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园林绿地系统——兼议井陉县城绿地系统规划调整(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雅[1](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研究表明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高云嵩[2](2021)在《交往行为视角下潼关县城社区公园规划设计优化策略》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城市高密度的居住模式,改变了传统熟人社会的交往行为模式;互联网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居民的社会交往呈现虚拟化趋势;新生群体在快节奏生活方式影响下,参与社会人际交往的主动性日渐减弱。人际交往淡漠的社会现象影响下,社区公园作为社区生活圈核心的公共空间,对于居民的邻里相处、社会交往、生活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是实现公共资源高效、公平共享,构建和谐、安全社区的关键举措。本文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潼关县城为实例,在交往行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与归纳解析,获悉居民对于城市社区公园的需求向往和使用评价,探究城市社区公园在建设、使用中的影响因素及驱动机制,制定能够促进人际交往的城市社区公园优化思路及策略,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其他地区城市社区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建议。首先,文章通过文献查阅、收集和梳理国内外关于交往行为、空间与行为、城市社区公园规划设计和使用评价的文献资料、政策文件、实践案例等相关资料,界定交往空间与社区公园的概念内涵。综述交往行为理论、空间—行为互动理论、生活圈理论等理论方法和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指导本次研究对象、范围、内容和方法的确定。其次,通过调查潼关县城社区公园中使用者的活动行为,分析不同群体的交往行为特征,辨析居民交往行为的演化历程及驱动机制,探索交往行为与城市社区公园的互动关系。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构建基于交往需求的潼关县城社区公园使用评价模型,解析潼关县城社区公园的特征以及使用人群与社区公园的时空分异特点,并归纳总结现存问题,探索现有“空间供给”和“空间需求”的内在矛盾关系。最后,基于调查评价结果和现存问题,提出促进人际交往行为的潼关县城社区公园的优化思路、优化原则、优化目标和优化策略,建立城市社区公园优化体系。同时,从路径、形态、功能、尺度、景观和设施六个方面提出潼关县城社区公园的具体优化策略与建议。
李岚[3](2020)在《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文中研究表明近代以来,由于工商业的发展,东部沿海城市发生了深刻变革,而且对内陆城市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与此同时,西方规划思想也深刻影响着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作为内陆城市的太原,随着近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格局和风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太原特殊的政治和军事环境,规划建设亦呈现出许多独特性。本文以近代太原城市的规划建设为研究对象,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地理学、新史学、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比较分析等方法,在研究近代太原复杂社会背景的基础上,以城市发展的时间脉络为经,以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要素(机构、规划、建设、思想、人物等)为纬,系统挖掘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史料,梳理太原近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脉络,揭示了在复杂社会环境下太原自主建设与创新的发展过程,进而形成对近代太原城市规划思想、建设特点、实施动因的理论认识。本文分析了太原山水人文环境及其古代城市发展演变历程,归纳总结了近代太原城市发展的地理、人文及规划建设基础;通过对近代发展历程的基础研究,将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历程分为四个阶段:清末太原城市近代化的初步探索(1881--1911)、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活跃发展(1912--1937)、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37-1945)、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45-1949),并从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事件、要素、人物方面阐述其发展特征;在此基础上,揭示了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呈现出的近现代化、本土化的特征及多元化的规划思想。本文通过对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史料的整理,系统梳理了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发展脉络,提出了近代城市规划历史分期,揭示了太原社会、政治、经济与城市规划建设演变的历史特征;发掘了珍贵的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历史文献,对中国近代内陆城市规划建设史研究具有重要的科技史料价值;进一步提出了太原城市规划建设中“革化因循、人心化育、文化传承与复兴、遗产保护”的现代启示,对当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资鉴意义。
焦英哲[4](2020)在《冀西山地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研究 ——以井陉南康庄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面对现阶段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所遇到的困境与挑战,出现了田园综合体这种新的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我国山地面积广阔,山地乡村在我国广泛分布,对于山地乡村的开发与利用亟需得到重视。而冀西山地地区作为华北平原的西部生态屏障,对区域的协调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研究冀西山地田园综合体的规划设计,探究冀西山地乡村的发展模式,对今后冀西山地地区的发展以及田园综合体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田园综合体的视角出发,全面地认识田园综合体的基础概念、发展历史、构成要素与理论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冀西山地的概念、地形特征、水文特征、植被特征、景观特性,借鉴国内外乡村发展案例、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案例及山地环境的利用案例,着重分析和论述冀西山地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的目标、内容、原则和方法,并从田园生态、田园生产、田园生活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规划设计策略,以求为冀西山地复杂的山地特征和农村情况,总结出一种应用广泛、效益良好的田园综合体建设发展模式。同时,也为缓解城乡一体化快速进程中日趋尖锐的人地矛盾,为山地乡村的发展,提供一条新的解决思路。最后通过井陉南康庄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的实践,将理论研究的成果应用到具体的规划设计实践中,对促进冀西山地乡村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魏璇[5](2020)在《自然过程主导下的河道修复设计研究 ——以河北省南皮县城南水系景观设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现今越来越严重的水污染和水资源匮乏等环境问题,河流自然生态的修复早已被提上议程。城市河道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河道与周边绿地的结合构成的河流廊道,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是形成城市独特风貌的重要因子。为解决人与河流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传统的河道治理工作大多是利用工程技术手段来解决,破坏了河流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对自然过程作用于河流的影响重视程度较低。因此,我们解决城市河道问题的当务之急就是充分利用自然过程做工,构建生态和谐的城市水廊。本文通过文献综合法、理论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对国内外自然理念下的河道修复的相关理论与案例实践进行研究,得出了自然过程主导下的河道生态修复策略;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法、实证研究法对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城南水系展开应用研究,进行了河流生态修复的规划设计,提出适应当地的自然过程主导下河道修复的具体措施。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是将自然过程主导下的河道修复作为城市河道修复设计方法的理论依据;提出从自然过程主导城市河道设计的视角下切入,强调应用景观手段,通过适当的人工干预,让自然做工,营建出可持续、低维护的河道景观;在针对河道景观设计研究中,对于设计策略首次结合水利工程软件MIKE21进行客观、科学的分析河道现状,并根据分析结果指导后续景观设计。通过对南皮县城南水系的景观设计,为今后城市河道景观修复设计提供不同的参考视角和借鉴意义。
李敏[6](2020)在《基于景观体验的山地森林自然教育基地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碧水森林自然教育基地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人们远离自然出现的一系列症状,我们开始意识到自然对于人们的重要作用,对于自然与人的关系进行深刻的思考;自然教育作为一种新兴产业逐步兴起,体验式的教育方式使得人与自然能够建立有效的联结;森林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和旅游的资源,在当下建设自然教育基地、开展全域旅游、建设地域性景观风貌、传承绿色生活的理念、构建新型的高品质城市绿色空间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基于我国国情特征开展在森林户外环境下的自然环境教育,对于探索自然教育新型模式、建设森林的生态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自然教育的概念辨析、理论研究等,结合森林建设的相关研究领域和理论,将研究的焦点集中在山地森林型自然教育基地的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体验性景观对于自然教育的重要作用和风景园林学科领域下的景观设计。论文通过问卷调查、案例研究的方法,总结出基于景观体验的山地森林自然教育基地体验性、保护性、系统性和地域性的设计原则,并从体验的多维层次、景观的空间与要素、自然教育课程活动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设计策略,探索森林自然教育基地的规划设计方法。最后通过武平县碧水森林自然教育基地的规划设计为例,进行实践的应用。通过本文研究总结得出:(1)森林中的自然环境教育应注重体验性的设计,以感官性、互动性、情境性和叙事性的手法进行自然环境、场地设施、活动方案的设计;景观要素的体验性设计能够塑造独特的环境意向;(2)自然教育径与环境解说是在森林环境中开展自然教育的主要形式;(3)要充分挖掘场地的景观资源和地域性文化特色,结合森林环境教育的内容,实现具有本地特色和唯一性的自然教育基地设计;(4)自然教育活动课程的策划、教育基地的运营和老师的专业引导是一个自然教育基地能够发挥作用的关键。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其他类似的森林自然环境教育基地提供有效的实践项目借鉴。
徐一丁[7](2020)在《基于山地生态修复的郊野公园规划设计探索 ——以河北省涿鹿县黄羊山郊野公园为例》文中指出面对当前人居环境标准不断提升、山地生态环境胁迫严重等形式,位于城郊的山地郊野公园在调控山地生态环境、服务城市居民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文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首先对郊野公园、山地郊野公园、山体修复、生态敏感性评价的概念与当前研究进行总结;同时搜集国内外优秀案例总结借鉴策略。其次,以山地生态修复为导向,运用GIS软件选择高程、坡度、坡向、植被覆盖度、水体缓冲区土地利用类型、现状道路共7个因子,采用因子加权叠加法,构建山地郊野公园敏感性评价体系;按敏感度的高低将规划区划分为极生态敏感区、高生态敏感区、中生态敏感区、低生态敏感区和生态不敏感区5级,并提出不同分区山地保护与修复的原则,为山地生态系统保护与利用提供重要支撑和依据。再次,结合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的使用功能、视觉景观要求对分析结果进行综合考虑,进一步完善山地郊野公园山体、水体、植被、节点、铺装构筑、聚落规划方面策略。最后,选取华北地区典型的山地型郊野公园进行实例设计,基于山地生态修复以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为依据尝试性提出黄羊山郊野公园生态设计方案,并对其景区、节点进行细化。
贺丽丽[8](2020)在《旅游扶贫背景下的城乡区域景观韧性提升研究 ——以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处于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阶段,旅游扶贫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扶贫成果显着,景观建设也初具规模。扶贫地区脱贫摘帽后将进入转型发展期,原有的景观规划将不再切实满足城乡居民和外来游客的需要。研究表明,旅游的快速发展在改善区域经济的同时会给城乡区域景观带来冲击。如何吸取旅游景观发展的经验教训,更好地引导扶贫地区转型发展,形成良好的自循环景观系统,成为本研究的主要目的。笔者基于国内外学者对于景观韧性理论和韧性评价的相关研究,总结出景观韧性不仅具有生态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这与扶贫地区转型发展的需求相一致。笔者通过广泛调研和资料查阅,归纳整理旅游扶贫对城乡区域景观的积极影响以及旅游发展可能带来的景观风险,详细论述韧性理论和城乡区域景观的内在关系,总结景观韧性的特征、作用及构成要素,明确城乡区域景观韧性提升能够增强景观稳定性、协调性、能动性以及创新性。景观韧性发展能够促进区域从生态、人居以及经济各方面巩固区域发展成果,实现区域景观的健康发展,为当地居民带来更多的实惠与便利。论文展开对旅游扶贫背景下的城乡区域景观韧性的评价研究,通过相关案例与文献的参考与借鉴,结合专家学者对景观韧性评价体系的建议与意见,采用压力-现状-响应(PSR模型)与层次分析法(AHP)构建旅游扶贫地区城乡区域景观韧性的评价模型。选定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作为此次主要研究案例,通过实地调研和查阅文献等多种方式,对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进行基础性研究。根据专家学者和普通民众的评议,对沿河县城乡区域景观韧性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总结出沿河县景观目前存在的问题,从生态景观韧性、文化景观韧性及产业景观韧性三个方面针对性地提出提升沿河县城乡区域景观韧性的策略,包括提升景观动态适应性、增强地域文化延续性、注重产业功能复合性。本文是对旅游扶贫地区城乡区域景观的探索性研究,旨在为扶贫地区转型后的景观规划建设提供参考。全文约82000字;图表120幅(其中图80幅;表40幅)
张威涛[9](2019)在《基于CAS理论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机理与规划响应研究 ——以滨海城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地壳运动的活跃,使多种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明显上升,并且灾难性事件增多。与此同时,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使城市人口持续增长,这就意味着有大量的城市人口正在、也将更多地暴露于自然灾害威胁之下。城市疏散避难空间是灾害情景下工程抗灾设防受损后的第二道防线——保障人口生命安全的底线空间,也是收容救助活动的集核空间、城市机能运转的辅助空间。所以,疏散避难空间的规划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和防灾减灾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适应灾害风险”简称“适灾”,是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建设的根本目标,指在不同的灾害风险条件下都可以可靠地发挥庇护、收容、救助等关键职能,降低甚至避免灾害风险导致的人口及相关社会经济损失。但是,当我们审视当前各个城市的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工作时,会发现似乎陷入了一种困局——规划者们常常遵循既定经验范式,采用实体中心的规划技术手段(指从自上而下的视角关注事物的平面与静态结构)就灾害谈设计,从而忽视或回避了疏散避难空间和灾害风险之间复杂的、生动的适应关系及运行逻辑,导致难以把握这种适应关系所形塑的适灾对策。何为“适灾”?如何“适灾”?这成为现有疏散避难空间规划亟待回归、思考并解答的问题。首次采用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对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内部运行机理和外部规划响应进行双向探索。通过适灾机理向规划响应的推导,最后落足于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的应用,不仅帮助突破疏散避难空间规划的适灾困局,还在于弥补现有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研究的理论缺欠。也期待通过贡献出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研究的专项性成果,启发其他城市空间适灾理论的充实和适灾规划的完善。以基础平台搭建-适灾总体探讨-适灾分题探讨-适灾规划应用为研究路线依次展开:第一部分,搭建“适灾”研究的基础平台。通过梳理归纳“疏散避难空间”、“灾害风险”、“CAS理论”的发展动态,搭建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理论研究和规划应用的基础平台,奠定研究广度、深度和精度。包括:明确以综合疏散避难空间为研究主体,规划内容向多灾种、多时段、多手段、多尺度和多主体5个方面扩展;明确以损失型灾害风险为适应对象,分解为致灾性、暴露性和敏感性3个风险维度;引入CAS经典理论,辅以社会生态系统的CAS衍生理论、城市空间系统的CAS应用程序,探索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适灾问题。第二部分,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总体探讨。通过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与CAS理论的耦合分析,论证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属于复杂适应系统。在这一过程中,建立起包括空间复杂性表现、灾害风险适应性要求、适灾系统构成、适灾系统外部特征和适灾系统内部机制在内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理论思想。其中,通过挖掘适应概念的可持续发展内核,提出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灾害风险适应性要求;再通过搭建内部机制达到适灾要求的作用框架,建立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适灾运行机理模型。然后,将适灾理论思想和适灾机理模型转化为规划语言,确立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概念,重塑疏散避难空间规划体系,包括:建立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总体思路;将灾害风险适应性要求转化为新的规划原则;受适灾机理模型启发建立规划方法集合;确立清晰的规划流程和完整的规划内容;赋予新的规划属性和价值等。第三部分,以滨海城市为例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分题探讨。滨海城市是社会经济活动最活跃、人口最集中、灾害形势最复杂的城市地区之一。通过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保障灾害情景下的人口安全,并以人口之安全维护社会经济之稳定,对于滨海城市而言至关重要。根据适灾规划体系指导,将适灾规划分为“确保场所和环境庇护安全,适应多灾种致灾性”、“确保紧急和生活收容有效,适应人口暴露性”、“辅助城市持续运转和快速恢复,适应救助敏感性”3项专题分别展开。在每个专题下,首先通过分析滨海城市灾害风险主要影响要素,确定灾害风险评价指标,辨析灾害风险的空间分异特征;然后,针对滨海城市典型的灾害风险特征,将适灾运行机理模型具象化,形成疏散避难空间使用行动情景图式;以该图式为依据,搭建跟随灾害风险提升、承载邻域层自治行动向城市层统筹行动升级的疏散避难空间形制、配置和布局策略。第四部分,对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做规划应用研究。在对前文提出的空间适灾规划策略进行应用的同时,就应用研究区域本身发现并解决适灾专题探讨中忽视的差异性和细节性问题,指导我国滨海城市疏散避难空间规划的提升,也为其他城市地区提供有益的借鉴。最后,建立一套指涉多方参与主体、识别多层规划权责、执行多元规划程序的规划保障措施,用于保障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编制、实施和使用的效果。
冯君明[10](2019)在《明长城遗产廊道构建方法研究 ——以明阳和、天城卫辖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长城作为中国的文化瑰宝,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大型军事防御设施,拥有复合的防御设施系统与复杂的防御工程体系,无论其多样的军工设施、完备的管理体制或是广阔的战略纵深等均算得上中国乃至世界上军事防御工程的典范。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明长城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伴随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多种演变。本研究以明长城的整体性保护与体系化更新为研究方向,首先整体分析明长城体系组成与环境特点,总结其现状特征与更新需求;其次根据遗产廊道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明长城遗产廊道构建思路;最后以明大同镇阳和、天城卫辖区为例,为本研究构建思路进行实证分析。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明长城体系研究,通过针对明长城相关概念形制、管理制度、防御体系、历史演变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深入解读,总结出明长城体系特点与保护需求;(2)遗产廊道与明长城遗存保护研究,通过参考国外遗产廊道相关理念与实践发展,结合国内针对遗产廊道所开展的研究基础,本研究认为遗产廊道作为美国后国家公园体系下的世界遗产保护理论与方式,在针对线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具有普遍的应用价值,应当予以充分的肯定。在此基础上结合明长城资源特点与现状,总结遗产廊道理论与明长城保护结合的可行性;(3)明长城遗产廊道概念释义与构建思路,综合明长城保护需求以及遗产廊道相关分析理论,本研究提出明长城遗产廊道概念、内涵、构建内容等,以及明长城遗产廊道构建思路;(4)实证分析,以明大同镇阳和、天城卫辖区为具体分析对象,探讨该区域内明长城遗产廊道具体构建流程。本研究以明长城综合保护为主要目的,在深入挖掘明长城文化资源组成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引入遗产廊道理论,提出明长城遗产廊道构建思路为其整体性保护与系统性更新提供导向与依据。希望以景观更新的方式实现对明长城遗产资源最大限度的保护与继承,也是对中国古代智慧最大的尊重。
二、创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园林绿地系统——兼议井陉县城绿地系统规划调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创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园林绿地系统——兼议井陉县城绿地系统规划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论文创新点 |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
2.1.1 当代 |
2.1.2 建筑学 |
2.1.3 建筑理论 |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
2.4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
3.1.1 基本范围 |
3.1.2 建筑理论框架 |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
4.2.1 建筑创作论 |
4.2.2 居住建筑 |
4.2.3 生态建筑学 |
4.2.4 建筑评价理论 |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
4.3.1 建筑方针 |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
4.4 本章小结 |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2)交往行为视角下潼关县城社区公园规划设计优化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范围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相关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交往行为 |
2.1.2 社区公园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交往行为理论 |
2.2.2 空间—行为互动理论 |
2.2.3 “生活圈”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3.1 国外研究综述 |
2.3.2 国内研究综述 |
2.3.3 综述小结 |
2.4 本章小结 |
3 潼关县城社区公园的现状认知及使用评价 |
3.1 潼关县城社区公园的现状基础认知 |
3.1.1 现状基础概况 |
3.1.2 现状人口特征 |
3.1.3 现状社区公园 |
3.2 基于交往需求的社区公园使用评价模型构建 |
3.2.1 评价模型的构建基础 |
3.2.2 指标体系的评价对象 |
3.2.3 指标体系的构建准则 |
3.2.4 指标体系的层级框架 |
3.2.5 指标体系的要素构成 |
3.3 基于交往需求的社区公园使用评价分析 |
3.3.1 社区居民交往需求评价 |
3.3.2 社区公园空间使用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4 潼关县城社区公园的交往行为特征解析 |
4.1 社区公园交往行为的时空分布特征 |
4.1.1 调查方法 |
4.1.2 时间分布 |
4.1.3 空间分布 |
4.2 社区公园交往行为的行为偏好特征 |
4.2.1 基本使用 |
4.2.2 活动偏好 |
4.2.3 行为模式 |
4.3 社区公园交往行为的人口属性特征 |
4.3.1 交往行为的调查结果 |
4.3.2 交往行为的内在动机 |
4.3.3 交往行为的心理特点 |
4.3.4 交往行为的群体差异 |
4.3.5 交往行为的特征总结 |
4.4 社区公园交往行为的影响演化趋势 |
4.4.1 交往行为的影响因素 |
4.4.2 交往行为的演化趋势 |
4.5 本章小结 |
5 潼关县城社区公园的规划设计优化策略 |
5.1 社区公园的问题研判 |
5.1.1 社区公园的空间布局失衡,交往空间的服务效益低下 |
5.1.2 社区公园的空间品质较差,交往活动的体验满意度低 |
5.1.3 社区公园的空间功能单一,多元人群的交往活动受阻 |
5.1.4 社区公园的空间特色不足,交往场所的文化魅力不足 |
5.2 社区公园的规划设计优化思路 |
5.2.1 优化思路 |
5.2.2 优化重点 |
5.3 社区公园的规划设计优化原则 |
5.3.1 均等通用原则 |
5.3.2 便捷访问原则 |
5.3.3 互动包容原则 |
5.3.4 在地适宜原则 |
5.4 社区公园的规划设计优化目标 |
5.4.1 成长性的社区生态 |
5.4.2 无界化的交往空间 |
5.4.3 情景式的场所体验 |
5.4.4 高品质的服务供给 |
5.4.5 在地性的景观风貌 |
5.5 社区公园的规划设计优化策略 |
5.5.1 路径优化——促进交往发生 |
5.5.2 形态优化——增加交往频率 |
5.5.3 功能优化——满足交往需求 |
5.5.4 尺度优化——提升交往体验 |
5.5.5 环境优化——增添交往乐趣 |
5.5.6 设施优化——完善交往服务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附录一:潼关县城社区居民交往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二:潼关县城社区公园使用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录三:潼关县城社区公园空间环境使用满意度专家打分表 |
致谢 |
(3)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问题、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主要问题 |
1.2.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1 研究对象及相关范畴 |
1.3.2 空间范畴和时间断限 |
1.4 研究依据的基础理论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5.1 国外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 |
1.5.2 国内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相关的研究 |
1.5.3 近代太原城市史的相关研究 |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7 论文框架 |
2 太原近代城市建设背景和历史分期 |
2.1 太原城市的自然地理基础 |
2.1.1 太原概况 |
2.1.2 山川形势 |
2.1.3 交通条件 |
2.1.4 资源环境 |
2.2 太原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 |
2.2.1 行政建置沿革 |
2.2.2 晋商都会 |
2.2.3 地方历史名人 |
2.3 近代以前太原城市建设的发展历程 |
2.3.1 城市起源与城址变迁 |
2.3.2 明代军事重镇及城市格局 |
2.3.3 清代城市功能的转变与发展 |
2.4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分期及其主要内容 |
2.4.1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分期及依据 |
2.4.2 各历史分期的主要内容 |
2.5 本章小结 |
3 清末太原城市近代化的初步探索(1881-1911) |
3.1 太原城市管理机构的萌芽和发展计划的制定 |
3.1.1 太原城市管理机构与地方自治 |
3.1.2 广泛探索到地方自治 |
3.2 实业初创与城市近代化发展 |
3.2.1 交通体系的发展 |
3.2.2 城市经济职能的发展变迁 |
3.2.3 城市文化教育职能的加强 |
3.3 本章小结 |
4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活跃发展(1912-1937) |
4.1 城市建设机构的组建和制度建立 |
4.1.1 城市建设机构的组建与发展变化 |
4.1.2 城市管理制度的建立 |
4.2 西方“市政建设”思想的引入和十年建设计划 |
4.2.1 西方“市政”思想的引入 |
4.2.2 《太原市十年建设计划》 |
4.2.3 《太原市十年建设计划》的思想评析 |
4.3 若干重要城市规划建设项目的评析 |
4.3.1 督军府 |
4.3.2 傅公祠 |
4.3.3 同蒲铁路 |
4.3.4 西北实业公司 |
4.3.5 环城公路 |
4.3.6 学校及新式文化建筑 |
4.3.7 公园整修与开放 |
4.3.8 植树造林 |
4.3.9 古迹保护 |
4.3.10 其它市政建设 |
4.4 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活跃阶段的原因 |
4.4.1 特殊的政治环境 |
4.4.2 太原的基本经济状况 |
4.4.3 太原的人口状况 |
4.4.4 具有先进思想和地方营建经验的人才推动 |
4.5 阎锡山地方自治理念探源 |
4.5.1 阎锡山和“山西自治”“太原试验” |
4.5.2 阎锡山的地方自治理念 |
4.6 本章小结 |
5 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37-1945) |
5.1 日本占领时期制定的《太原都市计划大纲》的评析 |
5.1.1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产生的社会背景 |
5.1.2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 |
5.1.3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的历史影响 |
5.2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与其它城市规划的比较 |
5.2.1 与同时期华北地区其它都市计划的比较 |
5.2.2 与不同时期国人制定的城市规划比较 |
5.3 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建设 |
5.3.1 交通运输 |
5.3.2 工矿企业 |
5.3.3 水道建设 |
5.3.4 其它方面建设 |
5.4 本章小结 |
6 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45-1949) |
6.1 太原军事防御体系建构 |
6.1.1 太原的军事防御布局机制 |
6.1.2 太原军事防御工事构筑设施 |
6.1.3 太原军事防御体系的影响 |
6.2 新中国成立前太原的城市规划 |
6.2.1 建城问题讨论以及对太原城市发展方向的再认识 |
6.2.2 新版城市规划生成 |
6.2.3 市政改善工程 |
6.3 本章小结 |
7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影响 |
7.1 西方文化输入与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近代化 |
7.2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本土化特征 |
7.3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思想的历史嬗变 |
7.4 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与其它城市的比较 |
7.5 对当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启示 |
7.6 小结 |
8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冀西山地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研究 ——以井陉南康庄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环境危机的宏观现状 |
1.1.2 城乡发展的不平衡状态 |
1.1.3 山地乡村的发展需要 |
1.1.4 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实地调研法 |
1.4.3 案例分析法 |
1.4.4 学科交叉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田园综合体基础研究 |
2.1 概念解读 |
2.2 田园综合体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田园综合体的构成 |
2.3.1 田园生态要素 |
2.3.2 田园生产要素 |
2.3.3 田园生活要素 |
2.4 相关概念辨析 |
2.4.1 乡村景观 |
2.4.2 美丽乡村 |
2.4.3 特色小镇 |
2.4.4 农业综合体 |
2.5 现阶段田园综合体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2.5.1 地方特色不突出 |
2.5.2 农民权益被侵占 |
2.5.3 产业体系未完善 |
3 冀西山地基础研究 |
3.1 冀西山地 |
3.1.1 山地概念 |
3.1.2 冀西山地概念 |
3.1.3 冀西山地自然气候概况 |
3.1.4 冀西山地人文历史概况 |
3.2 山地地形特征 |
3.2.1 山体地段空间属性差异大 |
3.2.2 山地地形形态组成复杂 |
3.2.3 坡度对山地景观影响显着 |
3.2.4 坡向对山地景观影响显着 |
3.3 山地水文特征 |
3.3.1 山地水体类型多样 |
3.3.2 山地水系生态环境敏感 |
3.4 山地植被特征 |
3.4.1 山地植被类型丰富 |
3.4.2 山地植被生态功能显着 |
3.5 山地景观特征 |
3.5.1 垂直地带性明显 |
3.5.2 景观异质性强 |
3.5.3 景观稳定性强 |
4 相关案例分析 |
4.1 国外典型案例分析 |
4.1.1 乡村发展案例——神户农业公园 |
4.1.2 山林保护案例——伯恩海姆植物园和研究林地 |
4.1.3 山地利用案例——伯明翰红山公园 |
4.2 国内典型案例分析 |
4.2.1 田园综合体案例——无锡阳山东方田园综合体 |
4.2.2 田园综合体案例——河北迁西县“花乡果巷”田园综合体 |
4.2.3 农业发展案例——台湾清境农场 |
4.3 对比分析 |
5 冀西山地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方法 |
5.1 规划设计目标 |
5.1.1 三生共建,三产共赢 |
5.2 规划设计原则 |
5.2.1 尊重自然,生态优先 |
5.2.2 全面协调,系统规划 |
5.2.3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
5.2.4 以人为本,持续发展 |
5.2.5 服务三农,多方联动 |
5.2.6 突出特色,创新驱动 |
5.3 规划设计方法 |
5.3.1 综合分析,规划“三生”空间 |
5.3.2 融合三产,构建产业体系 |
5.3.3 创新科技,发展现代农业 |
5.3.4 改善人居,建设田园社区 |
5.3.5 挖掘特色,推进生态旅游 |
5.3.6 依山就势,塑造景观环境 |
5.3.7 广泛受益,激发居民活力 |
6 冀西山地田园综合规划设计策略 |
6.1 田园生态要素规划设计策略 |
6.1.1 山体环境保护利用 |
6.1.2 水网体系多级联通 |
6.1.3 植物景观梯度分区 |
6.1.4 农田土地复合利用 |
6.2 田园生产要素规划设计策略 |
6.2.1 产业体系价值提升 |
6.2.2 产业布局片区联动 |
6.3 田园生活要素规划设计策略 |
6.3.1 道路系统灵活组织 |
6.3.2 社区结构主客共享 |
6.3.3 建筑空间协调融合 |
6.3.4 服务设施分级覆盖 |
7 井陉南康庄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 |
7.1 分析解读篇 |
7.1.1 项目区位 |
7.1.2 战略定位 |
7.1.3 区位交通 |
7.1.4 自然资源 |
7.1.5 人文资源 |
7.1.6 现状用地 |
7.1.7 现状交通 |
7.1.8 景观资源 |
7.1.9 GIS分析 |
7.1.10 建设适宜性分析 |
7.1.11 规划设计范围 |
7.1.12 现状总结 |
7.2 构思策略篇 |
7.2.1 规划依据 |
7.2.2 规划构思 |
7.2.3 规划策略 |
7.3 规划设计篇 |
7.3.1 总体方案 |
7.3.2 结构布局 |
7.3.3 规划设计内容 |
7.4 专项规划篇 |
7.4.1 山体环境专项 |
7.4.2 水网体系专项 |
7.4.3 植物景观专项 |
7.4.4 农田土地专项 |
7.4.5 产业规划专项 |
7.4.6 道路系统专项 |
7.4.7 社区结构专项 |
7.4.8 建筑空间专项 |
7.4.9 服务设施专项 |
7.4.10 经济技术指标 |
8 结语 |
8.1 研究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件 |
(5)自然过程主导下的河道修复设计研究 ——以河北省南皮县城南水系景观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全球水资源危机 |
1.1.2 国家相关政策理念的大力支持和推进 |
1.1.3 城镇化进程对河流水系的影响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相关理论基础和研究范畴 |
1.3.1 相关理论基础 |
1.3.2 研究范畴 |
1.4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4.1 国外研究概况 |
1.4.2 国内研究概况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自然过程主导的相关理论研究 |
2.1 自然过程 |
2.2 自然过程的引入与引导 |
2.2.1 现代风景园林中自然过程的引入与引导 |
2.2.2 影响风景园林的自然过程 |
2.2.3 自然的能动性、丰富性与自我设计能力 |
2.2.4 自然过程引入的原则与方法 |
2.3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 |
2.3.1 概念本质辨析 |
2.3.2 内涵与特点 |
2.3.3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应用 |
3 河道修复的相关理论研究 |
3.1 河道的相关概念 |
3.2 城市河道特征 |
3.3 河流生态修复的主要理论 |
3.3.1 河流连续体理论 |
3.3.2 洪水脉动理论 |
3.3.3 四维系统理论 |
3.3.4 河流不连续体理论 |
3.3.5 河流复式断面流理论 |
3.4 河流生态修复的尺度 |
3.4.1 安全尺度 |
3.4.2 生态尺度 |
3.4.3 景观尺度 |
3.4.4 亲水尺度 |
3.4.5 文化尺度 |
4 自然过程主导下的河道修复的方法 |
4.1 基址区自然要素及特定的自然过程 |
4.1.1 自然要素 |
4.1.2 自然过程类型 |
4.1.3 作用形式 |
4.2 土地利用尊重和体现自然过程 |
4.2.1 低影响景观设计 |
4.2.2 水体自净 |
4.2.3 维护自然过程 |
4.3 数学模型辅助城市河道修复 |
4.4 总结 |
5 案例研究 |
5.1 德国德莱萨姆河 |
5.1.1 项目概况 |
5.1.2 设计策略 |
5.1.3 应对危机状况及使用效果 |
5.1.4 借鉴意义 |
5.2 美国斯坦福市弥尔河公园 |
5.2.1 项目概况 |
5.2.2 设计策略 |
5.2.3 应对危机状况及使用效果 |
5.2.4 借鉴意义 |
5.3 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 |
5.3.1 项目概况 |
5.3.2 设计策略 |
5.3.3 应对危机状况及使用效果 |
5.3.4 借鉴意义 |
5.4 美国休斯顿水牛河公园 |
5.4.1 项目概况 |
5.4.2 设计策略 |
5.4.3 应对危机状况及使用效果 |
5.4.4 借鉴意义 |
5.5 瑞士Aire景观改造与河道复兴 |
5.5.1 项目概况 |
5.5.2 设计策略 |
5.5.3 建成效果 |
5.5.4 借鉴意义 |
5.6 中国迁安三里河生态廊道 |
5.6.1 项目概况 |
5.6.2 设计策略 |
5.6.3 应对危机状况及使用效果 |
5.6.4 借鉴意义 |
6 自然过程主导下的河道生态修复策略 |
6.1 构建多维修复模式 |
6.1.1 河道景观的纵向修复 |
6.1.2 河道景观的横向修复 |
6.1.3 河道景观的竖向修复 |
6.1.4 河道在时间维度上的修复 |
6.2 恢复自然过程的运作 |
6.2.1 保障河道生态需水 |
6.2.2 恢复河道河水水质 |
6.2.3 恢复河道形态多样化 |
6.2.4 营造多样化本土生境 |
6.3 自然过程下的人水和谐 |
6.4 本章小结 |
7 自然过程主导下的南皮县城南水系景观修复设计 |
7.1 前期研究分析 |
7.1.1 区位概况 |
7.1.2 背景条件与上位规划解读 |
7.1.3 场地解读 |
7.1.4 水环境现状 |
7.2 设计定位与目标 |
7.2.1 设计定位 |
7.2.2 设计目标 |
7.3 设计策略 |
7.4 总体规划设计 |
7.4.1 设计理念与构思 |
7.4.2 景观分区 |
7.4.3 交通分析 |
7.4.4 竖向分析 |
7.4.5 空间特征分析 |
7.4.6 公共服务设施布置分析 |
7.4.7 照明设施分析 |
7.5 专项规划设计 |
7.5.1 生态水环境设计 |
7.5.2 植物设计 |
7.6 用地平衡表 |
7.7 设计总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总结 |
8.2 研究创新点和不足 |
8.3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设计文本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件 |
(6)基于景观体验的山地森林自然教育基地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碧水森林自然教育基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自然环境教育意识的培养受到重视,自然需求提升 |
1.1.2 .自然教育对传统教育的补充,体验式教育的尝试 |
1.1.3 .景观体验需求提升,风景园林在自然教育中发挥作用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资料分析法 |
1.4.2 .实地调研和观察 |
1.4.3 .问卷调查法 |
1.4.4 .案例分析法 |
1.4.5 .归纳总结法 |
1.5 .技术路线 |
2.自然教育相关理论 |
2.1 .概念辨析 |
2.1.1 .自然教育 |
2.1.2 .山地森林型自然教育学校(基地) |
2.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2.2.1 .国外研究概况 |
2.2.2 .国内研究概况 |
2.3 .自然教育环境基地 |
2.3.1 .自然教育基地的分类 |
2.3.2 .自然教育基地的基本要素 |
3.山地森林自然教育基地规划设计研究 |
3.1 .山地森林发展自然教育的优势 |
3.1.1 .自然资源与历史文化资源丰富 |
3.1.2 .森林环境中景观类型多样,提供自然体验的良好户外环境 |
3.1.3 .开展自然教育对森林文化服务价值提升和森林旅游大有裨益 |
3.2 .相关研究范畴 |
3.2.1 .森林旅游 |
3.2.2 .环境解说 |
3.2.3 .森林体验 |
3.2.4 .科普宣传 |
3.3 .森林自然环境教育的内容 |
3.4 .森林自然环境教育的形式 |
3.4.1 .森林自然观察 |
3.4.2 .森林自然体验 |
3.4.3 .森林自然探险 |
3.4.4 .自然环境解说 |
3.4.5 .自然学校和自然课堂 |
3.4.6 .自然教育径 |
3.5 .森林自然教育相关设计规范梳理 |
3.6 .本章小结 |
4.景观体验在森林自然教育中的应用 |
4.1 .体验式景观 |
4.1.1 .自然体验(Nature Experience) |
4.1.2 .体验式景观(Experience Landscape) |
4.2 .景观体验的内涵 |
4.2.1 .景观体验的特性 |
4.2.2 .体验的类型 |
4.3 .森林自然教育基地景观体验需求与偏好调查 |
4.3.1 .调查对象 |
4.3.2 .调研方法 |
4.3.3 .调研分析 |
4.3.4 .调研结果 |
4.4 .以景观体验的角度分析国内的森林自然教育的问题 |
5.案例分析 |
5.1 .多尔恩斯特滕哈万根(Barfuss Park)赤脚公园 |
5.1.1 .设计理念 |
5.1.2 .设计要素 |
5.1.3 .活动场地与活动内容 |
5.1.4 .借鉴意义 |
5.2 .德国EINS+ALLES感官公园 |
5.2.1 .设计理念 |
5.2.2 .体验设计 |
5.2.3 .活动场地与活动内容 |
5.2.4 .借鉴意义 |
5.3 .台湾溪头自然教育园 |
5.3.1 .景观资源 |
5.3.2 .设计目标 |
5.3.3 .设计要素 |
5.3.4 .活动场地与活动内容 |
5.3.5 .借鉴意义 |
5.4 .伊贾姆斯自然中心(IJAMS NATURE CENTER) |
5.4.1 .设计理念 |
5.4.2 .景观节点 |
5.4.3 .活动课程 |
5.4.4 .借鉴意义 |
5.5 .阿卡迪亚大区生态门户-路易斯安那圣兰德游客中心 |
5.5.1 .设计理念 |
5.5.2 .活动分区与景观设计 |
5.5.3 .借鉴意义 |
6.森林自然教育基地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
6.1 .设计原则 |
6.1.1 .体验性 |
6.1.2 .保护性 |
6.1.3 .系统性 |
6.1.4 .地域性 |
6.2 .体验性设计策略 |
6.2.1 .五感体验策略 |
6.2.2 .精神体验策略 |
6.2.3 .教育体验策略 |
6.3 .场所设施规划策略 |
6.3.1 .空间策略 |
6.3.2 .功能分区 |
6.3.3 .要素分析与策略 |
6.4 .自然教育活动与课程方案 |
6.4.1 .自然教育主题活动 |
6.4.2 .针对不同人群的活动方案 |
7.武平县碧水森林自然教育基地设计说明 |
7.1 .场地概况与项目背景 |
7.1.1 .城市概况 |
7.1.2 .项目位置 |
7.1.3 .上位规划 |
7.1.4 .区位优势 |
7.2 .场地分析 |
7.2.1 .武平县景观资源分析 |
7.2.2 .场地内部分析 |
7.3 .设计定位 |
7.4 .总体设计 |
7.4.1 .平面图 |
7.4.2 .规划结构与功能分区 |
7.4.3 .鸟瞰图 |
7.4.4 .种植设计 |
7.4.5 .生态修复设计 |
7.4.6 .竖向设计 |
7.4.7 .水体设计 |
7.4.8 .照明 |
7.4.9 .服务设施规划 |
7.5 .分区节点设计 |
7.5.1 .游客服务中心 |
7.5.2 .森林幼儿园自然教育中心 |
7.5.3 .五感体验区 |
7.5.4 .田园观光区 |
7.5.5 .森林冒险区 |
7.5.6 .文化体验区 |
7.5.7 .社区生活区 |
7.5.8 .森林保育区 |
7.6 .自然教育专项设计 |
7.6.1 .园路系统与研学路径规划 |
7.6.2 .服务建筑与设施 |
7.6.3 .环境解说与导览系统 |
7.6.4 .课程活动策划 |
7.6.5 .活动周边产品设计 |
7.7 .用地平衡 |
8.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山地森林自然环境教育基地的认识与需求调查问卷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件 |
(7)基于山地生态修复的郊野公园规划设计探索 ——以河北省涿鹿县黄羊山郊野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居环境标准提升 |
1.1.2 山地生态胁迫严峻 |
1.1.3 生态思想迭代嬗变 |
1.1.4 郊野公园涵盖山地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特色与创新点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郊野公园与山地保护利用的相关理论研究 |
2.1 郊野公园 |
2.1.1 郊野公园的概念 |
2.1.2 郊野公园的国内外研究内容 |
2.2 山地郊野公园 |
2.2.1 山地郊野公园的概念 |
2.2.2 山地郊野公园的功能 |
2.2.3 山地郊野公园的特殊性 |
2.2.4 山地郊野公园最新研究进展 |
2.3 山地修复 |
2.3.1 相关概念 |
2.3.2 山地修复的研究进展 |
2.4 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 |
2.4.1 相关概念 |
2.4.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5 本章小结 |
3 相关案例分析 |
3.1 香港“香港仔”郊野公园规划设计 |
3.1.1 项目概况 |
3.1.2 规划分析 |
3.1.3 案例借鉴—郊野公园完备规划 |
3.2 美国劳伦斯.洛克菲勒自然保护区规划 |
3.2.1 项目概况 |
3.2.2 规划分析 |
3.2.3 案例借鉴—人与自然维持平衡 |
3.3 美国弗吉尼亚麦金太尔植物园设计 |
3.3.1 项目概况 |
3.3.2 规划分析 |
3.3.3 案例借鉴—基底条件详尽考虑 |
3.4 西班牙巴塞罗那瓦尔·德恩·琼垃圾填埋场景观恢复工程 |
3.4.1 项目概况 |
3.4.2 规划分析 |
3.4.3 案例借鉴—山地修复优先实施 |
3.5 美国科罗拉多山地景观恢复 |
3.5.1 项目概况 |
3.5.2 规划分析 |
3.5.3 案例借鉴—生态系统精心重构 |
3.6 案例启示 |
3.7 本章小结 |
4 山地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搭建 |
4.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1.1 数据来源 |
4.1.2 数据处理 |
4.2 评价因子选取 |
4.2.1 评价因子的选取原则 |
4.2.2 评价因子的确定 |
4.3 单因子等级评价 |
4.3.1 高程因子 |
4.3.2 坡度因子 |
4.3.3 坡向因子 |
4.3.4 水体缓冲区因子 |
4.3.5 植被覆盖度因子 |
4.3.6 土地利用因子 |
4.3.7 现状路网因子 |
4.4 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 |
4.4.1 权重的确定 |
4.4.2 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 |
4.5 生态敏感区划定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山地生态修复的山地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策略 |
5.1 规划设计目标 |
5.2 规划设计原则 |
5.3 总体保护利用 |
5.3.1 划分生态保护分区 |
5.3.2 功能布局分区规划 |
5.3.3 因山就势塑造空间 |
5.3.4 组织山地道路系统 |
5.3.5 控制生态容量 |
5.3.6 保护现状植被农田 |
5.3.7 吸引保护野生动物 |
5.4 极生态敏感性区域规划设计策略 |
5.5 高生态敏感性区域规划设计策略 |
5.5.1 山体的保护与利用 |
5.5.2 水体的组织与设计 |
5.5.3 植物景观的规划与营建 |
5.5.4 道路节点的规划与设计 |
5.5.5 铺装构筑的规划与设计 |
5.5.6 聚落规划建议 |
5.6 中生态敏感性区域规划设计策 |
5.6.1 山体的保护与利用 |
5.6.2 水体的组织与设计 |
5.6.3 植物景观的规划与营建 |
5.6.4 道路节点的规划与设计 |
5.6.5 铺装构筑的规划与设计 |
5.6.6 聚落规划建议 |
5.7 低生态敏感性区域规划设计策 |
5.7.1 山体的保护与利用 |
5.7.2 水体的组织与设计 |
5.7.3 植物景观的规划与营建 |
5.7.4 道路节点的规划与设计 |
5.7.5 铺装构筑的规划与设计 |
5.7.6 聚落规划建议 |
5.8 生态不敏感性区域规划设计策略 |
5.8.1 山体的保护与利用 |
5.8.2 水体的组织与设计 |
5.8.3 植物景观的规划与营建 |
5.8.4 道路节点的规划与设计 |
5.8.5 铺装构筑的规划与设计 |
5.8.6 聚落规划建议 |
6 规划设计实践—黄羊山郊野公园设计 |
6.1 项目背景 |
6.1.1 区位关系 |
6.1.2 上位规划 |
6.1.3 参考规范 |
6.1.4 规划背景条件 |
6.2 场地分析 |
6.2.1 场地周边环境分析 |
6.2.2 场地内部环境分析 |
6.2.3 综合分析总结(SWOT分析) |
6.3 黄羊山地区生态敏感性分析 |
6.3.1 单因子生态敏感性评价 |
6.3.2 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 |
6.3.4 不同生态敏感性区域策略规划制定 |
6.4 设计思路 |
6.4.1 规划愿景 |
6.4.2 规划目标与定位 |
6.4.3 特色解读 |
6.5 总体规划 |
6.5.1 规划原则 |
6.5.2 景观结构 |
6.5.3 总体方案 |
6.5.4 景观分区 |
6.6 分区设计 |
6.6.1 核心保育区 |
6.6.2 修复缓冲区 |
6.6.3 山谷科教区 |
6.6.4 亲子互动区 |
6.6.5 荒野体验区 |
6.6.6 乡野休闲区 |
6.7 专项规划 |
6.7.1 交通规划 |
6.7.2 游憩系统规划 |
6.7.3 竖向设计 |
6.7.4 植物规划设计 |
6.7.5 动物栖息地规划 |
6.7.6 建筑构筑与设施规划 |
6.7.7 科普展示规划 |
6.7.8 夜景照明规划 |
6.7.9 节约园林规划 |
6.8 分期实施计划 |
6.9 用地平衡及经济技术指标 |
7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植物材料表 |
图纸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件 |
(8)旅游扶贫背景下的城乡区域景观韧性提升研究 ——以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研究背景 |
1.1.1.旅游扶贫政策为贫困地区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
1.1.2.旅游发展对人居环境景观的影响引发更多思考 |
1.1.3.未来发展转型促使贵州景观发展模式亟待提升 |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研究目的 |
1.2.2.研究意义 |
1.3.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 |
1.3.1.研究对象 |
1.3.2.主要内容 |
1.4.国内外研究动态 |
1.4.1.国外研究动态 |
1.4.2.国内研究动态 |
1.4.3.国内外研究述评 |
1.5.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研究方法 |
1.5.2.技术路线 |
第2章 旅游、旅游扶贫及城乡区域景观韧性基础研究 |
2.1.概念界定与辨析 |
2.1.1.旅游扶贫及旅游扶贫模式 |
2.1.2.扶贫地区的城乡区域景观 |
2.1.3.刚性、弹性、可持续性与韧性 |
2.1.4.景观韧性 |
2.2.旅游扶贫对城乡区域景观的积极影响 |
2.2.1.城乡区域景观的环境提升 |
2.2.2.城乡区域景观的资源整合 |
2.2.3.城乡区域景观的产业结构重塑 |
2.2.4.城乡区域景观的价值转变 |
2.3.旅游发展可能对城乡区域景观造成的消极影响 |
2.3.1.自然与文化影响 |
2.3.2.社会经济影响 |
2.4.城乡区域景观与韧性理论 |
2.4.1.景观韧性提升与城乡区域景观结合的可行性 |
2.4.2.韧性理论引入城乡区域景观建设的意义 |
2.5.城乡区域景观韧性的特征及构成要素 |
2.5.1.城乡区域景观韧性的主要特征 |
2.5.2.城乡区域景观韧性的构成要素 |
2.6.城乡区域景观韧性提升的优势 |
2.6.1.增强城乡区域景观的稳定性 |
2.6.2.提高城乡区域景观的协调性 |
2.6.3.发挥城乡区域景观的能动性 |
2.6.4.开发城乡区域景观的创新性 |
2.7.本章小结 |
第3章 旅游扶贫背景下的城乡区域景观韧性评价研究 |
3.1.城乡区域景观韧性评价方法选取 |
3.1.1.相关评价方法的对比研究 |
3.1.2.城乡区域景观韧性评价方法的选择 |
3.2.城乡区域景观韧性评价指标选取 |
3.2.1.相关文献和案例的借鉴 |
3.2.2.评价因子的预设 |
3.3.城乡区域景观韧性评价体系权重计算及分析 |
3.3.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3.3.2.构建判断矩阵 |
3.3.3.单一层次指标的权重计算以及一致性检验 |
3.3.4.判定评价因子的权重 |
3.3.5.城乡区域景观韧性评价体系构建 |
3.4.本章小结 |
第4章 沿河县城乡区域景观概况及韧性评析 |
4.1.沿河县城乡概况 |
4.1.1.地理区位 |
4.1.2.交通条件 |
4.1.3.自然条件 |
4.1.4.人文历史 |
4.1.5.经济社会条件 |
4.2.沿河县景观资源调查与分析 |
4.2.1.自然生态景观资源 |
4.2.2.人文历史景观资源 |
4.2.3.产业主导景观资源 |
4.3.沿河县景观现状总结 |
4.3.1.沿河县景观资源优势 |
4.3.2.沿河县景观资源劣势 |
4.3.3.旅游发展对沿河县景观的影响 |
4.4.沿河县景观发展理念及方向 |
4.4.1.沿河县景观发展理念 |
4.4.2.沿河县景观发展方向 |
4.5.沿河县城乡区域景观韧性评价 |
4.5.1.沿河县景观韧性基础分析 |
4.5.2.沿河县景观韧性调查结果分析 |
4.6.本章小结 |
第5章 旅游扶贫背景下的贵州沿河景观韧性提升策略 |
5.1.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景观韧性提升原则 |
5.1.1.自然生态保护原则 |
5.1.2.地域人文传承原则 |
5.1.3.产业结构优化原则 |
5.1.4.公共社会参与原则 |
5.2.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景观韧性提升目标和思路 |
5.2.1.沿河县景观韧性提升目标 |
5.2.2.沿河县景观韧性提升思路 |
5.3.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景观韧性提升具体优化策略 |
5.3.1.提升景观动态适应性,构建稳定健康的生态系统 |
5.3.2.增强地域文化延续性,继承发扬特色的乡土文化 |
5.3.3.注重产业功能复合性,优化升级原有的产业布局 |
5.4.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主要研究结论 |
6.2.创新点 |
6.3.问题讨论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9)基于CAS理论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机理与规划响应研究 ——以滨海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自然灾害频发和人口持续增长的城市安全矛盾 |
1.1.2 我国城市空间研究中灾害风险适应议题的涌现 |
1.1.3 现有疏散避难空间规划中灾害风险适应的瓶颈 |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1.2.1 疏散避难空间 |
1.2.2 突发性自然灾害 |
1.2.3 适应灾害风险(适灾)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理论目的与意义 |
1.3.2 现实目的与意义 |
1.3.3 实践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创新点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对疏散避难空间规划的梳理 |
2.1.1 我国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实践与研究 |
2.1.2 日本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实践与研究 |
2.1.3 其他国家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实践与研究 |
2.2 对灾害风险研究的梳理 |
2.2.1 关注成灾机理的致灾型概念与研究 |
2.2.2 推进灾害管理的损失型概念与研究 |
2.3 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与应用 |
2.3.1 CAS理论基础之一:复杂系统的发展与贡献 |
2.3.2 CAS理论基础之二:适应概念的内涵与内核 |
2.3.3 CAS经典理论的建立:复杂性和适应性的交融 |
2.3.4 CAS视角下社会生态系统内部机制的挖掘 |
2.3.5 CAS视角下城市空间系统外部响应的推导 |
2.4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对本文的启示 |
2.4.1 明确综合疏散避难空间为研究主体 |
2.4.2 明确损失型灾害风险为适应对象 |
2.4.3 确定CAS理论为研究基础 |
2.4.4 确立适灾理论设计导向适灾规划应用的研究路径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CAS理论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理论与规划体系建构 |
3.1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系统复杂性表现 |
3.1.1 多元要素与结构的复杂性 |
3.1.2 多重职能与使用的复杂性 |
3.2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风险适应性要求 |
3.2.1 可持续发展内核之公平使用要求 |
3.2.2 可持续发展内核之持续使用要求 |
3.2.3 可持续发展内核之异同使用要求 |
3.3 CAS理论下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确立 |
3.3.1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主体辨析 |
3.3.2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外部特征 |
3.3.3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内部机制 |
3.4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机理模型的建立 |
3.4.1 适灾机理之一:运行“统筹与自治兼顾”的标识机制,施行异同使用 |
3.4.2 适灾机理之二:运行“涌现与扰沌并行”的积木机制,实现公平使用 |
3.4.3 适灾机理之三:运行“弹性适应性循环”的内部模型,确保持续使用 |
3.5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体系的生成 |
3.5.1 承接适灾理论设计的适灾规划响应框架 |
3.5.2 基于公平性-持续性-异同性原则的规划方法集合 |
3.5.3 基于专题导向-风险导向-主体导向的规划内容搭建 |
3.5.4 基于适应-事实-复杂-人本属性的规划价值审视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滨海城市适灾专题之一:适应多灾种致灾性,确保场所和环境庇护安全 |
4.1 滨海城市多灾种致灾性风险特征归纳 |
4.1.1 海陆相接的致灾机制与灾害形势 |
4.1.2 地震-潮灾-台风-火灾的致灾性评价指标 |
4.1.3 近海-远海的空间分异倾向 |
4.2 滨海城市致灾性风险适应机理模型的具化 |
4.2.1 地震与火灾致灾性的适应机理具化 |
4.2.2 潮灾与风灾致灾性的适应机理具化 |
4.3 致灾性适应下的邻域层-城市层庇护策略搭建 |
4.3.1 邻域层多灾种场所性庇护方式的差异 |
4.3.2 城市层近海向远海的环境性庇护撤离 |
4.3.3 针对安全庇护的特殊考量和细部引导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滨海城市适灾专题之二:适应人口暴露性,确保紧急和生活收容有效 |
5.1 滨海城市人口暴露性风险特征识别 |
5.1.1 人口发展与避难场所资源条件 |
5.1.2 紧急收容-生活收容的暴露性评价指标 |
5.1.3 中心-外围的空间分异倾向 |
5.2 滨海城市暴露性适应机理模型的具化 |
5.3 暴露性适应下的邻域层-城市层收容策略搭建 |
5.3.1 邻域层紧急至生活的收容规格提升 |
5.3.2 城市层中心向外围的生活性收容转移 |
5.3.3 针对有效收容的特殊考量和细部引导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滨海城市适灾专题之三:适应救助敏感性,辅助城市持续运转和快速恢复 |
6.1 滨海城市救助敏感性风险特征辨析 |
6.1.1 主要救助单位及救助行动流线 |
6.1.2 生命安全-生活重建的敏感性评价指标 |
6.1.3 边缘-轴线的空间分异倾向 |
6.2 滨海城市敏感性适应机理模型的具化 |
6.3 敏感性适应下的邻域层-城市层救助策略搭建 |
6.3.1 邻域层初级至高级的救助服务升级 |
6.3.2 城市层轴线向边缘的高级救助调遣 |
6.3.3 针对可靠救助的特殊考量和细部引导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规划应用与规划保障 |
7.1 天津滨海新区和核心区概况 |
7.1.1 滨海新区核心区应用研究范围 |
7.1.2 地震、风暴潮、火灾致灾条件充分 |
7.1.3 人口增长但疏散避难空间资源发展不齐 |
7.1.4 海河垂直海岸构成“T”状城市发展轴 |
7.2 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应用研究价值 |
7.2.1 具有滨海城市的典型灾害风险特征,发挥先行先试 |
7.2.2 暂无系统的疏散避难空间规划成果,填补现状缺失 |
7.2.3 城市建设和规划编制都处于调整期,把握规划时机 |
7.3 多灾种致灾性风险可视化与庇护型策略 |
7.3.1 多灾种致灾性风险评价 |
7.3.2 邻域层庇护型策略提升 |
7.3.3 城市层庇护型策略提升 |
7.4 人口暴露性风险可视化与收容型策略 |
7.4.1 人口暴露性风险评价 |
7.4.2 邻域层暴露型策略提升 |
7.4.3 城市层暴露型策略提升 |
7.5 救助敏感性风险可视化与救助型策略 |
7.5.1 救助敏感性风险评价 |
7.5.2 邻域层救助型策略提升 |
7.5.3 城市层救助型策略提升 |
7.6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保障措施 |
7.6.1 基于异同性原则的多方权责分配制度 |
7.6.2 基于公平性原则的多层规划参与程序 |
7.6.3 基于持续性原则的多阶信息智慧平台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结语 |
8.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8.2 本文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明长城遗产廊道构建方法研究 ——以明阳和、天城卫辖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风景园林视角下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 |
1.1.2. 中国古长城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 |
1.1.3. 遗产廊道理论为古长城遗产保护提供指引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的选择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明长城体系概述 |
2.1. 明长城概念释义 |
2.2. 明长城建筑形制与建造信息 |
2.2.1. 明长城建筑形制 |
2.2.2. 明长城建筑物名称及图解 |
2.2.3. 明长城地理选址与建造信息 |
2.3. 明长城军事管理制度与防御体系 |
2.3.1. 明长城军事管理制度 |
2.3.2. 明长城防御体系 |
2.3.3. 明长城防御体系特性 |
2.4. 明长城历史演变、作用与遗存保护现状 |
2.4.1. 明长城历史演变 |
2.4.2. 明长城历史作用 |
2.4.3. 明长城遗存保护现状 |
2.5. 明长城保护所面临的问题与思考 |
2.6. 小结 |
3. 遗产廊道理论与相关研究 |
3.1. 遗产廊道概念解析与主要内涵 |
3.1.1. 遗产廊道概念解析 |
3.1.2. 遗产廊道主要内涵 |
3.2. 遗产廊道保护与管理 |
3.2.1. 国外相关研究 |
3.2.2. 国内相关研究 |
3.3. 遗产廊道构建内容 |
3.3.1. 国外相关研究 |
3.3.2. 国内相关研究 |
3.4. 遗产廊道与明长城遗存保护 |
3.5. 小结 |
4. 以明长城遗存保护为主要目的的遗产廊道构建思路 |
4.1. 明长城遗产廊道概念的提出与内涵特征 |
4.1.1. 明长城遗产廊道概念 |
4.1.2. 明长城遗产廊道内涵 |
4.1.3. 明长城遗产廊道特征 |
4.2. 明长城遗产廊道保护对象与构建的基本原则 |
4.2.1. 明长城遗产廊道保护对象 |
4.2.2. 明长城遗产廊道构建的基本原则 |
4.3. 明长城遗产廊道构建要素 |
4.4. 明长城遗产廊道构建的主要问题与方法 |
4.4.1. 遗产资源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 |
4.4.2. 遗产廊道范围划定与总体布局 |
4.4.3. 遗产廊道构建分析技术与方法选取 |
4.4.4. 明长城遗产资源的分类保护 |
4.5. 明长城遗产廊道构建流程 |
4.5.1. 基础资料的收集 |
4.5.2. 遗产资源综合评价 |
4.5.3. 明长城遗产廊道总体布局 |
4.5.4. 明长城遗产廊道专项构建策略 |
4.5.5. 明长城遗产廊道管理体系构建 |
4.6. 小结 |
5. 明长城遗产廊道构建过程——以明大同镇阳和、天城卫辖区为例 |
5.1. 阳和、天城卫简介与选取根据 |
5.1.1. 阳和、天城卫城简介 |
5.1.2. 选取根据 |
5.2. 阳和、天城卫明长城资源概况 |
5.3. 基础资料的收集 |
5.4. 遗产资源综合评价 |
5.4.1. 遗产资源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 |
5.4.2. 遗产资源综合评价的开展 |
5.5. 遗产廊道总体布局 |
5.5.1. 核心保护区分析 |
5.5.2. 一般保护区分析 |
5.5.3. 缓冲区分析 |
5.5.4. 分区范围的划定与总体布局生成 |
5.6. 遗产廊道专项构建策略 |
5.6.1. 文化资源保护 |
5.6.2. 绿色廊道 |
5.6.3. 游步道 |
5.6.4. 解说体系 |
5.7. 遗产廊道管理体系构建 |
5.8.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
6.1.1. 总结归纳明长城组成特点并提出整体性保护与系统性更新构想 |
6.1.2. 提出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构建的基本思路 |
6.1.3. 综合明长城体系研究与GIS技术方法,为明长城遗产廊道构建范围与空间布局提供依据 |
6.2. 研究应用前景 |
6.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创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园林绿地系统——兼议井陉县城绿地系统规划调整(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交往行为视角下潼关县城社区公园规划设计优化策略[D]. 高云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D]. 李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冀西山地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研究 ——以井陉南康庄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为例[D]. 焦英哲.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自然过程主导下的河道修复设计研究 ——以河北省南皮县城南水系景观设计为例[D]. 魏璇.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6]基于景观体验的山地森林自然教育基地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碧水森林自然教育基地为例[D]. 李敏.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7]基于山地生态修复的郊野公园规划设计探索 ——以河北省涿鹿县黄羊山郊野公园为例[D]. 徐一丁.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8]旅游扶贫背景下的城乡区域景观韧性提升研究 ——以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为例[D]. 贺丽丽. 南京工业大学, 2020(11)
- [9]基于CAS理论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机理与规划响应研究 ——以滨海城市为例[D]. 张威涛. 天津大学, 2019(01)
- [10]明长城遗产廊道构建方法研究 ——以明阳和、天城卫辖区为例[D]. 冯君明.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