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适地适树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陈玉玲[1](2020)在《人工林适地适树与生长收获效益评估研究 ——以贵州省杉木和马尾松为例》文中指出我国林业已进入提高森林资源质量、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阶段,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多种信息化技术发展,以数据为基础构建人工林经营信息化体系,使得人工林从造林到采伐的经营过程在科学的管理化体系下进行,已成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适地适树和密度控制是人工林经营过程中两个重要内容,其中适地适树量化决策研究中最大的问题是经验主观性较大,同时由于人工林培育专家受地域性限制和知识局限性,导致的培育知识的不全面、获取困难也是需解决问题。密度控制研究中许多林业工作者对其经营过程中最优化控制研究经验比较零碎,缺乏新的信息技术手段将其组装成一个有效实用的体系。因此,有必要深入人工林经营中适地适树量化决策和密度控制决策方法,以数据为基础构建人工林经营信息化体系,从而推动营造林工作更好地开展。鉴于此,本研究以南方贵州杉木和马尾松典型人工用材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森林资源小班数据、一类清查数据和解析木数据,开展人工林经营过程中适地适树量化决策、林分密度控制决策和经营效益评估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人工林经营中适地适树量化决策研究中,利用决策树CART算法从大量数据中自动提取适地适树规则,解决专家系统中宜林性立地规则知识获取和更新维护问题。实现专家系统的造林设计中适地适树规则的智能提取,为造林地规划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辅助决策支撑。(2)人工林经营中密度控制决策研究中,将传统回归与机器学习方法相结合,实现人工林经营林分密度控制决策模型库中相关模型构建,主要包括地位级指数模型、生长收获模型、直径结构动态预测模型、最优林分密度决策模型、经济效益计算模型等。结果表明利用机器学习在模拟林分生长和林分直径结构方面的预测精度优于传统方法,使用遗传算法在最优林分密度决策模型中更是提高了决策方案求解的运算速度,经济效益计算中在增加了碳汇收益后,与单一木材经济收益相比,杉木最大经济效益年均净现值增长1.36倍,林地期望值增长1.42倍;马尾松最大经济收益分别增加了1.60%(MNPV)和5.41%(LEV)。(3)结合上面的研究,实现人工林培育经营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平台研建,对前面构建模型以及算法进行实际应用。重点实现了规则提取编辑导入、林分生长收获效益评估、林分经营密度控制智能设计三个功能模块。
陈园园[2](2020)在《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教育功能评价与分析 ——以合肥市为例》文中指出城市综合性公园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综合展示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条件的重要窗口。随着我国发展的逐渐加快,我国的城市综合性公园建设也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但不少公园的建设流于形式,或过分关注于“美”的感官体验,忽视了城市综合性公园所具有的其它方面的功能,诸如景观教育功能。针对城市综合性公园所存在的这一问题,本文构建出了一套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教育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对合肥市具有代表性的三个城市综合性公园的景观教育功能进行了评价与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建议,以期为合肥及相似地区城市综合性公园的新建与改建提供参考和依据。首先,本文对国内外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评价和景观教育功能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和梳理,明确了研究目的和意义,并通过对相关理论和典型案例的研究与分析,归纳了景观教育功能的主要类型,确定了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教育功能评价的方法。接着,本文进一步将城市综合性公园的景观教育功能划分为了生态与环保教育、艺术与审美教育、道德与文化教育和自然知识教育四种主要类型,并从这四个方面对评价指标进行了初选和筛选,构建出了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教育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判断矩阵并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并对其相对重要性程度进行了分析,其中准则层各指标的权重值排序为:自然知识教育(0.3245)>生态与环保教育(0.2589)>艺术与审美教育(0.2242)>道德与文化教育(0.1923)。再然后,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对合肥市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综合性公园的景观教育功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三个公园的景观教育功能综合评价结果均处于较好水平,但得分均不高,排序依次为杏花公园(3.83)>逍遥津公园(3.80)>瑶海公园(3.64),且三个公园在四个教育方面的评价结果也均处于较好水平,另外,三个公园的29项指标层评价因子的评价结果均处于“很好”水平以下。最后,本文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各公园在景观教育功能发挥方面的优势和不足及其原因,并进一步提出了优化建议,以期为合肥及相似地区城市综合性公园的新建和改建提供参考和依据。
黄俐琳[3](2020)在《基于康养理念下的漳州郊野公园绿道康养指标分析与景观评价》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绿道建设的广泛开展,各省市绿道体系逐渐形成,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绿道进行锻炼。针对绿道的研究主要涉及绿道建设、绿道生态环境、绿道使用情况等方面,往往从植物配置、空气质量、使用状况、声景观等角度进行单项研究,针对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绿道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基于康养理念选取适地适树、植物色彩和季相丰富度、绿道可达性、服务设施、标识设施以及植物与环境协调度6个方面对漳州郊野公园进行实地考察,并对绿道使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选取绿道16个区段测定负离子浓度、绿视率、噪声、人体舒适度。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漳州市郊野公园绿道康养指标进行分析,对建设成效进行评价。研究结果如下:(1)漳州郊野公园整体使用较频繁,使用群体多为中年群体,多数选择下午16:00-18:00出游;绿道使用者更多的为芗城区的居民。绿道可达性有所欠缺,绿道可达性对绿道使用频率和使用时间具有显着影响。景观质量得分最高的区段为绿道选段6,为半开敞植物空间类型,得分最低的绿道区段是绿道选段7和樱花林,为覆盖空间和开敞空间。说明绿道使用者对植物空间有需求,对半开敞植物空间的景观营造较为满意。(2)漳州郊野公园噪声均值为54.6 d B,整体声环境质量一般,噪声来源主要为汽车、电动车引起的交通噪声。近水区段的绿道噪声污染明显低于远离水体的绿道区段。在绿道区段的景观提升上,可适当增加水体景观的设置,增加道路一侧的植物种植密度。(3)不同绿道区段的负离子年平均浓度范围为736~1031个/cm3,由高到低依次为:美丽异木棉林>办公区>荔枝林≥华棕林>桉树林≥绿道选段7>龙眼林>绿道选段8>操场区>篮球场区>混交林>绿道选段12>绿道选段9>绿道选段6>竹林>樱花林;绿道区段9在10月份平均负离子浓度最高为1559个/cm3,樱花林在5月份平均负离子浓度最低为206个/cm3;漳州郊野公园整体负离子浓度在10月最高,12月最低;负离子浓度夏季>秋季>春季>冬季。(4)不同绿道区段绿视率比较研究中得出:绿道选段12>办公区>荔枝林>龙眼林>绿道选段8>混交林>竹林>绿道选段6>绿道选段9>美丽异木棉林>操场区>篮球场区>桉树林>樱花林>绿道选段7>华棕林。绿道选段12的绿视率是华棕林的2倍;绿道区段12在7月份的绿视率水平最高为81%,而华棕林在12月、1月及2月份绿视率平均值最低,均为31%;漳州郊野公园整体绿视率均值为61%,六月份最高,二月份最低;绿视率夏季>春季>秋季>冬季。(5)不同区段绿道人体舒适度从高到低排列为:樱花林>绿道选段6>美丽异木棉林>绿道选段8>桉树林>绿道选段9>绿道选段12>混交林>华棕林>龙眼林>篮球场区>操场区>办公区>绿道选段7>荔枝林>竹林。竹林在7月份使人体处于“不舒适”感觉,绿道区段6在11月使人体处于“很舒适”状态;漳州郊野公园整体人体舒适度秋季>冬季>春季>夏季,在漳州的气候条件下,秋冬季绿道微气候环境更适合人们进行户外活动。(6)不同绿道区段景观评价结果由高到低分为五级:办公区、美丽异木棉林所在绿道区段为Ⅰ级;荔枝林、绿道选段6、9、12为Ⅱ级;绿道选段8和樱花林所在区段为Ⅲ级;操场区、篮球场区、竹林、桉树林、龙眼林、华棕林、混交林所在区段为Ⅳ;绿道选段7所在区段为Ⅴ级。在选择健身活动场所时,人们可尽量选择靠近九龙江的绿道区段6、9以及美丽异木棉林、荔枝林所在的绿道区段。(7)开敞空间的负离子浓度、绿视率水平相对半开敞、垂直、覆盖和完全封闭空间较低。在健康绿道的营造上,靠近水体的绿道区段可采取“凤凰木+白茅+鬼针草+地毯草”的植物配置模式,并适当增加色叶植物如羊蹄甲、美人蕉及金纽扣等配置,尽量营造半开敞的植物空间形式。远离水体的绿道区段可采取“美丽异木棉或荔枝+海芋或八角金盘+地毯草”的植物配置模式,更多的选用常绿灌木或乔木并采取半开敞、覆盖或完全封闭的植物空间形式,才能让康养指标达到最大效益。此外,应适当增加乔木如木棉和羊蹄甲的配置,减少开敞空间植物景观。(8)漳州郊野公园整体建设效益较高,但还存在一定问题,主要是硬件建设存在:园路养护管理、非机动车管理不到位;座椅、无障碍设施及驿站等设置、建设不够完善的问题。针对园路局部植物退化的问题应加强草缘和花缘如沿阶草的配置。增加非机动车停车场的设置。在绿道沿线适当增加无障碍服务设施及亭廊的设置,对驿站使用情况进行提升,如增加餐饮点,提高驿站的使用效率。
朱辉[4](2020)在《适地适树文献学分析与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适地适树"研究文献进行文献学分析,总结当前主要研究成果。同时,本文简要分析当前存在的如未经引种试验或驯化就跨气候带大面积引种调苗造林,造成造林后林分健康水平低下甚至造林失败;过大的造林小班起始面积和造林小班必须连片的规定使得造林小班内局地小环境不适合目的造林树种,造林后影响整体林分健康导致造林后管理成本高等与"适地适树"相悖的现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营造林中既要"适地适树",也要"因地制宜",二者不可偏颇。
魏安琪[5](2019)在《陕西吴起退耕还林植被恢复及常见造林树种适生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土高原大规模的退耕还林工程遏制了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改善了脆弱和退化的生态系统。但受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多种因子的限制,该区域植被建设还面临诸多挑战。本研究以地处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的陕西吴起约60km2的区域为研究对象,以2000年~2017年为研究时段,分析区域植被恢复状况,引入冗余分析探讨植被覆盖变化驱动力。同时结合野外实地调查数据,分析研究区区内刺槐、油松、山杏、沙棘自 2007年起的10a后分布范围的变化,并通过建立随机森林模型找出各树种的适宜立地条件,以此实现适生性研究。研究旨在为评价区域植被恢复水平和成效,制定造林规划设计和可持续经营策略提供参考。所得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区在快速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同时,也在积极退耕还林、恢复植被,且总体而言植被建设的成果保持较好。从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上看,研究区草地、耕地面积明显缩小,林地、建设用地明显扩大。土地利用的综合动态度表现为:2000年~2007年第1阶段(3.92)>2007年~2017年第2阶段(1.34)>2000年~2017年总体(0.82)。从植被覆盖变化情况上看,研究区内NDVI>0.6的高植被覆盖区域整体呈增长趋势,具体表现为2017年(50.36%)>2007年(24.98%)>2000年(16.04%)。在第1阶段里,研究区1 1.39%的区域呈显着好转趋势(NDV1极显着增加和显着增加),在第2阶段里该数值为3.71%,总体来看,研究区20.55%的区域呈显着好转趋势。(2)从植被恢复的地形分布特征上看,NDVI平均值较高,高植被覆盖及植被覆盖显着好转面积占比较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海拔1395m~1485m、坡度25°~35°范围内。方位角在0°~22.5°(北坡)和315°~360°(西北坡、北坡)的区域NDVI平均值较高。在上述范围内,随时间变化,所有高程带、坡度带内和各坡向的高植被覆盖区域面积均呈增加趋势。(3)通过冗余分析发现,对植被覆盖产生显着影响的有高程(p=0.002,F=21.51)、样点与道路的最短距离(p=0.018,F6.66)、坡度(p=0.022,F=5.848)和起伏度(p=0.048,F=4.398)。不同时期与植被变化趋势呈正相关、负相关的因子有所不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研究区的人类活动有关。(4)3种乔木(刺槐、油松、山杏)的分布区域面积均呈增长趋势,沙棘呈减少趋势。对树种分布的变化原因进行定性分析发现,不同地形因子对山杏影响的规律性较为明显,对刺槐、油松、沙棘来说,虽然规律不明显,但相同变化程度下的区域的诸多地形因子性质相似,如3种植被“显着恶化”区域的坡度均较大,沙棘、油松相同变化程度区域的坡度和起伏度相似。(5)本研究建立的4个树种的随机森林模型精度较高,经分析发现,对各树种生长产生重要影响的有坡向、高程和样点与道路的最短距离。具体而言,对刺槐影响最大的是高程,对油松影响最大的是与道路的距离,对山杏和沙棘影响最大的是坡向。总体来讲,刺槐最适宜生长在方位角318°~340°(西北偏北坡及北坡)、海拔1475m~1515m的区域内;油松最适宜生长在方位角50°~68°(东北偏东坡)、海拔小于1407m的区域内;山杏最适宜生长在方位角294°~326°(西北坡)、海拔1474m~1497m的区域内;沙棘最适宜生长在方位角353°~348°(北坡)、海拔1492m~1498m和1525m~1545m的区域内。三种乔木基本表现为在距离道路较近的区域较为适宜,尤其是油松,与道路距离越近,生长状况越好。沙棘则与乔木相反。可能是因为乔木更需要人工管护,而沙棘在研究区多为灌木,具有较强的根蘖能力,不需过多管护。除此之外,所有树种在东南坡、南坡及西南坡的生长状况均不好;适宜山杏生长的坡向范围最宽(205°),适宜油松生长的坡向范围最窄(100°)。各树种适宜生长海拔的范围从宽到窄依次是:油松(198m)、沙棘(118m)、山杏(109m)和刺槐(108m)。
刘丹[6](2018)在《基于分布适宜性和潜在生产力的定量适地适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适地适树是森林经营中树种选择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林学的经典问题。传统的适地适树研究重点关注乡土树种,依靠专家经验和定性评价,且多用于人工林。天然林的树种组成、分布和生长状况是人工造林、天然林恢复和结构调整的重要参考。然而,长期以来,天然林经营中目的树种选择和目标林相确定也多以专家经验为主,缺少定量研究。将森林类型(树种)潜在分布适宜性和潜在生产力相结合,为适地适树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以吉林省为对象,将适地适树的概念引入天然林类型选择,针对天然林类型分布和生长适宜性缺乏定量化评价的问题,利用吉林省一类清查样地数据、汪清林业局二类调查数据和环境因子数据,开展了基于森林类型(树种)潜在分布适宜性和潜在生产力的综合性定量适地适树研究,为东北林区的天然林恢复和结构调整中的目标树种或类型选择提供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天然林树种和森林类型的潜在分布适宜性模拟基于吉林省第八次一类清查样地中的天然林数据,划分出16个主要树种和11个主要森林类型,确定其现实分布点。选取与生长密切相关的19个气候因子、33个土壤因子、3个地形因子等环境变量共55个。采用最大熵(Maxent)物种分布模型,构建了16个树种和11个森林类型潜在分布适宜性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AUC)进行精度评价,16个树种的训练集和检验集的AUC值在0.7496-0.9557之间;11个森林类型的训练集和检验集的AUC值在0.6872-0.9469之间,说明模型具有很好的模拟精度和泛化能力。采用刀切法计算各个环境变量对天然林树种和森林类型潜在分布适宜性的重要程度,筛选影响树种和森林类型潜在分布适宜性的主导因子并进行阈值分析;发现了影响树种和森林类型潜在分布适宜性的各环境因子中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对照存在概率贡献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最热月的最高温度、最热季度的平均温度、海拔、年平均温度、最冷季度的平均温度,可见温度和海拔对吉林省树种或森林类型的潜在分布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模型可以用于吉林省天然林树种和森林类型的潜在分布适宜性预测。根据建立的物种分布模型预测结果,系统地给出了吉林省16个树种和11个森林类型的潜在分布适宜性等级图集。2、天然混交林立地质量评价采用基于林分潜在生产力的立地质量评价方法,从吉林省第五、六、七、八次一类森林资源清查固定样地的四期数据和补充调查数据中,筛选吉林省长白山中部立地亚区(立地分区为7B)主要天然林类型的数据建模。划分10个立地等级和6个生长型(具有相同生长过程的林分类型组合),建立林分蓄积生长模型,通过优化求解得到基准年龄时的蓄积连年生长量的最大值,形成各个生长过程组的蓄积量潜在生长力表。利用潜在生长力表,基于汪清林业局二类调查数据,研究落实到小班的潜在生产力估计方法,实现面向森林经营单位的现有林的潜在生产力评价。采用随机森林算法,研究任意林地立地质量评价的方法,开展针对森林经营单位的有林地和无林地立地潜在生产力的一体化估计。结果表明:汪清林业局现有森林类型中,现实生产力和潜在生产力存在差距,仍有较大提升空间。3、定量适地适树评价构造了基于潜在分布适宜性和潜在生产力的适地适树综合指数,实现了分布和生长相结合的定量适地适树评价。以汪清林业局为应用案例,通过提取吉林省6种天然混交林类型潜在分布适宜性值,获得汪清林业局6种天然混交林类型的潜在分布适宜性;基于随机森林算法,得到了6种天然混交林类型的潜在生产力;得到了各小班6种类型的适地适树综合指数,实现了汪清林业局定量适地适树评价。结果表明:汪清林业局,在6个天然混交林类型的适地适树等级评价中,在等级为Ⅱ、Ⅲ、Ⅳ级的面积较大,面积最大的是阔混Ⅰ(椴树及其它硬阔和软阔类),其次是阔混Ⅳ(蒙古栎阔叶混交林)、阔混Ⅲ(杨、柳、白桦)、针阔混交林、针叶混交林;其中,阔混Ⅱ(枫桦、榆树、水胡黄等)适地适树等级最低。总之,本文根据物种分布模型实现了天然林树种和森林类型的潜在分布适宜性模拟,回答了是否适宜的问题;采用立地潜在生产力评价技术实现了天然林的立地质量评价,回答生长好坏的问题;最终实现了结合潜在分布适宜性和立地潜在生产力的定量适地适树评价技术,回答既能生长又要长得好的问题。本研究为落实到地块的森林经营单位的定量适地适树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赵琳[7](2017)在《辽西北地区生态园林和树种选择的分析与研究》文中提出风景园林学是一个复杂的科学体系,它包含美学、生态学、风水学、社会学等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风景园林学已不单单是人们传统思想里单纯负责造园设计的学科,越来越多的责任需要风景园林人去肩负。近年来,由于城市建设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沙尘天气、雾霾、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日益突显,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辽西北地区作为辽宁省生态环境较为落后的地区,景观的多样性也相对欠缺。根据调查,该地区土壤问题严重,水土流失致使土壤肥力减弱,降水量较少而蒸发量较高,加之本就稀缺的水资源,使得辽西北地区多数成为了干旱半干旱地带,这样的环境难以支撑各类植物的生长生存,更无法形成良好的植物景观斑块。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手段加以改善,这样的情况只能恶性循环,社会经济也会因此受到影响,为打造生态宜居城市,本文采用灰色关联理论和层次分析法对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园林设计指标与适宜树木的选择进行分析与研究,相关研究结果如下:(1)本文选取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进行分析,通过资料收集、文献查阅和归纳总结,发现该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急需改善。由于移民毁林、政策疏漏,乱砍滥伐等一系列问题,辽西北地区已从本是水草丰茂,资源富足的风水宝地,变成了现如今资源稀缺,生态环境脆弱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极为缺乏,植物种类也较为单一,土地沙化、盐碱化日趋严重,直接或间接导致该地区经济衰退,成为辽宁省经济相对落后地区。(2)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对辽西北生态园林设计指标进行分析评价,选取四类准则层和二十类指标层进行分析,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群众意见,经过计算得出各因子权重大小并排序。在准则层因子分析中,生态功能依旧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能否发挥景观的生态效益是一个优良的景观园林的基础,在此之下辅以相应技术对人文功能、社会功能和美学功能加以保障。在对指标层因子分析中,按权重大小排序,原始环境自然保护(C11)、生物多样性(C12)占有非常高的比重,而经济维护性(C46)与植物形态(C25)则占比重最低。(3)通过对灰色关联度理论和适地适树理论的理解与综合运用,对辽西北地区的树种与地区进行匹配分析。将辽西北划分为阜新县、义县等17个地区,选取落叶松种群等8种典型树种种群进行评价。计算各个树种种群防风固沙与水土保持效果测度,选取各地区最优树种种群。经过实地考察,对所选指标进行分析,得出各地区最适合树种为:阜新县为蒙古栎;锦州市义县为杨树,锦州市太和区为油松,葫芦岛市连山区为杨树,葫芦岛市南票区为柞树,葫芦岛市龙港区为落叶松,葫芦岛市兴城市为柞树,葫芦岛市绥中县为刺槐,葫芦岛市建昌县为柞树,朝阳市喀左县为柞树,朝阳县为刺槐,朝阳市龙城区为柞树,朝阳市北票市为刺槐,朝阳市建平县为华北落叶松,朝阳市凌源市为油松,沈阳市康平县为樟子松,彰武县为油松。
赵琳,邓继峰,周永斌,代青格乐,马成忠,杨立新[8](2016)在《基于灰色理论分析辽西北半干旱地区适地适树造林决策》文中研究表明辽西北地区水资源匮乏,导致了沙尘频起、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加之历来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低,因此防风固沙与水土保持就需要格外的重视。针对辽西地区自然特点和种植模式混杂多样的现状,依据地貌加水热条件的分异规律,兼顾天然林区划,将辽西北划分为17个地区,在国家森林资源一类清查与辽宁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该地区8种典型树种组进行评价,选出了各地区防风固沙与水土保持效果好的树种组,其中阜新县、建昌县、龙城区、喀左县、兴城市和南票区最优树种组为栎林组,龙港区和建平县为落叶松组,太和区、凌源市和彰武县为油松组,北票市、绥中县和朝阳县为刺槐组,康平县为樟子松组,义县和连山区为慢生杨组。研究结果对辽西北干旱地区树种选择提供了基础,并对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魏合义[9](2016)在《基于日照需求的景观植物选择及智能决策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景观植物发挥的生态服务功能在缓解城镇化带来的一些“城市问题”时,被认为是一种绿色、安全及有效的途径。植物的成活及健康生长是其生态功能发挥的前提。我们的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日照因子在城镇中已成为限制景观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在高密度建成环境中。同一地理位置,建筑高度、建筑布局及地形的多样性导致了地面日照辐射的不均衡性。因人类感知能力的局限性,传统上由设计师经验主导的植物选择与植物群落构建方式,已很难实现植物的日照需求与环境日照供给的准确匹配,也无法保障城镇植物的可持续建植。为解决这一难题,本研究综合利用仪器测定、数字模拟、数据拟合分析、植物健康判断、园林生态学理论及植物群落进化理论等多种技术、方法与理论,以GIS和MS Excel为平台工具结合MATLAB计算机编程语言,设计了基于日照需求习性的城镇植物及其群落智能决策支持系统(UP-DSS),实现了植物选择与配置工作的数字化、系统化及智能化目标,最终解决了研究背景中所提到的难题。本课题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产生了以下主要创新成果:首先,提出了利用黑箱思维、植物健康判断与数字模拟技术的植物日照需求习性预测体系,改变了必须通过仪器测定植物光补偿点(LCP)和光饱和点(LSP)的工作方法。利用光合仪器测定植物的LCP和LSP多数在实验控制环境中进行,本研究对居住区中的植物进行测定时发现,仪器实测方法易受环境条件、仪器精度和操作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且存在测定周期长、效率低等缺点。本研究所提出的预测体系,是通过日照辐射数字模拟结合植物健康状态响应,可分析出不同景观植物对日照辐射的需求值区间及敏感程度。本研究所提出的预测体系,经测试具有周期短、成本低及效率高等诸多优点。其次,提出日照辐射限制下的植物群落构建模型,以此模型预设了100种植物群落类型,可以满足城镇区域中不同类型的绿化实践(华中地区)。根据本研究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养护条件较好的现代居住小区,日照辐射已成为限制植物种类选择与群落构建的关键因子,而且该因子无法通过人为措施得到改善。根据这种假设,本研究借鉴早生植物群落演替规律,首次提出日照辐射限制下的植物群落构建模型,用于指导城镇居住区中的植物群落设计与选择。依据此模型结合本研究的植物种类,预设了100种植物群落类型,将其存入UP-DSS的数据库,为该系统的普及推广提供数据支持。再次,利用GIS技术与MATLAB计算机编程语言,构建了基于日照需求习性的城镇植物及其群落智能决策支持系统(UP-DSS),实现了植物选择与配置工作的数字化、系统化及智能化。采用GIS技术和MS Excel工具对建筑数据、地形数据以及植物数据进行储存、分析与管理,结合日照辐射模型(Solar Radiation Model)、布尔信息检索模型(Boolean Model for IR),实现了基于日照需求习性的城镇植物及其群落智能决策。以研究区域为案例,完成了景观植物的适应性规划与布局,除了基于日照辐射需求的植物总体规划与布局外,又详细设计了滨水游憩科普区、生物多样性维护区、道路污染防护区的植物选择与群落结构类型。最后,为使该方法便于推广应用,本研究采用MATLAB计算机编程语言设计了简洁的图形用户界面(GUI),实现了单机能够独立运行的决策支持系统(UP-DSS)。为检测该系统的性能,以研究区域作为案例进行操作演示,结果发现UP-DSS系统具有良好的实际表现,能够满足景观设计师对该技术的实践需求。
胡卫峰,耿士均,蔡平[10](2015)在《城市园林植物造景中适地适树的应用与思考》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加速,越来越多的树木资源被投入到园林景观建设中。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在总结国内外城市植物造景的基础上,分析了适地适树概念和植物造景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具体的实践案例来探讨适地适树的利用,以期为合理的利用乡土树木资源提供参考。
二、适地适树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适地适树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人工林适地适树与生长收获效益评估研究 ——以贵州省杉木和马尾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2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适地适树宜林性研究进展 |
1.2.2 林分生长与收获预估模型研究进展 |
1.2.3 人工林经营密度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
1.2.4 人工林经营效益评估研究进展 |
1.2.5 人工林经营决策系统研究进展 |
1.2.6 问题与发展趋势 |
1.3 研究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地区概况 |
2.1.1 贵州省概况 |
2.1.2 锦屏县概况 |
2.2 数据收集与整理 |
2.2.1 贵州省一清数据收集整理 |
2.2.2 锦屏县小班数据收集整理 |
2.2.3 贵州省解析木数据收集整理 |
2.3 研究涉及理论方法 |
2.3.1 重要概念辨析 |
2.3.2 研究方法 |
3 人工林适地适树宜林性规则研究 |
3.1 基于林分潜在生长量的立地质量评价 |
3.1.1 研究方法 |
3.1.2 结果与分析 |
3.1.3 讨论 |
3.2 基于决策树算法的宜林性立地规则提取 |
3.2.1 研究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2.3 讨论 |
3.3 本章小结 |
4 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 |
4.1 地位级指数模型 |
4.1.1 研究方法 |
4.1.2 结果与分析 |
4.1.3 讨论 |
4.2 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 |
4.2.1 研究方法 |
4.2.2 结果与分析 |
4.2.3 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5 林分直径结构动态预测模型研究与应用 |
5.1 林分直径结构动态预测模型 |
5.1.1 研究方法 |
5.1.2 结果与分析 |
5.1.3 讨论 |
5.2 林分材种出材率的确定 |
5.2.1 树高-胸径模型 |
5.2.2 削度方程 |
5.2.3 林分材种出材率确定 |
5.3 本章小结 |
6 人工林经营密度控制研究 |
6.1 林分密度效应分析 |
6.1.1 全林分蓄积模型密度效应分析 |
6.1.2 抛物线型密度效应模型分析 |
6.2 抚育间伐技术 |
6.2.1 抚育间伐起始年龄 |
6.2.2 林分抚育间伐强度 |
6.2.3 抚育间伐间隔期 |
6.3 最优林分密度决策模型 |
6.3.1 最优林分密度决策模型建立 |
6.3.2 动态规划模型求解 |
6.3.3 人工林经营过程密度控制遗传算法决策 |
6.4 本章小结 |
7 人工林经营效益评估 |
7.1 人工林经营技术指标 |
7.2 人工林经济效益评估 |
7.3 人工林多功能效益评估 |
7.3.1 人工林多功能评价模型 |
7.3.2 人工林多功能效益评估 |
7.4 本章小结 |
8 人工林培育经营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平台研建 |
8.1 系统需求分析 |
8.2 系统设计 |
8.2.1 系统流程 |
8.2.2 功能结构 |
8.2.3 数据库设计 |
8.3 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
8.3.1 基于决策树算法的规则提取器 |
8.3.2 基于遗传算法的密度控制决策 |
8.3.3 基于间伐参数的效益评估算法 |
8.4 系统实例 |
8.4.1 规则提取编辑导入 |
8.4.2 林分生长收获效益预测 |
8.4.3 林分经营密度控制智能设计 |
8.5 本章小结 |
9 主要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创新点 |
附件A |
附件B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2)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教育功能评价与分析 ——以合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相关概念 |
1.1.1 城市公园 |
1.1.2 城市综合性公园 |
1.1.3 景观教育功能 |
1.1.4 景观评价 |
1.1.5 景观教育功能评价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评价研究进展 |
1.2.2 景观教育功能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引言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2.1 研究目的 |
2.2.2 研究意义 |
2.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3.1 研究内容 |
2.3.2 研究方法 |
2.4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教育功能评价方法的确定 |
3.1 城市综合性公园的主要功能 |
3.1.1 游憩功能 |
3.1.2 生态功能 |
3.1.3 美化功能 |
3.1.4 经济功能 |
3.1.5 教育功能 |
3.1.6 防灾避险功能 |
3.2 景观教育功能相关案例分析 |
3.2.1 荷兰泰瑟花园 |
3.2.2 台湾金门国家公园 |
3.2.3 天津桥园公园 |
3.3 景观教育功能的主要类型 |
3.3.1 生态环保教育 |
3.3.2 美学教育 |
3.3.3 思想道德教育 |
3.3.4 文化教育 |
3.3.5 自然科普教育 |
3.4 评价方法 |
3.4.1 景观评价方法 |
3.4.2 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教育功能评价方法 |
3.5 层次分析法 |
3.5.1 层次分析法简介 |
3.5.2 基本原理 |
3.5.3 基本步骤 |
3.6 模糊综合评价法 |
3.6.1 模糊综合评价法简介 |
3.6.2 基本原理 |
3.6.3 基本步骤 |
3.7 等级参数评判法 |
3.7.1 等级参数评判法原理 |
3.7.2 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教育功能评价等级参数 |
第四章 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教育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 评价指标体系概述 |
4.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 |
4.2 评价指标的初选 |
4.2.1 指标初选的方法 |
4.2.2 评价指标的初选 |
4.2.3 初选的结果 |
4.3 评价指标的筛选 |
4.3.1 筛选的方法 |
4.3.2 筛选的结果 |
4.4 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教育功能评价指标的描述及数据获取方法 |
4.4.1 生态与环保教育 |
4.4.2 艺术与审美教育 |
4.4.3 道德与文化教育 |
4.4.4 自然知识教育 |
4.5 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教育功能评价指标体系 |
第五章 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教育功能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1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5.1.1 专家意见咨询及构建判断矩阵 |
5.1.2 权重计算过程 |
5.1.3 权重计算结果 |
5.2 评价指标权重值的分析 |
5.2.1 准则层指标权重值分析 |
5.2.2 指标层指标权重值分析 |
第六章 合肥市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教育功能评价与分析 |
6.1 研究对象 |
6.1.1 研究对象选取 |
6.1.2 研究对象概括 |
6.2 数据调查的方法 |
6.3 调查问卷信度分析 |
6.4 调查数据的计算 |
6.5 景观教育功能评价结果与分析 |
6.5.1 逍遥津公园景观教育功能评价结果与分析 |
6.5.2 杏花公园景观教育功能评价结果与分析 |
6.5.3 瑶海公园景观教育功能评价结果与分析 |
6.5.4 三个公园景观教育功能评价结果综合分析 |
6.6 景观教育功能优化建议 |
6.6.1 注重公园景观环境建设的生态环保理念应用 |
6.6.2 加强公园景观的艺术美感 |
6.6.3 注重公园思想道德氛围的营造和文化内涵的表达 |
6.6.4 提高公园景观的自然资源丰富度和识别度 |
第七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教育功能评价指标筛选调查表 |
附录 B 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教育功能评价指标权重确定调查表 |
附录 C 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教育功能评价调查表 |
作者简介 |
(3)基于康养理念下的漳州郊野公园绿道康养指标分析与景观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康养理念起源及研究进展 |
2 影响康养的主要环境指标研究进展 |
2.1 空气负离子 |
2.2 绿视率 |
2.3 环境噪声 |
2.4 人体舒适度 |
3 健康绿道的起源及研究进展 |
4 景观评价理论及其研究进展 |
5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二章 漳州郊野公园现状与游客问卷调查分析 |
1 调查时间、方法与内容 |
1.1 调查时间和方法 |
1.2 调查问卷内容设计 |
2 漳州郊野公园调查与问题分析 |
2.1 漳州郊野公园硬件建设问题分析 |
2.1.1 漳州郊野公园基本概况 |
2.1.2 漳州郊野公园硬件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
2.2 漳州郊野公园游客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2.2.1 信度与效度分析 |
2.2.2 使用特征分析 |
2.2.3 绿道可达性及问卷因素方差及卡方分析 |
2.2.4 公园整体满意度分析 |
2.2.5 绿道区段景观质量满意度分析 |
3 小结 |
4 讨论 |
第三章 基于康养理念的漳州郊野公园景观评价体系构建 |
引言 |
1 基于康养理念的样点选择 |
1.1 样点地理位置和植物配置模式 |
1.2 样点空间类型 |
2 基于康养理念的景观评价指标选择 |
3 基于康养理念的景观评价体系构建 |
3.1 评价因子群构建 |
3.2 评价标准 |
3.2.1 绿视率评价标准 |
3.2.2 噪声评价标准 |
3.2.3 负离子评价标准 |
3.2.4 人体舒适度评价标准 |
3.2.5 定性指标处理 |
4 小结 |
第四章 漳州郊野公园16个样地若干康养指标的比较分析 |
引言 |
1 材料 |
2 方法 |
2.1 绿视率测量方法及仪器 |
2.2 噪声测量方法及仪器 |
2.3 负离子测量方法及仪器 |
2.4 人体舒适度测量方法及仪器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噪声变化分析 |
3.1.1 不同区域噪声变化情况及分析 |
3.1.2 漳州郊野公园整体噪声情况分析 |
3.2 负离子浓度变化分析 |
3.2.1 不同区域负离子浓度变化情况及分析 |
(1)不同绿道区段类型负离子时空动态变化特征 |
(2)不同绿道区段类型负离子不同季节平均总浓度比较 |
(3)不同绿道区段类型负离子年平均总浓度比较研究 |
(4)不同月份不同绿道区段空气负离子浓度变化比较研究 |
3.2.2 漳州郊野公园整体空气负离子情况分析 |
3.3 绿视率变化分析 |
3.3.1 不同区域绿视率变化情况及分析 |
(1)不同绿道区段类型绿视率变化特征 |
(2)不同绿道区段类型绿视率不同季节平均值比较 |
(3)不同绿道区段类型绿视率年平均值比较研究 |
(4)不同月份不同绿道区段绿视率变化比较研究 |
3.3.2 漳州郊野公园整体绿视率情况分析 |
3.4 人体舒适度变化分析 |
3.4.1 不同区域人体舒适度变化情况及分析 |
(1)不同绿道区段人体舒适度变化特征 |
(2)不同绿道区段人体舒适度不同季节比较 |
(3)不同绿道区段人体舒适度年平均值比较研究 |
(4)不同月份不同绿道区段人体舒适度变化比较研究 |
3.4.2 漳州郊野公园整体人体舒适度情况分析 |
3.5 水体空间对绿道测点的影响分析 |
3.5.1 水体空间方位对噪声的影响分析 |
3.5.2 水体空间方位对负离子浓度的影响分析 |
3.5.3 水体的空间方位对绿道测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分析 |
3.6 植物空间对测点的影响分析 |
3.6.1 植物空间对测点噪声影响 |
3.6.2 植物空间对测点绿视率影响 |
3.6.3 植物空间对测点负离子浓度影响 |
3.6.4 植物空间对测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 |
3.7 各绿道区段微气候人体舒适度与负离子浓度相关性研究 |
3.8 16个区段定性因子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第五章 漳州郊野公园的景观评价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16个绿道区段综合评价指数 |
2.2 漳州郊野公园绿道景观评价结果 |
3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图A1 绿道选段现状图 |
附图A2 绿道选段航拍图 |
附表A1 漳州市郊野公园问卷调查 |
致谢 |
(4)适地适树文献学分析与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文献检索 |
2 文献学分析 |
2.1 文献资源类型分析 |
2.2 时间分布分析 |
2.3 学科分布分析 |
3“适地适树”研究综述 |
4“适地适树”对策 |
(5)陕西吴起退耕还林植被恢复及常见造林树种适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现状 |
1.2.2 植被恢复影响因素研究 |
1.2.3 适地适树研究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的 |
2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内容 |
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3.1 资料收集与整理 |
2.3.2 遥感数据预处理与立地信息提取 |
2.3.3 植被分布现状数据获取 |
2.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4.1 研究方法 |
2.4.2 技术路线 |
3 植被恢复状况研究 |
3.1 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
3.2 植被覆盖变化情况 |
3.3 植被恢复的地形分布特征 |
3.3.1 不同海拔下NDVI变化的差异 |
3.3.2 不同坡度下NDVI变化的差异 |
3.3.3 不同坡向下NDVI变化的差异 |
3.4 植被覆盖变化驱动力冗余分析 |
3.5 小结与讨论 |
4 典型树种适生性研究 |
4.1 各树种分布变化及原因初探 |
4.1.1 各树种分布变化 |
4.1.2 变化原因定性分析 |
4.2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树种适生性研究 |
4.2.1 刺槐的适生性研究 |
4.2.2 油松的适生性研究 |
4.2.3 山杏的适生性研究 |
4.2.4 沙棘的适生性研究 |
4.3 小结与讨论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特色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6)基于分布适宜性和潜在生产力的定量适地适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适地适树评价研究 |
1.2.2 物种分布模型研究 |
1.2.3 立地质量评价研究 |
1.2.4 问题与趋势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5 研究内容与总体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总体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及数据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林分调查数据 |
2.2.1 一类清查固定样地数据 |
2.2.2 二类调查小班数据 |
2.3 环境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2.3.1 气候数据 |
2.3.2 土壤数据 |
2.3.3 基础地理数据 |
2.3.4 地形数据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物种分布模型与评价方法 |
3.1.1 Maxent算法原理 |
3.1.2 评价指标 |
3.1.3 主导环境因子筛选与阈值确定 |
3.2 基于潜在生产力的立地质量评价方法 |
3.2.1 天然林有林地立地质量评价方法 |
3.2.2 基于机器学习的任意林地立地质量评价方法 |
3.2.3 立地质量评价制图 |
3.3 基于分布适宜性和潜在生产力的定量适地适树评价方法 |
第四章 基于最大熵模型的天然林潜在分布适宜性研究 |
4.1 最大熵模型模拟与分析技术流程 |
4.2 树种潜在分布适宜性 |
4.2.1 物种分布模型的筛选 |
4.2.2 模型适用性分析 |
4.2.3 影响树种潜在分布适宜性的主导因子筛选 |
4.2.4 影响树种潜在分布适宜性的主导因子阈值分析 |
4.2.5 树种潜在分布适宜性制图 |
4.3 主要森林类型潜在分布适宜性研究 |
4.3.1 模型估测结果比较 |
4.3.2 不同样本量对模型预测的影响 |
4.3.3 模型适用性分析 |
4.3.4 影响主要森林类型分布的主导因子筛选 |
4.3.5 影响森林类型潜在分布适宜性的主导因子阈值分析 |
4.3.6 森林类型潜在分布适宜性制图 |
4.4 潜在分布适宜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潜在生产力的小班水平立地质量研究 |
5.1 天然林立地质量评价技术流程 |
5.2 现有林立地质量评价 |
5.2.1 生长过程组划分 |
5.2.2 主要立地因子筛选及立地等级划分 |
5.2.3 生长模型建立 |
5.2.4 蓄积潜在生产力计算 |
5.2.5 潜在生产力数表建立 |
5.3 汪清林业局现有天然林立地潜在生产力评价 |
5.4 基于随机森林的区域范围任意小班立地质量评价 |
5.4.1 区域范围任意小班立地质量随机森林评价流程 |
5.4.2 模型估测精度比较 |
5.4.3 影响任意林地潜在生产力估计的主要环境因子分析 |
5.4.4 随机森林精度评价 |
5.4.5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六个混交森林类型的潜在生产力估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潜在分布适宜性和潜在生产力的适地适树研究 |
6.1 基于潜在分布适宜性和潜在生产力的适地适树研究技术流程 |
6.2 定量适地适树综合指数构建 |
6.3 潜在分布适宜性 |
6.3.1 树种分布适宜性等级 |
6.3.2 森林类型分布适宜性等级 |
6.4 森林类型潜在生产力等级 |
6.5 定量适地适树等级制图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讨论 |
7.2 结论 |
7.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7)辽西北地区生态园林和树种选择的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水资源匮乏,缺乏科学管理 |
1.1.2 对于耐旱植物的研究与应用不足 |
1.1.3 生态脆弱,环境急需恢复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域概况及理论概述 |
2.1 辽西北研究区域概况 |
2.1.1 研究区概要简介 |
2.1.2 研究区自然概况 |
2.1.3 研究区经济概况 |
2.1.4 研究区生态环境现状和问题 |
2.1.5 研究区生态环境恶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2.2 相关理论概述 |
2.2.1 灰色关联度理论 |
2.2.2 适地适树理论 |
第三章 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园林设计指标分析 |
3.1 生态园林 |
3.1.1 生态园林的概念和功能 |
3.1.2 生态园林的植物规划原则 |
3.2 层次分析法介绍 |
3.3 指标因素选取 |
3.4 使用层次分析法对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园林设计指标的分析评价 |
3.4.1 构造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
3.4.2 建立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
3.4.3 权重确定及分析 |
第四章 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适宜树种选择 |
4.1 研究方法 |
4.2 具体步骤 |
4.2.1 指标筛选 |
4.2.2 确定事件集 |
4.2.3 确定对策集 |
4.2.4 无量纲化处理方法 |
4.2.5 权重赋值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2005年各地区不同树种防风固沙与水土保持指标效果测度 |
4.3.2 2015年各地区不同树种种群效果测度 |
4.3.3 各地区最优决策 |
4.3.4 适宜树种选择 |
4.4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5.3 存在的问题 |
5.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8)基于灰色理论分析辽西北半干旱地区适地适树造林决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
1.1 研究地概况 |
1.2 数据来源 |
1.3 研究方法 |
1.3.1 指标筛选 |
1.3.2 灰色关联度的研究方法 |
1.3.2. 1 确定事件集 |
1.3.2. 2 确定对策集 |
1.3.2. 3 无量纲化处理方法 |
1.3.2. 4 权重赋值 |
2 结果与分析 |
2.3 各地区最优决策 |
2.4 最优树种选择 |
3 讨论 |
4 结语 |
(9)基于日照需求的景观植物选择及智能决策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概述 |
1.1 背景 |
1.1.1 城镇发展趋势 |
1.1.2 人居环境问题 |
1.1.3 植物生态价值 |
1.1.4 植物可持续性 |
1.2 选题依据 |
1.2.1 理论依据 |
1.2.2 逻辑联系 |
1.2.3 研究价值 |
1.3 研究框架 |
1.4 研究内容 |
1.5 章节安排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北美地区LA研究特征和趋势 |
2.1.1 议题及变化分析 |
2.1.2 议题内容分析 |
2.1.3 研究趋势分析 |
2.2 数字技术在LA研究中的主要应用 |
2.2.1 数据获取 |
2.2.2 地理分析 |
2.2.3 公众参与 |
2.2.4 决策支持 |
2.3 GEODESIGN理念: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框架、技术需求及数字实现 |
2.3.1 概况 |
2.3.2 Geodesign的思想内涵 |
2.3.3 景观规划设计中的理论框架 |
2.3.4 景观规划设计中的技术需求 |
2.3.5 景观规划设计中的数字实现 |
2.4 景观植物选择与配置方法 |
2.4.1 遵循原则 |
2.4.2 定性方法 |
2.4.3 定量方法 |
2.4.4 综合评估 |
2.4.5 技术手段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日照(太阳)辐射、数字模拟与景观植物的关系 |
3.1 相关概念 |
3.1.1 日照辐射 |
3.1.2 光合有效辐射(PAR) |
3.1.3 太阳高度角 |
3.1.4 太阳高度角和日照 |
3.2 太阳辐射测定 |
3.3 太阳辐射模拟 |
3.3.1 模拟技术 |
3.3.2 模拟原理 |
3.3.2.1 太阳总辐射 |
3.3.2.2 直接辐射 |
3.3.2.3 散射辐射 |
3.4 太阳辐射和景观植物的关系 |
3.4.1 光照强度与景观植物 |
3.4.2 光照时间与景观植物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景观植物调查:健康状况、日照需求及日照敏感性 |
4.1 研究区域 |
4.2 研究方法 |
4.2.1 技术路线 |
4.2.2 植物样本的分布和数据输入 |
4.2.3 研究所使用的仪器和技术 |
4.2.4 植物日照不适应的健康判断标准 |
4.3 结果分析 |
4.3.1 不同植物群落结构的数量与特征 |
4.3.2 日照不适应植物样本数量与特征 |
4.3.3 不同PPF环境与植物健康的关系 |
4.3.4 植物的健康等级与PPF的相关性 |
4.3.5 不同植物对PPF变化的敏感程度 |
4.3.6 不同植物的耐阴性差异和排序 |
4.4 结论和讨论 |
4.4.1 植物群落结构和健康状况 |
4.4.2 植物生态习性和“适地适树” |
4.4.3 研究技术限制和不确定性分析 |
4.4.4 PPF测定和植物健康状况判断 |
4.4.5 日照辐射分析与植物选择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日照模拟的景观植物自动选择与配置 |
5.1 前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参数设置与校正 |
5.2.1.1 建筑阴影实测 |
5.2.1.2 建筑阴影模拟 |
5.2.1.3 日照辐射实测 |
5.2.1.4 日照辐射模拟 |
5.2.1.5 模拟与实测的对比分析 |
5.2.1.6 模拟参数的确定 |
5.2.2 日照评价模型设置 |
5.2.2.1 模型表达 |
5.2.2.2 等级划分 |
5.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4 植物检索与匹配 |
5.2.5 景观植物数据库(LPD)构建 |
5.2.5.1 数据库概念 |
5.2.5.2 LPD构建的意义 |
5.2.5.3 LPD构建的平台 |
5.2.5.4 植物类型及归属 |
5.2.5.5 LPD的属性设计 |
5.2.6 植物自动检索与智能匹配设计:基于Model Builder工具 |
5.2.6.1 Model Builder简介 |
5.2.6.2 植物自动检索和匹配 |
5.3 日照分析 |
5.3.1 日照强度分析 |
5.3.2 日照时数分析 |
5.3.3 综合日照条件分析 |
5.3.4 不同高度日照辐射的差异 |
5.4 现状评价 |
5.4.1 植物样本与日照辐射评价 |
5.4.1.1 植物样本分布与植物群落组成 |
5.4.1.2 环境日照辐射与植物生长状态 |
5.4.1.3 环境日照辐射与植物日照需求 |
5.4.2 植物选择与配置整体评价 |
5.4.3 讨论 |
5.5 日照与植物选择示范 |
5.5.1 示范意义 |
5.5.2 示范方法 |
5.5.3 日照特征与植物类型选择 |
5.7 结论与讨论 |
5.7.1 日照因子分析与植物选择 |
5.7.2 日照条件评价模型在植物配置中的应用 |
5.7.3 日照辐射与植物配置的关系 |
5.7.4 日照辐射与植物群落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GIS与MATLAB的决策支持系统(UP-DSS)设计及其应用 |
6.1 前言 |
6.2 DSS的相关研究及应用 |
6.2.1 农林领域 |
6.2.2 城镇领域 |
6.2.3 景观领域 |
6.3 系统需求分析 |
6.4 UP-DSS总体结构设计 |
6.4.1 模型库管理系统 |
6.4.1.1 树冠参数模型 |
6.4.1.2 日照辐射模型 |
6.4.1.3 植物群落模型 |
6.4.1.4 植物选择模型 |
6.4.2 数据库管理系统 |
6.4.3 知识库管理系统 |
6.4.4 结果与输出管理 |
6.4.5 系统维护与更新 |
6.5 UP-DSS的GUI设计 |
6.5.1 基于MATLAB的GUI设计方法 |
6.5.2 基于MATLAB的GUI设计过程 |
6.6 景观植物适应性规划与布局 |
6.6.1 原则 |
6.6.2 目标 |
6.6.3 总体规划与布局 |
6.6.4 景观植物种类选择 |
6.6.4.1 滨水游憩科普区 |
6.6.4.2 生物多样性维护 |
6.6.4.3 道路污染防护区 |
6.6.4.4 其他要点 |
6.6.5 景观植物群落构建 |
6.6.5.1 植物群落 |
6.6.5.2 旱生植物群落演替规律 |
6.6.5.3 人工环境下的植物群落 |
6.6.5.4 日照因子限制下的植物群落模型 |
6.6.5.5 植物群落结构设计 |
6.7 讨论 |
6.8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主要结论和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1.1 提出了景观植物的日照需求及敏感性预测体系 |
7.1.2 构建了日照因子限制下的植物群落模型 |
7.1.3 设计了基于GIS技术和MATLAB语言的智能决策平台(UP-DSS)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部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10)城市园林植物造景中适地适树的应用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植物造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1城市植物造景的进展 |
1.2植物造景存在的问题 |
2适地适树的分析与应用 |
2.1适地适树的内涵分析 |
2.2适地适树的地域性分析 |
2.2.1植物的选择 |
2.2.2植物比例的选择 |
2.2.3植物景观布局 |
3小结 |
四、适地适树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人工林适地适树与生长收获效益评估研究 ——以贵州省杉木和马尾松为例[D]. 陈玉玲.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2]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教育功能评价与分析 ——以合肥市为例[D]. 陈园园.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3)
- [3]基于康养理念下的漳州郊野公园绿道康养指标分析与景观评价[D]. 黄俐琳.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 [4]适地适树文献学分析与研究综述[J]. 朱辉. 乡村科技, 2020(05)
- [5]陕西吴起退耕还林植被恢复及常见造林树种适生性研究[D]. 魏安琪.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6]基于分布适宜性和潜在生产力的定量适地适树研究[D]. 刘丹.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8(12)
- [7]辽西北地区生态园林和树种选择的分析与研究[D]. 赵琳. 沈阳农业大学, 2017(01)
- [8]基于灰色理论分析辽西北半干旱地区适地适树造林决策[J]. 赵琳,邓继峰,周永斌,代青格乐,马成忠,杨立新. 林业资源管理, 2016(05)
- [9]基于日照需求的景观植物选择及智能决策方法[D]. 魏合义. 武汉大学, 2016(08)
- [10]城市园林植物造景中适地适树的应用与思考[J]. 胡卫峰,耿士均,蔡平. 浙江农业科学, 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