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窦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海绵窦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一、海绵窦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吴虓[1](2021)在《垂体腺瘤侵袭通道的解剖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垂体腺瘤伴海绵窦后三角区侵袭:解剖学研究目的:Knosp3A-4级垂体腺瘤(Pituitary adenoma,PA)在术前轴位MRI中,海绵窦(Cavernous sinus,CS)后方有时会表现为三角形样结构。由于位置较深且术中该区域常被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所遮挡,故成为最易发生肿瘤残留的部位。在本研究中,我们解剖了该区域及其周围神经血管结构,并分别从经鼻内镜和经颅显微镜两种视野下探索了CS后三角区的解剖边界。方法:共制备了8具成人头颅标本用于此研究。3具标本用于经颅显微外科解剖,5具标本用于内镜下经鼻入路解剖。结果:根据内镜经鼻和显微经颅解剖,该区域是一个四棱锥结构,其四个表面的边界和所涉及的重要神经血管结构如下:内侧表面:三角形边界由后岩床韧带、蝶岩韧带以及蝶岩韧带附着点和后床突的连线构成。外侧表面:由前岩床韧带和眼神经构成其中两条边,第三条边由前两者在动眼神经的入CS平面相连而成。滑车神经在这个三角形内紧贴CS外侧壁走行。上表面:这个三角类似于动眼神经三角的后半部分。底面:该三角由蝶岩韧带和眼神经,以及两者在CS内的连线构成,这个三角形相当于CS后方的外展神经所在平面。结论:熟悉CS后三角和周围重要的神经血管对全切侵袭CS的PA至关重要。因此术前我们应该特别注意轴位MRI中是否存在这种特殊的三角样征象。第二部分:垂体腺瘤伴海绵窦后三角区侵袭:手术入路和结果目的:内镜经鼻手术切除CS后三角区肿瘤根据ICA的位置分为ICA内侧入路和ICA外侧入路。在本研究中,我们提出了“两点一线”法即根据术前MRI轴位片预判内镜经鼻切除CS后三角区侵袭PA的手术入路,并探讨该方法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372例PA患者的病历和手术录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伴有CS后三角侵袭的病例,并分析其手术结果及“两点一线”手术入路预判法的准确性。结果:共35例患者伴有37侧CS后三角区侵袭。两点一线法预测手术入路的准确率为86.5%(32/37)。3例knosp 3A级的患者肿瘤均获全切。knosp4级患者中有20例(62.5%)实现了肿瘤全切除,9例(28.1%)实现次全切除,3例(9.4%)为部分切除。术前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无症状加重发生。术后并发症包括脑脊液漏2例(5.7%),脑膜炎1例(2.9%),永久性尿崩症2例(5.7%),短暂性颅神经麻痹3例(8.6%)。结论:PA伴有CS后三角侵袭是可以通过内镜经鼻手术全切的,并发症和死亡率均较低。两点一线“法作为术前手术入路预判的方法,可有效预测CS后三角区侵袭PA的手术入路。第三部分:垂体腺瘤伴海绵窦后三角-动眼神经池侵袭:膜性解剖与临床应用目的:海绵窦后三角-动眼神经池延伸是最近提出的一种垂体大腺瘤通过动眼神经三角侵袭的模式,也是多分叶肿瘤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了解动眼神经池周围的膜性解剖对于全切这类PA至关重要。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塑化技术分析了动眼神经池周围的膜性解剖并讨论了其临床意义。方法:塑化切片使用了9具尸头标本,共18侧按组织块准备、脱水脱脂、真空负压浸渍、固化和切片的先后顺序实施。此外,还分析了本单位PA伴动眼神经池侵袭病例的手术结果。结果:动眼神经池的膜性结构共分两层,内层由后颅窝的蛛网膜层延伸而来,外层由CS顶壁的硬膜下陷而成,前方稍厚,后方较薄。两层膜性结构前方贴合较为紧密而后方更加疏松。从矢状位塑化切片来看,动眼神经前方的硬膜在CS顶壁处更紧贴神经突破口,而后方的硬膜与神经之间存在较大间隙。共26例PA伴动眼神经池延伸的患者纳入研究,22例实现了肿瘤全切除。术前共18例患者存在动眼神经麻痹相关症状,术后症状改善12例,维持不变6例。结论:肿瘤向动眼神经池侵袭更易从神经的后方进一步延伸。两层硬膜的厚度和动眼神经池的大小共同作用导致了这种特殊的侵袭模式。早期全切动眼神经池内肿瘤可有效改善动眼神经麻痹症状,防止肿瘤进一步延伸到脚间池。第四部分:垂体腺瘤伴斜坡侵袭:骨性解剖、侵袭通道和手术技术目的:众所周知,斜坡内富含松质骨并且能被PA侵犯,但这些松质骨通道所涉及的范围尚不清楚。此外,我们发现PA伴斜坡侵袭的同时,有时会伴有岩尖侵犯,因此猜测岩尖的肿瘤可能来源于斜坡的松质骨通道。本研究目的是通过探索与PA斜坡侵袭相关的骨性解剖来验证这一猜测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22具尸头进行斜坡和岩骨的解剖学研究,其中6具彩色灌注标本用于显微外科解剖,余16具尸头用于环氧树脂切片的塑化解剖研究。此外,我们还回顾了本中心侵袭斜坡PA的手术录像和结果。结果:舌下神经管和内听道由皮质骨围绕的骨管构成。斜坡内的松质骨通道从鞍底或蝶窦底壁开始向下延伸,绕过舌下神经管,最后到达枕髁和颈静脉孔内侧缘。有趣的是,我们还发现斜坡和岩尖的松质骨是通过岩斜裂沟通而至内听道内侧缘,之间并无皮质骨分隔。研究中松质骨通道的解剖结果与术中观察到侵犯斜坡PA的通道完全一致。在49例PA患者的回顾性研究中,44例(89.8%)实现了斜坡区肿瘤的完全切除,只有5例(10.2%)早期患者存在下斜坡的肿瘤残留。结论:PA侵犯岩尖是肿瘤沿斜坡松质骨通道越过岩斜裂而来。此外,PA沿斜坡下外侧侵袭还可越过舌下神经管到达枕髁和颈静脉孔内侧缘。这种斜坡侵袭模式的提出加深了我们对PA侵袭特点的理解。

孙广烨[2](2021)在《前床突及其毗邻结构的内镜解剖学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前床突是蝶骨小翼末端向后方突出的骨性结构,向下覆盖走行于视神经管内的视神经、眼动脉,以及颈内动脉床突段。前床突上覆膜性结构,与后床突之间通过床突间韧带相连,以上结构构成的区域解剖关系复杂且脆弱,在手术中应当予以保护,同时前床突作为前中颅底交界的覆有被膜的骨性结构,是许多肿瘤及病变的好发部位,其骨质在手术中影响操作空间,安全地磨除前床突对术中重要结构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在神经内镜手术中前床突及毗邻结构的所见逐层解剖,从新的观察角度增加对该区域的了解,以期作为指导手术的依据。方法:本研究对6例新鲜尸头标本(共12侧)前床突及其毗邻结构在内镜下通过模拟经鼻蝶入路、翼点入路进行前床突形态的观测、拍摄,内镜下磨除前床突,再通过开颅方式对前床突骨性结构及毗邻结构相关数据进行测量,测得数据均通过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处理,所得结果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结果:前床突由蝶骨小翼向内后方延伸,本研究测得前床突骨质部分长度为9.02±0.46mm,宽度为11.02±0.68mm,基底部厚度为5.34±0.34mm,实验经内镜下磨除前床突,测量得磨除后产生的床突间隙其内边长为7.78±1.56mm,外边长为9.75±1.86mm,底面长为6.12±1.24mm,底面深为5.24±1.03mm,末端长为2.02±0.89mm。前床突磨除前视神经暴露长度为8.52±0.20mm,磨除后视神经暴露长度为18.15±0.36mm。磨除前颈内动脉暴露的长度为9.14±0.55mm,磨除后暴露颈内动脉长度为15.63±0.87mm,床突间韧带长度为4.83±0.33mm。结论:1、内镜下观察可见前床突由膜性组织包裹,向下覆盖走行于视神经管内的视神经、眼动脉,以及颈内动脉床突段,前床突位置深在且结构复杂拥挤,在手术中应注意保护。2、内镜下经鼻入路以及翼点入路均存在安全磨除前床突的可能,这为外科切除前床突区域肿瘤、夹闭动脉瘤以及视神经管减压等手术提供理论依据。3、内镜下观察前床突毗邻区域可见其下方动眼神经及海绵窦等相关结构与之关系紧密,在前床突脑膜瘤、眼动脉瘤等手术中应注意磨除过程中应注意磨除深度以防止热损伤。

韩子安[3](2021)在《神经内镜下经颅锁孔入路磨除前后床突的解剖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神经内镜下经翼点锁孔入路磨除前床突的解剖学研究目的:1.探索在神经内镜下通过翼点锁孔硬膜内外联合入路磨除前床突(ACP)前、后显露床突旁、鞍旁结构、海绵窦外侧等区域。2.阐明ACP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如何磨除ACP更加安全有效及探讨ACP磨除后解剖暴露范围的变化,以期为临床上内镜下磨除ACP及暴露其周围相关结构提供解剖学参考依据。方法:应用干性成人颅底标本10例20侧,测量ACP本身及其与颅底重要孔道之间的距离。10例灌注后的成人湿标本,神经内镜下模拟翼点锁孔入路逐层解剖,采用硬膜内外联合的方式磨除ACP,同时观察并标记磨除ACP前、后其周围解剖结构范围。记录所得相关解剖数据并予以客观分析。结果:1.将模拟内镜下翼点锁孔入路手术途经结构及磨除ACP过程中所见关键性结构作为解剖标志。其中包括:翼点、蝶骨嵴、眶上裂(SOF)、视神经管口、视神经、颈内动脉(ICA)床突上段等。内镜下该入路对于鞍上、鞍旁、床突旁、海绵窦外侧等区域显露良好。2.可显露的中颅窝解剖结构包括:视神经、ICA床突上段、垂体柄、动眼神经、ICA床突段、ICA环、眼动脉、床突间隙(CS)。3.测量结果:(1)ACP长:9.29±1.20mm;厚:5.21±1.15mm;宽:12.15±2.16mm;(2)磨除ACP后形成CS,其内侧边:7.92±3.58mm;外侧边:13.18±2.94mm;上边长:9.47±1.75mm;下边长:5.33±1.25mm;高:10.15±1.47mm;(3)磨除ACP前、后:视神经显露长度:8.75±2.68mm和20.22±1.98mm;颈内动脉显露长度:9.69±2.81mm和14.80±1.87mm;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显露宽度为:4.36±1.27mm和11.57±1.98mm;颈内动脉-动眼神经间隙显露宽度为:7.39±2.77mm和9.97±2.32mm。结论:1.神经内镜经翼点锁孔硬膜内外联合入路磨除ACP后对于周边血管神经的显露,尤其以眼动脉显露、视神经长度、ICA长度、视神经与ICA之间宽度及ICA与动眼神经宽度为着,同时又能有效避免单纯硬膜外或硬膜下磨除ACP时对于ICA、视神经、眼动脉等重要结构的损伤,提高了手术操作的安全性,可作为又一磨除ACP的安全且有效方案;2.磨除ACP后操作范围的增加对于病变累积上述解剖结构时至关重要;3.神经内镜特有的优势,包括深部照明、无视野死角、术野清晰,在翼点锁孔入路中得到充分体现。第二部分神经内镜下经颞下锁孔入路磨除后床突的解剖学研究目的:1.探索在神经内镜下通过颞下锁孔硬外下入路磨除后床突(PCP)前、后显露鞍侧区、上岩斜区等区域。2.阐明PCP周围组织结构的解剖关系,探讨磨除PCP后增加上岩斜区解剖暴露范围的变化。以期为临床上磨除PCP及暴露其周围相关结构提供解剖学参考依据。方法:应用干性成人颅底标本10例20侧,测量PCP本身及其与颅底重要孔道之间的直线距离。在神经内镜引导下通过模拟颞下锁孔入路对10例灌注后的成人湿标本进行逐层解剖,针对磨除PCP前、后其周围解剖结构进行观察并标记。记录所得相关解剖数据并予以客观分析结果:1.将颞下锁孔入路手术沿途结构及磨除PCP过程中所见关键性结构作为解剖标识。其中包括:颧弓根部、小脑幕缘、中脑下部、桥脑上部、动眼神经、滑车神经、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及其附属分支:后交通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基底动脉上段及其附属分支: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等;2.同时将内镜导向前侧方可暴露鞍旁区可显露垂体柄、视交叉后部及视束;3.测量结果:(1)PCP长、厚、宽分别是:6.12±1.31mm、3.75±1.89mm、5.81±1.52mm;(2)PCP尖部至内听道内侧缘、视神经管中心点、圆孔、卵圆孔、棘孔距离分别是:38.79±2.88mm、29.55±2.02mm、30.76±1.75mm、34.21±3.03mm、34.21±3.03mm;(3)重要血管神经解剖间距:PCP与动眼神经外侧缘距离为4.13±1.16mm;ICA与动眼神经间的垂直距离为8.08士1.22mm;后交通动脉(PCo A)与小脑幕的距离为8.61士1.56mm;脉络膜前动脉与后交通动脉前支的垂直距离为5.53士0.94mm。(4)磨除后床突可增加脑干腹侧、上岩斜区的显露范围,内镜下可显露中脑下部、脑桥上部,以及大脑后动P2段及其分支;牵开动眼神经,可进一步显露基底动脉上部以及小脑上动脉。PCP磨除前基底动脉显露长度为4.02±1.34mm;磨除后其长度为6.83±1.82mm。结论:1.借助内镜通过颞下锁孔入路对中颅窝底部、小脑幕切迹区、鞍旁区、脑干腹侧、上岩斜区等结构得到良好的显露;2.磨除PCP后可增加脑干腹侧、上岩斜区、基底动脉的显露范围,对于低位性基底动脉尖端动脉瘤开颅夹闭及高位性基底动脉瘤近端控制提供机会,同时也为侵犯上岩斜区及脑干腹侧面的肿瘤提供全切可能。

叶远良[4](2020)在《颅内静脉窦内镜解剖、组织学及相关疾病救治对比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对颅内动脉的解剖学进行大量的研究,使得经动脉途径治疗脑血管疾病临床疗效明显改善。由于对颅内静脉窦解剖及组织学认识不足,经静脉途径治疗脑血管疾病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多。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合并出血与幕上原发性脑出血相比,两者有共同点,但治疗原则完全不同,早期极容易误诊。研究目的:研究颅内静脉窦内镜解剖、窦壁及纤维索的组织学特点,探讨介入材料对颅内静脉窦内纤维索及血栓影响,比较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合并脑出血及原发性脑出血发病早期临床资料。研究方法:应用神经内镜及组织学方法探讨尸头内颅内静脉窦纤维索、蛛网膜颗粒及窦壁的解剖与组织学特点;建议尸头静脉窦血栓模型,模拟经静脉窦途径介入取栓术,应用神经内镜及组织学方法探讨介入材料对窦内纤维索及血栓影响;分析CVST合并出血及幕上原发性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发病早期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研究结果:1.大脑大静脉-直窦连接处变异较大,解剖结构有静脉瓣样结构、窦壁连接处突起及球样小结结构,球样小结弹性纤维成分高于蛛网膜颗粒,表面有平滑肌细胞;大脑静脉分支及大脑大静脉与窦壁连接处均有平滑肌。2.岩下窦开口变异较大,位于颈静脉球部前内侧壁,在鞍背-斜坡延长线与上颚-枕骨大孔连线稍上方。3.桥静脉汇入静脉窦过程中,蛛网膜下段及静脉窦壁段长度分别为15.23±5.40mm和5.28±2.36mm。中央前沟静脉及中央沟静脉与冠状缝距离分别为 2.18±1.90cm 及 5.48±2.19cm。4.横窦窦壁连接处可见大量血管组织;直窦底壁呈分层排列,直窦底壁及板层纤维厚度最大,乙状窦壁厚度最小。5.支架对直窦内纤维索损伤比例分别为0级占53.4%、1级占43.20%及2级占5.40%,球囊对直窦内不同程度纤维索损伤比例分别为0级占73.9%、1级占17.4%及2级占9.52%,支架及球囊在直窦内反复牵拉对纤维索的损害没有显着增加;支架材料在直窦对纤维索的损伤高于上矢状窦。6.三次支架取栓过程中产生的血栓颗粒数分别为11.17±2.17、9.00±6.07及5.00±2.96;,第一次取栓产生的大颗粒数较第二、三次明显增加;第一次取栓术后残留血栓面积较第二次、第三次大。7.年龄、癫痫症状、水肿/血肿体积对早期诊断CVST合并脑出血具有统计学意义;重症CVST合并脑出血术后预后优于重症幕上原发性脑出血组。研究结论:1.颅内静脉窦窦内纤维索分布不同,静脉窦窦壁呈分层改变,熟悉窦内相关解剖,有利于降低静脉窦手术的难度,改善手术质量,提高临床疗效;2.介入材料可导致窦内纤维索轻度损伤,取栓过中容易导致血栓松动,临床上需要重视术后抗凝的重要性;3.CVST合并脑出血与幕上原发性脑出血在发病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重症CVST合并脑出血预后优于幕上原发性脑出血,呈“治愈or死亡”现象,提示在临床工作中应早期避免误诊,尽早规范化治疗。

周伟[5](2020)在《经鼻蝶入路至鞍区的解剖学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在成人尸头上模拟经鼻蝶入路至鞍区,对手术路径所涉及的相关结构进行显微解剖,从而掌握鼻腔、蝶窦、鞍区的解剖特点,为临床行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等鞍区病变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应用5例干性颅骨标本用来观察熟悉相关骨性结构及其解剖关系。应用冷冻新鲜的国人湿性尸头标本6例(12侧)在进行血管灌注和防腐后,1例标本沿正中矢状面切开,在显微镜下由内侧向外侧逐层解剖,其余5例模拟经鼻蝶入路至鞍区,对该手术路径所涉及到的相关结构进行解剖,精确测量后分析整理相关数据。结果:1.蝶腭孔前缘到前鼻棘的距离为54.2±2.9mm(48.6-57.8mm),与鼻腔基底部的夹角为27.1±1.8°(24.5-30.2°),蝶腭孔上缘距蝶窦开口下极的距离是10.3±1.8mm(7.2-13.1mm)。鼻中隔后动脉上支至蝶窦开口下极的距离为4.1±1.0mm(2.9-6.1mm),鼻中隔后动脉下支至蝶窦开口下极的距离为7.9±1.9mm(5.4-10.6mm)。2.蝶窦开口位于上鼻甲后上方的蝶筛隐窝内,两侧窦口呈“八”字形位于蝶嵴两旁的窦前壁上,上缘接近中线,下缘远离中线。骨性窦口呈椭圆形10例(83.3%),圆形2例(16.7%),蝶窦口纵径为5.8±1.2mm(3.8-7.5mm),蝶窦口横径为3.7±0.7mm(2.2-4.6mm),蝶窦口上极距中线为2.9±1.0mm(1.0-4.0mm),蝶窦口下极距中线为5.0±1.0mm(3.7-6.7mm),蝶窦开口上极距鼻腔顶部的距离为6.3±1.1mm(4.4-8.3mm),蝶窦开口下极距前鼻棘的距离为57.8±3.1mm(52.7-62.2mm),距后鼻孔的距离为14.2±1.9mm(11.7-18.1mm),与鼻腔基底部的夹角为30.8±1.3°(28.5-33.1°)。3.蝶窦纵隔常偏于一侧,偏向左侧3例,居中2例,偏向右侧1例,其中有1例偏左的蝶窦纵隔与颈内动脉隆突相连。4.本组资料中全鞍型蝶窦5例,鞍前型1例。鞍底骨质厚度为0.9±0.8mm(0.3-2.5mm),蝶窦开口距鞍底的距离为15.3±1.3mm(12.7-17.3mm)。出现视神经隆突8侧(66.7%),颈内动脉隆突9侧(75%),MOCR 6侧(50%),LOCR 8侧(66.7%),没有发现视神经隆突和颈内动脉隆突上出现骨质裂隙的现象,同时观察到3侧(25%)Onodi气房的存在。5.前、后、下海绵间窦和基底窦的出现率为83.3%(5/6)、33.3%(2/6)、50%(3/6)、100%(6/6)。6.从蝶窦内测量垂体在鞍底水平的宽度为:13.4±1.1mm(11.9-14.7mm),高度为:6.2±0.8mm(4.8-7.2mm)。7.在本研究中没有发现颈内动脉与垂体直接接触,两者距离为2.7±1.2mm(1.1-4.7mm)。两侧颈内动脉在鞍结节水平之间的距离最近,鞍底水平次之,斜坡水平较远,距离分别为12.8±1.2mm(11.3-14.5mm),16.6±1.6mm(14.7-18.6mm),19.7±1.9mm(16.8-22.2mm)。结论:1.蝶窦开口是实施经鼻蝶入路至鞍区的重要解剖标志,可以在后鼻孔上方大约14.2mm、上鼻甲根部内侧及中线旁5mm左右来寻找蝶窦开口,或根据在鼻中隔以与鼻腔基底部呈30.8°的方向插入鼻腔扩张器,沿鼻中隔进入57.8mm,再偏离中线约5mm即为蝶窦开口的下极。2.蝶腭动脉及其鼻中隔后动脉分支与经鼻蝶手术期间鼻腔出血密切相关,在开放蝶窦前壁时容易损伤,引起出血。3.蝶窦纵隔常偏于一侧,不能跟犁骨根部一样作为经鼻蝶手术的中线标志,但在术前可以根据影像学资料判断纵隔和鞍底的位置关系,从而来定位鞍底中线。4.对于气化良好的蝶窦,视神经隆突、颈内动脉隆突、斜坡凹陷可作为可靠的解剖标志来判断鞍底的位置,对于气化不好的蝶窦,神经导航可以为手术提供准确的定位。5.两侧颈内动脉之间的最短距离是在鞍结节水平(约12.8mm),当行鼻蝶手术切除鞍区肿瘤时,应在其范围内操作,以免损伤颈内动脉。

张家强[6](2020)在《前床突切除的显微解剖研究及其在颅底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详尽的学习前床突及其周围结构的显微解剖和发生在床突区的各类肿瘤,通过模拟Dolenc入路经硬膜外前床突磨除技术,人为的制造床突间隙为手术切除如前床突脑膜瘤、鞍结节脑膜瘤等床突区肿瘤提供了便利和可能。最终为临床上手术治疗床突区肿瘤提供了有现实意义的解剖学参考,同时记录相关数据并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分析。方法:1. 前床突解剖研究:通过完好清洁的10例20侧漂白成人干性去顶颅底标本,进行前床突及相关骨性结构的观察、精细测量和清晰拍摄。2.模拟Dolenc手术入路磨除前床突2.1选用经10%福尔马林防腐液充分固定的国人成人尸头湿标本5例10侧,所有头颅湿标本的动静脉分别用红蓝混合乳胶灌注。2.2在外科手术显微镜辅助下,模拟额颞眶颧开颅手术逐层解剖,描述开颅步骤,使用Dolenc入路进行硬膜外前床突磨除,并对磨除前后相关解剖结构进行测量记录,积极探讨Dolenc入路的优缺点以及前床突磨除在处理床突区肿瘤中的作用。3.实验所得数据均经SPSS软件处理,以平均数(x)±标准差(S)以的形式表现。结果:1. 前床突及相关骨质结构1.1 前床突外形似犬牙状,依托3个支撑点连续于蝶骨小翼和蝶骨体上。本次实验10例20侧干标本中,有2例3侧在前床突尖和中床突间形成骨桥,有2例2侧在前床突尖和后床突间形成骨桥。湿标本中未发现前床突、中床突、后床突间有韧带连接。本次实验干标本有1例2侧与筛窦相通,ACP气化率为10%。本实验测得前床突长、厚、宽,分别为9.16±0.47mm,5.45±0.39mm,11.12±0.69mm。1.2 眶上裂多呈现不规则三角形裂隙状,由蝶骨大小翼构成。本实验测得:上、内、外侧壁长度分别为16.70±0.89mm,7.97±0.65mm,19.10±0.66mm。2. 前床突磨除前后相关结构显露2.1 床突间隙是前床突骨质移除后所额外获得的安全的手术操作空间。本实验测得床突间隙:内边长5.73±0.44mm,外边长7.37±0.60mm,上边长8.40±0.40mm,下边长5.13±0.36mm,高7.67±0.41。床突间隙容积约为:约为0.83cm3。2.2 本实验测得视神经显露长度:磨除前床突前(8.43±0.33)mm,磨除前床突后(18.07±0.59)mm。颈内动脉显露长度:磨除前床突前(9.87±0.68)mm,磨除前床突后(15.88±0.86)mm。2.3 本实验测得颈内动脉视神经间隙(Ⅱ间隙)宽度:磨除前床突前(4.51±0.37)mm,磨除前床突后(11.38±0.56)mm。颈内动脉动眼神经间隙(Ⅲ间隙):磨除前床突前(6.58±0.37)mm,磨除前床突后(9.79±0.66)mm。结论:1.对前床突的大小、形态、气化程度、骨桥形成以及周围结构的了解是安全磨除前床突的前提。2.前床突区因其位置深在、组织繁多、结构复杂、空间狭小,为外科处理床突区肿瘤增加了难度。通过安全磨除前床突骨质以骨质的牺牲形成所谓的床突间隙,对海绵窦、视神经、颈内动脉及相应神经血管间隙等有了更好的暴露,增大了手术操作空间,为外科治疗床突区及其邻近部位肿瘤提供了便利。3. 应用额颞眶颧开颅技术,对中前颅底有着良好显露,使手术视野更加广阔。随后Dolenc入路对前床突、视神经管等关键结构进行了巧妙的处理,联合这两种入路最终为外科切除前床突及其周围肿瘤、视神经减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孙虎[7](2018)在《大脑中浅静脉的多方法研究及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初步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大脑中浅静脉及其吻合静脉在形态上存在很大的变异,由于新鲜标本的来源困难,而固定标本的静脉灌注相对困难,只能在静脉塌陷的情况下对其进行研究,这就使得一些测量数据缺乏真实性和客观性。很多神经外科医生对脑静脉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从而导致手术中对静脉缺乏保护意识。大脑浅静脉对大脑深部的一些手术入路途径设置了障碍。在神经外科经常用到的手术入路中,经翼点手术入路需要掌握大脑中浅静脉(大脑中浅静脉)的解剖情况,在标本显微解剖的基础上,结合脑灌注成像(CTP)、全脑血管造影静脉成像(DSA)以及手术中的解剖观察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大脑中浅静及其吻合静脉脉进行分类,提高对大脑中浅静脉的保护。方法:一、显微解剖研究:1、显微解剖标本来源:经10%福尔马林充分固定15具(30侧)不分性别的成人尸体标本头颅,观察颈髓横断面固定情况,由此推断脑组织固定情况。2、标本的制作:(1)动脉系统的灌注:首先游离两侧的颈内动脉和椎动脉。向一侧椎动脉灌注生理盐水,通过观察对侧椎动脉及双侧颈内动脉的出水情况来判断Willis环的发育是否良好,若发育良好,将灌注管插入同侧椎动脉,并注入红色乳胶,按乳胶溢出的顺序依次结扎其余3根动脉,结扎后根据注射器的回弹情况判断血管的充盈情况。若Willis环发育不好,按同样的方法灌注出水不佳的动脉血管。(2)静脉系统的灌注:将动脉系统灌注好的标本放置24小时以上,以确保动脉血管内的乳胶完全凝固。用生理盐水冲洗两侧颈内静脉内的血块并向两侧颈内静脉灌注约40ml蓝色乳胶。3、操作过程:(1)沿正中矢状线从眉间切至枕外隆凸,深至骨膜。用骨膜剥离器将头皮剥离至颞上线,在此将颞浅筋膜同颞深筋膜及颞肌分开,继续分离头皮,直至暴露骨性眉弓上缘、颧弓及枕外隆凸。(2)在颧弓上缘离断颞肌并将其剥离颅骨。(3)应用神经外科常规开颅器械,对每具标本左右两侧行翼点开颅,剪开硬膜,显露外侧裂区(4)在显微镜下分离外侧裂,注意保护大脑中浅静脉及其分干和吻合静脉。(5)显微镜下观察大脑中浅静脉的形态、汇入点、主要属支。(6)对每具标本左右两侧行开颅术,显露完整大脑外侧面,在显微镜下分离观察下吻合静脉(Labbe静脉)的形态和回流位置,上吻合静脉(Trolard静脉)的形态及走行。二、CT脑灌注成像:观察分析50例成人CT脑灌注成像(CTP)的静脉相片,记录大脑中浅静脉及其吻合静脉形态。三、全脑血管造影静脉成像:观察分析25例成人全脑血管造影(DSA)静脉相片,记录大脑中浅静脉及其吻合静脉形态。四、手术中解剖观察:选取30例大脑中动脉瘤或后交通动脉瘤行开颅经侧裂手术患者。研究了手术中外侧裂的显微解剖过程,在手术解剖中对大脑中浅静脉的形态和回流位置进行了记录。五、CT脑灌注成像(CTP)扫描完成后将重建图像传至工作站,重建融合脑动脉、脑静脉、脑组织、颅骨的图像,形成三维可视化图像。在可视化图像中,观察大脑中浅静脉及其吻合静脉的情况。结果:一、在15例(30侧)大脑标本中共发现大脑中浅静脉55条,其中左侧发现大脑中浅静脉25条,右侧发现大脑中浅静脉30条,其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大脑中浅静脉主要观测点有四种形态:分别是单干型大脑中浅静脉,双干型大脑中浅静脉,三干型大脑中浅静脉和未发育型大脑中浅静脉。其中单干型大脑中浅静脉10侧占33.3%;双干型大脑中浅静脉11侧占36.7%;三干侧大脑中浅静脉6例占20%;未发育型大脑中浅静脉3侧占10%。二、50例(100侧)CTP资料中共发现有大脑中浅静脉160条,左侧78条,右侧82条,经配对t检验,各组两侧大脑中浅静脉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为单干型大脑中浅静脉31侧占31%;双干型大脑中浅静脉46侧占46%;三干型大脑中浅静脉7侧占7%;未发育型大脑中浅静脉16侧占16%。三、25例(50侧)DSA的静脉相共观察到大脑中浅静脉80条,左侧观察到39条,右侧观察到41条,经检验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分为单干型大脑中浅静脉20侧占40%;双干型大脑中浅静脉20侧占40%;三干型大脑中浅静脉5侧占10%;未发育型大脑中浅静脉5侧占10%。四、通过显微镜下对外侧裂的精细解剖,在30例手术中共发现大脑中浅静脉56条,根据解剖发现,将其分为四种类型:单干型大脑中浅静脉、双干型大脑中浅静脉、三干型大脑中浅静脉和未发育型大脑中浅静脉。其中单干型大脑中浅静脉9例占30%;双干型大脑中浅静脉12例占40%;三干型大脑中浅静脉7例占23.3%;未发育大脑中浅静脉型2例占6.7%。五、在50例(100侧)三维可视化重建图像中共发现大脑中浅静脉158条,其中左侧发现82条,右侧发现76条,其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大脑中浅静脉主要观测点有四种形态:分别是单干型,双干型,三干型和未发育型。其中单干型40侧占40%;双干型42侧占42%;三干侧8例占8%;未发育型10侧占10%。六、通过卡方检验,对大脑中浅静脉各种类型的不同研究方法之间的统计学比较。单干型大脑中浅静脉在5组数据之间的对比中均为P>0.05。双干型大脑中浅静脉在5组数据之间的对比中均为P>0.05。未发育型大脑中浅静脉在5组数据之间的对比中均为P>0.05。三干型大脑中浅静脉在解剖组、手术组及DSA成像组之间的对比中均为P>0.05。三干型大脑中浅静脉在手术组与CTP成像组及可视化成像组之间的对比中0.01<P<0.05,有显着性差异。七、通过卡方检验,Trolard静脉各种类型不同研究方法之间的统计学比较,单干型Trolard静脉在4组数据之间的对比中均为P>0.05,双干型Trolard静脉在4组数据之间的对比中均为P>0.05,未发育型Trolard静脉在4组数据之间的对比中均为P>0.05。三干型Trolard静脉因例数较少,用直接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解剖组与CTP成像组、DSA成像组和可视化成像组之间的对比中均为P<0.01,有非常显着性差异。CTP成像组、DSA成像组和可视化成像组之间的对比中均为P>0.05。八、通过卡方检验,Labbe静脉各种类型不同研究方法之间的统计学比较,单干型Labbe静脉在4组数据之间的对比中均为P>0.05,双干型Labbe静脉在4组数据之间的对比中均为P>0.05,未发育型Labbe静脉在4组数据之间的对比中均为P>0.05。三干型Labbe静脉因例数均较少,用直接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解剖组与CTP成像组、DSA成像组和可视化成像组之间的对比中均为P>0.05。结论:显微解剖、血管造影及手术中解剖发现大脑中浅静脉的形态和回流位置是多种多样的。显微解剖分离外侧裂时保护好大脑中浅静脉可能减少术后并发症。通过CTP或DSA术前观察大脑中浅静脉的具体形态可能会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通过脑灌注(CTP)成像技术,能对脑动脉及脑静脉显影,同时能对脑动脉、脑静脉、脑组织、颅骨等结构进行重建,从而对这些结构进行可视化观察,特别是对外侧裂区大脑中浅静脉及其吻合静脉的解剖关系进行可视化研究。

李玲玲[8](2018)在《鼻内镜下外侧视神经颈内动脉隐窝区域的解剖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经蝶径路至外侧视神经颈内动脉隐窝(LOCR)周围区域的解剖特点,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利用10例(20侧)福尔马林固定的标本,经鼻内镜下经蝶径路,解剖LOCR周围区域内重要结构;选择50例临床患者的颅脑三维CT图像,经影像学工具测量相应结构间的距离。采用Karl Storz内镜系统采集解剖图像,及影像测量软件获取影像学数据。在解剖的过程中,寻找LOCR周围区域重要的解剖学特点及各结构间的毗邻关系。对临床上3例LOCR周围区域病变的病人(垂体瘤、鞍底-海绵窦恶性肿瘤、鞍区特殊感染),利用本研究的解剖结果采用鼻内镜下经蝶径路切除LOCR区病变,术中确认肿物全切或大部分切除,并以人工硬脑膜、鼻中隔黏膜瓣修补颅底缺损,术后复查颅脑MRI。结果:根据LOCR周围相关结构特点,以LOCR、视神经管隆突、颈内动脉隆突、视柱、眶上裂、圆孔等固定结构为解剖标志点,将LOCR的毗邻结构分为五个区域:LOCR内侧区、LOCR外侧区、LOCR上侧区、LOCR下侧区、LOCR前床突区。内侧区紧邻床旁段颈内动脉及视神经管颅口段,越过颈内动脉及视神经管颅口段,可到达视交叉、前上海绵间窦、前下海绵间窦、垂体;外侧区与眶上裂内侧壁相邻;上侧区临界视神经管隆突,可延伸至蝶骨平台;下侧区临近外侧海绵窦区;前床突区可及前床突周围。内镜下测量骨性标志间距的结果:双侧LOCR间距为(15.3±1.8)mm,范围是13.517.1mm;MOCR间距为(10.3±1.5)mm,范围是8.811.8mm;LOCR横径(2.3±0.84)mm,鞍结节前方10 mm的蝶骨平台平面横径为(24.5±2.35)mm,LOCR外缘到眶口的距离(8.6±3.2)mm,CP间距为(15.8±2.8)mm。影像上测量结果中,双侧LOCR间的内侧间距(13.34±3.392)mm,双侧LOCR间的外侧间距(15.33±4.055)mm,单侧LOCR直径(2.370±0.853)mm,前床突长度(9.61±1.117)mm。内镜解剖过程中相关结构的测量结果与影像上相关数据基本契合,有利于术者通过解剖距离准确定位术中结构。LOCR区域内走行的颈内动脉以C4、C5、C6、C7段为主。内镜下经蝶径路磨除LOCR区骨质,可以确定前床突的位置,进一步磨除前床突,可以获得床突间隙。经LOCR获得床突间隙,可为前床突周围病变的处理提供参考路径。3例LOCR周围区域占位性病变的病人,根据LOCR区域内结构特点进行手术治疗,均达到肿瘤最大限度的切除,术后效果可。一例病例在切除病变后产生颅底缺损,术中应用人工硬脑膜和鼻中隔粘膜瓣行“三明治”式修补颅底,患者术后恢复可,未发生脑脊液鼻漏。结论:掌握LOCR区域的解剖标志对于处理LOCR区域中颅底病变有重要意义。内镜下根据LOCR解剖分区来解决LOCR区域中颅底病变是安全有效的。

朱荣华[9](2016)在《前床突及其周围结构的显微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意义》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前床突(anterior clinoid process,ACP)、床突间隙(clinoid space, CS)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的显露及关系进行解剖研究,为该区域手术提供依据,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甚至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利用10例国人成人干颅骨标本,对前床突及其周围解剖结构的形态大小、距离和角度进行测量。将5例国人成人头颅湿标本固定在简易解剖头架上,在手术显微镜下,模拟额颞眶颧手术入路进行逐层解剖,并对重要解剖结构进行观察、精确测量和拍摄。所测得数据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学处理,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结果:前床突与中床突之间有骨桥形成者3例(6侧);前床突与后床突之间有骨桥形成3例(5侧)。前床突全长9.80±1.18mm,根宽12.51+1.48mm,根厚5.94±1.44mm。视柱长5.23±0.96mm,视柱宽2.60±0.65mm。视神经管(optic canal,OC)内侧缘至ACP外侧缘垂直距离10.59±1.50mm,OC外侧缘至ACP外侧缘垂直距离6.02+0.58mm,床突尖至眶上裂最外侧的距离21.74±1.89mm,ACP外侧缘至OC中的距离8.76±0.73mm。ACP外侧缘与矢状线的夹角39.95±6.07°,OC与矢状线的夹角39.60±6.11°。床突间隙为磨除前床突后人为形成的一腔隙,尖端指向后内方,其底部宽5.10+1.15mm,底部深7.84+1.55mm,内侧边长7.98±1.62mm,外侧边长10.61+1.41mm,下边长10.43+1.31mm,顶边宽2.34±0.89mm。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床突段位于远、近环之间,状如楔形,长5.01±0.49mm。眼动脉的直径为(1.61±0.59)mm。结论:前床突及周围区域操作空间小,周围神经、血管密集,磨除范围应局限在Dolenc三角内。前床突磨除后形成床突间隙,扩大了手术操作空间,增加了视神经、眼动脉、颈内动脉的暴露。

周凯[10](2016)在《经鼻蝶内镜下斜坡及脑干腹侧区的应用解割学研究及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提供内镜经蝶手术的解剖学基础。通过大体解剖描述鞍区、斜坡和脑干腹侧区及对其周围结构具体数据的测量,从而掌握颅底解剖的特征以及标志点,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因为手术入路和操作区域造成的隐患。2、采用目前技术含量最高的医疗影像设备,比如CT,神经导航,内镜解剖等,对比大体解剖和影像学解剖之间的关系。3、以新鲜尸体为对象,实施内窥镜模拟手术,验证手术标志是否可行,从而了解手术安全区域,确保一些关键性的神经、血管等组织在手术过程中安全不受损。提供一种改进内窥镜手术器械和相关设备的解剖学参考。4、对于虚拟手术软件的研制和先进显微内镜器械的发明,其解剖学基础在于经鼻手术到斜坡和颅颈中间边缘研究。方法与材料:1、干性颅骨标本10个,解剖蝶骨鞍,颅底斜坡脑干腹侧,颈枕联合区等关键解剖结构,并对其具体参数进行测量;10例被稳定在福尔马林中的头颈标本,标本颈部动脉中充斥着氧化铅明胶;对经鼻碟手术进行模拟,即经蝶窦直达斜坡及脑干腹侧区,同时建立重要手术标示点。在解剖之前,通过准确度达到0.02mm的游标卡尺以及圆规,确定手术入路范围。需要测量的长度参数主要有:中线到鼻管、破裂孔、颈内动脉、颈1处椎动脉等。然后再测出前鼻棘到枕骨大孔前缘中点、咽结节、寰椎前结节之间的长度。测得的数据,参照国内颅底斜坡区及脑干腹侧区的常模数值,全部提交给SPSS19.0软件展开统计分析以及对比。2、选择2例没有缺陷的新鲜的头颈部标本,利用标本进行内镜模拟手术,手术工具是半径2mm、长度18cm的0°和30°内窥镜机器。验证手术标志和颅底手术相关的测量距离,以准确归纳出内镜下斜坡区和脑干腹侧区的颅底解剖学特征。3、针对新鲜尸体标本的骨结构的64层螺旋进行CT三维重建,以此为标准比较动脉内充斥氧化铅后血管的重建图像,通过分析获取两种方法提供的影像解剖学数据。4、按照随机的原则,挑选出20例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获取患者头部扫描影像,测量颅底关键性解剖结构以及位于手术入路中的关键性骨性和血管标志。手术中使用神经导航辅助,并将导航中的定位结果同之前测得的相关重建数据做对比分析。5、临床应用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解在实际内镜手术过程中需要识别的关键解剖结构和安全的手术显露范围大小。结果与讨论:1.测量斜坡骨质:斜坡包括了枕骨基底部以及蝶骨,斜坡的倾斜角度为45°。斜坡的上部位边缘是鞍背,下部位边缘枕骨大孔的前端边界,斜坡两边分别是破裂孔、岩枕裂、颈静脉孔等组织。枕骨大孔和鞍背之间相距45.51±2.6mm,枕骨大孔前部分的厚度为3.45±0.69mm。两侧舌下神经管内侧相对径长为(25.55±3.07)毫米,枕骨大孔的里面一侧分布着众多的舌下神经管,,其内走行有舌下神经根。蝶鞍底中心比内耳门下壁的高度高出20.1±1.8mm;岩枕裂和颈静脉孔直接接触,孔里面分布着颈静脉结节,这一结节和经静脉孔神经的总长度有1.5cm,它的后下方就是舌下神经管的内口。中斜坡骨后7.19±1.23mm。2.内镜经鼻颅颈相交的地方以及腹侧脑干区手术标志有:中鼻甲、后鼻孔、咽鼓管咽口、悬雍垂、头长肌颈长肌,枕骨大孔中点前缘,寰椎前弓、齿状突。从鼻碟入路能够看到完整的颅颈边缘的视野,最近的地方只有89.60±2.52mm,蝶窦前下壁和下斜受到损伤区域一直延伸到两翼管以及破裂孔,后两者和中线之间的长度为9.25±0.55mm以及10.6±0.83mm,翼管右侧和中线之间的长度为10.75±0.84mm,破裂孔的右侧(9.19±0.50)毫米。3.颅底斜坡的解剖观察3.1从膝部进行划分,颈内动脉岩段包括了两个部分,一个是纵向的,一个是横向的。它首先在纵向上一直上升,然后从颈动脉管外口贯穿出去,接着转向,沿着横向方向伸,一直到破裂孔,一旦进入到颅腔后,在此转向,和炉内颈动脉海绵窦段相连。岩骨段颈内动脉紧挨着的入口的纵向部分和位于后部的颈静脉球窝间的骨质板。除了颈动脉管致密的纤维组织附着到其下面位于颈内动脉管入口处的岩谷上之外,颈内动脉的其它位置易于从颈动脉管分离,颈内动脉区异常或不合理的手术操作可能导致致命性大出血。 3.2Dorello管和它所包含的内容:Dorello管主要是由纤维所构成的,它的形状不符合任何规则,在外侧斜坡区能够找到该管道,通常都会有展神经等有着关键作用神经贯穿。后颅窝硬膜下面也分布有一定的展神经,通常都位于后床突的下面,然后沿着颅窝岩斜区硬膜下转向纵向方向,和Dorello管相连后,就会进入到该管道的1/3部位中。岩下窦发起和后海面窦部,会和展览神经管一起,在Dorello管中走过,从岩枕裂部位贯穿颈静脉孔,最终和境内静脉相连。如岩下窦损伤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3.3颈静脉孔的形态以及周围的组织:颈静脉孔在斜坡下部分的后外侧,它是岩枕裂的尾部变大后产生的,体积变化较大,分布在颈静脉孔颈静脉孔上的颈静脉突将颧骨和枕骨上的静脉孔分离开来。如果分离的部分是单孔的话,那么这个孔就不会彻底将其划分为后外侧部和中间部,该类型的的左右侧占比依次为85%和82%。如果分离的部分是双孔的话,该类型的左右侧占比依次为15%和18%。左、右颈静脉孔的大小依次是4.6±2.8mm2和6.2±3.0mm。其中,有62%的右侧是比左侧更大的,而有22%的则是左侧比右侧大的,有13%的是左右侧大小相同。位于前内侧部三角凹硬膜鞘中的舌咽神经,位置是相对恒定,迷走神经以及副神经都在硬脑膜鞘里面,前者位于后者的前方。它们都贯穿了颈静脉孔,双方空间位置关系主要有:其一,93%的都在前部的内侧;其二,6.5%的处在两部中间的骨性纤维隔里面;其三,0.5%处在后侧外部的内侧。后外侧部固定走行颈内静脉。两个颈静脉孔之间的距离是45.3毫米。舌咽神经、迷走神经以及副神经,都处在颈静脉孔的内侧的前方,也就是神经部,后外侧部分布的主要是颈内静脉的血管部。孔的里面分布着很多的颈静脉结节,这些结节到颈静脉孔神经部之间的距离为1.53±0.43mm。3.4斜坡和桥脑腹侧和延髓彼此间的关系:对于矢状面而言,脑桥面和斜坡、延髓腹侧,脑桥基底部、延髓上半部和斜坡骨质的连接处很难分开。将近33.3%的基底动脉和椎动脉是在脑桥基底沟下部分的地方连接在一起的,剩余的都是在脑桥延髓沟处连接在一起的。基底动脉的长度在27.3~29.7mm之间,其长度达到斜坡长的75%;基底动脉上、中、下三个部分的1/3外径依次是5.4,4.8和4.4mm。基底动脉和基底沟上部分距离脚尖窝比较近的地方,存在小脑上动脉和大脑上动脉。正中静脉沿着脑桥和延髓的中间分布,其外直径长0.3mm;另外还存在一条外径为0.3mm,且和正中静脉之间夹角为0。的前外侧静脉;之间横向走行3-6条交通静脉,约0.3毫米的外径。斜坡的中下三分之一处面对脑桥延髓沟与脑桥结合臂中段。在外侧延髓部位能够看到橄榄体,其前部是舌下神经根,后上方在3-4mm处走行,该部位上分布有面神经、前庭蜗神经根,正后方分布着舌咽,迷走神经根。3.5破裂孔周围:岩枕裂的后方体积变大,这就是颈静脉孔,相邻的外颈静脉孔之间相隔45.34±2.92mm,位于下斜坡外侧,位于左边的破裂孔和中轴线之间的距离为10.6±0.83mm,右边的破裂孔和中线之间的距离为10.75±0.84mm,靠近经静脉孔走行有包括经内动脉在内的多种重要结构。4.20例患者头颅CT的测量结果:获取中下斜坡的完整视野后可以看到,距离的最小值为88.65±2.55mm,蝶窦下前壁和下斜坡磨损的区域从左右两边翼管到破裂孔,通过CT重建可知它和中线之间相隔9.16±0.49mm以及10.70±0.96mm。运用VR方法或SSD法进行三维重建,由此可知头颈CT扫描不但能够将骨性鼻道、鞍区、中脑、脊髓以及别的解剖结构的影像显示出来,而且还能让我们看到和颅骨之间直接相关的骨骼结构,比如个破裂孔、内耳门、颈静脉孔、岩骨体、乳突、内耳道等。通过测量系统,可以了解这些结构彼此间的距离关系:内听道、围绕寰弓、咽结节等。而且还能够在影像中显示鼻道骨质形状、内听道尺寸、枕骨大孔大小、斜坡形状等,在某些情况下还能清晰地看到颅神经彼此间是如何相连的。重建斜坡和脑干腹侧区三维图像可以为手术中参考比较提供较为高的影像参考价值,模拟实际手术操作中需要掌握的大体解剖。5.临床研究表明,对于斜坡,并通过内窥镜模拟手术观察脑干腹侧这些解剖结构具有重要意义:5.1鼻前棘、鼻中隔和梨状骨:鼻中隔的两大成分分别是鼻中隔软骨以及筛骨垂直板。构成经鼻手术通道的最前部分,鼻中隔和犁状骨根部是手术操作的中线标志,由于斜坡及脑干腹侧区内镜手术属于中线及旁中线手术,术中中线标志的确认对于手术定位尤为重要。5.2蝶窦:蝶窦是一个内部充斥着气体的空间,它位于蝶骨体里面。其形态以及体积多种多样,蝶窦口包括左边和右边,根据这一点通过解剖能够找到蝶窦,左边和右边都处在鼻腔上鼻甲后部的蝶筛隐窝里面,我们能够以此为依据找到蝶窦以及鞍底。窦口有些是椭圆形的,有些是圆形的,还有些是裂缝形的。鼻小柱根部到蝶窦口下极和蝶窦底之间的距离有所差异,平均值为60mm±4mm,如果通过其他方式找不到蝶窦口的话,根据上述解剖情况就能实现定位。将蝶窦前下壁打开,就能看到鞍底了。蝶窦内可有中隔,因个体差异,蝶窦分隔数目、形态及分隔与颈动脉管、鞍底解剖关系多种多样,每个人体内蝶窦气化程度都是不同的,在横向方向上,蝶窦的直径平均值是22.1mm,前后径是22mm。在垂直方向上,直径是20.1mm。蝶窦外侧壁和视神经和颈内动脉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在蝶窦外侧壁的上方,存在视神经管隆突,在蝶窦外侧壁的鞍底下方,存在颈内动脉隆突,内镜手术医生需要非常熟悉颈动脉管隆突、视神经管隆突、颈动脉-视神经隐窝、视柱等解剖及毗邻关系。5.3大部分的视神经管内侧壁都和蝶窦接触在一起。窦腔里面的视神经管会导致该部位明显凸起,16.2%的凸起比管径的1/4还高。考虑到蝶窦有不同的变异态,筛窦往往沿着后方进入到蝶窦的上部,这就造成了视神经管的内侧壁毗邻关系并不简单。在某些情况下,蝶窦中隔偏曲,位于两边的视神经管和一边的蝶窦紧紧挨着。后筛房的气化程度高低,是影响蝶窦外侧壁和视神经管的空间关系的唯一因素,绝大多数乃至所有的视神经管,都处在蝶窦外侧壁位置上。5.4颈内动脉颈内动脉隆起包括了三个部分,即鞍后端、鞍下段和鞍前段。在岩尖出颈内动脉管口部位,颈内动脉穿过该管口和颅内相连,然后游走到破裂孔,调转方向进入到海绵窦里面,然后保持前行,在前床突位置上沿着横向方向贯穿海绵窦顶,接着像前床突内侧靠近,往上行。整个过程中都和蝶窦外侧壁挨在一起,出现一条朝着窦内方向的压痕。蝶窦里面的有些颈内动脉会产生凸起,受到蝶窦气化程度的影响,产生凸起的概率也有所差异,另外考虑到蝶窦中隔存在偏曲现象,在某些情况下会看到一侧蝶窦和两边颈内动脉紧挨着的情况。蝶窦里面的颈内动脉压痕骨壁的厚度差不多有1.0mm,有些在未受到外部作用的情况下也会出现缺损。内镜操作需要关注颈内动脉间距个体差异及颈动脉管骨质缺损等变异情况,对于颈内动脉的保护及其重要,需要相关解剖知识及操作熟练。5.5碟腭动脉和分支:碟腭动脉是上颌动脉的最后一条分支,它沿着翼腭窝朝着前内上方分布,在中鼻甲后端往上一点位置上的碟腭和鼻腔相连,蝶腭孔到鼻小柱根部和蝶窦口下极之间大约相隔62mm以及13mm。蝶腭动脉的有些分支分布在鼻腔里面,比如鼻腔外侧动脉以及鼻中隔后动脉。其中,前者包括了上、中、下鼻甲动脉,三者均以鼻甲后端为出口,和鼻甲相连。后者包括的了上、下两支,二者均以蝶窦前壁蝶窦口下方为出口,然后进入到鼻中隔里面。和蝶窦口相隔比较近的叫做鼻中隔后动脉上支,和蝶窦口相隔比较远的叫做鼻中隔后动脉下支。鼻中隔后动脉上下支和蝶窦口分别相隔3.5mm和6.5mm,和蝶窦顶壁之间分别相隔14mm和16mm,和蝶窦底壁之间分别相隔6.1mm和7.5mm。之所以要收集这些数据,是为了在扩充经蝶入路的过程中,在保持不伤害蝶腭动脉和重要分支的前提下,在最大程度上撑开蝶窦前壁。或者损伤时能及时准确有效电灼处理利于术中止血和避免术后严重鼻出血。5.6海绵窦及海绵间窦:从形状上来看,海绵窦属于五面体,它是由鞍旁由眶上裂到岩尖之间的硬膜折叠后产生的。海绵窦内有颈内动脉及3-6颅神经走行,对侵袭性垂体大腺瘤、海绵窦肿瘤及斜坡、脑干腹侧区肿瘤手术也需要重点关注海绵窦解剖及毗邻关系,注意保护海绵窦内重要结构。左右海绵窦间通过前、后海绵间窦连接在一起,鞍底硬膜间存在一些下海绵间窦,鞍背后方存在后海绵间窦和鞍背窦,它们和两边的海绵窦、岩上窦以及岩下窦相连在一起。在进行扩大经蝶入路斜坡肿瘤切除术的过程中,需要关注的海绵间窦有下、后海绵间窦,基底窦和鞍背窦。在切除垂体微腺瘤、脊索瘤、脑干腹侧胆脂瘤或神经鞘瘤手术中经常碰到海绵间窦出血,及时有效的处理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障。结论:1.针对斜坡及脑干腹侧区的解剖结构与三维空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尽快熟悉掌握颅底整个空间解剖学关系,有助于不断完善针对发生在这一范围内的手术入路。2.以固定干性尸头为标本,实施内镜模拟手术,研究并采集内镜手术所需的数据和资料,采用相关仪器测量一些关键性的颅底解剖结构数据,以确立手术参考解剖标志,明确安全手术区域,从科学的角度论证临床治疗手段。3.选择新鲜尸体一具,采用CT对其头颅进行扫描,然后将显影剂充入进去,再进行CT扫描,从而完成骨性和血管性的三维图像,收集更多的影像数据,提供临床指导与帮助。4.模拟内镜手术对于斜坡及脑干腹侧区的显露可以做到最大可能的暴露,最大可能的模仿临床内镜操作,为临床医师的神经内镜专业技能强化提供了巨大的帮助。5.将内镜下手术操作基础研究推广到临床运用中,将二者有机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明确了手术当中决定性的解剖结构与解剖标志点,为临床医生开展更加复杂精准的内镜手术提供了指导依据。

二、海绵窦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绵窦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垂体腺瘤侵袭通道的解剖学研究和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垂体腺瘤海绵窦后三角区侵袭的解剖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解剖仪器
        1.3 显微外科解剖方法
        1.4 内镜下解剖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垂体腺瘤伴海绵窦后三角区侵袭:手术入路和结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人的一般资料
        1.2 影像检查
        1.3 手术器械
        1.4 手术入路
        1.5 手术技术
        1.6 颅底重建
        1.7 术后管理
    2 结果
        2.1 手术结果
        2.2 并发症
    3 讨论
    4 总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垂体腺瘤伴海绵窦后三角-动眼神经池侵袭的膜性解剖与临床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塑化解剖
        1.2 病人的一般资料
        1.3 影像检查
        1.4 颅底重建
        1.5 术后管理
        1.6 术后影像学评价
    2 结果
        2.1 膜性解剖
        2.2 手术要点
        2.3 手术结果
        2.4 并发症
    3 讨论
    4 总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垂体腺瘤伴斜坡侵袭:骨性解剖、侵袭通道和手术技术
    1 方法
        1.1 显微外科解剖
        1.2 环氧树脂塑化解剖
        1.3 病例资料
        1.4 术前评估
        1.5 术前准备
        1.6 术后影像学评价
    2 结果
        2.1 PA侵袭斜坡的松质骨通道
        2.2 岩尖通道
        2.3 蝶窦气化对斜坡通道的影响
        2.4 手术技术
        2.5 手术结果
    3 讨论
        3.1 侵及斜坡的PA的特点
        3.2 斜坡-岩尖侵袭通道
        3.3 斜坡侵袭与蝶窦气化的关系
        3.4 手术入路的选择
        3.5 鉴别诊断
        3.6 不足之处
    4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海绵窦侵袭垂体腺瘤的解剖和治疗
    参考文献

(2)前床突及其毗邻结构的内镜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器材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器械
        2.1.3 测量工具
    2.2 研究方法及步骤
        2.2.1 经鼻蝶手术入路
        2.2.2 扩大翼点开颅手术入路
        2.2.3 前床突的磨除及测量
        2.2.4 数据测量及统计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4.1 前床突解剖
    4.2 前床突毗邻结构的解剖
        4.2.1 视神经
        4.2.2 颈内动脉床突段
        4.2.3 海绵窦及韧带结构
    4.3 前床突在多种手术中的临床意义
        4.3.1 前床突脑膜瘤
        4.3.2 眼动脉瘤
        4.3.3 视神经管减压
        4.3.4 侵袭性垂体瘤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前床突与邻近结构的显微解剖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神经内镜下经颅锁孔入路磨除前后床突的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神经内镜下经翼点锁孔入路磨除前床突的解剖学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神经内镜下经颞下锁孔入路磨除后床突的解剖学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综述:磨除床突前后显露周围结构的解剖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表 7 符号说明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4)颅内静脉窦内镜解剖、组织学及相关疾病救治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颅内静脉窦窦内结构内镜解剖学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1.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颅内静脉窦窦壁结构组织学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介入材料对颅内静脉窦内纤维索及血栓影响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合并脑出血与幕上原发性脑出血救治对比研究
    4.1 资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4.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颅内静脉窦解剖及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救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中英文缩略词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5)经鼻蝶入路至鞍区的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材料(资料、内容)和方法
    1 材料和仪器设备
        1.1 材料
        1.2 仪器设备
        1.3 测量工具
    2 方法与步骤
        2.1 标本的灌注及防腐处理
        2.2 干性颅骨标本
        2.3 尸头的解剖步骤
    3 数据测量和统计处理
结果
    1 鼻腔阶段
        1.1 鼻中隔
        1.2 鼻甲
        1.3 蝶腭孔和蝶腭动脉
        1.4 蝶窦开口
    2 蝶窦阶段
        2.1 蝶窦分型
        2.2 蝶窦间隔
        2.3 蝶窦壁及毗邻结构
    3 鞍区阶段
        3.1 海绵间窦
        3.2 垂体
        3.3 海绵窦
        3.4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
        3.5 视神经和视交叉
讨论
    1 经鼻蝶入路的形成和发展
    2 蝶窦开口的解剖定位
    3 蝶腭动脉及分支的位置
    4 蝶窦前壁的开窗范围
    5 蝶窦间隔的切除
    6 鞍底位置的判断及骨质去除范围
    7 鞍底硬膜的切开方式
    8 垂体的相关结构
    9 颈内动脉的保护
    10 视神经和视交叉的保护
    11 OCR的解剖结构及临床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6)前床突切除的显微解剖研究及其在颅底肿瘤手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前床突解剖和处理床突区肿瘤Dolenc入路的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大脑中浅静脉的多方法研究及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显微解剖学研究
第2章 血管造影研究
第3章 解剖及影像学对比图
第4章 手术中解剖研究
第5章 大脑中浅静脉及其吻合静脉三维可视化重建的初步应用
第6章 各种研究方法的对比
第7章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鼻内镜下外侧视神经颈内动脉隐窝区域的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资料和方法
    1.1 尸头解剖
        1.1.1 材料与设备
        1.1.2 解剖入路
    1.2 影像数据测量
        1.2.1 影像资料
        1.2.2 测量方法及内容
    1.3 统计学处理
    1.4 临床应用
        1.4.1 临床资料
        1.4.2 手术方法
第2章 结果
    2.1 解剖结果
    2.2 影像距离数据结果
    2.3 统计学结果
    2.4 手术结果
第3章 讨论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或缩略词表
致谢

(9)前床突及其周围结构的显微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英文缩略词表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10)经鼻蝶内镜下斜坡及脑干腹侧区的应用解割学研究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蝶鞍区颅底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部分 颅底斜坡区及脑干腹侧区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
    3. 结论
第三部分 扩大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入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器械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四部分 内镜下经鼻蝶至斜坡及枕骨大孔腹侧区手术入路的临床研究
    1. 一般资料
    2. 肿瘤类型
    3. 影像学检查资料
    4. 手术器械及设备
    5. 手术方法
    6. 手术结果
    7. 讨论
    8. 结论
典型病例回顾及分析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展望
全文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四、海绵窦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垂体腺瘤侵袭通道的解剖学研究和临床应用[D]. 吴虓. 南昌大学, 2021(01)
  • [2]前床突及其毗邻结构的内镜解剖学研究[D]. 孙广烨.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3]神经内镜下经颅锁孔入路磨除前后床突的解剖学研究[D]. 韩子安.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4]颅内静脉窦内镜解剖、组织学及相关疾病救治对比研究[D]. 叶远良.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6)
  • [5]经鼻蝶入路至鞍区的解剖学研究[D]. 周伟. 皖南医学院, 2020(01)
  • [6]前床突切除的显微解剖研究及其在颅底肿瘤手术中的应用[D]. 张家强.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7]大脑中浅静脉的多方法研究及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初步应用[D]. 孙虎. 青岛大学, 2018(07)
  • [8]鼻内镜下外侧视神经颈内动脉隐窝区域的解剖学研究[D]. 李玲玲. 青岛大学, 2018(12)
  • [9]前床突及其周围结构的显微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意义[D]. 朱荣华. 广西医科大学, 2016(02)
  • [10]经鼻蝶内镜下斜坡及脑干腹侧区的应用解割学研究及临床研究[D]. 周凯. 新疆医科大学, 2016(09)

标签:;  ;  ;  ;  ;  

海绵窦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