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藻化石新指标在西藏昂仁湖环境演化中的应用

硅藻化石新指标在西藏昂仁湖环境演化中的应用

一、化石硅藻新指标在西藏昂仁湖环境演变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隋丰阳[1](2019)在《基于松嫩平原湖泊群硅藻-总磷转换函数的湖泊营养演化重建 ——以查干湖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湖泊富营养化是我国乃至全球湖泊当前面临的一个主要的环境问题,而氮、磷等营养元素的过量富集则是引起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根本原因。松嫩平原湖泊群是我国湖泊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近年来,该地区湖泊盐碱化日益严重,富营养化加剧,针对松嫩平原湖泊群生态环境的现实问题,急需开展该地区水质变化的机理研究。本文通过整理分析2008年6-8月采集的松嫩平原湖泊水样数据,对各样点的硅藻物种进行鉴定、计数,对样点水体进行水化学类型的划分,并建立了两个数据集:区域80个采样点数据集,以及由71个采样点组成的重碳酸盐类钠组I型水(CINa)数据集,分别定义为数据集Ⅰ和数据集Ⅱ。利用典型对应分析(CCA)分别研究两个数据集的浮游硅藻分布与环境参数的关系,明确两个数据集中影响硅藻属种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并选择合适的数据集来建立硅藻-关键环境因子转换函数。利用该转换函数,在测年技术的支持下,对查干湖历史时期的关键环境变量进行定量重建,得到其演变序列,辅以其他指标记录分析,对推导的环境演化过程进行验证,并进一步对其演化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探讨。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经鉴定计数,用于建立数据集Ⅰ的硅藻(至少在2个采样点出现且至少在一个样品中含量大于1%)有91个物种;用于建立数据集Ⅱ的硅藻有88个物种。两个数据集中,优势种都为Aulacoseira granulata,Aulacoseira ambigua和Cyclotella meneghiniana,它们经常出现在富营养化的水体中。(2)对两个数据集的浮游硅藻与各种环境梯度进行一系列的排序分析,结果显示浮游硅藻的属种分布表现出对环境梯度的响应。其中,一些耐营养盐的种类如Nitzschia austriaca,Pinnularia microstauron var.brebissonii,Navicula cuspidata,Gomphonema parvulum,Nitzschia levidensis var.salinarum和Fragilaria brevistriata与总磷梯度呈正相关。(3)基于两个数据集的排序分析都表明:15个环境指标中总磷解释了硅藻属种的最大变率,是影响硅藻属种分布的一个最重要且显着的环境参数,两种情况下(基于数据集Ⅰ和基于数据集Ⅱ)从总磷的边界效应方差解释值和属种的单峰响应程度来看,应使用数据集Ⅱ71个采样点的数据来建立硅藻-总磷转换函数更为合适。(4)利用数据集Ⅱ71个采样点中的数据,采用加权平均回归(WA)方法及偏最小二乘加权平均回归(WA-PLS)方法建立硅藻-总磷转换函数,WA-PLS(组分5)提供了较高的实测值与推导值的相关系数(R2Jack=0.759),成为最佳建模方法。在删除异常样品后,硅藻-总磷转换函数的推导误差减低(RMSEP=0.169),实测值与推导值的相关系数提高(R2Jack=0.823)。因此经过残差成分提取后的WA-PLS(组分5)模型为最终确定的理想模型。与世界上其他的区域硅藻-总磷转换模型相比,本研究中得出的转换函数推导能力较强。(5)将构建的松嫩平原硅藻-总磷转换函数应用于查干湖的沉积岩芯,在测年技术的支持下,定量重建了查干湖19世纪50年代末期-2016年间的总磷含量,这150多年来推导的查干湖湖水总磷浓度在0.088-2.073mg/L间波动,变化幅度较大。(6)将查干湖150年来营养水平的定量重建结果结合粒度组分特征、该区域局部时间尺度下的水质监测记录、气候研究记录及人为干扰因素进行对比论证,分析探讨重建的水体营养态的变化趋势。进一步结合部分年份(1984、1985及2002-2016年)查干湖水体总磷浓度实测值与推导值的拟合结果,证明构建的区域硅藻-总磷转换函数具有适用性,推导结果具有可靠性。经过验证的总磷浓度推导值指示了这期间湖泊水质由Ⅴ类演变为劣Ⅴ类再逐渐演变为Ⅳ-Ⅴ类的变化过程;湖泊营养状态演化经历了由轻度富营养化演变为过营养化,之后又恢复为目前的轻度富营养化状态。(7)分析查干湖的外源磷负荷和磷的内部再循环对湖泊水体营养演化产生的影响,着重对比了查干湖水体中磷浓度的推导值与沉积物磷实测值的变化趋势,探讨了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磷在沉积物与水体间的循环过程及湖泊水生生态系统的自调节机制。

陈庆[2](2019)在《西藏许如错地区13.7-4.4ka BP湖相沉积记录及古气候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深入探讨千百年尺度的气候演化规律,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已成为众多科学家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在众多保存气候信息的沉积载体中,湖泊沉积物因其具有分布范围广、受局限条件相对较少、沉积连续稳定、分辨率高以及易提取等特点,在古气候变化研究中广泛应用。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研究,特别是高原的形成对于亚洲季风系统的影响,以及认识气候变化的控制因素和动力机制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对许如错地区湖相沉积物中的粒度、TOC含量、TOC/TN比值和δ13Corg等代用指标的分析,在AMS14C年代框架基础之上,揭示了研究区古气候变化记录,并通过与全球其他地区记录等对比,初步探讨了研究区气候变化驱动的动力机制。结果显示,研究区13.7-4.4ka BP的古气候变化划分为五个阶段:(1)13.7-13.1ka BP:气候波动剧烈,期间出现一次干冷事件,随后转暖;(2)13.1-9.9ka BP:气候波动较大;(3)9.9-6.4ka BP:气候较稳定,向干旱化发展;(4)6.4-5.4ka BP:气候波动强烈,在6.1ka BP和5.7ka BP出现两次干冷事件;(5)5.5-4.4ka BP:气候稳定,降水较少,偏干燥。将其与周缘沉积记录进行对比,结果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此外,还与石笋、冰芯记录以及33°N太阳辐射变化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许如错地区的气候变化与全球记录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频谱分析结果显示出204a、191a、219a、253a等一系列百年尺度的准周期,其中204a、191a指示的约200a周期可能与太阳活动有关,而其他百年尺度的周期可能与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系统有关。

刘锐[3](2017)在《宁绍—杭嘉湖地区末次冰消期以来的古气候环境演化与早期人类文明》文中认为宁绍平原和杭嘉湖平原分处长江下游地区杭州湾的南北两岸。宁绍平原是东西向的狭长海岸平原,直面东海,海陆交互作用强烈,全新世经历了多次海水进退和气候冷暖/干湿的交替变化,海平面、海岸线及河道系统迅速变化。作为长江下游文化区中的3个子文化区之一,在全新世气候最适宜期发育了被誉为“中华远古文明之光”的河姆渡文化,是稻作农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因此,宁绍平原是研究末次冰消期以来气候环境变化和农业起源演化的理想地区。过去全球变化研究关注长三角—杭嘉湖—宁绍地区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精细关系,其中有几个关键且颇多争议的问题:中国东部中全新世是否存在过高海平面?新石器时代文明的消失是否与极端气候事件相关联?稻作农业缘何发端于此?围绕关键科学问题,本文试图从不同的时空尺度还原宁绍平原河姆渡地区全新世“天——气候、地——环境、人——文化”的图景。在宁绍平原与杭嘉湖平原布局一系列钻孔,以取自河姆渡遗址区内的钻孔HMD13为主要研究对象,岩心底界达第一硬质黏土层,为全新世海相+湖相沉积地层;采用AMS-14C方法定年,获得精确的年代框架;综合分析多种古气候代用指标,包括:磁化率、粒度、黏土矿物、XRF Core Scanner元素数据、有机碳氮比值及有机碳同位素、生物标志物等,结合项目组成员所做的微体古生物化石(孢粉、硅藻)分析,建立起高分辨率古气候和古环境演化序列;提取全新世的全球性气候变化事件、区域性海陆交互作用的沉积事件以及局地极端气候事件在本区的响应记录。不同尺度的气候环境:全新世气候波动的幅度可能不足以从根本上改变宁绍平原的生态和植被,万年尺度的全球性气候演化对于古文明影响是有限的;千—百年尺度的突变事件包括快速降温事件以及快速海进事件等,虽然是全球性的,但是区域性更强,对古文明影响很大。地貌和水文环境是区域性的,海陆交互作用主导:通过对系列钻孔的岩性和测年数据、元素地球化学数据(Ca、Mn)、遗址高程及年代等综合分析,构建起区域海平面变化历史。从冰消期~6.5 kaBP该区海平面一直持续快速上升,期间出现若干次短暂的缓慢上升或停滞期;6.5 ka BP左右出现较长时间的停滞期;此后~5 kaBP,缓慢上升;5 kaBP左右海退,之后逐渐升高到现今海平面高度。全新世最适宜期在本区并未与高海平面相对应。对于人类聚落及农业起源和发展,局域环境尤为重要,包括了生态环境和极端环境:在精细定年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微体古生物、沉积学、地球化学等证据指示了百年—十年尺度的风暴潮(8.0kaBP、4.2kaBP)及洪水(6.5kaBP、6.2 ka BP)等极端气候事件。结合前人对长江中下游地区众多新石器时代文明遗址的研究成果,梳理了河姆渡文化序列。系统地阐述该地区水文、地貌、生态环境演化及其古文化响应,尤其关注极端环境下的聚落变迁和农业起源发展的时空格局。7 ka BP入侵至浙闽丘陵北沿的海水开始消退,河姆渡一带在宁绍平原上最先出露成陆,姚江河谷也成为最先有人类居住的地区;7~5.9 kaBP杭州湾两岸为深河口海湾所隔绝,5.8~5.2 kaBP海平面停滞、沉积速率增大使得海湾变窄,北向南的文化单向渗透发生;5 kaBP钱塘江河口基本与长江河口分离,杭州湾主体形成,姚江改道东流,河姆渡出露,海水上溯,河姆渡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南退浙闽丘陵成为了必然的选择。古文明趋向于从独立微生境向更为融合、更为广阔的生境发展。农业是气候环境与人类文明耦合的佳作。尽管独立的农业发展与人类自身文明程度的增长密切相关,但是大范围、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活动必然受到大尺度自然因素即气候因子的影响,至于影响比重多大,仍需要深入的环境考古学研究。

任晓倩[4](2017)在《中国西部土壤和骨骼中微生物脂类化合物GDGTs分布特征及古环境应用可行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GDGTs的化学全称被称为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化合物(Glycerol Dialkyl Glycerol Tetraethers,简称为GDGTs),是来源于微生物的细胞膜中的一种脂类化合物。GDGTs普遍存在于各种极端环境或者非极端的普通自然环境中且具备作为生物标记物的理想条件,近十几年GDGTs作为一种兴盛的有机生物标记物经常被用于对古环境的定量重建研究工作,学者们根据GDGTs在土壤、湖泊等不同环境载体中的分布情况,建立了多个环境指标(包括TEX86、BIT、MBT、Indexl、Ri/b等)并将其应用全球古环境重建中。但是,之前学者们在调查GDGTs现代过程时较少系统全面地涉及中国西部地区中各个局地区域的环境样品中GDGTs的分布,是否在这种特殊的局地区域可以直接使用学者们之前所建立的GDGTs的气候等环境指标去重建过去的气候等环境信息?对此,我们对温度、海拔、降雨等环境因子梯度差异较为连续的中国西部部分地区的GDGTs进行现代调查,分析验证学者们之前所建立的GDGTs的气候等环境指标是否在该区域使用。此外,截止目前,对于怎样更精准的推测遗址中当时的古环境信息,特别是当时的一些气候环境信息尚未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为此,本文选取了不同环境背景条件的遗址中动物骨骼样品,探讨是否可以将遗址动物骨骼作为研究GDGTs的一种新型载体,尝试去解决脂类生物标记物GDGTs重建古环境的时产生的两个主要问题:年代定位问题和重建的气候代表性问题。得出以下结论:(1)沿中国西部部分地区不同温度和不同降雨量梯度及不同海拔断面对脂类化合物GDGTs的各个系列化合物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在此次研究的线路中的所有样品总浓度的变化范围整体较大,一方面说明,即使是在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且全部土壤保持碱性(pH=8±0.5)的环境条件下,GDGTs对环境的响应程度也有所不同;另一方面说明在局地环境中GDGTs化合物的含量不仅受控于温度、降水、湿度、土壤酸碱性等环境条件,还可能与土壤中GDGTs的来源与其自身的分解程度有关。(2)按照不同的温度梯度对每个采样区的每种古菌GDGTs系列化合物的分布情况进行归类,均是iGDGT-0以及泉古菌醇Crenarchaeol含量较为丰富,而iGDGT-1、iGDGT-2、iGDGT-3含量较低。iGDGT-0的相对含量在不同的温度梯度下差异最明显,而其他iGDGTs系列化合物差异不明显。iGDGTs的系列化合物含量变化在-3℃~10℃的温度梯度下均是iGDT-0>泉古菌醇 Crenarchaeol>iGDGT-2>Crenarchaeol’>iGDGT-3,而在 10℃~15℃ 之间则是泉古菌醇 Crenarchaeol>iGDGT-0>iGDGT-2>Crenarchaeol’>iGDGT-3。本次研究的区域环境中iGDGTs系列化合物iGDGT-1、iGDGT-2、iGDGT-3的微生物群来源主要是奇古菌Thaumarchaeota。既存在GroupI.Ib类型的奇古菌也存在GroupⅠ.Ⅰa类型的奇古菌且以GroupI.Ib为主。(3)本次研究区的bGDGTs主要是以6-甲基bGDGTs为主,以Ⅱa’和Ⅲa’占主导优势。在每一个温度梯度下,细菌bGDGTs的系列化合物除了 Ⅲc没有被检测出来,其余14个系列的bGDGTs化合物均被检测出来。其中,相对含量占bGDGTs总含量最多的是最多的是Ⅱa’(占到bGDGTs含量的17.7%~46.5%),和Ⅲa’(占到bGDGTs含量的7.9%~46.9%),bGDGTs系列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并未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含量增大的趋势。且在每一个温度梯度条件下均呈现6-甲基bGDGTs的含量大于5-甲基bGDGTs。此外,相对于其他温度梯度,在-2℃~0℃之间Ⅰa、Ⅰb、Ⅱa、Ⅱa’、Ⅲ a、Ⅲa’的相对含量差异较大。(4)探索依据其他环境样品为GDGTs研究载体而建立的气候环境指标TEX86、BIT、Ri/b、MBT、Index1,分析这些指标在该研究区域对环境的指示作用的可行性,我们发现,利用指标古菌四醚指数TEX86获得的年平均大气温度的误差较大,TEX86指标不适合本研究区温度重建。BIT值的变化为0.1-0.8,并不是像前人研究的土壤中的BIT值都接近于1,或者为1。所以在中国西部地区的湖泊等水环境中使用BIT值作为陆源有机质的输入时应该谨慎。Ri/b值的差异较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区均为pH=8± 0.5碱性的地表环境,Ri/b的值却差异巨大,原因可能是在局地的干旱环境中产GDGTs系列化合物的不同菌种对环境的适应情况不同,从而导致iGDGTs和bGDGTs含量分布不同进而导致该结果。此外,利用指标Index1的温度校正公式:Index1-T=5.05+14.86×lndex1恢复的温度与气象站实测温度相关性也较为显着。但是并不是所有陆地环境都可以用由GDGTs系列化合物建立统一的指标进行古环境的重建。应该根据环境样品所处的局地环境特征建立并校正准确适用于局地环境的指标进而将其应用于重建古环境信息。这样的结果警示我们:一方面,在利用GDGTs建立的指标重建环境信息时,需要区分5-甲基bGDGTs和6-甲基bGDGTs的具体分布情况选取恰当指标进行计算,此外,仍然需要继续调查不同环境样品中GDGTs的分布情况,寻找更合适于每个局地区域的环境指示指标。另一方面的原因也不排除是因为该研究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比如风力强盛,气候干旱,导致本地区的土壤中的GDGTs是从其他地方吹来的,从而导致利用已有指标不能得出GDGTs指标在该区域的应用优势。(5)不同埋藏条件、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品种的动物骨骼中均是iGDGTs的含量超过bGDGTs的含量,对比发现在潏河附近的动物骨骼中bGDGTs含量较另外两组遗址中的动物骨骼中bGDGTs含量更为丰富。说明以骨骼为研究GDGTs的载体时,湿度这一环境因素也应该考虑在内。通常土壤中的bGDGTs的分布特征受温度、降水和pH因素的影响,但是骨骼中的磷灰石起到一个缓冲溶剂的作用,维持一个较为稳定的弱碱性环境,且骨骼自身也有较好的封闭性,因此骨骼中的bGDGTs受pH值影响较弱,相对于土壤而言,可能能够更好指示温度(或降水)的变化,可以深入探索以骨骼为研究GDGTs的新型载体。

李华勇[5](2017)在《青藏高原中部兹格塘错记录的末次冰消期以来气候变化》文中指出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气候变化及驱动机制是第四纪气候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对于理解冰后期气候演化规律和古文明的兴衰演替,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预测今后气候发展方向,解决气候变化背景下人地关系矛盾,可以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青藏高原地理位置独特,地形地貌特殊,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同时对相邻区域气候变化也具有重要影响。高原上数目众多的湖泊是记录古气候信息的理想载体,在重建万年时间尺度以上的气候变化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论文选取青藏高原中部兹格塘错作为研究对象。兹格塘错是青藏高原内陆封闭湖泊,位于亚洲季风区边缘,流域内无现代冰川发育,水量平衡条件简单,沉积速率相比青藏高原大多数湖泊快很多,同时也是我国目前发现的为数不多的半混合型湖泊之一,因此其湖泊沉积物是研究古气候的绝佳材料。从兹格塘错水深最深处钻取12.9 m长沉积物岩芯,按照1cm间隔高密度分样,进行粒度、有机质含量、碳酸盐含量、红度、细菌脱镁叶绿素含量等代用指标测定,分析各代用指标的古气候古环境指示意义,并利用16个AMS 14C年龄建立可靠年代标尺,重建末次冰消期以来(17.3 cal ka BP)青藏高原中部气候演化历史及兹格塘错湖泊变化过程,获得以下结论:1.青藏高原中部末次冰消期以来古气候重建晚冰期(17-15.3 cal ka BP)气候总体冷干,并开始向温/凉湿缓慢转变;BA暖期(15.3-13.1 cal ka BP),快速出现和消失的气候温湿时期,该时期内发生5次相对独立的气候暖湿事件,与格陵兰地区温度变化基本一致;YD冷期(13.1-11.9 cal ka BP),快速降温事件,后期升温相对缓慢,在青藏高原表现为前期冷干,后期冷湿;青藏高原全新世气候特征表现为早期(11.9-8.2 cal ka BP)降水丰富,气候温湿,中期(8.2-3.7 cal ka BP)气候暖干,后期(3.7-0 cal ka BP)有变冷趋势,降水有所增加,呈现温凉特征。总体来看青藏高原全新世气候呈现暖干-温/凉湿的组合特征。2.兹格塘错沉积物中粒度、碳酸盐含量、有机质含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沉积物粒度主成分拟合粒径主要受降水量和降水强度控制,与流域水动力相关,在早全新世出现高值,粗粒组分(风尘组分)含量及拟合粒径受冬春季风力和地表植被状况影响,指示风尘活动强弱,拟合粒径在全新世显着增大,含量在全新世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表明12.0 cal ka BP以来,冬春季强风发生频率增大,地表植被退化;碳酸盐含量在全新世明显升高,而在末次冰消期及全新世中变化特征又与降水呈明显负相关关系,表明控制碳酸盐析出的第一因素为温度,第二因素是降水;有机质含量代表流域内水热组合状况,全新世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于末次冰消期,而晚全新世有机质含量的异常升高可能与侵蚀加剧和人类活动有关。3.青藏高原中部末次冰消期以来风场的转变及风尘活动历史重建末次冰消期青藏高原兹格塘错流域由西风控制,全年冷干,但风力相对较小,粉尘活动活动十分微弱。全新世该区域转季风控制,暖季由印度夏季风控制,降水丰富,冷季盛行西风,寒冷干燥。冬春季风力(高原西风)强度相比冷期明显增强,尘暴活动频繁,而且呈逐渐增强的趋势,在晚全新世达到最盛。4.兹格塘错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湖泊演化历史晚冰期兹格塘错水位较低,盐度较大,水体完全混合,后期可能有季节性弱分层;BA暖期随着降水显着增加,湖泊水位升高,开始出现稳定温跃层和化跃层,半混合型湖泊形成。YD冷期中受冷干气候影响,水位降低并再次完全混合,由半混合型湖泊变为完全混合湖泊。全新世气候暖湿,兹格塘错水位可能在全新世初级即达到末次冰消期以来最高值,全年存在相对稳定化跃层,兹格塘错演化为半混合型湖泊,温跃层和化跃层深度主要受地表温度影响,分层强度呈先增强后减弱的特征,在中全新世达到最强。5.青藏高原末次冰消期以来气候驱动机制分析青藏高原中部地区末次冰消期以来气候主要受太阳辐射、北半球高纬地区冰量及印度季风三者综合驱动变化,同时因青藏高原位置、地形及大气状况的特殊性,气候变化又具有区域独特性。兹格塘错ZGT2孔显示有清晰的BA暖期和YD冷事件,甚至BA暖期中5次暖湿事件都可以与格陵兰冰芯数据进行一一对比,表明青藏高原气候与北半球高纬地区具有很强的遥相关。全新世早期,兹格塘错流域降水即达到最大值,与印度季风的变化模式相一致。青藏高原温度在中全新世达到最高,滞后于太阳天文辐射的峰值(10.0 cal ka BP),可能与早全新世降水较多,降低有效太阳辐射,对地表起到降温作用有关。

胡晓兰[6](2014)在《藏北高原湖泊现代沉积硅藻分布特征及生态习性研究》文中提出硅藻具有简单的细胞结构,栖息地相对固定,对环境的微弱变化十分敏感。水体离子、深度、TDS、SC、温度T、营养盐、水体扰动等环境要素的变化,都会引起硅藻的数量和分布的变化。本文通过对硅藻生态特征的研究,及其与环境要素关系的定性探讨,可丰富研究地区的硅藻-环境因子关系的数据库,有利于促进两者之间定量关系的建立,为其建立提供理论支持。西藏高原气候独特,湖泊类型多样,硅藻种类丰富。作者选取西藏高原北部阿里、那曲地区的20个湖泊表层沉积物及水样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生态学统计软件,采用去趋势对应分析(DCA)、主成分对应分析(PCA)、对比分析(CA)等方法,对藏北高原湖泊表层沉积硅藻的分布、环境属性对其组成和绝对浓度的影响、以及硅藻相对优势种的生态习性特征的探讨,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共鉴定出硅藻10科27属,包括了212种硅藻,以羽纹纲喜碱性淡水硅藻属种为主。相对优势属为Navicula (17.45%)、Nitzschia(10.85%)、Cymbella (8.49%)、Fragilaria(8.49%)、Gomphonema (7.08%)、Pinnularia(6.13%)等。相对优势种13种为Fragilaria pinnata、Denticula elegans、Cocconeis placentula Amphora ovalis var. pediculus、Amphora veneta、Cymbella subcistula、Cymbella delicatula、Fragilaria brevistriata var. inflata、Fragilaria leptostauron var. martyi、Navicula cincta var. leptocephala、Navicula radiosa、Nitzschia denticula、 Opephora martyi。(2)盐度是西藏北部高原湖泊现代沉积硅藻的主要限制因子,湖泊酸碱度和营养状况等环境要素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硅藻的发育繁殖,并且硅藻对Ca2+、 Mg2+/Ca2+具有明显的选择性。(3) Amphora ovalis var. pediculus在pH=9.01,SC=0.344mS/cm水体环境中发育良好;A veneta在盐度为345.66mg/L中生长繁盛,耐盐性较强;Cocconeis placentula喜硫酸盐水体;Denticula elegans在电导率为3.980mS/cm的环境中发育丰富,最佳pH适应范围为8.70-8.90;Fragilaria leptostauron var. martyi对盐度有较高的承受能力,在SC为3.980mS/cm的咸水水体中发育;Fragilaria pinnata最优生长pH和SC分别为8.68和0.303nS/cm,该种和Vavicula radiosa都可指示低温水体环境;N. cinta var. leptocephala喜淡水偏碱性环境;Nitzschia denticula最优生长pH范围为8.70-8.90;微咸水种Opephora martyi以优势种存在可能暗示水体较好的营养状况。(4) Denticula elegans、Epithemia sorex、Nitzschia denticula可指示水体高钙、低Mg2+/Ca2+特征。Cocconeis placentula、Cymbella delicatula可指示水体清洁状态,Fragilaria leptostauron var. martyi对轻微污染水体有指示作用,Denticula elegans能适应清洁-微污染水体,Fragiluria pinnata、Nitzschia denticula、 Naviculacinta var. leptocephala、Navicula radiosa有一定的耐污能力,但更偏爱清洁水体。

刘双爽[7](2014)在《东平湖表层沉积硅藻分布与水质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东平湖作为国家南水北调东线的主要调节湖泊和山东省西水东送的水源地,在中国水资源配置战略中地位十分重要。通过对东平湖湖水各理化指标的监测,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以及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湖泊水质和营养状态进行分析,并对沉积物表层形态磷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对沉积物表层硅藻进行鉴定,探讨硅藻的分布规律,揭示硅藻与水环境状况之间的关系。基于上述研究内容,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东平湖表层沉积硅藻有16属43种,主要以附生和浮游种为主,底栖种相对较少。Synedra、Fragilaria等属种作为成为优势种,说明东平湖目前的营养状态尚未达到富营养化。(2)由硅藻的空间分布来看,聚类分析将东平湖采样区域分为Ⅰ区、Ⅱ区和Ⅲ区。Ⅰ区域为湖泊外围网箱养殖区域,该区域氮磷含量较其他两区域高,硅藻属种以Aulacoseira ambigua、Aulacoseira granulata为主。Ⅱ区域采样点附近水质较好,水生生物发育良好。(3)东平湖整体水质分析显示春夏季节为劣Ⅴ类水,秋冬季节为Ⅲ类水。采样区域水质分析显示,DP1、DP2、DP3三个样点区域为Ⅰ类;DP11、DP14、DP15、DP16、DP20、DP21、DP30、DP32几个采样点区域为Ⅲ类;DP4—DP9;DP22—DP29水质达到劣Ⅳ、劣Ⅴ类,与硅藻组合分布相一致。(4)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分析东平湖为中营养状态,与硅藻属种分布规律揭示的湖泊营养状态相一致。(5)由形态磷的分布特征可以看出:沉积物中的磷主要是无机磷,无机磷主要来自钙磷。东平湖表层沉积物TP与IP、HCl-P相关性较为显着(ρ<0.01),与OP具有一定的相关性(ρ<0.05),沉积物具有较大的磷污染;HCl-P与NaOH-P呈一定的负相关,与IP相关性较大, NaOH-P与OP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沉积物磷的潜在释放作用应引起重视。(6)RDA分析的结果表明,东平湖硅藻组合变化主要影响因子为pH值、总磷和深度。Monte Carlo检验表明:在东平湖各采样点中,TP(F=1.94,P=0.042)、pH值(F=2.76,P=0.008)、depth(F=1.81,P=0.054)是影响硅藻组合变化的显着因子,轴一和轴二共同解释了33.8%的硅藻组合的累计变率及91.4%的物种与环境之间的累计百分变量关系。

陈传红[8](2012)在《近200年泸沽湖藻类沉积记录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文中研究指明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全世界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据IPCC(2007)报道,在1906~2005年的100年内全球年均气温已升高约0.74℃。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我国在1951~2009年期间,内陆地表年均气温上升了1.38℃,预计到本世纪末年均气温将升高2.5~4.6℃。气候变化不仅影响气温影响光照和降雨量等,同时导致极端气候增多。因此,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已成为生态学和环境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问题。淡水生态系统是全球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然而目前我国在水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研究方面仍非常缺乏。云贵高原湖泊群为我国五大湖区之一,是该区域重要的水资源。云贵高原湖泊多为断裂构造湖泊,其水生态系统具有独特性,并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研究价值。云贵高原受季风影响显着,近60年来云贵高原增温趋势明显。因此,该区域那些受人为干扰较少湖泊成为研究气候变化对湖泊生态系统影响的理想对象。然而由于缺乏长期、连续、系统的水生态监测数据,近百年来气候变化对云贵高原湖泊水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响应尚未得到阐释。泸沽湖作为目前云贵高原湖泊中人为干扰相对较小的半封闭深水贫营养湖泊,其湖泊沉积物连续完整,因此是研究水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理想场所。本研究选择泸沽湖作为调查研究对象,通过古湖沼学方法分析泸沽湖柱状沉积物的地化指标:总有机碳(TOC:Total Organic Carbon)、烧失率(LOI550:Loss on Ignition)、总氮(TN:Total Nitrogen)、总磷(TP:Total Phosphorus)、C/N (TOC/TN)和粒度;以及生物记录:沉积色素、生物硅(BSi: Biogenic Silica)和化石硅藻。在以210pb/137Cs测年方法建立的沉积深度—年代时间序列框架下,结合近60年来区域气温与降雨量气象数据,利用相关性分析与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泸沽湖藻类演化(以硅藻群落为主)对近100年来区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210pb测年CRS模式计算结果,泸沽湖沉积柱的平均干物质沉积速率为0.14~0.15g/cm2·yr,但不同深度层位其沉积速率并不一致,由柱顶至下部物质沉积速率略升高后又逐渐降低。根据沉积柱LGH-6和LGH-7沉积结果可以看出两沉积柱下部有一定的压实作用。27.5~32.5cm的沉积深度代表了近200~250年来的沉积结果。2、沉积柱LGH-7沉积物平均粒度范围在15.73~32.10μm,中值粒径在12.85~17.82μm范围内波动,属粉砂质黏土;沉积物颗粒度分选极好,粗细分布的对称性良好,并偏向细粉砂。泸沽湖沉积物粒度的“细—粗—细”变化模式是对不同时期降雨量变化和区域内土地利用情况变化综合影响结果的响应。3、沉积柱LGH-7化石硅藻分析表明,硅藻在沉积物中保存完好。在所有样品中共鉴定3纲11目16科24属145种硅藻。其中,硅藻相对丰度≥2%的物种16个,相对丰度≥1%的物种28个;这28个硅藻物种相对丰度之和占各样品硅藻总数的90.69~98.04%。28个硅藻物种丰度数据的DCCA第一排序轴样品积分为1.54SD(>1SD: Standard Deviation)表明,近250年来泸沽湖硅藻群落物种发生了较大的物种转变,对区域气候变化响应敏感;进一步对28个硅藻优势物种丰度数据的约束聚类分析表明,期间硅藻种属组合变化可划分为3个主带(约1760~1934AD,1934~1991AD和1991~2010AD),分别代表了3次规模大小不等的物种组合变化,物种组合变化表现为由浮游类硅藻优势物种向非浮游类转变,之后再次向浮游类硅藻转变过程。硅藻组合特征表现为:(1)浮游类硅藻为优势种主要有Cyclostephanos dubius、Cyclotella rhomboideo-elliptica、Cyclotella ocellata和Asterionella formosa;(2)非浮游类优势种以Fragilaria属为主,如Fragilaria brevistriata、Fragilaria elliptica和Fragilaria construens f. venter等。在约1990’s以前,云贵高原地方性物种硅藻C. rhomboideo-elliptica一直为优势种,但在约1995年后这一本地物种基本消失。4、湖泊沉积物中BSi、LOI550和TOC含量常作为湖泊及流域内初级生产力的代用指标。从约1991年起,泸沽湖沉积物中BSi、LOI550和TOC含量呈增加趋势,这揭示了泸沽湖及区域内初级生产力的增加。而1991~2010年间沉积物C/N比值逐渐减小并保持相对低值范围(C/N比平均值为11.21),接近藻类C/N比值4~10范围,这进一步指示了沉积物有机质来源以湖泊内源有机质为主。根据化石硅藻物种数据与沉积物中的环境代用指标(TOC、TN、TP、LOI550和粒度)和泸沽湖区域气候数据(年平均气温、四季气温和降雨量)相关性分析表明,1951~2010年60年间年均气温与TOC、硅藻沉积通量、硅藻浓度和浮游类与非浮游类比值(P/nP ratios: Planktonic/no-planktonic taxa ratios)间存在极显着正相关性(p<0.01)。区域年平均气温和冬季气温与TN、TP和BSi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p<0.05)。冗余序分析(RDA:Redundancy Analysis)进一步表明,TN、年平均气温(ATmean: Annual Temperature mean)、冬季气温(WITmean: Winter Temperature mean)、春季气温(SPTmean: Spring Temperature mean)和TP是引起硅藻群落物种变化的5个显着相关的环境变量(p<0.05,n=36),推测气候变暖是近100年来驱动泸沽湖硅藻群落变化的主要因子,结合泸沽湖水质变化趋势显示人为干扰也起了一定的叠加效应。5、通过化石硅藻物种多样性与硅藻物种个体大小尺寸变化分析表明,近250年来泸沽湖硅藻多样性指数一般或偏低,硅藻物种Shannon-wiener指数(H’)在1.59~2.89之间波动,平均值为2.23;而Hill’s N2指数在2.1~11.78之间波动,平均值为5.791从1970’s初以来硅藻多样性呈下降趋势。此外,期间泸沽湖硅藻物种个体有向中小型化演化的趋势:中型个体硅藻物种(7~15μm)的总丰度在近200年来呈增加趋势,特别是约1990年后,最高丰度达到70.88%,小型个体物种(≤7μm)也有一定的增加趋势;但大型个体物种(≥15μm)总丰度则呈显着减少趋势,在1990AD以后总丰度一直维持在低水平。6、沉积柱LGH-6沉积色素分析表明,近200年来泸沽湖沉积色素保存条件较好,可作为湖泊初级生产力的代用指标。从1990’s初开始,沉积物中叶绿素及其衍生物(CD: Chlorophyll Derivatives)、总胡萝卜素(TC: Total Carotenoid)、颤藻黄素(Osc: Oscillaxanthin)和蓝藻叶黄素(Myx: Myxanthophyll)的含量明显增加,以及1997~2010AD的LOl550和BSi含量均明显增加,反映了近20年来泸沽湖区域湖泊初级生产力的增强;结合C/N比值呈下降趋势,表明湖泊沉积中来自湖泊内源有机质比例增加。泸沽湖沉积物中以上4类色素含量及其比值(CD/TC和Osc/Myx)对区域气候变化较为敏感,近60年来年平均温度与CD、TC和LOl550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而与Osc、Myx、和BSi含量呈显着正相关(p<0.05);而四类色素、LOl550和BSi含量与年降雨量均无直接相关性(p>0.05)。说明近60年来气温升高是驱动沉积色素含量和初级生产力升高的主要因素。此外,1990’s初开始,沉积物中Osc和Myx色素含量及其比值较高,反映蓝藻类生产力增长显着,且其中颤藻类比重呈增大趋势,表明近20年来丽江地区气候变化不仅导致了湖泊初级生产力增加,且导致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的变化。综上所述,泸沽湖水生生态系统对区域气候变化响应敏感,近60年来泸沽湖藻类生产力呈增长趋势,且浮游植物群落中丝状蓝藻比重有增大趋势;硅藻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下降,硅藻物种个体趋向小型化。泸沽湖藻类群落变化主要受该区域内近100年来气候变暖因子所驱动,而人类活动干扰则起到了进一步加强作用。本研究结果揭示了未来气候变化可能会对云贵高原湖泊生态系统产生较大的生态学问题。

李丽慧[9](2012)在《广东省湛江湖光岩玛珥湖80-38 ka B.P.硅藻化石记录的古环境变化》文中提出末次冰期时期,格陵兰冰芯记录了24次快速气候波动事件,被称为DO振荡;北大西洋发生了6次大规模冰川漂移事件,代表快速变冷事件,称为H事件。H事件对应着DO振荡的冷事件。这些气候突变事件成为古气候的研究热点。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已对末次冰期的古气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显示:存在千年尺度的气候突变事件DO旋回和H事件。特别是高分辨率石笋记录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了中纬度的突变事件与北半球高纬度的气候事件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北半球还缺乏其它高分辨率记录,尤其是低纬度热带地区还需要更多的记录来证实高纬度与低纬度气候变化的联系。湖光岩玛珥湖位于中国广东省湛江市,处于气候敏感带,受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影响。玛珥湖封闭性好,受外界干扰少,沉积物可以记录高分辨率的古环境古气候变化历史。湖光岩玛珥湖沉积物中保存了丰富的硅藻,硅藻对环境变化的响应非常灵敏,可以作为研究千年尺度气候变化的很好的替代性指标。本论文通过研究湖光岩C孔80-38ka B.P.的硅藻记录得到以下几点结果和结论:1.共鉴定出硅藻33属178种。其中浮游类属种中主要为Aulacoseira granulata、A. ambigua、Cyclotella. stelligera、C. pesudostelligera等。底栖类硅藻属种主要为Achnanthes acares、A.holsatica、Cymbella minuta、Nitzchia fonticola、Punctastriata pinnata等。2.依据浮游类与底栖类硅藻的比值关系划分为三个组合带,在组合带Ⅱ、Ⅲ中根据主要属种组合特征的变化分别分成两个亚带,共计5个亚带。3.根据浮游和底栖的比例关系可以得出万年尺度的古环境变化。81-67ka B.P.浮游种占优势,指示湖泊高水位;67-48ka B.P.底栖种占优势,指示湖泊低水位;48-38ka B.P.浮游硅藻占优势,指示湖泊高水位。4.浮游类与底栖类的比值还记录了千年尺度的气候突变事件,可与H6、H5和H4等事件,并且硅藻浮游种和底栖种比值的变化还能与DO旋回的第21-9事件在年代误差范围内一一对应。5.湖光岩玛珥湖硅藻化石记录说明低纬度热带地区也记录了显着的千年尺度气候突变事件。说明北半球的气候事件对我国低纬度气候也有显着的影响。6.湖光岩玛珥湖硅藻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取决于湖泊中微生境的变化:生境复杂时硅藻生物多样性指数增大;反之生物多样性指数减小。

谢宇虹[10](2012)在《广东省湛江湖光岩玛珥湖38-17ka BP硅藻化石记录的古环境变化及季风演化历史》文中研究指明末次冰期以来全球的气候进入了一个突变的时期,出现多次反复且有规律的冷暖交替气候事件。这引起国内外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通过葫芦洞的石笋记录可以看到它所记录的我国末次冰期的气候事件,有一些事件的时间和事件并不能与格陵兰冰芯GRIP氧同位素完全对应,这是时间误差,还是气候事件之间具有滞后性呢?要解释这个问题,现在唯一的方法就是在同一个记录中找到一种既能记录代表寒冷事件的代用指标(如冬季风指标),又能记录温暖湿润的夏季风的指标。硅藻可能是一个可行的替代指标。研究区选择了处于广东省湛江市的湖光岩,该区主要气候特征是:夏长冬短,雨量充沛,雨季长;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季风气候明显。是研究季风的理想地区。湖光岩为玛珥湖,其沉积物提供了高分辨率的古环境古气候记录。研究工作首先建立了硅藻作为冬夏季风的指标。利用硅藻两个主要属种:Alucoseira granulata和Cyclotella stelligera对于不同风动力的反映出的数量上的差别从而建立A. granulata与C. stelligera的比值为冬季风的代用指标。利用浮游与底栖的比值反映湖面水位的高低变化,指示降雨量的变化,作为夏季风的代用指标。采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与德国地球科学研究中心联合对湖光岩玛珥湖沉积物钻探的7孔岩心的C孔为研究对象。样品的定年利用AMS14C方法测年得出16个可靠的绝对年龄,线性内插法获得所有样品年龄为38-17kaBP。通过实验室沉积物硅藻处理、制片、鉴定和统计。通过硅藻属种和组合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果和认识:1、在湖光岩C孔沉积物中共鉴定出硅藻化石28属136种。浮游硅藻3属5种,主要为:Aulacoseira granulata, Aulacoseira ambigua, Cyclotella pliostelligera等。底栖硅藻25属131种,主要为:Achnanthes acares, Achnanthes lanceolata, Punctastriata pinnata等。2、重建了38-17ka湖光岩玛珥湖硅藻组合特征的变化过程,通过浮游硅藻与底栖硅藻的比值记录在38-17ka时间段中湖光岩玛珥湖经历了浮游和底栖硅藻比值显示的湖泊水位在38-17ka期间呈现出一个较为平稳—急速上升—缓慢下降的演化历史。3、通过硅藻固定属种的比列关系,重建了38-17ka时期冬季风从强盛到减弱在到较为平缓的几个阶段。通过与葫芦洞石笋、格陵兰冰芯氧同位素、古里雅冰芯氧同位素、欧盟南极冰芯甲烷浓度等记录进行对比分析,说明我国在该时段的气候不仅受制于全球气候的变化,而且具有区域性气候的特征。4、通过硅藻重建的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变化关系得出了:湖光岩玛珥湖地区38-17ka冬夏季风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变化过程。5、运用辛普森和香农-威纳指数对末次盛冰期期间湖光岩玛珥湖硅藻生物多样性分析得出:湖泊中的适宜硅藻生活的环境变复杂时,硅藻的属种相应变丰富,生物多样性指数增大;反之,湖泊中适宜硅藻生活的环境变得相对简单时,只有适应当时环境条件的硅藻得以生存,属种减少,生物多样性指数减小。

二、化石硅藻新指标在西藏昂仁湖环境演变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化石硅藻新指标在西藏昂仁湖环境演变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松嫩平原湖泊群硅藻-总磷转换函数的湖泊营养演化重建 ——以查干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硅藻的生态学意义
        1.2.2 硅藻在古环境定性重建中的应用
        1.2.3 硅藻在古环境定量重建中的应用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创新点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2.1.2 气候特点
    2.2 研究区水样的采集及处理方法
        2.2.1 研究区水样的采集
        2.2.2 研究区水环境理化指标的测定
        2.2.3 研究区水样浮游硅藻的处理
    2.3 查干湖沉积岩芯的采集及处理方法
        2.3.1 查干湖沉积岩芯的采集
        2.3.2 查干湖沉积岩芯年代序列测定
        2.3.3 查干湖沉积岩芯粒度组分特征分析
        2.3.4 查干湖沉积岩芯中硅藻的分离提取及处理
        2.3.5 查干湖沉积岩芯中总磷(TP)含量的测定
    2.4 数据处理
        2.4.1 水化学类型的划分
        2.4.2 数据标准化
        2.4.3 典型对应分析(CCA)
        2.4.4 转换函数模型的构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松嫩平原湖泊群现代浮游硅藻及环境因子分布特征
    3.1 研究区的水化学类型
    3.2 水化学类型的成因分析
    3.3 松嫩平原湖泊群现代浮游硅藻-环境数据集
        3.3.1 区域80 个采样点的现代浮游硅藻-环境数据集(数据集Ⅰ)
        3.3.2 重碳酸盐类钠组I型水(C_I~(Na))(71 个采样点)的浮游硅藻-环境数据集(数据集Ⅱ)
    3.4 松嫩平原湖泊群硅藻分布特征及其区域比较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松嫩平原湖泊群现代浮游硅藻与水环境变量的关系研究
    4.1 基于数据集Ⅰ的浮游硅藻与环境变量的关系研究
        4.1.1 基于数据集Ⅰ的浮游硅藻属种的DCA分析
        4.1.2 基于数据集Ⅰ的浮游硅藻与环境变量的初步CCA分析
        4.1.3 基于数据集Ⅰ的各环境变量对浮游硅藻分布的边界效应分析
        4.1.4 基于数据集Ⅰ的硅藻属种对显着环境变量的响应分析
        4.1.5 基于数据集Ⅰ的限制总磷(TP)的DCCA分析
    4.2 基于数据集Ⅱ的浮游硅藻与环境变量的关系研究
        4.2.1 基于数据集Ⅱ的浮游硅藻属种的DCA分析
        4.2.2 基于数据集Ⅱ的浮游硅藻与环境变量的初步CCA分析
        4.2.3 基于数据集Ⅱ的各环境变量对浮游硅藻分布的边界效应分析
        4.2.4 基于数据集Ⅱ的硅藻属种对显着环境变量的响应分析
        4.2.5 基于数据集Ⅱ的限制总磷(TP)的DCCA分析
    4.3 建立区域硅藻-总磷转换函数的数据集的选择分析
    4.4 区域硅藻分布与目标因子-总磷(TP)的关系探讨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松嫩平原湖泊群硅藻-总磷转换函数的建立
    5.1 硅藻-总磷转换函数的建立与检验
    5.2 硅藻物种的总磷最适值的探讨
    5.3 区域湖泊硅藻-总磷转换函数的对比与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查干湖水体150 年来总磷浓度的定量重建
    6.1 查干湖概况
        6.1.1 查干湖自然概况
        6.1.2 查干湖生态环境历史变迁
    6.2 查干湖沉积岩芯年代序列及沉积速率
    6.3 查干湖岩芯沉积物粒度组成
    6.4 查干湖岩芯的沉积物磷含量
    6.5 查干湖岩芯的硅藻组合特征
    6.6 查干湖水体150 年来总磷浓度的定量重建
    6.7 定量重建查干湖营养水平的可信度分析与水体营养演化探讨
        6.7.1 粒度组分分布特征与湖水营养演化
        6.7.2 局部时间尺度下水质监测记录表现的湖水营养演化
        6.7.3 人为干扰与湖水营养演化
        6.7.4 气候变化与湖水营养演化
        6.7.5 查干湖水体总磷浓度重建结果的可信度探讨
        6.7.6 查干湖水体营养演化评价
    6.8 查干湖水体营养演化的驱动机制探讨
        6.8.1 查干湖的外源磷负荷
        6.8.2 查干湖磷的内部再循环
    6.9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西藏许如错地区13.7-4.4ka BP湖相沉积记录及古气候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
        1.2.1 古气候变化研究现状
        1.2.2 高原古气候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区存在的问题
        1.3.2 研究思路
        1.3.3 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工作进展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大地构造分区
        2.2.1 冈底斯掀斜上升区
        2.2.2 冈底斯北缘稳定上升区
        2.2.3 当惹雍错-许如错南北向地堑区
    2.3 区域地层
第3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
    3.2 实验分析方法与数据处理
        3.2.1 粒度分析
        3.2.2 有机碳、总氮及有机碳同位素
        3.2.3 AMS~(14)C测年原理
    3.3 年代学框架建立
        3.3.1 碳库年龄的建立
        3.3.2 测年结果
        3.3.3 年代-深度模型建立
第4章 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4.1 湖泊沉积物粒度古气候意义
    4.2 许如错地区湖相沉积物粒度特征
        4.2.1 粒度参数特征
        4.2.2 沉积物的粒度组成
        4.2.3 沉积物粒度垂向分析
        4.2.4 沉积物粒度参数分析
        4.2.4.1 粒度频率分布曲线特征
        4.2.4.2 概率粒度累积曲线图
        4.2.5 沉积物粒度四分位值分析
        4.2.6 粒级-标准偏差分析
第5章 TOC、TN和δ~(13)C分析其古环境意义
    5.1 湖泊沉积物TOC、TN含量的古气候意义
    5.2 湖泊沉积物δ~(13)C_(org)的古气候意义
    5.3 许如错盆地湖相沉积物δ~(13)C_(org)变化特征
第6章 许如错地区气候变化与区域响应
    6.1 许如错地区气候演变过程
    6.2 许如错地区湖相沉积记录与青藏高原自身沉积记录对比
        6.2.1 与西藏南部普莫雍错沉积记录的对比
        6.2.2 与色林错沉积记录的对比
    6.3 区域与全球气候响应
    6.4 频谱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3)宁绍—杭嘉湖地区末次冰消期以来的古气候环境演化与早期人类文明(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进展
        1.2.1 中国东部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气候变化格局
        1.2.2 全新世气候分期及大暖期研究
        1.2.3 中国东部末次冰盛期以来的海平面变化
        1.2.4 全新世人地关系研究
        1.2.5 宁绍平原全新世古气候、古环境和古文化
        1.2.6 过去全球变化研究的代用指标和技术方法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论文选题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论文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地理概况
    2.1 宁绍平原
        2.1.1 地理概况
        2.1.2 地质概况
        2.1.3 气候与植被变化
    2.2 长江三角洲平原区
        2.2.1 长江三角洲在全新世的发育
        2.2.2 太湖平原
        2.2.3 杭嘉湖平原
    2.3 杭州湾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样品采集
    3.2 岩心描述
    3.3 实验方法
        3.3.1 测年
        3.3.2 黏土矿物衍射分析
        3.3.3 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3.3.4 有机地球化学
        3.3.5 磁化率
        3.3.6 粒度
第4章 年代与沉积相
    4.1 年代框架
    4.2 微体古生物化石分析
    4.3 沉积相划分
第5章 河姆渡地区末次冰消期以来的古气候与古环境
    5.1 磁化率
        5.1.1 结果
        5.1.2 环境意义
    5.2 粒度
        5.2.1 结果
        5.2.2 环境意义
    5.3 黏土矿物
        5.3.1 结果
        5.3.2 成因及物源分析
        5.3.3 对古气候的指示
        5.3.4 对沉积环境的指示
    5.4 元素地球化学指标
        5.4.1 XRF Core Scanning结果
        5.4.2 扫描结果的可信性分析
        5.4.3 元素含量及比值的环境意义
        5.4.3.1 Cl/Ti指示海平面变化
        5.4.3.2 Fe/Ti指示全新世东亚季风
        5.4.3.3 Rb/Sr,Fe/Mn指示风化作用
    5.5 有机碳氮指标
        5.5.1 结果
        5.5.2 指标的影响因素分析
        5.5.3 有机质来源分析
        5.5.4 环境意义
    5.6 生物标志物指标
        5.6.1 正构烷烃特征及参数
        5.6.2 结果与讨论
    5.7 小结
第6章 宁绍—杭嘉湖地区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海平面变化与极端气候事件
    6.1 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海平面变化
        6.1.1 末次冰消期以来的全球海平面变化
        6.1.2 关于中全新世中国东部高海面的争论
        6.1.3 宁绍平原的泥炭层与海平面变化
        6.1.4 宁绍—杭嘉湖地区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海平面变化新认识
    6.2 极端气候事件的沉积记录
        6.2.1 现代风暴潮研究
        6.2.2 古风暴研究
        6.2.3 HMD13孔的极端气候事件记录
第7章 环境演化对宁绍—杭嘉湖地区早期人类文明的影响
    7.1 长江三角洲新石器文化体系
    7.2 河姆渡文化体系的发展
        7.2.1 先河姆渡文化时期
        7.2.2 河姆渡文化时期
        7.2.3 后河姆渡文化时期
        7.2.4 河姆渡文化的发展序列
    7.3 环境要素对早期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影响
        7.3.1 气候环境
        7.3.1.1 全球性降温事件对古文明的影响
        7.3.1.2 快速海进事件对古文明的影响
        7.3.2 地貌—水文环境
        7.3.2.1 第一阶段:冰消期~7.0ka BP
        7.3.2.2 第二阶段:7.0~5.2ka BP
        7.3.2.3 第三阶段:5.2~4.0ka BP
        7.3.2.4 第四阶段:4.0~0 ka BP
        7.3.3 极端环境
        7.3.4 生态环境
    7.4 气候环境与人类文明的耦合作用
        7.4.1 早期文明受制于环境
        7.4.2 稻作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7.4.3 自然环境中的人类活动信息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4)中国西部土壤和骨骼中微生物脂类化合物GDGTs分布特征及古环境应用可行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脂类化合物生物标记物研究现状
        1.3.2 GDGTs脂类化合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气象
    2.4 水文河流
第三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 样品信息
    3.2 实验过程
        3.2.1 实验所用材料
        3.2.2 实验过程
        3.2.3 仪器测试
        3.2.4 仪器测试原理
    3.3 实验研究中的GDGTs指标公式
第四章 土壤GDGTs的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4.1 土壤中GDGTs的分布特征
        4.1.1 土壤中iGDGTs的分布特征
        4.1.2 土壤中iGDGTs的来源分析
        4.1.3 土壤中bGDGTs的分布特征
        4.1.4 土壤中bGDGTs的来源分析
    4.2 GDGTs环境指标在研究区环境指示意义的可行性分析
        4.2.1 TEX_(86)指标的机理应用
        4.2.2 BIT指标的机理应用
        4.2.3 R_(i/b)指标的机理应用
        4.2.4 甲基化指标的机理应用
    4.3 小结
第五章 遗址动物骨骼中GDGTs的分布特征及环境意义初探
    5.1 遗址动物骨骼GDGTs脂类化合物的分布特征
    5.2 遗址微环境中动物骨骼GDGTs脂类化合物的分布特征
    5.3 骨骼样品中GDGTs的来源及应用潜力简析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之处
    6.3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研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青藏高原中部兹格塘错记录的末次冰消期以来气候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末次冰消期以来气候变化研究综述
        1.1.1 晚冰期气候变化的阶段性
        1.1.2 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1.2 青藏高原末次冰消期以来气候变化研究成果
        1.2.1 湖泊沉积气候记录研究进展与综述
        1.2.2 其他证据揭示的全新世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历史
    1.3 兹格塘错研究历史及湖泊演化和气候重建
        1.3.1 兹格塘错研究历史
        1.3.2 湖泊演化与古气候重建成果
        1.3.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4 选题意义与研究目标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盆地演化历史
    2.2 自然地理概况
        2.2.1 地质
        2.2.2 地貌
        2.2.3 植被
        2.2.4 水文
        2.2.5 土壤
        2.2.6 冰川冰盖
        2.2.7 气候
    2.3 现代沉积环境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年代序列建立
    3.1 样品采集
        3.1.1 沉积物钻孔提取
        3.1.2 其他样品与数据的采集
    3.2 钻孔岩性分析
    3.3 钻孔年代学
        3.3.1 测试方法与年代结果
        3.3.2 年代序列建立
第四章 气候代用指标分析方法与结果
    4.1 粒度
        4.1.1 分析方法
        4.1.2 实验结果
    4.2 有机质含量
        4.2.1 测定方法
        4.2.2 实验结果
    4.3 碳酸盐含量
        4.3.1 测量方法
        4.3.2 测量结果
    4.4 红度
        4.4.1 测量方法
        4.4.2 实验结果
    4.5 细菌脱镁叶绿素a(Bph-a)含量
        4.5.1 分析方法
        4.5.2 分析结果
第五章 气候代用指标指示意义与实验结果解译
    5.1 粒度
        5.1.1 粒度在湖泊沉积物中的气候环境指示意义
        5.1.2 现代沉积
        5.1.3 粒度分析方法
        5.1.4 兹格塘错岩芯粒度的古气候意义
    5.2 有机质含量
        5.2.1 有机质含量在湖泊沉积物中的环境指示意义
        5.2.2 兹格塘错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揭示的末次冰消期以来流域初级生产力的变化
        5.2.3 有机质含量揭示的兹格塘错流域晚全新世陆源有机质输入环境的改变
    5.3 碳酸盐含量
        5.3.1 湖泊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的古水文和古气候意义
        5.3.2 碳酸盐含量揭示的 17.3 cal ka BP以来青藏高原中部水热组合变化
    5.4 红度
        5.4.1 湖泊沉积物红度的古降水指示意义
        5.4.2 兹格塘错沉积物红度重建青藏高原中部末次冰消期以来降水变化历史
        5.4.3 沉积物红度揭示的兹格塘错流域晚全新世以来侵蚀条件的变化
    5.5 细菌脱镁叶绿素a(Bph-a)含量
        5.5.1 湖泊沉积物中Bph-a的古水文和古气候意义
        5.5.2 Bph-a含量指示的兹格塘错厌氧初级生产力变化历史
        5.5.3 利用兹格塘错沉积物中Bph-a含量重建青藏高原中部末次冰消期以来夏季温度变化历史
    5.6 红度和Bph-a含量揭示的降水对兹格塘错湖泊分层以及APB生产力的影响
        5.6.1 末次冰消期降水增多促使高盐度湖水迅速分层和APB爆发
        5.6.2 全新世降水增多抑制湖泊分层和APB生产力
    5.7 水热组合特征对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的影响
    5.8 温度和降水对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5.9 兹格塘错沉积物指标的意义解析
第六章 末次冰消期以来青藏高原中部气候与湖泊演化历史重建
    6.1 青藏高原中部 17.3 cal ka BP以来气候序列(温度、降水、风力)重建
        6.1.1 温度
        6.1.2 降水
        6.1.3 风速及风尘活动
        6.1.4 气候序列重建
    6.2 末次冰消期以来兹格塘错湖泊演化阶段
    6.3 兹格塘错流域末次冰消期以来风尘活动历史
    6.4 17.3 cal ka BP以来青藏高原中部主要气候事件
    6.5 青藏高原中部不同气候阶段的季节差异性
        6.5.1 兹格塘错沉积物中季节信号甄别
        6.5.2 全新世与末次冰期后期气候的季节差异性
    6.6 末次冰消期气候变化的阶段性
    6.7 青藏高原中部全新世气候的不稳定性和周期性
    6.8 兹格塘错沉积物指标反映的晚全新世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
    6.9 末次冰消期以来青藏高原中部古气候、古环境及兹格塘错古水文重建
第七章 区域对比与青藏高原中部气候变化机制分析
    7.1 青藏高原中部末次冰消期以来的古气候记录对比与分析
    7.2 青藏高原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气候变化模式与内部差异
        7.2.1 纬向气候变化模式与差异
        7.2.2 经向气候变化模式与差异
    7.3 南亚季风区不同区域末次冰消期以来的降水变化历史与差异
    7.4 青藏高原中部与东亚季风区气候变化模式的异同
    7.5 青藏高原中部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气候驱动机制分析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6)藏北高原湖泊现代沉积硅藻分布特征及生态习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硅藻简介
    1.2 硅藻的生态研究
        1.2.1 硅藻与pH值
        1.2.2 硅藻与盐度
        1.2.3 硅藻与水温
        1.2.4 硅藻与营养盐
        1.2.5 硅藻与水体离子
        1.2.6 硅藻与重金属
    1.3 硅藻在环境方面的应用
        1.3.1 水质监测方面的应用
        1.3.2 硅藻在过去环境重建的应用
    1.4 选题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2 研究区地形地貌
    2.3 研究区气候特征
    2.4 研究区湖泊概况
第三章 材料和方法
    3.1 表层沉积样品及水样品的采集
    3.2 样品分析方法与步骤
        3.2.1 沉积硅藻的提取
        3.2.3 水样品分析
    3.3 数据处理方法
        3.3.1 硅藻相对百分含量和质量浓度的计算
        3.3.2 桂藻数值分析方法
        3.3.3 水体理化数据的处理
第四章 藏北湖泊表层沉积物中硅藻属种分布
    4.1 硅藻优势属分布
    4.2 硅藻优势种
    4.3 研究区硅藻组合分布特征
第五章 藏北湖泊沉积硅藻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5.1 硅藻绝对丰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5.2 硅藻对水体离子的选择性关系探讨
第六章 藏北湖泊沉积硅藻优势种特征分析
    6.1 优势种与7个环境变量的关系探讨
        6.1.1 环境因子的分布特征
        6.1.2 硅藻优势种与环境因子相关关系分析
    6.2 硅藻优势种生态特征对比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不足
    7.1 重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7)东平湖表层沉积硅藻分布与水质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硅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1.2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数据分析
    3.1 样品采集和实验室方法
        3.1.1 样品的采集
        3.1.2 实验方法
    3.2 形态磷指标分析
    3.3 数据分析
第四章 东平湖表层沉积硅藻的分布特征
    4.1 表层沉积硅藻概述
    4.2 东平湖表层沉积硅藻分布
第五章 东平湖水质评价与营养状态分析
    5.1 东平湖水质主成分分析
    5.2 东平湖营养状态分析
    5.3 沉积物表层形态磷分布研究
第六章 东平湖表层硅藻与水环境关系分析
    6.1 表层硅藻与环境指标 RDA 分析
    6.2 硅藻分布与环境因子关系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与的科研项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近200年泸沽湖藻类沉积记录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气候变化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
        1.1.1 对浮游植物的影响
        1.1.2 对鱼类的影响
        1.1.3 对浮游与底栖动物的影响
    1.2 湖泊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方法
        1.2.1 通过生态观测历史资料分析
        1.2.2 通过对湖泊的长期现场监测
        1.2.3 通过沉积物生物记录解析
        1.2.4 通过“微宇宙”或模拟实验评估温度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1.3 湖泊沉积物多代用记录及其环境意义
        1.3.1 地化指标及其环境意义
        1.3.2 生物指标及其环境意义
        1.3.3 其他生物记录及其环境意义
    1.4 硅藻化石在我国区域过去环境重建中的应用
    1.5 本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目的意义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3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泸沽湖区域概况
    2.1 泸沽湖地理位置与特征
    2.2 泸沽湖历年水质变化分析
    2.3 泸沽湖区域气候概况
        2.3.1 气温情况
        2.3.2 降雨量变化
    2.4 泸沽湖水资源平衡分析
    2.5 泸沽湖土地利用、人口及其经济状况
        2.5.1 土地利用变化
        2.5.2 人口及其经济状况
    2.6 泸沽湖区域土壤特征
    2.7 泸沽湖区域所属的生态功能类型区划及其生物多样性
        2.7.1 生态功能区划
        2.7.2 生物多样性
第三章 沉积柱年代系列建立和LGH-7柱沉积物粒度分析
    3.1 前言
    3.2 研究区域介绍
    3.3 沉积柱样品采集与实验材料
        3.3.1 沉积柱样品采集
        3.3.2 主要化学试剂
        3.3.3 主要分析仪器及规格
    3.4 实验方法
        3.4.1 沉积柱LGH-6和LGH-7岩性分析
        3.4.2 沉积柱LGH-6和LGH-7年代测定
        3.4.3 沉积柱LGH-6和LGH-7沉积物烧失量LOI_(550)测定
        3.4.4 沉积柱LGH-7沉积物粒度测定
        3.4.5 数据统计与作图
    3.5 结果与分析
        3.5.1 沉积柱LGH-6和LGH-7沉积物岩性特征
        3.5.2 沉积柱LGH-6~(210)Pb年代测定结果
        3.5.3 沉积柱LGH-7~(210)Pb年代测定结果
        3.5.4 沉积柱LGH-6和LGH-7沉积物烧失量LOI_(550)变化
        3.5.5 沉积柱LGH-7沉积物粒度变化特征
        3.5.6 沉积柱LGH-7沉积物粒度参数
    3.6 讨论
        3.6.1 泸沽湖近代沉积速率变化
        3.6.2 泸沽湖粒度变化的环境意义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LGH-7沉积柱化石硅藻分析
    4.1 前言
    4.2 研究区域介绍
    4.3 沉积柱样品采集与实验材料
        4.3.1 沉积柱样品采集
        4.3.2 主要化学试剂
        4.3.3 主要分析仪器及规格
    4.4 实验方法
        4.4.1 沉积物密度测定
        4.4.2 沉积物烧失量LOI_(550)测定
        4.4.3 沉积物总碳、总氮、总有机碳以及总磷测定
        4.4.4 沉积物生物硅的测定
        4.4.5 硅藻样品预处理、制片与鉴定
        4.4.6 硅藻浓度、硅藻沉积通量及相对丰度计算
        4.4.7 硅藻个体大小测定与比例计算
        4.4.8 硅藻物种多样性指数计算
        4.4.9 气象数据处理
        4.4.10 化石硅藻记录的数据分析与作图
    4.5 结果与分析
        第一节 沉积柱LGH-7化石硅藻记录及其优势属种的生态习性
        4.5.0 沉积柱LGH-7化石硅藻物种记录
        4.5.1 沉积柱LGH-7化石硅藻主要优势物种组成
        4.5.2 沉积柱LGH-7化石硅藻代表性属种的生态习性
        第二节 沉积柱LGH-7化石硅藻种属组合演化及其原因分析
        4.5.3 沉积柱LGH-7化石硅藻种属组合变化特征
        4.5.4 沉积柱LGH-7化石硅藻生物指标分析
        4.5.5 沉积柱LGH-7沉积物理化指标特征分析
        4.5.6 沉积柱LGH-7化石硅藻种属组合演化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沉积柱LGH-7化石硅藻物种多样性与个体大小变化特征
        4.5.7 沉积柱LGH-7化石硅藻物种多样性分析
        4.5.8 沉积柱LGH-7化石硅藻种属个体大小变化特征
    4.6 讨论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近200年来泸沽湖沉积物(LGH-6)色素记录与区域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
    5.1 前言
    5.2 研究区域介绍
    5.3 沉积柱样品采集与实验材料
        5.3.1 沉积柱样品采集
        5.3.2 主要化学试剂
        5.3.3 主要分析仪器及规格
    5.4 实验方法
        5.4.1 含水量测定
        5.4.2 沉积物总碳(TC)、总氮(TN)、总有机碳(TOC)以及总磷(TP)测定
        5.4.3 沉积物烧失量LOI_(550)测定
        5.4.4 沉积物生物硅的测定
        5.4.5 沉积物色素的提取与测定
        5.4.6 丽江站气象数据
        5.4.7 数据分析与作图
    5.5 结果与分析
        5.5.1 沉积柱LGH-6年代序列
        5.5.2 沉积柱LGH-6沉积物理化指标变化
        5.5.3 沉积柱LGH-6沉积物色素含量变化
        5.5.4 沉积柱LGH-6沉积物色素间的相关性分析
    5.6 讨论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体讨论、结论与展望
    6.1 近200年来泸沽湖藻类群落(硅藻为主)变化
        6.1.1 泸沽湖及其流域内初级生产力变化
        6.1.2 硅藻群落变化
        6.1.3 浮游藻类蓝藻群落组成变化
    6.2 藻类群落变化驱动因素分析及未来变化趋势预测
        6.2.1 藻类群落变化驱动因素综合分析
        6.2.2 藻类群落变化未来变化趋势预测
    6.3 主要结论
    6.4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泸沽湖沉积物化石硅藻物种版图(I~XV)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9)广东省湛江湖光岩玛珥湖80-38 ka B.P.硅藻化石记录的古环境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研究区域概况
    1.1 地理位置
    1.2 气候特征
    1.3 湖光岩玛珥湖研究现状及主要问题
第2章 末次冰期的气候变化研究
    2.1 国外研究现状
    2.2 国内研究进展
第3章 硅藻简介及研究概况
    3.1 硅藻简介
    3.2 硅藻研究概况
第4章 材料与方法
    4.1 样品实验室处理与分析
    4.2 AMS~(14)C年代测定
第5章 湖光岩玛珥湖柱状岩芯中硅藻组合特征
    5.1 湖光岩玛珥湖80-38 ka B.P.硅藻组合
    5.2 湖光岩玛珥湖80-38 ka B.P.硅藻组合分带及特征
第6章 湖光岩玛珥湖柱状岩芯中硅藻化石记录的古环境变化
    6.1 硅藻指标的环境意义
        6.1.1 湖光岩玛珥湖中主要硅藻属的生态意义
        6.1.2 湖光岩玛珥湖中P/B值的环境意义
    6.2 湖光岩玛珥湖硅藻化石记录的万年尺度的古环境变化
    6.3 湖光岩玛珥湖硅藻化石记录的千年尺度的古气候事件
        6.3.1 湖光岩玛珥湖岩芯硅藻化石记录的H事件
        6.3.2 湖光岩玛珥湖岩芯硅藻化石记录的DO旋
    6.4 湖光岩硅藻化石记录与GISP2冰芯~(18)O‰、葫芦洞石笋~(18)O‰记录对比
第7章 湖光岩玛珥湖硅藻生物多样性
    7.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7.2 生物多样性指数
        7.2.1 Simpson指数
        7.2.2 Shannon-Wiener指数
    7.3 湖光岩玛珥湖生物多样性变化
第8章 结论
存在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10)广东省湛江湖光岩玛珥湖38-17ka BP硅藻化石记录的古环境变化及季风演化历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末次盛冰期气候变化
        1.2.2 硅藻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特色
第2章 湖光岩地区区域气候特征和研究现状
    2.1 湖光岩玛珥湖概况
    2.2 湖光岩区域气候特征
    2.3 湖光岩玛珥湖研究现状
第3章 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
    3.1 研究材料
    3.2 研究方法
        3.2.1 野外工作
        3.2.2 样品处理与分析鉴定
        3.2.3 样品分析鉴定
        3.2.4 地层年代建立
第4章 湖光岩玛珥湖末次盛冰期硅藻记录
    4.1 湖光岩玛珥湖硅藻的组合特征及分带
        4.1.1 湖光岩硅藻概述及分带
        4.1.2 浮游和底栖硅藻的变化规律
    4.2 湖光岩玛珥湖硅藻指示的气候意义及指标模型的建立
        4.2.1 湖光岩硅藻指示的气候意义
        4.2.2 湖光岩硅藻建立反应气候的指标模型
    4.3 湖光岩玛珥湖硅藻指示各项气候指标的变化
        4.3.1 湖光岩硅藻指示的湖泊水位的变化
        4.3.2 湖光岩硅藻指示的末次盛冰期冬夏季风演化过程
    4.4 湖光岩硅藻变化规律及驱动机制的讨论
第5章 湖光岩玛珥湖末次盛冰期硅藻生物多样性
    5.1 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5.1.1 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意义
        5.1.2 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5.2 湖光岩末次盛冰期额硅藻生物多样性变化
    5.3 湖光岩末次盛冰期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四、化石硅藻新指标在西藏昂仁湖环境演变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松嫩平原湖泊群硅藻-总磷转换函数的湖泊营养演化重建 ——以查干湖为例[D]. 隋丰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4)
  • [2]西藏许如错地区13.7-4.4ka BP湖相沉积记录及古气候变化研究[D]. 陈庆.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3]宁绍—杭嘉湖地区末次冰消期以来的古气候环境演化与早期人类文明[D]. 刘锐. 南京大学, 2017(03)
  • [4]中国西部土壤和骨骼中微生物脂类化合物GDGTs分布特征及古环境应用可行性分析[D]. 任晓倩. 西北大学, 2017(04)
  • [5]青藏高原中部兹格塘错记录的末次冰消期以来气候变化[D]. 李华勇. 云南师范大学, 2017(01)
  • [6]藏北高原湖泊现代沉积硅藻分布特征及生态习性研究[D]. 胡晓兰. 兰州大学, 2014(10)
  • [7]东平湖表层沉积硅藻分布与水质的关系[D]. 刘双爽. 聊城大学, 2014(01)
  • [8]近200年泸沽湖藻类沉积记录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 陈传红. 华中师范大学, 2012(10)
  • [9]广东省湛江湖光岩玛珥湖80-38 ka B.P.硅藻化石记录的古环境变化[D]. 李丽慧.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3)
  • [10]广东省湛江湖光岩玛珥湖38-17ka BP硅藻化石记录的古环境变化及季风演化历史[D]. 谢宇虹.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3)

标签:;  ;  ;  ;  

硅藻化石新指标在西藏昂仁湖环境演化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