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类疱疹病毒7型体外生长特点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贾珊珊[1](2021)在《基于整合大数据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上市后评价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及目的热毒宁注射液是由青蒿、金银花、栀子三味中药提取精制的中药注射剂,具有疏风、清热、解毒之功,临床主要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目前关于热毒宁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较多,但存在样本量小,结局指标不统一等问题。热毒宁注射液临床还被用来治疗流感、手足口病,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热毒宁注射液也具有一定疗效。然而由于其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它的作用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故本研究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热毒宁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进行了评价,以为临床应用提供更为稳定的循证医学证据;应用芯片分析方法对甲型H3N2流感有症状感染患者对比健康状态的差异基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对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流感及其甲型H3N2分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手足口病的分子机制进行预测,利用分子对接对结果进行初步检验,以期为之后的机制研究试验提供方向。研究方法1.Meta分析全面、系统的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SinoMed、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热毒宁注射液对比利巴韦林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纳入排除标准严格筛选文献并提取纳入文献信息,结局指标包括临床疗效、平均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鼻塞流涕消失时间、咽部充血消失时间、咳嗽停止时间。应用Cochrane Handbook5.1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估,运用RevMan 5.3和Stata 13.0对纳入数据进行分析,绘制森林图并进行敏感性与漏斗图及发表偏倚分析,对不良反应信息进行记录总结。2.芯片分析方法从GEO数据库中检索并下载甲型H3N2流感感染患者基因表达谱芯片数据集。对基因进行感染前后有无症状分组,使用R软件的limma包分析各组差异基因,绘制韦恩图以观察各组间关系。对有症状感染患者与健康人的差异基因进行相关性分析,将差异基因导入STRING网站或HINT网站进行蛋白互作分析,将结果导入Cytoscape软件作图,通过MCODE与cytoHubba插件对蛋白互相网络图进行模块分析与核心基因分析,并采用R软件的clusterProfiler包对蛋白互作网络中差异基因进行GO与KEGG分析。之后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热毒宁注射液对差异基因以及甲型H3N2流感相关其他基因的作用进行进一步预测。3.网络药理学方法系统、全面检索关于热毒宁注射液的化学成分的中英文文献,获取热毒宁注射液化学成分。通过检索文献、SwissTargetPrediction、STITCH与SuperPred以获得化合物靶点,检索DisGeNET、GeneCards、DiGSeE以获得与疾病相关的基因。运用Cytoscape进行“化合物-靶点”网络图、“疾病-靶点”网络图的绘制。利用Merge插件对化合物以及疾病的靶点进行取交集以获得潜在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获取蛋白之间相互作用关系。通过Cytoscape的MCODE以及cytoHubba插件对蛋白互作网络进行模块分析以及核心基因分析,得到热毒宁注射液可能作用于疾病的核心基因。采用DAVID及R软件的clusterProfiler对蛋白互作网络与潜在靶点进行GO与KEGG富集分析以及疾病聚类分析以获取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疾病的潜在途径。应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关键化合物以及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分析,对化合物以及靶点的结合能力进行评估与验证,通过PyMOL软件进行可视化。研究结果1.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Meta分析共纳入118篇研究,包括15461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热毒宁注射液在临床疗效、平均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鼻塞流涕消失时间、咽部充血消失时间、咳嗽停止时间六个结局指标的疗效均优于使用利巴韦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安全性分析结果显示热毒宁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0001),且症状较轻。2.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流感机制研究对“化合物-靶点”网络图与“疾病-靶点”网络图进行合并取交集共得到8个热毒宁可能作用于流感的潜在靶点,CXCL10、CCL2、IL6、STAT1、PTPN11、TNF、BRAF和MMP9。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潜在靶点主要富集于生物过程“ERK1和ERK2级联正调控”和“细胞对脂多糖的反应”。KEGG结果表明潜在靶点主要通过“TNF信号通路”、“甲型流感”和“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三条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所有化合物与靶点均有良好的对接能力。3.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甲型H3N2流感机制研究对GSE30550芯片进行分析,有症状感染组对比健康组差异存在48个上调基因,其中,XAF1、IFI44L、RSAD2、OAS1、MX1、IFIT2、OAS2、IFIT3、IFIT1 和 IFI44 为差异基因PPI网络中的核心基因,明显富集于甲型流感通路。共得到热毒宁注射液可能作用于甲型H3N2流感的潜在靶点8个,分别为LPO、IL1B、EGFR、CCL2、CXCL10、LAP3、PTPN11与CSF2。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热毒宁注射液相应化合物与靶点结合能力均较好,其中,EGFR与芦丁的结合能力最佳。4.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用机制研究热毒宁注射液的化合物靶点中,26个与细胞因子风暴相关,5个与发热相关,251个靶点与ACE2共表达。度值最高的三个靶点分别是CA2、CA12和CA1。在化合物靶点PPI网络中HSP90AB1有着最高的度值。GO富集共得到FDR<1×10-6的条目1491项,KEGG富集分析得到FDR<1×10-6的通路113条,包括18条信号转导通路、12条免疫系统通路、6条细胞生长与死亡相关通路和10条病毒感染性疾病通路。疾病聚类分析的结果中,富集水平最高的聚类7个项目中,3个与肺部疾病相关。富集分析得到3542条GO功能条目和147条KEGG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热毒宁注射液化合物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靶点PLP、ACE2、Mpro有着较好的结合能力。5.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作用机制研究共得到130个热毒宁可能作用于手足口病的潜在靶点,热毒宁注射液的化合物作用于 MMP2、CA6、MMP13、ELANE、MMP1、MMP9、EGFR、TYR、ABCB1 和 APP 这十个靶点的化合物较多。但 AKT1、MAPK1、VEGFA、IL6、STAT3、TP53、IGF1、EGFR、HRAS和TNF这十个靶点在靶点的蛋白互作网络中有着核心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热毒宁注射液与对应的靶点都具有良好的结合能力。研究结论Meta分析结果表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热毒宁注射液对于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较利巴韦林更好,安全性更高。基于芯片分析以及网络药理学的热毒宁注射液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热毒宁注射液能够通过多个活性成分协同调控多种靶点,对于感染类疾病能调节细胞因子风暴,并通过对于发热相关细胞因子调控达到解热的目的,调节多个靶点与通路共同达到治疗流感、手足口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目的。本研究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提供了大样本的循证医学证据,以供临床借鉴,并为进一步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流感、手足口病以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机制研究提供思路与参考。
刘洁[2](2020)在《MiR-B10-3p在牛疱疹病毒5型体外潜伏感染再激活中的作用研究》文中提出牛疱疹病毒5型(Bovine herpesvirus 5,Bo HV-5)是疱疹病毒科α疱疹病毒亚科水痘病毒属的一员,感染犊牛后引起严重神经系统疾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Bo HV-5感染首先在口腔或生殖器粘膜产生裂解感染以进行病毒复制;随后沿嗅觉和三叉神经途径逆行到感觉神经元,在此建立以潜伏期相关转录为特征的潜伏期;受到应激刺激后再激活,产生感染性病毒粒子。α疱疹病毒有两个典型特征:在神经细胞中建立潜伏感染和编码mi RNAs。Mi RNA体积小,功能灵活且不易产生免疫原性,作为新兴的调控因子,对调节病毒或宿主基因表达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本实验室前期通过高通量测序和Northern Blot技术验证了Bo HV-5感染牛肾细胞(Madin-Darby bovine kidney,MDBK)后,其基因组编码至少11个mi RNAs基因,Bo HV-5-mi R-B1至Bo HV-5-mi R-B11,这些基因的前体mi RNA(pre-mi RNA)被加工成16种成熟的mi RNAs。然而,在裂解性感染过程中表达的Bo HV-5 mi RNAs对病毒潜伏期的建立和再激活的作用尚待阐明。由于动物模型成本较高且耗时长,目前缺乏能够研究与Bo HV-5再激活相关的关键分子的稳健实验模型,病毒mi RNAs在潜伏期的表达检测受到阻碍,对病毒在裂解感染和潜伏感染之间转换的潜在分子机制了解甚少。为了研究牛疱疹病毒miRNA在不同感染转换之间发挥的作用,我们进行以下的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建立BoHV-5体外潜伏感染再激活模型首先在体外分离培养了昆明鼠颈上神经节(superior cervical ganglion,SCG)细胞,验证SCG支持Bo HV-5有效感染。在100μm ACV和125 IU/m L IFN-α存在下Bo HV-5感染SCG后表现出潜伏期的关键标志,包括潜伏相关基因(Latency-related,LR)积累、可检测的裂解基因表达的缺失和潜伏期病毒基因组的存在,以及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去除后感染性病毒粒子的产生。2 BoHV-5体外感染中mi RNA的表达在构建的Bo HV-5体外潜伏感染再激活模型基础上,通过茎环引物反转录PCR(stem-loop RT-PCR)检测裂解感染、潜伏感染和再激活三种情况下Bo HV-5编码的16种mi RNAs的表达时序,并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鉴定了mi R-10-3p和mi R-10-5p的存在。我们的结果表明Bo HV-5在裂解感染和潜伏状态micro RNAs的差异表达。3 miRNA-B10-3p在Bo HV-5体外感染中的作用研究最终将在裂解感染时读数最高并在潜伏期可检测到的miR-10-3p作为后续研究病毒mi RNA在Bo HV-5生命周期中作用的代表角色。我们使用细菌人工染色体(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BAC)重组方案将miRNA-B10-3p的靶位点UL39的3’UTR产生7个碱基突变。结合实验室前期构建的miRNA-B10-3p致弱毒株,与野生型相比,突变株失去对靶基因调控表现为裂解感染期高拷贝DNA的复制,导致需要提高抗病毒药物使用量才能在体外建立潜伏期,潜伏期基因组表现出比野生型更强的活跃度和高效率的再激活。总之,我们的试验结果表明,BoHV-5潜伏期的研究将从体外神经元培养模型中获益,并证明BoHV-5体外潜伏感染再激活模型有助于研究不同感染时期中miRNAs的表达。MiRNA-B10-3p对BoHV-5潜伏和再激活的影响揭示了独立于宿主对病毒基因组的沉默之外,病毒自身miRNA可以作为病毒在不同感染状态之间转换的开关之一。
朱冰[3](2020)在《猪伪狂犬病抗体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virus,PRV)引起的一种以侵害中枢神经系统为主要特征的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猪是其唯一的天然宿主。20世纪80年代我国从匈牙利引进了伪狂犬Bartha-K61减毒活疫苗,有效地控制了PRV在我国的流行;然而从2011年开始,暴发了PRV变异毒株并持续扩散,PRV再一次成为引起我国养猪业重大损失的主要病原之一。针对当前PRV的流行现状,建立更为高效、准确的检测方法对疫情的防控乃至该病的最终根除均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利用2013年采集于黑龙江省某猪场经鉴定为PRV阳性的组织样品进行病毒分离,经细胞病变观察、PCR检测、间接免疫荧光以及电镜检测证实成功分离出一株RPV,并命名为PRV HLJ-2013。随后,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该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了测定,并在基因组、编码蛋白基因以及氨基酸序列等水平上对病毒的进化特征做了分析。结果显示,PRV HLJ-2013的基因组全长为142.56 kbp;该毒株与国内参考毒株同属于基因II型,但在进化树上介于国内分离株和国外分离株之间的一个独立的分支上;该毒株各编码蛋白基因与其他参考毒株相应的编码蛋白基因表现出不同的进化关系,其中UL10(gM)、UL44(gC)、UL36(VP1/2)与国外毒株亲缘关系较近,而US6(gD)、UL19(VP5)与国内早期毒株(如SC、Fa和Ea毒株)处于同一进化分支。以上结果表明PRV HLJ-2013毒株可能为一株出现较早,且持续存在的毒株。PRV HLJ-2013及国内PRV经典株SC和变异株HeN1的细胞接种实验及小鼠致病性实验结果表明,PRV HLJ-2103在PK15细胞上的生长特性与SC及HeN1没有显着差异;HLJ-2013感染小鼠可引起明显的脑及肺组织的损伤,且致病力强于SC毒株,但弱于HeN1毒株。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分离并鉴定了一株在遗传及部分生物学特性上与当前其他PRV毒株存在一定差异的新毒株,并且该毒株是我国早起流行毒株的分支。为制备PR化学发光抗体检测方法包被抗原,对PRV HLJ-2013进行了扩大培养,获得浓度为5.2 mg/mL的纯化病毒抗原,满足方法建立需求。利用磁微粒将浓缩PRV抗原包被至其表面,同时将碱性磷酸酶与兔抗猪IgG抗体进行偶联获取酶标二抗,并对封闭剂浓度、洗涤液浓度、酶促发光反应检测时间以及两步免疫反应时间等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实验最终确定磁珠最适抗原包被浓度为400μg/mL、酶标二抗的最佳稀释度为1:10000、封闭剂BSA的最佳浓度为2%、PBST洗涤液的最适浓度为0.2%、两步免疫反应的最佳时间是10 min+10 min、酶促发光反应后最佳检测时间为5 min。对猪伪狂犬病抗体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方法在灵敏度、重复性、特异性和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诊断方法相对于PRV gB抗体ELISA试剂盒,其灵敏度更高;批内及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方法的重复性较好;与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非洲猪瘟等十种不同病原抗体阳性血清不存在交叉反应;检测方法的各试剂组分稳定性良好。使用本研究建立的方法与商品化ELISA试剂盒共同检测临床猪血清样品,两种检测方法的总体符合率为96.83%;并且两种方法在免疫猪血清检测实验中获得了一致的检测结果。本研究成功分离并鉴定了一株在遗传及部分生物学特性上与国内毒株存在一定差异的PRV HLJ-2013毒株,并以纯化浓缩的全病毒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基于全病毒的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方法。该方法灵敏度高、检测时间短、重复性和特异性良好,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可以为免疫猪的PRV抗体监测提供另一种快速的新型检测手段。
程继帅[4](2020)在《HVEM在单纯疱疹病毒1型感染中的作用研究》文中认为HSV-1病毒感染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其可以引起机体多种疱疹性疾病。目前,仅能通过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等部分控制病毒感染症状,但这类药物不能预防疱疹病毒的原发感染,也不能控制病毒的潜伏感染和复发性感染,并且易产生耐药性。鉴于目前尚不清楚HSV-1复杂的感染机制和致病机制以及HSV-1感染后机体的免疫机制,因此HSV-1疫苗的研发以及治疗药物的开发面临巨大的挑战。已有研究表明,HSV-1感染宿主细胞后,其糖蛋白和DNA可被宿主受体识别,进而启动机体的固有免疫应答,随后激活机体的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HVEM作为HSV-1病毒进入细胞的糖蛋白gD受体,在多种免疫细胞,尤其是在对免疫反应具有重要调控作用的树突状细胞表面均有分布,因此,HVEM在HSV-1病毒感染过程中是否参与了机体抗疱疹病毒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应答尚不清楚,其在固有免疫、特异性抗体和细胞免疫应答中的作用亦有待研究。本研究第一部分利用HVEM基因敲除C57BL/6小鼠(HVEM-/-小鼠)及其野生型小鼠(C57BL/6,HVEM+/+),比较两种小鼠经不同方式感染HSV-1病毒株McKrae后在临床表现、病理变化以及病毒载量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经肌肉注射方式感染后HVEM-/-、鼠和C57BL/6小鼠在临床表现、病理变化以及病毒载量方面无明显的差异,而经皮内注射方式感染后HVEM-/-小鼠和C57BL/6小鼠在临床表现、病理变化以及病毒载量方面均有明显的差异。HSV-1病毒感染宿主的受体需求可能取决于其感染途径。鉴于这一明显的差异,我们对感染后小鼠的树突状细胞进行转录组学测序分析。结果显示,HSV-1感染后,HVEM-/-小鼠和C57BL/6小鼠树突状细胞中基因表达差异明显,特别是感染7天后。HSV-1 McKrae株感染后,HVEM-/-、鼠树突状细胞表现出明显的细胞自噬、NF-κB信号通路和IFN-I分泌的抑制以及T细胞增殖和活化的增强。在转录组学测序结果的基础上,我们利用实验室前期构建的u17、u141和LAT基因部分敲除的HSV-1病毒突变株M3免疫小鼠后再经皮肤感染HSV-1野生型毒株McKrae,比较感染后小鼠的临床表现、病理变化、病毒载量、中和抗体反应以及特异性细胞反应。结果显示,突变株M3免疫后,HVEM-/-小鼠未检测到B细胞中和抗体反应,但检测到特异性IFN-γ和IL-4细胞反应,且特异性IL-4细胞反应趋势与野生型小鼠相似,而特异性IFN-γ细胞反应趋势与野生型小鼠相反。免疫后小鼠经皮内注射感染HSV-1野毒株McKrae时,HVEM-/-小鼠和C57BL/6小鼠均未表现明显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且神经系统组织的病毒载量明显下降。感染后,HVEM-/-小鼠表现特异性IFN-γ和IL-4细胞反应,且随着感染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强,而C57BL/6小鼠恰恰相反。综上所述,在HSV-1感染过程中,由于HVEM在介导病毒进入多种免疫细胞过程的重要作用,HVEM在调控宿主免疫系统抗HSV-1感染中发挥了特定功能的作用。HVEM作为免疫信号分子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所具有的生理功能,通过调控细胞自噬、NF-κB信号通路以及T细胞的增殖分化调节宿主的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所发挥的多种能力,形成了 HSV-1对免疫系统的综合作用以及免疫系统在此前提下形成的抗HSV-1免疫反应特征,对这一机理的认识将有助于HSV-1药物及疫苗的研究。因此,本研究结果为阐明HSV-1感染过程的机制以及感染后机体的免疫应答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为HSV-1疫苗及治疗药物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崔博沛[5](2020)在《柯萨奇病毒溶瘤作用和抗原检测试剂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溶瘤柯萨奇病毒的筛选与评价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是一类单股正链RNA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埃可病毒等,能够导致手足口病(HFMD)、疱疹性咽峡炎、脊髓灰质炎等疾病。因EV的复制周期较短,能够迅速感染某些肿瘤细胞系产生细胞病变效应并使其死亡。目前已报道多种具有溶瘤作用的EV,如柯萨奇病毒A21等,但大多用于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等欧美地区高发的肿瘤,应用于肺癌、肝癌等亚太地区高发肿瘤类型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发现一株能应用于肺癌治疗的溶瘤病毒CV-B5/Faulkner(Gen Bank:AF114383),并对溶瘤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显示,用CV-B3/Nancy,CV-B3/112,CV-B5/Faulkner,CV-B5/JS417,CV-A6/Gdula分别感染肺癌细胞系、正常肺组织细胞系、肝癌细胞系、正常肝细胞系和宫颈癌细胞系后,仅CV-B5/Faulkner和CV-B5/JS417具备选择性感染肺癌细胞而不感染正常肺组织细胞的双重特性。使用梯度稀释的CV-B5/Faulkner可在肺癌细胞(A549、H1299、NCI-H460)上表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效应;使用100 MOI的CV-B5/Faulkner感染正常肺组织细胞系(MRC-5、KMB-17、2BS)后的细胞活性与正常细胞对照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免疫印迹实验和流式细胞术结果均表明,CV-B5的主要受体腺病毒-柯萨奇病毒受体(CAR)只表达于肺癌细胞表面,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CV-B5的选择感染能力。应用人肺癌细胞A549、H1299、NCI-H460建立了BALB/c裸鼠的荷瘤动物模型。当肿瘤直径达到4-5mm时,通过连续五次瘤内给予(每次5×106TCID50)CV-B5/Faulkner,可以完全抑制乃至治愈H1299肿瘤(P<0.01),显着抑制A549肿瘤(P<0.05),但对NCI-H460肿瘤无明显效果(P>0.05)。应用不同针次治疗H1299肿瘤的结果表明,仅使用一针次或三针次病毒就可完全抑制直径4-5mm或8-9mm的H1299肿瘤,并且能延长小鼠30-90天的生存时间。为验证CV-B5的远端治疗靶向性构建了双侧生长A549或H1299细胞的裸鼠模型,发现单侧给予CV-B5可以明显抑制对侧肿瘤的生长,差异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CV-B5治疗后小鼠脑、肺、肝、胰腺、脾、肾脏、心脏等主要脏器未发现明显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为CV-B5作为溶瘤病毒的安全性提供了数据。此外,本研究表明CV-B5/Faulkner溶瘤作用依赖于病毒诱导的凋亡途径的级联活化。单独应用0.1MOI CV-B5/Faulkner在细胞水平不能明显溶瘤NCI-H460细胞。将多种信号途径抑制剂分别与CV-B5联用,在细胞水平筛选出了蛋白激酶B(PKB)通路的抑制剂可以显着增强CV-B5的溶瘤作用(P<0.05)。研究发现CV-B5/Faulkner毒株可能通过CAR受体途径特异性感染并溶解肺癌细胞系,体内溶瘤实验显示良好的溶瘤效果,通过病毒诱导凋亡途径的级联活化发挥溶瘤作用,PKB通路抑制剂可增强CV-B5对不敏感肿瘤细胞的溶瘤作用,显示CV-B5/Faulkner具有进一步研发成为溶瘤疫苗的潜力。第二部分柯萨奇病毒A组16型通用抗原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与验证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V-A16)是EV A组成员之一,可引起轻症和重症HFMD。目前国内多家企业致力于CV-A16疫苗的研发。CV-A16抗原含量的定量测定是疫苗研发、质控和评价的关键环节。目前全球缺乏通用的CV-A16抗原定量检测方法,为疫苗研发和评价提出挑战。本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建立CV-A16通用抗原定量检测方法。筛选到一株构象性单克隆抗体16E1,可以中和CV-A16 B1b和B2b亚型毒株(滴度≥9600);广泛结合CVA16 B1a,B1b和B2b等亚型抗原(S/CO>30);应用10μg/g 16E1可以100%保护乳鼠免于致死剂量CV-A16/BJCA08病毒攻击。本研究通过摸索相关参数,以CV-A16国家抗原标准品(CV-A16 NS)为参考物质,建立了以16E1为包被抗体,一株兔源多抗(中和效价为1:6144、结合效价为106)为二抗的检测体系,并采用平行线分析法统计结果。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本检测试剂不与EV-A71等其他肠道病毒交叉反应,线性范围为12.5-200U/ml,不同浓度标准品的回收率为80-115%,重复性和中间精密度CV值均小于15%,以上参数均满足药典相关要求。适用性研究纳入了国内六个CV-A16灭活疫苗研发企业,毒株类型包含B1a、B1b、B2a、B2b等,由各企业独立完成原液、收获液、纯化液的抗原检测。结果表明,6个不同CV-A16疫苗原液的平行性和线性与CV-A16 NS相比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且不同样本拟合曲线的斜率波动较小(-0.85-1.25),说明本方法可用于检测不同工艺、毒株的疫苗原液中的抗原含量。此外,同一厂家的收获液、纯化液和原液的平行性与线性与CV-A16 NS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且三条曲线的斜率差异较小(-0.97-1.04),说明本检测体系不易受到样本中其他成分的干扰,可用于检测不同工艺阶段产品中的有效抗原含量。本研究采用具有高效价和广谱中和能力的CV-A16构象单抗,通过单抗-多抗双抗体夹心法建立了CV-A16疫苗抗原检测试剂盒,经方法学验证,特异性、重复性、精密度良好,经6个实验室、3个工艺阶段制品适用性研究,证明该试剂盒对不同基因型、不同工艺制品均具有良好适用性,可作为CV-A16疫苗抗原通用试剂盒,可保证CV-A16灭活疫苗抗原活性、有效性评价的准确性、重复性及可比性,为促进我国CV-A16疫苗研发提供工具。
殷贵虎[6](2020)在《江西省猪巨细胞病毒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猪巨细胞病毒(porcine cytomegalovirus,PCMV)感染会导致猪巨细胞病毒病,主要引起仔猪的肺炎、鼻炎。PCMV是一种条件性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容易误诊误治。且随着养猪业的发展,该病有蔓延趋势,对其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病学调查,了解感染率和流行规律,对猪巨细胞病毒病研究和防控有重要实践意义。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是引起禽霍乱(Fowl Cholera)的病原菌,是造成养禽业经济损失的主要病原之一。目前,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研究,多集中在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等临床应用领域,而从全基因组对其宿主偏好性、抗原、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效果的稳定性等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对多杀性巴氏杆菌分离株的全基因组测定、分析,了解其致病性和耐药机理、宿主偏好性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1、PCMV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本课题根据Gen Bank中登录的PCMV糖蛋白B(glycoprotein B,g B)基因序列,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对江西省PCMV进行了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并对g B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我们对送检的169份哺乳仔猪和保育猪病料进行检测,共有12份病料为阳性,阳性率7.1%,说明PCMV在病死猪中感染率较低,且多集中在呼吸道症状较明显的病死猪中。2、g B序列分析克隆了2份猪g B全长基因序列(JX_1和JX_2),测序结果显示序列长2580bp,与Gen Bank中登录的PCMV g B序列相似性超过99%;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PCMV分为2个进化分支,JX_1与国内部分分离株位于同一进化分支,JX_2与国外分离株处于同一进化分支,这两条g B序列的核苷酸与氨基酸序列存在多个位点的变异,JX_1株的核苷酸序列在1130-1133位置上缺失3个核苷酸,有8个核苷酸变异和5个氨基酸变异;进化分析表明PCMV与人的疱疹病毒位于同一个进化分支上。3、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我们对送检的疑似禽霍乱的病死鸭、鸡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并根据结果选择敏感药物进行临床治疗。从病死鸭、鸡肝脏中各分离得到1株细菌,经鉴定分离菌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将分离菌分别命名为:Pm-jx-01(鸭)和Pm-jx-02(鸡)。Pm-jx-01株对大观霉素、氟苯尼考和氨苄西林高度敏感,对甲硝唑、头孢曲松、头孢噻肟、阿莫西林、复方新诺明、链霉素耐药;Pm-jx-02株对恩诺沙星、青霉素、头孢噻肟、阿莫西林、氧氟沙星和头孢曲松高度敏感,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氟苯尼考、土霉素、丁胺卡那耐药。4、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全基因组测定及分析采用第三代DNA测序技术,对Pmjx-01和Pm-jx-02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拼接。Pm-jx-01全基因组长2,302,632bp,GC含量为40.35%,共有2117个编码基因;Pm-jx-02全基因组长2,321,968 bp,GC含量为40.42%,共有2099个编码基因;仅Pm-jx-01株有编码参与机体多细胞过程的蛋白基因。2株分离菌的毒力因子多达279-280种,Pm-jx-01株染色体上有6类10个耐药基因:氨基糖苷类(ant3ia、aph33ib、aph3ia、aph6id)、β-内酰胺酶(bl2d_oxa1)、氯霉素类(cata11)、磺胺类(sul2、sul3)、四环素类(tetb)和大环内脂类(mef B),其中染色体中的ICE-1中就包含5个耐药基因;Pm-jx-02株只有2类2个耐药基因:氯霉素类(cata11),四环素类(tetb);结合药敏试验结果可知,Pm-jx-01株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是其基因组中存在编码的耐药基因,而Pm-jx-02株的耐药基因并非是其主要的耐药机制。比较基因组学显示,Pm-jx-02株染色体共有600个基因簇,单拷贝基因数量达1257个,特有基因113个。水平转移元件分析表明,Pm-jx-01株存在1个ICE-1和4个IS元件,且有编码细菌素(bacteriocin)和黏附蛋白(LAP)2种次级代谢产物的基因,插入-整合子序列集中在基因组的1350K-1400K之间,Pm-jx-02只有1个IS元件、1个特有基因和未知功能的次级代谢产物,插入-整合子序列散布于整个基因组。对12株Pm进行泛基因组学分析,发现随着测序基因组数目的增加,泛基因组大小也呈快速上升趋势,但核心基因组则呈下降趋势,这表明多杀性巴氏杆菌基因组应是开放型泛基因组,获得外源基因的能力很强;Pm-jx-01株的泛基因组数目和核心基因组要比Pm-jx-02株多,可推测Pm-jx-01株比Pm-jx-02株容易变异。本试验对江西省猪场PCMV进行了初步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并对2株临床分离的Pm进行药敏试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分析和注释,以期为了解猪群PCMV感染和防控措施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为研究禽巴氏杆菌耐药、致病和变异机理等提供进一步研究思路。
赵阳[7](2020)在《人腺病毒对树鼩原代细胞感染性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腺病毒(Human Adenovirus,HAd V)属于腺病毒科(Adenoviridae)哺乳动物腺病毒属(Mastadenovirus),是一种无包膜的线性双链DNA病毒。HAd V是一种分布广泛的传染性病原体,感染常诱发急性上、下呼吸道疾病和急性细支气管炎、肠胃炎、流行性结膜炎、角膜结膜炎、脑膜脑炎、膀胱炎、心肌炎甚至重症肺炎等疾病。HAd V感染通常具有自限性,但对免疫力低下的儿童及特殊人群,其感染可能会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目前仍没有特效药及疫苗用于HAd V感染的治疗,由于HAd V感染大多数是轻微的且具有自限性,因此腺病毒感染临床治疗的重点大多是减轻患者的症状。HAd V的感染具有种属特异性,只能在自然宿主中有效感染及复制。针对HAd V的研究主要使用仓鼠、人源化小鼠和猪等动物,病毒类型主要为C种腺病毒HAd V5。C种HAd V虽然可以在仓鼠和人源化小鼠中进行复制,但有限的人源化基因和实验动物的免疫系统无法模拟人体免疫系统应对人腺病毒感染的情况。并且仓鼠等与人的进化关系,人体机能以及免疫耐受能力差别较大。建立合适的HAd V动物模型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树鼩的全基因组测序进化分析以及生理解剖、神经发育和免疫反应等方面与灵长类和人类高度相似,比啮齿类动物更具有开发为模拟人类的潜在实验动物优势,已被广泛的应用于人类病毒性疾病研究。本研究首先通过腺癌人类肺泡基底上皮细胞(A549)培养出HAd V3和HAd V7型病毒株。通过胰酶和胶原酶消化分离出状态良好的树鼩原代肺上皮细胞,经过鉴定后进行体外感染实验。通过对树鼩原代肺上皮细胞、树鼩原代肾上皮细胞以及树鼩真皮成纤维细胞感染HAd V3和HAd V7,结果证明树鼩原代肺上皮细胞对HAd V3和HAd V7的易感染远高于其他原代细胞(P<0.001)。对树鼩原代肺上皮的感染特性研究表明,感染后12 h-96 h病毒载量持续增加,与阳性对照组的增长趋势和病毒载量水平基本相似。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TSLEC感染HAd V3和HAd V7分别在感染的第96 h和120 h时的病毒载量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树鼩抗病毒相关炎症因子的检测发现,炎症因子的转录水平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其中IL-6及IL-10转录水平增加近百倍。综上所述TSLEC具有成为HAd V3和HAd V7感染细胞模型的潜力,为进一步探究HAd V树鼩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綦鲁博[8](2020)在《黄柏水提取物抗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机制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是人类发现最早且最常见的疱疹类病毒,根据抗原性的差异可将其分为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和Ⅱ型单纯疱疹病毒(HSV-2)[1]。HSV-1常引起面部及口腔黏膜感染,导致口唇疱疹、角膜炎[2]等疾病;此外阿尔兹海默症[3]与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4]的传播也与其感染有关。当前,在世界范围内有效的疫苗还没有被研制成功[5],常用的治疗药物,如阿昔洛韦、泛昔洛韦、更昔洛韦[6]等尽管对减轻临床症状有一定的疗效,但对于彻底根除单纯疱疹病毒导致的感染则作用甚微;除此之外,由于广泛的使用传统抗病毒药物,耐药株产生的概率显着上升,鉴于以上原因亟待开发新型抗HSV-1的药物。近年来有研究证实黄柏对HSV-1有抑制作用,但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体外实验研究黄柏水提取物抗HSV-1的活性,初步探讨黄柏提取物抗HSV-1的作用机制,为HSV-1病毒感染所导致疾病提供新的治疗策略和药物作用靶点。方法1.用人宫颈癌细胞(He La细胞)扩增HSV-1病毒,并用半数组织感染量(TCID50)鉴定病毒毒力;2.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黄柏提取物对Hela细胞的毒性;3.将HSV-1接种到不同药物浓度处理后的He La细胞上,通过荧光显微镜检测病毒发出的荧光,观察病毒增殖变化;4.通过定量PCR(Q-PCR)检测病毒囊膜表面蛋白g B和g D的转录水平表达;5.通过Q-PCR检测病毒核转录因子-κB(NF-κB)转录水平的变化,并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及免疫荧光检测NF-κB蛋白水平表达,探究黄柏水提取液抗病毒的作用机制。结果1.扩增病毒后鉴定病毒毒力,TCID50=10-6.7;2.MTT检测黄柏提取物对Hela细胞抑制率,显示药物浓度为2、10、50 ng/ml时,不影响Hela细胞增殖;3.荧光显微镜观察病毒荧光表达,发现在10、50 ng/ml药物浓度下病毒增殖明显减少;4.Q-PCR检测发现,在药物浓度为10、50 ng/ml时,病毒囊膜表面蛋白g D的转录水平表达下降,但g B转录水平呈上升趋势;5.在药物浓度为10、50 ng/ml时,NF-κB转录水平的表达呈上升趋势,但Western-blot及免疫荧光检测NF-κB蛋白水平的表达却呈下降趋势。结论1.黄柏水提取物具有体外抗HSV-1作用;2.黄柏水提取物的抗病毒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病毒囊膜表面蛋白g D的转录有关;3.黄柏水提取物可有效的调控NF-κB的活化来抑制病毒的复制。
李道群[9](2019)在《人类疱疹病毒8型潜伏感染树鼩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环境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aposi’s sarcoma-associated herpesvirus,KSHV)又称人类疱疹病毒8型(Human herpesvirus 8,HHV-8)属于γ疱疹病毒亚科猴疱疹病毒属。KSHV是人类重要的DNA肿瘤病毒,它是诱发卡波西氏肉瘤(Kaposi’s Sarcoma,KS)、原发性渗出淋巴瘤(Primary Effusion Lymphoma,PEL)、多中心卡斯特曼病(Multicentric Castleman’s Disease,MCD)和炎症细胞因子综合症(KSHV inflammatory cytokine syndrome,KICS)及共感染HIV/AIDS患者高度致瘤死亡的重要病原体。全球每年KSHV新发感染癌症肿瘤患者病例可达34000例。特别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KSHV感染率高达95%并引起超过50%的HIV/AIDS患者死亡。KSHV可以感染多种人源细胞,包括内皮起源细胞、淋巴细胞、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KSHV感染动物模型是研究KSHV潜伏和裂解感染转换、感染组织细胞嗜性、KS致癌与机体免疫应答机制,及开发疫苗和筛选治疗药物必要技术平台。虽然KSHV感染的免疫缺陷小鼠和绒猴的动物模型已成功建立,但仍存在与人类物种差异大和价格昂贵等诸多问题,建立合适的KSHV感染动物模型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树鼩属低等灵长类动物,与人类进化关系较为密切,已被广泛的应用于人类病毒性疾病研究。因此,我们用树鼩作为感染对象,从体内外不同水平建立KSHV感染树鼩的动物模型。本研究利用iSLK.219病毒株细胞培养体系,培养获得rKSHV.219重组病毒。采用胶原酶和胰酶消化法分离出原代肝窦内皮细胞、真皮成纤维细胞、肾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肺上皮细胞和外周血淋巴细胞树鼩六种原代细胞,经鉴定后进行体外培养。用KSHV感染树鼩原代细胞,经荧光观察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KSHV病毒能够高效感染树鼩原代肾上皮细胞(GFP表达比率达97%),对其他原代细胞的感染性依次为:树鼩原代肾上皮细胞(TSKEC)>HEK293T(TSKEC vs HEK293T,p<0.05)>树鼩原代肝窦内皮细胞(TSKEC vs TSLSE,p<0.01)>树鼩原代肺上皮细胞(TSKEC vs TSLEC,p<0.05)>树鼩原代血管内皮细胞(TSKEC vs TSVEC,p<0.001)>树鼩原代真皮成纤维细胞(TSKEC vs TSSFC,p<0.001)>树鼩外周血淋巴细胞(TSKEC vs TSPBMC,p<0.001)。与啮齿类大鼠和兔原代肾细胞对KSHV病毒易感性相比较,树鼩原代肾上皮细胞具有显着的种属优势。对感染的树鼩肾上皮细胞感染特性研究表明,TSKEC胞内病毒粒子在感染24 h后其病毒复制、蛋白表达和病毒滴度达到最大值。对感染TSKEC进行细胞传代培养和病毒检测发现,KSHV可以长期潜伏感染原代TSKEC,每个代次都有LANA蛋白表达,而裂解期蛋白ORF26仅可在早期P0和P1代表达。进而,我们选用3-5月子代幼龄树鼩经尾静脉注射接种KSHV病毒(5×107GFU/只)。在长达119 d的感染观察时间内,树鼩血液以及树鼩各组织均可检测到病毒DNA、mRNA和病毒特异性蛋白的表达,并在分离培养的淋巴细胞中观察到GFP荧光。组织病理检测显示,感染树鼩的脾脏、肺和肝脏组织中均发现淋巴细胞浸润、灶性聚集,肺泡壁增厚,肝细胞水肿和坏死现象。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表明,LANA或ORF62蛋白在脾、肺、肝和肾中表达,主要以潜伏感染LANA蛋白表达为主,表明KSHV可以在树鼩建立潜伏感染。对树鼩体内抗病毒相关炎症因子检测发现,树鼩机体内免疫排斥相关炎症因子呈现上升趋势,IFN-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增加了1000倍),而与KSHV致病性相关IL-6和IL-8炎症因子也增加了近百倍,说明KSHV感染可以引起树鼩体内强烈的抗病毒免疫应答反应。综上所述,树鼩可以支持KSHV潜伏感染和病毒复制,为进一步建立KSHV感染的树鼩疾病模型奠定了研究基础。
曾健雄[10](2019)在《HCMV UL124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和检测》文中指出人巨细胞病毒(HCMV)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病原体,会感染世界上大多数人群。和其它疱疹病毒一样,HCMV可引起生产性和潜伏性感染。对于免疫力正常的宿主,HCMV潜伏感染通常是无症状的,然而当宿主免疫力异常时,则会引起多种疾病甚至死亡。HCMV潜伏期已经进行了几十年的研究,但对于其潜伏的分子机制仍然只有有限的了解。HCMV UL124基因是在病毒潜伏感染的细胞中被发现,属于反义潜伏转录物之一,推测其在病毒建立和维持潜伏期发挥作用。然而到目前为止,对于该基因的研究仍然很少。为了能够更加深入认识和研究UL124基因,本研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检测,这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具体研究如下:1.利用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和网站,预测UL124基因编码蛋白的基本性质以及相应的结构与功能,分析UL124基因的免疫性特性和gene ontology,研究UL124基因的同源性和多态性。结果表明UL124蛋白分子量大约为15kDa,为疏水性蛋白,N端含有信号肽,80-100氨基酸区域含有跨膜域和螺旋结构,非跨膜区域含有多个糖基化位点和磷酸化位点。免疫学特性分析筛选出两条抗原性强的表位肽,可用于后续抗体制备等研究。Gene ontology预测显示该蛋白和膜结构相关,主要通过蛋白间相互作用发挥功能。UL124基因及其编码氨基酸同源性和多态性分析表明,该基因在HCMV不同病毒株间保守性很高,在CMV和β疱疹病毒中保守性不高,但在结构上有一定相似性。2.利用HCMV TB40/E文库成功克隆出UL124基因全长,表达得到重组蛋白,且基本为包涵体。优化表达条件,确定最佳表达温度为30℃,最佳IPTG浓度为0.8mM,最佳表达时间为6h。通过优化后的条件,培养得到足够重组蛋白。重组蛋白经镍柱亲和层析法纯化,然后经过透析除盐和超滤浓缩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最后采血用ELISA检测效价。效价达105,然后收集兔子全身血并经过纯化得到纯度较高的多克隆抗体。利用制备的多克隆抗体检测到UL124基因在293T细胞中的过表达,另外也检测到其在HCMV潜伏期和裂解期都存在转录和表达,同时发现其定位于细胞核周围。
二、人类疱疹病毒7型体外生长特点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类疱疹病毒7型体外生长特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整合大数据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上市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热毒宁注射液及其组方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热毒宁注射液作用机制研究 |
第一节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流感机制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节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甲型H3N2流感机制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节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用机制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四节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作用机制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MiR-B10-3p在牛疱疹病毒5型体外潜伏感染再激活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牛疱疹病毒简介 |
1.2 牛疱疹病毒5型病原学特征 |
1.3 牛疱疹病毒5型分子生物学特性 |
1.3.1 UL区 |
1.3.2 US区 |
1.3.3 IR和TR区 |
1.3.4 IE基因 |
1.3.5 LR区 |
1.4 感染周期 |
1.4.1 急性感染 |
1.4.2 潜伏感染 |
1.4.3 再激活 |
1.4.4 免疫应答 |
1.5 诊断和疫苗 |
1.5.1 诊断 |
1.5.2 疫苗 |
1.6 疱疹病毒编码的miRNAs |
1.6.1 促进潜伏期建立 |
1.6.2 潜伏期维持 |
1.6.3 免疫逃避 |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BoHV-5体外潜伏感染再激活模型建立 |
2.1 前言 |
2.2 试验材料 |
2.2.1 细胞和病毒 |
2.2.2 主要试剂耗材 |
2.2.3 试验仪器 |
2.2.4 培养基及实验试剂配制 |
2.2.5 实验动物 |
2.3 试验方法 |
2.3.1 传代细胞培养 |
2.3.2 小鼠颈上神经节(SCG)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
2.3.3 小鼠背根神经节(DRG)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
2.3.4 病毒滴度测定 |
2.3.5 病毒生长曲线的测定 |
2.3.6 间接免疫荧光 |
2.3.7 荧光原位杂交(FISH) |
2.3.8 统计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KM鼠 SCG和 DRG的体外培养 |
2.4.2 SCG和 DRG的间接免疫荧光鉴定 |
2.4.3 KM鼠神经元细胞对BoHV-5 感染的敏感性 |
2.4.4 BoHV-5在SCG细胞中潜伏感染的建立 |
2.4.5 BoHV-5体外潜伏感染的鉴定 |
2.4.6 NGF的去除使BoHV-5基因组重新激活 |
2.5 讨论 |
2.5.1 牛疱疹病毒潜伏感染的模型 |
2.5.2 ACV和IFN-α对病毒复制的抑制 |
2.5.3 荧光原位杂交实验评估神经元中疱疹病毒潜伏期基因组状态 |
2.5.4 疱疹病毒潜伏基因组的再激活 |
2.6 小结 |
第3章 BoHV-5 体外感染中miRNA的表达 |
3.1 前言 |
3.2 材料 |
3.2.1 本研究中所用的引物和探针 |
3.3 方法 |
3.3.1 提取细胞总RNA |
3.3.2 RNA的质量鉴定 |
3.3.3 茎环PCR检测miRNA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miRNAs在上皮细胞中积累 |
3.4.2 SCG细胞中BoHV-5裂解感染时miRNAs的积累 |
3.4.3 SCG细胞中BoHV-5潜伏和再激活时miRNAs的表达 |
3.4.4 FISH检测MDBK和SCG细胞中BoHV-5 miRNAs |
3.5 讨论与小结 |
第4章 miRNA-B10-3p在BoHV-5 体外感染中的作用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 |
4.2.1 病毒、质粒和菌种 |
4.2.2 试剂和耗材 |
4.2.3 培养基及试剂配制 |
4.2.4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
4.3 方法 |
4.3.1 病毒基因组的小量提取 |
4.3.2 病毒基因组的大量制备 |
4.3.3 重组病毒环状基因组提取 |
4.3.4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 |
4.3.5 磷酸钙转染法 |
4.3.6 质粒转染(脂质体介导转染法) |
4.3.7 大肠杆菌化学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4.3.8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转化 |
4.3.9 质粒的提取 |
4.3.10 大肠杆菌电转化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4.3.11 利用BAC构建重组病毒 |
4.3.12 引物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BoHV-5-BAC的构建 |
4.4.2 BoHV-5 miR-B10-3p靶位点UL39突变株的构建 |
4.4.3 miR-B10-3p对BoHV-5在上皮细胞裂解感染的影响 |
4.4.4 miR-B10-3p对BoHV-5在SCG神经元裂解感染的影响 |
4.4.5 miR-B10-3p对BoHV-5体外潜伏期的影响 |
4.4.6 miR-B10-3p对BoHV-5体外再激活的影响 |
4.5 讨论 |
4.5.1 牛疱疹病毒核糖核苷酸还原酶(RR)是病毒复制的关键酶 |
4.5.2 BoHV-5miR-B10-3p通过抑制UL39 的表达来抑制病毒复制 |
4.5.3 潜伏再激活与基因组的关系 |
4.5.4 BoHV-5miR-B10-3p对病毒潜伏、再激活感染的作用 |
4.6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猪伪狂犬病抗体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伪狂犬病 |
1.1.1 伪狂犬病及其流行病学概述 |
1.1.2 PRV简述 |
1.1.3 PR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
1.2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
1.2.1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原理概述 |
1.2.2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分类及其应用 |
1.2.3 磁性微粒及其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中的应用 |
1.3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PRV HLJ-2013 毒株的分离及鉴定 |
2.1 实验材料 |
2.1.1 组织病料 |
2.1.2 细胞及实验动物 |
2.1.3 主要试剂 |
2.1.4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组织病料的处理 |
2.2.2 病毒的培养及PCR鉴定 |
2.2.3 电镜观察 |
2.2.4 病毒全基因组的提取及测序 |
2.2.5 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及编码蛋白基因序列分析 |
2.2.6 PRV HLJ-2013 毒株的IFA鉴定 |
2.2.7 PRV HLJ-2013 毒株一步生长曲线的测定 |
2.2.8 PRV HLJ-2013 毒株的致病性实验 |
2.3 实验结果 |
2.3.1 病毒PCR鉴定及电镜观察 |
2.3.2 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及编码蛋白基因序列分析 |
2.3.3 PRV HLJ-2013 毒株的IFA鉴定及生长特性测定 |
2.3.4 PRV HLJ-2013 毒株的致病性实验 |
2.4 讨论 |
第三章 猪伪狂犬病抗体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
3.1 实验材料 |
3.1.1 细胞、病毒及血清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
3.1.4 主要溶液的配置 |
3.2 实验方法 |
3.2.1 实验原理 |
3.2.2 PRV HLJ-2013 分离株病毒的培养与纯化 |
3.2.3 AP酶标记的兔抗猪IgG抗体的制备 |
3.2.4 猪伪狂犬病抗体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方法相关实验条件的确定 |
3.2.5 猪伪狂犬病抗体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方法的评估及初步应用 |
3.3 实验结果 |
3.3.1 PRV HLJ-2013 毒株的纯化浓缩 |
3.3.2 猪伪狂犬病抗体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方法的建立 |
3.3.3 猪伪狂犬病抗体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方法的评估及初步应用 |
3.4 讨论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HVEM在单纯疱疹病毒1型感染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HSV-1 概述及其主要生物学特性 |
HSV-1 的结构及生物学特征 |
HSV-1 进入宿主细胞的过程 |
HSV-1 感染与宿主免疫应答 |
HVEM 受体与其配体 |
HSV-1 突变株M3 |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一章 HSV-1经不同途径感染HVEM~(-/-)小鼠的研究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实验动物 |
1.1.2 病毒和细胞 |
1.1.3 引物 |
1.1.4 主要试剂 |
1.1.5 主要仪器和耗材 |
1.1.6 主要溶液及配制 |
1.2 方法 |
1.2.1 构建基因敲除小鼠 |
1.2.2 细胞培养 |
1.2.3 病毒培养 |
1.2.4 病毒载量检测标准品制备 |
1.2.5 小鼠的病毒感染 |
1.2.6 小鼠感染后的临床症状观察 |
1.2.7 组织病理分析 |
1.2.8 组织病毒载量的检测 |
1.3 数据分析软件和数据库 |
2 结果与分析 |
2.1 McKrae感染HVEM~(-/-)和C57BL/6小鼠后的临床表现 |
2.2 McKrae感染HVEM~(-/-)6和C57BL/小鼠后的组织病理分析 |
2.3 McKrae感染C57BL/6和HVEM~(-/-)小鼠后的组织病毒载量分析 |
3 讨论 |
第二章 HSV-1感染后树突状细胞的转录组学分析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引物 |
1.1.2 主要试剂 |
1.1.3 主要仪器及耗材 |
1.2 方法 |
1.2.1 脾脏树突状细胞的分离纯化 |
1.2.2 细胞总RNA的提取 |
1.2.3 Smart-seq测序检测 |
1.2.4 Smart-seq数据分析 |
1.3 数据分析软件和数据库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感染McKrae后树突状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分析 |
2.1.1 HVEM~(-/-)小鼠和C57BL/6小鼠差异基因总体情况 |
2.1.2 HVEM~(-/-)小鼠和C57BL/6小鼠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 |
2.1.3 HVEM~(-/-)小鼠和C57BL/6小鼠差异基因KEGG分析 |
2.1.4 HVEM~(-/-)小鼠和C57BL/6小鼠差异基因Pathway分析 |
2.2 Smart-seq测序分析结果的验证 |
3 讨论 |
第三章 HVEM在HSV-1感染中的作用研究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病毒 |
1.1.2 抗原多肽 |
1.1.3 主要试剂和商品化溶液 |
1.1.4 主要仪器 |
1.1.5 主要耗材 |
1.2 方法 |
1.2.1 小鼠的免疫和病毒感染 |
1.2.2 特异性刺激T细胞的ELISpot检测 |
1.2.2.1 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分离 |
1.2.2.2 特异性刺激T细胞的ELISpot布板 |
1.2.2.3 特异性刺激T细胞的ELISpot显色反应 |
1.2.3 中和抗体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突变株M3诱导HVEM~(-/-)小鼠与C57BL/6小鼠的免疫反应 |
2.2 突变株M3免疫后HVEM~(-/-)小鼠与C57BL/6小鼠组织病毒载量 |
2.3 McKrae感染突变株M3免疫HVEM~(-/-)小鼠与C57BL/6小鼠后的临床表现 |
2.4 McKrae感染突变株M3免疫HVEM~(-/-)小鼠与C57BL/6小鼠后的组织病理变化 |
2.5 McKrae感染突变株M3免疫HVEM~(-/-)小鼠与C57BL/6小鼠后的组织病毒载量 |
2.6 McKrae感染突变株M3免疫HVEM~(-/-)小鼠与C57BL/6小鼠后诱导的免疫反应 |
3 讨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论文综述 HVEM在单纯疱疹病毒I型眼部感染中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致谢 |
研究生个人简历 |
(5)柯萨奇病毒溶瘤作用和抗原检测试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
1.前言 |
1.1 溶瘤病毒研究概况 |
1.2 主要机制和类型 |
1.3 机遇和挑战 |
1.4 肠道病毒溶瘤作用概况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技术路线 |
2.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3.实验结果 |
3.1 溶瘤柯萨奇病毒在细胞水平的筛选和验证 |
3.1.1 溶瘤柯萨奇病毒在细胞水平的筛选 |
3.1.2 细胞水平溶瘤作用的进一步证实 |
3.1.3 CAR及 DAF的表达情况 |
3.2 柯萨奇病毒B组5型对肺癌荷瘤小鼠的治疗效果评价 |
3.2.1 动物模型的建立 |
3.2.2 肿瘤早期的溶瘤治疗 |
3.2.3 肿瘤早期和肿瘤中晚期不同针次的溶瘤治疗 |
3.2.4 远端靶向治疗效果评价 |
3.2.5 联合GM-CSF的疗效评价 |
3.2.6 组织病理学结果 |
3.3 柯萨奇病毒B组5型溶瘤机制的相关研究 |
3.3.1 凋亡通路 |
3.3.2 信号通路抑制剂的筛选 |
3.3.3 PKB通路 |
4.讨论 |
5.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
1.前言 |
1.1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 |
1.2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疫苗研究进展 |
1.3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抗原定量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及重要意义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2.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3.实验结果 |
3.1 方法的建立 |
3.1.1 单克隆抗体筛选和评价 |
3.1.2 多克隆抗体的评价 |
3.1.3 反应条件的优化 |
3.2 方法的验证 |
3.2.1 特异性 |
3.2.2 线性范围 |
3.2.3 准确度 |
3.2.4 精密度 |
3.2.5 耐用性 |
3.3 适用性研究 |
4.讨论 |
5.小结 |
参考文献 |
总结 |
综述 |
肠道病毒溶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疫苗及抗原定量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附件 |
(6)江西省猪巨细胞病毒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猪巨细胞病毒研究进展 |
1.1.1 概述 |
1.1.2 猪巨细胞病毒的形态学及理化特性 |
1.1.3 猪巨细胞病毒编码的主要蛋白及其功能 |
1.1.4 细胞培养特性 |
1.1.5 致病机理 |
1.1.6 流行病学 |
1.1.7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
1.1.8 诊断 |
1.1.9 防控措施 |
1.2 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研究进展 |
1.2.1 DNA测序技术及其发展 |
1.2.2 多杀性巴氏杆菌 |
1.2.3 多杀性巴氏杆菌基因组学进展 |
1.3 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PCMV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
2.1 材料 |
2.1.1 待检病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仪器设备 |
2.2 引物设计与合成 |
2.3 肺组织DNA提取(参照说明书) |
2.4 PCR |
2.5 PCR产物纯化(参照说明书) |
2.6 样品检测 |
2.7 结果 |
2.7.1 PCR及产物序列测定比对结果 |
2.7.2 病料检测结果 |
2.8 讨论 |
第三章 猪巨细胞病毒gB基因序列分析 |
3.1 材料 |
3.1.1 主要生化试剂 |
3.1.2 试剂培养基 |
3.2 方法 |
3.2.1 PCR |
3.2.2 gB片段与T载体的连接 |
3.2.3 连接产物转化 |
3.2.4 重组质粒的鉴定 |
3.3 结果 |
3.3.1 gB片段的PCR结果 |
3.3.2 序列测定与分析 |
3.3.3 PCMV gB的进化分析 |
3.3.4 PCMV序列变异位点分析结果 |
3.4 讨论 |
第四章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
4.1 材料 |
4.1.1 病料 |
4.1.2 主要生化试剂 |
4.1.3 仪器设备 |
4.1.4 试剂及培养基 |
4.2 细菌的分离鉴定 |
4.2.1 分离纯化 |
4.2.2 16SrRNA测序鉴定 |
4.2.3 药敏试验 |
4.2.4 临床治疗 |
4.3 结果 |
4.3.1 细菌分离结果 |
4.3.2 16SrRNA序列测定与比对分析 |
4.3.3 药敏试验结果 |
4.3.4 临床治疗 |
4.4 讨论 |
第五章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分析 |
5.1 材料 |
5.2 方法 |
5.2.1 分离菌的复苏及鉴定 |
5.2.2 全基因组序列测序 |
5.2.3 全基因组序列信息学分析 |
5.2.4 全基因组序列的个性化分析 |
5.3 结果 |
5.3.1 所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基本特征 |
5.3.2 2株Pm全基因组圈图 |
5.3.3 全基因组的基因预测 |
5.3.4 非编码RNA预测结果 |
5.3.5 Pm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比对物种分布 |
5.3.6 GO注释 |
5.3.7 KEGG注释 |
5.3.8 专有数据库注释 |
5.3.9 种属分型 |
5.3.10 复制起始位点 |
5.3.11 耐药预测 |
5.3.12 插入序列-整合子分析 |
5.3.13 分子进化分析 |
5.3.14 分离菌质粒序列结合转移模块的预测 |
5.3.15 次级代谢产物基因簇 |
5.3.16 细菌素预测结果 |
5.3.17 毒力和抗生素性性状 |
5.3.18 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结果 |
5.3.19 泛基因组学分析结果 |
5.4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人腺病毒对树鼩原代细胞感染性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人腺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
1.1.1 腺病毒病毒粒子的结构及组成 |
1.1.2 腺病毒的复制机制 |
1.1.3 腺病毒宿主范围 |
1.2 腺病毒流行感染与致病 |
1.3 腺病毒的分型 |
1.4 腺病毒的治疗与预防 |
1.5 腺病毒的工程化应用 |
1.5.1 腺病毒载体的类型及优化 |
1.5.2 溶瘤腺病毒与肿瘤治疗 |
1.5.3 腺病毒载体用于基因治疗 |
1.6 腺病毒相关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
1.6.1 棉鼠 |
1.6.2 叙利亚仓鼠 |
1.6.3 转基因鼠 |
1.6.4 猪 |
1.6.5 非人灵长类 |
1.7 树鼩生物学特性及应用 |
1.7.1 树鼩相关病毒感染模型 |
1.7.1.1 肝炎病毒树鼩感染模型 |
1.7.1.2 疱疹病毒树鼩感染模型 |
1.8 研究的意义 |
1.9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HAdV的培养及滴度测定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材料 |
2.2.2 主要试验仪器 |
2.2.3 试剂配制方法 |
2.3 实验方法 |
2.3.1 HAdV的培养 |
2.3.1.1 HAdV在A549中的培养 |
2.3.1.2 HAdV在293T中的培养 |
2.3.2 HAdV在A549中增值特性的测定 |
2.3.3 HAdV病毒滴度的测定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HAdV在A549中的培养 |
2.4.2 HAdV在A549中增值特性的测定 |
2.4.3 HAdV病毒滴度的测定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三章 树鼩原代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主要实验仪器 |
3.2.3 试剂配制方法 |
3.3 实验方法 |
3.3.1 树鼩肺上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及优化 |
3.3.2 树鼩原代肺部成纤维细胞分离和培养 |
3.3.3 树鼩原代肾上皮细胞分离和培养 |
3.3.4 树鼩原代真皮成纤维细胞分离和培养 |
3.3.5 树鼩原代细胞鉴定 |
3.3.6 树鼩肺上皮细胞增殖能力测定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树鼩原代细胞的培养 |
3.4.2 树鼩原代细胞免疫荧光鉴定 |
3.4.3 树鼩肺上皮细胞增值能力测定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人腺病毒体外感染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材料 |
4.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4.2.3 试剂配置方法 |
4.3 实验方法 |
4.3.1 .人腺病毒DNA提取 |
4.3.2 HAd V感染树鼩原代细胞RNA提取 |
4.3.3 PCR引物设计合成 |
4.3.3.1 PCR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优化 |
4.3.3.2 标准品的制备 |
4.3.3.3 荧光定量PCR体系 |
4.3.3.4 绘制标准曲线 |
4.4 腺病毒体外感染腺病毒 |
4.3.1 树鼩不同组织细胞的易感性探究 |
4.3.2 HAdV最佳感染复数的探究 |
4.3.3 HAdV感染树鼩原代肺上皮细胞 |
4.3.4 HAdV感染原代细胞后细胞因子的检测 |
4.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1 标准曲线的建立 |
4.5.2 不同组织原代细胞易感性 |
4.5.3 HAdV最佳感染复数的探究 |
4.5.4 感染树鼩原代肺上皮细胞 |
4.5.5 HAdV感染树鼩原代肺上皮细胞炎症因子的检测结果 |
4.6 讨论 |
4.7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8)黄柏水提取物抗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机制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中药阻断 NF-κB 信号通路抑制Ⅰ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个人简历 |
致谢 |
(9)人类疱疹病毒8型潜伏感染树鼩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环境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的流行与危害 |
1.2 KSHV传播的环境因素 |
1.2.1 地理因素 |
1.2.2 人群因素 |
1.2.3 环境因素 |
1.3 KSHV病原生物学 |
1.3.1 KSHV传染源 |
1.3.2 KSHV传播方式 |
1.3.3 KSHV易感人群 |
1.3.4 KSHV临床症状 |
1.3.5 KSHV的诊断和治疗 |
1.3.6 KSHV的预防和控制 |
1.4 KSHV流行病学 |
1.4.1 KSHV的发现和分类 |
1.4.2 KSHV的病毒粒子结构 |
1.4.3 KSHV基因组结构特征及编码蛋白 |
1.4.4 KSHV的生命周期及感染特点 |
1.5 KSHV感染动物模型的研究应用 |
1.5.1 裸鼠模型 |
1.5.2 免疫缺陷小鼠模型 |
1.5.3 人源化小鼠模型 |
1.5.4 绒猴模型 |
1.6 树鼩生物学特性及应用 |
1.6.1 树鼩生物学地位 |
1.6.2 树鼩在医学领域的研究应用 |
1.6.3 树鼩在病毒感染的研究应用 |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及技术路线 |
1.7.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7.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树鼩原代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2.1 实验动物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主要仪器 |
2.2.4 实验方法 |
2.3 结果 |
2.3.1 树鼩原代细胞的培养结果 |
2.3.2 树鼩原代细胞的形态学和免疫荧光鉴定结果 |
2.3.3 树鼩原代细胞的增殖曲线测定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KSHV感染树鼩原代细胞易感性筛选及肾上皮细胞感染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主要试剂 |
3.2.3 主要仪器 |
3.2.4 实验方法 |
3.3 结果 |
3.3.1 iSLK.219 病毒细胞株的培养及r KSHV.219 病毒滴度检测 |
3.3.2 KSHV感染树鼩六种原代细胞结果 |
3.3.3 KSHV感染不同物种来源的原代肾细胞结果 |
3.3.4 KSHV对树鼩原代肾上皮细胞最佳感染复数的探究结果 |
3.3.5 KSHV感染树鼩原代肾上皮细胞特性的研究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KSHV感染树鼩动物特性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试剂 |
4.2.3 主要仪器设备 |
4.2.4 实验方法 |
4.3 数据处理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1 KSHV感染树鼩血液定性和定量检测结果 |
4.4.2 KSHV感染树鼩外周血淋巴细胞荧光表达结果 |
4.4.3 KSHV感染树鼩组织定量检测结果 |
4.4.4 KSHV感染树鼩组织中病毒m RNA表达结果 |
4.4.5 KSHV感染树鼩组织病毒蛋白表达的结果 |
4.4.6 KSHV感染树鼩各组织器官HE和 IHC检测结果 |
4.4.7 KSHV感染树鼩抗病毒免疫反应因子的检测结果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KSHV感染树鼩原代细胞和肾上皮细胞的研究 |
5.1.2 KSHV潜伏感染树鼩动物模型的研究 |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10)HCMV UL124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和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人巨细胞病毒(HCMV)概述 |
1.2 HCMV潜伏期简介 |
1.3 UL124 基因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3.1 HCMV UL124 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3.2 pET32a(+)-UL124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
3.3 重组蛋白的原核表达 |
3.4 重组蛋白镍柱纯化 |
3.5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和纯化 |
3.6 UL124 基因在293T细胞中的检测 |
3.7 UL124 基因在HCMV潜伏期的检测 |
3.8 UL124 基因在HCMV裂解期的检测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学术交流和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人类疱疹病毒7型体外生长特点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整合大数据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上市后评价研究[D]. 贾珊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2]MiR-B10-3p在牛疱疹病毒5型体外潜伏感染再激活中的作用研究[D]. 刘洁.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4)
- [3]猪伪狂犬病抗体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D]. 朱冰.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4]HVEM在单纯疱疹病毒1型感染中的作用研究[D]. 程继帅.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5]柯萨奇病毒溶瘤作用和抗原检测试剂研究[D]. 崔博沛.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2020(02)
- [6]江西省猪巨细胞病毒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D]. 殷贵虎.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7]人腺病毒对树鼩原代细胞感染性的初步研究[D]. 赵阳.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8]黄柏水提取物抗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机制初步研究[D]. 綦鲁博.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9]人类疱疹病毒8型潜伏感染树鼩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环境影响研究[D]. 李道群.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6)
- [10]HCMV UL124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和检测[D]. 曾健雄. 暨南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