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前景及对策——写在入世之际(论文文献综述)
李姗[1](2020)在《中国工商银行盈利能力分析及其提升路径研究》文中认为众所周知,盈利能力是衡量商业银行竞争力大小的主要指标之一,盈利能力越强,所占的市场份额越大,未来的发展前景就越好。中国工商银行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进程中,构建了自己的盈利体系,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在资本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若想继续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中保持领先地位,中国工商银行就必须发现自身在盈利能力上存在的不足,并找到提升路径。本文在对中国工商银行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时,首先对中国工商银行的背景及研究意义进行探讨,对目前国内外关于盈利能力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评述汇总,并就评价盈利能力相关指标的选取进行了介绍。其次,以中国工商银行2014-2018年财务报表中的相关数据为样本,通过财务指标分析、杜邦模型分析等多种方法,从获利性、成长性、可持续性三个方向对中国工商银行2014-2018年盈利能力进行纵项分析,了解了目前中国工商银行盈利能力现状。再利用熵值法对2018年资产排名前8的银行进行盈利能力水平综合排名,根据排名选出有可比性的四家银行与中国工商银行进行盈利能力横向分析。通过横向、纵向分析结合,明晰了中国工商银行盈利能力在行业中的位置,找出中国工商银行发展过程中盈利能力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提升路径。通过研究分析发现,中国工商银行资产雄厚,营运效率较为稳定,利润波动不会太大,盈利能力整体较为平稳,但是在第四章对银行盈利能力进行综合排名时,中国工商银行排名处在中间位置,这就意味着中国工商银行盈利能力仍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通过分析发现,中国工商银行存在着中间业务比重较低,过度依赖借贷收入,盈利能力成长性不足等问题,并针对发现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路径,比如:优化资产结构,拓宽收入来源;加强资产质量管理,增加风险防控水平;加强成本管控,提高业务利润率等。本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中国工商银行理清思路,较为客观地帮助中国工商银行认识到与同行业银行在盈利能上存在的诸多差异,发现盈利能力所欠缺的问题,结合自身情况制定科学的盈利计划,找出提升盈利能力的可行路径。
顾立[2](2020)在《农行M网点的零售业务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当前形势下,银行业的竞争加剧,不良率攀升、金融脱媒等不利因素挤压了银行的公司业务,再加上互联网金融和利率市场化的冲击,银行业资金成本不断涨高,利差持续收窄。相比之下,银行的零售业务具有较少的资本占用、稳定的收益、分散性风险、抗周期波动等优势,逐渐成为各大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重点业务模块。顺应市场经济潮流,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于近几年开始向零售业务转型,但作为农行县域网点零售业务的一线人员,遭遇了网点零售业务盲目发展的瓶颈期。因此,通过对网点的零售业务发展策略研究,分析并设计适合网点零售业务发展的策略,有利于正确引导网点零售业务的健康发展。本文根据本人在零售业务岗位从事近11年的经历,以本人所在的县域基层网点为研究对象,结合网点零售业务现状,通过分析网点的内部条件以及外部环境,通过SWOT分析提出了网点的优势与劣势、机遇及威胁,并综合同业竞争情况以及所处经济环境的发展机遇情况,挖掘网点零售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营销理论为指导,从零售业务中的团队培养、客户维护和产品营销的难点出发,结合上级行的零售转型战略,运用所学的MBA课程知识,来探讨研究适合县域基层网点的零售业务的发展策略。本文基于对客户维护与产品拓展的研究,有利于提高农行员工在个人客户维护和产品拓展方面的能力及综合业务水平,有利于拓展农行客户群体、优化农行客户结构,有利于改进服务客户的方式从而增加客户的满意度、提升客户的忠诚度。本课题的研究以农行基层网点为研究对象,从小抓起、从基层网点抓起,有利于复制推广网点零售经验,从而为促进县域农行发展贡献一份力。
崔毅[3](2019)在《混业经营模式下中国金融安全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一体化浪潮的不断推进,包括美国、日本和欧洲在内的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都已不同程度的在金融产业中展开混业经营业务,混业经营模式逐渐成为国际金融产业发展的主导趋向。在此国际大环境下,我国金融产业从严格的分业走向混业已经成为金融体制改革实践中的必然选择。混业经营模式可以因其形成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而使得金融机构获得更大的市场,降低创新业务开发和推广的成本;可以解决因信息不对称问题而导致整个金融行业效率低下和产生多样性风险的问题。但是随着金融衍生工具被广泛的应用,金融业系统性风险随之增大。2007年由次贷危机引爆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形成重创,混业经营模式对金融产业系统安全性的正面影响开始被质疑。2010年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其核心内容旨在加强保护消费者利益,防范金融业系统性风险,并没有提及将金融业回归到分业经营时代的意思。因此无论是投资者、消费者还是监管层都开始清楚的认识到,简单的将金融业划分为混业模式还是分业模式都不是可以避免危机发生和传播的好方法,选择合理的混业经营模式,建立有效的监管体制和恰当的产业安全评价体系,才是能够发挥混业经营模式的优势效用、提高金融安全的保证。本文首先选择边际期望损失法对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进行测度,并对金融控股集团和独立商业银行各自的风控能力与盈利能力进行回归分析比较,发现在2007年的金融危机时和危机后时期,金融集团的风控能力与盈利能力均优于独立的商业银行;接着,本文就以上以上结果分析对金融安全程度有重要影响的部分因素,采用系统混沌动力学和可靠性动力学方法对它们本身及其相互间的关联作用进行金融安全稳定性和系统可靠性分析推演,发现在混业经营模式下金融产业布局、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稳定性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对金融系统安全可靠性产生正面影响;最后,本文建立了金融安全评价体系,重点关注对混业经营模式敏感的关键因子,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关键因子得分和评价指数,选取金融危机前期、中期及后期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其结果显示,在测算数据选取期间,中国金融安全指数波动状况与经济发展走势相一致。基于以上研究,结合推动混业经营良性发展的目标,本文提出在加强法制建设和遵守行业监管规范的基础上,我国宜先建立银行控股公司来发展金融混业经营业务,待我国金融体系和国际环境更为成熟的时候,再适时的全面推进金融控股集团模式,确保我国金融产业向完全混业经营模式的安全过渡。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提出在我国现行金融体系下,金融机构应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状况的混业经营模式一—银行控股公司模式。在我国以银行业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当中,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原传统银行业务的意愿和能力增加,迫使银行业也加速主动出击选择适当的创新业务来拓展市场,增加绩效。《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43条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基于此法律要求,对当前金融产业选择以银行业为主导机构,建立符合现行法律框架的银行控股公司的混业经营模式,是金融业向完全的金融控股集团转变的恰当模式。(2)提出了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金融系统安全可靠性优化策略。通过对影响整个金融产业系统安全的变量进行系统动力学分析,建立金融系统安全模型及优化的基本框架,推导其对系统安全可靠性的影响机理,认为提高产业布局可靠性、产业结构可靠性、产业组织可靠性等指标性能,是优化金融安全系统可靠性的有效策略。系统动力学强调系统、整体的观点和联系、发展、运动的观点,究其实质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系统综合推理的方法。通过此方法对金融产业系统内部各变量之间建立反馈机制,筛选出的金融产业系统安全可靠性影响变量更为精准,从而使得该优化策略的性能达到最佳得到了保证。(3)在导入产业安全理论基础上,建立金融安全指数评价体系,并采用算术平均法对金融安全的关键因子进行计算。基于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正处于大变革的时期,因此对此评价指标体系的关键因子选取上,侧重于选择对混业经营模式敏感的因子,并从对这些指标“同等无知”的统计学观点出发,采用算术平均法依次对关键因子和产业指数进行计算。经实证,该方法计算得出的产业安全指数波动情况与数据采集期的金融发展状况一致。该体系的建立为我国金融安全评价提供了一种符合时代特征的方法,其评价结果对当今的决策者而言更加具有参考性。
陈泊昊[4](2016)在《新形势下中俄经贸合作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和俄罗斯既是当今世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也是两个最大的经济转轨国家。中俄两国互为友好邻邦,作为比邻大国,双方的经贸合作不仅具有明显的地缘优势,而且互补性也很强。中俄两国经贸往来历史悠久,即使是在中苏关系恶化时期,双方的经贸往来也未彻底中断。苏联解体后,加强对外经贸合作被视为俄罗斯长期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中俄两国经贸关系也开始逐步恢复和发展。1996年,中俄两国宣布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01年,中俄两国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强调双边经贸合作是"中俄两国平等信任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物质基础"。此后,中俄两国战略合作不断升级,尤其是普京任总统后,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得到全面深化,再加上两国政府对经贸合作的高度重视,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使得贸易与投资合作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彼此经贸合作取得新的进展,本文对这些新进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美国、欧盟及其他一些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行经济制裁,对俄经济造成沉重打击。而且随着危机的日益发展,在政治上俄罗斯也限入被西方国家孤立的困境,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关系跌入到了冷战结束以来的谷底,短期内这种关系难以根本改善。这使得俄罗斯加强与亚太国家经济合作的迫切性大大增强,并开始实施经济"向东看"战略,注重融入亚太经济,更加看重俄中经济合作,尤其是更加关注俄东部地区与中国东北地区务实经贸合作的加强问题。另一方面,俄罗斯入世既为中俄两国经贸合作提供了新机遇,也给两国带来了新挑战,中俄两国要在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下开展经贸合作。事实上,近些年中俄两国在能源、贸易、农业、科技、投资、金融、地方合作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已取得丰硕成果。从长期看,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建设的对接合作,定会推动中俄经贸合作走向更高水平。本文以国际贸易理论、地缘经济理论以及区域合作理论等相关理论为基础,对中俄两国经贸合作关系的发展进程及其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机遇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预测中俄双方经贸合作的未来走势,并提出了促进两国经贸合作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分析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的发展进程和特点。主要是从分析中俄两国经贸合作关系的发展入手,深入分析中俄贸易合作状况和投资合作的进展,在此基础上总结概括中俄经贸合作的如下特点:双方经贸合作具有合作领域不断扩大、投资合作规模较小、边境贸易增速较快、地方政府助推部门和地区经济合作等特点。第二,对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的重点领域加以分析。国际经贸关系的发展历程表明,只有当本国经济取得快速发展时,合作双方才能够不断扩大经贸合作的规模,两国经贸合作的质量和水平也会同步得到提升。随着俄罗斯经济的逐渐复苏以及中俄两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双方的合作层次不断提升,合作领域逐渐扩大,合作成果日益丰富,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关系不断加强。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中俄两国能源合作、农业合作、金融合作、科技合作、林业合作、旅游合作、交通与物流等各领域的合作状况。第三,从四个方面着重分析中俄两国经贸合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一是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与俄罗斯东部开发战略的对接及其对中俄两国的深刻影响;二是俄罗斯"入世"后中俄经贸合作在新形势下的发展与面临的新挑战;三是西方制裁下俄罗斯经济"向东看"对中国带来的新机遇;四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下中俄新型经贸合作关系的发展和如何应对挑战。第四,分析中俄两国经贸合作关系发展的有利因素和阻碍因素。认为中俄两国的经贸合作具有互补性强、政治关系良好、地缘优势明显、两国高层领导高度重视及经贸合作机制不断完善等有利因素。与此同时,也存在着进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经济体制不完善、信任危机等方面的不利因素。第五,分析新形势下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的发展前景,并提出发展双方经贸合作关系的对策建议。中俄两国的经贸合作是一个涉及双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不仅经济意义重大,而且具有战略意义,足见其重要程度。本文对中俄双方经贸合作的未来走势作出前瞻性分析和预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的具体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中俄两国经贸合作关系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系统梳理,对两国经贸合作的主要领域做了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概括了中俄双方经贸合作的特点,分析预测了中俄经贸合作关系的发展前景和主要发展方向。二是提出并着重分析了中俄两国经贸合作所面临的如下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与俄罗斯东部开发战略的对接、俄罗斯"入世"后中俄经贸合作的发展与面临的新挑战、西方制裁下俄罗斯经济"向东看"对中国的新机遇、"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对中俄新型经贸合作关系发展的影响。
张晓伟[5](2016)在《银行理财产品智能定价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发展所引致的居民理财需求增长,以及伴随着利率市场化以及金融脱媒进程的加快,银行理财业务成为商业银行谋求经营转型的重要切入点。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银行理财业务无论是规模还是运营模式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我国资产管理体系中的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以及居民财富的管理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在当前阶段,我国银行理财业务存在管理方式粗放、产品和服务同质化严重、对于传统业务过于依附等问题。并且在监管政策日趋严厉、资产收益率持续下降、同业竞争加剧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崛起等大背景下,银行理财业务也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外部环境冲击。如何在内外交困的环境中实现理财业务的突围,是摆在众多商业银行面前的一道难题。这就激发了我们的研究兴趣:我国经济正步入转型升级的关口,那么银行理财业务又该如何实现转型升级呢?鉴于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定价和风险控制能力比较欠缺,本文将目光聚焦于银行理财产品的定价机制以及风险防范体系,旨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建构出科学合理的银行理财产品智能定价指导模型,并针对外部环境变化迅捷的特点以及监管政策的要求,设计出虚拟资产池模式下银行理财产品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此外,还结合当前的监管政策、外部环境特征以及银行理财业务自身的特点,建立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预警机制,并构建银行理财业务的风险防范体系。论文首先在绪论部分对研究背景资料进行了概括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问题以及研究意义,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对论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进行了阐述。第二,对本文研究内容涉及到的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进行了阐述。第三,运用Wind数据库的相关数据对银行理财产品定价影响因素进行进一步探索,在此基础上从单个银行的某一个体银行理财产品视角以及单个银行的全部整体理财产品视角出发,分别对银行理财产品定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性概述。第四,基于单个银行的某一个体银行理财产品视角以及单个银行的全部整体理财产品视角,从负债端的资金募集定价以及资产端的资产定价两个方面出发,探讨了银行理财产品的智能定价问题。并基于博弈分析中抽象出来一些重要参数,采用随行就市定价法以及成本加成法确定了银行理财产品智能定价区间,并以此为算法基础,构建了银行理财产品智能定价综合结构模型。第五,对一对一理财虚拟资产池模式进行理论阐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针对该模式的两端(“资金池”端和“资产池”端)在实现一一对应时所面临的挑战,分别设计基于智能定价系统的资产池资产收益率智能调整机制以及产品价格智能调整运营机制。第六,参考我国相关监管政策以及Basel协议搭建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框架,并结合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以及专家调查结果,对银行理财产品可能会面临的各类风险进行概括总结,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银行理财智能定价的风险预警机制,并构建了对应的风险预警及防范体系。论文的研究从理论层面、实践层面和方法层面得出以下结论:(1)理论层面:在定价博弈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银行理财产品智能定价综合结构模型;针对一对一理财虚拟资产池模式的两端(“资金池”端和“资产池”端)在实现一一对应时所遭遇的挑战,分别设计了资产池资产收益率智能调整运营机制以及产品价格智能调整运营机制。(2)实践层面:建立的银行理财产品风险预警机制具有引导性和一定的可操作性;构建的银行理财产品风险防范体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3)方法层面:本文综合运用了文献研读法,多方法融合的定性研究法,模型法,数理分析法及实地调查研究等方法,完成了论文的系统研究工作,为后续的继续探索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和方法论基础。由于研究过程中客观条件的局限性,论文构建的银行理财产品智能定价综合结构模型、资产池资产收益率智能调整运营机制、产品价格智能调整运营机制以及银行理财产品风险预警机制,仍需通过从理论到实践再上升到理论的反复过程得以完善。
许明武[6](2016)在《X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管理中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商业银行从事中间业务正式写入法律中始于1995年,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当今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产品已相当丰富,中间业务产品累计数量超过400项。X银行是国内当今股份制银行中实力较为雄厚的一家银行,开展中间业务开始于2000年左右,与国内其它银行开展此业务基本处于同一个时间段内。然而,X银行开展中间业务至今,相对于其他银行而言,并未在市场中有拥有一款广为人知的知名中间业务产品,同时其中间业务产品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创新能力不足、管理体系不健全、定价标准单一等。本文以X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X商业银行财务年报,重点分析了中间业务特别是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许霞宇[7](2015)在《中国农业银行宁波市分行国际业务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银行的国际业务是伴随外贸发展日益发展而来的,13世纪的英国是其最早的发源地。20世纪60年代,在各国金融体系改革、国际银行监管体系、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市场的推动下,银行国际业务开始了高速的发展,国际业务在银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地增强。国际业务是银行界的新兵,但其优势却是传统银行业所不可比拟的,比如:风险低、中间收入高、盈利能力强等。当前,作为金融机构经营的最关键业务收入来源之一,其已成为金融机构业绩评价方面的关键指标。自我国入世后,国内的股份银行、国有银行发展势头迅猛,而且不断有各种外资银行进入我国,让中国农业银行宁波市分行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内、外双重挑战。基于上述原因,笔者期待经由深入分析中国农业银行宁波市分行当前国际业务现状,为中国农业银行宁波市分行国际业务的发展规划出一个明朗的前景,巩固在宁波地区银行国际业务领域的领先位置。同时也为国内其他股份制银行国际业务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从战略管理的角度,运用战略管理理论及分析工具,对中国农业银行宁波市分行国际业务发展战略进行研究,旨在使中国农业银行宁波市分行国际业务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树立大行地位。本文首先运用文献分析法,分析国内外商业银行国际业务及其发展的概况,奠定整篇论文的理论基础;同时,对国内外商业银行国际业务发展战略进行案例介绍,从中得到借鉴与启示;然后,从战略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出发,对中国农业银行宁波市分行国际业务面临的内外部因素进行战略分析,并运用大环境分析法和SWOT战略分析制定中国农业银行宁波市分行国际业务发展战略,最后在SWOT战略分析的基础上,按照“稳中求进、稳中提质、稳中有为”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规模与效益并重的原则,提出中国农业银行宁波市分行国际业务差异化发展战略的具体应对策略及保障。
王景瑜[8](2015)在《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研究分析利率市场化改革给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一方面来看,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利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优化客户结构、建立资金定价体系;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利率市场化改革却使得我国国有银行过去依靠存贷利差获得利润的盈利模式不再存在,也使得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凸显、负债波动加大。本文重点分析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后利率风险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为了分析研究利率风险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本文通过整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年度财务报告获得数据,并运用Stata软件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短期负债远远大于相应期限的短期资产,短期利率敏感性缺口比较大,长期资产和负债的匹配严重不均衡,除此之外,还发现我国人民银行确定的基准利率对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实际利差有非常大的影响,从而直接影响到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这两种现象说明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利率管理水平较低,资金定价能力较差,面临着较大的利率风险。为了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利影响,本文提出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主要是从进行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变革、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以及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定价体系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本文认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进行风险管理体系变革,首先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系统,然后要完善现有的资产负表内的风险管理机制,并且大力发展资产负债表外的风险管理机制,通过运用金融衍生工具帮助管理利率风险,最后要重视利率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在论述如何发展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时,本文认为首选需要转变过去的观念,要重视中间业务,然后从代收代付业务、投行业务、国际金融业务以及电子银行业务四个方面进行说明。
翟淑伟[9](2014)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经营水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国内各商业银行因中间业务低成本、低风险、高盈利的优势而将其视为经营的重点发展对象并在该领域展开激烈竞争。目前,加快中间业务的创新既成为各商业银行应对同业激烈竞争的外部需要,又是其自我完善发展的内部要求。为了在竞争中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各银行不断调整战略,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并配合施展多种营销策略。但从世界范围来看,作为西方商业银行的三大支柱性业务之一的中间业务,在我国银行体系中目前尚处于较低水平的发展阶段,且存在着多种问题。因此,本文的写作意义旨在通过回顾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历程,分析中间业务发展的内外部坏境,在对比论证中揭露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经营过程中显现出的矛盾和问题,进而在扩大中间业务盈利水平途径上为商业银行提供一条新的渠道。本篇论文包含六个章节:第一章为导论部分,该章节提出了所研究课题的背景、目的和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在对国内外关于中间业务方面的研究观点及发表文献进行综合概括后,构建起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写作的框架结构。第二章首先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概念和类别进行概述,继而从金融创新和中间业务规划两个不同的视角陈述了相关的研究理论,并论述了商业银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的意义。通过回顾该业务的发展历程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第三章将国内外商业银行及国内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情况从多角度进行比较与分析,在比较中展现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弱势之处,最后讲述了比较的意义和启示。第四章分析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包括我国中间业务的收入、收费、人力资源及监管的现状。第五章在前文比较的基础上,结合M银行Z市分行具体案例情况,将中间业务在我国商业银行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揭示。面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遇到的机遇与挑战,研究了中间业务发展所面临的不利因素。第六章主要结论、建议及研究展望,该章节首先得出了整篇论文的结论就是尽管中间业务发展参差不齐、问题障碍颇多,但其独有优势是银行其他传统业务所无法比拟的。因而国内外商业银行在该领域展开强烈竞争。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国内商业银行因对中间业务越来越重视并加大投入,发展效果显着。另一方面,目前中间业务的风险防范机制并不完善。中间业务的风险随着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与发展日趋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要将风控工作贯穿在中间业务发展的全过程中。为此,论文分别从市场环境培育、发展层次提升两个方面为我国银行业提出了加快发展中间业务的相应建议及措施。文章最后对中间业务在我国未来发展道路做出展望。
黄旭虹[10](2014)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金融业开放步伐的加快,国内银行在互相争夺客户和市场份额的同时,外资银行的进入使竞争更趋白热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才开始起步,起步较晚,发展至今也仅20年时间,与发达国家160余年金融混业经营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差距非常之大。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深入研究学习西方发达国家丰富的经验,为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提供有价值的建议。本文充分考虑影响中间业务产品定价各个因素,构建一种基于产品覆盖度的产品定价模型,进而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对策和建议,希望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定价决策者提供参考。首先,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相关定义、中间业务分类方法及内容、特点、产品组合策略、定价策略等相关理论。其次,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以及当前发展中间业务的内、外部环境,结合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提出了中间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再次,设计了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框架,构建了中间业务发展平台,在原有中间业务产品定价模型基础上,引入产品覆盖度因素,提出基于产品覆盖度的中间业务产品定价模型,并通过实例证明模型的有效性。最后,为确保中间业务发展方案在实际应用中实现较好效果,从品牌建设、渠道建设、考核及创新机制、风险防范、改进市场监管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二、我国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前景及对策——写在入世之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前景及对策——写在入世之际(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工商银行盈利能力分析及其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2 中国工商银行盈利能力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中国工商银行盈利能力的概念界定 |
2.2 中国工商银行盈利能力评价方法 |
2.3 中国工商银行盈利能力评价指标 |
2.3.1 盈利能力获利性指标 |
2.3.2 盈利能力可持续性指标 |
2.3.3 盈利能力成长性指标 |
3 中国工商银行盈利能力纵向分析 |
3.1 中国工商银行简介 |
3.2 中国工商银行盈利能力现状分析 |
3.2.1 中国工商银行利润表主要数据分析 |
3.2.2 中国工商银行主要生息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分析 |
3.3 中国工商银行盈利能力获利性分析 |
3.3.1 净资产收益率分析 |
3.3.2 营业净利润率分析 |
3.3.3 总资产周转率分析 |
3.3.4 权益乘数分析 |
3.4 中国工商银行盈利能力可持续性分析 |
3.4.1 资本充足率分析 |
3.4.2 不良贷款率分析 |
3.4.3 拨备覆盖率 |
3.5 中国工商银行盈利能力成长性分析 |
3.5.1 成长收入比分析 |
3.5.2 市价指标分析 |
3.5.3 成长性比率分析 |
4 中国工商银行盈利能力横向分析 |
4.1 基于熵值法的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分析 |
4.1.1 熵值法指标及原始数据选取 |
4.1.2 熵值法下盈利能力横向分析 |
4.2 中国工商银行盈利能力现状对比分析 |
4.2.1 中国工商银行利润表主要数据对比 |
4.2.2 中国工商银行生息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对比 |
4.3 中国工商银行盈利能力评价指标对比分析 |
4.3.1 获利性对比 |
4.3.2 可持续性对比 |
4.3.3 成长性对比 |
5 提高中国工商银行盈利能力的可行路径 |
5.1 优化资产结构,拓宽收入来源 |
5.2 加强资产质量管理,增加风险防控水平 |
5.3 加强成本管控,提高业务利润率 |
5.4 做好充足准备,积极应对市场改革 |
5.5 注重经营创新能力,提升行业竞争力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农行M网点的零售业务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论文的思路和框架 |
1.2.1 论文的思路 |
1.2.2 论文的框架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
第2章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
2.1 银行零售业务概述及相关理论 |
2.1.1 银行零售业务概述 |
2.1.2 营销理论 |
2.1.3 SWOT理论 |
2.2 国内外主要文献综述 |
2.2.1 国外文献综述 |
2.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3 文献述评 |
第3章 农行M网点零售业务的内部现状和外部环境分析 |
3.1 M网点零售业务的内部现状 |
3.1.1 M网点概况 |
3.1.2 M网点零售业务现状 |
3.1.3 M网点零售业务发展的有利条件 |
3.2 M网点零售业务的外部环境 |
3.2.1 行业背景分析 |
3.2.2 所在乡镇T镇的经济发展概况 |
3.2.3 M网点在同业的竞争力分析 |
3.2.4 零售业务产品的同业比较情况 |
第4章 农行M网点零售业务SWOT分析和存在问题分析 |
4.1 M网点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
4.1.1 M网点的优势 |
4.1.2 M网点的劣势 |
4.2 M网点的机遇与威胁分析 |
4.2.1 M网点的机遇 |
4.2.2 M网点的威胁 |
4.3 M网点零售业务存在的问题分析 |
4.3.1 客户维护产品营销不到位 |
4.3.2 内部团队人员配置不合理 |
第5章 农行M网点零售业务发展策略设计及保障措施 |
5.1 M网点零售业务的经营目标 |
5.1.1 设定经营目标 |
5.1.2 明确提高销售力的经营思路 |
5.2 M网点零售团队的培养策略 |
5.2.1 优化网点人员岗位组合 |
5.2.2 强化网点人员技能提升 |
5.3 M网点零售产品的营销策略 |
5.3.1 扩建多渠道产品宣传 |
5.3.2 搭建多样化营销平台 |
5.3.3 实行差异化营销策略 |
5.4 M网点客户关系的维护策略 |
5.4.1 客户分类分层管理 |
5.4.2 客户维护指定动作 |
5.4.3 贴心服务注重售后 |
5.5 M网点零售业务发展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5.5.1 合理分配业务指标 |
5.5.2 量化制定考核计分卡 |
5.5.3 完善考核激励措施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混业经营模式下中国金融安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问题及意义 |
1.1.1 研究问题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思路 |
1.4 本文创新点 |
1.5 论文其余部分的结构安排与主要内容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金融安全理论 |
2.1.2 经济安全观和产业安全观 |
2.1.3 系统科学与工程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金融混业与经营绩效 |
2.2.2 金融混业与金融风险 |
2.2.3 金融混业与制度变迁 |
2.2.4 金融监管、金融风险与金融安全 |
2.2.5 文献评述 |
3 金融混业经营现状分析 |
3.1 金融混业的范畴及功能 |
3.1.1 金融混业的基本范畴 |
3.1.2 金融混业经营的功能 |
3.2 主要国家金融混业经营现状、比较与启示 |
3.2.1 美国金融控股公司模式 |
3.2.2 英国银行母公司控股模式 |
3.2.3 日本渐进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 |
3.2.4 德国和欧洲国家的全能银行模式 |
3.2.5 比较与启示 |
3.3 中国金融混业经营现状 |
3.3.1 中国金融业构成 |
3.3.2 中国金融混业经营演进 |
3.3.3 中国金融混业发展现状与普惠金融 |
3.3.4 中国金融混业经营特征 |
3.3.5 金融混业经营发展的意义 |
3.4 本章小结 |
4 混业经营模式下金融安全的关键要素:风险与绩效 |
4.1 金融系统性风险测度 |
4.1.1 金融系统性风险指标体系 |
4.1.2 计量模型 |
4.1.3 样本与数据来源 |
4.1.4 结果与分析 |
4.2 金融系统经营绩效分析 |
4.2.1 计量方法 |
4.2.2 结果与分析 |
4.3 混业经营优选模式——银行控股公司 |
4.3.1 银行业混业经营模式选择 |
4.4 本章小结 |
5 混业经营模式下金融系统安全分析 |
5.1 金融系统安全概念模型 |
5.2 金融系统安全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分析 |
5.3 混业经营模式下金融系统稳定性理论 |
5.3.1 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对金融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
5.3.2 金融系统稳定性的混沌动力学分析 |
5.3.3 数值模拟与仿真 |
5.4 混业经营模式下金融系统安全可靠性优化策略 |
5.4.1 金融系统安全优化对象 |
5.4.2 金融系统安全可靠性动力学流图及仿真 |
5.4.3 金融安全系统可靠性优化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6 混业经营模式下金融安全指数 |
6.1 混业经营模式下中国金融安全指数评价 |
6.2 关键因子及评分标准 |
6.2.1 经济实力与经济运行 |
6.2.2 治理能力与政策有效性 |
6.2.3 国际收支与外部影响 |
6.2.4 金融运行与金融发展 |
6.2.5 金融稳健性与控制力 |
6.3 结果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7.2.1 法制环境建设方面 |
7.2.2 行业综合性监管体制建立方面 |
7.3 论文存在的不足与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新形势下中俄经贸合作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学者的研究 |
1.3.2 国外学者的研究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
1.4.1 结构安排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国际贸易相关理论 |
2.1.1 古典与新古典贸易理论 |
2.1.2 新贸易理论 |
2.2 国际直接投资相关理论 |
2.2.1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2.2.2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
2.3 地缘经济理论 |
2.4 区域经济合作理论 |
2.4.1 自由贸易区理论 |
2.4.2 关税同盟理论 |
2.4.3 共同市场理论 |
2.4.4 经济联盟 |
2.4.5 完全的经济一体化 |
3 中俄两国经贸合作发展进程与特点 |
3.1 两国经贸合作关系的发展进程 |
3.2 贸易合作状况 |
3.2.1 货物贸易合作 |
3.2.2 服务贸易合作 |
3.2.3 贸易结构 |
3.3 投资合作的进展 |
3.4 两国经贸合作的特点 |
3.4.1 经贸合作的领域不断扩大 |
3.4.2 政府主导并带动大项目合作 |
3.4.3 双方投资合作发展缓慢 |
3.4.4 两国边境贸易发展较快 |
3.4.5 "省州结对合作"助推中俄地区经济合作 |
4 中俄两国经贸合作主要领域及发展特点 |
4.1 能源合作成效显着 |
4.1.1 石油合作 |
4.1.2 天然气合作 |
4.2 金融合作日益深化 |
4.3 科技合作潜力巨大 |
4.3.1 科技合作机制 |
4.3.2 科技合作状况 |
4.4 农林业合作前景广阔 |
4.4.1 农业合作状况 |
4.4.2 农业贸易与投资 |
4.4.3 林业合作发展状况 |
4.5 旅游合作前景看好 |
4.6 交通与物流合作发展迅速 |
5 中俄两国经贸合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与新挑战 |
5.1 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与俄罗斯东部开发战略的对接合作 |
5.1.1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 |
5.1.2 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战略的实施 |
5.1.3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与俄罗斯东部开发战略的对接 |
5.2 俄罗斯"入世"与中俄经贸合作发展 |
5.2.1 俄罗斯"入世"进程 |
5.2.2 俄罗斯"入世"的主要承诺 |
5.2.3 俄罗斯"入世"对中俄经贸合作的影响 |
5.3 俄罗斯经济"向东看"与中国的新机遇 |
5.3.1 西方经济制裁的影响 |
5.3.2 俄罗斯经济"向东看"战略为中国带来了新机遇 |
5.4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下的经贸合作 |
5.4.1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 |
5.4.2 "欧亚经济联盟" |
5.4.3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的对接合作 |
6 中俄两国经贸合作发展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 |
6.1 助推中俄经贸合作发展的有利因素 |
6.1.1 良好政治关系奠定了双方经贸合作的基础 |
6.1.2 两国高层的高度重视是推动双方经贸合作发展的关键 |
6.1.3 经贸合作机制不断完善为双方经贸合作提供保障 |
6.1.4 互补性较强的经贸合作有利于提升两国的经贸合作水平 |
6.1.5 地缘优势为双方经贸合作提供了便利条件 |
6.2 阻碍中俄经贸合作发展的不利因素 |
6.2.1 进出口商品结构问题 |
6.2.2 双方合作的体制机制尚须完善 |
6.2.3 俄罗斯政策法规多变 |
6.2.4 俄罗斯经济面临困局 |
6.2.5 中国商品的质量须进一步提升 |
6.2.6 "中国威胁论"带来负面影响 |
7 新形势下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的发展前景及对策 |
7.1 中俄经贸合作关系的未来走势 |
7.2 促进中俄两国经贸合作发展的对策措施 |
7.2.1 发挥市场机制在双方经贸合作中的作用 |
7.2.2 力促中俄经贸合作转型升级 |
7.2.3 加大中俄相互投资力度和规模 |
7.2.4 继续深化中俄金融合作 |
7.2.5 加强农业合作 |
7.2.6 加强能源合作 |
7.2.7 促进旅游合作 |
7.2.8 加强交通与物流合作 |
7.2.9 加强人才培养与人文交流合作 |
8 结论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银行理财产品智能定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发展进程及概况 |
1.2.2 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动因 |
1.2.3 理财相关的金融资产定价 |
1.2.4 银行理财产品定价研究 |
1.2.5 银行理财产品风险防范研究 |
1.2.6 综述小结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研究难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攻克的难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阐释 |
2.1.1 银行理财业务及银行理财产品 |
2.1.2 智能定价 |
2.1.3 资产池及虚拟资产池 |
2.2 智能定价相关理论 |
2.2.1 生命周期理论 |
2.2.2 资产定价理论 |
2.2.3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理论 |
本章小结 |
3 银行理财智能定价影响因素分析 |
3.1 银行个体银行理财智能定价影响因素 |
3.1.1 基础资产 |
3.1.2 理财成本费用 |
3.1.3 同类产品价格 |
3.1.4 产品设计因素 |
3.2 银行整体银行理财智能定价影响因素 |
3.2.1 资产因素 |
3.2.2 负债因素 |
3.2.3 外部环境因素 |
3.2.4 其他因素 |
本章小结 |
4 银行理财产品智能定价模型 |
4.1 银行理财智能定价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4.1.1 数据来源和变量选择 |
4.1.2 模型设定 |
4.1.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1.4 回归分析 |
4.2 基于个体理财视角的银行理财智能定价博弈 |
4.2.1 负债端的定价博弈 |
4.2.2 资产端的定价博弈 |
4.3 基于整体理财视角的银行理财智能定价博弈 |
4.3.1 基于市场预期的负债端定价博弈 |
4.3.2 容量约束下的资产端价格博弈 |
4.4 银行理财产品智能定价综合结构模型构建 |
4.4.1 综合模型构建思路及模型结构 |
4.4.2 综合模型的算法框架 |
4.4.3 基于智能定价综合模型的信息系统构架 |
本章小结 |
5 银行理财智能定价系统运营机制 |
5.1 一对一理财虚拟资产池运作模型的建立 |
5.1.1 模型假设 |
5.1.2 模型构建 |
5.1.3 结果分析 |
5.2 基于智能定价系统的资产收益率智能调整运营机制 |
5.2.1 一对一的虚拟资产池理财模式面临的问题 |
5.2.2 虚拟资产池资产收益率智能调整运营机制设计的原理 |
5.2.3 虚拟资产池资产收益率智能调整信息系统设计 |
5.3 基于智能定价系统的产品价格智能调整运营机制 |
5.3.1 各期限产品价格智能调整的原理 |
5.3.2 虚拟资产池产品价格智能调整信息系统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6章 银行理财智能定价风险预警及防范体系 |
6.1 银行理财智能定价风险类型 |
6.1.1 理财智能定价市场风险 |
6.1.2 理财智能定价信用风险 |
6.1.3 理财智能定价流动性风险 |
6.1.4 理财智能定价操作风险 |
6.1.5 理财智能定价声誉风险 |
6.1.6 理财智能定价政策风险 |
6.2 银行理财智能定价风险预警机制构建 |
6.2.1 银行理财智能定价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建立 |
6.2.2 银行理财智能定价风险评级及预警 |
6.3 银行理财智能定价风险预警及防范体系建立 |
6.3.1 理财智能定价市场风险防范 |
6.3.2 理财智能定价信用风险防范 |
6.3.3 理财智能定价流动性风险防范 |
6.3.4 理财智能定价操作风险防范 |
6.3.5 理财智能定价声誉风险防范 |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文参考文献 |
英文参考文献 |
附录Ⅰ 银行理财产品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征询(第一轮) |
附录Ⅱ 银行理财产品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征询(第二轮) |
附录Ⅲ 银行理财产品风险预警指标相对重要程度咨询表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6)X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管理中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3章 中间业务的理论概述 |
3.1 中间业务的界定及特点 |
3.1.1 中间业务的界定 |
3.1.2 中间业务的特点 |
3.2 中间业务分类及内容 |
3.2.1 国内分类标准 |
3.2.2 国外分类标准 |
3.3 中间业务对商业银行的重要性 |
3.4 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 |
第4章 X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现状与问题 |
4.1 X商业银行简介 |
4.2 中间业务收入情况分析 |
4.2.1 中间业务收入数据的获取 |
4.2.2 中间业务收入变化趋势分析 |
4.3 中间业务产品分析 |
4.3.1 中间业务产品结构分布 |
4.3.2 中间业务产品营收情况 |
4.4 中间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
4.4.1 中间业务产品的创新力度不够 |
4.4.1.1 中间业务产品严重同质化 |
4.4.1.2 创新能力不足 |
4.4.2 中间业务产品定价与盈利 |
4.4.2.1 定价认识不足 |
4.4.2.2 定价标准单一 |
4.4.2.3 收费标准模糊 |
4.4.3 营销体系不健全 |
4.4.3.1 组织管理体系不科学 |
4.4.3.2 把握营销市场方向不到位 |
4.4.3.3 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
4.4.4 监管与风险管理问题 |
4.4.4.1 业务监管不足 |
4.4.4.2 业务风险管理不足 |
4.5 小结 |
第5章 X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分析 |
5.1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现状 |
5.1.1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环境分析 |
5.1.2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现状 |
5.2 X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存在问题分析 |
5.2.1 X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基本情况 |
5.2.2 X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SWOT分析 |
5.2.2.1 X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自身优势 |
5.2.2.2 X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自身劣势 |
5.2.2.3 X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外部机遇 |
5.2.2.4 X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潜在威胁 |
5.2.2.5 X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SWOT分析矩阵 |
5.3 小结 |
第6章 X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改进对策 |
6.1 提高创新能力 |
6.1.1 强化制度创新 |
6.1.2 提高产品营销与开发能力 |
6.1.3 创新优化传统业务 |
6.2 优化定价策略机制 |
6.2.1 建立成本核算体系 |
6.2.2 改善产品定价机制 |
6.2.3 针对细分市场差异化定价 |
6.3 制定差异化营销与业务品牌战略 |
6.3.1 运用差异化营销策略 |
6.3.2 制定品牌战略 |
6.4 建设人才队伍提高业务服务水平 |
6.4.1 培育专业人才 |
6.4.2 提高科技服务水平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管理启示 |
7.3 局限性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卷内备考表 |
(7)中国农业银行宁波市分行国际业务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的目标与思路 |
1.2.1 研究的目标 |
1.2.2 研究的思路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的创新 |
1.4.2 研究的不足 |
2 文献述评及理论回顾 |
2.1 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的研究概论 |
2.1.1 国内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研究概论 |
2.1.2 国外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研究概论 |
2.2 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研究概论 |
2.2.1 国内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研究概论 |
2.2.2 国外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研究概论 |
2.3 商业银行国际业务发展战略的研究概论 |
2.3.1 国内商业银行国际业务发展战略的研究概论 |
2.3.2 国外商业银行国际业务发展战略的研究概论 |
3 宁波农行国际业务发展战略的理论框架 |
3.1 宁波农行国际业务发展的内涵及意义 |
3.1.1 内涵 |
3.1.2 意义 |
3.2 宁波农行国际业务发展的影响因素 |
3.2.1 内部影响因素 |
3.2.2 外部影响因素 |
3.3 宁波农行国际业务发展战略的内涵与意义 |
3.3.1 内涵 |
3.3.2 意义 |
3.4 宁波农行国际业务发展战略制定的基本原理 |
3.4.1 理论内涵 |
3.4.2 基本环节与方法 |
3.4.3 影响因素 |
4 国内外商业银行国际业务发展战略的经验借鉴 |
4.1 国内商业银行国际业务发展战略的典型经验 |
4.1.1 基本情况 |
4.1.2 案例介绍 |
4.2 国外商业银行国际业务发展的典型经验 |
4.2.1 基本情况 |
4.2.2 案例介绍 |
4.3 国内外商业银行国际业务发展的借鉴与启示 |
4.3.1 借鉴 |
4.3.2 启示 |
5 宁波农行国际业务发展战略的环境与态势分析 |
5.1 宁波农行国际业务发展的环境分析 |
5.1.1 政治因素 |
5.1.2 经济因素 |
5.1.3 社会因素 |
5.1.4 技术因素 |
5.1.5 环境因素 |
5.1.6 法律因素 |
5.2 宁波农行国际业务发展的态势分析 |
5.2.1 优势分析 |
5.2.2 劣势分析 |
5.2.3 机会分析 |
5.2.4 威胁分析 |
5.2.5 SWOT矩阵 |
6 宁波农行国际业务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与实施程序 |
6.1 宁波农行国际业务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 |
6.1.1 指导思想 |
6.1.2 综合思路 |
6.1.3 基本原则 |
6.1.4 定位与目标 |
6.1.5 重点范畴 |
6.2 宁波农行国际业务发展战略的基本策略 |
6.2.1 客户策略 |
6.2.2 营销策略 |
6.2.3 产品策略 |
6.2.4 创新策略 |
6.3 宁波农行国际业务发展战略的实施对策 |
6.3.1 强化机构建设,合理布局网点 |
6.3.2 强化市场拓展,夯实客户基础 |
6.3.3 强化业务联动,发展创新型产品 |
6.3.4 强化内控管理,完善内控体系 |
6.3.5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
6.4 宁波农行国际业务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 |
6.4.1 提高员工认知和执行力 |
6.4.2 强化人力资源建设 |
6.4.3 内控建设强化,风控能力提升 |
7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价值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文献研究 |
1.2.2 国内文献研究 |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第2章 利率市场化的定义及理论 |
2.1 利率市场化的定义 |
2.2 利率市场化的理论基础 |
2.2.1 金融抑制论 |
2.2.2 金融深化论 |
2.2.3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
第3章 国内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实践 |
3.1 我国台湾地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实践 |
3.2 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实践 |
3.3 日本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实践 |
3.4 国内外利率市场化改革实践的经验与教训 |
3.4.1 稳定的宏观经济关系到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成败 |
3.4.2 应该科学选择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式、方法 |
第4章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历程及其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 |
4.1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历程 |
4.2 利率市场化改革给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 |
4.2.1 有利于推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 |
4.2.2 有利于推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优化客户结构 |
4.2.3 有利于推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建立资金定价体系 |
4.3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冲击 |
4.3.1 存贷利差收紧,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受到全面冲击 |
4.3.2 负债波动加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定价能力面对艰巨挑战 |
4.3.3 利率风险凸显,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面临严峻考验 |
第5章 利率市场化下利率风险的实证分析 |
5.1 对于重新定价风险的实证研究 |
5.1.1 模型的选取 |
5.1.2 数据的获得 |
5.1.3 实证分析 |
5.2 对于基准风险的实证研究 |
5.2.1 变量的选取 |
5.2.2 数据的来源 |
5.2.3 实证分析 |
第6章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对策 |
6.1 进行风险管理体系变革,提高利率风险的管理能力 |
6.1.1 构建科学合理的利率风险管理体系 |
6.1.2 完善银行内部的资产负债风险管理机制 |
6.1.3 大力发展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外管理利率风险的策略 |
6.1.4 注重培养国有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专业人才 |
6.2 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减少对存贷利差收入的依赖 |
6.2.1 转变传统经营理念,注重中间业务的发展 |
6.2.2 发展中间业务的具体措施 |
6.3 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定价体系 |
6.3.1 建立健全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定价体系 |
6.3.2 加强监控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经营水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
第2章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概述及相关理论 |
2.1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概念及分类 |
2.2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相关理论 |
2.2.1 金融创新理论 |
2.2.2 中间业务规划理论 |
2.3 商业银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的意义 |
第3章 国内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比较分析 |
3.1 国内外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对比 |
3.1.1 我国中间业务的发展 |
3.1.2 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 |
3.1.3 国内外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差异比较 |
3.2 国内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对比 |
3.2.1 国有银行中间业务发展 |
3.2.2 股份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 |
3.2.3 城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 |
3.2.4 不同类型银行中间业务市场份额及贡献度对比 |
3.3 对比的启示 |
第4章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 |
4.1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收入现状 |
4.1.1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增长分析 |
4.1.2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分析 |
4.2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收费现状 |
4.3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人力资源现状 |
4.4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监管现状 |
第5章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5.1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机遇与挑战 |
5.1.1 发展中间业务的机遇 |
5.1.2 发展中间业务的挑战 |
5.2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面临的阻力 |
5.2.1 金融体制改革速度难以跟上中间业务发展的步伐 |
5.2.2 收费偏低且缺乏统一标准不利于调动中间业务发展的积极性 |
5.2.3 权责不清、管理松散限制了中间业务的发展 |
5.2.4 投入不足难以达到中间业务创新所需的软硬件要求 |
5.3 以Z市M银行为例分析中间业务的现状及问题 |
5.3.1 M银行Z市分行基本情况简介 |
5.3.2 M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
5.3.3 M银行同国内银行的比较 |
5.3.4 M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成就与问题分析 |
5.4 我国大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快速发展的启示 |
第6章 主要结论、建议及研究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相应的政策建议 |
6.2.1 有效的外部竞争环境是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基础 |
6.2.2 多层次开展中间业务,鼓励金融创新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概述 |
2.1 中间业务相关定义 |
2.2 中间业务分类方法及内容 |
2.2.1 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 |
2.2.2 银行卡业务 |
2.2.3 代理类中间业务 |
2.2.4 担保类中间业务 |
2.2.5 承诺类中间业务 |
2.2.6 交易类中间业务 |
2.2.7 基金托管业务 |
2.2.8 咨询顾问类业务 |
2.3 中间业务的特点 |
2.4 中间业务产品组合策略 |
2.5 中间业务定价策略 |
2.5.1 产品定价策略的分类 |
2.5.2 中间业务的单项定价策略及其可行性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3.1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 |
3.2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环境分析 |
3.2.1 外部环境 |
3.2.2 内部环境 |
3.3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
3.3.1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现状 |
3.3.2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费现状 |
3.3.3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法律法规现状 |
3.4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 |
3.4.1 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较低 |
3.4.2 中间业务尚未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支柱 |
3.4.3 中间业务产品缺乏竞争优势 |
3.4.4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比高 |
3.4.5 收费管理比较混乱 |
3.5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
3.5.1 运作的规范化程度不够 |
3.5.2 竞争手段单一且层次较低 |
3.5.3 区域间发展水平不一 |
3.5.4 风险防范与计量制度不健全 |
3.5.5 专业型人才缺失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方案设计 |
4.1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框架 |
4.2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平台构建 |
4.2.1 构建中间业务发展的金融电子化基础平台 |
4.2.2 构建重点发展投资理财业务的中间业务中枢 |
4.2.3 构建用于服务中间业务的信息管理与咨询中心 |
4.2.4 充分发挥结算中心和代理中心服务功能 |
4.2.5 推进证券相关中间业务产品创新 |
4.2.6 加快参与高科技风险投资业务 |
4.3 市场细分及目标市场选择 |
4.3.1 市场细分 |
4.3.2 目标市场选择 |
4.4 中间业务产品定价模型的构建 |
4.4.1 定价原则 |
4.4.2 定价影响因素 |
4.4.3 主要定价模式 |
4.4.4 基于产品覆盖度的定价模型构建 |
4.4.5 定价模型应用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4.5 实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
5.1 加强品牌建设 |
5.1.1 全面梳理品牌项目 |
5.1.2 初步建立品牌体系 |
5.1.3 完善品牌宣传工作 |
5.2 加强渠道建设 |
5.2.1 营业网点建设 |
5.2.2 电子渠道建设 |
5.2.3 人才队伍建设 |
5.2.4 管理系统建设 |
5.3 完善考核及创新机制 |
5.3.1 完善考核指标 |
5.3.2 完善考核方式 |
5.3.3 完善创新机制 |
5.4 加强风险防范和市场监管 |
5.4.1 加强风险防范 |
5.4.2 改进监管环境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我国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前景及对策——写在入世之际(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工商银行盈利能力分析及其提升路径研究[D]. 李姗.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2]农行M网点的零售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 顾立. 苏州大学, 2020(03)
- [3]混业经营模式下中国金融安全问题研究[D]. 崔毅. 北京交通大学, 2019(12)
- [4]新形势下中俄经贸合作发展研究[D]. 陈泊昊. 东北财经大学, 2016(06)
- [5]银行理财产品智能定价研究[D]. 张晓伟. 武汉大学, 2016(01)
- [6]X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管理中问题与对策研究[D]. 许明武. 华东理工大学, 2016(08)
- [7]中国农业银行宁波市分行国际业务发展战略研究[D]. 许霞宇. 宁波大学, 2015(03)
- [8]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D]. 王景瑜. 吉林财经大学, 2015(03)
- [9]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经营水平研究[D]. 翟淑伟. 山东大学, 2014(04)
- [10]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研究[D]. 黄旭虹. 燕山大学, 2014(05)
标签:混业经营论文; 银行中间业务论文; 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论文; 银行零售业务论文; 战略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