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颈椎间盘突出同时伴有颈丛臂丛神经受压征七例报道(论文文献综述)
李洋,朱泽章,史本龙,刘臻,孙旭,王斌,邱勇[1](2019)在《颈胸段半椎体畸形伴Horner综合征2例报道》文中认为Horner综合征又称颈交感神经麻痹综合征,是指由支配头面部的交感神经传出通路中任一部分受压损伤或中断所引起的患侧瞳孔缩小、眼球内陷、上眼睑下垂、眼裂狭小及患侧面部少汗或无汗等一系列特异性临床表现的综合征[1、2]。因颈交感神经节前和节后纤维在其走行路径中与椎弓根、臂丛、肺尖、颈丛、颈总动脉、颈内动静脉和甲状腺
江普查[2](2014)在《颈段脊神经的解剖及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在显微镜下对10例男性尸体颈部标本进行解剖,对颈段脊髓后根所含的各级神经束组成进行统计描述,对颈段各节段脊髓后根的粗细进行测量并比较,并通过解剖颈椎间孔与椎间孔处脊神经根的关系,为临床处理该区域的手术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和参考。总结高颈段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诊断及预后,评价高颈段椎管内肿瘤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应用经防腐的尸体颈部标本10例,分离肌肉,暴露颈椎椎板,切除C3-T1的棘突、椎板、黄韧带和椎间关节,暴露硬脊膜和脊神经根。切开硬脊膜,用游标卡尺(精确度0.02mm)、直尺(精确度1mm),对10例(20侧)C3-T1各节段颈段脊神经后根的自然分束进行显微外科解剖学观察;对C3-T1节段的脊神经后根的粗细进行测量并比较;通过测量椎间孔及其相对应的椎间孔处脊神经根的前后径和上下径,分析椎间孔及其相对应的椎间孔处脊神经根的关系。分析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8例高颈段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颈部各节段脊神经后根所含神经小束、神经亚束、神经束的数目基本一致,但C6后根所含神经小束、神经亚束较其他后根略多,且各级神经束也较其他后根粗大,C6脊神经后根也最为粗大;颈椎间孔矢状面呈椭圆形或卵圆形;颈段脊神经根与相应椎间孔的前后径和上下径比值,下颈段(C5-C7)较上颈段(C3~C4)比值大。临床分析18例高颈段椎管内肿瘤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肢体无力和(或)麻木者13例,枕颈部疼痛7例,根性疼痛10例,四肢不同程度瘫痪6例,肌肉萎缩5例,呼吸困难1例,排尿障碍3例,后组颅神经受累1例。平均病程21±8.7个月;术后病理大部分为神经鞘瘤(8例),其次为脊膜瘤(3例)、星形细胞瘤(2例),室管膜瘤及血管母细胞瘤(各I例),硬膜外脂肪血管瘤(1例)。经过平均(12.3±1.5)个月的随访,手术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较术前显着改善。结论:颈C6脊神经后根手术中最容易受损,为颈髓最为重要的节段;脊神经根受压症状与脊神经根本身的粗细和椎间孔相对大小以及管内的软组织受损有关,下颈段(C5~C7)病变较上颈段(C3~C4)病变症状发生较早及较重。高位颈椎管内肿瘤多为良性,但早期症状不典型,易于误诊,MRJ是高颈段椎管内肿瘤诊断的首先影像学检查,高颈段椎管内肿瘤手术风险高,显微手术治疗高颈段椎管内肿瘤技术日益完善,全切率提高,显微手术及术中电生理监测能够保护脊髓及重要神经血管结构。
任斌,蔡林,王建平,邓洲铭,陈志龙,杨标[3](2012)在《后路椎板切除入路手术治疗椎管内神经鞘瘤的疗效》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后路椎板切除入路手术治疗椎管内神经鞘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月收治71例椎管内神经鞘瘤,男39例,女32例,年龄2599岁,平均51.6岁;颈段22例,胸段24例,腰、骶段25例,3例肿瘤位于髓内,66例位于髓外硬膜下,2例位于硬膜外。均行后路椎板切除入路手术治疗,术中57例采用半椎板切除,6例行全椎板切除,2例行多节段半椎板切除,6例行半椎板联合患侧关节突关节切除以完全暴露肿瘤组织,切除肿瘤;其中载瘤神经根与肿瘤无法分离而一并切除者9例;14例行全椎板切除或多节段半椎板切除或半椎板联合患侧关节突切除者采用脊柱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术。术后随访870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复查X线片观察脊柱稳定性及植骨融合情况,复查MRI观察肿瘤有无复发。结果:手术时间26h,平均3.5h;术中出血量300800ml,平均450ml。71例患者肿瘤均获完全切除,术后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为神经鞘瘤。术中无脊髓神经损伤。术后12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脑脊液漏,4例患者出现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给予对症治疗后康复。随访期内(870个月)全部患者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改善,复查MRI未见肿瘤残留或复发。14例采用脊柱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术患者植骨融合,内固定稳定。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未见椎体滑脱、失稳现象。结论:后路椎板切除入路能充分暴露肿瘤,有利于完全切除肿瘤,采用此入路手术治疗椎管内神经鞘瘤临床疗效满意。
葛宏亮[4](2012)在《推拿旋扳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实验通过旋扳手法治疗CSA的临床观察,旨在利用各种关于CSA发病机理的理论指导临床治疗,通过旋扳手法与各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对比观察,研究治疗CSA的有效治疗方法,以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推拿旋扳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对照组用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通过病例的对照研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愈率为53.3%,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治愈率为23.3%,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推拿旋扳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推拿旋扳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效,在明显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的同时,对椎一基底动脉血流也有一定的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临床效果确切,并且具有实用、安全、经济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尚如国[5](2012)在《颈椎间孔的应用解剖学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一、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与多发病,影响人群范围较广,临床以神经根型及其为主的混合型颈椎病最多见,约占50%-60%。临床上常将颈椎斜位X线片作为常规检查颈椎病的诊断依据。常规摄取颈椎斜位X线片,教科书和文献多采用左右斜位片45度,所得X线影像并不能完全显示颈椎斜位解剖学全貌,同时发现椎间孔上下大小不对称,周围有重叠现象,对颈椎间孔显示尤其困难。临床上,颈椎斜位X线片对椎间孔显示价值一直备受争议。本研究通过观察不同角度的颈椎斜位X片中颈椎间孔情况,来探讨颈椎斜位X片在颈椎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二、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颈椎病认知程度的提高,颈椎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越来越深入。颈椎间孔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的研究方法有两种,一是解剖学研究,二是影像学研究,由于椎间孔的结构复查,准确测量椎间孔的数据难度较大,通过三维CT及三维重建软件技术观测椎间孔的形态及结构,并能对椎间孔进行精确测量,同时进行统计学分析。三、解剖、观察并记录颈椎间孔及其内的颈神经根的形态,测量记录颈椎间孔和颈神经根的相关数据,为颈椎间孔部位的组织做出形态学描述,探讨颈椎间孔狭窄的可能因素以及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机制,为临床治疗颈椎病提供解剖学依据。并根据解剖学观测来进一步探讨X线、CT对椎间孔显示的价值。方法:一、成人新鲜完整颈椎标本10具,出生地域、性别及年龄不详。肉眼及X射线摄片观察标本无结构破坏。双层塑料袋密封置于-70℃冰箱冷冻保存。实验前将标本取出置4℃冰箱中解冻24h,解冻后剔除椎旁肌肉及筋膜组织,保留前纵韧带、关节突和关节囊的完整。节段包括C1-T1椎体及其椎间盘。颈椎前凸角度的度数为30°。按常规颈椎后路俯卧位体位妥善固定,去除颈后部软组织,暴露全部颈椎及C2-C8颈神经根丝,沿神经根丝探查至椎间孔,用钢锯由第7颈椎沿椎体中线锯开,清除脊髓和硬脊膜。标记颈椎间孔内口:在颈脊神经入椎间孔处,上、下界分别是上、下椎弓根的内侧缘,前界是椎体后面、椎间盘和颈部钩椎关节的椎孔侧与椎弓根交界处;后壁是黄韧带、关节突关节的椎孔侧与椎弓根交界处。标记颈椎间孔外口:在颈脊神经出椎间孔处,上、下界分别是上、下椎弓根的外侧缘,前界是椎体后面、椎间盘和颈部钩椎关节的横突孔侧与椎弓根交界处;后壁是黄韧带、关节突关节的横突孔侧与椎弓根交界处。固定标本于支架,用GE-Definium6000型号X线机器拍摄正位片,片盒与标本冠状面平行,球管中心与冠状面垂直,采用立位的前后位投照方式。曝光强度71KV,500AM,投照距离150cm。然后沿逆时针旋转标本,分别拍摄30。、40。、45。、50。、60。、70。斜位片,条件与正位片相同。二、健康志愿者10名(5男、5女,平均年龄27.6岁)。入选条件:①≤35岁,体型发育正常;②既往无颈椎外伤史;③既往无颈部酸、痛、胀及不适感,无上肢根性痛、乏力,无双下肢乏力、行走不稳等颈椎病常见症状;④体检颈部活动度正常、无压痛、压颈试验(一),臂丛牵拉试验(一),四肢肌力、肌张力、腱反射正常,浅感觉无减退,病理征(一);⑤颈部CT检查未发现异常;⑥愿意承受实验过程中X线对身体的损害。嘱实验对象仰卧于CT检查床上,置颈部于中立位(水平定位线与颈椎纵轴线垂直,纵向定位线与颈椎纵轴线水平),电压120kV,电流240mA,层厚0.625mm,层距0.625mm,螺距0.531,旋转时间1s。将CT扫描的图像以Dicom3.0格式,导入比利时Materialise公司的医学影像三维重建软件Mimicsl0.01中,生成颈椎的三维模型。应用Mimicsl0.01,对图像共测量,不同人测量三次,取平均值。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P<0.05为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为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三、新鲜颈部完整标本5具,共10侧,防腐标本5具,共10侧,不计入性别、年龄、出生地域的差异。剔除颈脊柱后方及两旁的皮肤、筋膜、肌肉等组织,暴露椎间孔和邻近的神经血管。清除椎间孔脂肪,必要时咬除椎板,对椎间孔及其孔内神经根进行形态学观察,并用游标卡尺(精确度0.02mm)测量下列数据:(1)颈椎间孔长度测量:每个椎间孔下位椎弓根上缘内侧中点至外侧中点的距离;(2)颈椎间孔前后径测量:上椎体钩状突后下缘与下椎体钩状突后上缘交界处至上下关节突交界处的中点;(3)颈椎间孔上下径测量:上椎弓根下缘中点与下椎弓根上缘中点的距离;(4)椎间孔处神经根前后径及上下径测量:在椎间孔前后径及上下径测量经线上测量神经根前后径及上下径。对颈神经根穿出脊髓被膜、颈椎间孔处进行形态学观测。拍照存留。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P<0.05为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为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结果:一、X线不同角度对椎间孔的显示不同,45。斜位摄影时,C3-C4、C4-C5椎间孔外口处的铅丝围成面积最大;60。时,C6-C7、C7-T1显示良好,而上部颈椎C3-C4、C4-C5椎间孔外口则显示不理想。在40。、45。角度中,C3-C5椎间孔外口处铅丝围成的面积呈最大显示,C5-T1则显示效果稍差;在60。角度中,C5-T1椎间孔外口处铅丝围成的面积最大,而C3-C5椎间孔外口处显示效果稍差,C3-T1椎间孔内口处不能显示。同一颈椎间孔内、外口铅丝不重合,且颈椎间孔内口处铅丝的位置比外口处高,C5-C6、C6-C7、C7-T1尤其明显。颈椎间孔外口的铅丝围成的面积比颈椎间孔内口的大;30。时,C3-T1椎间孔外口处铅丝围成的面积比内口处铅丝所围成的面积大的多,60。时,C3-T1椎间孔外口处铅丝能良好显示,而内口处在X线下基本不能显示。二、颈椎间孔水平位:颈椎间孔呈漏斗形,分别对颈椎间孔的内口处及外口处前后径进行测量,颈椎间孔的外口处矢状位:通过CT三维重建观察研究,颈椎间孔形态各样,椎间孔形态多为类圆形,类椭圆形,少数为细长型。椎间孔的形态以近似椭圆型最多,约占71%,其次是近似圆形21%,最少为细长形8%。相同两个椎体间椎间孔形态左、右两侧未见明显异常。颈椎间孔的内口处矢状位:通过CT三维重建的观察研究,颈椎间孔内口处颈椎间孔内口处形态与外口处类似,多为类圆形,类椭圆形,少数为细长型,同时对颈椎间孔内口处进行数据测量,三、颈椎间孔内口处形态学颈椎间孔为一骨性管道,由相邻椎弓根的上、下切迹共同围成椎间孔,内、外口分别为相邻椎弓根的内外侧缘。颈神经根外膜有硬脊膜移行而成,椎间孔内口处周围充满大量软组织,同时。从矢状面可见椎间孔内口处多为类圆形,类椭圆形。颈段脊髓及其被膜脊髓位于椎管内,向上与延髓相续,呈圆柱状,前后较扁。脊髓被膜由内向外依次为软脊膜、蛛网膜和硬脊膜,神经根丝穿出脊髓处为前外侧沟和后外侧沟。在前、后外侧沟处可见排成列状的神经根丝,数个根丝组成一个颈神经根。颈脊髓后侧观:血管与神经根丝伴行进入椎间孔内;颈脊髓前面观:脊髓前动脉部分分支与颈神经根丝伴行进入椎间孔内。齿状韧带走形于颈神经前后根之间,穿过软脊膜固定于硬脊膜。颈神经根走形脊神经由前根和后根连于脊髓,出脊髓被膜后在椎间孔处合成为一条脊神经,在椎管内的颈神经根内侧段位于下位椎弓根的上面、钩突关节的后外侧和上关节突的前内侧,C2~C7颈神经根在矢状面上与脊髓呈约45-57。夹角穿出脊髓被膜,神经根丝从脊髓到椎间孔的距离从上到下依次增加,倾斜角度逐渐增大。颈神经根在椎间孔内的走形为:20侧神经根中C2有15条、C3有13条、C4有16条、C5有11支条、C6有17条、C714条神经根行走于颈椎间孔的底部;C2有5条、C3有7条、C4有4条、C5有9支条、C6有3条、C7有6条神经根行走于椎间孔的顶部。颈神经在穿出椎间孔后出现膨大部分,发出分支与相邻颈神经根相沟通,主要分支仍然位于颈神经根槽内,行走于椎动脉的后方和上关节突外侧部的前方,并被横突嵴限制于颈椎间孔处。椎间孔内软组织颈神经根穿出脊髓被膜后立即进入椎间孔,脊髓被膜延伸入椎间孔内包绕颈神经根。椎间孔内可见黄色脂肪组织,小血管紧贴神经根行走于其下方,10具标本20侧中共发现14条小血管,均位于椎间孔底部,出椎间孔后任行于神经根下方。结论:一、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上常以颈椎斜位X线片作为常规检查,和诊断依据。临床多以45。作为投照的角度,本研究发现此方法并不能良好地反映全部颈椎。因此颈椎斜位X片对颈椎间孔的显示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作为常规检查颈椎病的诊断依据。二、颈椎间孔应用CT观测,水平位观测:各椎间孔的内口较外口狭窄,但整个椎间孔形状不规则,边缘不光整,不是规则的漏斗形状,矢状位观测:椎间孔形态多为类圆形,类椭圆形,少数为细长型。椎间孔的形态以近似椭圆型最多,约占71%,其次是近似圆形21%,最少为细长形8%。相同两个椎体间椎间孔形态左、右两侧未见明显异常。三、颈椎间孔内口较外口狭窄的主要因素为颈椎间孔内口的前后径较颈椎间孔外口的前后径小,建议临床上对椎间孔狭窄操作以改善前后径为主。四、CT三维重建技术能显示多个椎间孔的情况,图像直观、真实,犹如实体标本,可以任意角度旋转及切割,能立体显示各部位骨赘、骨质增生等导致椎间孔狭窄的情况,观察椎间孔狭窄的程度及范围,能提供比普通CT更多的诊断信息,是评估椎间孔狭窄的良好方法,可以进行手法方案设计,提高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但CT对颈椎间孔内软组织的显示有限,不能很好的观察椎间孔内软组织的情况。五、颈椎间孔内除了神经根外,还有血管伴行、脂肪组织和骨膜等软组织。椎间孔内容物可因慢性损伤导致炎性水肿,进而导致颈椎间孔内容纳神经根的空间变小,压迫神经根,致使神经缺血缺氧,进一步加重局部病理变化,产生明显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六、颈神经根一般有血管伴行进入椎间孔,针对颈神经的阻滞容易引起药物进入血液,从而产生不良反应,需格外谨慎。
袁菱梅[6](2012)在《温针灸“颈三针”配合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比较温针灸“颈三针”和电针法,观察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评价温针灸“颈三针”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对温针灸“颈三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取穴、针刺角度、深度、艾灸壮数进行量化,规范本法的操作,探讨温针灸“颈三针”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具体应用,使温针灸“颈三针”能在临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方面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方法:本课题收集了2011年5月至2012年3月就诊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及病房颈椎病患者,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诊断为痰浊上蒙证和气血亏虚证。采用随机数字法,将符合要求的57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对照组28例。两组均选用双侧“颈三针”(天柱、百劳、大杼),并取百会,风池(双侧)、头维(双侧)、太阳(双侧)、悬钟(双侧)。治疗组采用温针灸,颈三针常规针刺得气后,接电针仪,加疏密波,强度设置为2。接电后用一张中间有小孔的薄纸片(大小依情况而定)套入针柄,紧贴皮肤并用胶布固定,再将清艾条剪取1.5cm左右长的艾炷,点燃套入双侧“颈三针”毫针针柄处,点燃端靠近皮肤,待艾炷自然燃尽后再灸1壮,共连灸2壮。余穴位均常规针刺。对照组采用电针法。双侧颈三针常规针刺得气后,接电针仪,加疏密波,强度设置为2。余取穴和操作同治疗组。每次治疗30分钟,每天1次,6次为一疗程,每疗程之间休息1天,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和《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项目和评分标准》(CASCS)临床体征部分进行评估;临床疗效评定采用1994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定。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各主要疗效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ESCV总分均较治疗前显着升高(均p<0.01),同时治疗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评价总分方面,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1),同时治疗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55%和89.29%,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温针灸“颈三针”法和电针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在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与功能方面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两种方法比较,温针灸“颈三针”组疗效优于电针组;温针灸“颈三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操作方法规范实用,切合临床实际,具有良好的推广意义。
付强[7](2010)在《颈椎旁后入路胶原酶微创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远期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病变(Cervical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Syndrome, radiculopathy type)是疼痛科临床中常见的疾病类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很多,其中微创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临床效果优良且并发症少等优点,可能成为未来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趋势。胶原酶可特异溶解间盘组织的髓核及外层纤维环的胶原纤维,临床上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已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近年来,微创介入胶原酶溶核术用于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逐渐得到推广微创介入后入路颈椎旁胶原酶溶核术目前应用广泛,但尚缺乏较大规模的病例回顾性研究和循证医学支持。本研究旨在通过经后入路颈椎旁胶原酶溶核术治疗的412名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的规范性随访结果的分析,评价本介入治疗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病变)的远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按照综合文献拟定的颈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与排除标准严格筛选入组患者。术前获得412名患者的介入治疗前总病程(年):以2年为划分标准,将患者分为病程长者和病程短者;介入治疗前影像表现:将入组患者分为影像表现单纯者(单纯膨出与单纯突出或二者合并存在)和存在复合病变者(轻度骨赘形成;轻度小关节增生;轻度黄韧带肥厚等);突出物CT值(Hu):以90Hu为标准,分为高CT值者与低CT值者;间盘突出数目(个):分为数目少者(双盘及单盘)与数目多者(三盘及三盘以上)。术后规范随访获得术后不同时段(介入治疗前,介入治疗后1天,3天,7天,2周,4周,6周,0.5年,1年,2年)VAS评分。随访终点时以Mac Nab量表评分系统评价最终疗效。统计学分析得本介入治疗手术的优秀率,临床显效率及突出物CT值等各因素对最终Mac Nab量表评分的不同影响。结果在本随访研究中,本介入手术的优秀率为150/412,36%,临床显效率为368/412,89%。介入治疗后不同时段的VAS评分与介入治疗前VAS评分均有统计学显着意义(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病程(χ2=9.547,P=0.034),突出物CT值(χ2=27.638,P=0.001),介入治疗前影像表现(χ2=22.636,P=0.012)及间盘突出数目(χ2=42.534,P=0.025)均与随访结束时Mac Nab量表评分存在关联关系,而性别比例(χ2=10.658,P=0.0540)与之未见关联关系。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突出物CT值(OR 6.128,95%CI 2.168-17.321)与介入治疗前影像表现(OR 0.062,95%C10.007-0.544)是随访终点Mac Nab量表评分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1.胶原酶颈椎旁后入路介入手术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病变)的有效疗法。2.突出物CT值与介入治疗前影像表现是影响介入治疗手术的的独立因素。3.突出物CT值可作为预测颈椎旁后入路介入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客观预测因素。
王洪亮[8](2010)在《全麻下手法松解术配合针灸疗法治疗粘连僵硬期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从全麻下手法松解术配合针灸疗法治疗粘连僵硬期肩关节周围炎的角度出发,为临床治疗粘连僵硬期肩关节周围炎探求一种操作简便、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研究方法: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的肩关节周围炎的诊断标准,将50例肩关节周围炎病人,按随机化分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手法配合针灸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全麻下手法松解术配合针灸疗法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的评价、肩关节活动范围均做前后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后有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两组治疗方案都能够缓解肩部的疼痛,增大肩关节的活动范围。但经过麻醉下手法松解术配合针灸疗法治疗后,比较两组的疼痛情况、肩关节前屈、外展、后伸、内旋、外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p<0.05,提示治疗组在改善上述相关症状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全麻下手法松解术配合针灸疗法治疗粘连僵硬期肩关节周围炎是一种安全方便、疗效显着的治疗方法,在减轻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方面疗效显着。
钟秉成[9](2010)在《腕踝针结合体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和评估腕踝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根据前瞻性研究的要求,本课题对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了随机对照观察。各对象均按照统一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和纳入标准严格筛选。治疗组25例采用腕踝针加上常规针刺法,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10次为一疗程。各病例在疗程前后以视觉仿真评分表进行疼痛评分(VAS评分),疗程结束后依照临床疗效进行分级评定。最后用Excel软件采集数据,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两组年龄及性别分布比较(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自觉症状组间比较治疗前后p均>0.05治疗后p<0.05具有显着性差异;两组临床检查组间比较治疗前p均>0.05治疗后p<0.05具有显着性差异;两组日常生活组间比较治疗前p均>0.05治疗后p<0.05具有显着性差异;两组改善率治疗前p>0.05治疗后p<0.05有显着性差异结论治疗组与对照组方法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上,都有确切的临床疗效,但治疗组治疗方法可以显着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痊愈率。治疗组方法在减轻患者的自觉疼痛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方法在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主观症状、临床体征和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具有优势。本研究表明,腕踝针配合常规针刺应用在对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效果有临床价值。
吴心怡[10](2008)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坐骨神经痛通常是指由于某种原因的刺激和压迫导致沿坐骨神经走行及分布区的放射痛。主要表现为阵发性或持续性窜痛,夜间尤为明显,疼痛部位多自臀部向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及足背外侧放射。每遇咳嗽、打喷嚏等易使腹压升高的动作时,疼痛加剧。屈膝屈臀或向健侧侧卧休息后疼痛可减轻,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坐骨神经痛西医药治疗方面的进展较为缓慢。一般为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针对病因治疗,如腰椎间盘突出病人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常用止痛药,同时辅助应用镇静剂及维生素类药物。也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但常因副作用较大而难以坚持。坐骨神经痛,根据其临床表现,属祖国医学痹证范畴。中医认为针灸能促进经络气血的畅通,故我国以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历史悠久,针灸治疗的机理包括:改善神经的微循环、消除神经的炎症反应、影响镇痛的神经通路及递质、影响脊椎的生物力学等。近代许多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生理反应研究如:痛阈和耐受痛阈的变化。治疗前后的5-羟色胺(5-HT)、乙酰胆碱(ACH)和p-内啡肤(p-EP)的变化。电针对促进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的影响等均有报导。目的:通过针刺配合中药组与中药组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方法,实现常规方法的突破。方法:本研究根据循经和辨证的原则取穴采用针刺治疗,配以中药内服,设立治疗组(针刺配合中药组)与对照组(中药组),将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并设立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BRS-6行为评分、Fairbank JC腰痛病情评分表,分别对VAS积分、BRS-6积分、腰痛病情计分进行治疗对比。结果:①经卡方检验,两组疗效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56.67%明显优于对照组26.67%,总有效率治疗组80%明显优于对照组60%,因此,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②针灸配合中药疗法能显着降低根性坐骨神经痛患者VAS积分、BRS-6积分、腰痛病情计分,优于常规中药治疗的对照组;提示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能明显改善坐骨神经痛症患者的主观疼痛症状。③通过对病人的性别、年龄、病程,发病诱因、辨证分型、与疗效的相关性研究发现,性别、发病诱因、中医辨证分型、对疗效没有明显影响;年龄、病程则对疗效有明显影响。年龄大者、病程较长者治疗效果较差。结论:本试验研究表明,针刺配合中药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疼痛症状从而改善了其他症状并提高生活活动能力,优于中药对照组。通过对病人的性别、年龄、病程,发病诱因、辨证分型、与疗效的相关性研究发现,性别、发病诱因、中医辨证分型、对疗效没有明显影响;年龄、病程则对疗效有明显影响,年龄大者、病程较长者治疗效果较差。
二、颈椎间盘突出同时伴有颈丛臂丛神经受压征七例报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颈椎间盘突出同时伴有颈丛臂丛神经受压征七例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2)颈段脊神经的解剖及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主要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部分 颈段脊神经及后根、椎间孔的显微解剖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高颈段椎管内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
前言 |
1. 方法与资料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一部分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后 记 |
(3)后路椎板切除入路手术治疗椎管内神经鞘瘤的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椎管内神经鞘瘤的早期诊断 |
3.2 手术入路的选择 |
3.3 内固定的选择 |
3.4 载瘤神经根的处理 |
(4)推拿旋扳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传统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认识 |
2. 现代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认识 |
3、小结 |
临床观察 |
1. 临床资料 |
2. 病例分组 |
3. 治疗标准 |
4. 疗效评定标准 |
5. 不良反应记录 |
6. 统计方法及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颈椎间孔的应用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斜位X线片对颈椎间孔显示的放射解剖学研究 |
1.1 引言 |
1.2 材料与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二章 CT对颈椎间孔的显示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颈椎间孔及其内颈神经根的解剖学观察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温针灸“颈三针”配合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国内外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研究状况 |
一、祖国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认识 |
二、祖国医学对于眩晕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
第二节 国外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研究状况 |
一、西医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机制的探讨 |
二、西医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临床资料 |
一、病例来源 |
二、诊断标准 |
三、纳入标准 |
四、排除标准 |
五、脱落标准 |
第二节 临床研究和实验方法 |
一、病例来源 |
二、一般资料 |
三、实验方法 |
四、观察指标 |
五、临床疗效评定 |
六、统计学处理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一、临床疗效 |
二、ESCV总分评价 |
三、治疗前后总分评价 |
第四节 讨论 |
一、立题依据 |
二、选穴依据 |
三、温针灸的作用机理 |
四、临床研究结果与分析 |
五、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valuation Scale for CV,ESCV) |
附录2: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项目和评分标准 |
致谢 |
(7)颈椎旁后入路胶原酶微创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远期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综述 |
颈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与疼痛评估治疗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8)全麻下手法松解术配合针灸疗法治疗粘连僵硬期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文献综述 |
一、祖国医学对肩关节周围炎的认识 |
1. 病名 |
2. 病因 |
3. 经络理论与肩关节周围炎的发病关系 |
4. 症候分类 |
5. 肩关节周围炎的中医诊断标准 |
6. 祖国医学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概况 |
二、现代医学对肩关节周围炎的认识 |
1. 常见病因 |
2. 发病机理 |
3. 肩关节周围炎的发病过程 |
4. 鉴别诊断 |
5. 现代医学对肩关节周围炎的治疗 |
临床观察 |
一、研究方法 |
1. 临床资料 |
2. 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剔除标准 |
二、研究内容 |
1. 治疗组 |
2. 对照组 |
三、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 |
1. 总体疗效评价 |
2. 观察指标的选择 |
四、统计学方法 |
五、结果与分析 |
1. 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分值的比较 |
2. 两组患者治疗后肩关节活动范围比较 |
3. 总体疗效评价 |
讨论 |
1. 肩周炎的发病机制 |
2. 作用机制 |
3. 本研究的优势 |
4. 本研究的相关问题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 |
研究生简介 |
中文详细摘要 |
(9)腕踝针结合体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份 文献研究 |
1.祖国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
2.现代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
3.腕踝针疗法简介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研究目的 |
2.研究设计 |
3.病例选择 |
3.1 诊断标准 |
3.2 纳入标准 |
3.3 排除标准 |
3.4 中止试验标准 |
3.5 病例的脱落 |
3.6 剔除病例标准 |
4.治疗方案 |
4.1.治疗组 |
4.2.对照组 |
5.临床观察指标 |
5.1 疗效分级评定标准 |
5.2 观测指标 |
5.3 视觉仿真评分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
5.4 统计学方法 |
6 治疗结果 |
6.1 基本数据 |
6.2 安全性评价 |
6.3 结论 |
第三部分 讨论 |
1.腕踝针疗法的理论基础 |
2.腕踝针立论基础 |
3.腕踝针治疗前后疗效分析 |
4.机理探讨 |
5.配合治疗 |
6.腕踝针镇痛原理的初探和思考 |
7.本案立案依据 |
8.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针刺配合中药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现代医学和中医对坐骨神经痛的认识 |
一、现代医学对坐骨神经痛的认识 |
(一) 定义 |
(二) 坐骨神经痛的分类 |
(三)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四) 诊断与鉴别诊断 |
(六) 西医治疗 |
二、中医学对坐骨神经痛的认识 |
(一) 病因病机 |
(二) 辨证治疗 |
第二节 中医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研究现状 |
一、中药治疗 |
二、针灸疗法 |
(一) 针刺治疗 |
(二) 电针疗法 |
(三) 温针疗法 |
(四) 艾灸疗法 |
(五) 穴位注射 |
(六) 穴位埋线 |
(七) 针刀疗法 |
(八) 推拿疗法 |
(九) 其他疗法 |
第三节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现状 |
一、针刺疗法 |
(一) 一般针法 |
(二) 特别针法 |
(三) 针灸配合其他疗法 |
二、推拿疗法 |
(一) 拔伸类疗法 |
(二) 旋转侧扳法类手法 |
三、中药治疗 |
(一) 中药内治法 |
(二) 中药外治法 |
四、小结 |
第四节 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机理 |
第五节 研究背景 |
第六节 本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临床研究资料 |
一、病例来源 |
二、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 |
(一) 诊断标准 |
(二) 纳入标准 |
(三) 排除标准 |
(四) 中止、剔除标准 |
(五) 意外情况的处理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分组方法 |
二、治疗方法 |
三、观察周期 |
四、疗效判定 |
五、统计方法 |
第三节 结果与分析 |
一、一般资料统计分析 |
二、治疗前后两组观察指标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 |
一、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机理 |
二、平衡针治疗机理 |
三、疼痛影响分析 |
四、与疗效相关的因素分析 |
五、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医认识 |
六、神经与传统针灸经络的关系 |
七、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颈椎间盘突出同时伴有颈丛臂丛神经受压征七例报道(论文参考文献)
- [1]颈胸段半椎体畸形伴Horner综合征2例报道[J]. 李洋,朱泽章,史本龙,刘臻,孙旭,王斌,邱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9(07)
- [2]颈段脊神经的解剖及临床应用研究[D]. 江普查. 武汉大学, 2014(01)
- [3]后路椎板切除入路手术治疗椎管内神经鞘瘤的疗效[J]. 任斌,蔡林,王建平,邓洲铭,陈志龙,杨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2(08)
- [4]推拿旋扳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D]. 葛宏亮.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2(01)
- [5]颈椎间孔的应用解剖学研究[D]. 尚如国. 南方医科大学, 2012(04)
- [6]温针灸“颈三针”配合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D]. 袁菱梅.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10)
- [7]颈椎旁后入路胶原酶微创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远期疗效分析[D]. 付强. 天津医科大学, 2010(03)
- [8]全麻下手法松解术配合针灸疗法治疗粘连僵硬期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观察[D]. 王洪亮.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0(06)
- [9]腕踝针结合体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D]. 钟秉成.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0(05)
- [10]针刺配合中药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研究[D]. 吴心怡.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