3 顺应世界教育潮流的发展趋势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及联系方式

(5)参与式生产视野下养成系偶像的粉丝劳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一)参与式生产的研究综述
        (二)粉丝劳动的研究综述
第一章 粉丝参与重塑传统偶像生产逻辑
    第一节 偶像制造模式的演变历程
        一 港台娱乐文化涌入与晚会活动造星(20世纪8、90年代)
        二 电视选秀时代“平民”参与偶像诞生(2005)
        三 融媒时代粉丝主导的偶像养成模式(2012)
    第二节 偶像内涵流变与价值生产的圈层化转向
第二章 偶像养成中粉丝劳动的具体呈现
    第一节 平台化参与强化粉丝“产消者”身份
    第二节 流量驱动下粉丝生产组织形式和劳动分化
        一 偶像文本的“个站”生产与职业“站姐”兴起
        二 数据组的专业生产与作为“玩工”的粉丝
第三章 游戏化策略达成粉丝“自愿性”劳动
    第一节 情感游戏:基于幻想亲密关系的劳动契约
        一 以“人设”叙事征得粉丝劳动同意
        二 “脱粉回踩”:游戏失败的情感宣泄
    第二节 赶工游戏:排名竞争激发粉丝劳动积极性
第四章 自愿非自主:对偶像工业中粉丝参与和劳动的反思
    第一节 粉丝情感的不自主与偶像工业的稳定增值
    第二节 粉丝弃榜“罢工”与平台短暂博弈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传播政治经济学视域下媒介平台非雇佣数字劳工的劳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第一章 数字劳工诞生的现实基础及理论背景
    第一节 数字劳工诞生的现实基础
        一、Web2.0技术带来新的传播形式
        二、传媒产业变革催生新的媒介生态
        三、信息资本主义孕育新的劳工群体
    第二节 数字劳工诞生的理论背景
        一、受众研究路径梳理:从无差异聚合体到数字劳工
        二、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商品化路径分析
第二章 媒介平台非雇佣数字劳工的劳动形式、特点及动因
    第一节 媒介平台非雇佣数字劳工的劳动形式
        一、生产内容的提供:以众包生产为代表的内容分享
        二、使用行为的提供:Feed广告浏览与用户coockie贡献
        三、情感体验的提供:以粉丝经济为代表的情感商业
    第二节 媒介平台非雇佣数字劳工的劳动特点
        一、劳动时间和空间的自由自主
        二、情感和社交关系成为劳动生产资料
        三、生产和消费的一体化劳动
    第三节 媒介平台非雇佣数字劳工的劳动动因
        一、满足自我娱乐消遣的需要
        二、数字礼品经济召唤奉献与共享
        三、拜物教冲击下的商品互动
第三章 媒介平台非雇佣数字劳工的劳动案例分析
    第一节 “知乎”:基于知识共享平台的UGC分析
        一、劳动力的生产:网络问答平台内容的无偿奉献
        二、需求的生产:基于监控技术的用户管理和广告投放
    第二节 “王者荣耀”:游戏“玩工”的价值创造分析
        一、作为“产消者”对游戏内容的贡献
        二、社交网络中营销劳动的贡献
        三、基于情感体验的价值贡献
    第三节 新浪微博:社交劳动的商品化路径分析
        一、用户隐私数据的商品化
        二、用户闲暇时间的商品化
        三、用户社会资本的商品化
第四章 未来数字劳工的自由和平等之路
    第一节 数字劳工:反思劳动境遇,抵抗网络霸权
        一、警惕信息网络霸权下的被迫劳动
        二、联合产消者对抗信息资本主义
    第二节 媒介资本:重塑公共领域,重拾社会责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人工智能、去技能化与劳动就业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人工智能与经济增长
        二、人工智能与劳动就业
        三、人工智能与收入分配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技术创新理论
        二、劳动过程理论
        三、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四、失业理论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人工智能的技术-经济特征
    第一节 人工智能的定义
        一、人工智能的定义
        二、人工智能的分类
    第二节 人工智能的组成
        一、算法
        二、数据
        三、芯片
    第三节 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
        一、第一阶段(1956-1980):人工智能的诞生
        二、第二阶段(1980-1997):早期产业化
        三、第三阶段(1997-至今):人工智能大爆发
    第四节 人工智能的关键技术与应用
        一、人工智能的关键技术
        二、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
    第五节 人工智能的经济特征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分工与就业结构变化
    第一节 数据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资料
        一、数据作为一种商品
        二、数据的生产与流通
    第二节 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与劳动分工
    第三节 数字经济与数字劳工
        一、制造业和服务业中的数字劳工
        二、媒介产业中的数字劳工
    第四节 人工智能时代的就业极化现象
        一、常规性工作的收缩
        二、非常规性工作的膨胀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人工智能时代:劳动的组织管理与控制
    第一节 企业组织的扁平化
    第二节 企业生产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一、企业生产的数字化
        二、企业生产的网络化
    第三节 生活资料的生产资料化
        一、对私人数据生产工具的占有和使用
        二、对私人其他生活资料的占有和使用
    第四节 劳动的局部性与片面性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人工智能与劳动的去技能化
    第一节 关于劳动去技能化的争议
    第二节 去技能的技能含义及其测度
        一、技能的定义
        二、技能的测度方法
    第三节 技能溢价与去技能化
    第四节 技能溢价与总体技能要求变化
        一、高技能溢价与总体技能要求
        二、代表性行业相对工资的再核算
    第五节 再技能化与去技能化——劳动自主权的得与失
    第六节 去技能化理论被证伪了吗?
第六章 人工智能对不同技能劳动部门有机构成的影响
    第一节 技术进步与资本有机构成之间的逻辑关系
    第二节 人工智能对资本技术构成变动的影响
    第三节 人工智能对常规劳动部门有机构成的影响
    第四节 人工智能对非常规操作劳动部门有机构成的影响
        一、一般性非常规操作劳动部门有机构成变动:以教育行业为例
        二、共享经济模式下非常规操作部门有机构成变动
    第五节 人工智能对非常规认知劳动部门有机构成的影响
        一、弱人工智能时代
        二、强人工智能时代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冲击
    第一节 技术进步与大失业的争论
    第二节 人工智能时代的相对过剩人口及其表现形式
    第三节 人工智能会带来大失业吗?条件及其反制力量
        一、模型的构建
        二、大失业:实现条件及其反制力量
    第四节 经验数据的检验
        一、资本有机构成提高速度变慢
        二、人口增长率下降
        三、总体检验
        四、人工智能时代:失业的若干新特征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从自动化到智能化:就业极化与收入不平等
    第一节 技术进步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逻辑关系
    第二节 综述与经验数据的考察
    第三节 理论模型
        一、最终产品的生产
        二、第一阶段:低技能自动化的完成
        三、第二阶段:高技能自动化的应用
        四、高技能自动化技术创新的一般均衡
        五、资本与劳动之间的收入不平等
    第四节 部门间技能溢价:基于鲍莫尔-福克斯效应的考察
        一、自动化与技能溢价
        二、技能溢价与鲍莫尔-富克斯假说
        三、资本-劳动之间的分配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人工智能对劳动就业的挑战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人工智能对劳动就业的挑战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9)社交媒介用户被剥削现象研究 ——以新浪微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信息资本主义的发展
        1.1.2 信息资本主义对社交媒体的渗透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理论意义
        1.2.3 现实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内容分析法
        1.3.2 观察法
2 文献综述
    2.1 有关数字劳工的研究
    2.2 有关数字劳动与相关劳动形式的研究
        2.2.1 作为非物质劳动的数字劳动
        2.2.2 国内外对互联网用户数字劳动形式的研究
3 新浪微博的商业化发展历程
    3.1 线上功能多元化发展
    3.2 线下战略措施持续延伸
        3.2.1 战略合作范围逐渐扩大
        3.2.2 线下活动朝社会生活不断融合
4 被“劳”“资”重构的新浪微博用户结构
    4.1 企业微博被重构为“资”方
    4.2 粉丝用户被异化为“劳”方
    4.3 本章小结
5 “受众商品化”将用户交互行为异化为劳动行为
    5.1 微博对用户数据的商品化处理:异化用户消费行为
        5.1.1 使用协议与“兴趣推荐”功能对用户隐私的异化
        5.1.2 “超级粉丝通”产品对用户潜在消费能力的商品化
    5.2 微博对用户创作内容的引导与规制:重构用户生产行为
        5.2.1 不平等酬劳交换关系直接累积的绝对剩余价值
        5.2.2 规制用户创作行为所延长的剩余劳动时间
    5.3 本章小结
6 “劳动商品化”为资本剥削积累合法性基础
    6.1 去技术化导致用户能动性弱化
    6.2 分散化催生出“资本”霸权
    6.3 “同意”激励体系遮蔽了用户劳动强度
    6.4 本章小结
7 奠定剥削物质性基础的内容商品化
    7.1 内容分析相关编码规则概述与相关分析结果
        7.1.1 样本选取与编码规则概述
        7.1.2 内容分析结果
    7.2 攫取私人领域潜在价值的“私人生活商品化”
    7.3 将私人领域重构为劳动场所的“外在商品化”
    7.4 本章小结
8 总结和反思
    8.1 总结
    8.2 本文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10)中国乡村发展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的学术考察与分析
        一、国内外的发展伦理研究及其“地方性”取向
        二、国内外的乡村伦理研究及其“发展性”问题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田野调查的个案选择与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乡村发展:一种伦理性发展
    第一节 “发展”意蕴的流变
        一、客观存在状态的描述
        二、规范性意义的嵌入
        三、自反性品质的呈现
    第二节 乡村发展概念的演进
        一、模糊的文化概念
        二、突出的经济概念
        三、复合的社会概念
    第三节 乡村发展伦理的出场
        一、国际发展伦理研究的“进入”
        二、现代化进程中乡村社会的发展转型
        三、“整体美好持续共生”的价值确立
第二章 发展至上?——被发展主义遮蔽的乡村伦理视界
    第一节 增长主义:乡村发展目标的“问题化”
        一、增长主义的“增长”逻辑及其“乡村化”
        二、乡村增长主义驱动下的增长困境与价值危机
        三、“去增长”的解构与“美好生活”的定义
    第二节 精英主义:乡村发展主体的“问题化”
        一、农民阶层分化:强势阶层与弱势阶层
        二、“富人治村”:乡村精英概念的普遍化
        三、“扶贫内卷化”:乡村精英俘获的消极后果
    第三节 消费主义:乡村发展动力的“问题化”
        一、消费力:扩大乡村消费需求的动力表现
        二、由“消费积极分子”到乡村消费主义
        三、资本逻辑:构成乡村消费主义的深层根源
    第四节 城市中心主义:乡村发展方式的“问题化”
        一、乡村发展的城市化“偏好”
        二、“城市信仰”与“永恒正义”
        三、“乡村复兴”与“尺蠖效应”
第三章 为何发展:乡村发展目标的伦理定位
    第一节 以农民美好生活定位乡村发展:历史沿循与现实审思
        一、现代乡村发展目标的迷失及缘由
        二、农民美好生活:新时代乡村发展目标的价值确认
        三、实现农民美好生活的现实困境及其发展伦理消解
    第二节 在“富”与“安”之间理解农民美好生活的实践逻辑
        一、农业匮乏经济基础上的“小富即安”生成
        二、乡村发展主义主导下的“小富即安”批判
        三、乡村发展伦理建构中的“且富且安”实践
    第三节 以“美好发展”重塑农民生活的“劳—闲”之维
        一、新乡村增长主义与农民“劳动—休闲”异化
        二、休闲本原化:农民美好生活的“低人本”设计
        三、“美好发展”:一种合乎人性的“劳闲融合”策略
第四章 谁主发展:乡村发展主体的伦理审视
    第一节 多元主体参与乡村发展的伦理要求
        一、坚持“以农民为中心”的乡村发展理念
        二、重视“竞争”发展对新型主体的责任引导
        三、推动“道义”发展对弱势小农的主体建构
    第二节 乡村“道义”发展的现行模式及其主体困境
        一、“发展型”小农经济:“道义”发展的现行模式
        二、“弱势”组织合作:“发展型”小农经济的主体建构
        三、“被组织”情形下“弱势”主体建构的实践困境
    第三节 “中坚农民联结”:新“道义”视角下的乡村整体性发展
        一、中坚农民:支撑乡村“道义”发展的新主体
        二、主体联结:中坚农民在乡村发展中的伦理功能
        三、基于“中坚农民联结”的乡村整体性发展
第五章 凭何发展:乡村发展动力的伦理整合
    第一节 应对乡村资本逻辑的发展伦理思路
        一、建构与破坏:资本逻辑对乡村发展的双重作用
        二、既有乡村资本批判的逻辑主题及其伦理向度
        三、发展总体逻辑: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二节 “资本之外”:乡村发展动力体系的伦理考察
        一、乡村发展的技术支持与“技治主义”的伦理规制
        二、乡村发展的组织基础与“共同体”的伦理培育
        三、乡村发展的“制度安排”与政府权责的伦理重构
    第三节 乡村发展“合力论”及其伦理意义
        一、外源动力扩张与乡村自主性的式微
        二、内生动力开发与乡村价值性的单一
        三、“内外聚合”:乡村可持续真正发展的关键
第六章 如何发展:乡村发展方式的伦理调适
    第一节 发展伦理视域下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导向
        一、发展的属人性: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理念
        二、发展的平等性: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核心
        三、发展的多样性: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标识
    第二节 从分离到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单向逻辑及其局限
        一、“以乡促城”中的“牺牲型发展”及其“正义性搁置”
        二、“以城带乡”中的“追赶型发展”及其“人本性缺失”
        三、“城乡协调”中的“统筹型发展”及其“地方性消解”
    第三节 “城乡互融共生”:实践乡村振兴的“新范式”
        一、遵循平等公正的“对称性”发展准则
        二、践行双向合作的“互惠性”发展路径
        三、建构五位一体的“共赢性”发展格局
结语 探索乡村发展伦理体系的建构
    一、乡村发展“问题域”的发掘
    二、发展伦理“价值面”的扩展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四、论生产要素的劳动化(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教育经济思想:百年演进、理论自觉与中国特色[J]. 范先佐,李祖民.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04)
  • [2]双重嵌合:农村老年群体“再劳动化”的内在逻辑与可行路径分析 ——以河南省P村老年建筑队为例[D]. 毛华敏.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3]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研究[D]. 钟飞燕. 吉林大学, 2021(01)
  • [4]20世纪30年代劳动教育运动研究[D]. 张倩. 山西大学, 2021
  • [5]参与式生产视野下养成系偶像的粉丝劳动研究[D]. 戴冉.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6]数字劳工:移动游戏中青少年玩家的非物质劳动研究[J]. 袁潇. 当代传播, 2020(05)
  • [7]传播政治经济学视域下媒介平台非雇佣数字劳工的劳动研究[D]. 徐晶洁.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人工智能、去技能化与劳动就业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D]. 冯鹏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9]社交媒介用户被剥削现象研究 ——以新浪微博为例[D]. 贺哲野. 武汉大学, 2020(04)
  • [10]中国乡村发展伦理研究[D]. 杨伟荣.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论生产要素的劳动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