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中的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杨凯[1](2021)在《C臂CT在颅内动脉瘤支架置入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C臂CT在颅内动脉瘤支架置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其在血流导向装置置入中对支架贴壁情况的显示。探讨在行头部高分辨率C臂CT时不同稀释程度对比剂的差异,以获取最佳的对比剂稀释程度,同时探讨其在术后复查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室2019年9月至2021年1月确诊为颅内动脉瘤并符合介入手术治疗指征的患者,患者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或血流导向装置置入。按照其手术方式不同分为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A组和血流导向装置(Flow diverter,FD)置入B组(置入支架为pipelineFlex支架),比较头部高分辨率C臂CT和常规二维DSA在颅内动脉瘤支架置入中各方面的价值。按照行头部高分辨率C臂CT时注射对比剂的稀释程度不同,分为A1和B1组(对比剂稀释程度为10%)、A2组和B2组(对比剂稀释程度为15%),对比剂为碘佛醇(320mgI/ml)。图像测量软件ImageJ对两组C臂CT图像进行测量,获得A组载瘤动脉腔灰度值均值相对值及B组瘤动脉腔灰度值均值相对值,比较两组在显示支架与载瘤动脉相关关系的差异。同时记录A组和B组的手术时间和辐射剂量,对两组的动脉瘤栓塞情况进行随访。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Wilcoxon两样本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支架置入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共计17例。其中A组6例,共计7个动脉瘤,A1组3例患者,共计行头部高分辨率C臂CT影像采集7次。B1组3例患者,共计行头部高分辨率C臂CT影像采集6次。其中A1和A2两组患者基线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11例,共计15个动脉瘤,B1组5例患者,共计行头部高分辨率C臂CT影像采集10次,B2组6例患者,共计行头部高分辨率C臂CT影像采集13次,B1和B2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部高分辨率C臂CT成像相对于2D-DSA成像:A组对于LVIS支架的显示情况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6),对于支架展开情况、动脉瘤腔填塞程度的显示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8,P=0.011)。头部高分辨率C臂CT成像对于支架展开情况显示优于2D-DSA成像,而动脉瘤腔填塞程度的显示2D-DSA优于头部高分辨率C臂CT成像;B组对于pipelineFlex支架的可视化质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8),而对于支架可视化率和支架贴壁情况的显示,C臂CT优于2D-DSA(P=0.044,P=0.034)。A组统计其载瘤动脉灰度值均值相对值可见A1组和A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3)。B1组和B2组对于支架与载瘤动脉相对情况的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2组优于B1组。17例患者中位剂量面积乘积为156.36Gycm2,中位累积空气比释动能为1154.5mGy。透视时间为66.8min,手术时间为189.56min。A组动脉瘤介入术即刻完全闭塞率为83.3%,平均随访时间为5.5个月,完全闭塞率为100%,B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5.7个月,动脉瘤完全闭塞率为85.7%,缩小率为100%。[结论]1、颅内高分辨率C臂CT在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和血流导向装置置入治疗中具有应用价值,其在显示支架的打开情况和支架与载瘤动脉的相对关系上优于常规2D-DSA。2、行颅内高分辨率C臂CT时对比剂的稀释情况应该根据动脉瘤的位置进行调整,当动脉瘤位于颈内动脉时对比剂稀释程度为15%优于10%,而对于颈内动脉远端以远动脉的动脉瘤对比剂稀释程度为10%。3、颅内高分辨率C臂CT在颅内动脉瘤支架置入治疗复查中具有价值,可以显示支架狭窄段的内部情况。
庞嫣琼[2](2020)在《CTA与DSA对颅内动脉瘤影像诊断的对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背景颅内动脉瘤在我国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瘤体破裂引发颅内出血,导致较高致残及致死率,后期治疗和康复也为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如何尽可能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重点问题。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检查方法有经血管造影检查(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经全脑血管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ngraphy,MSCTA)和磁共振成像(magnatic resonance imaging,MRI)。DSA是临床上公认的诊断颅内血管病变的金标准,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准确率和敏感性可达99%,然而DSA对患者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在造影剂注射过程中需要使用导管法,往往会导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1]。由于MRI检查的时间较长,对术后的评估较差,对于早期的颅内动脉瘤很难发现,一般不作为一种常规的检查方法[2]。CTA血管成像技术不仅具有无创性,还有检查成本低、操作方便、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的优点,它可以快速获得脑血管的解剖影像,不仅可以任意角度观察目标血管,还可以通过局部放大的方法显示和分析病变的细节特征[3]。CTA扫描速度快,具有较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可为动脉瘤的诊断和围手术期评价提供客观依据[4]。本研究期望能通过对比分析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及解剖参数测量方面与DSA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探讨CTA的在颅内动脉瘤临床诊断应用价值。目的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A对颅内动脉瘤检出率、测量结果、显示瘤颈与载瘤动脉关系及穿支血管方面与DSA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探讨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间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疑为颅内动脉瘤患者的CT检查影像资料,对比CTA及DSA的检查结果,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在颅内动脉瘤的检出率和动脉瘤形态(包含轮廓、大小、位置等)及瘤体与周围组织关系等方面的情况,对比CTA检查结果与DSA检查结果的符合程度和存在差异,从而探讨CTA检查方法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效能。结果分析DSA诊断颅内动脉瘤患者的CTA检查影像检查资料,结果发现:(1)CTA测出的动脉瘤数113个,在与DSA的检查结果(DSA共检出动脉瘤116个)对比当中,发现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的数目分别为5个和2个,而在这些假阴性的结果中并没有最大径大于3mm的瘤体实例出现,测得CTA的灵敏度为95.7%。而进一步将CTA与DSA的检查结果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用Fisher精确概率法对比两种检查的检出率,对应的P值≥0.05,无统计学意义;(2)对比两组瘤体的最大径和瘤颈测量数据,对于测量结果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评价、t检验验证,两种不同检查方式获得的瘤体最大径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在瘤颈的测量上,CTA与D-DSA两组测量值(?x±s,mm)分别为4.06±1.18mm、3.54±1.15mm,P值<0.05,提示CTA在有关瘤颈的测量上准确度欠佳。(3)DSA检查获得的对瘤颈部区域显示程度的影像资料均处于尚清晰和清晰之间,而CTA检查除去上述两种情况,还有6例显示模糊的图像,通过对所获取信息进行深一步的秩和检验,统计学分析结果为,Z值为-2.889,所得P值为0.004,明显小于0.05,表明DSA在显示动脉瘤瘤颈与载瘤动脉关系及其周围的穿支血管方面要优于CTA。结论1.CTA对颅内动脉瘤的检出有较高的敏感性,其检出率和瘤体最大径的测量结果与DSA检查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CTA检查可作为颅内动脉瘤筛查可靠方法;2.DSA对瘤颈与载瘤动脉关系及穿支血管显示方面的情况要优于CTA,DSA检查目前仍为颅内动脉瘤诊断的最有价值的方法。
尹姬,余景科,黄德俊,杨振兴[3](2020)在《平板DSA-3DRA融合技术及其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DSA-三维旋转血管造影(3DRA)克隆融合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复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59例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术患者资料。术前行2D-DSA检查,发现责任动脉瘤后,即行DSA-3DRA旋转采集,通过2D-DSA及3DRA图像确定责任动脉瘤性质、形态、大小及与邻近血管的关系,评估手术风险并确定手术方案,行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术;术后行DSA-3DRA复查,数据传输至Philips Allura X-per DSA Xtravision 3D后处理工作站,应用图像融合三维重组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术前、术后三维图像进行对比,评价动脉瘤栓塞效果。结果选取的59例动脉瘤栓塞治疗术患者共发现动脉瘤66枚(6例颅内多发动脉瘤),其中61枚动脉瘤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术(25枚动脉瘤行单纯弹簧圈栓塞,36枚动脉瘤支架辅助下弹簧圈栓塞);术后均随访复查病例(其中30例术后即刻复查,5例术后三个月复查,10例术后半年复查,14例术后一年复查);其中次全栓塞即2级栓塞5枚(8%),不全栓塞即3级栓塞4枚(7%),余52枚(85%)动脉瘤达到完全栓塞即1级栓塞。结论 3DRA克隆融合技术较常规3D后处理图像具有更佳的对比度,对评估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术后的瘤体或瘤颈的残留情况、弹簧圈的形态、致密程度及其对周围血管的影响都有着重要意义;对术者决定是否进行进一步栓塞治疗有较大帮助,并为术后的随访复查提供重要的信息。
解福友[4](2020)在《能谱CT在颈动脉斑块分析及颅脑灌注在脑梗死评估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探讨能谱CT评估颈动脉分叉处粥样斑块稳定性与急性期脑梗死的相关性目的探讨颈动脉分叉处粥样斑块的稳定性与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的相关性,指导临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11例临床具有脑缺血的资料,分为脑梗死组50例(颈内动脉供血区、单侧ACI)和对照组61例(无ACI,包括正常或陈旧性脑梗死灶),分析两组颈部血管的能谱CT资料,分别统计两组颈动脉分叉处粥样斑块的检出例数,并观察两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态和通过斑块的能谱成分分析,评估两组斑块的稳定性。结果脑梗死组同侧颈动脉分叉处粥样斑块检出率为98.00%(49/50),对照组斑块检出率50.82%(31/61),(P<0.05);49例脑梗死组合并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31例对照组颈动脉斑块进行比较,脑梗死组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性特征检出率高于对照组、脑梗死组斑块的稳定性特征低于对照组,其中,脑梗死组斑块内膜溃疡、内膜钙化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组斑块含纤维成分检出率低于对照组(P<0.05),脂质成分、出血成分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CI与同侧颈动脉分叉处粥样斑块的发生及其斑块的稳定性具有相关性;能谱CT能够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治疗方案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第二部分头颈部CTA联合颅脑灌注一站式检查在预测脑梗死预后中的价值目的:探讨头颈部CTA联合颅脑灌注一站式检查在预测脑梗死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60例脑梗死患者,根据脑血管CTA成像检测结果分为血管狭窄组(n=80)和血管闭塞组(n=80),选取性别和年龄匹配的无脑血管狭窄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80)。所有患者进行一站式全脑CTA-CTP成像检查。收集的全脑CTP图像将由两名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影像诊断医师进行双盲评估。NIHSS将用于评估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BI评分用于评估日常生活能力。MRS用于评估预后功能残疾水平。该研究由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根据赫尔辛基宣言的原则以及良好临床实践的规范进行。将使用SPSS24.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并对每组数据执行正态检验和方差均一检验。结果:本研究共涉及160例脑梗死患者,男性患者78人(48.75%),女性患者82人(51.25%),平均年龄57.25±7.45,BMI24.85±2.42,吸烟患者46人(28.75%),饮酒患者34人(21.25%)。选取性别和年龄匹配的脑血管未见狭窄的患者作为对照。对照组、血管狭窄组和血管闭塞组性别、年龄、BMI、吸烟、饮酒一般资料统计无差异(P>0.05)。血管狭窄组较正常组缺血区的CBF体积、CBV体积、TPP和MTT增加,CBF、CBV降低(P<0.05),血管闭塞组较血管狭窄组缺血区的CBF体积、CBV体积、TPP和MTT增加,CBF、CBV降低(P<0.05)。对照组0d、30d、60d和90d NIHSS评分、BI评分和MRS评分没有统计性差异(P>0.05),血管狭窄组和血管闭塞组NIHSS评分和MRS评分均随治疗时间的增加而降低,BI评分均随治疗时间的增加而升高(P<0.05),血管狭窄组0d、30d、60d和90d NIHSS评分和MRS评分均较对照组增加,BI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血管闭塞组0d、30d、60d和90d NIHSS评分和MRS评分均较血管狭窄组增加,BI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通过头颈部CTA联合颅脑灌注一站式检查,可以反映不同程度的脑血管狭窄引起的脑梗死,其预后与脑血管狭窄程度具有相关性;头颈部CTA联合颅脑灌注一站式检查在发现脑血管狭窄的同时,完成对颅脑灌注的评估,这为脑梗死患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等提供了参考依据。
薛建建[5](2020)在《3D-TOF MRA与CTA对颅内动脉瘤的应用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3D-TOF MRA与CTA对颅内动脉瘤的应用价值,探讨颅内动脉瘤筛查中MRA与CTA的优势与不足。资料和方法:1、研究对象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进行DSA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除外动脉瘤破裂者)55例,所有患者都有完整的CTA及MRA检查,其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36例,年龄35~78岁,平均(60.02±8.36)岁。25例有高血压,9例有糖尿病,30例有动脉硬化性改变,17例有血管壁的钙化(11例位于颈内动脉海绵窦段、4例位于椎动脉颅内段、2例位于基底动脉)局部伴有血栓形成。临床表现多样,主要表现有头痛、头晕、视物模糊、半侧脸麻木等。2、仪器与扫描方法MRA检查采用德国SIEMENS MAGNETOM VERIO 3.0T磁共振扫描机,使用头部容积线圈,所有MRA检查病例都经过平扫后得到原始图像,然后经最大密度投影技术得到颅脑血管图像。CTA检查采用德国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 AS 128层螺旋CT扫描机,用Ulrich高压注射器将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经肘静脉注入,用螺旋扫描方式对颅脑进行连续不间断的薄层容积扫描,将原始图像传到工作站,采用最大密度投影、容积重建、曲面重建等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DSA检查使用荷兰飞利浦的ALLURA XPER FD20/20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采用Seldinger法,经股动脉插管置入5F导管,在正侧位及斜位体位下,于两侧颈内动脉、椎动脉开口处将对比剂经高压注射器注入,所得图像数据在工作站进行后处理重建。3、图像分析所有患者的MRA和CTA图像均由2名高年资影像诊断医师采用盲法进行分析,统计以下数据,所有患者的DSA图像由2名高年资神经介入医师采用盲法进行分析,做出相应的诊断,并将DSA结果作为最终的判断标准。(1)MRA和CTA所检出颅内动脉瘤的数目和部位。(2)MRA和CTA对颅内动脉瘤检出率。(3)MRA和CTA对颅内动脉瘤最大直径测量结果。(4)MRA和CTA对颅内动脉瘤空间关系显示情况。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7.0软件数据处理系统,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使用Kappa统计学方法对MRA和CTA对颅内动脉瘤检出率的一致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用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结果:1、DSA、MRA和CTA所检出颅内动脉瘤的数目和部位:DSA确诊55例,检出1个动脉瘤的44例,检出2个动脉瘤的10例,检出3个动脉瘤的1例,总共67个动脉瘤。MRA诊断脑动脉瘤53例,65个病灶,其中假阳性7个,实际检出动脉瘤58个,漏诊9个;CTA诊断脑动脉瘤50例,62个病灶,其中假阳性5个,实际检出动脉瘤57个,漏诊10个。所检出动脉瘤的部位有颈内动脉交通段、颈内动脉眼段、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脉络丛前动脉、小脑后下动脉。2、MRA和CTA对颅内动脉瘤的检出率:MRA实际检出动脉瘤58个,漏诊9个,检出率为86.57%;CTA实际检出动脉瘤57个,漏诊10个,检出率为85.07%,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P=0.80>0.05),而且两者在颅内动脉瘤的检出率方面具有极好的一致性(K=0.94)。3、MRA和CTA对颅内动脉瘤最大直径测量的结果:对MRA和CTA检出的动脉瘤随机抽得的18个颅内动脉瘤的最大直径进行配对t检验,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P=0.72>0.05)。4、MRA和CTA对颅内动脉瘤空间关系显示的情况:MRA实际检出动脉瘤58个,49个可清晰显示,清晰率为84.48%;CTA实际检出动脉瘤57个,50个可清晰显示,清晰率为87.72%,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P=0.62>0.05)。结论:对于<3mm的动脉瘤MRA及CTA检出率均较低;对于动脉瘤最大径的测量两者效能相当;空间关系显示方面,5mm以下的动脉瘤两种检查方法都不理想;MRA检查在瘤体近段与远段血管狭窄时,动脉瘤显示不佳;CTA检查对位于海绵窦段及眼段的动脉瘤,容易因骨性结构的遮挡而漏诊;动脉圆锥的存在,在诊断颅内动脉瘤时,不能只依赖于重建后的图像,必要时要对原始图像进行再次重建分析,这样会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对于可耐受磁共振检查、无磁共振检查禁忌的人群,颅内动脉瘤的筛查首选MRA检查;但是,有一部分患者,如患有幽闭综合征、症状导致不能配合磁共振检查的、有磁共振检查禁忌但无CTA检查禁忌的,CTA就成为颅内动脉瘤筛查首选的方法。如果CTA图像双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及眼段见多发钙化斑块,可以两种检查方法综合分析,达到诊断要求。在临床工作中,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从而将两种检查方法的最佳效用发挥出来,达到最理想的诊断目的。
陈衍江[6](2020)在《磁共振3D-SPACE序列对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术后随访的应用价值》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分析磁共振3D-SPACE序列图像与脑血管造影的相关性,以探讨磁共振3D-SPACE序列在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术后患者随访中的初步应用价值。方法:根据前瞻性研究方法及本研究的入排标准,将自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介入科使用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共41例纳入前瞻性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随访时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及磁共振3D-SPACE序列(可变翻转角的三维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检查。采用Kamran量表评估动脉瘤的闭塞程度以及载瘤动脉的通畅程度。使用加权Kappa检验验证两者的一致性。以DSA为金标准,计算磁共振3D-SPACE序列对于评估动脉瘤的闭塞程度以及载瘤动脉的通畅程度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磁共振3D-SPACE序列与DSA在动脉瘤闭塞程度的评估中,DSA上的Kamran分级为:4级18例(43.9%),3级16例(39%),2级7例(17.1%)。3DSPACE序列上的Kamran分级为:4级18例(39%),3级15例(36.6%),2级9例(22%),1级1例(2.4%)。两者一致性强(Kappa值为0.826),3D-SPACE序列对动脉瘤闭塞程度评估的灵敏度为88.9%(16/18),特异度为92%(23/25)。在载瘤动脉支架内管腔通畅情况的评估中,DSA有38例(92.7%)载瘤动脉通畅,3例(7.3%)载瘤动脉狭窄。3D-SPACE序列有37例(90.2%)载瘤动脉通畅,4例(9.8%)载瘤动脉狭窄。仅有1例患者在3D-SPACE序列显示载瘤动脉狭窄而在DSA上载瘤动脉是通畅的,3D-SPACE与DSA评估载瘤动脉支架内管腔通畅情况的一致强(Kappa值为0.844)。3D-SPACE序列评估载瘤动脉支架内管腔通畅情况的灵敏度为100%(3/3),特异度为97.4%(37/38)。结论:与DSA相比,磁共振3D-SPACE序列能较好地评估颅内动脉瘤血流导向装置术后瘤腔的闭塞情况以及载瘤动脉支架内管腔通畅情况,可用于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术后患者的随访。
付培基[7](2020)在《颅内动脉瘤栓塞辅助支架贴壁情况观察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及目的颅内动脉瘤是指先天发育异常或后天损伤所致颅内血管壁的异常膨出,动脉瘤破裂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30d内患者的死亡率高达45%,幸存者约有30%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文献报道脑动脉瘤尸检发现率为1%-5%,上海六院MRA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国内正常人群中的颅内动脉瘤患病率为7%。颅内动脉瘤治疗包括传统外科开颅夹闭术和血管内介入治疗,介入治疗近30余年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国际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试验(International Subarachnoid Aneurysm Trial,ISAT)的中长期研究结果显示介入治疗的残死率、癫痫等并发症发病率方面均优于外科手术夹闭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成为越来越多颅内动脉瘤患者的首选治疗。弹簧圈栓塞术已经成为脑动脉瘤治疗的主力军,但是单纯弹簧圈栓塞对于宽颈动脉瘤(瘤颈>4mm或瘤颈:瘤体>1:2)在技术上依然面临严重挑战。支架辅助栓塞术应运而生,支架的使用既可以预防弹簧圈脱落至载瘤动脉引起血栓事件的发生,又可促进瘤颈处血管的愈合,很好地解决了宽瘤颈这一难题。Liu等通过犬动脉瘤模型发现支架可以诱导内皮祖细胞归巢,并充当“脚手架”作用促进内皮细胞覆盖瘤颈,加快动脉瘤愈合,发现瘤颈处支架金属丝覆盖率越高,瘤口愈合越快越平整。近年来,随着动脉瘤血流动力学研究的进展,动脉瘤治疗的理念从单纯的“瘤内填塞”向载瘤动脉“血管重建”、“血流重构”转变。由此设计出的血流导向装置(Flowdiverter,FD),如Silk支架、Pipeline支架、Surpass支架、Fred支架及国产的Tubridge支架等,通过改善瘤颈部血流动力学促进载瘤动脉的修复及动脉瘤愈合,在动脉瘤的治疗中显示出极大的优势。然而支架在DSA下的可视性问题一直困扰着神经介入医师,虽然支架两端的金属标记(NeuroFrom EZ、Enterprise、Solitaire AB等)或双螺旋显影标记(LEO、LVIS及LVIS Jr、Tubridge等)均可以提示支架打开的状况,但受DSA机器性能、较厚的头颅骨组织X线遮蔽和工作位角度限制等因素影响,部分患者术中支架局部不完全打开不全或贴壁不全等异常情况不易被发现,这是造成支架内血栓形成、穿支血管闭塞、支架内膜化时间延长等并发症的一个重要原因。此时如何保证术中对贴壁情况的准确观察和正确评估,进而及时采取针对性的后处理,是颅内支架置入治疗术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DSA设备的改进,在DSA后处理工作站可以将C-臂CT平扫,特别是近年来研发的高分辨C-臂CT扫描图像信息和靶血管,与3D-DSA或CTA、MRA进行两种或多种影像三维融合,并采用双容积或多容积重建技术,从而获得重建后处理图像,能清晰展示病变的内部结构以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进而有利于指导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但在颅内动脉瘤栓塞辅助支架中的应用,文献报道较少。本文旨在采用高分辨C-臂CT与3D-DSA双容积融合重建技术联合去金属伪影算法,在术中对支架膨胀与贴壁效果进行评估以减少因支架贴壁不良引起的并发症,通过对支架贴壁不良患者基本资料分析,筛选出对支架贴壁效果有影响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而指导临床,改进介入操作,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因颅内动脉瘤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stent-assisted coil embolization,SACE)或血流导向装置(Flowdiverter,FD)治疗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支架置入后采用常规减影造影法、注射低浓度对比剂高分辨C-臂CT扫描重建法和双容积融合重建三种方法评估支架贴壁情况并记录。运用相关统计学方法将各种技术组间进行两两比较,分析判断双容积融合重建技术对支架贴壁情况评估的准确性。统计分析围手术期并发症并根据动脉瘤DSA随访结果判断该项技术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对可能影响支架贴壁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筛选可能对支架贴壁效果产生影响的危险因素。结果1、共纳入172例患者,采用198枚支架共处理了 237个动脉瘤,其中26例患者为双侧动脉瘤,均行介入治疗,107例患者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120个动脉瘤(单侧动脉瘤94例,双侧动脉瘤13例),65例患者利用78枚密网支架栓塞了 117个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分别采用Neuroform支架52枚、Enterprise支架36枚和LVIS支架32枚,密网内支架分别采用Pipeline支架32枚和Tubridge支架46枚,技术成功率100%。2、198枚支架置入后行支架贴壁效果检查,利用常规减影造影技术发现36枚支架未完全贴壁,利用低浓度对比剂重建技术发现46枚支架未完全贴壁,双容积融合重建技术发现46枚支架未完全贴壁,采用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双容积融合重建技术在正确显示支架贴壁方面明显优于常规减影造影法,二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而双容积融合重建技术与低浓度对比剂重建技术之间在显示支架贴壁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0.999),通过低浓度对比剂重建技术对两者结果进行验证,得出双容积融合重建技术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造影减影方法。对于术中发现支架贴壁不良患者给予支架内球囊扩张或微导丝成襻技术按摩(Massage技术)后贴壁明显改善。余152枚支架经低浓度对比剂重建技术及双容积融合重建技术均证实支架膨胀完全,贴壁良好。两种技术在检测FD贴壁情况的一致率为100%,准确率高于常规减影造影法(P<0.001)(表2)。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载瘤动脉最大径大于4mm(P=0.022)、支架两端载瘤动脉直径差大于0.3mm(P=0.005)、载瘤动脉合并狭窄(P<0.001)、支架成角大于90度(P<0.001),是影响支架贴壁情况的风险因素。而性别、年龄、吸烟、高血压病、糖尿病、支架置入部位、动脉瘤瘤颈口直径、是否合并弹簧圈治疗、遮盖分支血管、支架直径对支架贴壁结果的影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高分辨C-臂CT与3D-DSA双容积融合重建技术能较好的展示颅内支架细节,准确判定支架膨胀及贴壁情况。2)术中判断支架是否贴壁,及时采取相应的策略提高贴壁性,既有利于降低急性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率,又能提高远期动脉瘤的愈合率和支架通畅率。3)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载瘤动脉最大径≥4mm、支架两端动脉直径差≥0.3mm、载瘤动脉合并狭窄、支架成角≥90度是影响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中支架贴壁情况的重要危险因素。4)提示术者术前应充分评估患者相关风险,进而指导手术操作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张耀春,郑丽芳,刘融[8](2020)在《3D打印技术治疗脑动脉瘤的应用前景》文中提出背景:介入治疗可以作为无法手术切除脑动脉瘤患者的姑息性治疗手段,但是手术初期病灶的定位或者介入治疗时导管的走行等,仅通过二维图像无法得到准确而清晰的显示,并且与操作者自身的经验及对图像的理解力等因素有关。3D打印模型是具有高仿真度及个体化特征的物理模型,在医疗领域具有个性化、精准化等优点,目前广泛应用于骨科、口腔颌面外科等,但是在颅脑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较少有报道。目的:归纳脑动脉瘤的分型及治疗现状,展望3D打印技术在脑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数据库、Pub Med数据库、EI数据库,检索词为"脑动脉瘤,临床分型,治疗,3D打印,Cerebral aneurysm,Clinical classification,treatment,3D printing"。检索出相关文献96篇,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归纳出51篇文献进行汇总、归纳,具体包括脑动脉瘤的分型、开颅手术及介入治疗、3D打印技术应用现状等相关内容。结果与结论:①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脑动脉瘤治疗手段各有其优势及局限性,在这种情况下提出3D可视化和3D打印技术,是对脑动脉瘤患者临床治疗的重要补充;②它可以通过放大、旋转、透明化等操作更直观、准确地显示器官解剖和空间结构,同时还可以准确定位动脉瘤发生部位、计算动脉瘤大小和体积、明确动脉瘤形态等,这对于颅脑动脉瘤的术前诊断、制定手术计划、手术中精确操作、提高手术成功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③同时3D打印的实体模型在病情沟通、住院医师手术操作培训等方面也有广泛应用;④通过总结3D打印技术在脑动脉瘤治疗上的研究进展,对于三维可视化及3D打印技术的应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无论是结合流体力学进行血流动力学的研究还是在现有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精细化处理,都推动了临床研究向前发展。
吕建广,梁理娟,符伟平,曾凡猛,梁亚明,张丽丽,尹志斌[9](2020)在《去骨减影CTA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去骨减影CT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资完整疑似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53例,均行CT血管造影(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并与手术或血管内介入结果对比。结果 5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经手术或血管介入栓塞术确诊颅内动脉瘤44例,CTA检查诊断颅内动脉瘤40例,敏感性为90.91%(40/44)。DSA诊断动脉瘤42例,敏感性为95.45%(42/44)。CTA与DSA相比较在诊断颅内动脉瘤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TA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一种无创、安全、快捷的检查技术,可作为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筛选方法。
彭飞[10](2020)在《3D-DSA及DVR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和血管内栓塞治疗中应用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目前,随着数字减影三维重建技术(3D-DSA)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治疗中所具有的优势,已逐渐被临床医生接受和认可,与常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2D-DSA)进行对比,3D-DSA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性,还可对患者动脉瘤自身形状及其与周围血管的关系清晰的显示,从而为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而基于三维重建技术发展而来的双容积重建技术(DVR)对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效果的评估又具有更为明确的优势。因此,本研究通过探讨分析2D-DSA、3D-DSA对颅内动脉瘤的检出率、动脉瘤颈以及与周围血管的关系的显示以及各种检查时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与对比剂使用剂量之间的差异,并对2D-DSA、3D-DSA与DVR在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后应用效果进行对比,从而明确3D-DSA及DVR对脑内动脉瘤诊断以及血管内栓塞治疗的使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同时行2D-DSA和3D-DSA检查的脑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38例,所有患者均使用2D-DSA及3D-DSA进行检查,检查结果由两位神经放射科医生和1位影像学技师独立判断,分别记录每位患者动脉瘤的检出情况、动脉瘤颈显示情况、患者检查辐射剂量以及对比剂的使用量。对2D-DSA与3D-DSA显示颅内动脉瘤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3D-DSA检测最佳的动脉瘤显示角度,对于可采用介入治疗的患者依据检查结果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对其中98例患者即刻性弹簧圈栓塞治疗,栓塞完成后即采用2D-DSA和3D-DSA以及DVR进行检查。结果138例SAH患者中的128例共检出162个动脉瘤,其中2D-DSA检出114名患者144个动脉瘤,三维DSA128例患者共检出162个动脉瘤。10例经DSA-2D诊断为动脉瘤,经DSA-3D证实为血管正常折返与漏斗样扩张;在DSA-2D中发现14例无动脉瘤,其中的18个经DSA-3D诊断为微动脉瘤。162枚动脉瘤中,其中直径>5mm的动脉瘤2D-DSA及3D-DSA均全部检出,没有统计学差异。通过DSA-3D可以清楚地显示162个动脉瘤颈段与其母血管的关系,2D-DSA只能清楚显示部分动脉瘤瘤颈部关系,两者对动脉瘤瘤颈及与毗邻血管之间的关系显示差异性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Z=-6.708,P<0.01)。28枚直径<5mm的动脉瘤中,仅有10个采用DSA-2D检查检出,3D-DSA全部检出。DSA-2D、DSA-3D对动脉瘤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88.5%和100%。特异性分别为37.5%和100%。2D-DSA、3D-DSA两种检查方式的对比剂用量及两种检查时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的统计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98枚动脉瘤栓塞后2D-DSA显示I级栓塞54个,II级32个,III级12个;3D-DSA显示依次为I级32个,II级40个,III级26个;DVR显示依次为I级28个,II级36个,III级34个;三组动脉瘤栓塞后残余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P 10.353,=H)。结论(1)与2D-DSA相比,3D-DSA能显着提高颅内微小动脉瘤的检出率,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尤其是在动脉瘤形态方面、直径以及显示与周围血管位置时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2)3D-DSA技术评估血管内治疗情况效果更好,可为栓塞治疗提供更佳的工作角度,同时还可对动脉瘤大小进行精确测定,为栓塞治疗提供保障;(3)3D-DSA的使用可有效降低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也可降低对比剂的使用量,可提高患者的安全性;(4)判断颅内动脉瘤栓塞程度以及介入治疗术后随访方面,DVR有更高的优势;(5)DSA-3D图像是重建图像,不能反映血管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在临床上尚无法完全取代2D-DSA。
二、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中的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C臂CT在颅内动脉瘤支架置入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讨论 |
创新性与不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C臂CT在颅内动脉瘤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CTA与DSA对颅内动脉瘤影像诊断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颅内动脉瘤的影像学诊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英文缩略图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平板DSA-3DRA融合技术及其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设备及方法 |
1.3 Philips Allura X-per DSA-3DRA图像克隆融合技术重组方法及评价 |
2 结果 |
3 讨论 |
(4)能谱CT在颈动脉斑块分析及颅脑灌注在脑梗死评估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研究背景 |
第一部分 探讨能谱CT评估颈动脉分叉处粥样斑块稳定性与急性期脑梗死的相关性 |
1 主要研究内容及目的 |
2 资料与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斑块稳定性判断依据 |
2.3 检查方法 |
2.4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不同组别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情况 |
3.2 不同组别的颈动脉斑块在形态上的比较 |
3.3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正常的,进行能谱CT成分分析的比较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 头颈部CTA联合颅脑灌注成像“一站式”检查在预测脑梗死患者预后中的临床价值 |
1 研究内容及目的 |
2 材料和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方法 |
3 结果 |
3.1 AMI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3.2 不同组别脑血管灌注成像参数(CBF体积、CBV体积、TTP和MTT)比较 |
3.3 不同组别脑血管灌注成像参数(CBF、CBV)的比较 |
3.4 不同组别NIHSS评分比较 |
3.5 不同组别BI评分比较 |
3.6 不同组别MRS评分比较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不同影像检查技术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5)3D-TOF MRA与CTA对颅内动脉瘤的应用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和方法 |
1、研究对象 |
2、检查设备和对比剂 |
3、扫描方法 |
3.1 MRA扫描参数 |
3.2 CTA扫描参数 |
3.3 DSA扫描参数 |
4、图像分析 |
5、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MRA和 CTA所检出颅内动脉瘤的数目和部位 |
2、MRA和 CTA对颅内动脉瘤的检出率 |
3、MRA和 CTA对颅内动脉瘤最大直径测量的结果 |
4、MRA和 CTA对颅内动脉瘤空间关系显示的情况 |
讨论 |
1、3D-TOF MRA与 CTA的技术特点 |
2、MRA和 CTA对颅内动脉瘤检出率的比较 |
3、MRA和 CTA对颅内动脉瘤最大直径测量结果的比较 |
4、MRA和 CTA对颅内动脉瘤空间关系显示情况的比较 |
结论 |
论文不足之处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
1、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2、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3、MR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致谢 |
(6)磁共振3D-SPACE序列对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术后随访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引言 |
2 资料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颅内动脉瘤高分辨磁共振成像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7)颅内动脉瘤栓塞辅助支架贴壁情况观察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表 |
1 引言 |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
2.1 伦理及知情同意 |
2.2 研究对象 |
2.3 纳入排除标准 |
2.4 临床资料 |
2.5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纳入患者资料 |
3.2 手术及随访结果 |
3.3 不同方法对支架贴壁效果的检验结果 |
3.4 支架贴壁结果影响因素分析 |
4 讨论 |
4.1 颅内动脉瘤的治疗 |
4.2 支架贴壁性对降低动脉瘤介入治疗并发症的意义 |
4.3 双容积容和重建技术 |
4.4 支架贴壁结果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典型病例 |
综述 颅内动脉瘤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8)3D打印技术治疗脑动脉瘤的应用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快速阅读: |
文题释义: |
0引言Introduction |
1 资料和方法Data and methods |
1.1 资料来源 |
1.2 检索词 |
1.2.1 中文检索词 |
1.2.2 英文检索词 |
1.3 检索标准 |
1.3.1 纳入标准 |
1.3.2 排除标准 |
1.4 资料提取和文献质量评估 |
2 结果Results |
2.1脑动脉瘤的解剖及分型 |
2.1.1脑动脉瘤的解剖学结构 |
2.1.2脑动脉瘤的常用临床分型 |
2.2脑动脉瘤的手术治疗方案 |
2.2.1动脉瘤夹闭术 |
2.2.2介入栓塞治疗 |
2.3 3D打印技术在脑动脉瘤治疗上的个性化应用 |
2.3.1病情沟通 |
2.3.2手术支架、入路及动脉夹等的选择 |
2.3.3根据流体力学预判动脉瘤破裂风险 |
3 讨论Discussion |
3.1 存在问题及展望 |
3.2 结论 |
(9)去骨减影CTA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扫描方法 |
1.2.1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 |
1.2.2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1.2.3 图像分析与诊断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10)3D-DSA及DVR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和血管内栓塞治疗中应用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个人简历 |
致谢 |
四、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中的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C臂CT在颅内动脉瘤支架置入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 杨凯.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2]CTA与DSA对颅内动脉瘤影像诊断的对比分析[D]. 庞嫣琼. 新乡医学院, 2020(06)
- [3]平板DSA-3DRA融合技术及其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的应用[J]. 尹姬,余景科,黄德俊,杨振兴.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0(06)
- [4]能谱CT在颈动脉斑块分析及颅脑灌注在脑梗死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 解福友.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4)
- [5]3D-TOF MRA与CTA对颅内动脉瘤的应用比较研究[D]. 薛建建. 青岛大学, 2020(01)
- [6]磁共振3D-SPACE序列对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术后随访的应用价值[D]. 陈衍江. 郑州大学, 2020(02)
- [7]颅内动脉瘤栓塞辅助支架贴壁情况观察及影响因素分析[D]. 付培基. 郑州大学, 2020(02)
- [8]3D打印技术治疗脑动脉瘤的应用前景[J]. 张耀春,郑丽芳,刘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32)
- [9]去骨减影CTA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吕建广,梁理娟,符伟平,曾凡猛,梁亚明,张丽丽,尹志斌.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13)
- [10]3D-DSA及DVR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和血管内栓塞治疗中应用价值研究[D]. 彭飞.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4)
标签:颅内动脉瘤论文;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论文; 血管造影论文; 血管支架论文; cta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