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宫腔内良性病变宫腔镜手术与腹式子宫切除术的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李燕芳[1](2021)在《TCRP术后应用激素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回顾性收集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妇科患者104例,均因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住院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endometrial polyp,TCRP)治疗,术后病理均回报为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Ps),对其诊疗经过进行追踪观察,并分析TCRP术后联合应用激素对预防其复发的诊疗效果,加强对EPs的长期管理,从而更好的降低EPs的复发率。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就诊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妇科因AUB住院行TCRP且病理证实为EPs的1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术后采取了4种不同的治疗方案。A组为对照组,单纯TCRP术治疗(25例)。B组为术后宫内放置LNG-IUS组(23例)。另外两组为术后周期性口服药物治疗,C组(27例)术后口服地屈孕酮;D组(29例)给予口服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术后通过门诊、电话等随访2年,随访内容包括子宫内膜厚度、AUB改善、EPs复发、不良反应等,随访截止的日期为2021年1月。建立数据库,记录汇总患者所有信息,包括四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子宫内膜厚度、EPs个数等,此外,还包括患者的AUB改善情况、EPs复发的情况等。最后综合分析TCRP术后联合药物治疗预防其复发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4个组在子宫内膜厚度、AUB改善、EPs复发、不良反应方面具有可比性。子宫内膜厚度:术后半年、1年随访四组患者均较术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三个给药组分别较A组降低(P<0.05)。术后1年B组患者较C组、D组更低(P<0.05)。术后2年随访的结果,B、C、D三个给药组较术前降低(P<0.05);而A组患者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B组患者均低于A组、C组、D组(P<0.05);C组、D组分别相较于A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C、D两组之间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AUB改善:术后半年、1年随访的结果表示,B组患者AUB的改善率较A组高(P<0.05);C组、D组分别相较于A组AUB的改善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C组、D组分别相较于B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C、D两组之间比较AUB的改善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年随访的结果表示,B组患者AUB的改善率较A组、C组、D组均高(P<0.05);C组、D组分别相较于A组及C组相较于D组AUB的改善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EPs复发:术后半年随访的结果表示,A组、B组、C组、D组四组再次患有EPs疾病的患者分别有2例(8.00%)、0例(0%)、1例(3.70%)、1例(3.45%)。对于术后1年随访的结果表示,A组、B组、C组、D组四组再次患有EPs疾病的患者分别有4例(16.00%)、0例(0%)、2例(7.41%)、3例(10.34%)。对于术后2年随访的结果表示,A组、B组、C组、D组四组再次患有EPs疾病的患者分别有9例(36.00%)、1例(4.35%)、4例(14.81%)、5例(17.24%)。通过以上结果发现,B、C、D三个给药组疗效均优于A组,EPs复发率较A组有下降趋势,其中B组与A组相比EPs复发率显着下降(P<0.05)。不良反应:B、C、D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4.35%、29.63%、31.03%,C、D组明显高于B组(P<0.05),而C组与D组相互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1.TCRP可以有效治疗EPs,术后患者AUB症状得以改善,子宫内膜变薄,但复发率较高,术后2年复发率可达36.00%。2.术后联合LNG-IUS、地屈孕酮或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EPs均可使子宫内膜变薄,进一步改善患者AUB的情况,并有降低了EPs复发的趋势。3.TCRP术后宫内放置LNG-IUS临床治疗效果更理想,AUB情况明显改善,子宫内膜也显着变薄,随访期间出现不良反应少,可显着降低EPs的复发率,建议为TCRP术后辅助治疗的首选方案。
王露,连瑞华[2](2021)在《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机制 危害及诊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由子宫内膜结缔组织和局部血管增生形成的良性结节状向子宫腔内突出的息肉样赘生物,好发于从育龄期到绝经后的女性,不仅可引发患者机体出现多种不适症状,严重时还易导致其病变为子宫内膜癌,从而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临床需尽早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和治疗,才能改善其预后[1]。
史伶俐[3](2021)在《消积化瘀方对湿热瘀阻型子宫内膜息肉术后防治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主要观察消积化瘀方对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Polyps,EPs)术后防治的影响,通过观察湿热瘀阻型EPs患者月经情况及证候表现、白介素6(IL-6)及Y干扰素(γ-IFN)免疫炎症指标、血液流变学(全血高低切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比积)、阴道pH值、清洁度及B超结果,对其进行客观评价,初步探讨消积化瘀方预防及治疗湿热瘀阻型EPs术后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为日后临床防治该病提供新的临床治疗思路。方法:收集湿热瘀阻型EPs术后患者共5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其中脱落和终止病例3例,最终完成研究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在宫腔镜术后第7天或经净后第3天始服消积化瘀方,每日1剂,连服20天,经期停服,三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一个疗程。对照组采取期待疗法,定期随访复查。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IL-6及y-IFN免疫炎症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阴道pH值、清洁度及B超内膜厚度及回声息肉情况的变化,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一般情况(年龄、宫腔手术史、病程等)、中医证候积分、IL-6、y-IFN、血液流变学指标、阴道pH值、清洁度及B超子宫内膜厚度及回声息肉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后,差异不显着,具有可比性。1、中医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4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表明消积化瘀方能调整湿热瘀阻型EPs术后患者月经模式,改善患者症状,调理患者体质,疗效优于对照组。2、月经情况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均能降低月经情况积分,但治疗组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消积化瘀方对降低月经情况积分,调经疗效更佳。3、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消积化瘀方能明显改善患者湿热瘀阻证候,疗效高于对照组。4、妇科B超检查比较:经治疗后,两组均能降低子宫内膜厚度,回声不均匀状态及减少息肉(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内膜厚度及回声不均匀人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息肉人数较对照组少,表明消积化瘀方能改善内膜厚度及回声情况,减少息肉发生,疗效更显着。5、血清IL-6及γ-IFN免疫炎症因子比较:治疗后,治疗组上述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消积化瘀方更能改善患者免疫炎症状态,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治疗前后IL-6、γ-IFN水平改善不显。6、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比较:疗后治疗组能降低全血高、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红细胞比容数值水平(P<0.001),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差异(P>0.05),表明术后运用消积化瘀方能改善EPs患者血液流变状态,降低血液粘稠性,呈现“化瘀”疗效。7、阴道pH值及清洁度比较:疗后两组pH值异常人数均较治疗前减少,治疗组pH值异常人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0.05),且清洁度较前改善(P=0.009<0.05),提示治疗组较对照组更能改善阴道内环境酸碱度,减轻炎症反应,维持阴道内环境平衡。8、息肉复发情况比较:停药3月后,对治疗后痊愈、显效及有效的患者进行随访复查B超,治疗组患者复发率为7.69%,对照组复发率30.76%,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说明消积化瘀方能更好地清除息肉及降低复发率。9、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临床不良反应,说明本研究在临床实践中安全性良好。结论:消积化瘀方对调整湿热瘀阻型子宫内膜息肉术后患者的月经模式,改善中医证候、改善炎症因子水平及血液流变学状态、平衡阴道内环境、降低子宫内膜厚度及回声不均情况、抑制内膜增生减少复发率有良好的疗效,安全性好,是防治湿热瘀阻型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术后的有效方药。
陈敏[4](2020)在《宫腔镜对比超声监视下清宫手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Ⅰ型)的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宫腔镜对比超声监视下清宫手术在子宫瘢痕妊娠(I型)患者中的临床效果,为寻求子宫瘢痕妊娠(I型)最佳的手术方式。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9年8月黄山市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I型)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选病例均严格参照CSP I型的诊断标准,且孕周<8周,将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n=38例)和观察组(n=40例)。超声监测下清宫术治疗对照组,宫腔镜下CSP妊娠物清除术治疗观察组,分别评估两组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治疗费用、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降至正常时间;评估两组术前、术后第1、3、5、7d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疼痛(Visual simulation of pain,VAS)量表;记录两组手术成功率;记录两组术后3周后血HCG降至正常的比例、常见并发症发生比例(穿孔、感染、需行子宫动脉栓塞UAE等);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两组T淋巴细胞水平(CD3+、CD4+、CD8+及CD4+/CD8+水平)。依据上述数据比较两组手术效果、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免疫水平。采用SPSS22.0软件处理本研究中所有数据。结果:(1)观察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均短(少)于对照组超声监测下清宫术(P<0.05);(2)观察组术后1、3、5、7d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宫腔镜手术35例患者取得手术成功,成功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21例手术成功,成功率为55.26%(P<0.05);(4)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3周后血HCG降至正常的比例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穿孔、感染、需行UAE病例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5)两组术后7d CD3+、CD4+、CD4+/CD8+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CD8+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手术后7d 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D8+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宫腔镜下CSP妊娠物清除术和超声监测下清宫术在CSP I型治疗中均能使患者获益,术后血β-HCG能快速降至正常范围。但是前者,(1)手术耗时短,失血少,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2)手术成功率高,患者术后并发症少,疼痛反应轻;(3)患者体内T淋巴细胞能更快的恢复平衡状态,安全性高。总得来说宫腔镜手术应用于子宫瘢痕有独特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覃睿,甘精华,陈晓,农文政[5](2020)在《宫腔镜手术治疗宫腔病变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宫腔镜是目前诊断宫内病变的主要方法,具有简单、经济、有效、实用等特点,作为常用的现代妇科微创手术方式被用于宫腔粘连、子宫肌瘤、子宫畸形、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宫腔内异物等常见女性宫腔病变的检查与治疗。与传统检查及治疗方式相比,宫腔镜具有创伤小、可直接观察病灶情况、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机体功能恢复快等优点,整体治疗效果更好,有望成为各类宫腔病变的首选诊治手段。对于不同宫腔病变的治疗,宫腔镜具有其优势与局限性,临床应用时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选择。
沈偲[6](2020)在《子宫内膜病变宫腔镜检查必要性评分系统的建立与验证》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初步建立并验证宫腔镜检查必要性预测模型,筛选低危患者,减少不必要的宫腔镜检查。方法:回顾性收集2007年1月至2019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行宫腔镜检查且同时进行过TVS检查的5114例病例资料作为宫腔镜检查必要性预测模型评分体系的建立数据和验证数据。观察我院应用宫腔镜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疾病发病趋势及分布,了解宫腔镜检查和TVS两种检查方法诊断效能,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atypical endometrial hyperplasia,AEH)患者临床信息进行评估,确定宫腔镜检查必要性的预测因子。根据Logisticβ回归系数分别对这些预测因子进行赋分,以建立宫腔镜检查必要性评分系统。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对评分系统的预测能力进行评估,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其校准能力。结果:我院从2007年开展宫腔镜检查和手术以来患者数量逐年增加,尤其是2014年以后增长幅度较大,占比最高的病种为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的诊断效能显着高于TVS(P<0.001)。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年龄、ET增厚、有绝经后出血、分娩次数少、BMI高是EC和AEH患者共同危险因素,ET值异常(即绝经前病例ET≥8mm或绝经后出血病例ET≥4mm或绝经后无出血病例ET≥11mm,1分)、年龄≥45岁(1分)、分娩次数≤1人(1分)、BMI≥24kg/m2(2分)、TVS提示有血流信号(2分)和血流信号丰富(7分)、宫腔低回声或混合回声占位(5分)、有绝经后出血或有异常子宫出血(17分)是宫腔镜检查必要性的预测因素。按照评分计算小于10分的患者为低危患者,在建模组中的AUC为0.918(P<0.001,95%CI:0.908-0.928),预测灵敏度为0.928,特异度为0.908;在验证组中的AUC为0.931(P<0.001,95%CI:0.914-0.948),预测灵敏度为0.952,特异度为0.910;所有患者的AUC为0.921(P<0.001,95%CI:0.912-0.930),预测灵敏度为0.933,特异度为0.909。结论:本研究基于患者临床特征所建立的宫腔镜检查必要性评分系统具有很高的预测灵敏度和特异度,当方法二评分<10分可进行随访,评分≥10需进行宫腔镜检查,可筛查低危患者,减少不必要的有创操作。
徐娜[7](2020)在《美奥舒与宫腔镜电切术在治疗宫腔良性病变的临床疗效对比》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比较美奥舒切除系统与宫腔镜电切切除系统在治疗宫内良性病变的效果以及两种治疗方式病理组织成分及标本满意度,运用症状评分量表客观评价两种手术方式对于宫内良性病变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突出针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对比和分析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后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9年3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美奥舒切除系统治疗的197例宫腔良性病变以及同期在本院行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的109例宫腔良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子宫肌瘤症状评分等客观评分表评估治疗效果。确诊仅为宫腔因素所致不孕不育的患者,分别行美奥舒切除系统与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后随访患者妊娠结局。采取SPSS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各组间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0型黏膜下肌瘤组中美奥舒组(39例)、电切组(24例),两组在年龄、子宫瘢痕次数、宫腔操作次数、孕次间无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等于 0.13、0.71、0.89、0.69 均大于 0.05)2.美奥舒组与电切组两组在手术时间,膨宫液体的用量及插入次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0型黏膜下肌瘤为例,美奥舒组(39例)、电切组(24例)手术时间(2.94±1.25vs5.41±2.28 min,P<0.01),膨宫液(2210.26±759.43vs4700.00±1512.98ml,P<0.01),插入次数(1.31±0.54vs8.21±2.49 次,P<0.01)。3.美奥舒组与电切组在治疗宫内良性疾病手术前后月经及肌瘤相关的客观评分表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型黏膜下肌瘤组中美奥舒组(35例),电切组(22例),术前及术后三月上述评分比较(22.29±5.83vs12.23±2.75,P=0;76.29±11.51vs52.71±6.31,P<0.01;42.14±5.02vs35.17±3.56,P<0.01),术前及术后三月上述评分比较(22.61±4.92vs13.68±2.80,P=0;72.61±10.24vs55.95±8.58,P<0.01;42.61±4.59vs32.66±4.59,P<0.01)。4.纳入研究的电切组病例资料为109例,共发生4例过度水化综合征(水中毒),1例空气栓塞(气体栓塞),3例子宫颈裂伤及1例子宫穿孔的手术并发症。纳入研究的美奥舒组病例资料为197例,美奥舒组未发现合并严重并发症。两组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手术成功率为100%;两组治疗0型及Ⅰ型子宫粘膜下肌瘤手术成功率为100%;治疗Ⅱ型子宫粘膜下肌瘤美奥舒组手术成功率为92%、电切组87%;治疗子宫纵膈美奥舒组手术成功率为100%、电切组手术成功率为95%;治疗宫腔残留美奥舒组手术成功率为95%、电切组手术成功率为93%;治疗宫腔粘连美奥舒组手术成功率为85%、电切组手术成功率为80%。美奥舒组术后发生2例Ⅰ度宫腔粘连;电切组术后发生9例宫腔粘连,其中4例为Ⅱ度粘连,其余为Ⅰ度。美奥舒组术后发生3例盆腔内感染;电切组发生8例盆腔内感染。5.电切组送检病理标本不满意率为18.1%(13/72),美奥舒送检病理标本不满意率为0(0/142)。美奥舒组比较术中及术后标本体积,尚不能认为两种测量标本体积具有统计学差异(11.67±9.34 cm3vs11.61±9.38 cm3,P=0.082>0.05)。电切组比较术中及术后标本体积,认为两种测量标本体积具有统计学差异(15.02±14.78cm3 vs13.92±13.73 cm3,P=0<0.05)。6.美奥舒组与电切组相比妊娠率具有统计学差异(78%vs53%,P=0.02<0.05))。尚不能认为两组妊娠间隔时间具有统计学差异(8.60±2.28月vs8.95±2.25月,P=0.54>0.05)。美奥舒组胎盘异常率为2.86%,电切组胎盘异常率为58.33%,差异具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美奥舒宫腔镜组织切除系统相较于宫腔镜电切切除系统在治疗宫腔良性疾病可显着缩短手术操作器械在宫腔内运行的时间,并且可明显减少反复进入宫腔次数和膨宫液使用量。2.美奥舒宫腔镜组织切除系统可以改善宫腔良性患者异常阴道出血等临床症状及月经情况。手术前后通过随访肌瘤和月经症状客观评分表,美奥舒宫腔镜组织切除系统同宫腔镜电切切除系统改善月经及肌瘤临床症状程度无明显差别。3.美奥舒宫腔镜组织切除系统安全系数高,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盆腔感染和继发导致宫腔粘连发生率明显少于宫腔镜电切切除系统。4.美奥舒宫腔镜组织切除系统可完整保留切除组织,避免病理组织被灼烧,提高病理结果满意度。5.美奥舒宫腔镜组织切除系统可提高宫腔良性占位病变患者术后妊娠率,减少妊娠期胎盘异常情况,从而改善患者生殖预后。
李媛[8](2020)在《宫腔镜术中联合曼月乐治疗异常子宫出血185例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患者宫腔镜术中联合曼月乐(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治疗的效果、不良反应、脱环率等,以期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方法:收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妇科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5年间经宫腔镜手术治疗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共计2194例;其中185例术中同时放置曼月乐节育环,电话随访至2019年6月,共随访138例,失访47例。分析整理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宫腔镜术中联合曼月乐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以40-49岁妇女居多(占60.0%),临床表现主要为不规则子宫出血(占70.8%)和月经过多(占51.4%),多为轻度至中度贫血(占89.7%),约有一半(占51.3%)的女性彩超检查可有不同程度的子宫内膜增厚,且以子宫前位为主(占63.8%),宫腔长度以7-9cm为主(占77.6%),单病因多为子宫内膜息肉(占51.0%)和排卵障碍性子宫出血(占30.1%)。2.宫腔镜术中联合曼月乐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术后主诉主要为乳房胀痛(占26.8%)及下腹和(或)盆腔坠胀不适(占29.7%)(考虑与围绝经期患者卵巢激素失调等相关)。3.宫腔镜术中联合曼月乐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不同上环年限及不同病因上的分布有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岁的患者较其他年龄的患者更易出现下腹和(或)盆腔坠胀不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宫腔镜术中联合曼月乐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在比较不同年限、不同年龄、不同孕产次、不同病因、有无痛经、不同子宫位置、不同宫腔长度方面脱环率有无差异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月经过多者曼月乐脱落率高于术前非月经过多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宫腔镜术中联合曼月乐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以术后闭经、经血减少、月经稀发为治疗有效,有效率达89.9%。58例痛经患者,术后痛经缓解者48例,痛经缓解率为82.8%。6.宫腔镜术中联合曼月乐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上环后4-5年患者的闭经率达75.0%,但与上环不足4年的患者比较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不同病因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效果有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宫腔镜术中联合曼月乐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术后痛经缓解率在不同上环年限及不同病因上的分布有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宫腔镜术中联合曼月乐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仅有1例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患者出现疾病复发,宫腔镜术中联合曼月乐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复发率为0.72%。结论:1.宫腔镜术中联合曼月乐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有效率高,痛经缓解率高,脱环率及疾病复发率低。2.宫腔镜术中联合曼月乐对不同病因所致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均显着,尤其适用于子宫内膜息肉及排卵障碍性子宫出血。3.宫腔镜术中即刻放置“曼月乐”,可校正宫腔内“曼月乐”位置,避免了再次宫腔操作,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李新楠[9](2020)在《门诊宫腔镜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状况及与术后恢复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门诊宫腔镜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患者术前焦虑与术后恢复的相关性,为临床护士制定改善患者术前焦虑程度和术后恢复情况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理论基础及参考。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根据纳排标准选取门诊宫腔镜手术患者共315例。在术前向患者发放并指导其填写状态焦虑问卷(S-AI)、特质焦虑问卷(T-AI)、医学应对方式问卷以及自行设计的门诊宫腔镜手术患者一般资料情况调查表,测量患者术前心率及血压,将结果记录在患者术前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登记表中,评估患者的术前焦虑情况,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影响患者术前焦虑的因素。在术后使用数字评分法评估患者术后15min疼痛程度,测量患者术后15min心率及血压,记录患者术后即刻至出院前恶心、呕吐、头晕、头痛、术后恢复到术前舒适水平、止痛药需求的发生率及术后卧床休息时间等术后恢复情况,记录患者所患疾病类型、手术时间和手术类型等情况,将结果记录在患者术前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登记表中,评估患者术后恢复情况,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术前焦虑与术后恢复的相关性以及术前焦虑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水平。结果:(1)共收到315份问卷,排除一份不合格问卷,共有314例门诊宫腔镜手术患者参与本研究,患者术前状态焦虑问卷平均得分为40.85±10.47分,高于国内常模(P<0.01),提示门诊宫腔镜手术患者存在术前焦虑;(2)单因素分析发现,文化程度、与家人的关系、有无宫腔镜手术史、手术前晚的睡眠质量、屈服应对方式和特质焦虑得分对术前焦虑有影响(P<0.05);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术前焦虑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文化程度、手术前晚的睡眠质量和屈服应对方式得分,且术前焦虑与屈服应对方式呈正相关,与手术前晚的睡眠质量、文化程度呈负相关,回归模型能够解释术前焦虑变异程度的19.60%;(3)宫腔镜手术患者主要进行的手术是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69.70%),术后恢复到术前舒适水平的患者占15.00%,有止痛药需求的患者所占比例为3.20%,术后发生恶心的患者所占比例为32.20%,术后发生呕吐的患者所占比例为9.20%,术后发生头晕的患者所占比例为66.20%,术后发生头痛的患者所占比例为1.30%;患者的手术时间中位数为16.00min;术后15min心率均值为73.50次/分钟;术后15min收缩压均值为124.08 mmHg;术后15min舒张压均值为72.38 mmHg;术后15min疼痛评分最低为0.00分,最高为9.30分,疼痛评分中位数为2.00分;术后卧床休息时间中位数为23.00min;(4)术前焦虑对术后恢复指标中的术后15min心率、术后15min疼痛评分有影响(P<0.05),对其它术后恢复指标没有影响(P>0.05);术前焦虑与术后15min心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3(P<0.05);术前焦虑与术后15min疼痛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2(P<0.01);(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术后15min疼痛评分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术后15min收缩压、术前焦虑、术后15min心率和手术时间;术前焦虑是术后15min疼痛评分在术前的主要预测因子,术前焦虑与术后恢复存在相关性。结论:门诊宫腔镜手术患者术前存在明显的焦虑状况,特质焦虑得分、文化程度、手术前晚的睡眠质量和屈服应对方式等因素影响患者术前焦虑状况;患者术前焦虑水平越高,其术后心率越快、疼痛评分越高,术后恢复质量越差,术前焦虑与术后恢复存在相关性。
李雯雯[10](2021)在《不同宫腔镜手术方式切除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宫腔镜冷刀切除术及宫腔镜电切术切除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P)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选择子宫内膜息肉手术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接受宫腔镜手术的165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宫腔镜手术冷刀组(n=61)和宫腔镜手术电刀组(n=104),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水负荷、术后近期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异常子宫出血改善情况、息肉复发情况、妊娠情况及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术后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16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冷刀组与电刀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水负荷、平均住院日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冷刀组有1例患者术后出现腹痛症状,电刀组有2例患者术后出现腹痛症状,两组手术近期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冷刀组的住院费用(9272.06±1390.72元)显着低于电刀组(10512.69±1523.80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61例患者获临床随访1年,随访率为97.58%(161/165)。在以异常子宫出血为主诉的患者群体中,冷刀组与电刀组术后异常子宫出血缓解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有生育需求的患者群体中,冷刀组术后妊娠率(61.5%)显着高于电刀组(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冷刀组与电刀组的术后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妊娠次数、息肉直径、息肉位置、息肉类型、手术方式均不是影响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1.不同宫腔镜手术方式均能有效缓解子宫内膜息肉相关的异常子宫出血。2.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可以优先选择宫腔镜冷刀切除术。3.影响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因素复杂,手术方式不是影响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二、宫腔内良性病变宫腔镜手术与腹式子宫切除术的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宫腔内良性病变宫腔镜手术与腹式子宫切除术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TCRP术后应用激素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子宫内膜息肉的诊疗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机制 危害及诊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机制及危害 |
1.1 细胞增殖及凋亡异常 |
1.2 激素作用 |
1.3 药物刺激 |
1.4 遗传因素 |
2 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方法 |
2.1 经阴道超声检查 |
2.2 宫腔镜检查 |
2.3 诊断性刮宫 |
2.4 宫腔声学造影检查 |
2.5 子宫碘油造影检查 |
2.6 组织病理检查 |
3 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方法 |
3.1 非手术治疗 |
3.1.1 药物性治疗: |
3.1.2 期待性治疗: |
3.2 手术治疗 |
3.2.1 刮宫术: |
3.2.2 宫腔镜手术: |
3.2.3 子宫内膜去除术: |
3.2.4 全子宫切除术: |
3.3 手术联合药物治疗 |
(3)消积化瘀方对湿热瘀阻型子宫内膜息肉术后防治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祖国医学对子宫内膜息肉的研究现状 |
1.1 中医学对EPs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 中医学对EPs辨证分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
1.3 中医学对EPs的治疗进展 |
2.现代医学对子宫内膜息肉的研究现状 |
2.1 子宫内膜息肉概述 |
2.2 子宫内膜息肉的相关危险性因素及发病机制 |
2.3 现代医学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方法 |
2.4 现代医学对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进展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病例来源 |
2.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3.病例选择标准 |
3.1 纳入标准 |
3.2 排除标准 |
3.3 脱落和终止病例标准 |
4.研究方法 |
5.观察项目 |
5.1 一般指标 |
5.2 安全性指标 |
5.3 疗效观察指标 |
5.4 研究病例观测时点 |
6.疗效判定标准 |
7.依从性及研究质量控制 |
8.统计学方法 |
9.统计结果分析 |
9.1 一般资料统计 |
9.2 疗效指标统计分析 |
10.脱落病例分析及安全性分析 |
11.小结 |
第三部分 讨论 |
1.立论依据 |
1.1 EPs宫腔镜术后预防复发管理的必要性 |
1.2 EPs病属症瘕之病理特点 |
1.3 EPs与免疫炎症之相关性 |
1.4 导师对湿热瘀阻型EPs之研究 |
2.疗效分析及作用机制探讨 |
2.1 对月经模式及湿热瘀阻证候的影响 |
2.2 IL-6、γ-干扰素在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水平及影响 |
2.3 对血液流变学数值水平的影响 |
2.4 对B超结果的影响 |
2.5 阴道内环境与子宫内膜息肉的相关性 |
2.6 总体分析 |
3.方药探析 |
3.1 组方分析 |
3.2 单药药味功效及现代药理分析 |
3.3 中药治疗EPs作用机制探讨小结 |
4.研究特色及创新点 |
5.存在问题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宫腔镜对比超声监视下清宫手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Ⅰ型)的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 前言 |
1.1 课题的来源、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CSP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断研究进展 |
1.2.2 CSP治疗研究新进展 |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 资料与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2 纳入、排除标准 |
2.3 方法 |
2.3.1 对照组清宫手术 |
2.3.2 清宫术中出血处理方法 |
2.3.3 宫腔镜下CSP妊娠物清除术 |
2.4 观察指标 |
2.4.1 手术指标 |
2.4.2 视觉模拟疼痛(Visual simulation of pain,VAS)评分 |
2.4.3 手术成功率 |
2.4.4 血β-HCG 降至正常的比例及安全性比较 |
2.4.5 T淋巴细胞水平 |
2.5 统计分析 |
三 结果 |
3.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
3.2 两组VAS评分比较 |
3.3 两组手术成功率比较 |
3.4 两组血β-HCG 降至正常的比例及安全性比较 |
3.5 两组免疫水平比较 |
四 讨论 |
4.1 CSP发生影响因素分析、临床诊断及常规治疗方法 |
4.2 宫腔镜下 CSP 妊娠物清除术对 CSP 患者手术成功率、安全性的影响 |
4.3 宫腔镜下CSP妊娠物清除术对患者免疫水平的影响 |
4.4 宫腔镜下CSP妊娠物清除术治疗过程中注意事项 |
五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Ⅲ型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治疗及进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5)宫腔镜手术治疗宫腔病变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子宫肌瘤 |
2 宫腔粘连 |
3 宫腔异物 |
4 子宫内膜良性病变 |
5 子宫畸形 |
6 子宫内膜恶性病变 |
7 小结 |
(6)子宫内膜病变宫腔镜检查必要性评分系统的建立与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常见子宫内膜病变 |
1.2.1 子宫内膜癌 |
1.2.2 子宫内膜增生 |
1.2.3 子宫内膜息肉 |
1.3 检查方法 |
1.3.1 经阴道超声 |
1.3.2 宫腔镜 |
1.4 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子宫内膜病变分布趋势及两种检查比较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研究对象 |
2.2.2 研究方法 |
2.2.3 病史资料整理 |
2.2.4 统计学分析及图表绘制 |
2.3 结果 |
2.3.1 基本情况 |
2.3.2 病种分布 |
2.3.3 时间分布及趋势 |
2.3.4 TVS检查与宫腔镜检查比较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子宫内膜病变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研究对象 |
3.2.2 研究方法 |
3.3 结果一:子宫内膜癌危险因素分析 |
3.3.1 年龄 |
3.3.2 身体质量指数(BMI) |
3.3.3 血红蛋白(Hb) |
3.3.4 月经婚育史 |
3.3.5 临床表现 |
3.3.6 TVS表现 |
3.3.7 合并症 |
3.3.8 子宫内膜癌临床危险因素的多因素Logistc回归分析 |
3.4 结果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危险因素分析 |
3.4.1 年龄 |
3.4.2 身体质量指数(BMI) |
3.4.3 血红蛋白(Hb) |
3.4.4 月经婚育史 |
3.4.5 临床表现 |
3.4.6 TVS表现 |
3.4.7 合并症 |
3.4.8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临床危险因素的多因素Logistc回归分析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宫腔镜检查必要性预测模型建立及验证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研究对象 |
4.2.2 研究方法 |
4.3 结果一:各计量资料临界值 |
4.3.1 年龄 |
4.3.2 BMI |
4.3.3 绝经后出血持续时间 |
4.3.4 ET |
4.3.5 宫腔分离宽度 |
4.4 结果二:风险模型建立及验证 |
4.4.1 宫腔镜检查必要性的多因素Logistc回归分析(方法一) |
4.4.2 宫腔镜检查必要性的多因素Logistc回归分析(方法二) |
4.4.3 宫腔镜检查必要性评分系统验证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临床医学专业(4+4)学位论文要求 |
(7)美奥舒与宫腔镜电切术在治疗宫腔良性病变的临床疗效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概述 |
2. 宫腔良性疾病诊治现状 |
3. 美奥舒宫腔镜组织切除系统运用现状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手术方法 |
3. 数据与统计分析 |
第二章 结果 |
1. 研究对象的统计描述 |
2. 术中情况对比 |
3. 治疗前后月经改善情况 |
4. 手术安全性及有效性 |
5. 病理结果及标本满意度 |
6. 生殖预后 |
第三章 讨论 |
1. 术中一般情况分析 |
2. 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分析 |
3. 手术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 |
4. 病理结果分析 |
5. 生殖预后分析 |
6. 手术局限性及文章不足与展望 |
第四章 结论 |
第五章 附图及附表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8)宫腔镜术中联合曼月乐治疗异常子宫出血185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异常子宫出血的分类 |
1.2 异常子宫出血9类病因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
1.2.1 AUB-P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
1.2.2 AUB-A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
1.2.3 AUB-L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
1.2.4 AUB-M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
1.2.5 AUB-C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
1.2.6 AUB-O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
1.2.7 AUB-E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
1.2.8 AUB-I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
1.2.9 AUB-N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
1.3 宫腔镜手术联合“曼月乐”(LNG-IUS)治疗异常子宫出血 |
1.3.1 宫腔镜手术诊治异常子宫出血临床进展 |
1.3.2 曼月乐(LNG-IUS)临床应用进展 |
1.3.3 宫腔镜手术联合曼月乐治疗异常子宫出血临床研究进展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统计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2194 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 |
3.1.1 年龄分布特点 |
3.1.2 病因分布 |
3.1.3 临床表现 |
3.1.4 患者贫血程度 |
3.1.5 患者子宫内膜厚度 |
3.2 185 例宫腔镜术中联合曼月乐治疗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临床特点 |
3.2.1 185例宫腔镜术中联合曼月乐治疗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一般资料 |
3.2.2 术后随访 |
第4章 讨论 |
4.1 异常子宫出血的发病年龄及病因分布情况 |
4.2 宫腔镜术中联合曼月乐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术后不良反应 |
4.3 宫腔镜术中联合曼月乐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术后曼月乐下移及脱落情况分析 |
4.4 宫腔镜术中联合曼月乐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优势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门诊宫腔镜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状况及与术后恢复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现状 |
1.2 研究目的 |
1.3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
1.3.1 Roy适应模式 |
1.3.2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
2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研究总体 |
2.1.2 研究样本 |
2.1.3 样本的选择 |
2.1.4 样本量的确定 |
2.2 研究方法 |
2.2.1 研究类型 |
2.2.2 研究指标、工具及测量 |
2.2.3 资料收集方法 |
2.2.4 资料分析方法 |
2.3 研究技术路线图 |
2.4 伦理问题及对策 |
2.5 质量控制 |
3 结果 |
3.1 患者一般情况 |
3.1.1 患者一般人口学情况 |
3.1.2 患者术前各指标结果分析 |
3.2 患者术前焦虑状况 |
3.2.1 患者术前焦虑水平与国内常模比较 |
3.2.2 患者术前焦虑程度分级 |
3.3 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因素 |
3.3.1 患者术前焦虑的单因素分析 |
3.3.2 患者术前焦虑的多因素分析 |
3.4 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
3.5 患者术前焦虑与术后恢复的相关性 |
3.5.1 术前焦虑与术后15min心率及血压的相关性 |
3.5.2 术前焦虑对术后15min疼痛的影响 |
3.5.3 术前焦虑与手术时间、术后卧床休息时间的相关性 |
3.5.4 术前焦虑对术后恶心发生率的影响 |
3.5.5 术前焦虑对术后呕吐发生率的影响 |
3.5.6 术前焦虑对术后头晕发生率的影响 |
3.5.7 术前焦虑对术后头痛发生率的影响 |
3.5.8 术前焦虑对术后恢复到术前舒适水平发生率的影响 |
3.5.9 术前焦虑对术后止痛药需求的影响 |
3.6 患者术后15min疼痛的影响因素 |
3.6.1 患者术后15min疼痛的单因素分析 |
3.6.2 患者术后15min疼痛的多因素分析 |
4 讨论 |
4.1 门诊宫腔镜手术患者术前一般情况分析 |
4.2 患者术前焦虑情况应当被重视 |
4.3 患者术前焦虑分级界定的合理性 |
4.4 影响患者术前焦虑的各因素剖析 |
4.4.1 文化程度与术前焦虑 |
4.4.2 手术前晚的睡眠质量与术前焦虑 |
4.4.3 屈服应对方式与术前焦虑 |
4.4.4 与家人的关系与术前焦虑 |
4.4.5 宫腔镜手术史与术前焦虑 |
4.4.6 特质焦虑与术前状态焦虑 |
4.5 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
4.6 术前焦虑对术后恢复各指标的影响 |
4.6.1 术前焦虑对术后15min心率及血压的影响 |
4.6.2 术前焦虑对手术时间、术后卧床休息时间的影响 |
4.6.3 术前焦虑对止痛药需求、术后恢复到术前舒适水平的影响 |
4.6.4 术前焦虑对术后麻醉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
4.6.5 术前焦虑与术后15min疼痛评分的相关性 |
4.7 术前焦虑是术后15min疼痛程度的主要预测因子 |
4.8 术前焦虑影响患者术后恢复质量 |
4.9 开展术前焦虑干预措施的启示 |
4.9.1 术前宣教 |
4.9.2 心理护理 |
4.9.3 放松训练 |
4.9.4 音乐疗法 |
5 结论 |
6 本研究的局限性 |
附录 |
本论文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不同宫腔镜手术方式切除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附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2.资料与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手术方法 |
2.4.1 术前准备 |
2.4.2 手术过程 |
2.4.3 术后处理 |
2.5 术后随访 |
2.6 评价标准 |
2.6.1 术后AUB缓解的标准 |
2.6.2 术后妊娠的标准 |
2.6.3 术后息肉复发的标准 |
2.7 统计学分析 |
3.结果 |
3.1 一般临床资料 |
3.2 围手术期情况比较 |
3.3 术后近期并发症 |
3.4 术后随访情况 |
3.4.1 术后AUB缓解情况 |
3.4.2 术后妊娠情况 |
3.4.3 术后远期并发症 |
3.4.4 术后息肉复发情况 |
3.5 术后息肉复发影响因素分析 |
3.5.1 患者的一般资料 |
3.5.2 术后复发率影响因素的分析 |
4.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子宫内膜息肉的研究及诊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宫腔内良性病变宫腔镜手术与腹式子宫切除术的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TCRP术后应用激素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李燕芳. 河北北方学院, 2021(01)
- [2]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机制 危害及诊治研究[J]. 王露,连瑞华. 实用医技杂志, 2021(05)
- [3]消积化瘀方对湿热瘀阻型子宫内膜息肉术后防治的临床研究[D]. 史伶俐.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宫腔镜对比超声监视下清宫手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Ⅰ型)的效果分析[D]. 陈敏. 皖南医学院, 2020(04)
- [5]宫腔镜手术治疗宫腔病变的研究进展[J]. 覃睿,甘精华,陈晓,农文政. 医学综述, 2020(16)
- [6]子宫内膜病变宫腔镜检查必要性评分系统的建立与验证[D]. 沈偲.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7]美奥舒与宫腔镜电切术在治疗宫腔良性病变的临床疗效对比[D]. 徐娜.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8]宫腔镜术中联合曼月乐治疗异常子宫出血185例临床分析[D]. 李媛. 吉林大学, 2020(08)
- [9]门诊宫腔镜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状况及与术后恢复的相关性研究[D]. 李新楠.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10]不同宫腔镜手术方式切除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分析[D]. 李雯雯.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